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报刊(共9篇)
现代报刊 篇1
一、藏文报刊存在的意义
1.维护民族团结
藏文纸媒是党的喉舌,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虽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在传统媒体中,藏文报刊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相对来说新媒体中藏文报刊发展不够,依然需要纸媒的支撑。
2.便于保存
纸媒更加具有收藏价值,便于保存。现在新媒体迅速兴起,信息丰富,但是相对于纸媒来说,不便于保存与收藏。藏文报刊更能满足受众收藏纸质文献的心里诉求。
3.在西藏对外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西藏对外传播中,藏文报刊具有特殊的地位。传达真实西藏形象,展现西藏文化软实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海外藏族同胞来说,是了解家乡,认同西藏发展,传承西藏文化的“参考物”。
二、西藏地区藏文报刊简要历史梳理
我国最早的汉藏双语报纸是《藏文白话报》。西藏域外报纸(1)《藏文白话报》是在内地创办的对西藏影响最大的一种报纸。《藏文白话报》由中华民国政府专事少数民族事物的职能部门——蒙藏事务局主办,1913年元月在北京创刊,月刊,年12册,以汉藏对照的形式印刷,订口在上。1913年元月至1914年12月出版的《藏文白话报》,均为石印本。自1915年4月始,汉文为铅印,藏文依然手刻印刷。1915年1-3月因蒙藏院办报处筹备铅印,故停刊3个月,至4月复刊,并更名为《藏文报》。(2)
西藏最早出现的双语报纸是《新闻简讯》。汉文为4开4版,藏文为32开月刊,1953年10月藏文改为半月刊4开4版,以后又改为周刊。1954年以后汉文和藏文先后改为铅印。藏文也由周刊改为双日刊。《新闻简讯》主要刊登新华社的国内外重要新闻,同时刊登西藏的时事。大部分内容为汉藏合璧。(3)
1956年汉藏两种文字的《西藏日报》同日创刊发行。主要刊登新华社的国内外重要新闻,一般是汉藏文对译,或进行过一定的编辑后再翻译;同时刊登西藏的时事新闻,这一部分内容有汉藏对译的,也有一部分藏语来稿。1973年后,西藏地方的新闻主要选用记者和通讯员的藏文来稿,对新华社的电讯稿,除具有文献性质者外,一般根据藏文报读者的接受程度,在精心挑选的基础上,改写翻译成藏文。1990年以后,《西藏日报》藏文版发行量近2万份,汉文版发行3万份。《西藏日报》自创刊以来,培养了一批能使用汉藏两种文字采访、编辑的藏族和汉族记者与编辑,还坚持编辑出版藏汉合璧的业务刊物《西藏日报通讯》,为汉藏文《西藏日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的西藏日报属于汉藏双壁的形式,而在创刊初期也曾考虑过创办成汉藏合璧的形式。
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汉藏文版与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同年同月同日诞生。它是西藏第一张正式的省级日报,是世界上最大的藏文报纸,也是西藏第一份当代报纸,标志着西藏当代报业的诞生,也是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4)
《西藏日报》“藏文版针对农牧区发行,重点反映农牧区生活,报纸开设文明新风、科技知识、农牧产品信息汇总等栏目。已经覆盖了西藏所有的牧区和寺庙。中国西藏新闻网开通了《西藏日报》汉、藏文数字报,开通了博客系统,提升了网络新闻更新速度,增加了新闻数量,拓展了传播渠道。”
三、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
1.语境定义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
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
(1)语言学习情况
有38.24%的藏族同学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藏语学习,50%的藏族同学从小学开始接受系统的藏语学习;有38.24%的藏族同学是在高中结束了系统的藏语学习,有50%的藏族同学是在大学结束了系统的藏语学习。由此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较强的语言功底,可见语言环境并不是藏文报刊发展困境的一个主要因素。
(2)藏文报刊阅读情况
有64.71%的人可以将汉文报翻译成藏语,只有35.29%的人不能准确的翻译成藏语。但是相对于将藏文报纸翻译成汉文要更加有难度,占总比例的58.82%。如果没有很强的藏文和汉文的学习功底,那么对于语言的互译来说,对阅读者也是一个挑战,但也并不是影响藏文报刊发展的重要因素。
2.非语言环境
(1)知识文化
报纸的传播,具有局限性,对文化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受众只能进行口头的交流,那么一份报纸对他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他并不能对其进行阅读,也获取不到所需要的信息。显然,藏文报刊在传播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尤其是牧区和偏远地区的传播中,藏文报刊不仅要接受受众文化水平的“考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新闻原有的时效性。
(2)社会多元化
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及各方面迅速发展,对藏文报刊也是一个考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藏文报刊在短时期内也无法迅速适应社会多元化的进程。
(3)新媒体
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各种渠道比例为:网络32.35%;新闻手机客户端41.18%;微博35.29%;微信79.41%;QQ50%;手机报29.41%;报纸17.65%;电视55.88%;广播11.76%。报纸与广播是新媒体环境下最受冲击的两项。由于电视的视觉、听觉双重属性,所以依然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更多的人选择了微信,微信的便捷性、使用的方便程度、简单的操作,都是用户选择的原因,并且在使用微信的同时,微信会推送新闻信息,这更加适应了网络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更好的传播信息。
(4)受众
会主动阅读藏文报刊的比例是70.59%,受众是更加倾向于母语报刊,因为这更加具有亲近性。但是,现代媒体多以汉文为主,微信、微博等终端也是以汉文发布为主,受众接收的新闻信息主要是以汉文为主。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冲击,报刊已经不占据市场有利地位,微信、微博等终端,更加利用人们碎片化时间,在忙碌的工作中、在路上或者在等待的时间中,掏出手机就可以获取信息。显然语言并不是藏文报刊发展困境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推广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四、藏文报刊的发展方向
1.网络
网络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难免显得逊色。但是藏文报刊依附与传统汉文媒体的发展,也同样具有更高的权威性。藏文报刊应该向网络新媒体转型。语言问题并不是导致藏文报刊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更多的是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所以,由报纸转向网络,也是藏文报刊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扩大传播效果,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微信
微信发展迅速,使用便捷,成为人们最喜爱使用的手机终端。问卷结果表明,微信已然成为大多数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虽然《西藏日报》也推出了《藏文媒体》为名的微信公众号,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可以收看藏文,所以在微信方面,藏文信息最好以图片形式展现,扩大受众范围。
总结
藏文报刊的存在是维护民族团结、传达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藏文报刊应该抓住新媒体发展的大潮,提高办报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将藏文报刊融于各种终端。让藏文报刊更好的发展,西藏地区更加团结稳定,做好报纸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德仓.藏文报刊:生存与发展[J].中国民族,2009,01
[2]周德仓.关于中国藏语报刊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3]周德仓.历史语境中的中国藏语报刊[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2
优化报刊管理,提高报刊利用率 篇2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 报刊管理 现状 措施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情报信息中心,是教学和学习的资源中心。作为中等学校的文献、信息收藏服务中心,学校图书馆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题的中学教育中,在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报刊以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刊载论文多、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需要报刊馆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加快报刊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才能为广大师生的阅览需要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发挥报刊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报刊利用率。
一、期刊室现有管理方式
1.“开架自查”管理方式
据有关信息显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校图书馆期刊室采用“开架自查”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员根据“一条龙”(采访、建库、验收、阅览、装订、财产登记、分类、编目、典藏、流通、剔旧)服务方式,将各类新近出版及过时期刊文献分名别类上架,并予以标签。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凭证进室自行查阅。
2.“开架自查”的利弊
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由于读者亲临库中,可供自由选择机会多,一般能够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期刊文献资料,比较方便。但也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期刊文献库内查阅人员(读者)多,比较拥挤、混乱,而且查阅所花时间较长。个别读者在查阅过程中,存在私藏图书、毁坏资料甚至偷窃等等不良乃至违法行为。不仅造成期刊文献破损,而且丢失。管理人员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容易产生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每次闭馆,管理人员须花很多时间进行重新上架整理,工作量大。这是一种尚用已久的旧管理方式。
二、试析三种新的管理方式
1.形势所迫,变革在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学校图书馆面临新的形势将十分严峻,也必将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学校图书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期刊室,尚用的旧时管理方式,将肯定适应不了新时代的需要,必须进行变革。
2.三种管理方式
(1)“索卡查询”管理方式
管理人员将各种期刊文献分名别类建立卡片,按照编目顺序分别装于专设的卡柜抽屉中。读者根据自己需要,先查卡片,抄下其书目、编号,交由管理人员进库寻查,再凭证借阅。这种管理方法避免了“开架自查”中的混乱、拥护现象,并且能够避免个别读者不良或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期刊文献的破损率。但是读者有针对性的自由选择机会不多,而且手续烦琐,查询所花时间长,适应不了高效率的需要。
(2)“电脑查询”管理方式
21世纪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图书馆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作为期刊室,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期刊文献进行“电脑查询”管理。管理人员将所有各类期刊文献的目录进行合理编程,统一输入电脑。读者只要打开电脑,就会很快查寻到自己所需资料目录,告诉管理人员取书,再办理有关借阅手续。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读者通过电脑查询,既可以熟悉计算机操作,又能够加快借阅速度,而且也可避免读者拥挤、混乱现象和降低期刊文献的破损。但是仍然存在借阅手续烦琐的缺点。
(3)“电脑查阅”管理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加速期刊文献的流通,抢时间、争速度。管理人员在对期刊文献资料进行电脑编程时,就将所有各类期刊文献内容简单扼要摘出,连同目录一起输入电脑。读者通过电脑可以一次性地迅速查阅到自己所需资料内容,并进行打印。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读者能够快速、便捷、直接查到自己所需资料内容,大大减少借阅的中间流通环节,避免期刊书籍的破损,而且有利于期刊阅览室的有序管理。但这种做法也给管理人员对期刊资料内容进行电脑编程,加重了一定的工作量。
当今的时代是体现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崭新时代。对于学校图书馆期刊室的管理工作应该充分体现“快速、便捷、准确”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加速期刊文献的流通,充分发挥期刊文献的科技情报信息作用。针对以上四种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电脑查阅”既避免了“开架自查”和“索卡查询”的拥挤、混乱现象,降低期刊文献的破损率,又可大大缩短查阅中的中间流通环节,一次性地直接查阅到所需期刊文献资料,提高了报刊资源的利用率,也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说“电脑查阅”不失为一种最佳的管理方式。
