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2024-07-16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通用12篇)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1

一、引言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指拥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及较强的科技辐射带动能力的城市或区域, 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目前, 学术界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但可以得出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要素:高校和科研机构培训熟练的工作人员和研发出新的科学技术、作为市场主体具有经济活力的公司、人们对于创业的积极性、良好的融资环境以确保好点子可以成功进入市场。而这一创新中心通常能持续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技术, 并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

上海的科技实力雄厚, 在全国地区位居前列, 又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具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据2014 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上海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82.48, 位列全国第二;科技活动投入指数80.44, 位列全国第一;科技活动的产出指数100, 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但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为73.33 和77.11, 均位列第三。2014 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显示, 上海位列全国第四。从以上排名可以得出, 上海对于科技的资金投入均高于其他地区, 但科技产出和综合创新能力却与北京、广东等地尚有差距, 本文就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上海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理论作用

最早给社会资本明确定义的是法国著名学者布迪厄 (Bourdieu) 。1980 年, 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社会资本”之概念, 并认为社会资本同经济资本一样, 都属于资本范畴, 而它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是产生于后天的人类活动之中而非自然禀赋的, 是一种无形资产。Nahapiet和Ghoshal (1998) 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侧重网络关系的结构维度, 是指区域内各主体在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下建立起相互间的社会网络, 并相互分享信息, 进行交流合作。二是侧重共同规范的关系维度, 是指各主体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的资产, 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和期望及可辨识的身份。三是侧重于共同信念的认知维度, 是指能够为网络成员带来共同理解和表达的资源, 如企业在沟通中共同的语言、符号和文化习惯。

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是否有促进作用, 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将社会资本的创新功能根据社会资本三要素———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逐一分析。从结构维度来说, 结构维度表现在社会网络带来的影响。在这一地区社会网络内的社会成员可以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获得更多的机会。从关系维度来说, 主要表现在地区的信任度与可信度上。其中,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 因为形成社会资本的其他要素, 如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等, 如果离开了共同体成员间的信任, 都难以存在和运转。从认知维度来说, 主要表现为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 包括地区内部成员之间共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 更深层次还包括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念。

三、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资金来源渠道受限, 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

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如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及奖励政策等。虽然商业银行对于在信贷方面做出贡献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奖励, 但支持力度和普及度还不够。

金融体系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资本市场建设尚未完备, 对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 想要在资本市场融资收益, 依旧被其设定的高昂的财务门槛拒之门外;此外, 金融综合中介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 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不强, 产学研机结合度偏低

上海市的科教资源虽然丰富, 但受条件限制, 各高校、研究机构、科技园区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上海市至今已形成8 个科技园区“一区八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但这8 个科技园区由于受到地域限制, 在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缺乏合作并没有建立起行业内部各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由于缺乏沟通合作的平台, 使得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大学科研机构的研发无法紧密结合, 技术研发与市场转化分割。

(三)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善, 知识产权管理落后

上海的知识产权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如知识产权申请周期过长, 申请程序的透明度有待提高, 而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所起到的规范作用有限。同时, 知识产权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既懂法律、懂知识产权又懂外语的人才更是缺之又缺, 严重制约了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的落后, 是上海市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上海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及第三产业的深化发展, 使得上海与江浙地区的发展逐渐同质化, 甚至势头有所减弱。

(四) 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弱化“, 排外现象”亟需改善

上海市政府很早就注重人才的引进, 但正因为制定的较早, 现在也存在着滞后性的问题。加之上海的户籍制度和高昂的生活成本让许多人才望而却步, 上海的人才引进制度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近年发展迅速的苏州、无锡等城市。而上海严苛的户籍制度, 使得没有上海户口的外地人面临诸多如社会福利、子女上学、购房压力等问题, 进而使得大批人才流失。不仅如此, 在人才使用、流动、报酬机制上也不如被称为“移民城市”的深圳, 深圳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接纳与包容, 形成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 创新的包容性与创业氛围有待加强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中显示, 2011 年包容性创新综合指标排名中上海位列第四;在包容性创新主体排名中, 上海仅列第8;在包容性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排名中也分别位列第7 和第8位;而包容性创新的发展阶段也仅处于第二阶段———超越型, 落后于江苏、北京、浙江三个领先阶段的地区。上海企业中, 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比重大于本土中小企业, 形成“资本密集型企业占主导、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较少”的格局。调查发现, 上海市培育本土优质企业的能力与江苏、浙江相比很差, 很难培育出“华为“”中兴”等优秀的本土企业, 相比江浙, 其创业精神和创业热情也相对缺乏。

五、基于社会资本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

1.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分工协作, 构建创新网络

创新科技网络, 是将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结合在一起, 对科技创新做出共同努力的网络。其中, 企业要发挥其经济作用, 生产产品并销售, 获取利益;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 引导市场方向, 完善科技创新大环境, 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则要发挥其智力优势, 努力实现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三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加强沟通合作, 共同构建一个科技创新网络, 提高上海整体的科技创新实力。

2.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

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 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合作, 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水平, 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成本, 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政府应当为二者的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如创建中介平台, 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等。

(二) 加强信任建设,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关键, 必须予以重视。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 能大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激发科技创新的萌芽。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首先要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让他们知道取得的科技成果应当申请专利, 从而获得法律保护;其次要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制度, 抓紧修订《专利法》《商标法》等, 同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依法公正、高效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最后要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三) 加强价值观念建设, 提高城市的创新包容性

1.消除“排外”心理, 提高上海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2013 年底, 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 其中4 成是外来常住人口。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的发展贡献了劳力和智力, 但上海的房价、物价以及高耸的户籍壁垒, 让这些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外地人”实在难有归属感。对此, 政府应当出台政策, 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等加以保护, 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 从而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地区和谐。之外还要加强地区的归属感, 消除部分上海本地人的“排外”心理, 发扬外向与包容的城市文化。

2.宣扬创新精神, 塑造创新氛围

要塑造上海市的创新氛围, 宣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此, 可以通过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大家对科技创新、创新精神的认识, 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创业企业家开讲座、分享会, 提高大家对创新的热情, 宣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 塑造城市的创新氛围。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海市委也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 将上海建设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 先对社会资本的理论作用分析介绍, 再结合上海科技创新建设现状, 分别从科技创新网络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对外包容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科技创新中心,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仁开, 刘效红.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 2012, (11) , 79-89.

[2]岳振宇.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M].苏州大学, 2009:18-20.

[3]严中华, 杜东海, 关冬梅.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02) :192-194.

[4]陈国政.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上海经济研究, 2013, (02) :52-59.

[5]柳卸林, 高太山, 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科学出版社, 2014.

[6]韩华林, 包蕾萍.上海知识产权发展:SWOT分析和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 2005, (08) .

[7]陈小玲, 陈刚.王建平等.上海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综述[J].上海有色金属, 2012, (03) :32-34.

[8]李建军, 余伟, 高国武.提升上海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 2014, (11) :93-94.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2

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制度体系”等46个项目,获评2012上海金融创新奖各类奖项。

获奖项目反映了市场最新变化和趋势,对中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均具重要影响。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使中小企业除了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之外又有了新的融资选择,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该项目最大的创举是“备案制”。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称,中国的直接融资之前都是审批制,该项目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迈出了一大步。

上海经济转型发展,对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屠光绍,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上海的金融创新需满足促进经济、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发展的需求。他还特别提到,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近几年上海银行业推出的创新成果每年都达600至700项,涉及上海重点行业建设、改善民生、支持航运中心建设和金融中心建设,以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等诸多领域。

伦敦金融城公司旗下智库Z/YenGroup,每年都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追踪全球75个金融中心城市实力的变化。2009年,上海的GFCI排名为第11位,2012年则升至第8位。该智库称,上海名次的上升,是因为其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其中包括在金融改革、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服务创新等“软环境”方面取得的突破。

伦敦卡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前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顾问梅泽安?拉斯法博士认为,上海要成为与伦敦、纽约比肩的国际金融中心,尚需在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创新型的政策监管等方面继续作出努力。

屠光绍透露,上海下一步将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上海的转型发展进行金融创新,而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领域更是金融创新的重点。他称,上海将继续健全和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人才环境和诚信环境,使上海的金融创新拥有更坚实的基础。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篇3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STBIA)

电话:021-64515526

E-mail:zhu_yzh@tic.stn.sh.cn

入驻理由

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是由开发区总公司投资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经过多年发展,创业中心总投资6500万元,拥有3个孵化基地,面积为29000平米。开发区累计历年孵化企业300余家,企业成功率达90%以上。

漕河泾创业中心作为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十分注重科技成果商品化、商品市场化和市场国际化,营造适合企业创新创业的办公环境、技术环境、人才环境、资本环境、信息环境和市场环境,为孵化企业提供入驻、孵化、毕业3个阶段的比较完整规范、高效优质的服务。经过多年的运作探索,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功能、管理服务功能、技术服务功能、市场服务功能、培训服务功能和融资服务功能。

荣誉

七个第一:

同行业中第一家通过ISO9002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了孵化器服务水平;

第一家在全市范围内以招投标的形式选择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管理物业,从而使自身能专注于孵化服务;

第一个在国际企业孵化器中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

第一个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新涛公司(初创为200万美元),被美国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并购,并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并购案之一;

吸收风险最多的孵化器之一;

