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过程(精选10篇)
信息传播过程 篇1
摘要:现代设计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综合体现, 而设计作品是连接设计师和受众的信息传播媒介。因此, 从信息传播过程的角度来阐述设计信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同结构”这一基本的设计方法从信息传播过程的角度加以解读, 将有助于具体的设计实践。
一、设计信息的传播
现代设计是当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对话”形式,其实质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现象。通过实用功能与生活、大众建立起牢固联系的设计作品不能只是设计师的“独白”,普通观众或者使用者在对待艺术设计作品或者艺术品的时候,会力求找到某种解释。
控制论科学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Norbert Wiener)曾经这样来定义“信息”:“它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使用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对于设计来说,设计信息就是设计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有受众在内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同时与环境进行交换的内容。
设计师对外部环境感到有某种不确定性的时候,才可能产生审美注意,经过某种途径消除了这种不确定性后,他就接纳了信息。同样地,设计受众对于某个设计作品感到有不知道的方面或者疑问,才可能产生审美注意。当他通过某种方式消除了它,他也就得到了某种信息。这样,设计活动和设计对话便在传递中形成了。
设计师发送的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和可能的信息,在受众的接受中,它才成为真正的、现实的信息。在设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师与受众的“对话”,现代设计艺术作品也培养出懂得接受设计并能欣赏“设计美”的大众。
设计作品最初可能被一小部分专业人士肯定和接受,其影响力经媒体放大并最终形成大众审美趣味。当代美国艺术社会学家里奈斯在《审美趣味的制造者》一书中说:“……不仅满足需要而且创造需要,这是属于我们经济系统本性之中的。”现代设计师在审美趣味制造者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承担着协助其它的产品创造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同时,自己也在创造着审美需要。这是对话,但同时也是信息真正产生的过程。
反过来,受众在接受设计信息的时候也在向设计师反馈信息。这通常是通过设计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销售情况等商业途径简洁地完成的。受众的反应会创造出新的设计动机和意向。设计信息过程既包括设计师通过作品向受众发送信息,也包括受众接纳信息并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存在着信息的交换。
二、设计信息的层次
设计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信息综合体,大致可以分为技术信息、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三种。
技术信息指的是信息的物质层面或者形式层次,即设计的造型、色彩、照明、肌理等等。这一层面又可细分为直接的视觉信息和整体的知觉信息,后者指各种有关感觉的信息协同的结果。
设计的语义信息指设计的基本内容,即技术信息部分所蕴含的基本功能及设计的母题、象征、寓意等内容。设计的语义信息是可以翻译的,需要设计师用文字符号系统将原有的设计语义信息表达出来。
设计的审美信息层面指的是设计师在表达上述基本内容时所传达的审美个性,即设计师的审美观念、情感趣味、设计特色乃至个人风格。由于设计信息是由设计师和“受众”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设计信息的审美信息层面还应当包括受众在感受和了解设计基本语义信息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审美个性差异。(图1)
三、设计信息与“同构”
构造是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或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通常也可称为“结构”。所谓“同构”,指的是构造或者结构相同。
美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阿恩海姆认为:事物与图像、观者视觉概念之间的同构关系存在,并把它作为艺术创作和传达的一种重要规律加以研究。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可以被简约到只剩很少的几个组成部分,它的某些细节部分的姿态,也尽可以同这个人的惯有的姿态大大偏离,然而,只要这个形象的结构骨架与观者所掌握的这个人的视觉概念的结构骨架相类似,那么,这个形象就仍然可以被观看者毫不费力地认出来(图2)。”他还从人的大脑活动规律来分析造成图形简化的条件。他指出:“大脑领域中所存在的那种向最简单的结构发展的趋势,能使知觉对象看上去尽可能的简单”。具体到设计实践当中,设计者要善于把握同构者之间本质特征的相似性。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所说:“现代派艺术家运用精确的几何图形的目的就是在于更为直接地去表现那些隐藏着的自然结构的本质。”另外,抽象化或简化是出于设计手段的需要和批量生产速度的需要,更是出于辨识便捷、造型或图像宜人并且有形式美感的需要。同样的,设计师运用抽象、简化或者象征化图像的目的则在于利用同构来传递语义信息,表达设计创意。
与设计相关的“同构”还包括设计师与受众身心结构的一致性。从原则上说,受众对设计的视觉信息和知觉信息有相类似的感受。关于语义信息,在双方约定某一种符号系统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相互沟通并达成某种一致。
四、设计信息的流动环节与特征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研究现代设计,其主要内容是设计信息的形成、传递、存储、变换、处理、利用和控制的基本规律。总的来说,像其他创造性的活动一样,设计及其接受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形成和传递的过程。
信息论创始人之一,美国科学家特农(Shannon)为一般信息传递系统所创造的模型建立起一个设计信息流动的物理模型。它的构成依次有四个部分,或者说是四个阶段:信息源、编码器、信息通道、译码器和信宿。
信息源指的是设计信息的来源,也就是一定时代的文化、社会、生活等现代设计的动机、课题、设计图像、寓意内涵的哲学和文化依据,以及设计的经济标准、技术标准、道德标准、审美标准等等,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
模型中编码器的角色是由设计师来担任的。设计师将来自社会生活的信息在满足设计要求和综合考虑特定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储存和创造力,将必要的设计信息通过设计作品体现出来。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就是信息传播通道或者载体,在设计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它充当媒介的作用。所谓的译码,就是对编码的破译,或者可以说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信宿是指信息的归宿,即信息发送与传递的目的地。在这里受众对破译以后的信息再一次做出鉴别和判断,将有价值的设计信息吸纳下来,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比如决定自己是否选择该设计产品并购买它等等。同时,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会构成他们经验图式的内容,在下一次判定或者译码的过程中发生作用。
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能够形成和传递大量有效的信息,例如标志设计,它不但为大众提供了能够识别那些象征企业活动的图像,而且还是传递信息的具有审美个性的中介 (图3) 。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时既要满足人们在其中活动的功能、技术等需要,也要考虑认知环境的语法信息、语义信息的需要。例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其次,接纳信息的有效性、设计师的个人美学修养也要体现在这些综合因素的考虑之中。
五、现代设计信息的主要特征
首先,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现代设计以其使用功能价值和与人类经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渗透到人类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各种文化活动中。
其次,现代设计信息既包括艺术信息,也包括科学信息。艺术信息涉及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创作主题所具有的特殊价值的知识。科学信息则是有关现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知识。
再次,现代设计信息具有三层心理学结构,即理智或理性层面、意志层面和感性层面。其中,理性层面的比重不同于纯艺术作品,可以单纯地表现个人情感。
最后,设计信息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与大工业生产和现代文明社会共生的现代设计必须与时代同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更应具有一种前瞻性。设计师设计信息的来源无法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审美倾向,以及社会整体的文化程度。这些都决定了设计无法脱离时代。这不同于那些强调跨时代、跨地域,追求永恒的纯艺术作品,所以说,时代性是设计信息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英]R.L.格列高里著.彭聃龄等译.视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继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日]大智浩、佐口七郎编.张福昌译.设计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信息传播过程 篇2
关键词 符号 教育传播 影响
一、引言
(一)研究意义
在现代的教育活动中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符号来传递信息,符号是信息的一个多功能载体,在教育过程中传播者是不能直接传递信息的,他必须把信息编码成某种形式的符号,然后再借助媒体把编码后的符号传播出去。受传者接收到这些符号以后,还需要经过一个译码过程,才能理解传播者发来的信息。由此可见,作为信息载体的符号,在传播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着力于分析符号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与教育三要素的关系及运用,并阐述教育传播过程的每个要素与符号的联系与紧密链接,对符号如何在教育传播整个过程中的更有效有意义的应用进行探究!
