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2024-09-26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精选12篇)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1

随着小学数学教改的深入, 数学故事被以教学内容、教法与其他功能被开发和广泛运用。尤其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背景下, 数学故事以其特有的素质教育作用深得师生的喜爱, 对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具有切实高效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为例, 展开运用数学故事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生命力的研究。

一、激活课堂生命力的数学故事类型

1. 生活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直接关联性, 创作、编写与运用此类的数学故事, 让他们从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切入, 提升学习兴趣并开展积极地学习。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时, 教师显然可以运用相关图形的数学故事。如运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与球体之间的对话形式, 让他们讲出各自的典型特征来, 以此引导小学生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与所见到的实物, 在作出基本的对比基础上, 逐步建立空间观念以及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强化知识学习的同时, 使其掌握比较和分析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 童话类

运用童话故事教学是当前最常用且学生最喜欢的形式之一。他们会按照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与思维形式, 从关注童话人物及其情节切入, 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时, 教师可以运用森林的小动物过节日或生日、外星人到地球寻找食物, 以及小学生所喜爱的动漫故事等, 为小学生创设童话故事情境, 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引导下, 积极地展开“除法”知识实际运用的思考。尤其是在乘法口诀掌握的情况下, 小学生也可以运用实物展开分物活动, 在帮助小动物或外星人的过程中, 使自己掌握除法运用的情境、除法与生活的关系, 以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 科普类

运用科普故事, 能起到数学知识学习和对物质世界探索兴趣的双重激发作用。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量一量———认识面积单位》时, 运用科普类知识显然是最高效且好奇心最强烈的。教师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基本调研的基础上, 以小学生最疑惑、最想知道原因的知识, 去创作或编写相关的故事。如房间和餐桌之间的故事、大海和浴盆的故事、课本与橡皮的故事等, 让他们在这些具有巨大反差的事物对比中, 去认识和学习面积单位的具体运用条件。如房间可以运用平方米表达, 餐桌可以运用平方分米表达, 课本可以运用平方厘米表达。教师在编写或选择此类故事时, 务必注意与教学内容的密切性, 不能漫无目的地运用各种科普故事而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故事运用的生命力表现

1. 学习兴趣激发

根据教学实践, 数学故事的课堂教学运用, 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具有最高效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哪种学习基础的学生, 只要一听到数学故事, 他们的精神和注意力都会最快地集中到学习中, 且会按照故事情节的进展, 与其他同学一起展开相关的思考和探究。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时,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难度和趣味性低, 学生往往会产生等待教师讲解的惰性甚至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适时地运用适当的数学故事, 把学生知识的枯燥引向故事的趣味性中, 让他们跟随着故事情节的演变, 积极地学习新知识与运用旧知识, 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合作探究启发

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有些知识依靠他们个人单独地主动学习, 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运用数学故事的凝聚力, 让小学生在对故事情节或人物的共同兴趣中, 自觉地展开分组合作探究活动, 让他们在相互取长补短的帮助中, 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疑难问题的解决。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 学生对不同面积大小物体的面积数学计算能顺利进行, 但对单位的运用却存在着较多的错误, 尤其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的运用中, 他们往往会因为面积概念的抽象难以真正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运用数学故事, 或让光头强 ( 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人物) 运用平方米计算他的木屋的面积, 运用平方厘米计算电视机的面积等, 以此形成对小学生的暗示, 让他们结合课本和生活中事物的面积计算训练, 在相互的指导和提醒中, 实现面积计算知识的掌握和面积单位的正确运用。

当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故事的多类型决定了对课堂生命力的激发和点燃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年级的知识特点、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情况、学生数学知识基础情况, 以及小学生喜欢的故事类型, 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处方教学”。这既可以是不同基础层次的处方教学, 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学生的处方教学。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的学习、探究氛围, 数学故事的运用都是恰当的、科学的。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没有了兴趣,学习知识也就无从谈起,正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面对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的知识点时,我们就要想办法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枯燥的语法学习,单调的病句练习,曾让许多学生头痛。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建医院、定病情、开处方。

建医院:把病句形象的分成几类。各学习小组派病句方面实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建“科室”。

定病情:进一个“科室”的“病人”,病因还会各不相同,要组织学生精心研究,仔细推敲。

开处方:是指针对每一种病句的病因,写出具体修改法。

课堂上,做病句练习时,可采取记分制,达到一定分数的同学可晋升“专家”,并鼓励他们尽快成为“杂家”,游走在各个“科室”间,遇到那些难度较大的病句则实行“专家会诊”。总之,这一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们学习病句的热情提高,乏味的病句课堂也能充满笑声。

对联吟诗――拓宽知识的层面

对联,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张志公先生指出:“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所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独特的资源,就会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一缕阳光。

在教学《荀子》的《劝学》时,我就用对联的形式,高度概括文章各段的内容、思路、手法、主旨。针对文章的一、二段拟出上联:

十种比喻、分层推进说明学习会提高、改变有成效。

学生会被这种新颖的形式所吸引,兴趣很高,纷纷研究课文,很快就有了下联:

三个层次、正反对比、论证成功要积累、坚持加专一。

一副对联就带起了学生对整篇课文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效果极佳。

其实,不仅对联如此,仿经典诗句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故都的秋》主体部分时,为了达到“体会选材的重要性”这一目标,我让学生选取文中景物仿《天净沙?秋思》做一首小令,很快就有佳作出现――“残花飞叶衰蝉,沉云冷雨满院,清街落蕊灰天,枣熟心寒,落寞人在世间。”

3丰富教学模式,鼓励竞争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爱表现自己,有独立感,自我意识强。为此,我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一直努力创造一种“自我表现”的环境和机会,使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创造“自我”需要的精神财富。

1.引入比赛、表演等。针对中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我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教学中,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进行快速阅读、快速复述、快速作文、快速查工具书等。教学《孔乙己》时,让学生表演“排九文大钱”,看谁演得惟妙惟肖。学生们都摩拳擦掌,拿出九个大硬币,在桌上比划着,那股认真样令我倍感欣慰。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充分表现,学生饱满的学习激情也得到了释放。

激活文本、共享生命语文 篇3

语文不是静止的符号,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立体的精神,饱满的情感,蕴涵着火热的 情感与智慧的生命。所以,教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还原语文的生命本质,唤醒学生的生命情感,展现师生的生命激情。教学语文,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倾诉,又是一场学生与文本的访谈式的面对面。

一、激活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读写是语文的双翼。读是师生对文本的认知,读是激活文本的表现形式,读是对文本情感的迸发,感情共鸣的再现。富有激情的诵读,是激活文本的标志。语文课堂要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创造性的朗读文本,帮助学生找到文本与自己人生的契合点,还原了语文鲜活的生命,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情感,师生就会被语文的独特魅力深深感染,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真情诵读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情不自禁地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语文的活力。如《天上的街市》,本真的思想就是作者通过想象,表达郭沫若先生追求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以用激情洋溢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对那种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向往的经历啊?

