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传播科技(通用11篇)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1
(一)科技开发概况
1. 科技开发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开发,至今仍无公认的定义,根据国内以科技开发为主导职能的机构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试将它概括为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成果转让,提供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的综合类科技研发活动。与其他类别传统的开发研究工作相比较,科技开发的评价标准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
2. 科技开发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专门从事科技开发的直属国家政府的机构——中国科技开发院。该院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经国家批准成立的科技开发机构,与有关省、市政府合作设立分院(办事处)和创业中心,现已设立十二个分院(基地)。所属机构(企业)从事涉及计算机、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交通、能源等领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开发业务。
3. 科技开发前景
(1)科技开发工作的功能与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事业型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事业型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在转制或改制过程中,需要更新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科研单位则正在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填补着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空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渴望早日脱贫致富,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这一切与科技开发信息有效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科技开发信息的传播成为科技开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网络化使信息的来源空前广泛,大众媒介的传播作用在科技开发工作中显得尤其的突出。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曾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就是客观存在的于你的周围,能够被人的自身直接感受和验证的环境;然而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人的很多经验是通过他人获得的,这就是“虚拟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科技开发“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的构成正是传播媒介。
(二)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现状
1.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化
新闻传播为科技开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科技开发可以通过新闻传播进行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全球性技术的传播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科技开发的新途径。大众传播有利于迅速而有效的将创新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能带来知识的觉醒。传播手段的发展动力演绎了科技开发方式所推动的经济社会前进过程,“传播是社会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状态,并使属于这些状态的社会关系与之相适应。”
2. 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结合之不足
(1)科技开发结合新闻传播现实研究不够紧密。对新闻传播在科技开发过程中的政策法规、经营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既缺少对科技开发研发项目中导入新闻传播经营个案、科技开发媒介传播信息资源共享等微观问题的细致研究成果,又缺少为现实服务、影响决策的战略性研究报告。
(2)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研究不够系统, 科技开发传播自身建设缺乏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的新闻信息的研究显得零散、滞后,缺少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开发新闻思想的精神实质去解剖新闻传播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科技开发传播基本上停留在方法操练或对策咨询层次,从而在总体上无助于新闻传播对科技开发最大效益的的发挥。
(3)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交流合作。科技开发新闻传播研究有待加强横向联合、科技开发实体联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科技开发新闻传播条件,克服因经费、人员、方法等限制而难以进行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构建项目的弊端,科技开发机构应有侧重的成立能广泛利用新闻传播整合有效资源的信息业务部门。
3. 建设科技开发信息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开发需要信息支持。科技开发主体和科技开发服务客体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准确、及时、系统的市场信息作为正确决策的前提,成为在市场经济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基层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也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作出决策、提出对策的依据。
(2)信息时代我国科技开发工作对传播信息化有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对国内外市场的认识与把握还很肤浅,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管理、信息、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设置了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壁垒。这除了与我们自身一些科技开发管理观念与手段都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之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准备的不充分。这就更需要科技开发职能部门在市场传播信息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速度,以完备的信息服务来弥补自身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必要的信息支持来减少科技开发服务过程的大幅波动与市场风险。
(三)积极主动构建科技开发的新闻传播体系
1. 建立科技开发传播体系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数是科技开发服务质量的核心。要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并考虑投入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标准化科技开发信息数据库的规划建设。
2. 培育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承担着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的功能。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现代科技开发传播服务机构。
3. 建立健全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
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势必要融入长期的构筑企业文化模式之中,建立科技开发传播管理体系将其触角深入到自身内部的各个部门、分支机构以及服务对象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系统、网络。通过传播过程中收集或产生的有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为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综合服务而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和谐发展共建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其前景可瞻,效应瞩目。如果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工作立志于纳涓蓄流、放逐大海的定位,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体系的建设将可以实现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摘要: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关系广泛而深远。探析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 有利于实现科技开发通过新闻传播延伸其产业链, 在社会资源最大化的配置中, 提升其信息资源的集约整合概率, 实现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的双赢。
关键词:科技开发,信息传播,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三)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2
李冉
2007年09月24日15:17
通过语言辅导或指导受众,是科技馆的讲解辅导员的职责。他的讲解方式不同于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广播、电视传播者,主要是引导、启迪观众参与和动手实验。一是借鉴学校老师的讲课模式,把陈列展览的内容解说清楚。但讲解员更多注重解说词的生动完整、流利动听,却不注意于对观众“察言观色”,因此常出现讲解员越讲观众越少的尴尬场面。二是观前辅导与临场解说的结合。现在博物馆、科技馆的讲解模式多是等客上门,观众进入展馆是随机接受展览信息的,而讲解员面对展品也只好按照一种固定模式来讲解,观众事先没有带着一种问题或好奇心来参观,所以注意力容易分散,而讲解员对观众实施交流和有的放矢讲解也很难进行,“填鸭”式讲解在所难免。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讲解员的职业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式讲解,而希望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与观众多交流,作生动、科学的讲解。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观众交流。
讲解员每天要面对的是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年龄层段的游客,因此,既要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又要分析观众的心理,提供满足不同游客需要的服务。要善于观察不同年龄、兴趣、专业、素质和接受能力的观众,创造性地提炼内容,创立丰富的讲解方式。
科技馆的参观者以青少年居多。讲解员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引导小观众爱科学、学科学,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入展品的介绍,比直接介绍效果更好。讲解时,语速尽量放慢,有助于他们对内容的吸收。中学生来参观是寻求书本上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讲解员就要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使他们对书本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科学。
讲解既是“给予”,也是“索取”的过程,从观众的表情神态语言行为中,讲解员可以审视自己讲解的成败得失。如果观众的神态是漠然的,说明你的语言张力不够,没能吸引住他的注意力;观众的神情是疑惑的,说明是你的讲解不够明了,也许人家没听懂;观众神态释然,说明你的讲解及格了,观众也许听懂了;如果观众的神态是赞许的,还有会意的表情,说明你的讲解已经被观众接受。根据不同层次观众的当场反映,讲解员可以据此把握不同的定位,进行内容、速度、语气、语言、语音的调整。有时庄重、严谨;有时幽默、通俗。要注意语言和风格的规范,把握好度,控制和调节好现场的气氛,放得开收得拢。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3
