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实践

2024-06-30

生命教育实践(通用12篇)

生命教育实践 篇1

两名高一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而相约跳楼自杀死亡, 在我们为年轻生命悄然逝去而扼腕痛惜时, 不禁要反思:成绩比生命还珍贵?我们曾帮助孩子树立生命意识了吗?我们交给孩子心灵求助的方法了吗?我们是否真的欠缺生命教育这一内容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中明确指出, 要重视生命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版) 》把珍爱生命, 感悟人生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 将“感受生命的可贵, 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 同时规定了多项与生命有关的课程内容。

有专家也指出生命教育实施的迫切性——“当今的教育过分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而缺少对人的生活和生命的关注, 缺乏对于个体心灵的关注” (1) ;“生命教育是教改不能遗漏的一环。我们要再三提醒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尊重自己、同情他人, 培养同理心的感受在目前的教育中非常缺乏。” (2)

这些都在说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显出来。伴随着“课间十分钟”变成“室内十分钟”、“绿领巾”“红校服”等事件的出现, 我们要反省我们的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根本问题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忽视。我们的教育常常尽力怂恿孩子一味成功, 没有思考什么是最重要, 不能舍弃的。作为校长, 怎样引领生命教育的开展?

一、明确价值追求:选拔与选择

生命是教育指向的具体内容, 关怀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当我们把教育窄化为教学, 将教学窄化为课堂, 将课堂窄化为书本或考试, 将成绩窄化为分数, 学生就会变得自私、傲慢、冷漠或者残忍、脆弱。这一状态的出现, 不仅仅受制于学校的教育传统、当前的物质条件, 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在于我们的价值取向, 在于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认识, 对时代的认识, 对人的认识。我们将学校教育视为一种绝对规范性行为, 视为知识的传递过程。我们视野中看到的仅仅是传递的知识是否科学与丰富, 传递过程是否有效, 却没有关注到学校教育中人的需要;我们将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视为纯粹为“教学”而存在的人, 而不是具有完整的、丰富的生命特征, 具有内在的生命活力的生命体。

关怀生命应该通过全部的教育行为体现出来, 渗透在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提高生存技能, 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个体生命意识, 滋养个体生命成长, 形成健康的生存方式, 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学校教育对生命的影响可以是长期的, 也可以是短期的。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的长期价值, 更加自觉地关注教育生活对个体生命的长久影响, 关注学校教育对人之生命成长的长效性。

小结:学校教育具有选拔和选择两种定位。从当前的客观实际来看, 学校普遍重视选拔功能, 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和成绩。在高考“指挥棒”的现实指引下, 教育负载着许多现实的愿望和需求, 本无可厚非, 但是基础教育并不是仅有这一个定位, 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选择规划人生发展路径也是教育应有之义。选择靠体验, 靠试错。只有当我们走进每一个学生, 和每一个生命开展对话, 教育的选择功能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化改进策略:共性与个性

“教育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启迪人的精神世界, 建构人的生活方式, 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 为了建构人的生活方式, 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因此, 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性的一种回归, 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3)

笔者根据所在学校进行的生命教育实践, 认为在实施过程中, 把握好培育生命情怀的教师, 关注每一个生命, 保持生命在场的体验几个行动要素, 有利于生命教育改进策略“共性与个性”的强化。

(一) 培育生命情怀的教师

整个社会, 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能够给教师以尊重, 把教师看做有尊严、有情感, 个性丰富的生命个体, 也就是教师如何被对待, 将直接影响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当教师被尊重、信任、关注、期待的态度对待时, 教师才有可能重新认识、确认自己的生命价值, 进而走向自我生命的完善过程, 从而以一个相对成熟的生命去影响学生成长中的生命。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生命教育中, 确定的生命教育10条原则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的责任在教师;干部是教师发展路上重要的他人, 干群关系的责任在干部。”这样的表述, 不断在日常具体事例中被强化和证明, 教师才会心甘情愿地走上生命教育的探索之路。

读书, 广泛地接触教育、文学、历史、艺术、科学作品, 特别是与教育相关的题材, 如教育电影, 可以帮助教师借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设计, 体验不同的生命路径和人生状态, 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情感, 提高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理解力和认同心。如从电影《自闭历程》 中的教师克拉克, 老师们体会到, 对无论怎样特殊学生都要无条件接纳和信任;从电影《看上去很美》, 老师们体会到, 学生们是多么容易被自己以“负责任”的名义轻而易举地“逼”上反面。读书不仅是一扇窗户, 看到别人;更是一面镜子, 看到自己。

在被尊重地对待中,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主动建构中, 在差异人生角色的不断体会中, 教师的生命情怀得到养育。

(二) 关注每一个生命

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含义就是全纳, 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被忽略不计和被代替。

在我们的周围, 常常出现为了集体而伤害个体的事件, 比如为了运动会开幕式整齐划一的效果, 而把身体动作不很协调或过胖、过矮的学生留在看台上。

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为了使关注每一个生命落到实处, 教师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 把学生放在成长背景中去理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把学生放在需求背景中去成全;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 把学生放在社会背景中去培养。

(三) 保持生命在场的体验

生命成长不可替代。生命教育要确保生命的主体地位, 主动探索, 真实体验, 自主发展。要留给生命自我成长的空间、时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生命追求自身生命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扩展和生命体验的获得。生命体验, 是生命时空获得的内在体现, 它确认着生命的存在。

看过这样一张照片:清晨, 校园门口, 学生毕恭毕敬地向值班教师问好, 而教师表情木然。教师站在门口, 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 而不把它看成生命与生命的相遇、问候和祝福。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使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和感受。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表情木然”已经习惯, 那岂不是教育更大的嘲讽和悲哀吗?

教育者要始终保持“生命在场”, 这样才会有“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切肤感受, 才会敏感地把握教育契机, 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结:我们的传统教育, 特别是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模式中, 共性在被要求和放大, 而个性常常被忽略不计, 甚至被抹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 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更大的选择性, 如更多主题、题材的电影、书籍等, 更多风味的美食, 更多的生活休闲方式, 这些也自然造就了他们的“不一样”, 所以, 我们的教育, 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让共性造就孩子发展的基石, 如勇敢、善良、合作, 让个性造就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 如甲, 声乐好, 要做音乐人;乙, 爱美食, 要做美食家。

三、优化培养路径:学校与社会

在优化培养路径时, 有两个路径:一是学校;二是社会。在学校路径中需要做的是优化学校教育生活, 在课堂教学、班级生活、课程设计、校园情境四个方面重建富有生命气息的校园生活。而在社会路径中, 需要开发教育活动基地, 从而使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社区成为可能和常态。

第一, 学校路径:

(一) 课堂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 它的质量, 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

课堂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 是接受教育的一种常态。生命教育指导下的课堂要把关怀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作为自己的价值观, 要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要以生命为本, 尊重差异;以学生为本,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以学习为本, 设计学的活动;以生活为本, 使教学联系真实的生活。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牛津英语8B, 《Chapter 5, Water talk》 为例, 在学生描述水循环这一环节时, 基础性目标是参考书中内容填写表格, 再以表格为参照, 试着描述水循环;发展性目标就是填写表格后,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循环。内生型目标由学生自己设定。基础性目标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发展性目标是面向完成基础性目标的学生的。内生型目标就是学生个性化目标。尊重生命要特别体现在尊重生命的差异性, 尊重差异性表现在达成目标的可选择性。

(二) 班级生活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们需要创设什么样的班级生活?首先, 班级的制度及文化是师生共同建设的结果, 在共同建设中不断强化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每个同学都以自己的岗位, 如班委会、科代表、图书管理员、班级多媒体设备负责人等不同的职位参与班级的建设。其次, 班级是同伴关系密切发展的地方, 在这里, 同学有知心伙伴、亲密朋友, 可以分享成长的喜悦与烦恼。最后, 班级群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成长问题得到关注、思考和有效帮助。

(三) 课程设计

作为生命体的教师与学生的成长, 是学校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和最终目的。教育内容的价值, 在于他们可以成为生命成长的资源, 为生命成长服务, 并在人的生命成长中不断获得新的改造。课程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 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分成渗透式和独立式。笔者认为应以渗透式为主, 独立式为辅。不必因为一件事重要就单独开一门功课。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 也会与其它科目有很大的交叉。

渗透式课程包括多学科渗透和管理渗透。

多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可以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授课中挖掘生命元素, 进行学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例如:语文的背后是“人”“生命”“情感世界”。每一篇文章都隐藏着作者生命的律动, 也使学生获得了生命表达的新形式。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家园,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 形成敏感的心灵, 饱含对生命的关怀、鼓励。

外语学科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 逐步增强世界意识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理科, 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都是生命的创造。在学科发展史层面, 我们能看到科学家的勇气和智慧, 看到人类生命潜能的不断丰富和呈现的历程。

管理渗透是指在管理中传递对生命的尊重、关怀等核心价值。

独立式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和主题活动。校本课程是指为有效开展生命教育, 针对学校实际、现状所编写的课程。在这样的校本课程中, 通常要以学年为界线, 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主题活动可以包括主题班会或专题活动。如下表所示:

