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2024-11-05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共12篇)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创设一系列问题,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进行了积极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同仁交流。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1:在教学“图形的相似”(第一课时)时,引入如下问题:

小王从家跑去动物园玩,看到大象很悠闲地站在那儿。他忽然联想到“曹冲称象”的故事,心想曹冲能称出大象的体重我能不能量出大象的身长呢?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从口袋里拿出两支铅笔,先手握短铅笔伸直胳膊, 用眼睛瞄准铅笔两端, 正好看到大象的首尾。然后换握长铅笔,瞄准铅笔两端向前走了二十步,正好又看到大象的首尾。他量一量两支铅笔的长分别为8cm和16cm胳膊长为40cm。每一步长50cm,很快就算出大象身长为4米旁边的小花十分惊奇,问小王是怎么算出来的?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有兴趣地讨论。这时,我告诉他们:“同学们,这就是今天开始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第十章图形的相似。相信,学完这一章,你一定会帮小花破解其中的奥秘! ”

评析: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将数学问题与趣味性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办法。这样不仅能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设递进性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案例2:在教学“分式”(第一课时)时,引入如下问题串:

问题1:今天我们从学校出发去淹城动物园旅游,淹城动物园距学校40千米,校车的速度为50千米/时,那么经多少小时后到达?

问题2:我们到达景区后,看到景区门口的电脑显示屏上显示的门票价格(电脑显示: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人115元,学生每人60元。 )我们有a个老师,b个学生,如果让你去买门票你要付多少钱? 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

问题3:进入了景区,在参观时我们了解到了动漫馆的一些情况,请大家看……(电脑显示问题:(1)淹城动物园动漫馆设有3个展厅,建筑面积共为a平方米,你知道平均每个展厅有多少平方米吗?(2)动漫馆内共有p层,共能坐m个人同时观看节目,平均每层坐多少人? )

问题4: 大家观察 刚才得到 的代数式 :4/5,115a +60b,(115a+60b)/(a+b),a/3,m/p。哪些代数式能用我们已学的概念加以注明? 哪些代数式是我们以前还没有学过的新的代数式?

问题5:观察(115a+60b)/(a+b),m/p这两个新的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与4/5,a/3,115a+60b有什么区别 ?

问题6: 小学里学过4/5,5/7,2 3/5这些数我们称它为什么数?如果让你来给这些(115a+60b)/(a+b),m/p代数式取个名字,你觉得该叫它什么?

评析:设立问题串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但要注意问题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三、巧设延展性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延展性问题就是要求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能起到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学习、进一步研究的作用,能引发学生多维思考,展现研究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案例3: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后,笔者安排了一节专题课,主题是“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夹角问题”,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50°,求∠BOC的度数。

问题2:如图2,在△A′B′C′中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O′C′的度数。

问题3:从上面(1)、(2)两题中的结论可知,∠BOC和∠B′O′C分别与∠A和∠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4: 如图3,△A″B″C″的内角∠A″C″B″的外角平分线与∠A″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B″O″C″与∠A″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这个结论你又是怎样得到的?

评析:上述问题的设计由特殊到一般、由角平分线所在的位置变化依次展开,使学生逐渐认清问题的本质。延展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求知欲,问题意识也得到增强,同时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四、妙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所谓开放题型是指回答问题的起点(已知)和终点(结论)二者中至少有一个是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

案例4:在教学“图形的全等”复习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4, 已知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BE, 垂足为点B,DE⊥BE,垂足为点E,且AB=DE。试添加一个条件,使AC=DF(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学生纷纷开始尝试,多数学生想到了不止一种方法,但能够把所有方法考虑全面的不多。我继续启发学生:同学们,你能否按照一定的思路思考,从而做到不重不漏呢?

生1:可以按照“边角边”,所以添BC=EF。

生2:生1说的不全面,应该按照全等的所有判定方法逐个对照,从而添条件……

就这样,在学生的一番议论中,问题得到了完整解决。

评析: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答案具有不唯一性。案例4,条件不足,就要求我们执果索因,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分类讨论, 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总之,设计有效的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当是智慧者,用智慧的问题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用智慧的问题唤起一个个发光的太阳,把问题抛给学生,让课堂更精彩,让他们更有活力。

摘要:有效的问题设计及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命课堂,问题设计,初中数学教学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2

摘 要:新课标理念下,生成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题。本文主要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入手,解释了什么是生成课堂,当下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构建生成课堂。关键词:初中 英语 生成 课堂

一、什么是生成课堂

英语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生”的课堂。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往往因为教学模式的问题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学生们没有学习上的兴趣,老师们没有教学上的热情,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现今的初中英语课堂所扮演的角色,已经由原来的单纯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转变成了现今的以建构知识教育为基本手段,旨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场所。如何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机勃勃般的活力成为了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前沿课题。基于这种崭新的理念,生成课堂的概念应运而生。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洛特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的概念,其强调:教学应该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无法预见所有的情景和其他因素的发生。而这些无法预见的部分,便构成了课堂的生成性特征。课堂的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预设下的现象,这种现象任然可包含在教师的预设教学方案中;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曾预设的现象,属于一种“突发状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成课堂,其主要概念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机械、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超出预设的情景和因素,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活动过程。

引用生成课堂理念,我们就不难发现,现今初中英语课堂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现今初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形式化

某位教师在讲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时是这样做的。该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该课的标题,然后就开始给学生放映多媒体。只见这位教师这点点,那指指,内容多样丰富。学生们也十分欢喜。但是该教师只看到学生纷纷盯着大屏幕看,便以为学生高度投入到了教学中。

等到课堂最后的总结时,这位教师问到:“What place do you want to travel ?”学生们都纷纷抢着回答,有的答“USA!”,有的答“Paris!”,有的答“Europe!”,还有的回答“Africa!”。这位教师看到学生们回答十分踊跃积极,于是点到其中一个学生问:“Well , can you tell me 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want to travel ? And can you describe that place ?”

只见这位学生慢慢悠悠站起来,木讷了一会,然后才缓缓开口说到:“I want to go to Paris.”

这位教师又问到:“What famous tourist interest do you want to go ?” 这位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埃菲尔铁塔。”

这位教师之前已经在黑板上用英语表述过埃菲尔铁塔的写法和读法,因此很显然这个学生没有关注老师的英语表述。结果这位教师只好强调一遍:“Speak English , please!”

这位学生又花了些时间才支支吾吾地说:“I want to go to Eiffel Tower.” 于是这位教师又问到:“Can you describe it ?”

该学生又木讷了好些时间,最后才小声的来了一句:“No.”

结果这位教师只好很尴尬的让这个学生坐下,然后结束了课程。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时流于形式,本来好好的一堂多媒体教学的英语课变成了“电影课”。其实这位教师的预设并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形成课堂生成的意识。过于严密的教学预设往往导致教学失去了一定的弹性,倘若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变会有些不知所措。例子中的教师面对学生的冷场,若是能聪明利用,及时生成,那么就能扭转局面,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过程平淡化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中有关于自我介绍的内容。某位教师在讲这一课时,先让每个学生来了一段自我介绍。

其中甲学生站起来就滔滔不绝:“My name is xxx.I’m a thirteen years old girl.I’m pretty and confident.And I like reading , singing and writing.English is my favorite class......”

甲学生显然英语基础很好,教师对她的表现很满意,给了她一个大拇指并说:“Very good!”

然后轮到了乙学生。只见乙学生吞吞吐吐地说到:“I am a boy......I’m thirteen......My name is xxx......”

乙学生说完后,教师只给了句:“Ok.”然后又开始让下一个同学开始自我介绍。

等所有同学都介绍完后,这位教师开始讲授课堂内容,最后总结提问。当再次点到乙学生时,教师问到:“Can you tell us what’s your strong point ?”

结果该学生只是冷冷地回答了一句:“Sorry , I can’t.” 教师只好示意他坐下。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师生双方参与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若是过于平淡,那自然难以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个性都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擅于自我表现,有的学生则比较含蓄。这个例子中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自我介绍时,显然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一种方式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适用,因此一旦出现乙学生的那种情况,便好生尴尬。这本是一种教师可以预设到的情况。若是这位教师及时形成课堂生成,顺势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学过程更加精彩,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增加,教学效果也会提升。

(三)、课堂互动僵化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6 Fashion中有关于中学生是否应该追逐潮流的论题。某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论题的讨论。这位教师问到:“What’s your opinion ? Ok , find your partner and make a group.Begin!”一声令下,学生们纷纷围成一团,课堂气氛看似十分火热。

讨论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这位教师要求一组同学展现他们讨论的结果。甲学生率先向乙学生提问:“Shoul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follow the

fashion ? What’s your opinion ?”

乙学生回答:“Of course we can.This is our right.”然后乙问向丙学生:“What’s your opinion ?”

丙学生回答:“I think so.”然后又问向丁学生:“What’s your opinion ?” 丁学生回答:“I think so.” 小组讨论结果展示结束,这几个学生在教师的示意下坐回原位。最后其他小组的学生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阐述,然后所有的小组讨论结束。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别人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上开小差,基础较差的学生从头到晚口都没张开。不少学生对于论题的讨论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课堂互动是现行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手段,在许多课堂中都被教师采用。然而正如例子中表现的那样,有可能出现这种“假互动”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自然是学生自我约束力不足、参与兴趣不够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和教师管制不力有关。课堂探究式互动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这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的强力引导。当面对这种互动僵化的情况时,若是教师运用了生成的理念,及时针对现场状况进行应变,那就能转僵化为灵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现今初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不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构建生成式的课堂。

三、初中英语生成课堂的构建和实践

所谓生成课堂,指的是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利用超出教师课堂预设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临时改变教学方案,优化教学的课堂。生成课堂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在课堂的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构建生成课堂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在经验上积累,在方法上创新。本文暂且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 TV program中主要讲的是和电视节目有关的内容。某位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先是按照预设好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就行课堂教学,但是她却发现学生们积极性都不高,整个课堂气氛缺乏生气。

于是这位教师摆脱掉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案,而是突然在向学生发问到:“Do you like CCTV 5 ?”

