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

2024-09-14

生命化教育(精选12篇)

生命化教育 篇1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虽对生命化教育观没作过专题的论述,但是我们从他浩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到处可以窥视到他对生命化教育观的阐述之斑。杜威站在哲学与社会、人生有着密切联系这一基本立场上,对人性观、生命观以及个体与社会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性研究,在构建新教育体系的今天,这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生命在生活中展现

生活是生命之根,是生活的安身之所。生命的发展和生命化教育的实施也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只有回归生活,实现和生活的整合,才能凸显生命的灵动。

在当今社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生活得更好。但我们却看到,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又逐渐被分割成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学校与社会隔离,教育与生活脱节。学生进入学校就等于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中,面对的是一本本的教科书,为成绩、为分数而努力,全然不知外面的世界。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令人担忧。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重要命题,就是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隔离,丧失生命的意义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杜威认为生活中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人是为了生活才需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的。[1]而学校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为了打破当时学校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藩篱,杜威要求“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2]只有当学校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理想的教育场所,因为学生在雏形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并了解到时事、观念和原则。教育是具有社会性的,只有教育反映并且超越社会才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改变生活。

“教育即生活”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杜威看来,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和生活一起开始、继续和终结,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也可以说生活是教育最好的课堂,而教育的最终价值是更好地生活。“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产物”。[3]这也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

二、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所有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法取代的。对生命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肯定个人特有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等,以最恰当、最符合天性的方式来塑造人。

而我国的传统教育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少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的意识,少有自主发展意向的。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束缚,更使得我国教育多年来造就的人才是高分低能的“书本”人才。而杜威是十分抨击这样的教育的,他重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注。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文中提出:“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把个人的差异视为珍宝,因为它的生长依赖于个人的差异。所以,一个民主主义社会要符合它的理想,就必须在它的教育计划中容许个人自由,使个人特殊天赋和兴趣得到发展。”现在杜威的这种思想依然存在着现实的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在教育目标上,杜威提出必须考虑受教育者个人的固有的活动需要,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现有的状况,促使受教育者在“经验中学习”,得到“生长”;在教育内容上,杜威提出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出发点考虑教育内容;在教育对象上,杜威把学生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学生个体是“社会的个体”,社会是“个体的社会”,学校应当成为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活动以实现社会化的团体;在教育方法上,杜威强调让儿童个体亲自去做,在“做中学”,在做中“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因为教科书是死的,而学生却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个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杜威的这些思想和我国目前新课改的理念是十分契合的,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而不只是重视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价值,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我们现在提倡的发现和探究性学习,正是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以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际动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生命的发展

生命化教育虽然也传授知识、开启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要点化、润泽生命,确立生命的价值向度,陶冶人的精神世界,顺应人的生命自然,最终成全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赢得自由,这是教育的深层使命。

为了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提高,人就需要得到发展,而生命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命题。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换的过程,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同时人的发展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它不仅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而且是生命中各要素,包括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等的和谐统一。所以杜威非常重视儿童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他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4]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通过儿童的兴趣发现显示其不同特点和能力的信号,并加以引导,使之发展成为学生闪光的才华,提升生命整体的价值。

杜威对生长性的提出扩大了人发展的空间,使教育从一个封闭的、狭隘的空间扩大到无限可能。每个人的发展无止境,教育也不会停滞。这种思想与“终身教育”息息相通,这种思想给个人和教育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在我国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的今天,中小学的教育理念、教与学的方式正处在转型时期,重新审视和学习杜威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到许多的有益的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有用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得到许多的启迪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米成.教育即生活:闪烁在新课程中的光辉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4) .

[2]赵祥麟, 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3][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59-60.

[4]杜殿坤.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生命化教育 篇2

从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黄克剑为指导、以《 明日教育论坛》 主编张文质所推动的,主要在福建中小学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实验,由于其生命化教育思想极具冲击力以及民间的“草根”的实验立场,逐渐引起了全国许多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稍后,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了生命教育的研究,其中尤以冯建军的《 生命与教育》,更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教育生命观的关注。而我一直很关心张文质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实验。2006 年初,张文质等著的《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出版了,当捧到手里阅读时,我不禁悴然心动,再一次被生命化教育实验的理念及其成果所震撼。这本书,不是教育理论界的人士作序,而是北大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钱理群教授作序。书分四辑,第一辑为张文质就生命化教育的阐释;第二辑是基层教师实验的感言;第三辑为黄克剑的三篇文章,阐释了生命化教育的思想渊源;第四辑则是实验学校的总结与介绍。显然,这不是一本系统的理论著作,而是更多带有随笔、对话、讲演以及实录性质的实验结集。唯其如此,就更引人喜,尤其是黄克剑的教育哲学层面的阐释,哲思扑面,张文质的演讲与对话,充满草根情怀、诗人气质、生命关怀,亦令人神思激荡。我更为关注这项实验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其实,这项实验本来的意义就是“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这正是任何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与内在尺度”。也正由于此,这项改革实验对于教师发展就更有启示意义。教师的发展始终与教师对于教育真谛的思考相同步。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上,教育曾屈从于政治,最终流于推行极左思潮的工具;教育也曾成为经济的附庸,导致功利与短视;教育还曾想亦步亦趋地为社会服务.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在外在压力下,被扭曲了,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内在理路与本质。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应做什么?我们现在逐渐清醒了,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健康生命的成长。从这个角度说,生命化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张文质说:“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如果一定要 用一句话来表达的话,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在生命化教育的教师词典中,更多的是富于人文关怀的词语,如:生命、慈祥、耐心、脆弱、信任、热情、开放、活力、宽容、同情、尊重、期待、爱„ „(见本书《 跨越边界― 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一定会有人觉得疑惑:难道教育不传授知识吗?当然,生命化教育也要传授知识,但是它反对教育过程的知识化,而主张教育过程的生命化。黄克剑说“教育的知识化是知识在教育中对于活生生的人说来的外在化,教育的生命化则意味着自觉到生命价值之真谛的人对蕴于知识中的智慧的统摄。”他还说,“教育所要做的可以放在三个层面上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成全生命。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荧照。”

张文质还具体阐释了生命化教育的内涵。首先是对于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所谓成全,就是第一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 “要让这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们课堂中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第二是“引导孩子树立过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第三,“要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第四,“就是要使学生

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其次,生命化教育的内涵还包括教育要随顺人的生命的自然。这就要有一个乐观的学生观,增强对学生的基本信任。最后,生命化教育,也必然是个性化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成全人,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我捧读此书,觉得最突出的启示是:

第一,就是引导教师对于人生意义的觉醒,看到教师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追寻到教职目标所在。教师的工作,往往使人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些人觉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波澜,没起伏,没悬念,好像教师就是没有大的作为,因而就把自己职业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淡忘了。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也就很难看到教育工作的价值。生命化教育让教师认识到教育的真谛,生命的呵护,不禁顿感责任重大;生命化教育让教师体验到教育的独特魅力和“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相接”所展现的真善美境界。第二,在教职生涯中,要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充实自己,以教职为天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成为心理之需和幸福的源泉”。正如钱理群在序言中所说:“教师生存方式所特有的幸福,它是因直抵教育的本质而获得,因而它所引发的是黄克剑教授反复强调的教师的‘天职’感:‘把精神的中心守在教育成其为教育的东西上’, ‘直接从那里吸收到教师的一种尊严,吸收到教师成其为教师的那种生命的滋

养’, „ „ 心中坚守的唯有教育的本分,对教育的承诺,对教育的热爱、激情,以及对自己的一份期待,这被教育所召唤的心里的东西,是什么力量也不能摧毁的。”第三,生命化教育也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让教师日常化的生活能够过的更有滋味一些。张文质曾讲过一件事,很有意味。一次,他对晋江一位怀孕的教师说:“等你的孩子生出来,我给你一个建议,以后带孩子出去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带他到一个环境优雅、可以让他对生活充满期待的餐馆,不要到乱七八糟的地方吃饭,这样他对生活会要求更高一些。”为什么?张文质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作为我们对生活的信念。„ „ 不要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比喻是可怕的。人都是作为一个具体的肉身而存在的。当我们对美好生活有所期待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