三、改善报刊室管理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1.重视报刊选订工作,确保报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为报刊管理和利用的前题和保证,必须慎重对待一年一次的报刊选订工作。学校图书馆大多经费紧张,且近年报刊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为避免浪费资源,降低报刊利用率,各级校领导一定要重视报刊的选订工作。在各种类型的报刊选订中,要认真筛选,多听取师生的意见,保证核心报刊和有专业特色报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一般性或专业性不强的报刊,可以根据实用价值的大小、利用率的高低,酌情选订,用有限的经费获取最需要的信息和较高的信息覆盖率。
2.加强报刊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報刊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信息性和服务性都很强,而学习、教学、研究都离不开报刊资料,因此必须做好报刊管理工作,随时满足师生的查、借、阅需要。首先要把好收到这一环节,每天不定时的收到、核对、登记,查明报刊名称、份数、期数,如果发现有缺刊现象,必须及时查询,必要时要追查到出版社,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报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然后要进行资料的登记、著录、分类、编号、盖馆藏章、上架等,对于不同资料要按类别进行月份、季度或半年一次地装订成册、本,年终移交过期报刊室。这一系列的工作不能有一点疏忽,否则就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为提高报刊的利用率,报刊馆员还应经常征求广大师生的阅读和需求意见,共同探讨,根据教学和科研需求,不断改变报刊收藏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学校课程会不断地有所变化,对于不再开设的课程,报刊管员可以减少与这些课程有关的现期报刊的收藏,对于新增开的课程,报刊馆员就要增订和收藏与之有关的现期报刊。其次还要加强阅读管理,制订报刊借阅的撕毁、丢失赔偿制度,同时加强对读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报刊的破损和丢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还要考虑师生的阅读环境和对时间的安排。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报刊摆放有序,维持秩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由于人力有限,大多不能保证全天开放,但至少在上班时要保证阅览室的开放,且时间应尽量延长,以满足师生的阅读渴求。最后,要使报刊管理面向现代化,促进传统的报刊管理向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报刊实际情况,学习其它院校的先进经验,建设自身服务需要的报刊信息资源,使报刊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现代化需求,使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报刊资源利用率
学校图书馆有着特定的读者对象,怎样使报刊资源转变成知识能源,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使有限的报刊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方面的工作值得研究。
(1)教师在学习、教学、科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咨询内容,报刊馆员应该利用各种文献作参考,帮助教师查询或直接提供有关信息。对于学校的重大科研项目,要及时了解进展情况,优先提供有关方面的所有信息,发挥报刊的潜在价值,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另一方面,要改善以往“重藏不重用”的服务方式,开展报刊资料深层服务工作,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和科研专题,筛选资料文献,编出目录索引和文摘,使读者用最少的时间即可查到最需要、最新颖的资料。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图书馆大多都有安排学生上阅览课的任务,为此首先要选择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益或与学习相关的报刊,针对中学生的课程设置,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安排。报刊以其信息资源丰富、新颖的特点而深受青少年喜爱。报刊馆员可以与学生、班主任、语文教师搞好协调,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览动向和心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有更多的课余自主时间,为了满足青少年旺盛的求知欲望,可以适当考虑课外借阅。这当然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保障,比如不能污损、折叠,每次单本借阅,限期一周归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等等。针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安排内容和学生搞的小发明、创造、制作等,主动向他们提供有关科普类报刊资料,充分地发挥馆藏文献的教育功能。
4.提高报刊服务者的素质
为了适应报刊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每一位报刊管员都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更新和知识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要热爱并潜心钻研本职工作,熟悉图书馆业务,精通自己所分管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要了解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况,更快更好地为本校教学科研提供专题服务。因为现代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科学,导致报刊资料异常分散,成为开发利用的不利因素,所以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特别是古汉语、外语、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力度,使之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不断巩固已掌握的管理报刊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才能针对师生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现代俄语报刊中的先例现象 篇3
(一) 对先例现象的认识
俄语中прецедент一词,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例现象”, 源自拉丁语preccedens, 是著名心理语言学家Ю.Н.卡拉乌洛夫1987年提出的概念 (他是俄语学界最早研究“先例现象”的语言学家) , 意思是“以前发生的事”“以前说过的话”等 (предшествующий) 。汉语中将它译为“先例”或者“前例”——通常被解释为“已有的事例”或“可以供后人援用或参考的事例”。学者们经过深刻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之后, 将先例名、先例情景、先例文本、先例话语等统称为先例现象。
(二) 先例现象的发展
在Ю.Н.卡拉乌洛夫提出了这个概念之后, 俄罗斯语言学家特别是心理语言学家们开始对先例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的角度对先例性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 更加具体的审视, 这就大大深化了学界对该命题的概念、形式、功能、意义等的认识。不久后, 以В.В.Красных等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对先例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 先后提出了先例名 (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имя) 、先例情景 (прецедентнаяситуация) 、先例话语 (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высказвание) 等概念。由此, Ю.Н.卡拉乌洛夫的“先例性”理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我们的研究之后对先例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先例现象与汉语中的典故类似, 人们喜欢借助古人说过的话或从前的情景以便更加深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现代俄语报刊中的先例现象
(一) 先例现象的表现形式
随着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 先例现象的内涵范围逐渐扩大, 在现代俄语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中的先例现象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 先例文本 (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 ——具有独立意义的语句, 是人民文化的成分, 通常用于组建其他文章。包括文学作品、笑话、歌词、广告词、政论文等意义独立完整的文本。例如:
(1) Пятнадцатьмгновенийзимы (Новыймир, 2006, №9) 《冬天的十五个瞬间》。
(2) Детиподземелья (Изв.2006.05.26) 《地洞里的孩子》。
(3) Наукапобуждать (Новыймир, 2004, №7) 《唤醒学》。
2. 先例名 (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имя) ——通常是人名, 但这种人名并不是指存在的个人, 而是泛指一类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例如ИванСусанин, 就是指故意指错路的人。
3. 先例话语 (прецедентноевысказывание) ——是对民族文化中已经存在的话语进行复制和应用, 它所包含的思维领域要比自身的信息宽得多, 主要包括谚语俗语和完整的儿歌等。例如谚语“Всяккузнецсвоегосчастья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等。
综上所述, 先例现象是一种涉及多个领域, 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文化现象, 同时反映着俄罗斯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内涵。
(二) 现代俄语报刊中的先例现象
随着文化的发展与相互渗透, 先例现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在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经常发现它们的影子, 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们不但能够充分反映报刊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内涵和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 而且能使报刊具有语言凝练、标新立异、寓意性强的语言风格。包含了大量先例现象的报刊, 作为一种文化宣传介质, 也因此而赢得大多数人的青睐。如:
1.《ПлемячиновниковвРоссиинеистребимо.Нашаппарат, какФеникс, тоиделовосстаетизпепла》. (КП, 08.04.1998) 这里有个先例文本, 即Фениксизпепла凤凰涅槃 (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成语) 。也就是说在经历很大的痛苦之后得到新生。而此处的比喻却带有揶揄、讽刺的意味, 鞭挞了俄罗斯的官僚风气。
2.《Живыеимёртвые》 (Изв., 22.08.2000) 能够看出这里包含先例名称。作者借用了西蒙诺夫的三部曲《Живыеимёртвые》 (《生者与死者》) 作为题目, 表现了生还者对死者的惋惜和遭遇海难的悲伤心境, 同时也蕴含着对俄罗斯当权的不满和愤恨。
3.《Однименяпонимает, другие-критикует, однакоисториядастсвойответ》, 这是温家宝答记者问的报道, 典故出自孔子, 孔子编写完《春秋》说:“知我者, 其惟《春秋》乎!罪我者, 其惟《春秋》乎!”表现了温总理身上具备的正直和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三、结语
毋庸置疑, 先例现象具有重要语言国情学价值。这一现象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研究俄语报刊中先例现象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文章所要揭示的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 俄语中有汉语, 汉语中有俄语, 这样我们的学习也能够轻松自如。总之, 研究探讨先例现象对研究俄罗斯历史文化及中俄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它是顺利完成俄汉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Караулов.Ю.Н.Рольпрецедентныхтекстоввструктуреи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иязыковойличности[А].//VI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конгрессМАПРЯЛ.ДокладысоветскойделегацииМ.1986.