(四) 校园情境

校园情境可以分为物理性情境和心理性情境。

物理性情境是指学校建筑、学习器械, 花草树木等, 通过不同的颜色、比例、造型等元素所构成的教育情境。颜色应适宜、祥和、热情、充满生机;内容可选师生的亲笔作品, 增添师生的归属感;结构适宜, 圆润和谐, 错落有致, 起伏跌宕。总之, 整体风格体现两方面:一是生命个体需要一种关怀性、鼓励性的环境, 如在教师活动室摆放教师的生活照片, 在走廊的墙壁上宣传师生的获奖情况等;二是身边人的作品, 如师生书法作品展等, 不仅体现个体的成长, 也发挥同伴间的无形影响。

心理性环境指校风、学风、班风、教风、校训等对学生们的影响。生命教育要努力打造民主、宽松、自由、向上的氛围。如我校的学风“养正于行, 进学于勤”, 鼓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要靠行动践行, 学习的进步要靠勤奋获得, 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第二, 社会实践路径: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连, 做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开发三大社会实践路径:一是亲近自然系列, 让孩子们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和万物的生命成长, 同时提供师生校外生活交往的空间。二是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 如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工业设备博览园等, 使同学们了解历史, 珍爱和平;了解科技的进步, 奋发图强。三是走进社区系列活动, 帮助孤寡老人, 做清洁自愿者等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小结:学校路径与社会路径不仅要有机相连, 更要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会让所学知识“活”起来。在传统教育实践中, 我们通常对学校路径比较重视, 但失之于不断“窄化”, 而对社会路径是忽视或敷衍的, 特别是中学阶段课业负担较重, 许多应有的实践以“讲授”代替, 这种状况是需要下大力气纠正的。

四、完善评价进程:控制与激扬

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激扬生命的成长, 因此, 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处理好控制与激扬的关系。合理而科学的控制有利于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成长, 但是如果只有控制, 没有激扬也必将使学生走向千人一面的桎梏,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养。

多把尺子评价学生, 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应该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准则。和而不同,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世界才会更精彩。

为此, 我们把学生的评价设定为十个方面:一是道德品质, 包括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尊重包容等。二是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三是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包括社会贡献、环保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四是语言素养, 包括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五是数理信息素养, 包括数学素养、科技素养和信息素养。六是艺术素养, 包括艺术感受和艺术表达。七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八是学会学习, 初步树立学习的意识和掌握学习的方法。九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十是健康意识和规律锻炼的习惯。

这十个方面的设定不仅给了学生成长的指引和维度, 同时也给了老师全面评价学生的方向, 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 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 学生正处于成长变化中, 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任何一个方面所展露的特长或潜质, 加以鼓励和期许, 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所有的评价强调的是综合而个性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要在控制和激扬中有所平衡和把握。

小结:在传统评价中, 我们对学生的控制较多、较强, 而对学生个性成长的激扬还很不够,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生命是教育指向的具体内容, 关怀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 要通过选拔与选择来明确价值追求;通过共性与个性来强化改进策略;通过学校与社会来优化培养路径;通过控制与激扬来完善评价进程。

关键词:学生培养,培养方式,方式改造,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3]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公民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生命教育实践 篇2

一、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 感悟责任 成就未来”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怀为首、遵循规律、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以心理发展为依据、以活动体验为抓手、以实践感悟为目标,以学科渗透为依托的生命教育体系,帮助、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并内化为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意识和情怀。

三、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等方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责无旁贷。以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从根本上去抓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有高度科学精神的优秀公民,而严峻的社会发展现实不容乐观,迫切呼唤生命教育。

第一,中小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如意外伤害、自杀等已成为危及中小学生生命的首要原因。

第二,青少年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未成年人在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腐朽思想和有害信息也在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加之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存在一些道德失范、有害信息在网络传播等问题,势必给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正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时期。

第四,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学生的主体,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相对富足、安逸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他们的人生态度、精神动力、价值取向必须关注。

四、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感悟责任、成就未来”的思想意识;

3.引导学生珍惜现在、善待自己,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成就美好未来。

五、活动时间安排:2009年9月1日—2010年6月30日 09-10学年上期:完成一至三阶段,共15课时 09-10学年下期:完成四至五阶段,共15课时

六、活动重点: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突出“以人为本,重视情感,和谐至上”的中心,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感恩生命”为主线,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会感恩惜福、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心态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七、主要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认识生命——把握脉搏、体验生命的存在

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朗诵、歌曲、小品表演等活动启发学生深刻认识珍爱生命的真谛。如设计开展“影音传情”活动,体验生命存在,一方面由生物教师介绍生命的孕育过程,播放一些有关婴儿、动植物的孕育成长的科教片,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美好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推荐学生观看电影《垂直极限》、《阿甘正传》等片段,请同学畅谈当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第二阶段:尊重生命——生命如歌、感悟生命的顽强

1、读名作——引导学生广泛搜集、阅读关于生命的作品,从中受到启迪,加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如推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秋天的怀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了解名人珍惜生命,与灾病顽强斗争的事迹,并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2、听故事——走进亲人、朋友、同学的生活中,倾听他们认识生命的故事,或者请他们讲述桑兰和霍金的故事,引起情感共鸣,明确生命的价值。组织清明节赴烈士陵园祭扫活动。

3、做书签——搜集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以及讴歌生命的美妙乐章,制作成精美的书签,从中受到熏陶。

第三阶段:珍惜生命——心灵沟通,感受生命的美好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媒体宣传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生命意识逐渐缺乏。浪费、破坏、自杀等社会现实日益严重。

(一)注重心灵沟通

教育的效果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还要通过个别指导来实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途径有“心理辅导室”、“ 心声信箱”、“贴心老师”,或者创办“心灵小报”,鼓励学生将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及时向老师倾诉,并获得老师的指导求得心理的慰藉。请心理老师做讲座,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版面展览,各班墙报的比赛,心理小品的会演,才艺大比拼,以及心理知识的竞赛等,在学习中创设一种关注自己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1、“安全教育”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出行》纪录片,也可以请交警来校做讲座,或开展一次“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在心灵感受震撼的同时,真切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贵。

2、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观看“非常青春、非常自信”教学片,解除学生因生理跃变而造成的心理困扰,避免因性发育带来的心理危机及行为上的“叛逆”,使学生更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

3、法制教育活动

(1)开展“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积极参与艾滋病的宣传,同时培养他们宽容、理解和关爱艾滋病人的人文情感。

(2)“珍爱生命、脱离瘾海”活动。面对电脑上瘾和利用网上交友,骗财、骗色,杀人灭口者增多现象,讨论得出正确的上网时间概念,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阶段:爱护生命——保护环境,守望生命的绿色

(一)“护绿”行动

结合3月12日植树节,举行“护绿”行动启动仪式,组织学生认识校园树木,开展认领护养绿树、绿地活动,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二)关注水资源、水环境

结合 “世界水日”(3.22)和 “中国水周”(3.22-28),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增强其水环境、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1.珍惜、保护水资源专题报告 2.水资源浪费现状调查、考察活动 3.“珍爱生命的源泉” 演讲比赛 4.节水公益广告征集活动 5.节水设施小改革评选活动

6.“珍爱生命的源泉”社会宣传活动

(三)爱鸟护鸟活动

1、开展“爱护鸟类 与鸟为友 共创绿色校园”活动。

2、举办爱护鸟类图片及标本展览。

让孩子们学会关爱生命、爱护大自然,明白只有和鸟类和平相处,才能有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五阶段:感恩生命——学会回报,建设生命的家园

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一)敬老爱幼活动

1、每月去探望结对的退休老教师。

2、在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庆与敬老院孤老同庆,帮老人打扫卫生等。

3、孝敬家中的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由参加过爱心助老活动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讲一讲通过助老对生命的新认识,得到的体会和启示。说说老人对我们的寄语,他们的生命观和人生经历。并与同学交流。

4、关爱孤儿、失学及低收入儿童的健康成长。如通过义卖募集钱物捐助灾区或资助急需帮助的病童等活动。

(二)爱心助残活动

让同学们知道生命进化的艰难和生命的脆弱,从而珍惜关爱每一个都来之不易的生命。了解残疾人、特别是智障儿童所需要的帮助,以及他们对我们关爱的渴望,并向广大同学提出倡议,鼓励大家都参与到爱心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并设计一份长期交流结对的计划书。

(三)感恩父母活动

平时做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工作,让他们彼此更互相了解。每逢“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使每个学生都领到一份爱心作业——为父母做一件实事。如:与父母通一封信,每天洗一次碗、一周洗一次衣服、打扫一次房间、在学习上少让父母操心等,并挑选出优秀学生进行爱心作业的展示交流。

学校生命教育文化建设实践 篇3

一、建设能感悟和能熏陶的生命教育物质文化

在学校创办之初,厦门市地震局就在学校设立了“水氡观测实验室”,30多年来,观测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从未间断,为地震研究、预测、预报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另一方面,地震观测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分析过程,了解测量原理。2008年1月,也就是汶川地震之前,学校就与厦门市地震局签订《共建厦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致力营造一个生命的校园,让校园的一切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处处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

如今在校园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氛围。我们建设十个主题文化:以“四个学会”和“十个师德规范”为主题的教学楼墙壁文化;以“历史之旅”为主题的校园雕塑长廊;以“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地理园和防震减灾展厅;以“生命之旅”为主题生物园;以“争当四有少年”为主题的青春门;以“绿色之旅”为主题的环保教育长廊;以“文明之旅”为主题的班级班讯长廊;以“艺术之旅”为主题的下沉式音乐广场;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教师风采长廊;以“提升生命”为主题的琴棋书画长廊。在校园内的每一棵花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提醒着每一个同学要知道小草也有生命,也需要呵护;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学于艺”“求知”“至善”等文化石,也在提醒同学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求知,在于“止于至善”,在教室,有内容丰富的学习园地、充满书香的图书角,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断传递着生命气息。