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分析和研究科技期刊关键词的标引及其传播生态效果同样也是当今研究科技传播生态的范畴之一。目前,关键词语言以其高度的适应性,被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和网站采用,几乎所有的网络检索工具都采用关键词进行标引和检索,学术界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不少同仁对科技期刊关键词的基本特征和择词原则及其正确标引和编辑加工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还有同仁就信息传播的特征及价值、编辑在科技信息传播中应具有的信息意识也进行了研究。然而,据笔者搜索,还鲜有学者从传播生态学的角度对关键词标引的意义和功能做全新的讨论。而笔者也仅仅是班门弄斧,以求抛砖引玉。
一关键词的传播信息生态链
科技传播系统是科学技术在传播过程中所构成的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氛围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是科学技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体。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是整个自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之间、社会之间、自然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所以信息资源也具有典型的生态属性和生态特征,信息资源系统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结构系统,信息资源的传播和交流同样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规律,是生态系统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反映,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信息的生态化交流的过程。
在信息传播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诸多的“生物链”,信息生态链就是其中的一个。信息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信息生态链中包含了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这些构成信息生态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生态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处于信息生态链的基础地位,是系统循环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关键词既能反映文献的重要信息,又起着检索作用,同时关键词标引是对主题分析结果赋予了检索标识的过程,关键词标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关键词的逻辑组合,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全面揭示文章的核心内容,便于受传者快捷、准确地检索,也使该论文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其信息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整个信息生态传播系统的链接。
二关键词的传播生态效果
1.正确标引关键词的理想模式
理想的关键词的传播生态效果应符合如下标准:正确标引关键词形成的传播效果就应该同时有利于社会对科技期刊辅文信息的生产者给予持续的支持,有利于传播者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有利于接受者提高对科技期刊辅文信息的认知水平,并由此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作出贡献,实现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最终体现在有利于促进正确标引科技期刊关键词的行为本身得以延续和发展;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的传播生态系统应当做到传播主体即生产者,正确标引关键词。正确理解和判断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抓住创新观点和最有价值的方法和结果,经分析、判断形成“主题概念”,然后将主题概念转换成关键词这一检索标志,完成高质量的关键词标引——向传播者输出包含充分能量的信息;传播者对来自生产者的信息充分理解,诠释得当,再进行深加工,直接参与信息的生产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向接受者展示清晰、全面、易懂的关键词标引;接受者通过甄别消化、内化正确,迅速判断论文的学科类别和主题内容以及可能提供的信息量,从而有效地将其转化为知识的搭建并向科技传播系统释放;而科技传播系统或通过数据库和网站对上述提供的有效的关键词及时接纳,并由此维持其生态系统持续运转的过程。
在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利用关键词等途径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不仅反映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起点及深度,而且反映了作者掌握了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度概括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为读者提供论文本身所未含的信息。这可以说是正确标引关键词要达到的理想模式。
2.关键词的标引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标引质量普遍不高,存在的问题同仁多有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1)关键词不能准确反映主题,遗漏关键词;(2)用词泛化,标引采用非关键词;(3)关键词排列顺序不当;(4)标引专指性不强。
针对笔者多年的编辑实践,认为关键词的标引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者对关键词缺乏了解,只从论文的题名中取词,不从文摘和正文中取词;二是对主题内容把握不当,没有选取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的语词,用词太泛,采用非关键词的居多。因此所标引的关键词对揭示和描述论文主题不是“重要的”“关键性的”,没有起到关键词标引的应有作用。下面以编辑出版方面的几本核心期刊的关键词标引为例予以说明。
《编辑学报》2010年第1期共刊载了35篇论文,它们的关键词标引质量参差不齐。依笔者个人之见,产生疑问的有10篇。具体问题分四种情况:(1)关键词中加了标点符号,比如陈朝晖的《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公平”意识及其引发的思考》,所标引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术公平”。其中“学术公平”加了引号,对以机读为主要识别手段的信息来说是种干扰,影响信息的贮存和检索;(2)关键词逻辑顺序排列混乱,有5篇论文存在这种情况。比如金永勤的《医学文献关键词标引中的组配标引探析》,所标引的关键词为:医学期刊;期刊文献;组配标引;关键词。关键词”置于最后是不合适的;(3)关键词标引随意、泛化,有两篇存在这种情况。比如马春晓的《作者投稿中的不规范行为及应对策略》,所标引的关键词为:作者投稿;不规范行为;策略。“策略”属通用词,在关键词标引中属禁用词,检索意义不大;(4)还有两篇文章所标引的关键词属主题把握不明,遗漏了关键词,关键词标注专指性不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第2期共刊载了30篇论文,它们的关键词标引质量同样是不尽如人意。笔者对该期的关键词标引产生疑问的有12篇,主要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1)关键词排列顺序不当。比如莫京、任胜利的《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探析》,所标引的关键词为“影响因子运作模式科技期刊JCR”。依笔者所见,排列顺序改为“科技期刊影响
因子运作模式JCR”就能更清楚地表达论文所要阐述的内容;(2)没有把握论文主题思想,遗漏了关键词。比如陈溥元的《实现水科学论文章节要素规范写作的有效途径——照模板写有论文》,所标引的关键词为“章节要素规范化有效途径模板”。如果改为“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写作模板水科学论文”,可能更能概括论文的主题思想;(3)所标引的关键词随意、泛化,专指性不强。比如姜梅等的《含能材料采编系统实施应用探讨》,所标引的关键词为“科技期刊采编系统实施调研应用”。后面三个通用词作关键词,不便于对数据库进行分类和管理,改为“科技期刊采编系统编辑出版《含能材料》”,既简洁又全面;(4)还有一篇论文把关键词写成短语,比如“高校学报特征、高校学报事业发展”,这是组配标引不合理的现象。
《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我国编辑出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应该是我国编辑出版界的两面“旗帜”,它们的关键词标引现状尚且如此,其他期刊就可想而知了。尽管近年来作者对关键词的认识加深,中国科技期刊编排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关键词的标引质量也是日益规范,但是调查的结果仍差距很大。关键词的标引不准确,就给论文的交流与传播带来障碍,读者就检索不到,论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说明我国科技期刊关键词的传播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值。
三关键词的信息传播生态效果的启示
从科技信息的角度看,信息由生产者生产,由接受者接受,信息流动通过传播者运行。传播者与接受者既是传播大系统中独立的子系统,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的双向信息交流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简言之,处于传播大系统中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是协同进化的关系。传播者和接受者协同进化的理想状态:完全信息的交流、互动。换句话说就是以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为基础,通过用户需求的导向性引导,运用科学的传播和传播技术,借助适当的传播媒介,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生态性传播。
从生态信息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科技期刊关键词的标引及其传播效果,将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科技期刊要明确和找准自己的资源生态位。科技期刊本身要着力挖掘、完善自身要素的资源潜力、运作机制,使之与系统内的信息链和系统外的信息链保持高度适应,进而达到优势互补、资源互换、协同共进的目标。只有这样,科技期刊才能守住阵地,在传播生态系统中和谐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2)从传播者的角度看,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将自己定位于“学术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善于利用同行专家的专业知识,努力减少冗余信息、无效符号和其他“噪声”的存在,做好关键词标引“清道夫”的工作,使信息检索系统的畅通始于“源头”。
(3)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无时无处不存在。一些受众由于文化程度、媒介接触频率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受众中的核心或者“意见领袖”。他们对于信息的解读,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受众的媒介行为,甚至可能影响其所在受众群体在整个传播生态中的地位。比如我们核心期刊的作者或者编辑。从这层意义上讲,必须树立规范关键词标引的意识,主动了解和掌握关键词的标引方法,准确把握关键词的选取,以便使更多的受众接收到正确的关键词索引。由此个体受众不仅仅拥有了更大的媒介消费空间,同时其个人身份和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讨论科技期刊关键词的标引及其传播生态效果,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提高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接受者对关键词标引的理解、消化和运用的程度,亦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生态质量,最终建构起能够引领人类培养全面的生态素质,确立生态意识的合理结构的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最终实现系统内不同个体间“无障碍”的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1]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M].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
[2]邵志择.传播范式与传播生态——评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J].新闻记者,2003,(12):59—60.
