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命教育

2024-10-23

学校生命教育(共10篇)

学校生命教育 篇1

呼唤学校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 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会告诉小学生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将有助于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有篇报道讲述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而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 这个在我们看来“真正”的英雄,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 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开展生命教育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教师对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了解和尊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自己都无法体会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教师不可能教出对生命热爱的学生。 因此,教师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适应生命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命教育的内容上应从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通过认知、实践、情意三个层次全方位开展。 在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式上,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并辅之以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课型中体现,做到显性课程与隐蔽课程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亲身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上,做到政府指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 教师若能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易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的情绪体验。教师应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从而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的自豪感,最终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感。

学校生命教育 篇2

看到学校内教师们对于生命教育研究的热情及为此所做的大量工作, 特别是读完了王丽与钱理群老先生有关中国语文教育的谈话录, 我的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刚刚毕业时自己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认识, 再想想三年后自己对自己中学语文教学的亲身体验, 心中感慨万千。但是在感慨之余, 脑中又清晰地浮现出钱老先生有关中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谈话, 不禁又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在这里, 把钱理群先生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对比反思整理如下, 希望与大家共勉。

钱老先生非常推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所以他借用蔡元培的教育理论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说, 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活着, 人还有一种超越于现象世界的追求, 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的追求,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 培养人的信仰和理念。而具体到中学语文教育, 他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有其工具性的一面, 但更有其文学教育的目的, 即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 一种探索的热情, 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具体来说, 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语文课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进而感受、体验人的精神的美, 追求美好的理想, 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人和自然、宇宙生命的和谐。即在他们人生的起始阶段, 赋予他们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 以便在他们长大以后, 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 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 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

在这一观点上, 他还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验:他讲述说, 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学过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 这篇童话所表现的对人的信念, 对美好东西的信念, 还有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支持着他在被流放到贵州一个偏僻的地区18年间, 仍保持一颗完整的心、一颗赤子之心。

看到钱老先生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他的亲身经历, 我又想到了巴金先生的那句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 鼓励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觉得巴金先生这段话说得朴素, 也非常深刻。实际上, 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 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 包括社会发展的目的, 就是使人类变得更美好。

由此, 我们想想自己看到一本好书之后的欣喜, 想想这些好的作品对我们工作、生活的意义, 再想想那些名人们谈及读书对于自己人生影响的名言, 我们不难看到:好的作品让人受益无穷。那么, 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能借助我们的课堂, 培养出学生对书的热爱, 对书的痴狂, 那么他们的人生又会变得有多美好啊!

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 一个叫邓驰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为我们讲述了《半个苹果》的故事:一个在沙漠中前行的人得到了半个苹果, 正当他想吃掉它时, 他想到前面还有更漫长的路, 于是他把这半个苹果放起来, 等自己最饥渴难奈时再吃掉它。正是靠着这半个苹果的支持, 这个人没喝一口水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邓驰的演讲让我们十分惊讶, 也博得了我们热烈的掌声。然而更让我惊喜的是, 从那以后, 学生的日记、作文中会经常出现半个苹果的典故, 并以此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甚至在一次足球比赛时, 他们班的女生竟以“半个苹果”为口号激励场上的队员。直到现在, 我和他们还以这个典故互相鼓励。

由此看来, 自己曾经致力的那种以训练学生掌握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呢?

概括起来, 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是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后, 能读懂文章, 读懂文艺作品, 认清是非。让他们在世界观形成的中学时代,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 在储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储备好精神的底蕴。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具有遇挫折而毫不气馁的韧性, 具有在经历人生风雨之后变得更成熟、更稳重的人生准则。

那么, 形象一点, 借用钱老先生的话说:中小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 他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尽管长大之后, 他看到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 他也会因此而分裂、痛苦和怀疑, 但他绝对不会限入虚无主义, 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考和怀疑之后, 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级的自觉的和谐, 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因此, 从现实生活来讲, 我想, 那些大学设立中文系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培养一批熟识写作技巧的人, 而是让这些学生在大量研究前人杰作的基础上, 对社会、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写出更振作人心、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为后世留下更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换言之, 真正的文学家并不一定都出身于中文系, 凡是对人生、对社会有深刻感悟的人, 在激情的促使下, 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写出一部惊世之作。

回到我们中学语文教育来, 应该说, 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 它不是外加的“另一张皮”。首先所选的课文本身, 就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这些课文, 感悟作品的语言, 与课文的作者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世界与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文学大师) 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 课文里的人文精神就自然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在我看来, 这“对话”与“交流”才是阅读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让一个学生因为学习了某些文学作品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了为自己理想而拼搏的人生信念, 有了为追求理想而坚韧不拔的意志, 那么一切的目标: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让他们天天向上, 让他们出类拔萃, 不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吗?