生:(纷纷地)有!没有!

师:(指名)你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各抒己见)怀有好奇、美好、赞美、向往、惊叹、憧憬的心情……

师:(指名)你就带着好奇、向往的感觉朗读以下第3、4节。

生:(平淡地)“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师:(启发)第3节,哪两个字表现作者的惊喜?用怎样的语气读?第4节,表明作者美好想象的句子是哪句?表明作者给我们读者提出相信的证据的句子是哪句?应用怎样的情感去读?学生议论后。

生:……“你看”应读出惊喜;

生:“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读出喜悦,读出饱满激情。

生:(指名诵读)“你看,(惊喜!扭头斜望)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推测)。那(略有深思)/隔着河的/牛朗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美好地)。不信(反问语气)/(喜悦)请看/那朵流星—(用手指向左上方),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又如《变色龙》一课,只要让学生进入文本人物角色,体验奥楚蔑洛夫鲜活的生命,把握奥楚蔑洛夫的内心世界,有感染激情地朗读他的语言,去解读奥楚蔑洛夫说话的语气、声调、态度、情感,完全把静止的文字变为富有生命的活的立体形象。这样,用富有激情的诵读,来激活文本,共享生命语文的魅力。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本是静止的符号,而会感受到是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现实画面。学生就不难感悟到一个沙皇警犬的丑恶嘴脸。

有激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文本情感的再体验,就是对作者真实思想的再表达,就是对人物情感的再迸发。因此,语文课堂朗读是激活文本体验生命语文的标志性方法。

二、生命的交流,心灵的倾诉,凸现本真语文

语文课本中那些鲜活的各具特征的形象,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仍充满生命动感。让学生进入鲜活的文本之中,体验鲜活的人物世界,体察作品中人物的境遇,引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创作的心灵深处,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生命。

(一)生本互动——主动探究,共享生成之美

生本互动就是指学生对课文、阅读材料等文本的阅读理解。这种理解是带有能动性的,带有生活体验性的,带有探究性的。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归,以相机诱导为手段,设计的生本互动应是一个富有变化,立体多边的情景活动。如《老王》,生本互动情景设置:(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情景设置(2):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情景设置(3):结合全文,怎样理解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者的愧怍。”?情景设置(4):你认为“善良”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模拟的情感中获得亲身体验,体验人物老王的内心世界,体察老王的境遇,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获得高于文本的创造。从学生发言展示中可看到:

……

生(甲):善良就像老王那样为“我”送香油、送鸡蛋(基于文本)。

生(乙):善良是幸运的(脱离文本)。

生(丙):善良就是爱的传递(高于文本)……

生本互动也应是一种弹性预设,预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激发学生从静止的文本文字中感悟鲜活的形象,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尽情交流

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应是交流展示的平台。文本应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话题。生生互动离不开“讨论”——“交流”——“展示”,只有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展示,才能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其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只有通过讨论、交流、展示,才能表现学生对文章体验和思考的层次,才能体现学生自我人格、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形成的层面。进而凸现语文教学的本真课堂,生命课堂。“讨论”可创

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如《芦花荡》一课师生互动情景这样设计:

1、老英雄他自信,他自尊;他有亲情,有仇恨,那么他自信什么?自尊什么?柔情表现在哪里?仇恨表现在哪里?

2、老头子可以说是一个无名英雄,你认为他是怎样的英雄?

3、你从老头子身上感知到中国人民在外来侵略者面前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课堂通过学生之间热烈的讨论、尽情的交流、充分的展示,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层面。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与文本内容,与任务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语文生命与学生激情融合在一起的生命课堂。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4

一、用故事导入新知, 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可以说有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学习数学, 但很少有学生不爱听故事。结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 将数学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 能很快激发小学生对未知的兴趣, 让他们进入一个准备接纳知识的状态, 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故事的曲折情节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理。如在学习“百分数”时, 上课伊始教师先为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不错, 爸爸奖励他一台电脑, 但要让他自己去先了解下电脑的价格。小明来到电脑城看得眼花缭乱, 最后决定买一台“联想”电脑。在进行价格比较时, 小明看到“红苹果”电脑城的联想电脑是九折促销, 而“小太阳”电脑城却说可以给小明优惠10%, 小明不知道哪一家的更便宜, 所以回来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傻孩子, 这两家的价格是一样的, 所以买哪家的都可以。”小明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同学们能帮助小明算一算吗?当故事讲到这里时, 学生们的注意力已经深深地被吸引过来, 有的瞪着大眼睛想从老师这里寻找答案, 有的则在纸上写写画画, 想自己找出原因, 学习兴趣由此而生。

二、用故事化解难点, 引导探究

在小学数学知识中, 有一些不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它也许是某个概念、公式或者是定律法则。这些知识与技能与小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基础有着一定差距, 一些知识即使小学生理解了但也很难在现实中应用, 还有一些即使通过反复练习他们也很难将其转化为内在知识, 这些被我们称之为数学知识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些难点, 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而用数学故事的形式化解难点, 通过故事的启发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对知识做到最大限度的理解, 从而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更利于小学生吸收。如在进行通过植树问题找规律教学时, “植树棵数与数间隔两者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 笔者借助多媒体工具制作了一个“小兔子晒蘑菇”的动画故事, 通过让小学生听故事, 看动画来加快理解, 加深印象。动画将篱笆图、兔子与蘑菇排列图、手帕图整合在一起:今天天气晴朗, 小兔子们决定把刚刚采回来的蘑菇晒干保存。小兔子们先用木桩和篱笆围了一个圈, 你们看, 篱笆有多少?木桩有多少?一共8只小兔子却只有7朵蘑菇, 看看他们是怎样晒的 (动画中出现一只蘑菇一只兔子的排列方法) , 是不是兔子在两边, 蘑菇在中间? (加深他们对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印象) 天气真不错, 小兔子把它们的小手帕也拿出来晒一晒, 同学们看一看:小兔子有几个夹子?几条手帕?绳子两端是夹子还是手帕?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故事中“暗藏”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突破。

