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献

2024-10-31

国内文献(精选12篇)

国内文献 篇1

一、国内休闲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对我国休闲旅游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笔者于中国知网中进行跨库检索,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主题和篇名为搜索项,以休闲旅游为检索词,获得全部搜索结果中符合相关描述的篇章为494篇。图1是1996—2010年中国期刊网上发表有关休闲旅游论文的统计。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休闲旅游研究从1996年就开始涉足,2002年之后有了较为显著的增长,特别是进入2004年,完全适应了WTO的经济形势,伴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意识逐步觉醒,我国国民开始注重精神丰盈的重要性,因此对休闲旅游的重视越来越高,相关的研究资料也逐步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进入WTO的第一年,即2002年,以上海为首的众多城市GDP人均量变突破4500美元,江浙沪整体人均GDP也普遍在4000美元之上。在如此良好的经济支持背景下,我国人口开始重视并参与到国内休闲旅游之中,伴随着国务院于99年拟定黄金周放假条例,“五一、十一、春节”三大黄金周得以形成。近几年又对黄金周进行调整,避免过于集中节假日国家实行黄金周前推后移,节假日更为均衡的分布。如此的假期改革此时我国人民更好的调整自身时间,参与到休闲旅游之中,假期的调整与时间的编排更是活化了城市附近的旅游产业开发。当然,旅游产业随03年非典爆发一度进入低谷,因此对休闲旅游科学发展的学术研究逐步复苏。因此,本文主要参考了2004年后骤然增多的学术成果,并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二、休闲旅游理论研究概述

(一)休闲旅游的运营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认为现代休闲旅游的基础源自于人们放松心情、融入自然、陶冶情操的心理需求。因此,基于整个休闲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休闲旅游逐步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优化、促进地区发展特色化的重要因素。借助打造科学的休闲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与游客眼观已然成为现阶段休闲旅游的运营模式。当然,针对休闲旅游的科学发展,现阶段还未有较为完整且充分的运营模式,但是以“人本思想”贯彻落实的发展现实来看,休闲旅游的未来发展与“人本思想”贯彻将密不可分。对此,刘欣然、彭国军等研究学者认为,配合地方拥有的地域特色、环境优势及文化特征等客观要素,借助优化服务手段,时刻保证“人本思想”落实,无论是对休闲旅游发展,还是对地区经济收益而言,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休闲旅游的运营种发展研究

刘丽丽、李宏结合人需思想,针对休闲旅游运营种类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认为,现阶段人们进行休闲旅游的主要选择包括自然回归、个人修养、文化体会等众多形式。其中,自然回归的根本在于借由乡间风光来陶冶情操,因此景区游历、乡村旅游等模式骤然兴起,大大满足了社会人群的自然回归思想;相对的,个人修养注重放松与休闲,选择此类观光的游客多半侧重于温泉、沙滩、原始环境的治愈,借助温泉疗养、海滩漫步、深林沐浴等来确保自身的绝对放松与心情的平复;而针对文化体会的休闲旅游则侧重地域性的特色文化,包括赛龙舟、观潮、泼水节及相应的高尔夫、滑雪等休闲旅游,利用文化特色来令自己跨越文化,感受差异中的乐趣。无独有偶,韩百娟在肯定了刘丽丽、李宏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模式的变化将休闲娱乐按照经营模式的差异分为度假模式、游乐模式、观光模式等模式,并强调购物游的兴起是休闲旅游的全新模式,其更进一步的贴合了现代社会群体的经济物质需求,具有典型的人本思想特征。另外,方海川在运营种类发展研究中细化了各休闲旅游种类,并根据不同种类所要达成的旅游目的不同而进行命名,包括体育旅游、科教旅游、农家乐、都市旅游等等,此类细化的根本目的是确保相关旅游项目更为直白易懂,便于社会群体进一步的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旅游项目。

三、休闲旅游实践研究概述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盈,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增加,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渐增大,经过多方研究资料现实,现阶段休闲旅游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等多个层面都拥有了极为全面的理论研究,人们立足于国家、地区的现实环境,拟定科学的实践理论,望就此为地区休闲率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在众多的研究资料中,通过开发分析、早期投入分析、发展前景分析、政策扶持分析等多种模式,拟定了相应的发展预测与问题应对策略。

(一)国家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绍兴站在政府的角度上认为休闲旅游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应该被各界政府关注,并且得到各界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李继峰给出了中国农村发展休闲旅游的思路;皮婉姝等则根据旅游发展现状,科学规划了休闲旅游的发展含义;皱宏霞则立足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拟定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策略,并借助排除阻碍,确保发展科学的思想,提出国家层面上的优化策略,从政府支持、地方重视、行业优化等多角度出发,打造科学的实践对策。

(二)区域层面的研究范围

罗洪生研究了甘肃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罗红苏针对海南休闲旅游发展与热带风风情及地域特色间的联系;冉洪生则主要将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将世界一体化及旅游贸易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化的研究;鲁娃耶德结合现阶段我国“一带一路”与新疆休闲旅游结合的优势研究,科学分析一带一路下新疆休闲旅游的SWOT模型。诸如此类的研究不胜枚举,随着“一带一路”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人本思想”在区域、各领域都有足够的指导思想,因此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兰州、苏州、西安等文化名城及民族特色地区均能有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的休闲旅游实践研究,通过提出问题,了解成因,从而拟定理论上的实践策略。

四、休闲旅游的综合研究

此外,李洪生从心理角度出发认为休闲旅游是心灵的旅游,是人们对于休闲无法割舍的情怀,其并非功利,而是出于情感的指引,是放松之情的引导。相对的,何永红则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认为休闲旅游要注重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地方环境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效规避问题,促进发展,是休闲旅游开展科学的关键。尤海涛、马波等人认为休闲旅游目前已经是国内旅游一种重要模式,其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李和兴认为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以休闲与回归为主,其是城市居民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对环节都市人群的压力与紧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郭焕成、韩非则表示休闲旅游的基础主要依靠地域的特性,将其打造成旅游的目标,并科学利用服务这一手段,以旅游需求群体为服务对象,利用第三产业各方间的优势,构成全新的产业模式,打造实现社会群体返璞归真的有效路径。

国内文献 篇2

1.国外研究

从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过程来看,传统经济学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受到资源与环境边界限制的,市场价格会向人们传达资源稀缺的信号,所以人们不必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增长。随着增长与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传统的经济学发展观逐渐受到理论的挑战。以持续增长不可能性为代表的发展观就认为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经济增长必将到达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研究经济与环境的问题上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而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部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看作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随着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反思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普遍认同,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诞生。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线性流动的开环式经济过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环节的整合和互补,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3〕。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期实现“最佳化的生产、最适度的消费,最少量的废弃”。英国生理学家艾什比提出了一个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社会像生物系统一样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可将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人类经济社会的调控。生态控制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整体有序原则、循环再生原则、相生相克原则、反馈平衡原则、自我调节原则。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有关城市群的研究己经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体系,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国内关于服务业循环经济的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循环经济的理论很多,基本覆盖了关于循环经济各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对于这些文献进行分类论述。

服务业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开始在我国出现。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有代表性的事: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从而建立一种新型态的经济(曲格平,2000);循环经济追求资源利用最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是一种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战略(邹声文,2003);当前,我国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是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订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过河循环利用为核心,一减量化、在使用和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模式的根本变革。所谓服务业循环经济,主要是指服务行业服务产品与设施的设计与开发的经济。在其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和进行减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的直接与间接环境影响,并通过详实资料和创造有效途径让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唐琪虎、朱国伟,2003)。也有国内学者提出,循环型服务业是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使不同的企业群体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服务业,达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并辅助第一二产业,以形成整体循环经济的服务业。国家发改委明确定义服务各行业要成为“循环型”行业,必须践行“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同时由于服务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的特性,起着连接其他产业、社会生活的纽带作用,所以循环型服务业还要求服务业的发展能有效连接和促进循环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循环型社会的发展。邹平,杨永生(2006)提出了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关于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的研究。曹盈(2007)从我国服务业发挥在那现状出发研究,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各省市之间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第三产业资产利用率普遮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迫在眉睫。于文武,姚亮(2008)也研究指出发展服务业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主要观点包括:(一)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能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服务业粗放经营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矛盾,劳动力低素质与对高品质服务需求的矛盾,产业结构低级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矛盾,使服务业增长方式真正向集约式转化。(二)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第一、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要求为第一、二产业服务并促进其发展的服务业也应当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三)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的客观需求。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目标,绿色服务产品有助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关于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曹盈(2007)认为要从小、中、大三个角度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应把企事业单位层面归为小循环发展模式,把行业和区城层面归为中循环发展模式,把产业和社会层面归为大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促进循环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王荣玉对服务业循环经济方案的理论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从理论上严格科学地定位三产各分支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从分层次上和等级上划分四个部分从行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尽量做到清洁生产;从行业群落层次上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层次上尽量实现无害减量和资源化上;在服务对象参与层次上,鼓励广大的公众参与,建立有奖举报和有效预防制度,最终建立三产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关于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黄金贤(2006)则从产业和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化、循环利用、减污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区域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和全国服务业循环经济历年的发展进行了评价,但这一体系没有表明服务业循环经济与工农业循环经济的区别,没有表明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特色。刘娟和谢佳平(2010)从资源利用、废弃排放、经济运行、生态环境四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服务业循环经济推进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往年的服务业循环经济推进效果为例进行了评价研究。李璐璐,黄贤金,石志宽(2006)以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研究作为立足点,构建了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再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

关于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汪友结,张建新,黄贤金(2006)以区域循环型服务业发展规划为背景,指出循环型服务业发展规划与传统服务业规划相比,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①循环型服务业规划着重于从服务业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来对企业进行规划,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规划。②循环型服务业规划着重于结合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力求通过循环型服务业的建设,促进循环型第一二产业的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循环经济的发展。③循环型服务业规划着重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出发,引导有利于循环型经济发展的生产、市场和消费行为,推动市场向循环型方向发展。崔兆杰 马新刚,张凯等针对服务业行业多且其关系复杂等特点,在确定整个循环经济规划大纲的基础上, 提出了服务业规划的四个步骤: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确定规划目标—确定规划内容—选择与确定优先工程,此法可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服务业的规划提供参考。关于构建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保障体系。陈昌春,黄贤金,于文武,姚亮等诸多学者从行政、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作了益的探索。主要观点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政府要建立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循环经济型的综合决策机制,采取有利的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扩大公共社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从诸多相关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拓宽了有关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领域。对更深入的研究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切实推动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国内web2.0文献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Web2.0;信息服务;综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217-04

Summary on Domestic Literature on Web2.0Jin Yan Zhu 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provided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web2.0,and introduced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papers,and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web2.0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result.At last,the development trend on web2.0 study was also pointed out.

