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共8篇)
信息网络传播 篇1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
现行的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根据1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修订,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条
依法禁止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不受本条例保护。
权利人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四条
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除外。
第五条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一)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删除或者改变的除外;
(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第六条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一)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五)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六)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
(七)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八)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第七条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
第八条
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九条
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著作权人的.作品后,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著作权人的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间的报酬。
依照前款规定提供作品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第十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除本条例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六项、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提供作者事先声明不许提供的作品;
(二)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
(三)依照本条例规定支付报酬;
(四)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并防止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服务对象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
(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六条至第十条的规定。
第十二条
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避开技术措施,但不得向他人提供避开技术措施的技术、装置或者部件,不得侵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通过信息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而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
(三)国家机关依照行政、司法程序执行公务;
(四)在信息网络上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第十三条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查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资料。
第十四条
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人认为其服务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犯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被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通知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和地址;
(二)要求删除或者断开链接的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名称和网络地址;
(三)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
权利人应当对通知书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应当立即删除涉嫌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涉嫌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并同时将通知书转送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网络地址不明、无法转送的,应当将通知书的内容同时在信息网络上公告。
第十六条
服务对象接到网络服务提供者转送的通知书后,认为其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未侵犯他人权利的,可以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书面说明,要求恢复被删除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恢复与被断开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书面说明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服务对象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和地址;
(二)要求恢复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名称和网络地址;
(三)不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
服务对象应当对书面说明的真实性负责。
信息网络传播 篇2
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2]。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 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3]。网络信息的传播, 在给世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变得更加容易, 互联网在提供开放信息环境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也在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如何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 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信息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5]。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 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1 交互性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是一种由媒体向大众的“单向传播”, 网络传播相对传统媒介传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交互性[6], 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受众之间可以直接交流, 其地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的受众随时可以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的传播者反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受众。
1.2 跨时空传播
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它不受时间、地点、版面、频道、国界或气候的影响。传统媒介会受到时间、地域和物理空间的限制, 而网络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到哪里, 网络上的信息就会快速地传递到哪里。网络传播使信息在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使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的眼光和境界。
1.3 多媒体传播
虽然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形式一样, 都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不同的是网络传播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符号, 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同时通过链接, 还可以在各种符号之间跳转。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可选择的多维信息, 融合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传播特点,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对受众的适应性。