环境优美的校园,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生长。漫步其中,让人无时无刻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又深深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与守护。

二、建设讲科学和讲规范的生命教育制度文化

1.防震减灾的校本课程制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在市地震局专家指导下,完成了防震减灾校本课程教材—《点亮生命》的编撰、出版。校本课程定期安排课程,采取室内授课和讲座、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懂得地震产生原因以及人类在震前的科学检测手段,并将灾后心理疏导列入校本课程,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灾害的防御和自救能力,使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学科化、常态化。

2.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日制度。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学校开展“六个一”科普教育日活动。出一期板报、上一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组织一次野外科普考察、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报告会、编报一组新闻报道。学校通过与万石植物园、厦门市科技馆等单位的合作,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野外实践基地。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们创新精神。

3.进行疏散演练制度。为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校专门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材料,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全真模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师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认真配合,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撤离到避险场地。演练活动提高了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4.实施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制度。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一个单独的课程,而要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灌输式的教育无法让学生领会生命的真谛。每个学科教学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学校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生命教育学科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熏陶。

5.建立学生心理导护制度。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针对女生青春期的特点,专门制定女生导护制度,每个年段配备女生总导护师,定期召开女生健康教育讲座;每个班级还专门安排一名女科任教师作为班级女生导护师,专门负责本班女生的青春期健康与心理导护。一直以来,学校女生导护师以无私的关爱帮助女生“排忧解难”,为徘徊在青春迷惑期的少女们开启了一扇充满阳光的小窗。

三、提升有内涵和有品位的生命教育精神文化

如果把校园比作花园,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校园文化就是阳光、雨露、空气和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刻刻、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防震减灾生命教育建设中,学校不断认同,不断总结,形成了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纽带。

1.让勇于探究、积极实践成为一种文化。在市地震局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包括水氡观测实验、地震定位、海啸灾害分析、岩石矿物标本采集等四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室,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科学仪器亲手试验。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敢于思考,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有些逐渐变成了现实。今年3月,日本近海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使日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初二(4)班的陈天章同学心想: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会引发海啸的地震时,如果人们能够迅速、简单地查找该地区,并且知道海啸将要影响的地区、时间等,那该多好啊。在老师的指导下,陈天章同学不断思考,发明了带测距地球仪。此项发明,在今年全国第20届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成为一种文化。学校把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急救技能作为防震减灾示范学生的必备的基本内容。在班级建立学生应急急救小分队,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急救程序、伤员检查方法、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创伤急救四项技术等。

学校自2008年起,连续承办四届厦门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夏令营,年年均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夏令营。在夏令营,特邀地震、人防、科技、医护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丰富了营员们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在这里,营员们锻炼了实践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提高了素质,对孩子的一生都将影响深远。

3.关注课堂、关注生命成为一种文化。教育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让孩子懂得幸福、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场所有限,而课堂生活占据了学生学校生活7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主阵地。课堂上幸福是学生在学校最大的幸福。因此,创建生命力高效课堂,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发展和体现,将促进学生快乐、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4.感受幸福、提升生命成为一种文化。在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孩子们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当中,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却说:“我没有觉得自己幸福!”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每年“六一”节前,学校团委举办“迈入青春们”活动。在学校下沉式广场前有四个红色方形门,我们在这里做文章,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对少先队员提出要争当“四好少年”的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应“理想之门、智慧之门、品德之门、健康之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教师的期待,体会到内心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

5.自信、超越自我成为一种文化。2010年12月,学校参加厦门市“为马拉松喝彩”拉拉操比赛。作为仅有800余名学生、一名音乐教师的初中校,从接到任务到参加比赛,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组织训练,要取得好成绩,是极为困难的,亮剑或回避,何去何从?学校班子达成共识,就是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我们的参赛队员和组织指导的教师,放弃休息时间,刻苦训练,许多队员受伤了,泪珠在眼眶打滚还是坚持训练。正是在台下艰苦的付出,才换得了“台上几分钟”的亮丽,在阻力跑环节以17秒06打破历届比赛记录,在预赛中面对三所各有着2000多名学生的省级完中并以以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闯入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中学组“团体金奖”优异成绩。一切皆有可能、成功总在风雨后、团结就是力量、爱拼才会赢成为比金奖更可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藏。

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篇4

1 提出生命教育的原因分析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 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 我们提出科教兴国, 教育先行的教育方针政策, 由过去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教育方式、教育目的、教育情感态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我们逐渐认识到“无德便是才”是一种错误倾向, 我们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现代人, 所以德育的内容更注重于受教育者本身个体个性的发展, 更注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其中最基本的个性发展。每个受教育者由于所处家庭环境、社会条件不同, 灵异的个性通过教育都得以健全和发展。

前不久的“马加爵案件”, 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 受教育者对待生命的态度如此淡漠, 是教育的失误。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这是我们教育的追求, 只有个性健全的受教育者才会创新协作, 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1.2 教育本身内涵发展, 推动着生命教育的要求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 教育体制的变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在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情感体验、教育方式方法都得到发展和扩大。我们的教育目标由过去专业教育转化为现在的通识教育。过去, 我们的职业教育, 包括大学教育, 注重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 精致于专业知识, 时代的发展, 我们认识到, 人要全面发展, 不仅限于专业素养, 更重要的是品行、仁爱、情感、生命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这些因素也应是教育的范畴。

在现实的教材科目来看, 不再明确分为数、理、化单一的学科范围, 各学科互相渗透, 从中也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现在的科目中对生命的救护、溺水的防护、火中逃生的技巧,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也会对学生进行卫生、心理、关爱生命的教育, 并定期对学生心理疏导。每学期的紧急疏散演练, 学生演练的态度如此认真, 对待每一细节一丝不苟, 从学生演练的反馈情况来看, 学生懂得如何对生命, 他们也会珍惜自己的青春。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某些情况, 有些学生因为某次考试失利而结束自己的青春年华, 有部分学生在上学或放学的途中因交通事故而失去鲜活生命, 有些因为个性缺陷而心存歹念, 在看到或遇到这些情况, 我们是否会扪心自问: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 他们对待自己的生命却这么武断, 我们需要对他们正确的引导。学生个性与生命的良好发展, 是我们教育的基础, 我们应相信:教育是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中包括学生的生命, 它是学生的最重要的部分, 新课程改革的践行到现在我们已渐渐认识到生命教育是一个人最重要的, 所以在教育中, 应提倡个性教育、生命教育。

2 实施生命教育的注意点

生命教育在教育过程已逐渐显现他的重要性, 我们也注意到教育离不开个体灵动的个性。在生活中, 我们却对待学生有些无礼行为或过错却有时操之过急, 有许多的地方我们还需改进。

2.1 生命教育需要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走在教育的大道上,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都是教育的对象。教育者身负教书育人的重任, 首先是身正, 才能通过耳濡目染, 使学生得道立业成器, 教育者对别人仁慈博爱、一视同仁, 受教育者也会对别人的尊重, 表现于对别人关心, 能帮助别人, 有谦让心, 懂得理解。汶川大地震中, 牺牲的教师所表现出对孩子的爱, 无不表露师德的高尚, 更是对下一代的爱护, 对下一代的尊重, 这种行为, 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奋发图强。

我们在与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中, 了解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地成长, 包括品德智力, 更重要的是生理和心理能健康发展, 但人非圣贤, 要健康和谐地发展, 就只有通过教育来完善、充实。我们可以假想:教育者如果一味追求某一方向发展, 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 经常漫骂学生, 挖苦学生, 体罚学生, 学生稚嫩的心理能承受的住吗?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 学生是否会产生厌学, 甚至逃学的极端行为, 这将是一种可怕的结果。

在我班, 有一不成文的规定:在自己的直系亲属需要帮助时, 你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请假或事后请假。这一条规定, 得到学生的拥护。因为他们觉得非常人性化。这也使他们认识到对生命、对亲情的尊重, 我想这也是一种教育, 比简单地说“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深刻地多、详尽地多。

2.2 生命教育需要得到别人的宽容

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 可以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的行为:随手扔垃圾、吐痰、上课随意讲话、听课随意听MP3等, 对于他们的不良习惯, 我们应该正确地引导。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改正他们的习惯, 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在了解他们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有时他们犯错并不是故意所为, 在思想上他们有“恶小而为之, 善小而不为”的习惯, 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 90后一代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着“大是小非”的特征。这一代的学生在“大”的方面有着明确的价值趋向, 他们就爱国主义、崇尚科学、合作意识等良好的传统有着强烈的意识, 在心中有着价值体现, 他们原为努力奋斗;但就“小”的方面却存在着不小的缺陷, 他们在“小”的方面有着价值多元化, 他们对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感恩、知晓宽容、社交礼仪等品格有待加强。

我现任有一个班, 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气氛都不好, 上课拖拉、睡觉, 但在待人接物方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每次当我经过他们的班级前, 学生都会主动且响亮地与我打招呼。因为, 我对他们上课的表现是宽容的, 但我时时对他们说:“一个人要有做人的品质, 你可以不成材, 但不可以不成人。”面对他们的招呼声, 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教育, 要懂得成材与成人的关系, 我们培养的是一个个健康的人, 我们要对他们一生发展负责, 对他们终身幸福负责, 所以,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不要以成绩、现有状况等系列因素而“一叶遮目”,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我们希望下一代能健康的成长。

摘要:本文从生活中的许多事例说起, 教育应以人为本, 注重个性发展, 突出生命教育, 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现代, 学生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成绩更重要。

关键词:生命,教育,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7.

