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质量(精选7篇)
信息传播质量 篇1
摘要: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传播中要确保节目具有一定的信息量, 但是如果为了追求信息量而盲目扩大信道信息容量, 就会使原来的信息稀释和混杂, 从而影响解码率, 降低有效传递的效果。所以主持人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 目信息量的大小上, 而且要关注节目信息质量的好坏, 坚持信息质量的高标准。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传播,信息质量,价值标准
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传播中要确保节目具有一定的信息量, 但是如果为了追求信息量而盲目扩大信道信息容量, 就会使原来的信息稀释和混杂, 从而影响解码率, 降低有效传递的效果。所以主持人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 目信息量的大小上, 而且要关注节目信息质量的好坏, 坚持信息质量的高标准。
一.信息的真实性
在主持人节目中, 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是主持人自己 (或记者) 在对新闻事实的观察、调查、发现和采访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各种传播符号来体现的。它不仅依赖客观存在的事实, 还要依靠主持人的传播符号来传输。主持人节目信息真实性的表现手段既包括主持人对调查事实的如实叙述, 还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当事人的佐证话语、声画结合的现场画面和细节的跟踪描述、专家权威的分析评论和主持人根据节目发展所进行的因势利导。
二.信息的时新性
在“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社会, 信息的“时新性”不仅是新闻业务的基本要求, 更是这个“信息时代”人类政治思想斗争、科学教育发展、经济市场竞争对于获得更多、更新、更全面的信息的迫切需要。近20年来, 电视新闻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 技术形态、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层出不穷, 令人目不暇接。电视技术的竞争, 运营模式的创新, 无不在争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时代对节目主持人信息传播的时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要报道一条新闻信息、说明一个问题、提出一些数据、列举一个例子, 都应当尽量运用“现在进行时”, 避免“过去完成时”。
在时新性的竞争中, 节目主持人应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最大优势一传播信息的同步性和现场感。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有关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体育赛事的新闻传播, 早巳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
三.信息的延伸性
在市场的开发中常常会由于营销者的观念差异导致在捕捉市场需求信息中出现巨大的反差, 有的人从偶然得知的信息中抓住机遇, 从而赢得市场;而有的人却对擦肩而过的重要信息熟视无睹, 与宝贵的商机失;^臂。这就是对信息理解、挖掘和研究的延伸性问题。
四.信息的可受性
要使在节目中所传播的信息更多, 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 关键不在主持人说了多少, 而在于广大受众接受了多少和效果的好坏, 这就涉及传播信息的可受性。要提高信息的可受性,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新闻信息的纯度。如果没有对信息进行精心加工, 内容庞杂无序, 可受性就大打折扣。二是增强新闻信息的清晰度, 切忌模糊含混, 越是清晰明白, 信息含量才越高。三是善于从同一新闻事实中发现不同的新闻点, 对同一新闻题材加以不同的剪辑, 提高其附加含量。四是提高可信度。一个突发性的新闻事件, 有时被街头巷尾炒得沸沸扬扬, 事实还可能被扭曲, 这时可以借助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及时澄清事实, 体现媒体的权威性。五是提高趣味性。如果主持人的语言空洞无物、套话连篇、枯燥乏味, 信息含量再大也只是一些“死信息”。在主持人策划、采写、录制、编辑、播出等各个环节中, 必须充分考虑听众的需求与喜好, 语言要力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五.信息的精要性
在高速运转的现代信息社会中, 人们在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有意或无意地接触数不清的信息, 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不但要讲求信息的丰富性、多元性、时新性, 也必然要讲求信息的精要性。这里说的节目信息的精要性, 是指节目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的重要性、显著性, 知识的精华性、关键性, 语言表达的简练性、准确性和思想观念的新颖性、深刻性。简言之, 就是词约旨丰, 要言不烦, 一语中的, 卓有成效。这样的节目和语言让受众感觉有看头、有瘾头、有想头。节目虽完了, 可还觉得余音绕梁, 回味无穷。正如郑板桥诗中所云:“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这种精要性是主持人在长期积累, 考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能凭借其丰厚的知识基础、独特的思维方式、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出口成章的语言功力, 在分析问题时做到言简意赅, 一语中的, 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文献
[1] .魏江南.节目主持艺术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于洪.播音主持艺术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信息传播质量 篇2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质量,信息传播
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决定了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显然,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对科技期刊的论文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 决定着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论文的可读性又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这对实现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这也是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工作, 因此这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永恒主题。它与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关联性, 因此, 需要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的加强学习, 这样, 才能逐渐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 增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为信息传播提供重要的基础, 这是科技编辑工作者持之以恒的追求目标。
1. 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现状