〔Key words〕web2.0;information services;summary

2004年,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公司的的Craig Cline在一次讨论因特网发展趋势的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随后,在John Battelle的努力下,Oreilly Media公司和Medialive公司共同举办了“2004国际web2.0大会”,继续展开对web2.0含义的讨论,并提出“web2.0成为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概念。自“Web2.0”的概念被明确提出至今,其范畴内的许多思想和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信息服务、网络信息交流与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来看,国际上还未对web2.0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却对web2.0的具体应用及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相关研究也如火如荼。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web2.0的基础理论、技术及其在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上,本文即是对国内web2.0相关研究现状的调查分析。

1 国内web2.0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近年来,随着研究者们对web2.0技术及其应用的关注,该领域研究文献的数量迅速增加,文献类型、研究主题、研究者来自的学科范围等比较宽泛。笔者所做的调查是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状况的分析,因此仅利用CNKI作为检索工具,以重庆维普VIP系列数据库作补充,选取有关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下是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1.1 国内web2.0研究文献的类型统计

选取“Web2.0”“RSS”“Wiki/维基”“Blog/博客”“SNS”“Tag”“Lib2.0”做关键词,进行查询,得到如下数据,如表1、图1所示。

结合表1、图1可以看到,web2.0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类型的文献上,其次是报刊文献,但报刊文献多集中在对web2.0的简单介绍。硕士论文为183篇,博士论文最少,仅为3篇。会议论文亦不是很多,为23篇。这些数据表明国内学者在期刊、报刊上发表的此方面文献较多,而以体系化、深入化为著称的博硕士毕业论文较少,会议论文也较少。

1.2 国内web2.0研究文献的年代数量分析

以关键词为基础,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年代数量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图2所示。

从表2、图2可知,国内对web2.0及其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自2004年开始(继国外提出web2.0概念后),发展比较迅速,2004年发文数量仅为76篇,2005年即增加到317篇,而到2006年就翻了1倍,为667篇,2007年为618篇,因2008年仅统计到5月份,故数量不多,仅为139篇,但不排除整年度继续增长的可能。因此,总体来看,国内关于web2.0的研究虽然起步迟于国外,但研究却呈现持续加速推进的趋势。

1.3 期刊发文量统计

从文献来源看,该领域研究的期刊分布比较广泛。就图情期刊而言,从2004年开始有web2.0的文章发表。因发文期刊较多,笔者仅把统计得出的发文量居前8的图情期刊列出,如表3所示。

从图1、图2、表3的分析可看出有关web2.0的文献众多,但图书情报领域期刊发文量居前的8个刊的总发文量却不大,对于过千的总基数来说,数量很小,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图情领域对web2.0的研究尚不够集中,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从而在得到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1.4 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抽样分析,国内web2.0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web2.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理论发展影响研究两方面,相关文献量分别占到文献总量的78%和17%。究其原因,是因为web2.0在其自身并没有具体统一定义的情况下,各学者关注更多的是“什么是web2.0”以及“web2.0信息服务推广所需要的技术”,在实践中主要是在各个不同的行业中引入web2.0的基本理念,改造原有的信息服务或创建新的信息服务上。因而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往往将重点集中于web2.0相关技术及其应用方面。而在这些应用研究中,图情人员更为关注的是web2.0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web2.0的引入对信息服务理念的更新。

1.5 作者来源分析

通过抽样调查(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居多的8类期刊涉及的所有作者为基础),对国内web2.0研究领域的172位作者的单位来源情况分析,发现图情领域的研究者主要来自三类机构:图书馆、各类高校、信息情报研究机构,如图4所示。从中看出,来自高校各院系师生(大部分为信息管理院系)及图书馆研究者占著者总数的85%。信息情报科研机构却未在web2.0领域研究者中占有主动,在研究者比例中仅占15%,可以说是web2.0信息服务研究的损失。这也凸显出我国目前web2.0领域研究者来源单一的现实。

通过分析还发现,抽样调查的作者单位来源非常分散,说明国内该领域研究者在开展研究时,往往以个人研究为主,团队合作方式很少,这也势必造成了研究范围比较广泛而不够深入的现状。

2 国内web2.0研究成果评析

2.1 研究成果概述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Web2.0标称永远的“beta”版,处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因此相关研究也处在于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2.1.1 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方面

图3标示了目前Web2.0研究涉及的五大主题,占比例最大的即是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在2005年发表的文献[1]中即分析了现存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一些局限性,简介了web2.0的含义与应用,并提出数字图书馆可以引入web2.0应用来创新用户服务——体现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此后,国内学者相继发表一系列相关论文。范并思、刘炜等即是国内较早对web2.0和图书馆2.0进行研究的代表,对web2.0、图书馆2.0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文献[2]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媒体关于web2.0和图书馆2.0的调研,介绍了图书馆2.0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理论等,并归纳了web2.0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文献[3]通过对web2.0的概念以及特点的介绍,将web2.0的技术应用映射到图书馆2.0中展开论述,同时分析了图书馆2.0建设时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前景;文献[4]在对web2.0及其相关技术进行全面梳理的前提下,重点探讨其对图书馆行业的影响及应用前景,内容包括web2.0的技术实质、与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关系、主要特征等,着重讨论图书馆2.0与web2.0的不同之处,以及图书馆2.0的应用现状、问题和未来趋势等,提出了图书馆2.0应用的五项原则。继此之后,研究web2.0、图书馆2.0的学者越来越多,文献也越来越多,但其中在同一层面重复的论点也很多。该主题的研究中,除lib2.0外,更多的是针对web2.0的技术介绍和其在某个领域(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信息组织等)的应用研究。

2.1.2 理论发展影响研究方面

在理论发展影响等宏观研究方面,也有一些代表性文献,如:文献[5]分析了web2.0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介绍了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方式,以求能让读者对web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文献[6]则针对Web2.0在互联网发展的热潮,分析了Web2.0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及其典型特征,从信息源的类型、情报学的学科定位、Web2.0在情报学具体领域的应用、用户情报行为4个方面,探讨了Web2.0对情报学产生的影响;文献[7]则借鉴情报学的原理、规律等相关知识,对web2.0的特点和典型应用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对国内web2.0网站的启示。

2.1.3 lib2.0实践成果研究方面

随着web2.0在国内实践的发展,图情领域的研究者也比较关注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由此引发了对lib2.0的思考。一些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实际应用成果的研究,如文献[8]侧重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构建RSS服务过程的实际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如何进一步深化RSS服务的问题;文献[9]分析了web2.0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可行性,提出了应用BLOG、RSS、WIKI、AJAX等web2.0核心技术建设互动化、有序化、个性化的学科建设服务平台的构想,并以上海大学图书馆基于Web2.0的学科建设服务平台为例,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应注意的问题;文献[10]介绍了台湾图书馆界对web2.0的思考及应用实践。虽然目前此类文献数量尚少,但也表明了web2.0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已取得了一些成就。此类文献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在实践中验证了理论,更在于在实践中发展了理论。

2.1.4 法律政策研究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与web2.0相关的法律政策研究也开始出现,如文献[11]、文献[12]的思考。虽然目前相关文献较少,但却表明关于web2.0的研究引起了不同专业人士的思考。

2.2 国内web2.0研究存在的问题

国内关于web2.0的研究可以说是紧跟国际步伐,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量的研究中又明显存在研究重复,力度不深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2.2.1 主题过于集中,不够全面深入

从文献主题统计情况看,95%的文献集中在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和理论发展两个领域,分布过于集中;很多文献在论述某主题时,更多的只是泛泛讨论,如果能将研究主题进一步细化,针对核心问题通过连续发表文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将会使该领域研究提升至更高水平。在宏观研究方面,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够深入,这种状况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如相关理论研究国外比之国内研究得深入,国外的相关实践也早于国内,导致了国内学者在研究的同时比较侧重于学习,而忽略了创新。此外,web2.0是一个大众化话题,牵扯到的行业颇多,所以研究主题在更多的领域有待拓展和深化。

2.2.2 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不足

国内学者在研究技术及其应用这一主题时,往往把侧重点放在技术的介绍和应用产生的效果上,缺乏针对关键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如何进行技术应用则谈之较少,或论之较浅,因此,虽然研究的应用范围较广,但是真正实施到实际中的较少,或者不够深入。在对实践的检验或实证方面发表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因而缺乏实证研究的有力证明和支撑下,导致理论研究显得苍白无力,公信度不足。

2.2.3 研究者来源构成单一,缺乏交流合作和核心团队

通过文献期刊分布调查和研究者单位来源分析可以看出,国内web2.0研究者来源较为单一,且研究者往往各自选题、独立研究,交流合作很少。这种“各自为战”的方式,一方面易造成研究力量的分散,使得研究者们无法在学术交流中取得共识,更谈不上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研究者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往往会针对同一课题展开内容类似的研究,造成研究力量的浪费和研究成果的雷同,导致难以形成核心作者和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除少量论文来自基金项目外,多数文献均非基金项目成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web2.0信息服务领域核心团队的缺乏。

3 国内web2.0研究展望

虽然国内web2.0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有人质疑web2.0的研究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但更多的研究者持积极态度,因为web2.0的应用已经深入广大网民之心,并取得了相当大的积极效果。我们认为,未来国内web2.0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3.1 web2.0技术在图书馆尤其是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Lib2.0有关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论与相关技术的简单介绍、概述,而应该对web2.0在图书馆中应用而形成的图书馆2.0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其是要总结图书馆2.0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的经验,以促进图书馆2.0的应用与普及,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开发web2.0技术与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结合。

3.2 web2.0对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等领域产生的影响和变革研究Web2.0的相关技术及应用必然会对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等领域产生影响。如分众分类法的出现对传统信息组织方法的变革,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影响等。希望研究者能够关注这些领域,发展新理论。

3.3 web2.0中的社会性问题研究

社会性标签、分众分类、社会性网络等等,体现的更多的web2.0中的社会性问题。这个社会性,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去研究,希望研究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关注,研究网络世界中的社会性问题,从而引导网络社会中微观个体的行为,调整群体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茜.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2):69-74.

