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生命生长的课堂

2024-07-03

体会生命生长的课堂(精选6篇)

体会生命生长的课堂 篇1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倡导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年多来,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探寻有效切入点,确立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生命“生长”。

一、提炼“核心问题”,实现教师“生长”

“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即“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 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它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教与学的着力点、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胶着点,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

提炼“核心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与书本对话的过程,是实现教师“生长”的有力途径。课前,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凝炼出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使之具有一定的“生长”特性。

1. 鲜明的指向性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当下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认真领会课标的要求;其次,要在课程标准层面上以 “鸟瞰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文本进行全面地解读,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核心任务。

“核心问题”一头联结着核心内容、 核心目标,一头则联结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因此,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还要做好学习需求的分析。

2. 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是“主辅”关系,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从 “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 二是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 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亦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维,自觉地进行反思,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二、激活“核心问题”,实现学生“生长”

以“核心问题”驱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它向着既定目标挺进,既动态生成,又促进学生生命“生长”。

例一,《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核心问题:课题为什么取作《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狼牙山五勇士》《狼牙山五烈士》呢?

学生活动:(1)自主研读,抓住关键语句批注感受和体会。

(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立体感悟 “壮”———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比喻、设问的表现手法,细节描写等方面。

(3)回归课题,赏读碑文,言说感受。

例二:《认识三角形》(苏教国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核心问题: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有的组合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组合不能?

学生活动:(1)动手操作,感受规律。 每个小组五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2厘米、10厘米、7厘米、5厘米、4厘米。小组合作,任意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尝试围一个三角形,并将成功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记录在表格里。万一发现有不能围成的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数据多,不能重复。

(2)小组汇报,抽象规律。

(3)拓展练习,应用规律。

“核心问题”的研究,浅层次看是课堂提问的研究,深层次看,实则是一种结构策略研究。由“核心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结构,教学环节简单,内容高度综合,给了学生多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为教师的“教”做减法,为学生的“学”做加法。“核心问题” 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训练的设计,是对师生课堂对话的设计,而由“核心问题” 所形成的课堂活动就是“生成”。

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师生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让课堂从“教”走向“学”,从 “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分享”,从“机械问答”走向“对话交流”……生命化课堂为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搭建了师生共进的舞台,沐浴在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阳光下,我们与学生茁壮“生长”。

体会生命生长的课堂 篇2

三原县南郊中学从2009年秋季开始推行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学生预习时间过长、课堂形式主义严重、导学稿的质量问题、学生没有巩固的时间等等。我们一方面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我们多方学习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不断完善。

一、小组建设是双主生命课堂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为了使双主生命课堂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先做好小组建设和学生干部的培训。只有充分发挥小组长和班干部的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才能使双主生命课堂的实施得以保障。现就班级建设和小组建设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成立由值周班长、各科代表、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组成的班委会,班委会的工作每周由全班学生民主评议。班委会监督班级的日常工作,协助值日班长处理班级遇到的问题,考核值日班长的工作。

2.值日班长由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全面负责班级当天的全面工作,考核各小组的工作,并对各小组在到校、自习纪律、卫生打扫、课堂展示与点评等方面进行量化得分,做到日安排、日小结。

3.各科代表在班内选出本学科学习优秀的学生三至四名成立学科小组,主要负责对本学科学生存在问题的搜集,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4.各小组长由班级竞选。负责本小组的到校、自习纪律、学生作业练习完成、课堂展示与点评、卫生打扫、早操、体育课以及集会等。对本小组的每位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记录。

5.各小组必须有组名、组训、组规,这些内容由小组确定,每组在教室内外开辟一个栏目,对本组工作进行宣传,宣传内容包括学习心得体会、学习方法经验、学习资料等等。

6.小组长要对本小组的各人情况进行量化得分,做到日登记,周小结,月汇总,以此作为评优以及学生考核的依据,也可作为对学生各项奖励的依据。

二、导学稿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依据

导学稿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主要依据,是集学案、教案、作业于一体的教与学的资料,因此导学稿必须对学生的预习、复习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要求为:

1.每周集体备课之前,导学稿撰稿人必须拿出导学稿的初稿交集体备课组讨论。每周各年级各学科必须开辟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时间用于集体备课,主要就下周各节课的导学稿中的每个问题进行全面地讨论,最终确定导学稿的具体内容。然后撰稿人及时对讨论成熟的导学稿修订定稿并交付印刷。

2.导学稿信息栏目包括课题、适用年级、学科、使用时间、编号、撰写入、审核人、备课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使用说明,主要是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各个层次学生课前需要预习完成什么任务等。