第四,教师的教学是“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等待。孔夫子说过,“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有其难以一时企及之处。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也是一个困难、缓慢的过程,更不用说其作为人的成长的曲折、艰难。教师经常无法洞悉学生的需要,难以作出恰当的判断,这是正常的。我们需要“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生命化教育即使在张文质看来也是一种理想。可悲的是,我们往往把理想和现实的追求对立起来。其实这应是教师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什么是理念?黄克剑指出,理念是从柏拉图的哲学术语里借用来的。“‘理念’是指一种极致状态,一种完满到无以复加的境地。”黄克剑比喻说:“最圆的圆,或圆满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圆是几何学上的圆,它只在我们的心目中存在,我们却永远无法把它画出来或造出来,因为在经验的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几何学意义上的绝对平面,也无法得到几何学意义上的没有宽窄、厚薄因而没有体积和面积的点― 无论是动点,还是静点。几何学上的圆不可能获得经验的或感性的存在,但它的存在却不能说是虚假的。它是一种真实,一种虚灵的真实”。

生命化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虚灵的真实”的理念。这种“虚灵的真实”的教育理念,又有极

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 篇3

关键词:诗意语文;生命化教育;追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26-1

一位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学着安徒生的《丑小鸭》。课已进入尾声,全班同学正在投入地用激越的朗读抒发着丑小鸭成长为美天鹅的陶醉和幸福。这时,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她本来就是从天鹅蛋里孵出来的,那她长大了自然就是一只天鹅嘛。”是呀!鸭蛋怎能孵出天鹅?课堂空气顿时凝固了。漫长而又短暂的等待,静默。老师终于沉吟着开口了:“是呀,丑小鸭是天鹅蛋孵出来的,她没有理由不成为天鹅呀!但是,老师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丑小鸭在成长中没有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与挫折,假如丑小鸭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害怕了、退缩了、屈服了,那么,同学们,请你想一想,丑小鸭长大了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

好一个智慧的语文老师!是的,丑小鸭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她的成长过程逻辑地蕴含了“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那么,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也应该认真严肃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呢?“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何谓“诗意语文”?一言以蔽之: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那么,诗意语文,如何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呢?笔者认为:

一、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

叶秀山先生在分析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时,指出“诗意的境界”实乃“自由的境界”。生命的自由,表现在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无论何种自由形态,它都首先要求人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诗意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的自由对话。因其自由,思想即为独立、情感即为自主、意志即为能动。因此,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二、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

诗意的境界,总是与朦朦胧胧、似知非知的境界有关。《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例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个‘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宝玉听了香菱的讲诗赞道:“既是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是的,“诗意”只能“心领神会”。古语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诗意语文,崇尚学生自己的“得意”、“会意”和“悟性”。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完全是个性解放、怡情悦性的阅读。诗意语文,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才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

三、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

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徐复观先生说过:“真正好的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四、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

诗意是一种不为外力所迫的自由自在,因此也是一种幸福的境界。赵汀阳先生指出,幸福要有“双重关注”,既关注结果的价值,也关注通向结果的行动的价值。《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子猷虽未见戴,但“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正是一种深刻的幸福体验吗?诗意语文之诗意,重在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这一过程,恰似“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一个人,只有在天真烂漫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追求,他才是一个幸福的人。诗意语文,就是要以幸福的手段达成幸福的结果,赢得幸福的人生。

五、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

生命化教育 篇4

一、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 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是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 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 是“直面人的生命, 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 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让师生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培养生命意识, 丰富生命历程, 激发生命潜力, 促进生命成长, 提升生命质量, 以期达到“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心灵的自我督责, 人格的自我提升, 境界的自我超越”。

二、现实教育中生命化教育的缺失

1. 生命化教育理念对课程的反思

人的生命是完整的, 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等理性因素, 而且也包括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虽然新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并强调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目标定位仍偏于理性化, 偏重于知识、智力等认知因素, 忽视了情感、意志的共鸣和真实的体验, 忽视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2. 生命化教育理念对课堂的反思

课堂是学校教育开展的主阵地, 不仅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而且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而在现实教育中, 课堂呈现出规范化、表演化、单一化、非生活化的倾向, 过程缺少生命力的焕发, 没有最大意义地保障课堂意义的有效生成。课堂评价形式单一、对象窄化, 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展现状的测量与评价, 并以此剖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缺乏对学生生命多样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关注。

3. 生命化教育理念对教师素质的反思

教育是直面生命, 提升生命的事业, 作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 教师是将这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生命力量。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 教师把自己看作一个超然的权威者, 知识的拥有者、管理者、传授者、评判者、控制者, 而将学生视为自己认识、分析、思考的对象化客体。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教支配学的局面。师生在课堂中难以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思想的飞翔和生命的舒张不能得以体现, 不能在精神与意义的沟通中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另外教师对自我职业的厌倦麻木, 人文精神的失落, 消极文化传统的羁绊, 自我生存状态中生命意识的缺失也是影响生命化教育的又一因素。

4. 生命化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的反思

学校是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追求师生共同成长, 构建师生精神乐园的摇篮, 是生命花开的圣地。曾几何时, 学校游离了它本然的职能, 所致力发展的不是生命自身, 而是迎合社会需要的“个体的社会化”。学校繁荣了, 教育衰败了, 学生成了“无目的升学者”, 只求考得高分, 不求学习打造生命的幸福感。

三、回归生命的教育构建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成人”, 回归生命本真, 凸显生命灵动, 构建生命化的教育势在必行。

1. 走进生命

教育爱———生命化教育的原动力。夏丏尊先生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源泉。在生命化的教育实践中, 教师要把教育爱给予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用心接纳每一位学生, 用心倾听每一位学生, 用心体会每一位学生, 让教育爱给生命以教育的光亮, 让生命情感在教育爱中得以滋润、涵化和丰盈。

人文关怀———生命化教育的基石。教育是一个饱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的领域, 教育者应该有一颗人文之心, 关照教育过程中人的存在、生成与完善。教育应该充满人情味, 充满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 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意识,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情感投入, 与学生的生活、生命相融合,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使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

2. 关注生命

培育完整的生命。人的生命是完整的, 它是自然生命、价值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体。不仅包括认知因素, 而且包括情感因素。生命化教育要求站在生命的高度, 对教育进行整体的把握, 将知、情、意统一, 将知识化教育与精神内向度融合。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 情感得以升化, 心智得以陶冶, 人格得以完善, 生命才会得以完整的发展。

凸显生命的灵动。灵动的生命是自主的、自由的、创造的, 因而也是幸福的。正如著名学者赵汀阳所说:“幸福要有‘双重关注’, 既关注结果的价值, 也关注通向结果的行动的价值。在结果上, 幸福的教育来自于生命的超越性和对可能生活的追求;在行动上, 来自于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只有一个人在自由自在的创造性活动中实施着自己的生命追求, 才是一个幸福的人。”生命化教育呼唤把自主、自由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 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并以此趋向生命的完整与幸福。

弘扬生命的个性。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始终指向一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在生命化教育中,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着健全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的本质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 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不同的生命个体, 其发展的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育必须承认差异, 对不同的生命个体开启不同的发展方向, 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光亮。

3. 点化与润泽生命

课堂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 而是师生生命意义的实现、生命质量的呈现、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 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 积累对生命的体验, 实现人生的价值。

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生命化课堂中师生平等、民主、自由和谐, 在对话与合作中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 精神与意义的沟通, 以整体的人格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激励、相互分享, 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 让心灵得以自由舒展, 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

过程真实、生动、诗意。在生命化课堂运行过程中, 师生真实参与、合作、探究, 思想交融, 心灵共鸣, 涌动着灵动, 充满着激情。学生的精神生命得以释放, 创造与探究的欲望得以唤起, 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需求和内在生命力量得到充分展现。

评价动态、多元、发展。在实施课堂评价中, 我们应从生命的角度, 以师生的发展为本, 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重视每一个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从静态到动态, 从人为到真实, 从单一到多元, 让生命个体的多样化与发展性在科学的评价中得以彰显。

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5

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台山市特殊教育中心 黄艳凤

2014年6月14日,我有幸到江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蓬江区优秀教师、蓬江区教育指导团成员、蓬江区名师工作室学员陈国柱老师的课例《打电话》;还观摩了全国优秀教师、数学特级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黄爱华老师的课例《方程的意义》和现场互动活动。

陈老师和黄老师精彩的课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

活化、艺术化。特别是是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以下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

二、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黄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非常值得我学习,他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几乎不受下面几百位老师观摩的影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在是妙!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

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横岗嘉联学校邱晓梅

2014年12月15日,我有幸到云顶学校倾听“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在有限的一天时间里,听杨校长幽默有趣的>的报告会:句句深入人心.观摩了帅气的我的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和>:新颖又有个人特色.还观摩了吕明老师的>.陈燕虹老师的讲座>.姜巍巍老师的>和陈洪杰主编的《课堂转型与大问题教学》的讲座。全场我都没有迟到和早退行为,是的!真的太精彩了!怎舍得离开呢?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日子,我深刻地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是一个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大问题,各个讲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张齐华老师的课,说实在,我是

真奔着这天是因为有张王子的课才抢票的,而这票抢得可以说 是“物超所值”啊!太动人心弦了!大爱张齐华—我们的数学王子!他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导入要预热并且是精彩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源于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

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风趣幽默的语调,生动精练、吊人胃口的讲解,非常值得我学习,十分期

待还有下次可以学习。

三、巧妙地使用媒体和黑板,多增加生活实际事件。名师都广泛地使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几乎不受下面上千老师观摩的影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在是妙!

