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媒体

2024-09-30

报刊媒体(共11篇)

报刊媒体 篇1

目前,传统报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以前报刊主要的创收渠道是广告,而现在广告主要投向了网络方向,因此需要走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才能得到较好的效益。

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是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技术与经营方式的融合上。[1]这种媒体融合更多地集中于将报纸、期刊等纸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演示了趋于重叠的融合过程,说明了计算机以及印刷出版业即将趋于融合的趋势。这个观点为传统媒体提出了有潜力的继续发展的空间。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将媒介融合定义为能够印刷的、具有音频的、视频的、可以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性的、能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将媒体融合的方式以及涵义分为5类:所有权的融合、策略性、结构性、信息采集、新闻表达。[3]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指出,“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是目前传媒业全球性发展的前沿课题。传统纸媒的数字化生存和普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4]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是媒体融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媒体不会迅速战胜传统媒体。如果离开了网络和数字的服务,报纸、期刊将来就没有发展前途。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必将没有新闻业、信息产业的传统行业的壁垒,使众多关联的产业共同整合在其内容产业的旗帜下。从长远来看,媒体融合也不仅仅是内容的整合,更应该从媒体结构、形态、技术、功能、流程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纸质媒体与新型媒体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两方面的合作更有可能。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共同生存的媒体生态与现实。[5]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他强调,我国的媒体要着力打造一批多样的形态、先进的手段、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建成众多新型媒体集团,拥有强大的实力、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要改变以广告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

由于新型媒体的特点是具有全天候的及时性、共享性、交互性、便捷性、传播性、全覆盖等,期刊社的优势地位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期刊社在转型升级方面受到基础建设投入的技术、渠道、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传统期刊社的媒体同样也具有融合发展的优势,拥有强大的编辑队伍、第一手资料、资源质量的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了影响广泛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传统的期刊社要从推动融合发展的要求、观念上突破边界、多媒体运营和跨界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来策划媒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将读者转变为客户,从重视单纯提供内容转变为重视客户的真正体验。具体从内容资源,在平台、渠道、终端方面的突破,重视与第三方合作等方面着手。

在报刊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报刊广告的营销传播面临新的问题,即受众的分众化,传媒渠道变成了多元化。传媒业的营销理念已经由生产、推销观念逐步演变为营销和传媒形象的观念。不顾受众和广告主需求的生产和推销观念已经过时,传媒的营销观念要重视传媒产品的策划创新,提高信息容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针对营销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报刊广告营销要借助更多的营销手段,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传媒形象,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在新环境下,报刊业的营销模式须由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读者和广告主)为中心的转型经营模式的组合。其营销模式由大众化营销向分众化营销方式转变。

报刊出版业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改变以广告为主要收入的经营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产业经营体系。报刊出版业要实现媒体的融合,需在技术上,软、硬件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投入资金。实施全媒体的融合,必须要有良好的产业发展作为支持。

二、知识是报刊价值链的基础,基于此特性使报刊业的“二次售卖”变为“多次售卖”

现在报刊在经营发展上面临着网络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面临的威胁是读者和广告市场越来越少,甚至网络媒体将取代传统报刊媒体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在目前的发展中,报刊社必须结合自已报刊社的特点,积极吸收移动手机、网络、客户端的媒体优势,补自己报刊社之劣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形态的条块分割、互不相连的状况。一种媒体产品要想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就必须提升融合的编辑能力,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多种多样的编辑客体形态消费的需求。这不但导致媒介形态的融合,而且最终造成编辑客体形态的重新构成,促使其逐步从单一符号的模式向多元化符号的模式转型。若传统的报刊媒介是建立在文图符号模式的基础之上,那么电视和广播则主要是建立在音频与视频的符号模式基础之上的。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媒体融合平台,则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编辑过程中编辑客体泾渭分明的状态,形成了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符号模式的新型的交互式编辑客体。在当今时期,不同媒介机构正在大力提倡探索的“中央厨房”或“超级编辑部”,其目的就是实现多样化编辑客体的采集和多元编辑客体的聚合式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样化的编辑客体发布和传播。

报刊社的优势在于其内容具有原创性,这是传统报刊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网络媒体与产业相互融合的理论,在总结报刊社与网络媒体融合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报刊社与网络媒体所处的外部宏观、竞争环境和各媒体行业的变化,并总结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的优势以及劣势,建立未来报刊与网络媒介融合中的经营发展对策。报刊社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将资金投在网络方面;在与网络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突出本单位的特色,以增加报刊社的盈利空间;注重吸收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突破人才方面的瓶颈,尽量使报刊社的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实现共同创收,很好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1+1>2,满足新时代受众和市场的需求,使报刊社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报刊必须结合现代媒体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变化,通过建设平台,构建立体、多样的传播体系。目前,某出版社(集团)研发生产了3代电子书、4代平板电脑和2代手机,将以前该出版社(集团)出版的书、杂志的内容输入到电子书、平板电脑以及手机中,建立了读者云图书馆的平台,不断地改善用户的阅读方式,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大大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报刊社通过推动传统媒体差异化的发展,强化以内容为主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各报刊的信息质量,更加突出自身媒体的特色,增强对分众化受众的吸引力。

三、报刊社广告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寻找机会

新型媒体(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纸质媒体)的冲击并不是广告疲软的主要原因,它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目前我国许多行业的产能都处于过剩的状态,因此相对减少了投入广告的费用。第二,广告客户在选择媒体时改变了导向。广告客户在选择广告宣传方式时,都要求广告要加入新媒体的组合方案,而不像以前一样只有单一的平面广告作为宣传渠道。据统计,某广告公司投入最多的前35位广告客户中,有75%的客户将25%的预算投入到新型的媒体之中。第三,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平面媒体广告的预算大大减少。第四,客户越来越重视整体营销方案。线上部分以及线下部分是整体营销中很重要的两部分。其中,线下活动部分将平面媒体的预算瓜分了,线上部分的媒体涉及多种媒体,平面媒体的预算被大大地瓜分了。因此,纸质媒体的广告收入在不断地下降。据统计,广告客户首先将广告投向网络、微信、微博以及客户端。所有客户做网络广告宣传时首先都会选择门户网站,在纸质媒体旗下的网站上投放广告的可能性非常小,而门户网站都是由专门的网络代理公司代理的,因此广告客户投入纸质媒体的预算也非常少。纸质媒体得到的只是微信、微博、客户端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产生的效益非常少,基本上处于资源配送的状态。因此,传统的纸质媒体必须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在融合中实现双向优势互补。以纸质媒体为基础,将客户端、微信作为接入端口,做好网络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桥梁,以此来增加纸质媒体的吸引力,将用户重新拉到自己的范围内。

四、数据库的营销方式是报刊融合媒体的发展之路

依靠数据库作为营销方式是报刊社的市场部门更多地接触顾客的一种手段。依靠数据库的资料使得每个客户都能够成为一个微细分的市场。报刊社通过对大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来获取制订广告营销策略时所需要的信息,重新建立报刊社自己的精准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更可以实现顾客份额的持续增长。众所周知,80%的利润都是来自于20%的顾客。因此,要想取得高的利润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这20%的客户。

