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2024-09-23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共11篇)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篇1

语篇能力的缺失会在整体上给英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仅凭借丰富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容易使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对所学语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音教学亦是如此,单纯的单音素或者真假词拼读使学生兴趣索然,不利于语音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欠缺整体观的语音课堂,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Sound time板块教学中语篇的有效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语篇在Sound time板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 依托语篇,感知语音的整体目标。

基于语篇的语音教学更关注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更关注改变教学中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及零散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堆砌,使每节课的语音教学,都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如学习orange,dog,body,box等例词中o的发音,教师可设计Tom这样的小男孩,在Tom的身上体现所学的四个例词,并创设相应的语篇an orange man。Hello!I’m Tom.I am an orange man.Look at me!I have an orange head.I have an orange body.It’s a box.On my head,there is a dog.Is it an orange dog?No,it’s black and white.Am I funny?Do you like me?通过围绕以an orange man为主题的整体引入,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语音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进一步学习,通过故事语篇整体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融入故事,因为有兴趣,会记得牢固,理解得更全面。

2. 活化语篇,体验语音的动人魅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可以是一则小故事、一篇小短文、一首小歌谣或一篇对话。这些语篇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语境,富有趣味性。同样上面的内容,也可设计成更简单、更有趣可行的对话。

T:Look!What’s this?

Ss:It’s a box.

T:What colour is it?

Ss:It’s orange.

T:Yes.What’s in the box?

Ss:…

T:It has two big eyes and ears.It’s orange

Ss:It’s…

T:It has a long body and short four legs.

Ss:It’s a dog.

T:Yes.Smart boys and girls!

学生对难度不高,趣味性强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语篇,让学生尽快进入语音学习状态,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3. 善用资源,拓展语音的综合力。

若能善用课内外资源,定能让语音教学事半功倍。目前我们使用的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色彩丰富、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插图和生动有趣的文字材料,为学生的语音训练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除了这些课内资源,我们也发现网络资源中有很多语音语篇故事、歌谣影片等,如littlefox,starfall等网站。教师要多挖掘且善利用,让学生的语音综合力更上一层楼。虽然刚开始练习时,学生可能朗读得不够通顺,断断续续,甚至出现一些常见的语音错误,但这些对于我们的目标来说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学会怎么样拼读,拼读能力提高了,拼读方法掌握了,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学生的见词能读的能力一定会很快提高。

二、语篇应用于语音课的注意事项

1. 理清语音与语篇的关系,使语篇有效地运用于语音课。

在当前的语音教学中,不乏出现设计两极分化的语音课堂。有的教师图方便易操作,直截了当地把课本中的例词和发音机械地教授一遍,学生充其量只能学会书本中限量的语音知识。另一种则非常重视,精心准备语音课堂,利用多种渠道挖掘设计语音训练的素材,一节课下来,大量的训练使学生读得身心疲惫。其实,在语音课堂中设计语篇,应该以学习语音为主线,选择符合本课语音点的有效语篇,促进本课的语音学习。不要为了塑造高效感觉,生硬地拼凑语篇进行语音训练,更不能颠倒语音和语篇的主次地位,把语音课变成阅读课。总之,要让语篇与语音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学生拼读和阅读能力,达到双赢效果。

2. 关注语篇选择的难度,避免喧宾夺主。

难度过大的语篇,会导致学生产生“开口难”的印象,继而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在设计语音语篇交际情景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体衡量,还原语篇于生活,最大限度体现语用价值,注意教学的层次和难度,这样才能把语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输入,然后达到整体的输出。如学习完26个字母的基本发音,可自编Chant巩固发音,简单易懂的小歌谣作为26个字母发音的总结,显得生动有趣。

/ei/,/ei/,/ei/——A H J K;/i:/,/i:/,/i:/——B C D E G P T V;/e/,/e/,/e/——F L M N S X Z;/ai/,/ai/,/ai/——I and Y;/ju:/,/ju:/,/ju:/——U Q W;/a:/,/a:/,/a:/——R is lonely;/u/,/u/,/u/——O is alone.

语音是开启学生自主阅读的钥匙,语篇教学以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率等优越性服务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只要教师能有效利用语篇,合理创设语篇,激活语音课堂,必定能提高小英语音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英语的地位也显得越发地重要,英语教学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对于许多农村中学来说,成效并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英语学习不敢兴趣。

3.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不能及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

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要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并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宝贵的学生资源出现,面对这些的宝贵资源,我们英语教师该如何合理利用,才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力四射呢?

转化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许多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固执地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才是硬道理,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是被动的受体,教学活动完全听从教师的指令,导致课堂教学死气沉沉,了无新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强调“教”,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从而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愿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因此,要使农村中学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环境中来。首先,就必须要改变教师的陈旧的教学理念,摒弃那种高压式的教学模式,要处理好课堂上的师生角色,认识到新课程的教学实质。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授之以渔”。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学习的传授者与指导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失去练习和掌握英语的大好机会。这就要求教师绝不能用伤害学生自尊的语言去批评他们,而是要多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兴趣是个人力求知识,探求知识的倾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求知欲,学习才能变得积极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要借助思想教育的手段来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独具匠心地挖掘教材,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以及新颖性。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学生有了自信和一定的成就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就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参与者,再加上教师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无限的语言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轻松地、愉快地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英语很刻苦,也很卖力,但收效甚微,进步很慢。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是灵活多样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培养学生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技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学习有动力、有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巧用语言激活历史课堂 篇3

我发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历史的过去性;二是在中学历史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都做了结论,于是那种以教师、课本、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的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站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让我深刻地感到悲哀的是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喜欢历史课外书籍,却不喜欢历史课本。中学历史课难教,已成了一个不争的现实。要成为让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自主能动的人,把学生当成了盛知识的容器去填充,而没有让自己充当引燃物,点燃火焰,结果灌得自己连同课堂在学生面前面目可憎,学生则因消化不良而萎靡不振。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不是死的,历史这个词语本来的意思是探索,因而历史是活的,是活动着的昨天。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激活历史,让学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体验那扣人心弦的动人历程,总结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将其内化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这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正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了用激情去点燃我的历史课堂,与我的学生在激情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共鸣和心灵的碰撞,力争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永远被记住的历史老师。