[2]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6.

[3]姜晓曦.从Web2.0映射到图书馆2.0[J].图书馆学刊,2006,(6):136-137.

[4]刘炜,葛秋妍.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8-12.

[5]文小明.Web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2-214.

[6]许剑颖,冯桂珍.web2.0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7,(11):53-55.

[7]罗泰晔.论Web2.0的情报学原理[J].现代情报,2008,(3):16-17.

[8]赵阳.清华大学图书馆RSS服务实践[J].图书馆杂志,2006,(6):52-55.

[9]高海峰,任树怀.Web2.0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中的应用——以上海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平台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4):115-118.

[10]陈光华.web2.0概念与图书馆服务之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4):8-12.

[11]宋伟,程兆齐.挑战与变革——Web2.0的版权问题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0-43.

[12]郑嘉楠.Web2.0网站隐私权保护条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11):94-97.

国内虚拟会展研究文献综述 篇4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会展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 都面临着如何与网络接轨, 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自身效益的问题。国外的虚拟会展业如今已经十分发达, 比较著名的有德国的汉诺威展, 它利用虚拟计算机技术, 在网上建立了三维立体的展示系统, 并且增加了互动环节, 给参展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不仅参展商数量众多, 而且交易量巨大。世界虚拟展会的“Fair N Fair”3D虚拟展会平台在2009年正式成立, 宣告全球会展业进入3D时代。2012年2月举办的世界第一个医疗旅游虚拟展会以及在线健康旅游交互展会说明虚拟会展越来越有新意。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凭借其在国际上的额影响力, 加速了虚拟会展的发展, 加速催生了商业新模式———3D虚拟会展。此外, 世界虚拟展会、微软虚拟展会、3D房展、3D传媒、3D金博会等等也相继涌现, 但是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技术上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虚拟会展概况

(一) 虚拟会展的定义

目前, 国际上还没有对虚拟会展给出明确的定义。耿健美认为, 虚拟会展是指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的展览及贸易活动的一种多维立体展示, 它可以是人机实现立体互动, 强调用户体验[1]。从本质上讲, 它是对实物展览会的虚拟和补充, 展览的组织、展出及展览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 组展者、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交流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王悦指出, 虚拟会展是指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的展览及贸易活动, 使用三维虚拟技术、能实现立体互动, 强调用户体验[4]。二者的定义大体相同。虚拟会展简单的来讲就是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展览和贸易活动, 利用各种虚拟技术、实现立体互动, 从而达到用户体验和交易的目的。

(二) 虚拟会展的优越性

中国制造网总裁兼运营总监黄良发认为, 虚拟会展有很大的优越性:一是突破现场展会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被誉为永不落幕的展会;二是虚拟展会具有易于管理和组织、成本低廉、高效率、便利和快捷、低碳环保的特点[3]。邬燕 (2006) 主要是从主办方、参展企业、参观者三个方面来分析[7]。对主办方来说, 虚拟会展除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展出空间无限、规模不受场地限制、时间长、观众多、反馈及时等特点, 还可以加强会展本身的形象、产品和服务宣传, 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在没有条件举办实体会展的情况下, 可以先办虚拟会展, 激发市场潜在需求。从参展企业角度, 可以事先了解目标观众和目标市场, 提高目标观众的比例, 扩大企业影响, 便于跟踪联系, 方便企业展示产品等优点。从参观者角度来看, 消除各种限制因素, 满足好奇心, 可以自主、有序的参观和了解会展和参展企业及其产品, 提高了参观者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刘祖斌 (2007) 还指出了虚拟会展可解决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有展后增值服务的优势[5]。

二、目前实现虚拟会展发展状况

(一) 虚拟会展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的虚拟会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但逐步已经开始实施。郑仕华 (2010) 指出, 国内的虚拟会展目前还基本属于界面包装, 主要通过二维平面静态地网页展示[2]。虚拟展览系统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 (1) 运用图文声像以及环视图展示物品和场景。这类系统因表现形式的局限, 不能更生动、更全面的展示。 (2) 单纯的三维场景展示, 用户可以随意漫游, 但只提供展览会的表面形式, 不提供展览内容与展览场景的关联。 (3) 既提供三维场景, 也提供实际展览内容, 并与三维场景结合在一起。王悦 (2010) 指出, 目前在国内, 虚拟会展的应用仍不普遍, 但已萌芽, 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4]。国内的网上会展主要是通过一些结构简单的会展网站来实现, 只能归为网上展会。国内目前使用到三维虚拟技术能实现立体互动的虚拟会展只有世界虚拟展会、网上世博、微软虚拟展会三个而已。目前, 国内的虚拟会展主要是通过一些二维的、结构简单的会展网站来实现, 其内容大部分是由平面静态的网页拼凑而成, 以文字叙述为主, 个别辅以图片, 动态的图像和声音展示都非常简陋, 而且整体建设信息相对贫乏、缺少互动、不够直观;实体会展仍是国内会展业的主流。

(二) 目前支持虚拟会展实现的技术

实现一个大型的虚拟会展需要许多先进技术的支持。温颖 (2009) 利用高精度、无损、非接触的三维扫描技术, 提出了针对会展业展品对象数字化获取与处理的解决方案, 使展品采样达到一定的精度, 并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各类会展信息的组织和集成技术的设计与实现[6]。该系统在若干个数字博物馆中进行示范应用, 达到了预期效果。桂宝江、王立平、吴恩琪、郁蕾、刘佳 (2009) 针对虚拟展馆和现实展馆息息相关的问题, 提出了“虚实融合”、“场网联动”的网上博览会设计与构建方法, 重点研究了与现实相关联的虚拟展馆中关键要素, 包括人物和虚拟场景的实时生成技术, 符合X3D标准, 数据量小, 易于网上发布, 有效增强了网上博览会的生动性;同时, 将为现场参观人群提供有效的导览和服务信息[8]。廖聪、冯开平、林培炎、刘浩然 (2009) 提出了如何建立基于X3D/VRML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虚拟展馆定制系统, 详细叙述了交互定制、碰撞检测和数据库处理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既为真实展馆的定制提供仿真的平台, 又为如何建立虚拟展馆提供了范例[9]。梁琳晓、李蛟、董亚波 (2008) 设计了一种基于C/S的会展业虚拟展示系统[10], 主要介绍了VRML的工作原理、会展业虚拟会展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设计。系统提供设计展馆的功能, 用户可根据用户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展示主题。此外, 系统还提供用户参观路径的自由选择、地图导游、感兴趣文物浏览等功能, 提供文物多媒体信息集成展示。最后, 以良渚文化博物馆展品为对象, 进行了应用示范,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楠介绍了VR系统和MAK Technologies、Poser人体动画制作软件、Multiegen Creator、3dmax、Maya和VR-Platform等软件在虚拟展会中所起的作用[11]。中国制造网副总裁兼运营总监黄良发认为, 线上虚拟展会加线下面对面交易会融合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

三、虚拟会展企业及虚拟会展的发展展望

(一) 虚拟会展企业的未来发展模式

郭白滢 (2005) 提出, 由于虚拟企业具有人力虚拟化、动作弹力化、信息网络化等特点, 因此, 虚拟企业可以走资源整合道路, 进行虚拟化经营[15]。并提出几种情况:第一, 办展机构可以通过虚拟企业的形式与其他展览公司合作, 根据展会的需要从企业外部调集需要的展会工作人员来弥补自身人力资源的缺口。第二, 虚拟会展企业的核心企业可以根据展会规模选择具有不同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加入动态联盟。第三, 虚拟企业这种组织模式可以给会展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第四, 虚拟企业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构建动态的企业联盟。第六, 虚拟会展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手段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保证他们之间的协同合作。曾方芳、张义、郑刚 (2007) 提出了虚拟会展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式, 分析了虚拟会展企业组织构建的5个阶段, 就我国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4]。施谊指出, 虚拟企业作为21世纪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 是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动态策略联盟, 是信息充分条件下的合作博弈[16]。会展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 经济发展要求会展企业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共建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 虚拟会展企业走“竞合”之路是必然趋势。

(二) 虚拟会展发展展望

近些年虚拟会展发展迅速, 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会展形式, 它的诞生与发展将给实物会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和冲击, 并促进现代会展业向深度发展。虚拟会展的发展趋势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综合考虑现有技术条件及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前景的情况下, 很多人也提出了虚拟会展的多种发展模式。郑仕华 (2010) 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 即现阶段的实物会展+网络会展+电子商务模式和未来的实物会展+网络会展模式[2]。王悦 (2010) 根据公司的规模分别提出了不同公司的发展模式。大型、有较强实力的会展公司或场馆可以独立建设虚拟会展, 大中型、有一定实力的会展公司及展馆可借助第三方平台来建设虚拟会展, 小型公司可纳入长期规划之中[4]。

四、研究之不足

研究的论文大多主要集中在运用何种技术来实现虚拟会展, 但对参观者和参展商的驱动力缺乏研究。建设虚拟会展怎样使参展商和参观者参与进来,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会展公司及场馆如何通过建设虚拟会展来盈利, 实施虚拟会展的企业如何架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等, 也没有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虚拟会展良好的前景和强大的优势上, 而对建设虚拟会展不利的方面以及对其他行业造成的影响都没有研究。