但谈到这里, 我并不是想抹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中学阶段, 有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 而且掌握要牢。但“从语文的本体来看,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 即语文是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语文的‘底座’, 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 语文就是文化”。所以, 在掌握那些实用知识的同时, 请让我们以文学作品为载体, 多给孩子们一些梦吧, 给孩子们一个“精神底蕴”, 别让已经束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那种“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再继续束缚我们的下一代。

人活着, 是应该有梦、应该有灵性的。如若不此, 别说是钱老先生所提及的清华、北大学生灵性的衰落, 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泯灭, 恐怕也指日可待了。

学校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篇3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各种心理问题而产生过激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生死亡的各种方式中,自杀排在了第一位。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心学生精神的成长,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已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开发学科资源,渗透生命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很多的学科资源可以当作生命教育的载体。如,语文学科,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为生命喝彩”这一单元,它所展现的是一幅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触摸春天》中的女孩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她却用心灵描绘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安静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因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了琳达一家几个人先后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他们的生命虽已逝去,他们的眼睛却因此获得了永生。《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事例:小飞蛾在险境中的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和“我”静听自己心脏的跳动,这三个事例蕴涵的意思由浅入深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本组课文的每一个故事读来都是一次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生动的人物形象,清晰而明确的人生态度,无不闪烁着生命的光泽。而本单元阅读链接中建议学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更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活教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篇散文佳作。文章主要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万籁寂静中听到的、看到的最美妙的声音、最美丽的风景。对于双目失明的她来说,能看到光明,便是人生一大乐事了,而宽容豁达的她,不求太多,只要三天,只要有三天能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社会体验生命便已知足了,可是残酷的命运,最终给她的还是绵绵的黑暗。但她从不气馁,她的作品中散发着她对生命的强烈的珍爱,因此,这些课文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教材。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宝贵,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定能更加坦然,对于生命定能更加珍惜。

二、借助主题班会,引导珍惜生命

除了利用学科资源渗透生命教育外,借助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感恩母爱”“珍爱生命”等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也可让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警示教育。例如,在举行《我从哪里来》这次主题班会中,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腰缠沙袋护鸡蛋。沙袋的重量大体相当于孩子出生时的体重,里面还放了个象征胎儿的鸡蛋,然后告诉学生,放在里面的鸡蛋就是胎儿,要求学生在三天的时间里,包括上课、吃饭、睡觉等所有的活动时都必须带着沙袋,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鸡蛋不被打碎。体验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你摸摸我的沙袋,我问问你的鸡蛋可好。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就有学生嚷嚷着沙袋重,行动不方便。其他同学赶紧给泄气的同伴鼓劲:“妈妈怀孕时都能忍住,我们也应该挺住才是。”走在放学的路上,其他年级的家长见了孩子们的怪模样很是诧异,纷纷询问。一些性格开朗的男孩子骄傲地向家长解释:“我们是在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这是件伟大的事。”释然后的家长连连竖起大拇指,称孩子们懂事,表示回家后也会让自己的孩子体验。晚上带着沙袋和鸡蛋睡觉更是件困难的事情,早上起来,有的孩子发现鸡蛋被压碎了,伤心地哭了。在这三天里,教室里不时有惋惜声发出:“我的鸡蛋破了!”当然,也有惊喜的呼喊声:“哎呀!我的鸡蛋还是好好的。”通过这样的一次体验,学生们自然能深切地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也自然能够更加珍惜生命。

三、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依旧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因此受到忽视,甚至遭受压抑,使得他们的情感与认知相分裂,最终导致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产生怀疑。此时,教师的态度和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生命的看法,并在整个生命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对于生命的个体来说,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每一位学生,不论他是“好生”还是“差生”,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值得每一位教师去关注、珍惜。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感受,觉察学生的需要,真诚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师在工作中应努力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做任何工作都应在学生的生命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在任何时候,都要克制和忍耐,不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任何手段体罚学生、虐待学生。如,有媒体报道,有的学校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戴绿领巾、让差生在走廊考试等事件,其做法体现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失当,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教师应明白,学生年幼,做出一些错事是正常的,要学会宽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多给学生提供一种有安全感的环境,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同时,教给学生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防御机制。如,教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教学生学会自我解嘲等心理调节的方法,使学生从容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与逆境,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的生命变得健全、快乐、灿烂,让学校成为放飞学生生命的绿洲。

