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革与创新

2024-10-07

科技改革与创新(精选11篇)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1

一、深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

首先, 改革科技计划体制, 强化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市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工作程序, 明确科技计划决策目标, 落实科技计划执行责任, 强化科技计划执行的效果评估论证, 并对科技计划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尤其对于重大科技项目而言, 要加强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的监控。其次, 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降低重大科技项目决策风险。市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专家、财务审计专家、创新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等专业人士, 定期召开科技研讨会议, 让专业人士对本市科技创新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 成立专家咨询小组, 负责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并提出专业的咨询意见。再次, 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体制, 促使人才资本参与收益分配, 调动起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此外, 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 鼓励校企合作, 共同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主导作用, 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促使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领域聚集, 从而构建起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一方面, 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 建立起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活动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 积极扶持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的创立, 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的风险资本管理经验;另一方面, 市财政部门应针对科技研发与创新设立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流入到科技投资领域, 为拓宽企业科研经费筹集渠道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策略, 应当结合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战略, 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平台, 提高对优势产业的服务水平, 具体包括:首先, 建设科技创新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应积极建设科技创新信息网, 在信息网上及时发布最新的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动态、项目动态等信息, 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全面掌握科研动态, 防止因重复研究造成资源浪费。其次, 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地方政府应当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 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 为全面提升城市科技研发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再次,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利用科研机构、高校、核心企业的资源, 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化产业基地等区域内建设公共实验、检测评价、生物医药中试孵化等平台, 构建起开放共享、功能齐全的技术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项目。最后, 建设企业孵化平台。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合作、融资投资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与改革科技评价机制

(一) 完善科技管理工作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 应创新性地改进科技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在原本以科研成果产出和产业化等指标为考核重点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能够客观评价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指标。具体如下:其一, 增加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资金、人力、时间等层面出发, 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中的管理行为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二, 增加产出与影响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直接产出、短期社会影响、间接社会影响、长期社会影响等层面出发, 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实施科技管理行为的扩张力进行考核。其三, 增加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资金分配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投入产出比等层面出发, 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其四, 增加组织和管理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对政府科技部门的组织能力、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履行部门职能情况进行考核。

(二)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制

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是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部分, 在指导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 笔者建议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科技成果评价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 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评价。例如以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 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是否取得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授权为评价标准, 对生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等。必须注意的是, 不得对没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成果进行评价。其次, 改革现行科技成果鉴定方式, 转变以往以会议鉴定为主的鉴定体制, 大力推行检测、函审与应用单位评价相结合的鉴定方式, 从而确保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再次,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拓宽科技成果登记和评奖渠道, 转变以往只将科技成果鉴定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的做法, 逐步纳入发明专利证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权威机构项目评估报告等评定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 科技体制是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 必须从城市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出发,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为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 要充分发挥市政府的引导作用, 逐步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科技金融体系、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科技评价机制, 从而推动城市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当先锋。

摘要: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 科技体制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 本文从科技管理制度、科技金融体系、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评价机制等层面入手, 提出几点科技体制创新及改革的措施建议, 以期进一步明确科技体制改革方向, 提高城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

关键词:城市,科技体制,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傅诚德.科技体制及其改革的若干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 2010 (06) .

[2]黄文琦.张红辉.宁波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03) .

[3]李家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J].天津科技, 2010 (02) .

[4]张仲梁.邢景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内涵和测度问题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9) .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2

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兰白试验区”)创新创业环境,支持兰白试验区及甘肃省内辐射区科技孵化器建设和运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根据《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17]186号),设立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科技孵化器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孵化器基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工作的通知》(国科火字[2013]230号)、《科技部关于印发<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5]297号)、《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甘科高规[2016]1号)等规定界定的兰白试验区及省内辐射区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加速器和大学科技园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孵化器基金是指从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中安排用于参股投资和孵化器补助的资金。基金规模2亿元,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用于基金滚动发展和受托管理机构的管理费。

第四条 相关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授权甘肃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行出资人职责,并委托甘肃兰白试验区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白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风险控制委员(以下简称“风险控制委员会”)会委托兰白基金管理公司对孵化器基金进行日常管理。兰白基金管理公司职责:

(一)起草《孵化器基金使用方案》;

(二)编制发布《孵化器基金申请指南》;

(三)受理孵化器基金申请材料,开展合规性审查和尽职调查;

(四)组织专家评审,形成孵化器运营评价结论;

(五)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尽职调查报告、资金安排方案和运营评价结论;

(六)对申报单位项目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果进行跟踪检查;

(七)年度结束后2个月之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孵化器基

金管理使用情况;

(八)风险控制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章 使用方式和支持范围

第六条

孵化器基金通过参股投资和后补助的方式支持兰白试验区及省内辐射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条件和能力提升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其中:参股投资不超过1.5亿,后补助不超过5000万元。

第七条 参股投资通过股权投入方式,支持兰白试验区及省内辐射区孵化器建设,对兰白试验区及省内辐射区新建或已建孵化器跟进投资,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投资兰白试验区及省内辐射区各类科技孵化器。

第八条

补助类资金支持范围、标准:

(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助。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按照投资总额的20%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二)创业团队补助。对引进的优秀创业团队及项目,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补助;

(三)种子基金风险补助。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创业种子基金,按照在孵企业年度实际投资额1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助,对每家创业种子基金公司的风险补助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四)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后补助。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大学科技园聚集社会化专业服务资源,提供政策咨询、辅导培训、投融资等服务,为创业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资金投入、吸引专业机构、服务企业的数量和效果等情况,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对优秀、良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后补助;

(五)创业导师补助。对科技孵化器聘任创业导师服务满一年并经孵化器考核合格和省科技主管部门核准的,按照聘任一位创业导师3万元的标准给予科技孵化器运营机构一次性补助,每年每家科技孵化器的补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六)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补助。鼓励传统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及社会团体新建创客咖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平台),根据创新孵化模式,服务广大创新创业者的工作情况,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对优秀、良好的众创空间,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后补助;

(七)购买基础和技术服务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集中购买为在孵企业提供设计、开发、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和标准化等技术服务以及工商、法律、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服务的,按照不高于孵化器实际支付

服务费用的50%给予补助,每年每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吸纳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团队及项目)补助。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吸纳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优秀参赛企业(团队及项目),分别按照每吸纳一个优秀企业(团队及项目)补助10万元、5万元,每年每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第三章 支持对象和申报流程

第九条 科技孵化器基金的支持对象包括科技孵化器建设管理机构、在孵企业及与孵化器相结合的投资机构等,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兰白试验区及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

(二)在兰白试验区及甘肃省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

(三)近2年内在税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其中,孵化器建设管理机构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四)新建、在建或孵化器场地建设基本完成,已经吸引若干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一定规模;

(五)已纳入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登记管理范围以及兰白试验区内的孵化器。

在孵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六)注册地在孵化器内科技企业;

(七)符合兰白试验区及甘肃省产业发展方向。第十条

已建成孵化器申请孵化器基金参股投资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孵化器管理机构应是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

(二)发展方向明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

(三)管理团队健全,服务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以上,接受孵化器专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

(四)综合型孵化器应具有10000平方米以上的孵化场地和为孵化企业提供孵化服务配套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其中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孵化场地在孵企业80家以上。专业技术型孵化器应具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孵化场地和为孵化企业提供孵化服务配套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在孵企业50家以上;

(五)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辅导和技术、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六)孵化器管理机构股东结构清晰合理。

新建(在建)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申请孵化器基金参股投资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应是在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

(二)发展方向明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

(三)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应在2年内投入使用;

(四)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功能定位清晰,符合甘肃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方向。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规划物理空间充足,物理空间须长期由孵化器管理机构管理使用,并开展与孵化器相关的工作;

