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精选15篇)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1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盐田中学邹年宝
今年(2014年)暑假,我们学校添置了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室实现了上网、演示课件和视频播放,班班通走进了我们初中课堂。
“班班通”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字体大,学生看得更清晰,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在教学过程中,颜色、声音、动作时空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因为它充分满足了学生眼睛和耳朵的感官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班班通的使用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相比,有了“班班通”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首先,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变了。
第一,教师的备课方式改变了。“班班通”的实施,促使教师“换笔”,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我们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进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当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然后通过网上“资源共享”互相交换我们的课件、教案,极大的方便了我们集体备课。
第二,教师的上课手段改变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让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的学习方式,对网络知识的掌握,能否快速正确有效地通过网络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衡量现代人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数学名人故事,如何通过网络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等。
最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班班通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声音、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吸收率,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班班通设备以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乐,给数学课堂教学增加了音乐美、画面美,为教学注入生机,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2
语文学科在此拥有更为广阔的课程资源,对“班班通”使用的价值是有目共睹,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班班通”的功效呢?
一、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趣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老师依然拿着一本书、一支粉笔进行教学的状态,所以偶有机会跟着老师进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便高兴得不知所以。随着学校“班班通”的开通,这种教学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是改变了教师以往把教学用书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当作应对教学的法宝的状况,他们充分运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及时获取大量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图片、文字、音乐、音频、视频素材,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最合适、最新颖、最具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过程;二是改变了学生以往机械、单调、枯燥的学习状态,他们通过网络,积极主动地访问那些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九寨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班班通”协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课前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泉城的图片或音像等资料。2.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走进九寨沟,走近那里的雪峰、湖泊、瀑布、珍禽异兽。3.引导学生梳理从生活中和互联网上搜集来的有关九寨沟的图文资料。4.小组内互相交流。5.代表展示,全班交流。6.继续开展同题材课外同步电子阅读,了解祖国的风景名胜。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九寨沟的距离,变抽象的感悟为直观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班班通”的开通,我们的教学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先进。不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注意的是,我们应适时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筛选、加工相关信息,并引导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感悟、内化和迁移。
二、加强信息交流,实现相互促进
虽然信息技术在若干年以前就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但不得不承认,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公开课教学之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但随着“班班通”的开通,信息技术必将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加强信息交流,实现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互动平台,让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交流的工具走向教与学,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学生与家长、与其他社会人士之间的互动,实现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在学生作文评讲、作业评改等方面进行互动,通过这样的互动,达到相互作用、共同成长的目的。
下面,本人具体谈一谈如何利用信息交流工具,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协作学习。
1.利用实物展示台评讲学生作业
以往的学生作业讲评一直停留在一对一,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这样的互动虽然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效益并不明显。因为,学生的目光只停留在自己的作业上,很少能感受到别人作业中的优点,不能扬长避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思维容易受到局限。自从开通“班班通”以后,我积极利用实物展示台评讲学生作业,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通过展示优秀作业,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作业与他人作业的差距;其次,通过作业展示,学生明确了产生错误的原因,能及时进行整改;更重要的是,评讲学生作文时,通过实物展示,改变了以往读一段、评一段,前读后忘的状况,能够让学生的思想、目光集中于一处,在读悟中细细品赏好词佳句,感受习作的精妙之处,从而真正实现以作文评讲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
2.利用 QQ、飞信在线探讨语文教学问题
对于小学生及其家长来说,交互性更强一些的信息交流工具,应该是QQ或飞信。QQ在语文教学、家校联系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在线文字传输、语音交流或视频聊天等,而且还可以实现群内互动。教师或学生不管是谁,不管身在何方,也不管在何时,只要能上网,都可以在相关群内发布语文信息,同时可以在群内查找或咨询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而“班班通”就能够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全班同学。
比如,每过一个星期,我就会在本班QQ群内发布教与学方面的信息。同学们通过QQ可以及时了解到班级最新的语文学习动态,很多同学还能根据班级学习动态查找相关的资料,发表自己的感悟,甚至开展互动交流讨论,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协作学习。有时家长也会加入其中,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群内的资料进行筛选、整合,并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共同交流,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并富有情趣,再加上课堂中展示的都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自然乐于学习,学习气氛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因而会收获比常规教学活动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3.利用 Blog 进行自主写作交流学习
Blog即网络日志或博客,它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流工具,更是为广大师生搭建的一个沟通反思、知识共享、展现自我的平台。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学生学习交流、评价资料,把更多的学生吸引过来进行群体协作学习。