二、主题
教育者自古以来就是全球文化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教育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通过对 1994 至 2011年发表的,主题为“教育与符号”的论文进行检索,只有14条记录,主题为“符号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应用”的论文进行检索,只有37条记录,这就表明,把教育,甚至说是把教育传播及传播过程中的每个要素与符号联系起来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
(一)价值与意义
在这些把教育与符号联系起来的论文中,有些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许雄在《传播符号与电化教育》中说:在现实生活中有传播就必有符号相伴随。作为传播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传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越来越丰富的传播符号和越来越先进的传播手段,给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教育不能不涉及到“传播符号”。只有了解传播符号的性质,认识它的作用,研究它的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传播功能,以便进一步提高教育的传播效果。
钟首民在《教师的非语言符号传播》说:非语言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工具,人类的传播行为既是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过程,更是彼此交流情感、沟通情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教师要被学生接纳,并进一步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尽可能的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多种信息符号,试图与学生成功交流。教师的种种传播手段中,除了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即教师的相貌、眼神、表情手势、身姿、服饰、体态,以及声音语调等亦可成为教师传播的重要策略。
(二)问题与困惑
当然也有一些论文,是说符号给教育传播带来了很多困境。比如:李兵在《教育的符号之境》中指出:符号说把人的所有思维和行为符号化,取消了人类思维,行为中那些言说不尽、字述不完的独特原创性,实际这是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简单化。因此,符号之境的人由于完全消融在“符号”之中,失去了自己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而教育中的种种问题,所呈现出的乏味、无趣、孤立等没有活力和缺少生命气息的特点,无一不是教育处于符号之境的征兆。
桂香在《教育符号化的困顿及其超越》中也提到:教育在符号化的进程中却遭遇一种无奈,随着符号脱离意义、过分注重外在的形式化,教育陷入了一个符号化的困顿。
再一个就是谢维和在《变形的教育符号》中说:目前的各种教育符号可能太多了,多的有些乱了。而且,这种相对比较混乱的局面甚至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了谋取不当利益的可乘之机。这样,符号在中国教育领域中就会被放大和变形,实在是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由此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总结
(一)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符号化的一点补充
在这些研究中,我发现并没有人将符号与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教育三要素相联系,其原因是只注重了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要素,即教育影响,而忽略了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即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前两个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卡希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按照索绪尔对符号的分类中,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非语言符号可以是一种表情、动作、姿势,这是相对于人而言的,那么对与教育传播过程,当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在,在这里,我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一个补充和综合。
(二)对教育符号化的情感问题的些许反驳
在之前的研究中,也有人提出些许困惑,就是将教育符号化会使教育陷入一种外在的形式当中,而取消了人类的思维,其实我认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的双主体并没有忽略情感。比如,一名刚上任的老师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会对班上每一位同学的成绩,教育背景,性格特征,年龄差别进行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当他发现一名班上的后进生在一次考试中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者发现一位平时不听课的学生也会又那么几秒在认真听课,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对这样的学生给予眼神上得鼓励,或者下课会对这样的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然后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开始可能是仅仅是因为老师的鼓励,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更深层次的懂得老师的用意,那么大家试想,这样一种情况,这名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接手这个班级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了解,这是一种感情的投入,老师那个鼓励的眼神或者鼓励的话语也是感情的投入,而这些都可以被看成一种符号。所以说,被符号化了的教育仍然是有情感的有思维的。
(三)对教育符号化的总结与展望
我认为教育三要素的符号化这种观点或者看法,不管是从符号的角度还是从教育传播过程的角度来讲,都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符号化也将会是符号视角中对符号学展开的一个全新的展望。
信息传播过程 篇3
对大学生就业各参与主体而言, 信息互动机制的创建具有多向性、传导性和共赢性, 是各方信息融会贯通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 不但可以消除信息量在主体互动过程中的流失, 同时可以促进和改善彼此了解就业过程中信息梗阻现象, 并据此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和策略。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一些思考和探析: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传播互动机制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互动机制”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沟通交流、反馈和校正的内部组织状态和运行变化规律。在此系统中, 机制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 外部反馈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 良好的机制能使该系统自动地、迅速地作出反应, 实现目标优化的自动调节适应系统。由此可以构成各主体要素之间相互适应、彼此约束和综合协调的动态形式和耦合功能。
二、建立健全完整专业化的信息资源库
建立健全完整具体、专业可靠、方便查询化的信息资源库, 是创建“大学生就业信息互动机制”的基础性工作。
1. 各级政府承担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应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手段, 建立面向大学生的电子办公网站, 并设置政策法规公告、人才需求流向、培养趋势意向、问题咨询解答等专门子网站。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前置预测和中后期信息反馈回应等基本信息做出权威的跟踪汇集和实时校正, 完善就业市场预测和机制运行, 搭建就业服务系统等公共信息平台, 并做好与其他参与主体的信息对接。
2. 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产出和输送者, 也要着力打造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就业综合信息服务基础平台, 设置职场需求、供需变化、用人理念、考研深造、就业指导、出国求学等子网站, 具体介绍各设置专业的就业流向、发展前景、考研指南、留学辅导、职场介绍等实用型内容, 发布和实时更新贴近大学生实际需要的综合信息, 减少虚假、溢美信息。并且做好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和就业引导等就业前置的组织实施工作, 引进和组织用人单位入校开展招聘活动, 积极训练和跟踪毕业生就业应聘、面试、签约活动, 开展就业援助服务, 打通人才供需双方的快速通道。并与其他参与就业主体及其网站形成链接, 方便大学生查询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 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3. 用人单位是大学生从业的最终落脚点, 各级用人单位要建立自身的门户网站, 尽可能详尽真实地介绍单位性质概况、工作经营情况、员工薪酬待遇、人才招录事项等实用信息, 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商业机密的信息, 应尽量面向社会公开, 形成人才着陆终端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配合政府承担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应尽责任。
4. 各类媒体有着就业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先天优势, 是相关责任主体实现信息沟通和反馈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责任和义务是对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负责, 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 剔除信息发布传播时利益驱使情形下的夸张和虚假行为, 努力使所传播的信息真实可信。
5. 针对大学生, 高校要建立起大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库并与相关信息平台链接, 力求反映每个大学生的真实面貌。政府也可以组织协调在公安户籍基础上附加大学生个人学业电子档案, 包括大学阶段学业成绩、特长爱好、信用记录、遵纪守规操行、荣誉任职履历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综合信息。这样, 能使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有比较准确的评估;让大学生保持学业中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高校养成清风正气的教学环境。
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反馈和避免流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传播互动机制”是一个完整系统, 其性质是由各相关主体彼此沟通、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特点是互动中的关联性、共享性、制约性和反馈性。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平台, 务必形成互为支撑、快速便捷的“直通车”, 避免各主体间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的扭曲和流失。
1. 政府不但要承担政策法规的发布输出端口, 同时要把来自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和媒体等终端反馈信息收集起来, 根据需要, 因势而变修订出台更为合理、贴近实际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
2. 高校则要根据政策导向、人才需求变化、学生诉求、媒体反馈等信息,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子求知的乐园, 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能培养, 使学生爱其校、亲其师、信其道、成其才, 并把新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和用人单位, 使其对人才存量、就业环境等有连续性认识。