将报刊社的新闻、资讯、读者、作者、广告客户等资源全面输入到大数据库里,进行数据处理成集约化的生产、传播和经营的资源,设计以新闻、资讯产品、新技术、专利等为源头的报刊社资源,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经营适合不同目标群的产品,使报刊社的每个信息资源能做到一次开发多次利用。这样就使报刊社的产业链被拉长,同时实现了数据库的各分类资源之间的交叉、互动。国外有许多出版集团已将数据库变成了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较小规模的报刊社把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帮助中、小企业逐步成长,经营方式是为中、小企业做全面的服务,从宣传中、小企业的产品,到为中、小企业提供它们的客户资源,再到为它们销售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合理地利用资源,又能细分市场,还能做到错位竞争。大数据库营销的盈利过程是有时间性的,且是漫长的,需要长时间的细致的服务,不会像刊登广告那样见效快,也不像刊登广告那样直接。但这种优势一旦确立起来,就会大大地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很难复制和取代。目前在纸质媒体越来越同质化,受众市场越来越细分化的情况下,很多报刊社的媒体正逐步学习和借鉴以大数据库作为营销的一种策略。

五、今后互联网是报刊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

截至2015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3.84亿,比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还要多,但该庞大的数字却仅占我国总人数的29%。也就是说,互联网产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国互联网接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脑连接互联网,大约有20%的人拥有自己的电脑。不仅如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活动甚至政治生活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更是难以复制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用手机进行网上阅读、社交分享、即时交友已经成为很多人特别是中、青年人热衷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几乎将其看成无所不能的媒体,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中、青年人往往更加习惯在手机银行上汇款、买东西、交罚单等,大部分日常生活事项都能在手机上操作完成。互联网的主要优势和特有的功能就是:传播范围广,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开放性强,具有全方位的特点;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具有傻瓜化功能;交互性以及沟通性强,具有全动态功能;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低费用的功能。手机是更能显现出私人化、平民化、普及化、自主化的移动网络媒体。并且手机还有可随身携带,全接触功能;智能化响应,具有服务的功能。智能媒体能随时满足用户非同寻常,甚至超乎想象的各种需求;自主的生活化,自媒体的功能。报刊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融合新兴媒体的诸多优势。报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还有微信、微博以及客户端等。这些途径的受众都是个体,这种方式拉近了媒体与客户的关系,更能赢得客户的信赖,获取更多的收益。

当下,随着媒体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众化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以及使用习惯也正在向立体化、多元化发展。受众群体不再满足于传统报刊所提供的单向的、同质化的信息服务,大众化的受众群体从原来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转变为媒体信息的决策者,报刊媒体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今时代,广大的受众既需要纸质媒体提供的独特的视角、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又需要网络媒体提供的快速、经济、互动性强的多媒体形式的信息服务。多种媒体需将其要传播的内容通过不同介质的平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适应广大受众新媒体需求的产业链以及服务链,从而为广大受众提供全方位、多介质的信息服务。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既能适应分众化的受众对不同媒体内容的集合式的消费,又可满足受众对产品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其次,报刊社与网络媒体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报刊社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内容具有原创性,信息质量高并且具有真实性。网络媒体能够实现多向互动,而报刊是单向传播;网络媒体的存储内容不受限制,而报刊的信息容量受到版面数量的限制;网络媒体可做成个性化的服务,而报刊是覆盖普通大众的。报刊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出版周期长,难以照顾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实现媒体融合的典型例子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加坡传媒公司(电视)的融合。新加坡有两个主要的媒体集团,一个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有4家日报以及以日报为基础的商业网站;另一个集团就是新加坡传媒(电视)公司,它旗下有电视台和专业网站。10年前,两家公司互相进入对方的业务领域,彼此竞争,这是新加坡政府制定的计划。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进军电视事业后,开通了华语台“优频道”和英语台“电视通”。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的“优频道”收视率经过不到半年时间的运作就达到了全国的第二位,报业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

由以上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报纸、期刊与网络的融合是一种非常好的融合方式。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该杂志社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的下属单位。《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今后需要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站、微信以及微博等网络媒体,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充实自己的客户大数据库,为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目前,我们杂志社的工程塑料网站正在不断扩大、充实内容,不断地加入塑料信息、塑料材料的性能指标以及塑料方面的专利等。这样能够不断地增加点击率,扩大受众群体,吸引更多的人浏览我们的网站,这样我们的网站会吸引更多的会员单位,为今后增加经济收入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我们杂志社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是内容还不够新颖,上微信公众号的人还不是太多。今后,我们要不断充实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保证刊登的都是一手资料,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作为杂志社的一个窗口,能够更好地宣传杂志,扩大杂志的知名度,使更多的客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刊登广告,从而提高杂志社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介绍了媒体融合的定义,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统报刊媒体融合与新媒体融合要改变以广告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要想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必须使报刊业的“二次售卖”变为“多次售卖”;报刊社广告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还要寻找机会以求发展;数据库的营销方式是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今后互联网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本单位目前的经营状况,总结了今后本单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数据库,营销,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毅,于翠玲.国外媒体融合及其相关概念研究[J].现代出版,2013(6):162-163.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6(2):57-59.

[3]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53-56.

[4]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7):30-33.

[5]段乐川.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客体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6(5):34-37.

[6]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2007(3):20-22.

报刊媒体 篇2

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三班 邓dd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华南地区的这片热土上,广东藉着改革开放之际,在经济发展上为全国担当了先锋探索者一角。而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也在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之中得以体现。作为官方之喉舌,南粤报刊媒体人也秉承着客观务实的精神,向全国各地传达着这片热土上最客观的发展态势;而作为人民的扩音器,她同时又反映出了社会最真实的民生民情。因此,广东报刊媒体行业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肯定,蓬勃迅速的发展着。

而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广东报刊媒体行业的发展状况,今年夏天我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查,以下是调查得出的相关资料:

广东报刊媒体行业主要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为主呈三足鼎立之势。而这三家报业集团又在不同方面存在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一家中国广东省省属国有的传媒企业,成立于2005年7月18日,由原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改组后更名成立。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进行具体管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有《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十一份报纸,《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等六份杂志,和三个网站(南方网、南方报业网、奥一网)以及一个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集团总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于1949年10月23日在广州创刊,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1955年,华南分局撤销,中共广东省委成立, 《南方日报》成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

读者

《南方日报》以服务各级领导者、决策者,各层面的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和研究者;公务员、商人和专业人士等中高端读者为主。在华南地区,它是拥有中高端职业读者比例最高的媒体。

核心竞争力

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权威和区位优势。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析;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 区位优势来自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

理念

2002年8月6日《南方日报》第一次改版。改版后的《南方日报》是中国省级机关报中版面最多的报纸,改版的同时提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口号。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我国的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的群众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

口号:办中国最好的报纸

2006-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检测结果,南方都市报连续两年名列竞争力第1名。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

发行量

2010年8月16日,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南方都市报》以发行量140.0万份排名世界第30位、中国第7位、广东省第3位。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6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拥有全国甚至世界的影响力。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推崇,视其为中国最坦率和敢说话的报纸,对公众民主思维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纽约时报》亦曾将《南方周末》形容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报纸

理念

《南方周末》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2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一些现象