四、密切家校联系,健全学生人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模式。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然而根据调查,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误区:绝大部分家长一味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少家长把学习作为压倒一切的教育活动,或者在智育之外辅以空洞的道德灌输,结果许多青少年身上存在冷漠、孤僻等情感特征,情感发育严重不良,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来。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误区的严重性,多家访,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不同家庭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对不良习惯和过错过分迁就,养成了孩子自恃过高、专横跋扈、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且内心脆弱,受不得批评。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这类学生经受一些挫折和困难,教给学生一些面临挫折的对策,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在困难中进步。并且要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合作交流,培养他们集体主义观念。有的家长粗暴生硬,采用棍棒高压管制的方法,孩子犯一点错就拳脚相加,使孩子整天处于紧张状态,并对生命价值的存在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这时,教师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明白他们这样教育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并同时提供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则尽量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避免做出危及生命的事情。

有位哲人说得好: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素材,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多方入手,形成合力,让教育拨动孩子们生命的琴弦,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

浅谈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4

湖北省咸丰县丁寨湾田民族小学 朱永富

【摘要】人生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人都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学校教育,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重任

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对象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心理障碍,缺乏应有的生命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而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当今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他们挑吃挑穿,不爱惜东西,任性、懒散”。而且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委屈就受不了,与父母或老师情绪对立时,盲目反抗,一时冲动做出愚蠢的事还真不少……..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开始丰富起来,开始感受到自然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的重要性。但由于他们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尚未形成明晰的生命意识,更无从体会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一课已刻不容缓。

1、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关注人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是我们的教育所在。生命教育正是从人的生存发展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我们认为关爱生命的德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对幸福的期待、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有待于发展生命主体的动力。” 我们

始终觉得,只有关爱生命的德育教育,才会使学生掌握生命的本质,才会激发学

生去执著地追求幸福。

3、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

人,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生命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爱自己,而且要教育学生

爱他人,爱自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

生活。因为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生

命教育的意义上就是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的教育。而所有这些教育,都应从学生

时代开始。

近年来,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分析,并不断的总结,得出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一、陶冶情操,以师德魅力感召学生

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给学生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让他们

充满对生命的热爱,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使学生的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从而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在学校生命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多给鼓励,少给压力。现实告诉我们,学生难教,厌学严重;教师是越教越不会教,越活越累。即使有周身解术,也无法使科学

知识转化成游戏和故事。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开启学生的资源优势,而

且这种优势应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抗衡的,那就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中,教师善于体察孩子的童心,能真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站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去思考问题,与他们交心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处处为他们着想,那么任何外界不正确的牵引力都无法与这关爱力抗衡。

十年前,我班经有一个姓雷的女生, 他的家庭支离破碎:母亲得了精神病,生活难以自理,父亲又是一个整天游手好闲之人,由于家庭极度困难,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曾一度悲观失望,看不到自己光明的前途.这时,我把这位学生叫到一边对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她明白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要鼓起勇气生活下去, 我多次跟她交流思想,让她从生活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同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更努力了,思想也变得更活跃了……事实证明:老师,应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不断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体验生活,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验是对生命的享受,对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成功的基础是自信。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自我探寻,让我们的学生自己意识到有一个“我”生活在世界中,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积极去交往、去感觉、去理解,并学会用整个身体和心灵去感受生活与人生。我认为,一个孩子与情感健康的同伴一起玩耍,一起交流,让他长期生活在充满积极情感的集体氛围中,其情感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发展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人.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学校教育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尽快把生命教育纳入课堂教学 并

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德育处要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在开展班队会活动时,将生命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学会体验、诠释和选择,从而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和班队会活动优势,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五、积极开展家庭、社会全方位的生命教育.我们的学生,是社会的人,并不是仅仅生活在学校,其思想的形成,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教育的影响,还要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与教师积极沟通,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

同时,社会也要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学生在学校以外,也可以获取得大量的信息,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如:使青少年远离网吧、色情、凶杀等,减少外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形成压力,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珍爱生命。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关注着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今天,思考儿童生命的抉择能力,已不再单纯是一个生命教育的话题,它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文化熏陶、对生命的认识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期待,更要努力地让孩子珍爱生命,扬起驶向生活彼岸的帆,成为社会未来的生活强者.【作者简介】

