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共10篇)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1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管理体系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日常生活和人们工作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起到先决性作用,这也就从多方面印证了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延伸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信息化人才为主要推动力,这不仅是带动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是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某企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出发点,对实现信息系统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意义进行探究,并从中提取信息系统创新建设的宝贵经验,以促进信息管理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2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 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 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 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 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 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 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 社会力量的发挥, 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 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 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 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 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 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 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 人才活力难以激发, 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 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 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从其核心内容来讲, 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 整合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价值链, 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 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 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 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 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 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 规范科研机构体系, 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 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 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 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 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 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 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 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 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 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 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 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 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 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 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 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 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 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 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 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 注重发挥社会力量, 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 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 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 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6
[3]欧启忠 魏文展 李向红: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及其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的合理实施可以对社会科技活动起到高效的控制、调节作用,而创新其管理体制也有利把握科技工程的总体方向,在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体现。因此,提高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构建信息化的开放式科技管理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的状况。
一、科技管理的实质
1、科技资源配置
受经济全球化和知识革新的影响,国家、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从资本、经济等方向朝着科技实力竞争发展,因此科研项目的发展和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已经不仅仅是影响着科技工作的整体,更是涉及到了国际层级的角度。管理就是利用合理的手段有计划的组织、调控、领导其相关部门和行业进行工作,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扩大到最大。
2、科学技术源泉
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是促进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进步的源泉,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从未停止过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信心化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综合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科学管理方式对科技管理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资源的有化整合,达到与预期一致的管理目标。
3、科学技术政策
科技管理体制得以合理运行的关键就在于可以贯彻落实科技政策,并发挥其科研项目的潜力,并能够适应与日俱增的经济变化,实现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摆正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方向,而科技管理创新工作也随着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发展具备现实意义的模式;并作为保证科技工作有条不紊运行的关键存在着。因此,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成为了如今热议的话题之一。
4、科技创新体制的变革
如何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制度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就要掌握如今的社會形势,并结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将其转化成不竭的动力;使之成为强有力的生产力,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利保障。制定与我国经济制度协调一致的科技创新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既不受到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影响,又要确保科技创新制度要符合其社会发展。
二、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现状
科技管理体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革,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基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从法律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上,一直被某种制度所局限;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定位不合理的情况;而当前科技管理制度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明确,但是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利用和配置;因而无法做到与市场经济体制协调一致。资源供不应求,或存在资源稀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决策机制与发展需要不一致
