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需求(共11篇)
国内需求 篇1
目前, 自助旅游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 相对于参加团队旅游的旅游者, 自助旅游者摒弃了跟团旅游全程导游陪同的高度规范化模式, 人们在自助旅游决策过程中对旅游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 近10年来网络在中国蓬勃发展, 在旅游这个信息高度密集、旅游者选择和决策过程与交易过程依赖大量信息传递的行业, 互联网已超过传统媒介 (电视、报刊和人际信息渠道) 而成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首选媒介。自助旅游者对网络提供的各种旅游信息需求程度各不相同, 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促进网站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 自助旅游者自行主导旅游全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很高。在出行前作旅行决策时, 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 (旅游报刊, 互联网) 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 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 图片, 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作决策, 设计自己的旅行线路, 交通工具, 入住宾馆等等。有关资料显示, 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息主要渠道的网民比例已达66.7%[1]。互联网已超过传统媒介 (电视、报刊和人际信息渠道) 而成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首选媒介。
1 选择携程旅行网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1.1 网络旅游市场份额
携程旅行网创立于1999年初, 是中国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最大的集宾馆预订、机票预订、度假产品预订、旅游信息查询及特约商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旅行服务公司[2]。目前, 携程网共有1900万名注册用户, 据易观国际研究表明, 中国网络旅游市场2007年第4季度总体市场规模达到7.163亿元人民币, 携程以51.9%的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 e龙位列第二, 占10.6%, 芒果网位列第三, 占10.2%[3]。
1.2 网民关注度
另据2008年4月11日百度发布了《百度风云榜·旅游行业报告》, 报告显示, 在网民关注的旅游预订网站中, 百度数据显示:携程以59.97%的关注份额位居榜首, 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三位的e龙网 (9.71%) 和芒果网 (7.02%) [4]。
1.3 旅游论坛活跃度
为了比较携程网、艺龙网、芒果网、同程网、新浪网旅游论坛的活跃度, 本人选取论坛中旅游者提问数、回答数多少作为参考指标, 并选取2008年3月15日上述网站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发现, 携程网的提问数为207, 回答数为522, 得分最高。
综上, 由旅游网站市场份额、关注度、论坛活跃度比较分析可知, 携程旅行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 将携程网旅游论坛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 自助旅游者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需求的分析
2.1 分析方法
本次网络信息调查时间为2008年3月23日~2008年3月26日, 调查地点在携程旅行网的社区栏有问必答板块。本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 以携程旅行网社区栏有问必答板块连续500个关于国内旅游目的地旅游提出的问题为调查样本。分别从吃、住、行、游、购、娱和归属地等方面, 结合网友提问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子划分, 基本上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出自助游客对当前国内自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信息需求。
2.2 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信息需求分析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分布,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对自助旅游者吸引程度不同。
为了更清楚地掌握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需求情况, 选取自助旅游者关注的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所归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调查因子。
自助旅游者最关注的旅游景点或城市归属地前十名是:香港 (20.8%) 、浙江省 (10.2%) 、广西壮族自治区 (7.2%) 、云南省 (6%) 、海南省 (5.2%) 、江苏省 (4.2%) 、福建省 (4.2%) 、北京市 (4%) 、广东省 (3.8%) 、安徽省 (3.4%) 和澳门 (3.4%) (关注程度的统计用百分比例表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特点也决定了自助旅游者对我国南部地区的旅游热情明显高于北部地区。第二, 旅游业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关系密切, 自助旅游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整个市场环境的成熟, 对于我国国内而言, 自助游的发展很不平衡, 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此外, 由于短程旅游可以减少在交通、住宿上的时间, 费用相对较低, 因此在我国自助旅游市场中去往周边地区的短程旅行占多数, 即东南部自助旅游市场信息需求度高与西北部。
2.3 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信息需求分析
游客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是其旅行的核心内容, 因此是否能准确把握自助游客感兴趣的旅游景点或城市对提高旅游满意度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自助旅游者关注的信息实际情况将调查因子分为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两个方面。
海南三亚、广西桂林、浙江杭州分别以5.2%、4.8%、4.6%的比例成为最受自助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分析可知,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市场的开发程度, 具有当地特色、旅游形象鲜明、旅游环境良好的成熟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自助旅游者的首选。此外, 我们还不难看出自助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对旅游景点的关注度。我国大多数自助旅游者的目光还只停留在从客源地到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上, 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体验旅游, 对旅游景点旅游信息需求度不高。
2.4 旅游六要素信息需求分析
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由旅游六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 构成, 因此为了给自助旅游者出行提供有效信息了解其不同要素的关注情况显得尤其重要。
自助旅游者关注的旅游目的地提问信息分别归属于旅游六要素不同方面 (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 和其它问题, 因此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和其它共七个因子。旅游六要素每个要素又分别根据实际提问情况并结合借鉴文献[5]中因子划分方法分类。
在调查中发现某些自助旅游者对与旅游目的地的关注更加具体化, 比如他们在提问中会具体提出旅游目的地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多方面的问题。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交通、游览方面信息需求为81.6%, 远远高于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其它方面, 其中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信息需求为47.4%, 居各要素信息需求度排名第一位。这表明我国自助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 游客对最基本的旅游交通信息依赖程度最高, 对较高层次的娱乐、购物信息需求量较少, 还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体验旅游。另外, 自助游客对同样是基本信息的住宿信息问题明显少于交通信息, 这是由于我国酒店预定网络发展较完善, 游客可以提前便捷地了解并预定酒店。此外, 从表格中不难发现, 和以往不同, 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购物信息的需求度超过了餐饮信息的需求度。这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转变, 国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旅游业中也有所体现, 饮食在旅游者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购物成为自助旅游者新的兴趣点, 即购物在旅游各要素消费中呈增长趋势。
3 结语
自助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 发展潜力巨大, 旅游网站能够将旅游与网络的价值在更高层面上得以升华, 使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消费、研究开发等活动在网络的背景下产生新的方式及流程;旅游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已经成为一部分自助游客出行前必要的选择和参考, 只是目前网站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游客还不能完全依赖网站来进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消费。因此, 我们要在坚信旅游网站发展前途的基础上认真剖析网站的现存问题, 研究可行性对策, 改进现有功能, 开拓新的服务, 使旅游网站与传统旅游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互相促进, 早日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和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2007百度风云榜旅游行业报告出炉[EB/OL].it168网.