朱永富,男,生于1968年2 月21 日,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获得大学专科文凭,曾担任丁寨中小学教研主任,现任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于2010年秋季承担全国教育规划国家级课题《青少年生命教育有效项研究》子课题研究任务,在《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于实践研究》课题中担任实验副组长,证书编号:中教(规)B110315号。主要研究成果有:《》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和《》获国家级一等奖,曾担任省级课题《三角形概念教学研究》的研究。

文责自负承诺书

“青少年生命有效性研究”总课题组及县实验区课题研究导小组:

我本人提交公开出版的关于生全教育的《(论文标题)》一文,系本人研究撰写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如因知识产权引起纠纷,我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文责自负承诺人(签名): 朱永富

学校生命教育 篇5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新学期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要以质量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为本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点,进一步强化提高教学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为委员的领导督察组。班级建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学生干部为委员的提高教学质量的领导小组,做到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不留有碍质量提高的死角。

一、分析造成质量下降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下降。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3.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二、工作措防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这项工作我们做到“三要”,一要加强教学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每检查一次都要有总结评估,从而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二要加强各班级教学质量的监控,严防掉队。三要做好阶段性质量评估,认真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寻找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亡羊补牢,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稳、准、狠,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对教师要求提倡向 40 分钟要质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 “八大优化和四个提高”。八大优化,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教学媒体、课堂结构、教学情景、反馈过程、评价经过。四个提高即课堂时间利用率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不断提 高,学生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课后巩固的效果不断提高。每个教师都 要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实际做好工作,写好教后小结及教学反思。其次,对学生要求要严格。学生是提高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三大教育,即理想前途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学生中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比一比看谁进步快,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努力赶上先进,热心帮助后进,并要超于先进的一系列,并利用活动时间探讨体会,表决心,敢发誓争取优异成绩向社会汇报。

三、工作部署

1.二月份召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员会,从教师到学生,人人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2.三月份开展表决心,宣誓活动。先从班上进行再到学校进行,最后做到学生和教师一齐动手,一起奋斗

3.四月份期中考试后进行召开总结会,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4.五月份,在学生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5.六份进行总结,评估。

学校珍爱生命宣传标语 篇6

2、让溺水事故远离校园,让平安幸福一生相伴。

3、全社会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

4、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5、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6、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有致命的威力!

7、清清河水,防止溺水;珍惜生命,杜绝入水。

8、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

9、江河无情,生命无价!

10、齐抓共管,联防联动,严防溺水事故。

11、水中非天堂,涉水请慎重!

12、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学校“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7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 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 学校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 学校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并无太大的发言权, 一直难以引领生命教育的潮流。从各级学校频频传来的自杀、杀人等新闻可以发现, 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的多为新闻媒体, 而学校则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对某些恶性事件避而不谈, 丝毫没有反思之意, 更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其次, 学校领导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感到迷茫。尽管有个别学校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 但其开展形式却只停留于表面。如只成立所谓的研究所或举办研讨会, 并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 因此导致生命教育成了部分教授们的专利, 仅仅在学校狭小的区域中活跃。最后, 学校老师未意识到自身应担负的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 是各学科老师 (并非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教师) 的必修课程而非专业性课程。但是, 当前很多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 从而造成某些学校特别骋请“专业学者”来校进行生命教育讲座, 暴露出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做法的偏差。

(二) 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不太合理

对生命教育的开展, 诸多学校都未组建统一规划的管理部门, 相关制度也严重缺失, 因而难以从权利和制度上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施加压力, 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此外, 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投放的精力不够, 师资力量非常稀缺。生命教育课程安排较少甚至没有安排, 相关实践活动严重缺失也是问题之一。诸多学校没有广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也未订购权威的课程教材, 教师一般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参杂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便有相关教材, 其内容形式也非常单一, 指导性不清晰, 也缺乏实效性, 难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无从谈起了。

(三) 学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第一, 与生命教育部门相关联的其他部门的组建制度不够健全。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但当下很多学校负责生命教育的相关部门并未建立,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如, 生命观问题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 但很多学校并未设立与生命教育密切关联的心理咨询部门。第二, 有些部门形同虚设, 两级分化严重。尽管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大部门已经组建, 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 如同虚设。另外,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统筹性管理, 各行其事, 对其他部门不闻不问, 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这对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第三, 生命教育多为临时行为。大多数学校的生命教育, 与其说是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不如说是对学生戕害生命恶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一般是哪个学校“出事”了, 哪个学校就会开展生命教育, 而不是将生命教育当作一项日常教育工作来抓。更别谈建立相关制度了。

