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的探索

2024-07-20

生命课堂的探索(通用12篇)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1

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 是师生自然生命和智慧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体验,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通灵感悟, 用课文所蕴涵的丰富思想、美好情愫、智慧光芒、理想火花把学生生命的火炬点燃起来。

一、思想之露滋养品德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它既具有工具性, 同时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作者总是寓“道”于“文”, 借“文”传“道”, 教材本身就包含着较强的思想内容, 文章无不流露着作者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 凝聚着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蚁国英雄”一文时, 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外层蚂蚁无私奉献精神后, 我问学生:“小小蚂蚁牺牲了自己, 保护了同伴, 这种奉献精神多么伟大呀!那么,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 有没有这样牺牲自己, 奉献社会的英雄人物呢?”一语激起千层浪, 学生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当学生再读“蚁国英雄”时, 情更真、更浓, 对蚂蚁这小小的精灵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艺术之美陶冶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将绘画、音乐和表演融入课堂教学中, 让艺术之花绽放在课堂, 就一定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1. 画中赏景

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引导学生动手绘画, 在美丽的图画中欣赏景物, 领悟课文内容。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一文时, 就引导学生画出田园风光。每一幅图画都那么美丽, 那么鲜艳, 那么充满诗情画意, 一幅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2. 乐中悟情

我在语文教学中, 常常运用音乐, 调动学生的情感, 促其对文章包含的情感的领悟。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字里行间蕴涵着阿炳对音乐的热爱, 对人生的体验, 对美好生活深深向往的情怀。当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完第五段重点内容时, 随机播放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 并让学生闭上眼睛, 细细品味。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打动了我和学生。音乐激活了我们的情感, 音乐帮助我们加深了对课文中蕴涵的情感的领悟。

3. 演中激情

学生最富于表现自己, 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 就是通过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来理解词语, 激发学生情感, 领悟课文内容的。在学生朗读课文后, 我并没有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解释, 而是要求学生读课文, 记住文中“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的语言, 想象当时的情景, 并告诉学生准备表演。学生听了, 都神情激动, 跃跃欲试。当几个学生上台表演时, 我声明“我现在就是小稻秧”, 指着几个同学说“你们是杂草”, 课堂上一片笑声。学生们把我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地一拥而上。师生的共同表演, 把小稻秧刚移到大田所遇危险的情形, 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所画的词语都理解了。课堂上一片笑声和掌声,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师生的反复朗读课文与生动表演中进行的, 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真正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个性之光自由飞扬

语文教学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留有展现个性的空间。比如作文教学中, 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让个性之光尽情飞扬。我们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 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只要真实、健康,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而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情、有趣的平凡生活;也可写自己美好的崇高理想;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 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 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 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解放学生的心灵吧, 被解放的心灵将写出优美的、充满个性风格的华章。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在“活化语文”一文中写道:“语文需要活化, 活化了的语文呼唤生命的激情, 呼唤生存的焦虑, 呼唤创造的天赋。”要做到这一点, 应该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把思考、发现和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 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白川江.不应被语文课堂遗忘的爱情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07) .[1]白川江.不应被语文课堂遗忘的爱情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07) .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2

“生命只给不了解的人探索。”守卫说。

那天照着镜子时,我发现里面没有自己。我并没有太着急,反正活在这个社会,也几乎用不到自己。

对这个时代而言,流行的特色只有一个,就是很快就不再流行。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大家容易对东西不再那么有感情。不过,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表达感情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最适合的方法。

“你总是追求自由的生活吧?”他问。

“我很少去努力追求,我认为人很难有自由的。”我说。

“不会啊,你能否认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方向吗?”他说。

“你在选择时,就已经没剩多少自由了。”我说。

“但你无法否认有选择比没有好吧?”他说。

“是啊。”我说,“我只是认为那不叫自由。”

教别人怎么过日子是每个人最擅长的事,告诉别人该怎么活也是大家最擅长的。不停地想改变别人,希望别人能按自己的意思走的人多的是,其中所透露的关心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只是看不惯别人的所作所为罢了。

或许是因为自卑,所以才会那么努力想让人肯定;或许是因为失去,所以才头头是道地说不在乎。然后,在夜里才觉得,那些掌声是那么不真实;然后,在夜里才觉得,那些失去是那么的历历在目。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找出一个道理,但总是不成功。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道理,还是我这样找没有道理?

会说话的人,真理总是站在他那一边;会装饰的人,目光总是放在他那一边。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所以,大部分人总是站在人多的那一边。

因为会痛苦,才想能快乐;因为被束缚,才想要自由。所以,一直被想快乐的念头弄得很痛苦,一直被想自由的心情给困住而忘了其他的路。

“我好羡慕有些人天生就是个天才。”他说。

“我认识很多别人称之为天才的人。”我说,“他们在感情和生活上也不过是普通人,你没什么好羡慕的。”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3

一、初中语文生命课堂的意义

1.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是学生生活化的课堂

初中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愿望。

2.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起来,让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培养。

3.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是学生情感激发的课堂

教师若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就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导中,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悼念和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篝火旁、森林中寻觅亲人,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情景。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弦,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生命力的策略

1.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优化课堂新模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开展了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明确其中每一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情节的设置、练习的设计等,精心准备,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将课堂延展开来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同课异构、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新教师进行汇报课等等。通过不同层次的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点评与反思,特别是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给教师以启发,从而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在相互观摩、反思、研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师与学生能自觉追求自主、合作、个性、创造的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培养语文教师自我反思意识

善于反思的语文教师能够公开自己的思考过程,引起讨论,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刺激性。对习惯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处在一个与教师平等的对话者的角色上,在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中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爱的艺术,情感教育是师爱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的愿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4

一、构建初中语文生命课堂的意义

1. 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 能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往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 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然而生命课堂的构建, 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了主动的参与者,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钻研。

2. 有利于实现课堂生活化

生命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实现语文课堂生活化, 拉近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生活中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 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 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期望,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生命课堂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它的构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迸发, 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影响下, 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与创造力。

二、语文生命课堂的问题研究分析

1. 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学习效率低下

一直以来, 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缺乏自我控制, 学习材料靠学校来提供, 学习目标靠教师来确定, 学习任务由教师来安排, 学习结果靠每次考试来评价。学生个性意识的缺乏, 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即使找到自己的兴趣, 也不能自主培养, 更谈不上发展自己的特长;参与意识的缺乏, 使他们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听讲和记录, 很少自主探讨与积极思考;问题意识的缺乏, 使他们把学习仅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总之, 学生把取得高分当作学习目的, 把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 把学习成绩当作取悦教师和家长的工具, 疲于应对, 毫无乐趣。