这一突然的发问引起了班级里不少同学的注意,尤其是班级的男生,他们纷纷答到:“Yes!”

这位教师又接着问:“Well , do you like NBA ? Do you like YaoMing ?”

班级里的男生马上来了兴趣,高声喊到:“Yes!He is my favorite basketball player!”

该教师又趁热打铁:“Well , let us talk about the NBA basketball TV program.” 之后这位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不时放映一些球星姚明的图片和CCTV5转播的NBA火箭队的比赛片断。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教师利用学生喜爱姚明的特点建立了轻松随意的课堂氛围。并且利用这一点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喜好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融入到了课堂学习中去。

拘束的教学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和紧张感,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则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在如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应用更加人本化的课堂教学设计,而且还要注重解放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时刻生成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课堂预设,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然而,过分按部就班的强调预设方案,只会使得教学模式过于僵化,缺乏适当的生成,其实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如在之前讲述的第一个例子中,由于教师过分按部就班的强调了预设方案的执行,以为用好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一劳永逸,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生成的理念中,该教师其实可以这样教学:

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用一句话引出教学的主题:“Do you like travelling ?”旅游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为吸引的话题,在教师的设问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对课程的主题进行口语讨论,而不是被动接受平面式的教学。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一个个问题,如:“What place do you want to travel ? Why ? Can you write it down in English ?”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甚至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旅游计划的构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初中生的见识是有限的,在学生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一句设问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如:“There are many place that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except which you have talked about.Want to have a look ?”这个时候由于在之前学生的情绪就已经被旅游的话题给充分调动,自然对于教师所提及的内容充满兴趣。教师再顺势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东非大裂谷,印度泰姬陵等世界名胜,进而进一步深化课程的内容,并让学生自主的对这些名胜的特色用英语进行概括和讨论。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一大目标。在这样的生成理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不可谓不好。

(三)、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生成课堂是师生“共生”的课堂,讲究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只有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引导出智慧的碰撞,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如在之前提到的第三个课例中,教师由于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采用了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结合生成的理念,将预设进行适当变动,那么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在Unit 6 Fashion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放松学生自行自由的讨论难免会造成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的情况。然而,在布置小组讨论的同时,如果教师及时生成互动,不是当一个旁观者,而是也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中的讨论当中,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学生讨论不充分的情况。比如在甲学生提出问题后,乙学生答道:“Of course we can.This is our right.”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插进来问一句:“ Why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提问,但是却可以避免学生敷衍了事,在教师的面前他们必须真正思考。而在乙作出了回答之后,教师又可以进一步向其他同学提问道:“ What about his idea ? Do you agree or not ? Why ? And what’s your idea ?”进过这样引导式的提问,其他学生也不得不进行真正的思考,从而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避免了“I think so.”的标准答案的出现。

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对教学的知识进行

扩展,而运用这种方式也让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对所学的课程也记得更加牢固。

总 结:

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避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生成。弹性的预设会给予课堂更自由的空间,合理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将为课堂增添更大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周国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1)

[2]陈雪芹.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学习的课堂教学探讨[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1(12)

[3]吴永芬.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8)[4]杨海兰.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神州(下旬刊),2012(3)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3

一、 “生命课堂”的教学观

新课改要求课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3 ] 理想的课堂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 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为课堂重建提出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和“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生命课堂”认为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应是“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和促进生命”.

在“生命课堂”的视角下,课堂教学的要素有更多“生命”意识和“生命”元素:教学目标立足师生生命发展,强调师生课堂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彰显;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散发生命气息;教学方式应依据不同教学需要作取舍,最大限度张扬师生个性、激发创新潜能;教学过程充满迸发生命灵光的动态生成如同生命发展的不可预见性;教学总结饱含欣赏性的点化和润泽助推生命智慧的孵化.

二、 物理课堂教学的“生命”期待

暂且不说高中物理教师中也流行的“职业疲倦症” [4 ],暂且不说那些唯“考试”唯“分数”的传统物理教育者还在“默默耕耘”. 把关注聚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活跃”部分,“生命课堂”的呼唤一样强烈. 学生围成一个圆桌、或是转过头“相互讨论一下”就冠名为“合作学习”的大有人在,去研究为什么一节课下来说来说去的始终是相同的那几位同学的人却很少——相当一部分学生被热热闹闹的“讨论”声埋没;逢课必探,每课都是以“问题”“猜想”“假设”“探究”“结论”等词汇标榜“探究学习”的比比皆是,去反思为什么那么多的同学在“成功”探究出结论后连课后简单的习题都不会的现象的人却很少——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生命被形式化的探究扼杀. 在这样的课堂里,最大的悲哀就是 “人”被湮没了,我们有生命的老师与学生实际上都已被异化成了某种“工具”和“器物”. 因此,任凭教师绞尽了脑汁,套尽先进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所谓“有效教学”,其根本只不过是在给学生的大脑皮层里反复施以简单的信号刺激而已.

三、 构建“生命课堂”的思考与教学设计

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模式背景下,生命课堂的具体设计和教学方式也有不同. 生命课堂更多是一种课堂教学理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物理生命课堂必须重点关注情感、认知、思维三个维度的“生命”质量.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这一节典型的探究课为案例谈谈自己基于“生命课堂”理念设计本课的思考.

1. 教学分析

从情感角度来看:学生对于历史上科学家们关于“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认识感兴趣;对于“追寻牛顿的足迹,用自己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任务充满探索欲望. 学生的兴趣是激发思维活力和审美情绪的催化剂.

从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学过牛顿运动定律和曲线运动尤其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特别是匀速圆周运动与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从思维角度来看:学生知道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引力,但不一定能通过“推理”分析出来;学生甚至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万有引力表达式,但很少有人能自己独立“演绎”推导出来;学生知道向心力表达式,但不一定能够主动对椭圆轨道做“建模”简化的分析;学生知道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的结论,但是不一定能够 “类比”学过的弹力立足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找到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预设和多层次的铺垫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2. 教学设计

突出动态的期待过程:期待学生基于曲线运动的知识更新对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的理解、基于牛顿运动定律找到天体运动的原因(引力);期待学生在问题串的纠结、思索中追寻前人的探究足迹;在引导、对话中激起思维的活力;期待学生在历史的回眸中感悟思维之美、体验物理学习之乐.

立足问题的开放讨论:立足探究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实验演示、讲授、谈话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问题串的形式组织课堂,在问题的逐步深入讨论中破解难点,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建构有序的认知结构.

着力思维的互动、共振:做好充分的问题预设,引导学生基于已知物理规律思考逐层深入的问题串、步步深入分析推理引力的表达式,归纳得出结论;在探究过程中渗透隐性思维方法,在总结中开展显性思维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 在“问题串探究”中享受“生命课堂”闪光点

1. “家长里短”中活化 “思维方法”

问题1:什么原因使行星绕着太阳做如此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呢?

预设回答:(引)力

追问:您怎么知道行星受到了(引)力?

回答:椭圆运动(至少速度变方向)→变速运动→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引力.

评价:前不久我也问过我三周岁女儿这样一个相似的问题——“你知道树上的叶子为什么要掉下来吗?”你知道我女儿怎么回答吗?(有学生答的和女儿一样)女儿很快的回答:“因为现在是秋天了,叶子成熟了就要掉下来”. 我是物理老师,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继续问“哪叶子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而是要掉到地上呢?”女儿同样很快回答:“因为它没有翅膀啊”. (还有学生答的和女儿一样)显然,受原来知识储备的影响,女儿只能通过简单的分析,以类比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推理的能力不足.大家之所以能顺利地确定引力存在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于我们学过了牛顿运动定律和曲线运动有关知识,我们会在已知的基础上分析、推理,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已经有意无意地用到多种物理思维方法.

比较:你知道几百年前科学刚刚萌芽发展的时代科学家们(不是一般民众)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吗?ppt投影:简评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胡克、哈雷、牛顿等人的观点.

2. “循循善诱”中感受“探究脉搏”

问题2:太阳对行星引力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引力大小跟什么有关?不说根据.

引导:与牛顿同时代的胡克、哈雷等人也猜想到了这一点——“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但是,受数学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研究止步于“椭圆”. 而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凭借其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发现了这个引力的因素”.现在我们面临着与“胡克、哈雷”他们一样的问题——“无法处理椭圆”,但我们需要向牛顿学习用我们学过的规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究引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投影八大行星的半长轴、半短轴以及它们与太阳的距离,思考如何处理椭圆问题.

假设:行星的轨道是圆,如图1所示.

引导:模型简化后,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引力F即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成正比.

验证:F=(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T容易观测、v不易测量,代入v=得F=.

引导:引力与周期是否有关?先思考一个类似的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球在弹簧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弹簧的拉力与周期是否有关?

预设:弹簧的拉力F=kΔx,与小球的运动状态量无关,引力同样应该是某种性质的力,不管行星运动还是静止都应该存在这个力,因此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应该与行星的周期是无关的,仅与两个星球本身情况有关. 但是,如何消去T呢?有必要代入,可得F=,如果用正比关系可以表示为F∝.

3. “平等对话”中分享“物理方法”

问题3: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是怎样的呢?

教材预设:从力的角度考察,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者“性质相同”,即产生的原理相同.

引导活动:以手压桌子为例,手对桌子的力与桌子对手的力性质相同,手对桌子的力与手的形变有关,那么可以判断桌子对手的力一定与桌子的形变有关.

