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精选9篇)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 篇1
世界进入微信息时代
即时通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 是体量较小的微型信息交流最早萌发和实施的切入点, 从单对单的手机短信发送到手机短信群发, 从文字聊天室到音频视频聊天室, 从个人网站到大型网络平台的个人空间, 从博客到微博, 再到微音频 (如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平台) 和微视频 (如搜狐微视频平台) , 应该说, 移动信息服务商和社交网络运营商是微信息发展的幕后技术推手, 这其中, 微博客的运用最为充分, 影响力也最大。2006年3月, 威廉姆斯 (EvanWilliams) 推出社交网络和微博客服务工具Twitter, 2009年, 微博客在我国全面兴起, 2011年上半年, 我国微博客用户由6300多万剧增至近2亿, 增幅超过200%, 普及率由不足14%飞升至40%以上。[1]微博客用户以个人用户为主, 但也不乏政府机构等组织, 个人用户大多为草根民众, 但明星效应也很显著;大家关注的内容多以生活、娱乐为主, 但从来也不缺腐败等大小政治话题。文字也好, 图片也好, 音频也罢, 视频也罢, 超低的门槛引来超众的参与者, 话语权在这些碎片中得到广泛的分享。我们已经步入微信息的时代, 网络微信息的各种新闻效应应该引起新闻从业者的高度关注。
微信息的界定
关于微信息, 目前还没有成熟和完整的内涵界定。百度百科仅有一位网友给出自己的见解:“微信息即快速传播信息。”这个定义仅仅道出了微信息的一个特征:传播速度快还很不完整;有一个名曰“微观天下”的网站, 号称中国首家微信息门户网站, 其内容像一般综合信息网站一样, 几乎无所不包;信息类型也多种多样,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都有只是网站建设时间较短, 信息量不是很大。其所有的信息有一个总的特点———短小, 这正是微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笔者也给出自己对微信息内涵的不成熟看法,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认为, 微信息是指体量较小的信息,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地讲, 它包括一切现实形式和虚拟形式的短小信息。现实形式的微信息如便条等短小文字绘画等小图形, 简短说话和歌唱等短小音频, 动作和眼神等简单身体语言, 还有眼睛所捕捉到的其他短小视觉信息, 等等。狭义地讲, 它包括电子和数字等虚拟形态的各种类型的短小信息, 如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现在, 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微信息, 是狭义上的理解。
体量小是微信息最突出的特点, 但这是相对而言, 没有很成熟的裁量标准。微博客是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典型案例, 微博客先驱者和最大成功者Twitter, 把每篇微博客文字的篇幅限制在140字以内, 国内大型微博客服务商也大多采用这个标准;但对于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体量限制, 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说法。国内知名网络服务商腾讯公司在推出微博客服务之后, 又于2011年初推出了微信服务, 这是一款针对智能移动通信工具而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 该软件针对移动通信工具所用的QQ进行创新, 突破了文字信息传播的限制, 实现了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 这是多类型微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传播的重大突破。该软件本身免费, 由网络运营商收取通信时产生的少量上网流量费, 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欢迎。
微信息传播的新闻效应
在网络当道的今天, 微信息在众多重大突发事件中都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不俗表现。以微博客为代表, 2011年, 从贫困地区孩子免费午餐计划、志愿者拦车救狗、故宫夜盗到威廉王子大婚、药家鑫案, 再到李阳家暴事件、卡扎菲身亡等等, 微博客无处不在, 而且步步抢先, 知名微信息平台已经让传统媒体感到巨大的发展压力。微信息传播所发挥的巨大新闻效应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下面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种新闻效应作以简要分析:
广播效应。“3秒上传, 30秒扩散, 30分钟可能就有人上街聚集了”[1], 这就是微博客的速度。六度空间理论认为, 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6个人, 你就可以认识你想认识的任何一个陌生人。这说明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着弱链接关系, 微博客将这个理论实践得很好, 它强化了人们之间的弱链接。一条敏感微信息周围聚集的人中, 有发布者、传播者和反馈者, 还有发酵者;它混合了单体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 使信息呈几何级的复制和传播, 像病毒一样扩散[2], 这样的广播效应是非常强大的。吴菊萍徒手接坠楼儿童、小悦悦被车碾压等突发事件发生后, 由于微信息的惊人传播速度, 迅速引来亿万国人的高度关注。
围观效应。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把社会控制模式比做一个超级全景监狱, 像一个没有围墙、塔楼、窗户和狱卒的监管体系, 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 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 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 而犯人却看不到他, 犯人之间也相互看不到[3]。这是传统的社会管理和监督体制, 网络微信息传播和交流模式的广泛应用, 颠覆了这个传统, 在新的监管体系下, 管理者丧失了把控信息资源的优势, 普通民众分享了很大的话语权, 人们不仅可以相互交流, 更重要的是, 大家还能围观某一人物或事件, 彼此信息较为透明, 大家相互监督, 形成了与全景监狱完全不同的监管模式———共景监狱模式[4], 引发了较为突出的围观效应。如2010年, 全球著名搜索服务商谷歌离开中国内地, 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下嫁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吉利, 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和钟家拆迁命案等重大事件都遭到了网民微信息的持续“围观”, 众多网民的态度影响了事态的发展, 甚至是结果的发生。
蝴蝶效应。热带雨林里一只蝴蝶轻轻扇动几下翅膀, 就可能造成遥远的国家的一场飓风,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正是微信息平台所擅长发挥的一种重要新闻效应, 郭美美事件比较具有代表性。一个年轻女子的炫富, 新浪网实名制的认证错误, 将似乎本无联系的中国红十字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个普通女子引发了一场中国民众对中国官方慈善管理组织的严重信任危机, 进而导致民众慈善捐款的热情大大消退。在郭美美炫富事件发生的次月, 全国各地的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数目锐减, 如深圳红十字会收到的社会捐款同比下降97%, 而佛山的红十字会则颗粒无收。新周刊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 82%的网友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会捐款, 15%的人表示查清了账本后再说, 只有2%的网友表示会继续捐款[5]。
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在经济学上主要是强调个性化, 看中的是客户的数量, 赚每个客户很少的钱, 但要争取最大的客户量。微信息的力量之所以强大, 根本就在于众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微博打拐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1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新浪网开设微博, 呼吁大家利用随手拍照片的形式来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开通仅10余天, 就吸引5万多名网民关注和参与[6]除了普通民众, 还吸引了歌星韩红、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和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王昊 (月亮姐姐) 等名人的参与。截至2012年1月, 已有7000余张儿童照片上传到网站, 有多名儿童被解救。
结语
微博客实名制启用在即, 微信息的公信力将大大增强, 传统媒体可以关注名人和草根的微信息资源, 整合微信息资源, 增强传统媒体的表现力;通过与网民的话题互动, 与网民进行微信息交流, 增加传统媒体的关注度;高度关注并充分借鉴微信息传播所引发的各种积极新闻效应, 重视传统媒体与微信息平台的交流与有效融合[7], 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侯召迅.辩证说微博[J].中国记者, 2011 (9) .