3. 用人单位一般处在信息平台的终端, 主要做好人才招录规划、素能标准设置及其自身相关信息的发布和反馈, 也可以给政府、高校和学生提供明晰的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 供需双方见面, 协助做好大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
4. 大学生则要利用信息平台, 根据提取的信息, 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 准确判断形势, 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 明确社会需要什么, 自己能干什么, 转变观念、调整心态, 合理规划自己的就业道路, 正确处理个人主观愿望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同时把个人在面对就业中的合理诉求、情绪心态, 学业与事业等诸多体察和思考等信息反馈给信息平台,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人才配置的挑选。
5. 各类媒体则要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专门通畅的信息平台, 方便相关主体对信息的查询和筛选, 以减少实用信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流失和扭曲。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利用价值
信息传播过程 篇4
设计过程
设计一开始就需要围绕品牌的战略导向展开,因此笔者首先围绕设计场所的商业、营销、品牌策划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思考,在对品牌平台要素如品牌目标、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个性等要素做好论证定位,使之为设计提供依据之后再开始设计场所的室内设计与施工。
1. 设计分析
(1)设计场所的受众设定:非专业美术爱好者。
(2)设计场所环境资源:学术资源:展览、讲座、(艺术资讯中心)。经济资源:艺术品买卖、招聘、求学。自然环境资源:宁静、平凡、朴素。它的美,它的艺术来自平凡无奇的生活。文化资源:艺术名家与艺术学子们会聚于此,校园里灵动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艺术文化氛围。
2.主题经营
不想承载过多,只想安静的享受属于这里的宁静 ,营造一个充溢着艺术人文气息的餐饮会所。
视觉符号:完成好前期的定位分析以及对品牌概念进行提取后,需要关注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方面,为此笔者从校园环境中提取创作元素,选配广州美术学院校园建筑中特有的红砖进行视觉创作,为之后的空间视觉形象设计做好延续性的铺垫。
基地分析:基地交通流线分析: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的十字街口,交通繁忙。而基地的位置则处于该校区的西北角,由学校正门进入基地需穿过狭长的道路,基地可谓闹中取静。
基地周边绿化分析:基地所处的广州美术学院是周边唯一绿化较密集的区域,可谓都市里的一片绿洲。
基地周边人流分析:基地周边遍布有艺术家工作室、酒店办公、医疗机构及商业餐饮行业,人流量密集,需要设有相对安宁的空间享受不被打扰之境。
3.价值建构
(1)与环境相生:笔者将空间原有的墙体界限拆除,将空间范围拓展到外围走道与周边的绿化带结合营造出与校园宁静氛围相融合的空间。基地入口处有一条狭长的走道,为了更好的利用此条走道,笔者结合基地周边的字画店及超市前的走道设计了一条观光连廊,从而使此区域的空间感更加强烈。
(2)产生餐饮之外的附加值:可以发展多项并行业务,建立一个微型产业链,如小型艺术作品展出活动、艺术讲堂等文化活动。
4.品牌传播
空间划分策略:笔者将空间功能划分为:接待区域、展览区域、小型会议区域、用餐区域、卫生间区域以及厨房区域。在相同功能区域的设计时笔者考虑到同样功能区域仍需要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所以笔者划分出了公共用餐区域及较私密的用餐区域,同时对会议区域也根据空间分布的位置设计了空间私密程度的变化,在公共小型会议区域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创作,最后笔者还在展览空间区域根据参观动线设置体验通道,延长访客的观看路径,到达空间信息转载文化传承的效果。
(1)陈设与细节:不想利用花哨的材质,也不会有太多过分的造型,留白是常用的手法,台灯灯罩,一律纯白色、完全没有图案,顾客们会在上面留言,写很漂亮的诗词或涂鸦。家具和陈设打破固有的使用方式,顾客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随意改变组合使用。
(2)服务:恰当的时间做出恰当的服务,在你需要的时候他永远在那里,但是当你想保持安静的时候,他又会消失不见。
结语
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并非固定不变的,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空间形态、空间意象、空间品质等空间认知系统很容易受到环境改变或外界信息的影响与导向。当下的室内设计重点在于利用品牌内容包含的所有方面——产品、服务、空间、媒介等一切可接收感知的信息集合体整合在一起,为优质的消费提供策略。
信息传播过程 篇5
制造系统是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或半成品的输入输出系统[1]。制造系统在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或半成品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的交织,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制造网络:从时间的角度,该系统包括订单的签订、生产计划的制订、设计、制造、装配、售后服务;从空间的角度,该系统包括企业的市场运作、供应链上的企业、设计部门、制造部门、装配部门、售后服务部门;从订单的角度,多个订单在企业内部同时执行。特别是制造加工和装配生产环节,不仅与制造生产人员相关,而且与制造设备和生产线能力密切相关,且由于很多产品采用边设计边制造和生产的方式,设计和制造生产之间存在着多次反复,就形成了一张更大更复杂的网络,这些网络之间又相互交错,任何一个订单设计制造任务的变动将对整个制造网络中许多订单形成影响。随着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加,由此催生的大批量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MC)[2,3]已经成为今后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而大批量定制生产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复杂制造系统的产生,如何解决这类复杂制造系统的生产任务的提取和订单的跟踪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相关研究集中在信息获取、生产进程跟踪和生产过程管理等三个方面:①信息获取方面,研究人员不断采用新的、适合于大规模复杂制造系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获取有关生产过程中的有用信息。如Lindset等[4]研究了在已知部分信息且只能通过噪声来观察生产进度情况下的信息获取方法。Foster等[5]认为,网格必将成为今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基于网格的信息获取框架。②生产进程跟踪方法方面,Liu等[6]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复杂网络的产品簇系关系图,基于该产品簇系关系图,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零部件生产进度的不一致,进而提出了改进产品生产调度的进度跟踪方法。许多学者一方面针对传统的制造系统进行改进,提出各种优化方案,另一方面也不断提出新的优化方法和思想,从而推动了复杂制造系统优化方法的发展。如文献[7,8,9]从优化方案、优化算法和评价等方面研究了复杂制造系统的优化运行和产品跟踪问题。③生产过程管理方面,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制造系统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以此提高对订单执行过程的跟踪和管理能力。如Sharma等[10]研究了在不同需求环境下的基于AHP算法的全质量控制策略选择方法,Tsai等[11]研究了一种基于DEMATEL、ANP和ZOGP(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zero–one goal programming)的混杂管理模型,以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管理的需要。Yassine等[12]采用固定与动态信息方法研究了动态规划的产品开发模型,对生产过程管理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Zeng等[13]研究了基于贪婪算法的生产过程管理算法用以解决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峰值问题。
另外,近来兴起的复杂网络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日益凸现,复杂网络技术[14,15,16]是一门集数学、几何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技术,该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Liu等[6]建立了零部件产品关系网络图,提了出入度演化规律的零部件用量预测方法。但总体来说,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制造网络较少,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信息论中的信息熵理论[17,18]从微观到宏观(即既能解决单个生产工人、工段的进度获取,又能解决整个生产系统的进度跟踪问题)全过程定量计算的角度提出定制型企业复杂制造系统以解决其生产进度提取和订单跟踪问题还未见报道。
从所述文献可看出,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杂制造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跟踪性,但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个方面力图解决生产进度提取问题;第二个方面的研究大多强调了过程的跟踪问题;第三个方面则主要强调了制造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但上述各方面的研究都缺乏对复杂制造系统过程管理中基于生产周期全过程的生产进度提取和订单跟踪问题的整体研究。而对于复杂制造系统,这种全过程的的生产进度提取和订单跟踪是确保订单高效执行的有效手段,是不可回避的实质性重要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复杂网络演化理论为基础的制造过程信息传播关系网(information spreading relationship network in manufactory process ,ISRNMP),该网络由任务分派网、任务完成反馈网、纯粹信息传递网互联和交织而成,文中首先定义了一种描述ISRNMP节点之间关系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任务分派网、任务完成反馈网、纯粹信息传递网的生成机制;其次定义了基于ISRNMP的任务完成率和任务完成不确定性来描述制造任务的完成情况;基于上述定义,给出了ISRNMP的演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网络节点的生产进度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复杂制造系统从微观到宏观全过程生产进度提取和订单跟踪问题,尤其适用于解决复杂定制型企业的制造网络中的动态生产过程管理和订单执行跟踪问题。
1 ISRNMP模型
由于复杂制造系统涉及不同的时间、空间、人员、物料、订单等,因此整个制造系统由于这些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非常复杂,如果不能理清研究问题的主线,我们的研究将非常困难。为此,文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将制造系统中涉及的人员(或机台)、工段、车间等作为节点,将承载制造过程中订单信息、生产进度信息,以及物流和资金流的广义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作为复杂制造系统信息交流的纽带。通过上述的简化,复杂制造系统就可以简化成一种具有点线结构的随机网络。我们将该随机网络称为ISRNMP。
1.1 ISRNMP的生成机理
为了更好地表示ISRNMP的生成方法,作如下的节点数据结构的定义:
定义1 Li,j(c,A[k],Te[k],Num[k],D[k])表示在第c个合同中i节点作为源点,j节点作为宿点,i节点分派任务(或完成任务,或纯粹的信息传递)给j节点的数据结构,为有向线段的权值。其中,i、j均表示节点的编号,i,j=1,2,…,N;c表示第c个合同单号,c=1,2,…,M;A[k]表示第c个合同中i→j节点之间第k个任务的属性,A[k]=0表示第k个任务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没有任务的分派,A[k]=1表示第k个任务不仅为信息传递,而且是任务的分派,A[k]=2表示第k个任务不仅为信息传递,而且是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Te[k]表示第c个合同中i→j节点之间第k个任务完成单件所需的额定时间,当A[k]=0时,Te[k]为信息的时效时间,即信息的有效时间,当A[k]=1,2时,Num[k,t]表示第c个合同中i→j节点之间第k个任务需要(已)完成件数,当A[k]=0时,Num[k,t]为0,当A[k]=1时,Num[k,t]为第k个任务完成需要完成的件数,当A[k]=2时,Num[k,t]为第k个任务完成已需要完成的件数;D[k]表示第c个合同中i→j节点之间任务或信息的描述。