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如果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不是站在科技的前沿, 没有可读性, 科技期刊就失去了发展的作用, 因为科技论文在传播过程中, 会受到读者的评价, 这种评价会影响到科技期刊的评价结果, 就是影响因子的大小, 这个影响因子的数值是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数据之一, 事关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 但在近一段时期里, 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是海量的, 但是高质量的论文却微乎其微, 尽管其中有各种原因, 但是, 没有高质量的论文, 也不能让科技期刊成为粗制乱造的读物, 科技期刊的编辑要通过编辑工作, 来提高科技论文的可读性, 需要编辑工作者通过辛勤的努力, 才能达到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才能真正发挥科技期刊的作用, 使科技期刊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传播科技信息, 提高科技期刊的作用, 这样才能够得到学术界同行的承认, 才能够通过科技期刊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资源。但是, 提高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 谈何容易!高质量的论文从何得到, 大众化的科技论文如何提高可读性, 才能保证期刊的竞争优势, 这是非时政报刊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期刊办刊决不能以作者为主, 不能只是寄托于高质量的论文, 科技期刊从获得高质量论文是有条件限制的, 但科技期刊获得一般水平的论文却绝非难事, 但这样的论文除科技含量外,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语句的失误, 论文的撰写规范, 三级标题的使用等等要求, 只是体现在征稿要求上, 却不能体现在刊出的论文之中, 这显然是责任编辑没要做好对论文的编辑工作, 究其实质原因, 可能是工作量太大的原因, 也就是追求利润造成的结果[2]。编辑工作不能只注重数量, 不重视质量, 即使是文字的错误, 如果一旦出现差错, 没有发现就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些损失有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文字上的错误可能会误导今后的科研工作, 可能会造成在科研工作中, 会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 显然, 就会降低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这不仅对社会造成浪费, 也会误导读者撰写论文的能力。
2. 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衡量标准
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 一般要从科技期刊的内涵质量和外在质量来评价[3]。其对内涵质量的评价, 是由专家来评价论文学术水平, 如果论文是前沿的, 一定会受到同行的重视。这需要同行专家给与审核, 高水平的论文要信息量大, 要在论文中表现出科学性、准确性、创新性和时效性。高质量的论文一经刊出, 应该产生“信息大量传播”的效应。尤其在信息时代, 其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论文的外在质量, 是对论文的编排形式, 要注意能够吸引读者, 同时还要文字清楚, 没有失误, 这样才可以保证科技期刊的可读性, 因此, 科技期刊编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针对科技论文的内容、结构、文字、图表、参考文献以及编排格式等, 按照规范进行编辑, 对论文从不同方面进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编辑加工, 如果论文达不到这些要求, 可以通过编辑的工作能够达到, 通过以上的努力, 就可以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内涵质量和外在质量,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注意, 因此, 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衡量, 必须通过对论文合理的科学化管理, 才能使科技论文的内外质量都得到保障。
3. 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措施
提高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 需要采取许多措施, 在这些措施之中, 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力量。
3.1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
科技期刊的质量决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 编辑对科技期刊的每一篇论文都是努力的结晶, 字里行间都浸透着科技期刊编辑的汗水, 要提高科技期刊论文的质量, 就必须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做起[4]。要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良好的思想和业务能力做起。同时, 还要具备对科技论文水平的鉴别能力、还要具有对论文文字的驾驭能力, 编辑要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这些能力, 需要创造条件, 使科技期刊编辑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 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这种提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一个不断交流和探讨的过程, 才能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 帮助科技期刊的编辑认清工作中的问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还要重视对编辑工作的总结, 要注意审读反馈的意见, 将失误记录下来, 分类整理, 再通过共同讨论, 群策群力, 促进科技期刊编辑加工质量的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如果只掌握某一学科, 是难以承担编辑工作的, 对科技期刊编辑技术能力的要求, 不但掌握的知识要宽而博,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这样的编辑才能适应科技期刊发展的需要。
3.2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意识。
要做好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 就要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质量意识。首先就要重视科技期刊的质量, 要对科技期刊的质量一丝不苟。其次, 科技期刊编辑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科技期刊编辑要以对科技论文编辑质量高为荣, 劣质为耻, 要对自己编辑的论文质量以高标准, 严要求为目标, 要将论文中质量问题, 在编辑过程中全部消灭。这是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的事, 这样才能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3.3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质量控制。
首先要求编辑人员要遵循严格的标准规范[5]。要坚持三审制, 保证质量, 科技期刊要通过选题论证、责任编辑负责制、责任校对负责制和对论文大样的检查、出版后的评审等制度, 来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此外, 还要考虑如何确定文献中量和单位、名词术语等的规范, 需要建立科技期刊编辑的流程图表, 来具体的安排编辑过程的时间节点, 利用CNKI的投稿系统, 快速的完成检索、审稿和录用的过程,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就是要保证论文的刊出时间, 尽量加快论文的运转。同时, 要选择符合刊物的选题宗旨, 注意对具有创新论文的发表。为确保从征稿到刊出的时间, 科技期刊编辑部还应尽快编制编辑加工的操作规范。尤其要注意加强对电子文档的保密和管理工作,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编辑部还可以通过质量管理活动, 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从降低过程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
3.4 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要持之以恒。
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来讲, 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工作, 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 一篇好论文, 它既是作者的努力结晶, 也是编辑人员辛苦努力。要把提高论文质量的工作贯穿到各个管理环节之中, 才能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向社会奉献优质的科技信息, 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释
1[1]穆励生, 王大庆.科技编辑工作百问百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41-44
2[2]克劳士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M].杨钢, 林海,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26
3[3]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231-239
4[4]徐柏容.期刊:长流的江河[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56-162
信息传播质量 篇3