第一家举办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系列讲座。

第一批由企业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并良性运营的孵化服务机构;

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批准为“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基地)“试点单位,被上海市科委授予”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被上海市政府批准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基地”,被上海市人事局批准为“上海留学人员漕河泾创业园区”。

主任有话

任何时候对创业行动的盲目鼓励,我认为都欠妥当,我们需要大力弘扬倡导的是创业创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汇进我们的言行举止。对立志创业、即将创业、已经创业的朋友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创业路途的艰难,不妨把困难、坎坷估计得充分更充分一点,只要不吓住自己就行。然后,精心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创业环境,不同的孵化器特点特征不同,创业者要从适合的角度出考虑,比如行业性、政策资源,发展空间、服务理念等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在这里也管用。最后,诚挚地欢迎创友们相聚漕河泾,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900号科技大楼A309室

电话:021-54260100

传真:021-64951721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4

1 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与优势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长三角经济带科技创新日益活跃,城市群各创新城市科技创新合作意识不断强化,同时,城市群内技术产权市场和城市群城市间技术转移日趋高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协同开放、运转有序的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6]。

经过多年发展,长三角经济带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平台、资源、布局、融资以及商业化基础。

1. 1 长三角城市科技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已形成分布式创新合作平台

长三角经济带汇集了众多的科技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各主要城市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分散式创新平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创新园区、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以及张江等高科技园区,且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形成 “一区多园、一园多基地”的格局,规划面积从 “一区八园” 的63 平方公里扩大到 “一区十三园”的296 平方公里,城市产业创新平台分布广泛; 浙江全省拥有4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9 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3 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8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 个,产业高端创新平台遍布浙江全省; 江苏拥有13 个产业技术研究院、26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9 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16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条件服务平台8 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65 个、网络化服务平台5 个以及科技服务示范区6 个、重大研发机构4个,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各主要城市独立完整的分散式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创新主体条件,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平台联网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创新合作平台。

1. 2 长三角跨地市创新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共享促进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

长三角经济带已共同建构了覆盖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网络,担负组织创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职能。2003 年,在科技部的指导下江浙沪政府共同签署了 《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两省一市推进了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动植物资源以及水文资源等基础性科技创新资源的联网共享; 2007 年,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共同签署了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建协议书》,江浙沪三地选择了整体基础好的 “科学仪器共用系统”作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突破口,建成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系统并投入运行,经过几年的发展,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协议的推动下长三角先后建成了 “科学仪器共用”、“科技文献服务”、“科学数据共享”、“实验基础协作”、“专业技术服务”、“自然资源保障”、 “计量检测服务系统”与 “技术转移交易系统”8 个子系统,形成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1 + 8”的框架体系,长三角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统一对外服务,有效推进了长三角跨地市的创新资源共享。

1. 3 长三角各主要城市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创新产业链的地域分工与布局

长三角经济带各具特色的创新集群区域初具雏形,城市群内各主要城市都有其优势产业链,区域以块状经济和科技园区为特色的创新集群日趋成为城市群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上海的产业结构重点是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并向咨询基础设施、高级服务业、创新文化产业等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较高的方向发展,而上海在高新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高资本密集型的汽车、钢铁以及化工等行业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带产业的领头羊,推动城市产业向智力密集型的研发和管理环节发展; 浙江的纺织业、皮革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加工等产业具备较强实力,在温州形成了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在义务形成了小商品市场产业集群、在苍南金乡形成了标牌产业集群、在台州形成小化工产业集群,其产业集群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区; 江苏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其中,苏锡宁常不仅在仪器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而且在家具、造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集聚优势。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及其形成的产业链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产业基础与创新基础。

1. 4 长三角各地各具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与创新资本支持体系提供了创新融资渠道

长三角经济带金融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科技金融一体化初步形成,并为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长三角经济带的风险投资、民间融资等创新资金支撑体系比较完善,上海所构建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对城市群科技创新资金的融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平台作用遍布长三角经济带,与区域的54 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15 家银行提供低风险融资、31 家投资公司提供风险融资、8 家投资咨询机构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浙江省注重网络银行的科技创新融资作用,并以网络银行为平台,推出了 “网络联保”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在省科技厅的发起下与区域内5 家银行、2 家保险公司签约科技创新融资保证保险,采用 “政府+ 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提供科技创新融资服务,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融资的渠道; 江苏省则采用担保公司与科学技术厅合作的方式,采用 “政府+ 担保公司”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并划定科技创新融资的重点产业,通过省级财政在担保业务收入补助、风险补偿等政策扶持措施方面提供科技创新融资服务。长三角发达的科技金融与创新资本市场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较强大的资本力量。

1. 5 长三角的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有效实现了重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的商业化

长三角经济带具有较为完善的创新市场化机制,为区域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多种途径。长三角经济带的创新服务相对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上海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在地方政府的放权及监管下,由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企业服务中心共同创办了 “专利集市”,为企业、投资者、专利持有者提供交易平台,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 浙江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创新合作协议的方式,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同时高校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办事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研发,大大减少科技创新成果从研发到生产之间的环节,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江苏省采取各地政府、科技创新园区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的方式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且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研究院所、工程中心、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载体。另外长三角经济带建立了跨地区的产业创新联盟,长三角区域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三角嵌入式系统与软件产业联盟等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一定途径。长三角较为成熟的创新成果市场化机制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成果商业化途径。

2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

21 世纪,城市的竞争力遭受到全球范围的新观念挑战,同时新产业革命给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带来了机遇,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7]。在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上海可以借助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的平台力量,充分发挥经济带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与优势,依托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的创新平台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

2. 1 借力长三角把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与新产品开发中心

高新技术与新产品产业具有创造功能及示范、扩散与渗透功能,通过高新技术创造产品、运用新产品创造市场,以此来提升国家及地方的竞争优势,并利用高新技术与新产品产业的效能优势,对传统产业的发展造成压力,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支持[8,9],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高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来提供支撑。推动金融软件技术与信息服务开发,纽约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在金融业内部构建了信息产品系统,通过先进的金融软件技术与一流的信息服务开发,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加快电子商务技术与服务开发,纽约科技创新中心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规模庞大,通过网上电子交易增强了科技创新中心的资金流通速度并节约了交易成本;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融合,柏林科技创新中心支持了一批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研发项目,将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覆盖到能源、医疗、交通物流、汽车等9大行业,保证各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纽约城市群的电力网重点在于提高现有系统的可靠性、电能质量、安全性以及提高电力传输和电力市场的效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通过金融软件技术与信息服务开发、电子商务技术与服务开发、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职能融合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开发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与新产品开发中心。

2. 2 借力长三角把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协同互进的关系。当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时,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促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较快的发展[10],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提供支撑。发展以金融中介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东京科技创新中心的金融中介已经成为企业与银行之间联系的桥梁,保障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长期、稳定、综合的交易关系; 发展通信与大数据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信息与通讯服务业,柏林科技创新中心的政府机构通过营造适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来推动信息与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发展多元化科技中介投资运作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纽约科技创新中心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已形成庞大的全国性网络,推动其多元化发展; 发展品牌促进与品牌保护为重点的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东京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推进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的国际化改革实现了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推动金融服务业、信息与通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的发展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

2. 3 借力长三角把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 团队) 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提供支撑[11]。建设数字出版及网络数字出版的公共服务创意产业,纽约科技创新中心80% 以上的出版企业都开展了电子图书业务,六大出版商都开发出了具有特色及成长性的数字出版产品,网络营销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也成为许多出版企业的重要业务; 建设以总部经济推进具有跨国设计经营能力的设计服务业,东京科技创新中心通过诱人的外观、精心的设计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得其消费类电子产品赢得了大众市场,弥补了信息技术方面的细微差距; 建设经济效益与文化涵养兼顾的动漫娱乐产业,东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动漫娱乐市场不断扩张,并且在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及特许经营周边产品方面已经形成了 “动画—漫画—游戏”三位一体的循环产业链; 建设政府统一协调下市场机制运作的高级服装产业,巴黎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了两个纺织服饰业竞争力中心,并形成欧洲纺织原料科技客制化及机能化研发平台,有力推动巴黎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创意产业、设计服务业、动漫娱乐产业、高级服装产业的发展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3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

城市群是多城市的集合,多主体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有机联动、优势互补,从而推进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发展[12],依托长三角经济带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平台、资源、布局、融资以及商业化基础,充分利用长三角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机制,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链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部分,结合上海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优势推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式建设高附加值和高产业关联度的创新型城市,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区域及国际影响力。

3. 1 成立长三角跨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协调机构以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动发展

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组建了由政府主导按照特定管理目的而设立的区域创新协调机构来联动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巴黎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了政府主导的 “市镇联合体”创新协调机构来组织城市群的科技创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长三角地区设置跨城市的创新协调机构,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的联动发展,促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上海借助长三角经济带进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通过一个具有权威的创新协调机构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经济带各城市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形成一个覆盖长三角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发展协调区域创新的管理组织,从城市群的高度统一管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相关内容,管理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的科技金融融资、协调科技创新中心跨区域的产学研科技创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中心跨区域的创新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中心跨区域的创新信息共享、推动科技创新中心跨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等。通过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以及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等方式推动长三角创新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

3. 2 建设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带创新资源数据库与创新服务平台的联网工程以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信息共享

