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2024-06-30

数学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共10篇)

数学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篇1

数学课堂要体现的不仅有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 还应该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正是生命化数学教育的最好注解。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只有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生活化的课堂文化, 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营造和谐的生命化课堂: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 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 首先必须强调要尊重儿童, 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在数学课堂中, 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 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确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快乐成长。生命化理念下的“和谐关系”, 要求教师的爱在学生成长的环境中, 是一条涓涓的溪水, 给学生以祥和的心态;是一股美丽的喷泉, 给学生以向上的勇气;更是一片浩瀚的大海, 让学生领略其宽广的胸怀, 乘风破浪, 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和谐的课堂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在和谐的课堂里,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 师生的和谐互动为课堂的生命化增添了羽翼。

二、构建生命化的学习内容:体验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 应当充满浓浓的生命气息。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于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地进行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推理与交流”。也就是说生命化的数学内容, 不能等同于现成的教材内容, 而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 创造性地使用, 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和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这样的学习内容, 能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凸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 创建“生活化”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体验, 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 使数学课堂更贴近现实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例如, 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创设以下的教学情景:“我”在购物时, 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 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 “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十分感兴趣, 纷纷议论, 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这时, 学习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 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样创设“生活化”情景来设计数学问题, 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里, 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享受到数学的内在之乐。

2. 设计“生活化”内容,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离开了生活, 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实例、新闻等生活现象, 瞄准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 化“冰冷”为“火热”, 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着数学知识, 感受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例如, 设计这样的应用题: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 不慎将墨水瓶打翻, 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 摩托车速度为45千米/小时, 运货车速度为35千米/小时, ■■■■■” (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 , 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 并列方程解答。学生带着问题, 自主探索, 激烈讨论。教师及时鼓励学生, 让学生敢说、敢疑、敢动手操作, 敢问、敢讨论, 充分发挥各种智能。此时, 课堂上看起来是乱哄哄的, 其实正是学生自主参与过程最强烈的时候。与此同时, 教师起好组织者的作用, 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经讨论, 得出不同的补充内容: (1) 摩托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两车经多少小时相遇? (2) 摩托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同向而行, 摩托车用多少小时追上货车? (3) 摩托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 则摩托车比货车早到多少小时……就这样, 学生在多维度、多层次的合作中, 出现情意共鸣、信息传递、反馈畅通、思维活跃、创新精神涌动的优美情境。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生活化”内容的学习之中, 既发展了数学思维, 又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3. 开展“生活化”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生活化”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因此,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设置问题:某一块梨园有两处水源——圆形的水池和笔直的河, 果农应该如何选择取水地点?为该区域划一条合理取水的分界线 (供当地果农取水时参考) 。这样把现实问题的解决纳入课堂教学领域中, 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所以, “生活化”活动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 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 也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交流的起因, 是学生实现创新的条件。在“生活化”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领悟到了实践的价值, 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实践能力在不断发展。

三、倡导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 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 这一切必然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即使在相同的学习过程中, 他们所感悟的东西也是富有个性的。因此, 课标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只有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 学生才能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 每个学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1. 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 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

陶行知先生提倡“手脑并用”的教学思想, 新课标也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 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 才是真正的知识, 才有真正的意义。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 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 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 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 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课教学片断: (1) 盒子里装有5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 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 这两个事件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 (2) 再将5个大小形状与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刚才的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 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 这两个事件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 (3) 如果盒子中装有4个白球, 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白球, 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中模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大了还是小了?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 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中模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大了还是小了?再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区域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正确数据表示在此模球活动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体会摸出一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及摸到白球的结果数, 体会到概率的意义。此时, 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这些问题太简单了, 老师能再难一点吗?”学生要求教师增加题目难度, 反而给人一种学生“赶”着教师走的感觉, 这是新的生成、新的亮点。教师说“好”, 然后再提出问题。 (4) 再在5个球中 (4个白球, 1个红球) 四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 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 不难看出学生已体验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 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呈现出其频率的稳定性, 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样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概率的含义, 而不只是学会套用公式, 这就是数学地思考问题。

在这节课上, 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 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 既紧张又活泼有趣, 他们在摸球活动中体验和学习, 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2.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 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研究探索新问题, 再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完成自己意义的认知建构, 并发展探索和创新意识。