(1)任务分派网的生成机制。如图1所示,根据企业工作流,首先市场部根据企业签订的订单情况将相关的信息发送到部门(或人),实际上是将任务指派给了设计和生产部,这样就将合同签订的市场部(或人员)作为一个源点,而将信息发送到的部门为宿点,并通过一个有向的线段连接起来,其中箭头指向宿点。生产部、设计部在完成了自身的任务之后会将相关生产制造任务的信息下发车间,这样就可将生产部作为源点,各车间作为宿点,将各节点连接起来;以同样的方法,可将车间下达工段、人员甚至设备连接起来。图1中,实际上只画出了从市场部到计划部、车间、工段、工人的任务信息传递的部分情况,上述图的生成实际上可以结合企业签订单后设计部门所生成的产品树和生产部门的任务安排(包括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情况,生成各节点,且给Li,j数据结构中各项赋值(此时A[k]=1)。而对于生产任务已经下发、但在制造过程中常发现存在着设计问题需要设计部门进行修改的情况,车间将会把要求设计更改的通知传送给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此时,车间就为源点,生产计划部就为宿点。为简化起见,此种情况没有在图1中体现。
(2)任务完成反馈网的生成机制。在任务下达之后,各单位应根据实际任务的执行情况,将信息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来说就是任务的分派部门。此时任务的完成部门为源点,任务的分派部门就为宿点,将源点和宿点连接起来,方向指向宿点,并可根据Li,j的定义,给Li,j中的各项值赋值(此时A[k]=2),将这样的节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任务完成反馈网。图1中只画出了部分反馈路径。
(3)纯粹信息传递网的生成机制。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经常会将一些相关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部门,而这些信息并不具有任务下达和反馈的性质。此时信息传递方为源点,接受方就为宿点,将源点和宿点连接起来,方向指向宿点,并可根据Li,j的定义,给Li,j中的各项值赋值(此时A[k]=0),将这样的节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任务完成反馈网。同样图1中也只画出了部分信息传递路径。
制造网络实际上是上述三张网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复杂网络。
1.2 ISRNMP的演化机理
上述生成的复杂网络只是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产品树所生成的一个静态网络,而实际的制造网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因此ISRNMP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
1.2.1 完成率定义
定义2 F(c,i.j.t)为合同c中第i个节点委派给第j工位任务在t时刻的任务完成率,定义如下:
F(c,i.j.t)=1|(Li,j.A[k]=1) (2)
式中,Li,j.Num[k,t]为Li,j结构中Num[k,t]的值;Li,j.Te[k]为Li,j结构中Te[k,t]的值;Li,j.A[k]为Li,j结构中A[k]的值。
式(1)的含义为将所有t时刻之前第i个节点委派给第j工位任务与所有的j工位完成i节点的任务进行匹配,然后将所有t时刻之前的j工位完成i节点的任务的件数以及单件完成的工时相乘的和作为分子;将所有t时刻之前第i个节点委派给第j工位任务的件数以及单件完成的工时相乘的和作为分母,其计算的结果就为合同c中第i个节点委派给第j工位任务在t时刻任务完成率。
式(2)中将纯粹信息传递网中的完成率固定置1。
定义3 P(c,i/j,t)为合同c中t时刻之前在j节点在完成i节点委派的任务之后i节点完成任务的条件概率:
式(3)的含义为将所有t时刻之前,第i个节点委派给第j节点任务的件数以及单件完成的工时相乘的和作为分子,将所有t时刻之前第i个节点委派给所有下级节点的任务的件数以及单件完成的工时相乘的和作为分母,其计算结果为在t时刻时合同c中在j节点在完成i节点委派的任务之后i节点完成任务的条件概率。
定义4 Fm(c,i,t)为i节点在t时刻完成合同c中的任务的完成率:
1.2.2 任务完成的不确定度的定义
考察任务完成情况时,不仅可以用完成率来衡量,还可以反面地通过任务完成的不确定性来考虑。二元熵函数的性质表明不确定性是一个“∩”形,为了能准确地描述节点任务完成情况的不确定性,给出如下的定义:
定义5 H(c,i,t)为合同c中t时刻之前i节点完成任务的不确定度:
H(c,i,t)=-[(0.5+Fm(c,i,t)/2)lb(0.5+
Fm(c,i,t)/2)+(0.5-Fm(c,i,t)/2)·
lb(0.5-Fm(c,i,t)/2)] (5)
式(5)的计算结果将随时间从1到0变化,当没有开始执行任务时,其不确定度最大,其值为1;完成之后为最小,其值为0。这与完成率是一个相反的概念。
1.2.3 删除机制
(1)任务分派网和任务完成反馈网删除机制。
在合同c的任务执行过程中,对于某个节点i满足了下列条件:
∃i,∀j,满足
或
∃i,∀j,满足Fm(c,i,t)=1 (7)
或
∃i,∀j,满足H(c,i,t)=0 (8)
此时,i节点与其下级节点相关的数据结构及其相关的下级节点的数据结构可以删除;在删除了相关的数据结构之后,其相关的复杂网络连线,包括任务分派网和任务完成反馈网中的连线都一并删除。
(2)纯粹信息传递网的删除机制。
在合同c的任务执行过程中,对于t时刻某两个节点之间满足以下条件:
∃i,∃j,满足
即与i节点相关的下级节点j所接受的信息就已过时,此时,就可将Li,j数据结构及其相关复杂网络连线的删除。
2 ISRNMP演化算法与生产进度提取方法
2.1 ISRNMP的演化算法(粒度控制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和相关的机制,对于某合同c给出如下算法步骤:
(1)根据企业的生产节拍,定义ISRNMP的演化周期T,即ISRNMP网的刷新周期。
(2)在t=0时刻,根据定义2中生成机理,初步形成一个制造网络,此时各Li,j数据结构已赋有初值(若此时为合同开始之时,可能只有几个节点)。
(3)在t=iT时,从任务分派网中出度大于0、而入度[7]为零的节点出发,即任务最初分派节点上开始,采用深度优先方法,根据定义2中生成机理,更新任务分派网和纯粹信息传递网;并反向利用式(1)~式(5)计算相应的完成率和不确定度,更新任务完成反馈网,同时查找满足式(6)~式(9)的节点,根据定义2中的删除机制,删除这些节点。
(4)根据演化周期T,重复步骤(3),直到任务分派网中出度大于0、而入度为零的节点的完成率为1,不确定度为0,此时关于合同c的制造过程信息传播关系网就完成了它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这里存在一个节点的选择问题,可根据企业本身对制造过程的控制粒度来选择。若企业的控制粒度粗,节点涵盖的任务内涵多,网络规模就小;若企业的控制粒度细,节点涵盖的任务内涵少,网络规模就大。
2.2 生产进度提取方法
从ISRNMP的演化算法中,可以看出,对于网络中的任意节点,在t为演化周期T的整数倍时,其相应的完成率和不确定度都将发生变化,其值就为这些节点在该时刻的合同c的生产进度。对于某个节点i,将其0,1T,2T,…,nT时刻的完成率和不确定度收集起来,就可形成i节点生产进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
3 实例
为了验证上述制造网络完工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现以某公司的订单c(加工数量为300件)的订单执行情况为例,考察一个订单从任务分派到订单执行完毕的各节点完工率的变化情况。为了简化起见,假定该公司的生产过程如图1所示,订单的执行从计划部(节点2)开始,该订单的执行过程涉及到3个车间(车间5、车间6、车间7),其中车间6涉及到3个工段(工段8、工段9、工段10),其中工段9有3名工人(工人11、工人12、工人13)。考察周期T=1d,额定时间Te[k]=1d。
表1为考察周期内计划部(节点2)与各车间(车间5、车间6、车间7)的任务分配及反馈数据。表2为车间6与所属工段任务分配及反馈数据。表3为考察周期内工段9与工人任务分配及反馈数据;表4为根据表1、表2、表3的数据,按照式(1)~式(5)计算得到的结果。图2为根据表1~表4绘制的任务完成进度折线图;图3为根据式(5)绘制的订单c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走势图。
图2、图3和表4表明,式(1)~式(4)计算得到的数据与生产现场获得的数据完全吻合,从而验证了这些定义和公式的正确性。从表1~表3以及图3中可看出,由于某工人(节点12)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拖累了整个订单c的生产进度(由于节点12的存在,整个网络增加了2个考察周期T的长度),因此,在本例中,节点12是整个订单执行过程的瓶颈,应以某种方式予以改进。
图4显示了某订单c执行过程中ISRNMP的演化过程,由图中可看出,任务下达初期,从计划部到车间、从车间到工段、从工段到工人的任务下达信息(A[k]=1)为ISRNMP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订单执行到一定程度,ISRNMP中的信息反馈(A[k]=2)逐渐增多;当某些工人完成其任务后,完成任务的节点(即满足式(9)的节点)将逐渐增多,并从网络中删除相应的节点和边。当所有任务满足式(9)后,整个订单即执行完毕。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复杂制造系统中生产进度提取和订单跟踪困难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制造系统网络模型——制造过程信息传播关系网(ISRNMP),并基于此网络模型给出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全系统生产进度的提取方法和订单跟踪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证实,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外,该方法除可以有效解决制造过程存在的多源异构信息带来的生产进度提取困难的问题,还可利用该方法的原理,为制造过程生产进度的可视化监控提供一种直观的可视化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信息传播过程 篇6
一、“武汉公交车女司机被殴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不同信息版本”
2008年9月20日, 湖北卫视经济频道《经视直播》栏目播出了“519路公交车女司机被打”事件。该栏目的报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如下描述:2008年9月12日下午4时左右, 武汉女公交车司机宋汉芳驾驶519路公交车向汉口方向行驶, 在傅家坡车站两男两女上了车, 其中一人抱怨等车时间太长, 随后其中的两名男青年就动手殴打了女司机宋汉芳。整个过程持续了七分钟, 两名前来劝说的乘客也遭到了殴打。这一节目播出后引发网络回应, 网友“wojiaoyangwu”在某论坛发表帖子称自己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 目击了事件发生时现场的真实情况。该贴子称:“当时我在车上, ……后来就打起来了…” (1) 如果该网友讲述的事件经过是真实的, 那么《经视直播》所播出的视频就并不是完整的事件过程。随后, 《经视直播》对该事件的报道立刻遭到了网友的炮轰。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发布匿名性等特点, 我们无法证明网友“wojiaoyangwu”就是事件的目击者, 因此也无法证明该网友所描述的事件经过是真实可信的。天涯网友“2008第一牛人”就对目击者的身份提出了质疑, 认为目击者的身份是虚构的, 并且对该目击者对现场的描述进行了质疑:
“大家仔细考虑一下这段话的真实性.我来分析一下这段话。
第一:上面那段对于武汉方言来说, 不通顺, 说起来很不顺口。
第二:看看你们那德行!出来做3陪的吧?狐狸精!说不上跟多少个男的有关系!这时候那几个东北人还没生气。女司机又说了句:‘穷鬼没钱打车, 跑这卖来了!’……” (2)
对于这一事件, 还有另一个版本。一位自称“现场目击”的网友, 这样描述了事件的经过:“我当时就在这辆麻烦不断的519上, 我几乎每天都要乘坐519, 对这个冷若冰霜的女司机实在是有切身体会。……当时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 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 (3)
对于这一事件, 不同的信息版本对“真相有不同的描述”, 受众该相信哪一个呢?由于相对网络媒体更具权威性的传统媒体湖北卫视《经视直播》选择了沉默, 网络传播的真实性又未能被证实, 于是关注这一事件的受众陷入了信息迷局的困扰。
二、不同传播渠道对同一新闻事实报道的背离导致了信息迷局的构建
由于“武汉公交车女司机被殴事件”还没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 我们还不能确定湖北卫视《经视直播》栏目是否片面的报道了事件, 我们也不能够确定自称为事件目击者的网友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 但就呈现出来的信息本身来说,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同一事件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背离的。事实本身可能是非常简单的, 但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行传播的今天,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在传播过程中变得如此扑朔迷离。网络传播, 使我们更接近真相, 还是更远离真相?传统媒体的把关人, 我们应该予以信赖, 还是应当予以怀疑?
