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教育

2024-10-25

生命观教育(共12篇)

生命观教育 篇1

一、当前大学生生命观调查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自杀、暴力等严重危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已经经历过高考,在近似搏弈的对垒中脱颖而出,并顺利跨入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心理为什么依然如此脆弱呢?在当前社会中漠视生命现象不断发生之际,我们需要关注这样一个伦理命题,即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考察传统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本体的教育理念、对生命价值的理论探讨、对生命个体的意义探究缺失,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产品没有对生命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包容。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及态度,以及高校生命观教育的开展情况,本文以某高校为范本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通过总结了解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既要珍爱生命,又要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和谐发展。本次调查以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的样本包括各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男生占58.6%,女生占41.4%;文科学生占31.2%,理工科学生占43.3%,艺术专业学生占25.2%,收回问卷95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个别访谈近100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对生命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在对“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5.3%的同学能够认识到生命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结合体,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并表示能够做到珍惜生命。但是在对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生的思想更趋于现实,更加注重物质追求,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年龄偏大,面临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所以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物质要求。 (2) 大学生对死亡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有极大的恐惧,并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他们也认识到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死亡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对于死亡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有69.3%的大学生认为“人死了,生命就永远结束了”,有25.1%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肉体在这个世界消失,精神去了另一个世界”,甚至还有5.6%的大学生认为“人能死而复生”。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能够有客观认识,但一些学生的模糊认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大学生死亡观教育的薄弱与缺失。

3.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认知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杀整体上持矛盾的态度,大多数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看待自杀行为,尊重生命,对家庭和社会有较强的责任心。但还是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应有的敬畏,一旦遇到挫折,出现与自己期望不符的结果,就会对生命的理解发生偏差,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不归路。调查显示,当遇到不顺心或不公平的事情难以解决的时候,经常有自杀计划和念头的占7.9%,曾经有过的占25.4%,从未出现的仅为66.7%,不到七成;当遭到别人严重侵犯自己找不到解决办法时,8.5%的大学生经常出现杀死别人的念头,偶尔出现的占25.3%,从未出现的为66.2%。而对于可能引起的原因居首位的是“生活困难”(30.5%),接下来依次为“心理问题”(22.3%)、“学业问题”(18.9%)、“恋爱问题”(15.6%)、“其他”(12.7%)。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比中学生成熟,但是缺乏社会经验,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时期使他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更应该开展生命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4.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一直是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对于“你认为奉献与索取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依然是主流价值观,占到了41.6%,还有9.94%的同学认为应当首先满足个人利益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到:较之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注重自我,他们有时候更加关注自身能获得什么利益,不再完全接受传统以社会和他人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影响,这给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5. 对高校生命观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当问到“你校是否开设生命观教育课题及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开展生命观教育”的问题时,有73.4%的大学生表示相关课程很少,自己的认识也很少,表明了生命教育亟待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研究生中有77.3%的人表示更应该开展生命教育,这可能与研究生自身所背负的心理压力更大有关,需要重点关注。在考察其它高校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现在很少有高校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命观教育,更谈不上形成生命观教育体系,存在着生命教育与学生需求相脱节的状况。面对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增多的漠视生命现象,我们应当意识到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生命观课程的学习,对生命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和研究生对生命的存在和生命价值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珍爱生命。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生命观模糊,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生命。其次,有相当部分大学生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较差,出现问题一味逃避,逃避不了的时候就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责任感,部分大学生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对人生的态度令人担忧,缺乏对生命意义和目的思考,缺少人生目标和奋斗的动力。最后,生命观教育不应只在大学阶段才开展,小学和中学阶段更应该重视生命观教育,因为那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开展生命观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家庭、朋友和社会在学生生命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命观教育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然,高等教育也应该更好地承担起生命教育这一重任,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感悟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珍惜生命,进而不断追求生命真谛,提升生命质量。

二、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缺乏,生命危机凸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宿舍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学校的环境相对较为封闭,学生不需要承受过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大学阶段应该算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但很多大学生却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快乐,进入大学后找不到方向,甚至不知道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大多数自杀者生前都有一些抑郁症状,其中高达60%的患者可以诊断为情感障碍。”[1]这样的大学生遇到的任何挫折往往都可以使他们陷入绝望,很容易走极端,对生命采取漠视的态度,不懂得珍惜和关爱生命。现在的高校很少有系统的生命观教育,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及时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生命危机凸显。

2. 应试教育体制使高等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2]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深思下去就会发现,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对生命观教育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实行标准化、统一化模式,高中之前唯一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考上大学,到大学生,高校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把人变成了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缺少对生命本身意义的思考,背离了通过知识来启迪智慧,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促进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最高目的。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1. 明确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学科特点,构建新的生命观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政治理论课来实现。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对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但对生命、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内容却相对较少,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根据社会变化新形势的要求,吸取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生命观教育的新内容,建构完整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价值,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掘这种价值。

2.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不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渴望在学习之余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成长。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的生存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通过搭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为学生的负面情绪提供健康合理的宣泄渠道,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团队训练等集体性活动培养大学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帮助其在挫折和痛苦中努力寻求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重新发现和感悟生命的美好。

3. 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拓展生命观教育途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对文化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成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在信息时代,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能够有效地预防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首先,可以开展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给学生以健康的生命意识和道德行为熏陶;其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子报刊等舆论阵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共筑学生人性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大堤;第三,可以设立网络辅导员。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4. 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生命观教育要想最大限度的获得成功,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对学生影响重大的环境因素,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取得满意的效果需要有良好的学校教育、融洽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交往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生命观教育的立体网络,通过全方位的开展生命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性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摘要:针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 本文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展生命观调查, 对大学生的生命观进行评估研究, 总结出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参考文献

[1]彭鸿雁.论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研究的构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

[2]张曙光.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学习与探索, 1999, (5) :49-56.

[3]张忆琳.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透视[J].青年教育, 2004.