[3]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
[4]费永俊,苏蓉.科技学术论文关键词的基本特征和择词原则[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18(1):82—84.
[5]杨金砖.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析取与标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I,(2):133—134.
[6]刘岱伟.科技论文关键词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04,16(2):107—108.
[7]杨一琼.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标引[J].大学图书馆学刊,2004,22(1):63—64.
[8]胡玲玲,许征尼.科技论文关键词的正确标引[J].编辑学报,2005,17(2):110一111.
[9]王和平.学报信息传播的特征及价值[J].当代传播,2005,(4):103—104.
[10]刘杨,赵大良,葛赵青.学术期刊信息的传播模式[J].编辑学报,2005,17(6):410—412.
[11][22]郭秀娥.21世纪期刊编辑与信息传播[J].编辑学报,1996,8(1):49—52.
[12]杜利民,陶立方.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J].编辑学报,2006,18(3):164—166.
[13]韩刚,覃正.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J].理论与探索,2007。30(1):19—20.
[14]戴维民,汪东波.面向21世纪的情报语言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88.
[15]王昌度,熊云,徐金龙,等.科技期刊论文关键词标引的问题与对策[J].编辑学报,2003,15(5):340—350.
[16]陈朝晖.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公平”意识及其引发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22(1):19—20.
[17]金永勤.医学文献关键词标引中的组配标引探析[J].编辑学报,2010,22(1):40—42.
[18]马春晓.作者投稿中的不规范行为及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22(1):35—37.
[19]莫京,任胜利.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138—141.
[20]陈溥元.实现水科学论文章节要素规范写作的有效途径——照模板写有论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l(2):232—237.
[21]姜梅,张桂弘,王艳秀等.含能材料采编系统实施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l(2):203—206.
[22]丁汉青.重构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传”“受”关系的生态学观点[J].现代传播,2003(5):27—30.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4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质量,信息传播
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决定了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显然,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对科技期刊的论文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 决定着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论文的可读性又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这对实现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这也是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工作, 因此这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永恒主题。它与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关联性, 因此, 需要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的加强学习, 这样, 才能逐渐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增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为信息传播提供重要的基础, 这是科技编辑工作者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
1. 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现状
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如果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不是站在科技的前沿, 没有可读性, 科技期刊就失去了发展的作用, 因为科技论文在传播过程中, 会受到读者的评价, 这种评价会影响到科技期刊的评价结果, 就是影响因子的大小, 这个影响因子的数值是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数据之一, 事关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但在近一段时期里, 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是海量的, 但是高质量的论文却微乎其微, 尽管其中有各种原因, 但是, 没有高质量的论文, 也不能让科技期刊成为粗制乱造的读物, 科技期刊的编辑要通过编辑工作, 来提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需要编辑工作者通过辛勤的努力, 才能达到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才能真正发挥科技期刊的作用, 使科技期刊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传播科技信息, 提高科技期刊的作用, 这样才能够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承认, 才能够通过科技期刊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资源。但是, 提高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 谈何容易!高质量的论文从何得到, 大众化的科技论文如何提高可读性, 才能保证期刊的竞争优势, 这是非时政报刊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期刊办刊决不能以作者为主, 不能只是寄托于高质量的论文, 科技期刊从获得高质量论文是有条件限制的, 但科技期刊获得一般水平的论文却绝非难事, 但这样的论文除科技含量外,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语句的失误, 论文的撰写规范, 三级标题的使用等等要求, 只是体现在征稿要求上, 却不能体现在刊出的论文之中, 这显然是责任编辑没要做好对论文的编辑工作, 究其实质原因, 可能是工作量太大的原因, 也就是追求利润造成的结果[2]。编辑工作不能只注重数量, 不重视质量, 即使是文字的错误, 如果一旦出现差错, 没有发现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些损失有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文字上的错误可能会误导今后的科研工作, 可能会造成在科研工作中, 会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 显然, 就会降低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这不仅对社会造成浪费, 也会误导读者撰写论文的能力。
2. 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衡量标准
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 一般要从科技期刊的内涵质量和外在质量来评价[3]。其对内涵质量的评价, 是由专家来评价论文学术水平, 如果论文是前沿的, 一定会受到同行的重视。这需要同行专家给与审核, 高水平的论文要信息量大, 要在论文中表现出科学性、准确性、创新性和时效性。高质量的论文一经刊出, 应该产生“信息大量传播”的效应。尤其在信息时代, 其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论文的外在质量, 是对论文的编排形式, 要注意能够吸引读者, 同时还要文字清楚, 没有失误, 这样才可以保证科技期刊的可读性, 因此, 科技期刊编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针对科技论文的内容、结构、文字、图表、参考文献以及编排格式等, 按照规范进行编辑, 对论文从不同方面进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编辑加工, 如果论文达不到这些要求, 可以通过编辑的工作能够达到, 通过以上的努力, 就可以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内涵质量和外在质量,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注意, 因此, 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衡量, 必须通过对论文合理的科学化管理, 才能使科技论文的内外质量都得到保障。
3. 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措施
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 需要采取许多措施, 在这些措施之中, 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力量。
3.1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
科技期刊的质量决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 编辑对科技期刊的每一篇论文都是努力的结晶, 字里行间都浸透着科技期刊编辑的汗水, 要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就必须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做起[4]。要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良好的思想和业务能力做起。同时, 还要具备对科技论文水平的鉴别能力、还要具有对论文文字的驾驭能力, 编辑要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这些能力, 需要创造条件, 使科技期刊编辑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这种提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一个不断交流和探讨的过程, 才能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 帮助科技期刊的编辑认清工作中的问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还要重视对编辑工作的总结, 要注意审读反馈的意见, 将失误记录下来, 分类整理, 再通过共同讨论, 群策群力, 促进科技期刊编辑加工质量的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如果只掌握某一学科, 是难以承担编辑工作的, 对科技期刊编辑技术能力的要求, 不但掌握的知识要宽而博,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这样的编辑才能适应科技期刊发展的需要。
3.2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意识。
要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 就要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意识。首先就要重视科技期刊的质量, 要对科技期刊的质量一丝不苟。其次, 科技期刊编辑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科技期刊编辑要以对科技论文编辑质量高为荣, 劣质为耻, 要对自己编辑的论文质量以高标准, 严要求为目标, 要将论文中质量问题, 在编辑过程中全部消灭。这是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的事, 这样才能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3.3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控制。
首先要求编辑人员要遵循严格的标准规范[5]。要坚持三审制, 保证质量, 科技期刊要通过选题论证、责任编辑负责制、责任校对负责制和对论文大样的检查、出版后的评审等制度, 来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此外, 还要考虑如何确定文献中量和单位、名词术语等的规范, 需要建立科技期刊编辑的流程图表, 来具体的安排编辑过程的时间节点, 利用CNKI的投稿系统, 快速的完成检索、审稿和录用的过程,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就是要保证论文的刊出时间, 尽量加快论文的运转。同时, 要选择符合刊物的选题宗旨, 注意对具有创新论文的发表。为确保从征稿到刊出的时间, 科技期刊编辑部还应尽快编制编辑加工的操作规范。尤其要注意加强对电子文档的保密和管理工作,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编辑部还可以通过质量管理活动, 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从降低过程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
3.4 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要持之以恒。
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来讲, 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工作, 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 一篇好论文, 它既是作者的努力结晶, 也是编辑人员辛苦努力。要把提高论文质量的工作贯穿到各个管理环节之中, 才能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向社会奉献优质的科技信息, 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释
1[1]穆励生, 王大庆.科技编辑工作百问百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41-44
2[2]克劳士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M].杨钢, 林海,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26
3[3]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231-239
4[4]徐柏容.期刊:长流的江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56-162
通讯——传播信息与情感 篇5
消息的内容简洁单一,通讯则详细丰富。从选材上看,消息重事件,主要是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很少或者偶尔有一些细节;而通讯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要展现事件的全貌,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没有细节就没有好的通讯。此外,通讯以人物通讯居多,即表现人物的较多,重在描写某人在某事件中的表现,以展示时代的精神风貌。比如《三个太阳》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是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关注的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是一则消息,那么只需将这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经过交代清楚即可;但作为一篇通讯,作者选取了杨利伟出征时的一个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此独特的视角来对这件事进行报道。