[2]金晓春, 金永成.微博的“广播”效应探析[J].新闻界, 2011 (2) .
[3]栾絮洁, 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新闻与写作, 2011 (9) .
[4]喻国明.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需要“安全阀”[J].新闻与写作, 2009 (9) .
[5]李颖.我国官方慈善公信力下降各地红会均称捐款锐减[EB/OL].国际在线.
[6]罗颖.微博打拐明星行动[N].北京晚报, 2009-02-09 (34) .
[7]寿娜佳.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之道[J].当代电视, 2011 (5) .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 篇2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传播媒介形式,进而衍生了网络新闻。呈现出反应快,针对性强,方式灵活的发展态势。而网络新闻与过去的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比较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在传播特性上的异同,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新闻的特性,发展状况,创新性。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媒介自媒体
关于网络新闻的界定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1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 随着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能力与精力采用新的技术,关注更多大众社会信息,网络新闻的发展也以涨潮般的速度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
一、从拉斯韦尔“5W”模式看网络新闻传播特性(优势)
1、传播源(谁)(交互性)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在传统新闻中,传播者一般是专门的传媒组织,机构,及其中的工作人员。而在网络新闻中,传播者不再是单一的组织,集体,更多的大众也充当起了传播者的角色。大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可以参与,发布,成为一个个传播源。将之称为“自媒体”,“特指以普泛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草根网民,以简易的电子化手段和数码技术为支撑,在私人的独立空间内,无需经过专业编辑的过滤,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传递和分享新闻信息或非新闻信息的新型媒体的总称。”2网络新闻编辑学如近年流行的博客,播客,微博等都是自媒体类型。网络新闻不仅有专门传媒组织发布的新闻,更有普通大众发布的个人信息,体现了网络时代下网络新闻的交互性。
2、传播通道(时效性、全球性)
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传统新闻大多依靠报纸、广播、电视来发布新闻信息,优点在于把关人的作用,信息大多较真实,权威,报纸和电视编辑时间较长,广播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只能凭听觉。而网络信息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真正做到了即时性,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相结合,基本能做到在事件发生的最短时间内传递出信息,并且不限距离,是全世界都能看到新闻,这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
3、内容(范围广、选择性)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具有综合性,公开性,开放性和大众性的特点,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并且受传播者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大众诉求的方式,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新闻受到更多的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更多的宣传国家意志,很少考虑民众的诉求,再加上民众参与少,内容较单一。而网络新闻因为传播源,传播渠道的改变,外在因素是媒体改变了传统思维,开始关注更大多数人的诉求,站在民众的角度上思考,而民众也有了渠道去更多的参与其中,所以网络新闻内容丰富,数量多。进而使民众有了选择性,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深度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
4、受众(多样性、交互性,自主性)
就是受传者,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是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新闻中,受众受到了一些制约,如不识字的不能读报等因素,而网络新闻的受众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去接受信息。因而涵盖了更多的受众。包括了精英阶层,大众阶层,都可以从网络上自主的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再加上网络媒介的特点,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也可以是媒介组织。例如在微博上,有许多的问题都是普通民众先发现提出来的,媒介组织看到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去挖掘、采访、仔细报道,从这个角度上看,受众和传播者的界定不再是那么一定,而是有了交互性。
5、效果(反馈性、有效性)
指传播者通过媒介发出的信息即传播内容传至受众,从而引起受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传统新闻发布后,由于受到媒介的制约,不能及时反馈效果,从而无法判定传播活动的成功有效与否。对于下一次的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没有实际效果,不能更正劣势。而网络新闻发布后,通过各种渠道,人们能同时接受并反馈,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不仅使传播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效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使民众有了能发表意见的场所,提高了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形成聚合力。
二、网络新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劣势)
1、真实性和可信度降低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新闻更要全面、准确、真实的报道新闻。但是在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新闻媒体或个人为了吸引受众,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或假的信息编发上网,转发或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不仅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这是因为网络新闻的发布不再和传统新闻一样经过层层把关,有把关人的细心把关,相反因为信息源的增加,任何人和媒体都可以随意发布信息,造成大量信息缺乏检验性,进而造成新闻失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这是网络新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全面封杀造假者,实行媒体问责制,建立媒体主编或责任编辑引咎辞职制,强化媒体的把关意识,加强对编辑、记者的培训,提高其识别虚假新闻的能力,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旦发现虚假新闻,立即更正并尽量清除,以防误导更多的人。3网络新闻产生失实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2、信息重复性和重量轻质
网络新闻由于新闻传播源范围广,所以新闻数量众多,但大多数的媒体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的支持,制作技术还欠缺等因素,造成了信息的大量重复,再加之一些媒体只是单纯的追求眼球利益,只求点击率,故没有重视信息的质量,或者由于其它限制,形成了重量轻质的局面。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耗费了人力,物力等资源,不利于网络新闻的长远发展。
3、著作权纠纷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增多
现行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中,没有涵盖互联网上流通的数字作品。由于网络新闻内容浩如烟海以及把关人功能减弱,网络上充斥着内容芜杂、与公益无关的隐私话题。所以,面对种种问题,加强宏观管理是当务之急。只有加强网络新闻界的法律管理,才能提高网络新闻作品的品质,优化其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不足之处,要力争改进。“对于自身的优势,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自身新闻传播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信息服务内容和各类网络服务项目,开掘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从而能在将来的网络新闻大战中处于不败之地。”4网络新闻现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网络传播》月刊.2007.3
【2】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3】王念秋.网络新闻产生失实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开封大学学报.2007.3
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篇3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 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 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 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 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 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 是唯一的新闻信息发布源头, 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 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 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 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 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 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 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 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 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 或信息量少, 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 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 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 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 