科技创新制度的实施与制定就是要以社会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决策力度与发展步调不一致就会导致其发展跟不上节奏。调控能力缺乏实效性,整体体制过于官僚化,从国家角度考虑,其中也是有很多不利因素存在的。这与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有一定关系;国家和政府不能予以引导性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都是致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3、适应变革的基础薄弱
科技创新中的各级创新主体不能适应变革的速度,在中间环节面临着严重的创新能力不够问题,科研团队研制的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其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失去人性化、灵活化的发展前景,人才创新力不能被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浪潮,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步伐,很多机制变得僵硬,最终淡出发展的舞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当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会旧制度和新制度之间的冲击导致的。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得出要想实现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发展,就要扎实稳定的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并制定能够解决的策略,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道路,保证我国科技发展的始终以健康、稳定的状态存在着。
三、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自身发展为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我国国情的罐体体制,对科研活动予以级别管理,将商业运行模式作为推动其活动的主要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的创先,按照其核心内容来说,就是设定了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政府和企业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整合创新资源,保证创新价值的灵活性,建立层级分明,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在制定并确立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保证政府和市场之间职能界定,通过法律法规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利用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作为科技发展的方向,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技术活动的正常运行,明确国家在重大科技平台和公公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保证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并对机构体系职责加以明确。
四、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很多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法律框架,科研项目的发展也随着科研组织的不断壮大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力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加以定位,但是在大部分的科技研究组织中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都制约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
1、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对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从客观要求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客观需求,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予以严格的标准;充分调动社会的竞争力和市场积极性,加快资源合理配置速度。
2、宏观决策机制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科技创先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与科技创新的发展不能相适应,在宏观决策体制不能与实际发展情况步调相一致,加强对宏观调控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官僚化过于严重。科学技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诸如高层科技决策评估和监督层面上相关部门无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科研项目就无法顺利展开。
3、科研体制受传统制度影响严重
科研项目的创新主体对于制度变革的适应性需要向更高层级发展,企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科研活动的适应性过低,管理体系过于僵硬,无法激发科研人员的思维,也不能与创新发展规律相适应。
通过对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分析,上述不足之处的成因还是由于旧制度及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只有不断对科技管理中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及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才能有效解决为我国科技体制创新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五、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趋势
促进科技体系重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自身发展水平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場经济及我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使科研活动实现分层次管理,通过商业运作模式对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未来改革的趋势。不断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体制,在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实现科技宏观管理的调节作用,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各自职能的所属范围,通过各种经济手段的合理利用对社会资源配置及科技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建立符合国家实际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
逐步使科研机构体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针对各类科技项目及其承担单位建立适宜的监督评估制度。发挥各级科协或科学共同体等社会资源的作用,促进科技不断进步,在科技投入方面将企业家的捐助资金作为一个有力补充,积极引导非营利科研机构及民营科技企业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六、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我国科技管理体系的工作模式源于传统工业化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是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实现信息化管理必将带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会促进科技管理发生重要改革,进而使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科技管理体制信息化不仅对于全面高效地管理科研信息,而且为决策者提供重要辅助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能对科技工作者的动态详细了解,对于促进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使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还可以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促进行政能力的整体提升。提高科技竞争力,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要具有信息化的战略思维,成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
结语
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要见面礼综上,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我国国情,建立诸如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科研机构治理结构等符合科技体制所需的基本法律框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上,信息化对于科技管理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于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赟星.浅谈科技管理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4