2. 学生学习意识较强, 但缺乏刻苦精神

今天, 生活在新时代的初中学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虽然渴望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 但不愿意吃苦, 勤奋刻苦精神不足。

3. 养成教育未能受到重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动力。因此, 关注生命、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语文教学中单纯就教学抓教学的现象仍很普遍, 教师重教不重学, 每个学生的学情几乎与教师无关, 教师只顾一味地讲, 一味地“完成任务”, 一味地把“备”的东西倒出来。而学生的参与面不广, 参与方式单调, 练习训练太少, 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三、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活力的策略

1.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构建课堂新模式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新模式的构建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我校在专家研究组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 探讨了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中每一环节都必须明确, 如新课程的引入、练习题的安排等, 从而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 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2. 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拓展课堂内容

一方面, 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教学科学研讨活动, 如同课异构、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汇报课等。通过各种活动使教师加深对语文课堂的认识, 积极进行点评与反思, 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 给各位教师以启发, 进而不断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进行观摩、研讨的过程中, 初中语文课堂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师生的积极合作与追求, 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 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师生的文化生活之中。如语文课本剧、课本情景再现类话剧、心理剧等活动的开展, 这些活动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 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促使了更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课堂也随之充满激情, 充满生命活力。

3. 增强初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

优秀的语文教师会不断地总结、反思, 并公开自己的思考、总结过程, 在语文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并让学生提出意见。这对学生来说, 很具有挑战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自我反思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 教师和学生有了平等对话的机会, 师生在探讨中得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 建立高效生命课堂质量评价体系

在逐步构建各种课型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的同时, 语文教研组也要相应地完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努力构建与高效生命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是爱的艺术, 生命课堂也应充满情感。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的愿望,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只有这样, 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语文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体现了师生、生生间思想、情感、文化的交流。它既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精神活力的体现, 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迸发, 更是教师活力与学生活力的有效结合。本文从构建初中语文生命课堂的意义谈起, 就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活力的策略, 以期为如何更好地构建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生命课堂,意义,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1997 (09) .

[4].汪云.构建生命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谈语文生命课堂之魅力[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1 (11) .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5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上,我校态度一直是审慎的:一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1世纪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和亮点,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理智地认识到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盲目开发,将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耗费,不仅无助于教改进程,而且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2002年起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为试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反复思考和论证:我们需要开发怎样的课程?如何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如何减少课程开发成本?随着研究与学习的深入,逐渐在课程开发取向问题上形成了清晰的认识:

1、与学校教育目标的整合,为师生可持性发展服务;

2、在课程开发总目标的统领下,与地方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的整合;

3、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的资源、家长资源和地方资源。

在统一认识后,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对学校课程开发的需要和资源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合理规划,决定在下阶段尝试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着力点”的板块式校本课程体系。现将本课程体系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课程开发需要评估

1、学校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即育人目标和办学宗旨),开发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个性和凸现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我校的教育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明晰: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阳光校园。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使我校的教育观深入实践,发挥更大的育人效果,使学校的“生命教育”更趋系统化和科学化。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学校开始关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但总体上集中在高校学者的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广大一线学校、教师的实践探索。如何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站在全面开发学生生命潜能和为其终身生活负责的高度,来拓展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并实施中学阶段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目前,在国内的中学教育中尚不多见。因而我校在这方面的探索是极有实践价值的。

2、学生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更加关注“人”的教育,因为教育首先是人——生命体的集合,教育应当充满生命力。对中学的学生而言,其生命更具生长性,更需要引导和培养。目前的中学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种种尴尬,关键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忽视了中学教育是面对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生命。所谓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是指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向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将提供学生个性张扬的积淀基础,采用个性化组织形式和专题性校本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生命空间用以发展自我,形成个性。

3、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课程开发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课程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故道德与人文教育应是我国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取向。

二、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基础

(一)理论依据 1、20世纪末,台湾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台湾中小学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于我校课程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正式公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也对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实践基础

1、我校自2002年起着手“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随着课题《初中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进展,安全教育在我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该课题于2002年10月结题,并获“2003年湖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2、“孝敬教育”是我校的传统德育项目,在以往活动开展的基础上,于2004年9月申报校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已于2005年8月结题。故已具备了开发“孝敬教育校本活动课程”的基础。

3、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于2002年开始起步,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开展,富有成效,教育水平位于湖州市前列,于2004年获得“健康杯”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 2

教育先进学校。

4、我校自2004年起开展以“带你走进湖州”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研究成果十分可观;教师也掌握了一定的乡土资源,为进一步的校本活动课程开发积累了实践经验。

三、生命教育的内涵及课程开发理念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内涵,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可以说还没有形成共识。综观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本文所讲的生命教育是广义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

(二)课程开发理念

1、生命教育为主线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基本思想,而生命教育更是“本中之本”。生命教育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

2、凸显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其实就是三级管理体系中“学校”一级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中外大量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业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走的是一条基于学校特色的道路。

3、地域资源教育化

教育与社会是在联动中共同发展的,在校本的开发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湖州本土的地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这不断能使课程贴近学生,向学生传递我们的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生命价值的内涵,让学生关爱生命,热爱家乡,培养社会责任感。

4、多方互动生成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传统的国家课程的开发不同,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关心学校发展 3 的社会人员都可以成为校本开发的有生力量。课程内容的开发是在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中生成的。在多方力量中,教师是核心力量。

四、课程预设总体目标与结构板块

(一)预设总体目标

第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在探索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式的基础上,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常规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与学生生命互动的校本课程。

第三、通过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过程调控、效果评估以及保障措施等相关问题,形成共识,推进学校课程的改革与调整。

第四、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师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体验生命价值、追求生命质量,使整个学校充满生命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内容的六大板块:

1、“生命家园 ”系列

引领学生关注个体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本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对家乡、学校和家庭在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增进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树立建设家园的强烈责任感。初期计划开发《带你走进湖州》校本活动教材。

2、“生命美德 ”系列

引领学生开展生命美德的自我养成教育。初期计划开发《孝敬教育》校本活动教材。

3、“生命课堂”系列

本系列主要建构课堂教学的生命观,改变课堂教学评价观,通过学科渗透和拓展来完成,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专题,各学科的拓展和渗透可以各有侧重:如生物——自然生命;体育——运动生命;音美——艺术生命;文科——价值生命;理科——智慧生命。