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 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 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 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 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 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 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 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 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 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 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 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 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 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 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 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 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 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 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 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 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 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 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 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 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 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 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 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 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 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 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 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 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 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 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 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 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 不想点击接着阅读, 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 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 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 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 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 走进第二层次, 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 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 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 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 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 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 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 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 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 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 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 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 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 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 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 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 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 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 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 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 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 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 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 程度深不深, 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 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 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 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 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 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 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 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 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 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 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 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 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 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 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 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 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 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 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 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 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 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 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 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 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 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 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 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 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 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摘要: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 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 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 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 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 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传播形式,网络新闻,互动性,双向流动
参考文献
[1].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篇4
如电脑性能、网络连接速度、浏览器页面大小、分辨率、色彩、字体、字号等。这些因素影响到接收者能够接收哪些信息,接收信息的质量。
电脑使用习惯
如信息接收者是偏好使用键盘还是鼠标,他上网的地点主要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这些因素都会对信息接收发生作用。
(2)层次结构的效率
在层次结构中,信息发送者会希望所有信息都能被接收者接触到、接收到。但是,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高成本的、快餐式的阅读,要做到每一个接收者接收到所有信息是很困难的,在一些大型的网站,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发送者的目标,最终是让接收者以最小的代价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也就是提高层次结构的效率。
层次结构的层次级数与每一层信息的数量的关系,是决定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层数越多,则到达末端信息所经过的路径也越复杂,但这并不符合一些人的阅读习惯。在高层次的页面放的信息数量多,则信息的曝光率较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这些信息都会被接收,也不表明这样的信息传递效率最高。因为这种情况下,接收者要在一定数量的信息中做出选择,选择同样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在首页等高层页面放的数量较少,位于这些页面的信息被接收的可能性较大,但位于低层页面的信息则可能就会陷入无人理睬的境地。合理的分配,才能够带来较好的效率。实际上,这种效率仍然与信息接收者的接收心理与行为结构有关。