结语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 篇5

【述 评】 “少教多学”的思想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追本溯源,自古有之。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有过非常明确的阐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此外,《学记》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两段有关教育的论述,都明确提出了“少教”,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道”、”强”、“开”,切不可“牵”、”抑”,尤其不能事事都“达”。分析其主旨,就是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即“道”、”强”、“开”,而不是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相反,应该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自己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直至悟“道”,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发展到近现代,”少教多学”思想得到了人们更为深刻的认识。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的观点再清楚不过,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观点,与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同。

现代的“少教多学”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研究较早,上世纪四十年代初,Richard Livingstone爵士提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不应该是教师教授的知识量。这种思想其实与后来的深度学习一脉相承,也为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探究教学的倡导者施瓦步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提出“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时能够象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摒弃一直以来那种学生完全由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法。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素质,这种提法,也与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国内外心理资本主流思想文献研究 篇6

一、心理资本理论基础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推孟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早期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着重于研究人的消极或病态的一面,比如习得性无助等。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们发现某些积极的心理要素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消除。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个性特征、积极心理过程等方面。Seligman教授又在2002年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并提倡以心理资本的形式把积极性运用到工作场所中去。

2.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心理学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导致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的出现,POB出现的心理能力必须符合以下科学标准:积极性、以理论与研究为基础、有效的测量、状态类的个体特征。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中,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幸福感、情绪智力和复原力等积极心理要素研究最具有代表性。Luthans在2002年将心理资本的概念拓展至组织管理领域,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狀态。从个体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是促进个体成长发展与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从组织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所起的作用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类似,能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可以说,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是心理资本研究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

3.心理资本的提出和发展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比如,经济学家Goldsmith, Veum和Darity(1998)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在这一定义中,心理资本被看作个体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和对生活的一般看法。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展开了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在这一系列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弗雷德·鲁森斯(Fred Luthans )教授为主导的一系列研究。后来大部分的研究都采用了他们的结构模型。

1.Luthans定义下的心理资本及概念发展

心理资本(简称PsyCap)(Luthans, F., Youssef, C., & Avolio, B.,2007)定义: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

Luthans(2004)认为“心理资本”属于积极组织行为(POB)的研究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将“心理资本”定义为“在积极的心理层面上,满足积极组织行为研究准则的个体特有的心理因素,它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要领,向人们阐明了‘你是谁’的问题,它有助于个人的投资和发展,并且能够通过提高绩效来获得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

2007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又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总而言之,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构成部分(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是类似于状态(state-like)的积极心理力量,而不是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类似于特性(trait-like)的个性特征(如尽责或自尊等),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而且,就个体而言,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外显性”,容易发现、测量和掌握,而心理资本具有更多的“潜在性”,相对难于观察、测量和开发。

2.心理资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关系研究所采用的范式主要分为三类:主效应模型(main effect model)、缓冲效应模型(buffering effect model)和调节效应模型(moderate effect model)。

(1)主效应模型

心理资本对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相关结果变量具有直接的增益作用,其效应独立于其他变量。在目前已有的心理资本影响效应研究中,主效应研究范式是主流。

对于心理资本的分维度研究,Peterson和Luthans(2002)进行的一个初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希望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其管理的工作部门的绩效较高,下属的留职率和满意度也较高。Luthans和Jenson(2002)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希望水平与他们对企业所有权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

Luthans等(Luthans,2005)在其对心理资本的不断修订基础上,验证了中国员工心理资本及分维度对绩效的正向预测,其中心理资本发挥的仍然是主效应作用。另外,仲理峰(仲理峰,2007)在Luthans的心理资本定义下验证了心理资本及其三个维度都与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存在正相关。从对文献的综合回顾看,Luthans的心理资本作用机制均属于主效应模式。图1代表了心理资本主效应模式作用机制图

图1心理资本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2)调节效应模型

nlc202309011911

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资本是通过调节作用来影响结果变量的。例如,Cole (Cole, K.,2006)年以失业员工为对象研究发现,在失业后的主观满意感与再就业的关系中,心理资本起着调节作用,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满意感对再就业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3)缓冲效应模型

缓冲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是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变量来间接地影响个人、群体与组织层面的结果变量的,也就是说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例如,Goldsmith(Goldsmith, A., Veum, J., & Darity Jr, W.,1997)发现,心理资本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还会通过控制点影响个体的薪酬水平。

(4)心理资本在中国

关于心理资本在中国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Luthans等(Luthans,2005)通过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心理资本与他们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都与他们的直接领导评价的工作绩效有正相关,而且,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与他们的工作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些;心理资本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正相关。另外,仲理峰(仲理峰,2007)采用198对中国企业直接领导和员工的实证研究,在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下,验证了心理资本及其三个维度都与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存在正相关,这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取得的结果相一致。另外,该研究还首次明了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

工作绩效的研究综述

3.绩效的概念界定

Borman和Motowidlo(1993)提出了与任务绩效相区别的关系绩效要领。Borman和Motowidlo指出,工作绩效除了包括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以外,还应该包括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 任务绩效是指任职者通过直接的生产活动、提供材料和服务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所做的贡献,它主要受任职者的经验、能力以及与工作相关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关系绩效的定义来源于以前的三个概念: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组织内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POB),和他们自己在研究士兵绩效时发现的,与团体有效性有关但不在技术熟练中的特殊绩效。Smith、Organ等人在1983年提出组织公民行为(OCB),把它定义为职务外行为,主要是对帮助和对组织的责任感。

Van Scotter和Motowidlo(1996)将关系绩效细分为敬业精神(job dedication)和人际促进(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他们让直接上级对975名美国空军机械师进行评价,发现作业绩效与人际促进可以分开,但与敬业精神分不开。

这一定义告诉我们,当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时,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绩效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兩个方面。此完整概念可用图2来表示:

Scotter 和Motowidlo (Van Scotter, J., & Motowidlo, S.,1996)进

图2工作绩效的完整概念

一步将关系绩效分成两个方面: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这两个维度对整体绩效的预测能力超过了任务绩效的预测能力。所以在组织绩效的评定中一定要考虑关系绩效。

4.心理资本与绩效的关系

Luthans等(2005)人的研究表明了心理资本与他们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都与他们的直接领导评价的工作绩效有正相关,而且,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与他们的工作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些;心理资本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正相关。仲理峰(2007)又验证了心理资本和绩效的这一关系。

参考文献:

[1]Borman, W.C., & Motowidlo, S.J.(1993).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In N.Schmitt & W.C.Borman (Eds.),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pp.71-98).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2]Campbell, J., McCloy, R., Oppler, S., & Sager, C.(1993).A theory of performance.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 [J], 35-70.

国内新媒体研究文献综述 篇7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基于网络技术和平台所产生的网络新媒体形式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但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一统江山的局面, 也以其新鲜的模式和创新的思维打破了大众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 为大众传媒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也对传媒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整个新闻传播业界与学界对新媒体的探索和争论也在持续升温。

从2015年刑法第九次修正案对新媒体提出的监管要求, 以及广电总局对新媒体各类节目制作的各种限令, 能够看出国家已经开始用具体的举措表现对新媒体的重视。2016年, 习总书记视察三大央媒, 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的大屏幕前听取微博、微信、客户端工作介绍, 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语音信息, 向全国人民致以元宵节的问候和祝福。在新闻信息发稿中心, 习总书记点击手机屏幕, 通过新华社客户端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点赞。习总书记所到之处, 无一例外地借助新媒体平台。从中释放的重要信号便是新媒体已经成为和传统媒体同样正规、重要的舆论阵地。出于对新媒体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本文综合了近两年来关于新媒体研究的观点, 并对新媒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

二、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一) 新媒体概念

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是研究新媒体的基础。新媒体 (New media) 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 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之后, 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 也多处使用了“new media”一词 (1969) 。由此, “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流行并很快扩展至全世界。当下国内外对于什么是新媒体的观点仍然层出不穷, 没有形成共识。在此列举几种学界较为认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从广义上讲, 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 每一项技术更新发展后的媒介都可成为新媒体。这一概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以“新”这样的时间为划分标准来统摄一类媒体的界定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不断有新的媒体出现, 原本属于“新媒体” 范畴的很多媒体类型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到这一概念之外。对此, 一些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对于新媒体应从其技术特征、生产特征、传播特征等方面去界定和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关于新媒体的科学定义是借助计算机传播信息的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的定义:所谓新传媒, 或称数字媒体、 网络媒体, 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 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 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 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其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和发布者。它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收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 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 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 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上几种观点的共同点都可以总结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它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 显然后者比前者在当前对新媒体定义的议论中赢得了更多的赞同。尽管表述不一, 但无一不使新媒体的概念涵盖这些特点。基于对新媒体的这种认识, 一些学者指出我国产生的新媒体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新兴的媒介, 如博客、微信、门户网站等, 这是以前尚未有过的新媒介;一种是衍生媒介, 即由于新技术的使用, 使原有媒介具备了新功能, 如数字化广播电视、广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比较热门的新媒体不下30种, 而这些媒体形式都属于以上归纳的两种情况之内, 如IPTV、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楼宇视频、移动多媒体 (手机短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 手机报纸等) 、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 其中既有新产生的媒体形式又有原有媒体技术上的延伸。

(二) 新媒体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通过对新媒体定义的界定, 以及当下新媒体形式的举例和分类, 能够从中总结出新媒体所具有的特征如下:

第一, 新媒体首先是建立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媒体。没有网络和数字技术支撑, 电视、手机、电脑都不能称作新媒体。

第二, 信息的呈现方式为多媒体。当下, 门户网站上的新闻都是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注重交流与反馈的。传统媒体的报刊时期, 人们运用眼睛阅读文字;广播时期, 人们运用耳朵听到声音;电视的出现综合了视听, 人们可以看到图画文字并且听到声音, 每一次媒体变革的进程都延伸了人类的感官系统, 即麦克卢汉提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新媒体的出现是对原有媒介的缺陷进行进一步补偿的过程, 即保罗·莱尔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 新媒体在功能上补救了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不足, 以“集成化的平台优势整合了文字、声音、光影等人类以往所有的传播手段, 而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出现, 又补偿了电脑上网移动性不便的缺点, 使传播方式进一步整合, 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应运而生, 也使媒介的发展趋向于交互式, 人们也能够从自媒体的运用中得到即时反馈。