(五)孵化器(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招孵工作进展顺利,应与至少10家以上的科技企业(创业团队)达成入驻意向协议;

(六)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队伍;

(七)孵化器管理机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股东结构清晰合理。

第十一条 兰白基金管理公司根据兰白试验区及省内

孵化器建设需求,确定基金年度重点支持内容,并向社会发布《科技孵化器专项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申请指南》),通过公开征集或组织策划等方式,开展基金申报工作。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按照《申请指南》要求向兰白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申报材料,兰白基金管理公司每年定期组织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开展尽职调查,提出综合评审意见及尽职调查报告报风险控制委员会审定。

第十三条 兰白基金管理公司提出年度补助单位和资金支持额度初步方案,经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按照程序拨付资金。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 兰白基金管理公司每年按照基金总额5‰提取管理费,用于孵化器管理、尽职调查及评审等工作。

第十五条 孵化器基金纳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监督和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甘政办发[2016]4号)规定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第十六条 兰白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科技孵化器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管理,对项目执行情况、取得成果进行年度检查和验收。要加强孵化器基金使用的管理,每年定期向

风险控制委员会报告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 基金、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将纳入甘肃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基金、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通过有关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并对失信主体进行惩戒。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有关单位及个人要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违反规定分配使用资金(基金),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创新管理;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4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科技人才是创新的载体[1],其能动性决定了创新的水平,而科技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高等学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学习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条件是什么,而创新管理课程恰好能回答科技人才培育所需要的基本问题,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认识。一般在工科开设创新管理课程侧重于技术创新管理,而在管理、经济类开设的创新管理课程则侧重于企业创新管理,例如目前南航大创新管理课程仅仅在工商管理和工业工程专业中设置,还属于选修课程,小范围的课程教学。创新管理一般包括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创新扩散与激励,创新系统等相关内容,给予大学生系统的创新管理思想、思路和途径,因此,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做好课堂教学

1.结合理论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目前,关于创新管理课程有很多教材,比如傅家骥主编的《技术创新学》,许庆端主编的《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James M.Utterback著的《把握创新》等。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有差异,因此,基于授课对象合理选择课程教材是施教的第一步。在理论基础内容上要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课程设置,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比如由企业管理引入企业管理创新,由组织管理引入组织管理创新。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教学模块的设置,设计对应的实验室课时,做到活学活用,实践紧跟着理论走,并进一步引导理论的发展方向,实现由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2.设计情境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创新管理课程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利用创新管理课程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创新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人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管理课是一门注重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的手、脑协同获取知识。在创新管理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完成部分教学内容,比如组织结构创新,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从纵向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成因。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到企业或工厂完成,比如生产工艺改进,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比如汽车、轮船等专业相关复杂产品的生产工艺创新,可以边参观边学习其生产工艺,从配件生产、组装到喷漆等环节的参观学习,请教师傅,实地讲解学生课堂上学的内容,进一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让枯燥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现实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

二、依托创新管理课程实践设置,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如果创新活动能有效地与创新管理课程结合,则能发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功效。

1.基于专业需求,建立创新管理课程实验室。设置实验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性或验证性研究,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2]。为有效体现整个创新管理课程学习效果,在课程理论课时结束后,应设置自由探索性实验,提供各种可能的仪器设备,结合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实验室中设计和创造出各种创新产品。把开放性实验室的安排计划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3]。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创新实验室就是很好的改革学习模式,同样,南京晓庄学院实施的开放实验室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在申报南京江宁区水生植物生态调查研究课题之前,借助在开放实验室活动中先期完成的方山校园及周边水生植物调查研究的成果,为课题的申报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使申报的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顺利通过[4]。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内容,开设开放型实验室,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的课程实验模式,体现了创新的自主性。

2.依托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创新是需要引导的,创新管理课程恰好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参与创新类型,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目前,大学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但科技创新活动有限,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了解得并不多,甚至是不清楚[5]。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许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例如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资助江苏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938项,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学生创新活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江苏省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在2011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领航杯”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作品评选,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学生原创动漫大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有效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功能,必须避免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方法,避免用书本来单纯讲授理论知识。

1.校内与校外结合,设立实践基地。现在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即使安排实验教学的课程,其实验课内容也简单,模式固定,验证型、功能型、演示型实验过多,各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点的融合,因此,同学们对实验课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感悟、思考与再创造的能力。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在南京新城科技园揭牌,双方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互支持,推动南航与建邺区政府产、学、研全面深入合作的愿望。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南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重要的支撑,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也将为我校其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支持。

2.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创新产品。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应该结合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引导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到科研科技工作中来,激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结合课程需求,创造创新产品。例如,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所承担的44个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在南航将军路校区圆满完成,验收的项目孵化出了不少成果,例如:結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笛同学通过主持创新项目《小型风力发电机》孵化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自动化学院俞忆洁通过主持项目《高亮度LED驱动器研究》获发明创造型专利一项——隔直电容多路LED串均流。创新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综上所述,要依托创新管理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坚持课堂传授知识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设置,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白非.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探索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7,(8):20-22.

[2]张素风,李政.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实践型工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11(2):68-71.

[3]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5]赵莎莎,刘哲,陈佳华,张学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106-112.

作者简介:陈洪转(1977-),女,山东泰安人,博士后,南京航空航天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技术创新。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4

一、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成就显著

近年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走上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国防科工委(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7年3月发布实施《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防科技工业正式向包括民企在内的非公企业敞开大门。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2007年5月17日,国防科工委、发改委和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2007年国防科工委又相继发布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与《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两个文件,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2008年4月1日,规范武器装备市场准入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例》正式实施。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军工技术成果向民用转化,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2010年,国家颁布《国防动员法》,对国防动员建设军民融合作了明确规定。这一系列政策实施细则的发布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了法律保障。

2、机构改革统一管理

2008年3月,按照政企分开、供需分开的原则,遵循适度竞争的要求,国务院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做了进一步调整,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三大中央部委合并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科工局承担原国防科工委管理国防工业的职能,管理对象从主要面向国防工业转变为面向全社会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所有企事业单位。这一组织架构的安排打破了军民分离的管理界限,对于推进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大工业规划的有效衔接,促进国防与民用资源的共享和融合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3、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新时期以来,为了适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在完成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改革脱困和结构调整,进一步精干军工主体,鼓励全社会各种资源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军品科研生产新体系;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了以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军工经济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了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军民互动、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军工企事业单位实行专业化重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取得重大进展,一批重点武器装备交付部队;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模式基本实现了向任务能力结合型的转变,设计开发、总装集成、核心制造、共性基础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发展取得新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防科研成果涌现,月球探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成就世人瞩目;军工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经济规模比“十五”末增长约1.7倍,效益大幅度提升,军民结合的经济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积极融合,一批军民结合高科技园区拔地而起,一批与省区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

二、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存在体制障碍

虽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迄今为止,军民融合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制约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

1、战略规划不足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深入推进急需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全面的战略规划。世界强国无不通过制定详尽的战略来推进本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近20年来先后制定了《国防转轨战略》、《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等顶层规划,英、法、日、印等国也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战略。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思想,并以此作为指导国防建设的重大方针。但由于没有将其具体化为可供遵循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举措的牵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进程。虽然我国近两年陆续出台了《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和改革意见》等,但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分割、自我封闭、行业垄断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2、政策法规不配套

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有些还滞后于客观现实的发展要求,对民用部门或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尚有许多限制。民用科技成果向军用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很多,需要国家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宏观调控手段,使之各方面协调、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转化环境。尽管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鼓励民企参军的一系列政策,然而目前这方面问题较多,相关政策法规还不配套,尤其是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例如尽管出台了行业准入法规,但不够配套,缺乏操作性,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例》规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是获得许可的前置条件之一,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又把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作为前置条件,使企业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纠葛,根本无法拿到许可证。因此推进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还需要不断完善。