三、用故事同步练习, 合理转化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很多习题由于缺乏悬念, 缺少“矛盾”, 无法吸引小学生进行主动练习, 而这些习题都可以通过改编, 将原有问题转化为能够让小学生容易解决的“故事情节”, 从而将知识化复杂为单一, 化内含于外显。以下是笔者针对数学应用题改编的数学故事题:蚯蚓外出散步不小心掉到了井里, 井里一只青蛙说:“井太高了, 别想出去了, 就在这里和我做伴吧!”蚯蚓不甘心像青蛙一样随遇而安, 想凭自己的力量爬出井底, 它问青蛙:“你知道这口井多深吗?”青蛙说:“有10米深呢!”蚯蚓暗暗努力坚持着往上爬, 从早上到晚上发现居然已经爬了5米了。这时它很累了, 想休息一晚。当早上醒来时蚯蚓却发现自己已经下滑了4米, 但蚯蚓没有放弃, 仍旧努力又爬上5米, 但晚上休息的时候又下滑了4米。坚强的蚯蚓一直爬一直爬, 终于有一天它爬到了井口。同学们, 你们知道, 蚯蚓到底用了几天才爬出了深井吗?通过数学故事题对习题进行合理转化, 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灵活而正确的练习思路, 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运用阅读期待激活语文课堂 篇5

【摘要】从社会化的要求看,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即社会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语文教师站在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寻求师生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调动生活的积淀,参悟生活真谛,是优化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生长点。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期待为突破口,变传统的课堂语文为发展性的语文课堂,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育生态,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让师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

【关键词】阅读期待语文课堂生命成长教育生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类在享受社会、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应深刻反省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破坏,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也应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

追溯中国教育历史,在农村经济、君主专制、封建主义所构成的文化格局中,人的自由发展被严重压抑,但是,正是这种“抑我”,迫使中国文人去追求一种忘我、无我、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哲学思想使中国文化传统呈现出一种生态化的教育特征,可以说,中国的古代文明就是一种生态化的文明。但是上层建筑作用于意识形态的结果使得传统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进入E时代,崭新的按钮文化、精密的资讯网住了人的精神世界,枕着功利主义的现代人用戏谑、不恭的眼光看待文化、消解文化,这种对历史和文化的玩弄与颠覆,正是当代人精神桃源失落、人文基因缺乏的表现。《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应运而生,引领人们关注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发展和成长。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期待现状的分析

1.学生:阅读期待的视野狭窄

当今的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它是以音像为载体的;这对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是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同样危及到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仅仅局限于并无多大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动漫等,师生之间基于文化的对话难以进行,语文课堂的人文价值被削弱。

2.教师:阅读期待的心理弱化

在长期的应试桎梏下,语文教师的率性难以在课堂上发挥,原本的文人气质渐渐消失,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也不知不觉局限在教材和教辅资料,再加上繁琐的事物性工作,阅读期待的心理弱化,这严重地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

三.运用阅读期待的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期待。但是,当我们将这种理论迁移到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介入了其他的读者——教师及阅读同伴。而教师的介入程度及介入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与作品间的交互深入,让学生在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

(二)理论基础

1.阅读期待是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迫切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格鲁吉亚杰出教育家阿莫那什

维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环节的创设。

2.阅读期待是和谐课堂教育生态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观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语文课堂教育生态所关注的是指包括知识生态和心灵生态在内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课堂教育氛围。阅读期待正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生成关系,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期待品质,让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幸福”。

四.阅读期待运用策略

(一)对话唤醒阅读期待

1.与自己对话——自省

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将来自文本的间接经验整合、改造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语文教育焕发出发展人的价值。

中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经典之作,学生在书本世界中徜徉时,往往难以达到与作者及文中的人物的共鸣。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风格,在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首先实现与自己生活经验的对话,在静态的文本世界和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前,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体会自己的父母在这次冒险活动中的反应,进行交流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水到渠成地追问:“如果这件事发生美国家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种种假设,学生不仅对本文的阅读充满期待,对中西方文化的特征也充满了阅读期待,这种期待会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形成阅读教学的良好心理氛围。

2、与文本对话——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关注学生获得开阔的智力活动背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自由阅读时间。这种重阅读重体验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从心灵深处养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阅读地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地同时能够阅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在注重情境渲染的同时,要珍视课堂上的“静场”和“空白”,留给学生自由默读、静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学会用思考的大脑领会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情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增长。

本学期,我进行了关联作文的尝试。所谓关联作文,是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阅读体悟,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独特的阅读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专项阅读,对课文进行再创造或利用课文中的材料写成文章。学生可以通过续写、改写,对课文深层阅读、深入钻研之后的再创作;还通过评论、读后感,尝试文学鉴赏,将阅读推向高层次。关联作文坚持教师设计与学生自我设计相结合,保证学生的阅读期待得以满足和有效引导。(设计见附件)

3.与同伴对话——成长

“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教师,大胆展示自己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批判,在批判中建树。

当然,与教师对话必然交织着生生之间的对话。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师生、生生交流的有效手段,并能将课堂阅读期待延伸到课外。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对新初一语文教材都有着强烈地阅读期待,第一周,我先用三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整册教

材,又用两堂课的时间和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趁着学生意犹未尽,组成有相同阅读期待的文学小组,进行定期的阅读交流和研讨,组员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推荐阅读书目,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和教师的阅读不断有“源头活水”。