例如, 在“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节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自己画图、测量、观察后, 来发现、归纳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 画出三角形ABC。 (2) 将学生分为三组, 根据中位线的定义, 分别画出如右图的三种情况的图形。 (3) 分组进行观察、测量, 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

这样来推导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定理发现的全过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弄清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来龙去脉, 而且展示了图形的各种变式。同时, 使学生体会到发现定理时需考虑的多种情况, 而证明时有时仅证一种情况即可证明这一分类讨论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感觉到发现定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知识对学生是新的, 不必直接告诉他们结论, 而是可以将原来的推导过程重演, 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种价值, 不低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是创新的启蒙教育。”由于定理是学生自己得出的, 所以他们理解的特别深刻。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充满着个性和活力, 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开放了学生的思路和潜能。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 通过互动的过程学习数学。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初中生乐于交往, 而合作交流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多层次和多向合作交流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 相互激励、补充、答疑, 解决各种问题,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 数学学习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只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 才能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 才能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维火花。通过讨论交流, 教师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出了榜样, 这既是对讨论本身的尊重, 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小组合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课堂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气息。

4.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 通过互相的评价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评价环节实施得好, 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 为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在课堂中, 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能力都在生成, 都在发展变化,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中的信息, 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 从外部转向内在, 从形式转向实质, 从被动转向主动。评价时, 教师要留出充裕的时间, 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获得更多更美好的灵感。对于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火花, 教师要格外地珍惜和爱护, 而不能泼冷水;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意识而发表错误意见的学生, 教师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谅解。学生只有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数学知识, 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逐步培养创新的意识。这不正是生命化课堂的精彩所在吗?

叶斓教授强调:“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 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必须树立“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空间里, 用新颖灵活、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 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化的色彩, 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应该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只有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生活化的课堂文化, 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生命化的学习内容、倡导生命化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构建生命化的初中数学课堂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命化,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 2002, (10) .

[3]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5) .

数学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篇2

——纸厂中心小学 蔡昌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但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我们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往传统的数学偏重于教师的传授知识,幼儿只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形成了以教师、教材和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无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无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游戏的介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及数学游戏化的实质 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它的实质是指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二、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习充满兴趣。使以往的被动状态发展为主动状态。2.综合性。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如:操作活动、体育、绘画、角色游戏等等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知识,力求产生综合效应。3.愉悦性。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心情体验,让幼儿觉得学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好玩的,有趣的。4.全面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位幼儿,使他们都有公平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手段在新《纲要》中,数学没有被单列成某个领域而且被放在科学领域之中。从中可见人们对幼儿数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和当前基础改革的新理念和新原则。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概念、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呢?

1.建立正确的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师幼互动是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达到自已主体的发展,从而实现师幼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为主,师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角色差距。那么在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正确把握师幼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幼儿主动学习决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学习,幼儿形式上的“主动”学习也决不是实质性的主动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绝对少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参与和发挥,只不过教师的这种参与和发挥要较以前的方式来得隐蔽,不易于引起幼儿的反感和厌倦。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关注幼儿的表现,事后进行分析。

2.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身心整体参与的活动,它包含着各种情感的萌芽。在游戏中,幼儿身心之间,各心理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整体关系中,这是一种对外界的整体反应方式,而愉悦感正是建立在这种方式上的。因此,我经常安排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

(1).在角色游戏中学习数学。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都可以掺和数学内容。如:以前我班的儿童超市游戏中,幼儿对“售货员”及“顾客”之间的角色行为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常出现“顾客”随意拿货,而“售货员”无所事事的现象。现在,我引导“售货员”为“商品”标上价格,“顾客”则按价格的高低与自己经济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商品”,按所标价格,数清手中的“现钞”进行正常交易。在这一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增添了游戏的真实性,而且使幼儿复习了数数与数字,提高了幼儿认识数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儿们从心底自发觉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这是一种让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材料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我让幼儿们按图形标记分别为“图形宝宝们”找“家”。请幼儿们按数字的大小,为相应数量的“形状宝宝”找家;以几何图形拼拆图片的方式进行分类、数数;将类似的“形状宝宝”进行比较、测量,从中正确认识各种形状的特征。幼儿们通常一边操作,一边认真地观察、辨别、数数。这一游戏教学方式,不但让幼儿逐渐形成了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而且激发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体育游戏中学习数学我有意识地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获取数学知识。如:《秋天的水果》这节课。在身锻的基础上,我请幼儿们数数摘到了几只水果,比一比,谁摘得最多,谁摘得最少,多几个,少几个。又如:《运货》游戏中,在幼儿跑、钻、取物的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学习了数与物的等量关系。

