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24-06-26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通用4篇)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1

小议“班班通”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贵州省瓮安第四中学

皮绿会

550400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在当今课堂教学中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结合本校“5115”有效课堂的改革,笔者初尝到了班班通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快乐,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班班通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此文从班班通的运用;班班通的运用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班班通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三方面阐述了班班通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班班通

语文教学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学校决定推行“瓮安四中5115有效课堂”,如今,这一教学模式已推行三个多学年,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15年中考中,这一教学模式下的九年级毕业生中考成绩刷新了学校中考成绩的记录),在实施“5115有效课堂”过程中,我初尝到了课改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快乐,特别是班班通在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我对班班通的运用与学生的发展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现与大家交流,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最初,班班通的使用对于我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相当新颖的教学手段,刚开始我真不知道如何做,因为多媒体的教学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把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拿到课堂上去,用班班通给学生展示,由于对多媒体课件和班班通的使用不熟悉,一节课下来,我经常是手足无措,学生们也是云里雾里,课堂教学没有了往日的挥洒自如,我的教学思路被这个新颖的教学手段打乱了。我的第一节多媒体课成了“尴尬”,下课铃响了,我草草收兵,狼狈离去。下课后,我对这节课作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第一:我对班班通的使用不熟悉;第二:我在网上下载的课件不适合;第三:我对课件出现的顺序不熟悉,我讲课的内容与展示的课件内容不一致,导致课堂出现尴尬。找准了问题的关键,我就开始着手去解决,我才知道,班班通的使用不仅仅就是放课件给学生看,它的使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班班通的使用,教师还要能自制课件,并且要把课堂的各个环节和课件的内容衔接好,才能保证课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和班班通的使用中,我感到迷茫,由于我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有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越是难的事情我越要去尝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有空就去听学校几个能熟练使用班班通的老师的课,向他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也能熟练掌握班班通的使用,我制作的课件也非常不错,在课堂上,我又找回了自信,我的课堂又充满了活力,在一次示范课上,我执教的《苏州园林》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几年来,我一直在用班班通上课,感觉这一教学模式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利用课件凭借班班通模式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形成信息空间,给课堂带来许多好处,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直观,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信息方面的传授方式,同时改变了交流方法以及教师备课、学生自习等方面受到的限制;班班通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实效性,多媒体课件让课堂的容量加大,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和渠道大大增加。班班通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班班通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和收获。

首先:班班通网络资源的运用,比较形象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班班通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境,能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觉感受,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我在网上收集了园林的图片制作成了一段三分钟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视频,感受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园林,在制作视频的时候,我按照本文的说明顺序:园林的设计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讲究图画美,图案美,色彩美来制作,学生一边欣赏视频,教师一边讲解,让学生们在感受江南水乡的温润滋生出的精致儒雅的园林的同时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运用视频把苏州园林的秀丽景色设置为动态效果,枯燥的内容顿时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了初步的了解,面对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习的灵感和兴趣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黄河颂》一课时,我深有体会,在制作课件时,我把自己在壶口瀑布的一张照片放在PPT中,当我给学生展示黄河的图片时,学生们兴奋起来了,就对着我问这问那,我一边给学生讲解图片,一边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然后又将我在壶口瀑布录的视频放给学生们看,学生们感受到黄河壶口瀑布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画面后激动不也,带着这种激情,学生们深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读出了黄河的惊涛拍岸,读出了黄河的万丈狂澜,整节课,学生们都兴趣高涨,激情满怀。这堂课效果极好,在兴奋之余,我想,这样生动直观有趣的语文课,学生们都喜欢,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主动投入学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班通网络教学资源以生动的画面给语文课堂教学增加了画面美,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了多渠道信息传递,为教学注入了新生机,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其次,班班通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实效性,多媒体课件让课堂的容量加大,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和渠道大大增加,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学校“5115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班班通”设备,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比如,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本次综合性学习包含的内容很多,要给学生讲解戏曲的发展,戏曲的种类,戏曲的角色,戏曲的表现形式,脸谱的知识等等,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这么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在制作课件时下花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是戏曲知识部分,我选取了重点的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其次是对戏曲种类的学习,我选取了黄梅戏的代表曲目《天仙配》、《女驸马》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黄梅戏优美动人,悠扬委婉的曲调,让他们感受这种芬芳的泥土气息,培养学生们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我还选取了豫剧代表曲目《穆桂英挂帅》、《花木兰》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模仿,有几个会的学生兴高采烈的跑到讲台上边听边舞,教室里充满了笑声,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掌握了这两种剧种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好得多;最后我播放了《说唱脸谱》音频,这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曲目,学生们可高兴了,边唱边比划,整堂课都在欢快的气氛中,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总之,充分合理的运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极大的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而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打造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但是,在运用班班通教学中,笔者也有一个小小的困惑,就是长期使用班班通教学,教师的板书就相应的减少,原本设计漂亮的板书被多媒体课件取而代之,原本规范流利的粉笔字也写得少了,这样长期下去,不知教师的板书这一技能会不会退化。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2