(二)情境激发阅读期待

1.问题情境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①在冲突中生成问题

冲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契机。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生头脑中地“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地“波澜”,引导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地循环往复中探索新知,发展智力。上《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文时,作者对故土地那种“泛滥的热情”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学生地民族感情升腾。当时正是两会期间,我有意将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日本记者问的内容引入课堂,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使学生情不自禁发问:“日本人如此可恨,为什么我们还要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呢?”我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谈到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府修改中小学课本,珠海集体嫖娼事件,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我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理智地看待中国政府的决策,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思想境界提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不断生成问题,问题意识不断提升,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教师的心情也得到宣泄,有一种牵着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成就感,语文课堂成了师生的精神家园。

①在疑惑中生成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与作品的深入交流,学生在获得阅读的满足时,常常会因为阅历等原因,对文本中的某种表达产生疑惑,同时因为疑惑而产生渴望,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期待的支配下,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如《紫藤罗瀑布》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生活部分,学生对“花与生活腐败有着必然的关系”很不解。教师应引导在疑惑中形成渴望,在自主释疑中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②在悬念中生成问题

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和文学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注心情。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巧设悬念,尤其是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抓住学生的注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积极的意义。

在上《土地的誓言》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如果现在让你永远的离开杭州,你最想带走的是什么东西?学生议论纷纷。我再次发问:在古代,背井离乡的人们常常会带什么东西?两次提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猜测的同时自觉探索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对课文自然充满了解读的欲望。

2.媒体情境

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生命,生命》(人教版七年级下)一文时,我让学生观看生命孕育过程的片断,适时引导学生:生命的诞生是父亲最强壮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因此,每一个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是强者,那么又是什么使生命有了强者与弱者之分呢?可见,多种媒体为语文课堂教学构建了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把要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识,变为无意注意而轻松获得,因此,恰当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协同运用,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教法与学法的和谐,课堂状态的和谐,培养学生协作、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3.生活情境

语文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而更应关注生活、借鉴生活,将语文课堂有限的空间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设计生活情景的有效策略是举办各种的文学沙龙。因为文学沙龙可以聚合具有相同阅读爱好的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能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有助于班级阅读氛围的形成。

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教版七年级下)时,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我模拟“文学沙龙”的形式,让闻一多先生召集有一定影响的爱国文人,聚会商讨有关事宜。学生以闻一多的身份寻找邀请对象,并发邀请函。一星期后,文学沙龙在教室正式举行。学生不仅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自己邀请的文人的作品、人品、文风都有细致入微的了解。可见,创设和谐愉悦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认同语文学习的价值,内化学习需要,阅读期待便会源源不断。

(三)评价延长阅读期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评价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

1.评价的艺术性

在语文课堂交流中,教师可以用自己极富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做精彩的描述性评价;也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某位大师做比较,指出独特性。还可以借用古诗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学性评价。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艺术的评价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耕耘的文学园地。

2.评价的幽默性

在课堂这样一个群体环境中,学生的回答主要是在表达自我的同时获得成功的自信,任何不恰当的评价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从而削弱其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创造出一种能使师生双方摆脱对抗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生态得以和谐。

在上《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下)的时候,我让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没想到,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讲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视剧,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直接否定,势必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如果避开内容加以评价,会误导包括该学生在内的部分同学。于是,我笑着说:“某同学给我们讲的是现代版的《木兰从军》,口才很好,那么哪位同学再来给我们讲一下古代版的《木兰从军》?”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两位同学讲的《木兰从军》,让学生学会辨别影视片中的历史剧与历史的不同。教师的幽默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尴尬,而且让学生学会理智的看待历史剧,教师也因自己再课堂上创造性的表现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师生的情感融洽,课堂的氛围轻松而有建树。

3.评价的指向性

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要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以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建构良好的阅读品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向。激起矛盾——肯定一面——回归作品——换位思考——重新评价是我在运用指向性时基本思路。

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面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念冲突,如愚公移山的精神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东施效颦适得其反的可笑与大胆追求美的思想交锋,教师应在充分肯定学

生思维的发散性的同时,指导学生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应对作品全盘否定。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6

讨论深入度阅读感悟度参与灿烂度学习成就度在市教育局的倡导下,我校坚持以高效课堂的方式上课,也曾学习了不少的高效教育模式,如:昌乐二中的“27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韩立福教授的“问题导学”等等,但是通过自己仅三年的教学实践,中间有尝试,有困惑,也有收获,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现就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见高效课堂的可喜变化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对知识的认同和掌握度提高了,开始培养了学生能说、敢说、要说的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培养了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到学生自求知识的转变,部分学生的进步明显。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类型、起点能力、发展方向甚至心理表现等主体的内在呈现,课堂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们能够积极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广泛运用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图片、多媒体、模型等手段,通过不同教学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完整的知识获得过程,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互動和交流,真正的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中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考、实验、练习、发问、协作、交流。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景,让我们的教学探究过程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们能充分挖掘知识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合作能力。

二、又见高效性探究中的困惑

“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而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得先让老师动起来。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到学会设计导学案,从“传统课堂”上依据教案圆满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到“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模式的掌控,都得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面对面地去适应问题。

1.学生探索过程时间比较漫长,和我们的教学任务完成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部分必修和选修科目,时间紧、内容多,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讲新课、要让学生自主活动,要进行基本的、巩固性的、甚至是拓展性的练习,真不知该向谁要时间,而且花很多的时间在探索中,学生训练的机会和时间少了,解题能力和习惯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2.教材与学情的困惑,农村和城市小学使用的是同样的教材,采取同样的评价机制。不同的学生要求达到一个尺度的标准,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这些是我们老师能改变的吗?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弥补呢?

