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2024-11-05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共10篇)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1

我国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民已经超过一亿人,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在网络中, 一个普通人可以一呼百应, 可以引导舆论导向。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风云人物是所有网民, 就说明了网络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力量[1]。

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2]。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 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3]。网络信息的传播, 在给世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变得更加容易, 互联网在提供开放信息环境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也在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如何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 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信息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5]。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 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1 交互性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是一种由媒体向大众的“单向传播”, 网络传播相对传统媒介传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交互性[6], 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受众之间可以直接交流, 其地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的受众随时可以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的传播者反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受众。

1.2 跨时空传播

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它不受时间、地点、版面、频道、国界或气候的影响。传统媒介会受到时间、地域和物理空间的限制, 而网络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到哪里, 网络上的信息就会快速地传递到哪里。网络传播使信息在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使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的眼光和境界。

1.3 多媒体传播

虽然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形式一样, 都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不同的是网络传播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符号, 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同时通过链接, 还可以在各种符号之间跳转。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可选择的多维信息, 融合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传播特点,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对受众的适应性。

1.4 虚拟性传播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信息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化的符号, 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国家和社会、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世界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匿名制或虚拟身份表现自我或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网民发言容易无所顾忌, 一些不负责的言论导致网上侵权事件频发。

1.5 传播人员的广泛性[7]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方便、快捷, 网民在扮演网络信息使用者的同时往往也扮演着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角色, 网民队伍的大小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者队伍的大小。网络信息传播成本低廉促使我国互联网使用者逐渐向各层次居民扩散。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 网民层次的不断延伸, 网络信息传播人员更加广泛。

2 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

2.1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异同[8]

由世界各地的网民通过因特网组成的网络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模式, 它满足了构成一个社会的必要条件, 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社会分工、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网络经济蓬勃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 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民, 没有国界之分, 没有地域之分。网络社会成员的参与无需物质身体到场, 以言论和行为表明自身的存在。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心理倾向组成虚拟社区、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社区活动。网络社会是一个自治社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有其自身的脆弱性, 黑客攻击、网络故障、法规限制等都可能引起网络社会大面积的瘫痪或消失。

网络社会尽管异于现实社会, 却始终是现实社会的别样表达和延伸。首先,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来看, 网民不能脱离现实的人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消失, 不再参与社会活动, 相对应的网民也就停止了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网络社会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活动规律。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的活动, 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人的活动的客观反应。因此网民的活动规律依赖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规律。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宽泛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多种多样, 基本反应了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获取信息、学习和知识浏览、论坛、娱乐、网上金融、网上购物和商务活动等。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无论是速度、范围、深度还是影响面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九成以上的网民通过网络社会来了解新闻、信息和热点。近年来, 不少社会热点都是先从网络社会中传播开。如南丹煤矿事故、孙志刚事件等;还有一些事件本身就是网络社会的产物, 如“芙蓉姐姐”事件。

2.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文字或图形等形式抽象即为传播模式。Lasswell (1948) [9]的口语化过程模式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模式, 该模式用“谁、说了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和取得什么效果”来说明的信息传播过程。Lasswell的传播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Shannon和Weaver (1949) [10]提出了网络传播的通信模式, 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并用熵和冗余来说明有效传播。Shannon和Weaver的网络传播通信模式如图2所示。

社会环境、个人认知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但以上两个模式都未揭示传播的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快捷、便利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 网络信息传播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 可以是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 呈网状分布。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等进行概括, 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11], 如图3所示。

网络传播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 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 没有边际, 也就无所谓覆盖面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不管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 只要上了网, 他就是中心, 可以自由地发布传递信息, 可以自由地检索、储存相加工信息。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为一体, 它赋予了传播者相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 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发布信息, 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 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

2.3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

个体与组织是互联网上最为直观的活动单位,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12]。

个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来自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利用互联网络交流信息是个体信息传播的主要动力。个体为满足自身信息掌控的需要, 通过网络检索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络服务的不断加深, 人们对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所需信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互联网的快捷的优势, 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这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是交互性。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通过网络提供的多种服务功能可以表达观点、提出倡议和参加讨论等。通过互动社区对某一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新闻网站就某件新闻给出自己的评论, 甚至建立自己的博客, 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些均反映了个体的一种信息表达的愿望和动力。

在现实世界里, 对事务价值的不同认定, 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这将导致认知失调, 也即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 必然要通过在网络中的积极参与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并获得承认。一些网络写手, 在现实世界默默无闻, 在网络世界确是声名显赫。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 但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 其本身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网民在网络中的社会活动, 很多情况下体现为群体活动。“从众心理”在网络社会中依然有显著的作用。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动力的个体心理因素之一。 组织的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源自政治的经济效益, 以及文化传播的需求。

信息社会技术的进步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为公民, 尤其为普通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行政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 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物的了解日渐增多, 对“效率”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 民主行政成为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为这一行政范式的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而廉价的途径, 为公民参政、议政, 更广泛地实现民主权益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 电子政务客观上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动力。

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 缩短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 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盖进来, 这样就把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 真正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合作。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日趋成熟, 电子商务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电子商务的发展, 以及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会成为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强劲的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 为任何个人、组织和社团在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宣泄情绪等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各种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空间是自由的, 包容的, 人们通过专门网站和搜索引擎来浏览、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BBS、电子邮件和聊天室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资源来休闲娱乐。个人、组织和社团对文化传播上的需求是组织信息传播的动力之一。

3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概况

3.1 国内

在我国, 社会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及网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促使一批国内学者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问题, 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有些专家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对网络信息领域的行为控制, 以调整国家、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CP (网络内容提供商) 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专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的外来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应对机制, 还有的对网络“人肉搜索”所造成的侵犯隐私权进行法律上的探讨。

总体来说,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管理非常重视, 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还是比较粗放, 针对网络一些新的特点而出台的措施都处于探索阶段, 招致争议也很多。法律也未形成体系, 漏洞很多, 缺乏操作性, 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完善。对于如何大力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调控的同时如何保障网络自身匿名、自由、开放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3.2 国外

从国外的目前管理经验来看,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需要统筹运用立法、行政、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首先, 立法是管理的基础, 发达国家政府看似很少对网络实施监管, 而事实上已利用法律对网上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其次, 行政是各国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比较常见的包括内容分级制、内容审查制、网站注册制、税收优惠制等。而行业自律则是互联网管理的必要补充, 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技术支持则是互联网管理的保障。

国外的学者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消极影响进行管理研究的同时, 更多的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这种关注, 既体现在研究角度的选取上, 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诸多影响;也体现在管控思路的导向上, 着重网络管理与个人自由与隐私的恰当平衡。

但在网络信息传播理论与实践过程当中, 东西方国家的观察视角不同, 遵从原则也不同。西方国家强调最大限度的尊重公民的网络信息传播权, 更多的依靠个人对自身网络行为的调控, 国家尽量少的进行干预, 管控措施更多的体现在后果管理方面。而东方国家 (特别是亚洲国家, 包括日本) , 在面对问题频出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 更强调事前的防范管理。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制度的等各种具体措施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人进行调控。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调控理念的不同, 从根本上说, 还是源自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即“人本主义”中以“人的价值”为本位, 还是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沿袭问题。

4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

言论自由是网络世界最宝贵的要素之一, 言论自由同时也是民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但不是唯一要素, 在相同层次上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的保持、公正审判的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可侵犯等, 这些要素经常会相互碰撞和冲突, 彼此间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才能保障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而平衡和协调的结果必然造成了任何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言论自由也不例外。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和处置研究就需要有效地对互联网内容即网络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在此有一个平衡问题, 限制过度, 就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减少个人的自由, 这与网络的“天性”相违背;而限制和规范过弱, 则要牺牲社会的利益, 使网络空间失序。本文探讨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管理。

4.1 开发管理技术

互联网具有多种媒体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 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 在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同时, 也给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挑战。互联网具有多向性、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 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来自各个不同的节点, 各节点相互独立, 信息传播不必经过或返回任何中心点, 增加了使用者绕路

以规避内容管制的能力, 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 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来获取信息。

同时, 网络信息传播也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匿名传播的特色, 是促成网络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也给不适宜内容的管制带来困难。它不但使管制部门无法确认不适宜内容的真正作者和传播者, 也给管制中的调查取证造成障碍, 使不适宜内容的责任者逃避制裁。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正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失去应有的功能, 需要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对技术上的革新和保护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浙江省针对网络的匿名特点推出“实名制”上网, 在实践中引起众多非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 要求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软件。对工信部的此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最难于管理的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 目前尚无可以自行识别BBS上是否刊登了不良信息的工具, 因此不断开发应对网上问题的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4.2 管理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世界各国也都在探索之中。国外的经验主要有:对网上内容进行分级和过滤、对执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等。

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可缺少, 政府可以对网络内容的传播进行限制性审查, 可以控制上网, 可以引导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人们的道德伦理建设等。

通过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结合各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如通过硬性的法制管理, 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进行处罚, 惩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者, 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者, 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等。而在软性控制方面, 提倡网络文明,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对网络信息实现有效管理。

4.3 法律

法律与道德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法律通过规范、引导、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 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

健全完善动态的法制是网络健康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网络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映射与体现, 它的发展与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法治发展与完善程度的体现。前面已经提到, 网络世界也是一个社会。大体上来说, 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角是政府、网站及网民。在网络社会中, 只有严密健全的网络法律, 对政府、网站及网民三者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 对该三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 才能实现秩序井然的网络世界。

因此, 发展与完善网络法律至关重要。然而法律有自己的缺陷, 在规制网络社会方面与规制现实社会一样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 还有一些网络问题是法制难以解决的, 这时就需要道德来做为补充。提高网民整体素质,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自律意识, 政府在培育和引导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5 结束语

目前,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经验, 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以多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但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更加容易, 如何消除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和特征, 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处置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传播,传播模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富金.法眼透视网络舆论[EB/OL].东方法眼, 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701/20070126161441.htm, 2007-01-26/2009-09-15.