巴黎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了跨国界数据中心支撑的城市创新服务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科技创新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及共享,为巴黎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数据。对此,应将长三角创新资源数据库支撑性平台联网,增强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信息的共享能力,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创新信息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将长三角科技创新平台联网,基于上海已建成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联合浙江已建成的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等资源以及江苏已建成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资源,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联网。加强长三角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和技术合同网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强同有关国际科技组织和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建设上海技术交易中心,促进技术交易经常化和规范化。通过建设长三角分布式大数据库,利用该服务中心或支撑平台组织专家和服务商开展面向科技创新的服务,形成一批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专业数据库。

3. 3 促进以各城市优势产业为主导的 “1 + 5 + M”多心多核分散型创新长三角经济带分工与协作体系的合理布局

巴黎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以郊区卫星城镇为主的城市群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了各创新城市自身优势产业主导的产业链布局体系。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形成长三角“1+5+M”分工与协作体系,即长三角一个中心城市上海,五个副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宁波、杭州、南京,以及长三角其他各个城市的分工协作,形成长三角经济带分工与协作体系,上海以科技金融、生物产业、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为重点,苏州、无锡、宁波以纺织业、光伏产业为重点,杭州、南京以电子产业为重点,形成以上海为科技创新中心、五个城市的优势产业为重心、长三角其他地区城市为外围的宏观架构,促进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机构、园区、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有效沟通及高效合作,各城市协作发展。此外,优化长三角整体产业链布局,在上海建立区域科技创新技术交易中心,形成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相互协作,提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技术交易服务,以区域特色产业群整合为着眼点,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变“行政区经济”为“都市带经济”。

3.4加速培育重大创新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为主的多元化资本市场力量以提供科技创新融资与产业化服务

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多种融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长三角经济带进一步发展多元化资本市场力量,重大创新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为重点方面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为城市群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牵头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资,为具有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提供融资服务,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高技术企业的需求,推进其境内外上市进程。上海建立长三角创新风险投资银行,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政府牵头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进而设立支持特定对象的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基金,确定创新投资机构的性质、职能、运作方式,为具有高成长性、高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提供基金融资渠道,更好地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加快进行风险投资法规的制定,在信贷担保、政府资助等方面为科技创新投资提供支持,改革科技创新财税政策,保障创新风险投资的收益,使创新资本市场力量能够健康、高效、持续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中心。

3. 5 吸引世界级研发机构与大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入驻上海以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发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了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吸引世界级研发机构与大型跨国公司入驻,进而推动上海建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提升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在上海划定国际高校园区,建立国际高校城,吸引国际知名的大学到上海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的交流,提升国内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 完善各项助推政策,实行有利于高技术跨国公司与研发机构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的举措,鼓励上海企业与跨国公司设立合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研发,促进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合作互动,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与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培养机制; 借助长三角经济带的力量推进保障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支持研发中心的科技项目开发、保障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并借助长三角经济带科技创新平台的力量,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化中的作用。

3. 6 促进形成以上海为研发中心服务于长三角产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布局发展模式

柏林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确定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创新研发产品定位,各个城市围绕柏林推出了具有很强质量属性的科技创新产品。上海需要加强创新产品开发产业的发展,将创新产品研发作为重点发展内容,并将产业链的其它环节规划到长三角其他地区,形成一个以上海为研发中心的创新产品开发产业的产业空间链的布局发展模式,在该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推动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经济带的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水平; 加强上海自身的新产品研发,在资金上支持已经获得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研究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加速上海创新产品开发产业行业科研要素聚集,培育更强的产业科技创新与服务 “龙头”,形成支撑行业发展的团队创新优势; 搭建长三角区域产品产业协作平台,长三角新产品开发平台的搭建可以集聚一系列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金融、法律、建筑、产业等各方面的资深专家进行人才培训,为区域新产品开发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3. 7 打造上海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链提升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巴黎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首先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先发展,城市群内的各个城市围绕巴黎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了一个文化创意之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带领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制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的实施力度,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强化项目化管理,非政府性的机构来推动、协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照不同产业链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角色,尽量使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自由生产和流通; 深化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化程度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示范区建设; 推进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错位发展,上海增进长三角金融合作与联动,杭州、南京作为二级省会城市,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本地企业总部,苏州、宁波等具有特色的城市,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参考文献

[1]钟书华.创新集群与创新型国家建设[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6):1-4

[2]甘丹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6):41-45

[3]朱滋婷,于丽英.欧洲创新集群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23):199-202

[4]ROSINA M,RAFFAELE P,STEFANO U.Geographical and sectoral clusters of innovation in Europ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5,39(4):715-739

[5]李靖华,李宗乘,朱岩梅.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比较:三个案例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3(2):139-146

[6]尤建新,卢超,郑海鳌,等.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7):82-92

[7]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

[8]JAMES S.Innovation Cities[M].London:Spon Press,2001:41-45

[9]郑新,张丽佳,侯红明,等.基于创新集群的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3):12-16

[10]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97-101

[11]曾祥效.基于创新集群构建的广东高新区和专业镇提升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41-44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5

国发〔2016〕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现予印发。

一、依托上海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对促进上海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实现重点突破、发挥改革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围绕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要加强统筹,指导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试点经验和成效的总结评估,尽快推广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与上海市的衔接和协调,使本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真正落实落地。

四、本方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以及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相应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部分规定的事项,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按程序报批。有关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等部署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协同推进。

国务院

2016年4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支持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以人为本、开放合作的原则,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纽带,在国际和国内创新资源、创新链和产业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度改革创新三个方面加强统筹结合,突出改革重点,采取新模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引向深入,把“互联网+”、“+互联网”植入更广领域,把科技人员与普通群众、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中小微企业、线上线下的创业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

二、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3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基本构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在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国资国企、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改革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改革经验,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畅、投融资体制不完善、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创新人才制度不健全等瓶颈问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若干国家亟需的基础科研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左右;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入国际先进高科技园区行列。

通过滚动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20年前,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R&D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3.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带动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

最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打造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主要任务

重点建设一个大科学设施相对集中、科研环境自由开放、运行机制灵活有效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若干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研发和转化平台,实施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家“卡脖子”瓶颈的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营造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的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一)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源头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

1.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依托张江地区已形成的大科学设施基础,加快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蛋白质科学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转化医学等大设施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布局,积极争取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国家聚变能源装置等新一批大设施落户上海,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2.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依托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上海交通大学张江校区,重点推动复旦大学建设微纳电子、新药创制等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点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前沿物理、代谢与发育科学等国际前沿科学中心。推动同济大学建设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美合作干细胞医学研究中心。发挥上海科技大学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物质、生命、信息等领域特色研究机构建设,开展系统材料工程、定制量子材料、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药发现、抗体药物等特色创新研究,建设科研、教育、创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发挥中科院在沪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推动中科院按规定建设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机构。大力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沪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着力增强上海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和辐射全国的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

3.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

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基础科学领域,由国家科学中心在国家支持和预研究基础上,发起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开展重大基础科学研究、科学家自由探索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实现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重大原创性突破,为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4.探索建立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新机制。

成立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组成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下设管理中心,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研究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规律、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制度环境。

(二)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

共性技术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聚焦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等领域先行布局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在信息技术领域,提升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能级,打造我国技术最先进、辐射能力最强的世界级集成电路共性技术平台,为自主芯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为国产设备及材料提供验证环境;建设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形成全球化的微机电系统(MEMS)及先进传感器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特色工艺,突破传感器中枢、融合算法、微能源等共性技术,并在物联网领域探索应用模式创新;建设微电子示范学院和微纳电子混合集成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硅集成电路技术与非硅材料的融合,开发新型微纳电子材料和器件共性技术;发展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面向全球的数字电视标准制订和共性技术研发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向整机制造商收取合理费用、促进技术标准持续开发升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平安中国的能力水平。

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研发优势,建设创新药物综合研发平台,攻克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创新药物关键技术;促进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等单位协作,建设精准医疗研发与示范应用平台。开展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前沿基础研究,建立百万例级人群(跟踪)队列和生物信息数据库。

在高端装备领域,发挥中国航空研究院上海分院及相关工程研究中心等的技术优势,建立面向全国的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研发平台,形成重型燃气轮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设计、关键系统部件研制、总装集成的能力;建设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服务能级,打造磁浮交通、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突破智能汽车所需的定位导航、辅助驾驶、语音识别等共性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集成与匹配、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大型商用压水堆和第四代核电研发及工程设计研究,开发钍基熔盐堆材料、装备、部件等制造技术,以及仿真装置和实验装置工程设计技术。建设微小卫星创新平台。开展海上小型核能海水淡化和供电平台研究。加强机器人产品整机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提升机器人检测和评定服务水平,形成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服务平台,提升工业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开发效率。

在质量技术基础领域,加强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进相关国际标准组织分支机构、国家时间频率中心上海计量分支机构、质量发展相关智库等落地,全力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支撑保障体系。

2.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

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市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等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提升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的技术孵化能力,充分发挥在沪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上海市高校作用,推进高校和研究机构技术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加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用先进技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和产业化。

(三)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

在国家战略布局、上海自身有基础有望突破且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领域,基于“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及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结合的作用,实施一批上海市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解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发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高端芯片设计技术。加快实现12英寸芯片制造先进工艺水平产品量产,开发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建设国内首条8英寸MEMS及先进传感器研发线。打造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应用的物联网试验网。布局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研制中小尺寸显示产品并实现量产。开发云计算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分析软件产品。