1.4 虚拟性传播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信息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化的符号, 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国家和社会、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世界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匿名制或虚拟身份表现自我或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网民发言容易无所顾忌, 一些不负责的言论导致网上侵权事件频发。
1.5 传播人员的广泛性[7]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方便、快捷, 网民在扮演网络信息使用者的同时往往也扮演着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角色, 网民队伍的大小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者队伍的大小。网络信息传播成本低廉促使我国互联网使用者逐渐向各层次居民扩散。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 网民层次的不断延伸, 网络信息传播人员更加广泛。
2 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
2.1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异同[8]
由世界各地的网民通过因特网组成的网络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模式, 它满足了构成一个社会的必要条件, 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社会分工、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网络经济蓬勃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 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民, 没有国界之分, 没有地域之分。网络社会成员的参与无需物质身体到场, 以言论和行为表明自身的存在。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心理倾向组成虚拟社区、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社区活动。网络社会是一个自治社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有其自身的脆弱性, 黑客攻击、网络故障、法规限制等都可能引起网络社会大面积的瘫痪或消失。
网络社会尽管异于现实社会, 却始终是现实社会的别样表达和延伸。首先,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来看, 网民不能脱离现实的人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消失, 不再参与社会活动, 相对应的网民也就停止了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网络社会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活动规律。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的活动, 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人的活动的客观反应。因此网民的活动规律依赖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规律。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宽泛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多种多样, 基本反应了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获取信息、学习和知识浏览、论坛、娱乐、网上金融、网上购物和商务活动等。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无论是速度、范围、深度还是影响面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九成以上的网民通过网络社会来了解新闻、信息和热点。近年来, 不少社会热点都是先从网络社会中传播开。如南丹煤矿事故、孙志刚事件等;还有一些事件本身就是网络社会的产物, 如“芙蓉姐姐”事件。
2.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文字或图形等形式抽象即为传播模式。Lasswell (1948) [9]的口语化过程模式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模式, 该模式用“谁、说了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和取得什么效果”来说明的信息传播过程。Lasswell的传播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Shannon和Weaver (1949) [10]提出了网络传播的通信模式, 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并用熵和冗余来说明有效传播。Shannon和Weaver的网络传播通信模式如图2所示。
社会环境、个人认知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但以上两个模式都未揭示传播的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快捷、便利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 网络信息传播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 可以是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 呈网状分布。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等进行概括, 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11], 如图3所示。
网络传播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 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 没有边际, 也就无所谓覆盖面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不管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 只要上了网, 他就是中心, 可以自由地发布传递信息, 可以自由地检索、储存相加工信息。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为一体, 它赋予了传播者相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 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发布信息, 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 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
2.3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
个体与组织是互联网上最为直观的活动单位,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12]。
个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来自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利用互联网络交流信息是个体信息传播的主要动力。个体为满足自身信息掌控的需要, 通过网络检索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络服务的不断加深, 人们对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所需信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互联网的快捷的优势, 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这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是交互性。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通过网络提供的多种服务功能可以表达观点、提出倡议和参加讨论等。通过互动社区对某一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新闻网站就某件新闻给出自己的评论, 甚至建立自己的博客, 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些均反映了个体的一种信息表达的愿望和动力。
在现实世界里, 对事务价值的不同认定, 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这将导致认知失调, 也即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 必然要通过在网络中的积极参与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并获得承认。一些网络写手, 在现实世界默默无闻, 在网络世界确是声名显赫。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 但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 其本身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网民在网络中的社会活动, 很多情况下体现为群体活动。“从众心理”在网络社会中依然有显著的作用。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动力的个体心理因素之一。 组织的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源自政治的经济效益, 以及文化传播的需求。