二、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一) 受社会因素影响, 学校角色不明确

由于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特殊阶段, 市场经济的浪潮对传统文化理念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导致很多学生在教育认知中出现了文化断层, 未能深入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摒弃, 但新的文化理念并未形成, 新旧之间因为缺乏核心文化而导致文化失控。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了, 这不免让学生感到无助与迷茫。另外,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 学生的利己主义较严重, 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等。这些丑恶的现象, 让学生的思想、理念、心灵都倍受打击, 使他们感到生存的强大压力, 所具有的生命观也令人甚是担忧, 因此, 学生容易做出对自身或他人有危害的行为。再者, 社会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 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观。一些期刊杂志、新闻媒体对自杀、杀人等戕害生命的恶性事件的细节描述, 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意识, 甚至让学生误以为生命就是自己的, 自己有权利决定是生是死, 因此, 当其遭受挫折或倍感压力时, 就极易产生轻生的念想。学校夹杂在社会与家庭之间, 对生命教育的无所适从, 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本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对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的学生的生命观如何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程度等缺乏深入理解, 于是在生命教育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 人文教育不深入, 学校教育理念滞后

学校本应是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的专业机构, 对学生生命观的养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 在如今学校的教育中, 专业技能教育更得到重视, 而引导学生提升生命价值观的人文教育被慢慢淡化, 导致学生渐渐缺少了对生命、自由、和平、真善美等人文价值的崇高追求。于是, 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 难以用平和的心态去客观评价, 喜欢用激进的方式处理事情, 最后慢慢走向极端。另外, 在我国各级学校中,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打得很响亮, 但却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因为面临着考试与升学的压力, 学生若想“出人头地”, 就唯有埋首于题海中。于是, 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便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 使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生命价值等问题。还有一点, 学生计划性地、系统性地接受教育, 一般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 要求学校要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 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 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还较为单一, 丝毫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来源于道德教育, 因此,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对未来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 生命教育投入少, 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拥有一支健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要素。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 必须具备一支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教育中, 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呈现出明显的缺乏之态:在师资队伍的来源层面上, 兼职老师明显偏多, 甚至有些老师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层面上, 多采用短促、集中的进修模式, 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学习。教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者,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 老师有什么样的生命观, 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命观, 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但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并不很高, 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不足, 导致其自身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不够深入, 因而也就难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另外, 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 大多以学生的升学比例为核心, 考核方式一般以量化考核为主。但事实上, 德育无法量化, 生命更不能量化。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差别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但往往这些基本的常识会被人忽视, 在学校一贯坚持的“一刀切”的教育评价制度下, 老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人”, 而非“智慧人”、“德性人”。

三、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 明确生命教育理念, 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首先, 应该明确生命教育的新理念。生命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课题, 是学校人文教育改革的新契机。任何改革的开始, 都必须先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学校生命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 需要以人文教育理念的变革为基点, 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缺少生命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必然是虚而不实的, 因此, 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 需要先明确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 应该营造人文教育环境。从某种层面上讲, 教育的根本是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文教育一旦被忽视, 学校也就形同虚设了。因此, 学校应明确人文教育理念, 加强人文关怀, 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通过将生命教育引入人文教育中, 以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宣传生命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气息, 是以学生为表率的文化观念。学校应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 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洗礼。这就要求学校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以精神文化为重心, 以行为文化为指导, 以制度文化为保障, 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学校精神环境, 优化校规校风。另外, 学校各级领导要强化管理, 通过校内的各种宣传栏目、广播媒体等途径传播生命教育, 同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科研学术, 为学生的人际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 以舒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从校训、校风、党团活动等方面,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以让学生更多地享受生命的激扬, 最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自身及他人生命的感恩与珍视之情。

(三) 充实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教材是教育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 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枢纽, 是教学活动的基本配置。因此, 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 应加强教材建设, 组织校内、外专业队伍统一编写高水平的指导性教材。同时不断进行课程完善, 在保证生命教育成为选修课的前提下, 争取将其上升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并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程, 让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负责教学, 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此外, 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核心, 也是评估一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基本点。所以, 要求有条件的学校, 在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 可以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 并凭借心理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育, 将生命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 生命教育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门具有体验性的教育活动, 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与大多数理论学科区分开来。生命教育需要直接将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的生命里, 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 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必须有规划地进行教学, 正确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关联性, 并注意二者在教学时程中的合理分配。正常情况下, 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可行, 全部的案例分析也不切合实际, 应该做到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巧妙结合, 以引导学生的认知, 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刻、深入。

