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024-07-15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精选14篇)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1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也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激情,是导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为了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挥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课前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工作。

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我这样设计了“导学语”:同学们,你们都和谁赛跑过?小伙伴?爸爸妈妈?可是,你们和太阳赛跑过吗?和风儿赛跑过吗?今天,我们将和作者一起去和时间赛跑!听完我的话,同学们纷纷议论:和太阳赛跑?和风儿赛跑?和时间赛跑?怎么回事呀?他们已被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一个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氛围营造好了,他们已进入一种“乐之者”的美好学习境界,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主动地要学习新知识。

二、搭设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课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搭设一个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员,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活动起来,而不能让课堂只成为老师和几个学生的舞台。

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全体学生在认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和学生们共同整理了三个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②“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如何?③通过和时间赛跑,“我”明白了什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读自悟,并通过合作学习、研究讨论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看到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于是,学生们明白了,时间是宝贵的,和时间赛跑就会获得成功,然后我设计了一分钟的和时间赛跑的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段读一读。短暂的一分钟后,让学生交流一下刚才的一分钟的实践情况,结果,有的一分钟读了近300字,有的只读了不到100字。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与体验,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碰撞,领悟到和时间赛跑的乐趣。

三、及时评价,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堂上,不管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都应倡导真诚、客观、公正。

如果在课堂上能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和力量,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回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鼓励人格;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让他们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焕发异彩!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2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 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兴趣, 能使儿童情绪高涨, 脑细胞活动迅速, 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 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搭设舞台,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舞台上, 主角将不再是教师, 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教要积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 唱、跳、演, 画、做、玩。既可以搞同类词语联想, 也可以对对子、猜谜语, 朗诵比赛;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要求, 应有不同的“动”法, 使课堂“活”起来。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三、创设情景,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 创设情境, 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新课标》认为:在语文课堂上, 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 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及时评价, 激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积极参与做表率, 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 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 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活起来。对待优等生, 我一般都给予他们比较高的期望;对于那些中差生, 我会用微笑或眼神去支持, 鼓励他们多举手。这不仅承认了学生的进步, 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自信。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3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搭设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可能产生高效率。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要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最佳学习状态中。积极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包括听、看、说、读、思、写,唱、跳、演,画、做、玩。既可以搞同类词语联想,也可以对对子、猜谜语;既可以搞书法比赛、朗诵比赛,也可以搞演讲比赛、辩论赛;既可以点评推荐佳作、概要介绍名家,也可以进行作文竞赛、改编课本剧、模拟表演;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吕淑湘先生说过:“文学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创作思维的产物。”由情感入手,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使学生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美体验活动中尽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学习的主人,这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新课标》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及时评价,激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认识理解水平和知识驾驭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尝试中,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须加以引导,予以拓宽、引申、激活;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课堂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中下等生,稍不适往往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失去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当然提不起学习兴趣了。所以,教師要积极参与作表率,为学生呐喊、加油、助威,抓住时机给予奖励。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对待优等生,我一般都给予他们比较高的期望,说得好,我会说:“你的看法很独特!”而对于那些中差生,我会鼓励他们多举手,如果他们站起来回答正确了,我会带头给他们鼓掌,或者伸出大拇指对他竖一竖,让他知道老师很满意,他们哪怕回答有错误,也不去批评,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用微笑或眼神去支持。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进步。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4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今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而要实现它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数学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的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教师要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将结束的时候问学生们:这节课,你快乐吗?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快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这种“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三、转变教师角色的思考,让学生体验数学。

转变教师角色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一个高要求,不仅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要是学习的促进者,不能仅仅是教学的管理者,而要是学生的引导者。

我在授《角的初步认识》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教室里找出角,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认识来说说角是怎样的。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在讲解 “角有几条边?” 这个问题时,没有急于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然后在通过自己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四、架设合理的探索桥梁,让学生创造数学

数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

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例如:我在讲解“定义角的大小”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问题的挑战性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整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的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的再创造数学。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不断的“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知识会越来越深。