层次树结构依附的信息发布主体是网站,因此它是一种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样,它所提供的是多通道出口。
(二)信息流动结构
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他们发布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它能进一步的流动,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信息能否流动,流向如何,取决于以下因素:
信息本身价值
一条信息越是与信息接收者的价值判断与取向相吻合,就越有可能得到接收者的认可与提升。提升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网络使之流动,继续广为传播。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信息的判断标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一些信息会同时被很多人提升,它们在网络的流向更加多元,流量也更大。
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直接影响到一条信息能否被人们接收,同样,它也会影响到信息能否顺利地进入流动。一般而言,在直线式的发布结构中,信息流动的动力较小,而在队列式与层次式的发布结构中,由于接收者数量更多,面更广,因此,流动的动力较强。
信息发布者的质素
信息发布者的形象定位,它的知名度、访问量、可信度,以及它的整体风格等,都会影响到他所发布的信息能否广为传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站上命运完全不一样,这里面,就有信息发布者的质素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不仅是价值判断的过程,还有其他内因参与作用,例如个人当下的心境、需求、兴趣等。
信息的流动,实际上就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不断复制过程。信息的流动结构也就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途径。从手段上看,它是网络的各种应用技术的组合。主要包括:
WWW网站;
电子邮件;
FTP;
聊天室与BBS;
ICQ。
从技术上看,不同的途径,都存在着推动或阻止信息流动的可能。
例如,WWW网站,促进流动的方式是转发,使信息进入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中。而阻止的方式是删除某些信息。
在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它沿着网络的物理结构渗透,在这个渗透过程,信息本身不断复制繁殖,形成分流,最终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复制是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布过程同时完成的,即以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等方式进行再次发布,开始它的下一个生命周期。因此,信息的发布结构会不断地对于信息的流动起作用。
互联网本身的网状物理结构,使信息流动的路径变得多样化。从物理结构上来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接方式可以极为丰富。如果一条信息自身具备流动的能量,那么要切断它的流动途径,是极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有人认为网络里不再存在“把关人”的理由。但是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是指媒体的把关功能。从网络信息的流动结构来看,不可把握与控制的是信息流动的方向,但是正如上面指出,每一次信息的扩散,都是一次信息的复制。而这个复制是由人来操纵的。这个操纵就是一次把关。对于媒体来说,也不例外。所以不能否认媒体的把关功能。但是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个别主体可以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起作用,从总体看,信息流动的确不是由任何个别主体所能完全控制的。
信息的流动过程虽然是以复制为基本方式,但是,在复制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衰减、变形的可能性。
信息衰减指用片断、局部的方式对信息加以复制。这种简化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 篇5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网络
21世纪人类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的兴起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应对网络信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新课题。
1 信息化时代本质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具体表现为,首先,在生产活动的范围广泛的工作过程中,引入了信息处理技术,从而使这些部门的自动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电讯与计算机系统合而为一,可以在几秒钟内将信息传递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从而使人类活动各方面表现出信息活动的特征;最后,信息和信息机器成了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甚至参与了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和原动性活动。在此进展中,信息/知识正在以系统的方式被应用于变革物质资源,正在替代劳动成为国民生产中“附加值”的源泉。这种革命性不仅会改变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它将通过改变社会的通讯和传播结构而催生出一个新时代、新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知识成了社会的主要财富,信息/知识流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情报源成了新的权力源。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将进一步实现民主化、平等化,这反映在社会政治关系和经济竞争上也许会有新的形式和内容,而胜负则取决于谁享有信息源优势。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必将带来全新的格局。
2 信息化时代特征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繁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关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3 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正面影响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通道,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不足。传播学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的应用与普及,标志着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关于信息传播的理念将被全面更新,各种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为人类各种信息的传播打开新的局面,新闻传播也将进入信息化、高速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它打破了以往传统传播媒介间的界限,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优点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型的传媒方式,传统媒介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着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今,网络更是以其巨大的优势和影响力给人类的信息传播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利与弊,网络其对新闻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影响。
第一,将新闻传播变为多媒体化的传播。传统媒介往往只是使用相对单一的传播符号作为传播方式,比如报刊使用文字来传播,广播使用声音来传播等,网络的应用,却使新闻传播成为一种多媒体的传播,声音、图片、图像、文字都可以在同一界面同时存在,超越了以往单一符号的传播方式,使新闻传播立体化、形象化、多媒体化,使新闻信息更加丰富起来。
第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虽然也很注重传播时效,但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制约,信息的采集与整理,以及播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闻的即时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传播则不受地域及时间的限制,可以达到即时与远程传播的统一,达到全球数字化信息传播的无障碍,以及快速和准确,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时效。
第三,新闻传播的信息容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和广播的新闻播报,都会受到容量的限制,同一时段的新闻内容受篇幅和时间的制约。而网络传播,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容量,可以随时更新,滚动播报,也可以无限链接,给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容量和空间。
4 网络对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媒体的繁杂和随意性,网站编辑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问题,网络对新闻传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一,新闻的严谨性受到挑战。由于网上信息传播快速,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往往会出现新闻的质量下降的现象,无论是文字措辞方面还是信息的准确度方面都会缺乏传统媒介的斟酌与严谨,数量提高了,质量却下降了,以真实严谨著称的新闻传播也会失去以往公信度,再加上网上虚假信息与谣言随处可见,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新闻评论缺乏深刻性。传统媒体已经建立起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拥有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与评论人员,比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等,不但给公众提供及时的新闻信息,还具有深刻的新闻评论与见解。而网络新闻传播,往往在新闻评论的深刻性上比不上传统媒体,也没有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高。
第三,网络新闻传播的可信度降低。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方便,使得网上的新闻网站和信息名目繁杂,质量良莠不齐,内容真假混同,许多网站还发布虚假信息和内容,使得人们对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也干扰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如果想要使网络传播方式刚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新闻传播方面继承以往的严谨认真的态度,给公众提供更多真实、准确、深刻的新闻信息,提高网络传播的公信度,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避免负面影响,使信息传播在网络化时代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圣平.网络新闻传播[J].中国新闻科技,2000(4).
[2]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3).