从结构方面来看,消息一般有程式化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而通讯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模式,结构灵活,类似记叙文或者散文,纵式、横式、递进式都可以,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如《三个太阳》这篇通讯,题目直接取自女画家创作的南极壁画,全文还有四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标题,结构上形成并列,富有特色。《“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报道,并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相关内容,有序而又灵活地将航天员出征的整个场面描写得生动详细。
从语言方面来将消息和通讯进行比较,二者就有更明显的区别了。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只要以简洁的语言文字客观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可,所以消息的语言是简明客观的。而通讯容量大、取材广,需要对人、事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因此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均可以;也可采用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这样,可以使通讯更富于感染力和生动性。因此,相对消息而言,通讯不仅传播了信息,更传播了情感,传播了正能量和社会舆论导向等。例如,《三个太阳》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南极,又传播了南极考察队员忘我的献身精神。《“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则通过对杨利伟出征时的场面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宇航员坚毅的性格和英勇的气概,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崛起。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6
1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
1.1 科普信息化建设简况
1.1.1 科普信息化
科普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 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1]科普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科普教育目的与科技馆的建馆宗旨以及科技馆所要履行的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是相一致的。
1.1.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展示方式
1) 科技馆官方网站的建设。科技馆科普信息化的第一展示形式是自我科普场馆官方网站的建设, 在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官方网站里面包含有科技馆场馆活动介绍、科技馆动态、科技馆服务管理等, 通过网站可以让参观者初步了解科技馆最新动态以及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 网站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有主动性、目的性地开展科普信息的浏览。
2) 科普网上渠道的多样性。科技馆除了自己官方的网站外, 还通过时下盛行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科普信息的科学传播, 通过建立公众号可以将科技馆的最新科普消息第一时间及时地推送到关注者的客户端, 甚至有的部分科技馆还专门研发制作了自己场馆的手机App软件, 软件里的功能可以实现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科普信息化传播的展示。
3) 数字科技馆的运营。数字科技馆的建立给整个科技馆行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以及交流学习的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在科技馆行业业界范围内可以互相了解与学习不同科技馆的科普资源, 而关注该平台的社会大众也可以在数字科技馆里对森罗万象的不同主题科普展览以及科普知识有全面的认识, 甚至在这个数字科技馆的平台上还有虚拟科技馆的参观, 观众可以借此直观地了解、网上导览参观科技馆, 充分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展览项目。
4) 场馆展览展示方式的信息化。科技馆的展品展示方式除了传统的机械、互动式的体验外,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热门的新媒体技术、互动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涌现并走进大众的视野, 作为科学技术展示的窗口, 科技馆在展品展示方面无可厚非地融入了此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增加科技馆展品展示的吸引力以及丰富展品内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1.2 科学传播概况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这么定义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 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 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2]通过从科学传播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的目的, 科学传播从过去到今天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2.1 传统科学传播
传统科学传播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有点类似, 是一种相对单向的传授过程, 早期的科普场馆在科普展品展示的基础上加上借助相关的科教书刊, 利用宣教、科普知识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 这样的科学传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 当然这跟早期信息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背景是相一致的, 但是传统的科学传播效果由于它的方式简单而直接被观众所认可, 观众认可此类科学传播教育方式, 就算在今天还是有不少观众群体认可这样的模式。
1.2.2 信息化科学传播
信息化科学传播比起传统的科学传播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以及科学知识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信息化的科学传播方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具、教条化方式开展科学传播, 借助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科学传播;另一方面, 信息化科学传播观众的接受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过程, 而是一种双向的过程, 观众至科技馆参观并不是被动性地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展品进行体验、对展品信息化展示方式进行互动参与。当然, 信息化的科学传播还是始终离不开传统的科学传播中人为引导与相关的答疑解惑, 两者之间必须做到有效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传播的功能。
1.3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1.3.1 科普信息化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学传播正因为它对于提升公共科学知识水平与科学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做好科学传播。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学知识的方式逐渐电子化, 在教材上在科普方面传统的书刊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 要做好科学传播, 首先应当做好科普资源的信息化, 它是开展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不管是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还是满足大众获取信息的需求都是一种趋势。
1.3.2 科学传播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把科普做成信息化, 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科普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但最主要的功能与目的是利用信息化让更多的大众接受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 科普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助力科学传播的发展, 这也是科普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作用。
1.3.3 科普信息化与科学传播相互促进
科普信息化可以推进科学传播的发展, 科学传播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科普信息化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两者之间的建设与发展都能起到共同促进的效果。
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科普信息化建设结构单一
不止在科技馆行业内, 在整个科普行业、在社会大众眼里科普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科普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设施, 而现今的结构相对单一, 创新程度不够, 信息化的应用不充分, 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逐渐体现。
2.2 科学传播信息权威性不足
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先驱者, 在信息化知识内容大爆发的今天, 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科技馆馆方要做到正确、科学、规范具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网络上一些欠缺严谨性的科学内容资源、伪科学现象等问题, 科技馆应当履行起监督及纠正的作用, 但在科技馆行业间却存在缺乏科普知识的专家、科普专业性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科学传播信息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受限困境
2.3.1 资金投入困难
科技馆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在软硬件、通讯技术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 资金的不足一直是开展科普信息化的一大瓶颈。
2.3.2 信息化技术人才紧缺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开发与推动, 现在科技馆的网站建设以及各类系统很多都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技术的支撑, 虽然第三方软件公司专业化水平较高, 但也只局限于后台软件技术的支撑, 科技馆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方面人才队伍的加入与支持才能真正在科技馆科普业内专业化开展科普信息化工作。
3 科技馆如何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助力科学传播发展
3.1 科普信息化人才培养
3.1.1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有效对网络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伪科学现象进行监督与改善, 一些虚假科学信息缺乏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这些信息的传播目的有些仅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 甚至通过借由大量的观众来达成营销的目的, 科普专家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遏制这类伪科学信息的传播是十分有意义的, 权威性的科普专家对于达成科普信息化过程中真正的科学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2 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对于科学信息的展示方式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的保障与支持, 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进而扩展科普信息化展示模式, 比如在图文的基础上增加展品的互动参与性, 利用新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增添科普吸引力, 科技馆的科普信息化需要此类人才的加入丰富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方式。
3.2 科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
3.2.1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平台的建立
科普信息化科学传播的平台可以基于网络的基础开展, 对原有的科普网站、科技馆平台上对科普资源进行有机融合, 搭建一个专门为了科学传播与发展的益民益馆的服务平台, 科学传播不再是单一科普机构的主要职责, 而是在整个科普业界范围内甚至是大众范围内全民学习、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 拓宽科普内容的表现形式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普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3]传统科学传播方式的授课型、灌输式的方式不适合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 科技馆网络时代的科普传播除了展示形式的多样化, 还衍生了包括虚拟网上科技馆、三维科技馆等各种数字化展示方式, 而且不再局限于普通的图文展示, 融入动感的立体画面、音频、特效等各种特色的表现形式。
3.3 其他支持项目
3.3.1 政府政策的持续引导与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在对加强科普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及指导外, 地方财政也应该对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 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 有资金的保障对于加快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3.2 科技馆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性发展
科技馆作为推动科学传播的主要科普机构, 它所履行的科学教育功能以及科普传播功能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科技馆在科普信息化方式的创新除了在科技馆展览展示教育方面的应用融入新的信息化技术展示外, 对于网络传播、科学传播方面也可以与时俱进地应用科学传播工具, 不断创新并引入新型展示与传播方式, 走在科学传播的前头, 做科学传播的领头军。
4 结论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 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 科普信息化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 科普信息化是对传统科普全面创新的有效途径, 可见科普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那么, 在中国科协相关政策的指导以及支持下, 在科技馆行业内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信息化以促进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发展成为科技馆履行科普场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职责的一项主要科普工作, 相信在借助科普信息化的推动下, 科普信息化将成为科技馆科学传播高速腾飞发展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延飞.推进科普信息化应突出五个着力[J].科协论坛, 2015 (11) :8-12.