3、管理体制不顺

从国际范围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大多是通过政府、军方、企业这三个层次来组织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如美国是集中决策、分散实施的体制,主要通过国会、总统、国防部和三军来决策和实施。我国目前采取的是中央、国务院—军委(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军工集团公司(企业)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的管理体制的最大区别是管理层次多,造成了决策上的低效率、执行上的低水平。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核、船舶、航天、航空、兵器、电子六大行业十一个集团公司,然而集团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集团内部各企业间联系松散,缺乏创新和竞争力。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把国防建设的职责和任务分别由军队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筹考虑,在体制上制约了民用科技成果与军用科技成果的互通、互补和互动。

4、市场竞争不充分

在微观层面,军品的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没有建立起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方面,任务安排、资源配置仍以计划方式和行政手段为主,军工企业仍以国有独资为主,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尚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还存在投资、价格、税收、标准、信息不畅等困难和障碍,军工自我封闭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国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国防装备领域的税收、科研支持等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招标、采购等市场化措施还不完善,民营企业很难与国有军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民营企业获得进入国防装备许可资质的前置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成本高,进入军品市场的进展缓慢。另外,国防工业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与民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民营企业对准入程序条件及相关规则缺乏了解,也不能及时得到国防装备领域的科研、生产和采购的信息,使民营企业在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竞争中丧失许多机会。

三、推进军民融合必须变革体制

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涉及军地,落实难度大,必须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实现军民融合。

1、加快制定战略规划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迫切需要国家通过战略规划来推进。现阶段,我们必须尽快研究论证并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在战略布局上,要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布局,在信息安全、太空发展、海洋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人才发展等战略上深入推进;在战略管控上,要着眼军民融合常态化发展,自上而下地构建军民融合的领导管理体制,强化军民融合的宏观调控、资源投向、跟踪问效等管控职能;在战略规划上,要建立军民融合基础项目的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应集中军地资源,统筹规划建设。

2、健全完善政策法规

在“军民融合”的初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顺利进展提供制度保障。应坚持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制定融合式发展的配套性政策法规。对国家来说,需要在通用性法规中明确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约束力,如企业法、基本建设法、交通法、物权法等法律规范,应体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应制定应用于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的法律规范,如国民经济动员法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等法规,为军民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军队而言,应加快出台新的规章制度,如社会力量引进办法、经费供应标准制度、社会化保障制度等,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3、成立高层统领机构

要成立高层统领机构,制定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有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局等机构,日本有国防保障会议和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这些高级别的机构,专门负责有关武器装备发展的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以及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这样才能统筹协调军事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发展,兼顾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和潜力,为国防大局服务,避免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各自发展、互不兼容。使各个行业、甚至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行为都能与整体规划相吻合,形成协同效应。我国也应成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的高层协调机构,负责军民融合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负责方针政策的制定;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稽查制度,设立办公室,加强重大装备计划与科技计划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由有关部门(如总装备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加,协商处理重大计划决策问题(如法律法规、重要政策的制定)。

4、充分实现市场竞争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合理流动、开展公平竞争,逐步取消制约发展、阻碍竞争的各项制度。改革和完善国防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使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国有军工企业,能够自主地退出武器装备生产领域。同时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允许进入军品市场的民用企业参与竞标,并享有与军工企业相同的责任、权利与待遇,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态势。建立军民间互通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发布课题指南,定向进行信息发布和招标,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互访活动。还要建立中介性的军民技术及产品供求信息咨询机构,为军民互相转化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要制定并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及时修订和完善军用标准和规范,扩大军品和民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程度。比如在武器研制和采购方面,只要不影响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凡是适合采用民用标准和规范的地方,就应当尽可能使用民用标准和规范,以提高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军民融合程度,从而降低资源重复配置和浪费。

参考文献

[1]陈求发: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J].国防科技工业, 2011 (5) .

[2]张素梅、李杏军、石根柱:民用科技成果转军用的探讨与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 2009 (7) .

[3]王昌:军民融合与科学发展[J].中国军转民, 2009 (1) .

[4]阎莉:从民企参军谈寓军于民[J].中国军转民, 2004 (3) .

[5]汪浩瀚: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看我国国防工业的体制与机制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4) .

[6]赵宗岐:着眼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J].国防, 2011 (5) .

[7]刘效广、杨乃定:陕西省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

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的路径构建论文 篇5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走过逐步创新、艰难探索的历程。在性质、功能、形式、体制、布局、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成功的开创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结合。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科技的改革创新与理论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国有企业奠定基础。国有企业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利益的基地,对其进行改革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的现状

我国改革国有企业经历了让利放权、承包责任制、拨款改贷款、债权转股权等各个阶段,到20世纪末其亏损面积仍然很大。党的十五届代表大会提出,在战略层面上对现有的经济布局进行宏观调整,要调整所有制结构与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增强我国国有经济的原动力和控制力。从那时起,改革国有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形成中央和地方两大国有企业体系。虽然国有企业在数量方面有所减少,但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方面有明显提升。建立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改革国有企业已经步入资产监管、资本化运作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国有企业时,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此时更需要运用科技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政府颁布多个文件,指出要鼓励国有大型企业提高科研开发的投入、建立起研发机构,逐步形成具有制造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将改革国有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发展相结合,不但可能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还可能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让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的目标和策略

1.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的目标

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科技体系,要逐步建立起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社会参与、政府指导的运行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机制,能够增强科技创新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可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变的速度。西方发达国家都以企业为核心开展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美国科技投入总量的70%是企业科技投入,日本为80%,而我国只有14%,科技投入量不足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科技投入方面要重视政府参与,科技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国家要承担起发展和研究科学技术的责任。要用社会理性逐步取代市场理性,运用战略规划和宏观指导来协调和组织科技创新的力量。

2.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的策略

第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市场观念,吸引更多的科研经费,提高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的速度。第二促进产学研的全面结合。第三各个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对于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而言,科技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重点。国外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的费用特别巨大,新产品设计一般都会超前5年、以及更长时间,以科技创新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础。我国要建立起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此技术中心不但是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机构,也是具有综合性质的技术经济监管组织。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覆盖面广、资金少、人才少、创新能力差等劣势,同时中小企业还具有应变能力强、接近市场、机制灵活、受制约少等优势,能快速的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和生产力。要有效地运用社会中介机构、社会科技资源、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其需要的技术和服务。

三、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的实施路径

1.国有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国有企业要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鼓励和促进企业领导提高科技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有企业领导要具有科技创新的精神与意识,创新和改革是运用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获得一种新的、可以提高效益与效率的组合,例如创造新产品、创新与改革技术、开辟新市场、采取新方式、建立新组织形态、得到新能源或新资料等。只有领导具有科技创新意识,才能推动企业在多领域、多层次上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

2.国家要积极为国有企业投入科研资金

政府要以财政方式支持国有企业的科技改革和创新。筹建国有企业科学技术改革与创新基金,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扶持,如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国家则奖励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国有企业使用此基金,只偿还本金,不另付利息。在使用此基金前,要支付一定的担保费。如果没有研制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就要根据同时期的银行利息向国家支付使用基金的利息。运用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能鼓励企业积极运用此基金,提高国有企业科技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另外,国家可以运用减免税务的方式支持国有企业创造高新技术产品。

3.提高企业技术人才储备,适当运用人才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要增强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开发意识,大型国有企业更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这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国有企业要对开发和培养科技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起各种制度,保障科技人才的正当利益。企业要制定出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让大量科技人才进入国有企业工作,让企业拥有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懂技术的管理队伍,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技能和智慧。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企业要实行期股奖励制、效益提成制、技术入股制等措施和政策,增强企业科技人员对技术、产品进行改革创新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一线科技工作者,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技术能手进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队伍中,激发一线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