(五) 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深入人心的、触及灵魂的, 因此, 不能只停留于课堂教学, 而是要在课堂之外,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让学生走进社会, 真正体验生命的真谛。学校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生存扩展训练, 让学生体验生存的不易, 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组织无偿献血、社区义工、扶贫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温情, 从而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殡仪馆等场所, 以提升其生命意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比, 课堂教学是理性的, 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能为生命教育提供无限的资源, 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 感受生命。

(六)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增强学生承受困难、面对压力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搞好了, 生命教育才能更有深度。生命观问题与心理问题是息息相关的, 很多出现生命观缺失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必须配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 加大普查、测试、评估等心理干预的力度, 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开展心理测试、心理讲座、个人辅导、心理治疗等活动, 多管齐下,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预防与诊治。

四、总结

社会复杂多变, 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与淡薄的生命意识, 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 因而映射出的学生生命观的变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生命教育也因此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然而, 纵观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 其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与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生命教育规划不合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关。因此, 为了解决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 确保生命教育顺利开展,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明确生命教育理念, 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宣传生命教育;充实生命教育内容与方式;加强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指导作用等。当然, 对生命教育的探索远不止如此, 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才能将它带到坦途, 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后续课题。

摘要:生命是人类最珍视的财富, 它是宝贵的、无价的。开展学校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学校、学生、社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以确保学校生命教育实效性、持久性地开展下去, 进而推动学校德育的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学校,生命教育,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宏森.外滩踩踏:青少年生命教育警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 34, (176) :13~19.

[2]乐毅, 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10) :52~56.

学校生命教育文化建设实践 篇8

一、建设能感悟和能熏陶的生命教育物质文化

在学校创办之初,厦门市地震局就在学校设立了“水氡观测实验室”,30多年来,观测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从未间断,为地震研究、预测、预报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另一方面,地震观测实验室向全校师生开放,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分析过程,了解测量原理。2008年1月,也就是汶川地震之前,学校就与厦门市地震局签订《共建厦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致力营造一个生命的校园,让校园的一切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处处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

如今在校园里处处可以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氛围。我们建设十个主题文化:以“四个学会”和“十个师德规范”为主题的教学楼墙壁文化;以“历史之旅”为主题的校园雕塑长廊;以“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地理园和防震减灾展厅;以“生命之旅”为主题生物园;以“争当四有少年”为主题的青春门;以“绿色之旅”为主题的环保教育长廊;以“文明之旅”为主题的班级班讯长廊;以“艺术之旅”为主题的下沉式音乐广场;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教师风采长廊;以“提升生命”为主题的琴棋书画长廊。在校园内的每一棵花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提醒着每一个同学要知道小草也有生命,也需要呵护;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学于艺”“求知”“至善”等文化石,也在提醒同学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求知,在于“止于至善”,在教室,有内容丰富的学习园地、充满书香的图书角,犹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断传递着生命气息。

环境优美的校园,干净整洁,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生长。漫步其中,让人无时无刻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又深深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与守护。

二、建设讲科学和讲规范的生命教育制度文化

1.防震减灾的校本课程制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在市地震局专家指导下,完成了防震减灾校本课程教材—《点亮生命》的编撰、出版。校本课程定期安排课程,采取室内授课和讲座、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懂得地震产生原因以及人类在震前的科学检测手段,并将灾后心理疏导列入校本课程,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灾害的防御和自救能力,使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学科化、常态化。

2.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日制度。每年的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学校开展“六个一”科普教育日活动。出一期板报、上一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组织一次野外科普考察、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报告会、编报一组新闻报道。学校通过与万石植物园、厦门市科技馆等单位的合作,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野外实践基地。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们创新精神。

3.进行疏散演练制度。为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校专门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材料,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全真模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师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认真配合,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撤离到避险场地。演练活动提高了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4.实施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制度。生命教育不是另起炉灶,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一个单独的课程,而要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灌输式的教育无法让学生领会生命的真谛。每个学科教学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学校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生命教育学科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熏陶。