第三, 全天候、全覆盖也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特征, 只要你手中具备数字终端, 并且有网络连接, 电量充足, 新媒体即能保证受众每时每刻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在这个层面上, 新媒体淡化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颠覆了原有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介都无法做到的。

第四, 边界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此吴征认为: “相对于旧媒体, 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通信) 之间的边界, 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 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第五,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过程中的 “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分众化”。

三、新媒体发展现状与前景

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媒体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冲击。 预计未来几年, 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兴, 市场的平均增速超过35%。关于传统媒体的悲观性预言早就已经出现。比尔盖茨和默多克都曾经宣称: 报纸还有40年的生命;日本《每日新闻》的总编在《报纸消逝的日子》一书中预测:报纸将在2030年消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宣称:美国报纸的历史将于2044年10月终结。凡此种种说法或许有些耸人听闻, 但新媒体将占据未来传媒产业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无可置疑。2015年以来, 国家更加重视新媒体的发展, 积极投入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 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这是新媒体发展非常有利的因素。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 传统媒体不应坐以待毙, 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分析、应对。这种应对不应该以敌对的态度进行排斥, 因为任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都是一种趋势。 而是应该直面新媒体的崛起, 积极分析对比, 以新媒体之长补己之短, 寻找自己的优势并深入挖掘, 也要从更深的层面上积极寻求与新媒体的互补与融合, 在这场媒介变革中实现互利与共赢。

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与平衡当中, 已有不少尝试的先例: 2004年7月, 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诞生;近几年《开啦》等电子杂志也在与新媒体的对接中做出了尝试; 各大传统媒体纷纷设立微信公众号, 在机构内部设立新媒体部门配合传统媒体信息发布, 这些举措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或者说新旧媒介的融合已经处于一种无法后退的发展进程中, 怎么实现这种转变, 怎样发展好新媒体, 怎样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研究的问题。

新旧媒介融合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新旧媒介融合是未来传媒业发展以及学界关注的热点。新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与传统媒体互相依靠、互相借助是大势所趋。因此媒介融合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窃密与失密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散布色情淫秽文字影像等问题。现将学界所研究的问题列举如下:

第一, 网络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其中包括网络媒体的发表权问题、网络媒体的数字化复制权问题、网络媒体的下载和印出引起版权行使问题、关于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问题、 多媒体网络的法律保护、关于数据库的版权保护等问题。

第二, 网络媒体的信息安全性问题。

除以上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网络安全问题外。新媒体还带来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问题:

第一, 如何在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的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 基础设施及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

第三, 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第四, 市场的制约。

第五, 法规与规范的滞后。

第六, 技术制约。

第七, 国内网络媒体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新媒体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以上提到的国际性的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问题, 应同时从法律法规措施和技术措施入手。对于网络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虽然世界各国已对此予以相当关注, 1996年国际版权组织关于版权与邻接权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关电子出版物版权的世界公约——《世界版权组织版权公约》和《世界版权组织表演、唱片公约》, 但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尚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 应进一步健全新媒体版权法律法规。

对新媒体的信息安全性问题。首先应从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存储安全性、入网安全性、权限安全性、防火墙安全性。从法律法规方面, 中国国家保密局于2000年1月公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加强制度建设, 加大人员和技术投入, 普及网络安全教育。

针对新媒体给中国带来的特殊难题, 在舆论导向方面, 习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三大央媒时, 明确指出“不仅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 都市类报刊、新媒体同样也要讲导向”。这就明确规定了未来新媒体发展的导向。在制度体制、 思想观念、市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约, 还亟待国家出台相应的措施, 为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排除障碍。

六、结语

新媒体借助网络与数字技术, 正以核裂变式的速度不断延展、交错、包容。随着国内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 一幅基于新媒体的巨大网络人际关系图谱正在形成并不断扩大。新媒体是未来媒体的主流, 对新媒体的研究课题也在不断增加并深入。对新媒体的不断争论与探索不仅能够为媒体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最适合的道路, 也势必会衍生出对其他产业以及其他学科的探讨与发展。对新媒体的探究不能停, 在这场媒介革命中, 更多的探究会进一步充实和延展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

摘要:近十年来, 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媒体产业蓬勃兴起, 发展到今日已呈现出势不可挡之势。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 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存亡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在传统媒体仍占据半壁江山、传统媒体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情况之下, 对新旧媒体的争辩之声持续不断。对新媒体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因此, 新闻传播学界以及业界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人员关注于新媒体发展研究, 其认识与结论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基于对国内有关新媒体研究的论著的阅读、总结、分析, 梳理了我国目前新媒体研究的状况, 综述了目前新媒体主要的研究方向, 探讨其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与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管控,媒介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2-18.

[2]包冉.新媒体:从被时代到我世代[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1-30.

[3]孙绍谊.新媒体与文化转型[M].上海三联书店, 2013:1-589.

[4]谢耘耕.新媒体与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354.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1:200-321.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8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试图梳理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脉络。以“核心素养”为篇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截至2016年6月2日,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文献篇数分别为40篇、59篇、242篇、370篇,逐年增多。可见,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刚起步,但将逐步深入。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关于我国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即解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研究,即解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除此之外,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贯穿其中。

一、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建立

2013年5月16日,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表明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式揭开了帷幕。在这之前,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围绕国际组织与国外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而在这之后,更多的学者对于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给予了关注。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介绍

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初期,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对国外核心素养体系的介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娜研究员在2013年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De Se Co项目“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主要包括了De Se Co项目开展的背景、发展脉络、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界定与遴选核心素养的过程等。[1]她随后在2015年发表文章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相关研究,突出强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基于人本主义,关注弱势群体,以终身学习的视角研究,并且十分强调21世纪素养。[2]

除了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也是学者着重关注和借鉴的组织。文章《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3]对欧盟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以及过程进行了较早的介绍,随后,文章《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4]进一步对欧盟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评价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了很多启示。

受到国际组织对于核心素养研究的影响,在21世纪初,各个国家开始依据本国国情着手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并相继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无论是美国的“21世纪技能”,还是日本的“21世纪型能力”,每个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都有着相似的特点,即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对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使我国研究者更加明确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分析不同国家核心素养体系的特点,对于“21世纪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在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评价建议等方面的经验也给我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很多启发。

(二)核心素养内涵讨论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随着“核心素养”概念越来越被人熟知,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讨论也逐渐增多。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教授等人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我国核心素养制定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较早的探索。他们从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他们从我国教育目标的嬗变出发,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三条价值定位。除此之外,还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为框架,对世界各个组织和国家的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启示,提出了我国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建议。[5]

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首先是对于“素养”的解读。许多学者将“素养”拿来与“素质”“能力”“技能”等词语比较,以突出“素养”具有综合性且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出来。其次是对于“核心”的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跨学科以及综合性”。有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6]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基础性”。有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核心’,指向事物本质,对事物全局起支撑性、引领性和持续促进发展的作用。基础性是核心素养的最根本特性”。以上学者的观点与国外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基本类似。

有研究者综合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的界定,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科角度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我国的现实需求和教育实际,将其定义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7],并从目标、性质、内容、功能、培养、评估、架构、发展和作用评估上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概念解析。

(三)我国核心素养体系的确立

在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时,不同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基于各自的社会现实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思路。而我国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思路,通过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实证研究,以期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供建议。[8]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稿)》公布,意见稿中列出了九大综合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划分,细化出25项素养。我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了具体的回应。然而“核心素养”应如何落实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五个统筹”,是未来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中课程标准制定及学科核心素养确立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由于各国或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在课程改革中落实核心素养体系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有研究者认为,主要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9]也有人将模式分为直接指导型与间接融通型。其中直接指导型的有新西兰、法国等。这些国家在21世纪初就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并以立法的形式正式颁布了新课程。而间接融通型的国家是指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以互补的形式逐渐渗透进课程标准中,例如美国的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努力通过通融的方式建立核心素养指标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之间的联系。

除了对国外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围绕如何在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传统上,课程设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课程设计大多始于、至于学科知识。事实上,学科课程只局限于学科领域,没有关注更上位的统领性素养。”[10]这种课程设计与上位的总体教育目标是分离的。因此,提出每门学科课程都承担起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责任,而且不同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独特贡献。与之类似,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我国学者对于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是达成一致意见的。

(二)学科核心素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编制学科课程标准,引发了涉及世界的“标准驱动”的教育改革运动。此运动的重要标志是研制国家级或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既要关注教育目标等统领性概念,又要基于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来制定。因此也就有了学科素养模型的提出。

国内对于学科素养模型的研究尚少,更多的讨论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科素养。以数学学科为例,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研究者通过对国外关于“mathematical literacy”“numeracy”的文献整理,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就当前而言,人们对于“numeracy”和“mathematical literacy”这两个词语基本上是不加区分的。如果说在早期,“数学素养”曾被等同于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那么现今人们所采取的就是一种更加广泛的视角,即同时覆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不同的成分或维度。第二,尽管存在多种不同的研究立场,但对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高度关注可被看成所有这些研究的又一共同特点。[11]并且,该研究者认为,在积极提倡“走向核心素养”的同时,要防止纯粹的“口号操作”和“文字游戏”。

如今,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暂时将数学核心素养定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并为每一个素养列出了具体的表现水平。从这个结果来看,我国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是从学科视角界定的,非常强调学科领域素养的重要性。而对于通用的、基础性的素养则没有明确涉及。针对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正在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很少。但是,关于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可以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提供思路和方向。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一种是从“大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另一种则是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必然出现两者的冲突和融合。

三、核心素养课程设计及实践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围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仍处在课程标准的研制阶段,即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为“整合课程”。