自学校实现“班班通”后,我们就开通了一个班级习作博客,鼓励学生自主写作,交流学习。学生的习作兴趣空前高涨,不断有好作文在上面发表。我还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优秀作文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写,还学会了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其中点击率比较高的优秀习作,我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全班同学都去读一读、评一评。这样的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喜欢写、愿意写,俨然把班级博客当成了自己的温馨家园,日日耕耘,夜夜灌溉。
三、拓展语文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布鲁纳根据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创设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而不是死学现成的知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学习探究已经成为教育界最为推崇的发现学习模式之一,而在网络探究模式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互碰撞交汇,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调查错别字,做好小卫士”为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网上采集、撰写报告的流程开展活动,最后在网上传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又如:在“我的宠物”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旁边再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环境等,也可以围绕这种动物自己制作网站。
通过借助网络拓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主题的了解,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使用“班班通”教学体会 篇3
首先应用“班班通”设备,可以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的时候,过去的传统教学只能凭借老师口头上的讲述,最多只能出示一些有关的图片、漫画,而有了“班班通”设备以后,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当年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珍贵画面和现代拍摄的电影《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讲课的同时放映给学生看,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精神,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了情景之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高涨。又例如我在八年级语文《雷电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单凭口头讲解,即使老师的口才再好、词语再丰富、描述再形象,学生也很难将课文所要表现的场景再现于脑海中。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网上的风、雷、电等有关图片、视频展现出来,学生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下子就能“入戏了”,然后在悲壮、激越朗诵中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其次利用“班班通”设备,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讲解内容。如在教《庄稼》一课时,文中有九种庄稼分别是: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对田野里的庄稼很生疏。本课的教学内容对这些五谷不分的城市学生来讲倒成了难点,怎么办? 一部表现庄稼生长过程的电视纪录片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本片细致地介绍了以上九种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同学们看过后兴致极高地进行了描绘:春天,庄稼苗一片绿油油;夏天小麦成熟了,田野一片金黄,穗穗大苞米棒子结满了红樱;秋天,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株株高粱穗像北国醉汉的红脸,大豆棵上结满了黄橙橙圆鼓鼓的豆荚;冬天打谷场上粮堆如山,农民踊跃向国家交售余粮。这堂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育了尊重农民伯伯劳动、珍惜粒粒粮食的情感。
再有利用“班班通”设备,丰富语文课堂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初语文课文中,不乏小说和剧本,而单纯依靠文字来理解教学内容,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尤其一些国外的作品,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生动可感的电教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事物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看看桂林吗?想看看甲天下的山和水吗?”学生听后都高兴极了,异口同声回答:“想”于是,在温婉流畅的钢琴乐曲声中,我出示了“桂林山水”的录像,并向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秀丽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动情的朗诵,使学生个个如痴如醉。在教读《范进中举》《变色龙》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也可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理解人物和故事情节,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 篇4
篇一: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
随着班班通的开通和近一个学期使用,我收获颇多。
使用班班通资源,方便了我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字体大,学生看得更清晰,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
而我也利用班班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班班通的资源丰富,我任教的学科有美术、品德,以往上这些课,都是老师干巴巴的说教,而今通过班班通也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多彩的世界,信息知识量进一步扩大,了解的内容也更丰富,即使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的或者学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但是,再好的资源如果准备的不充分或者没有及时备课的话,上课时会显得很被动,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张幻灯片的内容是什么。每位
教师备课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是所有的班班通课件或者拓展都适合自己,要学会有选择的利用,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所以教师一定要事先备课,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删除那些无用或多余的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班班通的功能。
我任教的有语文学科,我认为班班通的课件不是每课必用的,教师要能筛选,增减内容,我就将自己设计的课件进行上传,因为那是适合我的,只有适合的东西才是值得利用的。语文学科有朗读、背诵等隐性的知识,这些只是通过课件是无法学习到的,只有学生反复去读,反复体会,才能印象深刻,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绝不让课件泛滥,必要时关掉课件,让学生注意听、认真读、用心悟,反复斟酌和思考,比直观的课件更有效。
任何东西利弊都会转化,尽可能发挥利的一面,为学生展现一个既丰富多彩又有自己感悟的课堂。
篇二:“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
过去,农村初中条件不成熟,设备不完善,学生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仅仅局限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落后条件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活动没有新变化,特别是人教版实验版一些新增加的内容,落后的教学
设备已经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更是缺少好的媒体来达到动态演示的良好环境,因此学生的思维开发跟不上,获得数学信息的机会也不多,造成了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去年,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管组领导的殷切关怀下,我们学校添置了多媒体设备,使多个教室实现了上网、演示课件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班班通走进了我们初中课堂。“班班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颜色、声音、动作时空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因为它充分满足了学生眼睛和耳朵的感官需求,兼顾了学生学习参与行为,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班班通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尤其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相比,有了“班班通”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在这里,浅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变了。第一,教师的备课方式改变了。“班班通”的实施,促使教师“换笔”,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我们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进行备课,进行课
件的设计和制作,当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然后通过网上“资源共享”互相交换我们的课件、教案,极大的方便了我们集体备课。第二,教师的上课手段改变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让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的学习方式,对网络知识的掌握,能否快速正确有效地通过网络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衡量现代人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数学名人故事,如何通过网络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等。