信息社会技术的进步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为公民, 尤其为普通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行政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 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物的了解日渐增多, 对“效率”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 民主行政成为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为这一行政范式的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而廉价的途径, 为公民参政、议政, 更广泛地实现民主权益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 电子政务客观上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动力。
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 缩短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 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盖进来, 这样就把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 真正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合作。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日趋成熟, 电子商务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电子商务的发展, 以及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会成为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强劲的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 为任何个人、组织和社团在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宣泄情绪等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各种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空间是自由的, 包容的, 人们通过专门网站和搜索引擎来浏览、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BBS、电子邮件和聊天室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资源来休闲娱乐。个人、组织和社团对文化传播上的需求是组织信息传播的动力之一。
3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概况
3.1 国内
在我国, 社会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及网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促使一批国内学者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问题, 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有些专家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对网络信息领域的行为控制, 以调整国家、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CP (网络内容提供商) 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专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的外来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应对机制, 还有的对网络“人肉搜索”所造成的侵犯隐私权进行法律上的探讨。
总体来说,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管理非常重视, 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还是比较粗放, 针对网络一些新的特点而出台的措施都处于探索阶段, 招致争议也很多。法律也未形成体系, 漏洞很多, 缺乏操作性, 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完善。对于如何大力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调控的同时如何保障网络自身匿名、自由、开放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3.2 国外
从国外的目前管理经验来看,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需要统筹运用立法、行政、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首先, 立法是管理的基础, 发达国家政府看似很少对网络实施监管, 而事实上已利用法律对网上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其次, 行政是各国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比较常见的包括内容分级制、内容审查制、网站注册制、税收优惠制等。而行业自律则是互联网管理的必要补充, 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技术支持则是互联网管理的保障。
国外的学者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消极影响进行管理研究的同时, 更多的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这种关注, 既体现在研究角度的选取上, 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诸多影响;也体现在管控思路的导向上, 着重网络管理与个人自由与隐私的恰当平衡。
但在网络信息传播理论与实践过程当中, 东西方国家的观察视角不同, 遵从原则也不同。西方国家强调最大限度的尊重公民的网络信息传播权, 更多的依靠个人对自身网络行为的调控, 国家尽量少的进行干预, 管控措施更多的体现在后果管理方面。而东方国家 (特别是亚洲国家, 包括日本) , 在面对问题频出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 更强调事前的防范管理。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制度的等各种具体措施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人进行调控。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调控理念的不同, 从根本上说, 还是源自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即“人本主义”中以“人的价值”为本位, 还是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沿袭问题。
4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
言论自由是网络世界最宝贵的要素之一, 言论自由同时也是民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但不是唯一要素, 在相同层次上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的保持、公正审判的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可侵犯等, 这些要素经常会相互碰撞和冲突, 彼此间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才能保障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而平衡和协调的结果必然造成了任何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言论自由也不例外。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和处置研究就需要有效地对互联网内容即网络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在此有一个平衡问题, 限制过度, 就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减少个人的自由, 这与网络的“天性”相违背;而限制和规范过弱, 则要牺牲社会的利益, 使网络空间失序。本文探讨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管理。
4.1 开发管理技术
互联网具有多种媒体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 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 在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同时, 也给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挑战。互联网具有多向性、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 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来自各个不同的节点, 各节点相互独立, 信息传播不必经过或返回任何中心点, 增加了使用者绕路
以规避内容管制的能力, 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 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来获取信息。