4.将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

我国国有企业的科技研究比较落后,大部分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其原因在于企业应用与科技研究相脱节。所以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结合应用机制和创新机制。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面向国有企业,成为企业改革和创新技术的基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科研院校、高校、国有企业的结合,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科技资源,也让科研人员拥有发挥才干之地。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结合方式,例如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可以运用资本运营的方式收购、兼并一些科研院所;可以建立起股份制的生产、科技联合体;可以聘请社会科技人才兼职或挂职;可以共同建立虚拟企业、技术中心。总之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生产、资本、人才、科技的优势,逐步改革和创新科学技术,并将其成果快速的转化成生产力。

5.运用司法保护技术产品,政府要对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性支持

第一、要建立健全管理技术成果的相关制度,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国有企业的科技改革和创新成果,维护科技创新者和创新企业的正当利益。要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法》,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管理技术成果的相关制度,建立起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第二、政府要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和创新技术制定出长期规划,以企业为主体,组织科研资源来开发和研究高新技术。政府要制定产业政策,对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明确。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改革和创新的风险保障机制,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并在人才、资源、资金、税收等环节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四、结束语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6

北京科技大学是全国材料学科重点高校,在新材料及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总值约8亿元,其中材料领域的设备1500多台(套),总资产约2.1亿元,分布在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7个国家级、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材料测试与制备方面,科技条件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但受体制所限,这些科技资源长期只服务于校内教学和科研,且分布分散,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如何提高学校测试资源利用率,盘活自身科技资源,让设备和人员运转起来,实现资源社会化、市场化?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原实验室管理处)就已经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

依附政策转变观念

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钱大益介绍,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完成学院体制改革,将原有的18个系组建成为9个学院。

为适应新的学院体制要求,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出现,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2001年材料学院试点,2003年实验中心实体化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底各学院实验中心组建完成。几年间,资产管理处依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全校50多个教研室下设的三级管理实验室,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整合,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全校性基础实验中心、院系实验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科研实验室三个层面的实验教学体系。

这一举措为今后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4年12月,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下,以汇聚行业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为目标,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在京的9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地方测试机构、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北京科技大学位列其中。

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承担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委托的课题—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试点建设,成立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这一机制创新旨在推动高校更好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促进北京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服务首都经济建设。

而这一试点工作的承担与开展,也成为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一个新的契机。

北科大对这一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依托自身在新材料研究与制备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科技资源,对外成立了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对内建立了由校领导担任主任的平台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国家大学科技园、各学院和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制定平台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和开展平台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钱大益介绍,为更好地推动平台建设,经多方探讨,提出将第三方商业化实验室的运作模式,引入到首都高校科技资源的整合上来,在不涉及产权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敏感和难点问题的情况下,实现科技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为更顺畅地开展工作,提出了设备和人员集中管理、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管理的新思路,同时在平台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学校资产管理处成立虚拟的“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继续推动建立各学院的二级实体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人员及设备使用。

2006年前后,北科大投资配套1800万元资金,开始有计划地将分布在校园内20多处的材料科学相关检测仪器和实验设备集中搬迁到学校主楼和材料测试楼两处,为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维护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在学校支持下,中心把以前由教授管理的实验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了一支200人左右的专业实验队伍,建立市场化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仪器设备专人专管,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校还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管理细则》,规范公司和实验室的责、权、利,并把实验室的对外测试服务工作量作为实验室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考核机制方面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初期,北京市科委还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机制探索、设备集中和更新工作,并将其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网络,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

集中设备、成立队伍、规范管理……平台试点建设逐步启动和完善,最终集中了北京科技大学工科学院实验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近2亿元的设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外共享服务资质建设,以公司为唯一窗口为社会提供科技和创新服务。

完善资质提升服务

为规范服务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使平台建设得到更优质的提升,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在合理规划检测体系、加强资质建设、规范管理体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使通用的检测设备提高机时利用率,将检测服务从以往课题组、学院的小循环中扩展到全校,进而服务社会的大循环中,资产管理处根据设备资源特点,将检测服务项目整合成力学性能测试、化学分析、金相及热处理、物理性能测试、材料制备、组织结构分析六大体系,并围绕此六大测试体系进行相关的资质建设。

2008年,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和中国计量认证(CM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2009年6月,中心又通过了CNAS和CMA二合一监督和扩项评审,认证认可范围涉及钢铁及合金、铁矿石、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金属及金属制品、岩石、土等7个检测领域120个检测项目,平台服务特色凸显。

2011年实验室接受复评审,同时,向认监委、认可委申报扩大检测认可范围,新增了锰矿石、铬矿石、石灰石、白云石、食品、食品与农产品中残留物、涂料与涂层、焊接接头和焊接试样、混凝土、各项杂类材料等共计10个领域148个检测项目。

到目前为止,北科大分析检验中心经CNAS和CMA认可认定的检测范围已扩展到15个检测领域共计260个检测项目,实验室资质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规范管理体制方面,中心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样品的接收和处理、实验检测的实施、检测数据的处理、检测报告的形成、客户的跟踪和服务各个环节。

先进的仪器设备、高水准的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的资质建设、规范的管理体制,再加上学校强大的专家资源,为中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5年来,在分析检验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公司的测试服务项目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体系运转正常,已经能够实现自循环,发展潜力无限。

综合考量多方共赢

钱大益介绍,现在中心已整合了全校材料领域1500多台(套)、价值2.1亿元的检测仪器设备。据初步统计,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单价40万元以上的设备平均机时利用率由2005年(试点前)的40%提高到73%(按额定800机时主要计算),到2010年已提高到162%。

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科研实验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使仪器设备的潜力得到深入挖掘;平台资质建设规范了操作程序及实验方法,保障了实验的可还原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效参考;此外,平台建设扩大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促进了校企合作,带来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示范”。

而平台建设依托学校,同学校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发展紧密结合,“直接深入服务群体,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测试难的问题,也为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的专业孵化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的北科大分析检验平台在完成分析检验、测试服务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仪器开发等新业务,在帮助新兴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开展实验技术培训以支撑其创新、促使学校与企业研发对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钱大益曾撰文指出,北京科大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内部运行机制设计综合考量了“客户、学校、公司、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之间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模式设计“既回避了比较敏感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隶属关系、考核管理等问题,又能够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模式实现资源的开放和搞活,可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共赢,对高校平台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平台建设的显著成效也得到了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到北京科技大学调研时还专程考察了平台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北科大平台在首都高校中第一个实现实验设备向社会整体开放;第一个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市场化运营服务;第一个获得国家CNAS和CMA资质认证。

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服务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分析检验平台机制创新的试点工作,为鼓励更多的高校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联盟内其他成员建立高效运作的服务模式,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技服务和创新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带动完成了北科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开放式发展的同时,完善了资质、规范了管理、提升了水平,增强了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实验室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7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7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向全体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问候和敬意。

李克强强调, 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 既要“顶天”, 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又要“立地”, 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 一要持续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红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 坚决破除对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 创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协同和政府服务等机制, 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策、潜心研究。二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 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 凝聚大众智慧, 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新格局。同时, 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三要用好我国人力资源这个最丰富的“本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使创业创新者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护、社会有地位, 增强全社会持久创新的动力, 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大军。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8