3.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因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基本上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通常他们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只有在情感的操纵下才能处于兴奋状态,对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之中。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我给幼儿们挂上漂亮的不同形状、颜色、数字的胸饰,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寻找与自己数量相等、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的“宝宝”。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们的情绪显著高涨,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辨别能力明显加强。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有心,一些简单的教具也能为幼儿带来美好的游戏、学习的环境,从而使幼儿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让学生在生命化的课堂中享受语文 篇3

一、有“读”的课堂才显本真

在语文课堂中,读对于理解语言非常重要,它是语文课堂的主要部分,其实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何尝不是从读中培养起来的呢?语文课堂就应该是以读贯穿始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读促思、以读促学的,语文课堂中最本真的就应该是学生的“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却走上了“不归路”,课堂上热闹非凡、花样众多,但学生读的时间是缩水了又缩水,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到底能习得什么?语文课堂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的“读”。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一课中,老天鹅那种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怎样让学生体会出来,是靠老师一句句分析吗?有经验的老师都不会这样去做,我们是选择让学生读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老天鹅破冰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读,再通过看画面想象着读:随着老天鹅一次次腾空而起,又一次次重重地落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完全走人了情境之中,他们有的说看到了冰面上的斑斑血迹、空中飞落的根根羽毛……有的说听到了老天鹅的悲鸣声、老天鹅撞击冰面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响……这一切感受都在学生的读中产生,此时老天鹅的精神已融入他们的血脉,他们个个小脸通红,精神抖擞,他们已被眼前这悲壮的一幕所感动。有读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扩充张力,这样的课堂才是能满足学生需求的。

二、有“动”的课堂才有活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跟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相比,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去思考,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孩子们不再是只能坐着听讲,还可以离开座位表演,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开放的、充满活力和张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资源,让手、眼、耳、口、脑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

三、有“思”的课堂才具深度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其实课堂也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一个过程。语文课堂不能没有“思”,现在的很多课堂,热闹非凡,但这不是学生通过思考的热闹;很多课堂,学生动起来了,但这不是经过思考的动,而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动;很多课堂学生合作交流了,但这过程流于形式,并没有真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不能被热闹的形式、丰富的花样所迷惑,我们更多的时候还是应该让学生静下来思考。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深度的。读书要靠品,这品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要让学生体会夜宿古寺之苦,我让学生自己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孩子们从“到处是灰尘”体会到了很脏;从“长满了青苔”体会到阴暗潮湿;从“厚厚的蜘蛛网”感受到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从“断垣残壁”感受到墙壁破损了。非常危险。通过思考孩子们更能体会到此情此景,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语文课堂因有了“品”而不会将认识停留在表面,语文的魅力是通过“思”才能被挖掘出来的,少了带着思维的品,再优美的语言文字也就成了枯枝败叶,课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就应该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去享受语文。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只有抓住学生思维的“触角”,让学生读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才能让学生在生命化的课堂中享受语文。

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篇4

一、思想之露滋养品德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它既具有工具性, 同时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作者总是寓“道”于“文”, 借“文”传“道”, 教材本身就包含着较强的思想内容, 文章无不流露着作者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 凝聚着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蚁国英雄”一文时, 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外层蚂蚁无私奉献精神后, 我问学生:“小小蚂蚁牺牲了自己, 保护了同伴, 这种奉献精神多么伟大呀!那么,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 有没有这样牺牲自己, 奉献社会的英雄人物呢?”一语激起千层浪, 学生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当学生再读“蚁国英雄”时, 情更真、更浓, 对蚂蚁这小小的精灵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艺术之美陶冶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将绘画、音乐和表演融入课堂教学中, 让艺术之花绽放在课堂, 就一定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1. 画中赏景