最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班班通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声音、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吸收率,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班
班通设备以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乐,给数学课堂教学增加了音乐美、画面美,为教学注入生机,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经过最近的使用和教研,我觉得班班通的使用并不容易,班班通可以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兴趣浓厚,可是如果用的不恰当或是用的度把握不好,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班班通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努力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班班通”让教与学更轻松,“班班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以上几点,足见“班班通”带给我们当今教学的重要性,作为现代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班班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加强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更新,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了好的学习氛围,更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班班通使用心得体会 篇5
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时候很好的方案并不能够施行,或是并不能很好的施行,从而使这个理念成为了空谈。然而,自从学校有了班班通后,语文教学与网络结合就变成了现实,不再是公开课时的表演了。
首先,利用班班通,我觉得有效创设优越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可以使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感受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展示的教育内容。于是,我大胆的运用网络条件,进行了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教学时,我利用班班通,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三顾茅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剪切成了一个个小的视频,在上课时按照课文内容的授课顺序放给学生看。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看“三顾茅庐”的视频时,不用我要求,自己就主动去翻书,寻找课文与视频短片中的异同,对译文的掌握也变得轻松了。甚至到了下课,很多学生还恋恋不舍,主动要求我再讲一会,这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从未遇到过的。
另外,通过班班通和讲授课文相结合的手段,也让我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很多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我询问关于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并且自动自觉的回去阅读这本大部头的小说。
实践证明,学生的自学所得大大胜过于教师永不停歇的讲解。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这次教学,让学生的兴奋度持续了很久,也让他们对以往抗拒的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会促使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了主动去找书,主动去看书,这对他们以后语文学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法用考试成绩和分数来衡量,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我觉得班班通的使用并不容易,要面对来自传统观念和家长的压力,而且需要注意的很多。班班通可以给学生新鲜感,让他们兴趣浓厚,可是如果用的不恰当或是用的度把握不好,反而会影响正常教学,造成一种喧宾夺主的情况。
在刚开始使用班班通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有的时候我也在授课中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体,有时候就脱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真正收获少的可怜。而且繁多的资料可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多余的动画转移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究竟要学什么,究竟学到了什么。
另外,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忽略了自己的一张嘴,更忽略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而这些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源远所不及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升华,深化的过程,教师课堂语言的丰富多采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积极性,是教师个人风采和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不应该被冷冰冰的机器所代替。
在一些现代文教学中,我有的时候 将精力花在了去制作漂亮的幻灯片上,从而忽视了去研读教材.这样虽然使学生获得很好的视频享受,但忽视对文本的感知,因此我觉得使用班班通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熟悉课本.
使用班班通设备的体会 篇6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今年暑假学校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在四个多月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网络给学生增加出更多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解决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老师的问题。图片的演示,再加上相关动画,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加深其形象记忆。每当我打开班班通是我感觉孩子们就很活跃,这节课效果就很好,比如,在上《观察的范围》这节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Flash动画,很多学生反应热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知识的陈述。再者,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善了教室的环境。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的粉笔板书,擦黑板的次数在减少,粉笔的粉尘在减少,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身体健康,美化了教室环境。我认为利用班级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地影响,应该大力发展完善农村多媒体教学设施,对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7
“班班通”的应用,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当前教学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 而学生则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在教学中, 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材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 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 生动直观地展示出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课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 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从而优化了教学环境, 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 把知识的教学渗透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例如, 学生对《植物的一生》中的一个知识点很感兴趣, 它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该内容进行了补充, 增加了课时量。学生根据“种子成长”这一主题, 确定研究方案, 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 将所搜集到的有关图片、资料进行整理, 制作成演示文稿, 利用设备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植物的各个部分 (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同时配合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等, 让学生抓住各类动植物的特征, 掌握了一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班通”辅助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学生往往会因某种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大家知道, 导入部分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环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设计, 在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形象、更直观。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火山与地震》一课中, 先分别播放一段关于火山爆发和唐山大地震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错位、树木被连根拔起的景象。学生被这恐怖的画面惊呆了, 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地震的情况说给同学听一听;再从现实中来推测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壳的不断运动, 地下的岩层受到承受不住的地球内部的压力的时候, 地壳发生了断裂, 这时地震就发生了。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兴趣被调动起来, 进而揭示课题“火山与地震”, 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同时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 把书中静止的图片通过计算机进行加工, 配上动态的动画形象和相适应的音乐, 通过屏幕展示出来, 给学生创设了情境, 让学生获得多种感官的体验, 调动了学生良好的情绪,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学科的应用确实达到了预期目的。