[2]文谨, 宫辉力.不同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需求的研究——以北京为例[J].旅游学刊, 2007.
国内需求 篇2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6月份全社会客货运输量,民航6月份的货运量为32.15万吨,比上年同月下降0.8%,客运量为0.1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更是下降3.8%,东航董秘罗祝平表示,“目前民航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油价的问题,更严重的是需求出现的疲软。”中国民航局早些时候也指出,6月份民航业是自“非典”以来各项指标的首次月度负增长。除了民航业,水运业也开始负增长。6月份水运的旅客周转量为5.53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月减少13%,1-6月的水运旅客周转量为33.38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也减少7.1%。事实上,水运方面不仅仅是客运,中海集团一位高层透露,从一个多月前开始,沿海煤炭运输的价格也一直在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导致的外贸出口和海运增幅显著回落,长三角地区的港口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冲击。根据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同比分别下降6个和13个百分点,而浙江、上海两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下降幅度更是均超过一半。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邮电业务基本情况中,包裹运输量也开始出现了下滑。6月份运输量为607万件,比去年同月下降13.2%,上半年包裹运输量累计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0.2%。在我们看来,交通物流业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窗口,目前国内交通物流业需求的全线疲软跟奥运会以及出口增长波动有关,在奥运会之后以及随着今后出口增速逐渐正常,交通物流业可能重回升势。
国内医疗旅游何时满足国人需求 篇3
中华国际医疗旅游协会理事长贾笑芳介绍,医疗健康旅游是以医疗服务、疾病护理、疾病健康管理、康复养生与健康休养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的新兴旅游产业,也是世界旅游产业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细分产业领域。
根据全球水疗与健康峰会与国际著名斯坦福研究机构(SRI)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
作为新兴旅游业态,医疗旅游早已为国人接受。去韩国做整形美容、到日本做癌症早期筛查、抗衰老去瑞士打羊胎素针等旅游产品已成为许多旅行社国外旅游主推项目。华东地区一家经营国外医疗旅游产品的旅行社营销部经理周晔说,抗衰老、防癌体检和整形美容是出境游游客咨询最多的项目。
“到韩国做隆鼻手术,全程中文翻译陪同,还能购物旅游,价格只比国内贵两三千元。”曾去过韩国垫高鼻子的河北唐山市民孙晓东说,网上有不少推荐出国整形美容的旅游中介,多花一些钱让自己变美点,“感觉这钱花得不冤枉。”
“中国医疗健康旅游客户90%以上以出境为主,中国入境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早期萌芽阶段。”贾笑芳表示,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游客输出国,但在入境医疗旅游产业规模方面,明显落后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邻国。
国内医疗旅游差距在哪?人才机构稀缺、知名度尚待提升
面对国内庞大的医疗旅游市场需求,国内一些地区提出建设医疗产业园区或国际医疗中心。如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医疗服务区,国内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于去年落户海南博鳌,上海也在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博鳌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表示,目前这些医学中心或医疗旅游园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国内医疗旅游发展仍需突破人才培养、政策限制等瓶颈。
缺少从事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人才是国内医疗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我国相当一部分医生的教育水平不高,国内对于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细节尚不明朗,使得名优医师多点执业难以实现,限制了优秀医疗人才的有效利用。
此外,一些医疗旅游游客偏好“洋大夫”,对国内开展美容整形、癌症早期筛查等医疗项目的医疗机构不放心。博鳌嘉宾、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介绍,部分国人将服务态度等同于医疗技术水平,其实国内医师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但在服务态度上的确与国外有差距。
“购买医疗健康旅游产品的游客非常看重医疗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医疗服务国际认证程度及医疗机构的服务形象是国际医疗旅游游客选择判断的重要标准。”医学界网站总编陈奇锐说,目前国内通过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标准)的医疗机构仅有20余家,影响境外医疗健康顾客选择中国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
国内医疗旅游产业路在何方?突出传统医学、接轨国际服务标准
贾笑芳建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引导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分阶段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相结合。
蔡江南表示,应根据我国和具体地区的竞争优势和特色来建设医疗旅游,避免一哄而上,浪费资源。政府在规划上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让社会资本来起主导作用,避免政府行政行为来推动医疗旅游的发展。
博鳌嘉宾、海南省卫生厅厅长韩英伟以中医诊疗吸引国外高端游客突出的三亚市中医院为例,该院2013年共接诊外宾约5000人次,其传统中医针灸、推拿、康复保健服务项目吸引了俄罗斯、匈牙利、美国等欧美国家游客。
此外,部分国际医疗旅游业内人士认为,除引进全球高端医学人才、放宽先进医疗设备进口和先行先试部分诊疗手段外,国内还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健康服务业服务标准等国际医疗服务行业标准。
我国支线飞机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篇4
目前关于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定义有如下四类:1、机型界定:中国民航总局将使用70座以下涡桨飞机和50座以下各类飞机的航班运输定义为支线运输;2、航线距离界定 (美国) :主要飞行800公里以下航线的航空公司确定为支线航空公司;3、航线网络界定 (欧洲) :除枢纽与枢纽之间以及大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航空运输之外的航空运输均为支线运输:4、航线运量界定 (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 :航线距离小于800公里、年旅客运输量小于20万人次的航线市场为支线市场[1]。国际上主要依据航线采用的飞机大小以及航线长度来区分干线和支线,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数据统计和分析也基本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通常认为, 连接不同枢纽机场的航线, 一般航距远, 客流量大, 被称为“干线”;而由枢纽机场向周围中小城市辐射的航线, 航距短, 客流量小, 座级在30~90座之间, 被称为“支线”。90~120座的大型支线飞机也经常用于“点对点”航线 (网状航线) 。
支线飞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代支线飞机:1978年10月, 美国国会通过的《放松航空管制法》是支线飞机发展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的支线飞机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代。如F-27、An-24/Y-7等。
第二代支线飞机:20世纪80年代, 由于支线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 “第一代”支线机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制造厂商开始按照支线航空特殊要求着手研制开发新型号, 最快捷的办法是在已有型号基础上进行改进改型, 这些飞机就被称为第二代支线飞机。如肖特360、F-50、CN-235、EMB120、DHC7/DASH8、ATR42、Do228等。
第三代支线飞机:20世纪90年代后, 具有战略眼光的飞机厂商开始完全按照支线航空的特殊要求开发“全新”的支线飞机, 如CRJ200/700/900、An148、ERJ135/140/145/170/190等, 在研制的型号有C系列、ARJ21-700、RRJ、MRJ等。90年代后, 先进的航空运输网络逐步发展、完善, 并由美国、欧洲迅速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扩展。支线航线的不断延伸, 要求支线飞机向着快速、较远程的方向发展。已逐渐呈现了系列化、喷气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掀起了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喷气式支线机开发热潮, 技术上也更加先进成熟。
二、支线飞机的分类
支线飞机按发动机类型可以划分为涡桨支线飞机和涡扇支线飞机。
涡桨支线飞机拥有低油耗、低营运成本、环保性、更好的机场适应性和航线适应性等特点, 为经营支线的航运公司所青睐, 更加适合中短途航线。但其缺点是速度较低, 噪音稍大。
涡扇支线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均优于涡桨飞机, 其高舒适度、低噪音等优点也为广大乘客所欢迎, 但其耗油量较大, 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涡扇支线飞机的研制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营运成本的大幅降低, 使得其发展超过了涡桨飞机。
支线飞机市场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针对支线航空运输市场进行运量预测并把握其变化趋势, 是支线航空运输市场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为其从根本上决定了支线客机的需求量。支线航空运输市场运量预测结果对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者可以据此把握市场动态发展趋势, 从而指导飞机型号的研制和现有机型的销售, 后者可以据此对未来飞机需求量、设备与装置等方面的安排进行规划。
三、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本文支线航空运输市场需求预测的目标是对我国民航支线机场吞吐总量进行预测, 整体把握我国支线航空运输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机场吞吐量属于灰色系统范畴, 其影响因素部分是已知的, 部分是未知的, 而且一些支线机场吞吐量波动较大, 以及没有较为完整的相关航空运量统计资料,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GM (1, 1) 模型对支线航空运输市场进行运量预测。灰色系统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 它是基于数学理论的系统工程学科, 主要解决一些包含未知因素的特殊领域的问题, 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
作预测用的GM模型一般为GM (n, 1) 模型,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GM (1, 1) 模型, 模型如下:
民航预测历史数据采用2007年—2010年民航运输统计数据, 为了统一相关经济变量数据的统计口径, 相同指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从统计看民肮》 (2007年-2010年) 。运用GM (1, 1) , 预测我国民航支线机场未来五年的吞吐总量。表1为我国支线机场2006年-2009年的吞吐量。
数据来源:2007-2010年《从统计看民肮》及经计算分析整理
以2006年为起始点, 即在该点t=1, 于是
则
由公式 (3) 、 (4) 、 (5) 求解得:
响应函数为
模型精度检验
比较x (0) 和的值如下图:
预测
根据《2008-2027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未来20年中国民航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预计2008-2027年间中国航空客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率为8.3%, 预测期末将达到1.4万亿人公里。预计2008-2027年间, 中国需要补充各型民用客机3815架, 其中大型喷气客机2822架, 支线客机993架。到2027年末, 中国航空公司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250架, 其中大型喷气客机3238架, 100座以下的支线客机1012架。
参考文献
[1]胡华清.中国支线航空运输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J].中国民用航空, 2003, (05) :55-58.