[3]孟德东.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J].新闻采编,2004(6).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路径探索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路径,探索
一、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环境的产生, 在新媒体时代下万物皆媒体。新闻传播路径有很多种, 以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进行展示, 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在新媒体时代下,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依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变革, 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改变新闻传播路径。本文主要对新媒体进行分析, 探讨新闻传播路径, 改变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方式。
二、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指传媒环境, 主要包括所有依托数字化手段的媒介。同时也包含进行数字化变革的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 是通过不同载体向受众提供信息, 改变受众接受信息方式的数字化媒体。
三、新媒体的特点
(一) 受众范围大
新媒体主要依托互联网发展, 可以在传播方式和形式上吸引大量的受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受众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来接收和分享信息, 如今已进入全民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直播等方式来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方式, 可以用不同形式来吸引受众, 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二) 传播信息的速度快
网络时代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 也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客户端的出现, 改变了受众的传统阅读方式, 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及时获取信息。可见, 在时效性方面新媒体具有极大的优势。目前, 很多重大事件都在网络上通过直播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 互动性强
在传统媒体中, 传播方式往往是单向的, 很少能够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但新媒体中, 每个受众都能够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 实现了实时互动。比如新闻事件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展示, 网民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实现互动;在电视节目中通过扫码等实现实时互动。但是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 给新闻传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新闻失实的现象屡屡发生, 并且很多媒体片面追求点击率, 出现标题党的现象。随着网络互动性的出现, 网络暴力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路径的特点
(一) 现实和虚拟的结合
网络给每个人提供了新闻发布平台, 但通常他们会带有主观色彩。在虚拟网络空间可以进行真实事件发布, 这就是网络虚拟环境和新闻事实的结合。自由的网络环境在提供传播渠道的同时, 也给网络环境的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 由于传播的速度过快, 容易产生谣言等虚假信息。所以, 要把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相统一。
(二) 平等传播性
新媒体环境的产生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平台。网民可以通过自身的判断和理解来发布相关的信息, 这就是一种人人平等的传播空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网络平台定会成为大众交流思想的阵地。
(三) 新闻事件的参与性
当某个事件发生后, 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自己看法, 对于社会中的现象进行舆论监督等, 督促政府完善相关政策。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平台。
五、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路径的提升策略
(一) 要加强对于新媒体的监管力度
新媒体的发展是优势和缺点并存的。在新闻传播路径中, 要加强对于新媒体的运用, 结合新媒体的创新能力, 实现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首先要加强新闻媒体的理念创新, 使自己不断发展。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 这主要取决于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传统媒体可以学习借鉴新媒体的传播手段, 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提高自身的时效性。
(二) 加强新闻传播方式的互动性
新闻传播路径多种多样, 传媒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实现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路径的发展, 就需要对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媒体自身的资源优势, 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等特点, 实现自身的发展;要增加新闻传播的方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创新, 加强受众参与度, 增强新闻互动性;要进行内容上的创新, 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进行多种形式内容的转变。传统媒体发布新闻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而新媒体摆脱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新闻传播方式在技术方面实现了数字化转变, 能够依托互联网技术等进行革新。
(三) 注重资源优势, 实现新闻价值
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和资源, 在内容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这恰恰是新媒体的不足之处, 但传统媒体在表现方式、互动性、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这时传统媒体就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内容上进行深度报道,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新闻的利用率, 避免重复报道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时效性, 而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新媒体的直播形式多样, 互动性强, 从而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六、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给我国传统媒体带来了危机, 同时也给新闻传播路径带来了变革和创新。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新闻传播路径的探索是必然趋势, 要不断经过创新和变革来发展新闻传播路径, 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 实现新闻传播路径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王云凤.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9) :128-129.
[2]李向阳.探索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影响力双赢之路[J].南方电视学刊, 2015 (05) :58-65.
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路径嬗变 篇7
新媒体的这一特质, 使得信息间的传播越来越趋于社会化, 传播的各方也在发生着极大程度的改变, 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中心化”, 而是演变为从传统的平面媒体到多元化的电子媒体的“去中心化”的辐射传播。这种改变, 满足了身在其中的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使得新闻的传播也根据受众市场的细分, 从大众传播继而不断转向分众传播。传播路径的改变影响着新闻业的发展, 新闻的传播必须不断的调适自己, 适应趋势的发展, 才能最大化自己的传播效果。
本文以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向为依据, 从新闻收发终端的硬件平台, 新闻在传受者之间的传播过程, 以及新闻在受者之间的传播效果三个方面, 分析了社会化媒体中信息传播路径的嬗变以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 [1]它鼓励用户在一个自发形成的“社区”环境中主动交流、对话, 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积极参与到某一群体的讨论中。在web2.0的技术支撑下, 很多网站都可以实现这种现实与虚拟关系的结合, 促进传播各方的交流。从现在大家讨论的社会化媒体来看, 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这种社会关系媒体化所带来的各种创新应用。根据国内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 社会化媒体大体可以分为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新闻共享网络、社会化书签等。[2]人人网、微博、土豆网等社会化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社会化媒体领域中的两个关键词UGC (users generate conte nts用户创造内容) 和CGM (cons um e rs ge ne rate m e dia消费者产生的媒体) 更充分说明个体用户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这种传播权利重心的转移, 使得信息传播路径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这条信息链上传播的新闻也随着人们对社会化媒体依赖的加深而受到影响。