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引导学生动手绘画, 在美丽的图画中欣赏景物, 领悟课文内容。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一文时, 就引导学生画出田园风光。每一幅图画都那么美丽, 那么鲜艳, 那么充满诗情画意, 一幅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2. 乐中悟情

我在语文教学中, 常常运用音乐, 调动学生的情感, 促其对文章包含的情感的领悟。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字里行间蕴涵着阿炳对音乐的热爱, 对人生的体验, 对美好生活深深向往的情怀。当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完第五段重点内容时, 随机播放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 并让学生闭上眼睛, 细细品味。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打动了我和学生。音乐激活了我们的情感, 音乐帮助我们加深了对课文中蕴涵的情感的领悟。

3. 演中激情

学生最富于表现自己, 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 就是通过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来理解词语, 激发学生情感, 领悟课文内容的。在学生朗读课文后, 我并没有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解释, 而是要求学生读课文, 记住文中“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的语言, 想象当时的情景, 并告诉学生准备表演。学生听了, 都神情激动, 跃跃欲试。当几个学生上台表演时, 我声明“我现在就是小稻秧”, 指着几个同学说“你们是杂草”, 课堂上一片笑声。学生们把我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地一拥而上。师生的共同表演, 把小稻秧刚移到大田所遇危险的情形, 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所画的词语都理解了。课堂上一片笑声和掌声,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师生的反复朗读课文与生动表演中进行的, 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真正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个性之光自由飞扬

语文教学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留有展现个性的空间。比如作文教学中, 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让个性之光尽情飞扬。我们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 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只要真实、健康,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而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情、有趣的平凡生活;也可写自己美好的崇高理想;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 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 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 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解放学生的心灵吧, 被解放的心灵将写出优美的、充满个性风格的华章。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在“活化语文”一文中写道:“语文需要活化, 活化了的语文呼唤生命的激情, 呼唤生存的焦虑, 呼唤创造的天赋。”要做到这一点, 应该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把思考、发现和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 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篇5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展注重幼儿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加强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很多幼儿都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根本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在本文中就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幼儿体会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游戏化;探索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必须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情景结合起来,要让数学知识更为形象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通过对幼儿教学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幼儿数学游戏环境

教师要注重对数学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游戏素材和环境。许多幼儿根本不能理解数学知识,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用到了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对活动室进行改造,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和墙面都可以设置一些数学秘密,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可以是数字牌,也可以是一些玩具。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草地上玩耍,观察树上的苹果,看哪个幼儿可以数清苹果个数。教师可以任意选取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数学知识开展游戏,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创新幼儿数学游戏活动形式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要对幼儿数学游戏形式进行创新,要能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幼儿兴趣的重视,预先就设置好了数学游戏活动,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喜好和感受。那么想要提升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根据幼儿的自身需求,去设定教学内容,要能够通过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教学中来。

例如:在大班几何形体的分类教学中,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完整的情节,四位小客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娃娃)请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复习)――幼儿帮四位小客人找朋友(新授)――送朋友(复习),使幼儿能完整投入到整堂课中。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娃娃头饰,选择四个幼儿扮演四个几何形体娃娃,然后在音乐背景的氛围下,让幼儿们自行为小客人们找朋友,这样既可以让幼儿们掌握几何形体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有趣的数学游戏,更容易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

三、在日常生活中快乐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师可以任意选取生活素材,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让幼儿在快乐生活中接受数学。

例如,幼儿园每天都会给幼儿发点心,教师就可以对这个环节精心设计,设计一个发月饼游戏,通过一首儿歌“圆圆的饼子像太阳,啊乌一口变月亮,啊乌一口肚里藏”,让幼儿们对圆形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论体验,所以教师更应该教授给幼儿学习方法,让幼儿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充满自信,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幼儿玩大型玩具时,在玩具内隐藏一些数字图像,鼓励幼儿去探索,让幼儿去发掘未知世界,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要加强各个教学领域的相互渗透