[2]詹正茂, 舒志彪.中国科学传播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研究 篇7
1 从读者、听众、观众到网民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 受众又称信宿或受者, 是指传播过程或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 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1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2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今天的受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听众或观众, 网民更会主动地选择信息、发布信息, 甚至会参与创造信息。在网络媒体中, 大众传播领域的读者、听众、观众已经转换成了网络的使用者——“网民”。
在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下, 网络时代带给网民前所未有的传播体验和传播自由、权利。与此同时, 网民在网络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性。
网民的“主动参与”。弗兰克·毕奥卡“简约效应”理论中描述了“主动型受众”的五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选择性。主动型受众在媒介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第二个特征是实用性。主动型受众运用媒介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第三个特征是意图性, 即有目的地使用媒介内容。第四个特征是参与性。受众主动参与、思考和使用媒介。第五个特征是主动型受众具有不受外界影响的特征, 即不容易被媒介说服。3进入了网络时代, 网民主动性集中体现在运用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先进搜索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注意、查找科技信息、以及有选择性接收和自我消化, 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 适时地参与科技信息的发布和评论。
网民的“传受一体”。在网络传播中, 网民往往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自由地进行角色转换或更替。一个人发布信息时是传播者, 而在接收信息时又成为受者。在网络环境下, 尤其是网络的双向互动性, 网民都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科技信息, 并将科技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在网络上创造性地传播给其他网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网民“接受—理解 (创造) —传播”科技信息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传播的“科技信息”是一种未经过验证的信息, 其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包括网民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和再创造的成分。网民的“主动参与”和“传受一体”在改变网民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特点
从传统的科学普及到现代的网络科技传播, 网民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科技传播活动中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这种参与和传播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传播的便利时, 对于如何把握好这种传播的权利和自由时则欠缺思考和规范, 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科技信息。
2.1 传播内容上:对科技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网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关注、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 如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公众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的极大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对科技事件的关注度提高。但在网络上,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态度更多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健康问题的担忧, 对科技问题的恐慌。另一方面是科学猎奇心理, 热衷传播神秘现象、“超科学”、伪科学等。这些直接显示了我国公众对科技知识存在着诸多的误解,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失衡”。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片面性”。网民使用网络媒体对于科技信息的理解和传播往往过于单一、片面。网络媒体上的科技信息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层层筛选, 不少信息甚至是对科学知识的断章取义和捕风捉影。网民通过网络查找到的信息本身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等问题。科技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 每一个网民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对科技信息的理解, 这种理解本身与科技知识的原貌是有差异的。此外, 网络上不乏网民自己创造的科技信息, 如网民以个人的经验未做任何实验研究当作科学结论发布;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评论, 以个人所获知的有限的科技信息驳斥科学结论。
2.2 传播过程中:存在情绪的扩张和科技信息的失真
网民由分散的群体、个人组成, 其科学素养参差不齐。网民不够理性的参与和互动, 使得他们对于科技信息的接受、理解, 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发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情绪的宣泄和扩张, 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失真和畸变, 经验与科学的混淆。这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 在传播过程中, 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焦虑”、“担忧”、“埋怨”和“恐慌”等情绪更加不利于网民正确的理解科技信息, 进而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
2.3 传播效果:形成“网络舆论”
陈力丹把舆论定义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舆论的存在。4
网络时代, 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 网民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网民可以根据网络搜索到的科技信息, 将对某一个科技问题的看法发表到BBS、BLOG或个人主页上, 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科技问题, 形成强大的群体舆论。当网络舆论强大到一定程度, 传统媒体捕捉到这一信息, 通过新闻报道形成传统媒体的舆论。网络舆论与媒体舆论两股舆论之流相互影响。
网络舆论的形成显示出“漩涡”式特点。网民可以围绕某个焦点科技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问题发表看法、意见, 其它网民接收信息, 发表反馈意见, 网民间的双向互动犹如一个漩涡将越来越多的网民吸引到漩涡中,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群体意见, 产生舆论, 影响社会管理决策。网民这种“不受限制”的意见发表, 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但这种舆论的科学性则是难以保证的。
“镍铬烤瓷牙事件”中, 网民以“人民需要真相”在天涯社区发帖“应当禁止镍铬烤瓷牙的使用”, 引来跟帖无数, 迅速在各大网站中流传。网友在网络上组建讨论群, 并且质疑相关部门和国内医学研究。在巨大的恐惧下, 不少公众将口中的烤瓷牙拔掉。在我国安装过镍铬烤瓷牙的庞大人群中最终引来了一场争论和恐慌。
在这起事件中, 网民得出“镍铬烤瓷牙导致肾病, 应当禁止使用”这一结论的依据就是网民自己安装镍铬烤瓷牙后出现的不良状况和在网络上查找到的一份来自美国的病例报告。而这种结论的科学性则不得而知。
3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局限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 如生命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资源危机等, 网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导致对科学信息的误解甚至讹传, 引起恐慌。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态度。而受众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力直接受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的限制。“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 (P.D.Hurd) 在1958年提出, 用来表示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理解。目前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Miller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 科学素养包括: (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 (即科学本质) 的理解; (2) 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 (即科学知识) 的理解; (3) 对科技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中国科协组织的多次公众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量表主要是根据Miller的三维模型编制的。
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较低。通过中国科协多次对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显示, 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逐年提高, 但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3.2 科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 过去很长一段是时间, 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仅为少数人掌握的专业领域, 广大公众很难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但科学知识仍然是掌握在科学家手中, 大部分受众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有限。而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获知的科技信息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真假难辨。科技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性。科学技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对于科技问题的认识也将随着时间而不断深入。在科技问题的真相浮出水面之前, 难以定论。科技进步除了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科学的应用同样也可能危及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失控。科学本身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并非十全十美, 有些科技信息在目前情况甚至不适宜公开传播。而大部分网民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和评论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到这些。