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也应该有类似关系F′∝.

学生意见(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可以从运动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上黑板画出图3. 运动具有相对性,行星绕着太阳转的同时,也可以看成太阳绕着行星转动.从行星绕着太阳的运动研究中,我们发现F=m,那么考察太阳绕着行星的运动F′是不是也应该是满足F′=M.

教师肯定的评价(尽管后来发现这种分析中有漏洞):你的分析很有新意,现在我们一起从力的角度和从运动的角度找到了相同的结果,发现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4. “淡妆浓抹”的总结中品味物理课堂“真善美”

师生总结品味:从这节课的探究过程来看,站在开普勒以及牛顿等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用自己的“手”“脑”找到了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用到了很多探究位置问题的思维方法:探究引力存在环节,用到了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在寻找太阳对行星引力的环节用到了建模和演绎的方法,在概括两者间的引力时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和归纳的思维方法,在规律的推广环节用到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而且,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冷冰冰的物理思维,还有物理的美,行星运动和谐的美、相互引力规律的对称美,力与运动的统一美,两者间引力规律的简洁美. (一边与学生一起总结,一边提炼认知、探究、情感等三维板书之外的第四维板书——审美.)

五、 结束语

教育科研方法认为: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我的探索其实也是一位一线物理教师对于构建“生命课堂”的行动研究,是关注课堂“生命意识”的践行活动. 真正的物理是“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真正的物理学习应该基于知识到能力、思维到审美的生命质量提升.从生命课堂的实践研究中我也感受到: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我们需要基于逻辑的、具有前瞻性的精深的冷面思考与系统研究,但我们更需要渗透情感的、能打动人心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存生. 生命教育:一种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解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98-99.

[2] 宋华. “心动”中构建语文生命课堂[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64-65.

[3] 王鉴. 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15-16.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篇4

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资源包的开发,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以生命教育为主旨, 围绕“关注生命、认知社会、热爱生活”这一核心理念, 选取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健康问题和需要思考、应对的社会健康问题,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使其在活动中体验生命、健康和生活,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认知生命,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具有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掌握保护、呵护生命的技能和有关生命健康的知识, 成为具有现代健康意识、公共安全意识, 有一定公共安全常识, 有自救自护应变技能, 具有环保和法律意识, 会学习, 有良好行为习惯, 有健全人格和精神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一些成长过程中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生活知识技能, 以此促进他们具备健康的生命质量观、良好的心理品质, 引领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整体设计和架构上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形成一个螺旋式递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体系。1~6年级均围绕两条主线———健康成长 (含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和环境与健康) 和快乐成长 (含学习中的快乐、兴趣爱好中的快乐、做受欢迎的人和保持快乐的诀窍) 呈现内容, 弥补了国家课程教材的空白, 体现了原创性、统一性、系统性、创新性, 具有区域特色。各校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 对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在校本化和个性化的实施过程中, 使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 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实际, 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了推进生命教育, 我们采取先实验后推广的方式, 在全区30所小学开展实验, 主要工作策略如下:

第一, 行政推动。一方面, 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 对课时安排、实验团队的组成、实验教师的配备提出要求;引导学校实现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校本化, 鼓励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凸显各校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 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 区委、区政府拨款30余万元用于实验工作, 区领导深入实验学校听课调研实验情况。教育局领导深入课堂听课, 参与研讨达50余节课, 组织8次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和阶段性总结, 推出102节课例, 边实验边总结,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保证实验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第二, 专业引领。实验工作开始至今, 区教研室教研员到实验学校听课150余节, 多次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 针对如何创造性使用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 如何实现校本化生命教育目标, 如何组织活动课, 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邀请省、市教研部门和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深入实验学校听课30余节, 进行了有效的高位引领, 确保实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第三, 教研促进。全区以实验年级为单位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在30所实验学校自愿申报实验年级的基础上, 依据“大小校搭配”的原则, 形成实验年级团队, 并任命研究能力强的校长担任实验年级的组长, 负责组织交流、协调实验工作。实行教研员年级负责制。为实验年级指定了负责教研员, 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指导活动。各校均组成了实验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和实施小组,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四, 培训跟进。我们多次组织了实验教师培训活动。首先从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开发背景、编写理念、板块介绍几方面入手, 采用讲座、课例回放、点评引领等方式进行通识培训, 其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主题解读、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进行培训。

第五, 广泛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借助我区教育网络平台和定期刊发的实验简报, 及时将实验动态、优秀课例、实验教师随笔、家长感言等资源在网上共享。

整个实验推进过程体现了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线教师、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和高校专家多方结合, 使实验推进工作既是行政决策又是科研项目。

在具体实施中, 我们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 将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实施纳入学校课程课时计划, 每周0.5课时, 引导学校处理好3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课程与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关系。要做到在不削减主干课程和课时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资源包提供的资源, 结合本校实际,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二是处理好生命生活社会课程实施中集中进行生命教育和在国家课程中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实施生命生活社会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实施中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并向学生免费提供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文本材料, 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规范的学校课程管理, 使学校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 为有效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3年的实践探索, 我区以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生命教育, 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通过学习活动, 学生对生命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相应的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内心情感世界不断丰富, 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参加了“乘车和过马路的安全”主题活动后, 有95.5%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 不但学会了如何过马路、乘车, 知道了过马路和乘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而且能够初步应对在上学和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又如榆中街小学学生在参加了“生命拒绝噪音”主题活动后, 学生说道:“以前, 我写作业时, 习惯用脚勾板凳, 总把它弄出‘吱、吱’的声音, 非常刺耳, 有时也会用劲把门‘砰’地一下关上, 从没想过这有什么不好。学习了这节课后, 我深刻地理解了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也改变了自己以前不对的做法。现在上课或下课同学们起立时, 板凳发出的声音明显小了。下课后, 同学们也不会在教室里吵闹了, 说话声音变小了, 班里的纪律变得好多了。”显然, 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 学生的认知和习惯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二是在此过程中家长参与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实施, 促进了三位一体教育的有机统一。实验期间, 30所学校共3万多位学生家长走进了课堂。许多家长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观摩者变为活动的参与者, 与孩子分享体验和感悟, 共同接受生命教育。课堂上呈现出教师、家长、社会有关人士 (地震专家、儿科医生、民警、营养师、心理咨询师) 共同研究教育, 共同关注学生成长问题的新景象。例如, 在白道坪小学三年级“身体健康需要营养”主题教育活动中, 20位学生家长走进课堂, 接受科学饮食的教育。课后, 家长谈道:“以前一直认为让孩子吃饱就行, 学了这一课才知道营养需要搭配, 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才能让孩子长得更健康。”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课程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家长走进课堂, 为亲子交流提供了机会, 也为家长自我教育,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平台。课堂上教师与家长的互动, 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家长之间的互动, 增进了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家长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总之, 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得以实现, 使课内外、校内外、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有机统一, 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得以体现。

三是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助推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的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从以往的行政管理转换为知识管理, 改变了以往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 积极参与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听课、评课活动, 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教研部门也不再扮演忠实执行者的角色, 而是切实发挥引领和学术支持作用, 成为生命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可或缺的力量。这项工作一开始是由教育局整体推进, 但又不是完全的行政命令, 是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在很多学生获益的基础上推进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管好人、财、物, 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全局有谋划力, 除了统管全局、落实方针政策外, 还要寻找关键点, 实现工作的突破。而推动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体现了“以小搏大”的工作思路, 这虽然算不上影响全局的大事, 但是抓住这件事就抓住了学生核心素质的问题, 其推进方式影响着整体课程教学, 形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对全区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产生新的影响。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5

《基于生命自组织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潘 冬 陈荣芹 泗洪县城头中心小学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的一半,能否让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定位于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没有从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教师的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往往使教师低估学生的能力,期望他们能做得象成人那样却不放手让他们去做。这使得学生不可能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事实上,哪怕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已经具有自主性。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不少的经验与知识,具有了初步的交往、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是带着自已对生活的理解和不同的经验积累进行学习的。

语文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与学虽有不同的主体承担,但他们处于同一教育活动中,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时时都产生交互作用,而且其作用方式是多向的,不仅有师与生的相互作用,在学生个体间、体间、个体与群体间都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教育活动的策划与进行,关键是要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要使每一个学生自觉、自主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究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要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学的自诱发、自组织、自调节、自反馈、自纠正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与结论,要使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目标、自己形成策略、自己完成任务、自己反思过程、自我矫正等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由“教”到“不教”。

人的自主发展可能性的依据可以借用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所提出的生物的主体性和自组织理论来说明。莫兰认为,生物具有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自组织能力,这个能力是通过处理一系列信息的、通过自己和为了自己的运算来实现的。“生物的最小行动都以‘我运算’为前提;通过这个运算,个体自我中心地根据它自己来处理所有的对象和材料。主体就是这样一个进行运算的存在”。这是从生物体生存意义上谈主体的“自组织”。从教育的眼光看,人的这种认识—运算活动,不仅指向人的物质生存的环境与对象,它还指向人的精神生存的环境和对象;不仅指向个体的外部世界,还指向个体的内部世界。当指向内部世界的认识和运算直接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问题时,即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主动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能力,也是作为个体的语文学习者实施主动学习行为的内在保证。语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意识一旦激活,他便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形成对外界和自我及其关系、对将发生的行为等所能实现的价值认识并产生意愿作出选择与行动,他便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处于学习中心的位置。这时,学习就是“自组织”的。

教育和学习作为人构建自身的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复杂性科学”认为“自组织性”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自组织,“指能够从环境吸收能量和信息,以补偿自然增熵失去的有序,无须外部指示便使系统要素产生共同行为,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低级程度到高级程度复杂组织的开放系统。”①这种系统动力来自于他对外的开放性和内部的自组织能力。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把生命的自组织特征概括为如下公式:“自主的——通过环境——反复进行的——组织活动”。②

