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

2024-09-23

国内经济(精选12篇)

国内经济 篇1

3月7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并在其中指出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现代产业基地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等, 并希望以此为契机, 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布局, 带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全方位的发展, 这体现了郑州航空港区在促进国内经济和地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1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具有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优越

郑州航空港区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经济区的地理中心, 辐射半径范围广, 空域条件好, 可以有效衔接东西南北航线, 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1.2 陆空衔接高效

郑州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 利于陆空对接和多式联运的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可以有效提升郑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1.3 产业基础雄厚

郑州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增速飞快, 初步形成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基地, 并以此为依托, 聚集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航空运输等相关企业, 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1.4 发展潜力巨大

郑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布局合理, 航空、铁路和公路等运输功能不断完善, 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核心技术缺乏

郑州航空港区的能否顺利发展, 进而带动中原经济区的腾飞,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而这也是航空港试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 但是主要还是以贸易加工为主, 科技含量低和利润低的中国制造业仍然水平低下。以在郑州发展的富士康企业为例, 虽然生产着高端智能手机, 但是中国企业所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 其主要的利润仍然为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国外公司所攫取。

2.2 体制机制陈旧

发展航空经济, 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形成基于企业和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机制, 但是体制机制的不合理造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非常缓慢。同时, 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也要有创新, 尽快解决各部门和相关层面的协调和推进工作。

2.3 缺乏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任务是保证航空港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航空运输各类人才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试验区建设的需求。如果想实现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培育航空产业的目的, 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3 郑州航空港去发展建设的策略

3.1 以机场建设为重点,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郑州航空港区可以加强机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保留机场发展的预留用地, 满足机场发展的未来需要, 完善货运配套设施, 做好机场货站、货运仓库的改建和扩建工程, 引入先进的货运设施, 提高机场货站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 设立航线补贴专项资金。为了新增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和支线航空市场的开拓, 政府可以设立航线补贴专项资金, 鼓励更多的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

3.2 高技术打造产业

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 要重点抓产业优化和自主创新, 扶持高成长性产业, 引进和发展新能源、高档工艺美术品和用品礼品等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既要借力发展, 又要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 提高产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同时, 政府要在全省范围内围绕航空港区发展高技术产业, 坚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而使地区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和提升。

3.3 优化环境, 引进人才

郑州航空港区要以高标准优化环境, 这不但关系到航空港区的形象, 还涉及到其对其它地区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及对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航空港区要以花园城市的标准去布置道路设计、绿化种植、设施修建和垃圾处理等各个建设环节, 使之成为吸引人才到来的现代化都市。

4 郑州航空港区对国内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作用

4.1 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营造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

郑州航空港将逐步完善新郑综合保税区物流、仓储和展示功能, 推动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发展, 建设内陆地区口岸后续监管场所, 加大货站、仓储和口岸联检等基础设施力度, 提高口岸信息化、机械化管理和作业水平, 加快口岸建设。同时, 我省还将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实行海关、商检和边检联动服务和24小时预约通关和查验, 加强与沿海及边境口岸的合作, 构建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对外开放通道。这些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 为航空港区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资本。

4.2 发挥自身优势, 引领地区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将发挥交通、产业和开放优势, 推进郑东新区、中心城区两栋发展, 提升郑汴一体化发展水平, 从而提升郑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将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成为郑汴新区的核心区域, 推动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一体化发展。同时, 郑州航空港区还要发挥对外开放的门户功能, 增强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能力, 带动中原经济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并建立健全多层次合作机制, 打造中原经济区参与全球贸易投资、文化旅游和航空港经济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4.3 打造特色物流产业

按照郑州航空港建设规划, 我省将会全力打造特色物流产业。例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视频和药品等特色产品物流, 建设全球重要的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建设空空联运体系, 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加快国际中转物流发展;推进航空物流园建设,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和航空保水燃油基地等, 加快航空物流配套服务发展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将郑州航空港打造成国际化的物流中心, 并带动地区无产业的发展。

4.4 促进地域合作交流, 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依托郑州铁路、公路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 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加强与长江中游、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等地区的联动发展, 完善陆空集疏运网络, 大同中西部国际或与弄到, 并实现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 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等, 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的合作共赢。同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外向经济高地的优势, 也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和交流。例如俄罗斯空桥航空货运公司在河南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 其运送的河南省外物资已经占有很大比例, 航班密度也已经由原来的每周一班增加到每周七班, 而且还新开了郑州到莫斯科、郑州到芝加哥的航线;郑州航空口岸也开通了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卢森堡、布拉格和安克雷奇等多巧国际全货运航线, 以及首尔、雅加达、新加坡和曼谷等腹舱带货业务,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跨国航线和运输网络。郑州航空港区与国际地区的合作与交流都为地方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4.5 为其它城市的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郑州航空港建设的设想和发展规划, 为其他城市的航空港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截止2012年底, 全国有27个省的51个城市向后提出54个航空经济区规划和设想, 中西部地区的武汉和西安也在发展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二郑州航空港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思路无疑会给这些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对于中国雇佣诶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是有力的促进。

5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前景

郑州航空港区既有国家在政策方面和组织实施方面的支持, 又有地方政府战略性的规划和建设, 以及支柱产业的服务型产业的支撑。因此,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前景广阔, 最终将会成为全球化、内陆开放型的航空港区。首先, 郑州航空港区将拥有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郑州本就据中原之地, 拥有发达和完善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系统, 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而航空港区的发展建设, 可以实现郑州航空港区的陆空联运, 从而保证空港客流和物流的顺畅流动。其次, 郑州航空港区将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航空港区的便利位置、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将会吸引国际航空公司开辟新的航线, 从而给航空港区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 无形中也会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 郑州航空港区会拥有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居住环境。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和建设对于郑州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因此无论是从提升形象, 美化港区居住环境, 以利于人才引进方面, 还是从建设理念, 以高标准建设新城方面, 政府都会创造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居住环境, 使郑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 郑州航空港区成为现代化航空都市, 为带动地区经济和国内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建设既可以将郑州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航空货运枢纽, 有效摆脱与周边机场竞争的情形, 也将强化郑州航空昂的资源吸附能力, 深度调整中部区域经济格局。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不仅会给地区经济带来质的变化和飞跃, 更会给国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使我国经济发展在正常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耿纯.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 2012.

[2]薛江伟.空港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3]张华飞.国际化背景下加快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3) .

[4]曹允春, 董磊.郑州航空港区临空高科技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1 (1) .

[5]杨银海.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解读[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 .

国内经济 篇2

正文:

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主要国家经济大幅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严重困难。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政府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实施了“保增长,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总额达4万亿元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改善民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和促进城市消费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成功地扭转了经济下滑的态势,复苏强度明显强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并将持续下去,复苏经济呈现“V”型走势,2009年GDP全年成功实现“保八”。在2009年良好的基础上,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加上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继续推动投资增长的一系列措施,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保持稳步提高,需求总体平稳增长,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足,2010年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高通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3%以内。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以及投资品价格分别下降0.5%、0.8%和1.8%。2010年价格水平恢复上涨,居民消费价格、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以及投资品价格将分别上涨

2.1%、1.8%和1.3%。此外,外贸出口逐步增长,长期以来,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三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出口与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根据历史资料测算,G3(欧盟、美国、日本)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中国出口增长7个百分点。目前,全球经济呈现整体复苏迹象,尤其G3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已显示经济回暖,由G3复苏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使中国外贸出口在2010年全面回升。

尽管2010年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但一些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也是极其明显的,例如:经济增长保持着对政策的高度依赖性;经济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依靠投资为主要拉动力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依然困难重重

1、消费增长仍较缓慢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然而,与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尽如人意,今年1至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比1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比GDP增长低0.9个百分点,比投资增长低18.6个百分点,比出口增长低24.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走势,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消费需求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2、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

当前我国已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下岗失业人员数量较大,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较多,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资产价格泡

沫扩大,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房地产发展20年,产业早就渗透与中国经济主体中,开发商资金多来与银行贷款,购房者多通过银行贷款消费,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的与银行捆绑在一起,如果房价降价出现不保值的预期,很多贷款消费者会出现恐慌和抗议而引发社会危机;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发生还贷者不还贷引发的新的次贷危机;而房屋开发商最后会拿房屋抵贷,让银行成为房屋的所有者,迫使银行破产。

4、为了配合中央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很多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纷纷以财政信用为担保建立融资平台从银行大量借贷。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末,全国各级政府有融资平台8000多家,银行贷款余额近6万亿元。如果未来依靠土地出让和税收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则有可能直接威胁地方财政偿付能力,导致融资平台难以履行其偿债的义务,形成银行不良资产5、2010年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其中包括外贸结构调整,外贸结构调整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再度抬头使得我国出口环境日趋艰难,而经济发达国家在饱受金融危