二、社会化媒体中新闻传播路径嬗变
新闻传播路径在新闻学的语境中是个抽象的概念。“路径”一词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则用来表示一个文件的位置, 有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之分。绝对路径是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物理位置, 而相对路径顾名思义, 则是指某个特定文件所在的路径引起的跟其它文件或文件夹的路径关系。
本文探讨的新闻传播路径借用了计算机学中的相对路径的概念, 把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的传者、受者视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文件”, 各个不同的传受者在这个传播网络中即形成了离散分布的节点。每个节点有一个自己向外界收发信息的终端, 新闻就从这个信息链中的一个位置流向另一个位置。每个节点通过自己的收发终端与其他节点发生关系, 形成了下文要探讨的新闻传播路径。可以这么说, 社会化媒体增大了信息链中每个节点的权限, 使得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在传受者之间的, 以及受者之间位置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具体分析如下:
(一) 新闻收发的硬件平台移动化
从每个节点所持有的终端来看, 新媒体新技术赋予人们的是收发平台移动化, 而在Web2.0技术以前, 网络媒体需要受众有一个固定的信息接收终端, 受众必须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络, 打开浏览器, 才能获取一系列自己想要的信息。虽然网络给予受众海量的信息, 并且赋予其方便快捷的搜索, 但是受众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实现“联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信息的传播。而传统的纸媒虽然具有一定的便携性, 但是一旦信息发布出来后形成固定的版面和内容, 数量有限, 不方便受众及时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
技术的革新, web2.0、web3.0相继问世, 打破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限制, 将手机、PDA、电子纸等发展为除电脑终端之外的新选择, 使之既有传统纸媒的便携性, 又具有网络媒体的快捷性、易搜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社会化媒体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并发布自己的言论。终端的移动化, 大大缩短了信息在中转过程中的路径, 不管是对专业的新闻传播人员还是普通受众来说, 都为自己即时收发新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 信息链中的传受节点双方趋于平等关系
We b2.0改变了受众收发信息、阅读信息的方式, 对整个新闻传播的格局带来了重要影响, 信息链中的传受双方从过去的“一头大”逐步趋于双方的平衡, 受众在新闻传播的路径中越发占据重要的位置。
首先, 新闻传播过程中, 受众从信息链的被动接收端转变为主动搜寻方。在过去门户网站中, 新闻网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信息的权利中心, 它决定了信息的发布, 成了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但是, 在Web2.0时代, 作为门户网站主要支柱的浏览器这样一种单一的信息消费平台正在被多元化的平台所冲击。[3]受众不再只是登陆浏览器, 被动的接受门户网站为所有用户制定的新闻, 而是可以通过订阅、搜索工具主动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以搜索引擎为例:根据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 搜索引擎用户规模3.75亿, 用户人数年增长9319万人, 年增长率达33.1%。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8.6个百分点, 达81.9%, 跃居网民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率的第一位, 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入口, 而互联网门户的地位也由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转向搜索引擎网站。[4]通过引擎搜索, 受众可以就自己想了解的新闻进行针对性的搜索, 而RSS阅读器则主动把用户感兴趣的更新送到受众面前, 进一步省略了搜索的步骤。RSS同微博、社交网站一样, 都给予了用户自己组建信息网络的权利, 为自己设置个性化的新闻阅读方式, 在这种有针对性的传播路径下, 传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 处于新闻发布端的主体节点从过去单一的专业新闻工作人员变为专业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共同影响新闻采编。传统的媒体, 信息的产生依赖专业的新闻人员, 通过专业团队的采编, 发布给受众筛选后的新闻信息, 受众属于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而在web1.0技术中的网络, 网民虽然有了主动搜索信息的权利,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新闻的再生产, 但这种对新闻信息的行为往往是属于无意识的, 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在其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社会化媒体中, 每个用户作为传播路径中的一个节点都拥有传播的权利, 使得受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专业优势、时间优势等, 通过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手段, “更制度化地、更专业地参与到原创性的新闻生产中。”[5]尤其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 社会化媒体赋予受众对即时新闻报道的优势, 通过直播、现场评论等方式, 将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呈现在大众眼前, 而专业的新闻团队由于不在现场, 就只能通过那些非专业新闻人员的发言挖掘新闻线索, 进行深度报导。可见网民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 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 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非专业力量正在新闻生产领域进行着一种从边缘向中心的渗透, 虽然他们还没有到达核心地带, 但是, 他们与专业机构的交融已经形成, 并且会越来越紧密。[6]
(三) 新闻传播在受众节点间的辐射关系
社会化媒体注重的是用户的参与, 受众在社会化媒体中除了可以参与发布新闻, 最重要的是其新闻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人际传播是我们接收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口口相传, 往往是“一传十, 十传百”, 而且具有比较好的传播效果。而社会化媒体由于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络的平台, 更是放大了人际传播的效果,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使得信息的流传能够达到几何式的辐射传播效果。
社交网站、微博、视频共享等社会化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分享新闻、交流观点的平台, 使得受众主动接近媒体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获取与阅读过程, 而是一种与他人互动、融入社会的过程。[7]在这种互动中, 新闻的传播有一个自由的、良好的传播氛围, 新闻的传播路径也会因为人们的这种群体讨论得以扩散开来, 并通过交叉群体, 使得不同类别的新闻可以交互式传播, 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Web2.0技术还通过实现受众“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 然后根据投票数对其排序, 将网民热捧的新闻排在海量信息的前面, 这种由受众推荐“置顶”的新闻在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下, 很容易被更多的人关注。
三、传播路径嬗变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新技术的革新正不断影响着人们收发新闻、阅读新闻方式, 使得新闻传播路径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又反过来对新闻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 终端的移动化, 使人们随时随地收发信息, 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个人特征, 而这种信息的个性定制势必会导致新闻传播的分众化。在移动平台上, 受屏幕大小所限, 我们往往不是想获得什么新闻的深度报导, 而更多的是对一些实用的、浅层次的新闻的实时需求。对商界人士来说, 他的移动终端里可能更多的是关于财经、股市、时政之类的新闻;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 他可能更关注民生、时政、娱乐、旅游美食等新闻;对农民阶层来说, 他可能更关注天气、政策、民生等新闻;而对知识分子来说, 则在时政、学术、民生等方面更为关注一些……不同的人群, 他们的关注范围可能有交叉, 但却是紧密围绕自己的生活圈子形成的, 再加上RSS阅读器订阅以及搜索引擎等便捷的技术, 更容易将新闻限定在人们自己的信息传播路径范围内进行窄播。新闻在移动终端的传播, 必须适应这种分众化, 才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最大可能地降低信息的浪费。
其次, 社会化媒体扩大了受众一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人人皆可传播的权利促进了新闻的碎片化。在社会化媒体中, 信息以只言片语的方式从自己的传播节点中发出, 尤其是对于未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受众来说, 其话语中矛盾、零散的特征更加明显。随着这种对个人话语方式的重塑, 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将被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所代替, 形成传者群落的“碎片化分割”。[8]而一条完整的新闻正是通过将这些分割的碎片拼凑起来, 展现出事件正在发生的状态及其走向。
对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理解与重视这种碎片化, 通过对这些“碎片”的细分和重新归聚, 才能将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找出来, “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9]