在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可接受信息渠道的单一, 许多情况下受众只能接受传统媒体描述的事实真相。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使得以往传统媒体所传递信息的垄断真实将不复存在。网络时代, 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向别人传递周围世界变动情况, 每天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记者甚至一个媒体。受众的参与带来了“立体信息”, 而“立体信息”又帮助更多的受众能够多侧面的了解事件本身。新闻事实的当事人、知情者可以利用网络冲破以往传统媒体对于信息发布的垄断, 将自己知道的新闻的事实告诉其他的受众 (4) 。
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 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于这一事件价值取向或者选取的报道角度不同时, 导致对同一事实的报道存在出入, 引发了信息迷局的产生。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 信息迷局的产生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1、传统媒体公信力的迷失。
在一般情况下, 当信息迷局产生后, 大部分受众可能选择相信传统媒体对于事件的报道。但是近几年来, 部分传统媒体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发行量不顾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对一些有吸引力的稿件不加辨别就进行传播的行为改变了这种情况: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时候, 失去了受众的信赖。例如2007年发生的“纸馅包子事件”, 还有“烹童而食”等假新闻的发生都降低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信任度 (5) 。传统媒体公信力的跌落, 导致了不少受众宁愿相信网络上“据某人亲眼所见”、“某人亲耳所闻”的听起来很有道理的小道消息, 也不远相信传统媒体的报道。就“武汉公交车女司机被殴事件”而言, 《经视直播》也没有得到受众的信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视直播》栏目组又保持了沉默, 所以即使网络媒体的报道真实性未被证实, 受众还是选择了相信网络, 相信了网友对于现场的描述。我们注意到, 在女司机被打视频在网络传播的初期, 几乎所有受众都会对女司机报以同情, 同时谴责两位男乘客的暴力行为, 但是自网友以目击者的身份描述现场情况后, 许多网友由对打人者的谴责转而产生同情, 同时对《经视直播》的报道进行质疑。9月30日, 通过对天涯社区标题为“从武汉519公车女司机被打事件看到的天涯杂谈”的帖子进行的粗略统计, 有效回贴约160篇, 许多网友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中支持打人者, 认为女司机该打的有70余篇, 约占50%, 谴责《经视直播》片面报道新闻的回贴有20余篇。
2、网络媒体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和追寻虚假信息源的技术难度等原因, 网络媒体信息的真实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
三、信息迷局的破解
公共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是信息迷局破解的关键。在多媒体传播时代, 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 当重大事件的信息迷局产生后, 由于受众很难辨别事实的真伪, 可能导致谣言满天飞, 引会不良社会情绪。“武汉公交车女司机被殴事件”虽然影响范围较小, 但是这也是对公共管理部门处理这一类事件能力的考量。对公共管理部门来说, 不应该听任信息迷局的出现和蔓延, 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 信息迷局的破解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 传统媒体切实担负起信息传递的主导作用。传统媒体应该继续保持和加强自己新闻报道的公信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切实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可信, 新闻报道应该经得起社会和群众的检验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不能因为经济利益或者价值取向的问题而放弃职业操守, 导致假新闻的出炉。
二、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 加强对网站和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民个人的道德培训的同时引入法律机制, 加速互联网管理的法治进程, 对造成伤害的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三、建立相应警戒机制,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公共管理部门对于可能产生的信息迷局应该建立相应的警戒机制, 当信息迷局产生时, 应该及时出面调查事实真相, 并且向公众澄清事实, 破解信息迷局,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武汉公交车女司机被殴事件”不同真相报道产生的信息迷局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受众对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失去信心以及网络媒体习惯性的不被信赖最终导致了信息迷局的产生。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事件的分析, 传统媒体能够引以为戒, 提高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可信性, 重塑传统媒体真实可靠的形象, 同时公共管理部门也应发挥职能, 提高应对这一类事件的能力, 使得受众在陷入信息迷局时能够找到可以信赖的对象。
参考文献
[1]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29352.shtml
[2]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29352.shtml
[3]http://blog.sina.com.cn/s/blog-4b1fedff0100afyo.html-tj=1
[4]袁明淙:《从三类假新闻看新闻真实性的维护》宁波通讯;2008年03期
信息传播过程 篇7
关键词:新闻,权利产生,新闻传播者
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曾经的单一的媒体模式如电视、广播、报纸,到如今的欣欣向荣的新媒体时代如微博、微信、各大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app等。新闻传播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平台或者第三方平台把新闻告诉大众,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在这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也可以称这种影响力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利。本文就试图分析这种权利产生的来源是哪里,这种权利都包括哪些权利,进而论述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传播者又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我们的监督机构和大众又该如何监督这些权利的行使。
1 传播者的权利生成
1.1 新闻传播者通过生产知识来生产权利
不论是通过传统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还是新媒体如微信、微博、各大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app等,都会在传递新闻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尤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不同学科、不同地方、不同种类的新闻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受众的手机上。于是,新闻传播者的观点就会影响受众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力,进而体现出新闻传播者的强大权利。当然,这种影响力、权利甚至会误导新闻传播者的受众。于是,出现了很多起初被关注,后来被澄清是假新闻的事件,也出现了很多事件大反转的新闻。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是同一个新闻事件,新闻传播者的不同表述方式或者不同的表述角度都会使受众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一个劫案,新闻传播者标题定义为“某某金店光天化日之下被劫五十万首饰”和“为子救病父亲以身范险去银行抢劫”,同样的事件,不同的标题会给读者传达不同的语境,会创造不同的知识来影响读者的判断力,这就是新闻传播者权利的体现。
1.2 新闻传播者通过生产价值和意识形态来生产权利
在新闻相关理论中,有一种比较受大众认可的观点就是新闻价值是新闻的作者即传播者所赋予的刚刚发生的事件中所包含的满足读者或者观众的内心的价值需求。当然,这种需求是多方面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种价值的导向就是由新闻传播者进行主导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新闻传播者不是在简简单单地陈述这个事件的事实,而是在以传播者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实。甚至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价值的产生是伴随每一个新闻事件。新闻生产既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过程,又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结果。世界是什么,事实是什么,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已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意义和价值生产则成为权力生产的制度性因素。针对西方新闻界的客观性神话,美国学者朗杰对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生产机制做出判断:“通过选择、分类和重复的过程,新闻生产者在实践中创造出关于事件的感觉、意义和读解,从而使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自然化’这种方式又有助于维护和复制威权实施和分配上的现存秩序。”
2 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顾名思义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国家和国民的最大利益化的诉求下,我国的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开始受到冲击。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度、更多的广告收益、更多的自我利益,假新闻、低俗新闻、假冒伪劣产品的广告等百姓嗤之以鼻的内容开始时不时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中。笔者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新闻媒体环境下,有必要也必须强调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让所有的媒体和媒体人有这个危机意识,做一个合格的、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一个叫“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它的理念就是新闻媒体可以受政府的控制,也可以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但不能完全受其他因素控制。新闻媒体要有自己的自由性,但必须保持其真实性;新闻媒体要为善服务,而不是为恶服务。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原始的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论。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开始出现各种矛盾、各种复杂事件、各种利益冲突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就是新闻媒体能够生存的生命之源,同时也是新闻媒体的主结构,一旦缺失了它的社会责任的属性,何来新闻媒体的存在?何来新闻媒体的繁荣?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2009年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其讲话中就专门强调了新闻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尤其在新闻媒体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影响日益深入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要和紧迫。虽然我国的新闻媒体在树立其社会责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但“华南虎事件”“小月月事件”“干露露事件”等彰显出来的是我国的部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部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立足于现在和未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笔者经常思考关于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在业内及民众的心目中,《南方周末》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就是因为《南方周末》秉承“服务于人民”的这个理念,把“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作为办报宗旨,体现出一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在如今的社会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媒体人思考。
3 对传播者的权利的监督与应对措施
3.1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永远都是新闻媒体的价值指导标准。这种理念其实说到底是一种人文关怀,是对新闻媒体本质的尊重,也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众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有的新闻媒体认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保证新闻自由性是相冲突的,这就体现了我们的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自由性的狭隘认识。我们要尊重新闻自由性,更要保证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这是不矛盾的。新闻自由不是绝对的新闻自由,它是在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上的新闻自由。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很多误导大众的低俗新闻充斥在网络中,类似于“干露露相关新闻”充斥于主流网络媒体的事件,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3.2 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的生命之源就是其真实性。大众对一个事件存在诸多疑问的时候,我们的新闻媒体就需要站出来,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的事件过程。坚决杜绝未经证实的新闻,坚决杜绝假新闻。新闻的真实性和事件的客观真实性虽不能完全划等号,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是正常的,但新闻媒体要把它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不能肆意臆想,凭空捏造。
我国的新闻媒体在如今的经济多元化、利息多元化的十字路口,面对不同的受众人群的需要及诉求,更要体现出它的社会责任。面对着一次次受到质疑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新闻媒体开始反思,开始改变,开始肩负它们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当指引受众的正确价值观,给予健康的舆论导向,克服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做一个还原事实真相的,真正能担当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充分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黄胡.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谣言的传播过程及其反映 篇8
1 谣言的成因
造谣者是谣言的始作俑者,造谣者会根据自身的各种目的而传播谣言,使至多数谣言都产生恶劣的影响。造谣者对于谣言而言产生的绝对的作用。造谣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所在群体、社会环境、来自媒介的压力和约束及来自讯息的压力和约束等方面影响了造谣者的谣言传播动机。
2 谣言的类型
以造谣者的动机来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寻谣言起源的最佳方式,也是划分谣言类型的最佳标准。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埋怨之感,表现出来的埋怨就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直接面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为谣言。