4、“珍爱生命”系列

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追求生命质量。完善“安全教育”校本活动课程,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生命质量”系列

引导学生学会呵护生命,追求生命质量。开发“心理教育”校本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悦纳自己,学会宽容对待其他生命。

6、“灿烂生命”系列

采用个性化组织形式和专题性校本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和舞台用以展现自我,体验生命的价值。本系列主要研究学校传统的“艺术节”、“读书节”和“运动会”,如何在“生命教育”中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五、课程开发和实施预设阶段。

(一)初步酝酿阶段(2005年7月至10月)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对学校和地方教育资源进行分析,确立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板块。

(二)骨干子课题先行阶段(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完善“安全教育”校本活动课程,着手“带你走进湖州”和“孝敬教育”两门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积累案例,并编著操作文本。

(三)研究全面启动阶段(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骨干子课题成果汇总,经验推广,启动其他板块的开发研究。

(四)完善校本化体系,改进应用(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整理和分析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聘请专家审核和校本教材,在修改的基础上,印发教材,正式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诚然会遇到人力、经费、技术、评价、资料等诸方面的困难,但是,只要群策群力,相信一定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树立起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开拓出一条富有实效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2005年10月6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命教育论纲》 王学风 《教书育人》2003年第1期。

2、《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冯建军(网上下载)。

3、《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 许世平《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4期。

生命的探索等 篇6

◎秋剑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了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还不晚。

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态度分两种

○韦盖利/译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小,但就是那细微的差别使每个人的人生迥然而异。那细微的差别就是态度—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世上没有什么能阻挡态度端正的人达到他的目标;也没有什么能够帮助态度不端正的人达到他的目标。

一个人不能选择他所處的环境,但可以选择思想,他的思想虽然不直接改变他所处的环境,但迟早会为他形成新的环境。

一个人相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往往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了。如果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我做不到,那最终我真的是做不到了。相反,如果我相信我能做到,那我迟早会做得到。

星与影

◎李桃

天空中的星星,冷冷地眨着眼,对地上的影子说:“我们至少能给天边的黑暗带来一丝光明,而你们呢?”

“我们则正好相反,我们的存在让人们意识到,任何光明都有其黑暗的一面。”影子回答。

不只是黑暗

◎黄小平

无疑,黑暗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的视线处在一片混沌之中,什么也看不见。

然而,蒙蔽我们双眼的,仅仅是黑暗吗?

晴空万里时,我们看见了一片高远的蓝天,但蓝天之上,无数的星星都去了哪里呢?当然,星星仍挂在天上,只是强烈的阳光遮盖了微弱的星光,让我们对微弱的星光视而不见。

当一个人处在强烈的光环下,那强烈的光环是不是也遮盖了其身上某些卑微的东西,让我们视而不见?所以,一个人越是光环加身,我们越要正确地去认识、去品读,勿让那强烈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遮挡了我们的视线。

越在光环之中,越要牢牢地记住,蒙蔽我们双眼的不只是黑暗,还有那强烈而耀眼的光芒!

镜头里的高境界

◎林天宏

在台湾的博物馆和超市,你会看到这样的标牌:本馆(店)设有摄像设备—你知道下面那句话是什么吗?

禁止吸烟?严禁喧哗?偷一罚十?都不是!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7

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堂为阵地, 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 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 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 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 “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那么, 英语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哪些教学方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一、合作共鸣与观点碰撞相结合

新课改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英语生命课堂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欲望和智慧潜能, 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 在体验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英语教学内容有很多是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如学习节日类的知识时, 我们可以把东、西方国家不同节日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 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并展开辩论, 看看东、西方国家的节日哪个更有趣。又如在学习城市的变化时, 可以让学生辩论一下城市的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学生既可以在合作学习中产生共鸣, 又可以在辩论中实现观点的精彩碰撞。反观传统的英语课堂, 学生的思想都局限于教师预先设想好的范围内, 似乎都在追求“统一”的答案, 鲜有创新的观点出现, 有些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纯粹是为了有这么一个教学环节, 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和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 英语生命课堂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收获, 更注重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交融, 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二、文本演绎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英语教师普遍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氛围太缺乏了, 而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则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是无可否认的, 但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改变。模仿课文就是个很好的途径。

英语课文中的对话很多是可以让学生进行文本演绎的。模仿对话的时候, 学生还可以根据人物的言语特点进行精彩的模仿, 特别是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人物, 如动物、老人、机器人等。此外, 学生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在公园里发生的对话, 学生除了扮演对话人物外, 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公园里的树、雕塑、凳子之类的。

生命课堂不能局限于文本内容, 还要有相应的知识拓展。如在学习天气的知识时, 可以拓展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Michael Jackson那首著名的歌曲Earth Song (地球之歌) 。

文本演绎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在文本演绎中找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独特魅力。知识拓展不是摆花架子, 而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去分析和判断事物。

三、学会自主与欣赏他人相结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是我们教师追求的, 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但是, 教师也不能忘记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思想。“尊重+激励=成功”不仅仅指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激励, 还包括了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和激励, 让自己和他人一起得到成功的体验, 享受幸福的喜悦。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的任务, 部分学生或许能根据音标来拼读新单词、短语, 部分学生或许从录音带里懂得了单词或句子的读法, 或许有学生去请教父母、哥哥、姐姐, 这些都是英语生命课堂所鼓励和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是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 能让学生勤学、博学、乐学, 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

学会自主要防止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英语生命课堂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让每一回进步都有人发现, 每一次成功都有人欣赏, 每一个梦想都受到鼓舞, 让师生发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学会自主与欣赏他人并不矛盾, 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 为英语生命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促进师生相互尊重, 相互激励, 一起迈向成功。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8

释放课堂生命力, 为什么要从解放课桌做起呢?这一创新的举动还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一、刻舟求剑已不行, 拔剑四顾心茫然

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 一成不变肯定是行不通的。新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化, 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学生的新情况, 教育工作者们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逐渐乏力。笔者时常听到师生有这样的言论:

师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 反复讲了三四次的题目, 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师上课不听讲, 上节课刚上过的东西, 这节课提问, 还是一问三不知。到底是自己的水平下降了, 还是学生的变化太快了?

生这个老师真没劲, 上课总是自顾自地讲来讲去。我这一星期才发言3次。

生我那个老师问倒是能问, 却总是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问, 没来得及思考, 下一个问题就问出来了。唉!

生上课除了记笔记还是记笔记, 考试就背笔记。哎, 想提问还真难啊!