再次, 社会化媒体中传播节点的辐式分布, 使得新闻传播更偏向以关系为主而非内容。社会化媒体中, 个人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相同的爱好、共同的社区环境等连接起来。诚然, 分众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对相同类别新闻有兴趣的人们更容易联系起来, 但是没有任何两个个体对新闻的需求是完全相同, 再加上“六度分割理论”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应用, 虽然我们可以组建自己的新闻信息网络, 但是在重视“关系”胜于重视“内容”的社会化媒体中, 我们总会得到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内容。如在微博上, 你关注的是一个财经专家, 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的是财经类的专业信息, 但是这个财经专家又对时事政治极具热情, 所以他可能会转发或是原创一些时政新闻, 占据你的信息接收通道。
最后, 由于各节点位置间复杂交错的关系, 使得受众的个性化不断的呈现出趋同的特质, 导致了信息传播路径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化”所引导, 人们对信息的最终评价, 是与他人互动后形成的一种认识。博客、微博、SNS等社会化媒体将网络新闻的个体迅速地汇聚成了一个群体, 当群体在关注一个新闻时,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 使得信息链中的新闻不断地重复、循环。如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地震, 一时间核泄漏成为微博网友关注的热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而同一时间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或是其他方面的新闻则很快被淹没下去。
四、总结
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是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 从前掌握在上层少数人手中的信息权利被分散到普通民众中。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社会化媒体传播信息路径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方式, 改变了传受者在信息链中的节点分布, 各类信息在这些节点中流动, 使得新闻传播的传统路径在不断根据受众需求进行重塑。
“以受众为本”是新媒体下越演越烈的趋势, 传者和受者之间已经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 这是信息时代进步的特征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说掌握了话语权, 对信息的传播就可以为所欲为, 不管是专业的新闻人员, 还是普通受众, 合理利用自己传播信息的权利才能维持社会化媒体的生态平衡。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播媒介开始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 人人皆可传播, 使得新闻的传播路径有了很大的变革。本文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受方视作信息链中的节点, 以新闻在节点间的流向为依据, 从新闻收发路径终端的改变, 新闻在传受者之间传播路径的改变, 以及新闻在受众之间的传播路径改变几个方面, 分析了社会化媒体中新闻传播路径的嬗变, 以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传播,社会化媒体,路径嬗变
参考文献
[1]安东尼.梅菲尔德.什么是社会化媒体[M].刘佳, 安步当车, M, 译.火花出版社, 译言荣誉出版, 2007:6.
[2]唐兴通.社会化媒体是不是忽悠?[EB/OL].http://tangxingtong.Blog.Techweb.Com.cn/archives/15.html.
[3][7]彭兰.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J].国际新闻界, 2008 (3) .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5][6]彭兰.新一代互联网再次改写新闻传播景观[N/OL].新华网, (2005-12-13) [2011-3-5].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2/13/content_6174964.htm.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 篇8
一、全媒体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它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媒体职业要求。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课程体系应该有大的改革,才能培养出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
首先要淡化专业界限。在国内有些高校新闻传播类各专业间的壁垒正被打破,教学内容实现了跨专业融合,甚至实现了校内跨学科的合作培养。这一改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在了前面,他们的“2+2”培养模式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这种培养模式要求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任选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并系统修读所选专业的主要课程。[1]虽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经验不是所有的新闻传播类院系都能借鉴的。但至少这种思路带给我们启发:在新闻院系内部应该着力打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间的壁垒。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不分专业,专业课设置可以完全一致,大三的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发展意向,适当体现不同媒体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同侧重。
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要达到的效果,使实践教学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改变目前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流于形式的状况。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也要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特别是适应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业务课程。除了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摄等相关课程外,各专业都要开设《网络新闻写作》、《网络编辑》、《网页设计》、《融合报道》、《数据新闻》等课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能够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2]即使是传统的理论色彩比较强的课程,也要注重和新闻业界实践的密切结合,将理论融合在实践中,使理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只在于采集和发布新闻信息,它还需要通过对各种内容产品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提升其品质和价值。同时,媒体的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区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新闻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再次要及时实现课程更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传播业界不断创造出新的传播形态,媒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重组。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形成的,多年来延承不变,已经和当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严重脱节。定期更替不适应新闻实践当下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课程,开设一批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新课程,成为全媒体记者培养的前提条件。
二、全媒体教学平台建设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技术训练尤为重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要朝着“全能型人才”转变。[3]搭建全媒体教学平台、开展全媒体实务类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是办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建设全媒体教学平台最重要的是建设全媒体实验室,训练学生利用多渠道采集、加工、处理信息,实现与纸质出版衔接的加工、制作、排版流程,以及与广播电视及网站内容制作相衔接的数字化加工、制作、管理流程,实现新闻出版的整体策划、整体实行,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能力,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全媒体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验室外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目前来说,可以建设课程微博、课程微信,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互动与深化,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累积新媒体使用经验,提升全媒体实践能力。
三、与媒体合作办学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实践,特别是媒体一线的实战锻炼。这种媒体实践不仅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所急需的。中宣部、教育部于2013年秋学期启动了新闻单位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人员互聘的“千人计划”,为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单位的合作,为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机遇、搭建了平台。