幼儿教师在对数学游戏进行设计时,要尝试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比如音乐知识、体育知识和美术知识,开拓幼儿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比较多少”这个游戏时,要求在音乐播放后,幼儿们就开始抢椅子,当音乐停止,抢到椅子数量最多的幼儿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们学会比较,掌握数学数字的大小,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数学氛围,让幼儿们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数学知识。

五、结束语

通过这些活动,大多数幼儿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比较透彻地了解关于数学方面的概念。通过这个学期对数学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探索,我得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启发,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也会通过不断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生命化的地理课堂 篇6

一、互相尊重,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人, 要研究学生的生命个体差异 (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等) , 要照顾到他们作为人的主观感受和生命需求, 要意识到学生天生就有求知的本能、上进的欲望和自我发展的生命冲动, 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说话的权利、自我的表现的机会。《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个中学生给家长的寄语:因为我是菊花, 请不要指望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 请不要指望我在身上摘到松子。学生的心声确实值得教师们反思。面对个性鲜明, 千差万别的学生,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学生之间还应形成比、学、敢、帮、超的竞争氛围, 在教学中深入生命化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前提。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人的和谐, 即“仁者爱人”, 主张用“善”去调节人们的心理矛盾和行为矛盾。这种趋“善”意识, 造就了地理课堂的和谐与生动。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这种和谐的基础是“平等”, 教师与学生一样是需要不断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不仅应努力成为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的“先生”, 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 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成为学生求知过程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 做学生的求知伙伴。教师应摒弃不合时宜的师道尊严, 鼓励学生“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坚持民主性原则, 发扬教学民主, 就象美国威廉姆多尔教授说的那样, 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 当我们站在学生面前, 或出现在学生一切视野可及的地方, 不是没有任何生动个性的“教师”符号或模式, 而是由真实人格、生动精神、坚实知识构筑起来的文明形象, 是真善美的可触摸实体。通过师生互动, 在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 积极地与学生的心灵共舞,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师生互动,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当今信息时代, 地理信息媒体众多, 地理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师与生的关系, 都要进行重新审视。新时期对于地理教学的改革, 应当是从“理解─记忆─应试”的模式, 转变为“获取─掌握─应用”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地针对问题加以思考, 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处理和解决问题。课堂灌输地理知识, 手把手地传授地理技能, 已不是一个好的地理教师。牵着学生走, 规定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 理解地理知识, 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新课程下, 运用探究性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设计探究性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 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动起来, 教师即时纠正、点拨、补充。学生通过活动, 发展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展创新意识。不在乎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乎他们的知识面;不在乎他们参与活动得到的多少, 在乎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时, 师生创造性使用试管中带色水的多少来表示, 让在场的同学们惊喜不已。当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举起试管架时, 一位学生指着试管激动的说:“看啊!那个是我装的。”让他们体会了学习的成就感。

三、完善课程本身, 文本与人本和谐

古代哲学认为和谐的另外一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即“天人合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互养互赖、共济共存。这种文化意识, 是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能力得到发展, 个性得到张扬。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中, 开头原打算用杜甫“春夜喜雨”来引入降水, 但为了体现新课标要求, 后改为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降水情况, 这样一来, 内容就贴近生活, 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 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智慧、行动策略、知识经验、社会阅历、处世技巧、工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还有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言行, 学生都看在眼里, 时刻影响着学生, 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 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的表情亲切自然, 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 言行举止得体大方, 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 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 自然产生共鸣, 容易激发求知欲望, 不断增强兴趣, 易启迪思维探究问题。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个性差异、表现欲望等都是课程资源, 文本 (教材) 更需要与人本 (教师、学生) 的有机整合。例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学习不同的民族及语言和文字时, 教师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 介绍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和主要风景名胜地, 这样直观又形象。

数学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篇7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提出“从生命的角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地理课堂教学, 更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审视地理学科价值, 构建生命色彩的地理教育观

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地理知识产生和丰富的过程也是地理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丰富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拓展了探究问题的思路、开辟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精彩了表述或研究问题的形式与方法。这种思维品质或方式因地理教育的实施而不断被继承、建立、传递和发展, 毫无疑问, 这是地理教育最具价值的价值。