机痛苦之后,生活消费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如今各国居民储蓄率都在上升,西方国家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最终也将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这些都是不小的打击。

外交加力反哺国内经济 篇3

赵逸男是《中国日报》的经济部记者,这是她第一次作为随团记者跟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我当时还有点纳闷,怎么刚上飞机就开会。”赵逸男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时政报道记者翟磊则对此已经感到习惯。这是他在2013年第三次作为随团记者跟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每次出访期间,总理的行程安排都非常紧凑、密集。”

此行飞机的目的地是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10个小时的飞行后,专机于当地时间25日13时抵达布加勒斯特。几乎顾不上任何休息,一连串的外交活动便接连展开,除了与罗马尼亚总理蓬塔会谈、共见记者外,李克强当天还分别会见了6个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并与塞尔维亚、匈牙利总理共见记者。当晚,李克强还出席了蓬塔为与会各国总理举行的非正式工作晚餐会等。直至23时,李克强的外交活动仍处于“进行时”。布加勒斯特和北京有6个小时的时差,此时是北京时间次日凌晨5点。

李克强总理已经工作了超过20个小时。

对于承担报道任务的随团记者来说,总理“超长的一天”也让他们面临不小的挑战。“平均每天大约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因为时差的关系,要和国内进行直播连线,就通宵不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冯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13年总理的三次对外出访,她作为随团记者跟访了两次。

这次随总理出访后,赵逸男一直很好奇,总理在喝哪个牌子的咖啡。“如果真有这种咖啡的话,我一定去买。”赵逸男有些打趣地说。

在25日与蓬塔共见记者后,李克强连续会见了波黑部长会议主席、克罗地亚总理、立陶宛总理、爱沙尼亚总理、塞尔维亚总理、匈牙利总理等6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国家不分大小,李克强总理与各国领导人均进行一对一的会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每场会见都有约20分钟时间面对面交换意见。“后来能听出来总理的嗓子都有点沙哑了,但思维一直很活跃,精力依然旺盛”。 赵逸男回忆。

超级推销员

第一次随团采访的赵逸男除了见识到总理的忙碌之外,还见识到总理工作的高效。在25日举行会晤后,李克强和蓬塔当场决定成立工作组,对接落实双方在高铁、核电、普通铁路改造等方面开展合作的事宜,而两国有关部门及企业随后签署十余项合作文件。蓬塔连连称赞,李克强总理“高效务实”。

在布加勒斯特的三天,李克强除访问罗马尼亚之外,还有一个重头戏是出席此间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1月26日上午,李克强在会晤中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六点建议,其中包括做大做实经贸合作和加快推进互联互通。

李克强随后再显高效之风,当天中午就为落实建议开始做起了工作。他和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了当天开幕的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还临时客串了一把“推销员”。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列长达21米的中国“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模型。李克强向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介绍说,中国高铁技术装备成熟、施工经验丰富,竞争优势明显,完全能够适应各国情况,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不是李克强第一次当高铁“推销员”。去年10月12日,在访问泰国期间,李克强和泰国总理英拉共同为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高速铁路展”剪彩。随后,中泰两国总理在展厅里进行了十多分钟的参观,李克强向英拉以及其他泰方人员“推销”说,中国的高铁技术坚定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在一天前,李克强刚抵达曼谷,就前往泰国国会发表演讲,他向在座的泰国国会议员们预告,将和英拉一起出席“中国高速铁路展”,仍不忘“推销”:中国拥有先进的高铁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在布加勒斯特期间,跟随总理出访的随团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与每一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进行一对一的会晤时,李克强都会谈及在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作的内容。他进行推介的不仅仅是高铁,而是整个“中国装备”和“基础设施”,“高铁外交”已经升级成“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外交”。香港《商报》以《李克强超级推销Style》为题评论称,作为中国总理,李克强不放过任何机会,向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产品优势和中国投资的优越机会。

在参观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及装备制造展”时,李克强在一块展板前为展览做了一句补充说明:“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中国装备也将享誉世界。”这句话随后成了“推销员”李克强的“广告词”,一些随团采访的记者都已经能背下来。

“总理利用外访契机来推销,比商务部门的技术官员去做,效果要好得多。一方面受关注程度高,传播效应好,另一方面有利于迅速推动成果的达成。”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10月11日,李克强到访曼谷首日,中泰双方就签署了《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同样在到访布加勒斯特首日,李克强就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奇共同宣布,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并成立联合工作组落实推进工作。

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这是大陆首度把铁路输出到欧洲,也是大陆高铁输出迈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欧洲在铁路和高铁建设上有自己的标准。我们凭借自己在价格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实现了铁路进入欧洲的突破,这是一个好的先例和突破。”原驻乌克兰大使、上海合作组织前副秘书长高玉生对《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许多中东欧国家总理表示愿与中方探讨开展核电、水电、火电等能源合作,而中方也愿积极考虑从中东欧国家进口更多安全、高质量的农牧业产品。“我们愿扩大从中东欧国家进口优质农产品和其他适销产品,扩大公民赴中东欧地区旅游消费,采取各种方式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李克强说。上述提议,被罗马尼亚当地媒体称作是中方为实现“互利共赢”展现诚意并作出积极努力。

有媒体还分析称,李克强总理一方面推动“装备走出去”,通过输出高铁、基建技术释放产能,提升就业率,并助力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又鼓励“肉奶引进来”,扩大农副产品进口,以此弥补国内此类产品缺口,进一步平抑物价,“让大外交服务小菜篮”。

争端调解员

“两个月能挺得住吗?”2013年6月7日,在河北省邢台市一家光伏企业的切割车间里,专程前来考察工作的李克强关切地询问。

3天前,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不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有评论称,如果情况不能发声变化,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将可能被拖入阴霾,这关系到40万人的就业。

2013年5月,李克强开始了自己出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后的首次对外出访,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和欧洲的瑞士、德国成为这场备受关注的“首访”中的对象国。

几乎在李克强踏上欧洲土地的第一时间,他就呼吁欧盟妥善处理光伏和无线通信设备两案。虽然李克强抵达欧洲的第一站瑞士并非欧盟成员国,但他在瑞士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时仍指出,中国坚决反对欧盟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在李克强抵欧访问的一周前,比利时籍的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向欧盟委员会提议,对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幅度高达47.6%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他还威胁将对华为、中兴两家中国电信网络设备供应商发起“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到访德国后,不论是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时,还是在接见德国不同派别的多个层级的官员会见时,李克强无一例外地表明中国反对欧盟发起“双反”调查的立场,并指出中国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贸易摩擦,坚定维护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总理沟通的特点,就是非常坦诚,在尊重对方的同时,也会清楚告诉对方,我们的利益是什么,并明确表态,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翟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这得到了德国各方的积极回应。中德两国总理共见记者时,在有限的时间里,默克尔被问到的唯一问题便是关于欧盟对中国光伏等产品实施“双反”调查。默克尔表示,德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欧中关于光伏等产业的分歧,认为欧盟对有关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无济于事,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勒斯勒尔在5月27日与李克强共进午餐时则表达了更明确的态度,德国政府反对向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位来自反对派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经济部长还在500多名中德工商界人士出席的午餐会上坦率地透露,德古赫特曾和他联系,希望争取德国的支持,而他给对方的回应是,需要与中国朋友沟通后再做决定。当天,勒斯勒尔对在场的中德工商界人士说,德国给欧盟最终的回复是“NO!”

“这是德国第一次公开反对欧盟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德国《经理人》杂志亦称,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柏林和北京将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这种情况还从未出现过。

结束访问回国后不到一周,6月3日,李克强应约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话,明确表示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

从国外到国内,在李克强不遗余力地推动下,再加上中方多个层面的努力,欧盟在最后一刻将临时反倾销税率从47.6%下调到11.8%。7月27日,两个月前提议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德古赫特宣布,经过谈判,中国与欧盟就光伏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这是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一个成功案例。”曲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还表示,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更积极倡导外交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外交越来越务实,经济外交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更好地为国内经济服务。

“利用国家领导人外访的契机来进行推销,或者解决当前比较紧迫的实际贸易问题,是现在各国外交的一个趋势。这方面,中国外交和世界接轨的速度在加快。”曲星说。

以前,国外领导人在访问中国时,总会递给中方一张单子,希望中方能对上面的企业和项目提供便利、进行照顾。现在,中国领导人也会递出自己的单子。

“互联互通”

印度当地时间2013年5月19日下午3点10分许,经过近7个小时的飞行后,李克强总理乘坐的专机抵达印度新德里帕拉姆空军机场。印度,是李克强作为中国总理首次对外出访的第一站,也是其首访行程中访问时间最长的一站。