[4]刘佑生, 陈俊豪.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生命观教育 篇2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官兵真正理解“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的深刻含义,树立革命军人的荣誉感,正确对待荣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革命军人的荣誉。

授课要点:

一、荣誉的含义与内涵;

二、革命军人应有崇高的荣誉感;

三、革命军人如何正确对待荣誉。

授课内容:

俗话说,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亲爱的战友们,当你背着亲人的期望,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在亲朋好友的送行中跨进军营的那一刻起,你是否认识到军人的荣誉从此伴你而行。今天当你翻开历史的巨册,寻觅革命先烈的踪迹,用那些巨星闪亮的轨迹比量自己,筹划着未来之舟如何驶向光荣的彼岸的时候,你也许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建功立业,得到人们的尊敬,享有美好的荣誉。那么作为一名军人,如何走过光荣的军旅如何评价和对待荣辱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课题:如何正确对待荣誉。

一、荣誉的含义与内涵

什么叫荣誉?一般认为,荣誉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褒奖和自我意识。军人荣誉就是对军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的一种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评价,指军人由于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价,指军人自己由于履行了社会义务,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产生的荣誉感、自豪 感和尊严感,这是军人的自我肯定。

荣誉是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受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制约。因此,不同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对荣誉的理解和认识是不相同的。我军的荣誉观,是无产阶级荣誉观的体现,它的基本特征是:衡量军人荣誉的标准是贡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就能得到祖国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鼓励,得到良心的满足和欣慰。具体体现在“四个特殊”上。一是“钢铁长城”的特殊称号。我军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给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因此,党和人民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这既是对我军地位和作用的重申,也是对我军全体指战员的极大鼓舞和鞭策。这种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任和理解就是我们军人的无上光荣。二是“无私奉献”的特殊价值。我军的性质决定着我军的唯一宗旨就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军人的价值,就在于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无私奉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军人那种“一人吃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宽广胸怀和人生价值追求,这是我们军人所特有的人生价值。三是“牺牲生命”的特殊职业。对任何人来说,生命都只能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有。然而,这是我们军人的职业决定着我们随时随地要有牺牲生命的思想准备,这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使命决定的,也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没有的特殊要求。也正是这一特殊要求,我们军人这种牺牲生命精神,被世人称为不是死去,而是长存;不是消失而是永生。四是“培养人才”的特殊学校。部队历 来被人们称之为培养人、造就人、锻炼人的革命大熔炉。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培养、锻炼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严谨的思想作风、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强健的体魄、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以及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这应该说是我们军人的骄傲。

二、革命军人应有崇高的荣誉感

一位哲人说:“无暇的名誉是世间最纯粹的珍宝;失去了名誉,人类不过是一些镀金的粪土,染色的泥块。忠贞的胸膛里有一颗勇敢的心灵,就像藏在沉重连锁的箱中的珠宝。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不复存在”。

古往今来,荣誉作为贡献的象征和功绩的标志,一直为人们所追求和赞美。在我国有“君子疾世而名不称,不患年不长也”的古训。这句古语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只愁自己到死没有一个好名声为人称道,不愁自己活不长久。歌德曾说过:“名誉的丧失,有如生命的死亡”,这句话代表了相当多的人对待荣誉的态度。在我国历史上,从“秉德无私”的屈原,“留胡持节不辱”的苏武,到“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的人生观里都包含强烈的荣誉意识,毫不讳言对荣誉的执着渴望。

荣誉历来对革命军人有着强烈的召唤力和吸引力,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军人,无不视荣誉为自己的第二生命。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同志被捕后,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利诱,坚定地说:“我比鸟爱它的翅膀更爱自己的历史”,“为中国革命牺牲,是人生最伟大的光荣”。王若飞同志当年被囚在国民党监狱中时,不畏严刑拷打,不怕敌人以死恫吓,大义凛然地说:“为了保全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显然,在革命者的心中,荣誉比生命更为重要。

荣誉是军人奋进进取的动力。朱德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荣誉对军队建设和军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他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对革命荣誉的向往和珍重,使军人崇尚和追求耿耿正气、铮铮铁骨、为人民勇于奉献一切的英雄壮举,鄙视和憎恨贪生怕死、临阵逃脱、屈膝投降、损害国家人格的苟且行为,从而激发出高昂的士气、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岗位上争创一流的成绩。例如,在战斗英雄、功臣、模范面前,军人内心会生羡慕感,从而立下“学英雄,做英雄”的决心。当军人得到荣誉时,面对亲人的鼓励,战友的表扬,内心会产生自豪感,同时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往往会变成新的动力进一步鼓舞他们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成绩。

荣誉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厚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期望着军人保卫家园,假设祖国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赢得荣誉。人们敬佩和仰慕那些拥有荣誉的军人,而鄙视不知道维护军人尊严的人,看不起那些缺乏上进心、碌碌无为的军人。我们离别父母亲人的时候,哪一位兄长不是千叮咛,万嘱咐:“到了部队好好干,干好了,我们脸上也有光彩。”父老乡亲收到我们立功受奖的喜报,哪个人不是喜笑颜开;当我们听到自己的儿女受到处分、甚至被判处刑罚时,哪个人不是伤心留泪,甚至捶胸顿足。这就告诉我们,荣誉,寄托着父老长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在他们看来,获得荣誉是儿女成人、成材的标志。

荣誉感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法庭。当你有了强烈的荣誉感之后,你的内心就建造一座道德法庭。在善恶面前你就会疾恶如仇,择善而从;在做了好事以后,你就会精神愉快,继续努力;在犯了错误之后,你就会知耻自责,勇于改过。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有这么一段情节:当部队开拔前夕,赵蒙生想调往后方,梁山喜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怒不可遏地把酒瓶砸在桌子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进一步还好说,后退一步,你是个啥?奶奶的,有的是词儿,你自己想去。”强烈的羞耻心,极大的震动了赵蒙生的心灵。使他猛然醒悟,悬崖勒马,打消了离开部队的念头,勇敢的奔赴对越作战前线。

可见,荣誉感和羞耻心,对于做了错事、犯了错误的人来说,具有警醒的作用。“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那些对犯错误、受处分采取无所谓态度,扬言“给一个处分扛着走,给两个处分挑着走”的同志,应该以前面陈毅元帅的两句诗作为自勉,坚决改变自暴自弃的错误态度。

三、革命军人应正确对待荣誉

荣誉是人们的第二生命,是成长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在荣誉面前,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荣誉、他人的荣誉?应以什么样的途径去获得荣誉呢?

