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烟农(通用8篇)
现代烟农 篇1
摘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今后烟叶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烟农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农是烟叶生产的执行者和主力军, 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力军, 实现从传统烟农到现代烟农的转变, 建设一支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相应的现代烟农显得极其重要。结合丰都烟农现状, 概述了培育现代烟农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培育现代烟农的建议, 以为现代烟草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烟草农业,现代烟农,对策,意义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主产烟区的支柱产业。2007年6月, 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由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 并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一基四化”的发展目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给烟叶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却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束缚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力解决好“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3个问题, 尤其是要综合运用现代设施、现代管理等手段, 培育现代烟农, 解决好“谁来种烟”这一关键问题, 努力转变烟叶生产方式, 从而稳定烟叶生产规模。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烟农队伍[1], 培养现代烟农在转变烟叶生产方式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 在现实烟叶生产过程中, 客观存在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直接限制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突破;另外, 长期进行小农生产的烟农协作与组织化意识不强, 烟农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职业技能, 烟农队伍不够稳定, 分散种植的传统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1]。因此, 从有利于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如何培育现代烟农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一项势在必行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传统烟农现状
目前, 传统烟农现状与现代烟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烟农素质普遍不高;二是烟农老龄化严重;三是烟农掌握运用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四是烟农缺乏协作意识和市场意识, 不懂市场经营。
以丰都烟区的烟农为例, 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 截至2011年, 小学文化程度占43.45%, 初中文化程度占51.85%,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4.35%,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35%;烟农年龄偏大, 年龄分布为:20~30岁, 占2.75%;31~40岁, 占19.72%;41~50岁, 占41.8%;51~60岁, 占22.22%;61岁以上占13.51%。可见, 烟农年龄主要分布在41~50岁。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的倾向性更高, 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主要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低素质和高年龄势必会影响到烟农对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因此, 如何加快培育现代烟农将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关键[2]。
2 现代烟农的基本特征
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内涵, 其基础是规模化、方向是集约化、保障是专业化、装备是机械化、关键是信息化、出路是科学化。具体来说, 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烟草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烟叶生产, 用现代手段管理烟草农业, 用培养新型烟农发展烟叶生产。这种新型烟农与传统烟农的根本区别在于,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懂得现代烟草农业技术, 善于市场经营[3], 这种新型烟农实际上就是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现代烟农。
烟农在烟叶生产中既是劳动者, 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又是生产资料和土地的所有者, 是生产关系中的主要因素, 这就决定了烟农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体作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现代烟农, 现代烟农是烟叶产业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现代烟农与传统烟农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以烟为生、精于种烟”,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烟农。现代烟农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 有文化。即具备现代烟草农业知识, 具有现代烟草农业的观念和意识, 受教育程度较高, 遵纪守法, 规范经营。 (2) 懂技术。要具备接受和掌握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 能运用现代农业机械从事烟叶生产, 适应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既可以成为种植大户或农场主, 又可以从事专业化服务。 (3) 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是实现专业化服务的需要。现代烟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经营目标, 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为手段,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将发展烟叶生产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4) 会经营。即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能够合理配置人、财、物以及土地资源要素, 掌握成熟的经营模式, 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 在当地烟农致富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培育现代烟农的建议
3.1 发展烟区职业教育, 培养现代烟农队伍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功能发挥程度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 如何提高烟农技能素质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关键所在。发展烟区职业教育, 把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作为地方政府和烟草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不仅要加大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还要积极宣传现代烟草农业经营管理理念, 让烟农能种烟、会种烟, 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得到实惠。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 拥有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 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3.1.1 根据不同层次的烟农特征, 对烟农进行针对性指导
与差异化管理, 尤其是要加大对种烟大户、专业户和职业烟农的培育力度。把种烟面积稳定、以烟为主的烟农作为主要培养对象, 采取多种形式对烟农进行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培训, 使烟农掌握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 并有所专长, 可以满足专业化服务需要。更为迫切的是, 要努力培养有文化的青壮年成为种烟能手, 用优惠政策、技术扶持、补贴倾向等一系列措施, 打造成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烟农队伍, 持续提高种烟收入占烟农家庭收入的比重, 让烟农以烟为生、精于种烟[3]。
3.1.2 要实施人才兴烟战略, 重视基层烟站技术力量, 创新
用人机制, 引导鼓励专业素质高、能吃苦耐劳的烟草专业大学生到基层烟站施展才华。技术岗位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原则进行调整, 技术岗位中三分之一从事科研试验示范, 三分之一从事专业化服务引导指导, 三分之一从事适用技术推广, 为培养现代烟农提供智力支持。
3.2 实施土地流转, 推动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要特征, 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严重限制了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烟草农业内部的流动, 分散经营、土地利用率低的传统生产方式依旧占着主导地位, 导致传统烟农的种烟比较效益缺乏明显优势。但是,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 闲置耕地现象突出, 为适度规模的要素配置提供了可能。
实施土地流转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有力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效配置资源, 促进规模化种植发展。实施土地流转, 可以化零为整, 将闲置土地及种烟水平差的烟农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和现代烟农手中, 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为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提供条件;二是提供劳动力资源, 促进专业化服务。通过土地流转, 把非烟农民和种植水平低的烟农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由烟农专业合作社鼓励这部分人以土地参股形式投资烟农专业合作社, 实现资金、技术、人力、土地资源的高度集中, 有效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 提高种烟比较效益, 稳定基本烟农, 为培育现代烟农走出一条规模效益的路子。