种种情景, 反映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遇到的困境。教师想教好, 学生想学好。这是师生一致的心愿。所有人都意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 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出新的面貌。

怎么改变呢?教师们都在互相交流探索着;学生们呢, 在给老师提建议的同时, 也在等待着。可谓是“心想改变, 无奈无处亮剑”。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校经过反复探讨, 还多次外出访名校、寻良策, 最终决定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探索, 并确定了“从解放课桌做起”的思路。

课桌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可如今却成了束缚学生生命力的枷锁。“自主是人的天性”[1], 唯有解放课桌,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感, 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课桌“貌”各具特色, 师生“脸”喜忧俱在

解放课桌, 就是解放教育理念, 就是释放课堂生命力。“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关怀, 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2]教育的效益是人的效益, 而非经济利润。解放课桌, 并不是不要课桌, 而是要课桌的优化摆放。说到底, 就是要高效整合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寻找课桌摆放的最佳形式, 大家积极性很高, 开始重新设计课桌的摆放。开始的时候, 大家都有新鲜感。笔者感受到学校里欢声笑语多起来了, 时而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师这几天上课轻松多了, 学生也蛮聪明, 一讨论就能够提出许多想法。

师虽说我还不太适应这种座位设置, 但也感觉到自己讲得少了。从作业表现看, 学生还是有显著进步的。这些天喉咙也不疼了。

生座位还是这样摆放好, 多方便交流沟通啊, 讨论问题也不需要转身。

生这几天真开心啊, 每次课堂的发言, 我明显增多了, 感觉到自己不怕举手了。

生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我如果回答不了, 上课都可以向同学请教了, 而且老师也一起和我们讨论, 蛮有趣的。

可以说, 课桌摆放的改变的确让许多师生尝到了甜头。很快, 认同解放课桌的声音多起来了。然而, 一段时间后, 各种埋怨、牢骚的声音也多起来了。

师课堂氛围是热烈起来了, 可管理太难了, 光喊纪律, 都要喊好几遍。

师上课还得多讲, 还得抓时间。一少讲, 练习的质量不进反退。

生老师都让我们自己去探究、去讨论, 上课倒是挺开心的, 但作业却不会做了。

生有时候要斜着看黑板, 这几天脖子都有点疼了, 成绩没提高。唉!

过了一阵子, 一些班级悄悄地把座位移回原来的样子, 对小班化教学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

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解放课桌”。课桌作为小班化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 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解放课桌, 本质上是解放教师的教学理念, 将教师从不合时宜的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习惯是一种力量, 它可以推动前进, 也可以束缚脚步。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们面对五六十名学生的班级, 采取填鸭式的教学, 尽管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 但很难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后, 教师面对的是新的班级面貌, 但由于习惯的使然依旧会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 一些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 认为小班化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减少, 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减轻一些负担而已, 并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的需要, 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使人真正成为“人”) 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 都会有曲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 学校领导走到学生中间, 倾听学生对“课桌新摆放”的看法;走到教师中间, 详细了解“课桌新摆放”带来的种种困扰。经过多次交流, 反复探讨, 学校明确:“不改革, 没有出路, 改革是必须的;改革允许有不同声音、有不同看法, 甚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 汇聚集体智慧, 继续坚定推行小班化探索与实践。”至于课桌的摆放, 学校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课桌摆放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归根结底, 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 学校坚定不移地将“解放课桌”的行动进行到底。

三、探索之路多崎岖, 也有风雨也有晴

解放课桌, 就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新路子。怎样才能做好课桌摆放, 使之达到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桌的摆放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必须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做好课桌摆放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远古时期, 黄河泛滥。鲧以“堵”治水失败, 而禹用“疏”治水获成功。奥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抓住“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对“解放课桌”有什么启示呢?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的发展规律。课桌摆放呈现出马蹄形、方阵形等形式正式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解放课桌”再次有了新的面貌, 马蹄形、方阵形、长会议桌形、议会圆桌形、辩论台形等课桌摆放形式应运而生。

当然, 课桌摆放只是基础, 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 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 实施因材施教, 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 课堂上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碰撞、不断涌出, 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迸发。笔者在《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教学中, 首先出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南北方植物、建筑等图片,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 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 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 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主要以什么作为主食? (请一个衢州本地的学生和一个老家河南的学生回答)

生 (衢州本地人) 米饭, 间或做点面条或其他面食。

生 (河南人) 我们老家三餐以面食为主, 间或弄点米饭。

师是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 两地还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并以小组为单位, 自制一个反映南北方差异的表格。10分钟后, 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10分钟后, 几组学生分别展示了如表1、表2、表3所示的学习成果。

课后, 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意见:

生1这样的课太好了, 既学到了知识, 又有利我们同学间的交流, 真是一举两得。

生2我也觉得挺好的, 不但解决了我们原来的疑惑, 还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生3虽然我没去过北方, 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了解了很多南北方的差异。以后要到北方去, 也可以早做些准备。

生4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应该尊重区域差异, 共同发展。

课桌是小班化改革的窗口, 这个窗口开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小班化探索的成败。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既能学会自己探究新知的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能与同学合作, 感受互助的快乐。课堂富有生命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李昌官.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 2011 (24) :36~37.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9

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热诚、生活目标、死亡接纳等内容相对应, 所以, 可以通过生命教育来提升生命意义感[1]。生命教育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重视、珍惜生命,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教育要注重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不断成长。通过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使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更加珍惜生命, 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本研究欲通过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了解其是否可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每组40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宋秋荣 (1992年) 对Cmmbaugh和Maholic编制的Purpose in Life Test (PIL) 量表[2]的修订版。该量表共20个项目, Likert式7点计分。量表分为以下几个维度:生活品质、生活价值、生活目标和生活自由。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8, PIL总分和幸福感总分之间的效标相关系数为0.768, PIL总分与SCL-90总分、抑郁因子的效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和-0.560, 说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1.3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 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生命、珍爱生命, 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和谐的生命关系。

活动形式:两组所有被试统一接受前测, 然后实验组由经过培训的教师严格依照干预手册, 每周两次进行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持续6周, 共12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所有活动结束后一周, 两组统一接受后测。

活动方案[3~5]见表1。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结果比较

两组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2) 。

2.2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3。

2.3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实验组后测得分在生命意义感和各个维度上均有所提高, 且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与实验前测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4。