从2010年起,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开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学校将“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五大素养定为学校的核心素养,并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研制出《质量目标指南》和《课堂乐学手册》,搭建了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之间的桥梁。[12]有研究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做三方面的努力:第一,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第二,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基于这三个努力方向,顾明远教授认为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对于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价值引领的意义。[13]显然,这是从“大教育”的观点来对“1+X课程”进行的积极的评价。关于“整合课程”,有研究者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该研究者认为:“整合课程决不应被理解成相关内容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对象的共同本质或内在的统一性。”[14]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目前还较为欠缺,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这也是今后教育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四、总结及展望

(一)理论探讨居多,实证研究缺乏

无论是从“大教育”的视角,还是从“学科教育”的视角,都应该避免过分拘泥于表面的概念辨析,而导致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概念混乱。明确“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正确的指导实践才是教育改革的归宿。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避免过于频繁地去提出各种新的口号,同时又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清楚的解读,从而很容易给人留下‘玩弄文字’的印象,并必然地会对实际工作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除此之外,有许多研究者追随“核心素养”的潮流,无论是哪种研究领域,都希望加上“核心素养”的“帽子”,而研究本身却缺乏新颖之处。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测量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已经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学业质量标准则成为核心素养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基于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对评价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胜任评价的任务。因此,无论是对于开放题编制,还是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都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实践与基于核心素养的师范生培养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进,有许多走在改革前沿的学校已经构建起自己学校的核心素养框架。虽然他们的实践还不成熟,但是却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关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虽然不多,但是也有许多尝试。然而,关于核心素养的师范生教育研究却几乎没有涉及。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教师,如何教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呢?因此,如果从预备教师的培养着手,则可以从源头培养出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新一代教师,从而也可以更快地融入课堂。

摘要: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于核心素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起初的国际比较研究,到我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的编制,即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到一线学校尝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经历了从上至下,逐步细化的发展过程。今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仍会继续深入开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测量、课程教学、师范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讨论。

国内外预算松弛研究文献综述 篇9

国外预算松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预算松弛研究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对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预算松弛行为的消除及对策等做了广泛深入的分析。

Merchant(1985)提出,预算松弛是在一定范围内总预算与必要预算的差额。Mann(1988)指出,预算松弛就是低估收入、高估成本,以使预算目标更容易实现的行为。Dunk(1998)和Nour(1998)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有意低估的收入或低估的生产能力、高估的成本费用。从以上国外学者对预算松弛的定义可以看出,预算松弛是预算执行者在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低估收入、高估成本费用,以使自己完成目标更为宽松,进而有利于业绩评价。

本文以“预算松弛”为关键词,2013至2015这三年为时间区间,对国内外核心期刊进行检索。中文期刊一共40篇,外文期刊一共12篇。

二、国外预算松弛研究现状

De Baerdemaeker,Jolien;Bruggeman,Werner(2015)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on theory)和组织承诺理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ory),对西欧地区247个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管理者的参与战略制定程度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参与战略制定程度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低。

Rasmussen,Arleta(2015)从行为管理会计和行为经济学两个角度对信息不对称下的报告行为(reporting behavior)进行了文献综述。

Douthit,Jeremy D.;Stevens,Douglas E(201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上级有绝对权威时,诚信对预算草案的影响是稳健的。该研究帮助解释前期实验研究的结论以及认清了诚信在参与预算设定中的角色。

在公布部门,预算偏差是一个重要的绩效维度。Johansson,Tobias;Siverbo,Sven(2014)对196位瑞典市民调查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如果出现大量预算动荡,公共部门组织将得益于紧缩预算控制,但是如果预算动荡是偶尔的,紧缩预算控制对预算偏差没有影响。这篇文章的最大贡献在于评价环境和紧缩预算控制的影响是否适用于预算管理。

Kramer,Stephan;Hartmann,Frank(2014)基于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通过对127家德国公司的管理者进行调查,发现从上至下的目标设定方式增强了经济交换,降低了预算松弛,从下至上的方式增强了社会交换,提高了业绩。

Aranda,Carmen;Arellano,Javier;Davila,Antonio(2014)搜集了一家大型旅游零售商176家分支5年的数据,发现了相关目标设定(relative target setting)现象。

Heinle,Mirko S.;Ross,Nicholas;Saouma,Richard E(2014)发现无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如何,从上至下的预算发生的代理成本始终比从下至上的预算低。我们利用我们的模型解决了与预算程序、预算松弛和绩效相关的实际矛盾。

Shafir,Eldar(2014)基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验证人权法案中“持续不断地提升生活水平”这一权利的重要意义。作者把箱子比作人们的预算,大箱子代表富人,小箱子代表穷人。实验研究发现贫穷不仅直接影响人,还会间接影响人。如你无法减少生活必需品,可箱子又有限,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物品在箱子内的摆放。

Glaser,Markus;Lopez-de-Silanes,Florencio;Sautner,Zacharias(2013)利用业务单位计划和实际的分配数据和对于业务单位CEO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跨国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发现意外之财来自于资本错配。这篇文章贡献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公司内和某个导致无效率的重要渠道中资源配置中的矛盾。

Langevin,Pascal;Mendoza,Carla(2013)研究管理控制系统的公正性如何降低不道德行为以及什么样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够提升管理者觉得他们受到公正对待的认知。这篇文章的贡献在于设计出了可行性的假设来衡量管理控制系统的具体维度与感官上的公正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降低预算松弛和数据操纵。

三、国内预算松弛研究现状

1.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研究

郭方成,刘爱杨,单淑玲(2015)以2009-2012年披露了预算数据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的几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预算松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松弛;公司规模越大,预算松弛程度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高,预算松弛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欧佩玉,孙晓毓,徐文娟(2015)引入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传统的预算松弛影响因素相结合,研究马基雅维利主义个性特征与信息不对称、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所产生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增加对社会压力的测量,并研究社会压力对预算松弛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基于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压力和下级个性特征都会对预算松弛产生影响。企业在预算管理实务中,除了强化信息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改进报酬模式以外,还应该关注员工的内在心理,依靠人的心理因素来有效减少预算松弛。

韩芳、高严(2014)以权变理论为视角,提出了基于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和个人因素的预算考核与预算松弛具有正相关关系研究假设,为了验证该假设,其对国内12所高校的EMBA班学员及MBA在职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基于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和个人因素的预算考核的程度越高,预算松弛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且预算考核和预算参与、信息不对称这一经典组合的共同作用,会导致较高水平的预算松弛。

邓德强、刘昊天、谢华、苗霄玮(2014)以差异调查和道德认知作为外在控制和自我控制的切入点,并探讨两者对于预算松弛这种越轨行为的抑制作用。其采用了实验研究方法,以已接受了预算相关课程的学习的南京某大学会计专业22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发现差异调查对于预算松弛具有抑制作用;特定生产情境下的"情境性道德认知"对预算松弛起到抑制作用,而一般情境下的"普适性道德认知"并不能明显抑制预算松弛;差异调查与特定生产情境下的"情境性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他们对于预算松弛的作用呈现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叶建芳,何开刚,沈宇星(2014)通过手工收集2006年至2011年的预算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中预算的绩效考评功能,研究了预算考评与CEO变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CEO变更的概率与预算完成程度显著负相关,与该上市公司能否达到预算目标也显著负相关,并且这种预算考评功能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有企业高管操纵预算的手段,即预算松弛和盈余管理,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预算弹性更大;相比于其他国有企业,预算微达标的国有企业更多地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提高销售收入,从而达到完成预算目标的目的。

董霁旋(2013)基于权变思想,考虑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管理层出于对自己在职消费的考虑而产生预算松弛的可能性。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三个假设。实证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一股独大”股权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到管理层手中,而较低的货币报酬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有更大的动力去利用其拥有的控制权增加其隐形薪酬,即在职消费,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其运营公司的费用就是增加隐形薪酬的手段之一。

于团叶,陈鲁(2013)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70家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等理论,研究家族企业的家族特征与预算松弛。研究结果表明:预算松弛程度与该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有着明显的关系,并且在家族企业中企业是由第一代经营还是由第二代经营对预算松弛程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家族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也会对预算松弛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热娜古丽·卡德尔(2013)以制造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度公开数据为样本,从战略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外部竞争、预算松弛与审计费用关系。结果显示,外部竞争越是激烈,公司治理越有效,从而代理成本越低审计费用也就越低。企业预算松弛程度越高,审计费用也越高。

2.预算松弛产生原因研究

张岚(2015)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预算松弛现象,分别从完全契约理论及不完全契约理论两个角度,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科研经费预算松弛的控制策略。

刘鹏(2014)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对预算松弛进行探讨,认为组织的非理性为预算松弛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预算松弛的本质是预算执行者主观意识外化的体现.通过对预算目标形成过程的动态博弈分析,发现预算松弛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预算执行者在目标强调、环境不确定性、棘轮效应等因素的刺激下,为追求额外收益隐藏私有信息而造成的,进而提出了治理预算松弛的4种措施。

黄同鹤、谢志华(2014)从委托人与代理人(或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层面、外部环境层面、企业层面、预算管理机制层面四个方面总结并追溯出预算松弛行为产生的终极原因——人的因素和集权与分权,并提出"三个转变"和"一个制度"的解决思路,即从责任导向向利益导向转变、从集权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转变、从最高预算标准向最低预算标准转变和实行累进分配制。

目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无法彻底摆脱长期以来运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企业自身已形成由上至下的固定指令传递模式,而这种组织方式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链条长度,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不尽不实的扭曲现象。上级、下级目标有所不同,下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会完全按照预算完成工作从而导致预算松弛。鉴于此,罗敏(2014)基于组织视角分析企业预算松弛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周倚帆(2013)分析现代企业预算松弛的产生原因,分主观和客观。主观原因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下属的预算参与给预算松弛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客观原因有五大点,上下级目标不一致或目标不清晰,信息不对称,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防备上级更进一步的加码和缓解以预算指教评价业绩造成的压力。