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发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原创新药,实现若干个1.1类新药上市。以攻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慢性病以及疑难重病为目标,开展致病机理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技术的联合攻关,在基因诊断和治疗、肿瘤定向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疗、个性化药物等领域开展个性化精准治疗示范。开发医学影像诊疗、介入支架等重大医疗器械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推动在国内广泛应用,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在高端装备领域,完成窄体客机发动机验证机研制,开展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重型燃机关键技术,建设燃气轮机试验电站。突破干支线飞机、机载设备、航空标准件、航空材料等关键制造技术,实现ARJ21支线飞机成系列化发展,开展C919大型客机试飞验证工作。开展北斗高精度芯片/主板/天线/模块/软件/解决方案的开发,打造北斗卫星同步授时产业。建设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提升深远海海底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海洋工程装备的总包建造能力、产品自主研制能力和核心配套能力。

在新能源及智能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开发推广智能变电站系统等智能电网设备,研制微型和小型系列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储能电池智能模块和大容量储能系统。开发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研制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产品。

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品,逐步实现高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高速高性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开发三维(3D)打印相关材料和装备技术,推动其与重点制造行业对接应用。

同时,在量子通信、拟态安全、脑科学及人工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人类表型组、材料基因组、高端材料、深海科学等方向布局一批重大科学基础工程。

(四)推进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充分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的“双自”联动优势,以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打造若干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特色鲜明、创新功能突出、适宜创新创业、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创新集聚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公平参与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建设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智慧城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形成对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支撑。

实施“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结合上海市创业创新优势,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完善创新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创新带动创业就业。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源支持大众创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问题,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

四、改革措施

聚焦政府管理体制不适应创新发展需要、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畅、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不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不合理、集聚国际国内一流创新人才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重点在政府创新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和股权激励、市场化投入、人才引进、开放合作等方面作出新的制度安排,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迈出大步子,打破不合理的束缚,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坚持市场导向,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行政干预,改革政府创新投入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需求侧政策对创新的引导和支持,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能。

1.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

对应由市场作主的事项,政府做到少管、不管,最大限度取消企业资质类、项目类等审批审查事项,消除行政审批中部门互为前置的认可程序和条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以“管”促“放”,深化商事制度、“多规合一”等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监管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根据新兴产业特点,完善企业行业归类规则和经营范围的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交流活动,取消因公出境的批次、公示、时限等限制。

调整现有行业管理制度中不适应“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特点的市场准入要求,改进对与互联网融合的金融、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企业的监管,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主动探索药品审评审批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推进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的创新药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2.改革政府扶持创新活动的机制。

改革以单向支持为主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创新产品研制企业和用户方的双向支持,加大支持力度,拓展支持范围,突破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瓶颈。

3.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

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改进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进一步落实科研项目预算调整审批权下放,适应创新活动资源配置特点;实施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补偿机制,完善间接费用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可以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充分体现科研人员价值。

完善对基础前沿类科技工作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为科学家静下来潜心研究和自由探索创造条件;对市场需求明确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

4.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投入决策和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间沟通协调。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做好评估和监管。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优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梳理整合和动态调整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5.建立上海科技创新评价机制。

在完善现有科技指标体系基础上,参考和借鉴国际、国内主要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建立和发布上海科技创新指数,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溢出与驱动等5个方面,综合评价上海科技创新总体发展情况。

6.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统筹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立法。制修订技术转移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促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政府规章。在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及时清理、更新涉及创新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对新制订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

(二)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协同的制度,确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技术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在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管理、使用和处置权。

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不再上缴国库;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市场定价机制,收益分配向发明人和转移转化人员倾斜,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积极性。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成果,明确转化责任和时限,选择转化主体,实施转化。研究完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2.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分类管理体制,推行章程式管理考核模式。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取消行政级别。推进科研院所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等方面创新,探索建立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根据科研院所职能定位、特点、收支等情况,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院所,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引导社会参与的支持机制,并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和科研课题选择权,探索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办法。探索建立上海科研院所联盟,统筹配置相关创新资源,组织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完善高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制度,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

3.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强化权利人维权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三合一”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海外维权援助等服务。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的联动惩戒。

4.建立知识产权资本化交易制度。

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拓展专利保险业务,建立知识产权评估规范。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

5.探索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制。

培育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形成购买服务、后补助、奖励等财政投入与竞争性收入相协调的持续支持机制,采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机制,组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承担政府科技计划、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制度。

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建立尊重知识、尊重创新、让创新主体获益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完善创新业绩考核、长期激励和职务晋升制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

1.完善职务发明法定收益分配制度。

制定职务发明方面的政府规章,建立职务发明法定收益分配制度。支持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具体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国有企业与职务发明人(团队)事先协商,确定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的方式、数额和比例,适度提高骨干团队和主要发明人的收益比例。

2.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鼓励符合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按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相关规定,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和岗位分红等多种方式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

3.完善创新导向的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考核中加大科技创新指标权重。对竞争类企业,实施以创新体系建设和重点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任期创新转型专项评价,评价结果与任期激励挂钩。落实创新投入视同于利润的鼓励政策,对主动承接国家和上海市重大专项、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化项目,收购创新资源和境外研发中心,服务业企业加快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经认定可视同考核利润。

4.创新国资创投管理机制。

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并按市场化方式确定考核目标及相应的薪酬水平。探索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在国有资产评估中使用估值报告,实行事后备案。

5.实施管理、技术“双通道”的国企晋升制度。

改革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主要依靠职务提升的单一晋升模式,拓宽技术条线晋升渠道,鼓励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等高级技术岗位,给予其与同级别管理岗位相一致的地位和薪酬待遇。

(四)健全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

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创新投入动力的制度环境,发挥金融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投入的放大作用,形成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群集聚活跃、科技金融支撑有力、企业投入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的创新投融资体系。

1.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支持政府性担保机构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发债提供担保或者贴息支持。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门板块,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探索相关制度创新,为挂牌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份转让、债券融资等创新服务。

2.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群发展。

对包括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在内的上海市各类创业投资主体,上海市以不同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有效激发各类创业投资主体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创业企业的投入。

3.创新和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级信用担保基金,通过融资担保、再担保和股权投资等形式,与上海市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不进行盈利性指标考核,并设置一定代偿损失容忍度;建立与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

完善上海市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优化补偿比例和门槛设定机制,继续扩大商业银行试点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品种和范围;研究单列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和科技金融事业部信贷奖励政策,按单户授信一定标准以下、信贷投向对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形成的信贷余额增量进行专项奖励。

鼓励保险机构通过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与国内外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等方式,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鼓励在沪保险公司积极推出符合科技创新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针对科技创新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以及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保险保障方案。

(五)建立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

1.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

建立更加便捷、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的海内外人才引进制度。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等便利服务试点。健全国际医疗保险境内使用机制,扩大国际医疗保险定点结算医院范围。开展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在稳定非沪籍高校毕业生直接留沪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户籍和居住证积分制度,突出人才业绩、实际贡献、薪酬水平等市场评价标准,加大对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倾斜力度。

统筹协调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加大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取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年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担任国有企业部分高层管理职务。建立更便捷的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

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开展将申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商务旅行卡审批权下放园区试点,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全球人才竞争,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2.打通科研人才双向流动通道。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促进科技人才自由流动。改进专家教授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鼓励科研院校人才向企业流动,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在3-5年的创业孵化期内返回原单位的,待遇和聘任岗位等级不降低。探索支持高校形成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机制。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机构可聘任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导师,促进产学研用各环节之间协同创新。

3.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把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全球产业变革和技术融合的大趋势,优化学科设置,在国内率先创设一批前沿交叉型新学科。聚焦微电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在高校建设若干个标志性学科,试点建立“学科(人才)特区”,力争2020年前20个左右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改革本科教学,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本科专业。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实际需求的支撑水平。

4.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聘用机制。

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考核制度,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优秀科研人员,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岗位聘用机制,灵活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对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等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制度。支持部分高校推进“长聘教职制度”,实施“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的用人机制。

5.有效配置高校的创新资源。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将市属高校经常性经费比例提高到70%,实现市属和部属高校的统一。分步推广市属和部属高校综合预算管理制度试点,由高校自主统筹经费使用和分配,让创新主体自主决定科研经费使用、成果转移转化等,更大程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着力打破创新资源配置的条块分割,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鼓励市属和部属高校协同创新,支持上海市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

(六)推动形成跨境融合的开放合作新局面。

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营造更加适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环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高上海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1.加大对境外创新投资并购的支持力度。

探索开展设立境外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支持上海市企业直接到境外设立基金开展创新投资。鼓励上海市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加大境外投资并购,支持其与境外知名科技投资机构合作组建国际科技创新基金、并购基金。

探索拓宽上海市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允许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以获取新兴技术、知识产权、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和团队为目标的境外投资并购活动,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2.大力吸引境内外创投机构落户上海。

进一步扩大上海市外商投资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范围,吸引具有丰富科技企业投资经验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参与试点。

积极吸引具有国内外综合优势的基金,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境内外双向直接投资。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有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国家海外创新投资基金落户上海。