四.创设情景教学。张齐华老师创设了现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融入了情景中,在情景中轻松地学习;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与要求。

通过一整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俵口乡后辛小学张亚男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所讲授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材,授课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所讲授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学生认知范围内进行了拓展,并在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升华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把自己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授课的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在课上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例如:who can ? you please!again,please!等等。教师流利的口语的背后是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的,只有词汇丰富,才能让课堂内容充实。只有充满自信,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让课堂充满艺术性。另外,学生学英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语言环境,因此,只有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多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

道的语言,并能灵活应用。

二、授课教师对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授课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教学步骤清晰,一目了然,warm-up ——leading ——presentation—

—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行如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三、教师注重从细节进行处理,课堂细节把握较好。比如:warm-up阶段,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们都是从实际,从介绍自己入手。“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iss zhang, nice to meet you.”但又不是泛泛,常规性介绍自己,而是结合自己授课内容铺垫开来,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又成功地将话题转入课堂正题。

四、教师上课的节奏清晰、明快,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注重热身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的是通过唱节奏分明的小歌曲或小歌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是通过头脑风暴进行大量单词记忆,通过制作动感的ppt,让学生感受单词头脑风暴的冲击,从而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效果。同时简单、明了的板书也体现了清晰的教学的思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结构严谨、布局美观,渗透着他们的智慧、学识和教艺。并且,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让人耳目一新。

五、老师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延伸。提

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教师上课立足点高,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然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学生有效的从“学英语”水到渠成的转变成“用英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活”用英语,用“活”英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或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情感饱满,充满热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在情感流露上,不仅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如7号选手在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时,在询问了学生一些常规的问题

后,又说“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me?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学生问:“what do you like?”教师回答:“i like hot dogs.”教师通过回答学生的这些平易近人的问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严,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回忆自己的课堂,有时候,学生表现不好,此时我不友好的话语或表情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这样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事实上,老师温和的语言和鼓励的话语是

学生重燃信心的“强心剂”。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对于自己的平常行为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学生幼小的心是极其敏感的,要尽力保护他小小的自信心。

在此次观摩中,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新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我教你学、我指你行”的循规蹈矩的场所,而是要重新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播

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从而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总之,通过此次的教学观摩课,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还是教学方法上,我都有极大的收获,视野变得开阔,方向也更加清晰。盼望有更多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氛围,去倾听、去汲取、去思索、去融合,进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陇西县崔家湾小学 李满福

11月19日,陇西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实验小学教学观摩活动,我听了实验小学教师的课后,本人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逐步迈向科学化、自主化,实验小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探索教学为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本人深刻反思,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富有吸引力做到简洁精练。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远远不足。本次活动让我体会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其次,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上课语言精炼,没有多余的废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正自己教学时体态语欠缺、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不断充实自己,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再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虽然只有一天短暂的时间,但个人受到的触动很大,感到受益匪浅!我觉得他们的课之所以那么精彩,首先在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在长期对人性本身的深刻洞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实验小学的老师做的非常好,那就是给每一

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看到他们信心和勇气!

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在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中,多处体现了这一点。在课的开始李老师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面对材料中的问题时,李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

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

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这一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内

容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达到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己一定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迭部县电尕学校:杨仁青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甘南州合作市合作第一小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教师的精彩授课,尤其是三年级四班老师讲授的《科利亚的木匣》,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讲的真是生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我受益匪浅。

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胜教十年书的感受。置身于课堂阅读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或与生促膝谈心,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

醉、痴迷,不愿离开。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刘老师的《科利亚的木匣》亮点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我记得他对一名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把你的喜欢读到脸上去,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读好。”顿时,让学生紧绷的心弦突然松开了,学生的激 情立刻得到释放,我感觉这一点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老师她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在合作藏小听老师们授课,学生学习藏数学的学习气氛使我受益非浅,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去学习数学,让学生直观地明白那些难懂得地方,以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名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数学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②驾驭课堂

生命化教育与语文主题教学的关系 篇6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主题教学存在关系

生命化教育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而主题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整合,联系。

一.生命化教育

1.生命化教育

1993年5月,张文质受《教育评论》之托,对黄克剑先生做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話题。8年后,张文质对黄克剑先生作了一次以“回归生命教育”为题的专访。这一次访谈奠定了生命化教育的理论基石。2001年,张文质在此次访谈的基础上,梳理出“生命化教育“的精神内涵:其一,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其二,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是培育“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其三,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对人个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其四,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其五,生命化教育是范本教育。

2.发展现状

冯建军在《生命化教育》一书中,将生命化教育分纳在六个方面,主要是,生命化德育、生命化学校生活、生命化课程、生命化课堂、生命化班级管理与生命化教师。把生命化的容括更广泛的涉及到教育的多个方面。同时,黄瑞夷老师在他的《粘连作文》与《作文教学的趣味去境界》两本书中,就以实际的教育实际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化教育实践。现在,更多的一线教育者,研究学者等都加入到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实践中。

二.主题教学

1.主题教学

窦老师将主题教学定义为是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语文知识;其二,是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其三,是学生个体理想与精神成长,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之问的碰撞,在强调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2.主题教学的具体践行

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在她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扩大学生的篇章阅读量上,本着“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指导,六年里,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除此之外,窦老师还积极的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课堂上,窦老师鼓励,帮助每位学生找到“好孩子”的感觉,鼓励他们思考,“尊重老师,超越老师”。

三.生命化教育与主题教学的存在关系研究

1.同的精神追求

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前提和依据是“回到中国的语境,回到教育的立场,回到具体的学校,回到具体的个人。”生命化就是生命的在场,要求个人的所言所行都必是具体的生命活动;而范本教育是要求受教育者直面生活,直面经典,用最直接的方式和最情愿的方式去体会生活,去阅读书籍;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是教育价值的最终皈依。

主题教学强调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教学生在书本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在生活中感悟语言,感悟生命。是从生命的层次,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唤醒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入境”,感受文本内涵——“典范方位范”。

2.共同的价值目标

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的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且富有个性的人为最终目的。生命化教育以成全所有生命为价值导向,使教育沭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下。

主题教学则是首先通过整合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形成立体的主题内容;然后积累人和母语文化的密切关系,形成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用自省的方式使自我得以确立,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发展自我。

3.共同的生命化教育场域

语文生命化教育之我行 篇7

语文教育, 因其特定的学科特点, 更应当是生命的教育。我们必须从人的发展规律入手, 从语文习得的特点入手, 尊重人, 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 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 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

作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 我没有高深的理论建树, 没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拥有的只有日复一日地摸索、实践、反思、总结……下面我从朗读、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谈谈开展生命化教育的体会。

实践一:朗读情先行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重视朗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目标中都有这样一条“有感情地朗读”。然而课堂上往往只注重朗读的声音、朗读的形式、朗读的技巧, 恰恰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朗读时, 孩子往往不是真实的人, 戴着面具矫揉造作地表演。真正的有感情朗读是要求学生通过品位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孩子就是本真的儿童, 是真心真意、有真情实感的人。朗读是一种表达而不是表演, 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真情流露, 很自然地读到动情处流泪, 气愤处生气, 感慨处叹息。

课上, 我总是这样告诉孩子:“读书是读给自己听的, 读出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有时候, 我会创设情境, 让孩子们在想象中朗读, 因为想象是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 也是指导感情朗读的重要方法。我们引导学生把语言想象成画面, 从画面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通过想象, 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引起对作品的情感共鸣, 朗读时才会情发肺腑, 语同己出。如《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描写田园风光的名作,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更是描绘了一幅醉人的春景。为了让学生尽快融入诗的意境, 感受春天的美景, 以及诗人沉迷于这迷人春色的愉悦心情, 教学时, 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 对照画面, 反复吟诵诗句, 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看到地上的小草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 有的说看到可爱的黄莺在空中自由地翻飞, 有的说看到堤上的杨柳舒展着嫩绿柔软的枝条, 仿佛婀娜多姿的少女扭动腰肢翩翩起舞……随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 他们渐渐进入了诗的意境, 仿佛置身于一片春景之中,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 他们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强烈共鸣, 体验到了作者喜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美好情愫, 深深地陶醉其中, 朗读变得有声有色。