刘运国,蓝希华(2013)以A燃气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松弛为研究对象,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产生预算松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A燃气集团公司改善预算松弛提供了解决办法,即实行能够改善预算松弛承德的预算参与制度,科学地制定预算目标,简历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完善信息资料收集渠道。

赵振智,刘宏江(2013)从油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出发,分析油田企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超越预算、作业预算与企业文化建设来改进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油田企业对刚性预算的强调,不合理的目标难度及激励机制都刺激了员工自利心理的产生,导致预算松弛现象的产生。

王艳丽(201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预算博弈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预算松弛的产生及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

3.预算松弛对策研究

企业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经营环境激变,预算管理在新的经济环境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面临多方质疑和批评。蒋颖,吴拓华(2015)从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人的因素、预算增值与资源配置、预算管理工具以及预算管理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系统论和权变理论,对企业破解预算管理突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总体思路,并从预算管理文化、预算诊断改善、作业价值链增值、预算优化整合和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提升有所裨益。

黎精明,韩武策(2015)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日常维护支出预算定额的编制无法反映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的现状,构建了相应的预算模型以期改进。作者以WH高速公路为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预算模型能有效地反映高速公路日常维护支出的实际情况。

龙英,韩光宇(2015)从分析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何炜(2015)以某中央级事业单位为例,在分析其预算特点的基础上,从分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四个环节入手,探讨当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分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王瑞燕、吴荷青(2014)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阶段分析了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和治理政策,认为预算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预算松弛问题。预算松弛不仅与预算参与有关,还受到信息不对称、预算强调、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作者认为企业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该站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预算松弛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黎精明、张正凯(2014)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管理处生产性电费预算松弛的局面及其难点问题,提出了生产性电费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思想及其改进办法,进而构建了生产性电费预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HZ高速公路为例对预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预算定额标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生产性电费预算松弛的问题。

李晶晶(2014)文章通过论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涵义和目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杨驰(2014)基于A研究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企业化运营科研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的管理重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胡挺,易雪飞,余馥佳(2014)分析了目前中小商业一行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小商业银行战略、预算、绩效为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借助平衡计分卡,超越预算,ERP企业资源管理等思想,构建一个包含战略学习、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三大循环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并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预算考评、预算基础支持体系等流程的有效实施来保障银行战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有机融合、精细化管理得以落地实施。

蒙亲绒(2014)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结合自身高校财务工作经验,认为高校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成本补偿机制以及与预算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的不完善助长了预算松弛的发生,提出高校首先应该从"人"出发,构建预算文化,同时通过设计利益制衡制度、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引入更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为防范预算松弛提供制度保证,以优化高校预算管理。

李兰香(2013)详细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引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许媛芳,李定清,伍婷婷(2013)从预算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分析了预算松弛的动因,并提出治理预算松弛的方案。

王玉,高严(2013)利用Hofstede(1991)的五个文化维度作为工具进行理论分析,探索多样性的组织文化如何影响预算目标设定,并通过它影响预算松弛。

张梓熳,苏孟锋(2013)根据不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介绍构建集团公司预算博弈模型的前提假设,展开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沈慈,高严(2013)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了解预算卸责对组织的危害,探讨组织文化、预算激励与预算卸责三者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分析组织文化如何影响预算责任人,预算责任人又是如何通过预算激励来减少预算卸责的。

叶青松,陆莹,陈丰(2013)针对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预算松弛行为,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如何控制高校预算松弛的对策建议。

彭培鑫(2013)根据高校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内容对公办高校预算松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探究公办高校预算松弛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强信息沟通、对项目支出采用精细化管理、发挥声誉的约束作用及构建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降低公办高校预算松弛程度的改进措施,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四、总结及建议

从研究方法上看,我们发现40篇国内预算松弛相关研究中,问卷调查研究的文献2篇,档案研究6篇,实验研究2篇,案例研究3篇,27篇规范类文献,占比达67.5%。国外相关文献基本采用调查研究或是实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看,国内有关预算松弛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通过对比近三年国内外预算松弛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现有研究文献重规范轻实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预算数据有限,预算信息属于内部管理上的信息,一般不向外披露。相比之下,国外有关预算松弛研究就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数据来源上都比较成熟,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具体、细致。

国内外教师效能感文献综述 篇10

关键词:教师效能感,量表,影响因素

1977 年,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认为是“个体对达成某种结果所具有的信念, 把握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与此同时, Gibson (1984) ect. 也得出证明:一般效能感反映出结果预期, 个人效能感反映出效能预期。从此, 研究者们开始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效能感 (杜秀芳等, 2002) 。在此框架下, 研究者们希望编制出更精确的量表, 比如Bandura于1997 年编制出有30 个项目、7 个分量表的测试, 但是没有对该测试进行信度和效度研究;其中最为成功的是Gibson和Dembo于1984 年编制的教师效能感量表, 在研究上被广为接受;特称恩- 默兰 (Tschannen-Moran) 于1998 年提出一种新的教师效能感研究模型, 并在Bandura量表基础上, 编制出俄亥俄州教师效能量表 (OSTES) 。

除了教师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与测量量表之外, 国外的相关研究还集中在影响因素方面。这些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有: (1) 学校因素与教师效能感的关系, 如Moore&Esselman (1992) 的研究认为在良好学校氛围中, 教师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均显著高于学校氛围较为压抑的教师;Woolfolk&Hoy (1993) 认为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因素包括制度完整、校长影响、学校支持、学风与对学术重视等方面; (2) 控制点与教师效能感的关系.Roddenberry (2010) 以159 名大学生为被试, 研究在压力, 疾病和使用医疗服务方面, 控制点与自我效能感的缓和作用, 结果显示, 拥有更大压力的被试, 外部控制点越高, 自我效能感越低;Severina (2011) 研究远程教育中学习取得成功的一些心理因素的作用, 研究以115 名专业教师为被试, 结果显示, 内部控制点与教学成就有显著相关, 自我效能感与控制点呈显著相关; (3) 教师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如Giske&Sundsli (2012) 从工作投入, 工作满意度方面对教师效能感进行研究, 结论显示, 合理工作投入, 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

国内学者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开始于90 年代 ( 刘影, 2010) 。在国内, 学者们关于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包括量表编制与测量、影响及相关因素、理论综述、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及研究不足与建议等方面。

在量表编制与测量方面, 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有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 (1995) 参考《教师效能量表》 (Gibson, 1984) 与《个人教学效能量表》 (Ashton, 1985) 编制并测量的《教师教学效能量表》, 马占勇 (2005) 编制并测量的《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黄喜珊 (2005) 对《教师效能感量表》 (Hoy&Woolfork, 1996) 进行的中文版编制与测量, 以及赵守盈等 (2012) 测量编制的《教学效能感量表》。

在教师效能感影响及相关因素上, 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探讨。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 (1995) 从人口统计学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指出教龄对教师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工作时间越长, 一般教育效能感越低, 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但是学历, 性别对教师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李莹, 朱新秤 (2010) 针对广州八所高校, 对影响教师效能感的教师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根据回收的482 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总体教师效能感显著相关, 但除了教龄外, 性别, 职称, 学历, 学校等因素对教师效能感均无显著影响;王丽娟, 刘婷 (2012) 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教师个人效能感随教龄的增加而提高;辛涛 (1995) 等从学校环境因素对教师效能感进行研究;王喜珊, 王才康 (2004) 分别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对教师效能感进行探讨, 指出在外部因素方面, 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从内在因素看, 应对方式对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个人教学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一般教学效能感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赵永福 (2002) 研究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刘晓明 (2004) 探讨了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认为高教学效能感能减缓职业压力的作用。学者们还就教师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李永鑫等, 2005;刘毅等, 2009;张婷, 2013, etc.) 。

国内对教师效能感理论综述也较多, 如王晶 (2008) 从教学效能感概念与结构、影响因素、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理论综述;魏源 (2008) 对自我效能感理论来源、测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张何苗等 (2011) 的理论综述中探讨了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及作用模型, 并指出已有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进行相似文献综述的研究者还有石伟, 连榕 (2001) , 杨敏生 (2007) , 苏薇 (2011) 等。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效能感的调查研究与对比研究覆盖面较广——有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 (郑荣双等, 2011) , 对小学教师的研究 (王大涛, 2011) , 对中学教师的研究 (李夏妍等, 2008;孟勇, 2008;李志鸿, 2008) , 对高校教师的研究 (马玉雪, 2008;于家洁, 2010) , 也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 (刘在花, 2006;付伟等, 2012) ;有着对不同学科进行研究, 如语文 (祖秉钧, 2011) 、体育 (矫镇红, 2009) 、思想政治 (何昭红, 2009) 、临床护理 (巩小军, 2008) ;有对欠发达地区教师进行研究 (王珍平, 2009) , 有对农村地区教师进行相关研究 (彭红兵, 2008;江新开, 2010) , 也有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效能感特点的研究 (李锐等, 2004) ;此外, 在对比研究方面, 有着关于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教师效能感的对比研究 (金泽勤, 李祚山, 刘晶, 2007) 、关于中小学名师与普通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比研究 (李义安等, 2010) 以及专家- 新手型教师效能感对比研究 (罗晓路, 2000;吕海龙, 2009) 等。

关于教师效能感研究不足与建议方面, 有学者认为要加强对教师效能感定义与界定的研究 (王晶, 2008;江淑玲等, 2009, 张何苗等, 2011) ;也有学者认为要加强教师集体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王晶, 2008;赵四鸿, 2010) ;此外, 教师职业不同阶段教师效能感的发展不够明晰 (江淑玲等, 2009) , 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 (赵四鸿, 2010) , 教学效能感的迁移问题 (邝宏达等, 2010) 也被作为研究不足之处提出, 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高四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效能感研究[J].外国语文, 2011, 5.

[2]谌启标, 柳国辉.西方国家教师效能研究发展述评[J].教育研究, 2011, 1.

[3]张何苗, 肖群枝, 王娜.教师效能感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5.

[4]王晶.国内外关于教师效能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8, 4.

[5]赵崇莲, 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31.