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报道的问题经常较为尖锐,对一些事件的独立调查和解读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这些人往往包括政府官员、公司管理者,以及一些被披露和曝光的当事人。据称《南方周末》有时会因为违反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某些禁令而遭到中国大陆的新闻监管部门的批评。有时舆论监督报道涉及的地区,会出现买不到当期《南方周末》的情况,据称是可能遭到了某些人的恶意收购或阻止在当地发行。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于1996年,目前集团旗下有主报《广州日报》,还有《信息时报》、《足球》等十五份系列报;《新现代画报》、《南风窗》、《看世界》等五家杂志社,以及一个出版社(广州出版社)。公司地址位于越秀区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创刊于1952年12月1日,目前日均发行量达185万份,是广东省发行量第一、订阅量第一、零售量第一和传阅率第一的报纸。同时也是全国经营最为成功的报纸之一,2008年广告经营总额达22.06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平面媒体之首。

理念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是广州日报的办报理念。广州日报多年来注重通过新闻报道、市场推广、自身建设、业界创新等方面,塑造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成为华南第一报媒和最具品牌传播力媒体。

发行量

2010年8月,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广州日报》以发行量185.0万份排名世界第20位、中国第3位,在国内仅次于《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于1985年创刊,原为财经类日报。2001年5月15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改版,定位为“发财狮子.大众报纸”,使其成为综合性、都市性日报。该报发展思路为2001年“民生大报”,慢慢过渡到2005年的“城市大报”,2006年3月21日再次改版,成为“代表城市新势力的报纸”。

理念

《信息时报》的办报宗旨是“通达民情,生活至上”。

发行量

2010年8月16日,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信息时报》以发行量157.0万份排名世界第27位、中国第6位。

《足球》

《足球》创刊于是1980年1月1日,是一份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足球专业报纸。现时,《足球》每逢星期一、三、五出版,共4开24版,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的足球消息和评论。星期四、六,出版《足球大赢家》,提供足球彩票及足球博彩信息。

发行量

《足球》期发行量达250万份,周发行量达540万份。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现在旗下有《羊城晚报》、《新快报》、《可乐生活》等八份报纸和一个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公司地址位于越秀区东山东风东路733号。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是中国第一份综合性晚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停刊。1981年春节前复刊,并由叶剑英题写报头。

理念

羊城晚报在2002年确定以“我家的报”作为品牌定位,80%以“家”为终端销售目标。这就决定了报纸的内容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围绕“家”开展报道活动。发行量

《羊城晚报》已连续27年发行量超过100万份,连续第四年入选“中国品牌500强”,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

《新快报》

《新快报》于1998年3月创刊,是我国国内第一份实现全彩印刷的大型综合性日报,日均4开36版,故而版面设计较接近香港与台湾等中国境外报刊,在广东省直至中国大陆境内较具影响力与知名度。

理念

《新快报》以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新锐的办报理念与鲜明的编辑风格为特色,强调新闻与资讯的实用性。版面设计新颖,视觉冲击力强,引领市场潮流,提供全方位资讯。

发行量

报刊媒体 篇3

媒介广告市场“四季分明” 互联网广告持续“高温”,报纸广告,“寒风瑟瑟”

2013年上半年电视媒体的广告花费持续增长,为11.3%,高于整体增幅。从各级别电视广告刊例花费增幅及时长的同比变化来看,省级卫视广告时长大幅增加对刊例花费影响较大,增幅达28.0%。

电台媒体较去年同期11.4%的增速比较,今年增速继续减慢,仅为2.7%。近年来,电台媒体投放量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金融业、医疗服务机构行业的广告投放出现近年来首次下滑。

报纸的广告刊登额同比依然下降,但降幅放缓。在机动车、家居家装、金融等主要广告行业渐渐“背弃”报纸的影响下,2013年上半年报纸行业的广告增长率为-4.5%。

杂志广告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化妆及卫生用品、奢侈品、服装服饰、机动车等行业对广告收入贡献突出,尤其是化妆及卫生用品行业增长31.3%,表现活跃,继续为杂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传统户外广告(含地铁)同比略有下降,减幅为1.8%。城市户外广告继续大面积调整,波动期仍持续中。

互联网现已不再是新兴媒体,而是成为了继电视之后受众接触的第二大媒体。而且互联网已经由原来的可读媒体转变成为可读、可视、可听、可交流的综合型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备电视、报纸、杂志、电台甚至户外媒体的所有属性,在2013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的增长率远超其他媒介。

报刊广告持续2012年的低迷

根据HCR(慧聪研究)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刊登额为470.13亿元,同比下滑2.54%,虽然仍处于下滑趋势中,但下滑幅度收窄。纵观历年数据变化可知,2012年以前的报刊广告市场可谓蓬勃发展,特别是在2010年,增长幅度达到顶峰,随后下降态势一发不可收拾,到2012年跌至谷底。今年上半年的广告总额不到去年的一半,看来今年的下降趋势还将延伸。

广告版面同比下降远超广告额降幅,厚报厚刊继续“甩脂“,性价比让广告商望而却步

H C R(慧聪研究)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报刊广告版面同比下降12.75%,下降幅度远超广告额降幅(-2.54%),厚报厚刊继续疯狂“甩脂”减负,报刊的刊例价格再一次“被提升”。互联网虎视眈眈下,一边是读者的流失,另一边却是平面媒体不顾发行衰退的现状,逐年提高刊例报价,让广告商在性价比面前伤透了心。报刊媒体也陷入了自己粗放式经营的陷阱里。没有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只期望把每年的成本增长转嫁到广告商身上,广告商和读者都将转身。

平面媒体版图正在移位,报纸广告份额下降,杂志广告份额上升

在近三年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报纸和杂志两大平面媒体的广告市场占有率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报纸广告从2011年的88.6%市场占有率下降至今年85.7%,同时,杂志广告份额则从11.4%扩展至14.3%。虽然双方地位并没有太大改变,但这一细小的变化却能折射出许多现象:

1、首先,在平面媒体上刊登广告的行业、广告主正在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小众的杂志因为定位更精准,进一步发挥非必需品的功能,所以抗风险的能力反而有所凸显。

2、从行业角度分析,房地产、食品饮料、媒体/出版行业在2013年上半年报纸媒体广告刊登额同比上涨最大,涨幅均超过20%。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据HCR(慧聪研究)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依然对报刊广告贡献最大,以99.14亿元的广告投放量稳居各行业之首,并且保持着24.14%的同比增长率。但顺势而观,与其紧密相连的家居家装行业,却在上半年出现了23.3%的跌幅,这一涨一跌说明2013年房地产行业依然在下滑。为了“取暖”,房地产商和媒体之间“抱团营销”,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房地产行业广告表面的繁华。食品饮料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从加多宝到农夫山泉,从口水战到打官司,从换包装到换营销,好不热闹。但不论是改头换面为博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还是互掐引爆眼球,最终都是想要提高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硬广告、软广告的双面夹击,刺激了食品饮料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全面发力。

3、从消费趋势来看,奢侈品、服装服饰、化妆品、机动车等行业的消费拉动了平面媒体广告的活跃程度,这些行业的广告多投入在服饰美容类的杂志上(刊登额33.37亿,占杂志类广告总数49.6%,同比增18.09%长)。而房地产、商展会议、媒体/出版等广告则更侧重于时事新闻类杂志(刊登额4.13亿,占杂志类广告总数6.15%,同比增长23.60%)。

一线城市全面失守,媒介之战正在一线城市形成战果,平面媒体经营转型迫在眉睫

据HCR(慧聪研究)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平面媒体广告刊登量走势低迷,一线城市中只有上海同比上涨了4.23%,北京下降5.3%,广州下降3.5%,天津下降1.4%,深圳的降幅最大,为7.8%;二线城市中乌鲁木齐、南宁、重庆、长沙、呼和浩特、杭州、兰州、厦门、哈尔滨、福州等城市有不同程度涨幅。但观察刊登版数的增长,除了重庆、长沙和江门有微弱的增长外(重庆上涨5.4%,长沙上涨0.3%,江门上涨7.6%),其他城市全部下滑。