1 大学生科技创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也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整合校内外资源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进而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目前, 国家、地方、高校、企业都以各种形式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例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本科生基金”、“本科生教学提高基金”等等。同时, 各类高校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指引下纷纷进行校内、地方选拔赛, 这也形成了“中央-地方-高校”的三位一体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体系,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深入人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也仅仅是在起步和实践阶段。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干扰, 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科技创新活动:其一, 很多老师依然认为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非“创新知识”的地方。因此, 上课就来、下课就走的老师亦大有人在。很多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课堂上学习四年, 拿到毕业证, 仅此而已。”其二, 应试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为素质教育, 学校的考评体系中对于学生在本门课上所做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没有明确的分数定义, 学生的成绩依然靠期末考试“一纸定乾坤”。其三, 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浓, 教师对于课余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高, 许多教师更希望课下自己搞自己的课题研究。其四, 校园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校内科技创新活动的竞赛、评比、表彰较少, 无法激起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更大热情。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是我国目前各类高校主力倡导的改革之一, 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有的学者呼吁“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范围、大力度变革传统教学方法, 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1]

新形势下,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 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太适用, “对话”式的教学应该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让学生经历的是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都是教学质量的内涵。如果把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归纳为‘学会’知识, 则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更应注意‘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不只是‘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 更应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一边学习, 一边研究, 培养学生认知、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2]如何才能深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笔者有如下思路:其一, 高考填报志愿时, 取消专业填报, 进行通识教育。将大学的前两年教学安排定位于基础教育, 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 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内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 才能更好地主动思考, 进行创新性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其二, 转变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生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 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三, 转变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我们常说“理论要联系实际”, 而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理论, 实践能力相当匮乏, 因此要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性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性教学。其四,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专业实践和企业实习。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具备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技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客观上讲, 目前高校教师习惯性地将大量精力放在评职称、搞课题、追求高收入等方面, 而将基础教学当成常规工作未能给予更高的重视, 对于指导、协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纯属“义务性”的工作更是比较漠视。因此, “高校应当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主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生力军。”[3]笔者建议, 在今后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年度考评”中应纳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具有积极创新意识、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的开拓性教师队伍。

4 全面建设校园科技创新文化,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会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因此, 营造浓郁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是高校进一步推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建议高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 在大学生涯初期就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营造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广生, 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

[2]袁德宁.关注宏观层面的教学法质量推进“研究型”教学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6) .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9

编者按:近年来,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坚持“以服务国家目标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 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 企业在全国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活动规模中占主体的格局初步形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逐步推进, 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所深化,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素基本齐备, 运行效能不断提高。但同时, 我国科技发展模式进入由速度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换的新阶段, 面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须不断加强。为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06年, 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简称《纲要》) , 围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纲要》实施以来,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深化, 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基础研究需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 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与机制仍有待强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机制逐步完善, 科技宏观协调机制得到加强, 科技评审与成果奖励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仍需加强宏观统筹和协调力度。

本刊对《纲要》实施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进展与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以本刊为阵地, 就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的制度设计、政策创新、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10

2011年, 全市科技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把握“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要求, 围绕“缩差共富”、改善民生等战略重点, 突出“立地顶天”的目标导向, 视发展为己任, 以改革为动力,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民生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科技金融发展呈现新局面, “十二五”科技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

1.1 科技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支出24.19亿元, 同比增长35.1%。其中, 应研资金支出5.2亿元, 增长39.8%。预计R&D经费支出130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1.3%, 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二是争取国家科技资源再创新高。新承担“973”、“863”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27项、获得资助经费13.6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1%和65.6%。成功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3项、经费3.39亿元, 分别增长24.8%和78.6%。同时, 我市跻身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发展示范城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和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行列, 科技部与我市启动共建两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工作。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成功引进国内外院士3名、柔性引进26名, 新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0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863”专家3名、知识产权专家7名和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0名, 吸引海外留学博士来渝工作146人。全年科技活动人员超过8万人,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万人/年。四是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424项, 采卤用溶腔大型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转基因抗溃疡病柑橘新品系选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柑橘皮渣低碳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关键技术使柑橘皮渣利用率从不足5%提高到100%, 超细电子级玻纤、铝带冷连轧、远距离森林灭火技术、高温伏旱区粳稻育种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跨坐式单轨交通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0%。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839件、1865件, 同比增长72%和63%。新登记科研成果1017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五是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兆瓦级风电机组实现规模化生产, 快充电动公交车、“移动医院”开始市场销售, “小儿黄龙颗粒”等4个创新药物获得新药证书, “还少胶囊”等8个新开发的生物医药大品种年产值过亿元, Q优系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进入国际市场。新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4个、市级重点新产品499个和高新技术产品594个, 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30%以上, 新产品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93.3万美元, 占到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3.7%;专利产品种类达到3412类, 产值1218亿元, 已占工业总产值13.4%。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53.69%, 同比提高2.53个百分点, 增幅居全国第四位。

1.2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一是“十二五”科技发展顶层设计圆满完成。成功编制《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规划编制在全市科技战线强化了大科技、需求结合、系统集成、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五大理念”, 形成了“量翻番跨越”、“质升位突破”的价值目标, 明确了市与区县联动、科技与产业互动、市场与金融推动等新的工作模式, 奠定了“十二五”科技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纵深推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部门协作攻坚, 如期完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调研论证工作,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 推出“创新十一条”。改革科技计划组织实施模式, 明确以实施区县、产业和民生、创新能力建设“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为重点, 整合国家、市、区县、项目承担单位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全国率先实行科技计划项目分环节、分类评审的立项程序, 有效地破解了市场需求不明确、企业主体不突出和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难题, 从根本上避免科技与经济脱节, 并为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同时, 加强科技经费监管和科技绩效考核, 警示批评研发进度落后、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科技计划项目9项。三是科技交流合作方兴未艾。成功举办“2011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 签订合作协议107个, 引进技术430项。促成中科院、国务院三峡办与我市三方共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协调中国工程院多次来渝开展重大科技咨询活动并加紧落实合作建设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事宜, 促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我市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市科委与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联合成立政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成功举办重庆机器人展览暨产业对接洽谈会、百年校庆清华专家重庆行、重庆·温州周科技合作交流会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动, 组团参加了北京科博会、西博会、杨凌农高会、深圳高交会等科技展会。全年开展各种科技交流合作活动300余次, 涉及科技人员超过6万人次, 引进境外知名科研机构57家、先进技术1051项和国内重大创新成果3258项。

1.3 发展载体加速建设

一是两江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扬帆起航。促成两江新区获批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和“功能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试点。在两江新区开工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示范区的两江世纪创新创业城, 启动建设汽车产业综合研发中心, 成立重庆市创新成果展示评估与交易中心, 策划并推动交通装备、动力装备、智能终端、云计算应用、机器人五大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成功引进国内知名企业143家和院士专家团队10个、长江学者团队1个。二是重点科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组织重庆高新区制定“1+3+X”产业规划, 打造电子信息支柱产业, 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三大优势产业, 培育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依托重庆高新区成功申报开展“新型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试点。重庆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 同比增长20%。同时,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复核, 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获批建设拓展园, 忠县柑橘城升格为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三是科技平台建设数与质同步提升。新增市级以上公益类研发平台37个, 其中:重点实验室19个 (国家级2个)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 (国家级1个) ;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13个, 其中: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企业技术中心38个 (国家级1个) ;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 为全市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四是孵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服务链基本形成。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 累计达到50个, 覆盖70%以上的市级园区, 新毕业企业273家, 在孵企业2814家, 提供就业岗位34348个。新增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1家, 累计达到75家, 覆盖所有区县, 全年服务中小企业4035家。其中,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企业1407家, 转化与推广成果193项, 增加企业销售收入5.53亿元, 增加就业岗位4235个, 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