3.积极发挥外资研发机构溢出效应。

大力吸引外资研发中心集聚,鼓励其转型升级成为全球性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在确保对等开放、保障安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承担政府科技计划,强化相关成果在本地转化的机制。简化研发用途设备和样本样品进出口、研发及管理人员出入境等手续,优化非贸付汇的办理流程。

4.加强国内外创新交流服务平台建设。

鼓励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上海市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支持本土跨国企业在沪设立和培育全球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加强联合攻关,进一步发挥上海市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探索允许国外企业、机构、合伙人或个人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输入或输出以及其他相关科技服务的非企业机构。

鼓励上海市高科技园区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互设分基地、联合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等,利用两地优势资源孵化创新企业。用好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国家级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吸引全球企业在上海发布最新创新成果。建设国际技术贸易合作平台,发挥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的作用,健全面向国际的科技服务体系,形成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成果发现、项目储备对接和跟踪服务机制。

(七)授权推进的先行先试改革举措。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加快实施普惠性财税、创新产品采购、成果转化激励等政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改革行业准入和市场监管、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管理等制度,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等机制,推进开放合作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特点,在研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开展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改革药品注册和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制度等10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先行先试。

1.研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

按照国家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研究探索相关税收支持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

落实新修订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究探索鼓励促进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便利化措施。(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

2.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争取新设以服务科技创新为主的民营银行,建立灵活的运作、考核和分配机制,探索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银行信贷产品,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银监会、人民银行)

探索设立服务于现代科技类企业的专业证券类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股权投资、夹层投资、并购融资等融资服务,在上市培育、并购交易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证监会)

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沪成立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事业部,在企业贷款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审查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方面建立特别的制度。(银监会、人民银行)

3.改革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市场制度。

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门板块。支持上海地区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创造条件。(证监会)

4.落实和探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

落实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便利化措施。(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

5.完善股权激励机制。

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试点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转让股权时纳税,并加强和改进相关配套管理措施。(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

6.探索发展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

从事科技研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开办时允许其国有资产份额突破合法总财产的三分之一,发展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非营利性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民政部、科技部)

7.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务等试点。

在上海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服务以及在沪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等政策试点。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专局等)

8.简化外商投资管理。

支持外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外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9.改革药品注册和生产管理制度。

探索开展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允许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企业生产药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10.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制度。

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保障机制。支持国家科学中心发起组织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计划。探索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任务。建立生命科学研究涉及的动物实验设施建设、临床研究等事项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教育部、中科院、民政部、自然科学基金会等)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6

济南创业中心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参会园区,重点参加了生物医药和医疗技术、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项目的專场推介,并与海外学人进行了现场对接;先后与现场20余位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济南生物医药园的发展规划和基本情况,提升了济南生物医药园的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中,美国生物分子公司吴刚博士、安美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张霖博士、法国赛德克集团陈新凯博士、美国加州英特尔公司卢基存博士都表示出对济南生物医药园的浓厚兴趣和合作意向。

创业中心将继续加强与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的联系,通过他们建立起引进海外特别是北美地区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的渠道;借助北美交流中心中华海外科创园的建设,推进济南创业中心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生物医药园建设事业的发展。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7

凌华科技位于浦东张江科技园区的上海营运中心6月7日正式启用。

董事长刘钧表示,从组织上而言,上海营运中心是凌华科技新设立的一个事业单位。上海营运中心将以利润中心的模式,透过宽阔的厂办空间,以及两个次级部门单位——上海制造中心与上海设计中心,以全新的营运模式,为凌华科技开展全球商机。刘钧说:“上海营运中心提供制造与项目研发服务,它的经营方针有二,其一是建立中高产量的生产制造能力,提高凌华的采购竞争力,强化凌华整体产品线的成本结构。其二是强化与国际客户的关系,共同在中国市场拓展新的机会。”

凌华科技通过上海营运中心的平台整合,包括设计、验证、制造、系统组装、测试与后勤服务等,深化与客户的关系,成为客户主要的策略伙伴,共同发展对双方最为有利的营运模式。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8

打造未来媒体网络创新大平台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中心汇集了国内一流的大学、主流电视台、广播科研机构和数字新媒体领域的骨干企业, 为数字媒体的新一轮集中创新与科技攻关搭建平台, 将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深入合作, 建设未来媒体网络系统协同创新实验室、未来媒体网络处理协同创新实验室、未来媒体体验互动协同创新实验室、未来媒体网络国际标准推广中心、未来媒体网络新技术产业化孵化中心。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未来媒体网络研发平台, 共同开展面向未来媒体网络的“内容与网络协同”、“网络与网络协同”、“新型广播及宽带网络架构设计”等行业关键技术难题研究, 研制面向未来媒体业务需求的新型高效低成本网络系统方案, 结合国家和地方媒体开展应用示范, 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为我国未来媒体网络行业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带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未来媒体网络产业链的发展, 形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进一步突破了教育、科研、产业的行业束缚, 以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为主要特征, 以标准和专利为纽带, 促成高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 有助于打破目前创新链与产业链分割的局面。协同创新这一机制的建立促进了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数字媒体领域的新一轮大规模科技创新。

响应数字媒体剧烈变革的呼唤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全球数字媒体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成立的。一方面, 全球数字媒体变革对传输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类超过90%的信息是通过视听觉获得的, 视听媒体在人类的生存、进化、知识积累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一直是信息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 全球数字媒体产业发生了剧烈变革, 网络化、泛在化、社交化成为媒体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 数字媒体内容呈现指数式爆炸增长的态势:图像、音频、视频和虚拟场景正在成为网络交流的主要内容。据思科公司预测, 未来5年视听媒体数据预测将增长66倍, 而信道传输容量和数据压缩效率仅以每5年增加1倍的速度线性缓慢增长。现有的互联网、广播网和电信网及其各自单独的优化演进, 皆无法同时满足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的高效传输和用户随时随地低成本消费使用的需求, 需要协同利用现有网络传输能力的网络架构实现海量媒体内容的有效传送, 并充分挖掘互联网云计算潜力实现视频编码和媒体分析的重大突破, 通过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媒体网络方向进行原始性创新。

另一方面, 虽然中国在数字化初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包括实现了在4G、地面数字电视、AVS等国际标准方面的突破,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网络媒体深度融合后诞生了很多新的业务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 也使得大量的传统服务和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和消费电子巨头都高度重视未来媒体网络的发展, 积极进行尖端技术和业务的研发, 并且提前进行专利布局, 如果我国的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趋势、迎接挑战, 那么在广播电视媒体快速IT化的过程中, 就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压力。作为彩电工业大国, 我们亟需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以及产业组织、推广能力。通过产、学、研、用的共同努力, 开展协同创新, 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在数字媒体变革的浪潮中抢做排头兵, 占据主动位置。

产业链各环节的大力支持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国家各有关部门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力支持。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中国科协副主席赵沁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倪光南、李幼平、邬江兴、高文、林忠钦,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方向,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徐建平, 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司副司长刁石京,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盛志凡, 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 广电总局规划院长姜文波, 广电总局广科院总工程师杨杰出席了今天的高峰论坛和签字仪式。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分别作了欢迎词。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军教授介绍了未来网络媒体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创新机制。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做了专题演讲。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徐建平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数字媒体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代表了数字媒体领域国内科研、产业、运营单位的最高水准。国家发改委希望未来网络媒体中心能够利用这一体制优势, 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优势, 借助各协同企业的产业化推广优势, 探索并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为未来网络媒体产业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表示, 未来媒体网络不仅是科学家关注的课题, 也是消费电子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工信部将配合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广电总局、国标委等相关部门, 大力支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希望中心能够早日发挥作用, 引领产业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代王效杰司长表示, 国家广电总局体系中的科研机构和骨干运营机构要主动参与协同创新, 通过这一新的体制, 培植一批高端广电科研资源, 培养一批高层次广电科技人才、培育一系列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家广电总局将积极采用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在有条件的台网单位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和国产设备的试验示范基地, 推动新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国家广电总局还将加大与国内广播电视、新媒体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的合作, 共同打造我国民族企业在新媒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表示, 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是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有力探索。希望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学联合互联网服务、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中的研究院所和龙头企业, 围绕未来媒体网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未来媒体网络研发平台, 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取得丰硕的成果。

国标委副主任方向在论坛的讲话中表示, 标准将是未来信息领域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未来网络媒体这个课题覆盖了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 走在信息产业的科学前沿, 希望通过协同创新这一机制, 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能够紧密合作,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模式。国标委将大力支持未来媒体网络协同中心的标准化工作, 并将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成果作为新时期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试点。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对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做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 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 中国高等教育战线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计划, 这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行动。杜部长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中作出的探索, 同时也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 要求中心进一步把握国家重大需求, 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 将工作做到实处。同时也希望各部门、单位能够继续从战略的高度来加强与高校的长期合作, 全力支持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9