精心挑选课堂语言,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渲染课堂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有时能够让学生如痴如醉,因此教师要做到用激情点燃课堂,遣词造句要富有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同时要善于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机“煽风点火”,达到渲染课堂氛围的效果。学生的心会紧随着教师的语气、用词而变得此起彼伏,汹涌澎湃,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课堂语言。所以在授课时我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用自己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实现学生心灵的共鸣。

比如在解决“南昌起义历史意义”这个问题时,我就发挥了课堂语言的“煽动性”作用。我在总结时说:“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是一个闪光的标志。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定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是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斗争的开始。”学生听完这一段小结,他们的心里是火热的。

通过挑选激情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非常明显。再比如让学生深刻体会邓世昌的精神,在进行总结时我这样说:“在邓世昌身上,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邓世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用尽身心,饱蘸浓墨,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个字,越到后来越能呈现出一种光芒,是一种为华夏儿女指路的光芒,是一种在世人面前呈现中华儿女高大形象的光芒。”听完我的话语,学生深刻感受到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精神。

以情激情,激活课堂

教师的激情具有主动性,是一种关爱学生的热情。要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并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兴奋情绪,充满激情地进行工作,才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性的交流,使之得到一种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我记得自己喜欢的历史老师,当课讲到激动时,他是热泪盈眶的,一动也不动地站在讲台上,那就如一尊丰碑屹立于我的脑海中,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知道那是老师用激情浇灌课堂的结果,是老师对历史满腔热情、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忘我体现,也是老师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热爱之情的深深诠释。正是由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历史,喜欢上了历史课。所以我今天更加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拥有强烈的激情能够达到以情激情,渲染课堂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激情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拉近彼此的距离,产生自然而然的师生互动,使教学轻松愉快地进行。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与初一(5)班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以情激情,激活课堂。原来这个班是不喜欢历史课的,无论怎么精心去准备,课堂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开始我经常责备不积极互动的学生,但没有什么改变。后来我改变了做法,在课堂、课后都经常去关心他们。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用鼓动性的语言对他们说:“只要你们努力,你们一定会进步的!”同时用激情去感染他们,每一堂课,不管有多少学生听课,我依然激情进发,慢慢地,受我的激情感染、吸引的学生越来越多,后来他们逐渐喜欢上了我的课。我在这个班的历史课也是越上越轻松,越上越愉快。激情成为改变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配以音乐、影片、图片,烘托氛围,点燃课堂

用激情点燃课堂,配以相应的音乐、图片资料、影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是以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达到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特别是一首好的背景音乐,它能成为课堂的灵魂,成为点燃激情课堂的一颗火星。

譬如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悲伤的音乐《和平颂》节选和Flash——点燃烛光(配以文字: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每一朵烛光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音乐渲染了氛围,把师生带到了那段血泪的历史背景中。此时不用任何的语言,学生已经被这样的视觉、听觉效果深深地震撼了。课堂伴着音乐《和平颂》的播放,使课堂被沉痛的氛围包围着,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沉痛中。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侵略者是何等的残忍,那30多万中国亡灵是多么无辜,不能让悲剧重演,多灾多难的祖国必须要强大!这首背景音乐,配得恰如其分,它就是课堂的灵魂,烘托了课堂氛围,点燃了课堂的火把。

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激活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学生总觉得教材过于简单、枯燥。而教师要点燃激情历史课堂,就不能照本宣科,我们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让历史课堂活起来。作为老师,就要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从而使历史课堂充满着生命和激情。因此每一课我都精心设计,以课标为依托,以自己独特的角度理解课标和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设计好每一课,优化教学流程。

我深刻地体会到,课堂上我已不是在简单地灌输历史知识,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潜移默化的。我此时理解了我的老师,为什么每当他讲述这段屈辱的历史时,总是热泪盈眶的。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老师的爱是深沉的,他把这深沉的爱传达给了我,我把它传达给了我的学生。

所以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能激活历史课堂,把它变成有生命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有激情的引发,有生命对生命的呼唤,有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师生在这理解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

适当调整“引燃物”

要点燃历史堂课,需要适当的“引燃物”。但是这个引燃物有时与教师的设计和预想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抓住时机,适当调整。

巧设问题,激活课堂 篇4

一、问在“趣”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孔夫子曾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将问题问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可以唤起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积极性, 在探索的过程中,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在深入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学习, 这才是我们教师设问的终极目标。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模式可分为:问题情境-建构数学-应用数学, 课本中给出了许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给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进行“算法概念”的教学时,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设问:一个农夫要将菜、羊、狼运到河对岸去, 每次只能运一样, 请你设计一种运法可以将这三样东西安全的运过河?

二、问在“疑”处

所谓“疑”就是教师所问的问题应是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所谓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别, 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 引起他们的注意、关心和探索行为。“学貴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教师如果能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或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或是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恰当好处地提出问题, 会极大的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例如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时, 为强化学生对三个条件的认识, 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已知正数x, y满足x+2y=1, 求undefined的最小值。教师给出以下两种解法:解法1undefined同理: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minundefined

解法2:undefined

∴ (undefined) min=4undefined

这两种解法对吗?为什么?问题抛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发现以上解题过程中, 都没考虑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条件,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问在“难”处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有效的设问应是所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即所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也不利于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应多设计具有是适当难度的推理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 促使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例如在平面解析几何抛物线的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系列:

问题1. 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 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y1, y2, 求证:y1·y2=-p2;问题2. 该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即抛物线有两个动点A、B的纵坐标分别是y1, y2, 且满足y1·y2=-p2, 问:直线AB是否过焦点F?问题3. 该命题是否可以一般化?即设M (a, 0) 是抛物线y2=2px对称轴上的一个定点, 过M的直线交抛物线y2=2px于A、B两点, 其纵坐标为y1, y2, 问:y1y2是否为定值?