但就在此次出访的一个多月前,印度媒体热炒“帐篷事件”,为即将到来的访问蒙上了一层阴影。事件起于印度新德里电视台4月15日关于中国军队士兵“越过‘实际控制线在印度领土搭起帐篷”的报道,随后印度媒体连篇累牍报道此事,一时间“中国入侵论”在印度甚嚣尘上。但在中印启动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后,双方军队同时向后撤退。

“中印之间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双边磋商和对话机制,这种关系的稳定和成熟度已足够化解一些小纠纷。”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对外政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沙塔努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果说“推销”中国装备和调解中欧贸易争端是直接为国内经济带来收益,那么如今中国政府在面对与邻国的一些领土纠纷时表现出的成熟和远见则是为中国经济以及对外合作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10月份的东盟之行中,在访问与中国存在领海争议的越南期间,李克强与越南总理在会谈后举行记者会,宣布了会谈的一项最重要成果,“两国将正式成立中越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中越金融合作工作组,三个工作组三头并进,开展两国在上述三方面的合作”。

从5月份首访行程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到10月的东盟之行,再到11月的中东欧之行并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合组织总理会议,周边国家占据了李克强总理2013年三次出访国家数量的“半壁江山”。

去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七位常委全部出席,包括各地方、军队、国企、金融机构、大使、特使等悉数出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今后5至10年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明确要在与周边各国交往中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曲星认为,这次会议一方面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外交加强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共出访7次,足迹遍及亚非拉及欧洲、北美各大洲,“相辅相成,科学布局,并着眼长远,为未来铺路”。

在李克强总理的三次出访中,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周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相结合,并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的服务功能,“从外交分工上来说,这也是政府首脑工作的重点”。

在文莱,李克强出席了东亚领导系列会议;在布加勒斯特,李克强出席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李克强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二次总理会议。

与习近平出访相呼应,只要在周边,不论是在双边外交还是多边外交场合,李克强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加快互联互通建设”的提法,并伴有建设融资平台的提议:在文莱提出希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布加勒斯特称中方愿与相关中东欧国家互设金融分支机构、签署本币互换和结算协议;在塔什干表示要推进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而在新德里,中国和印度首倡建设被称为“新茶马古道”的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在伊斯兰堡,中国和巴基斯坦同意启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

互联互通建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四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时永明认为,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是双方加深贸易往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而融资平台的搭建,是对加快互联互通建设予以资金支持。

外汇储备如何刺激国内经济 篇4

总理的话是对的, “只能”用在国外的外汇储备也是可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外汇只能用在海外的逻辑

首先, 外汇储备表现为央行的“对外资产”不表现为财政部的资产。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 从企业和个人手上, 按照当时的汇率“买”回来的, 对内是央行的负债, 对外是央行的资产, 不能像四万亿那样, 直接投放进入中国经济运行。

进入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要转身投放进入国内的经济运行, 一定要再转换成人民币。如果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再换成人民币进入经济运行, 意味着二次兑换。而二次兑换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如果维持汇率不变, 结果就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样, 发生泰国的外汇储备几近告罄的货币危机;如果汇率变化, 结果则是人民币大幅贬值, 严重通货膨胀。

事实上, 多次换汇的思路等价于央行开放印钞机。在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上显现的是“外汇资产”, 外汇资产的购买力在国外, 这是“外汇只能用在国外”的逻辑。

直接把外汇用在国内的误区

现在有建议把外汇发给老百姓, 刺激老百姓的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做法是行不通的。例如, 有人建议发1万亿外汇储备给老百姓, 如果老百姓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消费, 1万亿外汇又回到央行, 相当于多发了等价于1万亿美元的人民币。如果老百姓把外汇拿到外国消费, 首先没有直接刺激中国经济的作用, 更糟糕的是, 中国的外汇储备少了1万亿美元, 但是央行已经是等价发放了两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结果与上面一样, 不是货币危机就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有建议说政府到海外市场上去购买消费品, 然后免费发给老百姓。首先, 这一招与刺激国内经济无关, 如果进口一般消费品, 还可能打压国内市场。其次这样一来, 外汇储备也减少了1万亿, 与上面的各种建议就“殊途同归”了。

曾经有观点认为, 我们把外汇储备投资海外, 这些钱又通过外国机构转投中国, 为什么就不能我们自己直接投资中国?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我们投资在海外, 当外国人得到这1块钱的融资, 再投中国的时候, 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增加了1块钱, 这与我们自己把1块钱的外汇储备兑换两次是完全不同的。

外汇如何用在国内

温总理提到外汇储备支持经济, 是从中国经济实力的角度, 从中国存在调控空间, 表示中国政府应对危机恢复经济的信心, 说明中国的经济应该没有到要靠印钞票的境地。所以外汇储备支持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经济学常规运作的思路。

首先, 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中国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 使中国具备较强的外债和其他正常外汇需求的支付能力。在当前危机时刻, 对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 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出是非常重要的实力保证。

其次, 较大的外汇储备可以通过推动进口增长来拉动国内的投资增长。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 换成外汇, 购买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机械设备, 形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中国增加进口, 对于出口国的经济也是有利的。

外汇储备可能还有许多途径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为国民谋福利, 但是都必须是海外开“花”海内“香”的方式。否则, 后果不是货币危机, 就是通货膨胀。FIC

国内经济 篇5

对危机的长期性已渐有共识

去年9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之后,多名美国央行官员与经济学家集体推出了一项关于经济危机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在分析、比较了上世纪十余次经济危机特别是3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恢复进程之后,明确指出,后危机时期将有“至少十年的过渡期”。

9月21日,美联储异乎寻常地公布了三项政策措施,即政府债券期限延展计划、对机构抵押债券再投资计划(用到期的机构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之所得),以及再次确认于2013年中期之前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之上。不得不采取这些通常只是在长期萧 欧洲的情况比美国更糟。虽然,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欧元区成员领导人于近日就解决债务危机问题达成了一揽子协议,在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充实银行核心资本、减记希腊国债、敦促意大利整顿财政纪律等方面达成共识,但这充其量只是制止危机恶化的临时举措。若干更为深刻的问题,如居高不下的各国债务、创历史水平的失业率、产业竞争力低下以及欧元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等,仍然对欧洲人的智慧提出严峻的挑战。

全球经济萧条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

如果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国在未来5―10年中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自然是紧缩的。这意味着,依赖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对于中国的增长当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引擎。但是,就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而言,这无疑创造了一个好机会。

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已露端倪

随着政策紧缩与房地产调控的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僵局。这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趋势已经显现

我们预测,2011年四季度GDP增速9.0%,全年可达9.3%;根据模型测算,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第三季度名义消费平稳增长,实际消费下降。

2011年7月和8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值分别增长17.2%和17.0%,比去年同期低0.7和1.4个百分点。三季度名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二季度增幅基本持平,实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较多。经季节调整后,7月和8月实际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0.6%和10.3%,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左右。物价上涨速度较快、汽车销售大幅下降、新房销售面积有所下降并导致与新房销售相关的产品(如家电、家具、建筑和装潢材料等)的消费涨幅下降等,是导致实际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

2.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或面临下滑。

前三个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出现回落。虽然住宅投资累计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略高,但是,随着政策紧缩与房地产调控的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僵局。这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尽

管目前房地产投资仍处高位,但四季度已有回落迹象。另外,由于中央为控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采取了若干较严厉的措施,使得地方投资资金来源成为问题,从而可能令地方投资增速加速下滑。总结以上,我们认为,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在四季度将面临下滑趋势。这样,如何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处理好融资平台问题,就成为决定这两方面投资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

3.受外部形势恶化影响,外需面临萎缩。

今年以来,我国商品贸易顺差呈缩小之势。考虑到目前欧美形势恶化,导致外部环境更加不利,我国的外需今后将面临较大负面冲击,四季度出口形势仍不乐观。但是,由于国内需求也在收缩,全年顺差规模不会下降太多,对GDP的负面冲击也不会太大。

4.国民经济运行领先指数的走势显示了同样的趋势。

从社科院的经济领先指数看,经济增长的同比增幅自2009年12月以来连续下降,目前继续保持在相对低位。2011年6月,领先指数为102.9%,7月和8月分别为103.0%和102.8%,呈轻微下滑之势。这一趋势与PMI的趋势相一致。

预计三季度GDP增速9.3%左右,比二季度稍有回落。由此,2011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将达到9.5%左右。从环比指标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GDP环比年率分别为8.7%和

7.8%,预计三季度略微回升至8.3%左右。鉴于领先指数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下滑,一致指数和领先指数的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4月和5月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须警惕领先指数增幅的进一步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防止出现硬着陆。我们测算四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回落至9.0%左右,2011年全年增长9.3%。预计2012年一季度同比和环比分别回落到8.8%和8.4%左右,增长下滑趋势已较明显。