因此, 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 加快制度改革和创新, 使要素突破家庭界限。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的要求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充分发挥村委会和乡镇等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 出台惠农政策,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发展土地租赁、土地置换和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烟区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烟农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是烟农之间的自发流转模式, 该模式的不稳定性特点对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具有限制意义。因此, 要实现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 可以在烟农专业合作社框架下,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合作社对基本烟田范围内的适宜种烟区域实行统一管理,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科学规划, 把土地资源优先向现代烟农配置, 发挥规模种植效益, 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 稳定烟农队伍, 推进烟叶种植规模化。
3.3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 推动专业化服务
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 合作社对于现代烟草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是实现专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要着力解决好“为什么要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什么样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如何发展综合服务型烟农合作社”3个问题, 坚持“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发展方向, 以基地单元为单位, 积极推进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分工, 重点推进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构建“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受益”的服务体系, 全力实现“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全程专业化”的目标, 全面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要积极引导烟农成立综合性或分环节专业化服务组织, 建立资产权属清晰、行业有效掌握、烟农普遍受益、设施长期使用、服务全面到位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 完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另外, 要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越来越依赖机械化[4]。机械化也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要加强行业内外技术合作, 鼓励自主创新, 加快研制功能集成、适用于山地烟区的先进烟草农用机械, 提升机械装备水平。将专业化合作社作为机械设备的管护载体, 因地制宜地拓展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领域, 优先解决机耕、起垄、植保等用工量大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
3.4 建立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烟草农业, 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科技支撑[5]。但是, 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和烟农被动性服务所造成。要强化技术队伍建设, 以产学研为渠道, 以分公司、烟站科技服务为主体, 采取多种技术培训和服务方式, 提高现代烟农和技术人员素质;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强化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力度,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保证科技项目的实效性和指导性;加强重点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包括品种培育、测土施肥、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烘烤调制、农用设施开发等方面内容;要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整合科技服务体系中的各级主体、各种资源要素, 满足现代烟农、烟叶、烟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和专业化分工服务机制,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建立健全科技人员考核奖励机制, 鼓励基层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 充分调动广大烟叶战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5 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烟农利益
要以维护烟农利益为突出重点, 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基金制度, 积极引入商业性保险推动地方政府、烟草行业和烟农共同投保的烟叶政策性保险, 减轻严重自然灾害给烟农造成的损失, 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 为培育现代烟农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苏新宏, 郭三党, 蔡宪杰, 等.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的意愿和行为特征[J].中国烟草学报, 2010, 16 (1) :76-84.
[2]王现军, 李成贵.市场化条件下烟叶政策选择[J].中国烟草学报, 2005, 11 (5) :3-8.
[3]谢兴源, 练华珍.培养新型职业烟农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202-203.
[4]林选如, 殷寿安, 张瑞勤, 等.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构建探讨[J].农机化研究, 2012 (1) ::249-252.
[5]黄元炯, 刘建波, 石威, 等.现代烟草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 2008, 14 (5) :53-58.
现代烟农 篇2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稳定,烟草行业才能稳定并持续发展。而如今,由于种烟比较效益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种种问题,导致部分烟农流失,为烟草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敲响了警钟。为此,笔者经过精心调研、认真讨论,总结分析出了当前烟农不稳定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等,旨在为各县市稳定烟农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烟农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1、种烟比较效益下降。据2011年烟农调查数据显示,种植烤烟每亩纯利润约为800元,如果不计算用工成本的话,每亩约可赚2000元,以夫妻二人种25亩计算,每年约收入50000元,这样基本与外出打工收入持平。但很多烟农由于土地租用困难,家庭劳力有限,烤烟实际种植面积大多在十亩左右,而白肋烟大多在5亩左右,造成种烟收入要低于打工收入。而种植面积超过30亩时,基本以雇工为主,由于管理不善,雇工质量无法保证,造成种烟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而种萝卜、种蔬菜、种茶叶虽然价格没有烟叶稳定,但是用工少,遇到年景好时收入要高于种烟。
2、年轻人不愿种烟。去年烟农调查数据显示,40岁—50岁烟农占50.4%,50岁以上烟农占30.9%,40岁以下烟农仅占18.7%。由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出,40岁以下从事种烟的人占极少数,这部分人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喜欢到大城市打工,去外面闯世界,认为种田既辛苦又没地位,留在家种田比较丢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更有许多年轻人,小时候跟父母一起种过烟,认为当时种烟既辛苦又赚不到钱,成家后也不允许父母继续种烟。
3、病虫害频发,损失严重。去年调查数据显示,34%的烟农认为病虫害发生严重,成了他们种烟的第二大障碍。部分烟区由于常年连作、不合理施肥、重治轻防,导致烟田青枯病、黑胫病发生较严重,造成每年种烟、每年死烟的现象,给烟农造成了较大损失,且没有病灾补贴,使部分烟农不敢再继续种烟。
4、用工成本大。2011年用工成本约为80元/天,种植烤烟每亩用工约20个,种植白肋烟每亩用工约28个,此种情况对于以家庭用工为主的职业烟农影响不大,但对以雇工为主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影响较大。不仅用工成本高,而且雇工难,工人素质低,工作质量差,进一步影响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的稳定性。
5、物资成本高。近几年,烟叶价格虽然逐年提升,但物资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如去年肥料成本平均每亩增加了30元,煤炭成本平均每亩增加了100元,使得烟农获得的纯利润并未逐年提高。
6、种烟有一定风险,易遭受自然灾害。虽然政府与烟草公司修建了大量的水池、排水沟、防雹点等,但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实在有限,每年遭受风灾、雹灾的烟田仍不在少数,一旦烟农的烟田遭受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将会直接打击烟农来年继续种植烟叶的信心。
维护烟农利益的关键措施探讨 篇3
关键词:烟叶生产,烟农利益,意义,关键措施
2012年烟草工作会议上提出“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 深刻说明了烟草行业对烟农的关心、对烟叶的关注。烟叶是烟草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实现“卷烟上水平”的目标任务, 离不开烟叶的有力支撑。烟叶的稳定发展, 离不开广大烟农种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而充分调动烟农的种烟积极性, 则需要行业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以维护广大烟农的切身利益, 使他们能够愿意种烟、种出好烟, 在轻松种烟中得到实惠和利益, 以此构建行业与广大烟农“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