今年暑假,在大连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现场聆听了教育专家关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观看了超星集团最新产品“超星学习通”的展示,并系统性学习了“MOOC与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课程。有些收获与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移动学习即将改变课堂,要认真研讨将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与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比提升至90.1%。手机已经超越PC,成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移动互联网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移动终端将会成为最为高效的教学信息化工具。基于成熟的网络技术,使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的移动学习模式将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学校要紧跟移动互联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趋势,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需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变革之道,研讨将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与管理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利用移动技术,将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进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
二、依托较为成熟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构建移动教学生态
北京超星集团推出的移动学习系统——超星学习通,顺应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学校构建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它是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包含六大子系统:移动课堂互动系统、移动修学分系统、移动阅读系统、移动开放课程、移动教务系统和移动社交系统。学校利用它可以打造本校教学生态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资源价值、减轻教师教学事务性工作负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全流程教学管理等。
这个系统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引导学生预习、学生掌握节奏、检测预习下效果、建立小组讨论及解疑;课中,打造
基于小组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对疑难点进行解释,学生练习已获知识的运用,教师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反馈,课堂上可以进行多项互动:签到、投票、抢答、弹幕等;课后,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知识理解、重点难点提高、知识内化顺应,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可以对学习针对性指导;课外,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将课堂所获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个性化拓展、在线互动答疑、社交学习、学习社交。
与大学城空间比较,这个平台提供了全流程的管理功能,其智能签到、课堂管理系统、移动教务查询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报名及考试系统等功能正好都是大学城空间不具备的。
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全程使用了超星学习通,应用了课程建立、签到、抢答、问答、投票等功能,感觉通过学习通的有效使用,激活了课堂,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有更好的互动和交流。
建议学校引进诸如超星学习通之类较为成熟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推广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移动教学生态系统。
三、基于在线课程开展翻转教学的思考
基于在线课程开展翻转教学可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工科领域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尝试: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进行课程的设计。
2、课程知识单元化、碎片化处理,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在线课程录制。
3、基于慕课理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可采用课程视频提前推送、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翻转互动,也可采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究”双课堂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师资配备的前提下实现在同一授课时间有2个“小班”课堂同时开展学习(不同步)的课堂形式。
自主课堂由教师提供慕课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慕课平台进行学习过程监控;探究课堂,师生面对面解惑交流。由于小班人少,解决了个性化教学和师生充分交流互动的问题,保障了学习效果。
4、选择一个好的教学平台:基于慕课理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要依托优秀的慕课平台进行学习行为管理。世界大学城空间,开展慕
课不够理想,大学城没有好的教学管理过程,建议使用超星泛雅平台或超星学习通。
5、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地,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训场地采用预约方式,课余时间安排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
农业科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 篇5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国际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构建,在节省档案管理时间、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它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让办公变得系统化。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规范档案管理
一、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其主要内容是对档案的实体进行保存,但在现代社会,则主要是对于相关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进行保存,并通过信息化的形式使其对社会具有服务的功能。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则主要是对于数据压缩和数据库以及高速扫描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纸质文件实现计算机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移交、查阅等日常工作数字化管理,保证档案的信息库具有信息化和有序化的特点,推进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一)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而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大多数农业科研活动主要是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其档案资料的建立受到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在结束采集对信息进行存档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字迹不清、信息不全的情况,严重影响其信息的质量。所以,这种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储存和再利用。而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后,则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于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利用的过程十分便利,能够保证原有档案的完整性。(二)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工作任务量,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且也会造成各种浪费。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代替传统档案管理中的收集方式,有效保证档案资料管理的完整性与整体性,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的查询和检索,增加档案使用过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研工作处理好,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加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科研档案后期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不够。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中,农业科研研究部门对科技档案信息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依然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另外,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档案管理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其认知体系存在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到技术的发展。(二)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发展建设中,主要追求的是科研效益,注重科研研究资金的投入,缺乏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三)信息技术和设施有待进一步普及。农业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配套的服务平台,造成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受到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多运用在经济发展地区和农业企业单位,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部分农村信息技术和设施无法得到完善与整合。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加速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进行农业科技档案建设中需要具备高水平、高水准的专业性人才。