3.3 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信息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发布的科技信息是未经筛选、完全按照自我的理解编排信息, 发表意见。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使得网民各种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流入传播过程中, 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也是优劣并存。受众网络舆论的质量难以把握。
此外, 网民发出的舆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抢先一步形成并壮大, 在公众中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往往依靠新闻报道的“后发制人”以正视听, 媒体意见形成的滞后性使得媒体舆论的影响力由此受到削弱和制约。不当的网络舆论将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因此, 加强对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须加强舆论引导, 以抵消其负面影响。
4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接受与交流。科技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普功能、经济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其中, 科技传播的舆论功能是通过科技新闻传播来实现的。5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和不足, 使得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需要大众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因其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在引导网民“科技信息”传播中应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以下思考。
4.1 网络媒体要加强“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媒体具有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人们认知变化的能力, 在公众头脑中建立起突出的事务或形象。网络环境下, 虽然网民具有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性, 可以自由的选择、查找信息, 但并不意味着网民不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 但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信息“守门员”的作用只是减少, 而不是消失。实际上, 网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 依然受到网络媒体编辑等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以头版头条、本报评论等显性的形式出现, 但却以其它方式存在。网络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选择和发布信息, 网络媒体编辑在选择转载传统媒体等新闻报道中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目前, 对于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尚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但网络媒体不能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受到挑战, 就放弃其“议程设置”的功能。
4.2 传统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功能
传统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网民的“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本文仅就网民“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以下舆论引导策略:
坚持舆论形成的科学性。科学的本质是严谨、求实, 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6如要对受众的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就必须保证舆论本身形成的科学性。这种意见形成过程的科学性比公开发布的意见本身甚至更为重要。
科学的态度、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要对网络受众进行舆论引导, 仅凭“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模糊报道”等传统运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科技传播舆论的形成必须坚持科技信息的正确、准确、和全面, 维护科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在科学的态度基础上形成舆论, 方能在进行合理、正确的舆论引导的同时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发挥传统媒体科技信息优势。科学家及科技媒体从业者手中掌握着较多的科技知识。而科技新闻记者往往掌握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一线的科学家信息。科技记者要凭借其较高的科学素养、较丰富的科学知识, 掌握全面而准确的科技信息, 形成对科技问题的科学认识。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 需要根据网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缺乏而导致错误舆论的形成, 媒体就应该尽量填补缺失信息, 让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打消网民的偏见和非理性的认识。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来源、渠道有问题, 则应指出其局限性, 并告之正确的信息渠道。如果是网民对科技问题认知的不够准确, 媒体需把正确的科学结论传达给网民。如果是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目前并没有最终结论, 则应让网民秉承科学的态度对待未知的科技知识。
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 重视网民的反馈。科学传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技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到安全、健康, 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网络上被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的疑问, 往往是由于网民本身的信息缺乏而引起。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此外, 网民对提出的科技问题往往具有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求媒体密切关注网民对科技信息的反馈。在网络上, 获得网民的反馈要比传统媒体简单便捷的多。及时了解网民的反馈, 对于进行舆论引导, 提高科技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现有的传播机制下, 媒体往往被迫应对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 媒体的舆论形成滞后于网络舆论。这对于科技传播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媒体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提早介入, 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 也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要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对舆论进行引导, 就必须发挥媒体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发现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收集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关注网民的动态, 避免科技信息的误解及带来的潜在危害。尤其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媒体时代, 更应该关注网民,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斯蒂芬·李特约翰,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力丹, 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达荣, 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7]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8]栾永玉.关于科技新闻的传播场理论的思考.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9]黄时进.科学传播发展中受众的主体性转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 .
[10]黄时进.受众信息素质: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基石.传播学研究, 2007 (4) .
[11]胡晓梅.科学传播与网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8 (1) .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8
吉林省农业科技传播体制的现状
中国的信息传播没有哪一类能像农业科技信息那样直接由政府组织传播, 即在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下的传播。省农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 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传播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制定政策和措施, 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省市农委相对应直属单位为条状管理形式, 单位基本对应, 相对来看市一级其直属单位较多。县一级有农业局、畜牧局等直属单位主管农业专业信息与事务, 体系呈3级架构。
吉林省的大众传媒有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吉林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10家、报刊社5家, 另有印刷厂、发行集团、出版物资供应站等9家单位。但是图书等大众媒介的信息购买不方便, 专业信息科普程度低, 农民不容易理解, 还有购买图书需要开支, 其比较成本较高。机关报地级以上城市都有, 都市报省内3家, 不定期设农科专栏。
广播电视覆盖面广, 传输技术先进, 据不完全统计, 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有60余家。吉林电视台的吉视乡村频道是中国3600个电视频道中第一个服务于“三农”的专业频道。有专业栏目“乡村四季”——社教科普类, “12316新闻眼”——资讯与民生, 全景三农——新闻类专题栏目。其他栏目还是以娱乐为主。
大众传媒的体制模式基本是“一元制度, 二元运作”, 即国有党管, 承担现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 通过市场经营来维持媒体的经济再生产。而农业科技信息属于科教类公益信息, 大众传媒对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尚处于自觉阶段。
新媒体建设成效很高, 省市县三级网络都做得很好。省农委有吉林农网, 九个市州分别有农网, 区县级和农类协会共有54个子农网, 加上科研院所办的专业网站如“农友网”、“吉林星火计划网”、“吉林玉米网”等基本覆盖全省。但是网络费用和文化程度因素致使网络的利用率不高。
专业科研院所是集科研、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事业单位, 主要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等4家, 共设33个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行政推广和市场交易完成。有的科研单位有长期的成果转化合作单位, 但是作为科研成果的公益性普及推广渠道很少。
大专院校以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代表, 主要以教学为主, 其中吉林农业大学设有6个研究机构, 研究多, 推广少。
专业期刊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出版的《玉米科学》、《吉林农业科学》、《农业科技管理》、《牧草与饲料》、《农产食品科技》5个学术期刊。吉林农业大学科技出版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共3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和《菌物研究》。学术期刊的定位决定了其与农民受众之间存在的鸿沟。