三、再见高效课堂之建议

我认为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只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弥补学生的差距,只有把握好课堂40分钟,缩短学情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材取舍删减有度,提高合作讨论的深入度

许多老师对一堂课的设计“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有的老师误以为第一课时平平淡淡,没什么好教,凸显不了亮点,于是把本来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既要完成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和整体感知的任务,又要完成第二课时的阅读理解内容,一堂课下来,总的感受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各样目标都落不到实处。至于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们认为除了简单的复习后,更应该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力度,要避轻就重,要重锤敲击,再不能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讲解。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和文本、和作者充分深入地对话,敏锐地发现文章中有价值的地方,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段,或作者独特的构思、精辟的观点,都要能引起教师的关注。只有读进去,才能读出来。

2.朗读指导深入有度,提高学生阅读感悟度

有专家说“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文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讲懂的。每节课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然而细一思索,我们都在怎样读,读是为了什么?什么时候该齐读、自由读、赛读?怎样读就是有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呢?这些的确还需要我们去深思,去研究。许多老师不研究读的目的,不明白读应该有层次、有梯度。有时让学生读书没有要求,更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去揣摩文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意、文中人物细腻的情感,然后进行朗读指导我们认为只有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文本内容,再品词析句、体悟情感,进而才能情读、诵读、赛读、美读,才能读出文中意、读出作者情、读出语文味来。

3.展讲要合作有度,提高小组的团队意识

多次听课发现,我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的交流常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对小组群体的评价,把注重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利于学生人人进步与发展。

4.文本拓展要扎实有度,提高合作学习的成就度

现在的课堂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语文老师都能对文本进行拓展,但有些老师的拓展却用去了近四分之一的教学时数。当然,拓展是必要的,但拓展一定要有度,拓展一定应是紧密联系本课学习内容的,而且尽可能是语文的,是课堂学习方法的延展、运用和巩固。我以为与其过度拓展,倒不如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学习揣摩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语言的魅力,进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7

一、巧妙设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我们设计的问题情境要避免抽象化和简单化, 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对于刚入学的初三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掌握的化学知识毕竟有限, 生活经验不很丰富,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 思维活动正处于形象思维、抽象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渡阶段。因此, 化学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在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要求上,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不能一味的追求问题的完美性, 致使问题抽象化, 超出学生的能力所及。

例如在《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中, 我设计如下的教学情境:首先大屏幕展示两枚精美的金戒指, 然后话锋一转说, 其中有一枚是假的, 它的成分是黄铜 (铜锌合金) , 你能帮个忙, 鉴别出其中哪一枚是假的吗?各小组积极讨论, 发言。有的小组想到用测量密度的方法进行鉴别, 有的小组通过测量硬度来进行鉴别, 还有的同学想到用火烤, 观察戒指表面的颜色来鉴别。通过请学生帮忙打假, 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激发了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激情。通过追问这些方法中, 哪些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方法属于化学变化, 从而引入课题。通过讨论, 不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 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

诸多的化学理论或结论都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因此,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 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还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路, 学会实验验证规律的方法。平时, 我还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教学“燃烧”时, 做完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后,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两个条件后, 接着我又分别点燃两根火柴, 学生观察到一根竖起来火焰向上的火柴很快熄灭, 而平放的火柴火焰却不会熄灭, 如此反复数次, 结果都一样。这是为什么?我及时提出问题。这种现象, 再一次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 经教师的引导, 学生共同分析、讨论, 得出正确的解释结论。

三、运用多种媒体, 创设直观情境

行、声、色的感官刺激, 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枯操的知识趣味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 利用直观教具, 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 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 不但能使学声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 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 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 走着走着, 几条狗便瘫倒在地, 四肢抽搐, 相继死去, 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 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 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 人们称之为“魔洞”, 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 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 受到上帝的保佑, 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 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求知欲大大提高。

四、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 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化学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面向全体, 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无论哪一种类型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化学情境的创设, 让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 不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也使得一些弱势学生得到了善待。

2. 注重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接触较多,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 使学习兴趣提高。如通过铁生锈和防锈等知识内容的情境创设, 学生既体验了主动合作的学习乐趣, 又通过分析铁生锈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从真实的情景中去学习化学, 强调化学科学知识的应用。

激活语文课堂生命力 篇8

赞可夫曾说:“应该打开窗户,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 激发学生表达感情。”我们在让学生参与学习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需要, 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 触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只有当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时, 他们才可以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学习。情境教学既符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 美术教师可以根据美术课的特点, 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环节。如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了解东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上课伊始, 我就先播放视频———佛教音乐《观音灵感歌》, 让学生跟着视频入情入境, 看着精彩的影片、听着悦耳动听的歌声。由于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心思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 这就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也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我巧妙地运用了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式, 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对艺术的鉴赏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教学效果。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教学活动, 由于淡化了强行灌输式的色彩, 不但唤起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来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在质疑中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常有疑点, 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 才能常有探索, 才能常有创新。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不宜简单地、直接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质疑问难, 以求得知识内化和思维的能力发展。在美术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比如:教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 教到鉴赏西方现代美术表现主义画派蒙克的作品《呐喊》时, 针对许多学生推崇西方传统写实性美术, 而对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性、意象性美术缺乏认识的情况, 我在出示表现主义画派蒙克的作品《呐喊》的画面时, (这是当时流行于北欧和德国的“表现主义”, 它的绘画是执著于打破艺术的和谐美感, 用更紧张的色彩和丑陋的、扭曲的形象表现心灵的内在冲突和痛苦。) 就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纷纷质疑, 以画面为线索提出让我意想不到的既有价值又有创意的问题。如:“画面中的那个怪物是人还是鬼?”“为什么这样难看的画也是美术, 到底美在哪里?”……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 使我感到有些意外和惊讶, 从这些问题的提出中我们不难发现蕴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创新潜力是多么惊人。姑且不去研究问题的结果如何, 单看学生能针对画面所发现的新问题, 可以想象, 学生的思维在涌动、在翻腾, 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闪烁、在飞扬。当然, 学生发现这些“新问题”时, 我们首先要肯定、赞赏他们, 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 明辨是非, 增强参与学习的信心。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分析, 析疑解答, 学生明白了不仅要敢于质疑, 并且要善于质疑, 并在质疑中解疑, 才能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 学生怎么不会感受到新的问题的提出在大胆质疑中生成的激动与喜悦呢?怎么不会增强参与学习美术的信心呢?