2013年上半年,经济环境低迷,加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平面媒体遭遇了又一次重创,从广告刊登版数上来看,平均下滑12.75%,除去一些互换广告、赠版广告等,实际下滑超过20%,而报社作为特殊的经济体,管理上又是原始、粗放的模式,想必利润率的下滑就更为可怕了。那么,下半年是否能有回暖的迹象,众人期盼的金九银十,在2012年就不再出现了,2013年是否能担大任,为媒体弥补上半年的窟窿哪?我们需要拭目以待。但平面媒体自身的管理和经营转变是必须要做的,合理的内控、有的放矢的外宣,才能保证盈利。

浅谈新媒体与传统报刊媒体的融合 篇4

一、新媒体运营特点分析

(一) 便捷互动性

与传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不同, 新媒体具有强烈实时互动性, 同时这种互动性的成本更低。传统媒体虽存在一定互动性, 但是效率低, 同时成本相对更高。例如, 传统媒体通过写信邮寄、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 但是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在有网络条件的情况下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样化的交流互动信息。这种互动性有效地提升了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 提升了媒体互动的趣味性, 最为典型的就是腾讯旗下的微信与QQ等社交平台。当下, 这些平台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盈利模式, 而这些平台以交流互动成为其存在的根本。这种互动已经成为人们展示生活、工作交流合作的重要手段, 成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二) 免费与有偿付费共融

当下, 新媒体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 甚至已经开始了部分付费模式的运营, 但从总体情况上看, 其运营获取流量的途径, 是基于优质内容基础上更为便宜的浏览费用, 与传统媒体需要通过有偿付费不同, 新媒体如各大网站平台或自媒体的平台都提供一定免费无偿性服务, 从而使受众自由选择多个不同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与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由于相关媒体需要较大的流量, 所以可以通过广告方式来获取媒体运营所需资金, 这样就不需要过多地以受众付费来支撑运营。

(三) 多样化形式

新媒体兼具传统媒体所有的内容表现形式, 视频、音频、图片、文字, 任何形式都可以共融, 而传统媒体无法有效达到相关标准。网络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多种优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升级得到了更大的媒体形式突破。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捷性, 让这种多样性形式的媒体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二、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人们对新媒体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媒体的核心是内容, 传统报刊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传统报刊媒体具有制造优质内容的能力, 因此要充分保留自身媒体的内容造血能力, 借鉴新媒体的形式与流量资源, 达到资源的整合利用, 促使传统报刊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一) 扩展新媒体平台

传统报刊媒体需要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有效地吸引新媒体受众的眼球, 充分运用新媒体流量渠道抓住新时代的网络用户资源。在传统报刊媒体的渠道资源中打造属于报刊媒体自身的网络平台, 包括网络报刊电子版本、微信平台、微博平台、App等, 满足新时代下的用户需求, 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注意在传统纸质渠道标注对应栏目的网络平台二维码或者信息, 有效地转化传统的受众资源。特别是在当下的企事业单位与中老年群体中, 有部分人员还会阅读纸质报刊, 需要将这批受众成功转化到新媒体平台。

(二) 注重线上线下融合

通过扩展的新媒体平台吸收了一批忠实的受众群体, 而后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活动资源。让新媒体平台上的受众资源成为线下报刊媒体活动的参与者, 从而吸引一批广告商来支撑媒体的运营, 积极拓展报刊媒体线下活动。报刊内不同的信息类型可以设置不同的受众集聚平台, 定期为受众提供相关资讯与生活、工作服务。例如, 在医疗服务方面, 可以搭建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有效地为患者提供资讯服务与就医指导, 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避免就医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法律栏目可以提供必要的法律资讯与咨询服务, 提供对应的法律问题处理方案与指导, 有效提升受众与媒体平台的黏合度。通过这些平台也可以吸引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 达到资源的整合运用。一方面, 为受众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 为媒体运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媒体生态形式。同时要始终相信, 无论是纸质形式还是网络虚拟形式, 都只是媒体信息沟通传输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核心是所提供的媒体信息内容与服务功能, 不能拘泥于传统纸质形式。要充分地将报刊媒体多年积蓄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 促使报刊媒体在新时代更好地转型发展。

(三) 新媒体受众孵化器

可以有效地通过多种权威新媒体平台打造受众孵化器, 从而促使相关平台的受众依据自身选择流向报刊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上, 提升受众对报刊网络平台的关注度。这种关注可以是对报刊媒体某个栏目网络平台或者记者编辑本身网络平台的关注, 也可以是对整个报业集团媒体平台的关注, 依据受众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同时, 定期通过这些平台做媒体资源的共享, 通过一定活动对自身打造的媒体平台做一定宣传, 提升平台的社会知名度。

(四) 坚守传统媒体原则

在传统媒体的运营上, 虽然部分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 但也有可贵之处。例如, 传统报刊媒体所坚守的舆论导向与新闻真实性原则, 是当下自媒体或只顾吸引受众眼球的新媒体所不能企及的。新媒体虽然得到盛行, 但由于新闻的权威性不高也备受质疑, 甚至很多人更相信传统媒体的信息。这主要是传统媒体有较为严格的审核机制, 其信息的权威性更高。这种媒体运营原则即便在新媒体融合中也不可丢掉, 这是传统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传统媒体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下的新媒体充斥大量的负面信息, 使人们的精神思想混乱。这种情况下, 更需要传统媒体这股清流与正能量来做好社会舆论的支撑, 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结语

新媒体与传统报刊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要给予报刊媒体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同时也需要给予其一定压力促使报刊媒体求新求变, 进而使传统报刊媒体凤凰涅槃。

参考文献

[1]胡栩鸿.新媒体的发展与传统纸质报刊媒体的应对[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1 (12) :128-129.

报刊媒体 篇5

期:

课程名称:英语报刊选读

专业、班级: 护英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一 学习内容

Reading Course In British/American News Publications 1.10月:I.introduction The front page(the first page)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pages.The front page carries the big news.II.⑪The key parts of the Front Page

①Nameplate:is the name of newspaper 报刊名

②ears: 导航

They refer to the boxes on each side of the paper’s name.In the ears(ear)you can fi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weather, or the sections of the paper, or short advertisement.③cut:插图

It is derived from “woodcut”, a way to print pictur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spaper printing.④cutlines:简短说明、插图说明

They refer to the explanatory lines with a picture or illustration, usually under the picture.⑤headline:标题 It refers to the heading printed in large letters above a story.⑥by-line: 作者署名

It refers to the line directly beneath the headline giving the writer’s name.⑦dateline:日期

It refers to the line at the beginning of a story which includes both the date and place of origin of the story.⑧wire service symbol:通讯社

It refers to the symbol of a news organization, such as AP or UPI, which supplies news stories.⑨lead:导语

It refers to the main or opening part of a piece of newspaper writing.⑩body:正文

It refers to the rest of a news story which supports the lead with facts.2.11月:Rhetorical feature 修辞手法 ①Alliteration 押头韵

A series of word that begin with the same letter or sound are used in the headline.②Rhyme 押韵