5.建立学生心理导护制度。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还针对女生青春期的特点,专门制定女生导护制度,每个年段配备女生总导护师,定期召开女生健康教育讲座;每个班级还专门安排一名女科任教师作为班级女生导护师,专门负责本班女生的青春期健康与心理导护。一直以来,学校女生导护师以无私的关爱帮助女生“排忧解难”,为徘徊在青春迷惑期的少女们开启了一扇充满阳光的小窗。

三、提升有内涵和有品位的生命教育精神文化

如果把校园比作花园,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校园文化就是阳光、雨露、空气和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刻刻、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防震减灾生命教育建设中,学校不断认同,不断总结,形成了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纽带。

1.让勇于探究、积极实践成为一种文化。在市地震局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包括水氡观测实验、地震定位、海啸灾害分析、岩石矿物标本采集等四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了解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室,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科学仪器亲手试验。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敢于思考,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有些逐渐变成了现实。今年3月,日本近海发生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使日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初二(4)班的陈天章同学心想: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会引发海啸的地震时,如果人们能够迅速、简单地查找该地区,并且知道海啸将要影响的地区、时间等,那该多好啊。在老师的指导下,陈天章同学不断思考,发明了带测距地球仪。此项发明,在今年全国第20届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成为一种文化。学校把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急救技能作为防震减灾示范学生的必备的基本内容。在班级建立学生应急急救小分队,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急救程序、伤员检查方法、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创伤急救四项技术等。

学校自2008年起,连续承办四届厦门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夏令营,年年均被评为厦门市优秀夏令营。在夏令营,特邀地震、人防、科技、医护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丰富了营员们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在这里,营员们锻炼了实践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提高了素质,对孩子的一生都将影响深远。

3.关注课堂、关注生命成为一种文化。教育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让孩子懂得幸福、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场所有限,而课堂生活占据了学生学校生活70%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主阵地。课堂上幸福是学生在学校最大的幸福。因此,创建生命力高效课堂,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发展和体现,将促进学生快乐、自主地成长和发展。

4.感受幸福、提升生命成为一种文化。在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孩子们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当中,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却说:“我没有觉得自己幸福!”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每年“六一”节前,学校团委举办“迈入青春们”活动。在学校下沉式广场前有四个红色方形门,我们在这里做文章,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少先队建队60周年之际,对少先队员提出要争当“四好少年”的要求,我们设计了相应“理想之门、智慧之门、品德之门、健康之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教师的期待,体会到内心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

5.自信、超越自我成为一种文化。2010年12月,学校参加厦门市“为马拉松喝彩”拉拉操比赛。作为仅有800余名学生、一名音乐教师的初中校,从接到任务到参加比赛,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组织训练,要取得好成绩,是极为困难的,亮剑或回避,何去何从?学校班子达成共识,就是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我们的参赛队员和组织指导的教师,放弃休息时间,刻苦训练,许多队员受伤了,泪珠在眼眶打滚还是坚持训练。正是在台下艰苦的付出,才换得了“台上几分钟”的亮丽,在阻力跑环节以17秒06打破历届比赛记录,在预赛中面对三所各有着2000多名学生的省级完中并以以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闯入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中学组“团体金奖”优异成绩。一切皆有可能、成功总在风雨后、团结就是力量、爱拼才会赢成为比金奖更可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篇9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检验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那么六年级教学,就是学校闪光点,是学校形象的亮点.下面谈谈我在抓六年级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我们做到两方面,第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教师上课前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学生大声朗诵“自信歌”提醒学生开始上课了。要求学生双脚并拢,身体做端正,不做小动作,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第二,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一定要认真地备课,不上无准备之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多微笑。对于尖子生多提问,多关注,多比较。

二、抓作业和考试

1、抓好预习作业。充分利用晚自习和早读时间,一般晚上老师们都进行讲课,早读让学生读起来,背起来。对于尖子生多留适当作业,吃偏饭,多做题。

2、抓好考试。要让学生知道考试是检测自己学习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的时候自己考自己。我们每周有周考,每月有月考,每日有练习。每考必改,每考必评,每考必研。教师们认真地研究了历年来六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对试题进行分析、总结,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三、给学生交流座谈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 篇10

侯家寺小学郭春林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侯家寺小学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坚持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全面发展、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生活动精彩纷呈,教学研究初见成效,教师专业素质强势推进,办学水平快速提升。过去的一年里,侯家寺小学全体教师以“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指导,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基本点,以“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落后局面”为奋斗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一年之间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成绩明显进步。下面从五个方面就学校各项工作做自评总结,与大家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校情简介