有时候, 我带着学生品词析句, 抓住那些能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 揣摩它们在文中的含义、用意, 真正领会作者遣词的精确、造句的精妙, 读出句子的感情色彩。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樟树不高, 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这句话时, 如何让学生读出味儿, 关键是要感悟樟树的“蓬蓬勃勃”。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采用不同方式感悟这些重点词语。例如“枝干粗壮”, 当教师提到这两棵樟树每一棵都是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的时候, 学生一边比划, 一边轻声感叹, 这四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两处“伸”, 我的指导是细致入微的, 引导学生看图, 看图后谈感受, 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角度品味。这样品词析句既提高了学生的品析能力, 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感, 只有让学生品出味来, 学生才能读出味来。

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有很多, 唯一不变的原则是“朗读情先行”, 这样的朗读注重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 关注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样他们才能受到美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精神世界。

实践二:我手写我心

小学阶段对作文的要求以“写话”“习作”为主, 低年级以“写话”为主 , 到中年级 , 学生进入习作阶段 , “课标”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然而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大力气, 但收效却不大,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达到预设目标?

“循环日记”是很妙的一种写作形式 , 本着“自由自主” 的原则, 让孩子们尽情发挥,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没有了顾虑, 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 审视自己的心灵, 于是会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 那么多的心曲要迸发。如今, “循环日记”已经写了三年, 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种表达方式, 我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写作水平。有个学生这样写:“循环日记已经写了两年多了, 不知不觉我喜欢上了它。这是本学期最后一篇日记了, 真舍不得啊。呵, 周老师的这个办法真‘帅’, 一个人天天写日记绝对不如一个星期写一次好 , 因为天天写日记, 很多同学会把它当成是一种负担。写循环日记就不一样了, 看到组员们的日记, 就会想着要超过她 (他) , 还特别想为自己小组争光, 自然就能妙笔生花, 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的这篇日记就是抱着必须得优星的信念写的, 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他真是我的知音。翻阅一篇篇“循环日记”, 我感受到的是孩子们灵动的语言、鲜活的想象、跳跃的思维、张扬的生命, 这正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所追求的境界。

与其枯燥地教学生“首尾呼应”、“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等虚的技巧, 不如走出那些条条框框, 关注孩子本身, 让他们“我手写我心”, 不拘形式 ,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充分激发写作兴趣, 感受表达的自由, 放飞心灵, 激活生命。

实践三:授人以渔场

北京师大的肖川博士讲关于研究性学习时说:“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渔, 不若授人以渔场。”说得真好, 可以这样理解:差的老师只会教死的知识;好一些的老师会教学习的方法;最好的老师会提供学习的资源, 让学生自由驰骋。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善于利用广义的教材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内容,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既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 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这片沃土中活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 就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摆脱了传统理念对教材的束缚, 学生以教材为载体, 源于课本, 更高于课本, 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如教完了《只拣儿童多处行》, 我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 如《小橘灯》、《寄小读者》等, 从冰心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诗中, 感受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真挚。教完了《海伦·凯勒》, 我带着学生阅读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从中感受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活学语文。每篇课文只是范例,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 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内容, 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把语文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 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教学了《水》这篇课文, 我布置学生开展小调查: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教学了《神奇的国际互联网》, 我鼓励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我还带着学生走上街头, 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 然后加以筛选、梳理, 整理成各种门类的小册子, 再组织一次活动汇报会。学生通过生动风趣的演讲, 感受到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无限乐趣。

生活处处有语文, “授学生以渔”, 我们可以借助语言这条跨越时空的通道, 丰富他们的生活, 丰盈他们的生命, 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

“生命化教育”, 培育生命的课堂教育 , 听起来无限玄妙 , 对于我———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来说, 会做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 体现出浓郁的生命关怀, 让学生不断体验生命化课堂的幸福。总之, 关注学生个体, 关注生命成长, 和学生共同畅享生命的呼吸和光华。

参考文献

[1]窦桂梅.为生命奠基.吉林人民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阎宗学.生命化教学:语文课堂的应然追求.

加强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 篇8

关于人的生命, 中国哲学家高清海认为, “人是有着双重生命的存在:他既有被给予的自然生命, 又有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 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1]“人的生命两重性”的研究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生命是道德之源提供了帮助。

(一) 生命与道德

“人类的道德有其自然史的基础, 社群动物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他现象, 即本能的善。而人类在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中由于突破了基于总适合度的先天利他性的界限, 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人类相对于动物成为一个道德的物种。”[2]正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他人、人体与群体的关系中, 道德得以产生, 由此可见, 道德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人不能脱离道德而存在。

同时, 人类生命的双重性决定了人是需要道德的。有学者分析提出:一方面, 人类要实现对种生命的超越, 去除人类先天的弱点如“兽性”, 实现人类的类生命, 需要道德的支撑。另一方面, 由于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人与人存在与关系之中, 所以面对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 人类不仅要扩充个体的生命力, 还要促进群体生命的最大化。

(二) 生命与教育

生命的呵护与提升需要道德教育, 生命是教育存在的基础, 而教育是个体生命道德形成的重要手段。华东师大的叶谰教授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 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不仅是生命自身的需要, 还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生命性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品性。离开了人的生命, 教育就谈不上有价值。

二、生命化道德教育的要义[3]

(一) “直面生命”:以生命为德育的基点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体, 决定了人的生命的未特定化的。人的未特定化, 打开了生命与自然界之间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通道, 使人的生命具有了可塑性, 从而使发展成为可能。人的生命的未特定化, 使人的生命发展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幼年期。幼年期是儿童待发展的时期, 它的存在是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 为教育的出现提出了必要和可能。同时, 人的本能的发展和成熟, 只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发展。一个自然生命体的人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 就必须在其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 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而这些发展, 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 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显然是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自然生命, 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 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也因此成为教育的根本使命。教育要归还它的本真, 必须在基点上实现根本的转换, 这就是由社会的工具转变为生命及其发展的需要。生命化的教育, 是人的教育, 不是物的塑造, 也不是社会的教育。它首先需要找准它的对象———生命, 而不是其他。

(二) “在生命中”:德育尊重生命的特性

生命化教育首先在对象上要瞄准“人”。其次, 在教育过程中, 必须把人当成“人”。所谓把人当“人”, 就是在教育过程中, 要依据生命的特性, 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生命的特征, 是教育行动的依据。为此, 生命化的教育要哺育完整的生命, 凸显生命的灵动, 激发生命的动力, 张扬生命的个性。

(三) “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人不是纯粹的动物, 他是意义的存在。人生必须追问意义, 活在意义之中。丧失意义的人, 可能会选择结束人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先哲亚里士多德指出, 幸福是自身所选择的事情, 它就是实现活动自身, 它是自足的, 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 幸福是一个人的最大能力得以充分运用的行为生活。一个人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这就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通达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核心, 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 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这才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 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珍惜、尊重、欣赏生命;开启生命的智慧;提升人生的境界, 实现生命的意义。

三、对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

(一) 传统德育对生命的疏离

道德源于生命, 对每个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当代道德教育却因疏离生命而陷入迷失。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一直以来的道德教育都片面强调其工具性功能, 尤其重视其政治功能。近年来, 高校对道德教育的功能开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道德教育的价值性功能逐渐彰显。但是从实践来看, 仍是更多地强调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强调将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尽管这是必要的) , 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的内在需求。这说明高校的道德教育仍然存在着工具性功能强化、价值性功能弱化的问题。道德教育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枯燥的说教和纪律的规训, 学生无法体验到满足、幸福和快乐。缺乏个体生命的支持。道德教育的低效也就成为必然。

(二) 传统德育对生命整体的肢解

有学者指出[4], 当下高校道德教育“知性化”的倾向较为严重:道德教育从其他课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课程, 由教师像教知识那样去教学生的“道德”, 学生所得到的是“关于道德的观念”, 而非“道德的观念” (杜威语) ;道德的评价演变成了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由试卷来决定, 由“知”转化为“行”最为重要的中间环节———“情”被抽离、被遮蔽, 道德行为的培养成为纪律的规训和机械地模仿, 等等。“知性化”道德教育将“认知”过程从生命的整体中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过程, 忽视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知”的作用, 导致学生懂得一大堆做人道理, 而其人生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却难以改变, 形成知行分离“双重人格”的重要原因。