3.预习导引,主要是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通过预习课本哪部分内容,完成哪些问题。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预习应以问题的形式予以展现,不是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填空化,而是通过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预习,让学生能够辨析问题、辨认概念、理解基础知识,达到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能够直接运用的目的。

4.探究交流,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即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部分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和层次性。问题应以所学内的重点知识为依据设计问题,可以选用课本中的典型习题,也可对资料中的问题进行改编,但不宜直接使用例题,不求面面俱到,对于同一知识点下的不同题型,以变式拓展形式予以呈现。

5.当堂训练,主要是通过一些基础试题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不宜过多,只要将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全,试题难度不宜过大,只需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巩固。试题来源尽可能照顾到课本中的习题,然后再结合知识点的覆盖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6.每个单元结束后,必须有习题导学稿,主要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7.导学稿必须在上课前两天发到学生手中,给学生更多的预习时间来完成导学稿。上课之前,教师对导学稿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确保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

三、课堂教学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落实导学稿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不求整齐划一,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通报。

2.课堂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展示、交流、思考、讨论时间。展示、交流主要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展示,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思考、讨论主要是针对探究交流部分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遇到困惑可以小组讨论,再进行展示或者共同探究。

3.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展示,教师必须事先安排,但不得提前公布。在学生展示和点评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进行点评或者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

4.每节课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导学稿进行完善,并完成当堂的检测试题。

四、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措施要求

为了促使我校双主生命课堂能够尽快成熟,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学校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我们实施每天每个年级抽一个班为公开课班,这个班当天的所有课程在指定的公开课教室上课,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均可推门听课。

2.学校校级领导每周至少听课8节,其他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听课4节,科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节。

3.每周至少由一名班子成员对本周的听课情况小结,并谈自己听课的感悟,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科任教师每月对自己的听课和上课情况谈体会、谈感悟、谈认识。

4.每周由一名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特别是小组管理情况利用全干会时间谈经验、谈体会。

5.我校邀请咸阳师院的专家教授定期对双主生命课堂进行诊断指导。

五、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体会

1.各科任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听课,各备课组也能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与集体听课。

2.通过听课,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本学科的课,还是其他学科的课,有很多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如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把本组不懂的问题写出来,然后进行共同学习探讨;教师先检查预习的情况,再根据预习情况,有针对性讲解。

3.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够讲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虽然教师讲的不多,但是讲到了学生最薄弱的地方,讲到了学生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4.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对其他学生也布置一定的任务,使所有学生有事可干。在学生点评以及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同样设计相应的问题,而且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思考价值,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得紧张而有序,课堂显得自然流畅。

总之,自我校实施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双主生命课堂以来,促进了教师参与、实施、探索双主生命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都能自觉地去听课,不但听本学科教师的课,同时也经常听取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并结合听课及时反思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予以改进应用。

高效生命课堂的教学体会 篇3

【摘要】 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朵奇葩,为借鉴杜郎口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我校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思路。在践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理念的同时,我校同仁共同研讨教与学方式的新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与学生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并通过撰写导学案等途径来引领学生走入高效学习的快车道。

【关键词】 杜郎口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导学案 因材施教

中国分类号:G632

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校先后三次派教学领导与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大胆追求我校高效生命課堂改革的教学新思想。三年中,通过学习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我发现孩子的胆子大了,敢于表现,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乐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敢于评价是非、勇于挑战权威;他们表达清楚,思维清晰,合作有秩序,学习有兴趣,能力有了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学习与实践之余,感触颇多,下面谈几点打造高效课堂的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二、激发学生的乐趣

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厚的乐趣,就会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数学发生了乐趣,他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学习算作一种兴奋的享受,从而发生积极自动的学习念头。

三、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再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是要放下身段,既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四、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即导学案的拟定

1、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教学对象的拟定。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生课堂的拟定。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总之,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近一年的总结后,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坦 宋宝和 刘吉林.走向自主: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解读.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2

我的生命化课堂教学体会 篇4

一、主体参与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识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各方面的因素,使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进他们的主见,使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发展.

二、分层优化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如指导预习和复习、适当提问、分层次完成作业、同行帮助、教师辅导等,让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只有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他们所需的服务的观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良好的期望,就能提高各类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成片开发”

数学概念、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解题等,常常是可以“成片开发”的.我在教学中,以单元结构教学法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方法,整体推进.注重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揭示其本质属性,让学生整体把握数学知识.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考虑一题多解,让问题由点构成线;引导学生一题多变,让问题由线构成面;引导学生一题多用,让问题由面构成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地认识数学问题.

四、过程教学

现代数学教学有一条原则叫“过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挖掘解题的思维价值.其特征是“自主性+思维性”.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师生共同探索了分析法、综合法、求差比较法、求商比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函数法、增量法、定比分点法、斜率法1、斜率法2和三角法等12种证法.学生在探究后几种证法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全班学生先是惊愕,继而笑声四起,他们明白了问题巧解的奥妙与真谛.