四、设问应有“层次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在同一个班级里, 尽管学生的发展呈现大致相同的阶段性, 相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大致相同的心理特点, 但同中有异。教师要承认并且重视这种个性差异, 在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在达到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的前提下, 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达到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 有效设问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真正做到因人提问、因材施教。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应该起步低一些, 设计的问题要简单一些, 思维的跨度小一些, 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而对思维水平高的学生问题设计的应该难一些, 思维的跨度大一些, 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在三角函数性质习题课的教学中, 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当x为何值时, y=cosx和y=sinx大于零?并求y=cosx与y=sinx的单调区间;

第二层次的问题:求函数y=logacos (x3+x

4) (a>1) 的单调区间?

第三层次的问题:求函数y=logcos (x3+x

4) (a>0且a≠1) 的单调递增区间?

五、设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

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开放性问题要么是条件不足或多余, 要么结论被隐去或不确定, 要么解题策略或依据不唯一或只给出问题情景, 对解题的限制少, 这种问题往往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 这种提问当然也是有效的。要解答开放性问题学生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探讨, 其思维方向和模式的发散性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开放性问题易使学生形成原有认知结构和新认知结构的冲突, 学生必须通过顺应来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 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积极开展智力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精神。例如在进行类比推理一节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直角三角形有许多性质:勾股定理、面积公式等, 你能否通过类比得到有关直角三棱锥 (三条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 。

如何激活高中英语课堂 篇5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兴趣;激发

(代写论文联系QQ:913628970,联系手机:***)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没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些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就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参与课堂的愿望。教师应力求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全新的视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的丰富多彩。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添英语教学情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帮助和推动学生应用所学的英语,从训练中获得能力,从而更加有兴趣地投入语言学习。

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在学生的积极举手发言、组对练习、分组讨论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操练方式,也体现在学生积极的、独立的思维活动。只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就是活跃的课。活跃课堂效果的检验,就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活动的时间,是否有表现的机会,是否有成功的体验。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表达的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去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呢?下面是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交际。

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也是各阶段学生的重要的学科之一。然而以汉语为大背景的生活环境却给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也相应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恰当地、有组织地安排好简短的课前free—talk,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让学生从汉语的氛围中过渡到英语天堂,从而给整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课前的free-talk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前free-talk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准备的,另一种是临时性的师生对话。在前者活动中,教师可事先给学生布置第二天要讲的话题,话题可以包括校园生活、时事新闻、学习心得、班级活动、地区气候、有趣故事等。如每年的教师节,可布置题目为My favourite teacher, 碰到学校运动会,学生可演讲Our sports meeting, 若是圣诞节来临,学生可以谈论Santa Claus, Christmas presents, Christmas dinner, Christmas turkey, 每年临近春节快放假时,学生喜欢谈Spring Festival,谈谈自己在春节中的快乐生活。再比如说感恩节,可布置题目The person I want to thank most.。这些话题非常接近生活,学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他们会很容易就联想到实际生活并自由地发挥。

而在后者师生临时性对话中,这主要放在教授新课围绕某一话题所展开的课前具有导入性的free-talk。如在授课SB2U15 Destination时,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 Do you like holiday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most during holidays?

Ss: Travelling/Reading books/Surfing on the Internet/Going shopping/Visiting friends.T: Yes,and some of you like travelling.Where have you ever been to?

Ss:Shanghai/Yunnan/Jiangsu/Zhejiang/Beijing…

T: Is there anybody who has been to a foreign country for travel?

Ss:No.T:Then do you hope to travel abroad?

Ss:Yes,of course.T: You must know some famous cities in the world.Tell me some, will you?

Ss: paris/London/Sydney/New York/Tokyo…

T: So many.And they are all world-famous travel destinations.Imagine that you’re offered a free air ticke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nd make 5 stops along the way, where would you go and why?

Ss: …(Watching animals in Australia/Visiting pyramids in Egypt/Shopping in Hongkong…)

二、创设情景

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设更多的情景,以便给学生们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得到学以至用。”我们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认真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景,并灵活运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参与和实践,这样才能给课堂带来良好的氛围感染,达到学生学习语言并能主动运用的目的。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在半真实的模拟情境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在教学情态动词can, can’t, must表猜测时,老师先把这几个词的用法大致讲一下,然后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开一个同学聚会,现在还缺小林,小陈和小张三位未到,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外面,然后把门关上,这时这位学生敲门,老师可以趁机与班上的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 Who can it be? Can it be Xiaolin?

S1:It can’t be Xiaolin.He has gone abroad.T: Then who can it be, Xiaochen or Xiaozhang?

S2: I’m not sure.Xiaochen said he was busy today.S3: It must be Xiaozhang.Just now he phoned me, saying that he wes on the way here.通过以上表演及对话,学生就可以很自然地掌握好这三个词的不同用法,这样学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相反学生会觉得有趣,且记得牢,自我介绍《如何激活高中英语课堂》。

此外,在教学Saving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可画一张流泪的地球的图画,然后请学生们与地球进行对话,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以下是其中一对话:

S: Nice to see you, grandpa Earth.But why are you crying?

E: I feel sad because my children—Air and Water are suffering much.S: Why? Can you tell me what’s happening?

E: Every day you human beings produce too much dirty gases from factories and traffic vehicles, which make my older son—Air hardly breathe.S: Oh I see.Then what about your younger son—Water?