生命教育实践 篇5

崇明县北堡小学

潘群

论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改进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确立和遵循新的学校管理原则,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就学校管理发展史而言,学校管理已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人文管理的不同阶段。

而作为学校人文建设之一的“生命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教育管理的新理念。《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所以学校只有做好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才能保障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学校管理在理念和原则上进入一个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时代。

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地处城郊结合处的学校来说,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差、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条件也不理想,所以学校如何开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何让他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如何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自护意识,正确开展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迫切。

如此情境,我们开始走上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提升人文精神建设”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之路。将“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提升人文精神建设”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我们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一、“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提升人文精神建设”办学理念的内涵

“重视生命安全教育,提升人文精神建设”有两层内涵:一是建设具有重视生命安全教育的浓厚的人文精神学校。二是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人文建设相统一,为学校创造出既科学有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生动活泼、充满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环境,进而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在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中,提高学生们对生命的保护意识和生命的保护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生命涵养,体会到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和幸福之人的喜悦。

二、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人文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1.达成一个目标——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个体 2.实现二个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体现三个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识、生命行为 4.提升教师的四个价值

生命教育的内容规划,从两个角度来着手: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自身对生命意识的觉醒,加强生命共同体之感受;

展现生命热力,并透过自我改变与成长.提升供学生楷模学习的榜样; 建构学校本位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知能及人文素养; 将生命教育融人各科课程,提升教师间合作教学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

学会实践:即学会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学会认知:即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关心;即学会协调自己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参与有益身心健康之休闲活动;学会合作:即学会与人沟通、帮助他人的习惯;学会博爱;即学会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悦纳自我、善待他人。

三、构建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校园“人文”环境 1.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拓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所以经过美化的和赋予文化意义、教育意义的校门、教学楼大厅里的校训、墙壁上的画像、操场四周的标语以及其它场所和设施的布置就能让师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例如,校门口的文明宣传窗里写着:红灯停、绿灯行、生命安全最重要;行个礼,微微笑,大家夸我有礼貌。学生每天都生活、学习在这样一个文明、优美和富于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中,自然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学校积极进行校园里的黑板报、壁报、橱窗、图书馆、阅览室、劳动室、荣誉室、升旗台等人文氛围建设,加强学校专用场所的人文环境管理。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做好各种体育设施的防护工作、照顾花木、绿化校园;推动环境教育、大力宣传爱护植物、保护水资源;利用画廊等场所张贴进行自我防救护知识的宣传等。

此外,学校还利用广播站、校园小报等宣传工具,营造人文氛围,使陌生人走进校园后就能感受到浓烈的人文气息。

当然,除了校园人文氛围布置外,我们还须整合社区这一无形资源,创设一个更大的人文环境,以利于让学生健康成长。

2.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人文学科建设(1)学科渗透

我们进行学科渗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比如就交通安全教育来讲,小学低段学生侧重于教会学生安全过马路、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等内容;而小学中高段学生则可以是“安全骑车注意点”、“用电常识”等适应的与之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而在小学阶段的一些课程(比如《自然》、《体育与保健》、《品德与社会》等),教材直接体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生命运动等生命教育内容。另一些课程(比如《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堂生成挖掘生命教育内容,随机渗透生命安全教育.(2)构建体现人文精神的德育网络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人文精神落实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和育人氛围。

学校提出了“系统优化、全面促进”的体现人文精神的学校德育实践教育研究方法:

a、双线并进——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融合,开设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

b、三方互联——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教育同步协调,形成合力。

c、四项整合——始终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教育活动整合,并在教育实践中以生命安全为载体来突破。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确立了“内容分层、形式创新、主体参与、操作整合”的德育工作策略,通过“把握生命之舵——理论学习为导向,开辟主渠道——课堂教学为基础,激发内驱力——自主管理为手段,启动大教育——社会实践为舞台,陶冶真善美——校园文化为载体,走进‘心’天地——心理教育为辅助,坚持整合性——综合测评为杠杆”等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基础。

(3)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

我们开发了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环境安全、同情他人、保护野生动物、”等五大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将涵盖四大主题:健康篇、平安篇、休闲篇、快乐篇。

3、推进家庭人文环境建设 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家委会一起商量,制订了推进计划,并向全校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关于开展“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争创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建设.其次,我们组织指导活动。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家长参加“今天怎样做家长”、“读书一得”等交流活动,开展“我与生命”征文活动,举办“家长心理辅导研讨班”,召开“学习型家庭大家谈”研讨会。

人民教育家老舍先生在怀念母亲时说过如下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构建人文环境中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以课堂为核心,民主地对待学生,就能创造一个学生能最优发展的学校环境。

(2)建立健康融洽的生生关系

要求学生建立以下几种关系:①平等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帮助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无论生活贫富、成绩好坏、能力大小,每个同学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②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让学生明确人的存在其实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过分自负或过分自私都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每个学生都要有爱心。③树立起有理想的群体。总之,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差异,掌握好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对学生中日益增多的对生命过程中错综复杂或很棘手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顽强的进取精神、良好的适应能力和高尚完善的人格。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内容摘要:

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既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保护能力,学会自己解决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危害生命的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少对自己的伤害,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的意识。同时,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爱自己爱他人的情感,保证了学生健康快乐、积极主动地成长,给家庭一份安宁,给社会一份力量。在实践过程中,还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学校赢得较好的社会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可贵的是还带动了家长和社会对孩子健康的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文献参考:

(1)、郭景扬

《传承与创新》

学林出版社

2003.(2)、王建华

《简论学校健康教育学科的构建》

《外国教育研究》

2001/3(3)、钱焕琦

《21世纪学校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国健康教育》

2002/1(4)、张辉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教师对学校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要求》

《中国健康教育》

2002/2(5)、张伟 田青著:

《整合与扩展》

学苑出版社

2001/1

(6)、钟志贤 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5

(7)、东方热线网:《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教育部通知

关键词:

生命安全

教育

健康

生命教育实践 篇6

【关键词】 和谐型课堂 生命情感教育 课程资源和谐 教学关系和谐 学习过程和谐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平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这句诗道出了生命是一种本真的、自然的状态。“课堂”与“生命”的关系,犹如“大地”与“生命”的关系,一旦离开了生命,便就成了肢解生命完整性、压抑生命灵动性、阉割生命独特性的场所。因此,要让师生理智地、诗意地行走在课堂上,必须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舒展涌动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相互作用着、具有复杂关系的复合体。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能否共同组成优化结构,并作为一个和谐的系统发挥其整体最佳功能,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学的最终效果。鉴于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达成教学要素、教学结构和教学环节的和谐优化,以形成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和谐型课堂是以课堂为纽带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是构建以学生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激发课堂的活力,营造课堂的激情和美感,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通过“认知—体验”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生命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正式的国家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和谐、教学关系的和谐和学习过程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课的精彩在于和谐整合!

一、实现课程资源的和谐

有位思想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成了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材不再是“本”,而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

1.营造有预设的课堂

我们强调必须坚持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的原则,我们并不放弃预设,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理解和阐释教材的内容,使之与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传递能沟通教材普遍性知识和本地及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与信息,为学生理解教材及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融入教师本人的生活经验,阐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思路的把握及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使预设的文本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例如,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我向学生呈现了村干部“海选”及“村民议事会”活动情况的材料。通过一位由村民推荐的候选人当选村长及他上任后推行“村民议事”,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调动村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和处理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必要性,理解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掌握民主程度与民主性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通过“谈谈你所了解的村干部的选举”、“选举中暴露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推行村民议事有什么重要作用”、“对完善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什么建议”等发人深省的问题情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并交流各自的思想情感和认识,分享共同的文化和价值,以达到动态生成。在这样的设计中,教材、社会生活、学生个体体验、教师的解读等课程资源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教材是学生认知的支撑,是学生与生活、社会联系的桥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社会生活通过教师的教学预设自然地与学生的个体体验相沟通。

2.营造有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生命的亲历性和实践性,情感则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内在于生活。因此,情感教育要在鲜活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充盈的甘露与养分,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营造与生活发生真实“牵动”的、为学生所熟稔的生活情境,并在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情感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如学习“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到特教中心亲眼看看聋哑孩子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艰难地说出一句话;到盲人按摩店,亲自了解盲人为了学会按摩辛勤练习指法的经历……当学生对残疾人产生尊重、敬佩的感情时,再让学生去调查城市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情况。此时,学生发现有些人把自行车停放在盲道上,有的报刊亭建在了盲道上……于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萌生了,他们有的忙着劝阻那些正往盲道上停放自行车的人,有的要给政府写信建议把那些报刊亭挪个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关心确确实实地源于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也改变着他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所以,回归生活内在地包含着对生活的引导、提升和超越。没有这一点,回归生活就会变成简单地回归生活的原生态,甚至迁就生活,以至于丧失了教育的引领作用。