传统的语文教学同人的生命自组织特征是相悖的。语文是人生命的体验与表达,是人生命内涵和生命力的重要构成。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它理应尊重生命,唤醒生命,激扬生命。③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或“知识至上”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偏重于“满堂灌”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制性。在课程目标上,教材是掌握的对象,掌握教材应付考试是根本目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视作可以满灌的“容器”;为了掌握教材知识,应付考试,制定规范化的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学既定的程序,向学生布置指定性作业;二是封闭性。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本、课堂,信息交流通道单一;三是机械性。为了应考,教师使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重复训练,学生整天背、读、写,作业没完没了,苦不堪言。正如一首校园歌谣所言:“上学真苦恼,书包压弯腰,睡得迟,起得早,功课多得没完没了„„”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

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这种教学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长期的被动的接受、服从,自由作为人的生命的最高属性,不是被唤醒、激活、弘扬,而是被抑制和消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消失了,主动探究的热情消失了,对话和体验也不见了,唯一留给学生的尚未内化、仍须死记硬背的知识。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也就成为必然。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以人生命的自组织机制以及阅读过程规律为依据,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自组织模块式模块式课堂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以人生命的自组织功能特征为依据构建的,同传统的教学策略不同,内涵有二:一是把发展人的自组织功能作为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二是把人的生命的自组织特征作为教学的实现机制,即以人生命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成长规律设计和实施教学。

1)构建教学模块。所谓模块,指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操作单元。这种操作单元不是简单的教学步骤或环节,而是由多种要素优化组合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操作系统。建立教学操作模块有其心里学依据。首先,“阅读是一种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包括思维、情感、动机、兴趣、想像、注意等;④其次,儿童认知“存在着多样功能上独立的、具有内在决定的单元(模块),并且彼此最小地发生相互作用”,“儿童的认知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组功能独立的模块”;再次,“儿童认知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逐个获得的”。⑤综上可知,儿童阅读理解机制是由认知、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组功能独立的心理信息模块。由此,我们推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使用与儿童阅读理解机制相适应的模块。基于此,我们研制了“定向、自学、对话、品赏、展示、反思”六种分别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教学模块”。

2)六种“模块”的教学策略 “定向”模块

只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在教与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心血来潮即兴发挥,兴之所致离题万里的语文教与学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与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定向环节能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前提,这里两者要相互交融,前者为后者服务。完成定向的任务,即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制订适当的学习活动的指向,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由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自己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制定要遵循教师制定学生认可,师生共同制定学生执行,逐步向学生自愿、自主制定的原则。

“自学”模块

有了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课文,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自学中探求知识、发展能力。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按照教材的逻辑程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理解教材,并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学习目标层次(认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作出自主达成。这是学生自觉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自学的方法是:“四遍自读法”。第一遍:初读全文,粗知大略,圈注字词;第二遍:朗读文章,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第三遍:推敲大意,概括中心;第四遍:提出问题,准备研讨。其中前三遍可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后一遍在课堂上解决。教学中,要注意三点:①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读欲望;②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③培养学生边读边思,随想随记,以及圈、画、点、画等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课外自学——预习,要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作好预习笔记。学生在课堂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投入全部的关注和热情。要通过巡视,了解学情。对于各类学生都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指导与训练,逐步实现学生的自组织学习。通过自学,学生对课文已有初步理解或疑问,为进一步讨论、再质疑奠定基础。

“对话”模块

“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取不是靠教师的简单传授,而是学习者自组织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学习者独立能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⑥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学生自读感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对话”的方式自主交流与表达对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感悟和理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或理解或认同或疑问或质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归类,组织交流,学会倾听,共享课堂上生成的语文情感、语文素养和精神力量。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寻求答案。教师不但要学会倾听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巧妙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教师还要引领着学生与文本,与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完成,学习本身也变成了自主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通过学生自身不断遭受挫折,不断调整信息反馈,不断获取成功的“自组织”教学行为,使学生自觉保持激发状态,以积极的非平衡行为去获得学习上的平衡。

对话的内容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交流自主阅读的收获,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第二,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在自主阅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第三,表达与同学和老师的不同见解,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更准确,更丰硕。对话的方式有: 〔1〕生本对话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平等对话,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引导着学生自学、自读、自悟。

〔2〕生生对话

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更多的领略他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及时启发与点拨,提升学生对话的质量。

①互补式对话:引导学生一方顺承另一方的意思说,对另一方所说的进行补充或深化另一方的意思。

②正反式对话:促使学生一方与另一方的交流内容呈现正反方,双方从正反两方面说,使交流内容互相衬托,交相辉映。

③扩展式对话:引导学生各自表达自己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各方的意思又能和谐地统一于主旨之中。

④辩论式对话:引导一方发言批评、否定另一方,提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引发争论。

〔3〕师生对话

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是对话教学环节的重点。教师与学生真诚地沟通,平等地对话,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去影响、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他人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表达,学会借鉴。这样,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使整个对话过程充满创造色彩。

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鼓励学生畅谈、交流自读课文的收获;②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注意从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启示;③启发学生质疑、答疑;④教师要注意引导,适时点拨。

“品赏”模块

“自组织”理论指出,系统的自组织活动是摆脱了来自别的系统指令约束的自主过程,无自主则无自组织。学生的学习具有自反馈的一面,这比来自外界的反馈要重要得多。自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善于从外来的反馈中获取调整自己行为的信息,而且还会自觉地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复、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形成一条系统内部的信息回路,更及时地协调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没有这一过程,学习过程的协同有序则可能是迟缓、盲目、被动而非自主的。⑦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对话”之后、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体悟、欣赏、探究课文的精要之处,使学生从理解内容走向理解形式,从“整体感知”到“部分深究”,将语文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获得更准确、更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体悟,实现阅读的“自我超越”。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文情并茂,值得欣赏的东西较多。教师要启发学生品出课文的“美”来,才能使其真正获得审美体验,生成语文素养。还要教会学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独到学法与感悟方式,强化审美体验。教学中要注意三点:①启发学生发现“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写得精彩?”即让学生体悟、寻找、发现“美点”;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体悟、品味、欣赏课文的美妙之处。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独到学法与感悟方式并真诚赞美别人。

“展示”模块

此教学环节旨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是检验学生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习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形式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呈现出来,并组织评价。展示的内容是围绕学习目标与对话的体验,或是朗读,或是感悟,或是设计等等。展示的方式主要有答问、陈述、演讲、练习、操作等。通过获得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便于教师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学生通过展示满足了表现欲望,确证自己生命的力量,唤醒、发展自主、自立、自强精神,培养创新个性;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表现的是“知识”的外化,即学生把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体验应用于实践活动,在设计表现方案和实际表现活动中,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表现对课文品赏的收获。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三点:①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欣赏课文的美,让他们感受收获和成功;②要选准展示内容,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③在别人展示时,要认真观赏,共享收获和成功的快乐。

“反思”模块

反思是一种自动的自我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全面的审视与深思,从而发现不足与肯定自我,在思维深处总结出某个结论或目标,并在潜意识驱使下使整个认知结构倾向于向这个方向演化,最终形成元认知。在自组织的过程中,学习者应该完成自我定向、自我学习、自我调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总结等活动,以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预设的目标。把反思作为一个教学的环节,旨在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反思”更加促进学生的的发展。“反思”对学生而言,是指作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认识、考察、判断自己学习行为的活动。它是学习者巩固知识与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学习最终是学生自我需求、自我处理的过程”,所以他们必须“能意识和体验到自己的认识过程、学习能力水平、已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改进自己学习的决策”。⑧ “学习反思是一种

主动思考,是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组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有效生成。”⑨反思的内容包括:一是检视自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回忆和分析自己是学习过程与方法;三是在自我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控。其做法是:①创设“反思”情境;②提出“反思”问题;③引导学生对照问题逐一回忆、思考;④交流“反思”的收获。“反思”对教师而言,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反思”,查漏、补缺,适时点拨。针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增强知识内化、迁移,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3)运用“模块”组合成课堂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模块式自组织课堂教学模式的六种基本模块为:定向、自学、对话、品赏、展示、反思。运用这六种教学模块可根据课时需要组成所须的课堂教学结构:

结构一:定向—→自学—→对话—→展示—→反思。适合一篇课文的第一教时的教学;

结构二:定向—→自学—→品赏—→展示—→反思。适合一篇课文的第二教时的教学;

结构三:定向—→自学—→对话—→品赏—→展示—→反思。适合一节课学完一篇课文的教学;

结构四:定向—→自学—→对话—→反思。适合文章的片段教学。

结构五:定向—→自学—→对话—→展示。适合课前预习。结构六:反思—→定向—→自学—→对话—→展示—→品赏。适合课后延伸的巩固。

当然,要较好的实现“小学语文生命自组织模块式课堂教学策略”还要有一些必要的辅导课。如:

1、学法(学习习惯)介绍课:很多学生学习不得法,效率很低,这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设专课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学习。学习方法教师必须教一些,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总结一些。内容包括:学习常规、学习语文学科的方法,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自学课:①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提纲并进行自学前指导谈话。②学生紧扣提纲进行自学,并将自学成果写在笔记本上。③做一些参考练习题以检查学生自学成果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启发课:①教师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解本册、本单元教材的知识体系或一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理解难点提供必要的基础。②教师围绕重点,讲解难点,引导学生从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③教师讲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提问,造成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空气。④教师要总结一些有规律性的知识。

4、复习课:①教师布置复习提纲并进行指导谈话,复习提纲比自学提纲更简明扼要,抓住要领,突出主要问题。②学生按教师布置的复习提纲,反复思考仍未解决的问题,达到完全理解的目标。③教师请学生当着全班同学宣讲他们的复习笔记,然后进行评论,提出优缺点,以加深学生对单元教材主要问题的理解。