(三) 传统德育对生命的压抑

生命应该是自由的, 是充满活力的, 这活力是发自生命的内在需求。可“现在的教育如同将甲虫的腿去掉, 让它好好驯服于人一样” (德国, 福禄贝尔) 。反观当下高校的道德教育, 道德被作为既定的真理、律令、规则, 神圣不可动摇, 学生只能无条件“接收” (而非“接受”, ) 却无法理解和内化生命在生活中展开的过程——“体验”被边缘化, 道德失去了生成性;学校就好比一个教育工厂, 运用班级授课制在进行着“批量”生产, 使每个人都成为教学机器上的“标准件”[5]。在道德教育的专制面前, 生命被压抑, 自由被消解, 创造被窒息;在道德教育强调科学规范的同时, 忘记了每个人的存在, 成为阉割个性的“元凶”。道德教育走向了异化。

四、加强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全社会必须营造生命化道德教育的氛围

生命化道德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此应倡导全社会合力来推动生命化道德教育,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使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教育界中应兴起生命化道德教育的大讨论, 为各类学校开展生命化道德教育积极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有效整合, 其中, 学校教育是主导, 家庭教育是补充, 社会教育是外部条件。只有三方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才能真正使生命化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二) 高校要充当生命化道德教育的主力军

1. 坚持“生命化”的道德教育原则[6]

遵循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注意因材施教, 个别对待。大千世界,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没有个体就没有生命。高校德育只有从每个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 自由、全面、充分地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 让他们自由成长、健康地发展, 才能逐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其次, 要坚持“生活化”。道德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生活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 也是其要回归的地方, 二者是融为一体的。正如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 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 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着眼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 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目的。三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 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3. 坚持推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改革

以学生为本, 是现代大学的最主要办学理念, 也是高校软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将生命化道德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 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进行“人本”的改革。首先, 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 要积极推行参与式管理,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接纳、尊重、温暖与关怀的管理环境。这对搞好学生管理和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既刻不容缓, 又任重道远。冯建军教授指出, 生命是道德的基点, 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的本性, 激励生命, 为生命的成长提供合适的空间, 引导生命自由健康地成长[7]。此乃生命化道德教育的真谛。加强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摘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基于鲜活的生命。探讨生命化道德教育的要义以及对传统高校道德教育进行反思, 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加强高校生命化道德教育, 必须在全社会营造氛围, 而高校应充当生命化德育的主力军。

关键词:高校,生命,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 2001, (1) :77-82.

[2]韩辰锴.从道德的自然史来源看道德的本质[J].兰州学刊, 2005, (6) :65-71.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以人为本时代的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5) .

[4]郭浩.道德教育:回到生命的基点[J].孝感学院学报, 2007, (9) :102-105.

[5]操申斌.论生命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8) :44-46.

[6]朱小蔓, 金生鈜.道德教育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生命化教育 篇9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 首先出之于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 他们都内在地具备了更健全发展的可能性, 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 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 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因此, 它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开启心灵的觉悟, 和人生意义的觉悟。人从混沌未开、浑然未觉的状态里逐渐地看到人生的方向, 看到人生的可能性, 看到追寻的目标之所在, 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所承担的这种引导作用, 而不仅止于知识的传授。这就是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的: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 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 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才可能真正成为教师, 成为一种心灵的启迪者。

教育是否要成全每一个个人, 这是最本质的问题。如果教育不是为了成全每一个个体的话, 可能整个教育的方向就不一样了。尤其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 如果最后评价的不是孩子的生命状态、情感状态、学习状态、师生的人际状态, 孩子各不相同的语言能力是否真实地得以发展, 而是仅仅考察孩子卷面的成绩, 最后统计出一个学校在区里、市里或省里的排位, 而真实的生命都忽视了, 那么我们就要问:我们培养读写的目的到底何在?是为了考试, 为了评比?还是为了人的发展?不同的目标所寻找的道路绝对不一样。因为什么样的目标预设, 就意味着必须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启人们的心灵世界, 按洛克说的, 在一条大河的源头之处, 你要改变它很容易, 由此它以后的方向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想语言也是这样, 我们一开始给孩子启迪的, 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那么他最后就更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语言自觉的背后是人的自觉, 人的反省, 人的精神世界的开放与解放, 这更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所谓生命化教育, 就是要肯定人的天性, 肯定人的独特性, 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 因此它推崇个性化的教育。强调个性, 其实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由衷尊重。也就是说,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人”, 要与这个“具体的”个体不断地进行对话。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 你才能发现差异, 同时明白理解与尊重差异是多么的重要, 这其实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我回顾我们语文教育传统的时候, 有个体悟, 包括孔夫子那种教育方式, 以及先秦诸子百家, 实际上各家之间都有一些相通的教育方式。也许这种教育的传统, 它和人性发展的道路是一致的, 和人性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包括西方, 包括其他的东方国家, 原初的教育大体上都是这么一种方式, 面面相对, 精神上形成一种启迪, 对每一个个体, 关注他的独特性, 在关注独特性的基础上, 来研究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归宿, 同时又非常注重精神的提升。

对每个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 应该是教育者所应有的最基本的立场。但现有教育体制的种种不足, 使得我们的语文改革经常把语文教育局限于非常技术化的、工具性的层面上来思考, 脱离了整个社会的大背景, 脱离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 脱离了整个社会对人的心灵控制的这样一种语言环境。生命化教育, 它本身就需要用一种生命的方式去直面教育的现实, 去理解教育的困难;同时, 用这样的生命在场的方式成全的不仅是受教育者, 每一个教师也将因为自己的生命实践而不断地去确认自己工作的意义, 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而不断获得生命本身的丰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朱熹曾说我们做事情要“宁浅勿深, 宁小勿大, 宁下勿上, 宁近勿远”。有了这样一种心态, 我们的生命就能变得更为从容、更有耐心。教育确乎应该是也只能是“慢的”, 操之过急与妄下断论都可能使教育变得粗糙、生硬与武断, 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对教育的反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好的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它强调的是教师在生命的相遇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姿态, 努力理解学生, 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为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服务。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 “信仰的果实是爱, 爱的果实是服务”, 而这样的服务一定会因为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而千变万化。

二、回到人:语文教育的意义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与成熟。任何一个有教养的民族, 任何一个对语言重视的民族, 它对语言的纯洁性, 语言的独特性, 语言的丰富性, 都是极其敏感的, 都是下苦功来维护与发展的。从苏霍姆里斯基所说的知识背景角度来看, 也能理解这一点, 就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语言教养, 他必然有相应的趣味、选择、喜好, 而这种喜好又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 以及社会的语言建设。语言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最重要部分, 我们应始终意识到语言的成熟, 语言的创新, 跟整个社会的、国民的语言教养, 整个人生的素养相辅相成, 很难想象在一种低劣的国民素质的背景之下, 我们的老师能够卓然独立, 超越于群体, 能够真正有效地启迪孩子的语言发展、创新。语文危机的背后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 包括我们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教育模式, 我们的培养目标, 我们真正想成全什么样的人等诸多问题。对孩子来说, 语言的发展是生命的本能, 语言的发展跟人的发展是同步的, 呈现着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丰富性、独特性在童年的时候是极其明显的, 我们的老师如果缺乏这样一种语言的自觉, 缺乏保护孩子的语言的独特性、灵性的自觉, 那么对成全孩子语言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教育是人的教育, 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 心灵的相互启迪, 心灵的相互陶养与提升, 因此, 有创造性、有个性, 有使命感的教师的个人的努力就显得极其的重要。我们经常讲到教学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有一个真实的针对性, 面对每一个“具体的人”, 去开启他心灵世界美妙的东西, 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 使得他不好的东西能够更多地得到询问, 得到关注, 得到调整, 得到自我改善的机会。对语文教师而言, 语文课远不只是一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 也不仅止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更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空间, 在这样的一种空间中人与人能够有一种真正的、真实的交流, 这同时是一种丰容多样的交流, 在这样一种互动的环境里, 人的独特性才能得到珍视, 得到维护, 得到肯定;对教师来说, 他才可能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那种独特的成长的可能性。对语言教育来说, 这种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这里面才有一种亲切的交流, 有一种充满了人性美的氛围, 每一个人也才有可能敞开自己的心灵, 把自己的真实的世界敞露出来。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 每个人身上的好的东西更容易得到肯定与维护, 得到培植与发展。