1、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把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视为光荣,把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视为耻辱。荣誉不是门第、权势和财产,而是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所建立功勋。对革命军人来说,“祖国”这两个沉甸甸的大字,意重千均。祖国的荣誉,集中体现了包括我们军人在内的没一个中国人的荣誉。没有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也就没有任何个人的荣誉和 尊严。因此,没一个珍重荣誉的军人,必须把祖国的荣誉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无论集体行动还是单独行动,无论是与过内人员还是与外国人接触,都应把个人的荣誉和祖国的尊严紧紧连在一起,自觉的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这是革命军人荣誉的最高标准。

2、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

一个人获得的荣誉,仅仅是对过去功绩的评价,而不能说明和代替未来,为未来打造“包票”。英国大发明家瓦特,二十多岁时因发现蒸汽机而一举成名,获利百万,当上大老板。但从此心满意足,以致活到83岁,都再没有发明什么创造。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在成功之后,热衷于接受各种名誉,指派秘书每天用几个小时收集报刊上关于他的报道和照片,他的几个橱柜装满了各种奖状、贺电,他被荣誉所陶醉,只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久便远离了科研工作,无所作为了。有人对美国4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得奖后的科研成果做了考察,发现只有13位科学家保持了获奖前同样水平的创造力,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获奖前五年,他们每人平均每年发表论文5至9篇,获奖后平均每人每年发表4篇。陶醉或满足于原有的虚荣,被荣誉模糊双眼,不思进取,荣誉就会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就会变的黯然失色。

3、荣誉靠努力工作去创造,而不能靠评奖时去“争” 荣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创造出荣誉,赢得大家的赞誉和尊敬。很多同志来到部队后,上进心很强,追求荣誉的心情也是迫切的,这种愿望是很好的。但是,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呢?是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去创造,还是靠吹吹拍拍,跑门子、拉关系去“争”?这就有个是非界限问 题。如果靠后者,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荣誉的实际价值。另外,你的“努力争取”是放在平时还是放在评时?正确的态度就是平时见工作要上,评时见荣誉要让,这才是珍惜荣誉、追求荣誉的正确态度。有时可能因为名额有限或未被别人了解等因素,使你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对这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理?作为个人来说,应当把它看淡一点,不必为此丧气,而应该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况且,没有立功授奖,不等于没有成绩,没有进步。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地工作,即使一时没有立功受奖,同样可以得到领导的赞扬和好评,这也是一种荣誉.赢得群众的称赞,在某重意义上更是一种珍贵的荣誉。

4、正确处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

“荣誉从集体中来”,雷锋同志的这句名言,生动的揭示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对立统一关系。集体荣誉对个人荣誉有养育作用。同志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跨进军营分配到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单位,生活在奋发向上、融洽、和谐、舒心的环境,官兵士气旺、人心齐、干劲大,就会受到氛围的良好熏陶。在这种氛围里,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组织、领导、群众的肯定,错误的观念和举动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久而久之,每一个同志都会越来越强的追求上进、羞于耻辱的内心情感。在这样的集体里,只要你做的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部队,都会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干事业,做工作,有集体做靠山,有群众做后盾,就不会感到孤单,就会有助于个人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和贡献来,这样个人荣誉的获得也就有了条件。集体荣誉又是获得个人荣誉的基础。集体搞的好,实现个人荣誉的机会也就越多;集体搞的差,实现个人荣誉的机会也就越少。荣誉不仅仅是荣誉者的所有物,同时 还包含着其他同志的帮助和支持。雷锋说:“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这最后一句,也说明了个人荣誉离不开集体,所以说,我们应该首先关心集体的荣誉,把集体的荣誉视为最高的荣誉,把个人的荣誉放在集体荣誉之中。

5、克服嫉妒心理,甘当无名英雄

在对待他人荣誉问题上,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止嫉妒心理。莎士比亚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和情绪。当别人获得荣誉,当同伴超越自己摘取了桂冠,而那桂冠又是自己可已久的,就产生酸溜溜的滋味,想尽办法找碴、挑刺、冷嘲热讽、挖苦嘲笑,甚至不择手段的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就是嫉妒。我们应该看到,嫉妒是私有观念以及小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绝对平均主义的产物,是个人主义荣辱观的表现,是荣誉感的畸变,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心理,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它与我们军人的称号是格格不入的。须知,嫉妒是一种错误而又危险的情感,它是一只两头喷火的枪,前面喷火伤别人,后面喷火伤自己。中外史上,有不少因嫉妒害人的例子。希望别人退一步,不如自己进一步,一旦有嫉妒的情绪苗头,就要勇敢的战胜它、克服它、以尊重、学习赶超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的荣誉。

6、要有荣誉感,莫存虚荣心

在对待荣誉的问题上,我们提倡每个同志既要有强烈的荣誉感,又要防止和克服虚荣心,反对贪求虚假荣誉的行为。荣誉感是一种健康高尚的心理品质,它同正直和美德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革命荣誉感的人,总是把履行道德义务看作自己的光荣使命,始终如一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即不夸大自己的成绩,也不隐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缺点和错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光明磊落,襟 怀坦白,把祖国、集体的荣誉感看得高于一切。具有虚荣心的人,则以个人的名利得失为转移,往往把个人成名当作自己奋斗的唯一目标,把履行社会义务仅仅看作是获得个人荣誉的手段,有时甚至把争取荣誉当作个人向上爬的阶梯,还有简单到了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做出的一种不实在的、花哨的言行。在我们当中总是有些人总把荣誉完全归功与个人,认为“当之无愧”,甚至还认为组织给自己的奖励太少了,获得嘉奖的时候,认为自己当被评为“优秀士兵”;被评为“优秀士兵”以后,又想这批入党的怎么没有我,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需要告诫大家的是,纸是包不住火的,由虚荣心而骗得的荣誉往往只是昙花一现,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志们,荣誉是人生道德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就能得到祖国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鼓励,得到内心的满足与欣慰。要我们忠实地履行军人的职责,履行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义务,就能得到真正的荣誉。

生命观教育 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校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对生命观的教育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盲点。而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却层出不穷,自杀和杀人频率很高,见死不救、自残、虐待动物、游戏人生、生活迷茫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不争的事实,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并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珍爱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

所谓生命观是指人们对于生命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待生命的相关行为。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也不能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生命的认识方面

对于生命的意义,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其理解出现偏差或误区,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也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虚度光阴、玩世不恭,严重者则会自残,甚至轻生。这些事实说明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的工作。