E: My younger son is no better than my older son.Everything including rubbish and used water is pouring onto my son, making him nowhere to escape.He becomes dirty and have no friends—fishes and plants.S: Oh, that’s really bad.It’s no wonder you’re so sad.E: But, listen, I’ll take revenge on you human beings.I think you should pay for what you have done.S: Oh no.We know we are wrong.We will change our behaviors, I promise.通过设计这样的拟人对话,整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相信他们今后的环保意识会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之中。

三、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它以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创设一个设疑激趣、开阔视野、勇与创新、积极探究的空间。

在我们教学当中,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是上课之前,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材料,如下载图片、影音资料、背景知识,这样花的力气很大,如果能把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去处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的学生接受能力快,电脑技术也不错,老师若能把每单元的导入这一块分摊给班级各小组去完成,让他们提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而后制成powerpoint,然后在班级展示并介绍,展示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很棒,他们正处于爱表现自己的年龄阶段,很乐意这样做。而台下的同学也会觉得很新奇,因为听自己的同学讲课与听老师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同时也会激起同学之间的互相比较,他们会觉得如果下次轮到他们时,他们一定要做的得更好。

比如说SB3U3The land under water的阅读课讲到Australia,我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澳大利亚的图片及资料。关于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学生最感兴趣,他们了解的欲望很强,于是该组的学生很快投入行动,分头查找,并制成powerpoint。上课前一天,我检查了他们查找的情况,结果让我很欣喜,老师能够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有的甚至还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其图片设计之精美也让我觉得棒极了,非常满意。而学生在上课时呈现的方式也是别具一格。我们老师往往把图片先打出来,然后提问题或直接讲解,而学生先提问,而后再呈现图片,这样的话就给台下的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而不是被动接受。具体他们是这样做的:

学生上台后先打出澳大利亚的国旗,然后问:“Which country do you know this national flag belongs to?”“Australia” “Yes.Today I want to learn about Australia with you.Where do you know Australia is? What oceans are around it?”于是台下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回答,接下来台上的同学才打出澳大利亚的版图及其周围的大洋。接着又问:“Who can tell me some famous cities in Australia?” “Sydney, Canberra, Melbourne, Brisbane, Darwin…”于是幻灯片上显示这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学生们看得饶有兴趣。台上的又问:“As we all know, Australia has some unique animals and plants that other continents don’t have.Can you tell me some?”下面的学生有的不懂袋鼠、考拉、安树等的英文名称,就用中文回答,台上的同学于是打出这些动植物的图片及其英文,并当起小老师带读起来,全班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上台的胆量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备课量,学生也觉得新鲜,乐学,可谓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四、游戏活动

广义地说,游戏就是玩,一种娱乐的形式。那么何谓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呢?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采用有趣好玩的形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语言交际活动。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让他们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能力。

高中生也喜欢游戏,只不过他们更喜欢有一定变化、有创新的游戏。因此,在组织高中英语课堂游戏的时候,更要注重创新与变化。例如在练习if引导的虚拟语气时,教师可设计“接龙游戏”,即一个学生说完一个由if引导的虚拟语气的主从复合句后,下一个学生须将前一个学生所说的主句内容作为自己的从句内容。比如:

S1: 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go travelling.S2: If I went travelling, I would go to Hong Kong.S3: If I went to Hong Kong, I would go shopping.S4: If I went shopping, I would spend all my money.S5: If I spent all my money, I would become a beggar.这种开放式的练习,既练习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再比如,做主谓宾状语的练习时,让一组学生写主语,一组写谓语,一组写状语,然后由每组组长把同学们所写的内容随机组合,大声朗读出来。由此就有了下面这些句子:Kate is eating in the bathroom.Tom plays football in the air.Jim goes out for a walk in Mr.White’s mouth.John is sleeping in the oil pan.这些句子让大家捧腹大笑,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也变得有趣起来。

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节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最后几点思考:为了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活跃起来,我们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增加教育底蕴。要组织一堂活跃的英语课,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储备,要掌握目前课堂改革的要求,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外语教学流派。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洪德指出:“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又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2.熟练教学材料,做好教学设计。一堂英语课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要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任务,做出不同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课堂自然活跃。其次要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做好时间分配。此所谓备思想、备方法。最后设想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活动人员以及活动评价。正确的、恰当的评价是维持活跃课堂的重要措施。不正确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课堂死水一潭。

3.充分了解学生,切合学生实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任何学习活动的指向都是学生,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设计学习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走进学生学习需求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学习活动才会合理有效,而不是表面热闹,而实际却失去实效。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追求“真实、扎实、鲜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殿堂。

如何巧用乡土地理激活地理课堂 篇6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案例1: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可用乌鲁木齐河滩路的发展变迁作为案例深刻说明问题。首先以图片方式列举红山塔下河滩路变迁;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河滩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与河滩路沿线的城市聚落又有何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论证交通条件对河滩路沿线的“华凌建材市场”、“小西门批发市场”两个超级市场发展的利与弊。这类扩展性的思考、想象、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可有效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激发他们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乌鲁木齐城市建设的密切关注。

二、巧用乡土地理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地理事物或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兴奋点不易激发。为此,必须引用乡土地理事例阐述说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抽象到具体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

案例2: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给学生留开放式作业:“田字路”、“BRT”、“地铁”这些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线的布局对乌鲁木齐城市聚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图1所示)?

三、巧用乡土地理案例,促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尽管高中生抽象思维较初中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直观形象的乡土地理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案例3: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章节,在完成教材内容学习后,尝试引导学生以同样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制作成学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热情很高,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思路,甚至有的学习小组设想以“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题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

案例4:讲到 “区位”这个概念,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该事物的位置;二是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可列举大家熟悉的华凌建材批发市场,让学生分析它的区位:“华凌”位于河滩路与西虹东路交汇处(第一层含义);有哪些因素利于“华凌”成为新疆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第二层含义)。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影响因素?”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区位选择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这是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地理课堂结合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升。

案例5:讲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章节,在仔细研究教材后,可大胆尝试“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图2所示)。

为尽最大可能将乡土地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借用文献中数据图表,最终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6:上述方法还用到讲解“城市化”章节中,以紧邻农大附中的“南梁坡”为教学案例,讲解“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学生以此为启发成立课题组,以《乌鲁木齐南梁坡城市化过程影响的研究》为题,结题报告在2011年自治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一等奖。

五、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增强人地关系认识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难以真正确立。通过乡土地理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逐步确立。

案例7:讲解“旅游开发与保护”章节,可列举喀纳斯景区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举出布尔津县由于开发过程中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对喀纳斯景区的旅游开发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旅游开发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样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学习,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使他们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案例1: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可用乌鲁木齐河滩路的发展变迁作为案例深刻说明问题。首先以图片方式列举红山塔下河滩路变迁;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河滩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与河滩路沿线的城市聚落又有何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论证交通条件对河滩路沿线的“华凌建材市场”、“小西门批发市场”两个超级市场发展的利与弊。这类扩展性的思考、想象、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可有效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激发他们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乌鲁木齐城市建设的密切关注。

二、巧用乡土地理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地理事物或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兴奋点不易激发。为此,必须引用乡土地理事例阐述说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抽象到具体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

案例2: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给学生留开放式作业:“田字路”、“BRT”、“地铁”这些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线的布局对乌鲁木齐城市聚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图1所示)?