该书紧紧围绕“什么是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为什么需要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两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厘清 “信息资源传播需求产生的根源”,解决“如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现实问题。该书运用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电子政务媒介、传播过程模型、传播的复杂网络和共享机制等维度建构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理论体系;从共享需求分析、共享方法和参考模型等方面建立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方法体系;同时探讨了基于云政务的新型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
当前,云计算正在掀起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一轮革命。云计算环境下,政府信息传资源传播模式将如何演变?政府组织形态将如何演化?公共服务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将如何变革? 对政府组织而言,云计算的运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由原来的“分散”管理模式变为“集中”管理模式。此书认为,随着云计算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将逐步形成一种与传统电子政务不同的新型政务模式———“云政务”。云政务模式下,一个省级政府或市级政府组织可建立统一的“政府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使用”,能实现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政务数据库、政务平台和政务应用软件的全面共享,能有效地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由此可见,该书能为研究未来的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新闻取舍决定传播质量 篇4
一、何为新闻取舍
新闻取舍是指新闻工作主体对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与判断,选取新闻信息的过程,是对传播内容的选取和舍弃。选择有价值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决定了传播的质量。新闻取舍在传播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在新闻记者在采访阶段的取舍,此阶段的新闻内容属于原始材料,主要靠记者选择;其次是新闻的编辑阶段,主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此阶段是由新闻编辑取舍;最后是阅读阶段,主要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由大众对已发布新闻进行取舍。
二、新闻取舍的价值取向与判断
(一)以追求导向价值为着眼点
首先,新闻具有导向价值,新闻内容应该遵循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与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不能与相关的政策法律相违背。新闻的本质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党传播思想的工具。因此,无论社会体制是否不同,新闻内容的选择标准是相同的,都是由国家主导的一种主观设定。从此角度出发,新闻的取舍需要遵从于导向,并由其要求决定取舍的标准。新闻取舍需要以导向价值为着眼点,不能与之相悖。例如,有这样一则新闻材料,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小红,从小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患有脑血栓,为了给奶奶治病,小红辍学去城里打工赚钱。新闻内容虽然很感人,但是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报道出来,有鼓励雇佣童工的嫌疑。因此,必须舍弃该新闻。
(二)以拓展文化价值为着力点
新闻具有文化价值,在内容上应该有文化内涵,包括先进的文化和传统的文化。在取舍新闻时,要着力于先进文化的创造和积淀,着力于文明精神和行为的传播与传承。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的英雄事迹以及先进人物通过媒体的传播广为人知,感染了众多的群众,激励了无数青年。经过了数年的沉淀,此种先进形象仍然刻在群众心中。1966年,穆青的一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塑造了一位受人民爱戴的干部形象,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但是其形象仍然成为当今党员学习的榜样,其精神成为一种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此新闻在我国文明传承以及文化积淀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以提高新闻价值为着手点
新闻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新闻主体在新闻取舍中需要注重新闻价值,受众的多少是决定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注重大众所关注的焦点。根据传播学理论,大众传播并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双向的传播;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有选择和反馈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众的喜爱程度以及对新闻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媒体编辑的成功。张家恕教授在《颠覆与建构》一书中对新闻价值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善与美”。其中,善主要是指新闻所遵循的社会规范,美则是新闻内容的美感效应。这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取舍指出了方向。在提高新闻价值的过程中,可以增添善与美,从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在新闻内容中,应该将党的思想以及群众的心声相结合,把新闻的美感效应与社会的规范相统一,从而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作品。
三、新闻取舍决定传播质量的运用与深度思考
(一)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介新闻的作用
网络媒体能够为传统媒介(报纸、电视等)带来良好的填补作用,并为新闻内容带来更宽广的传播渠道。由于报纸的空间以及电视的时间有限,很多有意义的新闻被舍弃,不能公布于受众面前。网络媒体能够扩展新闻内容,使受众不受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新闻的内容。不仅如此,网络媒体所制作的专题报告能够将新闻事件的其他相关新闻搜索出来,便于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追踪。网络媒体丰富了传统媒介新闻的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群体对新闻扩充的需要,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交互功能,使受众能够自由交流。
(二)传统媒介新闻对网络新闻的作用
传统媒介新闻能够指引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网络新闻在进行取舍时,需要与传统媒介新闻的选择目标一致。新闻积淀下来的应当是优秀的文化,应当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洗礼,网络新闻需要以政治导向为标准,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动力,以提高新闻价值为目标。因此,在信息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网络媒体如果要加大新闻的权威性,必然要借鉴传统新闻,通过传统新闻资源的品牌效应来加大自身的权威性,从而形成有效的信誉保障。从专业人才的角度上来看,网络新闻媒体同样需要专业化的新闻人才,传统新闻人才的积淀将是网络新闻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取舍成为新闻传播质量的决定因素。新闻取舍应当以追求导向价值为着眼点,以拓展文化价值为着力点,以提高新闻价值为着手点,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网络新闻可以与传统新闻合作,从而提升传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至刚.取向与取舍:“学科”角度下的早期中国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9):66-79+127.
[2]陈莹.关于网络舆论暴力与新闻取舍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1(08):109.