同时, 网络信息传播也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匿名传播的特色, 是促成网络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也给不适宜内容的管制带来困难。它不但使管制部门无法确认不适宜内容的真正作者和传播者, 也给管制中的调查取证造成障碍, 使不适宜内容的责任者逃避制裁。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正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失去应有的功能, 需要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对技术上的革新和保护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浙江省针对网络的匿名特点推出“实名制”上网, 在实践中引起众多非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 要求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软件。对工信部的此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最难于管理的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 目前尚无可以自行识别BBS上是否刊登了不良信息的工具, 因此不断开发应对网上问题的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4.2 管理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世界各国也都在探索之中。国外的经验主要有:对网上内容进行分级和过滤、对执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等。
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可缺少, 政府可以对网络内容的传播进行限制性审查, 可以控制上网, 可以引导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人们的道德伦理建设等。
通过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结合各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如通过硬性的法制管理, 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进行处罚, 惩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者, 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者, 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等。而在软性控制方面, 提倡网络文明,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对网络信息实现有效管理。
4.3 法律
法律与道德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法律通过规范、引导、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 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
健全完善动态的法制是网络健康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网络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映射与体现, 它的发展与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法治发展与完善程度的体现。前面已经提到, 网络世界也是一个社会。大体上来说, 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角是政府、网站及网民。在网络社会中, 只有严密健全的网络法律, 对政府、网站及网民三者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 对该三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 才能实现秩序井然的网络世界。
因此, 发展与完善网络法律至关重要。然而法律有自己的缺陷, 在规制网络社会方面与规制现实社会一样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 还有一些网络问题是法制难以解决的, 这时就需要道德来做为补充。提高网民整体素质,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自律意识, 政府在培育和引导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5 结束语
目前,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经验, 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以多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但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更加容易, 如何消除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和特征, 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处置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传播,传播模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富金.法眼透视网络舆论[EB/OL].东方法眼, 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701/20070126161441.htm, 2007-01-26/2009-09-15.
[2]吴风.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R].现代传播, 2001 (3) .
[3]程洁, 张健.网络传播学[M].浙江: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13.
[4]王振新, 吴新年.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新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情报, 2007, 27 (1) :47-51.
[5]佘绍敏.传播学概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0.
[6]吕杰, 张波, 袁浩川主编.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4.
[7]邱均平, 苏金燕, 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53 (5) :38-40.
[8]黄立坚.虚拟世界现实和谐——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探幽[N].消费导报, 2009-06-23.
[9]沃纳.赛拂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10]吴晓伟, 胡纬华, 吕继红.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 2009, 1:102-104, 114.
[11]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信息;网络舆情;应对
一、引言
随着web2.0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传媒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和手段,给社会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正在以锐不可当的趋势,迅速地渗透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作为信息产业的金融业,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其提供了一个更加巨大的舞台,同时也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使人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网络越来越紧密,使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信息的传播通过网络像原子弹爆炸似的迅速而又广泛地扩散,然而由于网络民主不健全、非正式化,隐匿性使得网民不用承担责任,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造谣诽谤,甚至蓄意捏造歪曲事实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使金融业有个健康的运作环境,维护金融稳定,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需要对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进行监测预警,引导其向正确、有利于行业更好发展的方向传播。
二、金融信息网络传播
(一)金融信息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
金融信息的传播主要包括金融组织信息的和金融业务信息的传播。为了能够塑造金融组织的形象,提高金融组织的信誉,更好地树立金融组织的品牌,因此需要对金融组织的信息进行广泛、有力度的推广。当然对金融组织信息的传播是为了推出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只有让人们对金融组织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然后才能够让消费者认识和运用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从而发展金融,推动经济,达到金融组织和消费者的共赢。
金融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进行传播,金融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位置,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加大了金融信息的宣传力度,可谓是手段丰富花样百出,使得金融广告和营销活动弥漫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网络信息传播特点