三、巧用乡土地理案例,促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尽管高中生抽象思维较初中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直观形象的乡土地理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案例3: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章节,在完成教材内容学习后,尝试引导学生以同样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制作成学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热情很高,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思路,甚至有的学习小组设想以“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题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

案例4:讲到 “区位”这个概念,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该事物的位置;二是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可列举大家熟悉的华凌建材批发市场,让学生分析它的区位:“华凌”位于河滩路与西虹东路交汇处(第一层含义);有哪些因素利于“华凌”成为新疆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第二层含义)。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影响因素?”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区位选择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这是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地理课堂结合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升。

案例5:讲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章节,在仔细研究教材后,可大胆尝试“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图2所示)。

为尽最大可能将乡土地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借用文献中数据图表,最终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6:上述方法还用到讲解“城市化”章节中,以紧邻农大附中的“南梁坡”为教学案例,讲解“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学生以此为启发成立课题组,以《乌鲁木齐南梁坡城市化过程影响的研究》为题,结题报告在2011年自治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一等奖。

五、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增强人地关系认识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难以真正确立。通过乡土地理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逐步确立。

案例7:讲解“旅游开发与保护”章节,可列举喀纳斯景区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举出布尔津县由于开发过程中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对喀纳斯景区的旅游开发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旅游开发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样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学习,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使他们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即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和常接触的素材,然而,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成学生情感共鸣。

案例1: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可用乌鲁木齐河滩路的发展变迁作为案例深刻说明问题。首先以图片方式列举红山塔下河滩路变迁;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河滩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与河滩路沿线的城市聚落又有何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论证交通条件对河滩路沿线的“华凌建材市场”、“小西门批发市场”两个超级市场发展的利与弊。这类扩展性的思考、想象、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可有效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激发他们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乌鲁木齐城市建设的密切关注。

二、巧用乡土地理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地理事物或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在教学中直观性差,感受性弱,学生兴奋点不易激发。为此,必须引用乡土地理事例阐述说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抽象到具体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

案例2: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章节,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给学生留开放式作业:“田字路”、“BRT”、“地铁”这些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线的布局对乌鲁木齐城市聚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图1所示)?

三、巧用乡土地理案例,促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尽管高中生抽象思维较初中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直观形象的乡土地理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案例3: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章节,在完成教材内容学习后,尝试引导学生以同样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制作成学案在课堂上使用。学生热情很高,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思路,甚至有的学习小组设想以“乌鲁木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题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

案例4:讲到 “区位”这个概念,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该事物的位置;二是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可列举大家熟悉的华凌建材批发市场,让学生分析它的区位:“华凌”位于河滩路与西虹东路交汇处(第一层含义);有哪些因素利于“华凌”成为新疆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第二层含义)。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影响因素?”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区位选择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这是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地理课堂结合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促进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升。

案例5:讲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章节,在仔细研究教材后,可大胆尝试“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图2所示)。

为尽最大可能将乡土地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借用文献中数据图表,最终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6:上述方法还用到讲解“城市化”章节中,以紧邻农大附中的“南梁坡”为教学案例,讲解“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学生以此为启发成立课题组,以《乌鲁木齐南梁坡城市化过程影响的研究》为题,结题报告在2011年自治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一等奖。

五、巧用乡土地理案例,增强人地关系认识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难以真正确立。通过乡土地理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逐步确立。

巧用语言艺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篇7

一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听名师讲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享受, 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学生们开怀大笑, 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 使学生们既放下包袱又羞愧不已……所以, 人们常说:“教师全凭一张嘴”, 此话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在职业技能上, 教师应把语言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那么, 对教师的有声语言有怎样的要求呢?

1. 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在人际交往中, 谈话的第一要求就是准确而简明。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 才能保证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可能性。每堂课授课效果的好坏, 并不取决于教师的话讲得多少, 而是看教师的语言是否直达目的。例如在教学《冬爷爷的图画》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请认真观察这张图画 (冰天雪地图) ,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学生看后回答:“冬天”。我接着讲故事:“冬爷爷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让大地一片雪白, 还能在方方家的玻璃窗上画画呢!你们信吗?”“信!”“冬爷爷会画些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学生们好奇地喊:“想”。“那走吧, 孩子们, 让我们一起走进《冬爷爷的图画》去看看吧。”就这样, 我只用了几句简短的话就把学生的兴趣、求知欲被点燃了。

2. 通俗、生动、富有幽默感

俗话说, “话有三说, 巧说为妙。”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富有幽默感。能以声引人, 以情感人, 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例如我教“狗”字后, 很多学生都把“犭”写成“扌”。我便笑着对写错的学生说:“哎呀, 你们可真厉害呀!把狗也教会了立着走路, 什么时候我把我家的狗也带来让你们教一教, 好不好呀?”我的话音刚落, 便引起学生们的一阵笑声, 写错字的那些学生也从笑声中醒悟了。由此可见, 幽默的教学语言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又能在学生出现错误和不足行为时起到揭示、批评的效果。

二无声语言 (即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古人云, “教人而不见意趣, 必不乐学。”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意趣盎然。但是, 仅此一点还不够, 因为教学艺术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来传授知识, 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 而教师的神态、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会不知不觉地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因此, 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 还需借助自己的体态语言来补充, 加强有声语言。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充满鼓励的眼神, 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 使学生在爱中受到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无声语言 (即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神态语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神态语, 可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 肯定中有期待, 容忍中有警告。如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后, 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 这时, 我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 从这目光中也许他获得了信心和勇气, 大胆地举起了手。但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 我又投以鼓励的目光, 暗示他:别紧张, 慢慢说, 会答对的。他的紧张终于消除了, 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 终于出色地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都对他投以赞叹的目光, 他自豪地笑了。