五、链接数学与实际生活,让学生应用数学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显示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使学生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我们应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5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然而,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音乐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和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 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了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失去了音乐的“精神价值”。而现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它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师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审美核心” 的活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构筑音乐课堂教学,通过音乐作品的音乐美和视像美来完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情智互补的作用。如:欣赏《春天悄悄来临》时,我抓住了作品音乐美的特征,紧扣音乐主题展开教学,运用听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将学生带进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情感体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水波荡漾似的分解和弦为背景贯穿全曲,主题充满歌唱性,乐曲旋律抒情柔美,似有春天来临,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之感;中间部分,乐曲显得更为明亮,犹如春光明媚,婆婆起舞的柳丝和着春风在唱歌;最后一段,持续的分解和弦犹如春风给人以遐想。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流连忘返。学生也在乐曲的感染下说出了热爱音乐、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二、“和谐互动” 的活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互动,“和谐”是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用美妙的童心和赤诚的爱心,搭建起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互动”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美,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才会焕发活力。如我参加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的《春雨音乐会》一课,在课堂上我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围绕创设“春雨音乐会” 的艺术情景开展音乐活动,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达,善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通过赏春雨、画春雨、唱春雨、奏春雨、舞春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达到了师生和谐共振、和谐互动。

三、“实践创造” 的活力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同样,音乐实践创造了音乐美。人们通过音乐实践把来自于生活的音乐作品还原成活生生的音乐形象,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美。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创造美,获得审美体验。我在一次课改实验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汇报课──《神奇小乐队》,我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物品中(如饮料瓶、小药瓶、鞋盒、杯子等)发掘音乐,动手制作各种“小乐器”。学生们通过观察、创造、动手实践,变废为宝。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真让我感到惊奇,制作的乐器可谓是“神奇之极”:有“小吉他”“小编钟”“小古筝”“小沙锤”“爵士鼓”等等。在课堂上,他们兴致勃勃地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交流了制作方法、演奏方法、音色,还兴趣盎然地敲出快乐的节奏。学生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体验到了创造的成功感。

四、“综合发展” 的活力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发展,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使学生的人格向完整、和谐的方向发展。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以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如《五十六朵花》一课,综合了艺术之外的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征的关系、风土人情与民歌风格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歌韵味的关系等。这不仅给了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对各民族的民歌有了了解,扩大了音乐视野,丰富了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充分体现了音乐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结语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心得体会 篇6

当教师仅仅是个“知识传授者”时,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时,教师的职业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教师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从“新基础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再次,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具备三种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要求。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新基础教育”使教师自身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研究与实践。

对话: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7

一、用心体验学生, 给予对话基础

1.从激发阅读兴趣, 到激活对话欲望

教育家那什维利认为: “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不愿意阅读, 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 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欢阅读、热衷于读, 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 而且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话的前提就是学生充分的阅读, 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失去了学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 那么对话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 只有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这也是课堂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师生共同对话的基础。如我在教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时, 我问学生: “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学生有说春季的, 有说秋季的, 有说冬季的, 最多的还是春季。于是我就选学生们最喜欢的朱自清的《春》教起。最终,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学习、积累语言, 在参与中发展自我, 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

2.从尊重学生思想, 到积极参与对话

赞可夫在《知识的谈话》中说: “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 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 孩子们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 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 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与到对话中, 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 托兰斯的研究表明: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对他们的对话欲望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可见, 尊重学生思想, 是师生对话的情感基础。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更关键的是, 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 教师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 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 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 清除自己的依赖心理,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用心钻研教材, 开拓对话空间

要实现课堂上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效地对话。除了尊重学生体验之外, 还必须建构在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于永正也曾经说过: “我备课没什么诀窍, 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 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 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 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 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 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时, 先要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 开拓对话空间。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与文本的默契程度加深, 对话水平也会越高、越有效。