三、在交流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乐趣

英国剧作家马辛杰说:“人们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 我们要注意发挥同学们的集体智慧, 让他们积极参与不同见解的讨论、交流、探究中来, 明辨是非, 让他们在不同见解中提高自己参与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组织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探究问题,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发表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的机会,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使美术课堂活起来。因此, 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在美术鉴赏课中, 我们应提倡“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的理念, 特别是对重点画面的特点的观察和理解, 更应该放手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品析、交流探究。在讨论中, 应引导学生从不同渠道中找到根据, 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当然, 对学生的见解, 无论是否正确, 是否完整, 只要是经过反复思考, 敢于大胆创新的, 我们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陶鬶的造型除了像雏鸟外, 你能看着画面说一说它还像什么吗, 为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来, 真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感觉, 学生激起了好奇心, 个个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并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有的说像一匹骏马, 有的说像一条忠实的狗, 有的说像一只温顺的小羊, 等等。只要学生的理由充分, 想象合理, 我就给予充分肯定、赞赏。这样一来, 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又充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个性理解和体验, 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只有用心引导、点拨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不同见解中参与学习美术的乐趣是无穷的。

四、在读画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语文课教学要从读入手, “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同样, 美术课教学也是要“以读为主, 读悟交融”。那么, 美术课到底让学生读什么呢?读画面、简介、时代背景等。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 教师适度地讲解、精当地点拨是必要的, 但讲解前必须以读为前提, 以读为基础。如果一堂课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 接二连三地提问, 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读的机会, 就会导致上完了一节课还是有很多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一无所知, 无法达到美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 没读懂该读的内容不要轻易开讲, 而且把准可读之处, 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更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 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阅读状态。例如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课《托物寄情》, 主要是描述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 情感浓厚。我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 初读感知, 理清思路。让学生认真读画面的内容和文字简介, 通过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理清艺术家作画的思路, 对画面有初步的感知。 (二) 细读品析, 体会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观察画面, 品析画面中的诗句。这样, 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熏陶, 也就得到了升华, 学生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当时画《墨梅图》 (中国画纸本) 的意旨, 进而明白历代不少诗人、画家通过对物象的人格化, 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 以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 (三) 精读重点, 拓展升华。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画面的重点处、关键处, 让学生经历一个情感的提升过程。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 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领悟艺术家选用的不同题材, 赋予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读画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也让学生在读画中激发自己参与学习美术的欲望。

总之, 我们要让美术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让师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要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应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美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用生命培养生命, 用智慧培养智慧, 这是美术教学的归宿, 也是美术教师的归宿。唯有如此, 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全程参与学习, 激活美术课堂的生命, 使美术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摘要:美术教师应站在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活跃美术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宗旨。近年来, 作者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活美术课堂生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究。在此加以总结, 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美术教育,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激活自主性学习创设生命化课堂 篇9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索

1.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我们倡导的是广义的生命教育,其内涵包括学生的自然生命、智慧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层次:

(1)关怀人的自然生命。学生首先作为一个鲜活的自然生命而存在,学校工作必须以尊重自然生命生长的规律为前提,以平等和民主的姿态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幸福和快乐。

(2)增长人的智慧生命。教育必然要给予人实现生命价值的基本能力,学校和教师要引领学生习得知识、学会技能、掌握方法,让学生渊博和睿智。

(3)唤醒人的精神生命。人之所以为人,更是因为人还有精神生命的存在,我们要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去培育和唤醒学生的精神生命,引导学生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学生优雅和高尚。

2.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

我们追求的是崇高而优美的生命教育,即点化学生“崇高”的精神生命,体现教育“优美”的艺术境界。生命教育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有生命力、有情感、有发展潜质的真正的“人”去看待,通过生命教育去实现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回归,形成生命的自觉发展。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的志向远大起来, 追求崇高起来,情趣优雅起来,品格高尚起来,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体现教育的艺术境界,让教师的生活幸福起来,思考深邃起来,言行优美起来,方法智慧起来,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3.生命教育的特征

我们的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在时间的横向上要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负责,我们不仅追求成绩,更要追求学生的健康、快乐、均衡、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面对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2]在时间的纵向上要为生命发展的全程负责,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小初中衔接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开发、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生命化课堂的基本特征

“生命化课堂”就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课堂,而不是为了知识而教学的课堂。“生命化课堂”区别于“知识课堂”和“智能课堂”的“目中无人”,以生命教育的理论为基础,关注的重点从知识、能力、课程、教材转移到了人的上面,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品格、个性,即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生命化课堂从理念上实现了从关注知识传授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移,从教学实践上实现了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方式的转变,从教学评价上实现了唯成绩论到情感、体验、素养等综合评价为主的改变。生命化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特征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上体现生成性

生命化课堂更加看重预设基础上的生成性目标,鼓励课堂教学中产生创新的思想和方法、求异的观点和见解,教师的任务不是带领学生直奔知识点去完成教案的内容,而是跟学生互相分享、探索、创造, 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2.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拓展性

生命化课堂要求教师更精心地处理教材,合理取舍、深入挖掘、适当增补,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把学生的视野和志趣引入教材外的广阔学习资源之中,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点。让课堂在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有知识的拓展、观念的碰撞和思维的灵动。

3.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多样化

生命化课堂倡导多样化,使用多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并按照一定程序合理组合,强调合作与对话,强化启发与探究,鼓励展示和参与。课堂中要有“教”、有“启”、有“导”,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探究, 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4.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体验性

生命化课堂不仅是知识习得和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充满期待、激励、欣赏和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方法,紧密联系社会和生活,渗透科学精神与学科价值,形成学科观念与方法,体验人文情感与心灵震撼。

5.在教学结果上体现激励性

生命化课堂不仅要看学生有没有学会、学会了多少,还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心灵感悟有没有更进一步丰富。

6.在课堂文化上体现民主化

生命化课堂追求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倡导教师创设情境、欣赏激励而学生积极参与、 善于展示的教学环境,鼓励分层次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让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都有最大化的收获和提高。

三、生命化课堂的创设策略

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是理念转变,核心是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重点是生命化课堂的创设。我校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改进,积极创设生命化课堂。在创设生命化课堂的实践中,要找准突破口。我们认为,激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生命化课堂的最核心要求,也是最本质特征,这就是突破口。“自主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无论是类体、群体还是个体,其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作为其自主性典型表现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可以说自主性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动力”。[3]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4]

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听讲,而是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先前经验,进行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过程方法体系的过程,这是任何学习都要经历的过程,也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事情。