[2]КостомаровВ.Г., БурвиковаН.Д.Кактекстыстановятсяпрецедентными[J]//Русскийязыкзарубежом, 1994№1.
[3]Караулов.Ю.Н.Рольпрецедентныхтекстоввструктуреи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иязыковойличности[А].//VI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конгрессМАПРЯЛ.ДокладысоветскойделегацииМ.1986.
[4]刘宏.外语教学中的先例名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苏娅.当代俄罗斯报刊广告中的先例现象[J].中国俄语教学, 2005 (4) .
报刊整顿历史研究 篇4
【关键词】报刊整顿 媒介生态 媒介控制
一、报刊整顿
“整顿”的意思就是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1]本文研究的报刊整顿主要是指,党报党刊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清理和调整。
二、五次报刊整顿
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中共先后进行了五次重要的报刊整顿。
第一次报刊整顿:从整风运动开始的报刊整顿
1941年,在全党整风运动的形势下,中共党报也开始了一场办报思想上的大整顿。这次整顿是从《解放日报》的改版开始的,1942年1月,中共中央开始对《解放日报》的报道作出规定,要求《解放日报》的写作应从各方面贯彻党的路线和政策,坚决废除八股,社论则改为每月一篇。[2]
1942年3月16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强调党报的党性,强调“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在《解放日报》改版的基础上,解放区的报纸纷纷开始检讨,进行改革。
经过这次报刊整顿,尤其是《解放日报》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后,中共的党报原则由此确立,党报党刊必须以党的工作为中心,必须根据党的指示确定报道方针。
这是中共第一次报刊整顿,也是在战争年代的一次报刊整顿。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内忧外患中,亟需统一全党思想,于是展开了整风运动,而报刊不仅是整风的对象之一,也是推动整风运动的重要舆论工具;从媒介的中观生态环境来看,当时的中共报刊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全国范围来说,其力量还是比较弱的,除了根据地,其他地方的中共报刊无法和国民党报刊抗衡;从中共报刊自身来看,总体发展参差不齐,尤其是根据地的报刊,严重脱离群众,对党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
整顿后,党报党刊的党性得到了突出,符合战时需要,有利于整风运动的展开,有利于全党思想的统一,为后来中共报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报刊整顿:反右运动和文革中的报刊整顿
这次报刊整顿是从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一直到十年文革结束。
195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党报党刊在报道整风的同时,也开展了自身的整风。195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这是当时指导反右派斗争,特别是指导新闻界反右派斗争的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3]
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纸张供应紧张,中央曾指示压缩报刊用纸。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许多省对报刊进行了整顿和精简,压缩了用量。中南局在1961年决定各省会所在地的市报,或同省报合并,或改出晚刊。[4]
文革以来,各级党报党刊的新闻工作者不断受到批斗。在各地的新闻战线的“夺权斗争”中,不少新闻工作者被赶出新闻机关。[5]中共党报党刊的新闻队伍和新闻思想遭到破坏。
据统计,1965年全国邮局发行的中央及地方报纸共413种,到1968年底,全国报纸数量仅42种,全国性报纸只剩下4种,降为历史最低。1965年全国邮局发行的中央级和地方级杂志共有767种,1967年仅有102种。[6]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全国报纸锐减到原来的1/10左右,而雜志锐减到原来的1/7左右。
这次整顿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来说是一场浩劫,严重破坏了新闻队伍,最终使中央文革小组控制了全国的报刊,使党报党刊成为消极的宣传工具。
当时的中国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政权周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中共第二次整风运动和文革是政治斗争的集中体现,中共报刊受到冲击,成为斗争的战场之一;当时的中共报刊无论从数量还是实力上来看在国内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过三年社会改造,原来一些私营的报刊变为公有;中共报刊从战时宣传工具到和平年代的转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其内部体制等方面还不完善,不足以应付新环境的改变。但是,此时的政治斗争将其引入了一场错误的整顿中,最终使得整顿后的报刊出现一片混乱。
第三次报刊整顿:1987年开始的报刊整顿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最大的转变是由以政治斗争为中心过渡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进入80年代以后,报纸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到1988年底,全国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共有1579种。[7]很多报纸陆续采用电子激光照排设备。国内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全国报业出现比较繁荣的局面,逐渐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多种类报业结构。
1987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整顿的办法主要有:“对实际上已成为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阵地,而又没有继续存在必要的报刊,应予停办。对错误比较严重,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的报刊,一般应先停刊整顿,视整顿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出版。……”除了报刊内容思想的整顿,还有新闻队伍的整顿。
1987年7月底,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召开报刊整顿工作会议。会上对报刊重新登记工作进行部署,实行国内统一刊号。[8]
1987年3月,全国登记注册的报纸有1700多种。到1988年底,全国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共有1579种。[9]经过报刊整顿,全国的报刊减少了100多种。
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二次报刊整顿。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并再次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从以阶级斗争为主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主。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新闻界同样也是在摸索,同样也被各种思想所困扰着,包括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此时的报刊不再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主导力量了,广播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报刊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党报党刊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混乱,一些领导班子和新闻工作人员受到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的影响。
第四次报刊整顿:20世纪90年代的报刊整顿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速发展,全国报业被卷入了更深的市场经济潮流里。都市报作为一股有生力量占有更多的市场,作为党指导工作、引导舆论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的全国大报遭到了威胁,诸如《人民日报》的发行量从历史的最高点1979年的619万份降到1996年初的209万份。[10]就在党报大报的影响力减弱的同时,地方各局办的小机关报猛增。全国的报业出现小报挤大报、报刊“散”和“滥”的局面。
为了调整全国报业格局,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1996年12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的通知》,即“37号文件”。其精神是“控制总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1997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宣部的意见,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全国期刊业治理工作的通知》,期刊治散治滥工作以此为标志正式展开。1997年3月到1998年底,新闻出版署对全国报刊出版共压缩公开报纸300种、公开期刊443种,取消了内部报刊系列,压缩了一批行业报刊。
1999年8月30日,中央两办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即“30号文件”,对报刊继续进行整顿。“30号文件”针对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几百家行业报,按文件规定不能被党报和报业集团吸收的行业报一律取消。全国共压缩报纸42种,划转报纸550种。[11]“30号文件”出台后,新闻出版系统开始推行“政报分离”、“政刊分开”,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报办刊,退出具体出版经营领域。
这次报刊整顿从1996年底持续到1999年,其间出现了两次大的集中治理。1996年,全国原有正式报纸2202种,到1999年底,全国报纸总数为2038种。[12]除去整顿期间新批的报纸,这次报刊整顿共压缩了342种报纸。
这次整顿不仅是一次数量上的压缩,还涉及到了出版结构的调整。新闻出版系统开始推行“政报分离”、“政刊分开”,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报办刊,退出具体出版经营领域。
这次报刊整顿不仅涉及到报刊数量的压缩问题,还涉及到报刊出版结构的调整,但是,这个调整是微弱和艰难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报业市场化加速进行。从政治环境来看,根据学者陆地的研究,中国的媒介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之中。[13]此时的报刊不仅面临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竞争,还开始面临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党报党刊的体制问题在报业市场化的情况下显出尴尬的一面,束缚着市场化的发展。
第五次报刊整顿:2003年底开始的报刊大整顿
据《财经》报道,在出版的2137种报纸中,行业报占据了“半壁江山”,数量庞大的行业报面临的是其市场的过度饱和,不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办报过程中,出现党政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而且,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媒体面临的是更为剧烈的竞争。
200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报刊出版单位暂停征订活动的通知》。该通知称,根据中央关于制止报刊摊派工作的总体部署,决定除科技期刊外,其他报纸、期刊的出版单位自即日起至2003年9月底,暂停2004年度一切报刊征订活动。这是此次报刊整顿的一个信号。
2003年7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精神,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开始对报刊业进行建国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整顿和变革。
至2003年11月底,纳入本次整顿的报刊数量1452种,被停办的677种,划转到媒介集团和实行“管办分离”的报刊各约300种。[14]到2004年1月,677种报刊停办,325种从党政部门划转到报业或出版集团,310种实行了管办分离,94种公报政报改为免费赠阅,停办的报纸减少发行约12亿份,停办的报刊加上实行免费赠阅的公报政报,减少发行3.4亿份,直接减少全国基层和农民年报刊征订费。重要的一点是将这些剥离出行政部门的刊物推向市场。这次报刊整顿的特点就是:压缩总量、调整结构。
这次报刊整顿被认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最大的一次报刊整顿。
中国进入WTO,要求媒介市场开放。但是,党报党刊长期以来采用行政性的手段来发行的做法,招致了老百姓的反感。所以,党报党刊面临的外部媒介生态环境就是中外合力的压力;从媒介的中观生态环境来看,21世纪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报刊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过去,目前电视成为中国最强势媒体,互联网发展势头很强。报刊需要整顿和改革来提升自己的媒介竞争力;党报党刊的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更多的弊端,媒介职能管理部门对媒介经营的限制太多,这些束缚着党报党刊的进步和发展。
三、启示
1、报刊整顿是协调报刊的内外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这五次报刊整顿都是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刻发生的,对前三次整顿来说,政治因素占有主导作用,是建立在非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的,整顿的目的偏重加强报刊的宣传功能。后两次整顿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报刊的双重角色和多种功能已被认识,整顿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和法规形式,除了继续实现报刊的宣传功能外,还要对报刊市场中出现的无序竞争和滥用职权办报的局面进行调控,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媒介外部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报刊整顿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整顿从报刊内容的整顿到形式的整顿,从政治思想到资本运作。