1.向文本要空间

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充分感知。阅读时, 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 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也就是说, 文本给对话提供了凭据和依托。教师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引爆点”, 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 借以形成独特的体验,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如我在讲《“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 设计了一个问题: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救自己呢?”一时间, 学生的思维活跃, 都纷纷再次细细地读课文, 认真地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 教师应该善于从无疑处质疑, 引发学生再次品读文本的兴趣, 开发学生广阔的思维对话空间。

2.向生活要空间

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置之度外的, 教学前有意地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 从而在实际观察中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给对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空间。如教作文课《从生活中找“米”》这篇课文之前, 我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 有哪些是“米”, 并把它写下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等我教学时, 每个学生都写了满满的一张纸, 而且他们还说有很多事例没写进去。这样使文本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成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三、用心推进生成, 创设对话平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应该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 其间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 “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 具有重新构建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 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 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因此,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形成了不同的平台。

1.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对话

学生和文本, 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它是学生基于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基础上, 各种思维碰撞的结果。这里, 更应该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 需要充分地给学生以阐述、讨论, 乃至于辩论的权利, 从而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推进意义生成的动力, 也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体现。这里的对话和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它是教师进行合理引导的工具, 是引发下一个讨论的契机。教师就要时时留心, 有意捕捉契机, 营造对话的高潮。这样才能避免对话流于形式, 流于平庸。

3.自我内心的对话

各种对话过程中, 都包含学生、教师自我内心的对话。它是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 也是自我再创新的过程, 更是形成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 教师在对话过程中, 就要充分地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 并不是看似热闹的交流, 就一定是非常有效的对话。

四、用心赏识学生, 提升对话品位

如果对话的最终结果仅仅是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唯一的标准答案, 那么就失去了对话的真正意义。课堂中的对话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虽然通过对话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 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释放, 这才是给予教育者最为丰厚的回报。因此, 教师应用赏识的心, 点燃对话中的闪光点, 引发新的遐想。

一直很喜欢一则绘画上的话语: “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 天才能看出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哲人。”用心去赏识对话, 看似平凡的见解, 却是孕育天才的摇篮。

总之, 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话, 教师的“表演”就会有“观众”, 而且教师有时也是“观众”。重视了对话, 教师不仅忠诚学科知识, 更忠诚于教育的核心——学生;重视了对话, 体现了教师主导者的权力的同时, 也不会忘记教学主体的民主。语文教学中重视了对话, 既提高了理解的效率, 也重视了教学中更为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篇8

一、尊重生成、张扬个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尊重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不能因为课堂发展出乎意外而乱了阵脚,更不能为了掩饰尴尬,动用教师的权威来阻止它。

如在上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可不可以说春天不好的地方?”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教室里也戛然无声。怎么办?是不理他,当作没听见,还是教育他,不要乱插嘴。我略加思考,对他说:“说说看,春天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位同学想了想轻声说道:“春天天气不好,前些天爸爸答应带我出去玩,可连续两个周末都下小雨,没有去成,我心里很不开心。”话音刚落,不少同学也小声议论起来,似乎有同感。这时我敏感地感觉到;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价值,它贴近生活,能冲破思维中的一些定势。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这节课,咱们就来说说春天不好的地方把。”顿时,教室里像水滴油锅——炸开了,有的同学说,春天空气潮湿,衣服洗了很难干;有的说春天常下雨,少了很多户外活动;还有的说春天容易生病……大家对春天“数落”了一番,还互相介绍了一些解决烦恼的方法。为了引导同学辨证地、全面地看问题,我及时换了一个话题“春雨绵绵,空气潮湿有没有好的地方?”让同学们继续交流讨论。

二、捕捉生成,凸现价值

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学的价值取向,毕竟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学生对生成问题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指导作用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在热烈的交流之后,学生对文中事件和人物形象有了进一层的领悟后。当读到最后一节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看着这感人的情景,你最想说点什么?”围绕着这个问题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大部分学生都说船长舍己救人,是一位好船长,他真伟大!可一个学生冷不防“反战”一策:“船长,我认为你很傻,死得真不值得。”这是教师在课前是没有预设到的。此时,这为位教师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对文本理解有所不同的信息,临时改变了教学思路,以“船长死得真的不值得吗?”为话题让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阐明自己独特的见解。

正方:船长死得伟大,正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不止一命。

反方:船长死得不值得,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船长,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遇事冷静。假如他活着的话,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为航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方:是的,假如船长活着的话,可以为人民、为祖国做贡献。但是,舍己救人是一种美德,如果大家都为自己着想,社会将会变得怎样呢?