[2]吴风.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R].现代传播, 2001 (3) .

[3]程洁, 张健.网络传播学[M].浙江: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13.

[4]王振新, 吴新年.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新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情报, 2007, 27 (1) :47-51.

[5]佘绍敏.传播学概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0.

[6]吕杰, 张波, 袁浩川主编.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4.

[7]邱均平, 苏金燕, 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53 (5) :38-40.

[8]黄立坚.虚拟世界现实和谐——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探幽[N].消费导报, 2009-06-23.

[9]沃纳.赛拂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10]吴晓伟, 胡纬华, 吕继红.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 2009, 1:102-104, 114.

[11]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12]王振新.网络信息传播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 2007.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日渐丰富,网络经济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而与之相随的网络营销也迅速成为新的市场营销途径,网络营销风起云涌。网络营销从传统营销来,又与传统营销有着巨大的差别,传统营销既是网络营销的基础又是其发展的起源。如何在这巨大的网络市场上开展网络营销、占领市场,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传统营销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市场营销的基础,也是网络营销逐步发展的起源。只有善于利用它们,正确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式,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本论文通过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在传播方式上的比较、分析,提出如何能更好的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让企业在自身发展和营销中更快捷和高效的运作。同时客观的指出传统营销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仍然存在的优势和要面对的不足。

关键词:网络营销;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比较

目 录

前言

一、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必要性„„„„„„„„„„„„„„„„„„„„1 1.网络媒介的特点„„„„„„„„„„„„„„„„„„„„„„„„„„1 2.网络虚拟空间,降低企业成本„„„„„„„„„„„„„„„„„„„„1 3.国际互联网的覆盖率给网络营销带来的便利„„„„„„„„„„„„„1 4.网络营销不受自身规模的绝对限制„„„„„„„„„„„„„„„„„„1 5.网络营销能使消费者拥有比传统营销更大的选择自由„„„„„„„„„„1

二、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在信息传播上的比较„„„„„„„„„„„„„„1

(一)概念的比较„„„„„„„„„„„„„„„„„„„„„„„„„„1

(二)在传播起步时间上的比较„„„„„„„„„„„„„„„„„„„2

(三)特点的比较„„„„„„„„„„„„„„„„„„„„„„„„„2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2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3

(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3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3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4

(五)特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缺点„„„„„„„„„„„4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4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缺点„„„„„„„„„„„„„„„„„„„„„5 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比较研究

营策1031:

指导老师 :

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应用互联网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营销就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应该如何正确选择营销信息的传播方式,使企业发展更快,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必要性

1.网络媒介的特点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时间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

2.网络虚拟空间,降低企业成本

网络营销无店面租金成本,且实现产品直销,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

3.国际互联网的覆盖率给网络营销带来的便利

国际互联网覆盖全球市场,通过它,企业可方便快捷地进入任何一国市场。尤其是世贸组织 践基础,消费者已经习惯这种固定的模式。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很强的交流性,可以看到现实的产品并体验购物的休闲乐趣,同时也更取得了大众的信赖。从以上两个概念中我们能够看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本质区别在于营销的手段不同,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网络营销实质上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营销活动。

(二)在传播起步时间上的比较

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据传媒报道:1996年山东青州农民李鸿儒首次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上花店”,年销售收入达950万元,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但公司没有一名推销员;1997年,江苏无锡小天鹅利用互联网向国际上8家大型洗衣机生产企业发布合作生产洗碗机的信息,并通过网上洽商,敲定阿里斯顿作为合作伙伴,签定合同2980万元;海尔集团1997年通过互联网将3000台冷藏冷冻冰箱远销爱尔兰,至1999年5月12日,该公司累计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11298次,接受并处理用户电子函件3600多封,访问人数由去年同期平均每天2300人次扩大到现在平均每天27000人次,并有20%的出口业务通过互联网实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不少商业企业也纷纷在网上开设虚拟商店,全国网上商店已达100家左右。目前,网络营销已开始被我国企业采用,各种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正异常活跃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

从这些例子来看,网络营销的传播更迅速和快捷,虽然我国直到1996年才开始进入网络营销,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是不可抵挡的。相比较传统营销的传播方式,必须通过传统广告公司策划或者通过本公司的广告部门设计发布。一个新产品往往就这样延误了销售的黄金季节,这些是传统营销传播方式上无法比拟的。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得大概就是网络营销。相信在21世纪,网络营销会借着网络更加安全和快捷,增强销售量,为企业盈利。

(三)特点的比较

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1)传播模式相分离

电视台主要传播的是视频信息;电台主要传播的是音频信息;报纸、杂志、期刊等主要传播的是文字信息。

(2)信息传播具有不对称性

传统营销活动中卖方拥有较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不完全的信息,信息商品的非物质性,以及经验性,使得用户难以判断信息商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沟通方式单向性

传统的营销活动中营销者主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如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向消费者提供单向的信息传送,再以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方法来了解顾客的需求,这种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离的、异动的、“时滞”的,不易实现同步营销。

(4)具有强迫性

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中的电视、广播、报纸、户外路牌、霓虹灯等广告的信息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强迫性,作为消费者,无论你是否需要了解还是购买,各类广告仍然会迎面而来。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特点(1)具有开放性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其规模、性质、实力如何,只要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就 能向网络大众宣传企业精神,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向他们提供特色的商品和服务。

(2)一对一交互的方式

网络的互动拉近了信息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信息消费者参与整个信息营销过程成为可能。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信任感,也使企业的营销活动能有的放矢,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实现同步营销。

(3)具有虚拟性

由于互联网使得传统的空间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使虚拟市场、虚拟企业、虚拟商店孕育而生。

(4)具有全球性

网络自身的快速发展,使其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信息营销变为全球性的活动。只要你上了因特网,你的信息互动范围就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网民都可能是你的潜在消费者。

(5)具有永恒发展性

网络范围不断延伸,技术逐渐成熟,网民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的每次发展,都使其自身变得更有价值,信息市场会随着网络本身的发展而无限拓展。

(6)可以传输多媒体信息

互联网络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网络营销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1.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1)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新闻客观性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高于单纯的产品广告,因而经营者、企业家们都在寻求各种利用新闻媒介来做广告的途径,努力使自己企业的活动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2)利用广告手段促销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广告的作用与日俱增,它不仅可以使商品销售量增加,促进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降低成本,还可以刺激生产,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使消费者得到最大限度的享受与满足。此外,广告还可以指导消费、增加消费者的商品知识等等。

(3)利用口头和行为举止传播

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他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社会组织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建立,不仅可以沟通大众传播媒介,而且还可以广结良缘,进而树立企业信誉。

(4)利用其他形式的传播

信函传播、展览会,展销会、组织形象材料散发,都可以传递信息,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

2.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1)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是指通过信息服务商(ISP)进行广告宣传而开展的促销活动。它主要实施“推战略”,主要功能就是将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网络广告有如下几种常见的形式:①旗帜广告。网页上的旗帜广告大多是

动态旗帜广告,引起浏览者的注意。具有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②赞助式广告,是指把广告主的营销活动与网络媒体(网站或网页)本身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③按钮广告,即图标广告,它显示的只是公司或产品或品牌的标志,点击它可连接到广告的站点上。④关键字广告,关键字广告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在网站上寻找目标群体。⑤插入式广告,即“间歇广告”、“弹出窗口式广告”,即在用户点击进入某些网页时会跳出一个小窗口。⑥文字广告,它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Web页上,一般是企业的名称,点击后连接到广告主的主页上。⑦邮件列表广告,又称直邮广告,利用网站电子刊物服务中的电子邮件列表,将广告夹在读者所订阅的刊物中发给相应的邮箱所属人。