报刊整顿和当时的媒介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当报刊的外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报刊的内部生态环境无法适应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成为报刊发展的障碍时,报刊只有改变内部生态环境,适应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报刊的内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反過来会对报刊的外部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报刊的内外生态环境只有进行良性互动,才能为报刊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
2、报刊整顿是国家控制媒介的一个表现
报刊整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属于国家控制媒介的一个表现。报刊整顿就是国家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报刊进行的管理,对报刊这个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和调整。纵观中国历次报刊整顿,因为内外压力,报刊整顿是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具有被动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宽松的政治氛围,高速发展的经济,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发展已经为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报业体制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报业发展的需求,正如学者胡正荣所说:市场和媒介就像弓和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制度就像是拉弓的手,迟迟不肯松手。[15]报刊整顿是被形势所逼做出的调整,并不是主动的和有目的的规划。
对于未来的报刊整顿,政府可以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及时改变不适应发展的因素,使自己处于主动的状态,对报刊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更合理地整合报刊资源,改善报刊的生态环境,改善中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报刊整顿不应是简单数量上的压缩,更重要的是结构上的调整
我国现阶段日报千人拥有量仅为50份/千人,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末日报的千人拥有量100份/千人的最低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理论上我国报刊在发行市场上存在着巨大潜在空间。[16]所以,报刊整顿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压缩上,而要在优化报刊结构、整合资源上下功夫。■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04页
[2]胡兴荣,大报纸时代,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
00/40528/50410/3516699.html
[3]方汉奇 陈业勋 主编,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101页
[4]方汉奇 陈业勋 主编,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5]、[6]方汉奇 陈业勋 主编,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187页
[7]、[9]方汉奇 陈业勋 主编,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8]吴永亮,报刊刊号的由来,http:
//www.zjol.com.cn/05cjr/system/
2005/09/16/006306024.shtml
[10]成青 华董岩,倾听梁衡,http:
//www.people.com.cn/GB/14677/219
65/22070/2314177.html
[11]、[12]我国报业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并初显成效,新闻与成才 2001年第3期http://www.pladaily.com.cn/item/xwycc/200103/txt/txt
_39.htm
[13]胡正荣主编,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第136页
[14]陈力丹,当前治理党政部门报刊对我国报刊体制改革的启示,新闻记者,2004. 2,第3页
[15]胡正荣主编,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第139页
[16]胡正荣主编,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第14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方汉奇 陈业勋 主编,新华出版社,1992年
2、《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胡正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大报纸时代》,胡兴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5、《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张之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7、《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崔保国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48805/48806/34336
31.html
现代报刊 篇5
一、“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
“物流”, 于1915年率先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奇·萧所提出。当时, 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货物积压, 大批企业出现产品滞销。阿奇·萧提出用“物流”手段解决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商品存储和配送问题。之后, “物流”概念不断演化升级, 二次世界大战, 为“物流”的发展创造了一次巨大的机遇, 当时, 美国军方为解决武器运输、粮食弹药的转移和配送问题, 从整体上对战时物资的采购和配送进行规划布置, 并在战争后勤过程中广泛应用。实践证明, 采用物流手段的采购和配送, 达到了战时物资的快速、准时、连续补给。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物流在民用物资采购和配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 日本物流业迅速发展, 将物流行为扩展到包括产品保管、运输、包装、装卸等全过程, 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纽带, 赋予了“物流”概念新的内涵和功能, 为商品转移提供了稳定、畅通的渠道。
“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市场化改革以后, 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不仅扩大了物流规模, 而且涵盖了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活动, 将传统物流单纯地将物实实体从供应者推向需求者, 扩展到物理和信息运动的结合、实体转移和价值增值的结合。这时, “物流”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 为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空间转移、价值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在物流转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链, 为企业产品的价值增值提供了基础, 因而成为各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二、物流在报刊发行过程中的应用
报刊发行, 是报刊这一“纸质实体”从印刷厂向读者 (报刊亭) 转移的过程。报刊发行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能实现报刊的空间转移, 将报刊留在印刷厂或报刊社, 就只能成为废报。因此, 必须将报刊准确无误地及时投递到报刊订户手中。但是, 作为纸质体的报刊, 不仅占据一定的空间, 而且其本身也是有重量的, 这一特征决定现代电讯手段 (如电报、电话、电子邮箱等) 无法在报刊纸质实体的转移过程中发挥其功能。事实上, 报刊发行不仅仅是纸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过程, 其中还包含着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将报刊精准、及时地投递到订户手中。这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 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发行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 有必要借鉴现代物流的手段, 引入“发行物流”概念, 改进报刊的发行效率。所谓“发行物流”, 是为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 在科学调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尽可能低成本地完成报刊的运输、批发和投递过程。类似于普通商品物流过程, 报刊发行物流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 为报刊的空间转移、价值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在物流转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渠道资源, 为扩大报刊发行量、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创造了条件。
三、报刊发行与物流相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为有效提高报刊发行的效率、降低报刊发行成本, 必须以现代物流管理的制度、方法和原则, 规范报刊发行行为,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首先,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整合和业务互补:一方面, 报刊社通过与现代物流企业的结合, 可以吸收现代物流的成功做法, 提高报刊发行效率, 规范报刊发行行为, 从而提高报刊发行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提高报刊业的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 传统邮政发行方式所奠定的强大报刊发行网络体系, 将报刊发行的网络末梢延向城乡的各个角落, 物流企业与之结合、为其服务, 必然为自身带来更多的业务。同时, 还可以在报刊发行过程中, 利用报刊媒体的宣传优势, 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客户, 从而为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其次,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形成强势的发行和配送网络体系, 改善服务质量。物流公司在与报刊社合作的过程中, 可以同时提供快件投递、信件投放、票务代理、餐饮配送、礼仪鲜花、图书代销等配套服务, 在综合的业务服务中获得较高的收益。这种综合性的服务, 也为报刊社实现低成本发行创造了条件:报刊社能够获得物流公司所提供的低价格物流服务, 在分销细节上节约成本、提高收益。与此同时, 报刊社还可以通过与现代物流网络的结合, 迅速占领市场, 扩大报刊发行量, 获得超额的利润。读者也可以在这种一体化综合服务中, 获得更多、更实惠的优质服务。
再次,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报刊社通过与现代物流企业的结合, 降低了发行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最终必然提高报刊发行的总量。伴随着报刊发行量的扩大, 报刊社的广告经营能力也随之提高。同时,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业的结合, 必然为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前所未有的机遇, 推动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两者的结合, 为各自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抵御境外实力的挑战等,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现代物流扩大报刊发行的对策
首先, 要针对报刊发行目的, 发挥现代物流的作用。准确、及时地实现报刊的配送, 是报刊发行的首要任务。因此, 现代物流要为报刊发行构建一个渠道畅通、成本低廉的发行渠道, 其中, 关键要做好网络末梢的发行工作:组建一个责任心强、速度快捷的零售配送、投递队伍, 并组建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报刊社也要改变观念:不要将物流配送渠道视为自身的专利, 要将物流渠道视为“高速公路”, 自身只是“借道”行驶的汽车, 在这条“高速公路”上, “奔驰”着不同的“汽车”, 承载着多家报刊的发行任务。这样, 就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达到“以渠道养渠道”的目的, 为报刊发行提高稳定的渠道保障。
其次, 要利用现代物流手段, 将单一的“报刊发行”转变为多元的“物流配送”, 完成由“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转变。长期以来, 报刊社被定位为事业单位, 报刊发行主要是作为一项社会事业, 而不是经济活动, 也就缺乏经营意识。在市场化条件下, 我们要把报刊发行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这时的报刊发行, 不再是简单的报刊投递, 更是包括物流配送、产品开发、广告收集、家政服务、信息加工等诸多活动在内的一项综合产业。