五、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为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只有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的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一名学生要想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得好、教学得法是不行的,学生自身还必须学得好,学也要得法.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学大多研究教,很少研究学.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

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1987年起,坚持每年为高中(或初中)起始年级开设“学习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法指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我还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地进行学习指导渗透,让“学习指导”像无声细雨时时滋润学生的心田.这里仅就数学学习指导的全过程渗透问题作简要论述.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制订计划之中.让学生明确制订数学学习计划的好处,要求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并具体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前预习之中.要求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堂学习之中.渗透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渗透训练数学能力的方法,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具体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后复习之中.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教给学生学习课后复习的方法,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之中.指导学生科学完成作业的方法,在批改作业中指导学生学习,在讲评作业中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学习总结之中.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对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自己考试的成败进行总结.

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外学习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课外阅读,如何参加数学竞赛,如果参加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等.

六、问题解决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又一条原则.我在教学中,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地思维”.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机会,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

摘要: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只有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生活化的课堂文化,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主体参与、分层优化、成片开发、过程教学等方面谈谈自己实现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听《生命课堂》报告心得体会 篇5

一、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建构生命课堂的基础

形象就是名片,品牌,名声,声望。在中国文化中,名声极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有一种自我关怀,应当重视自我价值,要自警、自醒、自爱、自重、自律,一个连自己自尊都不爱的人,是不会爱其他人的。

打造生命课堂,对于教师 发展难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要训练自己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处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现代人”―― 思想开通,高度开放;对新事物敏感,体悟社会发展的“直觉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不同观点、多元的东西宽宏和容纳;不隔断和疏离传统,比较重视从传统的历史文化中吸纳养料。把自己打造成“明白人”―― 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事在什么时候做。把自己打造成“高尚人” ――心胸开阔、心地善良、与人为善、重品行作表率。把自己打造成“健康人” ――良好的心理卫生、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教师生涯成功的保证。学会做个“普通人”――让自己变得睿智、外向、亲近学生的人,而不只是充满威严感、神秘感的“魄力型”人物。

如许多的流行音乐,初中音乐课本并没有,也不提倡,但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面对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冲击,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流行音乐有利有弊,应看到流行音乐中积极的一面所带给学生的正面影响,要批判性接受其营养。这才能体现教师的开放包容心态。

建构生命课堂,呼唤有自知之明的教师,呼唤客观公正的教师。建构生命课堂,我们教师要有坦荡磊落风骨。对学生尊重、热情、真诚。要不为陈规所缚,树立开拓者形象。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成事。

二、解读生命理论,是建构生命课堂的提升

生命课堂的范围绝不局限于教室或实验室,而是有着更广阔的时空格局。传统的音乐教学常常被局限在课堂里,而生命课堂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贴近,可以在大自然中,在餐厅里,在商场里,在运动场。总之,生命课堂讲究的是生命、文本及环境和谐于一体。一切天衣无缝。

解读生命理论,让我们看到生命更多是一种自由,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知识,选择他们的需求,选择表现的时空,选择学习的机会。

解读生命理论,让我们看到的是平等,传统的师道尊严,失去了它的市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每一个个体都如花样般开放。在这样的学生面前,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师生共同合作探究的机会更多,双向的或敞开式的沟通司空见惯。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讲道理变成讲故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习、享受、陶冶,进而产生共鸣。

解读生命理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思想者,是个有知识的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知识课堂,我们的课堂应是生命的交响乐。

三、灵活进行音乐教学,是建构生命课堂的注脚

应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中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扩展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作品时,听到不同凡响的音响,认识少见的乐器,知道和了解交响乐团、名家名曲简介等。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边听边舞。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节奏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动作有着较深的体验,教育者可组织安排这些学生模仿节奏;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教育者可通过朗诵古诗的方式辅助节奏训练。

总之,构建生命化课堂势在必行。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蕴含了丰富的生命价值,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听《生命课堂》报告心得体会3

生命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体验与兴趣的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活动的结合,强调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强调由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

我通过利用各类相关专业的书籍和网络资源等,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实施高效教学等相关的文章,了解现代教育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积极参加听课、做课等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日常教学中,我在课前认真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采用不同方法,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学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重视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做法与体会 篇6

一、小组建设是双主生命课堂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

为了使双主生命课堂得以顺利实施, 必须先做好小组建设和学生干部的培训。只有充分发挥小组长和班干部的作用, 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 才能使双主生命课堂的实施得以保障。现就班级建设和小组建设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成立由值周班长、各科代表、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组成的班委会, 班委会的工作每周由全班学生民主评议。班委会监督班级的日常工作, 协助值日班长处理班级遇到的问题, 考核值日班长的工作。