渭源县上湾乡侯家寺小学,是上湾乡中心小学,位于渭源县北部,国首212线西边200米处,是上湾乡的经济文化中心,与会川相邻,距县城45公里,学校始建于1926年7月,服务于侯家寺、尖山两个行政村的20个社,人口4000多人。学校入学率100%。

学校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94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924平方米,土木结构170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女8人,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3人,中师2人,学历合格率100%.中级职称3人,小一13人,小二2人,县级优秀教师3人。现有学生272人,其中女137人,有8个教学班,学校有图书6068册,生均22册,各班建有读书角,人人有书读。实验仪器、远教宽带设备正常使用。学校有

多媒体室、会议室、图书室、仪器室,现有双人课桌120套,单人课桌62套,配套率100%

2007年学校重建后面貌焕然一新,为孩子们提高第一个宽敞、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现在学校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求真务实、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是永恒的奋斗目标。全校师生以勤奋、求实、和谐、创新为校训,积极营造和谐关爱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勤于教书、精于育人的教风,诚实、勤奋、健康、进取的学风。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建立音、美、体等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水平。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等指标均为100%。目前学校正朝着条件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发展目标前进。

二、取得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管理目标考核成绩居学区第一,教学成绩与上学期末统测相比,全校语文成绩均分提高11.9分,及格率上升12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22名,数学成绩上升9.6分,及格率提高14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19名,英语均分提高10.7分,及格率上升18.1个百分点,名次为全县18名,综合成绩均分上升

7.8分,及格率上升16.1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的25名上升到24名,双合由155人增至189人,双合率上升16.5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

升为18名,全校全合人数由97人增至138人,全合率上升近19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22名。基本实现了“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整体目标。

三、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目标引领,思想统一,重视学习。我们的目标就是“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落后帽子”。我们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尤其是学习机会,时刻提醒全校师生,同时又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要有敢于面对落后的勇气,并且我们要超越自我,改变落后局面。因此,统一思想,钻研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以业务学习为平台,多方开展交流学习。学校先后2次去临洮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并借学区送教下乡活动和文峰小学送教活动,与大家交流学习。我校教师也能及时,积极地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与自己的工作当中。

(二)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首先是依据制度管理人,引领人,发展人的理念,按照学校计划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展开,也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有根有据,有条不紊。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我们采取了七点做法:①对教师教案,提前批阅,并及时反馈不足。②开展学校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要求每人上好一节公开课,并对教学案例及课堂教学座谈打分评比,最终评选出语文,数学,综合三科的教学能手,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③实行班子成员包级管理制度:由校长抓六年级,两个主任分别抓一、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靠实责任,分担任务,互相促进。④科任教师责任到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抓好每一个学习点。学校要求教师提前10分钟签到,将

早自习前20分钟定为早读辅导,并分配给相关学科,要求各学科教师准时到岗辅导,早自习更是如此。并且我们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中午提前半小时进教室,完成作业,进行读书活动,课外活动30分钟大扫除后定为集体阅读时间。⑤抓好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人按校本培训内容撰写发言稿,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发言讨论,并达成共识付之行动。⑥抓好活动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要求活动不拖,不落,不打折扣,一学年中,学校先后开展了主题朗诵会、演讲会、4次安全演练,3次家长会、2次法制讲座、少先队主题征文,三笔字,书画评比、爬山活动等。⑦评优选先,树立榜样。学校先后进行了四次表彰奖励,学生奖分:成绩优异奖,成绩进步奖,四好少年,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干部,作业工整奖,优秀路队长,教师奖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并对班级管理进行月评比,分高、低年级,一次奖励四个班。

四、存在的不足

当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①是课堂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成绩还需进一步提高。②参加学习交流的机会少。③学校的活动设施欠缺,满足不了师生的成长需求。④家校合作欠佳,家长对子女教育力度不够。⑤部分科目成绩依然落后(六年级语文,一年级综合仍在全县倒数第一)。

五、我们今后的打算是:

1、继续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学成绩为重点,毫不放松,毫不动摇,争取三年内各科成绩达到全县中等成绩以上,排名十三名以前,2、本学期全校实行月考,及时查漏补缺。

3、继续抓好各项活动的落实。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增强学生集体观念。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向课堂要效益,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上一篇:2023年工作计划大纲下一篇:摄影店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