[2]2009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R].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0, (02) .
国内需求 篇5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文献综述
自从经济学之父AdamSmith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理论问世[3],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D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4],完善了之前的绝对优势理论。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引起国际贸易的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5],跳出了古典贸易理论一直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思想框架。当代经济学家又从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国际贸易的成因,这一理论主要贡献者有PaulKrugman等[6]。纵观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一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从古典经济理论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优势理论,还是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作为贸易基础的禀赋理论,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PaulKrugman的那篇以生产规模和市场不同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皆是如此。而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价格是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的。尽管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流,但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着。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瑞典经济学家Linder以收入的变动作为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型。林德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罗尔夫韦特按特征的不同对需求进行分类,并用案例研究分析得来的实证的证据加以说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收入、偏好、消费者心理等等。传统的研究主要体现以这种微观因素的不同来解释需求,进而解释国际贸易。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从我国总需求出发,探讨其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2、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
2.1国内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促使了我国的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宏观的角度看,一国的年度总消费额,即国内生产总值,加上进口额,减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一国总的消费额。假设用消费的概念表示国内的需求水平,则可以得出如图1中的宏观的国内需求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1993~1994年的.需求有下降外,1990~我国国内需求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从需求水平来说,1990年是0.38154,20是2.46774,增长非常迅速。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2.2国际贸易状况
2.2.1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新中国国际贸易的较快发展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跃进。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纵然面临新的挑战,但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199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总额更是增长迅速,从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0.11544亿美元,到达到1.1545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实质性增长。
2.2.2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比例
从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看,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升的基础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大。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3、计量分析[7]
3.1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本文将从宏观的需求出发探讨一国需求如何影响其国际贸易格局。此处,我们用消费代换需求,即消费者和政府在自身条件满足情况下,需求多少即消费多少。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二是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从数量上解释了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则是从比例上揭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即宏观国内需求分别解释进出口货物的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分别从数量和比例上实证。模型如下:Y1i=α0+α1Xi+μi(1)Y2i=β0+β1Xi+μi(2)我们分别用Y1、Y2表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用Xi表示国内宏观消费水平,即宏观需求,μi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相应年份。
3.2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到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其中国内需求,由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口总额、货物出口总额三个数据组成;进出口货物总额,由进口货物总额和出口货物总额组成。另外,由于原数据单位不一,本文转化为美元为基本单位。3.3模型估计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若采用简单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对模型拟合,会出现D.W.值过小,可能导致序列相关,故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将AR(p)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原模型中,以消除序列相关;然后再进行OLS估计。所以模型将变为:Y1i=α0+α1Xi+α2AR(1)+……αnAR(n)+μi(1)Y2i=β0+β1Xi+β2AR(1)+β3AR(2)+……+βnAR(n)+μi(2)通过消除序列相关后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模型的计量方程:Y1=-0.6163+0.9323Xi+0.8452AR(1)+μi(3)(-1.973)(7.825)(7.027)R2=0.9852DW=2.0041Y2=0.0087+0.2518Xi+1.1AR(1)-0.4838AR(2)+μi(4)(0.249)(9.428)(3.291)(-1.985)R2=0.9852DW=2.1956其中,每个方程估计参数下括号中的数字为估计量的t值。总的来说,两个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852,0.9852,并且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较大,说明统计上显著。估计结果说明模型整体上模型拟合的较好。D.W.值也分别为2.0041、2.1956,而两模型的D.W.检验较大临界值du分别为1.36、1.37,D.W.值都处在du和4-du之间,故序列相关已消除。
4、结语
国内需求 篇6
蒙速比指出,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向国际市场供应约70%的橡胶。这3个主要供应国近期同意在3个月内削减供应量。他说:“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和采取明确机制,我们希望橡胶价格回升。市场供应下降进而需求增长,有助于提振价格。”
他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柬埔寨只销售给印尼、缅甸和泰国商家。他指出,作为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之一的印尼曾于2014年呼吁生产者维持售价不要低于1 500美元,因为每吨生产成本已经是1 500美元,生产者因此没有获得任何利润。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供过于求和中国需求下降,今年初,每吨橡胶为1 030美元,但2014年每吨为1 700-1 800美元。
根据估计,全球橡胶产量为1 250万t。柬埔寨全国橡胶种植约38万hm2,其中一半属于家庭企业,其余为加工企业。
(摘自柬埔寨《高棉日报》,2016-05-26)
我国国内装饰五金的需求在回暖 篇7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装饰五金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 各种各样的五金产品走进了消费者的视线。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运转, 追求五金的客源是更大了。尤其最近, 五金市场又有了新的动作和方向。五金市场的消费比例不断的增多, 大众化成为五金市场的消费主流。越来越多的五金企业涌现出现, 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据统计, 我国五金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749.23亿美元, 同比增幅达30.1%。其中出口总额为575.1亿美元, 同比增幅达31.4%;进口总额为174.12亿美元, 同比增幅26%。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 将引导全行业调整策略, 加快转型和结构调整, 由出口为主转为“内贸外贸并举、国内外市场并重”的两条腿走路, 持续开拓国内市场。而这种积极的带动作用成效显着, 引发了五金行业的全面反弹, 尤其在内销上呈现出爆炸性增长, 实现了全行业27%的高速增长。对此,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 机遇主要来自于建筑五金的需求量递增。他表示, 随着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进行, 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也开始进入了装修的高潮期, 建筑五金的需求回暖, 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建筑五金产品的发展。
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五金行业的不断改革, 五金市场出现了新一轮的竞争趋势。消费者对五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因此, 五金行业要发展, 必然要求新求精, 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五金市场的要求, 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 五金市场必然能在竞争压力中不断发展, 五金市场进而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 让我国五金业成为经济支柱。
国内需求 篇8
一、消费长效机制的基本特征
消费长效机制是指保证消费需求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其基本特征如下。
1. 长期性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不应是政府逆经济周期调节的临时性举措,而是经济社会长期健康运行的一种常态要求。无论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还是处于繁荣期,都要把扩大消费需求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长期推进。长期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动力源泉,只有长抓不懈,消费长效机制才能往前推进。
2. 有效性