因此,进行农业科技档案建设时,其重点内容就是培养计算机技术、农业科技知识、档案知识三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全能人才。需要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加强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管理者的细心、责任心、事业心。与此同时,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在生活待遇、职称等各方面提供帮扶,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得到更好的保障,以致更安心于工作。(二)更新观念,规范档案管理。科研人员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研究的过程中,对于最初的原始数据与资料需要进行规范性管理,否则很容易造成这些资料的流失,这就需要对相关的领导与管理人员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有及时归档的意识,从而丰富农业科技的档案资料,才能保证其完整性。(三)抓紧档案信息化规划、标准与政策的制定。在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就要将如今的现状与可能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要突出重点,由点到面,有序进行。面对过去的传统纸质档案,也要尽快制定统一管理的标准,然后逐渐实现数字化,有效避免各种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住机遇,加快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合理规划,加大投入,配备专业人才,逐步建构完善的档案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迈向新的台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茜茜.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以南通市农业科技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为例[J].科技资讯,(30):134-135.
[2]崔淑敏.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2):138-140.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6
日期:2009-09-14 08:18 作者: 来源:济源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点击次数:160
3一、基本情况
济源市位于我省西北部,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占87%;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总数为526个,山区行政村占总数的43%;总人口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万,占53%。近年来,济源市着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8.8%,广播人口覆盖率97.49%,移动信号实现全境覆盖,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和信息服务点。农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1.67部、移动电话109.1部、电脑9.17台、互联网接入8.3户。到今年底,20户以上自然村可实现组组通硬化路。
二、主要做法
1、大力整合信息资源
早在2000年,气象局、科技局等单位就建成了面向“三农”的网站,但由于管理维护跟不上,更新不及时,使得为农民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2006年,济源市由市信息化办牵头,将10家涉农部门的网站进行整合,建成了“济源市新农村信息网”。“济源市新农村信息网”由市信息化办负责技术维护,10家涉农部门负责信息更新,从而形成了一个平台、多家参与、共建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各个部门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农民朋友只需登录“济源市新农村信息网”,便可享受10家部门提供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就业等服务。目前“济源市新农村信息网”已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站总访问量达到135万人次,日点击率突破千人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2006年国家信息化试点建设中,我市就建成了市级新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和镇级信息服务站。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2008年,济源市委、市政府把村村建立信息服务点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目标,市镇两极财政投资200万元为所有行政村(居委会)配备了一台以上电脑,并接入了互联网,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有信息服务点的目标,形成 “市有中心、镇办有站、农村有点”的新农村三级信息服务网。
为充分发挥农村信息服务点作用,今年又提出在全市实施“511工程”(即全年完成52个示范型信息服务点建设,通过培训,使1000名村官能在线办事,10000名农民会上网),该项工作作为200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八件实事之一,截止8月底,已建成示范型信息服务点30个,培训村官680人、农民12000余人。
3、实施“短信富农”工程
农村信息服务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获取信息难的状况,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如何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棚架问题,我们根据农村手机用户基本普及的现状,在2007年启动了面向农民的手机短信服务活动,就是由农业、畜牧等各涉农局委定期提供农民最需要的政策、农情、市场等信息,由市信息化办通过短信平台向不同的人群发布,此举有效解决了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市信息化办已建了包含5600个养殖户、2610个种植户、177个农民经纪人、2200个农村干部等上万名农民信息的数据库,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各类信息1720条,受益群众达300多万人次。
4、严格工作监督管理
信息化工作,建设是基础,应用是目的。为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狠抓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健全了《济源市信息服务点管理制度》、《济源市信息服务点考核细则》、《济源市信息服务点上网人员须知》、《示范型信息服务点建设标准》、《“511”工程培训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提出了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要实现“六有”(即:有专兼职信息员、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场所、有信息发布栏、有“四防”设施),做好三项服务,即信息发布(农村信息管理员通过信息栏、手机短信、简报、村广播和上墙公布等形式每周向群众发布一次信息,每次3条以上)、信息咨询(向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和信息发布服务)、开展活动(信息服务点每天向农民开放2小时以上,每月开展一次入户调查活动)。在农村信息管理员的选配上,明确提出要由大学生村官、回乡大学生或致富带头人兼任,这样做既保证了信息管理员队伍的稳定,又解决了待遇问题。
三、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直以来,济源信息化建设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信息化建设是我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信息化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2008年,农村信息化建设被列入各单位目标;2009年,农村信息化“511”工程被作为8件实事之一;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听取信息化专题汇报。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工作环境,在全市上下形成强大的合力。从市到镇(街道)都明确了专人负责,每个村都按要求配备了信息管理员。各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6个镇(街道)把农村信息化列入村级目标,承担了村级信息服务点的互联网接入费用。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使我市农村信息化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2、整合资源是条件
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单凭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一个部门的力量,无论是从权威、影响力都显得单薄,如果能够借助外力,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就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就是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条件薄弱,要解决农村信息化的投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整合各种资源。我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是借助组织部门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实现用较少的钱干较大的事。二是与组织部、文广局、计生委、科技局等8个单位联合按照“8+X”模式建立“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其中“X”代表后来需要新加入的部门。这样做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村级的投资。“8+X”模式使对农村工作的管理更加强势、更加有效,实现了8个单位一支队
伍、一套制度、一道培训、一起考核。同时,从投入的效果看,8家单位各自按照自身实际建设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使“中心”的装备水平发生质的变化,截止目前,组织部门为各“中心”配备了电视机、DVD机,文广局配备了投影仪,信息化办配备了电脑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心”的功能。
3、应用培训是重点