[3]桂运安.区域性媒体对质量新闻的取舍——以《安徽日报》为例[J].新闻世界,2013(05):34-36.
信息传播质量 篇5
一、行为示范效果
近年来, 随着网络覆盖区域的不断扩大, 私人电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能轻而易举接触到身边的网络媒介。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 在国外, 关于青少年模仿影视作品和电脑游戏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在我国, 网络暴力诱发的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犯罪者多为青少年。
网络游戏通过其声像结合的符号系统, 运用语言、音乐、音响、图文、影像等渲染暴力行为, 这些虚拟的暴力信息会对人的感官造成全方位的冲击。最受男孩子们欢迎的网络视频游戏以格斗型、体育竞技型、冒险型为主, 其中大都包含暴力元素。青少年心智尚未发展成熟, 容易混淆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界限, 将网络世界中崇尚暴力的世界观纳入现实的生活轨迹, 进而造成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
由于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 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大范围的报道, 获得受众相当的关注, 往往会成为人们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对沉迷于网络世界的青少年而言, 游戏中反复出现的虚拟暴力行为成为一种“行为示范”, 长期暴露在其中, 很容易引发对暴力行为的模仿。
二、情感型效果
在以网络媒介为主的暴力信息影响下, 青少年首当其冲, 却并不意味着其对普通受众的影响不足以引起重视。媒介暴力不只影响行为, 还有可能影响人的生理、态度、情绪和认知, 我们往往会忽略对这些影响的考虑。
(一) 视野制约效果
媒介报道不是有闻必录, 而是有所取舍, 因而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从而影响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评估, 这是媒介对受众产生态度型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信息, 以获取凭借自己的实际经历所不能得到的认识, 因此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评估极易受到媒介报道的影响。出于营销的目的, 媒体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 掌握受众对什么感兴趣, 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由于媒介受众常常对异常事件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在媒介了解到这一点后, 它们乐于迎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 “反常性”往往被认为是决定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 与此同时, “犯罪”与“守法”相比属于异常性事件, 而且往往具备一定故事元素, 会更易于被媒体争相报道。
这样一来, 媒介传播中的暴力信息一旦过多, 受众很难区分现实环境与信息环境, 在媒体报道的潜移默化之下容易形成一种认识, 认为周围的世界可能充斥暴力, 进而产生恐惧或对社会现状悲观失望的情绪。
(二) 脱敏反应
在与媒介接触的过程中, 不同的传播内容可以触发受众不同的情感反应, 而媒介对情感的长期影响则表现为脱敏反应。媒体对类似事件的长期展示, 会使受众丧失对这一事件的敏感性。如长期观看暴力节目, 这些节目往往着力表现暴力行为, 而很少展现受害者痛苦, 受众可能逐渐丧失对受害者的同情。
(三) 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 (moral harassment) , 主要是指对被害人的精神施加暴力, 而使被害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我们在估量媒介传播暴力的影响程度时, 往往会忽略其携带的精神暴力信息, 而精神暴力往往更能产生情感型效果。
人们易于将画面血腥程度作为评判暴力最直接的标准, 却常常漠视精神暴力的作用。在许多惊悚片中, 有的主人公具有相当的病态心理, 他们有着扭曲的世界观并往往做出令人发指的异常行为, 包括对受害者的精神折磨、虐待。这些情节中并不需要包含过多的血腥画面就足以达到令人胆寒的恐怖效果, 从而使观影者在影片结束后仍然心有余悸。
值得说明的是, 无论行为型效果、态度型效果还是情感型效果, 在有些情况下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能够相互作用。暴力信息可能先对受众产生态度型效果和 (或) 情感型效果, 令受众对所处社会环境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或是内心情感世界受到极大冲击, 以及对暴力行为产生脱敏效应;在态度型效果和 (或) 情感型效果的铺垫下, 行为型效果可能更易于发生。
三、结语
传播媒介中暴力信息的影响不可能全部除去, 但可以人为地控制和减弱。为了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影响媒介效果的因素,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即受众所具备的、抵抗媒介影响的素质和媒介所能控制的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
要想提高应对媒介暴力的素养, 就需要使影响媒介传播效果的因素朝着有利于减弱负面影响的方向发展。因此, 有效规避媒介暴力影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影视分级制度等办法减少儿童和青少年接触暴力信息的机会;二是受众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 丰富知识结构, 选择更加社会化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三是媒体在选择和发布信息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段怡然.媒介暴力的伦理反思[J].新闻爱好者, 2012 (3) .