表现为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消费总量要稳步增加,以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另一方面,消费结构要优化,包括消费主体的均衡、消费内容的升级、消费方式的健康等。有效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优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
3. 规范性
消费长效机制要有公开、公平、公正和稳定的制度环境,要有保障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基础,以使消费成为带增长、调结构的内生变量。规范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着力点,盲目扩大消费需求将事倍功半。
4. 兼容性
消费长效机制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要与市场经济相兼容。例如,扩大消费需求需要增加职工工资,但工资上涨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和企业裁员的增加,这样反而会降低职工消费能力。消费长效机制应当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相兼容,从而保证职工工资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上升。又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福利,但消费增长过快可能会增加居民的懒惰性,对居民就业形成负面激励,不利于形成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消费长效机制应当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机制相兼容,在提高居民福利的同时激励居民就业的积极性。总之,兼容性是消费长效机制的必要环节和有效保障,只有实现了与市场运行的兼容才能更好地体现消费长效机制的作用。
二、消费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
消费长效机制是拉动内需的战略重点,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1.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增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度
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对投资和出口依赖过大。1978年~2009年,中国平均投资率和平均净出口率分别为37.9%和1.9%,而主要国家的投资率为16%~38%,净出口率为6%~14%;中国平均消费率为60.2%,而主要国家的消费率大约为66%~87%。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不能通过对比简单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投资率和净出口率过高、消费率过低。
中国经济结构的这种特征有其合理性。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居民购买力水平低,现实选择是推行赶超型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实施优惠政策的方式吸引外资,带动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对现行经济运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当然,这种经济运行方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压力大,大量投资带来货币超量发行,巨额贸易盈余诱发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风险。此外,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本和资源倾斜,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依赖投资和出口等。
中央对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早有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提出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九五”时期,中国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时期,中国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近年来,中国又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表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国家对经济转型的提法如何改变,有一个事实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远未完成,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不仅如此,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格局在危机状态下日益得到强化,这点从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表现可以看出。为了应对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以发行27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为基本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是扩大国内投资。在随后的几年,经济增长再次回到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状态。据测算,2001年~2007年中国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分别为65.29%和19.32%。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又推出了以4万亿元投资计划为基本特征的一揽子方案,政策重点依然是增加投资。尽管在本次危机中消费政策被提到重要地位,但相对于投资政策而言,消费政策支持力度仍然有限。总之,无论是经济运行还是政策运行,起点和终点的侧重点都是投资和出口,消费的作用远未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2. 消费长效机制是破解经济发展方式怪圈的突破口
消费长效机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就是消费服务业发展的过程,这自然有利于减少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资本的过度依赖。同时,消费长效机制伴随着公众对社会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的关注,低碳、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理念将引导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减少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费,既抑制投资过度和工业产能过剩,又保护生态环境。
(2)促进技术进步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带动生产模式的改变。随着人们越来越偏好绿色、健康、环保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将促进传统加工工业加快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也将应运而生,技术进步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过程,资本所有者和资源所有者收入占比将会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会提高,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将得以优化。
(4)防范经济增长风险
随着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两驾马车”为主,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经济运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利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消费长效机制的制约因素
中国32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为消费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宪法》(2004年修正)、《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物权法》(2007年)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国家近年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意图也很明确,这为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要清晰看到,消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系统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此之外,消费长效机制面临着如下制约因素。
1.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财产权利基础不牢
消费的基础是收入,收入的基础是财产存量。财产是消费的前提,保护财产及财产权比增加收入或者补贴重要得多。在国外,法律明确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也有类似的保护消费者财产权利的法律规定,但无论是从制度设计层面还是从制度执行层面来看,中国消费者财产权利保护存在较多缺陷。
下面以中国最广大的消费群体一农民一的土地财产权保障缺失为例加以说明。按照用途分类,中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对农民而言,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是最重要的财产。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侵害已成为最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大致说来,农村土地财产权利保障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模糊性
首先,“集体”概念的模糊性。《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正)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而在《民法通则》中,又将“集体”定位为村委会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法律本身对集体的规定存在冲突,“集体”概念模糊不清。其次,集体所有者代表的模糊性。《土地管理法》指出了三种集体所有制形式,但具体在何种情况下由哪一级组织作为集体所有者代表,法律只是给了一个笼统的规定。结果是,当出现土地产权纠纷时,农村集体组织因其是缺乏人格化的独立实体而难以发挥所有者的功效,农民的权益得不到集体组织的有效保护。分散的农民在利益竞争面前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抗拒权力、资本以及权力资本的结合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有时,一些农村集体组织的领导甚至以此来侵犯农民合法权益。
(2)集体所有权流转的不平等性
全民所有(即国有)和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的法律地位在形式上平等,但在实际执行中却相差甚远。对于国有土地而言,国家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而言,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这说明,城市祖传的房子、自己新买的房子都有房产证,而农民祖传的房子或自己新盖的房子没有房产证,没有房产证就不能抵押、不能转让,甚至连出租都困难。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不能自由流转,农民房产权缺乏,农民财产权利缺少法律保障。
(3)土地征收条款的歧视性
国家为了保障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利益,要求政府征收土地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与此同时,国家对土地征用补偿给予了最高限定。但至少从数据上直观看出,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明显偏低。由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被征收的土地级差收益相当部分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所获取。同时,地方政府也常常以公共利益为名,行土地经营和土地财政之实,随意扩大土地征用的范围。
总之,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产权主体的模糊性、集体所有权流动的不平等性以及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偏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分散的农民的权益又不能得到相对集中的集体组织的有效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屡屡受到侵犯。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农民土地财产权受到侵犯的事件愈演愈烈,农村因土地征用造成的纠纷不断,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极大地阻碍消费长效机制建立的进程。
2.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意愿和激励不足