网络信息传播是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同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的。与传统金融信息传播相比,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的特点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影响力及传播的隐匿性四个方面: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多、途径广。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借助网络新闻网站、微博、博客、BBS等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人们只要拥有一个网络终端就可以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中来。传播速度: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特性,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信息一经产生发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渗透网络,并能够以几何级数扩散到网络的各个节点中。
传播影响力:网络信息的影响力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即全球性。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和时空局限,信息的影响力可遍及世界的任何角落;
传播隐匿性: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信息发布者不会轻易暴露、不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了可能。
(三)金融信息网络传播过程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而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论是舆论在网络中的反映和表现,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舆情的聚集,可以向网络舆论进行转化,形成良性或不良舆论。
网络舆情的传播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八步:①平面媒体的采访与报道;②网络媒体转载;③网友留言或在论坛发帖;④形成民意体验;⑤概念化的网络舆论;⑥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互动作用;⑦具体化的网络舆论(提升观点化的民意);⑧影响政府决策。本文将金融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过程描述如下:
(1)信息的产生:金融组织发布企业信息、某些突发事件或金融问题的发生。有网民将该信息传到网络中或者经媒体、网站论坛报道后,引起网民的关注。
(2)信息的传播与加工:网民从各个角度对该信息进行挖掘、讨论、评述,形成一系列新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信息在互联网中进行传播时,信息与用户即网民之间的互动传播如图一所示。
(3)信息集的产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各种影响因素如意见领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金融组织的介入促使信息经过(1)(2)两个步骤形成人们对该事件不同认知、态度、倾向的意见的集合。
(4)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情经过分化、集合形成具体化的网络舆论。
(5)影响金融组织:正面的舆论使金融机构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美誉度、金融业务得以推广,进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然而不良舆论会使金融机构的形象倒塌,使其面临网络舆论的压力,在品牌危机的情况下,有可能一蹶不振,退出金融业的舞台。
金融信息的网络传播过程如图二所示。
三、不良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的管理
网络舆论对金融信息传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金融机构应做好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建立风险预警及危机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处置危机事件。
针对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金融企业要迅速介入,坚持诚实透明的理念,及时进行信息公开,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强化网上正面宣传,驳斥各类不实传言,以遏制虚假金融信息的进一步传播,消除不良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成立专门的监测部门。金融机构通过主动搜索和本企业或业务相关的关键词,来掌握金融信息传播的情况,形成对金融信息的主动跟踪。要能够在第一时间觉察到虚假金融信息、造谣事件等不良信息的存在,以便能够迅速对危机事件做好应对准备。
(2)成立网络媒体编辑室。组成发言人团队,在官方网站、新闻网站、微博、论坛等平台上进行金融信息的即时发布、推广;组成网络评论员团队,参与到网民对信息的讨论、交流过程,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把握网民心理,利用各种流行的网络传播手段,运用网民熟悉的语言和方式,通过大量有理有据客观的信息,有组织有规模地去纠正引导舆情向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方向发展。
(3)处理好跟传统媒体的关系,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利用权威媒体的公信力,即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减少谣言和猜测,避免出现不良舆情。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赵瑞华.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广州: 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陈万怀.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控制分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3): 33-36.
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与对策 篇4
互连网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互联网用户4年时间就达到了5000万,而电视用了,无线电广播用了38年。据新华社1月3日消息,全球网民7月到207月增加了94.2%,至2991年7月将达6.99亿,全球与因特网相连的主机达7.24亿台。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连网,据中国互连网休息中心(CNNIC)201月17日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连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止年12月 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约292万台,上网用户约2250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为122099个,WWW站点数为265405个,国际线路总容量为2799M。互联网的功能虽然众多,但大部分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据美国飘氏人民与报刊研究中心1998年7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有大约3600万美国人每周至少上网查找新闻一次,占美国总人口的20%。CNNIC2000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7.97%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各方面的信息,65.52%用户上网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新闻。由于网络用户的激增和网民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和无阻碍性的特点,虚假信息的发散就极其快捷广泛,其后果轻者毁人名誉,骗人钱财,严重者可能引起经济恐慌,政局动荡。上述Internet Wire 发布的虚假信息,使Emulex 公司的股价一小时内从前一天收盘时的113.06美元暴跌至43美元,同类公司的股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在我国,因在网上发布、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名誉权侵犯、财产损失而诉诸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
信息网络传播 篇5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五月十八日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条 依法禁止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不受本条例保护。
权利人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四条 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避开的除外。
第五条 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一)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删除或者改变的除外;
(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第六条 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一)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五)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六)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
(七)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信息网络传播 篇6