[2]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信息传播质量 篇6
到2013年底, 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数量已经超过3亿, 而腾讯微信的用户活跃数量已超过了3.5亿 (如图1) 。
这两个社交媒体的发展速度令人感到惊讶, 新浪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版的推特, 但是与推特的不同之处在于, 新浪微博字数长度的限制可以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微信则有点像Facebook, 但在一些重要方面仍有区别:微信的私密性更好, 陌生人要添加好友, 必须通过用户的验证, 这就使得微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多的是建立在一个自己固定的朋友圈里进行交流, 而不像新浪微博那样广播信息。不仅如此, 微博与微信在传播信息上面的表现有所不同, 例如对马航MH370事件的报道中, 网络上最早的一条权威消息出现在3月8日8时29分, 而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账号中开始出现航班失联消息时间是9:30, 比微博晚了整整半小时。不仅如此, 人们通过关键词搜索马航相关新闻, 也能从微博找到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最新进展等。这一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微信与微博在社交与传媒属性上的互补。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的“5W模式”, 即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1]笔者将结合此模式来分析微信与微博在构建大众传播平台时所具有的互补性。
一、微信的精准定位传播与微博的多向度传播
微信是基于QQ平台所产生的一种社交类平台, 它的传播特点就是使得用户主体变得更加明确化、精准化, 这是微信与微博在传播上所具有的不同之处, 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微信与微博的轻松便利交流性, 使得它们在年轻人之间的受欢迎程度最高, 所以其传播主体更偏向年轻化, 很多用户最初使用微信的时候, 大部分都受到了其交友圈的影响。微博的定位是属于多方向定位,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自我欣赏, 同时也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欣赏, 用户所发表的一个言论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所以说微博的定位是属于多方位的。微信在社区网络中所倡导的是精准定位, 它所提供的是用户一对一的交流, 这是手机短信和QQ聊天的一种延续, 这就降低了资费的需求。
比如在马航事件中, 在马航MH370失联当天, “马航”这个关键词的讨论量只有66条, 而第二天在新浪微博的讨论量达到了170万次。[2]在微信中, 由于其社交属性非常明确, 多向度传播属性较弱, 就使得其信息传播速度受到限制。例如, 用户是不能对“朋友圈”的内容进行直接转发的, 用户必须先截屏或复制才能进行转发, 这一点不可否认地增加了转发的繁琐性, 限制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甚至造成信息传播的中止。而微博则是可以直接进行转发并评论, 这就形成了一个更好的传播链。
很多用户的微信账号是与QQ账号进行绑定的, 用户最初使用QQ是希望通过它来认识更多陌生的人, 扩展自己的交友圈,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用户的新鲜感慢慢减弱, 于是就开始把自己已有的好友发展形成稳定的朋友圈。而微信则“反其道而行之”, 它是通过与QQ账号的绑定, 最初是从已经认识的朋友圈开始, 再随着微信新功能的推出, 进而去发展到陌生人的层面。 (如图2) 在新浪微博中, 用户主体都是在公开传播自己的信息。微博的关注有两种方式:单向关注和双向关注。这主要是看双方的意图, 用户可以去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和陌生人形成单向关注, 也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圈形成双向关注。 (如图3) 不过这一点在微信上也有所体现, 即用户的朋友圈和公共账号, 很多人对公共账号的关注就是属于单向关注的。因为微博的用户更具有“隐蔽性”, 而微信的用户主体更“精确化”, 这就使得二者在熟人圈和陌生人圈之间形成了互补。用户在使用微博上的单向关注和微信用户关注公共账号一样, 都是形成了一种“弱互动”链接。也就是说, 单向关注只是用户自身关注了对方的内容, 而不会形成一种很强的社会互动关系, 只是你可以每天看到对方所发送或推送的内容而已。
二、微信的私密情感认同与微博的公共信息分享
微信是受众表达情感和看法的重要平台。用户使用微信最主要的动机就是实现人际交往, 也就是利用微信来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美国学者库利就提到过:“对人类来说, 孤独是最大的惩罚”。[3]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 交流是群体中每个成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微信的信息写作和微博相似, 你可以用很简短的文字来对近期的事件进行评述, 或者追踪最近的新闻事件。但是大多数用户仍然是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 抑或是对生活发表感慨或“吐槽”, 让朋友圈的人及时地了解你最近的动态。因为微信朋友圈大部分是熟人且具有私密性, 所以用户在朋友圈的“吐槽”往往会获得朋友的认同感, 这样一种“强关系链接网”的存在, 使得用户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微博在这方面与微信的互补之处在于, 它的信息传播不具有私密性, 是一种公开的信息传播, 它的信息被发出去之后可以被陌生人看到并分享, 这两者的互补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心理。例如在针对“马航MH370”事件中, 微博上公开传播往往是新闻报道之类的信息, 即使得到大量转发的也很少会是用户自身情感所表达的内容。然而, 很多人会借助微信朋友圈把自己的情感展现给朋友看, 以表达自己对这次遇难人员的悲痛之情, 这样朋友圈之间的关系链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加深。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正是由于微信传播的“私密性”和微博的公开性, 就使得微信面对虚假信息传播的辟谣方面做得没有微博好, 例如在马航MH370事件中, 微博上就曾传出飞机“迫降越南”“发现失联客机信号”等虚假信息, 但是微博及时地进行了辟谣, 删除了微博谣言的原文, 但微信还在继续流传。也就是说, 用户在微博上进行转发时, 必须把转发的信息源进行保留, 这样就使得虚假信息在传播的时候, 相关部门可对追踪到的信息源进行删除,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断虚假信息的传播链。
三、微信的语音聊天与微博的文字配图
微信改变了以往的通讯方式。用户在使用微信时, 提高了自身被“朋友圈”的其他用户所认可带来的归属感。起初微博的兴起已经开始改变了受众传统的通讯方式, 人们逐步减少互相发短信的次数, 纷纷在微博上与他人分享自己身边的新鲜事。随着微信的出现, 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因为微信具有语音功能, 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这个平台直接与朋友取得联系, 这无疑是一个更方便的通讯方式。