The sameness of sound between syllables.Eg.An eye high in sky.③Metaphor 暗喻

Is one kind of rhetorical device,which indicates sth.that different from its literal.Eg.Free fall 一落千丈 ④Pun 双关

A humorous use of words which indicate two meanings.⑤Euphemism 委婉语

The use of more pleasant,less direct name instead of unpleasant one.Eg.king to breathe his last(the king is to die.)⑥Autithesis对照

The use of contrasting words or ideas arranged in the balanced structure for emphasis.⑦parody仿词

It change the form of same words in some proverbs,famous saying etc.⑧idioms习语、俚语 Eg.hot water 处境困难 ⑨synecdoche 借代

Part of something is used to refer to the whole things.⑩Oxymoron矛盾修辞 A rhetorical figure in which incongruous or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as in a deafening silence and a mournful optimist.E.g.: sound of silence, a true lie, victorious defeat, falsely true, sweet sadness,much ado about nothing.所谓矛盾修辞法(Oxymoron)是指将语义截然相反对立的词语放在一起使用,来揭示某一项事物矛盾性质的一种修辞手法。换言之,它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以增强语言感染力。在阅读理解解码过程中,矛盾修辞法可以产生出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

3.12月:I:Sentence Headline 句式标题

① Straight headlines /statement headline 直陈式标题 Simply tell the main topic of the story.Eg.Girl Die in Blaze ② Question Headlines 疑问式标题

Although they always followed by a question mark,most are not real questions.They may just suggest a future possibility or some doubt about the truth of the story so as to attract readers’ interest.eg.Should students pay more fees? ③ Quotation Headline引语式标题

Also tell the main topic of the story,besides they have other advantages-help the reporter begin a story with an unproven statement,tell readers words are being used outside their normal meaning.④ Feature Headlines特写式标题

Are marked by language that can attract reader’s amazement or curiosity.They reflect the tones of the stories rather than summarize the facts in stories.II: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①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法

If English headline can be understood easily.then we can use direct translation.eg.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②Free/liberal translation 意译法

Adding explanatory words添加注释性语言 eg.Pierre werner 欧元之父

二 总结与反思

1.收获:英美报刊文章有着与中文表达不同风格。英美报刊文章有着自己的词汇、语法结构和修辞特点,各类报刊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报刊选读的学习,从报刊的分类、文章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报刊的翻译方法等发面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英语报刊内容的阅读速度,还能较快速的找到文章的重点,快速掌握了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阅读英语报刊是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最好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感觉英语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尤其是加深了对英语国国家的文化及社会现状的了解。2.问题:

a.由于对欧美报刊分类以及报刊之间的联系缺乏了解,不认识欧美的诸多著名报刊。

b.对报刊文章里面的某些语言和背景知识不理解,所以很难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

3.原因:

1)缺乏对欧美文化、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了解,遇到某些专有名词或含有意义的词语不能充分体会。

2)欧美报刊文章与国内报刊文章差别较大,易受国内报刊文章风格,写作手法影响以及误导。

3)欧美报刊风格多样化,对欧美报刊文章阅读量太少。

4)学时太短,课上学的东西太少,课后没有能及时的复习以及展开扩展学习。

4.解决办法:

(一)多复习以及巩固欧美报刊文章分类、修辞手法、语法等知识。

(二)加强对欧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习以及了解。

报刊媒体 篇6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学习文字,文法和文本,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去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以及人文修养——文学、文化和文明的浸润。英文报刊阅读是比较适合目前高中生的一种阅读读物,也符合《英语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学生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要求。英文报刊具有语言原汁原味,体裁多样,题材广泛等特点,具有新闻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报刊上的国内国外天南海角之事,在帮助学生了解外界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巩固扩大词汇量方面的效果是较为顯著的,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许多英语教学研究的专家提倡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阅读原版英文报刊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而教学任务教学压力等又相当繁重要展开英文报刊教学还是要面临几大问题,主要如下:

一:阅读时间的分配与授课方式

日常教学进度的繁重往往会让教师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上如何平配课本内容与报刊教学是教室门头疼的问题之一,葛文山原点英语的博客中列有下表

教学工作中每周安排一节报刊教学课时大多数学校可以做到的,集中授课可采用助读或选读的模式,也可完全开放式泛读给学生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课前输入,课堂聚焦,课后输出,精泛结合,让学生学有所获。

问题二:如何助力学生突破读报难点

报刊的时效性、新闻性等特点,决定了报刊内容多且广,词汇量大且新词多,句式结构复杂,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报刊阅读的时候让其了解报刊特点从而减少阅读障碍是当务之急,总的来说英文报刊的特点有以下3点:

(一)标题的特点:精、短、准

(1)标题常用一般现在时:Rivals meet again

Beijing wins 2022 Winter Games bid

(2)用动词不定式(to do)替代将来时:

Potatoes to be a Chinese staple food.

Two new device to play with.

(3)用分词来报道事件:Pupils recovering from milk poisoning

(4)引用或套用名言、典故、谚语和文学著作之手

Knowledge is power

A Tale of two Hearts

(二)报刊文章的特点:倒立金字塔

写作模式相对固定化报刊是报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阅读中意义重大,能帮助学生更快准确定位和提取重要信息。

(三)词汇量大,词语鲜活,旧词多新意是报刊文章的第三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授够词汇,跟进词汇的发展

(2)让学生掌握猜测词义的技能,在阅读中积累词汇

(3)引导培养学生忽略无关紧要的生词,抓住主要的信息的阅读能力

(4)熟练使用字典等工具书:明确生词未必要查,熟词未必不查

(5) 通过图片和标题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选题也是报刊阅读教学的一大难题,本人采用的是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句子填词(用于复习词汇),即要求学生根据括号内单词提示,上下文语境,首字母等在阅读完报刊之后句子填写

(2)语篇型语法填空,即将报刊中篇文章进行缩写或改写,挑出关键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填空

(3)好词好句赏析,文章报刊中突出语境,具有正能量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好词好句,可与学生共同欣赏,反复诵读,摘抄,做到识记。

(4)汉译英或英译汉或完成句子(融合课本教材与报刊内容)

这三种方法,本人也经常使用

(5)让学生模仿使用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美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可采用缩写,改写,复述,读后感等形式,把语音输入通过写作训练达到语言的内化。

新媒体时代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 篇7

在新媒体影响越来越深远的时代中, 无论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发行以及形式上的创新, 还是借助新媒体实现电子报刊品质的提升, 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 电子报刊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新媒体与电子报刊的特点

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为传输载体的, 互动式、数字式复合媒体, 它主要有主动性、互动性、移动性、个性化四个特征。1976年, 美国CBS (哥伦比亚电视网) 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一词。新媒体是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主要体现在一个“新”字上, 即新理念、新模式、新效应、新价值。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 打破了媒介的限制, 消除了媒体传播介质之间、地域之间, 甚至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于数字技术, 新媒体可以面向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这里, 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使受众有更大的选择, 受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信息。而且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 它可融图画、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 做到及时并且无限制地扩大信息量, 而且可以随时存储内容, 检索起来也非常方便。新媒体“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与电视、广播相比, 新媒体可以随时发布信息, 有较强的交互性, 通过与新媒体的互动, 发出大众的声音, 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 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新媒体是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形式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的传播媒介, 而且它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以及更加灵活的交互性和移动性, 涵盖了传统媒体所有的功能, 如电子报刊就是新媒体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报纸也在积极地寻找发展的新出路。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拓展报纸出版业的行业内涵和外延, 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 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 开拓增值服务业务, 重组运营方式和业务流程, 进而调整报业的经营结构, 扩展报业的受众范围, 延续报业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而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规模化的影响下, 传媒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当然也包括报业, 电子报刊将以全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其传播方式也注定成为新媒体产业的一部分。