反方:为自己着想确实太自私,但关键时刻要比一比谁的社会价值大,一个拔尖人才换几个普通人,值得吗?

……

在正反方对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辩论,在乱而有序的辩论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文章主题理解深刻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培养。

三、巧导生成,激活思维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完全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意外生成在学生的情理之中却在教师的意料之外。课堂上教师要挖掘课堂中生成资源中的有利因素,巧妙地引导,推动教学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起小手,打断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什么颜色呢?”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学生渴求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了我——他们在等待我给予正确的答案。“春雨其实是……”我正准备告诉他们,但欲言又止了。 此时,为何不听听孩子们的意思呢。“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你们自己想想看!”我把这个“空白”留给了他们,学生用不解、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不过教师里马上又沸腾起来,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生1:春雨是红色的,因为春雨洒落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生2: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春雨淋在柳枝上,柳树就绿了。

生3:春雨是黄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生4:春雨是无色的,因为我们每次看到的春雨就是透明无色的。

……

多么富有独到的见解和想象力的对话啊!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包办代替,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空白”中,学生各抒己见、主动探索,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了答案。

四、拓展生成,焕发活力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在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度“增删”……

如教学《放风筝》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插图,用语言描述天空中的情景之后,又启发学生放飞想象,在插图上补画出一些美丽的风筝,展示时,学生发现有人连接风筝的线是笔直的,有人连接风筝的线是弯曲的。在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老师也插话了:“他们俩的话都有道理,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我也说不清,我看最好的办法是用事实说话,正好,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到时候请大家放风筝,认真地观察风筝线是直的还是弯的?”教师里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9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中提到了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已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我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实践和对别人成功经验的借鉴总结了以下几点对我们各科教学都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方面:

一、灿烂的微笑,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曾听一位名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我想,这句话不无道理。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课堂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激情进入课堂,必将使你的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三、幽雅的教态,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没有教态的帮助,一个人说话会变得很拘谨,但是过多或不合适的肢体语言也会让人望而生厌。自然、自信的身体语言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自如。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什么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举手投足都会在讲话,而且已经超越了讲话本身。孩子会对你的眼神,动作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你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畅通了。有了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还愁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吗?还愁我们的课堂没有活力吗?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10

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性真正焕发其生命活力

 

郑壮波

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如今,在课改浪潮的带动下,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演绎成“自由活动”;守旧的“师说生听”更新为“自主探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我们的学生往往得到的却是放任与浮躁,表面上看,我们的课堂轻松活跃,实质是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性的同时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看法:

1发现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认真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是我们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课堂上,我们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还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切实存在,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课题后,问“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①什么是表面积?

②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③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④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用?……

这些问题都是他们通过有效思考提出来的,可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当学会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实物,如:长方体的小鱼缸,引导学生发现有些长方体的表面不是由6个面组成的,那么该怎样求它的表面积呢?……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增强了数学意识和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

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教学时,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小小玩具店的场景,在台上摆了许多种玩具,并标了相应的价签,借助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我顺势问:“如果你去了这家玩具店,允许你买两种玩具,那么你想买那两样呢?”这时,孩子们顿时精神百倍,争先恐后选玩具,我接着说:“可是你们知道自己挑选的两样玩具的价钱吗?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计算,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我们要做一个“小小售货员”的游戏。

谁要是能准确地算出价格,老师就把你喜欢的玩具奖励给你!”小朋友们一听,跃跃欲试起来,因为他们都想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学起本课的新知,他们就非常的积极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购物时自己计算价钱。以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知,也体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求知过程自主,发展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还要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形式;甚至自己设计课堂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等多种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究、获取,努力实现求知过程“自主化”,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在课堂上没有暗示学生操作的方式、途径,仅提供出实验目标:“你能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吗?”从而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的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也充满了灵动性,并使学生明确了只要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都能剪拼成长方形,收到殊途同归之功效,在表面热闹的课堂外表下,掌握了新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了无限生机。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11