物价上涨已经见顶

全球总需求的回落令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这将使得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就国内而言,食品价格尽管难以预测(以前IMF在拐点预测上都出现了问题),但类似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上升的局面料难出现。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仍处于高位,我们仍须对物价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但是,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减速迹象: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实际消费增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保持平稳,但增速下降势头已初现端倪。鉴于此,在保持政策紧缩的总态势下,我们应高度关注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发展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等不利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致力于在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两者不可偏废。

若干建议

今年内宜保持宏观调控政策中性,尤其不宜再推出紧缩性政策措施。应当及时体现灵活性和前瞻性,不宜等到经济下滑形成明显趋势再开始调整政策。

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提法

我们认为,尽管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有显现,但由于国内外形势高度不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依然以保持2010年底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提法为好。同时,我们应更为密切注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关于政策操作

注意到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显现,同时注意到近两年来紧缩政策具有“自我强化”效应,我们建议,今年内宜保持宏观调控政策中性,尤其不宜再推出紧缩性政策措施。应当及时体现灵活性和前瞻性,不宜等到经济下滑形成明显趋势再开始调整政策。否则,那时,可能会迫于形势压力而出手过猛。

在货币政策方面,目前似乎还没有必要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因为这一举措的政策信号过强。当下,可以考虑,在保证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不超过7.5万亿元的前提下,后两个月适当放松调整流动性的力度,让新增贷款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避免紧缩政策的自我强化风险,缓解大企业以延期支付方式进一步挤压小企业的资金链,防止大面积三角债发生。

在财政政策方面,注意到前九个月财政收入增长接近30%,远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适当增大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可能是可行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小企业的减税力度(如,降低营业税税率、推动服务业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进一步降低小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进一步下调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等)。

着力优化投资资金来源结构问题

鉴于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逐渐转向内需为主,并且,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内需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将是投资,对于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其中,投资资金来源结构问题,尤须引起注意。

1.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可以有力地支持工业化投资,但支持城镇化投资的力度不强。

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举凡储蓄的动员、聚集以及分配,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这样的金融体系,适应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但却很难支撑以城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住房、医疗、卫生、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进行投资。这些投资规模巨大、期限很长、可持续性不确定,且风险集中,如果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来提供资金,或者来源不足,或者风险甚大。原因有二:其一,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存款,用之支持长期投资,客观上存在着期限错配问题;其二,过多地使用银行贷款,会显著提高企业和投资项目的杠杆率,从而增加潜在的风险。

总之,由于中国长期保持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股权类资金供应严重不足。这使得我国的投资领域和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资金结构失衡问题,从而造成我国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普遍不足,金融机构也经常处于筹措资本金的压力之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显露出杠杆率过高的弊端,应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种金融结构的问题。

2.以改革的精神解决融资平台问题和为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

我们所以把保障性住房的融资问题和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相提并论,是因为,这两者反映出的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具有共性。调查显示,各地方解决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一方面是财政主导;另一方面高度依赖信贷配套,走的还是地方融资平台的老路子。

鉴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已经开始从工业化主导转向城市化主导,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住房投资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住房建设的融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看来,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的跳跃性发展以及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困境,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可以作为印证的是,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唱衰”中国经济,其重要依据之一,也集中于地方融资平台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可能出现大面积坏账的问题上。

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以及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措存在困难,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存在若干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偏颇上,即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企业)主导的关系上,偏重于政府主导;在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分配上,偏重于中央集中;在资金供给的结构上,过于倚重债务性资金(通过银行信贷)。

如果这个认识正确,那么,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理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1)政府和市场(企业):积极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主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其中包括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问题。

(2)中央和地方关系:让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财力,当下,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推进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应当给予重视。

(3)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的关系上,应通过发展资本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股权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但是,发展资本市场的眼界不能局限于发展资本交易的市场,而要扩展到创造有利于股权资本形成的机制上。因此,多渠道增加股权资本的供给,应成为当前与未来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主要措施包括: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OTC市场),特别要发展为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大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继续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各种集合类投资,如PE、房地产信托等,促进债务性资金转变为股权性资金。

国内经济 篇6

【关键词】经济走势;石化行业;影响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客观环境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坚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开展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改革、惠及民生的政策组合拳,使得国民经济发展始终维持在合理区间。然而,石化企业生产运行中仍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需求增速的下滑、供需矛盾的加深、产品价格的降低等,直接导致国内石化市场出现了深远变化,而这些变化无论是对石化企业的战略决策还是生产经营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国内经济走势概述

2015年国内经济走势的总体特征为稳中渐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每一个行业、产业的分化势头进一步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但是可以看到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展望2016年国内经济走势,经济发展势头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虽然并未遭受到严重冲击,然而受到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年经济运行还是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家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政策并不断推动改革,将整体国民经济维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三、国内经济走势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1.石化行业的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

石化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石化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是原油,在国际经济整体低迷、国内经濟增速放缓的态势下,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接近近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且可能较长时期内处于低位运行,这就大幅度降低了石化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为石化企业的运营带来利好。尽管,石化产品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是如果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小于原油价格的下跌幅度,则生产相应产品的石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会出现明显改观。另外,除了原油以外,石化行业其他原料和费用支出也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和可能,生产企业运营成本将会有所降低,整体行业运行成本出现下降态势。

2.石化行业供过于求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从需求方面来看,尽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整体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仍处于上行通道,但是由于近期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特别是房地产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导致相关行业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速出现下降态势。从供应方面来看,最近几年炼油能力增长迅速,在稳定与维续现阶段炼厂改扩建的过程中,又新建了许多千万吨级大型炼油项目。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全国炼油总产能达到7亿吨/年,不仅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化工原料需求,供应能力持续增长已经出现了过剩的压力。

3.石化行业对技术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

从上述供需状况来看,石化行业整体供需状况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大部分石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初级加工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非常明显,但是部分产品还是有较大的缺口,还得较多依赖进口,因此石化企业对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要求将会更加凸显,升级改造的压力和需求非常大,只有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才能够在经济下行、供需矛盾加大的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生存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4.石化行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强化

今年来,随着供需状况的发展变化,石化行业市场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石化产品已经实现了完全市场化运作,市场化定价的行业运行模式已经形成,市场化不仅包括石化产品的市场化,也包括从原油到炼油以及下游化工业务全链条的有机衔接,没有效益就没有竞争力,一起围绕市场来运作的模式基本成型。当然,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是从国际经验、行业需求和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来看,成品油市场进一步放开逐步实现完全市场化定价机制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四、基于国内经济走势对石化行业的思考和建议

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国家在石化产业政策导向方面已经释放出明确的信号,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国内石化企业需着重关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持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积极把控好生产和经营的节奏,强化市场导向意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促进石化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提升。

五、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国内研究综述 篇7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的概念, 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气候变化国际制度框架 (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 特别是《京都议定书》遭受空前挫折的形势下由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2月24日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构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DTl2003) , 其总体目标是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 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

《能源白皮书》指出,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 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 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 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低碳经济的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低碳经济实践的进展, 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探析, 并给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低碳经济内涵方面的研究

鲍健强 (2008) 指出, 所谓低碳经济, 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 但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 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加速推动了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金乐琴 (2009) 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其三个重要特性:综合性;战略性;全球性。

方时姣 (2009) 指出,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 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吴昌华 (2009) 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 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

潘家华 (2010) 指出, 低碳经济, 重点在低碳, 目的在发展, 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 (GDP增长率大于零) 。对于英国等发达国家来说, 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

庄贵阳认为,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减缓气候变化。

冯之浚和金涌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 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李胜、陈春晓总结前人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 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 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 它包括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四个体系。

张莲莲指出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

2、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研究

黄栋 (2009) 认为,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出于以下考虑:首先,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伴随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消费会大幅度增加。其次,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 随着中国的崛起, 国际社会也要求中国承诺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第三, 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

冯之浚 (2009) 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王毅 (2009) 指出,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从另一角度看, 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化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型, 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郭万达、刘艺娉 (2009) 认为未来40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鉴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谈判问题比较复杂, 我们应“内外有别”, 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 “对内”, 则要抓住机遇, 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 这是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为重要的意义。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

金乐琴等提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坚持国家利益, 正确评估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 变被动为主动, 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坚持两条腿走路, 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 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 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任力根据中国国情, 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对策: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建立低碳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

孙佑海、丁敏从法律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思考, 提出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法制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力措施。

王文军认为低碳经济的实现, 首先要依靠技术, 其次要依靠制度, 尤其是要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 同时结合实际, 提出以下思路: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全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利用;加大研发力度, 提高能源效率;强化宣传工作, 吸引公众参与;有效发挥碳汇潜力,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寻求低碳经济发展出路。

徐冬青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 应确立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积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大力植树造林, 增加碳汇。