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各方面共同推动。从根本上讲,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要让消费者有钱消费、有信用消费、有意愿消费。从近期来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十分关键。地方政府的主观意愿和努力程度将直接决定消费长效机制能否实现。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意愿和激励不足,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地方政府扩大消费需求的意愿不足。
投资和出口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而消费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乘数效益不明显,地方政府更愿意扩大投资和出口以促进当地GDP的快速增长,而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对地方政府扩大消费需求的激励不足。
当前,GDP、财税收入等是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指标,并且税收体系又以间接税为主体。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能满足政府绩效考核要求,又有利于地方增收。而扩大消费需求除了有利于增加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贡献有限。2009年,营业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累计占地方税收收入的48.80%,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9.15%。扩大消费给地方政府创造的财政收入有限,消费政策长期难以得到地方政府充分重视。
3.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首先,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待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消费长效机制的作用表现为: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升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公平。但如前所述,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政府更倾向于运用投资和出口政策,而对消费政策重视度相对不够,消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这表现为: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低收入阶层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助,税收调节政策力度有限,阻碍了全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此外,由于公共服务投入(如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不均衡,影响一些地区消费能力的提升。
其次,消费金融政策有待完善。消费金融是指在消费者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或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申请购买个人消费产品和服务(如轿车、住房、信用卡等)的借款人发放担保贷款的行为。消费金融的作用是刺激民间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中国的消费金融起步很晚,个人信用不完备,缺乏信用评级机构,消费贷款难的现象仍很普遍,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四、建立消费长效机制的具体建议
消费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还权于民的法制框架,从制度上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特别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消费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在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民生和消费的权重。消费长效机制还需要近期和中期的政策保障,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消费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体系和消费金融体系。
1. 建立和完善还权于民的法制框架
消费和民生的前提是民权,特别是公民的财产权。只有尊重并保护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市场机制才能发挥基础性作用,消费长效机制才不是无源之水。什么时候真正保护和扩大了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利,什么时候社会就会前进一步。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国家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保障了农民承包土地的部分收益权和处置权。当前,农村群体事件增多,国内消费需求难以扩大,与农民的财产权利受到侵犯有密切关系。保护公民特别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建立消费长效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修改土地征用的有关条款
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并将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区分公益。陆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的战略目标纳入法制框架。此外,还要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并增大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谈判权,扩大农民在土地级差地租中的分配比重。
(2)稳步推进土地要素的流转
在农村集体所有制保留的前提下,扩大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范围,稳步促进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流转,具体包括:
一是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
中国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确权任务已基本完成,剩下的是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的确权工作。在此基础上,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的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好处在于,增加土地供给,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土地垄断供应的格局,降低房价,增加消费者购买能力,从制度上推动消费长效机制的建立。从实践来看,广东省较早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在缩小农村土地征用范围、坚持城乡统一规划、严保耕地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为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创新的合法通道,如先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再为集体建设用地公开、合法、有序地入市创造更完备的法制配套条件。
二是推进农用地的流转。
当前,农村农用地流转的最大障碍是土地不能抵押,无法吸引资本和农业大户,无法完成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原始积累,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建议借鉴法国等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赋予农村承包土地贷款抵押的功能,将土地抵押给具有国家背景的农村土地银行,并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和农业大户等的权益。
三是变“集体所有”为“农民所有”。
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土地并不归集体所有,而归农民所有。1950年,《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实行农民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全国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不少农民还获得了地契。在随后的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土地产权形式变为“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农民地契损坏和遗失严重。改革后期至今,中国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应该说是一种相互妥协的产物,它既可进,又可退;既保留公有制的意识形态,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又尊重农村生产实际,在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因而能够延续至今。但如前所述,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从发展方向来看,应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当然,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是土地制度的根本性调整,需要妥善推进,防止一些地:h-政府和特定利益集团加快圈地步伐、加紧掠夺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同时,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应跟上,如农村土地的确权、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等。此外,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与法制制度也是推进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的重要因素。
2. 建立和完善注重民生的管理体制
(1)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体制
建立扩大消费机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更加注重民生,为此要增加反映消费本身的考核指标(如城乡居民人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等),增加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指标(如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指标等),并相应减少传统经济指标(如GDP.,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等)的考核权重。通过加大对民生和消费的考核力度,促使各级政府将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依靠民生、服务民生和发展民生上来,从而加快建立消费长效机制的进程。
(2)完善政府财政和收入分配管理体制
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管理体制的同时,要注意完善政府财政和收入分配管理体制。具体做法有:一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以增加消费能力和提升社会消费预期;二是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在培育地方支柱税源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周期和本地实际,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三是从更长时期来看,逐步降低生产型税收格局,增大直接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如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完善财产税制度,开设社会保障税等,以增加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3. 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
(1)建立和完善消费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支持消费长效机制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一是一般预算支出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当前流动性充足,物价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增加投资,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与此同时,要积极增大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并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调整国有资本预算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提升社会消费预期;三是实施结构性税收政策。减少居民和新兴产业的税收负担,提高居民国内消费能力,倡导低碳、生态、节约、环保的消费新模式;四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消费需求均衡发展。