关键词:体验式;培智;语文

在对培智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一直进行理论教学,用感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看、听、做、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让学生通过直觉来对知识进行领悟升华,进而获取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文学素养。体验式教学就是把理论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这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关键。

一、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体验式教学

手脑并用,才能有效地锻炼大脑机能。我们虽然在进行语文课的教学,但是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比如,在讲解《学切萝卜丝》《今天我做饭》这些课程的时候,要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长是怎么做饭的。在上课的时候告诉老师和同学,最开始学生观察得可能很简单,就是把食物放在锅里用火加热就可以吃了。培智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进行细致的观察,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老师来进行引导教学,蔬菜在放到锅里之前,家长有没有把蔬菜切好呀?是切的丝还是块呀?这个时候学生会回家继续观察,通过老师几次的提示和观察就会了解到做饭流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帮助家长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剥一头蒜、打一个鸡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生活的体验,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在上课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因为学生在课前有了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对一些陌生的词汇或者生字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通过课文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

二、通过故事讲解锻炼学生的话语能力

培智学生为了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的是交流,要想交流就要训练学生的言语组织能力,培智学生很多时候反应能力不是很快,可能给人的感觉总是慢半拍,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反应时间。我们可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讲故事来锻炼学生的话语能力,比如,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学生在最开始只能说清楚有三只小猪,对于故事的细节表达不是很清晰。这个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关键词的寻找,找到故事中经常出现的词汇,把这些词汇的具体内容解释清楚。在这词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先写,把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然后再去说。通过这样的说和写的训练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培智学生的性格普遍很内向,在很多时候学生就会怯于表达,所以要培养他们在人前进行表达的能力,每一堂课都要找一到两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讲故事,即使说得不好或者表达不清晰老师也要给予鼓励,只有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学生才会越练越好。

对于培智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有长期进行培养的决心。培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欠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还有进行耐心的辅导。我们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变“活”,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老师的单纯讲,更多的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体验式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生活的氛围,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和表达,让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征宙,顿德华.语文生态课堂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8).

[2]钱圣霞.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生命化”教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5).

自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篇12

一、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创设生动的, 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一方面, 能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教育简单的讲述而言, 利用教学情境, 揭示主题, 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 在乐趣中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调动多项感官, 让学生展现自我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 不可能有高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在文本教学中, 我会先根据文本主题设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课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动口读, 动脑想, 边读边想, 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在这个过程中, 动手勾画出不明白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 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放飞学生思维, 让学生互动学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 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等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 给学生留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让学生去思考、去争辩, 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四、尊重学生个性, 让学生品味成功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 应热爱, 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心。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 更要留心观察, 通过适当的引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在教学中, 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和条件, 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 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能让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真正地动起来, 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篇13

一、识字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广义的识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两个方面。狭义的识字教学主要包括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这三方面。本文所指的识字教学当指广义的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识字的总目标是:

“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众所周知,识字、写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并学会一定数量的字词,才能理解书面材料,才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效率。同时,识字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结果却是高耗低效。其表现主要为字音教学时教师先把生字的拼音直接板书出来让学生读,读准字音后出示字形,让学生联系拼音和汉字进行认读,然后把拼音擦掉,让学生单看字形读准字音;字形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和综合汉字的组成部分,熟悉字的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最后达到掌握字形的目的;字义教学比较复杂,一般都是把生字和其他字连成词语来解释,再造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它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抄写、默写等多方面的练习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三、如何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人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我的体会是不宜依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的抄写来完成,而是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采用相应的教法以提高识字效率。其教法主要体现为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他们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运用表象进行直觉的“形象思维”,情境教学正是从感受形象开始,以情激情,符合儿童思维的特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生字的饱满热情。如教学《认一认3》时,针对“星”这一教学的难点,可以借助多媒体,显示星星闪动的画面,让星娃娃开始说话,跟小朋友交朋友。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学生要读好“星”字,与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认读“风”字。又如教学《识字4》一课时,师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树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躲在花丛里,螳螂掩映在树叶上,蚂蚁暗藏在落叶上)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唱着动听的歌。”老师顺势抓住挈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尖,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这样的认读汉字活动多么富有情趣!孩子们一个个指指点点,读得摇头晃脑,浑然忘我。