1.4 创新主体竞相发展

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预计企业R&D经费支出突破10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5%,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西部地区前列。“四联光电”等107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金山科技”等55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紫光化工”、“重庆齿轮箱”、“力帆集团”、“华邦制药”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高金实业”、“杜克高压密封件”等112家企业成为市级创新型 (试点) 企业。“四联集团”跻身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行列, “长安集团”等53家企业成为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远达环保”、“海扶公司”、“海装风电”成为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南铝业”、“川仪自动化”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梅安森公司”等72家企业获批建设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瓯科技”等1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资金1.25亿元支持。“长安集团”、“硕龙科技”、“博奥镁铝金属”、“山外山科技”、“重邮东电通信”、“市排水公司”、“西南铝业”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集团”专利申请超过800件、专利授权164件, “四联集团”成为全球大尺寸蓝宝石衬底技术标委会主席单位, “三峰环境产业集团”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科瑞南海制药”研发的柠檬苦素甘等中药单体成分提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年科技型企业创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39亿元、新产品产值370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0.2%和26.1%, 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二是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不断增强。推动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在渝高校承担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获得科技经费总额突破20亿元, 全年发表论文2.31万篇, 被三大检索收录5919篇;专利申请1809项 (发明专利申请1182项) , 专利授权1057项 (发明专利授权468项)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分别获批建设国家“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家蚕基因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获批建设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6所高校获批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重庆科技学院还首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重庆大学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通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对2008年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结题验收的结果显示, 投入和产出比例高达1:425, 表明高校逐步走上知识创新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发展道路。三是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加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 全市科研院所承担国家和市级科技项目128项, 同比增长10.3%, 专利申请、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25%和18%, 技工贸收入增长30%。开工建设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启动建设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工程, 成功组建重庆市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6个。市中药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科院、畜科院、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地矿研究院、园林科研院、钢铁研究所、气象科研所获批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研究院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理化中心建成全市首个螺纹量规综合检测实验室。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重庆交科院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钢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黑色金属材料在“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中再立新功。重庆材料研究院研制的镍电阻温度传感器材料用于航空型号批量生产。全市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各行各业大展拳脚。

1.5 区县科技齐头并进

一是纷纷出台科技政策。38个区县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工作达到246次, 制定或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规范性文件99份。黔江出台自主创新奖管理办法、巴南出台技术创新特别贡献奖励实施意见、北碚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见、大渡口出台“科技创新二十一条”、彭水出台科技进步示范乡镇建设标准。二是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区县本级应研资金达到13.35亿元, 每个区县均超过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1%和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长寿、江津等11个区本级应研资金超过5000万元, 涪陵设立风险投资基金2亿元、科技融资担保资金5000万元, 万州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 江北投入500余万元评选表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推进奖”。三是纷纷加强科技合作。江北、南岸、开县、云阳积极参与承办“中韩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项目推介会”、“重庆—日本技术项目对接会”、“渝港技术合作对接会”、“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等重大科技活动, 参加技术研讨与开展技术对接。合川组织骨干企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长寿与清华大学、南川与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巫山与西南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城口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建立锰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石柱与市农科院联合共建辣椒研究中心, 璧山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联合建成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四是纷纷加强科技创新。荣昌建成世界第一条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 “开县木香”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秀山金银花”通过国家GAP现场认证, 沙坪坝、北碚、九龙坡、江北的专利申请量超过2000件, 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江北、巴南的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件, 北碚在蔡同工业园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基地。永川、城口、彭水、涪陵、巴南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县, 全市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县比例达到74%。五是纷纷利用科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各区县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 引进市级科技特派员254名, 选派本级科技特派员2400名, 培训各类技术人员8.8万人次, 新建“万盛茶叶”等科技专家大院46个, 壮大“潼南蔬菜”、“丰都肉牛”等优势产业11个, 扶持“方通动物药业”等龙头企业15家, 培育“峰谷美地生态养蜂”等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示范企业73家、“旭峰岭农业”等微型科技企业446家, 创建“彭水魔芋”等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 8个, 新增就业岗位7178个。同时, 各区县获得市级科技扶贫资金1.22亿元,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6项、主导新品种12个, 使农业增效17亿元、1300多农户实现万元增收;获得免费派送价值6000多万元的国产医疗器械600台 (套) , 服务患者超过10万人次。2011年, 我市区县全部通过国家县 (市) 科技进步考核, 先进县比例全国最高。

1.6 科技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科技政策法规落实与完善同步推进。以《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重点认真贯彻实施科技政策法规, 重庆市科委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培训13场次, 先后为54家企业鉴定研发项目549项、累计税前扣除企业研发费14.4亿元, 为高新技术企业办理所得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和落实财政奖励资金达5.34亿元;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以市政府名义表彰优秀新产品50个;市中小企业局多次举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训班、信息化培训班、知识产权培训班,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增添科技创新动力着眼完善科技政策法规, 重庆市科委启动《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规修订工作,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修订完善了《重庆市对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行优惠扶持政策的实施办法》等规章, 市质监局出台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并以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经费投入为重点的“1+5”新政策体系, 市城乡建委修订了《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表》, 市卫生局完善了规范全市生物安全实验室标识和人员准入的规范性文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考核指标和科技进步考核指标, 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创模目标超额完成。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1万人次, 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900余件, 涉案金额2.25亿元。开展“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知识产权护航行动, 新增78家企业的160多个产品海外知识产权备案, PCT海外专利申请增长27%。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支撑“云端计划”工程, 重庆市成为“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出台《关于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意见》,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统计制度, 成立全国首个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新增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0家、试点企业80家。三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积极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着力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 做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和孵育企业上市, 利用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创投子基金18支, 吸纳市外资金 (含海外) 46亿元, 全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规模超过65亿元, 累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138家、投资总额72.7亿元。由重庆科技资产控股公司及重庆引导基金子基金“软银基金”、“德同基金”、“富坤基金”、“泰豪渝晟基金”投资参股的企业7家申请上市被证监会受理。其中, 重庆企业3家, 占全市被受理企业的1/3。子基金投资参股的企业还有12家启动IPO程序。同时, 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获得13家合作银行授信18亿元, 为63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4.1亿元;科技保险保额累计达到202.6亿元。科技部将我市列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四是科学技术普及全面推进。深入实施《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启动全民科技行动计划, 新建市级科普基地12个, 完成“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 评选表彰首届政府科普工作奖、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市科委、市科协等重庆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区县紧密协作, 成功举办2011年重庆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和2011年食品安全百日科普大行动、第二十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二届重庆市少儿校外科普文化节、“我心中的低碳生活”学生征文大赛等系列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 参与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在全市营造起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十二五”科技发展之所以能够实现“开门红”,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 得益于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生动实践, 给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工作以深刻的启示。第一, 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革除阻碍创新创业的体制障碍, 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创新资源, 着力增强科技发展后劲。第二, 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科研成果工程化步伐, 着力依靠科技培育产业。第三, 必须坚持以民生改善为目标, 推进民生科技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着力利用科技惠及群众。第四, 必须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根本, 建设科技研发基地,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 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第五, 必须坚持以协同创新为途径, 促进部委与地方、市与区县、部门之间多方联动, 实现政、产、学、研、金紧密协作, 着力增添科技发展合力。切实把这些启示运用于实践之中, 全市科技工作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市科技事业必将又好又快发展!