2.4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比较

两组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促进作用 (见表5) 。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为期两个月的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认知水平有显著作用。实验组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得分上都有显著提升。这是由于生命教育团体活动从认识自我、人际沟通、感恩父母、珍惜时间、树立目标等方面综合系统地进行实践, 从各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但是, 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在另外两个因素———生活价值和生活自由方面并未取得显著效果, 可能与活动设计尚不完善有关。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旨在通过团体活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进而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 提升生命意义感。但是由于生命教育范围较大, 无细致可操作的标准, 所以,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很难深入、系统地直达学生内心,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4 不足与展望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是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一次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参考文献、参考教程较少, 结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可以查阅资料, 对生命意义感的构成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有针对性地全面辅导;可以设计更为完善、系统、持久的团体课程, 更多的讨论环节, 布置课后作业等来增强团体活动的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提升其生命意义感。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以“生命意义感量表 (修订版) ”为评估工具,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 探讨制定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方案。结果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影响, 有助于大学生生活得更有目标, 更有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参考文献

[1]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Crumbaugh J C, Maholick L T.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J].J Clin Psychol, 1964 (20) :200-207.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4]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 篇10

如山功勋在前,他却从未停下追求科学真理的脚步,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在与人讨论学术问题。他拥有德国图宾根大学授予的5张博士学位证书,成为该校的“钻石级”博士,太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贝时璋星”,中国生物物理学界设有“贝时璋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贝时璋班”……

“他是一位战略型科学家”

“贝先生在学科发展上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上他强调先进或深入细致的超前意识,在课题的设计上他强调好的想法。”贝时璋的学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前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主任郑竺英这样总结贝时璋的学术思想。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正是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和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等相互结合,在交叉融合中彼此促进。北大医学部生物物理系教授林克椿表示:“如今,这个观点已为广大科学工作者所接受,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国际上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问题。反对者既有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家,只有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才认识到二者不仅能够而且必须结合起来。而贝老,就是这样一位高瞻远瞩的科学家。”

林克椿说,其实他自己原来就是研究物理的。“1956年,我们访问贝老时,他竭力鼓励我们向生物物理方向发展。在他的鼓舞下,我逐渐走入了生物物理学这片新天地。”1981年林克椿发现螺旋状脂质体,并被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登出,引起国际的高度重视。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40年代,贝时璋就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后,他不断吸收数理化等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其领导下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汪云九回忆说,他在大学时原本是数学专业的,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他坦言,接到通知后如坠五里雾中,完全不知“生物物理学”为何物。“翻遍图书馆资料,查到一个词条:‘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物理性质……用物理学研究生物……’仍不知所云。后来才知道是贝老有意把学习非生命科学的学子调来研究生命科学。”

1958年,在贝时璋的主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该学科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设立。同年,贝时璋在中国科大创立生物物理系并任系主任。50余年间,贝时璋的学生中,已经有6人当选中科院院士。当年的超前意识,化为今天的硕果累累。用贝时璋的儿子贝德的话来说:“他是一位战略型科学家。”

跨越70年的研究

说起贝时璋,一定不能绕过他创立的“细胞重建”学说。尽管至今学界对这一理论还有争论,但它的研究过程,却折射出一代大师勇于向传统挑战、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

1982年,在《中国科学》杂志的第9-12期,先后登载了关于“细胞重建”研究的5篇论文。论文的作者,竟是当时已经80岁高龄的贝时璋。从最开始的发现算起到此时,已悄然过去半个世纪。

时光回溯到1932年,时任浙江大学生物学系主任的贝时璋通过对名叫“南京丰年虫”的甲壳类动物的观察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现象,并由此提出了“细胞重建”的观点:除了细胞分裂,细胞繁殖增生还有另外一条途径——细胞重建;细胞重建是细胞自组织、自装配的过程,是生命世界客观存在的与细胞分裂并存的现象。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细胞可以重建而不由分裂产生,因为自1871年以来,“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的唯一途径”一直被生物学界奉为金科玉律。当贝时璋把关于这项发现的论文发表后,既没有受到责难,也没有得到响应——传统的观念似已成为不易之论。

贝时璋有心将研究深入下去,但很快抗战爆发,浙江大学内迁,时局动荡,科研工作难以继续,而根据他在一篇文章中的自述,抗战结束后“回到杭州,既要教课,又要安顿家小,依旧忙忙碌碌。解放后更忙……虽然在研究单位工作,但我还暂时抽不出时间来从事课题的研究,也不得不暂时放弃感兴趣、时时牵挂着的细胞重建的研究。后来,又是‘文革’,更不能安定下来从事研究工作”。

“就这样,转眼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但我一直没有忘记想要最终澄清的问题。虽然当时还不能做,可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会去做的。”

他终于等来了那一天。1970年,在各种条件的促成下,贝时璋在生物物理所重新拾起了对“细胞重建”的研究。他组织并亲身参与了大量科学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细胞重建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并揭示了细胞重建物质基础之一的暖黄颗粒中存在着染色质、DNA组蛋白等生命物质。

他的这一发现,为细胞起源和生命进化提供了重要阐释,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1988年和2003年,《细胞重建》论文集第一、二集相继出版,“细胞重建”学说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贝时璋的学生郁贤章说,贝老曾向他解释过“细胞重建”学说对于解释生命起源的意义。“他说,如果说生物必须来自生物,那么最早的生命现象是怎样出现的呢?而按照‘细胞重建’的理论,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组织和自装配过程。在合适的环境里,就有可能发生自组织和自装配过程,也就是生命的产生。”

求实、求真、求是:儿女和学生们跟中的贝时璋

“爸爸作风严谨细致,他也常这样要求我们,这样的习惯影响了我们的一生。”贝濂是贝时璋先生的大女儿,北京协和医院知名的内科学教授。她清楚地记得父亲手绘生物切面图时的场景:通过显微镜,一边看,一边画,反复对照、反复修改,一定要画得最真实、最细致。

“后来,我自己也学着手绘显微镜下的图像,也努力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贝濂说,自己很喜欢模仿父亲:父亲看书,用颜体小字整齐地写下满篇笔记,她自己也练习书法,在书上写满笔记;父亲治学时,一定要反复论证、周密思考,她自己在治病救人时,也会谨慎处理,绝不掉以轻心。

“对待每一个病人,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将他们的病情更仔细一点、深入一点,以便诊断时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是受爸爸影响的结果。”贝濂说。

为中关村“院士手印墙”题词时,贝老题下“求实、求真、求是”,这是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严谨前行的写照,也是对后辈治学省身的要求。

贝时璋先生的长子贝丰,是我国973计划专家组成员,需要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进行审查、咨询、评估、验收,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提及自己肩负的责任,贝丰说:“在评审项目的时候,我要求自己一定要严谨、公正,这些正是我从父亲身上看到的、学到的。”