5、作业课:①教师布置作业和指导讲话。作业要围绕教学目标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要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进行指导。③教师小结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6、综习课(单元测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复习和练习,进行独立思考,使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念化,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并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发展智力。

7、自改课:①教师上课前抽调一部分学生的作业(阅读练习和作文)看,从中发现一些问题;②教师根据发现的问题,写出自改课的目的,并进行指导讲话;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改作业;④教师请1─2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总结自己改作业中的情况。⑤师生共同评论,教师总结。

参考文献:

①杨桂华:人类社会与自组织系统理论【J】.北京教育与研究.1998.3.27

②莫兰(法):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4

③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3 ④朱作仁,语文内教学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90 ⑤翟文静,李其维.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与信息封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⑥冷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设计分析【J】.⑦施中笑:自组织行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⑧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优化教学策略生成生命课堂 篇6

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立项以来,我校对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良好效果。研究中采取的主要实施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往往有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探究能力。大家都知道数学学科是抽象的,理性的,又是比较枯燥的,为了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味,吸引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实验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例如,实验教师齐敏,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首先出示一幅小羊吃草的情境图,叙述到农民为了不让小羊吃到草周边的庄家苗,在草地中间插一根小木棍,把小样栓在木棍上,然后让学生猜想小羊最多能吃到木棍周围多远的草呢?小羊吃草范围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引入到问题的情境之中,学生很快说出,范围大小与栓羊绳子长短有关,老师及时鼓励并继续引导,小羊吃草最大的范围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这个图形的周长于什么有关系,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图形是个圆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长短有关,半径的长短决定圆周长的大小。对于学生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让学生继续思考,周长与直径又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么圆的周长又是直径的多少倍呢?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质疑问难策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研究性学习能否开展,关键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验教师在教学新课时,都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

如刘娜老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让学生读课后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是怎么借尾巴的?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再如李清华老师在教学《桥》一课时问到:看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学生马上质疑:“这是我们生活中普通的桥吗?作者为什么要以桥为题呢?”陈文霞老师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学生发问:“老师,我国有许多珍宝,为什么要送鼎作为联合国五十华诞的生物礼物呢?”通过教师经常地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机会,现在我们每个班的学生在此环节中都能够提出可提供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

小学生好奇心强,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还要珍惜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杨春花老师在教《好日子》一课时,课文结尾写道:三只老鼠一道去奔向更美更甜的好日子,读到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有一位学生提问:老师,老鼠生活的越好,老鼠就会越多,那么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不是更大么!杨老师当时表扬了该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并告诉他,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告诉人们,只有靠勤奋和智慧,生活才会幸福美好。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热烈、宽松的气氛,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时,教师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真爱学生的好奇心,呵护学生的质疑兴趣,学生才能敢问、爱问、会问,探究能力逐步提高。

三、促进合作探究策略

作为新课程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我校美术教师张艳丽在讲《吊饰》这一课时,她第一节在二年一班上课,采取的是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一人做鱼头,一人做鱼尾,三十分钟过去了,可学生还有没做完的,最后造成展示作品的时间和讲述感受的时间就少了,课后,张老师及时反思,调整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给二年二班上课时,讲完制作方法后,让学生4人合作,有做鱼头的,有做鱼尾的,有做小装饰的,有做粘贴的,不到二十分钟,完成了作品。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为作品的鉴赏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且促进了知识的整合,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开放探究过程策略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实验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上注重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探究学习。如王影老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理解诗文大意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读了古诗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呢?试着把它画下来。

2、如果你站在黄鹤楼便,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

3、能把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编个小故事吗?

4、如果你是李白,你怎样和孟浩然话别呢?找个伙伴演一演。

语文生命化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篇7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研究初期, 主要研究语文学习心理, 探索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心理机制。标志性成果就是我主持并于2005年结题的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名教师”资助课题“中学语文学习心理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以高中兼顾初中, 从实践层面上来说, 由侧重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的研究, 拓展了研究的空间;从教育对象的层面上来说, 由初中生扩展到高中生, 拓展了研究的范围;从理论的层面上来说, 从以心理学理论作指导进行实践, 转而研究语文学习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揭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能力特征等, 由实践的层面提升到理论的层面。课题重在分析和研究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借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向高层次上发展。这正是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突破的难点问题。

在中期阶段, 我主要研究了中学生心理变化对言语表达的影响, 探讨了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策略。通过对语文生命化课堂言语教学的指向性进行深入思考, 从中学生心理变化对言语表达的影响来探讨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策略。我认真总结了前期研究成果, 在《农村教育研究》发表了《中学语文学习心理研究报告》 (2008.4) , 并于2008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名师讲语文———李震讲语文》;我又主持研究了“中学生言语和心理素质同步发展研究”这一课题, 被省政府列入“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资助课题, 这是我省基础教育系列唯一入选的一项课题, 同时我被列入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运用了调查法, 设计了《感觉偏好测查表》, 寻找学生的优势通道, 便于个性化教学。

在后期阶段, 我深入研究生命化课堂的理论, 建构生命化课堂模式, 建构中学生写作模型。我主要从四个方面突破, 一是运用行动研究法, 在语文生命化课堂实践中探索, 集中体现在生命化课堂流程设计、生命化课堂模式建构、生命化课堂策略运用;二是进行理论思考提炼, 对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进行追寻, 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模式重构;三是深入研究了语文本体, 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百年语文“主体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话题方向, 考察了百年来语文话语的基本语境和现实背景, 打破了语文“性质神话”, 抓住“汉字性”这个最根本的中国话语形式, 提出了“文 (人及其心灵统一体的象形符号) 本性”这一语文本体性质;建构了中学生写作模型。这一时期, 我主持的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特征与实践路向之研究”历时近三年结题, 核心成员是张长松、李涛、管开兵、谢敏、朱曼雯、张永庆。课题自立项后先后研究了生命化课堂理念、课堂特征、课堂模式、资源开发、策略运用等,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厘清了语文生命化课堂理论

到目前为止, 研究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文章较多。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语文“生命化课堂”混同于语文“生命课堂”。语文“生命课堂”是用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而“生命化课堂”是在课堂上用语言文字来化育学生的生命。二是贴着“生命教育”的标签, 课堂仍然是指令型的以语文知识为绝对主宰的格式化王国, 学生缺少尊严感和自主性, 很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语文“生命化课堂”需要从理论上揭示语文本体, 需要研究并论证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内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课堂文化、教学境界等。

我对“语文本体”的探讨和对语文“生命化课堂”理论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语文本体到底是什么?我查阅了大量资料, 运用“字思维”深入探究语文学科性质, 撰写了两万字的长篇论文《语文“生命化课堂”本源探索》, 发表在人教社出版的权威刊物《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第4辑上;又梳理了百余年语文教育历史, 撰写了两万字的长篇论文《语文走向与主流话语的百年演进》, 发表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上;还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了《理性追寻:语文“生命化课堂”之重建》《语文课堂:享受语言文字的生命阳光》《从“知识课堂”到“生命化课堂”的飞跃》等论文, 系统地阐释了语文“生命化课堂”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为语文“生命化课堂”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2.建构了语文生命化课堂操作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我在语文生命化课堂研究中建构了五种操作模式:

以目标整合为取向。语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此类课堂模式是:整合目标, 着眼生命关怀;围绕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落实目标, 促进生命发展;拓展目标, 激发生命活力;反馈目标, 丰富心灵涵育。

以经验关注为取向。学生生活在世界中, 参与在活动中, 对生存状态和世界存在, 会不断地产生体验, 积累经验。这些经验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真实、最坚实的基础和源泉, 教学中应该也必须联系这些经验, 才能展现学生活泼可爱的天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此类课堂模式是:诵读通读, 感知文本;联系生活, 构建话题;探究读议, 潜心会文;同伴互助, 拓展思维;个性展示, 全班评议。

以过程开放为取向。在语文课堂上, 有着学生自身视野的开放, 有着文本意义生成的开放, 有着师生问答结构的开放。此类课堂模式是:马蹄组合空间, 形成立体传导;小组讨论交流, 开放学习方式;引入生活资源, 重建文本意义;选择争鸣视角, 碰撞思维火花;主题拓展联系, 体现课堂张力。

以情意沟通为取向。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形式中感受生命的气息, 让学生透过语言来发现川流不息的生命, 体会深沉的生命意识, 观赏高尚的生命之花。此类课堂模式是:整体把握文本, 选择情意品点;捕捉言语空间, 透过字词体验;理解生命意趣, 填补言语境域;调动生活经验, 流转生命光彩。

以丰盈生成为取向。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性, 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地追求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实现生命的价值, 体现出生成的丰盈性。此类课堂模式是:营造轻松氛围, 建立平等关系;引导学生参与, 分享学习成果;展开联想想象, 促进共融共生;交流回应沟通, 体验唤醒生命。

3.归纳了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语文“生命化课堂”始终伴随着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探索。运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字里乾坤:生命化语文课堂深度解读的语言之家。汉字通过意象结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 描绘了“一幅初民的生涯图” (安子介语) 。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汉字独特的魅力, 深入开掘汉字的文化意蕴。我先后发表了《语文课堂:享受语言文字的生命阳光》 (《中学语文教学》2011.03) 、《以语言的魅力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4.1) 等论文。

主体参与:生命化语文课堂生命形态的深度探寻。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时采用了两种方式: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参与需要情感和态度的积极, 有效参与需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积极, 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

探讨这种课型的文章有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 (2009.10) 上的论文《生成:在言语的感性世界里行走》。