2. 手势语

许多时候用手势来代替语言更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 我经常用手势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学生们做完又蹦又跳的动作时, 我想让他们停止活动, 我就拍手或做一个停的手势。又如上课时, 有一位学生正在做小动作, 我发现后并没有停下讲课来批评他, 而是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他那儿走。那位学生听到我的声音离他越来越近了, 赶快停下手里的玩物, 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 我走到他身旁暗暗地伸过去一个大拇指, 意在夸奖他改得对。那位学生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有被揭露, 于是兴致勃勃地听起课来, 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手势语有时还能帮助学生们回答问题。我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们正确地找出形容小硬球是怎样从空中打下来的动作词, 于是, 我举起拳头在空中用力地一击。学生马上明白了是“打”。

3. 姿态语

小学生的注意力有其特殊性:一是持续时间短, 二是模仿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 我丰富了自己的手势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我在教学《小猫刮胡子》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明白小花猫为什么也想把胡子刮掉, 于是, 我边读课文边学着主人刮胡子的动作, 尽管我的有些动作滑稽可笑, 但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通过我的演示, 学生们不但理解了, 而且印象深刻。

巧用典故、史料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篇8

一、巧设典故、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典故、史料内容生动有趣, 读来感人, 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大量事实表明, 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桎梏,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 只注重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机械记忆, 而对课本上的典故及相关的史料, 只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阅读, 从而使学生产了重记忆轻理解, 重“接受”轻“思考”的习惯现象。这不仅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程度上的阻碍, 而且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滋养出来的“惰性”。但不可否认, 学生对历史课内外的那些历史典故与史料, 极感兴趣, 因而我经常在教学环节中巧设典故、史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创新、敢于发言, 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课本中现有的典故、史料进行巧妙的再设计, 而且将搜集课外典故与史料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一, 在课外史料的搜集活动中, 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氛围的桥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变被动为主动, 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巧析典故、史料,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通过巧设典故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还要通过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拥有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因而课本上及搜集来的史料还要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运用, 即师生共析。而师生共析则正体现了在新教育理念中提倡的师生合作。

在历史实验教学中, 我们师生搜集来的史料可以资源共享, 选取适合的典故与史料, 在课堂中运用。教师把主动权完全放在学生手中, 使他们不仅会选典故、选史料, 更主要的是用典故、用史料, 即对典故、史料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剖析。如: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74页有一段史料, 我要求学生就这段史料设计问题并认真做答, 这段史料是选自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话, 通过交流评议这一环节, 我发现同学们真是各展所思、各尽所能, 提出的问题均依纲据本, 而且赋予了更多的历史课知识体系上的联系。如针对材料中的“他们解除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这句话, 有的同学竟设计出”简述他们与英王隶属关系的由来“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设计使我惊讶地发现, 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几乎涵盖了与此相关的所有知识。诚然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但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 从而便可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

学生自己动手, 通过阅读史料, 设计问题, 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运用相关史料, 设计引申问题时, 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就《世界历史》第二册56页有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材料分析问题时, 有些同学就能更深度地分析出, 值班军官之所以断定那是自己的飞机是因为美军自认为军事力量强大, 患有掉以轻心、轻敌的错误。教师便可从中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因素问题。要求学生举一下自己因心理因素而失败的例子, 同学们畅所欲言, 这样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从而使整堂课的知识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消化吸收。

三、巧言典故、史料, 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如今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 正如物理学家焦尔所说, 教师不再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单一向学生送去知识, 而是主导学生拿来理论。因而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变成真正的“活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 我分组进行巧言典故、史料的竞赛,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在不断的反复的表演中,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典故与史料可以是课本上的, 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外搜集来的。

四、巧讲典故、史料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 这一点其实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 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因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在讲课前五分钟会让学生读与本课相关的典故、史料, 看似妨碍了课程的进度, 但实际上却有助于简化教材的内容,

总之, 历史教学中引用恰当的典故、史料, 能把历史氛围渲染得浓浓的, 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 回味绵长。在平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使学生乐学、善学。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方法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 让它更加完善, 更加完美。正如聂幼犁先生所言:“我们宁愿为它种上虽然不是完美的, 甚至是有相当缺点的, 但却是生机勃勃的幼苗;而不是埋下在形式上虽然十分完美, 但实质上却是‘旧药新汤’的种子。”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 巧妙地运用历史课内外的典故与史料, 使我们的每一节历史课都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开明出版社, 2003.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篇9

随着新的课堂教学观的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渐运用,在互动过程中不注意进行问题“再启发”,漠视学生的富有个性的问题和回答,在看似高潮迭起的师生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教师诱导的“计划”中靠近,处处都烙上了教师问题教学程序化的轨迹。问题近百,杂问碎答,学生心神紧张,只有少数学生呼应教师,忽略生情的差异,创新思维没有从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实现。

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拓展,新课堂教学中问题应如何运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践行。

一、要把握好问题的设置关

把问题设在课程目标和教学的“重点”上。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要基于文本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目标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研读课程资源,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把问题设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热点”上。兴趣和爱好犹如催化剂,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和特点设计一些情趣性问题。

把问题设在学生的疑惑和探究的“焦点”上。教师在课前应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哪些会做了,哪些还不会做,哪里出现了差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设疑点拔,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要把握好问题的传授关

首先,着眼新课导问,使之成为一碟润肺生津的“开胃菜”。其形式多样,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示小品、组织竞赛、媒体运用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眼球,借此设问导学。如在教学有关“丝绸之路”的内容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沙漠风光图,在不作任何提示下抛出问题:看到沙漠,你想到了什么?此问一出,绝大部分学生面带喜色,眼睛发亮,纷纷举手要求回答:有的想到了骆驼,有的想到了沙尘暴,有的想到了绿洲,有的想到了海市蜃楼,有的想到了丝绸之路……牵出了一个又一个教学的知识点。

其次,着眼问题形成,使之成为一碟师生互动的“开心菜”。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新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探究学习开展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创造学生与文本直接接触,自主发现问题的条件。如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我在同学们阅读完教材的基础上征求“探究问题”:你自己认为想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有的同学提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影响?”、有的同学提出:“什么时候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那时侯以什么发明成就最突出?”通过学生问学生、学生问教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