二、走向教学关系的和谐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体,去构造“意义”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这个过程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要求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白”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这个过程可表现为相互讨论、相互辩驳,也可表现为彼此倾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个人探索、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可见,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以彰显人的向善之心,达到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悟证为目的。

1.营造有对话的课堂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真正的对话是心灵的感应,是生命的互动。那么,如何来促成真正的对话呢?首先,话题必须是真实的。它来自于鲜活的生活,针对学生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其次,沟通必须是真诚的。师生是作为“我—你”的关系存在着,彼此敞开心扉,以各自真实的面目示人,共同探寻生命的存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但对话具有不可预测和动态生成的特征,在实践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偏差。为此,我们应避免:第一,对话目标的虚泛化。即过分放大课堂的非预设性,出现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旁逸斜出、无谓争辩,陷于一点、纠缠不清等不良现象,致使教学目标相应遭到淡化。第二,对话主体的精英化。即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或操作上的不当,对话演变为少数学生表现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则缺乏深度参与。第三,对话内容的浅层化。也就是缺乏对文本和生活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把握,使话题很难纵深展开,只停留在语言上肤浅地你来我往。

2.营造有大爱的课堂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所以,政治课堂更需要人文关怀。什么是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情感智慧、情感生命和情感人格的高度尊重。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上处处彰显着悉心的呵护,体现着睿智的宽容,流淌着真诚的期待。在生气勃勃的对话教学氛围中,教师应以“平等者”的身份介入,以宽容的胸襟、真挚的爱心、诚恳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在介入中,要了解学生欠缺什么和需要什么,明确自己能为学生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在学生理解模糊、思路狭窄、认知困惑时,给以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从而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要把握课堂思维的力度,设计的问题、话题情境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开放性。可见,完整性的对话不仅是工具,也是教师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同时成为师生在教学中的存在方式。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提高。对话中师生间的平等主体地位促成了师生教学关系的真正和谐。

3.营造有感动的课堂

政治课堂需要感动,正像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什么是感动?作家毕淑敏在《感动是一种能力》中给了一个最平直的解释,那就是“感情动起来了”。“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充满活力,以自己的奕奕神采、澎湃激情和抑扬语气,撼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课堂上因兴奋而振臂,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欷歔,从而将善良、同情、快乐和爱等情绪汇合起来,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例如,在执教“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我带上学生利用周末到牛奶场、蔬菜批发市场、居民小区拍摄平凡劳动者的镜头。虽然很累,却不由地产生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是那么默契”的感慨。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充满激情地朗诵了散文《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的片断:“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这一朗诵可以说是师生的共鸣,是真实的体验。的确,此不感人何感人?这正如肖川博士所诠释的那样:“充满了激情的教育是心灵的晤对与真情的淋浴,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去体悟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收获的就不只是知识,而更是情感的执着,是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三、促成学习过程的和谐

在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情形表现为集体合作学习行动。把对话理念引入合作学习过程,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吸收别人的信息、知识和经验,形成新的思考和理解,重构新的经验或理解,发展彼此的思想,创造新知识。

1.营造有体验的课堂

体验是情感教育的本体。离开了体验,情感就不能被学生顺应而内化。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那么,我们在政治课堂上,就应该创设生活的、反映学生内在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实践或心理层面作一番“切己体察”,使他们有所经历、有所思考、有所体验。但我们不能只偏重于显性的、热闹的“以身体之”,更应注重“以身体之”过程中的情感、心灵、精神的交流与对话,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以情感之,以思悟之,以言表之,经过心的涵育、化通而整合,最终达成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体验目标。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我安排了一个“切苹果”的小游戏。通过一次次地往下切,当1/16的苹果又被切下一半,便是中国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平均值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中国严重缺水”的观念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又让学生汇报现实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诉说在停水日子里的煎熬……正是这样对学生心灵及情感的一次次“撞击”,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浪费水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从而自觉完成了“节水”这一道德认识的自我建构,并产生了“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的情感冲动,产生了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行动冲动。很明显,教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而不再游离于其外,体验真真实实地属于他们自己的了。

2.营造有智慧的课堂

“情感自我在模糊的环境中运行、感知和实践,充斥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今天,情感生活呈现出冲突迭起、彼此缠结的局面。所以,情感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应对价值冲突的智慧。多元价值冲突孕育着情感教育丰厚的资源和宝藏,没有价值冲突就没有情感的成熟。因此,当价值冲突在课堂上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展开价值商谈。首先,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价值观,采取不排斥、不批评、不评价的态度,让他们敞开自己的价值领域,自由地表达。其次,教师要以犀利的价值穿透能力,用角色扮演、换位移情、生活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价值生活公理来判断道德现象善恶,帮助学生澄清原有的价值取向,进而达成价值共识。如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认同“职业平等”的观点。确实,不同的劳动给人带来的报酬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其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是有大小区别的。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环卫工人、农民、理发员等劳动者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劳动价值。商谈时,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每一种劳动,无论其社会价值如何,都是社会和我们生活所必需的,从而建立起“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社会“生态观”。价值商谈融德与智、情与理、知与信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领悟能力,使他们在面对艰难的价值抉择时,能择适而从,择善而从,这应是情感教育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

如果把课堂比作蓝天,那和谐就是白云,用它的洁白飘逸把天空装点得明媚动人;如果把课堂比作舟,那和谐就是帆,用它的矫健和丰满推动船儿乘风破浪。和谐的政治课堂充盈着爱和感动,是生活的、体验的、对话的和智慧的,它建构出师生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的有情感的课堂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龙宝新.价值商谈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4]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生命教育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思考 篇7

2005年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上海杨浦区将贯彻落实生命教育作为区域德育工作重点发展项目,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整体建构、全面推进,初步形成了具有杨浦特色的生命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健全工作机制,探索生命教育区域推进的有效路径

1. 关注学生成长:规划区域生命教育思路

关注学生成长的核心问题,教会他们爱己爱人,这不仅涉及学生的幸福感,更关系其生命本身。作为上海唯一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教育致力于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以“人格成长工程”为主线,从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构建全区生命教育框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逐渐成为杨浦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念。

将涉及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健康、生命与认识、生命与价值等内涵广泛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整体思考,实现从区域到校际、再从校际上升为区域的研发策略,从而使生命教育获得灵动发展,这是杨浦区域生命教育的基本构建思路。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有限、唯一与崇高,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统筹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内外联合组成生命教育领导小组

《纲要》颁布以后,区域内部由教育局牵头,文明办、民防办、卫计委、妇联、团工委、体育局、文化局、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以及12个街镇等部门联合组成了区生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筹区域生命教育的实施工作,调动各部门生命教育的资源,确保生命教育的顺利推进;制定一学期一次例会、一学年一次汇报的例会制度,形成了区域各相关部门协同参与、有序推进的全方位教育格局。

3. 协同部门行动:整合德研、教研及督导队伍成立生命教育工作小组

杨浦区成立了由区德育室为主的区域生命教育工作小组,开展生命教育专题研究,探索生命教育与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实施途径,进行区域内各类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整体设计,推进区域生命教育品牌建设,指导学校开展市、区级生命教育相关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开展专题展示、主题活动评比等。

同时,工作小组协同教研室将生命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通过教研与培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中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的能力;协同区督导室将实施生命教育要求与成效纳入学校办学的督导评估体系之中。

4. 扎根校本实践:建立市、区两级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群

结合上海市教委《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和建立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的通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市、区两级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的创建工作,全区有70%以上的中小学申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市市东中学被确定为首批“市生命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辽阳中学等15所学校被确定为“区生命教育试点校”。工作小组结合各试点学校的实际,指导学校制订实施方案,通过定期展示、组织研讨活动,帮助试点学校形成较为系统的校本生命教育实施体系,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生命教育品牌项目。

5. 打造品牌课程:开发生命教育区域特色教材

杨浦教育系统以区域“人格成长工程”为主线,从理想信念、道德行为、心理健康三方面构建全区生命教育一体化框架;先后研发区本教材《心灵体操》《男孩女孩》,形成区域生命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内容与载体;与区内高校合作,建立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家长学校共建指导中心等,为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服务保障;开展符合学生生命成长需求的《青春期两性情感辅导的实践与研究》及辅导教材《爱情讲义(教师用书)》《相爱需要学习(学生读本)》《爱情离我们有多远(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等的编写。

二、建设服务体系,提供生命教育区域保障的多元载体

1. 守护心灵的家园:区“心馨家园”心理辅导中心

2011年,一个集心理咨询、团体辅导、专业培训和研究为一体的“心馨家园·杨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全市首批区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心馨家园”以“聆听孩子心声,解答孩子困惑,陪伴孩子成长”为服务宗旨,开设了心理热线、个别咨询、心理测试、放松训练、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服务项目,致力于为全区中小学生建立一个积极的心灵生态环境。“心馨家园”还对未成年人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与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开展合作,成立了“复旦杨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复旦杨浦心理研究实践基地”。

中心通过开展“关注心灵成长,守护生命阳光”为主题的活动,构建区域整体推进的主题活动模式,解答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困惑,帮助学校、家庭解决教育问题;组织志愿者走进学校、家庭和社区开展公益讲座、亲子团队辅导、现场咨询等活动,带领学生心理社团参加实践活动,共推出近150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公益活动,参与的师生和家长多达4万余人。该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接受来自《解放日报》、《青年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的采访与报道,并荣获了“上海市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称号。