1 维护烟农利益的现实意义
1.1 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及消费者利益的基础
烟草是一种对健康有危害的特殊消费品, 但它客观上却存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在国家、烟农、消费者利益之间, 只有把烟农利益放在首位, 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轻松种烟中得到收益, 才能使烟草行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 国家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1,2]。
1.2 保持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烟农在烟叶生产中既是劳动者, 在一定意义上又是生产资料和土地的所有者。从长远看, 维护烟农利益, 关爱烟农, 增加烟农收入, 调动烟农生产积极性, 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3]。
2 维护烟农利益的关键措施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烟叶生产条件
基本烟田、烟水工程、机耕道路、育苗设施、密集烤房、烟草农机等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条件。维护烟农利益, 必须从烟农生产的需要出发, 帮助他们解决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应在“完善、配套、提升”3个方面下功夫, 改善烟区生产条件, 提高烟区生产综合能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烟农收入得到明显增加;此外, 烟田缺水难题也得到解决。
2.2 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和救助, 减少烟农种烟风险
烟草是叶用经济作物, 极易受冰雹、洪涝、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造成烟叶减产、绝收等风险, 是困扰烟农的一个突出问题[4]。烟草部门在实施烟水配套工程, 改善烟叶生产生态环境的同时,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与气象部门合作, 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及时发布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二是与保险、民政部门合作, 建立健全现有烟叶生产保险制度和烤烟生产风险金, 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区的烟农给予补助;三是实行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 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3 加强培训指导, 提高烟农科学种烟技能
烟农种烟技能的高低, 不仅影响到烟叶产品质量, 而且直接影响种烟收益。因此, 要加强烟农培训指导, 提高烟农科学种烟水平。通过手机短信、现场指导、召开现场会、专题培训会、放映专题片等形式, 在病虫害防治、大田管理、育苗、移栽、烘烤、分级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服务与指导, 切实提高烟农种烟的技术水平和烟叶产品质量, 稳步提高烟农种烟收益[5]。
2.4 加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实现降本增效、轻松种烟, 是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的关键。烟叶生产过程的所有工作都是由烟农承担, 劳动强度大, 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高, 技术要求强[6]。烟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烟农成立烟农合专业作社和烟叶育苗、移栽、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 全面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服务, 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稳步提高烟农种烟收益[7]。
如何维护烟农利益是关系到烟叶生产稳定、行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 加强烟农利益保护是“全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破解烟农利益保护问题, 要有整体思维和政治眼光, 要把维护烟农利益当作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惠民工程[8]。
参考文献
[1]周利勤, 陈金红.保持烟叶可持续稳定发展与维护烟农利益的思考[C]//中国烟草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烟草学会, 2005:7.
[2]周利勤, 陈金红.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稳定发展与维护烟农利益的思考[C]//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烟草学会, 2007:8.
[3]彭建伟, 李亚军.正确处理“六种关系”是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基础[C]//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省烟草学会, 2006:7.
[4]郭传汉.关爱烟农就是关爱烟草自己[N].经理日报, 2008-04-16 (C03) .
[5]李献海.南阳烟区烤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9.
[6]阳关云.郴州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9.
[7]谢小丹.农业劳动力短缺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9.
浅谈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 篇4
今年国家局提出开展“235”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作为烟叶生产技术指导部门,如何用实际行动,想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急,做烟农之所盼,成烟农之所愿。如何真正做好“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本人这几年的烟叶生产工作经验,粗浅的谈一下对这几方面的认识:
一、谈谈对“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的认识 “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流通企业根本任务,始终把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这是国家局姜成康局长从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要求全体员工要努力做到的“三个始终”。
其中第一个“始终”,就是要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植根于领导干部心中,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文化。我认为:行业已经把烟叶生产经营工作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臵,纳入了文化的范畴。努力做好烟叶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于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我认为重点在于充分保护好、发展好烟农的期盼。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只有我们把群众放
1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就是要更加主动地将广大烟农的利益放在首要位臵。
二、谈谈如何做好“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
通过这次“235”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我们烟草的立身之本,就是要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全心全意搞好服务,始终把为为国尽责、满足消费、回报社会、造福员工、服务烟农、零售客户作为“第一要务”。只有不断提高国家、社会、员工、烟农、客户与消费者的满意度,才能实现行业的持续协调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服务好烟农、维护好烟农的利益,我认为就是为烟农致富积极献计献策,为结对帮扶的对象排忧解难。这就是始终把维护烟农利益放在心上、把烟农的利益臵于首位的重要体现。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项服务措施抓起,真正让烟农轻松、安心、主动的种烟,让烟农通过种烟发家致富。
一是实施专业服务,让烟农轻松种烟。如何让烟农从传统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降本增效、轻松种烟,是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的根本问题。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种烟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举措和根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在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之上,本着“自觉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民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烟农成立烟农合作社,成立烟叶育苗、移栽、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全面为烟农提供烟叶生产、田间管理、烘烤烤和收购各个环节的专业服务,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种烟收益。
二是完善生产条件,让烟农安心种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搞好烟田水利、机耕道路、水源工程、密集烤房、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提高抵抗和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消除烟农对雇工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同时完善干旱、冰雹、水灾等应急救灾机制和预案,加大抗灾救灾力度,及时出台抗灾救灾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烟农造成的损失。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让烟农主动种烟。加大技术学习培训力度,通过建立手机飞信平台、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召开现场会、座谈会、专题培训会、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在育苗、移栽、化肥供应、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烘烤、分级等各个环节进行手把手技术服务与指导,切实提高烟农种烟的技术水平和烟叶生产质量。