1.2 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方面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能力的塑造和形成时期,自身的抗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却要承受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还要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体会生活的美好,却整天生活在焦虑与不安之中。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日益累积下来,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厌世情绪。

1.3 对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方面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同程度在总体上看并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片面,只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却难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因此在机遇面前缺乏信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在失败面前不能正确归因,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失误和无能。

1.4 在对未来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设计方面

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大部分能够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生的价值,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极易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理想,而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2.1 社会现实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不断增加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情感和生活问题的困扰,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致使很多大学生在人生的路上迷失了自己,对生活和生命感到困惑、彷徨、消沉、失望甚至绝望,因此会轻言放弃,出现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等现象。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勇于担当起生命观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独立的、专门(下转第112页)(上接第67页)的生命教育课程,而各专业学科的任务往往只是教学生“何以为生”的技能,一般不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为何而生”的问题,也不会拓展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解闷、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因此,与其他的学科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观教育。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日益增强,也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问题。然而,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能力都未完全成熟,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还是会束手无策,面对社会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还是会感到孤独和彷徨,由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4 只有加强生命观教育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人生命的存在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为人类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以生命的存在、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为基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一度忽视了这个基础,忽视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就要关怀生命,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3 在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主题探讨式教育

主题探讨式教育就是确定一定的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案,通过演讲、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学习体会交流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形式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出发,主要由学生们进行开放式讨论,探讨生活中的困惑,交流对生命的感悟,老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点评或点拨,引导学生们的认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2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就是将生命观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后,各学科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从不同的视角渗透生命观教育,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这种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各学科老师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魅力让学生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其次,各学科老师要深入分析本学科的特点,找到学科与生命观之间的契合点。

3.3 实践活动式教育

所谓实践活动式教育就是要以生命观教育为主题,为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学生的兴趣和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活动式教育不拘泥于形式,把教育内容还原成直观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将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更加透彻地领悟生命,发现人间的真善美,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创造幸福生活,获取美满人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顾海良.铸就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求是,2004(22).

[3] 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 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生命观教育 篇4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选取我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区分不同性别结构,使得本次抽样调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具体分布如下:男生126人,占64%,女生71人,占36%;大一47人,占23.9%,大二52人,占26.4%,大三56人,占28.4%,大四42人,占21.3%;文科48人,占24.4%,理科65人,占33%,工科84人,占42.6%;独生子女96人,占48.7%,非独生子女101人,占51.3%。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导语和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如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内容,涉及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问卷所包含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常见的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如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杀的态度、能否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等,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大学生的生命观。

二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认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体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生命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那么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情况如何呢?

1对于珍惜生命方面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珍贵的,你觉得你是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回答“是”占92.2%;回答“不清楚”占6.5%;选择“否”占1.3%。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较好地珍爱生命,并能积极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对生命的意义方面

被试者中有62.3%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明确的人生目标,27.2%的学生不清楚,10.5%的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上大学的目的依次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为了学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父母的希望,将来报答父母”。

3对生命的体验方面

回答生命是美好精彩的有48%,对生命的体验感觉一般的人有41.3%,感觉生命轻松快乐的有37.9%;对生命的体验感觉“不自由”的有10.7%;感觉生命充实的有38.5%;对生命的体验感觉“空虚”的有9.6%。

由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对生命关注程度不高,不到半数的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命。对生命的关注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鼓励、对生命的自我确认。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生命忽视、生命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重,大多数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业、就业、恋爱等诸多原因都会引起个体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衡。心理危机发生后,学生会出现一系列身心的不适反应,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是自杀、他杀等。这些现象已经在大学校园中出现,而且也不是个别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缺失、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价值缺失。

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而且生存能力和自救技能也比较欠缺。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时期,他们享受了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他们这一代大部分都是“四二一”家庭,自然而然就受到家人的过分疼爱和迁就,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抗挫折的能力,加之他们一入学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家长被“高分数”、“好成绩”、“升学率”等目标蒙蔽了,只重视他们的学业,却忽视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教育中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底蕴,使生命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另外,学校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内容非常匮乏。在我国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用的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决定学校主要科目的设置,地方与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生命教育现在只是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在少数地区或学校,还有的仅仅流于形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还有待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积极普及生命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意识构建

要用“生命关怀”指导大学德育的实施和改革。“‘生命关怀’的教育观从人本出发,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前提下,以‘帮助每个人最完美地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为教育目的。‘生命关怀’的德育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要用大学教师的生命情怀启发大学生的生命智慧。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良好生命意识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必须自觉锤炼自身的生命情怀,养成自身的生命智慧,做一个敢于和善于在与学生的日常直面中研究学生生命的教育者。在直面学生的场景中,能“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课程设计

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主要在于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认识死亡,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寻找生命的价值。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认识死亡,从而珍惜生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生命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科学认知;生命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关爱生命的信念,欣赏、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意志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生命过程中的挫折和失意,实现生命的发展;生命安全教育,教给大学生保全生命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养成生命智慧;生命审美教育,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享受生命之美;生命意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拓展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死亡教育,帮助大学生直面生命过程,向死而思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和价值。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渗透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回归生活本身,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增加人文关怀,带领学生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通过对生存意义的认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针对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讲授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化解他们的挫折感。

(三)环境构建

要创建充盈着生命气息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其内在系统(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生活)的维持与外在环境变化的互动,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假设、信念、价值观念、规范、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产物”。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要构建校园的人文环境,高校不仅要有设计独特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环境优美的校园,而且更要增加人文教育内容,比如定期邀请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师开设讲座。学校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学校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习上引导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上,教给他们有关青春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变心理品质。在生活上,让他们了解基本的生活经验以及与人交往的知识,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实践中,让他们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意义,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生活。同时,还要积极组建大学生自助组织,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法,并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开设一些绿色通道,比如健康网站或者心理咨询室等,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所遭受的挫折,掌握转化不良情绪的技巧,避免出现自毁性行为。

参考文献

[1]王文科.生命教育概论[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83.

[2]许海元, 等.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 01) :125-129.

[3]章坤.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1) :102-104.

[4]张勇.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J].现代大学教育, 200 () 2) :39-43.

[5]潘明芸, 等.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26 (2) :129-13.