2. 实践体验的乐园:社区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2011年,在市级课题“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指导中心运作模式建设的实践研究”引领下,杨浦区建立了上海市首批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指导中心——殷行街道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该中心不断开发学生生命教育实践类课程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管理协调、学校整体实施、区域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校内外学生生命教育实践体验类活动的沟通与融合。该中心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社区指导中心,为各区县建立社区指导中心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从殷行社区起步,实现了区内推广,现已在延吉、控江、五角场镇等社区得以推广,为生命教育的课内外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平台。

3. 家庭教育的参谋:家长学校共建基地指导中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子女的生命态度。为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杨浦区以“家长学校共建基地指导中心”建设为工作重心,探索生命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指导中心根据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出小学家长学校“微型课堂”建设项目,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编写了“小学家长学校微型课堂方案”,形成了包括“亲子共守诚信”“关注孩子青春前期的变化”等15个教育专题的60余个教育方案,并开展相关课堂实践和专题研讨活动,为全区小学提供可操作的、有示范作用的范本。指导中心以“区域家长教育指导网络建设”项目为重点,探索“关护成长”的针对性策略,开发“关护成长”教育指导方案,着手编制初高中阶段《关护成长——家长指导手册》,以期为青春期学生家长提供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4. 学生健康的卫士: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与体质监测中心

区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以培训、优化学校卫生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卫生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重点,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初职学校卫生教师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和学校卫生工作专业技能提高班,切实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编写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命树》(小学版)区域健康教育教材,开发了专题健康教育网络课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与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

2012年,我区成立了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该中心为区域内所有中小学生开展“随时、多次、择优”的体质健康测试提供相关服务,逐步建立体质健康常态化测试和公告服务,形成政府监督、专业部门指导、学校重视、家长配合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服务机制,为进一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服务。中心已初步构建了监测(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监控方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监控方案)一评价(“一校一报告”评价制度并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一研究(控制学生肥胖等1-2个课题研究)一服务(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室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系列培训、编写《学生体育锻炼指南》系列读本)的工作模式。

一个借助专业力量,联动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区域生命教育学生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三、开辟教学基地,搭建生命教育区域共享平台

1. 校际联合:教师研训基地

“生命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教师有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且热爱生命,他才能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学中,才能在教育活动中主动、自觉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

我们认为,教师自身对生命的领悟及其生命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我们制定了《杨浦区学校生命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建设意见》,建设由一校主持、联盟校组成的结构合理的联合研训基地。首批区域生命教育教师联合研训基地已挂牌成立,它们是:学生生涯发展联合研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性别教育联合研训基地(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家庭教育联合研训基地(上海市辽阳中学)、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复旦科技园小学)。

联合研训基地将在各试点项目组指导下,开展生命教育相关内容的实践、研究和培训工作:探索生命教育相关主题的一体化教育,协助试点项目组整体规划生命教育的内容、目标,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径、方法,规范、探索生命教育的评价方法,开发整理生命教育资源,研发培训课程,开展生命教育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引导学校进行生命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

联合研训基地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生命教育的不同方面,特别是与区域的特色学科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向广大学生传递生命的气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

2. 跨界共建:学生实践基地

结合区域生命教育思路,我们拓展了学生校外生命教育活动场馆,建立了一批学生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如安全体验实践基地(殷行街道安全体验馆)、生存技能实践基地(游泳馆)、生命科学实践基地(同济大学医学院)。在社区安全体验馆开展“生存大考验”——趣味定向越野活动,通过一系列体验式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救、互救技能和安全知识,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培养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意识。同济大学医学院“36°7”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引入高中课程,以互动教学、实验探究、课题调研等形式,学生先后完成了“揭开黑暗料理的真相”“地沟油的检测及其危害”等小课题;2014年暑假,20多名高中生参加了该院承办的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基地还与区红十字会、区民防办联手在小学四年级开展“识险避险、应急救护常识普及项目”,共同研发教材及学习资源包,配置学习教具,实现常识普及进教材、进课堂。

与此同时,我们整合区域生命教育资源,编制了《杨浦区生命教育学生实践场馆手册》,供学生、家长按需选择,实现了场馆实践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衔接。区域不断增加学生的实践平台,实现了生命教育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中习得的教育理念。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篇8

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资源包的开发,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以生命教育为主旨, 围绕“关注生命、认知社会、热爱生活”这一核心理念, 选取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健康问题和需要思考、应对的社会健康问题,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使其在活动中体验生命、健康和生活,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认知生命,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具有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掌握保护、呵护生命的技能和有关生命健康的知识, 成为具有现代健康意识、公共安全意识, 有一定公共安全常识, 有自救自护应变技能, 具有环保和法律意识, 会学习, 有良好行为习惯, 有健全人格和精神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一些成长过程中需要知道和掌握的生活知识技能, 以此促进他们具备健康的生命质量观、良好的心理品质, 引领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整体设计和架构上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形成一个螺旋式递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体系。1~6年级均围绕两条主线———健康成长 (含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运动与健康、饮食与健康和环境与健康) 和快乐成长 (含学习中的快乐、兴趣爱好中的快乐、做受欢迎的人和保持快乐的诀窍) 呈现内容, 弥补了国家课程教材的空白, 体现了原创性、统一性、系统性、创新性, 具有区域特色。各校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 对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在校本化和个性化的实施过程中, 使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 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实际, 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为了推进生命教育, 我们采取先实验后推广的方式, 在全区30所小学开展实验, 主要工作策略如下:

第一, 行政推动。一方面, 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 对课时安排、实验团队的组成、实验教师的配备提出要求;引导学校实现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校本化, 鼓励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凸显各校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 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 区委、区政府拨款30余万元用于实验工作, 区领导深入实验学校听课调研实验情况。教育局领导深入课堂听课, 参与研讨达50余节课, 组织8次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和阶段性总结, 推出102节课例, 边实验边总结,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保证实验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第二, 专业引领。实验工作开始至今, 区教研室教研员到实验学校听课150余节, 多次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 针对如何创造性使用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 如何实现校本化生命教育目标, 如何组织活动课, 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邀请省、市教研部门和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深入实验学校听课30余节, 进行了有效的高位引领, 确保实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第三, 教研促进。全区以实验年级为单位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在30所实验学校自愿申报实验年级的基础上, 依据“大小校搭配”的原则, 形成实验年级团队, 并任命研究能力强的校长担任实验年级的组长, 负责组织交流、协调实验工作。实行教研员年级负责制。为实验年级指定了负责教研员, 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指导活动。各校均组成了实验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和实施小组,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四, 培训跟进。我们多次组织了实验教师培训活动。首先从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开发背景、编写理念、板块介绍几方面入手, 采用讲座、课例回放、点评引领等方式进行通识培训, 其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主题解读、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进行培训。

第五, 广泛交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广泛开展交流活动。借助我区教育网络平台和定期刊发的实验简报, 及时将实验动态、优秀课例、实验教师随笔、家长感言等资源在网上共享。

整个实验推进过程体现了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线教师、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和高校专家多方结合, 使实验推进工作既是行政决策又是科研项目。

在具体实施中, 我们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 将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实施纳入学校课程课时计划, 每周0.5课时, 引导学校处理好3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课程与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关系。要做到在不削减主干课程和课时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资源包提供的资源, 结合本校实际,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二是处理好生命生活社会课程实施中集中进行生命教育和在国家课程中或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实施生命生活社会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实施中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并向学生免费提供生命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包的文本材料, 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规范的学校课程管理, 使学校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 为有效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3年的实践探索, 我区以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生命教育, 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通过学习活动, 学生对生命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相应的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内心情感世界不断丰富, 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参加了“乘车和过马路的安全”主题活动后, 有95.5%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 不但学会了如何过马路、乘车, 知道了过马路和乘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而且能够初步应对在上学和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又如榆中街小学学生在参加了“生命拒绝噪音”主题活动后, 学生说道:“以前, 我写作业时, 习惯用脚勾板凳, 总把它弄出‘吱、吱’的声音, 非常刺耳, 有时也会用劲把门‘砰’地一下关上, 从没想过这有什么不好。学习了这节课后, 我深刻地理解了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也改变了自己以前不对的做法。现在上课或下课同学们起立时, 板凳发出的声音明显小了。下课后, 同学们也不会在教室里吵闹了, 说话声音变小了, 班里的纪律变得好多了。”显然, 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 学生的认知和习惯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二是在此过程中家长参与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实施, 促进了三位一体教育的有机统一。实验期间, 30所学校共3万多位学生家长走进了课堂。许多家长由原来的课堂教学观摩者变为活动的参与者, 与孩子分享体验和感悟, 共同接受生命教育。课堂上呈现出教师、家长、社会有关人士 (地震专家、儿科医生、民警、营养师、心理咨询师) 共同研究教育, 共同关注学生成长问题的新景象。例如, 在白道坪小学三年级“身体健康需要营养”主题教育活动中, 20位学生家长走进课堂, 接受科学饮食的教育。课后, 家长谈道:“以前一直认为让孩子吃饱就行, 学了这一课才知道营养需要搭配, 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才能让孩子长得更健康。”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课程对家长的教育意义。家长走进课堂, 为亲子交流提供了机会, 也为家长自我教育,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平台。课堂上教师与家长的互动, 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家长之间的互动, 增进了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家长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解。总之, 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得以实现, 使课内外、校内外、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有机统一, 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得以体现。

三是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助推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的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发展从以往的行政管理转换为知识管理, 改变了以往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 积极参与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听课、评课活动, 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教研部门也不再扮演忠实执行者的角色, 而是切实发挥引领和学术支持作用, 成为生命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可或缺的力量。这项工作一开始是由教育局整体推进, 但又不是完全的行政命令, 是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在很多学生获益的基础上推进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管好人、财、物, 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全局有谋划力, 除了统管全局、落实方针政策外, 还要寻找关键点, 实现工作的突破。而推动生命生活社会校本课程体现了“以小搏大”的工作思路, 这虽然算不上影响全局的大事, 但是抓住这件事就抓住了学生核心素质的问题, 其推进方式影响着整体课程教学, 形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对全区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产生新的影响。

生命教育实践 篇9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相互作用着、具有复杂关系的复合体。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能否共同组成优化结构, 并作为一个和谐的系统发挥其整体最佳功能, 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学的最终效果。鉴于此,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达成教学要素、教学结构和教学环节的和谐优化, 以形成合力,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 和谐型课堂是以课堂为纽带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 是构建以学生人格个性为特征, 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激发课堂的活力, 营造课堂的激情和美感, 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通过“认知—体验”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生命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 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 最终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正式的国家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实现课程资源的和谐、教学关系的和谐和学习过程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课的精彩在于和谐整合!