电子报刊的发展之路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选题上, 网络可以成为电子报刊编辑人员选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大量舆论的汇集使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 并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因此, 电子报刊的编辑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来了解大众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庞杂、话题多样, 所以电子报刊在选题上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 追求高品质的内容。另外还要注意信息来源是否准确, 并反复核查, 避免传播不真实的信息, 以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在形式上, 可以根据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采用微博的形式, 对一个新闻事件, 不仅有发布者的言论信息, 同时也有关注该信息的有关人士给予的回应。这样的信息呈现更加全面, 同时也更加饱满, 而且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与读者的互动上, 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获取更多读者的反馈信息。特别是利用微博发布信息速度快、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强的特点。很多电子报刊注册了官方微博, 这样, 电子报刊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来, 同时又利用微博的互动性强的特点,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使报刊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增强报刊的品牌影响力。例如《央视新闻周刊》注册新浪微博后, 随时随地地分享人们周围的一些事情, 让人们参与其中。编辑通过微博收集读者对于周刊内容的反馈信息, 同时根据广大受众的意愿, 以大众感兴趣的内容为选题而进行采访。《三联生活周刊》的“来信”栏目中, 有大部分读者的反馈来自其官方微博的评论, 《大家看法》则专门开辟了实时微博互动, 及时了解微博粉丝的反馈信息。这些例子表明, 期刊与新媒体已融合得越来越紧密。

灵活的阅读方式。随着以i Pad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 国内已有多家电子期刊的客户端登上i Pad。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 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选择下载阅读报纸。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移动阅读这种新型方式的诞生。移动阅读使电子报刊的发行量不断增加。首先, 电子报刊的阅读服务商或移动终端提供商共同合作开发潜在的读者。而近些年来, 阅读服务商或移动终端提供商的用户日益增加。其次, 这种移动的阅读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如国外用户想要订阅国内期刊, 邮费就已经超过了所定报刊的定价, 所以国内报刊拓展国外的用户资源受到了限制。而今, 用i Pad移动终端下载电子报刊, 读者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阅读。移动阅读便于携带, 而且读者群较广泛, 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移动阅读也将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 因此, 这对于报刊的发展便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 报刊除了要保证自身的版本便于阅读和下载外, 更要有新颖的东西来吸引读者。所以, 在发展移动阅读的过程中, 报刊工作人员还需要有创新思维, 仔细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要求, 使得报刊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颖的经营手段。新媒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方式,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创新, 如经营模式的创新。移动阅读的方式决定了报刊的盈利模式, 即电子报刊要付费阅读。数字媒体运营商的运营经验告诉我们, 读者只要能方便地进行阅读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就愿意为此付费。所以移动互联网不仅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而且也为经营模式提供了创新的途径。电子报刊以盈利为目的, 无论是技术还是内容都需要市场的接纳和认可, 使电子报刊成为一个增值的商品。它省去了传统报纸的发行、印刷等环节, 没有了纸张、油墨的消耗品以及大量的人员支出, 使节省下来的成本投入到市场营销环节。电子报刊注重办报理念和内容, 充分发挥数字媒介和网络平台的优势, 开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消费热点的精准经营模式, 实现客户的价值最大化。

在未来的时间里, 移动广告也有可能成为电子报刊的盈利模式。将移动广告与新媒体的特性结合起来, 则移动广告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曾是在线新闻网站MSNBC.com的创始人和编辑, 现任几家本地和超本地化新闻项目的媒体顾问梅里尔·布朗说:“我们处在研发新产品服务社区信息需要的初期阶段。这种努力可能大幅度加快, 因为一拨广告资金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向新的地方媒体。”由此看来, 广告资金正渐渐转移到新媒体这个平台。

今天媒体所面对的竞争, 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竞争, 更主要的是经营模式创新的竞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不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 也带来了许多创新。假如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 那么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将无法继续下去。iPad之所以受大众的喜爱, 就在于它采取了新型的经营模式, 并且能把这种模式很好地加以利用。所以互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播信息的渠道, 而且也是其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信息容量大, 报刊逐渐与互联网相互融合。这种数字化报刊使受众在阅读报刊信息的同时, 可以查到更为详细的信息, 而且能把这些信息反馈到报刊。报刊的覆盖面变得更为广阔, 而且不同报刊的信息共享机会更为宽泛。电子报刊实现了双向的信息交流, 真正地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

新媒体时代报刊业转型研究 篇8

1)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就是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积久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新兴媒体呈现在受众面前,并让受众感受到了利用新兴媒体阅读的优势,从而逐渐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六成左右。而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18~30岁的青年人使用网络普及率一直领先于其他年龄段,趋于饱和。30年后,这个群体将是社会中最具有话语权和购买能力的人群。因为他们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阅读自然是其接触媒体和阅读的习惯。

2)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优势已不再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具有广播、电视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它携带方便、便于珍藏,擅长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然而,传媒市场在变化,大众需求在提高,广播、电视不断转型和革新;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高效便捷、时效性强等诸多特点,它的传入和发展,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有了用武之地。

3)经营成本压力大,逼迫报刊业转型。报业的成本要远高于网络等新媒体,主要是投入在印刷设备和新闻纸张方面的成本。新闻纸张价格的全面上涨,使报刊业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整个产业链也将都会出现一些可变因素,从而对报业的发展造成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也在进一步缩小报业可盈利的空间。

4)新媒体的发展使其话语权、影响力和公信力在不断增强。新媒体可谓无孔不入,它快速发展,并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实现了随时随地互动传播,它的参与主体多种多样、数量庞大、传播速度迅猛、范围广,新媒体的话语权、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已逐渐呈现超越传统媒体之势。

2 新媒体时代报刊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1)发挥自身优势、善用互联网思维,体现传统报刊业的权威性。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最快找到有价值的、接近事实真相的信息,成了受众的最基本需求。在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中,第一条信息是网民通过微博发出的,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间,众多媒体转发。但在这大量的信息中,必定有不客观真实和片面的内容。广东一家报纸先人一步,通过微博了解到新闻线索后,首先进行预告,再展开深入报道,对事故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了全面、详尽地报道,既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时效的要求,也发挥了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大众媒体虽然在时效性上不敌新兴媒体,但却掌握了新闻报道的话语权,报纸依然是受众心中最权威的媒体之一。

2)通过媒体,融合促进自身发展。当今时代,新媒体不断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传统报刊业只有积极促进其新闻传播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相互渗透是一个必然趋势,它将使报业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和多项传播,也将提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拉近彼此的距离。报刊业应该充分结合各种新兴媒体,实现音频、视频、图文的突破。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他的《新新媒介》一书中写道,“新新媒介使每个人能创造媒介的内容,而且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内容”。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媒体间的融合与发展已成为传统报刊业转型的有效途径。1997年1月,《人民日报》创建了人民网,它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互联网的中央级新闻网站;人民网于2000年被列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2014年6月上线,人民日报形成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法人微博三位一体的传播布局,从单一的传统纸媒变为融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刊物、客户端、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二维码等于一体的多种传播形态的全媒体模式。