观《生命线》有感 篇5

港北市政圣湖所黄彦豪

为了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港北区市政局于2014年4月14日下午集中观看了专题片《生命线》,会后还进行了专题研讨。专题片中深广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对待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使我感触很深。

专题教育片展示了90多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从第一次土地革命时的深入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和组织群众,再到解放战争;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都对党的群众路线有新的阐发和论述,都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贡献。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指引下的波澜壮阔的群众工作史。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通过观看《生命线》我深深体会到,群众路线贯彻中最

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做”。用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最为贴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党员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当前党的现状看,党的队伍的总的状况也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干部是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也是能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因为我党扎根于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党员要时时刻刻都服务于人民群众。

这次活动全面提升了我校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从而激发了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热情,提高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好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进一步认清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深化了反对“四风”的思想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本质的问题是一切依靠群众。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血肉密不可分。坚持人民的力量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牢固树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

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题片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从弱小到逐步强大的历程,从发展历程看,不论在任何时期都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各个时代的要求,是党心和民心所向。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为民”的根本宗旨。要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知心朋友,把群众当成我们的亲人,是要各级领导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切地为百姓排忧解难。群众工作路线是我党发展的传家宝,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正确的事业观的核心内容。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带头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付诸实践上,把主

浅谈中医生命观与养生观 篇6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一思想演变成了中医养生思想的特色与优势。柳长华教授认为在这一养生观的指导下,《黄帝内经》养生的基本观点为恬淡虚无、四时调摄等。

当今社会中医养生渐成流行时尚。但多为各种养生之术的操作,而对养生思想却未能重视,我们只有追求道和术的统一,才能发挥各种养生之术的最大效应。因此,只有在明白贵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悟养生真谛。中医养生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延年益寿,延长生命的量,也就是寿限;二是提升生命的质,就是质量,追求身心健康。

生命的量就是我们要尽可能达到天赋的寿命,即中医所讲的天年。而生命的质表现在身体上:首先要身全,也就是身体器官的健全,当今西医占主流医学情况下,大部分器官均可切除。但只有在事急病危的时候,不得不为之。究其根源在于人们不知预防,不知养生,最终只好降低生活品质,让身体抱残守缺,以求尽量延长生命的存活时间。其次要体健,仅有身全还不够,必须具备健全的功能,否则脏器就会徒有其具而未尽其用,中医称为痿和痹。第三需追求身无病痛之苦。除了身全体健,还要脏腑和顺协调。很多人活得很痛苦,但是却未发现实质性的脏腑疾病,其实就是脏腑之间的和顺协调的关系出了问题。就像一个团队,每个成员均很优秀,但工作中总会出问题,原因就在于成员之间的关系配合出了问题。最后就是追求能够尽其天年,无疾而终,安详去世。生命的质在心理层面的表现有以下方面:首先是欲望的自足,不可过度。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首先在于充饥解渴,在此基础存上适当满足心理需要,要求饮食的精致、情调、氛围等,成为一种精神享受。男女之事本来是为了繁衍后代,但是掌握适度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享受,有益身心健康长寿,但须有度。中医为此提出得“七损八益”养生观,值得人们去学习掌握。其次是要对当下满意,实现力所能及的意愿。切忌做事不切实践,追求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是生命的质在心理层面的最高层次是称心,即精神的满足,追求精神的愉悦和自由,人需有自知之明,具备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对此的描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此为中医养生观的最高境界。

中医倡导的养生方法大致包括导引行气、按摩导引、守一存思、内丹、服食等方法。其中导引行气、按摩导引、守一存思均可通过现在健身气功的多个功法得到体现。导引行气是实现中医生命观和养生观的重要手段,《黄帝内经》中提及“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中术数即指导引行气。

生命观教育 篇7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大学生

生命观 (View of Life) , 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物体 (也包括人类自身生命) 的一种认识, 它不仅指生命主体能认识生命本身的性质, 还包括生命主体对生命应有价值的把握和判断, 一直是东西方学者不断关注和研究的一个主题。

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 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国家的未来, 承载着社会的重托和期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思政厅[2011]5号) 明文规定将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见其重要性。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随机调查了300名在校大学生, 共回收有效问卷264份, 回收率为88%。

(二) 测量工具

研究选用林雪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潘美姬编制的《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调查问卷》进行测量, 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1.对待生命的态度。

95.1%的同学选择“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有62.1%的同学选择“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奋斗目标”, 有60.6%的人认为“人生什么都可以舍弃, 只有生命不能”, 有82.2%的人认为自己“一定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人生目标。

45.5%的同学在“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的项目上做肯定回答, 有10.2%的同学做否定回答, 有43.9%的同学选择“不确定”。

3.生命责任感。

5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责任的人, 并且有53.8%的同学在非典时期情境选择的题目上回答“我也会做,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4.对死亡与自杀的态度。

56.4%的同学认为“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 有27.3%的同学“从不或很少考虑死亡的问题”, 有84.5%的同学认为“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79.9%的同学认为“自杀是漠视生命的表现”, 有51.9%的同学遇到挫折后会“很快振作起来, 找出原因并解决”。

5.有关生命的知识来源。

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传媒, 接下来依次是学校、家庭和朋友。84.5%的同学认为“需要了解有关生命方面的知识”。

除此之外,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在“当遭遇火灾、溺水, 车祸等一些紧急事件时, 你是否具备基本的自救和他救能力”项目上, 仅有22.3%的人选择“是”。

(二) 应对方式与生命控制感

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得分 (M=25.1) 高于消极应对方式 (M=9.9) 。

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进一步考察生命控制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结果见表2) , 生命控制感的总分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同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生命控制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面对生活问题时, 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而控制感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从各个维度上看, 除变化接纳和苦难接纳之外, 其余各个维度与两种应对方式均呈极其显著的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也显示, 生命控制感的总分能够很好地预测积极应对方式。

注: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三、研究结论与教育对策

(一)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主流是积极的、乐观的, 应对方式也多是积极的, 且应对方式能够很好地由高生命控制感水平预测。

(二) 教育策略

家庭和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社会舆论生死观引导不力等多方原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生死困惑的现状。对于专门接受学校教育的大学生, 在学校中开展系统、专门的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有效途径。

转变观念, 全面理解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首先要完善对生命的理解。不仅包含生命的基本内涵, 还包括对人生目标的正确定位、对应对挫折的态度、对死亡的看法和对幸福的感受等等。教育工作者要首先转变自己的生命观念, 营造不回避死亡、坦然面对的良好学校氛围。

教学渗透, 树立理性观念。能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自然是实现生命教育的理想途径,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总量等内容都还处于探索之中, 因此, 在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使同学们树立理性的生死观, 实现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 逐步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夯实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基础。

四、总结

生命是有限的, 也正是如此, 才使得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内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目前大学校园内呈现出的各种生命意义缺失与人生困惑的现象不断地提示我们, 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必要且亟需, 只有以生命教育为起点, 感恩教育、成才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才有其实现的根基, 只有以生命教育为起点, 大学教育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美姬.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

[2]林雪.大学生生命控制感、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

[3]田秋莹.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青年科学, 2009, (9) :184-185.