(2)建立和完善消费长效机制的消费金融体系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80后、90后群体逐步成为消费主体,这一群体不同于以往的消费群体,在自身积蓄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敢于借贷消费,敢于超前消费。如果金融监管部门对消费信贷、银行卡等消费金融业务进行适度管理和引导,消费金融业务有望加快发展,这对消费长效机制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中国在发展消费金融的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防范金融风险,持续稳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国内外物流需求预测研究概况 篇9
物流需求预测就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资料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合适的经验判断、技术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有关反映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指标进行预测[1]。
物流需求源于社会经济活动,同时受物流供应系统的影响,因而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派生的需求,与社会生产及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各种经济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物流供应产生重要的影响,物流需求也随之产生有规律而又随机的变化。季节性变化、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等因素都是物流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进行物流需求的预测十分复杂,对预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物流需求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时代早,物流发展起步早,国外学者物流研究起步较早,政府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对物流管理的研究,理论研究及实践都较为成熟[2]。
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市场总体情况是供大于求,且社会人口增长结构相对稳定,因此国外物流研究的重点是对企业物流需求预测,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对货物服务等进行需求预测,同时国外物流研究更加注重对新的预测方法的探索;在物流领域里主要是从环境与经济的角度出发,统计工业生产原材料的流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指标体系,将经济指标与此指标结合使用。
2.2 物流需求理论研究
欧盟、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普遍采用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本国物流市场规模及总体水平,预测行业未来物流需求。国外的物流成本指标统计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这些成本统计指标在发达国家有较为详实的统计数据:美国统计年鉴将物流成本计算为存货储囤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的综合;企业自有仓库的仓储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等根据调研数据测算[3];存货持有成本则是用Alford—Bangs公式来测算[4]。
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1977年公布《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明确了以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作为物流成本计算标准,使物流需求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欧洲一些国家使用费用指标作为统计计算物流成本的费用,这些费用指标主要包括运输、仓储、订单清关及客户服务、管理费用和库存搬运费用。
2.3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国外研究成果中已经通过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物流需求预测。其中主要采纳的方法包括指数平滑法、灰色预测法、边际分析法、神经网络法等;另外,回归模型的应用在预测物流需求上也相当普遍。
美国学者Donald J.Bowersox和David J.Closs)(1999)在《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中提出,物流需求预测有三大技术类别:时间序列、定性和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技术集中于在历史模式和历史模式的变化上进行预测。定性技术则使用专家的意见和特殊的信息预测未来。因果关系技术,如回归方法之类,则使用明确而特定的有关变量的信息,展开主导事件与预测活动之间的关系[5]。
Ramani.K.V.在《Interactive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logistics planning of container operations in seaports》设计开发了一个交互式计算机模拟模型用以支持集装箱运输的物流规划。该模型解决了港口设备使用和协调的难题。同时,模型可以分析在集装箱运输的物流规划中不同策略的港口运作指标,通过合理的利用港口资源减少轮船周转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2,Oracle,anugistics,J.D.Edwards等公司提供一个标准的统计程序,对根据历史趋势做出预测的外部数据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如果一项预测在过去是较为准确的话,它就会比历史上不太成功的预测得分要高。该统计程序的使用者可从贸易出版物、咨询专家、贸易协会或经济指标中得到历史资料。
2.4 研究成果评价
发达国家的物流需求分析已经具备成熟的技术基础,对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主要集中于组合预测模型,在定量预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宏观物流需求依然存在不少的局限性:
(1)大部分模型与方法都要预先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然而实际许多对象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征。
(2)缺乏将经济与物流需求预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绝大多数文献集中在利用物流的历史数据进行物流需求预测,而非利用经济数据预测物流需求。
3 国内研究现状
3.1 综述
国内研究物流理论起步较晚,对物流需求研究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且对物流需求研究大多由规划部门完成,而物流学者主要侧重于对物流成本、货运量的研究,因此在对物流需求预测方面见诸报端的文章数量并不可观。目前国内对物流需求分析的研究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物流市场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物流规划的需求分析。然而在物流需求预测的理论以及方法研究上,国内专家学者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2 物流需求理论研究与方法研究
赵启兰,王稼琼,刘宏志在《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物流需求分析是区域物流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物流服务的多样性、物流需求主体的广泛性和物流需求的潜在性,因此,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应是多层面的;物流需求分析包括物流需求的数量、时间、空间、结构和层次等;物流量应从物流需求的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定量分析[6]。
潘育新在《零售业连锁店配送中心的物流研究》中分析了配送中心物流规划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连锁店配送中心物流流程的设计,归纳出实际运作中的典型运行程序和物流作业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物流流程中的采购、存储、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这五个重要的物流环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物流流程设计中所涉及的主要指标进行数量上的优化,通过编制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表来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以此检验配送中心的物流规划是否合理。
王晓原、李军讨论了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在物流规模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GM(1,1)模型,叙述了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的详细步骤,并以山东省的物流规模预测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用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的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了预测结果的可信性[7]。
耿勇、鞠颂东、陈娅娜基于对经济与物流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提出的“经济一物流需求”转换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它不同于简单的物流需求线性回归或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经济指标来对区域物流需求进行预测,为从经济与物流一体化的角度研究物流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8]。
谢实海在《区域物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一文中首先分析区域物流中心的含义、主要功能和建设意义,以及货物集散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控制系统等区域物流中心三大系统的相互关系。论文认为物流需求量是区域物流中心功能设计和规模确定的依据。文章参考宏观经济预测和交通需求预测有关方法,构造了多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和空间价格均衡模型相结合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模型。同时,论文提出了两阶段物流量预测方法,以便简化需求分析过程[9]。
3.3 研究成果评价
纵观国内的这些研究成果,对物流需求研究预测无论是方法选择还是指标选取都较为单一,未能形成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组合预测方法在预测误差的改进方面没有显著的突破。预测指标的选取基本还停留在货运量等的分析预测,对物流活动中包含的其他如仓储、包装等指标只有较少的定量研究。
4 中外物流需求预测的研究评价
综上所述,中外物流需求预测研究成果表明:
(1)作为物流规划方案与物流管理方案(如:物流园区设计、航空物流园市场分析、发展战略规划、选址、港口物流需求分析、库存曾理、物流总体规划等等)确定的重要依据,国内外都较早给予了关注和重视。
(2)已有的预测方法可以归纳为按时间特征分的趋势外推法、因果分析法;按对象因素特征分的集聚分析、非集聚分析,按构造模型过程分的行为模型和数学规划模式。然而理论上的研究方法有些在现实还不能够较好的实现,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可以归结为趋势和因果类方法,从对象出发的研究依然缺乏。
(3)由于以下客观原因,对物流需求进行分析存在一定困难:
第一,物流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呈现出更大的随机性,很多情况下没有规律可循;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很难量化,而社会经济发展又是影响物流需求分析的主要因素;
第三,缺乏历史数据,现有数据的获取成本又偏高;
第四,已有的研究表明物流需求预测大多为单品种或特定行业的物流中间量的预测。对某一特定整体对象或者总体预测都未能实现。
摘要:现代化大生产在全球进一步发展,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生产制造模式变革深入。现代物流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内外物流实践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对物流需求理论有一定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文中通过总结国内外物流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对物流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国内外,物流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成果评价