2 2012年科技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

2012年, 是我市深入落实“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九次全委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全国科技工作会精神, 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紧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 实施创新驱动这项战略, 着力深化科技改革和扩大科技开放, 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着力利用科技培育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 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今年科技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4%。其中, 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25亿元, 投入强度达到0.9%。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培育、引进独立研发公司等科技研发基地超过100个。研发关键共性技术超过100项。转化推广重大科技成果超过20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2300件。新产品和专利产品产值超过4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技术交易额超过3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前十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超过56%, 进入全国前十一位。

2.1 以落实“37521”总体部署为着力点, 积极构建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战略格局

2.1.1 实施三类项目

就是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应用研发项目、基础研究项目, 分别满足“今天、明天、后天”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立地”和“顶天”的目标。

一是实施科技支撑项目, 以重大公益技术和重大新产品、新系统、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 (规模化应用) 为核心与牵引, 以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 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实施区县、产业和民生、创新能力建设“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采取需求结合、总体方案、项目招投标“三步评审”立项程序和上下联动、企业主体、全球整合、金融和市场推动、滚动实施的新型组织方式, 着力解决涉及全局性、区域性和跨行业的重大技术问题, 着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着力加强科技研发基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破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实施应用研发项目, 以研究开发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为目标,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引领高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重点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科技支撑、863等计划和市级科技攻关计划, 围绕“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民生改善, 有针对性地研究研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与民生科技成果, 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三是实施基础研究项目, 以实现原始创新突破、建设重点学科、形成优势领域、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目标, 面向国家和我市重大战略需求, 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计划。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人口与健康、农业、资源环境、能源及光机电、信息、材料、综合交叉等七大领域及其34个优先主题, 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取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2.1.2 实施七类人才计划

就是积极培育和引进科学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工程开发人才、产业化支撑人才、科技公共服务人才, 并围绕上述五类人才重点实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加快建设涵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梯次与结构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培育科学研究人才, 主要围绕引领知识创新方向,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在获取自然规律、原理的新知识方面进行创造性研究。

二是培育技术研发人才, 主要围绕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 在获取应用原理、规律的新技术上进行独创性研究。

三是培育工程开发人才, 主要围绕提高科研成果的集成性和工程化水平,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和运行决策。

四是培育产业化支撑人才, 主要围绕高水平、大规模化生产,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方向引导、技术支撑和服务。

五是培育科技公共服务人才, 主要围绕推动科技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提供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与交易、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与推广、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献和仪器设备共享、创新方法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六是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 主要围绕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整体水平, 重点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带领一个团队开展科技创新, 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中做出显著成绩、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七是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围绕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重点支持35岁以下科技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努力取得优异的科技创新成绩, 增强科技创新后劲。

2.1.3 建设五类基地

就是着力建设科学研究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工程开发基地、产业化支撑基地和科技公共服务基地, 加快形成支撑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基地。

一是建设科学研究基地, 主要依托高校和公益类科研院所, 建设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 加快培养、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 建立专职科研队伍, 建设重点学科, 培育优势领域, 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能力。

二是建设技术研发基地, 主要依托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高校, 建设国家或市级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等研究机构, 围绕特定目标开展科学技术应用研究, 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及战略高技术, 增强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建设工程开发基地, 探索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途径, 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的专门工程研发企业和机构,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技成果工程化和集成化研究开发, 推动科技成果向相关行业 (企业) 转移、辐射、扩散。

四是建设产业化支撑基地, 主要依托企业技术中心, 为企业高水平、规模化生产提供成套成熟的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和新产品。

五是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基地, 在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与交易、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与推广、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献和仪器设备共享、创新方法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2.1.4 推进两项改革

就是大力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和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有针对性地消除制约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弊端。

一是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始终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各类科技人才自身特点, 积极研究建立科学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工程开发人才、产业化支撑人才、科技公共服务人才评价准则, 并应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 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各尽其责、各尽其能, 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要以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为契机, 研究建立评价技术开发应用、社会公益应用技术、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指标体系;改革科技奖励评审机制, 增设重大技术创新奖和国际创新合作奖, 建立专家推荐、主动寻查等市科技奖申报制度, 完善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 规范科技成果评价程序;加强专业评价机构建设, 加大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资质及其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和管理力度, 鼓励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整合市内外的优质专家资源,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咨询专家库;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1.5 健全一大体系

就是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开发、产业化支撑和科技公共服务等行为, 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组织开展《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调研, 依法推动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加快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开展《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科研机构设立办法》立法调研。认真落实“创新十一条”, 研究制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扶持新型研发组织等方面的政策, 完善工业发展资金创新专项管理机制。创新科技计划管理制度, 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 简化科技项目申报材料, 加强项目实施绩效考核, 调整应用研发资金支出结构, 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加快发展载体建设, 推动两江新区研究制定吸引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配套政策措施, 推动重庆高新区修订促进科技创新暂行办法和出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意见。强化科技依法行政, 加大科技领域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审查报批力度, 强化科技法制基础性工作,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2 以加强关键和薄弱两类环节为立足点, 切实优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环境条件

2.2.1 深化知识产权战略

一是深入开展“创模”和“双打”行动。扎实推进“创模”《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 适时开展督查、评估、总结、验收、宣传等工作,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 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动衔接, 推动建立三审合一的知识产权审批模式, 完善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二是大力加强产业和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启动建设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 扎实开展“云端计划”产业专利分析, 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建立“2+10”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库, 开展专利分析和预警工作, 绘制“专利地图”。开展项目专利审查和跟踪服务, 助推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 推动两江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三是扎实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选择龙头企业开展产值专利密度研究, 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对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辅导和培育。深化知识产权海外护航行动, 推动重点出口企业针对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知识产权现状进行技术研发, 加强专利布局和预警分析。出台知识产权融资补助办法, 重点支持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快发展步伐。四是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具备专利检索、分析、预警、交易、维权、培训等功能的“专利云”, 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行。支持重庆专利代办处试点受理涉外、分案等特殊新申请和中间文件, 开展专利质押登记、专利审查流程服务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诚信制度, 培育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工作的中介服务机构。

2.2.2 扩大科技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依托两江新区、国家级科技园区和市级园区, 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市级国际创新园区, 争取创建国家级国际创新园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引进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国际科技领军人才和外籍专家及其团队, 培育涉外研发机构, 组建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海外技术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二是加强部 (委、局) 市和市院、市校科技合作。以启动与科技部第二轮部市会商工作为重点, 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对口中央部门工作对接, 争取国家科技资源向重庆倾斜布局。积极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国内重点高校深化合作, 加快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建院步伐, 推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在两江新区、江津区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 争取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在渝共建产业园区或人才培养基地, 争取清华大学在两江新区设立清华大学重庆科技产业园。积极与各主办、协办单位沟通协作, 高水平办好第十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六届国际军博会。三是加强区域科技合作。重点是深化渝港和西部十二省市十三方科技合作, 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组团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成都西博会等国内高水平科技展会, 促进项目对接和技术转移转化。四是加强市区 (县) 科技合作。认真贯彻科技部等四部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 (市) 科技工作的意见》, 加大对区县科技工作的指导力度, 精心组织实施区县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深入开展“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有针对性地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专家大院, 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强化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加强部门科技合作和政产学研金合作。探索建立部门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适时沟通科技工作情况, 促进市科委各处室与市级相关部门科技管理内设机构相互之间加强协作与配合, 增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实效。发挥市级科技计划的导向功能和科技金融平台的融资功能, 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调互动, 推动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相互促进的区域创新体系。

2.2.3 加快创新文化发展

一是倡导科研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 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发挥科研机构、大学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 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珍视学术声誉, 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不端行为。同时, 加大对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支持与引导,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深入实施全民科技行动计划, 统筹推进“走近科技”、“科技问答”、“科技体验”、“科技实践”、“科技咨询”五大专项行动,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繁荣科普创作, 推介优秀科普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 办好2012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和深入推进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三是加强科技宣传工作。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展示科技发展成就为主题, 大力宣传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推出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典型, 弘扬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 唱响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旋律。

2.2.4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是推动工作的决定因素。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科技管理干部在推动全市科技发展中既是关注点, 又是风向标, 一定要按照延东国务委员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会上提出的“学习、研究、提升”三大要求, 全面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一是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 扎实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提高利用政策制度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科技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 贴近实践, 倾听科研人员的心声, 掌握科技发展的第一手信息, 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明晰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三是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积极参加“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 始终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价值取向, 个别区县科委干部已经在项目管理上出了问题, 我们一定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不谋私利, 不慕奢华, 不触红线, 不越雷池, 干干净净干事, 清清白白从政,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2.3 以狠抓“131”核心工作为切入点, 率先突破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重点任务