[4]王志华, 李建伟.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探究.教育学报, 2009, (8) :89-94.

生命观教育 篇8

1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

所谓生命观是指人们对于生命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待生命的相关行为。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也不能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生命的认识方面

对于生命的意义,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其理解出现偏差或误区,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也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虚度光阴、玩世不恭,严重者则会自残,甚至轻生。这些事实说明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的工作。

1.2 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方面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能力的塑造和形成时期,自身的抗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却要承受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还要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体会生活的美好,却整天生活在焦虑与不安之中。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日益累积下来,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厌世情绪。

1.3 对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方面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同程度在总体上看并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片面,只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却难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因此在机遇面前缺乏信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在失败面前不能正确归因,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失误和无能。

1.4 在对未来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设计方面

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大部分能够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生的价值,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极易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理想,而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2.1社会现实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不断增加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情感和生活问题的困扰,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致使很多大学生在人生的路上迷失了自己,对生活和生命感到困惑、彷徨、消沉、失望甚至绝望,因此会轻言放弃,出现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等现象。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勇于担当起生命观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独立的、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而各专业学科的任务往往只是教学生“何以为生”的技能,一般不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为何而生”的问题,也不会拓展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解闷、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因此,与其他的学科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观教育。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日益增强,也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问题。然而,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能力都未完全成熟,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还是会束手无策,面对社会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还是会感到孤独和彷徨,由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4 只有加强生命观教育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人生命的存在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为人类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以生命的存在、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为基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一度忽视了这个基础,忽视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就要关怀生命,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3 在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主题探讨式教育

主题探讨式教育就是确定一定的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案,通过演讲、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学习体会交流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形式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出发,主要由学生们进行开放式讨论,探讨生活中的困惑,交流对生命的感悟,老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点评或点拨,引导学生们的认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2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就是将生命观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后,各学科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从不同的视角渗透生命观教育,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这种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各学科老师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魅力让学生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其次,各学科老师要深入分析本学科的特点,找到学科与生命观之间的契合点。

3.3 实践活动式教育

所谓实践活动式教育就是要以生命观教育为主题,为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活动式教育不拘泥于形式,把教育内容还原成直观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将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更加透彻地领悟生命,发现人间的真善美,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创造幸福生活,获取美满人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顾海良.铸就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求是,2004(22).

[3]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篇9

1 国外生命观教育现状

1.1 美国生命观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国家[1], 到20世纪90年代, 其生命观教育已基本普及。美国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开始, 在观念上肯定了死亡教育的价值并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 出版了专业及普及性读物, 同时在大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旨在通过死亡教育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 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

美国死亡学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死亡教育。早在1975年, 全美至少有41家医学院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菲费尔 (Herman Feifel) 编写的《死亡的意义》 (1959年出版) 引起了学术界和临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此书于1977年改版为《死亡的新意义》 (New Meanings of Death) , 并一直作为死亡教育的标准教科书。另外2本标准教科书是《死亡:当代种种看法》 (Death:Current Perspectives) 和《了解死亡与死亡过程:科际整合的进程》 (Understanding Death and Dying: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3]。到1995年, 全美医学院和药学院把死亡观教育的内容和知识融入相关学科教学中[4]。

美国的生命观教育模式可概括为: (1) 政府重视推行。通过立法, 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 教育部与其他国家或组织共同解决问题。 (2) 教育内容丰富。生命观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接生命挑战教育和情绪教育3部分。 (3) 多样化的生命观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包括开设课程、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 形式多样[2]。

1.2 其他国家生命观教育

自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创办学校践行生命观教育思想以来, 生命观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主题相异而内涵相似的教育活动。日本于1989年在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定位道德教育目标;近年来, 又积极开展以“热爱生命, 选择坚强”为主题的教育, 目的是让青少年认识生命的美好和重要性, 更好地承受挫折, 珍惜生命。德国实施“死的准备教育”, 引导人们坦然面对死亡;进行“善良教育”, 包括热爱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唾弃暴力等内容[5]。英国在20世纪末推行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生命观教育, 其特色是毒品预防和生命体验教育, 并构建了主辅搭配的生命观教育课程体系, 形成了渗透为主的教育方式[2]。

纵观国外生命观教育研究和实践, 主要有以下3个角度: (1) 身心健康角度, 教人保持健康、预防疾病、面对危机的技能及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2) 生存和死亡角度, 让学生认知死亡的意义和本质, 了解如何充实地生活与尊严地死亡; (3) 宗教与社会角度, 关注宗教的导引和人的社会性发展[6]。

2 国内高校生命观教育现状

2.1 港台地区生命观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末推行生命观教育, 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观教育年。香港从宗教角度开展生命观教育, 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公民教育等20多个科目, 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观教育的追寻”等网站, 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 取得了一定成果。2002年, 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观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生命观教育课程,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增强抗挫折能力。

2.2 大陆高校生命观教育

2.2.1 实践层面大陆开展生命观教育较晚。

1986年, 陕西汉中发生了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 引发了医学界和医学伦理界人士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并把死亡问题作为生命的一个层面纳入学术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我国青少年自杀与杀人案件增加, 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为此,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 关注生命观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 段德智教授在武汉大学首开死亡哲学选修课;1994年, 郑晓江教授在南昌大学开设生死哲学公共选修课,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2006年, 郑晓江等又在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生命观教育与生死哲学全校公选系列课程, 包括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和学会养生5个板块, 并出版相应著作[5];2008年秋, 武汉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命观教育公选课。广州医学院通过专题讲座或借助现有学科 (如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等) 开展死亡观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学生生死观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临终关怀机构参加社会实践[4];浙江传媒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家专门的生命学与生命观教育研究所, 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资源开发作为主要任务[7]。