“和贝先生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我能感受到先生民主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阎锡蕴说,每当获得一些实验结果,贝老总会给予大家肯定和鼓励。但是,对每个实验结果,贝先生都不会在反复推敲和论证之前轻易下结论。如果产生疑问,甚至还会反复查对原始数据。

阎锡蕴回忆,大到论文结构和学术思想,小到遣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贝老都会一一加以细心修改。“每当我拿到修改后的材料,总是被贝老的细致和严谨所感动。在贝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我也渐渐地养成了做事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并把它传给了我的学生。”

“我从先生的言传身教中获益匪浅”,她说:“贝老曾给我题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这已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至今还挂在我实验室的墙上,时刻激励着我努力工作。”

“他从来没有退休”

“他从来没有退休,终生都未脱离科研工作。”采访中,当记者提到退休的字眼,贝时璋的秘书王古岩纠正道。

在生物物理所工作以后,贝时璋每天走路上班,从他的家到实验室,有2000多步。这段路一走,就走到了92岁。之后,则改为在家办公。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科院院士吴征镒曾在贝时璋百岁寿辰时手书这8个字送给他,而在众人看来,这8个字用来形容贝时璋,正是恰如其分。

贝时璋26岁从德国回来,就应邀到浙大筹建生物系,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困难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逐步建立起享有盛誉的生物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形势十分艰难,浙大曾被迫4次大迁移。

对这段经历,贝时璋的学生杨福愉院士回忆说:“当时他家里也有不少困难,上有老下有小,但贝老先公后私,结果4次搬迁,系里损失不大,而他个人的东西却丢失不少。抗战8年,在极其艰难的战时条件下,生物系的教学与科研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取得不少优秀的成绩,与当时工作同样出色的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并驾齐驱,从而使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将浙大誉为‘东方剑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科技领域更是如此。贝时璋便应竺可桢的邀请,到上海筹建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并任所长。不久,又调至北京,负责一系列行政工作,十分繁忙,基本上已无暇再在实验室进行正常研究。

“当时贝老刚在实验生物研究所安下心来,展开研究工作不久。面对国家要求,他顾全大局,勉力从公,无私奉献,为中科院生物学科的调整和发展及当时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杨福愉说。

贝德则告诉记者:“爸爸曾反复说过:‘从我个人角度看,我还是喜欢做研究工作,而不大喜欢做学术组织工作。’而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改革开放以后,上级又希望他出来担任领导工作,但被他坚决婉谢了,他终于回到了实验室,去做他一心想做的科研。”

贝时璋的家里简单破旧令人难以想象,因为自从1955年他搬进这所房子之后,就再没有装修过。而在他女儿贝诚的印象中,“爸爸只专心工作,每天都下班很晚,妈妈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当年从上海迁来北京后就放弃了自己的教师工作,而我们是兄弟姐妹4个,家里开销很大,所以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张”。

贝时璋活到百岁高龄,却一直没有得过什么大病,最后也是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很多人都好奇他的长寿之道,对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党委书记杨星科说,贝老心态一直平和,不争任何利益。这或许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然而,更重要的可能是他从未停止思考,使他的生命活力远

远超出了常人。在后来几年,尽管贝时璋不再去实验室,但一直保持了对科学前沿的关注。每周三都会请一些研究人员到家里来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为庆祝他97岁寿辰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他作了关于“纳米科学”的谈话。整个30分钟的讲话,没有讲稿,内容全凭自己对大量资料的分析综合得出。

生命科学的伦理探索 篇11

这本书概念简洁,条理和脉络清晰,像一张简要的地图带人走进丰富多彩的生命伦理学世界。它非常适合于教学,联想到将要给硕士生开设的《生命伦理学》课程,很想把它译成中文。于是便联系了今年4月在杭州“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上结识的德国生物伦理委员会的奥勒教授,本想请他鉴定一下翻译的价值,但他似乎并不赞成这种翻译,他强调中国的同仁应当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几年前在我国翻译出版的美国哲学家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并不为中国人理解,因为作者讲的东西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奥勒教授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还是认为,在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西方已有的成果会给我们许多启示,使我们在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恩格尔哈特是一位思想大师,启发人们进行诸多形而上的思考,而托马斯更像是一位教师,对生命伦理学学科作出了通俗易懂的总结,虽然两人都是美国哲学家,但在治学和观点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同恩格尔哈特相比,托马斯算是一个现代性的哲学家,恩格尔哈特自己承认说,《生命伦理学基础》是一部后现代的著作,因为它接受了后现代的特征:“总叙述已经丧失了可靠性,不论它使用何种形式的统一性,也不论它是思辨式的还是关于解放式的叙述。”它让人们看到,发现一种唯一正确的、俗世的、标准的、充满内容的伦理学是不可能的,理性没有能力提供一个确定的道德基础来解决道德争端,启蒙运动的道德工程要借理性来证明一种正确道德观的希望注定是要落空的。而托马斯则继续按照古老的航线来航行,他虽然没有指定哪一种道德价值观最有权威性,但却给出通常人们作出关于生命伦理学道德决定的两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义务论(Deontologism),在古希腊词语中,Deon意味责任、义务和原则。义务论方法始于这样的问题:“我的责任是什么?”或者“我的义务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原则。第二个方法是结果论(Consequentialism),这一方法要求对比一个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托马斯似不怀疑人的理性能力,认为伦理学理论的作用是证明某种道德决定是正确的,组织复杂的信息和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对“我应当做什么”形成一种回答,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决定提供一致性和内在逻辑性。“如果我们有了理论,在遇到新问题时,人们就不必每次都从头开始。”他为人们大致地划出一个理论范围,当人们思考作出关于生命伦理学的决定时,可以根据这些已有的理论甄别应当如何行为,尽管每一种理论也都有其局限性。结果论的优势是看到特定决定的现实影响,能够协调生活中的细微差异,寻求对它们作出反应,但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出一个人们用以衡量各种结果的标准,当结果很微妙时,使人们没有选择的基础。义务论以义务和责任来回答“我应当做什么”的问题,行为本身的目的是满足和实现责任和义务。道德义务胜于个人利益,这一理论的长处在于仁慈和有固定的出发点,一旦责任被认识、原则被决定,便可以看出什么是道德的,但倘若人们只注重义务,便有可能忽视问题的其它方面。权利伦理学首先考虑伦理学问题包括哪些道德权利,道德困境的解决依据权利的等级。这种理论的优势在于强调了个人的道德核心性,以及冲突中的道德权利,但它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解决个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和潜在的道德冲突。直觉主义求助于人的直觉解决伦理学困境,用道德直觉把握正当与否,但却没有为我们提供信任他人直觉的途径。