(2)网络公关

网络公关主要是利用企业的网络站点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产品,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促销活动。它利用一定的手段唤起人们的好感、兴趣和信赖,加强沟通与交流。

(3)网上销售促进

网上销售促进是企业在网络销售活动中,采用一系列能激发需求、激励购买的促销方法的总称。它主要有:①有奖促销,是指提供的奖品能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以此促进销售。②免费促销,就是通过为访问者无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各类资源,吸引访问者访问,提高站点流量,并从中获取收益。③网上折价促销,这是一种常用的促销方式,所节省的费用,通过折扣的形式转移到顾客身上,使顾客充分领略到现代交易方法的优越性。④网上赠品促销,在新产品推出试用、产品更新、对抗竞争品牌、开辟新市场的情况下,利用赠品促销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促销效果。⑤网上抽奖促销,是指以一个人或数人获得超出参加活动成本的奖品为手段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促销,网络抽奖活动主要附加于调查、产品销售、扩大用户群、庆典、推广某项活动等。⑥积分促销,一般是指设置价值较高的奖品,消费者通过多次购买或多次参加某项活动来增加积分以获得奖品。⑦拍卖促销,就是将产品不限制价格在网上拍卖。

(4)网络营销站点的促销 它是利用各种网站的推广策略,扩大站点的知名度,吸引网上流量访问网站,起到宣传和推广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作用。它主要实施“拉战略”,具有直接、快速、简便、费用较低等特点,且成交的可能性较大。

(五)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优缺点

1.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的优缺点(1)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因为全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还不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还没有顺应全球信息化向前发展的趋势,对网络的应用十分有限。其次,网上购物是先付款后得物,顾客与产品不能直接见面,使得顾客不能利用触觉、嗅觉等感官直接感受产品,因此网上的虚拟商店尽管内容丰富,但往往也会增加了错购误购的几率。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对网络营销的产品质量心存疑虑,顾客对全球范围内企业的信誉可靠程度的验证无从下手,这些都会增大其远程购物的风险,从而选择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

(2)传统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在传统营销中企业的宣传、广告和营销策略都是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广告费巨大且具有盲目性。另外,传统营销的信息传播往往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同时受购买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群体容易错过,并且所传播的信息难以保留,很难保证信息不被消费者很难保证信息不被消费者遗忘。再者就是传统媒体发布广告的营销效果是比较难以测试、评估的,无法准确测算有多少人接收到所发布的广告信息,更不可能统计出有多少人受广告的影响而做出购买决策。

2.网络营销的信息传播的优缺点(1)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优点

①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重视环保在网络营销信息传播中,企业经营入网是充分有效地获取、传送信息的最佳途径,它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是现代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和扩大合作最有力的手段。网络经营正以低成本、用户广、无时空限制、快捷、方便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②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加快了市场营销的速度和范围

企业加入互联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网页和网上广告,可以扩大收集与传递的范围。利用网上浏览器的查询,可以使顾客几分钟内看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所需信息和产品目录。

③网络营销信息传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市场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又没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所以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利用Internet先进、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把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推广到全世界,实现信息的共享。

(2)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缺点

①载体局限了营销传播自身的发展

笔记本电脑昂贵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难以问津,普通电脑不菲的价格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品,这使得我国人均电脑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时拥有电脑但未上网的用户又占大多数,意味着参与人数极少,与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影响相比,差距悬殊。并且电脑不便于携带,也影响了客户做网络广告的积极性。

②传播监管困难,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

由于网络营销信息传播的形式太多,对于信息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难以监管,同时各网站由于没有专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有效评估与检测,虚报访问量,作假现象时有发生。

③传播创意水平不高,广告点击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网络广告创意水平直接影响广告的点击率,上网者在一个网络广告版面上所花的耐性和注意力不会超过5秒,为了在这短短5秒之内吸引目标消费者,广告创意人员必须绞尽脑汁,不断创新,但目前网络专业广告设计人才缺乏,因而广告缺乏创意成为网络广告发展的瓶颈。

结论

总之,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消费者对消费个性的这一追求变为现实。在网络营销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性(如全球性、虚拟性等),消费者将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满足品,而不用受到地域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网址或虚拟商店,利用互联网网络空间的无限扩展性,去获取有关产品的更多信息,从而使其购物更显个性;他们甚至还可以通过商家在网络上所开展的定制服务,利用自家的电脑和网络,自行设计和修改产品的式样、颜色、材料、尺寸、装饰品和附件等。由此可见,Internet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对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从影响网络营销发展的限制性来看,网络营销不可能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依然是大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企业的任务是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好配合,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营销观念与功能的变革,又避免其自身的不足,形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相互支撑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马良.企业需要精准的网络营销 [J].现代广告, 2010(15):056-057 [2] 赵忠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比较分析 [J].现代商贸工业, 2009(20):97-98 [3] 田玉春,康建丽.从传统营销到网络营销——论二者间的关系 [J].科技广场, 2009(10):14-15 [4] 李成刚,伍开令.浅谈网络营销 [J].当代经济, 2008(12):74-75 [5] 黄成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 2011(12):39-40 [6] 张伟.浅议网络营销 [J].中国地市报人, 2012(08):58-59 [7] 蔡利.浅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及发展 [J].企业家天地, 2011(03):001-002 [8] 杨莉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J].科技广场, 2011(02):66-68 [9] 李红.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的比较 [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 2008(11):163-164 [10] 邹璘.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研究 [J].商业经济, 2011(1):66-67

致谢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3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知识产权;网络用户协议

一、信息与作品的概念

(一)信息的界定

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是录音录像形式,有的是图片形式,有的甚至是简单的符号,而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字所表现出来的由若干文字所组成的规律排列。毫无疑问,这些特定的形式都能有以其自身的特点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传递一定的含义,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以下所称所有“信息”均指这种广义上的信息。

(二)作品的涵义

作品的外延与信息相比要小得多,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作品。1886年制定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公约保护的作品范围是缔约国国民的或在缔约国内首次发表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1952年颁布的《世界版权公约》也对作品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加列举的描述。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后又进行了三次修改。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指文学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而作品必须具有依附于作者智慧的独创性、可以一定形式复制,同时要求其有客观的表现形式而不能仅仅是思想,这些都属于组品的应有特征。

(三)网络环境中的作品

网络作品与现实作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首先,从固定形式上看,网络作品通常是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固定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内,而现实中的作品通常依附于各种客观实在,比如纸、胶片等。

其次,从传播方式来看,网络作品的传播更为高效、快捷、迅速,而现实作品的传播往往需要经过现实到现实平台或者现实到虚拟平台的转换,显然不如网络作品的虚拟到虚拟平台的传播来得简单有效。而这种虚拟到虚拟平台的作品传播,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最后,从维权难度来看,网络作品的维权远远高于现实作品。这是因为网络作品所处的平台摒弃了现实中的时间与空间跨度,使得理论上而言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的人能在同一个时间点瞬间获取网络平台上的作品信息。因而从一开始,网络作品就被置于一个可犯性极强的环境之中,这使得网络作品的侵权行为更容易发生。另一方面,一旦发生侵权,网络作品的维权行动也十分难以展开。原因之一在于侵权人可随时删除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被侵权作品,证据调查乃至保全都很难进行;原因之二就在于可能同时存在众多的侵权人,以权利人一人之力维权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网络环境与网络平台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基于网络环境的定义以及上文对于作品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网络作品是指文学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的,并以某种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智力创作成果。

网络作品的概念是明确而又客观的,但网络环境的概念相对抽象,不易理解。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环境具化为一个个的网络服务平台,而各种各样的网络活动,包括网络作品的发表于传播,都是在这些平台上独立或交叉进行的。

(一)网络服务平台的类型

网络服务平台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作出多种分类。常见的分类是根据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主营业务进行划分的。结合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我认为可将网络服务平台的类型如下划分。

1.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平台

这类平台的主要业务是为用户提供若干的存储空间,免费或者有偿地供其使用,使其存储数字化的图片、文字、影音等各种信息。这一类的储存空间目前来说大都属于“云存储”的范畴。服务平台具有直接掌控存储空间、不直接参与信息存储或下载的活动,用户可以创立自己的存储平台上传下载信息,服务平台仅仅提供平台和一些必要的传输途径。

2.提供搜索引擎或链接服务的平台

这类平台的运用最为广泛,可以说在人们每天的网络活动中,除了社交网络平台之外,提供搜索引擎或链接服务的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互联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人类的第二个大脑,人们将互联网中存在的海量知识当做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须要某种知识时可以在这个储备库中自由查找索取。而进入知识库、获取所需知识的途径,就是搜索引擎或者说是链接提供者。