参考文献
[1]Acevedo J.&Pistikopouios,E.N.Stochastic optimization basedalgorithms for Process synthesis under uncertainty.Computersand Chemical Engineering,1998,(2):64.70.
[2]国外统计年鉴[M].
[3]王佐.物流成本到底怎么算——兼论物流成本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4):16-21.
[4]Alford L P,Bangs J R.Production Handbook[M].New York:Ronald,1955基于因子分析的港口物流需求预测.
[5]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J].
[6]赵启兰,王稼琼,刘宏志.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2):92,95.
[7]王晓原,李军.灰色GM(1,1)模型在区域物流规模预测中的应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06.
[8]耿勇,鞠颂东,陈娅娜.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J].
[9]谢实海.区域物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01,03.
[10]物流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l:2.
浅谈农民收入增加与国内需求拉动 篇10
1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在我国13 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9 亿,占全国人口的70%[1],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因此,农民的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因素。可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9%,农民收人出现了增长高峰;随后农民收人增长速度放慢,从1997年的4.6%、1998年的4.3%,再到1999年的2.2%;2003年略有反弹,增长了4.6%,2006年实际增长为6%。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49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3∶1;2005年为3.20∶1,2006年为3.28∶1。如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医疗福利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至少在5:1以上[2,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比例。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
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但是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在农村劳动力方面,剩余劳动力多及其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偏低。在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人均占有的农地资源就少,劳动力与资源的结合程度低,收入必然低。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全国拥有农业劳动力,1996年为4.5787亿,1997年为4.5961亿,1998年达到4.6432亿,现在近5亿[2]。据测算,我国只需1.5亿劳动力就可以满足现在的农业生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5亿,并且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在增加。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外就业,就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构成,非农收入占有重要的份额,据统计,200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 175元,2006年农民人均的工资性收入已经达到了1 375元,比上年增加了200元,增长速度是17%。但是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的还不到2亿,并且由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城市存在下岗人员的就业压力,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打工机会不断减少,使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难,非农收入增幅减少,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另外,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还不高,对采用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缺乏,对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只能在传统农业的水平上经营运作,外出打工的技能底下,这些都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2)在农产品方面,农产品的价格偏低,附加值低,运输和销售环节获利少。建国后长期以来,通过粮食统购统销,即价格的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但农产品的固有特性导致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进一步失衡,使得虽然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但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创特色和品牌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初级产品多, 加工产品少, 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农产品质量不高, 名优产品比例低,从而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实现,延缓了农民的增收;农产品在运输和最终销售过程中存在很高的利润,可是农民从中得到的部分比较少。(3)在农民负担方面,农村乱摊派、乱收费等问题还比较严重,结果造成了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实际收人降低。
2 农民消费水平及内需拉动
由于农民增收缓慢,收入总体水平低,不能像城镇居民一样可以拿出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从而使农村消费水平很低。例如,1999年农村社会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的38.7%,2003 年,农民消费只占居民消费总额的42.4%,此后其份额逐年下降,可是农村人口要占全国人口的近70%。同时,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其消费层次依然很低。例如,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份额,在2002年和2003年都为74.1%,2004年为74.4%。
我国从1998年首次出现内需不足,国民经济进入需求约束型的状态。据研究,2005年,全国900余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有半数不足50%。一般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为61% ,而中国2003年的居民消费率仅为43.3%,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4],并且居民消费率一直保持持续走低态势,2005年为52.1%。另外,2006年,我国外贸顺差达1 775亿美元,使得近两年我国和欧美贸易摩擦增加,欧美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排斥已日趋严重,我国出口有可能呈递减趋势,所以需要挖掘内需。同时美国政府曾多次要求我国扩大内需,以便消费他们的产品,缩小贸易顺差。
从上述农民消费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主要是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农民消费还存在更大的空间,这是因为城镇高收入居民基本消费已经充分满足,短期内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低收入的农民现在消费水平很低,存在扩大消费的需求和愿望,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从历史上看,1981年,我国居民消费率曾达到67.%,为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这个同期是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目前,我国农民消费总体上具有温饱型特征,并且自给性消费仍占较大比重,重视食品、居住的消费。
3 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需求的途径
当前,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居民消费率的提高,特别是农村消费率的提高。据研究,农民每实现1 000 亿元的最终消费, 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2 356 亿元的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农村消费对拉动内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提高农村消费率的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很多,但是笔者认为,要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农村市场需求和改善消费环境为出发点,主要通过下列几个途径:(1)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其途径包括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就业;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以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2)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稳定或提高农产品价格,例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规定粮食收购最低价格;政府引导农民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上实行产业化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扶持、资助农业,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在市场的竟争能力,稳定和提升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形成一条龙,增加农民在二、三产业盈利中的分成,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生产名优产品,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细加工程度等,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3)在国家全部免征农业税后,要从源头上解决农村乱摊派、乱收费问题,以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应加大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以确保和推动农民增收。(4)根据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为农村市场提供所需产品。(5)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农民才能对家电、通讯工具、耕作和运输机械的消费成为可能。
总之,只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民消费环境,就能够拉动国内需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农民收入和国内需求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它们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分析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讨论农民消费水平及其对内需拉动的作用,进而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和刺激农村需求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内需求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宁淼.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破解途径的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6,(3).