2.2.2 理论研究层面目前, 生命观教育研究呈多维视角。

(1) 现实视角:有学者鉴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青少年自杀与他杀现象的出现及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事实, 根据实证调查, 提出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的教育。如贺建芹[8]、向楠、朱世宏[9]、吴菁[10]从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入手, 探讨生命观教育问题;阎光才则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 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体验[11]。 (2) 理性思辨:冯建军立足于生命观教育, 倡导教育回归生命原点[12];刘慧从德育视角研究了生命德育[13];陆扬[14]、段德智[15]从死亡学视角探讨生命观教育;郑晓江从传统文化角度对儒家、道家、佛教和道教所蕴含的生命观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和挖掘[5];杨鸿台[16]、王北生、赵云红[17]则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解读生命观教育。 (3) 综合视角:从理性思辨和现实结合的角度, 探索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途径。张美云概述了生命观教育的哲学基础和实施现状, 认为深厚的哲学基础为生命观教育提供了资源, 贫乏的生命观教育现状说明了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18];王媛从中外哲学角度对生命、生命意义及死亡进行解读, 从个体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方面探讨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构建生命观教育体系[19]。

3 讨论

东西方生命观教育都立足于漠视生命的现状, 理论上都是死亡观与生命观并重, 以死观生, 探讨生死问题, 但也存在差别。西方国家生命观教育以高扬个体生命、追求个体生命为路径, 以典型西方文化价值为背景。而我国传统生命观教育实践较少, 若用一般性原则难以适应现实。如以医学生为对象的生命观教育, 因对象特殊, 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要求、途径等方面选择也必然不同, 普遍性的理论运用于具有特殊性的医学生身上, 很难帮助他们在探索求知和忧患压力的双重锤炼中发掘生活意义, 提升生命价值。

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生命观教育 篇10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结合每一个典型的事例,进行不同生命观教育。

1. 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新的探究任务:请他们去探究鱼鳍的作用。可是结果却非常“新鲜”———有的学生手起刀落,将鲜活的鱼的鳍一个个剪掉,并美其名曰看它是否会裸泳;更有甚者,将鱼肚子剖开,说看看鱼的五脏六腑跟人是否一样……

看到这些“天真无邪”的目光,听到他们还带童音的解释,我的心中茫然无措。鱼是有生命的,虽然它的生命很渺小,但绝不是供他们“实验”的玩物。我联想到以前的一幕幕:有的学生随手处死了正在观察的蚂蚁和青蛙;有的学生虐待实验动物……我甚至联想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为了些许小事杀死了4名朝夕相处的同学,联想到“马加爵式”的初二少年张斌杀死3名初一学生……原来,生命在有些学生心中竟是一文不值。

但此时训斥和乏味说教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我苦苦思索……在讲“动物的行为”前,我早早地放出风声,我要放很多精彩的录像给学生看,为此学生也特别期待。为了让他们体会到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命、有尊严,我展示了这样一段录像资料:一只贼鸥偷走了企鹅的蛋,企鹅扭动着笨重的身体在后面追赶,终于追上,却不小心踩碎了蛋,企鹅望着贼鸥的背影,凄厉地鸣叫,一声一声,划破天空……

播完了录像,很多学生没有出声,这时我问他们有何感想。一个女生说:“企鹅父亲真伟大!”看来,这是位知识面很广的学生,她知道雄企鹅孵蛋,更让我欣喜的是,她体会到了企鹅爱自己的孩子。对这位女生的说法,很多学生先是一愣,接着一阵交头接耳。有一位男生说:“我原来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没想到企鹅也有失子之痛!”

看来,学生开始意识到并不只是人类的生命才值得尊重。接着我又请学生回顾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斑羚飞渡》:老羚羊为了保护羚群免受追杀而以身铺路,供轻壮年羚羊飞渡悬崖。请他们进一步谈谈感受。这时,更多的学生说,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伟大,也会甘愿牺牲。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平等地生活在地球上,它们的尊严也应该得到尊重;能否正确对待动物,看待生命,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体现……

2. 学会珍惜生命,学会关爱他人

在讲到“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的责任和义务”时,我问:“同学们长大以后如果有人需要,你愿意献出200mL鲜血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吗?”有位女生说:“我不愿意,我怕痛。”有学生说:“除非他是我亲人,我才愿意!”

应该怎样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帮助他人呢?

我准备了一个真实的资料:徐州帆布厂有一位女工,十几年间一共献出了约12000毫升的血液,救活了上百名全国各地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小生命,使他们健康地存活下来。

我对学生们说:“请大家想一想,一万两千毫升的血液,是将全身的血液抽干了几次?这位可敬的女工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使上百人可以健康地生活在我们中间,让上百个家庭充满欢乐。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假如你是这上百人之一,你最想说什么?”一阵沉默,刚才那位说痛的女生说:“老师,我不会再怕痛了,我愿意献血!”另一位学生说:“我也愿意献血给任何需要的人!”

听到学生坚定的话语,我进一步出示了另一个资料:我国虽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但只有30万人的库容,远远不够我国100万白血病人的配型需要。捐献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毫无损伤,毫无痛苦。请同学们发表看法。这时,很多学生说:“老师,如果可能,我们和您一起去!”

3. 学会健康生活,自觉远离灾害

在“神经系统”一节有这样的内容:人脑的结构及功能。我对学生说:“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应该保护我们的后脑,保护脑干。”这时,竟有学生在下面说:“怪不得,打人闷棍时都是打后脑勺啊!”

没想到竟有这样的人想着这样利用我们的科学知识。他们不是关注知识与生命,而是利用,只是损害生命。于是我及时补充了一件我很不愿意提及的真实故事:

1996年的大年三十,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为了欢度春节而检修家里的电路,失足从3米高的梯子上摔落,正好后脑着地,28岁的生命瞬间凋落,撇下老父、娇妻、幼子,也给亲朋好友们留下了无限的哀思……

体会到我的真挚感情,刚才开玩笑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更多的学生说:“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不光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还有学生说:“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保护他人!”