四是发挥创新意识,为烟农减工降本做贡献。创新意识是激发烟叶生产活力推动面积发展的源泉。对于烟叶生产来说,创新是减工降本的新鲜血液,是烟叶生产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应增强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意识的增强摆脱烟叶困境和危机、使创新意识成为烟叶持续进步和发展的“金钥匙”。如果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创新是“神”,而烟农是“根”,服务是“魂”,管理是“本”。烟叶生产有了创新这个“神”,则神灵活现,神气
十足,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总之,烟农是最淳朴、最实在的,我们行业所做的各项工作,哪怕是一次简短的拜访,一次热心的指导,都会让他们铭记在心,时常念着烟草的好,记着烟草的恩,传着烟草的名,与这样质朴的服务对象一道工作,一同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我们没有理由不奋进,没有理由不多为他们着想,没有理由不把维护烟农的利益放在心上。
烟叶科贺承平
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现状及对策 篇5
1 财务现状
1.1 资金来源与走向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股金, 开展经营活动的收入, 盈余分配的公积基金、公益基金、风险基金, 银行贷款, 政府和烟草行业扶持资金等。而目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办公设备、机械设施、油料费用、人员成本 (含培训费) 、机械维修维护以及部分社员退社退股费用。但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特别是利益连结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烟农入社、出资入股的机制不健全, 烟农缴纳的股金量、数额以及股金的最高量缺少一定的标准, 大部分合作社仅让每位社员缴纳少量社员股金, 但更多地是通过实物、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等入股, 缺乏投资股, 而且合作社在成立期或发展期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 流动资金的缺乏无疑给合作社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加之经费筹措渠道不畅, 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需要。因此, 资金匮乏, 从客观上削弱了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职能, 制约了其发展壮大[1,2]。
1.2 财务管理
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财务管理没有采用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 主要原因是缺乏专职财务经营管理人才, 而且很多监事会形同虚设, 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
1.3 盈余分配
烟农专业合作社实现盈利后, 主要用于公积金 (用于增加积累、增强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或弥补亏损) 、公益金 (用于社员集体福利事业) 、风险基金或发展基金 (用于次后年度的弥补亏损) 、返利 (按照社员的种植数量以及烟叶交售量进行分配) 和股金分红。但是多数烟农专业合作社对于公积金、公益金、风险基金的提取比例缺乏明确的规定[3,4]。
1.4 风险处理
由于烟农专业合作社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型合作社, 烟叶种植对烟农来说是一项投资较大的投资 (种子、肥料、人工、燃料等) , 虽然种烟有国家政策保护, 且价格相对稳定, 烟叶生产无市场风险, 但育苗风险、病虫害、自然灾害、管理和烘烤技术等多种因素增加了烟叶生产的风险, 然而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2 对策
2.1 多渠道筹集资金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和核心是形成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其成立和发展的前提首先是资金保障。
2.1.1 政策扶持。
一是产业政策倾斜。烟农专业合作除了应享受国家和烟草部门农机具购买补贴外,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服务, 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用地、用电、农产品运输、机械购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以租赁或其他方式从相关农机具运营商租赁相关机器, 从而破解资金紧张难题。二是财政扶持。国家和烟草部门各补助一定量资金作为烟农专业合作社成立运行的启动资金;同时设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奖励资金, 提升示范效应。三是金融支持。由于农业是“投资拉动型”行业, 也是高风险型“弱质行业”, 没有资金的支持, 就不可能有行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也不可能实现现代烟草农业。金融资本天生具有追逐利润的偏好, 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赢利水平低、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时间急、金额小、频率高等特点, 决定了农村发展比较难于引进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因此, 一方面应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明确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农业银行要稳定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 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农发行业务要对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烟叶生产环节等给予信贷支持;邮储银行要转换经营机制, 找准业务定位,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发挥烟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村镇银行、信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同时也可以通过“三权” (房权、地权、林权等使用权) 和可经营性资产进行抵押, 以微企的方式获得贷款。四是税收优惠。税务机关应对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2.1.2 经营获利。
烟农最关心的自然是收入问题。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实现, 关键还是要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一是降低成本。烟农专业合作社因统一采购肥料、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 可以充分发挥采购数量大的优势, 进而压低价格, 节省费用, 减少生产成本, 提高社员收入。二是提高服务质量。烟农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统一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和运输等专业化服务, 能有效提高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提高交售烟叶的质量与等级率, 降低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成本, 间接提高烟农收入, 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 应加强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价格管理。在坚持“烟草引导、社员参与、公示公开、社员认可”的原则中, 充分考虑服务成本、行业补贴、烟农承受程度等多种因素条件下, 制定每一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价格, 由社员代表大会决定, 并在服务区域内公示。对社员和非社员应实行差别价服务, 社员服务按社内价格, 非社员服务原则上按市场价格。让合作社成员和出资者有效益、有分红, 调动烟农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三是多元化经营。在坚持“以烟为主”的前提下, 在做好市场调研和试点运行成功的情况下, 鼓励和扶持烟农专业合作社利用已有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开展多种经营, 拓展服务范围和经营内容, 增强合作社自身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由输血式经营向自我造血式内生发展。如:充分利用大棚育苗工场种植高附加值的果蔬品种, 利用烘烤工场的场地打造花卉和蘑菇生产基地, 谋求更大利益, 从而实现烟农与合作社共赢。
2.2 强化财务管理
2.2.1 完善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烟农专业合作社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 成员实行个人实名账户, 每季度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合理、规范设置会计账簿, 完善成员账户, 规范会计记录, 对于不具备财务计账的合作社社账, 可委托乡镇或烟草公司代管, 财务定期向成员公布财务状况。2.2.2强化资金监管。做好烟农专业合作社资金监管工作, 坚持责任监管, 必须练好“内功”和“外功”。内部监管主要由合作社独立监事会负责, 对合作社资金运行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强化资金审批程序, 确保监管有效。合作社所有款项的支付, 需经合作社理事长、监事长签字批准, 未经批准的款项不得擅自支付;加强监事长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过程性监管, 明确各环节的监管节点, 确保合作社资金规范运行。外部监管主要由烟草部门负责, 合作社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定期对合作社劳务费收支情况、烟用设备投入、基础设施维护及其他各项费用开支情况进行公开, 接受烟草部门监管, 确保监管公开透明。
2.3 完善盈余分配
在盈余分配方面, 应明确公积金、公益金、风险基金或发展基金, 返利和股金分红的提取比例。同时, 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 逐步将参与合作社的烟农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下, 将补贴资金和公积金、公益金转变为一种福利制度, 从长远看, 有必要进行。
2.4 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
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 积极探索合作社内资金互助、风险防范、灾害保险的途径, 不断提升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及再保险等多种形式的保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摘要:探讨了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和走向、财务管理、盈余分配、亏损处理等经济运行流程, 指出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其原因, 最后提出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财务管理、完善盈余分配、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等对策, 旨在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孙杰, 舒海彬.关于加强我市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与世界, 2012 (11) :47-49, 52.