人们一直用是否“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 这反映了地理知识的价值在一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对地理知识价值的认同。从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居址到末期的“羲和占日, 常仪占月, 臾区占星气”, 就有了从事地理位置测定及天象观察的专门人员, 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尽管古代地理研究的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强烈的迷信色彩, 并常常与“风水”联系在一起, 但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 它对古老的中国社会有着极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 中国对地理科学也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丰富了世界地理科学的宝库, 如古代中国的地理游记及制图是世界上领先的。我国是世界上进行地方志教育最早的国家, 我国的地方志史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著作, 为进行传统的地理教育作了素材上的准备。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为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举世瞩目的成就。老一辈科学家激励了几代人投身到地理学科教育和地理研究的行列, 也使地理科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20世纪80年代后, 在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趋势下, 中国地理教育改革的速度超乎寻常的快。这种改革首先表现出学科教育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在培养目标的转变上, 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改革以学科知识为中心,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同时随着世界性的人类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强调人类与环境协同发展, “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地理课堂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地理观、环境观、国情观的主阵地,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已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学科类课程和活动并驾齐驱, 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时代的特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以看出, 对学科教育价值的认识决定教育的实践选择。地理教育应当将文化发展的新理念纳入到课程建设中, 重点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境界、珍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社会态度与道德准则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特别是以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行为准则 (如规章制度等) 为呈现形式的制度文化, 它体现了一定空间范围的主流文化方向, 反映了人与环境 (包括他人)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比如, 高中地理课程有必要把资源环境教育与品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又如, 高中地理课程美学教育的核心应立足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美, 即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统一, 追求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 构建和谐社会。

二、建构动态生成课堂, 绽放地理教学生命化的光芒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 指在课堂中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 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进展的过程中, 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教材从诞生到更新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很难有与时俱进的功能, 教师应该有主动权, 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 转变“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观念, 选择学习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形成“动态生成式”地理教育观, 是每个有思想的教师与时俱进的责任。

1. 把握课堂生成式教学资源, 构建生命化地理课堂

把握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形成严谨的科学观意识, 建构“生命的课堂”, 在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他人的美好, 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 产生了张力, 激起彼此热烈的思考, 彼此心灵的震撼, 最终绽放生命之花。例如, 在进行高中地理选修I (湘教版) 《宇宙与地球·太阳系》一节教学时, 课上, 学生主动提出:“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了。”我顺着学生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 提出:“被剔除的行星是哪一颗呢?为什么把它给抛弃了呢?沿袭了千年的论断被修改是否科学呢?”针对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兴奋起来, 展开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冥王星距离太阳很遥远, 而且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与其他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面之间倾角比较明显, 不具有共面性。”聆听学生的见地是多么美妙的事, 让他人共享自己的成果又何尝不是幸福的呢!

课堂生成式教学资源 (以学生资源为例) 在捕捉与利用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显示环节 (培养环节) 、发现环节、分析环节、处理和使用环节、再设计环节。 (见图示)

从图上看出, 学生资源的出现到最后的利用经历了5个环节, 图中表示两条主线, 分别为:

学生资源自发生成到利用的一条线 (也就是主动资源的产生利用) :学生资源显现———教师发现后捕捉———教师分析 (或学生分析) 、判断价值———利用。

学生资源的被动生成到利用为另一条主线:在教师的有意激发下学生资源显现———教师发现并捕捉———教师分析 (或学生分析) 、判断价值———利用。

两条线后有一共同的分支, 即在处理结束后可能还会有环节 (5) , 教师在一次资源捕捉利用后的再设计, 然后二次学生资源生成, 教师再分析、利用。

2. 奏响师生互动的交响曲, 张扬地理课堂生命力

“生命的本位, 生命的尊严”, 是教师要尊重的。这种尊重, 首先是对生命本体的尊重。我们时常用“老师是为了你好”的理由对学生的命运加以塑造和改造, 其实这未必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其次, 对生命运作机制的尊重, 生命的成长有着自身的机制, 它是一种主动成长, 是在困难与挫折, 挑战与可能中实现自我更新, 教师不能安排完美路径, 不能赋予他们生命意义。

教育本意是“生命与生命交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并不是给予和接受、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同时也是一种相互的“自我实现”过程。就学生而言, 要允许他们在地理课堂上随时发表见解、质疑。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完善自己, 增长才干。就教师而言, 教学是其生命的一部分, 上好每一节课都能获得生命满足的愿望。教师不仅“照亮了别人”, 同时也成就了自我。

对话是基于尊重和平等立场, 在课堂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 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当“对话”逐步成为教学的一种状态时, “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师生在课堂上, 通过对话,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达成彼此心灵的沟通。例如在上初中《世界地理》时, 有这样一组精彩的对话:

教师:人们在南极大陆上找到了煤, 说明了什么?