再次, 要利用报刊发行的网络体系, 结合现代物流优势, 开展各项综合业务。笔者认为, 在现代物流的支持下, 当前的报刊发行, 主要可以拓展三个方面的业务, 一是投入插页广告, 开展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 分摊报刊发行成本;二是开展废旧报刊回收业务, 在报纸回收中赚取适当的利润, 提高报刊发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开展日常用品的配送业务, 如送牛奶、送水、槟榔, 以及其他日用小商品等。此外, 还可以开拓家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其他业务。这样, 既可以方便群众, 降低报刊发行成本, 也可以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吴锋.报刊发行:新领地、新技术、新规则[J].新闻战线, 2007 (1) :18-22
[2]张小川.物流学:系统、网络和物流链[N].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 :1-4
[3]孙维和.日本旧报成了香悖悖[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8-7-4
现代报刊 篇6
中国近代报刊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作用是在影响人的方面, 即对于中国“人”这个主体的巨大改变。对中国近代报刊与人的现代化研究本质探讨的是文化意识与社会形态的密切关联。中国大众在从封建架构体系禁锢中挣脱出来迈向新时代的道路上, 努力追求实现着自身的现代化诉求。中国近代报刊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环境下, 经历着由单纯封建统治着传声筒向大众传媒的艰难蜕变, 无论是思想精神层面还是技术实务层面。二者相辅相成, 交互作用, 共同推动了对方的进步发展。下面将选取具体的典型角度来解析这种双方的交互影响。
1 中国近代报刊对于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1.1 中国近代报刊的起源
近代报刊的产生有有两个必要前提:政治思想方面的条件和物质技术方面的条件。在当时的中国, 虽然同西方相比, 物质条件依然有差距, 但已经可以基本满足近代报刊诞生的要求, 不过在政治思想方面, 依然存在很多欠缺之处。一方面, 虽然中国文化能够一定程度上吸收包容其它外来文化, 兼容并蓄, 但另一方面, 当时中国的封建伦理纲常却决定了本土儒家思想体系的绝对主体地位, 外来文化只能在这个体系内发挥作用, 绝对不可以打破这个禁锢。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源于外国报纸。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们把西方新闻传播思想和“新闻纸”介绍给国人, 恰好适应了当时中国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满足了国内扩大新闻传播的思想萌动。
1.2 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
中国近代报刊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 为思想文化的自由传播打下基础。虽然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都是外报, 是作为帝国主义列强殖民侵略的思想文化工具, 但是, 它们同时也向国人全面地展示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早期的《万国公报》在其首刊中就阐述了自身的办报方针:“本刊是为推动与泰西各国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这一时期外报在中国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近代中国人认识西学和了解西方的一个重要平台。
这种眼界的开阔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上。以最早的外报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刊率先向国人介绍西方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封建士大夫阶层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 能够更多地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这批士大夫阶层中的最典型代表当属魏源。魏源借助林则徐组织的翻译外报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整理思考, 从而出版了著名的《海国图志》。
这种眼界的开阔还体现在对普通民众阶层的宣传教育上。中国近代报刊对国人现代化的作用还表现在开启民智, 教育公众上, 这也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之一。以外报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刊大大拓宽了中国民众狭隘的眼界。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其认为报刊能使国家的军政大事迅速“上行而下达, 朝令而夕颁”、“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而报刊在这一过程中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成为启迪大众的重要平台。“振动已冻之脑宫”、“国趋之如饮狂泉举”以及“智慧骤开”正是对这一社会大思潮的形象写照。
中国近代报刊充分发挥引导组织作用, 成为社会运动中的急先锋。时值辛亥革命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 期间革命报刊不断涌现, 层出不穷。既有在已被割据的殖民地香港由兴中会陈少白所创办《中国日报》, 也有在中国内地发行的《苏报》等。而在国外地区, 广大爱国人士及留学生也出版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等重要革命报刊, 大力宣扬三民主义等各种重要革命思想。
中国近代报刊推动了国内工商业的繁荣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中国市场后, 利用中国近代报刊登载商业信息和广告。这也是继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报刊后的又一主要报刊种类。以《遐迩贯珍》为例, 在谈及商业活动时, 其文章中涉及到当时的广告招商条款:“若行商租船者等, 得借此书以表白事款, 较之遍贴街衢, 传闻更远, 获益至多。今从本月起, 《遐迩贯珍》各号, 将有数帙附之卷尾, 以载报贴。”
中国近代报刊为支持国货的运动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舆论引导和广告宣传上。时值“五卅”惨案的发生震动了国人大众, 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众多大城市激起狂潮, 呼吁广大中国人抵制洋货, 支持国货, 以商战的形式强国驱虏。如当时由国人自主生产开发的天厨牌味精也利用中国报刊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进行广告宣传:“敬请国人, 爱用国货;天厨味精, 国货精品”。
2 人的现代化对于中国近代报刊的影响
2.1 国民现代化的信息需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影响
众所周知, 信息促成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从愚昧的人变成掌握信息的人。信息的开放发达程度也是衡量一个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国人现代化的深入离不开信息渠道的畅通。所以如何满足国人日渐增长的信息需求就成为中国近代报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指向标之一。
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涉及到政治方面时, 不同于西方国家近代报刊自下而上式的逆推式进程, 中国一贯推崇的都是绝对的中央集权。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中国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兴起。这使得信息提供变得尤为重要, 为近代报刊提供了大量的读者。所以当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将一个崭新强大的文明社会呈现在国人面前, 给国人带来震撼可想而知。同时伴随着国门的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人的信息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中国近代报刊的源源不断产生注入了强大地动力。
2.2 现代化进程的自主话语权要求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影响
人的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自由话语权。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是在半封建半殖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并且在早期由外国传教士与商人掌控, 是西方对打开中国市场, 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舆论工具。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报纸, 缺乏对话语权的主导控制。
鸦片战争前后, 从外报与国人自办报刊之间的比例来说, 外报占有绝对优势。从1815年至19世纪末, 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 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 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 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新闻事业。从空间上说, 由外而内, 由南向北, 从南洋、广州、澳门转入香港、上海, 济南、天津、大连, 甚至办到了中国的心脏地区北京;文种也由葡文、英文增加到英、日、葡、德、法、俄六种。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利于中国利益的负面效果, 损害了中方的权益。
这种国人失语的状况导致中国在引导大众和舆论斗争方面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诋毁当轴, 蛊惑民心”。这是郑观应对外报的定性。陈炽也谈到:“各国报馆虽多, 均其国人自谈。中国于己之民禁之。于他国则听之, 偶肇兵端, 难免不曲直混淆, 荧惑视听。”
目前学界公认的首家完全由中国人出版的著名近代化报刊是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在《循环日报》发行的早期阶段, 几乎每天都刊登文章指明该报是完全由中国人创办, 真正为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在这之后, 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与他们有联系的社会力量创办报刊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此举大大提高了国人自办报刊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 从外国人手里夺回了一定的传媒话语权, 国内更是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
2.3 现代化进程的大众白话文普及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深入,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官方文书,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取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早期《循环日报》在创办时就顺应了了这一潮流, 主要体现在该报创办者王韬的文风上, 尤其是他的政论文, 力求立论鲜明, 通俗易懂。而在之后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 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显著。改良派人士和革命分子为了广泛宣传自身的政治理念, 扩大参与阶层和影响力, 在创办报刊时很注重对文风的改进以及文字通俗化的运用。
而这一社会趋势的最高潮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近代报刊的白话文倾向达到极致。新文化运动在文学方面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倡导推行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新文学, 具体表现在报刊业务领域就是对白话文的广泛应用上。这一点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性刊物《新青年》上尤为突出。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以及新文学运动的进行, 《新青年》明确了以新文学代替封建主义旧文学的主张。
2.4 现代化先进思想理念和物质技术的引进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影响
被迫打开国门之前的中国科技水平已被西方先进文明远远抛开。不可否认, 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离不开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的指导和发达物质技术的推动。外国传教士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促使中国民众认识到报纸这个大众传媒传播消息的重要性, 并且在办报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西方先进的思想传达给中国的读者, 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想法, 使其能够逐步接受外来新鲜事物。
在这样的历史大趋势下, 铅字排版, 高速印刷机等先进的印刷技术、印刷设备逐步传入中国。1815年, 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 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 因此只能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 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外国传教士还引进了一批西方近代化的印刷设备, 使中国的报刊摆脱了落后的手工印刷方式, 为中国人以后创办自己的近代报刊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谢丹《时务报》的民权宣传研究[D]江汉大学视觉传播研究所, 2010.
[4]胡晓云/张健康.现代广告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5]赵晓闯.吴蕴初—中国的味精大王[J].中国工商, 1988, 7:7.