3.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平台

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一定程度的信息整合,这些整合既包括图片、文字,也包括各类影音视频。目前中国常见的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有各大新闻类门户网站,也有主要涉及到音频信息提供的平台,还包括各类视频网站等多种类型。这些信息服务网站或者软件几乎都采取运营方统一管理发布、用户以个人名义上传发布或者是二者结合兼而有之的运营方式。

4.社交网络服务平台(SNS)

这是一种伴随着PC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新型网络服务平台,但这种分类与上述几种并不是完全的隔绝关系。根据eMarketer的新报告,2016年,全球约有23.4亿人经常访问社交网络,年增幅9.2%,占全球总人口的32.0%,占网民的68.3%。网络社交在人们日常的网络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与之相关的社交网络平台中发生的著作权侵权事件越来越多,其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更是成为了网络作品侵权的常态军。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5.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平台

要想实现以上种种网络利用,用户首先需要连接进入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是通过特定的信息采集与共享的传输通道,利用话线拨号接入(PSTN)、 光纤宽带接入、 无线网络等传输技术完成用户与IP广域网的高带宽、高速度的物理连接。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二)划分网络服务平台的意义与作用

网络服务平台的划分看似与今天的主题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只有明确网络服务平台的各种类型,我们才能确定不同种类的网络服务平台的法律地位,从而在后续的网络作品侵权问题中明确服务平台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笔者在此强调,任何一个网络作品的跨平台传播可能涉及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的个例都必须结合具体的网络服务平台来分析,否则将会导致著作权的不合理使用,阻碍互联网环境下应有的信息的高效传播。

三、网络作品著作权归属及部分转让问题:结合用户协议分析

在上面几个部分,我们已经就网络作品的具体应有含义做出了分析与界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于谁的问题。实际上在当前的各种网络平台中,一项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有时会发生不小的争议,更不要说著作财产权转让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知乎起诉微博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具体分析网络作品著作权中署名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归属以及转让问题。

(一)网络作品的署名权归属

结合知乎的特点,笔者认为所涉及的署名权问题可能包括两大类:组合作品的署名权问题以及知乎是否具有类似署名权的权利。知乎为广大用户搭建了一个提问与回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通常会询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邀请其他知乎用户回答,也可不进行特定而是邀请随机等待回答。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3月,知乎网站的注册用户已有大约1.7亿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分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难发现知乎大部分的作答都具有极高的专业性与独创性,当然这也直接导致了知乎用户被侵权的高发状况。

一个问题及所有的回答与补充,是否可以称之为作品呢?笔者认为这必须结合具体的个例进行分析。假设一个问题下的每个回答单独看都能够成为作品,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每一个作者都对这个问题的全部转载享有署名权。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的署名不属于共同创作的署名权,它仅仅是数部作品的整合。假设一个问题下的每个回答单独都能够成为作品,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答有过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与交流,笔者认为这些作者对于其回答的部分享有共同的署名权,这种情况应当属于共同创作的范畴。知乎协议(草案)中关于知识产权的部分也提到过这一点:“……1.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

那么网站是否有类似于署名权的署名权利或者要求注明出处的权利呢?知乎协议(草案)知识产权第5条中写到:“第三方若出于非商业目的,将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内容转载在知乎之外的地方,应当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给出原始链接,注明「发表于知乎」,并不得对做平进行修改演绎。”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对第三人非商用转载的规定。笔者认为知乎有权如此要求,只要双方达成协议,而这里的双方指的并非是知乎与知乎用户,而是知乎与非商用转载的第三人。知乎自己也明确了用户发表于知乎上的内容应授予知乎“非独家使用许可”(见知乎协议知识产权部分第4条,当然这一条是否产生全部或部分发生著作财产权的转让效力有待商榷),因此笔者认为知乎可以主张标明出处或给出原始链接,但这一主张不能够向用户提出。

(二)网络作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许可与转让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款、第三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的有关规定,法律允许一定条件下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及全部或部分转让著作财产权,但是双方应当订立书面的合同,否则许可或转让的效力就存疑。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知乎所主张的侵权所指也即多名微博大V侵犯了知乎用户或者知乎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知乎在维权进展报告中提到诉前曾联系多名被侵权的知乎用户对其“授权”,具体的内容我们无法得知,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知乎协议谈一谈网络平台对于其用户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取得。

1.用户协议的性质浅析

网络平台的用户协议,一般是平台事先制定的、用于多数不特定用户群体的一种协议,通常情况下会针对用户的账户管理、隐私保护、侵权责任、免责条款等方面进行说明。可以说,用户协议实际上就是一种格式条款。《合同法》对于格式条款的提醒与说明义务、解释原则以及分歧处理等有笼统的规定,可以说限制格式条款的行使是维护合同当事人,即平台用户的应然之义。

2.用户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探究

首先,用户协议应当是一种合同。合同生效的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即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笔者认为,在网络平台用户协议中,意思表示真实应当包括双方对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认识清楚且不存在分歧。之所以要强调“不存在分歧”,乃是因为基本上所有网站的用户协议都十分霸道,如若不接受用户协议,则不具备用户资格,无法以平台用户身份参与平台网络活动。例如,知乎协议首段就提到“如果您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表示异议,您可以选择不进入知乎”;微博服务使用协议第一条也明确“为获得微博服务,微博服务使用人(以下‘用户)应当给予了解本协议全部内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可、同意本协议的全部条款……”。这实际上是一种“强迫同意”,叫“协议”却不存在“协议”的情况可能使得用户协议全部或者部分条款无发生效力。

其次,用户协议是一种格式条款。令笔者有些疑惑的是,《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与第四十条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些冲突。前者规定了格式条款的制作者对于格式条款中关于免除或是限制责任的条款负有向相对人提请注意和解释说明的义务,后者又规定了格式条款中关于免除或是限制责任的条款无效。那么,如若格式条款制作方充分尽到了提请注意和解释说明的义务且为相对人所知,免除或是限制责任的条款还是否有效呢?笔者认为,至少在网络平台用户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应当算作无效。从立法的目的考虑,格式条款的限制本就旨在保护合同弱势方的利益。囿于网络环境的限制,制作方很难完全尽到提醒注意和精确说明的程度,用户能够理解并且接受限制或免除责任的条款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而在合同法做出修改或是相关具体法律法规予以说明之前,我认为网络平台用户协议中的限制或免除责任条件应当无效。

3.用户协议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之所以要探讨上面两个关于用户协议的性质与效力的问题,乃是因为在本次案件中,用户协议的作用非同小可。

知乎协议第4条写道:“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将其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内容,授予知乎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独家使用许可,知乎有权将该内容用于知乎各种形态的产品和服务上,包括但不限于网站以及发表的应用或其他互联网产品。”这一条似乎是知乎在向用户索取信息(包括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权利。那么在遭遇第三方网络平台或其用户在该平台上的侵权时,知乎是否有权以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受到阻碍为由起诉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一在于,基于3.2.2的小结论,这一条限制知乎责任(限制知乎使用用户作品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格式条款当属无效;其二在于,即使我们假设这一条款有效,知乎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许可也是非独占性的,知乎不能认为第三方的该权利的使用侵犯到了自己的相应权利,即使第三方使用该权利未曾征得作者同意。

那么,知乎在本次诉讼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根据目前掌握的新闻资料,我们可以将知乎的维权道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已经迈出,即起诉微博平台,掌握具体侵权人信息;第二步,笔者猜测可能是起诉具体侵权人或者追加具体侵权人为被告,从而达到微观维权。在第一阶段,知乎联系了7名被侵权用户请求其予以“授权”,并进行了大量的诉前工作,比如公证固定证据、确认整理侵权内容等。可以说在知乎用户的维权首战之中,知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这在网络平台与用户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四、侵权网络平台的责任问题

正如上一章所述,知乎本次起诉的对象是微博,并非是具体实施侵权行为的微博侵权用户。知乎一方认为,在侵权人多次侵权、广大用户对侵权内容多次投诉的情况下,微博对于侵权时负有一定责任的。为此,知乎要求微博披露直接侵权人“知乎大神”在新浪微博的资料,例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立即停止对“知乎大神”提供网络服务;赔偿知乎的经济损失、律师费及公证费等费用。

在这样的侵权案件中,侵权网络平台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结合第二章讲到的网络平台的分类以及微博的定位,笔者将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分析论证。

(一)不同种类网络平台的责任承担与免除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通过网络擅自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的,至少应当承担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损害公共利益及没有非法经营或者非法经营额较小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没收设备,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需要明确的是,条例的十八条、十九条所规定的侵权责任并不是针对网络平台的而是针对具体侵权人的。