学生A头头是道地回答:很久以前, 地球上的陆地是联成一片的, 南极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 而在现在的印度。那里的气温很高, 降水很多, 生长有大量植物, 植物死亡后, 被地层覆盖, 就形成了煤。

学生B跳了起来:不对, 南极一直没移位, 有煤, 说明南极过去的气温比现在高。

学生C抢答:南极过去是一片海洋, 海洋里有大量海参等海洋动物生长, 后来就形成了煤。

教师:大家议议, 哪种解释更可信?

此时的课堂, 人声鼎沸, 师生、生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对话中, 师生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 不受到任何束缚, 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 在听取他人的意见时, 感觉他人思维与表达的新奇。师生平等的对话, 激起彼此热烈的思考, 彼此心灵的震撼, 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

3. 建构主体参与的活动式学习模式, 演绎生命化课堂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 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教学既非教师讲, 也非学生听, 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 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 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目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将地理课堂作为是学生的主要形式,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起点, 通过学生对主体参与,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凸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性和动态性, 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并且允许学生随时提问, 甚至可以提出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只要有利于孩子生命活力的展示, 生命的个体的快乐。地理课堂毕竟是不同个体介入的学习活动, 加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的等多维的变化, 教学过程自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要时刻关注和及时捕捉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新信息、新思维、新问题, 调整教学结构, 引导学生向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方向演变。

教学形式的活动性和开放性, 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拘泥于某种学习形式, 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或讨论式学习, 或自由找寻学习伙伴多维进行学习交流, 充分挖掘学生多方面潜在的才能。

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是指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生命活动, 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师可以适当改变“刚性”的教学内容, 增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内容, 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谈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篇8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爱玩好动的时期,而游戏是他们成长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游戏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以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的数学知识,使这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在游戏中变成游戏的内容,这样不仅使得数学知识浅显易懂,而且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教师在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来实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数学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体会到愉悦和乐趣,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枯燥,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关于“分类”的知识时,对于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数学概念他们还是很难理解。为了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书本文具各回各家”的游戏,引导学生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并且按照其属性将同类的物品归纳到一起。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快速且准确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将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也体现了新课改中寓教于乐的原则。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8~12岁左右,还在成长发展的阶段,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那么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并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在课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呢?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形象且丰富的语言来为学生描述和讲解数学知识点,以此来改变以往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枯燥、单一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这样,学生会更加乐于也愿意听教师讲课,而且使得他们能够一直保持在兴奋的状态,思维也更加活跃,对知识的吸取也更加快速,学习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也可以增进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且具体地呈现出来,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具有情趣的过程,所以要想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使得师生间的情感更加紧密。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平等的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不搞特殊待遇,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无私与亲切。所以,想要构建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良好关系,而且课堂是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跟进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倒着数到1”的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神州十号”飞船发射时的视频,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倒数这十个数字。这样不仅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书娟.巧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考试周刊,2016,(17).

如何构建生本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9

一、开展学法指导,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现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从教学内容到教法,都采用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管理。这种大规模复制的逻辑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格格不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抹杀学生的生机和灵气。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机械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去,而是要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探索、获取知识,并在探索、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思考,去发现问题。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又说:“读书无疑而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质疑问难”,这样既可以解决疑难,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时候,教师不直接出示规律:一个数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而是先出示一组数,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整数的除法判断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被3整除。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能被3整除的那部分数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不仅学到一条规律,而且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二、优化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指导学生“会学”,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表述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压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因此,我们提出: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变被动传授为主动学习。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要发现就要先质疑。所谓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要转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先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教师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从而变被动传授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另外,教师在设置疑难问题时要注意难度适当,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方式,要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改变课堂提问,给学生表述的机会。