2、穿插游戏,拓展学习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姿的游戏、玩耍的世界中踏入校门,他们活泼好动,充满童趣,但持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游戏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因为他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童趣,诱使他们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活动:

1)叫朋友“名字”。学生用两种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会学、会认的生字,通读课文时强调别叫错朋友的“名字”(读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起书来,认起字来特别用心。2)记朋友“相貌”。认错人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既然与生字交朋友了,当然要记住这些朋友的“相貌”(字形),于是学生就想方设法记住生字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像老朋友一样待他们,不仅记得住,而且画得准(书写准确)。

(3)看朋友“做事”。一个个生字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而融入课文这个“大家庭”,就充满生命和活力,其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看朋友“做事”,就是看看生字在“家”中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意思。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地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同桌讨论等方法去挖掘生字的含义。如教学《识字4》,当学生了解了整篇韵文后,让他们戴上与昆虫有关的图或词的卡片,伴着“找朋友”的音乐自由游戏,找到一个伙伴;接着再找另一个伙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将枯燥的复习寓于快乐而又紧张的比赛中,再次让学生将所学词语与相应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又设计“小组合作做贺卡”的活动,请同学把刚才游戏的卡片取下来,贴在已经准备好的贺卡上,还可以画上其它东西装饰一下,要把图和词贴准确,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贴、动手画、动手剪,大家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通过活动,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3、自主探索,增强识字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如教学《认一认3》中的“日、月、光、雨”时,发给各组生字卡,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它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争当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在主动探究中认识了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在教学中没有过多的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能力。如《识字4》中,小朋友认识了昆虫,初步认识了有关昆虫及本课的词语后,就进入了学韵文,识写汉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让小朋友小组合作,认真朗读韵文,仔细观察汉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认真读韵文后,纷纷举手: 生1:我发现“蜻蜓”两个字,只要在“青”和“延”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蜻蜓”,大家跟我读“蜻蜓”。生2:我发现蚂蚁两个字,也只要在“马”和“义”旁加上一个“虫”字旁就成了“蚂蚁”,大家跟我读“蚂蚁”。生3:老师,我发现大部分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生4:我爸爸在昆山工作,“昆虫”的“昆”就是“昆山”的“昆”,我早就认识了。这是教学的瞬间,看似简单,却很精彩!他们自己开动小脑筋,观察字形,研究字形,展开联想,组织语言,说出了那么多答案,真是了不起的“伟大发现”。

4、及时巩固,提高识字效益

遗忘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从复现的形式看,应力求丰富多样,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变式训练形式。(1)卡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2)多种形式比赛读。利用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寓复习巩固于比赛之中。如小组“开火车”比赛,看谁认得快;生字默写比赛,看谁默写得对。开展这些比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好处,又能检查教学效果。(3)找字卡,做游戏。上好一课或一个单元后,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找出字卡展示,或两个小朋友,我读一个你找,你读一个我找。学生反复认读,看的次数多了,也自然地认清了所学生字的字形,读准了字音。这样比反复抄写汉字的方法,来得既灵活又省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口+十=叶,一+大=天等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5)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6)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7)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5、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据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位表上的姓名认真识记。没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2)在环境接触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学生学过了拼音,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阅读书报了。此时,教师可提供与学生识字量相当的阅读物,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篇14

古浪县大靖东关小学 许小兰 朱万香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课件]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著名的于澜老师率先在教育界发出了这样的呼唤: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勇于放手。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上一篇:八句唯美的语录下一篇:浅论高新企业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