但是,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或者拖延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资料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这样看来,知乎关于微博进行经济赔偿的诉求极有可能最终仅落实到具体侵权人身上。

此外,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也分别规定了网络链接或网络自动传输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自动存储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信息存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的免责情况,具体的我们在下一节予以说明。

(二)微博的定位及其责任的承担与否

1.微博的平台定位

在第二章笔者就曾经强调过,网络平台在侵权中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网络平台本身的性质定位息息相关。微博是社交网络平台,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非要与我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靠拢的话,笔者认为微博是以信息获取为主、兼具搜素功能的网络平台,其本质更接近于保护条例所称的信息存储空间平台。须注意这里的信息存储空间平台与第二章所描述的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平台具有本质差别,前者以信息存储为手段、以信息公开提供为目的;后者则直接以存储信息为目的。为了加以区分,笔者暂时称前者为公共信息存储空间。

为什么说微博是一种公共信息存储空间平台呢?众所周知,微博是一种即时信息分享的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关系或是微博内置的搜索才分享或查找文字、图片、影音等信息。这种渠道的存在前提就是微博具有信息存储的功能,用户将想要分享交流的信息存储在自己的账户中,其表现形式就是一条条微博。我们可以把这一条条微博看做是微型的存储空间,当用户进行发布、转发、评论微博或是给微博点赞等活动时,这些微型存储空间就在不同程度下暴露在一定公众面前,由此达到信息的不特定传播。当然,微博发布也有仅自己可见、仅好友圈可见及仅制定用户可见的功能,但由于其并非是微博的主流功能故在此不作赘述。

2.微博的责任承担问题试分析

最新消息显示,知乎诉微博一案已经立案,具体的审理进度笔者尚不得知,但在这里笔者想就此案试分析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微博责任的看法。

首先仍是微博定位的问题。尽管笔者认为微博较接近于保护条例中的信息存储空间的服务提供平台,但具体如何尚待学理届进一步讨论。

其次是微博在本案中的责任。笔者认为,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对此难以做出定论。但是知乎方若想暂时绕开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的处罚适用,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完成证据链条的构建。这样一来,知乎方可以选择证明微博平台明知微博大V的侵权行为而未采取行动,并且微博的这一行为与知乎方的损害结果之间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或者微博平台明知存在侵权行为而未采取必要的措施造成了知乎方损失的扩大,且二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由于微博平台投诉机制的事后监管性,似乎第二个选择对于知乎来说会更加明智,但无论如何想损失举证是比较困难,这可能也是知乎方会努力的方向。至于微博平台,如果能够争取适用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也许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损失。

五、结语

信息传播在互联网的世界日益翻起惊涛骇,中国近几年来著名的跨平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纠纷也并不鲜见。前有央视网诉土豆网侵犯《舌尖上的中国》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后有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就电影《我愿意》与快播公司的产权纠纷;就在今年七月初知乎诉微博一案立案之后,7月21日,海淀法院发布公告,爱奇艺与“超级视频”的电视剧信息网络传播权案纠纷案也已经被受理。在网络这个既透明又隐蔽的环境下,信息的获取比任何时候都要简单易行,而信息的保护却也比以往来得更为艰难。

值得鼓励的是,如上所述,越来越多的知名主体开始奋勇维护自己的产权,这在很大程度了使得普通个体的知识产权意识日渐加强。知乎的与众不同在于开启了网络平台牵头促进用户维权的先河,尽管这与知乎本身具有的知识产权高密度集聚的特点息息相关。知乎认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自身的重要性,这也给了众多网络平台一个启发:留住并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和传播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照搬全抄式地信息传播方式早已成为了明日黄花。同时,信息保护的立法与司法工作必须加快脚步,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要尽可能多地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而一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无论从其内容而言还是法的位阶而言,对于互联网信息保护都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周植明.论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的现状与保护,2012.

[2]钱锋.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矛盾冲突及对策研究,2004.

[3]卢山.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征及其保护.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6月版.

[4]贺桂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007.

[5]王海栗,郑磊.民法视野中的网络转载直接侵权之归责.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6]熊邦蓉.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2006.

[7]隆艳.试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2007.

[8]胡敏.有关网络转载中可能涉及的著作权侵权问题的思考.

[9]杜翰英.关于购物网站用户协议中格式条款的效力研究.

作者简介:

农村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研究 篇4

通过文献检索, 我国自1994年实施“金农工程”以来, 农村网络建设及信息传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网络信息传播为基层群众增加了新颖健康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享受到优秀文化和实用科技带来的快乐。但是,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广大农村地区在网络信息传播的硬资源与软资源方面存在双重缺失现象, 绝大多数农民往往被排斥在网络的通路之外, 更不用说网络使用的内容与质量。具体说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网络建设全面起步, 信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与必然选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互联网如今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顺应这一潮流, 我国农村网络建设也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 1998年中国互联网上的农业网站不到200个, 2001年农业信息网站约2200个, 截至2005年7月, 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网站达4372家。[1]利用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农业网站搜索引擎系统进行统计, 截至2009年5月中旬, 我国农业或者涉农网站已逾8000个。从总体形势上看, 我国农村网络建设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 但随着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 我国农村网络建设已全面起步并初见成效。

但是,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农村网络建设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具备自我发展的物质基础, 网络基础建设较快, 农业网站的创办也较早, 服务效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沿海地区, 尤其以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广东五省市的农村网络基础建设为最好, 网站总数超过全国总数的40%。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 尤其是偏远地区, 网络基础建设还相当落后。从总体上看, 国家和省级农村网络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基础, 但从市县到乡镇的网络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目前, 农村网络信息服务虽已延伸到基层, 但村级信息服务点尚不健全, 信息传递在县镇二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阻”, 在硬件上出现了“农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而言, 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入村入户”的目标非常困难。农民的散居状况决定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不可能像城市那样通过众多的用户来分担, 而极低的利用率又使它违背了市场的经济原则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农民的经济实力最为脆弱, 据了解, 在我国农村家庭中, 电脑拥有量还非常少, 甚至是农村籍大学生, 他们家里多数没有电脑。如果再加上昂贵的网络传播成本, 这个天文数字是现实中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农村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提出后, 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与此相适应, 同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很多具体问题也必然成为农村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议题, 农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 新农村建设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性质, 从政府到民众、从城市到乡村、从强势群体到弱势群体的传播模式, 决定了农村网络传播的当然主体并不能迅速归位。

农村网络信息传播, 并未考虑农村主体的真实需求。目前的农业网站, 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教学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及商业公司建设的网站, 站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与农业生产没有明显的地域关联, 有些农业大省并没有很多的农业网站。处于优势地位的城市传播者没俯下身段从农村汲取内容资源, 并不太考虑农村受众的主体需求, 其传播的信息, 缺乏实用性、指导性、时效性及多样性, 不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将农村受众视为市场、视为消费者的观念仍然存在。受众作为社会环境与特定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 这个术语集多种意义于一身。然而, 随着大众传媒向产业经营方向发展、市场话语逐渐呈现强势的今天, 农村受众也或多或少成为媒介资本与广告商的“打工仔”。一些商业网站, 有很强的市场定位, 虽然挂着“农”的名号, 但与农业生产并没太大关联, 农民往往只是其潜在的市场“目标受众”。

对农网络传播, 缺乏农民的互动环节。新农村建设战略, 立足于恢复弱势的农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因而必然要求农村与农民成为网络传播模式的中心部分。但在传播实践中, 由于农民缺乏媒介资源、传播技术及话语权, 他们往往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消费者、目标对象。虽然新的技术形态与传播手段使传受双方的互动成为可能, 而搜寻者、咨询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的角色, 在农民中尚未真正出现。

三、农民的媒介素养尚待提高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是农村网络信息传播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但从涉农网站的传播实践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

2009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 较2007年增长3190万;但从职业结构上看, 农林牧渔劳动者占全体网民的2.3%, 对占中国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来说, 这个比重还比较低。[2]

浙江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 浙江“金农工程”网站已经开通, 浙江科技网、教科网、中经网和多媒体数据网实现了省内联网。但一份对浙江省嵊州市农村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 浙江省农村使用电脑还不是很广泛, 使用因特网并不是很普遍。在调查对象中, 没学过电脑的人占总数的60.6%, 对电脑有所了解的人占总数的36.4%;在回答是否上网的问题上, 几乎不上网的人占总数的78.8%, 每月6次以上的占总数的9.1%。[3]

上述数据表明, 我国农村居民触网率不高, 除了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经济收入与网络意识等制约因素外, 与农民的媒介素养有很大关系。