运用“班班通”, 有助于突破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受直观性、空间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因素影响, 科学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枯燥、抽象、难懂的知识点, 教学时这些内容就成了难点。如果运用多媒体软件, 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知识点表现出来, 就能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例如, 小学六年级的《看星座》一课, 认识各种星座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课堂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我利用看星空软件, 将复杂、难懂的天文奇观搬进课堂, 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教学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 教学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 在《混合身边的物质》的实验教学中,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气泡的现象是明显而易逝的, 大部分学生都能观察看到, 而燃烧着的火柴容易熄灭的现象却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明确感受到。我通过播放实验视频, 使学生清楚了解了实验方法, 并在火柴未熄灭之前暂停视频, 让他们先猜一猜, 把重点移到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上, 并结合看到了气泡现象, 从而有效解决了本实验的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文本、图片、录像、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制作成各种课件, 不仅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 而且扩宽了思路,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有效地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班班通”的应用, 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 它强调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但科学课有些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 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抽象、陌生的, 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 把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进行开放式教学, 引导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探索宇宙》一课, 学生对天体的运动充满好奇, 但又觉得非常神秘不易理解, 如果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做成网站或者课件,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或者其他渠道查询、收集、整理文字与图片等信息, 结合教材内容, 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 通过模拟实验展示出来, 然后组织交流,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自主了解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这样, 不仅能够很好地突破时空限制, 将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 而且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 思维的空间拓宽了, 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班班通”的应用,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始于积极思维, 始于动手实践。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 多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 思维活跃, 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实现教学个性化,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认识船》一课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船的知识, 与同学交流、探讨。最后鼓励学生设计未来的船, 学生非常感兴趣, 他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出了海、陆、空都可以航行的船, 利用太阳能航行的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 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 需要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中去, 只要合理、恰当、科学地运用“班班通”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和愉悦的学习氛围, 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剑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B/OL].http://www.pep.com.cn.
[2]刘向永.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3) .
“班班通”建设有效促进初中教学 篇8
初中教学中的“班班通”建设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整合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校校通”工程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拓展工程。
“班班通”建设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因特网、教育信息网、校园网的普及,教学方式也亟待更新。如果没有“班班通”,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学校建好各类资源库,为“班班通”在初中教学中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初中“班班通”教学功能的关键是软件是否能充分实现。“班班通”建设不仅重视硬件的投入,还重视网络中关键性应用软件的配置和资源库的建设。在资源建设上宜采用购置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挖掘潜力,开发和不断完善网络功能。
“班班通”建设的优势
1)把教育教学信息传输到每个班级,把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教学管理等系统需求充分整合,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体系中,是“班班通”工程的重要功能。使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得以解决。
2)突破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水平。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去对新的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班班通”建设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调动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利的。
3)使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提高。对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4)丰富了学校教育内容。“班班通”工程就是从手段和理念上一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网络通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每一间教室,运用于大部分课程中,教育资源充分共享。
“班班通”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区域性的“班班通”试点工程应进一步做好通用性、共享性研究和规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滥用”班班通,传统教学中的精华还应继承和保留,与“班班通”互为补充。
对“班班通”建设在初中教学中的建议
结合班级生源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班班通终端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避免华而不实,形式主义;抓好环境管理,积累资源,建立校内共享平台,完善教学设备和资源的保管和维护;探索经验,掌握最新消息,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为学生创造更为开放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6,(9).