最后,着眼问题延伸,使之成为一碟师生共揽的“桌菜”。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要求过低,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易使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深入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理清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所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性、有梯度、有探究价值。如在讲“戊戌变法”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发生?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戊戌变法有哪些进步意义?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训?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又利于激励学生探究,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下去。

三、要保护好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民主、活泼、平等、尊重的教学环境,是保护学生质疑积极性的前提。有一次讲到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时,有一位学生却提出:我认为大气中的C02增多,全球变暖并不可怕,因为原始大气中充斥着C02,可是照样诞生了生命,并演化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你们认为呢?当时我严厉反驳了这个学生的观点。可在课后反思中我发觉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精神,在下一堂课时我及时作了自我批评,发觉同学们对我更加尊重了,更喜欢探究问题了,更喜欢上历史课了。

如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保护学生质疑积极性的关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更应及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答。对于学生所提课本上不懂或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密切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教师与学生探讨的重点,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教师的启发下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和教师已有的知识来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查阅工具书或上网查资料来解决。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篇10

一、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不同取向的界定,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在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目前应试教育为主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少无效利用教学资源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资源采用“拿来主义”

很多语文教育者忽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又关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而形成的,语文的人文性必须紧扣文本。但部分教师只要网上有的课件和教案,不管适合与否,盲目搬用,拿来就用。网上搬用的课件大多是面向一部分认知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设计的,容量大、密度大,其他多数学生在只顾抬头欣赏美丽画面时,却丧失了很多埋头文本的机会,走马观花似的语文课堂成了一堂堂展览课,却没有真正与语文有关的实质性内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拿来”往往造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后果。

(二)语文教学资源的“高耗低效”

随着形形色色的数字化资源被大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各类教学资源粉墨登场,使大家应接不暇。比如在上《端午的鸭蛋》时,有教师在开课导入时用屈原的两首诗入手,然后又分享学生课前查阅的大量关于屈原的资料和诗歌,虽然这与了解端午习俗由来有一定联系,但资料太多,又与课文内容缺少必然的逻辑联系,导致课本教学渐行渐远。

(三)语文教学资源中的“空中楼阁”

在处处强调“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当代教育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备课过程中如果忽视学情,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一堂公开课时,因没有了解学情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第一环节的目标“在问题中解决朗读停顿的语感培养,在质疑中解决古汉语字词积累”形同虚设,导致后面几个预达成的目标受到影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单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事先不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没有依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活动有效性的缺失,使教学资源成为一种“空中楼阁”,是一种“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二、语文教学资源运用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课堂动态资源以及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有机资源等。我们应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课程资源。根据学习需求,不仅要找准教材资源切入点,还要把握好能为课堂服务的动态资源,同时有机整合各类资源。不仅要使语文课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更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精选细挑源头 挖掘教材精髓

1. 切入兴趣点,选好源头水

作为班级授课形式的教学活动,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也是以学定教的重要依据。但有时教材本身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如朗读《变色龙》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模仿人物的语气、神态,同时播放带有笑声的录音,每读到令人发笑之处,收录机里便传出一阵笑声,学生受到感染也发出阵阵大笑,在充溢着讽刺喜剧效果的氛围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作品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变色龙”的深刻含义也就得到了初步理解。

2. 寻找突破口,挖掘教材精髓

选用教材应有目的地挖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材资源精髓。例如对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类有关生态环保的课文,如果我们只从历史或是从社会的角度过多地去探讨目前的生态问题,那么对教材的把握就会有失偏颇。作为一篇语文课文,我们更应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去选取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课,她对教材的处理,笔者觉得比较到位。首先从一个“痛”字入手,引导学生从“裸露、肋骨、痛苦和无奈”等词入手品味语言,从语文角度了解这不仅是胡杨林的痛,更是罗布泊的痛,是人类的痛;然后从三个角度发散,在朗读中领悟那千年不死的胡杨林的坚强与无奈,在对比中感受昔日与今日罗布泊的景况,兼以语言赏析和图片直观感受,引发出造成罗布泊现状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明白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多么令人惊心的事实,进一步控诉了人类不知悔改的做法,使惨剧还在继续发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执教者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真实的自然悲剧,又用充满语文味的方式实现了三维目标。在作者充满忧患意识的呼吁中,学生已经感同身受,最后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再次证明,本课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这个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执教者能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资源的精髓部分,并在选取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对素材加以整合、处理,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二)把握动态契机 动水激活静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知识建构者,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的互动、合作、交流中突发的灵感、创意,就是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它随着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种动态的资源。所以如果在课堂中一旦产生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资源,我们应抓住契机并处理运用好。

1.把握动态思维,激发创新感悟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去探索,去证实。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学习即将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于勒叔叔如果认出我们一家了会怎么样?其实这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所提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表见解,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在迁移想象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有效拓展了创新思维。这种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感悟,不仅使学生对这部外国小说的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使作品的人文性得到深化,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现象,值得我们加倍关注。

2.利用动态资源,巧妙拓展体验

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文本及其准备好的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一种静态资源。但在师生交流中,思想火花的迸发,势必会产生动态资源。对这些动态资源我们不能随意遏制,而应该把这两种教学资源融合互补。如在执教《咏雪》一课后的第二天,外面下起大雪,笔者让学生走出课堂,与雪花零距离接触,真正用心感受着雪,那股兴奋、陶醉令人神往。10分钟后,围绕“雪”的主题延续了上节课遗留下来的话题。有学生认为用鹅毛比喻雪非常形象;有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从雪飘落的姿势、韵味,进一步领悟到像柳絮的妙处;还有把雪比作精灵、魔术师等。他们从真实情境中展开了想象,学到了语文,同时又懂得了体验、感悟。

(三)融合有机资源 活水巧妙汇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无论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理解教材,教学都不是直接传递教材内容,而是应以教材为达成多元目标的载体、媒介、工具,使教学真正成为具有生成、发展意义的生气勃勃的过程”。它明确了教师有开发、重组教学资源的职责,好比将多股活水巧妙汇聚。