就本课题组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 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是农民获取政策类、文化类、市场类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农技站等农业管理服务部门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目前主要问题是以政府传播为主的多种渠道的传播, 缺少专门管理和统筹, 条块分割各自为战, 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连续性, 导致功能发挥不完善, 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这种传播体制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吉林省来说, 五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可以说有些粮草滞后之嫌。这种管理体制过分依赖政治体制, 官员化浓, 专员化淡,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
双轨并行制度的模拟
上面谈到的都是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 是农业科技传播系统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这里面包括信息生产者——科研院所集体和个人、大学的教研人员、大众媒介的科技记者和编辑、政府农业管理职能部门等。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一直在承担着全部的任务, 而事实上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单一体制很难应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任务。从本课题组调查来看, 获取农业科技信息通过政府、大众媒介、亲戚朋友的数据分别是60.9%、28.5%、28.3%;反馈咨询选择信息服务中介的占19.3%, 与信息专业户或经纪人联系的占12.4%, 直接与信源单位联系的占10.8% (2) 。大众传播渠道有重要作用, 组织以外的渠道如人际传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信息服务中介也有很大的比重, 而服务中介可以转为市场化的渠道。这就启示我们, 除已经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政府传播体制之外, 还应该有市场化的体制, 这样相互补充才能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无漏洞传播、高效传播。
新的双轨并行体制应该是这样的:省级政府要有一个专业管理部门, 主管人员应该是农业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负责与本省农业发展目标相对应的农业科技传播业务管理, 组织协调政府涉农管理推广机构、大众传媒、科研院所、教育机构、服务中介等, 制订计划, 布置任务。改变各自为政的松散局面, 统筹管理, 实现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公益性体现在政府投资、公益单位和企业都有传播的任务和义务, 是硬指标。从业单位资金和人员工资由政府负担。市场化体现在成果的价值和农业科技传播人员的价值, 他们可以在计划外获得绩效收入和市场交易收入。农业产业可以支出转化的费用, 不足的由政府补贴。这种体制具有统筹管理、任务明确、功能明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见表1) 。
这种双轨制是一种开放结构, 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业科技传播宏观调控, 总体规划和部署, 建立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技术支撑、产业操作的机制, 政策上鼓励科技传播产业化。在传播控制上利用法规对媒体市场进行制约, 下达指导性传播任务, 对传播效果执行激励机制。对农业科技信息的生产者应激发研究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长效科技传播生产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农科技专业推广人员应加强传播素质培养, 对媒体传播者应提高农业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对接受者应提高农业科技素养和媒介素养, 树立科学发展农业的思想。在社会环境方面, 应考虑从法律的高度上确认农业科技传播的地位, 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在政策制定方面注意连贯性, 赋予农业科技传播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并支持农业科技传播,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化社会教育效果, 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农业科技传播生态创造全社会支持的氛围。
摘要:吉林省农业科技传播现行体制是以政府传播为主, 这种管理体制过分依赖政治体制, 官员化浓, 专员化淡,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新体制模拟构建了双轨制, 即公益化与市场化结合的体制。这种体制具有统筹管理、任务明确、功能明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体制,模拟构建
注释
1[1]吉林农网《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要职责》, http://www.jlagri.gov.cn/html/2010_10_11/2_2017_2010_1O_11_81369.html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9
本次疫情罕见致病菌与以往的“非典”、“甲流”相比可能更为凶险, 但并没有造成更大的危害。分析全球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信息的传播, 可以为今后应对此类事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帮助, 并进一步促进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
1 疫情信息的传播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媒体渠道
我们知道, 科学家一向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这一点, 在《中国科学传播报告 (2010-2011) 》中得到了证实。《报告》研究表明, 科技机构与其他机构一起, 得到公众的绝对信任并不高, 但相对而言, 科技机构的公众信任度又远高于其他政府部门。同样, 对于信源, 国外公众认为较值得信赖的也是“专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 而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
在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中, 德国第一时间公开发布了疫情信息。我们看到德国发布疫情信息的不是政府部门, 而是科研机构, 联邦公众传染病预防与监控主管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而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力渠道也都是权威的严肃媒体, 而更多的大众媒体是以影响面广速度快等特点跟进。
相比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 2002年12月, 钟南山院士向广东省卫生厅紧急上报“非典”病情, 并未引起重视, 而是习惯性地封锁消息;直到2003年1月21日, 广东省卫生厅才发文件, 向各医院发布第一个调查报告。到2月初才上报中央, 错过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而我们的媒体也是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数字、统一处理方法”。不但普通百姓不知情, 就是一些领域内的科学家也不知情。到了2003年春节期间, 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的暴发已经导致大批医务人员被感染, 但政府和媒体都对此保持沉默。本来是一场区域性的传染病, 却在信息封锁或半封锁的状态下,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在政府控制、媒体失声的状况,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进行了密集、大量的负面报道。据统计, 仅《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BBC四大媒体在半个月时间就有200多条报道, 负面报道占总报道的大多数。一些西方媒体借机制造中国“阴谋论”、“威胁论”等, 对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这些媒体在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中, 所有的报道都围绕着疫情和抗疫情进展进行, 特别是抗击疫情的科研进展情况。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听到的都是科学家的言论和声音。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要不断面对的危机, 而战胜这些危机只有靠科技的发展, 只有让科技信息通过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媒体渠道以及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 才能让科学的归科学, 避免本已复杂的事件更复杂。
2 科技信息的及时传播给危机中的民众以安全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 感染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症状, 出现肾脏衰竭, 甚至死亡。科学家们对病菌的认识和降伏也是艰难的。但是, 科技信息通过媒体的传播, 民众知道有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在共同努力, 人们没有过度的恐惧感。
在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学家收到样品后, 3天内完成了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测序和初步组装, 确定该菌株属于血清型O104, 并及时将相关基因组序列数据公开分享, 促进了全球生物信息学家的通力合作;在数据发布的24小时之内, 完成了对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组装;在数据发布的2天后, 研究人员发现引起此次爆发的菌株与2001年在欧洲分离的菌株01-09591及2002年的中非分离株55 989有高度相似性并展开进一步分析比较;5天后, 研制出该大肠杆菌的诊断试剂盒并向全球范围内无偿提供检测实验方案及所需引物序列信息;2周内全球的研究人员在维基百科中公开了24篇关于该菌株的毒力、抗性基因、进化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报告。远在中国的还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多家机构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中。
《科技日报》对中国科学家的工作进展实时跟踪报道, 互联网第一时间转载广泛传播。国外媒体也引用中国媒体的报道, 并对中国科学家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德国方面用“全情投入、异常高效、能力超群、速度惊人”来形容中国科学家。
事实上, 非典疫情过后, 为增强对流行性疫情的全球防范, 世界卫生大会在2005年通过了修订后的《国际卫生条例》, 明确要求各缔约方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科研等领域的合作。几年来, 各国在推动应对流行性疫病科研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但是, 当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我国传媒与国外主流媒体相比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力度仍由差距。
“非典”疫情发生后, 催生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越来越多的党、政府甚至企业的领导干部走上了新闻发布这个舞台, 处理媒体关系也越来越成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 我们之后经历的“甲流”以及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 我国媒体的报道重点往往是领导的关怀、政府部门的努力。而实际上, 面对重大威胁民众更关心的是有哪些科学家在努力, 是否有全球的一流科学家参与, 进展如何, 今天的科技进步是否能战胜疫情。而且人们也更渴望科技信息是科学家直接表达的, 而不是经过政府发言人的嘴说出来的。