[6]邝宏达, 邓稳根.教师效能感测量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8.

国内文献 篇11

关键词:区域品牌;营销;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084-01

1 国外区域品牌营销的研究综述

凯文·来恩·凯勒(2003)认为,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并可以进行营销活动。Martinovic认为,区域品牌营销就是为区域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中创造的附加值。英国学者Hankinson(2001)发现,区域品牌在城市规划、零售、旅游部门的营销中可能存在不同部门产品、同一部门产品以及营销组合等方面的冲突。

2 国内区域品牌营销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区域品牌的专门研究刚刚开始,这种研究更多的是沿用传统的产品营销理论框架来分析区域品牌营销。我国学者对于区域品牌营销的研究,大体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 对区域品牌营销主体的探讨

品牌的拥有者不一定只属于某一个企业,也可以属于一群企业。区域品牌是指某地域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张屈征等(2003)就区域品牌的产权特点进行了说明,认为区域品牌的产权模糊与区域利益共享两大产权特点具有内在联系,产权模糊使权力可以区域共享,权力共享又使产权不可能为某一企业所独占,从而使产权模糊的特点得以保持。张挺、苏勇等(2005)则重点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区域品牌的营销一般由地方政府投资,区域内的企业和民众共同受益的一种公共投资。甘峰明(2006)就对区域品牌产权的模糊性、区域利益共享性进行了说明,认为区域品牌为一个地区所有相关企业共同拥有,但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区域内任一企业都不能独占这一品牌权利。

笔者认为,区域品牌产权的模糊性和利益共享性决定了区域品牌营销主体的多元性,即地方政府、区域利益相关者(行业协会、集群企业等),并且各主体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第一类:国家、城市、区域品牌。形成过程:区域资源—区域优势—区域品牌。

第二类:产业集群品牌。形成过程:产业集群—产业扶持—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品牌。

第三类:传统区域品牌。形成过程:a.自然资源(地理,气候,物质)—品牌建立与维护—区域优势;b.人文资源(文化,概念)—品牌形成—品牌的维护。

2.2 关于区域品牌营销的内容

夏曾玉、谢健(2003)以温州区域品牌建设为例,在对比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分析了区域品牌的特性,提出了發展区域品牌的必要性。黄晖(2005)指出区域品牌更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的生存和繁衍。蓝光喜、侯可(2006)也认为,区域品牌的定位要体现区域产业集群的特色。余伟萍(2007)指出品牌内容中应该体现个性、精神气质、人格化表现。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得出区域品牌营销与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产业集群是塑造区域品牌的载体,区域品牌营销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保证。

2.3 区域品牌营销的手段和方式

魏守华、邵东涛(2005)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区域营销可以形成具有持久效应的区域品牌,并通过电子商务降低成本,使专卖店获取一体化垄断利益,改进区域营销方式。王建满(2006)直接指出要重点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化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挥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群体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王庆(2008)区域品牌首先需要品牌定位培育和品牌形象培育。比如政府、组织、专家等的积极参与讨论,媒体的广泛应用与宣传。陈北东(2010)提出品牌发展三大路径:调整集群内企业关系,建立内部机制;创造品牌外部良好技术、政策等环境;增强技术、人文、品牌核心竞争力。

3 结语

在综合以上观点基础上,笔者认为,区域品牌营销的手段和方式主要有:利用电子商务所进行的网络营销;利用原产地形象、集群特色、节会进行区域品牌形象营销;集群企业的合作营销;围绕核心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与延伸产业链所进行的内部营销等。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篇12

一、物流金融相关概念

融通仓最早作为物流企业的创新业务, 主要目的在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寻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高且可抵押的不动产有限, 使得动产融资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可行的一种融资方式。随着动产质押融资的发展, 2002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首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 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 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文章同时阐述了融通仓的两种运作模式——金融机构授信额度模式和信用担保体系模式。在模式一中, 由于得到了银行的授信额度, 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 简化了金融机构繁琐的审批程序, 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与此同时, 作者认为融通仓的作用不光是成为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的桥梁——提供优质的监管服务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同时应兼具信用整合与再造的功能。这一功能通过融通仓直接为中小企业申请质押贷款提供担保, 以及组织中小企业联保、互保等方式, 间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 从而构成作者阐述的融通仓的第二种模式。在此后的相关研究中, 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剖析。如2004年, 杭州商学院的郑绍庆就对融通仓融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年, 西南财经大学的李静、雷杨又对开展融通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阐述。融通仓理论成为早期国内物流金融领域的标志性理论成果, 对此后的研究与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物流金融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 (2004) 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 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并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从此, 物流金融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使得“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同时这一定义方式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 在现有学术文章中基本都是引用这一定义。

在物流金融领域实践与研究中产生的另一重要概念是物流银行, 最早产生于广发银行2003年推出的“物流银行”业务。其业务目的在于利用有实力的物流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将银行、生产企业以及多家经销商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封闭运作, 从而打破地域束缚, 在不同地区开展动产质押业务, 保证了企业及经销商资金的有效融资、快速汇划和物流公司及时配送服务。从原理与思路上来说, 物流银行与前面提到的融通仓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物流银行是从银行角度, 寻求商业银行在专业化管理方面不足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银行、物流公司、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的多方共赢。

二、物流金融研究发展概述

(一) 物流金融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2004年, 邹小芃、唐元琦从物流产业角度, 提出现代物流金融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物流设施的投融资、物流保险和结算支持三个方面。其中融资职能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票据融资、实物融资、技术融资以及建立物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时, 在实际运作中, 物流企业的责任风险一直伴随业务全过程, 因此急需物流保险提供一种或多种涵盖物流链各环节的配套保险解决方案, 从而为物流企业分散风险, 提高运营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 保险公司应根据物流业务的不同整合各种险种, 为物流企业量身定做恰当的保险产品组合。这种从三项基本职能的角度阐述物流金融内容的方法被普遍使用。另外的分类方法还有如2005年, 银川亚太物流研究中心的袁红和王伟是将物流金融服务概括为物流金融、物流银行和物流保险三种基本类型。虽然划分方法稍有不同, 但不同文献阐述的物流金融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对于物流金融的基本运作模式, 《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005) 一文中将其分为三类——垫付货款业务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 此分类形式是基于物流金融的三种基本运作流程。2006年, 天津财经大学的李蓓又从进出口贸易角度, 将物流金融相关模式分为进口业务模式与出口业务模式, 并进一步将进口业务模式划分为信用证合作模式和现货质押模式两种, 又将出口业务模式划分为出口前短期打包贷款和出口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2007年, 天津财经大学的巫钢和姚伊娜从物流金融与期货交割结合角度将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分为买方客户受信和卖方客户受信两种。并认为, 由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相比, 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标准化的条款, 在期货交易中引入物流业务, 既可以降低物流金融业务风险, 增加客户价值, 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 问题及对策研究

早在1992年, 中国储运总公司就开始尝试仓单质押业务, 并于1999年率先正式开展此项业务, 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 现已为近500家企业提供质押融资监管服务, 累计金额达150亿元。公司总经理洪水坤 (现诚通集团总裁) 指出, 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仓单融资业务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合同条款, 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另外物流公司资质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 防止仓储公司与申贷企业合伙瞒骗。就当前存在问题, 洪水坤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拟定有关银行仓单质押融资的业务规范、仓储公司监管规范、仓储公司的资质审查制度、仓单标准及收费标准等;同时建议国家扶持物流企业发展为专业的监管公司, 并给予与担保公司同样的资本金等方面的支持。

2005年, 上海大学的储雪俭、梁虹龙提出目前我国金融物流信贷风险防范中的主要难点, 其中包括: (1) 风险承担主体之间风险收益不对等加大了风险隐患; (2) 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3) 银行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经验不足, 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相对落后; (4) 配套环境的制约会使风险防范手段效果弱化。并针对以上几点提出建议: (1)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 完善风险预警的基础条件; (2) 建立和健全物流市场体系, 完善防范物流金融信贷风险的市场环境; (3) 贷款制度创新与操作环节规范并重, 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4)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法律制度基础。从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者认同物流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问题, 其中核心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另外, 关系处理与效率问题也是主要的讨论点之一。而对策研究方面, 主要集中于政府的扶持、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物流网络化建设, 以及资本营销等方面。

(三) 其他相关学术研究

随着物流金融在我国国内的积极实践与蓬勃发展, 我国的物流金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正在从实践探索阶段向更为抽象的理论系统化阶段过度。研究深度也从单一的内容模式描述和问题对策分析转变为多角度、多方法式的学术剖析。例如2006年, 徐明川副教授运用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 在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出现的四种组合寻找均衡点, 从而揭示了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的最佳选择, 同时指出了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应注意的信贷风险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2007年, 山东大学的彭志忠教授等人用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物流金融的信任机制问题。同年, 彭志忠教授又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 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基础上改造提出了物流金融参与三方的价值链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问题。由此可见, 研究物流金融领域的学者正在尝试使用更多的分析方法来对物流金融进行更为深入的揭示与探讨。

三、结语

目前, 中国物流金融正处在方兴未艾、快速增长时期, 多年的实践探索为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同时,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物流金融业务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新趋势。当然,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物流金融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需要大量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但是, 由于中国存在的特殊经济环境和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中国学术界仍需帮助物流融资的参与各方找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尤其是在现有条件下, 国内物流金融服务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建设问题等等, 这一切都将成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所在。

摘要:近年来, 物流金融创新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术界通过对国外相关业务理论的分析, 结合国内物流金融实践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经过对物流金融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 对现有国内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提炼加工, 并分别从理论研究角度与实践应用研究角度, 系统地反映了国内物流金融研究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融通仓,物流金融,物流银行,模式,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 (2) l1-14

[2]梁虹龙欧俊松物流金融初探物流技术2004 (9) 7-8

[3]邹小芃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浙江金融2004 (5) 20

[4]袁红王伟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 (2)

[5]储雪俭梁虹龙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 (2)

[6]唐少艺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现代物流2005 (12)

上一篇:破碎地层下一篇:创意产业办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