农民获取信息难,除与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等因素有关外,对信息技术不了解、不会用也是主要原因。所以对农民进行培训特别重要,在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中,我们把培训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抓各级领导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抓信息管理员的培训,提高骨干人员电脑操作技能;三是抓普通农民的培训,由各镇(街道)具体负责进行,把此项工作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保证了培训效果;此外,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市信息化办会同组织部、联通公司共同开展“信息培训直通车”活动,深入到各村(居)对农民进行面对面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 篇7
1. 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机制中各个模式环节的现代技术的应用, 它加速了企业信息之间的传递、加工和处理的速度与效率, 令这些有效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可靠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 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让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模式, 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创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表现。
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 实现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原始的记录、输入、输出计算机系统之外, 其余的流程工作如信息的计算、数据的分类、资料的存储等相关工作, 都交由计算机系统本身来处理完成。
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维护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 既能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精准、明确, 又能快速、有效、及时的提供管理信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密切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工作连接, 大大的加快了企业间业务办理的速度,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运转, 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提高效率经营奠定有效的文化基础。
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在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中, 对数据的相关来源、存在格式等都提出一些较为规范的要求,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让企业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同时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统筹经营, 为企业的商务链接创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二、企业管理创新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用计算机的手段去实现企业的相关管理运行, 因此信息化企业管理与非信息化的管理之间的差异就是, 它们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大不相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不是模拟、仿照现有的运营模式, 而是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改进、变革, 令企业生产的流程趋于透明化、规范化、公正化。这就要求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前, 必须首先做好模式的改良、创新, 做好管理模式、运行流程、组织结构、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改良、突破与创新。
中国的企业不像发达国家那样, 先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再实现信息化管理, 而是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就开始着手信息化进程, 特别是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内容。因此企业就会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基础, 缺少数据规范标准的管理流程, 甚或根本没有管理流程这个概念。这造成了很多企业单一的信息化建设、盲目的管理模式, 为了信息化而去信息化管理, 失去了观念思想、组织流程等全方位的考虑, 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型问题, 而是管理模式的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互助推进
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的技术生产力, 不管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企业结构中, 现代的企业管理, 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注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广度而又深度的开发与利用, 进而实现对企业有效的管理控制, 优化企业流程的管理, 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与分流, 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分散数据有效重新的整合与交互, 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个体, 它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的最佳结合, 与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再造、重组等是相辅相成、互相适宜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整体, 不进行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就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进程, 同时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如果不用一个先进、创新的管理思想去指引, 那整个系统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传统的企业管理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相背离, 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才能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也就是通过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系统, 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运行模式。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加工效率, 进而带动创新型技术与研发型设计的完美融合。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在企业信息化的时间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认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而是一种观念、理念上的问题。许多人认为信息化的管理项目主要在于信息技术本身, 而忽视了信息化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只有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战略措施, 才能建设出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作用, 主要表现为能够提高企业决策能力的准确性, 降低抉择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结构、业务流程更加合理公正, 进一步整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 使企业在一定信息技术条件下达到和谐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管理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是微妙的、相辅相成的, 管理创新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 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推动着管理创新更加深入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实现需要以管理创新为基础, 进而推动企业信息化技能的综合应用。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 它的发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集成了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带来了时代性的企业变革, 更加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升, 加速了企业的竞争与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 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快速蔓延至各大、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理念中, 这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朝着一个崭新的时代迈进。面对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 要想为自己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就必须实行创新的管理模式, 打造信息化企业运营机制。创新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进程是提高管理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突破性、创新性管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创新管理做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管理创新,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念, 雷玲.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J].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 2009, 02[1]陈念, 雷玲.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J].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 2009, 02