[2]王雅鹏,郭犹焕.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浅析[J].南方经济,2001,(5):52-56.
[3]罗吉文.拉动内需要培育农村市场[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17(6):23-24.
国内需求 篇11
1 专业化的消费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况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银监会批准,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不吸收公众存款, 以小额、分散为原则, 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门槛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兑换货币, 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及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等。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通过经销商发放, 一般用途贷款则直接向借款人发放。为了防止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 《办法》规定了该项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以往对该借款人发放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 而且只有已取得过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的信誉良好的老客户才可以取得。此外, 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阶段的业务不涉及房地产和汽车贷款等高风险产品。为了防止消费者过度消费, 《办法》还规定, 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贷款利率虽然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 但不得上浮4倍以上。
消费金融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同业拆借、金融机构借款、信贷资产转让以及金融债券等。《办法》规定, 对这类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不得低于10%,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 非金融机构净资产率不低于30%。对于出资人, 《办法》规定, 对于境内外金融机构出资的, 必须具备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 资产总额不低于800亿元人民币, 连续2个会计年度盈利, 3年内不转让出资等。境外金融机构需在中国开展业务达2年以上, 并与中国银监会签署了相关合作备忘录。
据银监会人士介绍, 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新的可供选择的金融服务, 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简单地讲, 除了车贷、房贷, 今后, 消费者在购买家用电器、房屋装修、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等方面需要贷款时, 可以通过消费金融公司来实现。
2 消费金融公司的前景预期
有关专家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正好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面向居民个人的金融服务发展不足的空白, 对刺激居民消费意义重大, 必将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消费金融公司“破冰”之举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在试点期间, 受资金额度所限可能未必会发放很多贷款, 但关键是政府释放出强列的想刺激消费的信号, 这对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消费预期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 不仅推动消费者去扩大消费, 也会推动金融机构去研究市场, 开发更多的消费信贷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因此快速上升。消费金融公司在此时的设立, 承载了金融创新和扩大内需的双重使命。
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以及随后在全国范围的铺开,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逐步繁荣的局面, 这将对拉动内需产生助推作用。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 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又一新政,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促进个人消费增长, 推动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产销量增长, 并可带动相关产业的需求, 从而改变经济增长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依赖。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凭借贷款小额、分散、快捷、无担保的优势为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客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融资选择, 尤其是迎合并满足了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
另外, 消费金融公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其成熟的经营模式, 从其经验来看, 消费金融公司往往能够凭借其贷款小额、分散、无担保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个人金融产品的类别,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相信伴随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不断的释放和满足, 从而提升我国内部消费水平, 丰富金融服务种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消费金融公司也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新的“蓝海”。
3 消费金融信贷的风险分析
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 钱从哪里来?除了自己的资本金之外, 《办法》规定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以及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尽管《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做股东必须总资产达到800亿元以上, 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消费金融公司自身风险大、融资难的困境。即使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火暴, 到时依然难逃和中小企业一样的融资瓶颈。前面提到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无抵押贷款, 这对消费者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的。从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看, 其选择的客户一般是一些中高端的信用比较良好的客户, 因为有信用保证, 在贷款的程序上完全能做到“快捷”和“无担保”。但是在我国征信体系残缺的情况下, 消费金融公司要和一般消费者达成一定的信任关系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客户到时不还钱怎么办?银监会要求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收, 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存在坏账烂账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而是很大。
站在银行的角度, 盈利才是其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最终目标, 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几个“大行”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看上去并不太积极, 因此业内也有声音说消费金融公司抢占的是大银行不要的“鸡肋”业务。商业银行把业务分成三份, 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低端客户。从实力、手段、资金来源等方面, 商业银行还是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有专家表示希望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 但既然是资本, 就要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模式运营, 在最终目标上与国有大行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市场空间狭小, 夹缝里诞生都是事实。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有人认为因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目前不包含车贷房贷, 所以对其没什么兴趣;也有人觉得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利率偏高, 但是不少年轻人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手续简单、服务快捷、无抵押, 故而对这个新生事物备感兴趣。如同前面专家所说的那样, 消费金融公司从诞生到被消费者认知、理解并接受, 需要的是时间。
总之, 在大规模的投资政策之后, 将更多的政策资源用于消费, 这是一个好事。但具体到消费金融公司, 则不要太指望它能拉动消费, 进而改善内需, 因为这类政策依然没有专注消费的核心推动力, 即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居民税赋和改善居民福利。后者才是刺激消费, 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改善经济结构的最有效举措。从这一角度说, 现阶段推出消费金融公司, 它的意义其实不在消费, 而在丰富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 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方面。
4 消费金融信贷要找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金融创新”毋庸置疑, 是否能“刺激消费”却引起各方争论。董裕平表示, 要想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性转移, 消费金融公司是其中一个设想途径, 可能会有一定作用, 不过不能乐观地估计它, 不能指望短时间内改变消费者的习惯。消费行为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等多重因素决定。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未来, 他说:“这要看消费金融公司未来的消费市场份额占多少, 业务增长率多少, 净资产多少, 未来自身盈利性如何, 当然, 我们希望它向好的方向发展, 探索一条合适的商业生存之路。”
尽管从目前来看市场狭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利可图, 一位金融界人士表示:“业务盈利的前提在于形成规模, 而除房贷、车贷以外的个人信贷均比较琐碎, 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未来想盈利, 不仅要秉承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体系以规避风险, 又要在审批流程、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 实现信贷标准化以规避单点审批。”可以说, 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创新能力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空间。
【国内需求】推荐阅读:
国内有效需求07-18
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08-19
浅析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流程与ERP需求10-03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08-09
挖掘装载机的国内市场需求及生产现状08-12
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及技术需求分析07-05
国内的05-25
国内借鉴05-28
国内监管05-29
国内销售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