中国的改革开放、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皮革业重心转移所呈现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了我国皮革产业30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皮革加工中心暨贸易中心。据统计,2008年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157倍;利税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85倍;其中利润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87倍;出口创汇比1978年增长了175倍;皮革行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7个,产业集群的皮革特色区域17个。这些增长数字足以显示我国皮革业的兴盛与壮观。然而,中国皮革业的长足发展也为之付出了资源与环境的昂贵代价,从发展趋势来看,皮革业还存在社会意识上的误区,头上还被戴着“一资二高”(资源性、高能耗、高污染)的帽子,正处在国家政策杠杆的风口浪尖上,压力与风险可想而知。为此,中国皮革业必须在大力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优化升级的同时,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重复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努力打造清洁生产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皮革产业,塑造企业自主品牌,在拓展内需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也是中国皮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海是我国近代皮革业的发祥地。建国以来,上海是我国轻工生产与出口的领先高地,而上海皮革产业则具有技术领先的历史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皮革业在“二次创业”时期得到迅猛发展,上海皮革业通过“六五”、“七五”时期的国家科技攻关,相继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技术设计、品牌建设等方面仍具备全国皮革行业的领先优势。因此,把握当今上海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创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历史机遇,利用建国以来上海皮革产业技术领先的优势,通过创建亚太地区(上海)皮革品牌、创新、经营总部(中心),搭建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繁荣我国皮革经济的大平台,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中国皮革行业的持续发展,以期早日从世界皮革“制造大国”跨入世界皮革“创造强国”之列。

1背景机遇

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大国,但还不是皮革强国。如何使我国皮革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是我国皮革行业所无法回避而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也是我国当代皮革人所肩负的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针对目前皮革产业“一资二高”加“三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品牌能级低)的行业现状,尤其制革产业面临淘汰落后产能的挑战,亟待寻找契机、突破瓶颈,摆脱产品过剩、经济效益匮乏的局面,中国皮革协会在牵头贯彻《轻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同时,正在编制《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确立在新时期更好地引导行业实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优化升级、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推出三大举措,开展“摘帽子”工程,启动环保自律行动,以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绿色皮革行业。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30年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皮革重心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这意味着把资源与能源消耗、把生产与加工制作、把粗放与低值经营、把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转移出去,而把品牌、设计、营销等核心技术留下并倾力打造,保持自身获得高值赢利的各种优势;而我国皮革业把握了这一机遇,却实现了粗放型、低值数量型的大发展。如今,中国皮革业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加快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的步伐?如何探索、部署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和承接转移的格局?如何使产业逐步转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极好的历史机遇。同样,曾经拥有过昔日辉煌的上海皮革产业,如何紧随全国皮革行业的发展大势、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努力实现上述目标,显然是一个兼具前瞻性和开创性的新课题。

2课题目标

课题目标的最佳选择是:瞄准在三个“提升”与一个“平台”上。

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品牌建设能力;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提升市场应变能力;

一个“平台”:是领先一步,为国内外皮革企业和厂商,以及业界有识之士搭建获取更大成功的平台。

3调研重点

3.1国家、行业、地方的宏观政策与调控举措

3.1.1国家宏观政策以及相应的调控举措;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要旨,长三角规划发展蓝图等国策背景。

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与2009年3月6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公开了“4万亿投资清单”。会议期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上海要:迎难而上,坚决贯彻“四个着力”、“四个确保”;坚定信心,扎实推进“四个率先”、“四个中心”。以及长三角规划的启动等信息。

3.1.2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引导制革和制鞋行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优势重点从事研发、设计和贸易,将生产加工向具备资源优势的地区转移。

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一是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在主要销售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二是建立经贸合作区,积极推进海外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建设;三是继续支持外贸专业市场建设。

3.1.3上海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如限制性政策、法规,优惠性政策、信息等,上海(浦东)投资指南、上海新城市发展部署、新时期上海保经济、保民生的举措、2010世博会后的后续动作等战略定位。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上海今年要实现“四个确保”;要扎实推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现。

3.1.4上海“十二五”时期,重点是调结构、促发展,明确驱动上海经济未来的新战略和2009年岁末上海经济工作会议的主旨。

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实现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个必须”:必须在发展中实现转变;必须在开放中实现转变;必须在发挥优势中实现转变;必须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实现转变;必须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转变。市长韩正表示,2010年是上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扩大经济回升势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特别是世博会举办、国务院“两个中心”政策落实、浦东扩区后体制和政策优势释放、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等,都将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2010年1月12日,2010年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披露,上海国资将在3年时间内涉足的79个行业减少到54个行业,今年国有资产将从皮革、毛皮、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7个行业退出。

3.2皮革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趋势

了解掌握中国皮革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如,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及2020远景发展规划)、中国皮革协会上海年会、每年春秋季先后举办的国际皮革展览、多元化产业集群的皮革特色区域的建设信息等。

主要是上海地方和全国皮革行业出台的、指导性的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产业转移升级模式,以及当前的趋势和动向。如,“承接转移”的辽宁阜新全国制革示范基地的亮相、富国皮革工业(阜新)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投入1500万美元项目工程已于2009年11月在阜新基地奠基启动等。

3.3皮革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行业标志性事件与动向

在中国皮革协会的引领下,已成立制革行业环保自律行动小组,开展“摘帽子”工程,并针对“一资二高”的社会意识误区,以实际行动“摘帽子”,通过媒体理直气壮地为行业正名:皮革行业是有污染的,但不是“重污染”行业;皮革行业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成本上可以接受,技术上可行;皮革产业不是一个夕阳产业,而是一个符合循环经济的、常青的时尚文化创意产业。

及时了解、关注在行业“洗牌”中出现的业界巨头、知名企业的转型、转移等信息与动向。如,2006年富国太平洋集团收购上海皮革有限公司、2007年深圳百丽鞋业收购江苏森达鞋业、2008年浙江海宁卡森实业战略性转业经营等。

3.4皮革行业相关的、必要的社会调查

(1)行业巨头的动向。如:宝山大场上海富国皮革巨额投资辽宁阜新中国皮革示范基地、青浦台资永恩集团“达芙妮”鞋业新建总部大楼、松江日资爱思ACE品牌箱包集团新一轮拓展规划、台资台华皮件制造规划的新蓝图、九亭国学鞋楦老总访问意大利合作意向、南汇康桥红蜻蜓鞋业过渡性决策等。

(2)社会公众性的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呼声、公众关注的、人心向背的热点、焦点等。如:个别制革、鞋材、橡塑制造加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废气异味,对周边居民、学校造成的不良影响等。

(3)国外知名皮革化工公司等在沪设立分支或派出机构。例如,巴斯夫(BASF)、德瑞(TFL)等国际著名的皮革化工厂商,其中国有限公司或品牌营销中心设在上海。

(4)皮革行业外省市企业在沪开设专卖店、创立经营中心及分公司。例如,“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十大“真皮鞋王”、“真皮衣王”、“裘皮衣王”、“真皮箱包领先品牌”中某些企业已率先在沪设立专卖店或营销中心。

(5)通过外国驻沪领馆、贸委会、商会以了解境外企业进军大上海的意向。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皮革同行的沪上信息。

4可行性分析

4.1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理环境、政策倾斜、科技创新、品牌营销等得天独厚优势。

众所周知,被世人誉为“东方明珠”的上海,在改革开放30年来,经历了几个“三年大变样”的洗礼,正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目前正在按照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启动长三角经济开发区,打造国际大都市。如今的上海,在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划的宏观调控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被国内外有识之士所看好,聚焦上海,抢占高地已成大势所趋。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目标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全球。

4.2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国内鞋革顶级企业相继云集上海、抢占高地的新趋势。

通过调研发现,并得以证实,诸如:意大利卡帕(KAPPA)的总部已率先注册在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阿迪达斯(Adidas)亚太地区营销中心落户在上海徐家汇港汇广场;全球汽车装饰用革的生产经销商美国鹰革.沃特华(Eagle Ottawa)皮业有限公司落户在上海闵行经济开发区;富国(Richina)太平洋集团旗下的上海富国皮革有限公司十多年前就落户在上海宝山区大场“皮革城”;上市公司台资宝成集团旗下的多个制造厂分布在昆山、太仓,但其品牌总部却选址在上海虹桥经济开发区;台资永恩集团(“达芙妮”品牌)鞋业在中国大陆开设300多家专卖店,但其总部已迁至上海青浦赵巷,并已盖建了总部大楼;日资爱思(ACE)集团(中国)箱包有限公司在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500家ACE品牌的销售网点和专卖店,但公司总部却落户在上海松江;全国十大鞋王之一红蜻蜓鞋业集团的工厂留在温州,而其品牌、设计、营销中心大楼却新建在上海南汇康桥。所列举的这些企业行为,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新趋势。

4.3我国皮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优化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而中国皮革业已开启复苏之旅的2009年岁末,行业与市场已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行业长期以来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中国皮革协会在牵头贯彻《轻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同时,已经编制了《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以便在新时期更好地引导行业实现“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优化升级、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推出三大举措,以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绿色皮革行业:其一是加大政策和标准执行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4月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发布,其中,明确了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其二是行业上下齐心开展“摘帽子”工程,“制革环境自律小组”牵头行动;其三是以“承接转移”中国制革示范基地“阜新”为试点,探索集中治污新模式。同时,在全行业积极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重复利用,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努力打造清洁生产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皮革产业,塑造企业自主品牌,在拓展内需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国皮革行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4“总部”(中心)的基本架构与运作模式(侧重于内部)

注册一个类似于皮革商会或联谊会属社会团体性质的“总部”(中心)筹备机构,在实施筹备过程中,逐步酝酿、确立“总部”(中心)的基本架构。

设立一个“总部”(中心)临时性、过渡性的工作班子,开始纵向、横向的联络、宣传与筹备业务。

4.5“总部”(中心)的网络形态与沟通方式(侧重于外部)