[2]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 2009, 11[2]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 2009, 11
[3]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 2010, 01[3]滕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 2010, 01
[4]周娜.试论信息社会企业管理创新[J].经济与管理, 2009, 11[4]周娜.试论信息社会企业管理创新[J].经济与管理, 2009, 11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8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家领导人和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校作为信息化新理念、新技术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教育信息化应围绕智慧校园的体制机制创新、教学应用融合和校园生态构建等方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引进人才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步子要进一步迈开”。调查表明,在这股发展热潮中,高校现有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渐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求。目前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陈旧,专业人才引进困难,边缘化情况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活力释放和良性发展,是我们亟待改革创新和突破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
当前,高校信息化工作可以依托的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学校信息化部门的专业全职人员;
第二类是分散在党政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的兼职信息员;
第三类是企业合作或外包服务的驻校开发维护人员。
整体上看,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各校信息化发展需求
国外高校的IT部门普遍配备了较为充足的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员,一般能达到200~500人的规模,人均服务师生数为100人左右。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部门整合程度较高、人员规模较大的也仅仅突破100人,一般高校人员规模普遍在30~50人或更少,人均服务师生数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一流高校,如图1、图2所示。受人员规模限制,信息化部门只能把主要力量放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维护上,忽略了策划推广和后续服务团队建设,严重影响师生的信息化服务体验,制约了信息化应用效果。
2.结构存在缺陷,普遍缺少领军人物和开发人才
从历史发展看,高校信息化专业化全职人员中很大部分早年从事硬件(校园网、数据中心)维护工作,由于环境和个人因素,许多人员在跟踪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信息化部门存在高职称人员数量和比例不高,如图3、图4所示,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一些攻坚克难的项目建设中,学校常常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此外,“智慧校园”阶段的信息化建设,高校普遍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领军人物和软件开发类人才。
3.工作定位不高,职称晋升和薪酬激励制度受限
按现在的高校人事管理体系,国内高校的信息化部门大多数仍属于教辅系列,缺乏规划、管理和统筹能力,主要从事技术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现象,难以主导全局信息化工作推进。专业人员职称晋升和薪酬制度一般参照实验序列,即使与校内同序列人员竞争也不占优势;兼职人员从事信息化工作缺少评价和奖励机制,难以激发各类人员的工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4.人才流动不畅,人事制度和市场期望存在鸿沟
通常情况下,高校教学科研高水平人才的竞争主要是高校间的竞争,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竞争除了校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学校与市场、企业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员在人才市场中属于高薪群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目前虽然有些高校出台了一些针对性政策,但整体而言,受人事制度、薪酬体系和发展平台等因素制约,高校在高水平IT人才的引进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
5.创新能力不强,鼓励创新和成果转化渠道不顺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很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在发展理念和师生需求方面具有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高校普遍未建立良好的鼓励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和渠道,导致许多创新成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给创新人才带来巨大心理落差,直接导致大量创新性人才的流失。
6.工作缺乏协同,统一认识和全局推进还有困难
目前,普遍存在校内外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汇聚和整合力度不足,办法不多,工作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不同类别、性质和层次的人员在认识、理解和把握上存在较大差异,全局工作推进困难,亟待建立人员的全局协调和培训机制,整合全校信息化人员力量,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当前加强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新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高校响应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实现教育信息化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升级转型和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信息化人才建设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
1.顶层设计与全局协调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事业发展战略跟信息化战略定位、学校全局信息化与局部信息化、学校内部信息化与外部信息化环境仍存在步调不一致甚至发展脱节的现象,需要兼具管理规划、统筹协调和较高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2.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上是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技术框架上的,底层技术和安全框架的设计扩展能力直接决定了上层应用和信息化服务的实际效果。良好的技术框架需要具有信息系统底层分析和设计能力的拔尖型人才。
3.应用深度融合的需要
校园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在流程、数据、认证和消息等方面要高度的联动贯通,以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校园的现代化治理服务水平。这项工作需要在用户需求调研、前端程序开发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4.推动创新创业的需要
当前,信息化是推动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已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旋律。为了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催生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具有推广价值的校园信息化产品,需要兼具创新精神、策划推广和技术指导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将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指出:“十三五”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重在融合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提升。围绕“十三五”期间全社会与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主题,高校应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以真正体现人的主体价值为目标,创新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1.“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原则
“互联网+”时代和智慧校园建设阶段,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即紧密结合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和主要任务,根据人员特点划分现有人员的职责岗位,引进迫切需要的各类人才。
(2)发展性原则:即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建设成一个具有发展潜能的弹性系统,确保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3)激励性原则:即建立一套适用于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科学评价、职称申报、工作考核、岗位薪酬等配套机制,激发现有信息化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
(4)多样性原则:即结合工作任务,保持人才队伍来源和人员特点的多样性,避免对某类人员的过度依赖。