一、实现课程资源的和谐

有位思想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 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成了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教材不再是“本”, 而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因此, 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 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 并注重教材、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

1. 营造有预设的课堂

我们强调必须坚持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的原则, 我们并不放弃预设, 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依据课程标准, 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理解和阐释教材的内容, 使之与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传递能沟通教材普遍性知识和本地及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与信息, 为学生理解教材及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融入教师本人的生活经验, 阐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思路的把握及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使预设的文本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例如, 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中, 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 我向学生呈现了村干部“海选”及“村民议事会”活动情况的材料。通过一位由村民推荐的候选人当选村长及他上任后推行“村民议事”, 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 调动村民积极性, 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选择和处理相关的、有用的信息, 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必要性, 理解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掌握民主程度与民主性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通过“谈谈你所了解的村干部的选举”、“选举中暴露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推行村民议事有什么重要作用”、“对完善我国基层民主制度, 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什么建议”等发人深省的问题情境设计,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解读教材, 并交流各自的思想情感和认识, 分享共同的文化和价值, 以达到动态生成。在这样的设计中, 教材、社会生活、学生个体体验、教师的解读等课程资源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教材是学生认知的支撑, 是学生与生活、社会联系的桥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 是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社会生活通过教师的教学预设自然地与学生的个体体验相沟通。

2. 营造有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生命的亲历性和实践性, 情感则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 内在于生活。因此, 情感教育要在鲜活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充盈的甘露与养分, 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营造与生活发生真实“牵动”的、为学生所熟稔的生活情境, 并在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情感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如学习“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时, 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 到特教中心亲眼看看聋哑孩子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艰难地说出一句话;到盲人按摩店, 亲自了解盲人为了学会按摩辛勤练习指法的经历……当学生对残疾人产生尊重、敬佩的感情时, 再让学生去调查城市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情况。此时, 学生发现有些人把自行车停放在盲道上, 有的报刊亭建在了盲道上……于是, 一种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萌生了, 他们有的忙着劝阻那些正往盲道上停放自行车的人, 有的要给政府写信建议把那些报刊亭挪个地方……可以看出, 这种关心确确实实地源于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 是发自他们内心的, 也改变着他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所以, 回归生活内在地包含着对生活的引导、提升和超越。没有这一点, 回归生活就会变成简单地回归生活的原生态, 甚至迁就生活, 以至于丧失了教育的引领作用。

二、走向教学关系的和谐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体, 去构造“意义”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这个过程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要求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白”方式, 走向互动和交流, 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在交流中重组, 在共享中倍增”。这个过程可表现为相互讨论、相互辩驳, 也可表现为彼此倾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甚至是个人探索、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可见, 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 以彰显人的向善之心, 达到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悟证为目的。

1. 营造有对话的课堂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 是交往的过程, 是对话活动。真正的对话是心灵的感应, 是生命的互动。那么, 如何来促成真正的对话呢?首先, 话题必须是真实的。它来自于鲜活的生活, 针对学生的需要, 并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其次, 沟通必须是真诚的。师生是作为“我—你”的关系存在着, 彼此敞开心扉, 以各自真实的面目示人, 共同探寻生命的存在, 寻找生活的意义。但对话具有不可预测和动态生成的特征, 在实践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偏差。为此, 我们应避免:第一, 对话目标的虚泛化。即过分放大课堂的非预设性, 出现远离文本、任意生成, 旁逸斜出、无谓争辩, 陷于一点、纠缠不清等不良现象, 致使教学目标相应遭到淡化。第二, 对话主体的精英化。即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或操作上的不当, 对话演变为少数学生表现的舞台, 大多数学生则缺乏深度参与。第三, 对话内容的浅层化。也就是缺乏对文本和生活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把握, 使话题很难纵深展开, 只停留在语言上肤浅地你来我往。

2. 营造有大爱的课堂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所以, 政治课堂更需要人文关怀。什么是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情感智慧、情感生命和情感人格的高度尊重。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上处处彰显着悉心的呵护, 体现着睿智的宽容, 流淌着真诚的期待。在生气勃勃的对话教学氛围中, 教师应以“平等者”的身份介入, 以宽容的胸襟、真挚的爱心、诚恳的态度, 倾听学生的声音, 关注学生的内心。在介入中, 要了解学生欠缺什么和需要什么, 明确自己能为学生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在学生理解模糊、思路狭窄、认知困惑时, 给以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从而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要把握课堂思维的力度, 设计的问题、话题情境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 又要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开放性。可见, 完整性的对话不仅是工具, 也是教师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 同时成为师生在教学中的存在方式。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提高。对话中师生间的平等主体地位促成了师生教学关系的真正和谐。

3. 营造有感动的课堂

政治课堂需要感动, 正像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 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什么是感动?作家毕淑敏在《感动是一种能力》中给了一个最平直的解释, 那就是“感情动起来了”。“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政治教师首先自己要充满活力, 以自己的奕奕神采、澎湃激情和抑扬语气, 撼动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在课堂上因兴奋而振臂, 因激动而流泪, 因悲痛而扼腕, 因惋惜而欷歔, 从而将善良、同情、快乐和爱等情绪汇合起来, 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例如, 在执教“新时代的劳动者”时, 我带上学生利用周末到牛奶场、蔬菜批发市场、居民小区拍摄平凡劳动者的镜头。虽然很累, 却不由地产生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 这个散淡的世界是那么默契”的感慨。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充满激情地朗诵了散文《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的片断:“我知道, 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 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这一朗诵可以说是师生的共鸣, 是真实的体验。的确, 此不感人何感人?这正如肖川博士所诠释的那样:“充满了激情的教育是心灵的晤对与真情的淋浴, 它牵引着人们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 回到本原的心灵感觉, 去体悟我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收获的就不只是知识, 而更是情感的执着, 是心灵的涤荡和洗礼。

三、促成学习过程的和谐

在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过程中, 更多的情形表现为集体合作学习行动。把对话理念引入合作学习过程, 在合作中相互交流, 吸收别人的信息、知识和经验, 形成新的思考和理解, 重构新的经验或理解, 发展彼此的思想, 创造新知识。

1. 营造有体验的课堂

体验是情感教育的本体。离开了体验, 情感就不能被学生顺应而内化。所谓“体验”, 即“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那么, 我们在政治课堂上, 就应该创设生活的、反映学生内在需要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实践或心理层面作一番“切己体察”, 使他们有所经历、有所思考、有所体验。但我们不能只偏重于显性的、热闹的“以身体之”, 更应注重“以身体之”过程中的情感、心灵、精神的交流与对话, 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 以情感之, 以思悟之, 以言表之, 经过心的涵育、化通而整合, 最终达成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体验目标。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 我安排了一个“切苹果”的小游戏。通过一次次地往下切, 当1/16的苹果又被切下一半, 便是中国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平均值时, 全场鸦雀无声, 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 “中国严重缺水”的观念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 又让学生汇报现实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诉说在停水日子里的煎熬……正是这样对学生心灵及情感的一次次“撞击”, 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浪费水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从而自觉完成了“节水”这一道德认识的自我建构, 并产生了“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 从生活小事做起”的情感冲动, 产生了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行动冲动。很明显, 教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是因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而不再游离于其外, 体验真真实实地属于他们自己的了。

2. 营造有智慧的课堂

“情感自我在模糊的环境中运行、感知和实践, 充斥着不确定性”, 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今天, 情感生活呈现出冲突迭起、彼此缠结的局面。所以, 情感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应对价值冲突的智慧。多元价值冲突孕育着情感教育丰厚的资源和宝藏, 没有价值冲突就没有情感的成熟。因此, 当价值冲突在课堂上发生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 及时展开价值商谈。首先, 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价值观, 采取不排斥、不批评、不评价的态度, 让他们敞开自己的价值领域, 自由地表达。其次, 教师要以犀利的价值穿透能力, 用角色扮演、换位移情、生活体验等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用价值生活公理来判断道德现象善恶, 帮助学生澄清原有的价值取向, 进而达成价值共识。如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不认同“职业平等”的观点。确实, 不同的劳动给人带来的报酬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 其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是有大小区别的。对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环卫工人、农民、理发员等劳动者的生活, 体会他们的劳动价值。商谈时, 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每一种劳动, 无论其社会价值如何, 都是社会和我们生活所必需的, 从而建立起“你离不开我, 我也离不开你”的社会“生态观”。价值商谈融德与智、情与理、知与信于一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领悟能力, 使他们在面对艰难的价值抉择时, 能择适而从, 择善而从, 这应是情感教育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

如果把课堂比作蓝天, 那和谐就是白云, 用它的洁白飘逸把天空装点得明媚动人;如果把课堂比作舟, 那和谐就是帆, 用它的矫健和丰满推动船儿乘风破浪。和谐的政治课堂充盈着爱和感动, 是生活的、体验的、对话的和智慧的, 它建构出师生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的有情感的课堂生活。

摘要: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相互作用着、具有复杂关系的复合体。和谐型课堂是以课堂为纽带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 是构建以学生人格个性为特征, 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激发课堂的活力, 营造课堂的激情和美感, 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正式的国家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生命情感教育, 实现课程资源的和谐、教学关系的和谐和学习过程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课的精彩在于和谐整合!