综合多种传播理论, 可将媒介素养简单地表述为人们接触、解读、利用传播媒介的能力。接触媒介, 通过媒介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满足自己生产、学习、交往等的需求, 对农民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大杂烩, 大量与农民不相关的信息形成信息垃圾, 阻碍了农民对所需信息的搜索;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 而互联网是针对全球网民的, 披沙拣金的过程对缺乏电脑常识的农民太过繁琐。解读媒介, 对媒介传达的信息进行解构, 做出正确的理解, 特别是对网络上有关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正确理解, 要农民直接从网络上获得技术信息并付诸实践, 是不现实的。网络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 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即利用传播媒介的能力。当下中国农村的现实是, 伴随着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 真正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主要为中老年及妇女, 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偏低, 对何时上网、如何上网发布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以及需求信息有相当的困难。虽然上网技术变得越来越简单, 但操作起来绝非电视遥控器, 轻轻一摁, 问题都能解决。

四、网络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与农村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相比, 农村网络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更是滞后。

在农村地区, 能操作、利用电脑的人员不多, 懂网络传播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少了, 无法保证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及网络的维护与维修。特别是随着信息需求种类、信息需求质量、信息需求主体的复杂化, 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这种人才状况对农村网络信息的建设极为不利。考察农村网络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缺乏。对农信息传播, 发展农村经济, 人才是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在吸引人才上却是最薄弱的行业。国家有对农“三支一教”、师范生公费教育等政策, 但在农村网络传播所需人才方面, 却没有相应措施。政府可制定适合农村网络传播媒体的各种优惠政策, 为其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创造条件;对农业院校予以财政支持, 鼓励其开设农业网络传播专业, 以经济信息分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服务为重点, 培养具有乡土背景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

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缺乏。目前, 我国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有六十多所, 再加上高职院校及中专,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 他们是农业媒体发展和农村网络信息传播的人力保障与智力支持。但是, 这些毕业生中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并不多, 有些人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也不愿去农村就业创业。原因很简单, 农村缺乏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从生活条件来说, 很多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 经济相对落后, 基础建设还不到位, 很多专业人才选择城市而不愿去农村;从工作环境来说, 农业行业、农业企业内部人才配置不合理, 机制不健全, 缺乏激励与任用措施, 加上网络信息人员的编制、职称评聘及工资福利等问题, 影响了农村网络信息人才的引入与稳定。

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的培训机制缺乏。农民是农村网络信息传播的一方主体, 是信息的接受者、利用者。但目前, 我国农民整体触网率偏低, 缺乏电脑操作、网络传播的基本技能, 而相应的培训机制尚未确立。面向农民开展网络知识培训, 是提高农民上网操作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措施。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教育规划, 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模式与方法, 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 提高其接受信息服务的能力, 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技能, 从而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外部环境。

摘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 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农村网络建设及信息传播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显不足, 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村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农民的媒介素养不高及网络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等方面。

关键词:农村,网络信息传播,现状

注释

1[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01-13.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 篇5

(一)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的;

(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获得经济利益的;

网络信息传播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 篇6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不仅可以为人们供获取比传统、大众传播更鲜活的信息, 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交流与沟通。因为网上空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 从而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拥有独特性质和运行方式。

1. 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和本质。

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活动。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2) 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 而这种社会关系, 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 (3) 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 (4) 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 期望产生影响, 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要求信息传播方和接收方必须要有可交流、能沟通的意义空间。

2. 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信息的可传导性, 使得传播与反馈存在着依附的复杂关系, 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由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 通过自组织过程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平衡状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 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中的单一接收者角色转向双向或多向传播中的传播与接收的融合。 (2) 由原来传播者规定菜单式转向受众自主点菜式, 变呆板的从上到下的“推送”信息转向受众自由地“拉出”信息。一推一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观。 (3) 在网络空间, 接收者不仅能主动地获取信息, 还能主动地发布信息, 与传播者完全出于平等的地位。

二、知识创新需要网络信息传播

1. 什么样的知识更具有创新价值

(1) 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使主体最经济地分配注意力, 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 提高了思维的效率, 有利于思维的升华和灵感的产生。

(2) 断层的和不确定性知识。知识是有逻辑的, 但逻辑并不是越细越好, 适当的知识断层, 有利于产生学习矛盾。正处在猜想、假设中的知识, 不仅能激发创造的兴趣, 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使思维不受既成答案的干扰, 可以进行自主的假设、推论和创造。

(3) 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 不仅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而且能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为底蕴, 使得创新的范围更广、更深。

(4) 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 将专门的知识纳入到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 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 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性。思维的跳跃性越强, 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2. 网络信息传播是知识创新的源泉。

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的过程, 信息是知识创新重要原料, 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知识创新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给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带来重要的影响。

(1) 知识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创新中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 学科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 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走向新的高层次的综合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更加普遍和流行。知识创新的综合性, 必然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跨学科性。

(2) 知识创新的多样性。知识创新的学科差异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决定了知识创新是多样性的:既有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也有一些全球性的、或由国家利益导致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的信息需求主体的多样性, 既有“大”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也有“小”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3) 知识创新速度的变化。科学进步速度日益加快,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 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 要求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的信息的传递必须十分及时、迅速。

(4) 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知识创新将更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 使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转变为对全球信息资源的需求。

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新特点, 使得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信息资源, 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型的信息需求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统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 且能即时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资源组织方式灵活。是由于这些优点使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 成为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个新的、重要的信息源。

摘要:在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上, 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具有创新价值知识的类型, 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重要的信息源。

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知识创新

参考文献

[1]金镇毕强: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J].情报资料工作, 2006 (3) :5~7

[2]陈刚马扬: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3) :141~144

[3]陈喜乐廖志丹: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J].自然辩证研究, 2001 (1) :24~27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7

“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以经济学的“最省力原理”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人们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事准则,即总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将“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同网络传播结合在一起,必将改善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效果,提高受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一“、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选择的或然率”公式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出的,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他认为,要提高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既可以通过降低分母值(预期的困难)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高分子值(预期的报偿)来实现[1]114。这个公式表明,小到一条消息,大到一家传媒组织,它被人们注意和选择的可能性(即选择的或然率)与他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报偿(价值)的程度成正比,与人们获得它的代价(即费力程度)成反比。因此,根据“选择的或然率”公式,要想提高网络档案信息传播媒介被受众选择的概率,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分子值,即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一是降低分母值,即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报偿的保证”主要同档案信息的内容及它满足受众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费力的程度”主要同档案信息可获得性及使用的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有关。

二、受众的报偿分析

1.网络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分析。档案信息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特征,档案信息的传播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档案馆(室)藏的档案进行传播。具体而言,其特色包括:(1)原始记录性。档案信息主要源于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本源的、原始记录的特性是档案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根本属性,也是大众坚信档案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原因所在。因此,网络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真实性是受众最无法抵制的诱惑。(2)积累性。档案信息不断地形成并将有价值的部分保留下来,体现出积累性的特点。随着大众各种活动节奏的加快,网络档案信息总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正是因为档案信息积累性的特点,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能上传下达,左右往来,保证了受众群体活动的井然有序。(3)确定性。档案信息记录内容是明确的,从中可以了解所记载事物或活动的来龙去脉。受众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从网络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中对自身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少走弯路,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4)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历史长卷可以说是由一系列以档案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汇集而成的,档案信息虽然不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却具有印证历史的独特作用,从而使受众对历史的好奇心理、认知心理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讲,网络档案信息的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外溢性。档案信息是大众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其形成首先要满足信息形成者的需要,实现档案的第一价值;其次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档案的第二价值。网络档案信息的传播具有扩展范围大、速度快的特点,存在着档案信息降密、解密等一系列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档案信息传播复杂性的一面。

2.受众对网络档案信息传播的需求分析。不同类型的受众,对档案信息持有不同的查阅动机。从受众对档案信息需求目的的角度,将受众分为[2]51:(1)学术利用者。他们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档案信息利用者,主要是为了解决科研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而查找利用档案信息;(2)实际利用者。他们是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档案信息利用者,主要是为了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所以需要的档案信息内容具有直接而详细的特点;(3)普遍利用者。他们是从事一般工作的档案利用者群体,也是日后档案信息传播最广大的受众群体,这类用户利用档案信息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维护权益的需要。受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网络传播的发展和完善,使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受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目的也会出现一定的交叉。档案信息的传播要迎合受众的视角规律,合理利用多媒体融合技术,多方位的实现用户需求,才能保证受众对其的忠诚度。