1.转变教师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性学习,必须要转变教师的三种心理状态,即惰性的心理、放不下的心理和功利的心理。

(1)转变惰性心理,主动推陈出新。每个成熟型教师都有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都有大致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有积累起来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素材,经年累月形成的工作程式具有很强大的惯性。而实施自主性学习势必颠覆性地改变这一切,既需要改变理念又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重新准备教学方案和资源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和面对新的“学生”,走进全新的教学环境,因此要教师克服惰性的心理。

(2)转变“放不下”心理,杜绝越俎代庖。不可否认,我们一线的教师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才导致教师的“放不下”的心理。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讲、做、练等这一切都交给学生,我们的教师真的是放心不下,总觉得没有讲够、没有讲透、没有讲全是没有尽职尽责。然而其实不然,教师的这种包办代替,导致了学生的手懒、口懒、脑懒,只会记忆不会思考,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只会做题不会应用。

(3)转变功利心理,追求奠基未来。很多教师都有一种功利的心理,当然也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家长的需求,那就是对考试成绩和升学的过度重视。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教育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出现了只重记忆不重理解、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得分不重素养、只重知识不重情感、只重眼前不重长远等教育弊端。而实际上,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需求,认清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处理好暂时利益与学生长远发展的矛盾,理解自主性学习对于学生的考试升学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性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做到想自主、会自主和能自主。

(1)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想自主”。学生具有认识能力、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4]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自愿和自发的学习,基于主体的心向和情感,又基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顾明远先生说过:“要树立起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要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5]教师要在每节课上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需求,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进取心,增强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精神和表达展示欲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会自主”。教师要去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既享受自主学习又不会放任自流、疏于管控。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从教材等学习资源中获取相关的重要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的体系结构。教师要教会学生适应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的时代特点,把学生的视野带到课堂之外,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拓展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大胆地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这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素养。

(3)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能自主”。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杜威是典型的“儿童为中心”的支持者,他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假设—检验。我们也要建构适合自己学情的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选取高效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由理论变成现实。

摘要:生命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是理念转变,核心是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重点是生命化课堂的创设,而自主学习是生命化课堂的最核心特征。创设生命化课堂必须从转变教师和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着手。教师方面:转变惰性心理,主动推陈出新;改变“放不下”的心理,杜绝越俎代庖;转变功利的心理,追求奠基未来。学生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想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会自主”;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能自主”。

激活语文课堂初探 篇10

关键词:转变角色,走进生活,巧用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 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 有附带的说明书……”可以说语文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它是最有活力, 最具灵性, 最有趣味的学科。但在高考的背景下, 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 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 语文“删繁就简”变成了“干尸”“鸡肋”一类的东西, 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让课堂失去了活力。那么, 如何打破语文课堂死板沉闷的局面, 让语文恢复它特有的魅力, 让语文课堂的“水”活起来呢?

一、转变角色, 教师“活”起来

古语说“亲其师, 信其道”, 但由于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 再加上考试的压力, 有些老师失去了活力与个性, 变得正经、刻板, 成了让学生“敬而远之”的老学究, 这让学生如何去“亲其师”, 如何去“信其道”呢?所以, 转变角色, 让老师“活”起来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首先, 要做有激情的老师。老师是人, 不是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千人一面的工艺品。一个神采奕奕、激情飞扬、充满自信与活力的老师, 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欢迎。而一个语文老师的精神状态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气氛, 因而作为一个老师, 当你面对学生时, 无论你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 也不能把满腹的牢骚传达给学生, 不能把一腔的伤感传染给学生。有时候, 虚伪也是善意的。

其次, 做一个有才情的老师。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如今时代进步了, “一桶水”已远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他们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挑剔的, 语文老师的才气将决定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语文老师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 能进行一番字正腔圆, 铿锵顿挫的演讲, 在讲《沁园春·长沙》时能随手勾勒几笔, 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能高歌一曲, 那么, 学生怎会不受艺术的熏陶, 课堂气氛怎能不活呢?

二、走进生活, 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 最接近生活, 内容最丰富的学科, 然而受以往应试教育的束缚, 语文教学内容缩小为有限的与课标相关的几本教材和著作, 远离了生活的源泉, 以至于深深地陷入“死水”中, 要激活课堂, 必须要“活”化教学内容, 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

细心观察, 走进生活。高中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 有的文章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如《葡萄月令》、《南州六月荔枝丹》、《我的四季》等。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用心体悟, 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在讲述《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新鲜的荔枝和一些荔枝干, 指导他们观察荔枝的颜色、形状, 观察果肉的颜色, 品尝果肉的味道, 比较鲜荔枝和荔枝干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他们很快便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虚拟场景, 还原生活。语文教学内容总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况, 引领学生还原生活。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在记述刘和珍君他们遇害的经过时,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短句。在讲述时, 我让学生想象一个小朋友在外受到莫大的委屈, 抽抽噎噎向家长诉说时的语气语调。这样, 学生联系生活, 不仅把握了短句在表情达意时的作用, 而且更好地体悟了作者当时无比悲痛愤怒的心情。

三、巧用方法, 让学生“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语文学习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常变常新, 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让学生动起来。

自主展示。很多的学习任务, 如生字词、作者简介等, 并不一定非得依靠老师,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 甚至很多课本已经给出注释的文言文实词, 都可以让学生课前自行掌握。老师只需在课堂上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同学间互问互答, 学生自行讲演。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不仅学习时兴趣盎然, 而且印象深刻。

小组合作。有些学习任务难度较大, 当学生一人无法完成时, 教师可以把它交给学习小组, 通过讨论完成。通过分工协作, 研究探讨, 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交流, 最终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竞争意识, 让小组竞答, 这样做既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巧妙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可思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能调动学生的热情, 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因此, 教师要学会巧设问题。如研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什么?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什么样的关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为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等等。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 篇11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38-001

语文课堂气氛沉闷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疼,这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镇中学任教,任教语文学科,我非常喜欢执教语文。可我很快就陷入了烦恼之中,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差,阅读量少,直接影响语文成绩。特别是上课时学生不爱动脑,表达能力差,沉闷的课堂气氛让我感到很尴尬,于是我开始探寻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勤于钻研,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架起师生沟通桥梁