韩启德院士曾感叹, 今天的媒体, 拥有空前强大的力量, 深刻影响着大众心理。但是不少科技工作者还没有能够跟上这样的变化, 不善于利用媒体。他引用一组数据:以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 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到3.5%, 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 在新闻媒体上占的比例稍高, 但也仅为13.3%, 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 在公共网络论坛上, 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0!也就是说, 当最需要科学家讲话的时候, 在媒体上缺乏应有的声音, 这样的情形是非常危险的。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科技信息的及时充分的传播, 同时, 也让民众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怎样做, 只有这样才能给危机中的民众最大的宽慰和安全感。
3 让科技信息先于公共卫生事件传播流行
我们看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国度, 造成的危害不同, 越是贫穷落后国家损失越大。除了经济因素外, 与国民的科学素养有直接关系。因此, 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是在2010年年底公布的, 这次调查从3个方面定量测度了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 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 以及是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崇尚科学精神的程度。经综合测算,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是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我国全民科学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最好手段是加强科技传播的力度, 科学家应该成为科技传播最有力的推手。《中国科学传播报告》显示, 公众认为科学家在完成科研教学等本职工作之外, 最重要的责任首先是“向公众传播科学”, 这一比例达到92.4%。
韩启德院士在2010年11月1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演讲中指出, 如果我们的公民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社会就不可能是理性的、和谐的, 我们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介绍, 2007年初, 有媒体报道广东和海南等地香蕉大面积感染巴拿马病, 接着就有传说人吃了感染的香蕉会得癌症, 还有传说香蕉感染的是SARS病毒。消息迅速传播之后, 海南香蕉的价格从每公斤3块钱跌落到3毛钱, 蕉农每天损失超过2 000万元。对于当地农民来说, 简直是天降横祸。但凡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所谓“巴拿马病”其实就是很常见的香蕉黄叶病, 感染的是镰刀菌, 是不可能传染给人的。
此次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 我国媒体就不间断地把科技信息传播, 使我国民众能充分地获得关心的信息。7月5日, 中国科协主办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请权威专家与媒体记者共同交流“认识超级细菌——从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到耐药性超级细菌”的话题。
病毒无国界, 人们已经意识到, 在全球化的今天,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有可能形成的全球性疫情, 让中国民众提前掌握相关科技知识, 随时了解科技信息才能以平稳的心态对待疫情的发展, 这是科技传播的力量。让科技信息先于公共卫生事件传播流行是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詹正茂, 靳一, 陈晓清, 等.中国科学传播报告 (2010-2011)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
[2]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中国科协, 2010, 11.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10
关键词:政府信息;传播方式;改革;发展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逐渐开始向大众公开,并且传播方式逐渐多元化。网络环境下,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大众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是政府信息传播的补充形式;政府公报与政府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传播的特殊形式;国家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是“查询政府信息”的补充形式。但是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处于各自为政的多头管理之下,各传播行式之间缺乏整合、协调,因而无法为公众提供全面的、有梯度的政府信息,更无法实现智慧化的政府信息供给。
一、传统的政府信息传播方式
传统的政府信息传播方式,重点在于提出政府信息传播方式多维渠道整合策略,构建政府信息传播多维渠道整合机制。
(一)借鉴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多渠道整合管理
整合渠道管理即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的公共服务整合,引导公众选择“最好”的无缝公共服务。整合渠道管理要求渠道特色与特定的服务及特定目标用户精心结合,不是简单地将渠道加入,而是对这些渠道之间进行某种程度的整合。如首先在政府网站的主要页面上获得简要信息,通过网页深度链接获得复杂的信息,当需要更多解释时通过电话或柜台渠道获得建议,或进入图书馆或国家档案馆获取更深层次的政府信息服务。
(二)政府信息传播方式多维渠道整合机制
中国当前的政府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有政府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电视、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机关办公场所、基层群众组织活动场所、书报亭等公共活动场所、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热线等十几种渠道,其中,政府网站是主要方式;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行政机关办公地等场所是常规场所;电视、报刊是重要补充途径;政府公报与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发挥其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下政府信息传播方式的改革
(一)互动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使政府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人们在接受到政府信息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还可以在社交软件以及网页当中写下自己对该信息的看法和评价。并依据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受众群体可以在交流平台当中讨论。除了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网络技术与政府信息源之间也存在着互动,该互动性为受众群体提供了众多接受政府信息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传播的载体上观看视频或者阅读新闻消息,并实时的参加对所接受的消息话题讨论。人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交流阅读心得以及对国家大事进行讨论。
(二)快捷传播
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自然包含了传播速度的快捷,实现了人们对于政府信息传播及时性的要求。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政府信息传播地域性的限制,使政府信息传播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将有价值的政府信息送到国内外。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到国外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也帮助中国实现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目的。新媒体对于政府信息的传播是不分时间限制的,受众群体想要了解一则政府信息不需要象对待传统媒体那样等到特定的时间才能接收政府信息,也不需要担心错过政府信息,互联网为受众群体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只要通过政府信息的检索,受众群体就能查找到想要知道的政府信息。受其传播速度快捷的影响,对于社会当中的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够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实时的向人民群众做出转达。
(三)大众性传播
传统的政府信息传播方式更偏向于被动的接受政府信息,而新兴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这个限制,不仅能使受众群体有选择性的接受各类政府信息,还能为受众群体提供交流的平台。传统的政府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由传统媒体所传输出来,而新兴的传播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发布消息的空间和平台,使政府信息传播趋于大众化。人们可以通过微信以及微博等社交软件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朋友及家人分享趣味性消息。政府信息传播开始走向了群际化,利用文字以及图片等形式传播政府信息,人们只需要通过搜索就能得知。
三、政府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一)新兴传播技术不断发展
新兴的传播方式出现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人们在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所研究出来的产物。从传播方式的技术层面看,人们在传播技术在现今发展的基础之上依然保持着对传播形式的研究,从技术以及材料设施等方面均以快速更替的形式不断的革新政府信息传播的功能,促使傳播方式在技术上越来越先进。
(二)新媒体在政府信息传播中广泛应用
我国对于新媒体出现非常重视,人们在新媒体出现的开始就选择了对新媒体的接受。一些企业从中看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国家组织团队对新媒体技术不断研究,部分企业也组织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新媒体不断的开发,试图占据新媒体技术的主导地位。在发展前景上,新媒体从开始出现就被人们所接受,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各类的社交软件出现,人们也对新媒体愈发的迷恋,现在,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受众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媒体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政府信息的传播方面,将会更加的便捷直观。人们在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新媒体所传输的消息。从读书看报开始,居家旅行都需要新媒体做为陪衬,受到新媒体的功能引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对于政府信息的获得方式更加多样化。
我国的政府信息传播方式总体上的发展是良好的,对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树立正确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意识,加强有效控制,才能让政府在信息传播方面做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灿.政府信息公开方式管理困境与管理方式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14,12:50-52.
[2]刘爽.我国网络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9.
信息与传播科技 篇11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信息与传播科技】推荐阅读: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05-19
信息传播与策划专业12-11
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记者团章程09-20
论灾害信息传播的背景、维度与价值的论文07-04
广告信息传播05-29
灾难信息传播06-04
信息传播渠道06-26
信息传播质量08-04
信息传播模式08-24
知识信息传播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