理解想象:生命化语文课堂领异标新的心理桥梁。在实践中突破思维定势, 在理解的基础上, 注意通过对话互动, 营造想象的氛围;积累表象, 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措施, 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体验感悟:生命化语文课堂生命意义的瞬间直觉。体验是生命意识的投注, 感悟是突然窥见了语文学习的一片新的天空, 跃动着生命的活力, 身心得以涵养, 精神得以澡雪。为了探讨这种课型, 我先后发表了《体验:抒情语体教学的价值追求》 (《中学语文教学》2011.5)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唤醒》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3.9) 等论文。

视野融合:生命化语文课堂深情向往的生命交感。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把文本的视野、作者的视野纳入到自己的视域中, 从而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经验视野, 形成了一种新的视域, 这就是视野融合。所以说, 视野融合是“生命交感”。研究这种课型的论文有《对话:课堂最本真的敞开状态》 (《中学语文教学》2009.6) 等论文。

4.探讨了语文生命化课堂审美追求

主要研究了课堂中灵想的飞动之美、生成的智慧之美、体验的含蓄之美、对话的意趣之美、情景的交融之美、精神的烛照之美。

灵想的飞动之美。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 喜欢通过感知、联想、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发现性活动, 根据文本的邀请和呼唤, 通过对话, 产生飞动的灵想, 达到美妙的阅读境界。

生成的智慧之美。生成教学实现了“人”和“语”的交融, “语”和“人”互为一体。这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教与学智慧的呈现。

体验的含蓄之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牺牲生命灵性和语言悟性, 而是通过感知、融情和会悟来引导学生形成经验, 产生领悟。讲究“情知交融”“身体心验”, 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对话的意趣之美。对话的审美性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形成自由、开放的心理场, 架构适合的对话空间, 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策略, 收到意趣盎然的学习效果。

情景的交融之美。情景交融之美主要是通过品味语言, 用心玩味蕴藏作者的心机之处;互动交流, 互相敞开, 共享精神智慧。

精神的烛照之美。在阅读教学中, 把握内在的视点, 重新构筑形象, 引导学生走进精神世界, 获得新的领悟, 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会感到敞亮。

我先后发表了《借文句的阶梯跃入审美时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11) 、《语文教学要“知白守黑”》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1.4) 、《在言语实践中引导生命主体不断超越———特级教师李震的“生命化”教学智慧》 (收入程振理老师主编的《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

5.提炼了语文生命化课堂作文教学模型

研究高、初中作文教学写作序列, 调动高初中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 唤醒高初中学生的写作体验, 感同身受地体验写作的发生、构思、表达与修改。课题组通过实验研究, 建构了“中学生写作‘三级转换’模型”。模型中用三个椭圆形 (中间两个并列) 表示作文三个阶段。“内部言语思维加工”指的是学生接受了作文的任务和明确了作文目标后, 调动生活积累, 运用有关写作知识, 建立写作计划。这是完成“一级转换”。“言语表达”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 包括“外部口头言语表达”或“外部书面言语表达”。这是完成“二级转换”。“修改推敲润色”是指把物化的作文, 经过增加、删改、取消、更换、修饰等加工。这是“三级转换”。

根据“中学生写作‘三级转换’模型”, 我组织课题组成员, 围绕“生命的诗意表达”这一主旨, 收集了本校学生作文156篇,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海高级中学学生优秀作文选》。

我还围绕“情趣”这一聚焦点, 将初中语文 (苏教版) 三个年级六个学期每个教学单元的“写作点”进行整体设计, 形成了一条三年的“写作能力发展链”,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出版了《情趣读写》一套写作指导书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 , 还编写了《走读中国———名山名文》一书, 将国内名山一网打尽, 名山之名文一览无余, 让学生通过名山阅读名文, 通向自然之心, 步入精神之境。

三.取得的实际效果与反思:

1.创新和丰富了有关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理论, 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和语文教学编著。

在研究过程中, 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生命化教育和生命化教学理论, 探讨了语文生命化课堂的内涵、原则、本源和策略等十余方面的问题, 结合生命化课堂教学实践, 深入反思, 先后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 代表性论文有在《中国教育科学》上发表的《语文“生命化课堂”本源探索》、在《洪氏语文》一书中发表的《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意蕴与特征》, 在《农村教育研究》上发表的《中学语文学习心理研究报告》等。这些论文或者从理论上对语文“生命化课堂”作了理性的探讨, 或者从实践方面提炼总结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学编著有《李震讲语文》《笔尖上的成长》《情趣读写》《生命张力》等。

2.积累并发表了一批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实录。

我先后评析了有关语文“生命化课堂”典型课例, 整理并发表了一批课堂教学实录。高中课例有:《登高》 (张永庆) 、《渔父》 (管开兵) 、《将进酒》 (谢敏) 、《雷雨》 (朱曼雯) 、《声声慢》 (张长松) 等;初中课例有《我的叔叔于勒》 (王旭彤) 、《“诺曼底”号遇难记》 (王旭彤) 《惟一的听众》 (宋凯) 、《都市精灵》 (王锦起) 、《桃花源记》 (王锦起) 、《爱莲说》 (朱海燕) , 分别发表在语文核心或主流刊物上, 或者被收入《名师成长研究丛书》或者《走进新课程》里。

我运用生命化课堂理论对这些课例或者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 先后发表了有关课例研究论文十余篇, 如《借文句的阶梯跃入审美的时空》《对话:课堂最本真的敞开状态》《彰显经典之魅力》《关于<渔父>的教学对话》等, 在全国中学语文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建构了五种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和“中学生写作‘三级转换’模型”。

根据语文“生命化课堂”模式设计教学流程, 课堂上师生以平等为基础, 它以物质形态的言语交往为表征, 以精神形态上的心灵互动为本质实现。有一批体现“生命化语文”理念的教学课在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 或者被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为示范观摩课。

“中学生写作‘三级转换’模型”展示了作文由思维到表达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唤醒生命意识, 激发生命潜能, 形成生命体验, 产生表达欲望, 形成生命话语。

4.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新海实验中学等实验生命化课堂的学校, 在语文教学中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课堂上学生普遍敢于表达, 善于表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近年来在全国或省级作文大赛中有一大批学生获一等奖;二是学生在全国、省、市报刊上发表优秀作文数百篇优秀习作;三是在江苏省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 学生也有出色表现;新海高中、赣榆高中和海州高中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作文被收入《笔尖上的成长》一书有60余篇, 著名特级教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序》中评价说:这些文章“热情澎湃, 坦诚率真, 是勇敢无畏、活力四射, 是21世纪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青春气派。”

5.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生命化课堂实验学校构建了生态语文课程环境, 任课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注意修复语文学习生态,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任教班级语文成绩普遍提高。考入高校的学生到高校后充满青春的活力, 他们或者参与班级管理, 或者担任学生会干部, 或者成为文学社、诗社成员。

6.阶段性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成果先后获省市级奖励。

前期侧重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 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江苏共获奖16项, 填补了江苏苏北五市空白) ;后期侧重高中“语文生命化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获首届江苏省教学成果 (基础教育类) 奖一等奖, 获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 (2009—2013) 二等奖;“语文学科教学中主体参与方法和途径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李震讲语文》获连云港市教科研优秀成果特别奖。

7.课题促进了参与者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促进了专业发展。

参与者阅读了一批有关生命化语文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 进行了文献综述, 提高了理论素养;“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特征与实践路向之研究”课题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精品课题培育对象”。我由教授级中高晋升为三级教授, 张长松被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工作先进个人”;李涛被评为“连云港市名师”“江苏省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工作先进个人”;谢敏被评为“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多次获全国、省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朱曼雯被评为“连云港市语文骨干教师”, 多次获“江苏省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管开兵被评为“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市“521工程”培养对象。

8.布点实验, 应用推广, 成绩突出。

我原在赣榆县中学任教高初中语文教学, 先后发表过两个实验报告:《初中语文引读教学实验报告》《高中语文四课型试验刍议》;在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担任校长期间, 带领语文团队从事语文生命化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后担任东方分校 (现连云港高中) 校长, 带领语文团队研究语文学习心理, 获省级资助课题并结题;海州高级中学从语文“生命化课堂”中分离出“语文审美教育”和“语文课堂审美生成”, 先后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为“十一五”“十二五”课题, 取得了显著成果, 获江苏省教学成果 (基础教育类) 一等奖。赣榆高级中学设计的体现语文生命活力的《“山海文化与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基地方案》, 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课程基地。

研究成果先后被收入《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国语文人》, 先后三次在全国语文学术会议上作过经验介绍, 主流刊物或核心刊物《中学语文教学》等作过报道。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8

一、依托课堂教学探索生命价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展开生命意义的教学与探究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增强学生对于生命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过程中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多的感受, 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这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教学主旨。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很多好的教学素材, 正是这些好的教学文本能够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价值的一种依托。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 教师应当掌握好的教学方式。这类文本相对而言是有一定难度及深度的, 学生在学习时不容易立刻就弄懂。因此,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 让他们能够逐渐对于文意及文中蕴含的生命价值进行挖掘与感知。

《有的人》 (臧克家) 是一篇很经典的现代诗, 文中作者对于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洞察与感知。“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句话不仅被很多人传颂与引用, 同时, 这简单的数十字中是对生命的一种很深刻的剖析, 并且有着一定的辩证意义。在诗文的后续会进一步阐述为什么“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也会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诗文中作者对人的存在形式及存在意义, 对于人在这个社会中所留下的种种有着敏锐的洞察与深刻的反思, 这些见地都是很精妙的, 要让学生对这些见解能够真正弄懂, 只有这样, 对于这篇文章中关于生命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探讨才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借助写作教学思考生命意义