杜明军提出通过以低碳财政资金为先导平台, 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代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项目为载体, 引导、拉动低碳经济龙头企业对现代节能项目的投入, 整合各类低碳发展资金, 逐步形成低碳经济转型的“聚宝盆”效应。

姬振海认为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是低碳经济实现的两种途径。

冯之浚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有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开发低碳技术, 加强科技储备;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改善土地利用, 扩大碳汇潜力。

李胜、陈晓春从创新角度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政策建议:创新国家能源安全政策;创新国家产业、金融和财政等相关经济政策;创新公民参与的社会政策;创新国家科技和人才政策, 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消费政策, 倡导绿色精量消费;创新文化政策, 倡导生态文化。

三、结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履行减排义务和争取发展权利的双重任务, 从长远来看,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实现“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和节能减排”的多重目标。面对机遇与挑战, 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宝贵经验, 同时立足本国国情, 结合自身的特点,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摘要: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的今日, 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低碳概念提出后, 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内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方面进行了深度探析, 并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评论。

国内要素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篇8

新中国成立后, 在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条件下, 形成了以计划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制度, 以及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为特征的微观经营制度。在此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下,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 致使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和激励不足。价格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调节经济发展、服务赶超战略的重要工具。价格管制和赶超战略在短期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但是从长远看, 其带来的资源错配的损失亦难以估量。

上个世纪70年代进行的经济改革, 核心思想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分配的主导作用, 市场分配的资源的主导机制是商品价格生成机制, 因此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就是价格改革, 其突破口也在价格改革。1984年, 在浙江莫干山上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在会上年轻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价格双轨制就是将价格时置于计划和市场两个轨道, 即规定一部分产量价格实行计划价格而多出的产量实行市场价格。价格双轨制是中国增量改革的典型特征和重要实现形式, 避免了因改革而出现的经济混乱, 同时推动了价格形成机制转换, 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资料来源:WB (2005)

但是, 如上图所示, 产品市场的价格生成机制通过“价格双轨制”的平稳过渡, 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然而生产要素相关市场的改革远远滞后于产品市场的改革。在资金市场上, 利率的形成机制只是刚刚起步;土地市场的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土地投入, 是造成土地价格畸形和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户籍制度导致同工不同酬, 是价格双轨制在要素市场的体现;在能源和通讯等具有一定生产要素性质的产品市场, 价格生成机制仍在摸索中进行。

2 要素市场价格扭曲的表现

2.1 资本市场的扭曲

资本市场的扭曲首先体现在资金利率的生成机制, 目前央行制定的基准利率仍起到主导作用, 而市场生成的市场利率 (主要指SHIBOR) 并不能在主要的资金借贷市场-银行信贷业务发挥作用, 如下图所示, 央行制定的再贴现率长期低于1年期SHIBOR。除了利率生成机制的非市场性, 资本市场的扭曲还体现在国有企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刚性依赖依然存在, 非国有企业在资金市场上仍受到歧视性待遇;企业跨地区投资受到限制;跨地区融资总体规模很小, 银行体系间跨地区放贷状况有所改善仍存在着条块分割特征等。

2.2 劳动力市场的扭曲

户籍制度是制约劳动力跨区和跨行业、部门流动的瓶颈。大城市通过出台歧视外来劳动力的制度安排, 加强了对地方劳动力市场的保护, 劳动力流动受到政策上的阻碍, 致使城市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因此, 在户籍制度和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政策安排下,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至今仍呈现出分割扭曲状态。

2.3 土地要素市场的扭曲

土地市场的扭曲集中体现在土地市场的二元分割, 即土地在人为规定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同情况下出现同地不同价。政府在征用土地时, 土地的补偿条件按原有农业土地进行补偿, 远远低于征用土地的机会成本, 而政府却又可以通过“竞价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政府垄断了土地性质的审批权, 限制了土地供应量, 提高了土地的价格。土地市场的扭曲还表现在地方政府在工业用地的定价方面。目前, 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通常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对待, 众多的地方政府之间其实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 而他们用来竞争的手段就是竞相压低土地价格, 甚至是以零地价来换取外来企业在本地的投资。

2.4 能源资源市场的扭曲

能源市场扭曲表现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的价格偏低。以煤炭价格为例, 煤炭的出矿价没有考虑资源及环境等外部成本, 职工生活欠账多, 少提折旧及安全等支出等。

3 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经济效应的影响

生产要素市场处于产品市场的上游, 产品的供给考虑的是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或机会成本, 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扭曲, 产品表面的机会成本和其实际机会成本并不一致。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 企业的生产决策是对市场信号——价格的反应, 只有当生产要素价格真实反映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时, 企业才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自己的生产。当企业都按照市场要素价格结构, 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安排生产时就会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反之, 当企业在错误的价格信号作用下进行技术选择时, 就会导致资源的错配。

3.1 要素市场扭曲劣化产业结构

目前国内出现的过剩产业和要素价格的扭曲不无关系, 无论是水泥还是钢材, 都是资本密集型行业, 由于资金价格的低估, 许多企业选择从事资本密集型行业。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和技术效率损失对资源错配的内在机理可以有下图做形象说明。

图2中的D为等产量曲线, NN1和MM1为等成本曲线, 在一个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富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企业的理想选择是在A点生产, 但如果要素市场存在扭曲, 即等成本线由NN1变化为MM1后, 企业的最佳生产点在B点, 但在B点实际成本条件下最佳产量为D1, 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效率损失。如果考虑整体经济, 如图2所示, OY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 OX表示资金密集型产业, 符合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表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上, 适合的生产组合在点E, 但如果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条件下, 资金价格相对劳动力变的便宜, 生产可能性曲线将由CEAD变化为Y1AD, 而潜在的国民收入由Oe变为Oa, 国民收入损失了一个ea的绝对量。

3.2 要素市场扭曲导致内生性通货膨胀

生产要素市场改革的滞后, 不仅已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 同时导致了国内出现的内生性通货膨胀。内生性通货膨胀是经济改革以来国内多次出现的具有相同特征的通货膨胀, 其最重要的体现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 确保国家战略的实施而采取的增发货币或信贷的刺激方案。如下图所示, P0是市场形成的利率或称之为均衡利率, 在这个利率水平下资金的供应和需求是相等的, 市场利率能自由调节资金的供求, 货币发行量因而成为一个可以控制的宏观变量。但在一个扭曲的要素市场环境下, 利率被认为压制在均衡利率之下, 如P1, 此时资金的需求量超过资金的供给, 产生资金缺口bd, 由于经济中新生出来的非国有经济具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强的竞争能力, 可以付出较高的名义利率或通过贿赂银行以高于P1的实际利率 (譬如P2) 取得贷款, 而金融机构对利润的追逐和信贷管理的分权使得这种对贷款的争夺变为可能。由于贯彻国家战略的主要是国有企业, 缺乏对贷款的争夺的能力, 只能得到Oa, 由于国家战略必须要完成, 国家要满足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企业的资金需求, 假设这个要求的数量为Ob, 则为了补足ab资金缺口, 政府只能通过增发货币来实现。这就是内生性通货膨胀, 在低利率的政策环境没有改革的情况下, 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控制就会出现一轮以信贷扩张支持、投资拉动的高速经济增长, 进而出现货币增发和通货膨胀现象。最近一次是2008年以后, 政府大规模增加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通货膨胀也达到自1997年最高值。

3.3 要素市场扭曲导致土地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土地要素政府垄断导致了土地供应量不再是古典经济假设的和价格无关的量, 是一个短期内稳定, 但粘性大于价格变化的量。由于建设用地只能是国有土地, 农村的集体土地必须经过政府征收以后方能转化为国有土地。当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时, 政府征用土地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因此供应量滞后于需求量的变化, 导致土地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如下图所示, 由于土地价格供应不易变化, 我们假设其在短期内仍是一个与变化无关的量, 但是一个可以随着需求量变化缓慢变化的量。如图所示, 当需求量由D变化到D1时, 均衡情况下, 供应量应有S变化到S1, 均衡价格有A变化到A1, 但是由于政府征收行为滞后于市场变动, 土地价格有A变化到A2, 高于均衡价格。

4 结语

国内要素价格的扭曲是有历史渊源的, 要素价格生成机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虽然1978年后国内实行了渐进性的制度改革, 但这种改革在空间和时间上非同步性特征, 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产生了但也产生了Young (2002) 提出的“扭曲产生扭曲”的问题, 即在扭曲的体制安排下进行渐近式改革会使得其它领域产生新的体制扭曲。这种新的扭曲在宏观政策环境上主要表现为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体制。在上述体制约束下, 地方政府实际上扮演了过去中央政府的职能, 即通过扭曲要素市场来实现发展地方经济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其实是路径依赖理论中的“学习效应”。同时,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或控制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在这种情况下, 国有企业作为要素资源使用的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来影响政府的行动和决策行为。国有企业的这种对要素资源的刚性依赖, 其实也正是路径依赖理论中“协同效应”的体现。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中国要素市场的制度变迁也就被“锁定”在一种低水平的状态之中, 始终无法实现对旧制度安排的突破, 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具有更高效率的制度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增订版) .