微信和微博用户在进行内容传播的时候, 往往有三种选择方式:文字配图片、纯文字和纯图片的形式。文字和图片的结合, 是大多数用户会选择的方式, 因为配有图片的文字往往更具有感染力, 能够让朋友圈的人在看到文字的时候结合图片以了解用户的心理;如果是单纯的文字形式, 会显得过于单调, 在视觉上难以给予他人强烈的冲击力;单纯的图片形式, 在视觉上具有感染力, 但是纯图片形式不配以文字说明的话, 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或者是很难让他人了解用户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但是相比较而言, 微信用户之间可以通过语音来传达聊天内容, 这样的优势在于, 用户通过文字很难切实地感受到文字背后的“表情”。微信平台的构造主要是语音聊天, 个人对个人用户之间的语音交流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沟通方式, 用户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对方此时此刻的心理状况, 这种优越性是文字交流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就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心理, 因为微信是强关系链的交流, 用户会希望让自己的朋友更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感受, 所以语音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交流心理需求。而微博在信息传播上更倾向于“正能量”的传播, 因为微博的用户面比微信更广, 而且由于微博的公开传播特点可以让很多用户在网络上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一点是微信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微博的传媒属性更强, 而微信的社交属性更强。在马航失联事件中, 用户可以在微博上通过其搜索功能, 来获知事件的最新进展, 恰恰是这个简单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最便捷的主动获取信息的条件。微信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但是微信的语音聊天, 可以让用户在群聊过程中更好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去感染他人, 而微博则仅限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文字聊天, 进行私信或者转发。
微信与微博不同的传播方式对用户的心理形成了有效的互补机制, 用户在微博上往往会去寻找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 满足自己的新闻信息需求。即使微信也有新闻推送, 但是微信的优势还是在于朋友圈之间的交流, 这种更私密的交流让用户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 而且微信的语音交流则更进一步拉近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因为它不是仅仅在进行文字表述, 而是表达感情和心理。
四、微信的强关系链与微博的弱关系链
据CNNIC网调数据显示, 在微信中超过六成用户使用真实地区、超过四成的用户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使用自己真实头像的用户超过三成, 这样一层层的圈定人际关系圈, 使得用户之间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强关系牵连”。而强关系的存在, 就让用户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往往更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然而在微博上, 受众的“关系牵连”则不会这么强, 因为会受到单向关注的影响, 很多用户只是用来关注其他用户的信息, 而不是为了形成一个“强关系牵连”的社交圈。
但是二者都是用户之间互动的平台, 它让用户可以借助平台发表自己对某事的看法, 但是用户在发表看法的时候, 是基于用户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根据在用户的活跃度, 受众行为一般可大致分为三种状态:较少发言的潜水党、乐于转发点赞者、内容创作者。
潜水党往往是处于一种隐蔽的状态, 他们的活跃度几乎不被外人所看到, 但是这又不能排除他们没有受到其他用户传播内容的感染。转发点赞者其实是一种中立态度的表现, 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他人所创作的内容上, 而对这些内容所传达出的意义, 他们是感同身受的, 只不过是借他人之口来表达自己隐藏的情感。转发者既是在进行一种自我表达也是在和朋友圈的人互动, 他们所转发的内容多数来自于朋友圈或者公众账号。如果用户转发的是朋友所发布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朋友产生一种“认同感”, 更进一步拉近了朋友圈之间的关系。如果转发的内容是来自于公众账号, 那么纯粹是一种信息的传播, 很难与朋友达到心理层面的认同感。那么, 内容创作者的主动性则更强, 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社会习惯和思维方式来进行内容的原创。内容创作者不仅仅从内容的信息量中获得满足感, 他们更倾向于从创作中获得。
但是如果单纯地依靠受众行为来区分用户是潜水党还是转发点赞者或者是内容创作者, 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受众在传播信息的时候,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是说潜水党会一直潜水, 他们可能在明天就变为内容创作者, 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将其作为受众行为活跃度分析的一个标准。
微博是一种公开的传播, 它不设有任何屏障, 用户发的内容可以让所有人看到,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论政时事的平台, 大家可以在这里针对一个事件畅谈自己的看法。所以说, 微博是把用户从私密空间带到了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 让受众参与讨论, 从而构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微信则恰好相反, 微信朋友圈分享各种信息, 无疑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人们分享的内容越多, 这个圈子就越开放, 这样对朋友圈之间的了解就越深刻。朋友圈之间的信息分享让用户的交流变的更私密化, 由于微信的私密性, 它就把用户从公共环境中拉回了私人交流网络之中。所以, 微信朋友圈正是这样一个分享所思、所感和所为的网络虚拟社区。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 社区网络的构建让那些有共同兴趣的人实现了互动的可能性。微信朋友圈作为虚拟的社区网络, 它不仅仅是增强了用户线上交流, 还促进了用户之间的线下沟通, 比如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流。人们在使用微信和微博的同时, 就是把自己放入到了一个虚拟的社区之中, 他们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与他人交流, 而它们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平台。不仅如此, 二者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网络扩展到网络虚拟空间, 人们通过这一虚拟社区网络来不断地扩展和维护自己所处的社会网络, 这也正是二者在未来发展中所互补的重要原因。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引起了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变革。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 微博与微信理所当然地登上了传播媒介的“舞台”, 近一年以来, 随着微信的出现, 很多人以为微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微博, 很多人认为微信传播的私密性更适合中国人的传播心理, 但是通过对二者的传播方式、受众影响、社交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其实不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微信,黏着度,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谷红.信息平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 .涂光晋, 陈敏.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J].新闻界, 2013 (2) .