写作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及文字应用能力, 同时, 他也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维度的一种考查与锻炼。想要让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为深入, 很有必要在写作训练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平台。初中阶段的学生, 语文知识及文学素养已经有了一定层面的积累, 但真正想要让他们在习作中对于生命意义有很深的探究, 这离他们的实际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习作教学中在展开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时,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及启发, 让学生对于生命有更细致及深入的观察, 对于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并且能够用语言文字将这种思考组织与表达出来, 这就是习作教学中思考生命意义的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模式。

某次写作的训练主题为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作训练内容, 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课题。在让学生展开具体习作前我还提出了一个另外的要求, 我希望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一定程度体现出他们对于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很多学生听到我的要求后都表现出不解, 对于这个过于抽象的要求心里有很多疑问。于是, 我进一步做出解释:比如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有的在自己的岗位勤勤恳恳, 有的却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及反思呢?又如在大自然中我们会看到季节的变更, 树叶会零落, 但是第二年又会长起, 这种生命的更迭让你有什么感受呢?在听了解释后学生觉得有了方向感, 也让他们的思路随之打开。这不仅能够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也能够让他们对生命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洞见。

三、拓展课外阅读奠实生命底蕴

想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思想维度有所提升, 拓展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展开生命意义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课本中选取的教学素材是比较有限的, 除了课本内容外还有太多的书本及文章值得学生认真去读, 认真去思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 书本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 让他们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与观察, 同时, 也能够让他们对生命及生命的意义有更多的体会。在展开课外阅读时, 教师可以指定一些好的读物, 或者给学生做一些推荐, 在文本选择上书籍应当能够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认知, 首先应当是他们能够读懂的内容;其次是这些书籍应当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以及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引及思考。

某个单元的名著推荐与阅读的读物为《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写成, 一共由四部分组成。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荒诞和离奇的情节,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这本书是比较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 首先, 游记题材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 书籍中作者对于人间百态有很细致的观察及描摹, 从文章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 对于人、生命及生命意义都能够有所体会及感知, 这对于深化生命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语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9

一、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实践的现状分析

1.用生命教学替代生命化教学

生命教学与生命化教学有着本质区别。生命教学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变革, 是教人认识生命, 保护生命, 珍爱生命, 欣赏生命, 探索生命的意义, 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在课外进行, 也可以以一节专门的课程来进行, 形式比较自由。而生命化教学是指教学价值的变革, 强调在日常的教学中, 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倡导师生间以生命为基础的交往互动、共同生长, 其目的是实现完整的生命的超越性。其价值实现过程是贯彻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但是, 部分教师并不明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简单地认为生命化教学可以通过设置一门相关课程就可以完成, 这样, 生命化教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最为根本的实现载体——日常教学工作。

2.轻视知识现象的出现

生命化教学价值的异化使得“知识”与价值实现对立起来, 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快乐体验, 而忽视了基本的知识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学, 虽然关注到了学生, 但是忽视了对生命的完整性和超越性的关注。生命化教学价值观的根本诉求是实现生命的完整和超越, 而缺少了知识或者弱化了知识的教学是不完整的, 也弱化了学生实现生命超越的可能性。

3.教学泛情境化现象严重

部分教师主观地认为只有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 学生才能从其中体验生命, 感受生命, 因此每节课都必须设置一定的情境。这样就出现了许多脱离教学内容、远离教学目标的无效情境;片面追求热闹、产生教学负干扰因素的无用情境;忽略真实性、人为编造的虚假情境。既浪费时间, 又妨碍对教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这样的情境并未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体验性。

4.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关涉主体的单一化

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关涉主体应该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 而不应该单单局限于学生。只有教学关注了教师生命, 教师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命,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生活在社会的夹层中, 面对学校领导、家长、学生与社会各界的压力,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教师的尊严与需要, 使得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异化, 导致学生无法实现预期的发展, 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逐渐异化和缺失了。

5.片面强调教学的生成, 忽视了教学预设的价值

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是生命化教学价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生命自主的发展与超越, 减少外在环境对其束缚与压制。但是, 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 在教学中, 为了强调教学的生成性, 而完全放弃了教学的预设性, 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有价值的预设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成, 而教学的生成应该体现一定的预设性。

二、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实践化的策略探析

1.多途径、有效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使其主动内化生命化教学价值观

首先, 应增强一线教育工作者培训与进修的实效性。“重视教师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石”。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形成了省—地—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 “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成效”, 并“会建立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5]但是, 由于我国在教育工作者培训与进修方面未建立有效的跟踪性评价模式, 导致了一些培训与进修成为了形式化运动, 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实效。因此, 通过建立对教育工作者培训与进修的后续评价机制, 将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素质提高的有力杠杆。

其次, 应建立起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当前, 我国的教师流动机制仍不健全, 从而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一些弱势学校或者地区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因此, 教育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的有效发挥, 建立起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 将会对生命化教学价值理念走向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加大社会舆论宣传, 注重对家长与社会环境的意识引导

就目前而言, 外在社会环境特别是家长对生命化教学价值观知之甚少, 很多家长仍然不认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 “分数”与“升学率”仍是评价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 导致生命化教学价值实践的外在环境缺失。因此, 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家长会、印发宣传册子、“生命化教学走进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生命化教学价值观的社会舆论宣传, 使家长能够意识到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所在, 进而为生命化教学价值观的有效实践营造宽松、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

3.追求师生生命的共同完整与超越

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强调其关涉主体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共同体, 在追求学生的生命完整性与超越性的同时, 必须对教师的生命给予尊重, 实现教师生命的不断超越。只有具有完整生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完整生命的学生, 只有教师不断追求自身生命的超越性, 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生命的超越性。

综上所述, 生命化教学价值的理想在实践过程中大打折扣, 但这并不等于否定了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实现的可能性。生命化教学价值观作为一种教学价值理想, 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出了一个方向, 有了理想,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现实的缺憾, 逐渐地变革教学的蓝图, 找到“为何为”和“何以为”, 这也是追求生命化教学价值观的价值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 2004 (4) :69-72.

[2]李正银.数学教育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6 (5) :16-18.

[3]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4) :58-63.

[4]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12) :28-38.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10

一、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生命化教育在总体上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视学生为课堂主体,在此理念的支撑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自身价值,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地张扬自身的生命价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定然有益无害, , 这也就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所以抬高学生地位的原因所在。关于生命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立于人的生命基础、遵从人的生命特性,随后透过人的生命力来推动生命的前进发展,最终提高生命质量和品味的一种教育理念,此理念也十分符合教育自身的特征与本质。

关于生命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点:敬畏生命、解放儿童、融入生活、充满人文关怀。表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指的就是:生命化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生命化教育要视学生为课堂主体,从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用以往的教学过程那样按照教师的思想来思考问题,不能按照教师的眼光去限制学生的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小学生的发展方向是扩散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小学生具备无限的能力,并及时地通过发展进行培养,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天赋,并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要求,然后去发展学生所具有的禀赋。真正的教育,是在“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自身潜质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学生的生命价值、帮助生命化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成长的根深蒂固,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特色。

二、生命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本质

生命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生命角度出发,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生命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提出,一是强健学生身体,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比较强调学生的运动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这样就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学生的动作形态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由此也就造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以学生的体育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导,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目标,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生命化课堂目标不明确,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小学生学习体育、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自然也就会降低。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体育的本质,需要加强体育课堂的生命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命化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凸显生命价值,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自身对体育的热爱,使得学生通过生命化的体育学习,能够获得自身身体的健康发展,在身体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够培养出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学生自身的完备与成长,帮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健康新人才。再者,生命化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强健了体魄,也增强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真正展现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与价值。

三、生命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构建

1.建立体育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

生命化的价值取向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完整发展,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比较注重的是将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注重学生是否能真正地掌握体育技能,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将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运动技巧, 因而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形成了老师唯我独尊的局面,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丧失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与此同时,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表现在他们的兴趣、认知层次以及处事方式等内容上,如果只是依照传统“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保,妨碍学生生命特性的展现。生命化的体育课堂就要求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大概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理变化,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心理、身体等诸多方面都积极健康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备学生的生命价值。另外,要注重学生生命的完整性特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学生成长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要符合生命化课堂,要符合学生的生命发展顺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变化,在运用技术的教授中,要以学生的身体动作为发展依据,要按照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独特性,在教学任务中,不能忽略主体的存在。

2.设计体现生命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现下,体育教学重视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的生命特征、身体心理健康以及运动技能融为一体,这样就使得学生在生命化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要设计生命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生命化的体育学习,能够真正地喜欢体育,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保证学生自身的健康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持学生良好的心态, 需要在承认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成长基础上,教师要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提高,设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素质,带动学生能够主动性地发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获得发展,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

3.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要务的重构。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不大,比较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内容应该接近生活内容,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对学习的感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使得体育教学趋向于生命化。

4.实施促进生命发展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不断地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小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讨论方式, 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者,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现代气息,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条件。另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了解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生命化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公正的评价下为社会培养人才。

浅析生命化课堂彰显“人性”策略 篇11

人性,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指人应有的品性,或是正面、积极的,比如公正、勇敢、慈爱、善良、责任等人类高贵的特征;或是人自身永难克服的弱点,如虚荣、自卑、犹豫等。当今社会中,强拆、戮童、矿难等事件,暴露的是国人的人性弱点在无约束地膨胀,美好的人性的缺失已经成为国人之殇。

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评论人物以及文章的价值取向呢?如何能够以美好的人性关照自我和社会呢?本文以《囚绿记》为例,浅析生命化课堂彰显“人性”策略。

苏教版九年级上的《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传统的参考书这样认为: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一、捕捉关键句,从人性的层面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独特的感受

所谓的关键句,就是凝聚着作者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

如文章的第8段,“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迁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国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做无声的歌唱。”

文章的第14段,“我渐渐地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内心已起了恻隐之心,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他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他,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文章第11段,“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以上列举的句子,就蕴藏着作者的意图和他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