老师进媒体。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媒体挂职或定期观摩、考察,参加媒体的编前会、选题策划会等,投身一线新闻实践活动,追踪业界新闻业务变革,将最鲜活的实践内容和业界最新动态带到课堂。以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
记者编辑进课堂。由媒体指派资深记者,和专业课老师共同承担诸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学生进媒体。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力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进行传播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熟悉媒体和传播公司的业务流程,强化专业意识,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媒体的业务交流活动,开展学生评报等专业活动,保持课堂学习与新闻实践相一致。
学生办媒体。建立三个必备的学生新闻实践工作室:报编工作室、视频工作室和网络工作室,为学生搭建日常的媒体实践平台,做到人人参与,在新闻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
众包新闻合作。与相关报社、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媒体、机构合作,由社会单位提出产品的制作线索和制作要求,新闻传播院系的师生负责实施,实现双赢。
四、加强校企合作
在传统媒体处于守陈的态势下,新媒体和企事业单位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媒体实践这一块,各院校相关专业都很重视,但和企事业单位公关宣传部门的合作很不足,应该说是新闻传播专业办学的一块短板。
加强校企合作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符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规律。具体来说,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和微信营销、文化传播等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输送学生到这些公司从事具体业务,也可以在学院成立工作室,将这些伙伴公司的业务拿到校内做,甚至拿到课堂上做。将供给侧和需求侧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不至于和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实习的渠道也完全可以拓展到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使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宣传要求和工作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在求学期间就有针对性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五、案例库建设
在信息化环境下,知识的获取、疑难问题的解决都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依靠教师。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大的变革,教师角色也要重新定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教学方法。可以组建案例库、开发研究小组,从新闻业界的实践中研究、提炼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的案例库应包括新闻采访案例库、新闻写作案例库、新闻编辑案例库、新闻评论案例库、广播新闻案例库、电视新闻案例库、专题片案例库、新媒体传播案例库、广告案例库、新闻摄影案例库等10个案例库。
六、毕业论文改革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饱受诟病的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存在抄袭等现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理论阐述来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甚至将此与学生的学位授予相挂钩,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弊端。
在毕业生中推行以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的改革,是适应新闻传播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毕业作品可以是毕业生公开发表的一定数量或字数的新闻作品,并辅以相关文字说明,也可以是虽未刊播但达到一定要求的音视频作品,或者是针对某一广电媒体或新媒体的创设或改版总体方案及样片等。
总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诸多实现的路径,其核心就是真正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同时满足传播技能掌握上的全面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瑚.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国际新闻界,2014(04):147.
[2]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05):123.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 篇9
一、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现状
新闻传播学是一种专业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当代社会对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多让学生从媒体记者、编辑的实习开始,导致实习机会逐渐呈现饱和状态,也让实习变得形式化。同时一些院校由于资源有限等问题,未能真正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专门有效的指导,造成实践教学未能真正跟上当代媒体日益增长的用人需求。因此,如何加强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培养高层次、专业性强、复合型的新时代人才,对于当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培养新方案。综合当代媒体发展现状,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把握好如下培养方向:(1)培养现代传播理念;(2)培养较强“全媒体意识和技能”;(3)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及科学知识,其中包括熟悉我国新闻、编辑出版行业的法规与政策,熟练各种现代新闻传播手段与技术,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全媒体复合型专门人才。
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起点,而培养方案的制定离不开以专业实践教学为重点的理念,同时学校师生应随时关注本学科的前沿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现代新闻理念和全媒体报道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建立系统的全媒体实验教学模块,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新闻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全媒体技术和理念训练,依托新闻实验平台,逐步建成全媒体实验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新闻采制编播能力。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分为五大模块:(1)报纸模块:提高学生纸质媒介新闻策划与编辑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专业图像处理等业务流程以及实践层面应采取的关键技术。(2)广播电视模块:促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培养从事电视新闻节目和访谈节目采制、视音频节目编辑、演播、主持、网络直播等工作的能力。(3)数码摄影模块:熟悉国内影像后期制作业务系统的运行流程;应用外围设备及常用配套软件的安装使用,具备影视多媒体前期采集到后期编辑的相关知识技能;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摄影课程的教学、实习与科研系统;培养具备专业摄影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影像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4)数字出版模块: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数字出版教学、实习与科研系统;培养学生较强的数字出版物编辑、设计和制作、发布能力;熟悉国内外先进数字出版业务系统的运行流程。(5)移动采编模块:学习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的关键技术,了解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动态追踪报道、深度报道和预警报道的步骤。
(三)建立稳健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在建立校外新闻实践基地方面,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教育工作,达到互助互利的效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充分机会接触鲜活而多姿的实践生活。
同时,应加强对毕业生实习导师的培训与监督,提高教师的指导质量。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新闻传播教师到各种媒体去挂职锻炼,最好能取得上岗资格和第二职称;同时请资深媒体人士来学院讲座,从实践角度为学生作不定期的辅导报告,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水平。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改革人事制度,使用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一些有资历的记者、编辑,聘为实训教师,增强教师的整体综合实力。
三、结语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推荐阅读:
网络新闻传播05-24
网络新闻传播分析05-31
新闻传媒网络传播09-28
网络新闻传播主体12-02
网络新闻的传播力09-20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11-24
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12-17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播05-30
网络新闻文化传播管理09-09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