[2]史晋川.增长方式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J].浙江经济, 2005.

[3]宋湛.中国要素市场分割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5.

国内经济 篇9

关键词:新常态,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常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面临艰难复苏与再均衡, 而中国经济发展则进入结构调整期和矛盾消化期, 对于江苏而言, 优化结构与优势再造成为中长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 艰难复苏与再均衡:全球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在宏观经济层面, 面临高风险、低增长新态势。世界经济在经历2013年短暂复苏后, 种种迹象表明,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处于更疲弱状态, 这属于新一轮周期的下行区间, 除非第三次产业革命取得新的突破, 2020年前的世界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其次, 在国际贸易领域, 高壁垒、区域化成为新特征。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形势下,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受种种因素影响, 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引起的经贸摩擦时常发生, 主要经济体还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

第三, 在国际投资领域, 空间布局调整、实力对比演变成为新趋势。受到新兴经济体综合制造成本上涨、发达国家就业需求及新技术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出现新动向,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 一些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新能源、云计算、3D制造及服务外包和服务投资成为国际经贸合作新热点, 各国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 当前正值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本土跨国公司实现了较快发展, 打破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整合的垄断地位, 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领域举足轻重的有生力量。

(二) 破解困局与制度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深度调整期及矛盾消化期, 以往发展模式的问题及隐患将充分暴露, 制约作用将更加显现, 以往高增长态势难以维持, 中高速增长将成为常态, 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因而优化经济结构及提升发展效益将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其次, 中国经济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将发生调整和改变。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和干预将有所下降。同时原有运行模式的相关体制机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均面临重大调整和改革, 建立与经济运行新模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将成为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三,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中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人们更加追求生活品质与生活质量, 对环境保护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恰处于矛盾多发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将更为突出,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基础上更多的兼顾民生, 真正让全民共享发展果实成为该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 优化结构与优势再造:江苏经济发展新常态

首先, 江苏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及成本优势, 更多依赖外部资源及外部需求, 由此产生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加突出。新的经济运行环境及发展模式将倒逼江苏以高端及质效为中心, 主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重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及新优势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次, 过去阶段的发展, 江苏主动积极的争取“先行先试”, 并在诸如保税区、开发区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享受到许多制度红利。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调整与规范的重要时期, 率先推进制度创新、抢占制度高地将成为区域发展竞争的新特征。因而, 积极深化改革、争取相关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推进对外开放, 再创“制度红利”将成为江苏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 江苏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及生活水平, 对环境承载及资源供给造成巨大压力, 生态建设任务不仅关系发展, 更加事关民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布局城乡、倡导低碳生活, 加强生态建设、治理环境污染等工作将成为江苏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 历史机遇

首先, 中国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及体制机制调整为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 一方面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另一方面增长指标压力将大大缓解,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及效益。有利于江苏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投资结构、空间布局等的调整,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以结构优化推动经济效益的提升, 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 外需的萎靡、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模式转型, 将倒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研发投入,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而不是单纯追求成本优势及出口规模, 有利于江苏经济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层次、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第三, 国际资本回流、东南亚国家及中西部地区竞争的压力, 有利于“挤出”成本导向型、环境偏好型外商投资, 腾出多余的土地空间吸引研发型外资、功能性总部等, 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另一方面, 国际投资格局的变化为扩大对外投资提供机遇, 有利于加快江苏本土跨国企业的培育。

(二) 风险挑战

首先,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及江苏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再造意味着阵痛。在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新优势的同时, 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出口明显下滑、利用外资竞争加剧等风险, 维持原有市场份额的难度将加大。其次,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尤其是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复苏缓慢, 外需的萎缩无疑为江苏稳定和扩大出口带来更大难度。另一方面, 江苏劳动力成本持续较快攀升、土地资源制约突出, 外贸增长的传统优势趋于弱化, 经济增长急需寻求新动力。第三, 随着我国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 围绕自贸区建设、开放载体建设、人民币自由兑换等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各地加强制度创新力度, 纷纷争取“先行先试”。从周边地区看, 继上海自贸区成立后, 天津、福建积极争取并最终获批, 在区域竞争中获得先机, 对于江苏而言, 如若不能在涉外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抢先一步, 进而推动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 将很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被迫扮演制度模仿及经济追赶的角色。

三、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思路及路径

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江苏应积极抢抓机遇扩大开放, 统筹内外全面开放, 改革创新、深化开放, 努力在创新开放体制、培育开放优势、建设统一市场等方面实现新引领、取得新突破。具体而言:

(一) 改革引领

深刻把握国际宏观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 进一步解放思想, 积极争取相关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探索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 推动政策创新、载体功能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 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 以深化改革推动开放, 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为此, 应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争取在金融服务领域、贸易服务体制、外资管理体制、走出去促进体制、海关监管体制、外汇管理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改革, 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模版;深入完善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撑、监测预警、综合服务和科学考评等四大体系,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 高端引领

瞄准技术前沿及全球价值链高端, 面向市场需求,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

为此, 应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及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优势, 全面放大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 在保持和巩固传统外贸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江苏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积极利用江苏资本、科技、人才及市场潜力, 通过更高层次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获取国外技术、人才、品牌、营销网络等高级要素, 推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的有效结合, 在内外融合的开放中提升要素禀赋, 加快产业升级。

(三) 质效引领

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开放的质量效益为中心, 统筹国内外市场, 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根本性转变, 为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模版和示范。

为此, 应更加重视市场功能,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促进区域分工协作,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更加重视内外联动, 以扩大开放带动内需消费, 以内需消费支撑扩大开放, 实现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双轮驱动”;更加重视资源集约, 改变以往过多依靠要素投入及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行政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努力培育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参考文献

[1]黎峰.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和新模式[J].开放导报, 2012, (05) .

[2]黎峰.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改革路径[J].开放导报, 2013, (06) .

国内经济 篇10

1 国内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分析

1.1 珠三角经济区

珠三角经济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由于毗邻港澳特区和东南亚,又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便捷的对外联系通道,因此外向型经济较发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要素在该地区高度集聚,珠三角经济区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之一。主要特点为:①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利用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三来一补”等优惠政策,积极承接香港劳动密集型轻型加工制造业的转移。随着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特区和东南亚经济联系的全面打通和境外资本的大量投入,珠三角经济区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和外向型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密切的泛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济区范围。珠三角通过20多年的发展和自身的努力以及重视泛区域合作,其地域范围先后经历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到如今的“9+2”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华丽蝶变。自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开坛后,每年举行一次论坛,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商贸、旅游、农业、科技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成为珠三角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③体外增长极培育体内增长极,体内、体外增长极层次发展。香港这个重要的体外增长极主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对珠三角经济区的扩散效应,为珠三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培育内部增长极上,珠三角已是一个以广州为经济文化中心,深圳为副中心,珠海、东莞、佛山等为次级增长极的具有中心结构的经济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积累和掌握了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开始组建自己的贸易网,对港澳特区的依赖已经逐渐减弱。④产业集群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从无到有,发展速度很快,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三大产业分工体系:东岸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约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中部是传统的产业带分布区;西岸以家庭耐用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名列全国首位。⑤成效显著的体制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区在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放权让利、灵活措施”的作用下,率先进行了以“放开价格”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⑥人才一体化战略。珠三角经济区的流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以上,是我国吸引外来人员最多的经济区之一,使低劳动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行人才共享战略,2004年在“泛珠三角人才服务合作会议”上达成了《泛珠三角9省区人才服务合作协议》,该协议提出要共同组织网上招聘会或发布人才供求信息,适时组织有关合作内容的学术论坛等活动。