但今天的语文教育里面, 我们很容易把教学简单化, 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好像解数学题一样。应试教育前提下的语文教学, 越来越窄化, 越来越知识化, 越来越标准化, 越来越考试化, 最后为了所教的学生避免被考试所淘汰, 哪怕扭曲孩子的心灵, 削足适履也值得。考试背后的隐性淘汰机制对我们的语言教育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 这种打击对孩子极其可怕;现在的评价模式、考试制度对教育的伤害很深, 因为在课堂上是不是那么有情感、有知识背景、有敏感的灵魂, 都不重要, 而是否能成为一个具有特别强的帮助孩子提高应试能力的教学工具, 这点变得极其重要。有时候哪怕是有个性有独特见解的老师, 为了考试他到最后还是要按考试的标准答案来。这样最后牺牲的是个人的独特性, 个人的不断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终身学习的信念;它成全的只是考试的目标, 班级的评分, 和各种指标的落实。

现在的语文教学常常强调读书就是要“求甚解”, 要从字词的运用到段落大意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明确, 更多落在具体技巧层面的读解上, 实际上跟考试背景有关系。其实何为“甚解”呢, 所谓的解读, 都是随着心灵的丰富, 经历的多样化, 而达到不断的理解, 不断的重读和重解的, 也正是在这个意味上,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才有可能。如果都把所谓的“甚解”变成有标准答案的定论强加于人, 变成一种思维的机制, 等待着别人钻进去, 最后必然使之失去内心的不断的读解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的都是单向度的人, 而不是有批判能力的人, 有语言自觉的人。我觉得我们现在尤其要强调“阅读第一”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不断引导与成全孩子阅读的需求。每个人, 哪怕是孩子, 读的过程, 就是思的过程, 就是独立地提出问题的过程, 独立地理解文章的意义的过程, 也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同时是丰富人生体验, 丰富人生教养的过程。人的自主学习是他的本性, 不是外在的、强加的, 人一生下来就在自主学习, 那么阅读又正好符合他的天性, 他一生的发展就是自然而然在他不断地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老师的工作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激励他阅读的方向, 唤醒他的潜能, 潜在的需求, 鼓舞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去前进。语文教学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个人的独特性, 个人的独特创造, 才可能带到班级里和同学共享, 并在共享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多方位的, 情感、知识、价值的互动, 形成一种丰富多样的教育格局。那么对文章的理解, 就引入了广阔的生活的背景和个人的体验, 以及家庭的种种不一样的文化环境。在这样的课堂里面, 语言是丰富的, 是活性的, 也只有在这种课堂里, 语言的活性才能得到滋养, 得到培植, 得到成全, 得到发展, 最后语言的活性成为人的思维的活性, 成为人的心灵的活性, 成为人的创造的活性。海德格尔说, 语言就是人的灵魂的家, 为什么说是灵魂的家, 因为只有这么一种语言环境, 才能使丰富的心灵世界得到安顿, 得到滋养, 得到提升。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从课堂上, 从老师那里, 体验到这种美好语言对他心灵的冲击, 心灵的震撼, 那么他又能从哪里获得那种美妙的、不可或缺的、不可推延的启迪呢, 一方面人的一生都在学习, 另一方面有很多美好的情感, 很多美好的素养, 必须在这个年龄段就得以培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 语言的这种培养、陶养也有自己的季节, 误了这个时节, 当一个人十六七岁以后, 对语言的敏感性减弱以后, 我们再来进行语文的教育, 可能就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了。

三、让学习真正发生:语文教学的旨趣

语文教育的实践首先体现在课堂上。我们既有的课堂往往是比较低效的, 经常都是单一的、线性的, 蕴含着一种科学主义的逻辑在里面, 学生即使到了高年级, 教师还是细致地教授那些简单的知识。课堂形态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教学也还总是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这种方式养成学生的低端学习, 也就是所谓跟随者的学习, 是“我教你学”的学习方式, 其学习目标更多的只是为了跟随教师的进度, 这样的学习也可以称作是复制型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封闭式的, 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是被动而缺乏参与热情的。其实, 奥苏贝尔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课堂里70%以上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之前就已经弄明白了。也就是说, 我们习惯性认为需要教的东西, 很可能学生能够自己学会。我们的教师如果还一直按原来的条条框框教, 实际上是难以培养出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高度质疑能力的学生的。

生命化教育也强调方法, 但它强调的是方法要随顺人性, 方法要针对生命的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谓的方法一定是开放的、灵动的、因人而异的。也可以说, 这样的教育智慧一定来自于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的反思。教育的智慧也来自于教师的责任, 来自于他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所有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一定都是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 对所有生命个体内在热情的激发。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形成一种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 按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观点就是“再创造”。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读者那里所呈现出来的样子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学生只有通过文本, 才能从个体经验出发对知识进行“再创造”。课堂里真实的问题, 不是教师事前都可以预设的。学生在阅读文本当中的真实问题一定是基于学生自身生发的, 而不是仅仅基于教师所理解的所谓的教学重、难点。课文里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 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开放地去解读, 去复述, 甚至去表演。这样, 课堂就真的成了一种教育生活。课堂本质上就应该是生成性的。开放性的课堂是要努力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既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力, 又是走向开放、多元的, 去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我相信这种学习意识会变成人的一种素养, 甚至成为一个人身心灵真正成长的标志。弗莱登塔尔所谓的“再创造”, 就是要在这样一种生成状态里面才能形成知识的“再创造”, 而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再创造”的知识, 学习才真正发生了。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讲授者, 还要培养耐心地倾听的习惯, 细致地去理解学生, 充分地研究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把“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作为一个教育的信念来对待。在这样的信念的指导下, 通过耐心、充满鼓励的话语以及恰当方法的促进, 学生终究是可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适应你, 被动地应答你所提出来的问题, 而是主动地适应你, 主动地参与到你所设想的一堂课里面去, 一堂课的目标之中、目标的实现过程当中去。这就要让每一个学生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 这种内在的紧张感, 不是受制于权威、教学任务、现场的氛围, 而是他的一种自我的需要, 参与到课堂表现自己, 突显自己, 发现自己, 这样的一种需要。这也是我们所谓“生命在场”的教与学的状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还有更重要的是, 教师与孩子的交流过程, 要用一种很亲切的、互动的、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 让孩子的精神状态得到最好地调整与表达, 进而建立一种对话的可能性。所以课堂上一方面是内在紧张, 另一方面则是很和谐、很温馨的, 有时候则有一种意想不到的风趣, 一种意想不到的喜剧的效果, 两者结合在一块, 松弛有度。

而这每一个40分钟的过程, 应该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快乐, 感受到在这个生活状态里面, 他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是他渴望的。作为一个教师, 当我们思考要培养一个什么样人的时候, 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我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里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 他自由表达的快乐, 他跟你交流的快乐, 甚至他看到你这个老师, 幽默、慈祥、充满爱心, 目光很温和, 带着情感, 他感到很快乐。或者在这课堂中他还感觉到自己的一些错误, 由于得到老师与同学善意的鼓励与提醒, 而得到纠正了, 他获得了成长, 获得了更多的感悟, 他也感到快乐。当我们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 我们不能只是笼统地去说说, 我们要把把它变成课堂中你可以感受到、可以捕捉到以及可以鲜明地去追求的某一个价值。好的课堂, 不仅让那些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 更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 都能肯定自己。最后因为课堂的成功, 他从情感的满足程度上, 也充分地回报了自己, 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说对课堂的期待, 也即意味着对自己成功的期待。所谓的成功, 还可以划分为乐观, 自信, 有独特的表现力等等。它是通过一节一节课慢慢培植起来的, 可能是一种心态, 可能是一种习惯, 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我们以前有个错觉, 以为这样的品格是经过多少年的苦难能够培植出来的。其实更重要的不是从苦难中培植出来, 而是从寻常的、日常化的生活中, 让他积累这些成功的因子, 逐渐地长成一棵大树。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者,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也就是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立人。

摘要: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 强调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 这同样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要使课堂面对每一个“具体的人”, 致力于维护学生个体心灵的独特性, 使阅读成为激发心灵潜能和生命情感的“创造性”的学习, 使之成为真正让学习发生的课堂。

在音乐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 篇10

“生命化教育”理应是在教育过程中 , 满怀对生命的敬畏, 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 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 完善生命的发展, 提升生命的意义。”

作为音乐教师, 理应把对生命的关注和成全融入到具体的音乐教学之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扎扎实实地践行呢?怎样做才是尊重生命的需要? 怎样的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生命的意义?