3)开展活动营销,带动报刊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媒体从仅满足受众的需求转向满足某个群体、某个区域和某些方面的需求转变。活动营销的实质是迎合在某一个区域的某一群体的需求,借助媒体的品牌和已有的优势,通过活动,进行营销。作为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之一,报纸的营销和推广具有与生俱来的品牌影响力。报纸借助体验、节假日活动和公益活动等进行营销,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又可以满足受众需求,打造品牌形象。《淮河早报》是安徽淮南市内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从创刊开始,它就凭借强大的发行量,举办了各种展会、小记者体验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提升了自身形象,促进了营销,也使受众从中受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4)打“组合拳”经营报纸。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很多报纸是自筹自支、自负盈亏,仅仅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维持生存,渠道单一。而网络时代,传统报业逐渐走进生存的夹缝。近年来,我国一些网络媒体的广告量在不断上升,甚至远超传统媒体,“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2013年10月,在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人民网总裁透露:人民网目前年收入已逾7亿元,远超纸媒。面临同行、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网络等新媒体的广告竞争,传统报业已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盈利,要借鉴新兴媒体的运营模式,也或借助和结合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发展和双方共赢。

3 结束语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报业的新闻生产、营销模式、资本营运和盈利模式等。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报业要选择一条顺应潮流又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也是一个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传统报业应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对于调查性新闻等深度报道,报业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报业只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内容质量、做深做强新闻报道,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新媒体的“来势汹汹”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报刊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迅猛发展后,从21世纪初就开始逐渐衰退,一时间“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传统报刊业能否突出重围?怎样突出重围?文章分析了报刊业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新媒体时代报刊业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报刊业,转型发展,探究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江曙曜.以“有用的新闻纸”应对网媒[J].中国记者,2012(10):32-33.

新媒体时代行业报刊的生存与发展 篇9

1 行业报刊概述

顾名思义,行业报就是基于某一行业推出的专业性报纸,也被称作产业报。它主要是以某一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而发行的一类报纸,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报道的新闻信息特别有深度。作为报刊中特有的一种类型,行业报探求的是自我的发展,在行业中要构建统一的体系,并朝着目标不断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行业报的出现丰富了报刊的类型和样式,也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行业报由于特殊性,它与我们常见的综合报和党报具有很大的区别,党报是党政机关的喉舌,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国家大政方针,传播的是党的思想。综合报报道的内容则相对全面和多样,既有国内新闻,也有国外新闻,既有国家大事,也有社会小情。与此同时,综合报的适用人群较多,普通大众都可以阅读,而行业报基本上都是从事特定行业的人群在购买,专业性较强。随着现代化技术和科学信息的传播发展,报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整个报纸行业都有逐步退后的趋势。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行业报刊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关闭的报刊也逐渐增多,报业发展举步维艰。

2 新媒体时期行业报刊生产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新技术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着报刊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行业报是我国非常特殊的一类报纸,它主要报道的是行业上的一些信息,受众人群相对狭窄。近年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对行业报刊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基于新技术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及时报道发生的事情,并与读者实时开展沟通。而行业报在这方面则没有优势可言。具体来说,行业报刊在生产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2.1 固有体制的制约和束缚

以往我国的报业报刊基本上都属于国家体系管理范畴之内,是公费办报的一种模式,这种体制下的报刊发行都有自己的体系,负责人由上级任命,报刊的独立意识较弱。另外,在这种机制下的管理办法缺乏竞争,报社比拼不激烈,就会发引起行业之间的积极竞争,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随着新的报业体系的改革发展,固有的体制已经被打破,行业报缺乏资金来源,很多报刊都出现了破产的危险,被社会淘汰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2.2 新媒体时代行业竞争激烈

除了上述提到的行业报刊生存问题中自我约束力的严峻挑战,新媒体时期也带来多种与报刊相竞争的新闻传播方法。从大环境上来看,行业报不仅在省内具有严峻的竞争,省外的比拼也相当激烈,全国上下都有对手参与行业较量。从小气候来说,行业报虽然内容报道大同小异,可是报道的对象和侧重点的不同也会影响阅读者的兴趣,导致购买力的分散。另外,目前很多综合报刊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不断扩充版面和内容,报道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与行业报分庭抗礼,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深度性文章也很常见,再加上网络资讯的传播与强大的查询功能,同样阻碍着行业报刊的发展。

2.3 行业报发展的眼光落后

新媒体时期对行业报的发展提出了创新性要求,但是很多报刊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封闭性较为凸显,报刊负责人没有意识到如何借助新的媒介形式扩充自身的实力。而且,很多行业报刊报道的内容都具有封闭色彩,开放性不强,稿件的编发只是为了服务于行业人群,延展性较弱,甚至还带有明显的机关特征,不利于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力,也失去了报刊发行应该具备的功能。

3 行业报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新媒体时期行业报刊面临的生存问题。想要解决这些不足,促进报刊快速发展,就必须对新媒体时期的新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促进行业报刊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更新观念

传统观念已经制约了行业报的发展与进步,不利于报纸获得更多的认可,阻碍了报业的发展。受到固有理念的制约,行业报在竞争中明显落后于新媒体带动下出现的新的传播方法。想要摆脱局限性,行业报就必须坚持创新,在思想上有一个更高的认知。具体而言,行业报要积极扩展,从多个角度研究行业重点,找准报道的侧重,深入挖掘其中的主要内容,从而让报纸得以较快发展。

3.2 善于策划,做足独家

首先,要做好做强原创新闻,尤其要做好本行业的、本系统的,贴近性强的原创新闻。一方面,要依靠本部采编力量对行业的熟悉和洞察力,抓到独家新闻;另一方面,要依托长期培养的相对稳定的本行业、本系统通讯员队伍,形成“内外合力”,完全有能力抓好原创新闻,并做好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

其次,在新闻的第二落脚点上下大工夫。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世界的、国家的、地区的各类新闻信息得到了极为迅速的传播,网格、手机、博客、微信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让“抢新闻”这一竞争手段沦为报刊的劣势,甚至陷入了“新闻雷同”“新闻滞后”的困境。因此,行业报必须具有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丰富内涵与外延尽显客观性与权威性,从而超越“即时类传媒”。

3.3 多元化拓展发行渠道

发行是报纸能够销售的有效渠道,在新媒体时期,我国的行业报发行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必须坚持体制创新,从多个角度探索新的发行道路。例如,要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红头文件”征订的方式,对市场进行主动地探究,根据读者需要完善报刊,并对多年来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做好市场定位。确立了“稳定老订户,发展新订户,多渠道增加发行”的发行方针。针对老订户不是拿住订单就了事,而是经常征求他们对报纸各方面的意见,对好的意见我们认真吸取并在新的报纸中体现出来。

3.4 树立品牌意识

行业报的一个战略性的经营选择就是要确立它的竞争优势,立足品牌建设参与竞争,并实施媒体品牌战略。具体来说包括打造品牌发展战略和品牌的市场定位,让读者能够承受得起的报纸定价和广告商能够接受的广告定价,推进合作,创建多角度的战略目标,树立报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保证品牌的优势长盛不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期的到来,使得报刊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冲击也很强大。行业报刊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做好新闻报道策划工作,多元化发行报刊,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解决行业报的生产危机,促进它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等.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C]//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2011:69.