摘要:本文以网络传播环境为背景,围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化,从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信息服务优化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一、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都是以自身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为基础,这种服务理念可以称作为“资源中心论”。虽然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中,也经常会提及类似于“一切为了读者”和“读者就是上帝”等口号,但是这种理念也仅仅局限在语言方面而并没有付诸于实践,这导致了高校图书馆用户难以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以及共享当中,同时也难以让用户已自身需求为依据来享受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这种口号具有了转化为实践的可能,通过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各类媒体,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控制,同时可以通过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来参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这让高校图书馆用户同时具备了信息资源使用者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双重角色,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用户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而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图书馆用户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使用习惯以及相关行为,对网络传播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及其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让“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成为了重要的中心思想之一。
(二)信息与资源共享性的强化
在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高校教职工与高校大学生群体,并且高校中的各个图书馆之间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其他掌握信息资源的结构之间存在着组织分散、联系不强等特征,这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然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虚拟馆藏与传统物理馆藏的结合,同时,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机构之间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能够依托于互联网媒体实现共享,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受众都能够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如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在使用开放协议、开放标准的基础上,高校中的不同图书馆、不同高校之间的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之间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融合与共享,而作为网络受众,只需要在具备网络的情况下,就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二、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化
(一)提高图书馆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服务能力
首先,高校图书馆员应当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扮演信息资源的把关者角色,从而为网络传播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营造健康绿色的空间。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并且信息资源的传播环境也相对宽松,因此,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强化网络文化建设,使用健康的、积极的信息资源来挤压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与传播空间。同时,高校图书馆员应当成为网络传播规范的倡导者,并有必要在高校范围内构建一种被用户广泛接受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通过自律自省来对自身的网络传播行为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行为进行规范。其次,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扮演信息导航者与信息素养培训者的角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具有着无序性的特点,而要让高校图书馆用户获取这些信息并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员对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更具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利用搜索引擎、菜单式导航等技术将网络信息资源变得有序化并有条理且充分的提供给高校图书馆用户。另外,网络传播环境中信息资源的获取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发挥出提升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功能。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员要针对用户开展信息检索技能教育、导读教育以及网络资源检索方法教育,从而让高校图书馆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阅读目的、阅读需求等快速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促使高校图书馆用户在掌握文献传递技能的基础上更好的参与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当中。
(二)对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做出发展与完善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服务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网络信息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仍旧是高校图书馆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依据开展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优化工作。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用户参与到建设与优化过程中,以便提升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其次,在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构建多媒体网站,从而逐渐打造自身的信息服务品牌。从信息资源的存储媒介来看,网络传播环境中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信息的存储与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要突出与拓展这种优势,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构建多媒体网站,并在网站中呈现出具有视频、音频等多种形态的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等,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和音乐艺术供用户欣赏,从而使网络传播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对用户的吸引力。另外,品牌构建对于强化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忠诚度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品牌不仅需要构建,还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与维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公共活动与多种宣传形式来提升高校图书馆及其多媒体网站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并重视对自身信息资源的补充与特色内容的打造。
【参考文献】
[1]任俊霞,姜长宝,季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0.
博客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构建 篇7
关键词:复杂网络,无标度,小世界,系统拓扑,演化模型,信息传播
1 博客网络拓扑结构
博客 (Blog) 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任何人都可以注册, 进而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充分利用了网络互动、更新即时的特点。发展至今, 博客既是表达个人思想的工具, 被称为“个人出版物”;也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被称为“新媒体”;还是网络交流工具, 被称为“自组织网络生态”。现在, 博客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发展最快的应用之一。