一、必须把儿童从规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在报上见过这样的报道“孩子喜欢唱歌, 但不喜欢音乐课”, 这是音乐教师最大的悲哀。我们也常听到音乐教师们抱怨课堂秩序混乱, 组织教学难度大, 上课虽然没有考试的压力, 但是感觉很疲劳。有的老师为了管理好课堂, 于是给学生制定了若干条规则。如要求学生手拿歌谱, 坐要端正, 举手不能举得太高, 每一行要对整齐等。音乐课堂本来应该是欢欣愉悦的, 结果搞得死气沉沉, 课堂似乎不是为了学生, 而是为了一个良好的秩序。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动是儿童的本性。”音乐课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带来快乐, 一味地约束、禁锢、指责, 学生还可能有好心情歌唱吗? 更糟糕的是, 一些音乐老师还利用惩罚的手段来管控课堂。这也就是学生为什么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因此, 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课, 首先要把他们从规训中解放出来, 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

音乐课必须有常规要求, 但是这些要求可以通过事例以体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生学会倾听时, 我会给学生传递“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个观念。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 其他同学不懂得倾听也是一种交流, 喜欢自己在下面和同桌小声说话。我努力做出听不见的姿态, 用体态告诉学生他们的自由交流影响了大家的倾听。接着采访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你回答问题时有很多人没有认真听, 而是在小声讲话, 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以此给其他学生一个心理提醒, 再告诉学生刚才的行为很不礼貌, 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想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呢? 或者可以说:“某某同学最会尊重他人, 听得最仔细最认真。”这样教师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后, 学生自会心领神会, 这种站在道德高度上的提醒非常有效, 而斥责、批评丝毫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种教育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心理感受, 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道德上的关怀, 学生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越来越懂得尊重他人。

“生命是完整的 , 是富有个性的 ;生命是自由的 , 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 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这是冯建军老师在《生命与教育》中讲的一段话。音乐课首先应该给学生营造供一种愉悦的氛围, 这种愉悦的氛围不是靠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支撑的, 是靠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来营造的。

二、要敬畏生命、理解差异, 在音乐课上更要善待弱势群体

生命来之不易, 我们没有理由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教师应善待每一个学生, 呵护他们, 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我曾遇到过一个很特别的男孩子———辉, 身体瘦小, 小脸只有巴掌大, 眼皮总是垂下来像睁不开似的, 看人的时候总要侧扬起头很费力的样子。刚开始教他的时候, 上课好像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 总爱啃手指头, 其他学生兴高采烈地一边表演一边唱, 他却无动于衷, 一副冷漠事不关己的表情。请他唱一首歌, 让人吃惊的是他唱歌就像说歌, 一点都不着调, 其他学生笑得是前仰后合, 我则告诉大家这是流行音乐的一种表现方式叫“说唱音乐”。和班主任一交流, 这是一个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试想: 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体验, 在艺术学科中再找不到快乐, 他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于是我特意安排他坐在离我最近的位置, 每次下课后总爱和他随意聊几句, 从“今天你最喜欢哪一节课? 哪位老师表扬 你了 ? ”到“今天吃 饭吃得多 吗 ? 有没有喝奶 ?”……总之, 从学习到生活, 无所不谈。渐渐地, 他有什么话愿意主动和我说了, 慢慢地课堂上开始有了变化, 他开始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跟着其他学生一起唱歌。虽然唱得依然有些跑调,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感受到了唱歌的快乐, 我认为这比什么都重要。

生命化的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尊重、激励、体验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 使教育过程充满温馨和阳光。

三、音乐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歌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回归生活, 体验温情, 开发生活世界的资源, 激活和伸展儿童原发性的生命力量, 只有融入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生命化教育。但学生的生活仿佛已经因忙碌而枯燥了, 他们会直呼感兴趣的活动是电脑游戏、看书、吃肯德基。如“捉蜻蜓、逮蚂蚱、黏知了”这些有趣的事情, 说起来与他们相距甚远, 他们的生活好似已经和大自然脱离了, 想一想: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失去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生活乐趣。苏少版第八册的第一首歌曲《四季童趣》是一首新创作的歌曲, 描绘了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生活的乐趣。歌曲采用了流行音乐的元素, 清新的歌词, 富有动感的节奏瞬间激起了学生的演唱情绪, 歌词是这样的:

童趣在春天, 是一根风筝线,

放飞蜻蜓花蝴蝶, 笑声呀飞上天。

童趣在夏天, 是一条小河弯,

鱼虾螃蟹四处逃, 笑声在追赶。

童趣在秋天, 是一根长竹竿,

用它打枣摘苹果, 笑声呀甜又甜。

童趣在冬天, 是一块雪橇板,

左拐右拐冲下坡, 笑声飘不散。

这首歌曲如同拥有魔力, 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教学形式, 只是跟着钢琴唱, 学生们边唱边表演“放风筝、打枣、摘苹果、抓螃蟹、捉蝴蝶、滑雪橇”, 尽管有的学生不擅长表演, 表现得“张牙舞爪”, 但每个学生的脸上都表现出兴奋、愉快,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他们在歌唱中经历了一次有趣的生活体验, 感受到了春夏秋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 不同的季节带给我们不同的生活情趣, 此刻他们和情趣生活有了联系, 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喜悦, 体验到了生活的热情, 身心的愉悦, 这时可以说他们的生命得到了音乐的最好滋养。

四、教学评价应充满人文关怀,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生命化教育”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基础教育要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健康个性的发展, 把培养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我们给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在思考中我改变了学科评价模式, 不再以优、良、及格来表示音乐学科的等第, 最低档是“优”, 在“优”的基础上通过加星 (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 的方式来表示。让音乐成绩带着欣赏的温暖, 出现在学生们的成绩报告单上, 评价模式的变化其实是关怀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这里还要插叙一个小故事:2012年的9月, 我很意外地接到已毕业学生孙××妈妈打来的电话, 咨询学吉他之事, 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初中的学习比小学要紧张, 怎么想起来学吉他了? ”他妈妈笑着说:“因为你每次给他的音乐成绩都是优加星, 他觉得自己还是有音乐细胞的。他也喜欢音乐, 小的时候学过小提琴, 老师说他音不准, 他就再也不愿学了, 现在自己倒非要学了……”哦, 原来如此呀!

电话挂断了, 我还在思考:小小的一个音乐评价真的是对学生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呀! 有的学生不爱表现, 是需要给他自信, 给他一个宽松的评价环境, 给他表现的机会, 就会越来越好。有的学生音唱不准, 但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受到善和美的心灵熏陶, 可以释放情感, 让精神更健康, 相比一个评价, 哪个更重要呢? 我认为音乐教学最终应该使每个学生有自主享受音乐文化的意识, 而不是让他们从此远离音乐。

生命化教育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化

生命化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让学生懂得生命可贵的道理,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尊重每一条生命的存在,在学习中掌握求生技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在认识事物能力、判断价值取向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动荡性,这一阶段很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帮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力,重新思考生命的真谛。

一、学习与生活实践连接

生活是学习的来源,让学生充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找寻学习的快乐。如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观察操场上的体育器材,单杠、双杠、篮球场、足球场等,回到教室后让学生人人发言,将刚才看到了什么介绍给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学生的世界。加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在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真谛

大自然使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的一切变动,从大自然中找到自我,体会生命的存在。当我们学习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内的树林中,让同学深亲身体验在树林中快乐,鸟儿们快乐的歌唱,蝴蝶在翩翩起舞,花儿们竞相开放,大自然物种间其乐融融的现象,激起学生对大自然中生命的敬畏,更能体会到我们自身生命的可贵,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每条生命。

在学习《将心比心》课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升华讲解,教育学生将心比心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互敬互爱是优良品德,让生活中多一份关怀,少一份争吵,多为对方着想,让我们之间多份宽容与理解,少一份抱怨与嘲笑,用纯净的心灵去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伟大,为珍爱生命打下坚定基础。

总结

情境模拟设置与教师的感情投入是生命化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乐观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身边的学习氛围中找到生命的气息,做好祖国教育界的辛勤园丁,为祖国培养健康、活力四射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丁成瑞,书要读—加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点体会[J].江西教育,1980(01).

[2]刘萍.论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11).