一、巧借“班班通”资源,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班通”资源的利用让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 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 我结合课文播放录像, 屏幕上瀑布的声响气势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 通过“班班通”资源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化静为动,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借“班班通”资源, 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优势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 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为释疑解难找到巧妙的突破口。如《詹天佑》一课, 学生对火车过青龙桥附近走“人”字形线路的内容难以理解。书上是这样描述的:“詹天佑顺着山势,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 一个在前边拉, 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 列车向东北前进, 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 原先推的火车头拉, 原先拉的火车头推, 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 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段内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瓶颈”, 而采用“班班通”资源将“人”字形线路和火车爬坡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 重难点不攻自破, 学生也更能深刻领悟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个中心, 启发了智能。

三、巧借“班班通”资源, 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 具有移情、激趣, 引起共鸣的作用。“班班通”资源的利用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 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 我利用“班班通”资源, 让学生一边感受优美的音乐, 一边欣赏神奇美丽的风光, 一边听着老师的范读, 不知不觉就被带进了可爱的草塘景色中, 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学生在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中也就提高了朗读能力。

四、巧借“班班通”资源, 提升思维空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班班通”资源的利用, 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 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登鹳雀楼》时, 我利用“班班通”动画演示, 指导学生观察画面, 启发想象。课始, 我用动画演示一个个广袤的空间, 夕阳依傍连绵的群山, 黄河远去, 滔滔入海——在浩瀚的天地间, 景物有远有近, 色彩有浓有淡, 一个动静交错、气势磅礴的绝妙境界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诗情画意了然于胸。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炫”起来 篇3

一、利用班班通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以前的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利用班班通教学,教师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贴近教材、为教材服务的资料来补充教材的不足,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享受到各方面的科学的信息,并有助于学生记忆。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讲述了地球的外形、位置、资源、现状及重要性,呼吁人类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文章短小,所牵涉的知识面却很广,如果只利用教材上的文字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但仅凭教师的一张嘴或是一两本资料书来扩展是不够的,也是枯燥的。利用班班通教学则大大不同,网上的资源十分丰富,有讲述地球的视频资料,有讲述宇宙的视频资料,有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有许多触目惊心的数据……教学时或前或后地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看或听,所取得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利用班班通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我们用语言难以描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难点”,这时即使我们磨破嘴皮也收效甚微,而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无声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因此,利用班班通设备教学,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突破。

《詹天佑》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事,课文中描述了詹天佑开业隧道和设计“人”字形路线两件事。在描述这两件事中出现的一些工程专业术语“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人字形线路”等,学生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面对这个难点,以前的做法是用粉笔画示意图来突破,虽有些效果,但不尽如人意。使用班班通教学,只要在网上下载相关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就很直观地理解是如何开凿隧道的,在“人”字形线路上火车是如何行驶的。这样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术语演绎得生动、有趣,不仅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还很轻松地突破了这个难点。

三、利用班班通教学可以有效地激起感情共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饱含深情,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受感染、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常规的教学方式要达到这点是很难的,而利用班班通教学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融入文本。

《有的人》这篇课文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但诗很平实,很难读出意味。于是我从网上搜寻到了由鲍国安朗诵这首诗的视频放给学生看、听,他那充满深情的朗诵让学生立刻受到了感染,顷刻间就对本诗有了情感上的认识,在之后的教学中便顺畅多了,印象也深刻无比。

(作者单位 吉林省安图县第三小学)

班班通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4

摘要:“班班通”工程的建设,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它以其独特的功能将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多方位的学习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还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我想就“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和运用谈一点认识。

关键词:班班通

小学语文

运用 “班班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事。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雷锋在泥泞的山路上抱着迷路的孩子及在遍布荆棘的路上背着老奶奶的视频,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播放配乐朗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提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唱中学,在唱中领悟。这样学生学习的欲望就更加强烈,学习的兴趣也更加的浓厚。

二、“班班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是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实施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

“班班通”是通过多媒体使学校每个班级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设备的充分利用,更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储备。

例如,在上《草》这首诗歌的时候对本师作者的介绍更加详细,让学生了

解白居易更多的资料以及其写过的诗歌,同时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了解更深。在上《想别人不能想》这篇选读课文时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将相似的文章或者相似的画面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在上《可贵的沉默》这篇精读课文时,就可以将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短片进行放映,让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大文豪的杰作。同时,可以将《游子吟》这样的诗歌教学生读诵,将高尔基《母亲》这样的作品进行粗讲,让学生了解外国作家的名著。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展,了解本国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外国作家的相关著作。这样,知识越积越多,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得到提升,其综合素养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

上一篇:特殊儿童培智数学教学下一篇:规培人员评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