博客上总会挂上友好博客、知名博客、感兴趣博客的链接, 从而形成有向边, 而博客就是点, 合起来就是一张有向图。这张有向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信息传递网络。笔者利用自动搜索程序获得了新浪博客网的一个子图, 该图是有向图, 有向边 (u, v) 表示博客u上有博客v的链接。这一子图的结点数N=8163个, 平均入度和平均出度为累计入度出度的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左图是累积出度分布, 横坐标是出度, 纵坐标是出度大于等于某一值的博客数的比例。曲线尾部 (大约从kout=11开始) 符合幂律分布, 拟合的直线斜率为-1.28, 所以出度也将为幂律分布, γout=2.28。右图是累积入度分布, 其尾部 (大约从kin=8开始) 符合幂律分布, 斜率为-1.13, 所以入度也将为幂律分布, γin=2.13。
提取的子图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 同时其聚类系数C=0.46 (远大于具有同样结点总数和平均度的ER随机图的聚类系数) , 直径D=13.8, 平均路径长度L=4.73 (约等于) , 高聚类系数和小平均路径表明这是一个小世界网络。
2 信息传播的演化模型
考察某一特定话题在博客中传播时, 每一个博客都可能采取的策略有两种:讨论 (Discuss) 和沉默 (Silent, 不知道该话题或不想讨论) 。每一博客都会观察它所链接的博客, 博客u和v之间, 如果同时讨论某一话题则享受度为E, 如果一方讨论一方沉默则享受度均为0, 如果两方都没讨论则享受度为1。这相当于一个协同博弈, E表示了这一话题是否让人满意 (Enjoy) , 是一个正值, 越大表示越让人感兴趣。对于结点u, 如果讨论则记其行动值为Au=1, 如果沉默则记其行动值为Au=-1。参与讨论的结点的比例
结点u的总收益如式 (1) :
其中L是博客点击率, 统计结果表明正比于博客的入度, 在这里设为Lu=1000kuih, α取0.00001, 入度越高也即越知名的博客, 一般其策略被学习的可能性越大, 这点在后面的策略转移公式里即可发现。!uout是结点u发出有向边指向的所有结点的集合。ω越大表示个人讨论时越关注别人做法, ω为0时则表示别人策略与自己无关。
改变行动的概率 (Probability of Changing Action) 如式 (2) :
也就是讨论和沉默哪一方的总收益高, 则观察结点就采用大概率跟随那一方的策略。如果用平均收益, 则没有意识到人的从众心理, 故而采用两方总收益的平方根来计算策略转移概率。
点击量越大, P越高, 参考它的结点如果与之同策略, 则不易改变策略 (分母大了) ;如果与之异策略, 则容易改变策略与之趋同。
并不是所有博客都参与每轮决策, 很多博客的主人可能不在线, 或者在线但不关注这一话题, 也就不会改变对话题的策略。所以每轮只有b (0
在演化过程中, 新建联结的概率取决于某人对这一话题的兴趣以及要指向的博客的知名度 (与入度点击量强相关) , 断开联结的概率很小, 因为保持联结的代价不高。新添和消亡结点数量相对于原网络是小数, 并且网络演化时间其实取得较短, 如每个小时决策一次。10%的结点参与状态更新, 更新24*90=2160次即三个月, 博客总数应基本无变化。无标度网络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即使网络部分结点失效, 也不影响信息传播。因为在等概率失效时, 被破坏的只有少数连接的非集散结点。进一步讨论, 还可以利用无标度网络的脆弱性来遏制信息传播, 即去除少数大入度的博客和少数信息源头。在本文算例中, 暂不考虑点和边的加减, 这一演化模型可以整理成算法1。
对于每一组参数E, ω, ρ0, b, 先初始化结点状态, 随机选择ρ0个结点, 令其行动值为1 (Discuss) , 其余结点为-1 (Silent) ;然后模拟消息传播, 先演化2160次, 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 使得系统可以较快达到平衡态;ρe稳定, 再演化100次, 并统计参与讨论结点的比例。为了消除初始状态为1的结点具体分布对结果的影响, 重复这一过程10次, 最后得到该组参数E, ω, ρ0, b对应的ρe。演化均衡算法如算法2。
3 主要结果及讨论
图2显示了不同ρ0下的 (E, ω) 空间中的ρe。可以看出, 稳态时某一话题的讨论比例受到话题兴趣度E、个人对别人策略关注度ω及初始讨论结点比例ρ0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直觉经验相一致:当其它因素不变时, 话题越让人感兴趣, 最终讨论的人越多;个人对别人策略如果全然不关注, 那么话题也不容易散播开来, 但ω高则更凸显话题兴趣度E的重要性, 如果话题兴趣度趋向于零, 那么高ω只会让大家一块无视这一话题, 个别讨论的人会渐渐自觉无趣而中止讨论;最初讨论的人越多, 意味着话题跟人们生活越贴近, 话题最终也会被相对更多的人讨论。对于话题兴趣、话题贴近生活与否的判断以及在意别人看法的程度, 均取决于人的心智模式, 实际情况应该是每个人都与众不同, 但这里为了简化模型把参数都先简单化成相同值。这种平均意义上的讨论, 依然能带来有意义的定性结论。
图2 (a) ~ (f) 都是多次初始化网络结点策略所得的平均值。由图2容易知道, 话题E值较高, 即便初始讨论者极少, 也可以引起许多博客的谈论。实验数据表明:纵然E值不高 (譬如说E=1) , 只要初始讨论者足够有声望 (有高的点击率L, 或者说高的入度kin) , 就有一定的概率让更多的人乃至全网络的人参与讨论该话题;反之, 很热门的话题也有一定可能沉寂下来。
图2 (b) ~ (e) 的极端相似, 结合不同的初始传播状态, 可以看出, 初始讨论人群 (或者看成是截取的一个中间状态) 比例对结果影响并不是很大, 除非这一信息在没有被传播开来前就湮灭或者被压制了。图2 (f) 则可以用来描述一类有人为推动和人为散播的高"0值的信息传播。
图2 (a) ~ (f) 分别对应!0等于0.005, 0.1、0.33、0.67、0.9和0.995;对于 (E, ω) 空间中的!e, 横坐标是log2E, 纵坐标是ω, 等高线图中右边表示!e很大, 左上方的!e很小。
图3显示了固定ω和!0时, !e和E的关系。可以看出, 该曲线在E=1附近有一个阶跃, 也就是E大于2时该话题才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共同讨论, 小于0.25时则很容易沉寂。
4 结束语
初始参与讨论的结点比例!0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这一话题是否贴近生活, 越贴近生活的话题!0越大。但对于具体初始哪些结点参与, 现阶段并没有很好的设定方法, 这一模型的源头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话题的粒度需要很好的把握, 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支持。如以“娱乐新闻”为标题来划分一类话题, 则粒度太大;如果以某电视剧中某一集中的事件来划分话题, 一般来说粒度又太小。根据不同粒度的话题, 甚至可以提出完全不同的模型。
话题还有一个生命周期, 或长或短, 如饮食话题就有长周期, 某项科学技术周期长度次之, 某个明星的话题一般来说周期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话题, 应该有不同的初始网络状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是复杂网络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信息传播的一个大致特点。相信随着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复杂网络中的消息传播机制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Erd?s P, Rényi A.On random graphs[J].Publications Mathemati-cal Debrecen, 1959, 6:290~297.
[2]Watts D J, 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net-works[J].Nature, 1998, 393:440~442.
[3]Barabási A-L, 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J].Science, 1999, 286:509~512.
[4]Newman M E J.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J].SIAM Review, 2003, 45:167~256.
[5]Boccaletti S, Latora V, et al.Complex networks:Structure and dy-namics[J].Physics Reports, 2006, 424:175~308.
[6]Nowak M A, May R M.Evolutionary games and spatial chaos[J].Nature, 1992, 359:826~829.
[7]Abramson G, Kuperman M.Social games in a social network[J].Physical Review E, 2001, 63:030901.
[8]Flake G W, Lawrence S, et al.Self-Organ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Web Communities[J].IEEE Computer, 2002, 35 (3) :66~71.
[9]Gruhl G, Guha R, et al.Information diffusion through blogspace[C].Proceedings of the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New York) , 2004, 13:491~501.
[10]吴金闪, 狄增如.从统计物理学看复杂网络研究[J].物理学进展, 2004 (1) .
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的整合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信息传播;比较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笔者拟对当前网络环境下比较流行的几种档案信息传播方式:档案馆网站、档案网络社区、档案博客及档案微博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传播方式下档案信息传播特点,以期进行多种传播方式的整合,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从档案信息传播者、档案信息传播内容、档案信息传播技术环境、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等方面,设计了档案信息传播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1]