[2]段应泽.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探索[J].中国烟草科学, 2010, 31 (6) :54-58.
[3]宋朝鹏, 冀新威, 许自成, 等.影响烤烟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 2009, 15 (5) :62-66.
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及对策 篇6
1 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
1.1 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培育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主要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改革“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向烟草烟叶生产方式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其主要实施者为烟农,没有他们的参与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如无根浮萍,必然失败。而职业烟农作为新时期烟农的典型代表和中坚力量,技术精,管理能力强,头脑灵活,学习烤烟生产技术、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能力较强,充满着自愿种烟的激情与活力,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和抵抗能力,愿意为烟草农业现代化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
1.2 是推进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党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中。2007年,党中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占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三农”改革提出了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民职业化作为稳定和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烟叶产业作为农业中的一个基础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在专业化商品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等生产环节专业化要求高,在烟叶产业发展中,实施培育职业烟农,可操作性强。因此,加快培育职业烟农,进一步提高烟叶产业化程度,是解决烟草“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引领和带动烟区大农业产业农民职业化,以点带面,辐射其他农业产业,促进烟区“三农”协调发展的需要。
1.3 是实现烟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农村劳力外流明显、多元产业竞争劳动力日趋激烈、物资成本增加、烟叶种植相对效益越来越低、烟农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等多种问题出现,给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谢兴源等[7]研究表明,培养新型职业烟农可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培育一批“精于种烟、以烟为生,因烟致富”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是切实可行的,有了稳定的烟农队伍,才能有效地稳定烟叶种植面积,最终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1.4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加快培育职业烟农,烟农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烟农种烟积极性,是增加烟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3,5],另外,当前分散种植、手工小生产、粗放经营、专业化程度低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方式产出的烟叶很难满足当下卷烟工业对优质烟叶原料的需要,单纯靠烟叶价格提升、产前投入补贴等惠农政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烟农增收的问题。同时,烟叶生产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小户种植也很难抵抗自然灾害,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可能面临收入极大降低,甚至绝收的情况,严重打击烟农种烟的积极性,让其产生种烟畏惧心理。因此,只有通过培育职业烟农,适当增加单户种植规模,才能更好地将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逐步提高烟叶种植水平,提高烟叶生产质量,最终既生产出符合卷烟工业需求的原料,又增加烟农收入。
2 培育职业烟农中存在的问题
2.1 烟农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因烟叶生产程序繁琐,种烟相对经济效益不断降低,造成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大量未成年及老人滞留在农村,老人成为农村农业主要劳动力,烟农队伍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烟农队伍结构不合理,给职业烟农的培育带来不利影响。
2.2 烟农素质差
当前,我国植烟区发生了重大转移,逐渐由平原或较为平坦的地区转移到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文化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边远山区,再加上部分烟农依然存在自给自足小农思想,烟农年龄偏大,标准化科技生产措施普及较为困难,造成了烟农队伍文化科技基础普遍偏低,烟农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土地流转难
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不仅烟叶种植需要规模连片,户均规模也需要一定的提高。因此,职业烟农的形成需要一定种植规模作基础[8]。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土地流转虽然已逐步被烟区广大农民所接受,形成了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政策引导还不够完善,更多是要依靠村委会、村民小组或烟农自身来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加之租赁双方农民利益得不到合理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烟叶户均种植规模的提升。
2.4 烟农分散,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
当前由于植烟区大多数在山区,种烟村民小组、农户比较分散,又因烟区道路差,符合职业烟农培育条件的农户不多,培育出现有的职业烟农更为分散,合作社管理经营能力滞后,对职业烟农的单独建设、管理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烟农与非职业烟农的种植烤烟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也是制约职业烟农培育的一个难题。
3 培育职业烟农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思想,提高烟农参与的积极性
在职业烟农的培养中,要积极探索培养新型职业烟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9]。因此,在培育职业烟农时,必须应尽快转变传统的方式与思路,摒弃老思想、老经验和老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拓思路,创新措施,让一些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高、技术精、管理强、经营灵活的烟农先富起来,以鲜明的实例在广大烟农中树立致富榜样,以点带面,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快速提高烟农的参与积极性。
3.2 选择合理培育对象,调整烟农队伍结构
在选择培育职业烟对象时,要积极选择符合种植烤烟0.667 hm2以上、连续种烟不少于3年、具有一定种烟技能、初中文化以上、诚实守信及年龄在55岁以下的烟农作为培育对象。这类烟农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能力比较强,听从烟草公司的技术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到烟叶生产上,把种烟的经济效益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能够较好地将标准化、专业化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快速提高烟农的种烟素质,提高烤烟种植经济效益,不仅有效解决了种烟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的问题,使烟农队伍发展趋于合理,还让这些烟农成为烟叶生产的骨干力量,促进烟草持续稳定发展。
3.3 加强烤烟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素质