[6]方晓红.中国新闻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现代报刊 篇7
1 使用管理充消检查一体机期刊防盗仪
1.1 使用管理充消检查一体机
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工作人员, 使用的是江苏省常州市科晶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CS-218型充消检查一体机。报刊阅览室接收的每一批每一本期刊, 都要通过该机进行防盗材料检查。因为期刊的防盗材料, 都是外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 所以对没有防盗材料的期刊, 不提供读者阅览。只有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处理后, 才能提供读者阅览。检查期刊防盗材料的步骤是首先把充消检查一体机的电源插头, 插入阅览室内的电源插座上, 打开该机的电源开关是使开关处于开的状态, 这时充消检查一体机的电源指示灯亮。再把充消开关处于充磁状态。这样就可以检查期刊防盗材料了。工作人员检查期刊防盗材料, 每一本期刊都要放在充消检查一体机的磁性检查区进行检查。每一本期刊在该机磁性检查区, 都能使充消检查一体机的数值发生变化, 引起该机报警, 这说明该期刊有防盗材料的, 可以提供读者阅览。否则, 期刊是没有防盗材料, 是不能提供读者阅览的。
只有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有权限使用充消检查一体机, 非工作人员不通过允许是不能使用的。每次使用充消检查一体机后, 都要从电源插座上拔下充消检查一体机的电源插头, 工作人员定期对充消检查一体机进行灰尘清理、保养, 确保充消检查一体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果充消检查一体机出现故障, 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邀请学校或者校外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故障排除和修理。
1.2 使用管理期刊防盗仪
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在对读者开放以前, 工作人员首先要打开期刊防盗仪, 使期刊防盗仪处于工作状态, 原因阅览室是全开放允许读者带自己的图书和书包。读者在阅览室内可以阅览现刊过刊和报纸, 也可以看自己带的图书。读者可以到工作台办手续到图书馆外复印期刊报纸, 但必须速去速回。因为每一本期刊都通过充消检查一体机的检查, 每一本期刊都有防盗材料。如果读者不办手续擅自往阅览室外带期刊, 引起期刊防盗仪报警, 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要进行处理, 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教育本人, 二是警示其他读者。可以说只要期刊通过充消检查一体机做了检查, 就为期刊防盗仪的防盗打下了基础。没有充消检查一体机对期刊防盗材料的检查, 期刊防盗仪就失去了防盗作用, 反过来如果期刊防盗仪没有防盗作用, 充消检查一体机检查期刊防盗材料也是没用的。
报刊阅览室关闭后, 工作人员要关掉期刊防盗仪的电源, 然后拔掉期刊防盗仪的电源插头。工作人员还要对期刊防盗仪的灰尘进行清理、保养。非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不通过允许是不能动期刊防盗仪的, 这是保障期刊防盗仪正常工作的前提。期刊防盗仪出现故障, 图书馆工作人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排除故障。
2 使用管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智慧一卡通专用产品
2.1 使用管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工作人员, 使用的是由深圳图书馆承担并组织开发出来的一套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层次、多种规模、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使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在阅览室有两方面的用途。第一是管理读者, 首先, 工作人员要打开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操作步骤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登录名称——用户密码——流通管理——专项借阅服务——专项阅览服务。其次, 读者进入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必须在智慧一卡通上刷自己的校园卡后方能阅览报刊, 聊城大学校园卡是读者进入图书馆学习、借阅书刊和上机的凭证, 读者刷校园卡后计算机上显示读者的信息, 如:姓名、所在学院班级, 入阅时间等, 为图书馆的阅览人次的统计, 读者的管理打下牢固基础。第二是管理期刊。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 申请开通相应模块的操作权限, 系统管理员进行授权。使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的子系统连续出版物现刊管理模块整理期刊。就是说把期刊按合订本的厚度, 按期数排好后通过连续出版物系统中的现刊管理模块输入电脑, 然后打出清单文档送装订人员装订成合订本。操作步骤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登录名称——用户密码——连续出版物管理——现刊管理——装订处理。这样做又快又准确, 清单一目了然, 非常清楚。如果要输出清单, 只要把装订处理改为输出装订清单即可。
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在使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非工作人员是不允许操作的, 他们也没有操作权限。系统程序出现故障, 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邀请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外专业技术进行排除维修。
2.2 使用管理智慧一卡通专用产品
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 在阅览室开放以前, 首先要打开智慧一卡通产品, 然后在智慧一卡通上自己的聊城大学一卡通 (校园卡) , 智慧一卡通才能工作。因为智慧一卡通专用产品是聊城大学一卡通专用产品, 读者进入阅览室都要在智慧一卡通产品上刷自己的校园卡。在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内智慧一卡通又是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连在一起的。聊城大学一卡通和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是完整的整合, 只要读者在智慧一卡通上刷自己的校园卡, 在使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微机上就能显示读者的信息, 如:读者在的学院班级, 读者的学号, 入阅时间等。智慧一卡通是验证读者身份的唯一产品, 没有聊城大学一卡通的人员, 不经过允许是不能进阅览室阅览报刊。验证读者身份这是保障阅览室安全和读者人身安全的不可缺少重要条件。
智慧一卡通出现故障, 阅览室的工作人员邀请专业人员维修。阅览室工作人员使用智慧一卡通产品要向图书馆领导和图书馆专业人员申请权限方可使用, 非工作人员是不允许使用智慧一卡通产品。
3 使用管理摄像系统移动上网系统
3.1 使用管理摄像系统
报刊阅览室内在不同角度都安装了摄像头, 摄像头的录像信号直接传送到监控室。这样有利于图书馆领导监测阅览室的情况, 有利于阅览室的工作人员监测阅览室的情况。阅览室工作人员经常巡视阅览室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观察阅览室的录像, 处理发生的问题。这里指的是个别读者污损撕挖期刊、擅自动用阅览室的电源和一切违反图书馆制度的情况。通过摄像系统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 发现摄像头不能工作, 马上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确保阅览室内的摄像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使用管理移动上网系统
聊城移动公司已在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安装了移动上网设备, 这为在阅览室内无线上网打下了基础, 也为阅览室的服务扩展了空间。一旦移动公司终端和聊城大学图书馆数字终端对接, 读者就能在阅览室内查阅图书馆的电子文献。在不久的时间, 读者不出阅览室就能查阅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不过无线上网这项业务在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还没有开展, 要等聊城大学领导和聊城移动公司领导商议达成协议才能开展, 现在做些准备工作。笔者相信, 无线上网在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一定能变成现实, 这是聊城大学逸夫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现代报刊 篇8
首先, 商业报刊以其鲜明的市场性有别于政党报刊, 它是指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在市场机制下创办并遵从市场规律、在媒介经营组织形式上以企业化为主要运作模式的报刊。广义上的商业报刊具备三个特点:第一, 主要刊登报道商业信息, 广告与发行并重;第二, 面向市场、独立运作、自负盈亏, 不依附当局, 不沾染鲜明的党派色彩, 保证言论的独立公允;第三, 现代化管理结构, 奉行媒介市场化、产业化、制度化。另外, 依据主办对象的不同, 近代商业报刊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官商合办与独立民营。而在70余年的近代商业报刊史上, 民营商业报刊占主导地位, 天津的新记《大公报》、上海的《申报》与《新闻报》便是其中翘楚。近代商业报刊领域更是涌现出了以张季鸾、成舍我、史量才、邵飘萍、林白水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报人。
其次, 政党报刊是指随着中国政党政治时代的到来, 为满足政党的宣传要求而产生的报刊。政党报刊被认为是政党汲取资源、增强政党能力的必要手段。在竞争型政党体制中, 政党天生与大众传媒具有亲和关系。有别于西方报刊以商业报刊为主的局面, 我国新闻事业一直是政党报刊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类型包括:一是由国、共两党分别创办的, 为本党争取舆论阵地的“喉舌”报纸, 比如《解放日报》、《中央日报》。二是民间党派中的有识之士面临种族存亡的艰难时局, 以救亡图存、启发民智为目标而设立的舆论中心和宣传工具, 如1896年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报》。