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样本调查法,拟从各类传播方式中选择传播效果较好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传播方式来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基于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传播,以网站建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青岛市档案馆创建的“青岛档案信息网”为样本;基于社区论坛的档案信息传播,以在档案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档案界论坛”为样本;基于博客的档案信息传播,以档案界最早、人气较高的辽宁大学赵彦昌老师的“中国档案学研究”为样本;基于微博的档案信息传播,以在新浪微博上拥有较高人气且传播内容以档案信息为主的“世界解密档案”为样本。本次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20日。
2 档案信息传播者比较分析
传播者是档案信息传播行为发生的主体,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从事档案信息传播的机构或个人。具体包括三类:一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档案信息形成机构;二是档案馆(室)、档案信息中心等档案信息贮存机构;三是各种机构中的个体传播者。[2]
从表2可以看出,基于档案馆网站和网络社区的档案信息传播,由于其传播内容数量多、网站页面建设复杂,因此,一般由档案馆或专业团体担当其信息的传播者,如青岛档案信息网、北京市档案信息网等;基于博客的档案信息传播目前以个人传播者居多,团体博客只有少数几个,且更新速度极慢;基于微博的档案信息传播由于其内容简短,受众广泛,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软件快速转发,因此,活跃着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众多个体档案信息传播者,传播主体广泛,传播动机也更为随意。
3 档案信息传播内容比较
对于“档案信息”这一概念,档案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目前,一般是指档案的内容信息。本文所指的“档案信息”是广义上的概念,主要指档案所包含的内容信息,也包括与档案相关的档案工作信息和档案研究信息。
从表3可以看出,基于档案馆网站传播的档案信息真实性、重要性、精深度都比较高。这是由于档案依法公开之后,首先通过档案馆网站加以公布。此外,档案馆网站的档案信息由专业的档案人员筛选撰写,反映档案工作前沿动态,重要信息会进行大篇幅的专栏介绍,信息精深度高,对于档案界人士和具有明确查阅需求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受众范围也就相对较窄。微博由于其短小简洁,内容具趣味性,精深度较低,浅显易懂,因而,受众范围较广,浏览分享率高。
4 档案信息传播技术环境的比较分析
通过表4中几项指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站的定位上,档案馆网站内容更丰富,提供服务更全面;而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则更具有针对性。在网站的活跃程度上,微博由于其短小,转发方便,易被关注转发,因此,其发文数量更新的速度及粉丝数量增长的速度都比较快,网站活跃度较高。在网站安全性方面,总体而言,与传统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传播都有较高的危险性,面临着各种病毒及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相比较其他几种传播方式而言,档案馆网站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其安全、认证措施也比较完善,发布信息经过严格筛选,信息真实性及网站安全性较高。在网站的界面设计上,档案馆网站由于其特殊定位及功能需要,页面丰富、分类明确、检索方便,因此,其网站界面的综合评价指数更高。而在网民的参与程度上,微博则凸显了其参与过程的互动性及时性。
5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比较分析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档案信息传播的关键,是对前面所有档案信息传播过程投入的检验。对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考察,要看网站预期传播目的的达成情况,如网站功能的实现情况,信息满足受众需求的情况,信息被广泛关注的情况等。
从表5可以看出,对于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而言,基于档案馆网站的档案信息传播,其内容丰富、提供档案服务全面,对查阅者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且,档案信息公布之后,档案馆网站通常是其传播的第一途径,因此,通过档案馆网站传播的新颖度较高。但由于档案馆网站更偏重于档案信息的提供或查阅,其分享及转载途径少,一般不能被广泛分享,流行性较差,反馈途径较少。基于网络社区和博客的档案信息传播一般用于档案界人士的信息交流及知识成果的展示,其内容实用性一般低于档案馆网站,但在信息的流行性即分享、转载以及信息的反馈上,较档案馆网站略强。相比较其他几种传播方式而言,基于微博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简短,分类单一,实用性较低,但也由于其短小,可通过多途径分享转发,且可以通过微博链接查看原始信息,因此,在传播的流行性方面体现了其优势。
以上从档案信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环境、传播效果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四种档案信息传播方式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实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的有效整合,建立新媒体环境下完善的档案信息传播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实现档案信息传播者的多元化与社会化。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更多的网民以“传播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有利于扩大档案信息传播覆盖面。(2)加强档案信息传播内容建设。档案信息的传播,要发挥以内容为主的优势,在发挥档案信息真实性权威性优势下,加强对已公布档案信息的深度开发,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知识,实现档案信息的知识化管理,形成特色内容传播。(3)改善档案信息传播环境,维护档案信息完整安全。(4)根据受众需求多元化,实现档案信息分众传播。档案信息传播应分析受众的结构层次,了解受众信息需求,建立档案信息受众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分众传播策略。(5)进行网络环境下多种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12月的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33]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可以将档案馆网站、论坛、博客等传播方式与微博传播结合,通过微博链接到原文信息。通过两种或多种网络传播方式的结合,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有效传播。(6)实现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合作。网络、手机新媒体具有吸引大量受众、传播及时迅速、互动性强等特征,而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具有特定受众、品牌资源及内容优势。因此,实现媒体间的合作共享,有利于档案信息传播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中,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传播价值链。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档案信息传播还有待加强,与新闻传播、图书情报传播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实现档案信息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构建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体系,需要借鉴其他行业及国外档案信息传播的成果经验,加强自身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 1 ] 邱均平,陈远,倪超群.论网络信息传播的价值[J].山东社会 科学,2009(1).
[ 2 ] 管先海,程训方.网络传播的影响与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向 [J].档案管理,2003(6).
[ 3 ] 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 research/bgxz/tjbg/201107/t20110719_22120.html.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来稿日期:2011-10-14)
【信息网络传播】推荐阅读:
网络信息传播11-05
信息传播超网络11-06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路径09-27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11-05
信息网络传播者11-29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论文12-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上海市)08-26
《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9号)05-26
信息网络06-04
网络信息检索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