3.保证报偿的对策。受众对网络档案信息内容的注意和接触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档案信息都能被受众注意选择,他们只关注自己需要的、同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相一致的档案信息。网络档案信息传播为受众所呈现的信息内容必须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是“精彩”的而不是“乏味”的;是“有用”的和“可操作”的而不是“空泛”的和“云山雾罩”的;是形式和风格不断“创新”的而不是“陈旧老套”的;是“传播信息去找人”的而不是“让受众辛苦费力地寻找他们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因此,网络档案信息要引起受众的注意,首先必须研究受众的需要和兴趣,针对受众的需要设计档案信息内容,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内容独有的特色,开发信息资源,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迎合受众口味。网络档案信息传播吸引受众最为简单直观的手段是“视”“、听”“、读”“、写”功能。如何将“重要的”“、丰富的”“、知识量大的”“、有见地的”和“实用的”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抱有不同需求的受众,并勾起他们愈烈的好奇和满足心理,这就需要在网络档案信息传播的形式上入手。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形式主要有:网站传播、即时通信传播、网络社区传播、博客传播、搜索引擎传播和RSS传播等,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多媒体化,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均已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功能。因此,作为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主体,在确保档案信息所传播的内容真实、有用、富有特色的同时,注重传播形式的界面建设、服务建设和社区建设是提高受众在网络档案信息获取报偿的保证。

三、受众的费力程度分析

1.网络档案信息的可获得性分析。提高网络档案信息的可获得性是为了使网络档案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网络档案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地进行,并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可获得性是一个效益概念。这个概念作用于受众群体,具体而言就是指网络传播的档案信息的易读易懂性。档案信息内容设计的直观度、详略度和画面的优美度是降低受众信息获取难度的关键。

2.网络档案信息的传播途径分析。(1)网站传播。利用Web页面组成的网站来发布各种信息、提供各种服务并与受众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形式,如档案馆(室)网站,档案组织创办的网站等。这种途径具有传播主体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和可互动性的特点,是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2)即时通信传播。这种传播更多地运用于人际传播,体现了个人交流,信息共享和人脉资源积累等传播功能,如档案组织或个人创建的QQ群等。这种途径具有点对点的交流结构、同步的交流时效和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等特点,是档案信息网络传播较为高效的一种途径。(3)网络社区传播。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是:网络中有相当多的人展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并在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如BBS,聊天室等。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档案信息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4)博客的传播。该传播提供一种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形成的网络平台,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其传播的档案信息内容具有个性化、自我把关和随意性的特点。在这里,受众具有高度的选择权和深度参与的可能。(5)搜索引擎传播。受众对档案信息的索求能力直接作用于传播效果,而且受众的搜索行为是独立的,相互关联的;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具有相对无序性的特点。这种传播体现了受众作为“个性化”个体,来传播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6)RSS传播。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定向和高效的特点。RSS及相关技术将使档案信息消费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最终,每一个受众都可以制造出自己的集散终端。这种传播虽然还没有成熟,但是由于RSS技术是吸收各种传播形式的长处,处处体现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8

一、现状分析

1、金庸先生“被去世”

2010年12月6日晚7点半左右, 新浪微博突然传出“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 原文如下:“金庸, 1924年3月22日出生, 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 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此消息一出, 立即引起无数网友转发、评论。当晚8点40分, 闾丘露薇却对此消息进行了辟谣, “假消息, 金庸日前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另外, 香港没有这家医院, 造谣者也太不专业。其实大家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了。”就在闾丘露薇的微博发出后半个小时, 凤凰网也作出正式辟谣:“第一时间联系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求证, 对方证实此为假消息, 称香港并无‘圣玛利亚医院’, 且电视台同事昨日还曾面见金庸。”之后, 谣言渐渐得到遏制。事实上, 这已经是金庸先生在今年第二次“被去世”了, 早在今年6月份, 就曾传出金庸先生去世的“乌龙”消息, 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2、信息失实现象屡见不鲜

像这般“被去世”的名人远不止金庸先生一个。2010年5月6日深夜, 开心网上一条“任达华病逝”的新闻被疯狂转载, 时间地点确凿, 不少网友都发表评论, 为他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第二天, 任达华的经纪人出面澄清, 称任达华人在香港, “被死亡”消息并不属实。2010年5月26日下午, 网友“华西阮长安”在其微博里爆料:“联合报2010年5月26日电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昨日凌晨5时因心肌梗塞在上海华山医院病故, 享年64岁。”消息传出后, 余秋雨通过其微博第一时间发布辟谣声明:“近来有很多朋友关心我的身体情况, 特意在这里给媒体和网友汇报一下, 上周因小病去华山医院小治, 无大恙, 现在身体很好, 多谢大家关心。”

二、网络信息传播失实的原因

虽然这些“被去世”的消息最终都得到了澄清, 但我们仍然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谣言?谣言又为何屡禁不止?导致网络信息失实的原因是什么?

1、信息发布主体多元化

在网络世界中, 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 这使得信息发布主体从新闻工作者, 扩大到无记者资格的商业网站编辑, 进而扩大到普通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 经常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网民占56.1%, 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的占81.7%, 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4.8个百分点。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 从新闻发布的源头上留下了虚假新闻的隐患。由于参加网络传播活动的传播者鱼龙混杂, 网络媒体上充斥着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力量的不同声音, 而不只是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声音。因此, 在网络传播中, 媒介作为“把关人”的作用已经大大的削弱了。在网络媒体中, 传播者众多, 而“把关人”却很少, 绝对的自由必然会造成混乱。

2、网络传播者的不确定性和匿名性

在现实空间的光天化日之下, 人们不敢胡作非为, 因为每个人的言行都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 这就是传统道德的力量, 并以此维护社会的有序。一旦人们以匿名身份进入网络空间后, 每个人都不再是自己, 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IP, 他在网上的身份可以有许多中, 所表达的观点也不代表现实中的真我, “在因特网上,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一流行语便是对此的一个形象表述。在网络空间, 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网上行为负责, 有了这种意识, 一些网民在网上可以抛弃一切道德规范和约束, 做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 以满足自己阴暗的心理需要。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受众在发布信息时无所顾忌, 一些人会不理智的把制造网络虚假新闻作为宣泄的渠道, 为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提供条件。

3、媒体从业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

综合分析历年的虚假新闻, 明显因为利益驱动或外部压力而主观、恶意造假的情况并不多。虚假新闻的产生, 主要是源于不端正的工作态度。由于网上信息量大, 发布速度快, 许多记者越来越依赖于从网络中寻找采访线索, 这些发源自网络媒体的论坛、博客等互动环节的信息被传统媒体取材后, 不经核实、不经求证便转载, 但由于网上信息来源庞杂, 鱼龙混杂, 如果不严格核对事实真相就非常容易掉进虚假新闻的陷阱, 造成网络虚假信息的二次传播。由于传统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可信度更高, 因此被人们便以为这些新闻是真实的, 从而被网络媒体再次转载, 如此循环便容易使虚假新闻得以披上“真实”的外衣。

4、国家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我国网络立法相对滞后, 尚未建立起刚性、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管、惩戒机制, 现实中很多问题没有法律规定, 这就导致一些人利用网络发布不实信息, 从而使网络新闻公信力受到削弱。这些年来, 除了‘纸馅包子’的炮制者受到法律制裁, 相关责任者受到查处, 利用微博传播“金庸先生去世”虚假消息的责任人引咎辞职外, 其他造假者及其相关责任人几乎都没有被彻查, 有的根本未受到批评教育, 这也助长了虚假新闻制造者的嚣张气焰。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 网站追求时效性和点击率也是重要原因。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时效性强。很多网络传播者为了争取时间, 对新闻内容不经仔细审核就将其发布, 以致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2003年3月28日, 最先出现在中国日报的有关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被杀害的新闻, 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被新浪、搜狐等知名商业网站转载。事实上, 这则首先出现在CNN的消息, 是2002年愚人节期间的假新闻, 网络媒体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其进行了转载, 之前并没有对该消息的真实性进行必要的考证。另外, 提高点击率也是每个网站都竭力追求的目标。为此, 一些网站以所谓迎合受众欣赏品味为托词, 把重心放到低俗、猎奇新闻上以吸引眼球, 尤其在看到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时, 往往先转载再核实, 甚至不核实, 有时在转载时又添油加醋。更有一些网站受利益的驱动, 为追求浏览量和关注度, 不惜炮制假新闻, 从而使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严重侵害。

三、网络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 也是最高要求, 新闻必须真实, 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网络作为“第四媒体”, 应当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一样, 承担起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和义务, 这不但是社会秩序正常进行的保证, 也是新闻业得以立足的根本。可以说, 新闻的真实性是决定受众对新闻媒体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网络媒体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媒体, 要想建立公信力, 必须首先杜绝虚假新闻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如何才能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观念渗透到网络媒体中, 使虚假新闻泛滥之势得到有力遏制?