牢骚型谣言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此类型的造谣者多数没有明显的造谣目的。攻击型谣言则与之不同。攻击型谣言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已经确定的攻击对象。并且攻击型谣言在造谣之前都已经对攻击对象与其所在环境有着深刻的了解。以了解攻击对象的构成、需要及行为等,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与攻击型谣言的消极攻击目的相比,宣传谣言更容易迷惑人,造谣者也更理直气壮。宣传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宣传型谣言具有企图影响谣言受众的目的,因此,这种谣言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有时造谣者没有自己的主观造谣意图,只是根据社会上或自然上出现的某种偶然现象而进行了缺乏自身判断力的错误认识,形成误解型谣言。牟利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谋求个人的出名或经济利益,自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象并广为散播。
3 谣言的传播方式
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但大众传播的效果比口头传播更为明显。大众传播会达到更广泛,更深刻的效果。由此谣言的传播会借助大众媒介。
社会体系与条件决定了大众媒介的多样化,并且在大众媒介的数量、功能及可靠性方面都产生了颇大的影响。社会的变迁冲突越剧烈,公众对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感”也就越大,受众对会更多地依赖于大众媒介;由此形成了一个充满决定性的循环链。社会的复杂性促进了大众媒介的功能多样行,由此又更进一步加深了受众群体对于大众媒介更深的依赖性。同样地,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功能越重要,则社会对媒介的依赖也就越大;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程度也会因人、团体与社会变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此谣言传播者会根据大众媒介的影响度来选择具体媒介。例如,在如今通信技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受众人群对于网络有非常大的依赖程度,由此谣言消息很容易通过网络等途径迅速传播。
影响力广泛的大众媒介会为谣言接收者带来媒介的压力或约束。甚至,谣言受众者仅凭借媒介在其心中的形象而接收谣言,却并不考虑它是否准确,从而将这种信息传播到某社会网络的下一环节。此外,谣言受众人群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影响了其对于谣言是否接收并继续传播。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都会引发谣言,只有那些与一定受众人群得兴趣有关,关涉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即与他们构成某种价值关系的社会现象,才会引起他们的关心和注意,才会促使他们对此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使谣言传播行为得以进行。
谣言传播者会根据谣言受众接收后的行为来检验谣言传播效果,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谣言传播行为。谣言的产生诸多事基于对重要事件的关注和相关信息的模糊。如果在谣言传播过程中能澄清相关信息,将事件的细节和真相公之于众,则谣言会被直接消除。如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布会直接消除相关事件的谣言。如谣言传播过程中选中的大众媒介破除谣言或禁止谣言的传播继续,则谣言也会被消除。
4 谣言传播的反映
当今社会诸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反映了在人们的生活结构中充斥着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无法忍受的恐惧、焦虑、无望和无力等负面的情绪都充斥在人们的心理。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了人们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加深,这些负面情绪从个人传播到群体后,导致人们缺乏自我的判断力,而不知道正确的反应、适当的行为以及正确的观点都是什么,从而盲目跟随他人的选择,行为也跟随收到他人的影响。大部分人面对一个谣言时并没有核实信息来源的意识与习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就会相信谣言,并且将这些谣言作为评论的依据。人们对于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会导致更深更频繁地依赖于他人的判断力及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更多的效仿行为以及更深的依赖行并不能使人们知道事情发展的结果,在人们心中对于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仍就存在。从而导致人们心理焦虑性的蔓延。这样产生的结果是人们模仿他人的行为更为普遍,模仿的人数也会几何倍数的提高,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涌入了谣言的造势行为中,使的谣言发展增速,从而导致更严重恶劣的后果。
面对多层次的社会结构,谣言传播渠道也被作为了表达不满的宣泄渠道。比如资源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化、腐败等社会现象经常被别有用心的或者不经意的夸大化宣传或虚假宣传,此类谣言正式抓住了人们的弱势心态,博取更广泛的宣传,产生负面传播效应。
科学知识的欠缺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当今社会的普通群众的知识范围不全面,对不了解的科学都存在着盲目崇拜的心理。所以如今更多的谣言则根据此现象披了科学的外衣令人盲目相信。人们在此类谣言面前往往容易失去判断能力,从而听信谣言,这正是科学知识缺失的表现。
当今社会一些谣言的制造者多数都收到了经济利益的而不顾违反道德法律而制造谣言。谣言传播的速度与传播范围也是根据扩大市场份额的经济利益成正比例增长的。
谣言的传播也与社会信息管理滞后有关。一是行政机关发布信息如果充满了不及时性与不透明性则会滋生某些社会谣言得以传播。人们希望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渴望从政府发布的信息中获得正确肯定及对于自己好奇心的满足感。但是行政机关如果发布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及时、充满不确定性或发布不透明,则满足不了人们渴望获得正确信息的心理。从而会促使人们会转向大众非正规渠道获得信息,但是这些信息通常都是不正确的谣言性信息。正如在发生舆情事件之时,部分行政机关担心舆情会对于行政机关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选择将此消息进行封锁。然后消息封锁后反而会导致人们因无法得知事物发展的真相而进行各种猜测,并且将猜测的想法进行无意识的广泛传播。谣言则在这无休止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人因某种利益驱使而将谣言增加更多负面信息而加快传播速度,从而使谣言传播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是信息监管技术落后导致无法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当今社会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平台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信息监管技术面对此情形必须要不断更新,这也为信息监管部门带来了艰巨的任务。因为落后的信息监管技术会导致有害信息依靠新形式传播手段而避开了监管。三是法律法规中规定谣言的相关规定也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当今社会出现的许多新型传播行为及其传播后造成的后果无法依据法律法规加以判定,更无法使导致恶劣后果的新型传播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追究法律的责任。由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加大了谣言传播的危险性。四是面对有害信息的应对能力不足。一方面不能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来认证谣言的错误性;另一方面,没有更好地利用最新有效的方式、方法及手段来印证谣言的错误。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则是降低了权威部门的公信力,并且谣言仍旧没得到治理。这就使人们对信息难辨真伪,谣言从而借机散布开来。
5 治理谣言策略
谣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滋生,无法彻底避免。不能单方面打击谣言的始作俑者,政府需要依据职责增强职责执行力,展现公信力才能做到真正整治负面谣言的传播。行政机关应不断重视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与加强,增强关于信息的判断能力,对于新媒体等传播平台也需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分裂破坏活动,不给任何敌对势力留下传播反动、有害信息的空隙和机会,从而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摘要:谣言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历经传播者、讯息、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的循环过程。谣言可分为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与牟利型谣言等。泛化的弱势心态、科学知识的欠缺、商业利益的驱动等都是谣言滋生的动因。谣言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并常常产生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政府需要依据职责增强职责执行力,展现公信力才能做到真正整治负面谣言的传播。
关键词:谣言,传播过程,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孙庚.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云传播”:人类信息传播的革命 篇9
[关键词]云计算云传播移动互联网
1引言
当前网络传播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用户难以接触网络,“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重;海量“语法信息”过载,用户的阅读时间、“关注度”和“注意力”严重短缺;互联网不能理解页面内容的语义,人们通过基于“关键词”的信息搜索模式,较难精确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内容;基于PC计算的信息传播系统中,人们面临永无止境的系统升级和软件更新等问题;各终端的数据不易同步和共享,用户较难找回丢失手机中的通讯录、短消息等重要信息,不易恢复“崩溃”或“硬盘损坏”的台式机中的重要数据;用户较难在出差的途中等移动状态下处理急需修改和发送的某个文档,不便与他人保持实时的信息传递与共享。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将变革基于PC计算的传统网络传播模式,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将成为新媒体的主流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网络用户的生活娱乐方式和工作方式。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互联网上某些节点强大的信息资源,以服务的方式,变为动态的、可伸缩的虚拟资源,为广大用户共享和使用,其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形成一种超强的计算能力,为全球各地的个人和组织服务[1]20-34。云计算具有移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强大的、智能的、自动化的特征[2]15-20。“云”就是“真正”的互联网,一台由计算机网络级联而成的无边无际的计算机[1]12-16。“云计算”的基本应用模式包括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Web服务和utility computing(实用计算或按需计算)等[2]29-31。云计算能把个人用户的数据和程序从个人电脑移到“云端”,让用户像用电一样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服务[3]。如在云计算模式下,科学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软件资源,都可通过付费的方式按需获取,当使用完之后就可以释放所有资源[4]。云计算将改变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大幅降低政府和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重复投资[5]。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将对我们身边的一切带来革命性变化。云计算通过提供位置透明性和协议无关性的“云服务”[6]10-12,将颠覆传统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云计算通过“解放”终端,将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用户只需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服务,无须关心该服务是由谁提供的[7],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成为主流模式[8]。移动互联网是相对于目前的固定互联网而言的。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终端和接入网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应用和服务的差别。用户可以用手机、PDA或者其他手持(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音乐、移动TV、视频、游戏、即时通信、位置服务、移动广告等应用增长迅速,并仍在继续衍生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其他应用[9]。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的体系架构,是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展[10]。因此,云计算能为用户的信息传播和管理活动提供先进的计算模式和基础架构,将革新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本文将这种云计算环境下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界定为 “云传播”,将探讨其基本内涵、传播模型及变革性影响。
2云传播概述
云传播是云计算环境下人们传递和分享信息的一种机制。云计算环境下,人类信息传播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交织而成的“互联云”。云传播的本质是信息在“互联云”上的流动过程,基本原理可通过其系统模型和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描述。
2.1 “云传播”的系统模型
云传播的系统模型主要从宏观层面描述云计算环境下人们通过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社会总过程,是对云传播环境下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的总体描述。云传播的系统模型的本质是对用户、云终端、云服务、云计算中心等云传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的整体描述,如图1所示:
图1云传播模式的系统模型
由图1可以看出,云传播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在云传播系统中相互交织,浑然一体。4种传播类型均以云终端为工具,以云服务为媒介,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平台。云传播系统环境下,人类传播、共享和管理的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到云计算数据中心,承载于公共云和私有云之上,将有效促进人类信息传播和共享的效率,整体提高社会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云终端时,会自动产生位置数据,内容数据和位置数据的绑定传递机制可为用户提供各种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
2.2 “云传播”的层次结构模型
云传播的层次结构模型主要描述单个云传播系统的结构、环节、要素和内部机制。云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云传播用户、云传播终端、云传播服务、云传播平台、云传播资源、云传播基础设施等六大要素,其构成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云传播的层次结构模型图
2.2.1云传播用户层由云传播的参与者,也即云传播系统的节点构成。用户是整个云传播系统的核心,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的信息传播需求是整个云传播系统架构和设计的核心。用户需要普适的文档访问、实时的群组协作,需要通过基于Web的桌面掌控一切,需要基于Web的数据库,需要在线编辑和共享照片[2]69-199。
2.2.2云传播终端层由用户开展云传播活动的工具构成。用户只要在云传播终端上安装浏览器,就可以通过账号登录使用Web操作系统,能在线进行用户管理、网络存储、文件管理、安全管理等操作,可访问和使用各类云服务[11]。现有的智能手机都具有移动导航、移动证券、号码管家、移动搜索、移动词典、移动视频、移动电视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