课堂气氛沉闷主要是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产生顾虑,不敢大胆发言,拒老师于千里之外。找到原因之后,我决定从课外入手,课间领孩子到操场做游戏,找他们谈心。师生间距离拉近了,孩子们的话越来越多,课堂上举手的多了,表达看法的也逐渐多起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话一点不假,有了情感交流的基础,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他们愿意与我交流,课堂也变得轻松愉快了。

二、扩大教师的阅读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语文课要提高吸引力,语文教师自身就要有渊博的知识。学生阅读量小是问题,教师阅读量小更是弊病。课堂内容缺少拓展,学生会感到语文课很乏味。我在课余时间积极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并做好相应的笔记积累。上课时灵活的运用,这样我的语文课就有了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努力扩大阅读量,驾驭课堂的能力智慧逐渐增强,学生也会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内容

根据语文课型特点,我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第一,课前一分钟演讲

这是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每周我都要布置一个话题,让学生回去构思,围绕话题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其他学生做点评。不懈的坚持,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很多学生的演讲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能力会让他们获益一生。

第二,让歌声走进语文课堂

背古诗词学生一直有负担,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唱王菲演唱的这首歌,接着了解写作背景,学生很快就走进了苏轼的情感世界,与他一起欣赏明月,倾听美好的祝愿。醉人的歌声也扫清了背诵的障碍,不知不觉间,学生就能熟练背诵了。第三,以绘画描绘语文课堂

绘画也有助于构建活跃的语文课堂。我常让学生进行古诗文积累,有时也在课内进行拓展学习。如在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时,我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擅长绘画的同学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下面的学生也顿时来了精神,几个同学争先恐后来到黑板前挥动彩笔,一幅即兴版的《春江晚景》图立即呈现在学生面前:翠竹、桃花、春江、暖鸭、满地蒌蒿、嫩绿的芦芽,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和春天带给人的喜悦。

在教授古文时我也采用过绘画法教学。沈复的《童趣》中有几个片段,我让学生以绘画形式展现给大家。学生熟读文章内容后,开始绘画创作,几分钟功夫,三幅画面就完成了。学生在画面下还拟了小标题: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逐蛤蟆。童真童趣尽在画面之中,绘画使文言文教学降低了难度,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第四,采访演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时,学生说话很被动,一时难以进入话题。我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对身边同学进行采访,如进行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时,有一个话题是“感恩母亲”。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然后以小记者身份采访身边同学,在采访活动中,学生表达了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情感体验也让他们受到了感恩教育。

第五,用评书、快板唤醒语文课堂

初中九年级有一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很难感受唐雎的外交风范,备课时我想用评书、快板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于是课下调查班里谁最擅长评书,谁会打快板,很快擅长评书的姚世博和会打快板的陶李两位同学就欣然接受了任务,完全是自编自演。他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演让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整堂课精彩不断,学生都被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深深地吸引。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居然会变得如此精彩。一次表演的机会让这两个学生找到了自信,当初成绩并不突出的姚世博现在正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爱打架的女汉子陶李业已大学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十多年前语文课堂的一次表演让他们迈向了成功,这也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每当回忆起这堂课时,都让我感慨万千。第六,让课本剧把语文课推向高潮

枯燥、死板的古诗文一直困扰着师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把握人物形象这些教学步骤往往进行得死气沉沉,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成了局外人、旁观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办法,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作品人物内心的活动,后来我想到了课本剧。有些学生本身就具备表演的天赋,何不让他们把文本内容表演出来。于是在教授《智取生辰纲》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了解背景,通读全文,看电视剧,然后分角色自编自演,学生的潜能真是惊人,学生表演得非常成功:杨志的急功近利,吴用等人的技高一筹,被麻翻在地东倒西歪的士兵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进入角色,什么是身临其境,语文课堂会如此火爆,这是课本剧创造的奇迹。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探寻激活语文课堂的方法,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的语文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每当学校进行学情调查时,我的语文课学生最满意,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想,只要潜心钻研,勤于探索,就一定会打造出语文课堂的精彩,真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论坛》,佳木斯教育学院 , 2014年第6期

用朗读激活语文课堂 篇12

一、名人故事作榜样, 树立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怕开口, 怕读错, 怕结巴, 怕同学笑话。因此除了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力度几方面加以训练, 还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大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少年时患有口吃, 说话费力, 吐字不清, 然而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缺陷吓倒, 而是振作起来。他每天口含石子站在海边对着大海进行演讲, 由于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 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 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 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和德摩斯梯尼相比, 我们都是各方面健全的人, 只要敢张嘴, 就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大家比一比谁更勇敢, 敢于挑战自我。这样大部分同学就克服了心理障碍, 忘掉了害羞, 放开了嗓子, 为放情的朗读打下了心理基础, 因为大家都不在乎了, 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语感, 积累词汇, 学习朗读, 他们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

二、以身示范老师读, 争先恐后学生超

录音范读, 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但是和老师亲身示范相比, 后者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感和表现欲。因为老师近在眼前, 学生亲眼看见, 亲耳听到,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和迫切的表现欲。如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全诗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 又由亢奋到深沉, 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 失望与希望, 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 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学生听完录音朗读后还是读不出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但是当老师亲自给他们读了一遍后, 尽管读得不如录音朗读好, 结果获得了大家充满激情、不约而同的的掌声,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随后的课堂就像干柴投进了烈火, 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课堂上的朗读声不断, 掌声不断, 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扫以往的“朗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沉闷局面, 随后的课堂问答和质疑, 学生们都热情高涨的主动参与, 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朗读方式多样化,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了点燃学生的朗读激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小声读、大声读、快速读等等。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 如学习《变色龙》时, 我就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激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 如学习《海燕》时, 我就让学生齐读有关的段落, 课堂气氛热烈极了。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的作用, 但也可能产生过犹不及的不良效果。教育心理学表明, 人在适度紧张状态时,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提高注意力,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 男女比、小组比、同位比、自由比等, 然后评出“最佳奖”“勇气奖”“进步奖”“合作奖”等, 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还怕在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吗?

上一篇:价值自觉能力下一篇:看图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