[3]方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2008,(3).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云硐初级中学)
班班通教学一体机使用培训讲稿 篇9
1、开关班班通设备
开机 :按下电源开关→遥控器打开显示屏→右侧下键启动电脑 关机 :开始栏→关机→关闭电源
2、选电子课本、课本的页面布局
通过年级选择功能定位课本的年级和册别,点击相应的学科科目,从而进入电子课本的授课界面。用户还可以通过快速通道直接进入电子白板界面进行教学。
进入电子课本界面,可以使用两侧工具栏和下方的常用工具栏在电子课本显示区域内进行操作,实现课本内容的即点即读、翻页及页面缩放、课本标注和擦除、即时板书、重点内容聚焦讲解等功能,进行各项教学活动。
3、教学内容即点即读,视听同步,页面缩放及课本定位
电子课本内容支持无失真多级放大功能,便于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授课内容。电子课本还提供了目录定位和跳转页面的功能,用户不仅能够对电子课本进行翻页,还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的课本页面。
4、课本标注及相关功能
电子课本提供了硬笔、排笔、激光笔、荧光笔等多种类型的标注笔,黑、红、蓝等多种颜色的笔迹,以及点擦除、线性擦除、区域擦除、全部擦除等擦除方式。
5、课堂教学的即时板书
系统提供了随写黑板功能,教师可在黑板上书写不同颜色的板书,也可进行擦除。使用随写黑板进行板书,书写范围更大,随写黑板的大小和位置可以进行任意调整。
6、重点内容的聚焦讲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系统提供了“聚焦”功能,可以突出显示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同时,支持聚焦内容的“即点即读”和多级放大,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讲解。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7、电子白板功能区域。有侧边、底部、页面内容工具栏。
8、书写、擦除及相关功能
电子白板具备了基本的书写、标注、板擦等功能。笔形可以选择普通笔、排笔、荧光笔和激光笔等,书写或标注的颜色可以任意设定,书写或标注的内容可以随时利用电子板擦擦除。
点擦除、线擦除、区域擦除、全部擦除。启用擦除方式后,点击页面任意处,即可擦除当前页面内的所有笔迹。
9、小提醒
桌面和c盘不要存放东西;放学必须及时关闭电脑;使用互动电子白板书写时或触控时,请先查检一下白板上面和边框四周有无异物,如果有请及时清理,它会影响您的触控或书写效果;当学生使用互动白板时,请指导其正确使用;严禁使用油性笔,如使用油性笔会留下无法清洗的痕迹,如需清洁板面,可以先用低浓度酒精湿棉布擦拭,然后用干布擦干板面;避免用硬物敲击互动白板;班级做清洁的时候要洒水,尽量少产生灰尘,不要让电子白板和投影机沾水。
10、网络资源:
平常备课的电子档、ppt提前上传到“360云盘”、“安徽基础教育应用平台”,上课时可以调出来使用。
学校“班班通”使用制度 篇10
1、教室的计算机桌、显示器的方向和电视的位置不得随意变动。
2、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私自使用计算机设备,不能随意按电视面板上和遥控器的按键。
3、教师能正确使用教学设备,发现故障和问题及时向信息中心报修,确保正常使用,不得随意维修。
4、严格遵守上机操作规范,不得携带非法、盗版VCD、DVD盘片及未经信息中心许可的各种软件、U盘和Mp3上机使用。
5、不得在计算机上安装与教学无关的游戏、聊天软件,更不得随意安装更改计算机程序软件设置。
6、使用“班班通”设备时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完毕必须及时关闭各类教学设备,放学后关闭电视机、计算机和总电源。
7、“班班通”的所有设施未经信息中心许可,不得由任何人带出各班教室。、学校信息中心将不定期对各班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将在周会上公布。
9、上班期间,不准进行与教学无关的电脑游戏、听音乐和网络聊天等。
10、上课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任课教师禁止在教室使用计算机。
11、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管理制度》,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他人计算机系统删改文件或发布他人信息。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送信息,侵犯他人隐私。
12、保持各设备的清洁,不在计算机桌上乱涂乱写,不把粉笔、黑板和书本放在计算机桌上。
13、做好电视机屏幕,计算机显示器、主机及计算机设备的保洁工作。
14、夏季雷雨天不得使用计算机、电视机,同时切断总电源。
在教学中“班班通”效能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班班通;教师;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80-01
一“班班通”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受到高度重视。而“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为广大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1、“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几乎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终身在学习。” “班班通”拓宽了教师的学习范围,它将教师培训远程化、网络化,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樣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内容。
2、“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40多个问题,不可能!”班班通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利于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成长。
二、“班班通”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班班通”教学模式,它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形成信息空间,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授方式,改变备课方式,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班班通”改变备课方式
“班班通”实现了备课方式的革命,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在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将自己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交流论坛栏目。这样不仅可供自己调用,还可供互联网上与同仁进行资源共享。
2、借助“班班通”,优化课堂教学
(1)营造特定氛围,优化教学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班班通”介入语文教学,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导入内容,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美、自然美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和净化。
(2)合理运用,突破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降低讲解难度,可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传授知识的目标。[3]如《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的辉煌图片,播放有关片段。如果这时让学生说说脑中圆明园的样子,相信他会说得美轮美奂。显然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运用“班班通”,活跃教学双边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互动的效果决定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往的教学,教师想了许多办法来促进教学的双边互动,如卡片式、游戏式等,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互动无疑会因其单调而被逐渐否定。如果我们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促进师生互动,则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多元化。