文章的第8段“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中的“自私”是什么意思?跟我们平时所讲的“损人利己”是不是一样的意思?这里的“自私”是一种出于爱的自私。这种说法,古已有之,在我们所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私”指的是一种“偏爱”。这里的“自私”意思就是“偏执的爱”,对一种物体爱到极点,就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

文章的第14段“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中的“魔念”,并不是欲望、私心等意思,因为此时,作者已经意识到“囚绿”的过失,应该理解为“虚荣心”比较贴切。

文章的第11段“植物是多固执啊”中的“固执”,应该是用于人性的一个美好品质的词——坚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个老人圣地亚哥说:“人生并不是永远充满失败的,你可以把我毁灭,但是永远不能把我打败。”这就是一种坚忍的精神。

二、化解张力,基于我们的生活对接、共鸣文本的人性内涵

人性,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性。如莫泊桑的《项链》中,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人性的弱点和优雅之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被千万个人重复演绎着。如果我们基于当下的具体的场景,基于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生命的成长去解读,必然就会与文本的人性内涵有生命的对接和共鸣,更易在形成思维阻塞的文字表层去理解其中的人性底蕴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一种物体,爱到极点,就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基于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折摘香气浓郁的花朵,捕捉歌声动听的鸟儿等,特别能让人感受颇深的例子是,学习的兴趣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天赋特征,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兴趣,孩子学会爬、学会站、牙牙学语,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上学后,教师、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断地利用严苛的、单一的、求同的竞争去扼杀孩子学习兴趣,孩子的眼睛逐渐黯淡了。归根结底,扼杀孩子学习兴趣的正是大人们对孩子的自私的爱。

三、追寻人性,以美好的人性关照自我和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文本中美好的人性,就像美丽的天使捧着灵光四溢的水晶球,将真、善、美之光撒播在课堂之间,在精神的神秘深处与学生相遇,召唤着学生去追寻人性的真谛,以美好的人性关照自我和社会!

正如文中所谈到的“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一样,人也是社会中生长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社会呢?我们又该如何与我们相爱的世间的人、物和环境相处呢?

陆蠡先生相信我们会在《囚绿记》中找到答案。对一种物体,爱到极点,至为紧要的,就是平等与尊重。与人相处,应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和睦;与环境相处,应使天更蓝,水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求和谐;与社会相处,应求和善,以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这样,心态平衡,天地平衡,和谐之和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四、自我赎罪,对于人性之弱表达我们的忏悔

因为宗教的缺失,导致我们民族缺少了一种真正的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双重人格,师德尊严必然要求教师舍弃本真,戴上面具,在课堂上道貌岸然,完美无瑕。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双重人格的塑造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敢把自己真正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他们在课堂对话中学会了虚伪,在作文中学会了说谎。我们要舍弃人性的阴暗和卑劣,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敢于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敢于求真、求善,并最终走上自新之路。

作者已经伤害了常春藤,“草木有本心”,常春藤有生命,自由是不可侵犯的;常春藤有感情,尊严是不可肆意践踏的;常春藤是高贵的,追求的是富有诗意的自由的生活,它容不得半点污辱。文本要我们对人类的“偏执的爱”进行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培养,在付出自己的爱之前,先想想对方是否需要这样的爱,想想我们爱的方式是否正确。

海子曾经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的理想破灭了以后,他卧在冰冷的铁轨上,永远地离开我们。三毛的丈夫死了以后,她变得比较忧郁,用黄色的丝袜,吊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他们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像飘零的暗淡的落叶,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这就需要我们应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于人性之弱表达我们的忏悔。

总之,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应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时刻注意让孩子永葆人性初始纯真的底色,召唤学生去追寻人性的真谛,以美好的人性关照自我和社会!

(季勇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 226321)

生命课堂的实践策略 篇12

释放课堂生命力, 为什么要从解放课桌做起呢?这一创新的举动还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一、刻舟求剑已不行, 拔剑四顾心茫然

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 一成不变肯定是行不通的。新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学生的新情况, 教育工作者们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逐渐乏力。笔者时常听到师生有这样的言论:

师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 反复讲了三四次的题目, 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师上课不听讲, 上节课刚上过的东西, 这节课提问, 还是一问三不知。到底是自己的水平下降了, 还是学生的变化太快了?

生这个老师真没劲, 上课总是自顾自地讲来讲去。我这一星期才发言3次。

生我那个老师问倒是能问, 却总是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问, 没来得及思考, 下一个问题就问出来了。唉!

生上课除了记笔记还是记笔记, 考试就背笔记。哎, 想提问还真难啊!

种种情景, 反映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遇到的困境。教师想教好, 学生想学好。这是师生一致的心愿。所有人都意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 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出新的面貌。

怎么改变呢?教师们都在互相交流探索着;学生们呢, 在给老师提建议的同时, 也在等待着。可谓是“心想改变, 无奈无处亮剑”。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校经过反复探讨, 还多次外出访名校、寻良策, 最终决定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并确定了“从解放课桌做起”的思路。

课桌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可如今却成了束缚学生生命力的枷锁。“自主是人的天性”[1], 唯有解放课桌,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感, 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课桌“貌”各具特色, 师生“脸”喜忧俱在

解放课桌, 就是解放教育理念, 就是释放课堂生命力。“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关怀, 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2]教育的效益是人的效益, 而非经济利润。解放课桌, 并不是不要课桌, 而是要课桌的优化摆放。说到底, 就是要高效整合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寻找课桌摆放的最佳形式, 大家积极性很高, 开始重新设计课桌的摆放。开始的时候, 大家都有新鲜感。笔者感受到学校里欢声笑语多起来了, 时而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师这几天上课轻松多了, 学生也蛮聪明, 一讨论就能够提出许多想法。

师虽说我还不太适应这种座位设置, 但也感觉到自己讲得少了。从作业表现看, 学生还是有显著进步的。这些天喉咙也不疼了。

生座位还是这样摆放好, 多方便交流沟通啊, 讨论问题也不需要转身。

生这几天真开心啊, 每次课堂的发言, 我明显增多了, 感觉到自己不怕举手了。

生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我如果回答不了, 上课都可以向同学请教了, 而且老师也一起和我们讨论, 蛮有趣的。

可以说, 课桌摆放的改变的确让许多师生尝到了甜头。很快, 认同解放课桌的声音多起来了。然而, 一段时间后, 各种埋怨、牢骚的声音也多起来了。

师课堂氛围是热烈起来了, 可管理太难了, 光喊纪律, 都要喊好几遍。

师上课还得多讲, 还得抓时间。一少讲, 练习的质量不进反退。

生老师都让我们自己去探究、去讨论, 上课倒是挺开心的, 但作业却不会做了。

生有时候要斜着看黑板, 这几天脖子都有点疼了, 成绩没提高。唉!

过了一阵子, 一些班级悄悄地把座位移回原来的样子, 对小班化教学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

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解放课桌”。课桌作为小班化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 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解放课桌, 本质上是解放教师的教学理念, 将教师从不合时宜的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习惯是一种力量, 它可以推动前进, 也可以束缚脚步。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们面对五六十名学生的班级, 采取填鸭式的教学, 尽管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 但很难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后, 教师面对的是新的班级面貌, 但由于习惯的使然依旧会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 一些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 认为小班化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减少, 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减轻一些负担而已, 并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的需要, 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使人真正成为“人”) 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 都会有曲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 学校领导走到学生中间, 倾听学生对“课桌新摆放”的看法;走到教师中间, 详细了解“课桌新摆放”带来的种种困扰。经过多次交流, 反复探讨, 学校明确:“不改革, 没有出路, 改革是必须的;改革允许有不同声音、有不同看法, 甚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 汇聚集体智慧, 继续坚定推行小班化探索与实践。”至于课桌的摆放, 学校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课桌摆放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归根结底, 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 学校坚定不移地将“解放课桌”的行动进行到底。

三、探索之路多崎岖, 也有风雨也有晴

解放课桌, 就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新路子。怎样才能做好课桌摆放, 使之达到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桌的摆放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必须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做好课桌摆放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远古时期, 黄河泛滥。鲧以“堵”治水失败, 而禹用“疏”治水获成功。奥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抓住“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对“解放课桌”有什么启示呢?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的发展规律。课桌摆放呈现出马蹄形、方阵形等形式正式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解放课桌”再次有了新的面貌, 马蹄形、方阵形、长会议桌形、议会圆桌形、辩论台形等课桌摆放形式应运而生。

当然, 课桌摆放只是基础, 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 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 实施因材施教, 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 课堂上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碰撞、不断涌出, 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迸发。笔者在《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教学中, 首先出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南北方植物、建筑等图片,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 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 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 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主要以什么作为主食? (请一个衢州本地的学生和一个老家河南的学生回答)

生 (衢州本地人) 米饭, 间或做点面条或其他面食。

生 (河南人) 我们老家三餐以面食为主, 间或弄点米饭。

师是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 两地还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并以小组为单位, 自制一个反映南北方差异的表格。10分钟后, 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10分钟后, 几组学生分别展示了如表1、表2、表3所示的学习成果。

课后, 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意见:

生1这样的课太好了, 既学到了知识, 又有利我们同学间的交流, 真是一举两得。

生2我也觉得挺好的, 不但解决了我们原来的疑惑, 还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生3虽然我没去过北方, 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了解了很多南北方的差异。以后要到北方去, 也可以早做些准备。

生4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应该尊重区域差异, 共同发展。

课桌是小班化改革的窗口, 这个窗口开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小班化探索的成败。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既能学会自己探究新知的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能与同学合作, 感受互助的快乐。课堂富有生命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李昌官.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 2011 (24) :36~37.

上一篇:社会责任负债下一篇:金融信息网络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