1. 体验情境,解读文本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指出:情境教学虽然是教材情境的再现,然而用什么手段、从哪个角度再现情境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在教学《核舟记》一课时,研读船头三人的情态,如果采用课本剧表演方式,让三位学生即兴表演文中描叙内容,既让学生很快明确了三人的具体位置,又从肢体语言和神情表演中对文本语言有了直观的情境体验。

2. 直观资源,丰富想象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可以从教学的需求出发,利用多媒体呈现色彩缤纷的图像和画面,甚至还可以呈现电影片段或录像等生动的动画影像,创设出直观的情境以达到预期效果。以《安塞腰鼓》为例,江南的学生没有看见过安塞腰鼓,只凭朗读和简单的想象,很难唤起他们对黄土高原上的这一艺术活动的向往,也很难理解西北汉子那种狂野的力量美和磅礴的气势美,只有在赏读时欣赏安塞腰鼓的实况录像,才能真正陶醉、震撼于这动人心魄的腰鼓之中,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沸腾,从而使学生浅嫩的想象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四)适时呈现资源 活水焕发活力

在精选好资源、有机融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呈现这些资源。

1. 把握呈现时机

比如在运用直观资料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把具体的感官过渡到学生抽象的思维中去。播放安塞腰鼓的场面,这个视觉冲击是放在课堂开始播放,还是等学生读过几遍课文后穿插进去?事实证明,直观手段只有在促进思维积极化到一定程度上才是需要的。要理解安塞腰鼓透露出来的主旨,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先反复诵读,发挥想象,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去感受这个氛围,欣赏这份美感,然后插播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以达到直观情境与学生想象的融合。

2. 注意呈现次数

曾经听过一堂《生命生命》的课。对于作者杏林子的生平,授课教师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当学生出现阅读理解的障碍时,又根据资料介绍杏林子的事迹,这就给人一种繁复之感。其实当学生走进她的生活,情感会形成一种冲击波,此时借助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杏林子的身上会实实在在地看到“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所以这个资源出现一次也就足够了。

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 篇11

1.用时政素材营造真实教学情境, 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切入点, 提高政治课堂的科学性与趣味性、时代感与使命感。

2.通过各种形式的图文资料及实物, 直观诠释较为难懂的专业名词、理论观点, 适时地帮助学生突破自身阅历的局限, 拓展视野, 提升眼界, 把书中枯燥的理论变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3.以递进式的问题诱导为逻辑线索, 同时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 引导学生自主生成认知, 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教学过程

(一) 时政素材, 激趣课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时政视频“国富之后期待民富”, 引出问题:1.“国富民未富”是否公平?2.这里的“公平”是哪个领域的公平?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用时政热点激活课堂“兴奋点”, 既启发学生思维, 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自然导入新课。

(二) 蛋糕登场, 请你来分———探索新知

【教师活动】蛋糕一个! (祝这个月出生的孩子们生日快乐!) 引出问题:1.如果蛋糕是全班同学共同制作出来的, 有人出钱、出力、技术、配方、设备 (烤箱) , 怎么分才公平?2.分配是否应该有差别?什么样的差别是可以接受的?3.收入差别是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得出:应该按付出的多少分 (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才公平, 即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分蛋糕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获得新知, 即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公平≠平均=相对公平 (即相对于劳动者的付出而言) ”及要求。同时, 通过问题3使学生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及必要性。

(三) 分析案例, 自主探究———突破重点

【教师活动一】回到蛋糕上, 自主探究:1.如果该蛋糕代表的是我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年内所创造的社会总财富 (国民收入) , 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才能够实现公平分配?2.社会总财富创造出来后是全部分给劳动者吗?3.企业除了要给自己留一部分用于再生产外, 还应该分给谁一部分?为什么?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疑, 让学生理解这一分配过程就是初次分配, 由此导入初次分配的定义并附饼状图 (图1) , 加深学生对初次分配的理解。

【教师活动二】分析教材P61页的案例, 思考:1.初次分配中, 该公司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为什么?2.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会对企业、职工带来什么影响?3.作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在分配方面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学生活动】自主分析数据, 轮流发言, 逐一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用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通过问题情境使“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的举措在学生中呼之欲出。

【教师活动三】呈现对比照片, 初次分配结束后有人从中获得了高额收入 (胡歌等一线演员) , 与此同时, 也有人的收入连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 (贫困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 面对这样的局面, 国家能否置之不理?国家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学生纷纷提议要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税、甚至进行补贴……

【设计意图】引出再分配的概念、目的及具体措施。同时, 附上“再分配流程图” (图2) , 深化学生对再分配中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的认识, 升华主题。

(四) 角色扮演, 合作探究———提升高度

【教师活动一】链接时政:十八大报告关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 引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又一举措: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设疑:1.如果蛋糕代表的是我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的产出, 那么我国的经济效率如何?它能否满足13亿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2.分组讨论, “代表”呈词 (第一组政府官员代表;第二组企业家代表;第三组市民代表) 应该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即在做大蛋糕、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 “代表”呈词……

【教师活动二】针对三方“代表”都无法提出“奉献精神、回馈社会、先富帮后富”等具有思想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教师导入美国钢铁大王戴尔·卡耐基的一段话:“个人巨额财富的积累常常有赖于社会的帮助……继承人应当自立, 不能依赖祖先的庇荫。”随后, PPT弹出世界银行行长的一段话:“中国快速富裕起来的人们必须与穷人分享财富, 否则一大批找不到合法途径发泄怒火的穷人会做出对抗性的反映;新致富的中国人应该把一部分财富回馈给社会, 以便在贫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设计意图】一方面, 通过角色扮演,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利益, 基于真实情境的思考, 学生能够提出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举措。另一方面, 通过卡耐基和世界银行行长的两段话, 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让学生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奉献精神、回馈社会不仅是个人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的问题, 更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需要, 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

(五) 归纳总结, 建构体系———巩固所学

【学生活动】学生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中构建出本课知识体系, 巩固所学。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为一线教师在时政素材的有效选取、教学情境的真实创设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上一篇:劳动关系学派下一篇:国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