过去学生回答问题时大多在座位上,似乎是学生和老师的单独交流。现在,我们要将阵地转移到讲台前,让被提问的学生面对所有同学。这就给课堂提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勇气,要求学生的态度更主动,表达更流畅。提问不再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的生硬模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营造民主气氛,让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

心理学家勒温·李皮特做过一个儿童心理实验:在以专制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十分讨厌集体活动,对学习无太大热情;在以放任为特征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不高 ;只有在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水涨船高,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显著加强。由此可以看出,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是十分有利的。

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是多方面的,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交流。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表现。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模范,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将生活上的情绪波动带到学校,影响课堂。教师的不良情绪表现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教师要具有真诚开朗的性格,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才会感到安全与自由,才会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才会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适当加入一些调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物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开设小组竞赛,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激发主人翁意识,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四、改革评价机制,使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习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如衡量学生的发展,只以分数为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只以上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为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只以反应速度的快慢作为衡量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教师只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而忽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是不利于教学教育工作的。因此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学生。比如学生的分数不高,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也许他们是写作天才,也许他们是画画高手,也许他们是运动健将;如果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我们也不能以此断定他们的学习方式不正确,可能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教师应改革评价机制,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学生的缺点,可能这种缺点就变成了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心理学家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收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倾注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希望,肯定多于否定,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在成功的体验中促使自己全面主动地发展。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例如,对于优等生,教师不能一味地表扬、鼓励,也要适时地提出不足,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十全十美,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中等生也不能忽视,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勇气;而对后进生,则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更不能冷眼看待他们,教师要努力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以鼓励为主,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找到成功的方向,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去拼搏,摆脱学习的困境,扬起成功的风帆。

总的来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愉悦,保持良性循环,是新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抱怨,要摈弃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学生,并且多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难发现每个学生的可爱之处,从而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迈向成功的大门。

论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课堂,师生关系,趣味化导入,生活实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只要让学生爱上数学,喜欢上数学课,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从而自发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呢?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为趣味课堂打好基础

教师要放低姿态,融入学生中,与学生做朋友,拉近彼此的距离,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从而为趣味课堂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找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从中寻找规律。一开始,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活跃。这时有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站起来后却嘴巴动也不动,笔者立即就明白这位同学应该是不会,那么如何做才能既缓解尴尬的局面,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呢? 笔者这样对学生说:“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不仅动脑思考,还勇敢的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该同学脸上便洋溢满足的笑容。因此,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有保护学生幼小心灵的义务,只有让学生没有负担、热情高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那样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设计趣味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引导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用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打造趣味化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一 上课就提 出这样的 问题 :“请大家拿 出六根小 棒 ,看看谁能摆出最多的三角形? ”学生立刻来了精神,纷纷动手参与实 践 ,有的只摆 了一个 ,有的摆了 两个 ,此时教师 要抓住时机进行引导:“通过你们的动手操作老师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很 聪明 ,有的摆了 一个 ,有的摆了 两个 ,但是你们 知道老师摆了几个吗? 老师摆了四个。”很多学生一下子就愣住了,心想:“老师为什么能摆出那么多? ”此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四面体, 对学生进行引导:“你们摆的三角形都在一个平面内, 而老师摆的三角形却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就是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立体图形。”通过以上铺垫,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参与学习活动,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老师是怎样摆的。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打造趣味课堂

数学知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能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 也能够从教材中看到生活的影子,另外,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在生活和知识之间创建衔接点,联系生活实际,创新生活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例如,在学习五年级“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准备了一个苹果,当着同学们的面将苹果分成了两块,而且两块大小不均等。正当同学们疑惑教师要做什么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 老师准备给我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分苹果,但现在却没办法平均分配了,你们能够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这下同学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为笔者出谋划策, 其中有一位同学就提出想办法将两块苹果再进行平均分配。接着,笔者将实现准备好的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多种图形纸片分给同学们, 让同学们想办法将其分成均等的几部分,通过实践交流同学们就明白了“平均分”这个概念。这样既能降低知识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表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又能实现生活和教学之间的衔接,促进教学生活化,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增强知识的亲切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上一篇:内部控制与管理下一篇: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