三、“班班通”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
“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它把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精心设置、合理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班班通”中的录相、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如:播放一个按写字笔顺依次出现的动画,小学生是很乐意看动画的,这样学生看着动画就会在无意中学习了字的笔顺。
2、运用“班班通”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音响世界,通过五彩缤纷的信息呈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七颗钻石》时,为了让学生对爱心的力量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播放课文的范读录音和动画资源后,又搜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
3、利用“班班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班班通的使用,带来了海量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的,在网上获取所需的阅读材料,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水平就提高了。此外,教师在班级的背投上,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优秀的作品可以推荐到网站接受语文同人或学生的点评。
“班班通”工程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等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处于基层的广大农村学校。“班班通”以“通”为落脚点,满足了农村教师提高自我能力的愿望,满足了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为国家提升基层教师专业成长和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12
关键词:班班通,创设情境,开阔视野,丰富教研,德育结合
“班班通”就是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优势结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信息媒体集成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
三年前, 李渡小学开通了“班班通”,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所有教师都激情高涨, 努力探索在教学中怎么运用好网络资源。大部分老师能熟练地从网上下载课件、修改课件, 或自己制作课件应用于教学之中。本文就“班班通”在自己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多以课本的插图或仅凭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但很多时候, 也是力不从心, 整个课堂效果欠佳。自从“班班通”使用以来, 我才真正找到了一位教学的好帮手。笔者将网络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创设情境。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于是, 每天的我都有一股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 这些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时, 事先请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作者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因此, 在学习本课时, 学生不会感觉陌生, 在课堂上都十分活跃。通过直观的课件, 让学生观看李大钊不同时期的照片, 感受他因为敌人的严刑拷打, 以至于如此沧桑。通过学生们对敌人的痛恨, 对李大钊的敬佩, 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中, 我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常常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 加之教师的讲解, 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 “班班通”为我们解开了难题。如在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利用“班班通”电子备课, 用上一段小女孩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 光着脚卖火柴, 最后, 冻死在街头的视频同时配上一段凄凉的音乐, 很容易就把孩子们带入情境。在此时,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老师只是说一句:“孩子们, 一起来吧。把你内心的声音读出来吧。”作为教师, 所收获的是无尽的感动。我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着的泪花, 听到他们心里颤抖的呐喊。
二开阔视野
以前,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在作文课针对写作要求, 讲解写作方法,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练习。学生们往往是磨破脑袋, 才硬生生地写了出来。虽然, 班上也有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优生, 但对于如何提高大部分孩子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 一直困惑着教师。自从有了“班班通”, 作文课不再是每周固定的周三, 从课文出发, 在课文学习后, 抓住一个共鸣点, 提出写作要求, 即兴创作。
如在学习完《北京的春节》一课后,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京人过春节的各种热闹场景, 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开阔视野。引导他们畅谈我们本地的传统节日。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 思维之门大开, 很快就完成了写作任务。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互相评价, 加以完善。优秀的佳作源源不断。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 每天的午自习时间, 由班干部组织大家看中央新闻, 让学生了解世界, 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达到“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的效果。
三丰富教研
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媒体使用得当,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 同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在争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读音。于是, 我直奔教室, 打开“班班通”电脑, 在百度中收索。最终找到了答案。大家都纷纷赞不绝口——“班班通”, 太给力了!