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一位学生的话,他说:“以前每次听老师讲生命的可贵,我总觉得这和我无关,我们应该珍惜身体,学会健康生活!”真高兴学生会有这么高的认识。

生命观教育 篇11

老子;庄子;生命哲学

【作者简介】陈宏宏(1978—)女,湖北郧县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布依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从“道”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存在。在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无论是阐述生命的本质还是生命的价值甚至生命的超越,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高超的智慧。挖掘老庄思想的精髓,能让我们大学生以独特的眼光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1.生命产生的根源——道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提出了“道”作为最高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同时它还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虽然无形无像,却具有实在性,是比天地更为古老的原始存在,是化生万物的第一性的精神本体。可见,道家用“道”这个抽象的东西来解释万物,包括生命的本源。

2.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2.1生命的价值——重人贵生

在老庄看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著,不断地超越。因此,要重视人,珍惜个人生命,懂得享受生活。尤其谈到死生的问题,老庄都以一种很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无所畏惧。“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意思是说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庄子也提出了“齐生死,顺自然”理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皆属自然本来的同一完整过程,死是生之回归,生命是前生命和后生命为一完整的宇宙过程,所以不需要怕死。这里要人们以理性的思辩,认识“道”的永恒存在,当心与“道”相一致时就参透了人的生死大关,无所畏惧,从而能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2.2生命的本质——质朴纯真

在老子看来,人是从自然那里而来,纯真质朴,天真烂漫,没有人为的造作,如婴儿一般,也就是人性的本来状态了。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即人的本性就是生命的本来样子,素朴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知识技巧,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智慧心机,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束缚和忌讳,这种自由是天纵的自由,就如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样。不失掉生命的本来样子,就是人类应当走的正确的道路。老庄对生命中质朴纯真的本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主张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也让我们对于生命中心机智巧的状态同自然状态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3生命修养——宁静超脱

人生修养,是人类自己改造自己,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有意识的道德活动。老庄强调人的宁静和超脱之境。道是世界万物的法则,是人生的惟一指导。因此,人生修养应该“惟道是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老子强调退而自保、完心尽性来消除社会的种种恶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为了与自然为一,庄子又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休养手段。“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需。需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能使心虚,无存一物,就是“忘”却一切,从而达到与道德融为一体:“堕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庄子·大宗师》)道家的这套修养理论很讲究内在素质的培养,指导人们如何去掉在世俗中沾染上的习气和一切小聪明,如何生活得飘逸洒脱、逍遥自在,如何与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完善人格是必要的。

2.4生命中完美的人格形态——圣人

老子将生命中的完美人格称之为“圣人”或者“真人”。圣人完全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真实无伪,虚静无为,自然而然。所谓的圣人也就是最平凡、最朴素的人。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真人”。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所谓“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在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工夫,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都具有超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老庄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都是完美、自由的境界,每一个生活在俗世、现实中的人,除了去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外,应该有人最本真的一面,也应该使人的内心保持着那份纯净。

3.老庄生命之说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也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陷入迷惘、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近来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2010年药家鑫杀人事件等等,这些个案虽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普遍态度,但也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大学生生命观的脆弱性。在青年大学生处于求知识、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理性而成熟地对待生命,会酿成种种悲剧。老庄生命哲学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3.1珍惜生命

生命具有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在道家看来,金钱、名利、权势、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庄子认为世俗之人用宝贵的生命和自由来换取功名利禄,这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终为身外物所役使而不得解脱。这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人称为“倒置之民”。

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成长,沥尽了父母的心血。我们要带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懂得爱惜别人的生命。

3.2珍爱生命

生命是强韧的,它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又是脆弱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疾病暴发,又可以把人带向死亡。佛家说:人生如苦海,要经历种种的磨难,才会获得成功。人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没有认清生命和生活的区别,往往把生活的挫折、痛苦的感受视为生命的全部,一旦生活不如意,就妄自用结束生命的形式来解决,而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理智的。老庄则以一种比较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处事原则上,提倡守柔、处下,在生活中我们不必那么极端,在人世繁华中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自己保留一个纯洁、宁静的空间。守柔、不争的人生态度,却也让自己活得自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八章)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

另外,老子特别告诫人们应当“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可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3.3注重生命中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审美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会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是美?先秦道家以顺自然为德,也以顺自然、合自然为美。他们认为人为的礼乐是违反自然的,因而也谈不上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过多对私欲的追求会蒙蔽人的五官,污染人的心灵,损害人生。因此,他反对支配人、牺牲个体生命自由的美。相反,肯定和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素朴自然之美,个体生命自由的美。

庄子进一步否定了世俗中通行的美丑标准,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毛嫱丽姬与东施无盐的美丑并无两样,并且美是一种超越功利得失的个体的自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最后达到“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老庄对美的理解极为深刻,给人以回味启迪,欣赏美、追求内在美、精神美,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欢乐,心存感激过好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善于享受生命,注重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上的那份自由使得我们更能豁达地对待人世间的纷扰,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

当然,老庄生命哲学也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老庄哲学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智慧。以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以及重生养生的修养理论,指导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这样的指导是极为高明的。参透他们生命哲学的精髓,以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他们能以理性、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困难,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2]魏英敏主编.王泽应副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生命观教育 篇12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要通过新课程的实施, 来实现理性、健康和完善的生命教育。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 我们要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科学的生命观作为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要深入领会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 因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正确的生命观,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我们要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生命观, 从而使学生能够把珍惜自己、尊重他人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 明白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 没有了生命健康, 所有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要充分挖掘利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以苏教版教科书为例, 七年级第四单元第14课《生命只有一次》,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 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学习到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八年级第二单元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懂得要孝敬父母和长辈;九年级的课程, 使学生明白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因, 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措施。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们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能不断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 并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价值所在。

三、要在生活中挖掘生命教育素材,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主张“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外, 还应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 使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与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融为一体, 使课堂贴近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素养养成的平台。在教学中, 可利用一桩桩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案例导入课题, 如河北安国市流浪女遭医院遗弃身亡事件、小悦悦事件等, 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问题情境, 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 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等这些反面事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用“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 让学生知道生命高于一切, 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帮助别人, 以此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 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 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关怀生命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生命尊严,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赐予的生命, 以乐观的心态去悦纳生命、欣赏生命, 以谨慎的态度去尊重生命。特別要关注特殊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情绪更为敏感, 在一些问题得不列排解时, 更容易发生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 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 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上一篇:自动化测试实现研究下一篇:绿色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