[3] .鞠宏磊, 黄琦翔.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内容传播与品牌塑造——基于凤凰卫视微博内容的统计分析[J].新闻记者, 2012 (6) .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研究 篇7
1 从读者、听众、观众到网民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 受众又称信宿或受者, 是指传播过程或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 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1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2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今天的受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听众或观众, 网民更会主动地选择信息、发布信息, 甚至会参与创造信息。在网络媒体中, 大众传播领域的读者、听众、观众已经转换成了网络的使用者——“网民”。
在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下, 网络时代带给网民前所未有的传播体验和传播自由、权利。与此同时, 网民在网络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性。
网民的“主动参与”。弗兰克·毕奥卡“简约效应”理论中描述了“主动型受众”的五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选择性。主动型受众在媒介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第二个特征是实用性。主动型受众运用媒介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第三个特征是意图性, 即有目的地使用媒介内容。第四个特征是参与性。受众主动参与、思考和使用媒介。第五个特征是主动型受众具有不受外界影响的特征, 即不容易被媒介说服。3进入了网络时代, 网民主动性集中体现在运用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先进搜索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注意、查找科技信息、以及有选择性接收和自我消化, 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 适时地参与科技信息的发布和评论。
网民的“传受一体”。在网络传播中, 网民往往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自由地进行角色转换或更替。一个人发布信息时是传播者, 而在接收信息时又成为受者。在网络环境下, 尤其是网络的双向互动性, 网民都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科技信息, 并将科技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在网络上创造性地传播给其他网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网民“接受—理解 (创造) —传播”科技信息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传播的“科技信息”是一种未经过验证的信息, 其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包括网民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和再创造的成分。网民的“主动参与”和“传受一体”在改变网民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特点
从传统的科学普及到现代的网络科技传播, 网民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科技传播活动中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这种参与和传播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传播的便利时, 对于如何把握好这种传播的权利和自由时则欠缺思考和规范, 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科技信息。
2.1 传播内容上:对科技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网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关注、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 如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公众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的极大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对科技事件的关注度提高。但在网络上,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态度更多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健康问题的担忧, 对科技问题的恐慌。另一方面是科学猎奇心理, 热衷传播神秘现象、“超科学”、伪科学等。这些直接显示了我国公众对科技知识存在着诸多的误解,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失衡”。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片面性”。网民使用网络媒体对于科技信息的理解和传播往往过于单一、片面。网络媒体上的科技信息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层层筛选, 不少信息甚至是对科学知识的断章取义和捕风捉影。网民通过网络查找到的信息本身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等问题。科技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 每一个网民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对科技信息的理解, 这种理解本身与科技知识的原貌是有差异的。此外, 网络上不乏网民自己创造的科技信息, 如网民以个人的经验未做任何实验研究当作科学结论发布;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评论, 以个人所获知的有限的科技信息驳斥科学结论。
2.2 传播过程中:存在情绪的扩张和科技信息的失真
网民由分散的群体、个人组成, 其科学素养参差不齐。网民不够理性的参与和互动, 使得他们对于科技信息的接受、理解, 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发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情绪的宣泄和扩张, 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失真和畸变, 经验与科学的混淆。这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 在传播过程中, 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焦虑”、“担忧”、“埋怨”和“恐慌”等情绪更加不利于网民正确的理解科技信息, 进而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
2.3 传播效果:形成“网络舆论”
陈力丹把舆论定义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舆论的存在。4
网络时代, 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 网民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网民可以根据网络搜索到的科技信息, 将对某一个科技问题的看法发表到BBS、BLOG或个人主页上, 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科技问题, 形成强大的群体舆论。当网络舆论强大到一定程度, 传统媒体捕捉到这一信息, 通过新闻报道形成传统媒体的舆论。网络舆论与媒体舆论两股舆论之流相互影响。
网络舆论的形成显示出“漩涡”式特点。网民可以围绕某个焦点科技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问题发表看法、意见, 其它网民接收信息, 发表反馈意见, 网民间的双向互动犹如一个漩涡将越来越多的网民吸引到漩涡中,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群体意见, 产生舆论, 影响社会管理决策。网民这种“不受限制”的意见发表, 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但这种舆论的科学性则是难以保证的。
“镍铬烤瓷牙事件”中, 网民以“人民需要真相”在天涯社区发帖“应当禁止镍铬烤瓷牙的使用”, 引来跟帖无数, 迅速在各大网站中流传。网友在网络上组建讨论群, 并且质疑相关部门和国内医学研究。在巨大的恐惧下, 不少公众将口中的烤瓷牙拔掉。在我国安装过镍铬烤瓷牙的庞大人群中最终引来了一场争论和恐慌。
在这起事件中, 网民得出“镍铬烤瓷牙导致肾病, 应当禁止使用”这一结论的依据就是网民自己安装镍铬烤瓷牙后出现的不良状况和在网络上查找到的一份来自美国的病例报告。而这种结论的科学性则不得而知。
3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局限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 如生命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资源危机等, 网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导致对科学信息的误解甚至讹传, 引起恐慌。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态度。而受众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力直接受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的限制。“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 (P.D.Hurd) 在1958年提出, 用来表示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理解。目前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Miller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 科学素养包括: (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 (即科学本质) 的理解; (2) 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 (即科学知识) 的理解; (3) 对科技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中国科协组织的多次公众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量表主要是根据Miller的三维模型编制的。