四德育结合
作为教师, 经常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可是, 单凭苦口婆心的讲述, 往往会是事倍功半。于是, 我就鼓励班干部, 从网上搜集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或视频, 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播放给学生们看, 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感想。一段时间下来, 大家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还记得以前的家长会, 都是老师唱独角戏, 家长们总觉得没意思。自从有了“班班通”, 方便了不少。如这学期的家长会上, 我下载了一个名为《和孩子在一起》的视频给家长们看, 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纷纷表示要多陪陪孩子, 多理解彼此。我还制作了表格, 展示了班级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家长与孩子互动, 表演节目。整个家长会气氛特别活跃。
“班班通”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 更带来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也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我们相信, 只要将“班班通”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中, 充分发挥它独特的优势, 就会对优化课堂教学,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班班通”管理使用之我见 篇13
2013年7月份之前,我们学校的学生上课所能利用的信息媒体的辅助教学极少,仍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于是学生感到上课时枯燥无味,学习兴趣降低。2013年的暑假教育局为我校配备了“班班通”教学设备,“班班通”设备的开通,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我校的现状。
自“班班通”使用以来,大大提高了我校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高兴之中也夹杂着烦恼:系统打不开了,键盘鼠标坏了,触屏没反应了,教师使用时也经常随意删除文件„„经常是这个问题刚解决,那个问题又来了,“班班通”的应用成了头等大事。那么“班班通”该如何应用自如呢?在实践中我们学校尝试着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行之有效,现在把它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普遍提升全体教师的应用技能
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班班通发挥最大效益的根本。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是普遍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技能的主要手段,贵在长期坚持,可采用分阶段、定任务、集中培训和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班班通”刚引进,有些教师不会使用,再加上我校教师年龄偏大、部分教师电脑知识较为薄弱,对多媒体教学力不从心,也有部分教师不会制作课件,还有一些教师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要想更好地使用“班班通”,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就需要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所以我就安排了一些培训内容。
首先,利用投影仪对教师进行基本操作培训,并利用每周一时间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的培训,及教学课件制作、使用应用方面的培训。
其次,制定了“班班通”的使用流程。下课时,如无其它教师等侯使用,教师要正常关机,锁好,并将登记表交给学生管理员,如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反馈。
最后,要求教师不得在计算机上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更不能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教师在使用时要保持各设备的清洁,避免用湿抹布直接擦洗白板,以免电器短路;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及校园网络发表违法、违规言论;对外来磁盘及U盘使用前必须杀毒,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二、开展“班班通”学生管理员的培养
每班推选一名“品学兼优、有责任心、对电脑有极大兴趣”的学生为“班班通”管理员,利用每周一下午的自习课进行集中培训,协助教师用好“班班通”,并要求他们做到如下几点:
管理钥匙,及时上锁;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师安排下播放有关内容,及时将教师上课登记表交到电教室;不得将钥匙交与别人;及时向学校反映各种问题、意见、建议;出现问题及时向电教室反映或直接向校长汇报;负责“班班通”的日常维护;如实记录教师采用“班班通”使用统计表,并上交教导处。
通过操作培训,学生管理员都能对“班班通”进行基本维护,即使系统瘫痪,我的管理员都可搞定,至于屏幕调整、安装播放器、OFFCE激活对他们更是小菜一蝶。现在的他们是我的得力助手,他们把“班班通”管理得井井有条,既锻炼了他们,又解放了我,效果很好。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任何事情都要有制度来约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责任明确。班主任是学校指定的本班“班班通”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职责如下。班主任职责:
1、负责“班班通”硬件的保护,确保不丢失不损坏。
2、出现人为损坏,由班主任先行赔偿,24小时内把赔偿款交到会计室,然后由学校保卫科配合班主任追查追偿。
3、除学生管理员外,其它学生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操作该设备。
自从制度执行以来,我校“班班通”从未损坏,每个班的“班班通”设备都工作正常。完善的制度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并让我校派出代表学校向全县中小学传授经验,加以推广。
四、督察“班班通”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为了发挥“班班通”在教学中的作用,督促教师使用“班班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由学生管理员填写每堂课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情况的记录表。
2、规定每位教师采用“班班通”上课应该占其课时的三分之一,并如实填写登记表,交给学生管理员;所制作或者借鉴的课件占其课时的十分之一,课后及时将其课件上传至学校QQ群,供师生借鉴学习备查。
3、奖励学期结束由各科任课全体教师评选使用“班班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及优秀课件。
五、使用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为更好地保护“班班通”设备,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下列事项: 遇雷雨天气严禁使用“班班通”设备,并及时切断设备总电源,设备放置处的门窗需关闭,防止雨淋或雷电造成安全事故。
确保 “班班通”教室整洁卫生,安全有序。打扫环境卫生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扫地时尽量不要带起灰尘;擦拭设备宜用拧干的软布,严禁使用酒精类有机溶剂清洗设备;设备机柜附近不能洒放大量的水,防止设备锈蚀或漏电;机柜上不得放置粉笔盒、黑板擦、水瓶、作业本、食物、磁铁等杂物。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14
一、利用“班班通”,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班班通”的运用,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课前准备中, 我让学生根据预习的要求, 利用合适的网络技术, 上网查询、收集不同的信息资源, 来加以解决, 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 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还能帮助教师解决一些不为自己所熟知的新闻性、知识性和理论性难题。使学生不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还能接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样就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