四、网络传播的信息真实性保障机制

1、切实制定把关机制

要想避免类似事件, 媒体应加强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网站新闻信息采制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 不给虚假新闻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一是要更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 同时, 进一步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于社会监督, 一定要高度重视反馈工作, 有问题及时整改, 有误解及时澄清, 要第一时间把对监督的回应反馈给监督者, 这对于维护新闻单位的良好形象很重要。二是要更进一步健全预案、奖惩等各种有效制度。新闻工作要有预警意识, 尤其是对虚假报道的产生, 一定要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 出现问题后的及时纠错机制, 要有应对预案。奖励和惩罚也要制度化, 要有机制保证, 有资金保证, 有举措保障。三是要注重培训制度建设, 培训千万不能走形式, 要保证实效。

2、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网民需提升自身素质, 努力做到不传播虚假消息, 并加强辨别消息真伪的能力。拿金庸先生“被去世”的消息来说, 如果大家仔细看了这条微博的话, 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破绽, 首先, 网页截图显示, “楚陌君”在微博上发布这条消息时, 文末曾注明“求证。不知真假。”其次, 微博中提到的“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 只要大家百度一下就会发现根本查不到这家医院, 而2008年“艳照门”事件期间, 传陈冠希被黑道追杀, 也与这家子虚乌有的医院有关。再次, 金庸先生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 并非1924年3月22日, 更确切地说, 后者是另一位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的出生日期, 连日期都弄错的消息怎么会是真的呢?随着网络的发展, 这种鉴别真伪的本领是很重要的, 没有这种本领, 很容易被误导。

3、树立职业意识, 明确职业规范

作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 必须加强自律,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第一, 要端正新闻报道思想, 深入现场进行采访调查, 把假新闻堵在采访阶段。重视对于事件真实性的现场调查和核实, 在对新闻事实本身的采访与观察上, 要舍得花时间。第二, 要做到严格把关, 不跟风、不炒作, 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观点, 转载新闻时尽量选择权威媒体, 遇到疑问时要主动求证, 警惕假新闻的产生。尤其是商业网站的从业人员, 商业网站以转载新闻为主, 处在虚假新闻传播链的下游, 因此对编辑来说判断虚假新闻的能力和常识非常重要。第三, 还要加强理论修养, 提升政策水平, 丰富知识结构, 开阔眼界视野, 做到耳聪目明。

4、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任何文明的社会都离不开法律, 法律是解决各种纠纷、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网络社会也同样需要法律来对其进行恰当的界定和规范, 指导和激励其进一步发展。虽然目前已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 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公约法规, 但这远远不够, 国家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 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建立严厉的“虚假失实报道”惩处制度, 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信息安全。

另外, 主流媒体应当要健全新闻发布机制, 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 要及时向公众、媒体通报新闻信息, 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详实, “流言止于公开, 谣言止于透明”, 这样也可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出现, 从而也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

陆定一曾指出:“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 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都必须牢记这一原则。网络媒体经过几年来的锻炼, 在新闻刊发方面越发成熟, 但假新闻仍层出不穷, 这要求我们必须对网络信息真实性这一问题高度重视, 切实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 使得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凤凰网娱乐, 《独家:金庸被传去世, 香港媒体人证实为假消息 (图) 》, 2010-12-06.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20.

[3]戴维民.网络信息优化传播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01-210.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230.

[5]张久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律机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9

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网络上人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人都有固定的“好友”作为发布信息的“受众”。一旦有事发生, 可以马上在小范围发布信息, 同时以复制链接的方式向好友或群发布, 使更多人知晓, 因而对即时通信网络上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意义重大。

1 即时通信网络的特点分析

复杂网络理论是分析网络特性的有效手段。在分析网络特征时一般使用两个特征来衡量网络, 即特征路径长度和聚合系数。前者是网络中所有节点对路径长度的平均值, 后者是所有节点聚合系数的均值。在即时通信网络中节点A相邻节点的相邻节点很大可能和A相邻, 现实中即A朋友的朋友很可能也是A的朋友。由于在即时通信网络中存在群的概念, 很多人可以集中交流, 一人可对多人信息传播。根据以上分析易知即时通信网络是一种小世界网络, 即具有最短路径和高聚类系数的一种网络结构[1]。

根据以上特性我们提出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型, 不但考虑了各个节点的状态, 而且加入了各状态间的转换概率。

2 即时通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模型

在病毒传播模型SIR[2]中, 节点分三种:S (Susceptible) 易染状态、I (Infected) 感染状态、R (Removed) 免疫状态。1 9 9 1年A N D E R S O N和K E P H A R T又增加了潜伏期状态E (Exposed) , 提出SEIR模型[3]。在研究了即时通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特点后, 我们提出IM-SEIR模型。为描述方便假设有信息A在即时通信网络上传播, S表示节点还没收到A, E表示已收到但还没激活A, I表示节点浏览后接受 (信任或转发) A, R表示拒绝A, 情况如图1。

S→E:A传到节点后, 节点由S转换为E, 此时信息未被激活, α表示接受到A的概率。E→I:节点浏览并信任或转发了A, 概率为β。E→R:节点虽浏览但并未相信也没将A传给其他节点, 概率为ε。I→R:节点由信任变为不信任A, 概率为γ。S→R:节点被阻止收到A, 概率为δ。R→I:节点由不信任变为信任A或把A传给其他节点。

3 即时通信网络上信息传播模拟

3.1 模拟假设

笔者利用IM-SEIR模型模拟关键因素, 通过改变参数取值分析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假设用户数量N=1*108初始态S (0) =1*108、E (0) =0、I (0) =0、R (0) =0信息尚开始未传播。且认为在有限时间段内, 用户数量相对稳定。

3.2 正面信息自由传播

假设此时系统中有一正面信息可自由传播, 仿真使用参数α=0.01, δ=0 (服务商没有屏蔽信息) , β=0.08, ε=0.01, γ=0.001, θ=0.003, 结果如图2。正面信息在0-200时间内迅速被80%左右的用户接受, 约20%的用户最终不接受信息, 和现实拟合。

3.3 负面信息受限传播

3.3.1 参数δ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图2中R状态的节点0-600时间内缓慢增长到稳定状态, I在0-250内迅速增长到最大值;图3中R在0-100内迅速增长到最大值后稳定, I在0-600内缓慢达到最大值并稳定。比较可知平衡时I和R的节点数量基本无变化。

假设此时有一负面信息, δ代表服务商对信息限制的概率。分析可知, 服务商的阻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用户接受信息的时间, 不能改变最终接受信息的用户量。

3.3.2 参数β、θ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β、θ代表用户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 假设有一不良信息传播, β为0.03, θ为0.001, 由图4可知I在0-250时迅速达到最大值后稍降到平衡, R逐渐上升到平衡, 和图2相比I下降, R上升。可见用户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范围。

4 结束语

即时通信网络上信息的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 笔者提出的IM-SEG模型, 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分析, 提出应对不良信息传播的策略, 对加强信息的监管控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摘要:为揭示即时通信网络上信息的传播规律, 笔者提出信息传播模型IM-SEIR, 模拟信息传播过程, 讨论各个状态转换的概率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表明该模型符合现实中信息传播规律, 对即时通信网络中信息的监控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即时通信,信息传播,传播模型,舆情监控

参考文献

[1]汪小帆, 李翔, 陈关荣, 等.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62-163.

[2]KEPHART J O, WHITE S R.Directed-graph epidemic-cological models of computer viruses[c], //Proceeding1991IEEE Computer Society Symposium on Research in Security and Privacy.[S.1.]:[S.n.], 1991:343-359.

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篇10

一、网络谣言的传播与言论自由的行使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互联网兴起后,电子邮件、博客、跟帖等成了公民表达自己观点的新平台,便于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也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方式。谣言是捏造的虚假事实,是无事实根据的传言,不存在对基于事实提出个人看法的基础。它不是自然人正常情况下使用语言进行相互交流的行为,而是制造社会恐慌。如2011年2月10日谣传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离家外出,引发多起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谣言的内容不属于受保护的合法信息,网络谣言及其传播具有跨时空、快速性、迷惑性、模糊性、甚至破坏性的特点,其目的不是采集、传播信息,而是虚构事实以引发社会关注。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3月16日开始谣传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结果我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更有商家趁机抬价。2008年的“蛆橘事件”,更是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导致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

二、网络谣言的的监管与法律规制

网络监管已经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有责任依法制裁那些故意制造、传播谣言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国家应当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范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行为,界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对于制造、传播谣言并可能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行为,要依法实施法律制裁。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978年以来,美国政府各部门先后出台了130多项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问题越来越重视,陆续颁布了打击网络谣言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法律。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乱象愈演愈烈,明确划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势在必行。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司法解释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依法打击网络犯罪,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体现出教育、引导为主的精神。该解释的出台,对于规范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监控管理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对策与思路

上一篇: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下一篇:现状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