2.2.3云传播服务层由各类支撑用户云传播活动的软件构成。云传播服务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是云计算环境下媒体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一般来说,用户的云传播行为主要包括三类:①用户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行为,主要包括用户对“云端”私有数据的访问、添加和修改等维护管理,也即对个人“私有云”的访问和管理;②用户与其它传播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行为,包括发送和接受各类数据和文件,主要表现在个人“私有云”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分享;③用户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主要包括用户搜索、浏览各类“公共云”上的可共享数据。云传播服务软件主要为上述行为提供运行软件和存储服务。按照服务对象和领域,云传播服务主要包括个人软件服务、家庭软件服务、社区软件服务、媒体软件服务、企业软件服务、政府软件服务。
2.2.4云传播平台层主要由支撑云服务提供的各类平台构成,与云计算体系架构中的PaaS(平台即服务)相对应。云传播平台层是开发和搭建云传播服务的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云服务开发接口和云服务开发工具。按照服务领域,云传播平台主要包括移动门户平台、移动游戏平台、移动电视平台、移动社区平台、移动商务平台、移动政务平台等。基于云传播平台,各信息服务提供商和媒介机构可在“云”中自动搭建其面向用户的资讯内容门户、网络社区系统、移动电视系统、移动商务系统等,可有效降低其技术门户门槛和运营维护成本。
2.2.5云传播资源层主要由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等虚拟资源构成,与云计算体系架构中的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相对应。云传播资源主要包括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宽带资源和数据资源。其中数据资源按主题可划分为电视节目资源、新闻资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视频音频),企业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云传播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能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和最大程度的共享。
2.2.6云传播基础设施层包括移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传感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各类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超级计算机以及各类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在内的所有硬件设施,是云传播的物理层。
3“云传播”将重构人类信息传播的体系结构
云传播将从信息传播节点、信息传播关系、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传播媒介等4个层面重构人类信息传播的体系结构。
3.1信息传播节点
云传播环境下,任何有信息传播需求的用户都可随时随地加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云传播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信息传递者和受传者之分。云传播模式下,信息传播节点将呈现如下三个特征:
3.1.1基于云计算信息传播的计算过程由“终端”转移到“云端”传统的PC计算模式下,节点的所有计算任务都在本地完成,用户一旦离开本地计算机,则较难完成信息传播活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的全部或主要的计算任务在“云端”完成,这将打破用户对“固定终端”的依赖,有效提高信息传播活动的便捷性。用户通过拥有基本计算能力的智能手机和上网本等简易终端,便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活动。
3.1.2基于云计算信息传播节点的信息资源存储由“终端”转移到“云端”传统的PC计算模式下,节点的所有计算数据都存储在本地电脑,用户的本地硬盘或机器一旦损坏,便可能导致重要数据丢失。同时,用户一旦离开本机,则不方便访问、获取和维护其中的数据。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可把全部或部分私人信息存放在“云端”,这样通过“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访问和传递。用户可通过各种终端维护同一份数据,确保用户数据的“同步”,避免传统计算模式下,多终端多版本带来的“数据冲突”和“数据不一致”。如 “LiveMesh”系统能整合和互联各类移动终端,让用户跨越不同设备完成个人终端和网络内容的同步化,将数据存储在“云”中[12]。
3.1.3“云服务”模式将成为节点获取信息服务的主流方式传统的网络传播环境下,Web站点的分割性和独立性会导致一个个“信息孤岛”,用户的网上信息资源难以同步和共享。在云传播模式下,用户通过“云服务”可整合网上的信息资源,集成不同的信息服务和应用软件,有效提高信息传播和管理的效率。如云服务能提供丰富的手机数据备份功能,可自动上传手机拍摄的照片并与好友分享,也可用手机访问在PC上存储的文件内容;能将各类社交网站内容显示在同一个界面上,用户可以同时访问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双重社交关系网络[13]。
由此可见,云计算将全方位再造信息传播节点的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
3.2信息传播关系
云传播模式下的信息传播连接是一种灵活的、动态的关系。这种传播关系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建立,信息传播完成后随即解除:①云传播模式下,某节点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跟任何一个节点建立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②节点间的传播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具有较高的对称性;③节点间传播关系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持续性,稳定性较高,不会因为节点地理位置等空间变化而受到影响。云传播模式下的信息传播关系包括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云服务提供者之间、云服务提供者之间等多种类型。
3.3信息传播网络
云传播模式下,云计算能重构信息传播网络的基础设施,重构信息基础设施的架构和应用模式。传统互联网环境下,节点间能否建立信息传播连接受限于计算机网络的连通性,如果两节点间没有物理的通信网络连接,则理论上二者之间将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云传播模式下,无线的移动互联网可全面普及,理论上拥有手机等无线网络终端的任何两个节点可以随时随地地建立连接,构造出一个全连通的信息传播网络结构。
3.4信息传播媒介
云传播模式下,云计算技术可让大量的计算任务都由“云端”完成,将催生智能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新型媒体终端,创造出各类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和商业模式。
3.4.1“云服务”创新将涌现各类新型传播媒介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包含云计算数据中心(硬件平台)、云平台和云服务:云服务是互联网上使用一种标准接口来访问一个或多个软件功能;云平台提供服务开发工具和基础软件,是云服务的运行平台,能为云服务的开发者提供开发服务[6]10-14。在云传播模式下,各信息传播媒介无需构建自己的硬件平台和云平台,只需应用云平台的开发工具和接口,就可快速创建和部署多个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应用服务构建机制,能有效降低新媒体系统搭建的技术门槛,信息服务提供商只需专注于内容创造、应用模式创新和信息传播,将释放传播媒介的创新潜能,各类新型传播媒介将逐步涌现。整合移动搜索、语音搜索服务、定点搜索、手机地图[12]等新型媒体平台已逐步兴起:整合移动搜索能实现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有机整合;语音搜索服务能搜集不同的口音和词汇,形成超大规模的虚拟数据,并利用云计算平台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大量复杂的运算,提供更为准确的语音搜索结果;定点搜索及手机地图能识别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地点的变化提供相应的搜索结果,实现精确定位,可提供驾车路线等服务[12]。
3.4.2“按使用量付费”的收益模式能为新媒体运营商构建可靠的盈利模式新媒体运营商通过“按使用量付费”使用“云平台”,可节省大量的硬件成本和系统软件成本。同时,客户“按使用量付费”享用新媒体运营商提供的信息服务,能为新媒体运营商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将结束“免费是硬道理”的传统互联网服务时代。云服务能以用户登录为基础进行收费,也可以通过一个基于Web的用户界面制定详细规则,按照用户需要自动组合服务和扩展存储容量,用户只需根据使用量进行付费[14]。
4“云传播”将变革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
云传播具有移动性、实时性、“全信息”内容、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显著特征,将变革人类信息传播模式。
4.1移动传播
移动互联网是云传播的基础网络平台,能实现任何地点和位置相关的信息传播。移动互联网有两种:一种是宽带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通过宽带无线通信网络采用Http协议接入公共互联网;另外一种是采用wap协议的互联网(窄带移动互联网),终端主要是手机——由于可以移动接入,因此具有更强的无处不在的能力,可以演绎出更多的传统互联网所不能提供的应用[15]。任何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信息传递;通过移动性管理,可获得相关用户的精确定位和移动性信息[16]。由此可见,移动性是云传播模式最基本的特征。
4.2实时传播
基于PC的传统网络传播模式下,用户一旦离开台式机等固定的终端设备,则较难开展大规模的信息传递和信息管理活动。云传播模式下,用户只要携带轻便的移动终端,就可与其他用户实时分享自己的现场信息。如游客可以通过摄影机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直播途中的所见所闻。
4.3“全信息”传播
依据信息论,认识论层面的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信息、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全信息”,同时计及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是仅仅计及形式因素的信息,语义信息是计及含义因素的信息,语用信息是计及效用因素的信息[17]。传统网络传播的内容主要是语法信息,由于信息传播系统无法理解网络媒体页面上的语法信息内容的含义,用户较难准确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语义网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18],能理解人类语言的含义,可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能实现语义搜素,将逐步替代当前的万维网。云计算能为语义网提供先进的计算平台,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层面从语法信息扩展至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实现“全信息”内容传播。
4.4个性化传播
传统的网络传播可满足一定程度的个性化需求,云传播可实现更全面、更彻底的个性化传播服务。针对不同用户的云服务需求和传播需求,云计算模式可为用户提供“即时按需”的个性化云服务。一方面,可支持用户对需求进行准确且方便的描述,从而实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服务资源的发现、匹配与推荐;另一方面,通过对云计算中可用资源的状态、用户的情境等信息进行感知,提供能够主动适应这些状态信息变化的云服务[19]。
4.5自动化传播
基于PC的传统网络传播模式下,用户需要执行大量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某信息的传播过程,需要反复地拷贝才能保持不同终端设备中同一文件的数据同步,需要复杂的版本控制机制才能保持项目组文档的同步。如某学术会议的会务组要将会议的实况录像分发给每个参会人员,一般要经过导出文件、拷贝文件、刻录光盘(或上传到网上)等多个复杂的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云传播模式下,不同的用户、不同的设备可维护管理同一份数据,可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播和管理。如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流媒体应用系统,利用局域网广播与多线程处理机制,能实现流媒体在局域网内不同移动终端之间的即时切换;利用其消息管理机制,能实现流媒体的断点续播功能,实现媒体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在不同终端之间媒体播放可以一键即时切换,实现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设备间的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共享[20]。这样,可实现新闻视频点播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视频网站较难实现这一点。
4.6智能化传播
云计算技术能实现信息传播的智能化。所谓智能化,就是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得更加新颖、系统和全面的洞察力来解决特殊的问题[21]。也即,信息传播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的信息,而是从海量原始信息中再生出有价值的策略信息,为人类自己的行为提供决策依据。但信息传播系统只有通过数据挖掘、语义搜索等技术手段,通过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实现智能的数据访问[2]5-6,才能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决策信息。基于PC的传统网络传播模式下,大量的计算任务都需在本地完成,难以完成海量数据的处理。在云传播模式中,上述复杂的计算任务由“云端”完成,能实现智能化传播。
由此可见,云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机制,将创造新一代人类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的网络传播具有显著的不同,如表1所示:
5结语
综上所述,云传播具有移动传播、实时传播、“全信息”内容传播、个性化传播、自动化传播和智能化传播等显著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人类信息传播模式。云传播将对以下方面产生深刻影响:①新闻媒体内容的生产流程、承载形式和传播机制;②各类信息资源的存储方式、维护管理方式、传播方式和共享方式;③个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方式。总之,云传播将构建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Fingar P.云计算:21世纪的商业平台.王灵俊,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Miller M.云计算.姜进磊,孙瑞志,向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Sheu P,Wang S, Wang Q, et al.Semantic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and semantic search engine. Semantic Computing,2009, 51(9): 654–657.
[4] Vecchiola C, Pandey S, Buyya R.High-Performance cloud computing: A view of scientific applications.Pervasive Systems, Algorithms, and Networks (ISP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2009, 151(10):4-6.
[5] Minutoli G, Fazio M, Paone M,et al.Virtual business networks with cloud computing and virtual machines.[2011-01-20].http://ieeexplore.ieee.org/xpl/freeabs_all.jsp?arnumber=5345440
[6] 杨正洪.企业云计算架构和实施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 Buyya R.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of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2011-01-20].http://www.computer.org/portal/web/csdl/doi/10.1109/CCGRID.2009.97.
[8] Liu Q F, Jian X, Hu J C, et al. An optimized solution for mobile environment using mobile cloud computing.[2011-01-20].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1738800.
[9] 伍佑明,杨国良,丁圣勇.IPv6技术及其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电信科学,2009(6):18-23 .
[10] 何宝宏.移动互联网是第三代互联网.中兴通讯技术,2009,15(4):35-38.
[11] 任怡,管剑波,尹虎哲,等.面向瘦客户端的WebOS研究.计算机科学,2010(6):164-167.