1.2 海西经济区

自海西经济区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的省际协作,充分发挥“港、澳、侨、台、特”等五大优势,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探索中不断推进,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主要是:①国家一贯的政策支持,促进和繁荣了海西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和合作。自海西经济区提出以来,国家给予了一贯的政策支持,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给予海西经济区“先试先行”的政策优惠。这里的“先行先试”包括在对外贸易、两岸三通、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运用政策等方面。目前,闽台之间已基本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分工格局,两地经贸依存度已超过25%,台资已成为福建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成为推动海西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②以出口为主导,投资、消费并行驱动海西的经济增长。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洗礼后,海西经济区吸取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外向型发展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以出口为主导,投资、消费并行驱动的发展模式。③三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支撑工业经济升级。海西经济区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淘汰落后产业等措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向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福建的电子、机械、石化等三大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海西经济区工业经济的三大主导产业,创造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企业以资产作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举措,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涌现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④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海西经济区主体福建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工业化,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主要力量源泉,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1.3 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涵盖了四川和重庆的主要产业聚集区,产业基础雄厚、城镇密集、科教实力较强,在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上与中原经济区比较接近,并且同属于内陆型经济区,注重城乡统筹,是西部最发达的区域。主要是:①依托“双核”优势,发挥“五带”的支撑作用,构建西部独有的双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核心,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将沿江沿交通干线布局的“五带”(沿长江发展带、成绵乐发展带、成遂渝发展带、渝广达发展带和成内渝发展带)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支撑经济区发展,打造中国西部最具经济实力的战略支撑点。②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产业突出,产业布局有特色。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拥有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囊括了初级产品业、中间产品加工制造业和最终产品制造业。在产业布局上,四川省的饮料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等具有较大优势,重庆市具有优势的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③城镇的空间集中程度较高,并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职能分工,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密度为1.76座/万km2,高于西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江和铁路的轴线上,形成了“一江三线”的空间布局。目前,经济区内城市之间已形成了一定的职能分工。如综合性城市——成都和重庆,工业性城市——涪陵、万州、合川等,旅游性城市——万州、宜宾、乐山等,商业性城市——江津、眉山、永川等。④多层次的“双核” 互补优势。四川和重庆原属同一个省级单位,其产业布局是在统一规划下形成的,因此两地在产业布局、资源、交通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产业方面,重庆以重型工业为主,而成都以轻型工业为主。在交通方面,重庆是陆、水、空、管的综合交通枢纽,物流成本相对较低,成都的铁路和航空运输较发达,重庆是四川的出海通道,四川为重庆提供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的广大腹地。在资源方面,重庆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四川的水能资源居全国第一,双方在利用资源时各有所需,实现互补共享。⑤川渝合作一脉相承,步步深入。成渝经济区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四川和重庆两地政府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来促成的。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将成渝经济圈列入“十一五”前期规划后,四川和重庆正式开始了实质性合作。2004年2月3日,重庆和四川省政府签订“1+6"协议,在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6个方面加强合作,之后又建立了川渝合作组织——高层联席会,并签订了一系列加快、深化川渝合作的协议,川渝两地按照上述一系列协议约定加快了合作步伐,成效显著。

1.4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密集的城市群,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市场占有率均排在第一位。自2007年武汉“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批准以来,武汉城市圈发展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①核心城市特征突出。武汉是武汉城市圈内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其经济总量、生产规模、发展质量等主要经济指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与圈内其他城市相比遥遥领先,核心增长极作用突出。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分工与合作,错位发展。武汉城市圈编制了共同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圈内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实施错位发展。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的工业行业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工业结构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劳动密集型。主要指孝感、咸宁、天门和仙桃四市,如咸宁和仙桃的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二是资源主导型的专业化产业。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和潜江四市,如黄石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是综合型。武汉市是典型的代表。③体制机制创新的可操作性和配套性。在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指导下,湖北省详细制定出了“56531”具体实施框架,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依据。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城乡发展、对内对外开放、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体制九大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它们在本质上有很强的交叉关联性,因此九大重点创新领域的选择充分体现了综合性与配套性。此外,“一总四专”五个专项规划具有配套性,空间规划相当于总体规划,交通是基础,产业发展是重点,社会事业是特色,生态环境是保障。④省部联动、省市联动的区域合作特色鲜明。自2008年以来,湖北省直各部门和中央在鄂单位积极主动与国家部委沟通,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建立部省合作共建机制,争取国家部委在武汉城市圈开展各项改革试点。为保障9市统筹互动,湖北省设立了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开展了省、市政府间协调联动的试点。主要包括:一是开展高层领导互访考察,通过专家研讨会和项目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圈内9市间的交流合作。二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如“发改委主任联席会”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并签署一些重要的合作协议,完善部门对接机制。三是互派干部交流、挂职。

2 国内经济区发展经验的总结

通过对国内各经济区发展特点的分析发现,每个经济区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也存在共性的方面。现将各经济区建设发展中值得中原经济区借鉴的主要经验归纳为:①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功能定位。一个特定区域都存在着优势与劣势,同时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在与周边地区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各个经济区应扬长避短,合理进行功能定位,着重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分别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如珠三角经济区,依靠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和沿海区位优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特色;海西经济区肩负着加强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最发达的区域,主要功能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和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模式。②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经济区内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实现互补和错位发展。各经济区在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统一指导下,优化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区内各省市将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产业布局的关键,合理安排产业功能定位。经济区空间布局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有一个以单中心城市或多中心城市构成的辐射力强的核心增长极。经济区主要依靠核心增长极推进经济区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各经济区在纳入国家战略后不再只是向中央要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撑,而是更加注重在既有的政策条件下,发挥经济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吸引重大项目落地,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争当全国某一领域改革先行实验区。④重视区域合作,签协议,建机构,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区内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各经济区都意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和政府间合作机制等各种各样的尝试,在推进经济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成渝经济区合作主要是通过成渝两地政府签订一系列区域合作协议促成的,同时还建立区域协调组织,如高层联席会、秘书长协调机制、部门与行业对口合作机制。⑤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前,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瓶颈因素,因此备受各经济区的重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经济区都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⑥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产业化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一直较落后,而海西经济区的城市化实践经验为中原经济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海西经济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源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与经济区吸引的大量外资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极大消化吸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

3 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启示

中原经济区已正式列入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这对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局势,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突出特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获得中央的政策支持。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要强调区内和区际的合作,提高规划区域内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通过规划明确经济区的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功能定位和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分工,统一规划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其中功能定位一定要突出特色;摒弃传统的规划理念,将规划重点放在需要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上,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力。②重点培育内部核心增长极,并引入体外增长极。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形成是结合经济区特有的区位、资源、政策、发展阶段等条件下对增长极理论的实际应用,只有培育切合实际的增长极,才能更好地确保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原经济区应充分借鉴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实现相对的优势互补和自身发展。在内部核心增长极的培育上,根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中心城市郑州还无法达到国际上对中心城市首位度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应注重对中心城市郑州市实力的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之成为河南省科教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物质流、信息流中心;另一方面应着力打造以郑州市为核心的联动周边城市的“1h经济圈”或“1.5h经济圈”,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内部核心增长极来带动和辐射中原经济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③着力打破行政壁垒,清除市场障碍,加强经济区内区际分工与协作。行政区经济之所以走向经济区经济,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得到“1+1>2”的经济利益。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打破行政壁垒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需要经济区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利用市场机制,以利益共享原则来调动经济区内各地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区优势,增强经济区实力。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区内省市合作与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推进经济区的法制统一,为经济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二是建立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利益共享。三是要设置跨地区组织机构,消除行政壁垒。设置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如政府协作组织和民间协会等,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减少经济活动摩擦,统一市场,减少经济区内经济运行成本,实现经济大流通。四是要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还对招商引资大有裨益。五是密切与其他经济区之间的合作,如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通过项目加强合作。④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不可再造性决定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国家也在“十七大”报告上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温家宝总理指出只有两个根本动力,即改革开放和技术创新。对中原经济区来说,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变经济大区为经济强区。⑤积极探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新模式。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目前还鲜有可直接借鉴的模式,而且任何经济区的农业、工业和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都没有中原经济区突出。基于此,中原经济区要尝试探索不以牺牲粮食为代价,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龙头新型城镇化为重点来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这将为解决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也为其他经济区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起飞奠定坚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国内发达经济区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重点加强交通管网建设,实现经济区内快速、便捷和无障碍交通。

摘要:基于中原经济区的特点,在全国20多个经济区中选择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武汉城市圈4个典型的经济区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和对比它们各自的发展经验,得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发展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陶良虎.中国区域经济[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

[2]张志南,李闽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何雄浪,杨继瑞.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10,(2)∶76-81.

[4]王骏.论我国经济区发展的困境及川渝经济区的借鉴[J].探索,2010,(6)∶81-86.

[5]姚慧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余长惠.成渝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118-121.

[7]王炫.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对山西的启示与思考[J].经济观察,2009,(7)∶11-12.