麦金太尔曾说过,道德本身是一个战场,因为每个道德行为者都以有效的推理形式作出结论,而并非认同人们开始推理时前提的正确性和适当性。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赞成论证的有效形式和结构,但却不能赞成出发点的恰当性。其实,道德争论是一种不同的道德前提、不同的道德价值观的争论。托马斯热忱地提出不同的道德前提和价值观,恩格尔哈特则强调这些前提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每一个前提实际上已经构成一种标准,在本质上都是事先预设的,即事先预设了本来需要由理性证明的东西。这样一来,与其说人们是用理性来发现道德的标准,不如说是用理性来解说这些事先的预设。由于这些预设都是一些具体的道德感,理性最终难以承担起为其证明的使命。如同休谟发现的事实与价值的鸿沟一样,我们如何能从“趋乐避苦”的感觉事实演绎出应当“趋乐避苦”的道德原则呢?托马斯相信人们终究可以运用一个道德前提证明自己的选择,相信理性的可靠性,并把它作为归宿,而恩格尔哈特却在理性的家园里迷失。

由于托马斯与恩格尔哈特对待理性态度上的冲突,由于他们各自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的不同疆域,在思考生命伦理学的原则时,看法也不尽相同。托马斯超越不同的伦理价值观,提出几个常用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其一是自主性原则。它是一种个人自由行为的形式,要求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来决定行为的过程。自主性有两个要素:要求人们有能力思考行为的计划,并有能力把计划付诸于现实。其二是不作恶原则。它是一种方法论,强调人们有义务不伤害别人,这是从希波克拉底誓言演绎而来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不能使他人受益,至少也不应当伤害他们。其三是仁慈原则。这是不作恶原则的积极体现,强调在对自身不构成危险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人,促进他人的利益。其四为公正原则。这关系到资源的分配,托马斯认为通常有两种公正形式,相对公正和非相对公正。前者强调个人与个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在竞争同一种资源情况下,对个人需要的权衡。后者意味着依据一种标准,而不是其他人的权利主张进行资源分配。

恩格尔哈特提出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允许原则可以看成是一种“元(Meta)原则”。“元”在英语中有“超越”、“超出”、“位于……之后”等意,它是一种超验的、程序性的原则,不能告诉我们应当相信何种道德理论,没有具体道德内容。允许原则强调在一个俗世的多元化的社会中,涉及他人行动的权威只能从他人的允许中来,不经过他人允许便采取行动是不具有任何道德权威的,同样,道德争议的解决只能来源于争议者们的同意,因为无法来源于理性论证或共同信仰,所以允许或同意是权威的来源,尊重争议者表达同意的权利乃是道德共同体之可能存在的必要条件,允许原则提供了俗世的道德商谈所需的最起码的语法,尤其是对于具有不同道德价值观的异乡人来说,允许原则是为互相合作和解决争端所必需的。恩格尔哈特提出的是一种后现代的道德原则,它并不肯定什么,提倡什么,它超越了不同的传统、意识形态、道德理论和宗教之间的差异,在这些差异之上提出一种更为抽象,也具有实用价值的普遍原则。而且这个原则并不局限于生命伦理学领域,还可以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不同政治争端的解决提供指导,恩格尔哈特实际上在探讨超越托马斯所提出的各种道德理论、原则之外的原则——一个更具有普适性的底线原则。

恩格尔哈特提出另一个生命伦理学原则是行善原则。他认为道德行动的目标是趋善避恶,在一个俗世的、多元化社会中,没有一种具体的善恶说明或者善恶排列可以被确立为标准的,这样一来,在尊重自主权的约束之下,没有一种道德观可以在相互竞争的道德感之上得到确立,但行善的承诺仍然是道德事业的特点,因为不承诺行善,道德生活也就没有内容了。从表面上看,恩格尔哈特的这一原则仍旧是超验的,没有规定行善的具体内容,但事实上人们对善的理解终究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按照自己的行善标准行善,因而行善便有了不同的含义,所以比起允许原则来说,这一行善的原则又回到现代的疆域中来了。很显然,仅仅凭借后现代的原则和标准不可能完全地解决我们的问题,恩格尔哈特最终还是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一种宗教或者道德共同体、通过上帝的恩典和道德传统来得到正确的道德观。他本人也是虔诚的正统东正教徒。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研究生命伦理学时必须周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不仅需要恩格尔哈特,也需要托马斯。

托马斯《生命伦理学导论》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给出的生命伦理学定义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令人视野开阔,耳目一新。以往人们一直为搞清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关系而苦恼。托马斯试图澄清这一问题,在他看来,医学伦理学主要研究医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伦理学问题,这可以进一步分为临床医学伦理学和制度医学伦理学,前者主要关系到医患界面的伦理学问题,例如知情同意或者放弃治疗。制度医学伦理学审查医疗实践的结构或制度背景,如健康保健政策问题或者医疗资源分配问题。这里面也包括健康保健伦理学,其主要任务是分析与保障机制相关的政策和问题。生命伦理学的范围更为宽阔,包括在技术、医学、生物学对于生命的应用时所遇到的各种伦理学问题。它要求一种思维上的革命,告诉我们真正的跨学科思考和合作是什么。托马斯十分赞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哲学家萨米尔·格洛维兹给出的生命伦理学定义——“对于相关于健康情境、生命科学情境的道德决定的范围进行严格地审查。”托马斯认为这一定义的长处在于强调了生命伦理学的跨学科性和它的社会维度。

其次,《生命伦理学导论》讨论了许多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本著作共分四章,第一章讨论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回答什么是生命伦理学,技术、自然和责任,以及伦理学主题等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生育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如关于流产、生育技术,以及产前诊断的伦理争论。第三章讨论关于死亡和濒死的伦理争论,如死亡的定义、放弃或中断治疗、安乐死,以及医生协助下的自杀等。第四章讨论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如关于动植物的基因工程、关于人的基因工程、器官移植、人体实验,病人权利和全球伦理等问题。