2.值日班长由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 全面负责班级当天的全面工作, 考核各小组的工作, 并对各小组在到校、自习纪律、卫生打扫、课堂展示与点评等方面进行量化得分, 做到日安排、日小结。

3.各科代表在班内选出本学科学习优秀的学生三至四名成立学科小组, 主要负责对本学科学生存在问题的搜集, 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4.各小组长由班级竞选。负责本小组的到校、自习纪律、学生作业练习完成、课堂展示与点评、卫生打扫、早操、体育课以及集会等。对本小组的每位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记录。

5.各小组必须有组名、组训、组规, 这些内容由小组确定, 每组在教室内外开辟一个栏目, 对本组工作进行宣传, 宣传内容包括学习心得体会、学习方法经验、学习资料等等。

6.小组长要对本小组的各人情况进行量化得分, 做到日登记, 周小结, 月汇总, 以此作为评优以及学生考核的依据, 也可作为对学生各项奖励的依据。

二、导学稿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依据

导学稿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主要依据, 是集学案、教案、作业于一体的教与学的资料, 因此导学稿必须对学生的预习、复习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对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要求为:

1.每周集体备课之前, 导学稿撰稿人必须拿出导学稿的初稿交集体备课组讨论。每周各年级各学科必须开辟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时间用于集体备课, 主要就下周各节课的导学稿中的每个问题进行全面地讨论, 最终确定导学稿的具体内容。然后撰稿人及时对讨论成熟的导学稿修订定稿并交付印刷。

2.导学稿信息栏目包括课题、适用年级、学科、使用时间、编号、撰写人、审核人、备课组长签字、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使用说明, 主要是学生如何进行预习, 各个层次学生课前需要预习完成什么任务等。

3.预习导引, 主要是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通过预习课本哪部分内容, 完成哪些问题。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预习应以问题的形式予以展现, 不是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填空化, 而是通过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预习, 让学生能够辨析问题、辨认概念、理解基础知识, 达到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能够直接运用的目的。

4.探究交流, 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即通过设计相应的问题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部分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和层次性。问题应以所学内容的重点知识为依据设计问题, 可以选用课本中的典型习题, 也可对资料中的问题进行改编, 但不宜直接使用例题, 不求面面俱到, 对于同一知识点下的不同题型, 以变式拓展形式予以呈现。

5.当堂训练, 主要是通过一些基础试题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不宜过多, 只要将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全, 试题难度不宜过大, 只需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与巩固。试题来源尽可能照顾到课本中的习题, 然后再结合知识点的覆盖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6.每个单元结束后, 必须有习题导学稿, 主要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7.导学稿必须在上课前两天发到学生手中, 给学生更多的预习时间来完成导学稿。上课之前, 教师对导学稿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确保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

三、课堂教学是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落实导学稿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不求整齐划一, 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通报。

2.课堂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展示、交流、思考、讨论时间。展示、交流主要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展示,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 结合学生存在问题, 教师再进行讲解。思考、讨论主要是针对探究交流部分的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遇到困惑可以小组讨论, 再进行展示或者共同探究。

3.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展示, 教师必须事先安排, 但不得提前公布。在学生展示和点评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进行点评或者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

4. 每节课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导学稿进行完善, 并完成当堂的检测试题。

四、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措施要求

为了促使我校双主生命课堂能够尽快成熟, 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学校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我们实施每天每个年级抽一个班为公开课班, 这个班当天的所有课程在指定的公开课教室上课, 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均可推门听课。

2.学校校级领导每周至少听课8节, 其他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听课4节, 科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节。

3. 每周至少由一名班子成员对本周的听课情况小结, 并谈自己听课的感悟, 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科任教师每月对自己的听课和上课情况谈体会、谈感悟、谈认识。

4.每周由一名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 特别是小组管理情况利用全干会时间谈经验、谈体会。

5.我校邀请咸阳师院的专家教授定期对双主生命课堂进行诊断指导。

五、实施双主生命课堂的体会

1.各科任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听课, 各备课组也能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与集体听课。

2.通过听课, 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无论是本学科的课, 还是其他学科的课, 有很多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如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讨论把本组不懂的问题写出来, 然后进行共同学习探讨;教师先检查预习的情况, 再根据预习情况, 有针对性讲解。

3.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够讲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虽然教师讲的不多, 但是讲到了学生最薄弱的地方, 讲到了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4.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对其他学生也布置一定的任务, 使所有学生有事可干。在学生点评以及教师讲解的过程中, 同样设计相应的问题, 而且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思考价值, 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得紧张而有序, 课堂显得自然流畅。

上一篇:学习计划下一篇:把握生成共享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