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时, 我和学生们在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我先播放了一段介绍《涪陵》和《建峰化工》的视频。看着自己熟悉的地方在视频里出现, 学生们都说这个地方我去过, 那个地方我知道,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随后, 我又利用班班通播放全国各地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先让学生猜猜看是否知道, 然后, 再附上解说词, 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然后我根据学生自己说的老家情况, 马上收索四川、河南、上海、黑龙江、西安、杭州等地方的图片, 让学生随着同学的介绍一起到他的家乡看一看。这样, 学生不但对自己的家乡有了了解, 更对祖国各地有了更多的认识, 激发他们长大后建设美丽家乡建设富强祖国的决心, 中国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本堂课有效地利用了网络教育资源, 增加了课堂容量, 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通过使用“班班通”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二、巧用“班班通”,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 就会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 就会聚精会神, 努力追源, 并感觉乐在其中。“班班通”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 求知欲会更加强烈, 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这一课时, 我播放了含有汽车奔驰, 火车轰鸣, 轮船航行, 飞机翱翔等影像资料, 那精美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就连平时学习兴趣不浓的孩子此时也特别活跃。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创设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学生以一种宽松的、愉快的、好奇的、探索的心理进入课堂的学习, 吸引了注意力, 激发了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
三、借用“班班通”, 实现师生互动
“班班通”的使用, 使课堂气氛轻松了, 就某一问题互相提问, 互相论证,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这样就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例如, 教《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一课时,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行业之后, 我出示了录像:“晚上在路上各种车辆在行驶;很多奶点的工作人员开着小型车进配货场领奶, 从大车上卸奶, 装到小车上;送奶员来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 骑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奶;送奶员到达自己服务的小区, 保安查他的证件, 允许他进入小区;送奶员把牛奶放进了奶箱;环卫工人清理垃圾;蔬菜批发市场呈现出忙碌的景象;运菜的人在赶路;运菜的人把菜摆在摊点上;小区内清洁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进垃圾箱;公路上, 洒水车在洒水, 清洁工在扫街道。”学生面对一幅幅的画面, 马上唤起了回忆, 侃侃而谈。我马上引导学生: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 假如有一天, 他们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激活了, 他们纷纷想到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感谢所有的人, 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很明显, 学生已把自己的心融入到了新课的活动中, 一切水到渠成, 课堂上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 篇15
【关键词】班班通 小学 教学效果
“班班通”工程是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通道和信息内容,联通到每个教学班级,通过多媒体硬件设施电子白板、电脑、背投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系统。它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通俗地理解,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2010年以来,德兴市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2394万元,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了“班班通”,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专任教师每人配备一台办公笔记本电脑。如此大的资金投入,如何能产出更大的效益,就必须管好用好“班班通”,让它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了管好用好“班班通”,德兴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
一、加强教师培训
要广泛开展“班班通”这种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我们就必须首先集中培训一批信息技术能手,让他们掌握熟练的“班班通”操作与维护技能,然后回校开展校本培训,做到中青年教师人人能用、会用“班班通”设备,掌握基本的保养常识(如不带电插拔VGA接口等),保证老师们能熟练、正确、规范地操作,让“班班通”能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确保设备不因人为因素而损坏。
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化,制度化地去使用“班班通”这一技术,德兴市制定出台了《德兴市中小学教师办公电脑管理办法》。《办法》有效规范了办公笔记本电脑的日常使用与管理,通过制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设备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三、加强学生教育
学生的天性是对新兴事物有好奇心。对于“班班通”这一新生事物,学生必然非常好奇,想尝试其中的各种功能。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要爱护相关信息技术设施,教他们不在专用讲台和白板上乱刻乱画,不撞击、敲打相关设备,保持教室清洁,尽量减少粉尘飞扬等等。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才可以让“班班通”这种新兴科技所节省的成本达到最大。
四、加强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灰尘是“班班通”硬件最大的杀手,认真做好防尘工作,注意环境清洁,及时清除设备上的灰尘等杂物。定期清洗投影机通风过滤器,电源切换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分钟,每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4小时。
五、及时修复受损设备
是人就会生病,是机器同样地也难免出现故障。为此,我们积极地与德兴市电教站与相关设备厂家沟通,在德兴设立专门的维修点,便于及时修复故障设备,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教学的影响。日常对设备的有效维护不仅可以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同时也可以节省未来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六、重在应用,使之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设备只有多用,才能发挥效益,闲置不用是极大的浪费。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信息资源库,积极开展利用信息化资源和设备进行教学的评比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整合。
切实做到“硬”“软”相通,资源共享, “班班通”就具有了强大的功能。现在,“班班通”已经成为我市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它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习渴望,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管好用好“班班通”,必将对我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尚艳丽. 如何充分发挥“班班通”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2,(1).
[2]黄宏俊. “班班通”工程在我市学校使用情况初探[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2,(1).
【班班通教学使用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班班通设备使用培训讲义06-27
班班通教师个人电脑使用规定08-30
班班通多媒体使用培训教程12-04
[baykax]班班通管理使用责任书10-02
中心小学班班通使用责任书11-27
浅议“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08-13
“班班通”管理设备培训心得体会09-29
教师用机、学生微机室、中小学“班班通”管理使用制度11-24
班班通06-26
班班通总结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