纵向:主要是政府部门、上级主管及相关机构,其中,行业纵向,如: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地方纵向,如:市府各委办及行政主管局、市科协、市社团管理局、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等等。

横向:主要是业界、社团、商场、企业,如: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上海市皮革行业协会、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竞争力中心、位于上海的皮革城、鞋城、大卖场、专卖店、以及国内外皮革、制鞋、皮具行业的知名企业,等等。

4.6“总部”(中心)的常设机构与场馆,初步酝酿如下

(1)功能性机构: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高端创新设计、高级人才培训、品牌建设企划、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以及商务、信息、服务、联络等功能性机构;根据实际需求与运作条件,成熟一个设立一个,逐步完善。

(2)企业形象展示平台:包括企业品牌、创新、营销需要组织的各种发布会、交流会、洽谈会、订货会及品牌形象、创意设计、研发新品的陈列展示;除“总部”(中心)的多功能厅、会议室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临时约定租借如上海世贸商城、光大会展中心、浦东国际展览中心的展示场馆。

(3)上海皮革沿革与行业文化传承:上海皮革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公元1878年,英商全美洋行在上海浦东开设上海硝皮厂,全国第一只篮、排、足球和第一双运动鞋诞生在上海,全国第一双现代皮鞋和第一家前店后工场的“沈记皮鞋作坊”于公元1876年在上海崭露头角。所以,皮革行业的历史文化传承亟需寻找载体,为此拟筹建皮革文化馆或陈列室。

(5)皮革文化艺术沙龙:拟筹建便于信息交流、行情披露、商务沟通等内涵的企业家俱乐部;同时设立音乐茶座、媒体采访、商务休闲等时尚文娱活动场所。

(6)产业创新园区:如创造条件,积极加盟有市府统筹规划、牵头部署的产业创新园区,争取建立一个“皮革品牌创意设计园”。

4.7“总部”(中心)的推助创建的机制与策划咨询

推助机制与策划咨询的主线:中国皮革协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层)...中国皮革信息中心、上海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中层)...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及其它合作社团、企业(基层)。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及基层合作者,可与上述两个中心携手,通过中皮协、市科协的支持与帮助,形成推助创建机制,建立策划咨询机构。

4.8 2010上海世博会“会前氛围”与“会后活动”的机遇

捕捉机遇的主渠道:上海市世博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主要在于“世博会”的“会后活动”,如,信息交流、商机渠道、场馆利用,以及国内外皮革行业商会、社团的联络渠道等,以便创造商机、争取加盟、提供服务。

5关键性问题论证

5.1关于亚太地区和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皮革业30年的快速发展,在制造、贸易、消费方面举世瞩目,业已崛起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大国。与此同时,科技交流、贸易合作等领域的区域性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拓展。自1992年始,由中、日、韩三方轮流主办的亚洲国际皮革科学技术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会议建立旨在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进行皮革科技交流、推进亚洲皮革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印度正在筹办第八届会议。会议还受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皮革科技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业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际皮革科技会议之一。2009年10月号称世界皮革科技“奥运会”———第30届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大会首次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近3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与会,交流研讨皮革业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以及生物技术在皮革上的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年皮革专家石碧教授当选为会议主席。2010年6月上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五次ISO/TC137技术委员会有关皮革、制鞋标准会议已在北京召开。由中皮协主办的主题为“皮革业的低碳方略”的2010第四届皮业国际论坛于8月31日在上海虹桥宾馆开坛。

5.2关于“总部”(中心)的问题

先注册一个类似于皮革商会或联谊会属社会团体性质的“总部”(中心)筹备机构,在实施筹备过程中,逐步酝酿、确立“总部”(中心)的基本架构。这可由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牵头发起,联合上海当地的社团组织、皮革、制鞋企业或外省市驻沪企业中有意者共同筹备,率先注册。

再设立一个“总部”(中心)临时性、过渡性的工作班子,开始纵向、横向的联络、宣传与筹备业务。并从筹备机构成员单位中抽调若干人员,着手启动相关筹备工作。

5.3关于三个“提升”的问题

其一,关于提升品牌建设能力;关键在于能否更新理念,谋划策略、营造态势、增加投入、高效地强化品牌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从提高创新设计水平和新品研发能力着手;充分理解“品牌是消费者感受的总和”的品牌理念,“品”和“牌”,品位质量加上诚信形象,即为品牌。明白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包括市场化策略、国际化策略和人性化策略。塑造品牌,要注重文化内涵,不忘美学、禅意、哲理等元素,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联络上海皮革行业中的驰名品牌(含市优质产品、是名牌产品)企业共同策划旨在强化品牌建设的创新计划;促使拥有高端设计实力的企业,组成设计创意研究小组,开展设计练兵、竞赛活动。

其二,关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产学研结合,进行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构筑产、学、研联合体的研发模式,提高创新设计水平和新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拓展创新理念和丰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科技创新、品牌创新、设计创新、营销创新,同时,更注重企业构筑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创新机制。

以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为初始依托,策划科技创新示范点与模式,推动创新务实活动。

其三,关于提升市场应变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营销决策机制,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市场应变能力。

从以消费者为主体、服务为宗旨的营销理念,从专卖店、大卖场、网上购物到出口内销的营销渠道,从新款设计、渲染时尚、引领潮流到奢侈消费的媒体效应,全方位地提升市场应变能力。新品研发旨在造就“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人变我精”的市场应变能力;加快营销网络建设,在努力扩大内需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交流经验,策划营销理念,拓展营销渠道,搭建新的营销网络。

6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

(1)鉴于世界皮革业的重心转移、中国崛起成为皮革大国和科技交流、贸易合作等领域的区域性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拓展的态势,本项目的提出是顺应皮革行业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必然趋势的,是基于先进理念与超前意识,对皮革产业的未来前景所作的深层次考虑与国际化构想,具有前瞻性。

(2)创建亚太地区(上海)皮革品牌、创新、经营总部(中心),保持上海皮革行业核心技术(即在自主创新、技术设计、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等方面)和在全国皮革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是调整皮革产业结构、推动皮革产业转移、实现企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既可为皮革行业拓展内需市场,又利于皮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针对性。

(3)上海创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使命,我国皮革行业新时期的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国内鞋革顶级企业相继云集上海、抢占高地的新趋势,形成了“三重奏“的聚焦,造就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为本项目在上海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皮革界理当率先为国内外皮革企业和厂商,以及业界有识之士搭建获取更大成功的平台,具有率先性。

(4)本项目在课题研究中所提出实施方案与运作模式,原则上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新建的上海皮革商会(或联谊会)为纽带和桥梁,通过交谊联络、统筹协调的形式,逐步聚集商情人脉、激励行业人气、营造创新氛围,直至水到渠成地形成这个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皮革品牌、创新、经营“总部”(中心),具有可行性。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10

繁华落尽,回想设计之初,我们曾经无数次设想应该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和方式才能最终呈现一座完美的现代体育中心。作为建筑师,我们在建筑设计研究中,从未停止努力追求创新。设计手法和空间塑造是一个方面,建筑材料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建筑师应该如何反映建筑材料与建筑构思之间的关系?以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为例,建筑师回顾了建筑外观材料的设计过程,希望能从创新、努力和适应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为新型材料的运用提供更多经验。

一、项目概述

世游赛这一国际泳联最高级别赛事包括游泳、花样游泳、水球、跳水、公开水域5个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水立方”赛事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关注上海2011年的世游赛。为将上海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吸引更多国内外重大赛事,市政府和体育局推动建设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项目。由此可见,游泳馆等运动场馆的设计必须在具备世界水准的同时独具特色。

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最终赢得了方案设计权。其总平面规划设想是建设一个滨江体育文化公园,核心场馆区的游泳馆等主要建筑与之发生关系,形成一个连续的水体公园。

二、建筑形态和材料设计

根据各运动场馆大小不同的体态要求,游泳馆通过一致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原则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组群。游泳馆总体上由拱形形体排列组成,犹如层层波浪冲刷在平缓的沙滩(图1)。

结构主体是大跨度的拱,表面由白色、大块面的三角形元素构成,材料构思为白色纤维混凝土板。它们沿着拱的内部结构构成了弯曲的表面,让人联想起风中的白帆(图2)。

拱构件以排列的形式构成,其间的空间由半透明和透明的结构将室外光线过滤为舒适而均匀的室内自然光。结构与大拱之间由透明的玻璃带连接,此处为游泳馆提供自然通风。通过这个透明光带,这个动感而简洁的拱形结构尽显其优雅(图3)。

在确定了建筑形态后,建筑师在表达外围护结构的建筑选材上主要集中于纤维混凝土板、膜结构、玻璃、金属屋面板这4种建筑材料。其中玻璃和金属屋面为体育建筑大跨结构常规使用的建筑维护材料,膜结构近年在南方地区的运动场馆也应用较多,但是纤维混凝土板在国内从未出现在大型公建的外围护结构材料上,此次是首次使用,非常值得研究(图4)。

三、建筑材料节能计算

确定了建筑形体和目标材料后,我们对游泳馆的模型进行了节能计算和评估,并根据节能计算的结果确定了所有材料的建筑构造,具体如下:

建筑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为0.83,满足小于等于1的要求,其中玻璃为8mm+12mm+8mm LOW-E中空玻璃,水平龙骨H型钢100mm×250mm。

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k值为2.5,满足小于等于3的要求;并且透明部分采取了内遮阳措施,遮阳系数(SC)计算值为0.33,满足小于等于0.4的要求。

其中屋面构造为纤维混凝土板及铝龙骨、高分子防水层(不燃)、90mm~120mm保温层、隔蒸汽层、0.8mm镀铝锌钢板层、钢结构(图5)。

经过节能计算,我们确定了建筑物的外维护材料所设计的构造措施是可行的,既满足了建筑创作的需求,也达到了结构、节能的要求,并且考虑到了自然通风、采光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措施。总的来说,这些材料还是基于一个常规的和有经验可循的基础而得出的技术总结。出于对室内游泳比赛对光线的控制因素的考虑,建筑师也想过采用膜结构,由于膜材质对于实现建筑原设计简洁有力的外观有影响,我们最终选用金属屋面系统作为承担保温、防水、围护的主要界面,在这方面,国内的设计和施工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是仍然保留了弧形的透明玻璃光带,这对体育工艺和热工的影响不大,却体现了建筑师的创作初衷,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并且对体现建筑的完整性也很重要(图6)。

接下来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最大面积的外围装饰屋面材料,也是国内首次大面积应用的室外装饰材料—玻璃纤维混凝土板(GRC)。

四、屋面装饰材料

为了实现整个建筑的外观统一和谐,我们采取了和结构原理相似的屋面装饰材料,并希望建筑材料的外观具有一种釉面的效果。实现这个效果,我们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板或者铝板。德国建筑师首选的材料是前者,纤维混凝土板为一种集耐久性和自重轻两种优点为一体的材料,并且也能够实现这种釉面的建筑效果。因为屋面表面有双向弯曲,所以结构的几何特征还会进一步优化和分析,以达到更经济美观的效果。双向弯曲的表面应尽量通过一个不变的弧度来构成,以更加方便地对纤维混凝土板进行工业化生产。通过结合已经成熟的技术并且采用新的技术和创造性的设计,应该会实现经济性要求。

屋盖三角形大梁的面采用桁架的结构形式。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以及斜腹杆。因为它们是轻微弯曲的,所以它并非完全是一个平面,而是由有序空间单元构成的,空间单元可以根据空间矢量R1、R2定义(图7)。

同时,纤维混凝土板具有轻薄、美观、强度高以及施工简便的优点。在国外,纤维混凝土板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应用历史,无论是它们的耐久性、物理特性以及美观性都经过了很多工程证实。

节点可以通过铆钉、螺栓和平面粘贴进行有效的连接(图8)。

纤维混凝土板为一种众所周知的“混凝土结构的皮肤”,在很多建筑物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评价。它是一种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纤维混合的材料,集合了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的优点和长处。作为混凝土,它的强度高、可单元化生产并有很好的耐久性。增加玻璃纤维后,可以实现很薄的壁厚、很好的耐火性以及很好的轻质感觉。我们研究后觉得这种轻薄的建筑材料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但是接下来我们必须面对三个难题:一是国内的幕墙公司均没有过纤维混凝土板作为外装饰板的施工经验,对于二次结构的深化设计没有把握,业主在这个项目上的工期要求非常严格,这对施工和加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二是整个体育中心的场馆屋顶面积巨大,这么大数量的纤维混凝土板能否在幕墙开始施工的时候按期交付,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是个考验;三是国内尚无纤维混凝土板的行业标准及验收规范,只能参考国外的同类标准;本工程又是市政府重点项目,如何能保证设计施工进度达到要求的同时又能完成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使验收手续符合规范呢?

为了能够实现这样一种建筑材料的创造性应用,我们设计团队和业主一起做了巨大努力。首先,我们组队考察了上海周边城市几家大型的GRC板生产厂家,讨论生产工艺,研究产品质量和块材尺寸、加工特点、质地颜色等材料问题,并要求其提供实样以便我们做单元体试验。经初步了解,预计半年时间内厂家基本可以提供施工所需的纤维混凝土板数量,可以说供货时间不是主要问题了。

其次业主委托设计管理公司组织了纤维混凝土板的专家论证会,会上主要针对纤维混凝土板及替代材料铝单板、铝蜂窝板进行了比较和可行性论证。与会专家基本肯定了纤维混凝土板的建筑效果,但也对政府重大项目、工期紧张情况下使用这种新型材料表示了担忧。会议最终没有给出定论,但各专家的意见都非常详细,总体上和我们之前考虑到的几个难题吻合。

最后,业主单位要求参与工程投标的幕墙公司在工地现场施工制作了纤维混凝土板和铝板两种材料的1:1大小结构单元体,实地比较材料差异和建筑效果。经过实地分析,我们发现外观效果上纤维混凝土板的确有其优势,材料质感非常强,块材尺寸可以达到4m×6m以上;铝板的施工和二次结构都非常清晰,工艺成熟,而这方面纤维混凝土板的支撑体系不够清晰,由于没有经过深化设计的原因,板材的固定方式都非常粗糙(图9,图10)。

另一方面,gmp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团队的幕墙顾问对纤维混凝土板的设计工作也在推动之中,中间过程给出的面层及构造的荷载为50~80kg/m2,国内结构设计单位按照80kg/m2的取值进行钢结构的施工图设计。随着屋面构造设计的深入和细化,最后不断详细的设计数据最终将纤维混凝土板的构造质量定义在接近80kg/m2这样一个数据上。此时,我们国内设计单位的钢结构招标图已出,厂家已经开始加工生产了,我们对接近上限的荷载情况非常担心,何况游泳馆的屋面结构是一个双曲面结构,最大出挑面的构造是否还会突破也是未知。正是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使设计团队和业主之前一直在是否选用纤维混凝土板犹豫不定的时候,最终放弃纤维混凝土板而选择铝单板。

通过实例,我们觉得铝板整体效果和纤维混凝土板接近,也反映了原设计方的创作构思,但是最后没能实现纤维混凝土板这样一种新的建筑语言,不得不说有些遗憾。建筑的实现总是这样,要有非常复杂的考虑,还有很多制约因素,一种建筑材料的创新运用总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是现实的环境和可实现性也是建筑师需要面对的。

结语

通过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这个项目,设计团队对于一种建筑材料在创新运用上所进行的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经验,虽然最终的建设没能实现这样一种建筑语言的表现,但是此次努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将为我们最终实现它提供帮助。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gmp

建设单位:上海市体育局

建筑面积:48 560m2

建筑规模:3 000座

设计时间:2008年1月

建成时间:2010年12月

设计顾问:魏敦山

设计总负责人:赵晨

项目经理:金峻

建筑设计:杨凯,冯献华,于鹏,陈学兰,张旭翀(离职)

结构设计:周晓峰,李剑峰,等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11

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的“上海中心”,强化节能高效、保障智能便捷、室内环境达标率100%、非传统水源利用最大化,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上海中心”的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

倡导绿色建筑

为了给在此办公的人群营造一个舒适、私密的办公空间,“上海中心”内部由九个圆柱形建筑彼此叠加构成,其间形成九个垂直空间,每一个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社区,九个社区组成了一个垂直的城市。大厦双层表皮的内层覆盖了垂直的内部建筑,而三角形外幕墙则形成第二层表皮,由此外立面和内立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了空中中庭。这些空间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可以改善大厦内的空气质量,降低“烟囱效应”,同时可以提高室内的热性能,创造宜人的休息环境。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特点,“上海中心”通过可持续场地规划、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利用、节水和雨污水回用、节材与材料利用、最低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等绿色建筑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实现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的高效运行。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室内环境达标率100%;综合节能率大于60%;有效利用建筑雨污水资源,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10%;实现绿色施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据悉,目前已落实了建筑群风环境CFD模拟评价技术、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技术、建筑综合节能模拟优化技术等14项技术。

上海中心大厦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以建筑信息模型为手段,应用Autodesk Revit建立模型,针对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全过程,有效地控制了工程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交流,从而帮助项目的最高决策者对项目进行合理的协调、规划和控制。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论文 篇12

嘉实多中国技术中心外观

2010年7月28日, 座落于上海浦东金桥创科园的嘉实多中国技术中心揭幕。该中心是嘉实多全球科技战略的重要部署之一, 将为中国汽车、航空、船舶、工业等领域提供完善的润滑技术解决方案。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先生、嘉实多润滑油全球总裁迈克·约翰逊先生、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先生, 嘉实多润滑油技术副总裁安杰拉博士、嘉实多中国及北亚区区域总监唐·保罗先生和来自包括汽车厂商及设备制造商在内的一百多位嘉宾莅临并出席仪式。

嘉实多中国技术中心由一系列先进设施组成, 包括多个致力于润滑油产品开发和优化的专业实验室, 一个为工业用油和汽车用油进行新配方评估与筛选的摩擦测试中心, 以及用于测试产品实际性能表现的传动系统模拟实验室和汽车工作车间。此外, 技术中心内还设有能够容纳60人的顶级会议中心, 配备最先进的视听设备和3D影院, 该会议中心将被用于举办高水准的技术培训及行业研讨会。

上一篇:卵巢囊性肿瘤下一篇:现代人的绿色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