关键词:和谐型课堂,生命情感教育,课程资源和谐,教学关系和谐,学习过程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龙宝新.价值商谈与学校道德生活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生命教育实践 篇10

一、依托课堂教学探索生命价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展开生命意义的教学与探究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课程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增强学生对于生命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过程中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多的感受, 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这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教学主旨。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很多好的教学素材, 正是这些好的教学文本能够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价值的一种依托。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 教师应当掌握好的教学方式。这类文本相对而言是有一定难度及深度的, 学生在学习时不容易立刻就弄懂。因此,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 让他们能够逐渐对于文意及文中蕴含的生命价值进行挖掘与感知。

《有的人》 (臧克家) 是一篇很经典的现代诗, 文中作者对于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洞察与感知。“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句话不仅被很多人传颂与引用, 同时, 这简单的数十字中是对生命的一种很深刻的剖析, 并且有着一定的辩证意义。在诗文的后续会进一步阐述为什么“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也会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诗文中作者对人的存在形式及存在意义, 对于人在这个社会中所留下的种种有着敏锐的洞察与深刻的反思, 这些见地都是很精妙的, 要让学生对这些见解能够真正弄懂, 只有这样, 对于这篇文章中关于生命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探讨才能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借助写作教学思考生命意义

写作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及文字应用能力, 同时, 他也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维度的一种考查与锻炼。想要让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为深入, 很有必要在写作训练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平台。初中阶段的学生, 语文知识及文学素养已经有了一定层面的积累, 但真正想要让他们在习作中对于生命意义有很深的探究, 这离他们的实际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习作教学中在展开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时,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及启发, 让学生对于生命有更细致及深入的观察, 对于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并且能够用语言文字将这种思考组织与表达出来, 这就是习作教学中思考生命意义的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模式。

某次写作的训练主题为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作训练内容, 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课题。在让学生展开具体习作前我还提出了一个另外的要求, 我希望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一定程度体现出他们对于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很多学生听到我的要求后都表现出不解, 对于这个过于抽象的要求心里有很多疑问。于是, 我进一步做出解释:比如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有的在自己的岗位勤勤恳恳, 有的却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及反思呢?又如在大自然中我们会看到季节的变更, 树叶会零落, 但是第二年又会长起, 这种生命的更迭让你有什么感受呢?在听了解释后学生觉得有了方向感, 也让他们的思路随之打开。这不仅能够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也能够让他们对生命意义有更深层次的洞见。

三、拓展课外阅读奠实生命底蕴

想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思想维度有所提升, 拓展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展开生命意义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课本中选取的教学素材是比较有限的, 除了课本内容外还有太多的书本及文章值得学生认真去读, 认真去思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 书本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 让他们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与观察, 同时, 也能够让他们对生命及生命的意义有更多的体会。在展开课外阅读时, 教师可以指定一些好的读物, 或者给学生做一些推荐, 在文本选择上书籍应当能够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认知, 首先应当是他们能够读懂的内容;其次是这些书籍应当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以及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引及思考。

某个单元的名著推荐与阅读的读物为《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写成, 一共由四部分组成。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 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荒诞和离奇的情节,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这本书是比较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 首先, 游记题材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 书籍中作者对于人间百态有很细致的观察及描摹, 从文章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 对于人、生命及生命意义都能够有所体会及感知, 这对于深化生命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结语

生命教育实践 篇11

关键词:生命教育;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48-01

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热爱生命,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项人文气息最浓的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伴随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早已不局限在知识传授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问题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生命教育的概述

1、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的生命教育,是指立足于生命理解,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乐观、健康健全的良好品格。

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通过语文学科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中的真善美,要通过语文学科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决定了生命教育实施的必然性。其次,语文学科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项学科,通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建立起人文精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着本质的联系,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最后,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挖掘,而当前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功利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也非常普遍,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

生命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因材施教原则。一方面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安排生命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以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指导。其次,学生体验原则。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所形成的生命感悟是有限的,这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形成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与体会,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最后,尊重接纳原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有生命温情的师生关系,师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积极的互动交流,这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

1、树立生命教育意识,创设生命教育情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落实生命教育。教师个人首先要树立生命意识的指导思想,要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的反思,深入的研究,提升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其次,教师要整合语文阅读教育资源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营造具有生命温情的教学情境,打造具有生命温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生命,升华生命。

例如,在进行朱自清《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在深刻把握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与父爱有关的视频短片,音乐等,使学生的情绪与阅读内容相一致,为阅读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学生在阅读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感受到了父爱,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人性之爱。

2、尊重学生个体,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行为,不同学生在阅读中会有不同的生命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行为和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环境。首先,教师可以把课内指定阅读与课外自由阅读相结合,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范围;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为学生创设展示阅读个性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原有教材指定的名篇阅读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精选阅读篇目,推荐了有关生命教育的阅读篇目来进行课外自由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由选择安排。如,名人的生命力量专题:《居里夫人》、《林肯转》等;热爱自然专题:《我们的树》等;自我接纳专题:《你很特别》等。

3、丰富教学活动与方法,为生命教育创造机会。

阅读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并发挥生命教育的最大功效,还要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此来巩固阅读教学效果,为生命教育的实践创设契机。

例如,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将生命的感悟记录下来,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阅读中,教师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记录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其次,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一些与生命教育和阅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热爱生命”主题读后感比赛、“生命的力量”主题阅读内容推荐等,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为生命教育实践创造机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整合语文阅读教学资源与生命教育资源的契合点,挖掘阅读教学资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工作不能变得过于功利,要通过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使教育回归到生命本身,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相信随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实践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潘倩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实施海洋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实践 篇12

但是在实施海洋生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海洋生命科学类课程在大连大学从未开设过,没有现成的教材,其它学校可借鉴的经验也很少;2)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介绍具体的生物物种,在没有以往教学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电子标本、实物标本,很难完成教学任务;3)海洋生物资源种多量少,沿海的某一区域很难采集较多数量的生物样品,同时由于多数沿海已经被渔民所承包,给课程实习带来困难;4)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校园内缺少海洋生命科学课余学习平台。面临上述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及海洋生命科学,我们结合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以大连大学博物馆展出标本为载体,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辅助手段,以有层次的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探索了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1 课程体系的建设

开展海洋生命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认识海洋生物、了解海洋生物,增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意识。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课程体系的层次建设是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在设置课程时,我们首先开设了《生态学》,希望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同学们在宏观上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生态环境中个体生物的适应性;在宏观上介绍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生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又开设了《基础生命科学》,详细介绍海洋生物的起源、进化以及具体的海洋生物物种,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在上述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增强了学生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意识,紧接着又开设了更专业的《海洋药物学》、《海洋生物技术》和《海藻生物技术》等课程,系统地介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方法、手段、技术等知识,使学生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 电子化标本库的建设

上述课程在大连大学都是新开设课程,教学资源面临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手段,收集海洋生物资源的图片、照片以及相关知识,按照生物进化的先后,建立一个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物种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生理结构以及繁殖方式等知识,不仅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

3 实物标本库的建立

我们开设的部分课程需要到海边实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海洋生物资源、认识海洋生物资源,但在沿海某一区域所能见到的海洋生物一般仅为几个常见的物种,而且多数沿海已经被当地渔民所承包,很难进入生物量比较丰富的沿海滩涂,给实习工作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生物量较多的标本库,搭建一个认识海洋生物资源的平台。在我校推行素质教育、建设博物馆的过程中,为了实施海洋生命科学素质教育,解决上述问题,素质教育基地决定建设海洋生物资源库,以黄渤海海域生物为主体,广泛采集各门类的代表生物制成标本,目前已建成18个展板、14个展柜,共展出标本300余件。

4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立体化标本库建成的基础上,又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扩大海洋生物素质教育的影响,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如何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和学习。有了载体,还需要一个平台的建设,因此课程组成员借助学校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在校园网上建设了一个网络平台,该平台不仅载有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文件、资料、课件等全部资源,而且真正的将电子标本变成了一个立体化标本库,学生在校园内可以随意登陆进行自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5 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上一篇:政治德育试题命题下一篇:离婚诉讼能否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