再次,《生命伦理学导论》在讨论一些具体的生命伦理学争论问题时,不仅充分地展开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而且在总结争论、廓清概念方面有所创新。例如,托马斯认为美国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性领域出现了三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口服避孕药,这一药片有效地把性与生育分开。第二次是1978年出现的体外授精,这一技术把生育与性分开,使人们有可能在没有性爱的情况下生育。第三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代理母亲,这不仅标志着性与生育分离开来、生育与性分离开来,而且也标志着性、生育与传统的家庭模式分离开来。倘若人们在这种背景下看待关于流产问题的辩论,就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关于一种避孕手段是否可行的争论,保守的观点把性与生育看成是由上帝把持的自然的一部分,流产违背了这种自然秩序,而激进的观点认为,正是上帝让人对环境和自身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流产来避孕是人们履行责任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违背自然秩序。因此,关于流产的争论并非是科学争论,而是哲学或者道德价值观的争论。再如,在死亡问题上,托马斯也让人注意到一些道德困境。现代的医学正在制造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新型病人,“活着的尸体”便是其中的一例。《布莱克法学词典》给死亡下的定义是“生命的终止、停止生存;由医生确定的血液循环的全部停止,生物和生命机能的终止和由此而来的后果,如呼吸、脉搏等活动的停止。”按照这一定义,既然呼吸和血液是生命的要素,它们的缺少也就意味着死亡,然而,在现代医学中,呼吸器对于脑死亡患者的使用已使这一定义面临困境。托马斯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是生命的标志呢?是人还是呼吸器?

此外,托马斯也介绍了关于安乐死争论中的不同观点。反对安乐死的理由是:这一行为可能给人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而且不再有机会对病人进行最终的治疗,身边的亲人也许无法摆脱社会的压力,虽然这一行为可能是自主的,但也可能反映出人们的孤立和分离。此外从宗教角度上看,生死是上帝决定的,人类只是自己生命的管家,对于生死没有什么权利。而赞成安乐死的理由是:安乐死的决定是一个人自主性的最终体现。它表明人们对生命的控制——死。安乐死不仅免去了病人的巨大痛苦,也免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在托马斯看来,这些争论和分歧来自于仁慈的动机与不谋杀的伦理准则之间、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与病人在患绝症时所体验的尊严丧失之间的困惑。

生命课堂的探索 篇12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 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 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并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提出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呼应杰·唐纳·华特士的倡导, 提出了教育要顺应学生的生长、发展的规律的教育课程。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 在1989年的《教学大纲》中, 明确提出了定位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生命教育目标。我国台湾地区曾设立“生命教育委员会”, 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 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对社会及他人, 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 使大、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生物技术) 的发展, 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 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 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 范围颇广。

2.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

我国内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和实施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这在一定意义上, 也可以说是开展了生命教育。

目前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关注生命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生命教育呼之欲出。

(1) 天灾是对人类不尊重生命的报复。一般地说, 大自然的灾害是人类对它的破坏所造成的, 如水灾、瘟疫等便是。因此, 在一定的意义上, 天灾的肆虐是对人的惩罚、是对人的生命的报复。如果开展保护自然环境的生命教育, 就可以减少这种报复和惩罚。

(2) 人祸是对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剥夺。对生命的最大威胁, 除天灾外, 便是人祸。如战争即是一种典型的人祸。而最大的灾祸又往往是由于天灾和人祸合作所造成的, 故常有“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之说。如果倡导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 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种威胁和剥夺。

(3) 事故是对人类生命无意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 事故也是人祸。如煤矿、交通等各种事故对生命安全伤害极大。据报载, 全世界因事故每天平均要死亡5000人。积极实施热爱生命的教育, 对于控制事故是有好处的。

(4) 自戕是个体对生命不尊重的极端表现。由于人们缺乏生命意识, 自杀、自伤、自残、吸毒等事件会时有所闻。全世界每年因之而死亡的人要数以百万计。如果推行提高生命意识的生命教育, 肯定对减少这类事件是有益的。

(5) 过度的物质追求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迷失。健全的生活应当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但由于现代人片面追求物质生活, 使精神生活空虚或放荡、淫靡, 有的甚至因之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种生活的迷失,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糟蹋、残害或杀戮。

(6) 社会道德的衰落是生命教育缺失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 在一定的意义上带来了社会道德的衰落。不少人既缺乏私德, 更没有公德。他们热衷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的道德行为, 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是一种折磨。

(7) 工作学习的过度紧张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很多人的工作与学习处于紧张状态, 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多少年来一直未能解决。这对人的生命是有害而无益的。古人说:“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必须劳逸结合, 才有利于生命的生长与发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

台湾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 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 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具体内容为:国一: (1) 敬畏生命; (2) 做我真好。国二: (3) 生于忧患 (面对无常) ; (4) 应变与生存 (从处常到处变) 。国三: (5) 敬业乐业 (在工作中完成生命) ; (6) 信仰与人生 (无限向上的生命) 。高一: (7) 良心的培养; (8) 人活在关系中 (活出全方位的生命) 。高二: (9) 思考是智慧的开端; (10) 生死尊严 (活得充实、死得尊严) 。高三: (11) 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 (调和小生命与大生命) ; (12) 全球伦理与宗教 (存异求同、建构立体的生命) 。

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生命教育的推行应是全方位的, 内地学者应着手编写适合内地大、中、小学生的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 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 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 降低实施的难度。生命教育课是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但由于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美育的交叉关系, 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重叠。另外, 也不利于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 容易使非生命教育课教师忽略其推行生命教育的责任。综合课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料, 形成合力。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 如“生存教育”“生命美育”, 这样, 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 另一方面, 又能与其他跨学科课题 (如德育、环境教育等) 联系起来实施。

生命教育内容广泛, 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目讲授生命教育知识, 可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 增强生命教育效果。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 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

要想真正实施生命教育, 使生命教育收到实效应该做到:

1.教育领导部门重视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领导部门应把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分年龄阶段按年级有针对性、系统开展。

2. 强调实践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 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 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 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 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 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 在生命教育中, 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 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 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 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在初中“温馨你我他”的教学中, 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 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通过这些活动, 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 尤其是对残疾人的关心, 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生命教育必须在生命活动亦即活生生的实践中进行。也就是说, 在生命教育中, 应当关注每一个生命体, 应当让每一个生命体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成为教育活动的动力, 成为教育活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反之, 在生命教育中, 如果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体, 如果剥夺鲜活生命体的参与权, 那么, 这种教育活动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乏创造性。

3. 加强大、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没有现成的教师, 加强师资培育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把大、中、小学中教授与生命教育有关科目, 如生物、健康与道德、生活伦理等科目的教师, 乃至教师全体, 集中起来, 进行生命教育培训。选订甚至编写生命教育教材, 供教师们教学运用。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 是大、中、小学生命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4. 积极开展大、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

上一篇:香草下一篇:环境艺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