开展技术培训是提高职业烟农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是以理论和实作相结合的形式,由基层烟叶站点在育苗、机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级等多个烟叶生产环节,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职业烟农科技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构建省、市(县)2级培训机制。一级培训,邀请省农职业培训中心烤烟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教授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二级培训,抽调市、县公司突出的生产技术员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职业烟农的种烟科技素质。三是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加大对培训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培训不合格的选育对象,坚决不予培养。
3.4 优化布局培育区域,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
针对当前烟农分散的客观实际情况,在选择培育职业烟农对象时,应该集中选择种烟条件好的某个种烟村组的植烟区内烟农,不仅方便基层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指导,而且便于合作社开展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工作,有利于对职业烟农的建设管理。
3.5 完善土地流程机制,提高烟农户均种植规模
一是推进规模连片种植,坚决杜绝零星种植,引导不在规划区域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砍块划片后,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党委政府引导,依托合作社、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协调服务职能,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市场土地流转价格或流转双方协议定价为原则,引导烟农采取土地互换、租赁承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促进烟田向职业烟农或种植大户、种植专业户、种植能手转移,确保户均规模得到提高。四是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建议以党委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成立相应服务机构,面向烟农,专项提供信息发布、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建议烟草公司为土地流转方提供政策补贴,为土地流转农户提供物质保障。
3.6 增加政策补助,提高烟农参与的积极性
职业烟农是否培育得起来,能否发展、壮大,利益问题是最终决定因素[8]。因此,为有效壮大职业烟农队伍,避免培育一批丢掉一批现象的出现,适当加大对职业烟农的物资补贴、扶持贷款、土地流转补贴、优先技术服务等优惠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可以确保现有职业烟农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广大烟农进入到职业烟农队伍的积极性。
摘要:培育职业烟农是当前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及当前培育职业烟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职业烟农的对策,旨在稳定烟农队伍、提高户均规模、提升种烟水平、增加烟农收入,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烟农,培育,烟草行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晓钦,赵佳荣.宁乡县职业烟农队伍建设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5,29(8):909-911.
[2]蒋宇仙.现代烟草农业如何培养职业烟农[J].作物研究,2009(23):226-227.
[3]刘杨,伍仁军,侯留记,等.四川省职业烟农培育初探[J].四川农业科技,2015(9):70-71.
[4]解芬,阮得洪,李涛.云南职业烟农与烟草合作社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87.
[5]谭子笛,侯军,芶剑渝,等.贵州正安烟农状况与现代职业烟农队伍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262-264.
[6]赵松峰,程占省,高水凡.培育职业烟农的意义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9(6):15-16.
[7]谢兴源,练华珍.培养新型职业烟农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2-203.
[8]姚善策,宋战锋.探索培育职业烟农之路[J].广西烟草,2013(2):41-43.
烟农协会组织发展的必要性探讨 篇7
1 烟农协会是实施烟草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烟草业“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和烟叶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实施, 对烟叶技术服务形式及生产指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烟叶产业发展客观上需要技术指导的二传手、生产组织的助推器、互助服务的主力军这样一支烟农自己的群众性组织。烟农协会由广大基本烟户等相关人员自发自愿组成, 具有专业性、联合性, 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非营利性群众性组织[3]。
1.1 解决烟叶生产技术指导队伍同烟叶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从烟草企业现有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力量来看, 生产技术队伍结构素质与烟叶生产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市场变化大的具体要求不相适应[4]。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队伍人员与烟叶发展不相适应;烟叶产业人才培养和建设机制不健全;生产一线懂理论、能实践、肯专研、爱岗位, 真正叫得响、叫得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客观上需要烟农协会作为烟叶生产专业技术指导队伍的必要补充。烟农协会主要由烟户中的科技示范户、种烟专业户等组成, 这些成员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熟悉烟叶生产实际情况, 掌握烟叶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 因此能够提供较为贴切的帮助, 对烟叶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2 有效解决烟叶生产新技术推广存在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烟叶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到试验点、科技园区的多, 但推广落实到大面积生产上就存在减项和走样的问题。由于新技术推广应用局限于示范区、试验点上, 不能很快应用到面上;加之工作上的笼统要求, 造成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和逐逐级级走走样样的的局局面面, 在在具具体体细细化化指指导导上上存存在在缺缺位位现现象象, 烟烟叶叶生生产新技术真正能够推广到每个烟户还存在“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烟农协会的骨干成员分布于广大烟农中间, 他们的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烟农看得见、摸得着, 直观性强、可信度高, 烟农易于认可接受, 因而新技术普及速度快、应用效果好。
1.3 解决生产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烟农在烟叶生产这一个生产系统里, 要同时面对烟草企业的技术管理、乡村组织的政策界定和生产运作的市场干预, 使烟农一家一户的生产个体显得力不从心, 而烟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许多诸如烟田轮作换茬对耕地的要求、商议平衡生产用工价格、对烤烟煤的质量和价格确定等方面的问题, 烟草企业也只能起到沟通联系的作用, 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把烟农组织起来集体商议。烟农协会作为烟农自己的服务组织, 能够代表广大烟农的利益、能够把烟农组织起来并对烟农负责, 烟叶产业发展客观上也要求烟农在生产过程中逐步降低对政府、对企业的依赖程度, 主动开展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1.4 解决技术指导方式不当、效果欠佳的问题