二、二者区别
简要概括二者区别,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前者以营利为目的, 后者则是以配合政治宣传为目的。
(2) 资金来源:前者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资本家的个人或集体投资, 二是报纸刊发售卖后的广告收入;后者则主要依靠政党出资扶持, 另外也采取报社内部募集的方式。
(3) 运作方式:前者面向市场, 企业化运作, 市场化经营, 自负盈亏;后者需与支持扶住它的政党在舆论上保持一致, 宣传性强, 以舆论引导为主。但二者走的皆是大众化路线。
(4) 技术水平:前者较高, 后者较低。
(5) 纲领有无:前者没有, 后者有。
三、二者相同之处及原因
两种报刊虽有以上不同, 但都是文人论政, 都高举言论报国的大旗, 思想内核并无二致。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 知识分子文化血统决定了商业报刊兼顾社会责任。以《大公报》为例, 总编辑张季鸾是典型的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 他提出“四不原则”, 允为中国新闻界树立最高的标杆, 在抗战时期又放弃“四不原则”, 服从抗日大局, 接受内容审查。
以张季鸾为代表的文人报人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以儒家思想格自由主义之义, 多半带有文化母体的精英倾向, 即使是西化学者也以启迪民众自记启诩, 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天下人之师, 而非躬身迎合公众趣味。第二, 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修齐治平”意识, 普遍具有国族倾向, 深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第三, 中国近代报人在实践中始终吸收和借鉴西方的新闻理念时并非全盘接受和认同, 而是批判性的接受, 始终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站在国族为重的立场上有选择地吸收、利用。第四, 近代报人多受传统文化浸润, 思想底色中有浓厚的儒学因子, 普遍认同孟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轻视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报刊运作方式。最后要注意, 他们并不完全排斥报纸商业化, 只是坚决抵制报纸庸俗化和媚俗倾向, 他们担心商业利益会腐蚀言论自主。用谷德纳的话来说, 他们是“文化机构”的中流砥柱, 希望以言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谋求国族兴旺富强;他们不愿充当“意识工业”的贩夫走卒, 他们鄙夷汲汲于谋求钱财利益以致遭受权钱腐化的行为。
其次, 知识分子的权力观念促使政党报纸产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孕育了组织政党行为的主体力量,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晚清帝国的解体, 传统社会中地主、士大夫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稳定结构不复存在, 知识分子逐步在政治上边缘化, 对于历来以从政为正途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 在科举既废的状况下很自然地便转向了以党求官的道路, 政党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从边缘回归政治权力中心的必然手段。他们以组织内的机关报为宣传工具攻占舆论阵地, 这种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创办的《中外纪闻》。从维新派到革命党再到国共两党, 都重视报刊在政治运动中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辛亥革命以前, 开办政党报刊是为了阐明并宣传党派的理论与主义, 抵抗外部侵略势力, 继而终结封建顽固势力, 以言论之独立民主唤起民族之独立民主。不管是维新派主办的带有温和改良色彩的报刊还是革命派主办的坚决号召发动革命的报刊都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之开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辛亥革命后, 政党报刊陷入了无谓的党争。各报刊从自己党派的利益出发相互攻讦, 或受政客暗中驱使以与政治对手角力, 沦为了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的帮凶。此时政党报刊不再以阐释、宣传本党“主义”为第一要务, 恰恰相反, 不少政党报刊甚至“纯以谩骂为事, 不知报纸原则之何在”。这是由于民国时的政党政治并没有为冲突各方提供可与化解冲突的游戏规则, 因此党争在民初的社会环境下尚不具备实行的成熟条件。因此,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政党政治的宣传工具——政党报刊, 它曾经为政治制度的构建添砖加瓦, 也曾经为民族的救亡图存摇旗呐喊, 尽管由于时代局限而造成若干乱象, 也不能否定它的积极意义。
最后, 时代背景决定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特殊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动荡的时局要求近代报刊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首先要适应救亡图存的需求, 国人的办报伊始便与政治活动密不可分,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不管是商业报刊还是政党报刊都将报纸作为宣传救国救民的利器了。政党报刊、商业报刊都非常重视政治新闻的报道, 也注重政论性文章。如王韬在《循环日报》开政论先河, 梁启超在《时务报》创造的时务文体, 《大公报》以“文人论政的企业”自居, 强调报刊的社会监督作用, 《申报》在办报后期及时改变“蚊报”形象, 刊载了一批观点犀利、内容厚重的评论文章等等。
综上所述, 尽管商业报刊与政党报刊在办报目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方面有如许差异, 但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 双方报人都显现出了知识分子文人论政、言论报国的传统, 这是两种报刊在精神内核上的相通之处。
摘要:百余年以降, 中国报刊维系国计民生, 近代报业发展以其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闻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近代报刊主要有两大范式:商业报刊、政党报刊。本文将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特征, 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 重点揭示其相同之处。
关键词:近代商业报刊,近代政党报刊,异同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三联书店, 1955.
[3]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描史稿[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4]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报刊收藏精品 篇9
《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2月15日,终刊于1945年10月。期间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记录社会动态的新闻工具。虽然生存于“五洋杂居”、“中西杂处”的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也曾历经几番沉浮,数易经营场地,但自始至终站在时代的前沿阵地,以精美的图片和精悍的文字向世人传播时局变化的准确信息,同时还将镜头伸向世界各地,将色彩斑斓的风景画卷和山水美景奉献给读者。
《良友》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画报之一,比当今世界上最驰名的美国《生活》早出版十年,比《苏联建设画报》早出版四年,是中国第一份大型综合性真像画报。在中国新闻史和华文传媒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因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笔者与《良友》第一次见面,是1994年9月,地点在上海城隍庙。当时遇到此刊时,心率陡然加快——旧中国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画报。初步印象是开本大器,封面美观,非常适合展览。翻看内页,感觉里边的内容涉及到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既有军国大事,也有社会百科杂闻,还有美术艺术和电影戏剧,很符合自己的需要,于是将收藏民国画报作为重要目标。
兹根据自己的了解,对民国《良友》谈些认识。《良友》的创办特色
《良友》以真相图片为主,配合适量文字内容,反应社会要闻、趣闻、珍闻,是我国第一份连续发行十几年、印刷技术始终保持一流的画报。该报之所以能被中外广大读者喜爱,原因很多,主要有三点:
开本美观大方,封面人物具有很强吸引力
封面如同人的五官,是给人第一印象的正面形象,封面带有影星美女和名媛图像,就如同见面时遇到一张甜美的笑脸,给人愉悦心性的感受,尔后产生想看内容的欲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一理。男性对于女性美的欣赏,原本是天性,在古诗文中很早就有表述。但古人阐述女人之美,只能用华丽的辞藻来描述,如《陌上桑》,如《洛神赋》,那种刻画女性之美,尽管被推崇了千百年,但读者根本无法彻底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美女的真实面目,只能根据作者的描述的状态去猜想。明清以后,线装书籍插图多用单线勾画技法,将女人的翩翩风姿刻画上去,尽管还有些抽象,但“上眼”率已经明显得到提高。晚清时期,以上海吴友如为首的一批职业画家,用传统技法创作了很多时事人物画,刊印在画报上,形神兼备,颇受读者欢迎。民国之初,绘画人物第一次走上刊物封面。1913年上海出版的《游戏杂志》,封面就是丁聪的父亲丁悚先生绘画的老夫子读书图,再后来鸳鸯蝴蝶派成员所创办的《小说新报》、《民权素》、《小说时报》、《半月》杂志等,开始在封面上使用手绘女人图像,有读书的,有操琴的,笔法细腻,姿态逼真,呼之欲出。然而都是画像,画作者主要是但杜宇和俞镜人。这类封面上有美女画像的刊物面世后,立即引起读者青睐,购阅者大增。受其影响,市场上又出现了大美人广告烟片,色彩艳丽,楚楚动人,但终究没有使用真人图片。
第一个将真人图片放到刊物封面的,是《良友》杂志。