(5)灵活性原则:即建立灵活的人员流入流出机制,解放由于编制形成的人才队伍僵化问题,在人员的引进方面与市场机制接轨。
(6)创新性原则:即鼓励信息化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动,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
2.“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高校信息化的融合创新需求,本文提出构建高校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方案,如图5所示。
信息化人才队伍主要由三个人员层次构成,信息化领军人物、规划层和执行层。
位于信息化人才队伍最顶层的是主持学校全局信息化工作的专职领军人物。信息化领军人才要被赋予一定行政级别,能够参与全校的战略规划制定和重大事项决策,并有足够的权限要求学校各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学校治理,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工作,实现信息化与学校工作的全面融合。这个岗位需要兼具管理规划、统筹协调和深刻理解信息化本质的复合型领导人才。
总工程师/技术(安全)架构师、咨询专家/研究创新人员、管理协调人员共同组成人才队伍的规划层。其中,总工程师是信息化队伍的核心技术人员,主要从技术角度设计学校的信息化整体技术框架、发展路线和安全体系,确保技术层面的可持续、可扩展、开放式和安全发展。咨询专家和研究创新人员主要从提供专家建议、指导新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化的角度使信息化队伍始终站在信息化理论技术的前沿。管理协调人员主要从信息化工作的协调推进、队伍的管理保障角度维护整个队伍的正常运转。
执行层主要包括基础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维护、应用系统开发维护、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信息化服务团队和项目策划等五类人员,分别负责一块业务实施层面的工作。
信息化队伍的人员来源构成有信息化技术部门、职能部处、院系、学生(实习生)和校外企业等人员。根据工作推进的需要和不同人员特点,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好用活。例如,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充分吸纳相关学院专家指导和参与技术研发和转化工作;发挥职能部处信息员的业务优势参与应用系统开发,流程规划;发挥学生的热情朝气参与信息化服务;引入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技术优势,完成自主研发难度较大的项目建设等。
五、“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现路径
真正实现“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案,需要高校在信息化工作机制与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我们在局部的机制创新中容易遇到与大环境不适应,甚至冲突的情况,需要高校同仁集思广益、凝智聚力,既要在思想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人才“对于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的讲话精神,又要在做法上灵活有效,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近些年,华南师范大学在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创新机制与建设路径上作了一些探索,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内涵发展、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新时期,要打造好信息化人才队伍,主要的路径有:
1.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经验,设立CIO机制
借鉴国外高校的CIO(首席信息官)体系,围绕信息化领军人才为核心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CIO应该能够深度参与学校的各项重大事项的讨论与决策,从信息化的角度提供政策参考,进而实现全校战略发展与信息化发展的全面融合,加强全局的规划与协调力度,提高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2.建立导向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信息化人员在高校主要从事服务支撑性工作,应建立较为特殊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人事岗位与薪酬改革中,对于信息化队伍中的各类在编人员来说,要以个体工作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治理水平等领域发挥的作用为导向,探索适合信息化人才发展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配套相应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制度,政策上要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作适当倾斜。
3.完善信息化队伍的人员结构
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为保持队伍的活力,应在确保核心人员稳定的前提下,控制编制人员规模,按照“在编--预聘制--非编制—流动岗”的模式壮大人员队伍,持续完善队伍的年龄结构、功能结构与技术结构。近年来,我校对现有编制人员做了岗位调整优化,一般性人才主要调整到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和应用系统建设。学校成立软件开发运营中心,由编制内优秀人才负责技术的整体设计把关,大量的服务性、策划性和开发性工作主要由非事业编制人员完成,非编制人员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队伍的重要力量。
4.推动人员薪酬与市场接轨
信息化专业人才是目前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的群体,高校目前薪酬体系在该类人才的引进上根本没有竞争力。高校需要探索年薪加绩效的薪酬制度,把信息化高端人才纳入学校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允许开发人员承接本校软件开发任务获得报酬,逐步拉近校园与企业间的信息化人才待遇差距,消除信息化人才由企业向校园的流动障碍。
5.挖掘高校学生资源,构建强有力的策划与服务团队
丰富的学生资源是高校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的一大优势,高校许多学生都有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参与信息化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意愿。在我们的信息化工作实践中,我们调动学生资源,取得良好效果。不少学生毕业后加入学校信息化队伍,也为学校提前培养了可造之材。例如:
(1)我校在校园综合维修服务中创新O2O模式,采用线上保修和服务抢单模式。目前校园网用户服务主要有学生网络助理抢单完成,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服务效率;
(2)软件开发实习生参与了多项信息化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在粤港澳和广东省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屡屡获奖,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
(3)建立学校网络安全学生团队,协助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参与网络空间攻防实践,多次在各级网络安全大赛中获奖。
6.推进校企人员合作,发挥企业的人力优势
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和软件开发有丰富的人员、技术和经验积累。学校以项目委托开发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吸引企业派遣人员长期驻校进行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既加快了学校的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度,也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孵化和应用试验基地,促进了校企共赢。
7.鼓励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员创业
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开发了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推广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的限制,这些应用很难在其他高校产品化推广。近期,国家出台了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利好政策,高校应把握时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鼓励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果转化,允许创新人员取得产品利润,一方面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高校信息化队伍,另一方面也减轻学校的人员薪酬压力。高校应探索信息化应用开发类项目的校内立项机制,挖掘学校内在潜力。
六、结束语
信息化人才队伍是高校在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软实力之一。目前,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已经落后于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态势,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在“十三五”即将启动之际,高校应立足长远,做好信息化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规划,勇于破解难题,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学校的未来发展。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9
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以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新疆林业科技信息网为平台,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服务、科学普及为重点,按照科技期刊库、科技文献库、科技成果库、政策法规库、技术标准库、科技专家库等分类,以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方法为手段,建设新疆林业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借以实现新疆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为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和林业科技快速发展提供一条信息化高速公路.