在生产技术指导上, 政府多是采取行政命令、签订合同和收购干预的办法, 强迫烟农在生产技术应用上同烟叶生产技术方案保持一致。由于烟农对有些技术项目不满意, 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因而对新技术抱有怀疑、抵触情绪, 执行过程中难免抽条、走样, 应付差事。基层烟站生产技术指导人员习惯于走乡串村、一走而过式的跑片指导, 烟农真正遇到问题时很难做到随时随地给予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只有烟农协会存在于烟农中间, 才可以实施“零距离”、“全方位”、“全天候”生产技术服务。
2 烟农协会是烟农、公司、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烟农协会行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参与片区烤烟各阶段管理、确定区域内的种植规划与种植制度、规划烟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委托参加决策咨询、开展观摩和科普宣传、维护烟农合法权益和调节内外关系、营造良好环境等多项职能, 充分发挥服务、协调、维权和自律的作用, 成为烟农、公司、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烟农协会通过积极宣传烟叶生产政策、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突出生产服务, 强化质量管理, 做强产业规模, 提高种烟效益, 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群体科技水平, 促进烟叶产业规范化生产水平提升。参与烟叶生产发展、质量等级仲裁等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 提出烟叶产业规划以及发展建议设想;协调组织烤烟生产的物资供应、资金互助、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协调沟通政府、烟农和烟叶企业三者关系, 向协会会员通报烟叶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依法维护烟农种烟合法权益和产业主管部门质量管理正当权益, 推动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协助烟叶产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烤烟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总结传播先进生产典型经验;对生产中因人力、资金等出现困难, 造成生产管理不到位等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和种烟效益的烟户, 开展无偿或有偿生产互助服务;商议制定辖区烟叶生产用工、互助用工等工时价格;承办完成烟叶产业主管部门、政府、烟办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3 烟农协会对促进烟草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烟农协会以烟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为依托, 本着服务、互助的基本原则, 以组织烟叶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和开展非营利性生产技术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烟农协会具有极强的生机和活力, 可迅速促进提高烟农的思想觉悟、科技意识、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不仅提高了烟农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同时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及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组织引导烟农的主力军
由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原因, 每个烟农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个体, 加上居住较为分散, 自己的困难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形成了“你干你的、我忙我的”, “只要不张嘴求人, 不会有人主动上门帮忙的”近乎原生态关系, 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组织。烟农协会一方面要同烟叶企业紧密相连, 比较了解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承担组织烟农生产的职能, 将分散、独立的烟农生产队伍通过烟农协会这个组织聚集起来, 做到烟农帮烟农、先进带落后, 大户带小户, 老户带新户, 互帮互助, 交流烟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 实现分散生产向集中连片、种烟大户、种烟能手转移, 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 增加烟农收入。
3.2 技术试验示范的阵地
新技术、新农药必须经过区域生产试验示范, 取得第一手技术数据, 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在烟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而要安排这些生产试验示范, 烟叶技术指导部门只能求助一些“吃饭户”或村干部, 这些烟户往往是被动接受, 做起来多是应付, 导致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走样, 使调查结果缺乏真实可靠性, 更无科学可比性, 造成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上推广速度缓慢、应用普及走样的不利局面。烟农协会的骨干成员广泛分布于烟农中间、同烟农联系较为紧密, 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生产经验较为丰富。由烟农协会来承担烟叶生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 一是试验示范的基础条件好, 得出的生产技术结论比较准确。二是试验示范结果烟农能够直接看得到、感觉到, 可信度高, 易得到烟农认可。由烟农协会适时组织烟农现场技术观摩、经验交流, 随时掌握烟农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着力运用和推广科学新技术, 引导烟农组成烟叶生产联合体, 创新生产管理方式和种植模式, 落实优惠政策, 调动烟农生产积极性。
3.3 生产指导服务的补充
随着烟叶产业的发展, 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1名生产技术指导人员, 平均要负担超过40 hm2种植面积的生产指导、烟农30多户, 且这些烟户多分布在不同的村屯。每当到烟叶烘烤、分级等烟叶生产关键环节, 家家户户都需要技术指导, 烟叶站生产技术指导人员就显得力不从心。烟农协会的骨干成员广泛分布于烟农中间, 周边烟农在生产上遇到实际问题, 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 而他们的技术指导是手把手的、具体的、零距离的, 烟农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烟农协会组织科技攻关活动、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技活动, 作为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力量的重要补充, 对于普及烟叶生产科技措施、提高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4 协调沟通联络的桥梁
一是烟农协会是联系沟通政府、企业和烟农的桥梁纽带。一方面烟农协会将在烟农中收集到的问题、困难, 集中向政府、企业反映, 求得解决;另一方面, 将政府的、企业的决策、措施, 向广大烟农宣传、解释, 求得同步。二是烟农协会是实现烟农自我服务的联络组织。在烟叶生产过程中, 烟农要遇到一家一户不好办、办不到、办不好的实际问题, 单靠各级政府行政命令解决问题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三是烟农协会是捍卫烟农利益的维护使者。烟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就必须依靠一个能为自己撑腰、说话、负责的组织机构, 这个组织就是烟农协会。
摘要:探析了烟农协会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包括烟农协会是实施烟草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烟农、公司、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烟草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等, 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农协会,烟叶产业,发展,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方明.湖南郴州烟农协会建设方案浅析[EB/OL]. (2005-04-25) .http://www.tobaccochina.com/news/data/20054/h_3450575_29161936.htm.
[2]朱灿, 胡俊禄.谈“烟农协会”在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方面的作用——来自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的调查报告[R/OL]. (2003-02-27) .http://www.eastobacco.com/ReadNews.asp?NewsID=16689.
[3]王现军, 张妍.国际烟农协会2006年年会情况报告[R/OL]. (2010-08-31) .http://www.tobacco.org.cn/news/dspNews.jsp?id=52000.