[12] 刘越.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信息通信技术,2010(2):14-19.
[13] 袁楚.手机云服务开始兴起. 互联网天地,2010(10):72 .
[14]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等.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电信科学,2010(8A):1-5.
[15] 陈德华,席利宝,唐守廉,等.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移动通信,2009(10):78-82.
[16] 吴伟,王志勤.移动互联网技术标准.中兴通讯技术,2009,15(4):24-27.
[17] 钟义信,周延泉,李蕾.信息科学教程,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27.
[18] Pinsonneault A, Kraemer K.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middle managers. MIS Quarterly, 1993, 17(3): 271-292
[19] 熊锦华,虎嵩林,刘晖.云计算中的按需服务.中兴通讯技术,2010,16(4):13-17.
[20] 曹彬,程久军,闫春钢.基于云计算Live Mesh的流媒体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2010(11):92-96.
[21] 朱近之.智慧的云计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13.
[作者简介] 李卫东,男, 1978年生,系统分析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15篇。
信息传播过程 篇10
1汉唐时期巧妙的佛经与神像结合
“宗教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气候,而被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则是决定性的因素。”为求得生存,初期的佛教采取了依附于统治者和依附于黄、老、道教的策略。佛教的早期传教不仅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渗透,也积极笼络下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作为重要思想载体的佛经自然得到极力的宣传,此时的佛教经书逐渐发展出经文与佛像相结合的复合形态以期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积极宣扬的教义“生死轮回”善恶定数观因符合统治阶级意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李唐时期一度达到鼎盛。佛学义理此时期的蓬勃发展也促成了大乘各宗派纷纷建立,一时间山山有宝刹,处处现灵光。无数僧侣以及善男信女还以积极地抄写佛经、绘制佛像作为对佛的一种功德,并以散播数量多少作为其虔诚程度的标尺。据《僧园逸录》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从书籍产生开始,书籍插图也得以迅速发展,它与书籍都同样重要。书籍插图既是插图的一种形式,也是插图中最为常见的。它是插图绘画者通过对书籍中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并结合自身艺术素养,加入自己内心情感,用绘画艺术展示出来新的视觉传达媒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之前,僧徒以及善男信女们通过手抄经典书刊、手绘神像作为佛教传播的最主要形式。这类手抄本的佛经,通常也附带有彩绘佛像插图,多采用卷首插图的形式。唐时期西域佛教壁画即是如此,“摩尼教美术发达,这主要是因为摩尼教注重用绘画传教。大至壁画,小到插图,都用来向没有文化的广大民众宣传教义。”五代时期雕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世观世音菩萨像》和《大圣毗沙门天王像》也都是在页面上刻图像,页底雕有题记。
2宋元时期版画插图佛经的盛行
宋至元的四百年间,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版刻插图技艺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结束五代十国纷乱局面,宋朝统治者有意识推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渐趋繁荣的经济形势,使得北宋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此时的佛教、道教也由于统治者的推崇而十分兴盛。从现存的宋代插图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宗教宣传品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大并且样式多样。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刊印的《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一心归命三世诸佛》,采用梵荚装的形式,页面上方雕绘有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像,旁边还有花卉纹装饰,显得很是庄重而大方。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文沼雕印的《大随求陀罗尼轮曼陀罗》,四边镶有花框,花框内侧左右各雕一竖行汉字经文。两边下角雕手执法器的八臂菩萨端坐于下有神士举托的莲花座之上,四周还有梵文佛经。整个图案上绘满了各种佛教吉祥图案,画面构图俨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布局合理均匀。元代统治者在战争时期就注意保护工匠,为雕版印刷事业保留了人才。完成统一之后,在着手恢复经济的同时,鼓励民间兴办书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也促进了插图技术的发展。弘法寺所刻官版《弘法藏》、杭州所刻的西夏文《河西字大藏》及杭州南山大普宁寺所刻私版《普宁藏》是元代佛教经典插图本。元大德九年(1305年)耶律楚材等编的《玄风庆会图》人物众多,背景复杂,却能处理的简洁明快,主旨突出,是北方风格的成功之作。
连续性插图的出现,是书籍插图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临安府私人刻印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共绘有五十四幅图,一幅为佛国禅师图,其余都为善财童子图。图画下方记载的是善财童子参访的故事,描绘了五十三种修菩萨行的法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插图组画的代表作。在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辽代版画中,发现了红蓝双色印本《释迦说法相》,大大提前了我国彩色印刷史。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资福寺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采用墨色书写经文,用红色来记录注文。卷首插图《无闻和尚注经处产灵芝》也采用朱墨两色印刷,是现存已知世界上仅次于《释迦说法相》的早期彩印板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印书籍插图。
3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与佛教插图版画
明清两朝,跨越近五百年,是中国古代书籍出版印刷的巅峰时期,也是佛经插图版画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随着市民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学载体的小说开始出现并借助于雕版印刷迅速发展,受到佛经插图版画的启发,小说人物插图的采用更是促进了明清图小说的繁荣。“插图的形象性不仅可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和引导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插图作为版画,其艺术性不断增强,逐渐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从而又进一步推动了明清小说的传播。”
3.1市民经济兴起背景下的雕版商业化
明代前期的雕版印刷,在工艺上继承元代的技术特点,大多以宗教题材的书籍为主。有过出家经历的朱元璋十分推崇佛教,佛教典籍的版印技术在明初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至明中期以后数量才相对有所减少。值得一提的是洪武五年(1372年)在南京开始雕版的大藏经,史称《洪武南藏》,其中的插图《玄奘法师译经图》一向被历代研究者所重视。
进入明代中期,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为求生计,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入城镇,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社会压力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海运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形成,也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社会市民阶层。伴随着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创作日渐活跃,不但大大突破了宗教的宗教宣传和皇家教化的范畴,使出版物的内容大为丰富,而且促使印刷出版事业本身的商业化。此时的版本插图在书名上多以“纂图”、“绘像”、“绣像”、“全像”、“出像”、“图像”、“全相”、“出相”、“补相”等字样,用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以从我们也可以看出带有插图的书籍还是很受市场欢迎的。
3.2中西交融下的版画插图
明代后期,“西学东渐”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版画也吸收借鉴了某些西方的铜版画技法,开始出现西方宗教题材的版画插图。最为典型的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滋兰堂程君房刊《程氏墨苑》中就绘有《圣母怀抱圣婴耶稣》、《信而步海,疑而即沉》、《淫色秽气,自速天火》、《二徒闻实,即舍空虚》四幅。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维持社会稳定,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文治”举措来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图书出版印刷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小说版插图也在清代达到顶峰。《红楼梦》是清代小说插图的最高水平的代表,流传至今的清代众多版本的《红楼梦》均保留有许多插图。可以说清代统治者对于版刻插图艺术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内务府刊印的大型插图本《万寿盛典》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万寿盛典》是记载清康熙皇帝60大寿庆典活动的书籍,全书共分为120卷,其中第41、42卷绘有盛况画卷,由名刻工朱圭将当时名画家王原祁等创作的《万寿盛典图》精刻印成为148页相连的长卷版画,画中不仅再现了寿诞场面的浩大,也细致的描绘了京城内外的居民生活场景,为后人研究康熙时的人民生活状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清内务府还刻有《龙藏》,重刻《避暑山庄图咏》和《授时通考》、《钦定西清古鉴》等一系列带有珍贵插图的著作。
清代前期的文化繁荣中,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由盛而衰的因素。康、乾年间的大兴文字狱,使得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并逐渐形成空谈义理的乾嘉学风;对于小说、戏曲等市民读物的厉行尽毁,一度兴盛的市民文化也得到摧残;严格控制图书的出版,促成了整个雕版印刷事业的衰落。两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古老的中国被迫开放已关闭多时的国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同时遭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速形成。在此大背景下的徽商的衰落,带来了以徽派为代表的清代版刻插图事业的全面危机。先进的石印、照相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旧时手工作坊生产机制。以现代机器的生产和管理经营理念武装的西方印刷工业迅速击败了落后的失去传统文化保护的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行业。前后也就不过数十年的时间,就将延续千年的版刻插图挤出了图书市场。
4佛经插图形式的演变意义
佛经插图伴随着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其形式也做着改变,由早期上图下文的扁窄条状,变为单方面方式,再到后期复杂的双面连式结构布局,经历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演变。其变化决不能单单看作画面的简单扩展,要更加注重画中人物与环境背景关系的变化。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着重山水而轻人物的画风,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中又往往忽略其背景。早期的佛像画,大多是单纯的个体神像图案,看起来显得很是单调。在少数的带有背景的佛像图中,也不免落入传统的画风之中,缺少些灵气。直至明清小说插图的出现,这一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小说的插图,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既要求人物的形貌与其所处环境相融合,还必须借助于故事背景环境来衬托情节的进展,这就使得环境背景在画面上的地位大为提高。这种技术在佛经插图中也被广泛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佛经的质量,推动了佛教的传播扩散。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已达2000多年,其始终是主张与人为善,提倡宽怀为本,所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梁启超先生盛赞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其讲义关于哲学学理者十而八九,反覆辨难,弗明弗措,凡以使人积真智,求真信而已”。起初人们只是刚刚认识到雕版印刷的优势,但并没有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恰恰是多用于佛教宣传品,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老百姓懂知识懂文化的较少,因此为了使佛教更快的被人们接受,宣传佛教的书籍就不能只用文字经文,而是要适应大家需求用简单的图画形式传播宗教,所以不得不说佛教影响了我国的印刷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书籍插图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薛冰.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插图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8.
[2]陈炳熙.论插图[J].潍坊学院学报,2001,(01):99-108.
[3]吴虚领.佛教初传中国时期的形态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4,(04):96-104.
[4]杨薪誉.书籍插图传播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
[5]戴继诚.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J].五台山研究,2008,(04):13-18.
[6]祝重禧.回纥宗教艺术大观[J].敦煌研究,2006,(01):50-53.
[7]宋莉华.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J].文学遗产,2000,(04):1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