作 者:刘红波 李子宁 郑朝晖 LIU Hong-bo LI Zi-ning ZHENG Zhao-hui 作者单位: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63 刊 名:河北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13(1) 分类号:G203 关键词:新疆林业科技 信息资源共享 数据库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篇10
×××市档案局
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市)市档案局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结合×××实际,适时规划,舍得投入,对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相继建成局域网,联入政府网和互联网,建立“×××档案信息中心”网站,广泛宣传×××,宣传档案工作,主动为领导决策、为基层群众和社会各项事业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省、市档案部门的好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具体地讲,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适应信息化的需要,实现从传统办公方式向现代化办公方式的转变。一是局、馆所有联网的微机共享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外部设备,局馆长、各科室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局馆长、各科室负责输入、编辑和打印,不再专设打字员,既节约了设备投资,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二是文件的传递、审核和签批,基本上在网上进行,文件收发也更多地利用电子邮件和政府的金宏电子政务系统,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局馆内部与外界的联系渠道也明显增多。三是局馆在服务器上设立了公共目录,购买和下载的软件、各科室起草的文件材料、填写的统计报表、输入的业务数据和资料都存在公共目录里,需要时进入公共目录即可查找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工作,提高了效率。四是在建立局域网的同时,投资一万多元购置安装了量子档案管理软件网络版,所有联网的微机都可以安装客户端程序、录入条目、进行查询,极大提高了录入和查询的速度。
其次,突出档案馆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45万多条信息记录的档案文件级条目数据库,对原津科数据库进行了转移、分库与调整,按照《档案著录规则》,对其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条目进行了纠正;对革命历史档案和市委、市政府等重要全宗档案进行了全息录入,已扫描两万多页,初步建立起档案全息数据库;已建立起劳动局招工档案信息数据库,录入信息三千多条;利用多媒体设备对重要的音像档案资料进行了采集、编辑并刻录成光盘。所有这些,都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档案信息中心”网站,广泛宣传×××和档案工作
×××是恐龙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革、为民服务联动等一系列在全国知名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档案资料。为更好地宣传×××,通过档案让人们了解×××各项事业的发展,早在2001年我们就建成了“×××档案信息中心”网站,开始在网上公布和开放馆藏档案,举办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来×××、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历史名人、五大班子机构沿革、古树名木、恐龙化石等展览,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和网上档案宣传。网站共由8个一级模块、25个二级模块、300多个网页组成,设有兰台快讯、局馆概况、档案利用、档案展览、政策法规、×××大事等栏目。该网站已成为世界了解×××,×××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外地人、外国人,尤其是国内外客商了解×××的重要渠道,对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站建成后,《中国档案报》社、省、市档案局以及×××市领导到档案局馆检查指导工作时都浏览过该网站,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微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软件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加工、存储、传递等都需要专门人才,既需要档案方面的人才,又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更需要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在1999年招考机关工作人员时,我们特意录用了两名微机专业大学生到局馆工作。局域网建成后,我们又利用晚上、双休日时间,加强局馆工作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知识以及英语的培训。培训过程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用什么,教什么”的宗旨,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局馆从领导班子成员到一般工作人员,人人达到了会用键盘输入汉字、会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文件、会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四会”要求。另外,局、馆还积极派人参加上级档案部门及本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种现代化知识和软件使用培训班,组织到兄弟县市区档案局馆参观学习等,大大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加快了局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推荐阅读:
信息化创新建设09-17
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07-16
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08-23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一)1答案08-26
课程二_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05-11
信息与传播科技05-30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10-27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08-26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建设09-19
水利管理与信息化建设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