国内经济 篇11

鲁迅先生在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中也曾提及:“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这一种画,在中国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

这可以说是对于漫画的早期定义。“Karikatur”是德语,英语为“Caricature”,意指那些为突出人物性格或特征,而进行夸张或变形处理的绘画,以达到幽默或讽刺的效果。这类作品最早来自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在中国,我们在报刊或幽默类杂志上看到的作品,大多如此。

不过,漫画还代表更为广义的事物。

今天,我们所说的漫画,一般来说具备如下特点:

1.通过画面传达信息(非文章);2.具有动态的、连续感的画面;3.每一页被分为数个区间(方格或不规则格),依照阅读顺序推动剧情展开,且大多将人物对白放入对话框内;4.有大量表现效果的拟音词、拟态词(特指日本漫画)。

简单来说,漫画的构成类似将动画或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分镜)组合在一起。

依照漫画的不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日本漫画、美国漫画、B.D.漫画(法语圈漫画)、中国漫画、韩国漫画、以及马来西亚漫画。

其中,对世界范围都造成巨大影响的,我认为首先是日本漫画,其次是美国漫画。

日语中的漫画,写作“漫画”,念作Manga。尽管字形非常接近,但据说最早曾被用于在1798年发行的绘本《四时交加》的序言中,此后1814年经由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使得该词逐渐被认知。

至明治时代,“漫画”作为外来语“Comic”和“Cartoon”的日语译法,由当时的知名画家北泽乐天、及其锦绘师今泉一瓢等人使用后,变得流行起来,经昭和初期至今,成为如今的广义的漫画。

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该词自中国传入,由“漫笔”衍生为“漫笔画”,最后变作“漫画”。另一种是,中国有种白琵鹭叫做“漫画(此处读作Mankaku)”,这种杂食动物经常在水边转来转去,嘴里衔到什么就吃什么。因此有着“涉猎广泛、杂文、涉及各种事物的书”的意思。

1915年,漫画家冈本一平设立日本最初的漫画家团体“东京漫画会(即日本漫画会)”,将国外漫画作品的简洁描线以及夸张的画风导入日本漫画当中。此外,冈本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进行《人的一生》(1921年)等图文并茂的连载,成为将来日本的故事型漫画的原型。

1923年,织田小星与桦岛胜一创作的《阿正的冒险》等作品,奠定了画面中的分格以及对话框手法的基础。

1953年左右,手塚治虫(代表作《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借助“赤本漫画(封面刻意使用红色系、内容通俗),确立了故事型漫画的地位。

伴随经济的逐渐复苏,1959年讲谈社的《少年Magazine》、小学馆的《少年Sunday》等面向低龄读者的周刊漫画杂志相继创刊。此时的作品,基本上以主人公为中轴展开,叙事单调,缺少伏笔。作品大多是蒙面英雄、体育、机器人等题材。

此后日本经济飞速成长,大量少女漫画杂志创刊。1968年,集英社创刊《少年Jump》。面对大量人气作家已被瓜分的不利现状,大胆开发、培育新人,并对没有人气的作品坚决采用腰斩做法,使得杂志后发先至,逆境生长。

自1960年后,日本漫画的种类已基本确立为:少年漫画、少女漫画、剧画(面向青年的较为写实的严肃题材)、以及成人漫画。

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低迷,不再招收新人的企业比比皆是。但漫画单行本、杂志却状态绝佳,少年周刊杂志销量即将突破3亿册。而这一年,将来成为漫画界最大活动的同人展(ComicMarket)开端。虽然当时只有700人左右参加,但以后却演变为55万人(2007年)规模的活动。

著名漫画家高桥留美子,在此时踏上了职业漫画家的道路。

1977年,剧场版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在上映两个月期间,创下270万人观看,票房收入21亿日元的记录。

整个80年代,漫画浪潮依旧不断轰击着日本。安达充、高桥留美子等作者的爱情轻喜剧漫画盛极一时。与此同时,《北斗神拳》《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寄生兽》《乔乔的奇妙冒险》《剑风传奇》等神级作品集中出现,使得日本漫画的魅力,开始席卷整个世界。

英国国内经济与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篇12

1.1 自然资源及行业概况

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能源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等;生物制药、航空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英国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较为集中, 高度机械化。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服务业, 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 而工业的重要性则不断下降, 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

1.2 英国经济发展进程

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的经济实力遭到严重打击。1973年, 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转而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1979年,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开始治理“英国病”使英国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

英国经济在经历了1990年开始的衰退后, 从1992年起开始复苏。根据英国统计局数据, 在2000-2009年期间:英国于2007年GDP首次突破14000亿英镑, 创历史新高。同时,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2000年人均GDP只有25, 082美元, 2007年达到45, 962美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英国与其他西方经济体一起遭受重创。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 英国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大幅下挫, 这一数字显示去年英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后, 英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英格兰银行2009年底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 在采取了扩大货币发行量即定量宽松措施及维持低利率之后, 英国金融系统在过去6个月已“稳定得多”。虽然英国经济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 且整体复苏尚需时日, 但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回升。2009年10月, 英国工业生产以两年来最快速度增长。

1.3 英国经济现状概况

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在2009年居世界第七, 落后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英国经济比上年萎缩5.0%, 比第一次发布的下降4.8%下调0.2个百分点。初步统计, 2009年英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3964.74亿英镑, 同比名义下降3.6%。按照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2640.77亿英镑, 同比实际下降5.0%。

分经济部门来看, 农林渔业同比实际下降6.8%;工业同比实际下降10.2%, 其中, 采矿业和油气业同比实际下降10.3%, 制造业同比实际下降10.5%, 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同比实际下降7.8%;建筑业同比实际下降9.3%;服务业同比实际下降3.6%。GVA同比实际下降4.7%, 扣除油气产业后同比实际下降4.6%。

2 英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特点

英国是世界贸易大国, 外贸依存度大, 外贸对国内经济有重要影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英国提高就业, 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

2.1 英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2009年英国货物贸易规模有明显下降。据英国海关与消费税局 (H.M. Customs and Excise) 统计, 2009年英国货物贸易进出口8648.8亿美元, 较上年 (下同) 下降25.0%。其中, 出口3533.4亿美元, 下降27.0%;进口5115.4亿美元, 下降23.6%。贸易逆差1582.0亿美元, 下降15.0%。

2.2 英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英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美国等。英国前20个贸易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其中欧盟成员国占9个。

2009年英国对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爱尔兰的出口额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14.8%、10.9%、7.9%、7.7%和6.7%, 自德国、美国、中国、荷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2.1%、9.7%、8.5%、6.5%和6.4%。主要逆差来源地是中国、德国和挪威, 2009年逆差额分别为354.6亿美元、232.0美元和188.9亿美元, 下降14.2%、25.4%和43.1%。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是阿联酋和爱尔兰, 顺差额为53.5亿美元和48.0亿美元, 阿联酋同比变化数据不详, 爱尔兰下降61.3%。

2.3 英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是英国的前四大类出口商品, 2009年占英国出口总额的23.2%、18.6%、11.8%和11.4%。其中,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的出口的目标市场均以美国和德国为首, 而荷兰是矿产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英国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 2009年进口1067.1亿美元、604.8亿美元、531.4亿美元和521.7亿美元, 占英国进口总额的20.9%、11.8%、10.4%和10.2%。其中, 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方面, 德国均在英国市场上居首位, 在运输设备市场上更是占到了25.9%的绝对优势。

2.4 英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

外国投资对英国经济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0年, 英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221.6亿美元, 以后, 随着全球并购活动陷入低潮, 加上受欧元诞生的影响, 英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在2001-2003年连续3年大幅下降。

2004年, 受经济增长强劲带动以及金融、制造业中重大并购活动的影响, 英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长278.7%, 达到780亿美元。2005年英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2190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一的外资投资国, 超过第二位美国的1060亿美元、第三位中国的600亿美元 (UNCTAD) 。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发布的报告, 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39%的背景下, 英国2009年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0亿美元, 同比大幅下降92.7%, 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十二位。而2008年英国吸引外资达969亿美元, 排名世界第三位。2009年在英国进行跨国并购涉及金额为249亿美元, 较2008年的1477亿美元大幅下降83.2%。在2009年涉及金额超过30亿美元的27起大型跨国并购中, 仅有5起涉及英国公司。

3 加强中英经贸关系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有着悠久的议会民主传统, 政治制度成熟稳固。政权更迭、党派竞争不会动摇国家上层建筑。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英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英国经济实力雄厚, 科技先进, 金融服务业居领先地位, 而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空间巨大, 中英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英双边贸易的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近年来, 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英双边经贸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两国间的加强互利合作也更凸显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如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空间, 发掘彼此在贸易投资领域的新的增长点, 对双方来说是挑战, 更是机遇, 相信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将促使中英双边经贸合作向更高的水平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林秀玉.英国对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之探析[J].历史教学, 2003, (6) .

[2]康逸.中英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J].中华工商时报, 2009, (5) .

[3]英经贸合作简介[EB/OL].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网站.

[4]英国经贸形势及中英贸易关系[EB/OL].商务部网站.

[5]英国投资与经贸分析报告[EB/OL].http://www.qdwzb.gov.cn, 2010, (6) .

[6]宗建亮.英国对外贸易现状与中英贸易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 2007, (6) .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巧激活下一篇:园艺植物栽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