桂阳县烟农培训方式的弊端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烟农培训,方式,弊端,对策,湖南桂阳
烟农是烟叶生产的具体实践者, 烟农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烟叶的质量, 用科技武装“第一车间的工人”。桂阳县以“金叶夜校”为载体, 建立烤烟培训体系, 培养职业化烟农, 多措施提升烟叶质量和等级结构, 增加种烟收入。但目前培训方式的弊端及方式的老化值得注意。
1 目前培训方式中的主要弊端
1.1 培训内容“偏科”
但平常意义上的培训主要是指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而提高烟农素质, 但不应是简单的培训, 而应该把烟农行为规范、烟叶政策、政府和公司的措施、产销形势、发展趋势等与技术课一同或结合起来讲, 这些内容才能构成烟农的综合素质。而目前只是重视对烟农讲技术, 稍显“偏科”。
1.2 培训方式老化
烟农的种烟知识和技术目前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家人传授、向周边人学习、听技术员培训。家人传授是传统, 向周边人学习是自学, 听技术人员培训是学习。这几种方式缺一不可, 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学习不完整。每家每户在种植上都有自己的长项但也有短项, 技术人员一般是先在县里学习然后再授课。这些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技术员, 学习能力有限, 听课时能掌握70%~80%已不易, 授课时烟农也仅掌握到不足50%, 知识传播效果差。烟农的思想问题未解决、观念未扭转, 很难真正地按技术要求去做。二是观念未转变。如上所述的学习、培训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推行一项技术在烟农认为是“你让我干”时困难问题一大堆。许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经常抱怨烟农不听话。烟农听话, 是建立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实际上, 要把培训烟农、提升素质当作是发动群众、转变观念的一场大行动, 把烟农意识深处“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才能出现高素质、高技术的烟农[1,2]。
2 提升烟农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烟农素质的高低是烟区发展快慢、兴衰的关键因素。目前取得共识的看法是烟农是否种烟决定烟区存亡, 烟农种烟数量决定烟区大小, 烟农如何种烟决定烟区兴衰, 烟农先进落后决定烟区命运。决定烟区的主导因素在于提高烟农素质和竞争力。归根结底, 烟是烟农种出来的, 其他人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只是外因, 种烟水平、烘烤水平以及烟农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烟农本身。
桂阳烟区有400年的发展历史, 烟农的综合水平较高, 特别是近几年, 普遍重视烟农培训工作, 烟草系统为此投入财力、人力、物力, 烟农素质空前提高。桂阳县烟叶种植面积每年为1.40万hm2左右, 每年培训烟农达12万余人次。但烟农素质还是不太令人满意:一些技术措施总有落实不到位现象, 因此而造成的产量与质量下降占到不小的比例;近年新设施、新设备的管理技术还有一部分烟农没掌握, 如密集式烤房的烘烤技术。日常烟叶生产过程中烟农不听技术人员指导、我行我必素的不少等[3,4]。
这些管理、培训“软件”问题, 随着烟叶生产硬件水平的提高而显得越来越突出, 若不及时提高烟农素质及管理、培训水平, 就会出现“硬件”这条腿长、“软件”这条腿短, “瘸子”肯定走不快、走不远。还有烟农自身方面的问题, 比如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 45岁以上的占多数;传统习性观念强, 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弱等。因此, 培训烟农、提高素质已迫在眉睫, 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3 创新培训方式的对策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烟农的培训和提高, 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目前, 桂阳县采取调整培训方法, 通过座谈交流、研讨互动、现身说“技”、情景对话、有奖竞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培训, 调动烟农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使他们不再为学技术而苦恼。并建议利用现代化手法改革、创新培训方式来促进烟农素质的提升。
3.1 教学方式灵活多变、通俗易懂
培训班要做到通俗易懂, 多举例子、多打比方, 语言生动、感人、亲切;要利用漫画、卡通、图表、算帐等表现形式;大量用真人真事, 贴近群众、贴近烟农。教学内容上就某项技术来说要有规范的蓝本, 无论谁去培训、采取什么方式指导烟农都不会出现偏差, 不会出现技术上不统一的情况。内容上除了讲授技术和政策, 还要分析好做法、失败的原因、外地的经验、卷烟工业的要求、政府发展烟叶的措施等。
3.2 创新培训方式, 确保培训效果
在充分发挥“金叶夜校”的前提下, 利用“田间课堂”“农家课堂”“流动烟校”及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好技术培训指导工作, 运用看图种烟、编写教材、小册子等把生产技术全面落实到每一位烟农, 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创新实行如下3种培训方式。
3.2.1 利用数字电影。
目前, 桂阳县文化阵地上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给农村送数字电影。数字电影银幕大, 放映效果气势恢弘、效果好, 露天放映聚集人数多。数字电影是通过电脑输入、输出的一种新型电影, 可以把自己编辑的烟叶技术资料输入放映。目前, 在全县是每个行政村或大村每月放映2次, 值得利用。
3.2.2 利用远程教育。
目前, 全县每所中小学基本上都配备有远程教育设备, 能够接受卫星信号, 能够播放光盘。学生不上课期间组织烟农到就近的学校观看, 非常方便。
3.2.3 利用电视讲座。
电视是千家万户农民朋友家中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娱乐形式。桂阳县农村的100%烟农都能收看到电视。在烟叶生产技术培训中, 桂阳县利用电视讲座可全面实现“三分”法精细化培训烟农。即分类培训, 分“班”施教, “分灶吃饭”“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建红, 吴先福, 尹小莉, 等.浅谈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 2014 (5) :90.
[2]黄杰, 李琼梅, 郑亚明, 等.基层农技人员应时应季培训方法分析[J].农技服务, 2014 (2) :158-159.
[3]陈永杰.关于对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4) :39-40.
【现代烟农】推荐阅读:
敬告烟农通知书07-06
烟农专业合作社09-13
烟农队伍不稳定的原因06-02
现代奥运的现代看法10-20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09-10
现代水墨画的现代性08-07
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08-05
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的相互关系10-16
现代构成07-17
现代维修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