2.3.1 加强科技金融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部门联合出台具体实施意见, 启动建设国家科技和金融试点城市, 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 创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结合的方式方法,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供应链和创新服务链。按照“3283”既定思路和目标, 加快发展科技创业风险投资, 引导创投机构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参照科技部、财政部做法, 推动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加大对天使投资、天使担保的支持力度。依托科技金融平台现有资源, 通过增加服务功能组建重庆科技金融集团公司, 打造两江世纪创新创业城科技金融示范高地。深入开展科技保险工作,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 积极探索科技小额货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科技担保以及银行科技专营机构等合作模式。举办第二届“创★先锋秀”主题活动。

2.3.2 推进三大重点项目, 彰显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大力实施“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围绕形成基本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把我市建成电动汽车行业领头羊和国内领先的产业应用基地, 研发较常规同类轿车节油20%以上的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并实现产业化, 建设一批充换电站 (桩) , 在主城区打造电动汽车公交示范线路10条以上、定线运输线路10条以上, 积极在公交、公务及出租、公用服务三大领域示范推广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纯电动专用车等车型。在两江新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电动汽车研发、测试、检测平台, 推进长安研究院、中国汽研院、汽车主题公园等重大工程建设, 丰富两江新区国际汽车城的内涵。二是大力实施“全息交通与控制系统”项目。面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需求, 梳理相关先进技术及需求产品, 制定技术路线图, 完成主城区基于全息交通指挥与控制系统顶层设计。重点开展交通指挥与控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车载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面向交通指挥、控制和信息服务的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存储分析研究, 全息融合及处理、交通模型与仿真和决策支持研究, 智慧指挥与控制平台研究, 信息发布与接收系统研究, 在主城区启动建设示范工程。三是大力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立足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首个农村农业信息化云计算服务高地、统筹城乡农村农业信息化试验区、山地农业信息化典范, 以开展建设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为契机, 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和“资源整合、一网打天下”的思路, 完成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论证, 全面开展优势产业信息化精准技术和重点示范区信息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集成已有关键技术构建现代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 进行重大系统集成和服务平台构建, 开展农村信息化技术产品研制工作和测试。启动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课题研究, 集成农村信息化其他课题科技成果和相关技术成果, 进行综合集成应用示范。

2.3.3 加强院所能力建设, 增强科技持续发展后劲

加大对院所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入力度, 稳定支持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农业科学院、市中药研究院等院所科研基础性工作, 设立专项支持院所建设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凝练院所研发方向和重点, 建立科技金融平台与院所交流对接机制, 完善项目研发、中试、产业化关键环节扶持措施, 加大中试环节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院所评价办法和管理制度, 完善院所人员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年薪制、年终奖励等政策, 组织开展院所经营情况第三方审计。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扩大院所管理自主权, 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分配激励、资产处置、技术转让等方面赋予院所决定权。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引导和扶持各类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加强院所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领导院所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技改革与创新 篇11

2009年6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获批, 《规划》明确提出, 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统筹科技资源, 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所以, 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 是在国家层面被寄予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的厚望, 是国家赋予西安的重大课题, 国务院规划能够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实际上也是对西安雄厚科技资源基础的一种肯定。

统筹科技资源, 不光是政府的事情, 也是高校科技人才的重大“利好”。纵观世界名校发展的历史, 都与产业界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提到硅谷, 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斯坦福大学, 因为有人评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也有人赞誉:“斯坦福大学是牵引硅谷前进的火车头。”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 而硅谷的发展也让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名校。著名的雅虎、思科、惠普、谷歌都是斯坦福的老师或学生创办的, 谷歌的核心技术是在斯坦福大学研发的, 斯坦福大学拥有技术所有权, 谷歌每年要向斯坦福大学缴纳专利许可费用, 斯坦福还拥有谷歌的股票;惠普公司给斯坦福的捐款就达到数亿美元, 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双赢的局面, 斯坦福大学甚至被称为“最赚钱的大学”。我觉得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的提升, 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因此, 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将自身的资源向市场转化, 从而也将带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另外, 科技人员不但要创新, 更要创业、创富, 在统筹科技资源中实现自我价值。西安的众多院校及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索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最佳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在西安高新区创业, 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2 存在问题

根据陕西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 2009年全省有高等院校77个, 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45个, R&D人员1.85万人, R&D经费20.85亿元, R&D项目研究1.95万项, 研究机构241个, 机构R&D人员0.4万人, 其中博士和硕士0.27万人, 发表科技论文4.73万篇, 出版著作0.12万种, 申请专利3134件, 其中发明专利2033件, 获得专利授权1276件。据省科技厅资料, 2011年, 全省共申请专利32227件, 居全国 (不含港、澳、台地区) 第13位, 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 居全国第8位, 西部第1位;共获授权专利1166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39件, 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11年底, 全省共有有效发明专利8197件, 居全国第11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2件, 居全国第8位。科技成果产出总量高, 但转化率低、就地转化率更低。如, 2008年西安高校承担国家863计划148项, 其中成果转让的仅有29项, 不到项目总数的20%。2009年西安高校共实现项目技术交易3.35亿元, 而西安本地单位购买技术实现交易的仅为1.0亿元, 占29.9%。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 从高校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2.1 我省高校以学术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为主, 普遍

存在着“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 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 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 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人才资源利用上存在“一少, 两多”。即投入到地区经济发展的专项科研人才数量少;人才总量和从事单打独斗式的地下科技服务人才数量较多;这源于目前高校考评体系和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轻服务经济。

2.2 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排名、评估等指挥棒

影响下, 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重纵向、轻横向”, “重科研成果、轻成果转化”;高校对科技人员的职称晋升、成果评定注重向获得层级较高认证的权重分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项目往往遇到轻视。

2.3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低, 绝大多数平台资源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西安地区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89.5%集中于部属院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中,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仅占20%权重。由于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 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对设备共享的责任、费用收取、利益保障等没有具体规定, 共享程度很低。而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而开展的研究不多。

2.4 高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尚未形成, 校地关系松散。

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经纪活跃度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经费少等方面原因, 西安科技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完善, 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2.5 风险投资滞后, 成果转化资金缺乏。

目前, 西安从事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15家, 注册资本金23亿元;截止2009年, 仅有7家科技企业进入风险投资 (4.25亿元) 。而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靠政府与学校的计划完成, 当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由于较高的中试费用和较大的风险而搁置。

3 对策建议

3.1 创立多元化的高校评价体系。

在上级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评价的基础上, 探索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机制。兼顾高校特点, 把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作为考核内容, 建立一套以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

3.2 创新高校教师晋升激励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教师在完成好本职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对高校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 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人才计划选拔等方面保证适当的比例。建议省政府出台政策, 允许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 可按科技成果评估价金额的20%至30%折为股权鼓励给技术人才。对拥有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科技人员, 根据市场效益情况给予资金奖励, 高校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 充分调动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3.3 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教学科研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工程技术中心, 培养应用型人才, 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政府也可通过政策激励和财政扛扞引导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 促进高校平台资源对外开放。

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技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管理机制;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的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规范科研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为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5 落实国家政策与支持。

充分利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的契机和国家关于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先行先试的政策, 大胆创新, 加快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 争取纳入重大平台建设规划布局, 逐步建成科技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平台, 促进我省及全国科技发展, 突现我省高校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魏少平.构筑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引领关天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6.

[2]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报告第20号, 2010.4.19.

[3]岳华峰.统筹科技资源推动跨越发展, 求是, 201107.

上一篇:现代性话语下一篇:检察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