《良友》创办人伍联德先生是个非常有美学头脑的出版家。他原本受聘于商务印书馆,主编《儿童教育画报》和《儿童世界》,因很多出版想法得不到认可,为实现自己愿望,负气离开出版社,自己创办一份《少年良友》小报,结果发行仅七个月,便将底本赔光。但他才高胆大,在《少年良友》失利后,不但没有就此歇手,反而借巨资创办良友图书出版公司,运行半年多后又创办一份9开本大《良友》(当时发行的杂志大多为32开本,偶然有16开本,从未有这么大开本),封面直接上电影新星图片,刊名为伍联德先生自己设计的美术字。当时,电影这种新型娱乐项目刚被上海大众接受,大家都在关注新影片的相关消息,而这时《良友》带着大家追捧的女明星风采形象,迎着观众的目光而来,胡蝶、黄柳霜、陈燕燕、黎灼灼、徐来、阮玲玉、郑萍如,就连后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陈波,早年的肖像也曾在《良友》亮相。有的影星还不止一次登上封面,如香港影后李绮年、上海影星陈云裳、严月娴,曾三次在封面闪亮登场。有时《良友》也使用电影界、体育界女明星及校花的照片做封面,完全是利用女性天然之美,给读者以温馨愉悦的感受,并利用中国新女性的风姿,引领大众女性摆脱旧俗桎梏,绝无以色诱人之意。这种美女封面期刊,男人喜欢,女性更喜欢。说实话,到现在我们都应该感激当年的《良友》,如果没有这些以封面形式保留的美女形象,那些耳熟能详的影星、体育明星,很难一睹真容。因为一幅彩照的制作在当年非常艰难,遇光、受潮都会变色,很难保存至今。
刊物报道紧跟读者关注的热点
《良友》初创时印制了3000份,因为是印刷公司自己印制的,提前没有联系发行渠道,所以出刊之后让员工拿到附近电影院去兜售,没想到读者见到后十分惊诧和欢喜,很快销售一空,然后又连连加印两次,每次2000份,共发售了7000份,超过出版多年的正常期刊。首战告捷,编辑又不断改进版面和内容,读者越来越欢迎,特别是第十四期梁得所接手以后,《良友》很快成为上海最受宠的读物,销量不断攀升,10000、20000、30000,最高竟达42000份,创中国期刊史纪录。而且读者也不限于上海,国内很多大都市几乎都有销售点。国外也设有很多销售点,华侨购买十分踊跃,他们将《良友》当作了解国内时局变化的窗口。
何以有如此的硕果,我个人感觉,在于《良友》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正统地进行系列报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正逢多事之秋,震惊世界的大事件连连发生,而每逢大事件突发,该刊总是不顾安危,组织人员到前线采访,以最快的速度搞到第一手图片和文字资料,以最精美的印刷技术、最清晰的图片和最翔实的文字将事件真相报道给社会。如创刊初期,正值南北两个政权对立,南方是进步的国民政府,北边是旧军阀盘踞的北洋政府,该刊旗帜鲜明地介绍南方政府主要人物,对孙中山先生,还曾设专号介绍。那时的城市读者和华侨读者,对时局的变化非常关心,为满足读者这份需求,《良友》对于所有社会大事件都予以跟踪报道,如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都用了大量图片予以刊载。抗日战争爆发后,《良友》画报更以激发全民抗战为己任,做出很多紧跟形势的正面呼吁。抗战战火吞没上海,《良友》设备被毁,被迫迁到香港出版。这一时期的刊物封面,不再是楚楚动人的二八佳人,而是一个个威武不屈的抗日领袖和战士,而且刊登的是国共双方的抗战最高级的将领。如抗战爆发之际封面使用的是全国抗战领袖蒋介石图片,平型关战役之后,使用的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图片,台儿庄战役后李宗仁成为当红人物,所以又使用他的
图片,其实不仅封面如此,内容也与封面呼应,报道的都是当时国人最关心的局势发展状况。由于《良友》紧紧围绕全民最关注的战局变化来报道,读者需要什么就及时地报道什么,大有一刊在手,无须他求之势,所以她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读者的最爱。
内容丰富,受众面广
《良友》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内容涵盖面宽。因为在栏目设置方面,总编尽量考虑到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需求,既有学术、政论、科技等高层知识分子所需的内容,也有综合性、文娱性等大众欣赏的知识,甚至还有儿童需要的少儿栏目和家庭妇女所需要的生活常识。就连外国华侨也能读到他们所想了解的情况。据业内人士统计,从1926年创刊到1945年终刊,174期刊物(含两份专号)刊登图片总量达32000幅。三万多幅真实图片,横跨20年时间,实际就等于一部民国图画断代史册,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民国百科全书。
《良友》以图见长,文字刊用方面也非常用心,长年邀请了国内著名文学家、作家为之撰文,胡适、鲁迅、林语堂、矛盾、巴金等文坛巨擘都曾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正因为内容丰富,品位高雅,读者才越来越多,最高发行量达到42000份,超过其他同类刊物的十几倍。民国时期以内容丰富赢得读者青睐的期刊只有两份,一个是大型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以文字内容见长,略有些图片;一个是《良友》,以时事图片见长,图文互助。当时社会各界名流,基本都阅读这份刊物。
《良友》的成功,还在于取得一定影响后的继续努力,不断扩大经营范围。《良友》杂志运行纳入正轨后,创办人伍联德又组织人力,利用自己的出版优势和《良友》的声誉,组织了很多种出版物。而且,大多是首创,棋先一招,获得很大成功。如印发中外电影明星图片册,八开单张,印刷精美,售价与社会常见杂志差不多,都是两角钱,但成本要低很多。此外还印刷了600多种外国名曲和当时流行歌曲集,也取得了惊人效果。后期赵家壁担任主编时,还出版过“良友文学丛书”64种,“良友一角丛书”80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顺应时代需求,组织出版一套“中国新文学大系”,卓有成效地记录了新文学的历史成果。这些书社会影响大,利润也大,都是《良友》成功的重要因素。
《良友》的办刊人
《良友》之所以深受那个时代读者的欢迎,根本原因是办刊宗旨符合大众读者的心愿。而之所以办出这样出色的效果,是由于办刊人懂得读者最需要什么。故我们再从办刊人角度,分析一下原因。
《良友》首创者伍联德先生是个非常有抱负的青年,他父亲在美国谋生,很希望他到美国去,但他对美国没什么兴趣,对美术却特别痴心,在上学期间就和同学陈炳洪一起翻译一本《新绘学》,卖给商务出版社,从此尝到甜头,对出版业也发生很强烈的兴趣,毕业后进入商务出版社工作。其间,曾满腔热情地给出版社编译所所长王云五提了很多出版方案,由于没有被采纳,他果断脱离商务出版社,筹借巨资和同学余汉生一起在上海创办了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在他的精心策划下,《良友》不断创造佳绩,终于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的一颗明珠。
尽管伍联德自己比较懂美术和出版杂志的业务,但他的主导思想在于出版图书,为能抽出更多的精力从事出版业,自己在主编完第四期《良友》后,便聘请当时最有名望的周瘦鹃继任主编。周瘦鹃先生是鸳鸯蝴蝶派主将,编辑出版的《礼拜六》在上海红得发紫,伍联德试图利用他的威望和编辑水平,将《良友》做大。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周先生对图片编辑并不在行,加之社会兼职多,精力根本不能保证,所以编辑出版了八期之后,社会反应平淡。为尽快扭转局面,伍联德果断换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美术工作者一一梁得所。梁得所,1905年生于广东连县,中学毕业后到山东齐鲁大学学医,课余喜欢美术。1926年10月被伍联德招聘到《良友》工作。1927年2月,这位刚满22岁的青年人走马上任,接替周瘦鹃先生,勇敢地扛起了《良友》大纛。梁得所上任伊始,首先改变栏目格局,将原来大篇幅刊登言情小说和消遣无聊的杂诗的板块压缩,努力增加时事新闻图片,增加宣传文化美育、启迪心智的百科知识性图片和文字,结果很快将《良友》的出版推到一个新台阶,发行也迅速打开局面,使《良友》进入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新阶段,成为大上海乃至全国最有影响的刊物。在国际也有很高声望,很多华侨都是通过这份画刊,了解国内情况的。梁得所为《良友》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到第七十九期时,梁得所与伍联德发生点矛盾,为不影响自己的抱负施展,梁得所离开了《良友》。伍联德又及时起用另一个新人马国亮。马国亮和梁得所是同学,对美术工作十分热心,被梁得所聘到《良友》,担任编辑工作。其间,梁得所多次外访,具体编辑工作都有马国良主持,所以,梁得所离任后,伍联德果敢命马国亮接任《良友》总编。马国亮也确实是个难得人才,接任后满腔热忱地开展工作,在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将《良友》推到了顶峰。
时事难料,1935年伍联德因内部矛盾而出局,马国亮也在1938年因内部矛盾去职。赵家壁接任主编。赵家壁来《良友》工作时间较长,他是1928年就被伍联德亲自聘到良友工作的。那年,《良友》发行越来越火,但伍联德还不满足,又相继创办了《艺术界》、《现代妇女》、《体育世界》和专门报道电影方面活动的《良友银星》,还想办一份学生刊物《中国学生》,因人手不够,将刚上光华大学一年级的赵家壁聘去当美编。在伍联德的培育和重用下,他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经过几年锤炼,赵家壁成为良友业务骨干。担任主编后,赵家壁一方面坚守《良友》的正常出版,一方面组织力量出版了很多文化、文艺方面的丛书,特别是《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万有文库》等,不仅使良友图书公司经济收入得到空前提高,而且使《良友》在社会声誉越播越远。这些都是人才使用得当出现的结果。
《良友》在老期刊中的位置
中国第一次有画报,是1884年由申报馆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完全是手工绘制,石版印刷。受其影响,之后的四十年间都是四开单面手工绘画的小画报占据新闻画报的统治地位。民国元年虽然在广州诞生过一份《真相画报》,开始使用照相图片,报道社会最关注的军事和政治局势变化,可惜出版不到一年。直到《良友》诞生,才真正有了非常具像的、历时长久的时事新闻画刊,一扫陈腐幼稚的文人手工画报的独统局面,给中国报刊出版业带来了空前的新气象,开创了中国现代画报的新纪元。当时全国有大约6000多种报刊发行,上海是文化中心,报刊量在4000种以上,但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不过二三十份,最著名的是《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其余不足论。自《良友》面世后,地位迅速上升,仅一年后基本和出版了半个世纪的“申、新、时”齐名,二年以后执报刊界之牛耳,成为上海第一大读物。
在《良友》的影响下,上海新闻画报如同雨后春笋,陆续诞生。有的是《良友》自办的,如《今代妇女》;有些是间接受了《良友》启发和激励出版的,如《文华》画报,《寰球》画报、《美术生活》等,但谁都没能超过《良友》、包括梁得所出局后主编的《大众画报》、这说明,《良友》在读者心目中已经竖起了丰碑,不在乎谁来编辑。
对于《良友》的整体地位,方汉奇教授评价的恰如其分:“堪称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发行范围最广,发行数量最大,报道资讯最及时,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在世界画报史上,《良友》也占有显赫地位。”(2007年为《良友》画报重印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