生命化教育 篇12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教师专业成长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一个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意义的过程, 是一个与学生、学校共生、共存和共长的过程。因而, 如何从生命的视野去审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需求, 激发内在的生命活力, 引导教师实现生命价值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一、分析现状, 探寻教师成长新起点

为了摸清影响教师现阶段发展的症结, 准确了解到教师队伍的现状, 我们对全校46名教师进行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我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优势是:教师队伍年轻化, 70.8%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接受新事物快, 充满朝气与活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力。教师学历达标, 6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33.3%达到专科学历, 两者共占教师总数的93.3%。较高的学历体现多数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职业道德良好, 96%的教师肯定自己会积极面对职业带来的挑战, 做好本职工作。

同时, 我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教师面临压力, 存有职业倦态感:40%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很大;57.8%的教师认为有一定的压力;26%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通过访谈, 我们了解到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社会对教师追求奉献的道德压力, 要求教师要做出牺牲性的付出;二是实用性、工具性的教师角色定位, 现实的工作中过多强调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 而忽略了“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而生”的问题, 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漠不关心。

从调查分析中, 我们在思考:教师作为人, 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但教师作为职业, 却常常淡化、忽视教师也是“人”, 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的人!由此, 从关怀“人”的角度去关注教师成长, 显得尤其重要。

二、转变观念, 唤醒教师自主成长意识

一切的更新源自于思想的更新。我们需要从教育的原点反思,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什么?教师的任务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从教育的原点反思, 转变观念, 教师才能重新科学地认知教育的本质, 才能科学地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一) 理论学习, 认知教育的本真

两年多的时间里, 我校全体教师阅读了叶澜教授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冯建军的《生命化教育》, 肖川、曹专选编的《生命因你而精彩———生命教育教师读本》;同时, 教师们还自主选择阅读了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刘畅的《做最好的自己》、张培教授的《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等等。我们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教师、张兴华教师以及市级教育专家的多场讲座。理论的先导, 让教师明晰了生命化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 其深层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共同润泽与完善。

(二) 榜样个案, 辐射生命的正能量

在任何一个群体里, 总会有几颗闪光的星星, 他们为数不多, 却熠熠生辉, 折射着生命的正能量。在东北师大专家组的指导下, 我们进行了榜样的个案研究。学校选择了不同层面的五位教师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对象撰写成长故事、访谈成长感悟等形式, 我们直观了解和感知了榜样教师成长的经历。市学科带头人黄昕教师在成长故事中提出了三点建言:追寻一个偶像;保持好奇心;争取话语权。新教师王筱韵教师则告诉大家:当一名孩子喜欢的教师就是我从小的梦想。其实, 追求梦想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年轻有梦的她很热情, 浑身上下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她是一位语文教师, 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节闭幕之前, 她听说她班级的学生要上台表演《江南》。她主动找校长说, 她从小喜欢跳舞, 可是以前在舞台上总是当配角, 如果学校允许, 这回她想和她的学生一起上台, 她愿意专门去学习这个舞蹈。校长欣然同意了。那一天, 全场气氛达到了极致。全场的师生都被她的热情、她的活力、她敢于展现自我的自信深深地感动了。这, 印证了生命化教育理念所指的: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是让心灵去呼唤心灵, 让生命去点燃生命, 教育就是生命的正能量正在传递。

(三) 文化浸润, 指引生命的价值取向

一所学校的文化核心是其价值观, 它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支点, 是充盈和丰富生命的主体内容。学校提出了“以榕文化为载体践行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 榕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以细节处浸润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以榕文化为基础,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校制定了《园南小学“绿榕师韵”的师德规范》。我们从“绿榕层翠润泽, 执着向上”, 想到“师韵责任于心, 追求不止”;从“绿榕浓荫广布, 兼容并包”, 想到“师韵乐于给予, 呵护成长”等等。具有浓厚校本文化气息的师德规范, 摒弃了师德规范的说教性, 提升了教师们的认同感。青年教师们开展“我读师德规范”分享会, 他们或反思、或展望、或畅想, 而更多的是自我勉励如何以最积极的生命状态去追求。

学校还举办了两届文化节, 教师们参与了“品榕韵”征文、校歌的征集、寻找“生命的第一次”等等活动。教师们开始从浮躁、繁杂的现实工作中沉静下来, 审视自我生命的发展需求。初涉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婷婷在自我规划中写道:“我要在一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活动、成长;两年内, 希望自己能成为‘榕族’里的新秀。”已有十年教学经验的李立力教师这样规划自我:“认真学习、落实行于榕韵的师德规范, 像百年绿榕一样, 奋发向上;积极在课题研究中完善自身的科研水平, 逐步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特色文化的浸润下, 教师生命生长的取向从模糊走向清晰, 逐渐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

(四) 管理变革, 助推教师自主成长

当前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缺乏自主权。我们在思考:怎样的管理才能让教师的生命从工具性的淹没中解放出来?怎样的管理才能把创造的权利还给教师?怎样的管理才能助推教师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职业生涯, 去实现自我的生命意义?

下放权限, 在自主管理中成长。

以往, 学校行政部门自上而下进行规划、布置、评价各项教育教学行动, 教师只有执行、接受的义务。那么, 这种非主体的被制约的教师又如何能够释放学生的主体性呢?

于是, 学校在原有行政管理的基础上, 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 将管理的自主权下移, 实施“导师负责制”, 下放权限让“导师”引领团队成员自主规划工作, 大到活动的组织, 小到作业要求, 都可以由组内研究决定。

如:每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就是学校教导处统一规范的一项常规活动。2013年这项常规活动, 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开展, 乃至活动的报道, 青年教师们在“导师”的引领下, 自编自导自我审视。他们自我设计的主题是“园南好课堂梦想大舞台”。他们以“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好课堂”这一最质朴的问题导向, 展开研讨。他们还设计了“园南好课堂”的LOGO。任职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在“导师”们的指导下, 呈现出一堂堂虽不完美, 但富有新意的课。突显教师主体地位的管理体系使学校能俯下身来, 倾听教师的声音, 尊重教师的需求, 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主生长。

(五) 团队建设, 在协作中成长

教师的生命的成长不是孤立的, 还需要团队的力量。我们采用“自愿+引导”的方式组建团队。学校的骨干教师的身旁总聚集着一些年轻的教师。学校尊重教师的需求与意愿, 因势利导鼓励这些教师组建团队;其他的教师, 学校就以学科组为单位, 以课题承担任务为准, 引导组建起团队。同时, 建立“教、学、研、协”一体化团队研修文化。如:“学习论坛对话分享梦想”团队首先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他们每两周举行一场学习论坛。学习活动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时, 更强调的是这是一场分享会, 是思维与思维碰撞、情感与情感交融的分享会。

专题研究汇报交流:学校要求各团队形成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共同体。目前各团队根据我校课题生命化教育理念下课堂构建研究, 自主申报一个微型课题, 共有9个微型课题。以课题研究, 建立起教师团队建设的任务导向。教学模拟常态研究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将走上讲台, 进行教学模拟, 这是一种真诚与悦纳;更是一种同行间的借鉴与修正。我们希望以团队的研究氛围带动教师日常教学的自觉反思, 教师逐步将反思、更新变成一种习惯, 推动自我成长。

研究日志践行反思:我们倡导教师撰写研究日志, 写教师生命的体验与感悟, 写工作中的“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 写课题研究的随想、启示、课堂生成案例等等。由此, 让原本高高在上的课题研究, 悄然落地;让实践、体验、反思与教师的生命历程融合在一起。当反思成为一种常规行动, 教师则拥有了专业成长的自主需求和意识。

(六) 搭建平台, 在展示交流中成长

任何的生命都只会在积极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中萌生绽放。因此, 学校积极地搭建平台, 给教师更为广阔、自由的生长平台, 释放生命生长的活力。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我校教师共有二十多篇文章在各类刊物发表;全校共有11节课参与市、区级以上研讨或观摩活动。其中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分别各有一节课参与第八、九、十届全国“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研讨活动;13位教师在区、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有1位教师获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位教师在市、区级作业设计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两年多的时间, 我校的学生共有百人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 (其中, 有13人获得国家级奖项) ;14人在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舞蹈队在全国“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摘取桂冠;学校足球队在市、区各类比赛中摘金。

四、激励机制, 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运用发展性评价, 建立起激励机制,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主要渠道。“每个生命都很精彩!享受生命生长的过程更精彩!”这是我校尊重教师生命, 以评价激励生命成长的一个主导思想。我校的评价方式为体现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与体现结果的量化评价相结合。每个教师创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主要记录和收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精彩课例、典型案例、教学日志、经验论文、成果作品等等;每季度, 教师根据自我表现, 填写“自评量化表”, 经学校考核纳入绩效评定。教师了解自己的发展进程, 感受自己的成长足迹, 培养自信心与自豪感, 向更高、更美好的生命态势生长!

上一篇: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下一篇:温阳通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