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较低。通过中国科协多次对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显示, 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逐年提高, 但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3.2 科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 过去很长一段是时间, 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仅为少数人掌握的专业领域, 广大公众很难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但科学知识仍然是掌握在科学家手中, 大部分受众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有限。而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获知的科技信息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真假难辨。科技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性。科学技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对于科技问题的认识也将随着时间而不断深入。在科技问题的真相浮出水面之前, 难以定论。科技进步除了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科学的应用同样也可能危及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失控。科学本身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并非十全十美, 有些科技信息在目前情况甚至不适宜公开传播。而大部分网民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和评论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到这些。
3.3 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信息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发布的科技信息是未经筛选、完全按照自我的理解编排信息, 发表意见。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使得网民各种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流入传播过程中, 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也是优劣并存。受众网络舆论的质量难以把握。
此外, 网民发出的舆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抢先一步形成并壮大, 在公众中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往往依靠新闻报道的“后发制人”以正视听, 媒体意见形成的滞后性使得媒体舆论的影响力由此受到削弱和制约。不当的网络舆论将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因此, 加强对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须加强舆论引导, 以抵消其负面影响。
4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接受与交流。科技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普功能、经济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其中, 科技传播的舆论功能是通过科技新闻传播来实现的。5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和不足, 使得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需要大众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因其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在引导网民“科技信息”传播中应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以下思考。
4.1 网络媒体要加强“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媒体具有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人们认知变化的能力, 在公众头脑中建立起突出的事务或形象。网络环境下, 虽然网民具有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性, 可以自由的选择、查找信息, 但并不意味着网民不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 但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信息“守门员”的作用只是减少, 而不是消失。实际上, 网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 依然受到网络媒体编辑等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以头版头条、本报评论等显性的形式出现, 但却以其它方式存在。网络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选择和发布信息, 网络媒体编辑在选择转载传统媒体等新闻报道中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目前, 对于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尚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但网络媒体不能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受到挑战, 就放弃其“议程设置”的功能。
4.2 传统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功能
传统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网民的“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本文仅就网民“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以下舆论引导策略:
坚持舆论形成的科学性。科学的本质是严谨、求实, 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6如要对受众的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就必须保证舆论本身形成的科学性。这种意见形成过程的科学性比公开发布的意见本身甚至更为重要。
科学的态度、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要对网络受众进行舆论引导, 仅凭“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模糊报道”等传统运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科技传播舆论的形成必须坚持科技信息的正确、准确、和全面, 维护科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在科学的态度基础上形成舆论, 方能在进行合理、正确的舆论引导的同时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发挥传统媒体科技信息优势。科学家及科技媒体从业者手中掌握着较多的科技知识。而科技新闻记者往往掌握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一线的科学家信息。科技记者要凭借其较高的科学素养、较丰富的科学知识, 掌握全面而准确的科技信息, 形成对科技问题的科学认识。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 需要根据网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缺乏而导致错误舆论的形成, 媒体就应该尽量填补缺失信息, 让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打消网民的偏见和非理性的认识。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来源、渠道有问题, 则应指出其局限性, 并告之正确的信息渠道。如果是网民对科技问题认知的不够准确, 媒体需把正确的科学结论传达给网民。如果是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目前并没有最终结论, 则应让网民秉承科学的态度对待未知的科技知识。
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 重视网民的反馈。科学传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技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到安全、健康, 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网络上被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的疑问, 往往是由于网民本身的信息缺乏而引起。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此外, 网民对提出的科技问题往往具有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求媒体密切关注网民对科技信息的反馈。在网络上, 获得网民的反馈要比传统媒体简单便捷的多。及时了解网民的反馈, 对于进行舆论引导, 提高科技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现有的传播机制下, 媒体往往被迫应对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 媒体的舆论形成滞后于网络舆论。这对于科技传播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媒体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提早介入, 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 也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要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对舆论进行引导, 就必须发挥媒体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发现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收集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关注网民的动态, 避免科技信息的误解及带来的潜在危害。尤其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媒体时代, 更应该关注网民,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斯蒂芬·李特约翰,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力丹, 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达荣, 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7]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8]栾永玉.关于科技新闻的传播场理论的思考.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9]黄时进.科学传播发展中受众的主体性转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 .
[10]黄时进.受众信息素质: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基石.传播学研究, 2007 (4) .
[11]胡晓梅.科学传播与网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