[2]高哲.像做艺术品一样做纸媒——新媒体时代报刊生存与发展浅议[J].中国报业,2014(12):35-37.

[3]安娜.从《体坛周报》的成功论体育类报刊的生存与发展[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王金法.如何促进行业报纸转型[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93-94.

[5]许凤泉.新时期行业报的定位与发展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11):78-80.

[6]朱学东,高江川,喻乐,等.Bto B行业媒体解决方案[J].传媒,2003(11):10-20.

报刊媒体 篇10

关键词:人民报刊,缺陷,产生原因,报刊有机运动,网络舆论

一、马克思对人民报刊特征的论述

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 马克思在反驳普鲁士政府查封《莱比锡总汇报》的“罪状”时, 首次提出了“人民报刊”的重要概念, 并接连使用“方兴未艾”、“年轻的”等词语对“人民报刊”的特性进行了修饰。

马克思指出:“报刊只是而且只应该是‘人民 (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 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的’表达者, 诚然这种表达往往是充满激情的、夸大的和失当的’。因此, 如同生活本身一样, 报刊总是常变常新, 永远也不会老成持重。它生活在人民当中, 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 并尖锐地、充满激情地、片面地对这些东西作出自己的判断, 它这样做是同它的感情和思想在当时所处的激动状态相吻合的。今天它所报道的事实或所发表的见解中的错误之处, 明天它自己就会推翻。”[1]上述论断中存在着几个比较令人费解的节点。首先, 什么是“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呢?笔者理解, 马克思在此强调:社会各阶层、群体中的分子, 只要确实是高度关注人民利益、愿望和呼声者, 不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如何, 这样的人才是人民中的一员;马克思在厘清了真正的人民和人民报刊概念后, 以一种“不忍深究”的感情指出了人民报刊在表达人民意愿和事实时常见的问题:尖锐、片面、偏激、夸张等等。马克思认为人民报刊常见的这些不足正是因为“年轻的”人民报刊对人民疾苦痛心疾首、对时弊恨入骨髓、感性超过理性所造成。他认为这并不妨碍人民报刊高尚、正义的品质。同时, 马克思还强调:人民的缺陷, 同时也是人民报刊的缺陷。尤其是人民报刊因为受着人民的支持与监督, 它具有一种可贵的自律能力, 会自己纠正自己的偏差。

当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取得执政地位, 受此时代条件所限, 马克思无法对人民报刊在成熟期的表现状况进行论述, 因此, 马克思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主要取材于人民处于受统治的完全在野状态, 马克思看到的人民报刊的种种主要特征都反映出人民争取合法权益的抗争精神:如尖锐、片面、夸张、不乏偏激等等。

人民报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特征呢?原因在于:

(一) “人民报刊”夸张、尖锐、激烈特征形成的背景

人民处于完全被动的被统治地位, 民众自组织能力受到严重抑制, 被迫以散沙一盘的形式存在。在政府、议会的种种讨论中, 人民的利益不会受到重视并且经常被人忽视和严重损害。在此情况下, 人民报刊只有采取激烈的言辞、表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针对我国近代变法运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宣传策略, 梁启超曾经提出:“夫人之安于所习, 而骇于所罕闻, 性也。故必变其所骇者而使之习焉, 然后智力乃可以渐进。”“大抵所骇者过两级, 然后所习者乃适得其宜。某以为报馆之所以导国民者, 不可不操此术。”[2]“所骇者过两级”也就是马克思所批驳的普鲁士政府新闻检查官所指责的“夸张、偏激”。

(二) 特权统治集团的片面性造就人民报刊的片面性

从传播学角度看, 新闻检查制度的特征就是社会成员对重大信息的不公平分享, 它压制民众的主要手段包括:封锁重大信息不让民众知晓;对报刊实行严厉的新闻和言论检查制度、查封敢于报道真相和发表不满言论的报刊;维护特权阶层的教育、文化与言论特权, 尽量削弱民众的教育、文化与言论权利——这是反动统治阶级的片面性的充分表现。只允许统治特权集团有片面性、不允许人民有片面性, 这才是真正的片面性。为了反抗统治特权集团的片面性, 人民报刊不得不以“片面性”为武器。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以暴制暴”, 但历史总是以这样的规律前行,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某种意义上, 被统治者 (人民) 的集体性格是统治者性格的产物。如果统治者残酷冷血, 不能希冀人民善良宽容;如果统治者狡诈阴险, 不能希冀人民诚实忠厚;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同样, 统治者的集体性格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性格, 对被统治者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和影响, 正如物理学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属于同类性质一样。

(三) 人民报刊早期的非专业性质和欠理性成熟也会导致片面性

马克思所说的人民报刊大都是人民和国家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一批有识之士为了广泛动员人民起来抗争而创办的, 在其创刊初期, 其主持者往往并非受过长期新闻专业培训的人员, 他们往往一边参加如火如荼的斗争、一边提笔写作, 而且由于一直受到统治集团打压, 处于半地下、完全地下活动状态, 他们缺乏遍布全国的畅通的渠道来传递和汇集新闻信息, 也缺乏人力、物力来汇集这样的新闻信息。尤其重要的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体制下不能公平享受教育权利, 科技文化水平普遍低下, 思考问题时的参照体系难免十分有限, 这些情况, 对他们的优秀代表人物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历史上, 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分子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时, 必须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必须尽量贴近人民群众日常关心的问题,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这有时是以牺牲革命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为代价的。各地革命者易囿于地方、地下工作, 以列宁所说的“手工业”、“小组习气”方式[4]开展斗争, 他们提供的新闻信息和观点无疑会有一些片面性和缺陷。所以, 这些片面性正是特权统治集团所造成, 但经常被统治集团当作否定人民报刊的最大借口。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则会对这些缺陷不足持比较包容的态度。

二、马克思主张包容对待人民报刊缺陷对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在求学时期就立志从事报刊活动并以此作为人生斗争的终身职业, 他后来放弃了大学教师的稳定待遇、毅然投身报刊事业。作为无产阶级的伟大理论家和造诣极高的报刊活动家、新闻记者和政论作家, 马克思在一系列政论中对人民报刊的种种缺陷持包容态度, 这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 永远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要高举的旗帜。

信念本身无疑带有强烈的情感性质, 它绝非仅仅依靠书本学习和理性推导就能树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理论家和革命家, 都与人民保持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对人民疾苦感同身受, 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抛弃了可以成为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一员或安然生活的机会, 经常冒着流放、坐牢、牺牲的危险, 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之中。这样的信念与人生选择, 体现了他们把自己与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完全融为一体的高尚品德, 体现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壮丽未来的坚定信念。

当时无产阶级的集体命运如此悲惨、不公, 而他们又是全人类中的绝大多数、才智和力量最为巨大、未来最为辉煌的阶级, 马克思等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才能敏锐地看到初期人民报刊蕴藏着的无限活力, 才能以包容的、发展的态度对待它们在幼年时期表现出来的种种幼稚、片面、偏激缺陷。更何况, 人类整体和个人本身有着诸多缺陷, 人无完人, 更不能对人民报刊求全责备、取消它们生存和成长的权利。

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 非新闻职业人士的公众尤其是网民素质高低不一、看问题的角度多样化、感性表达倾向强烈。随着各种媒体不断披露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冲突和贫富两极分化现象, 媒体监督尤其是网络舆论监督日益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 关于宽容媒体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 2011年4-5月,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五篇重要的系列评论:

4月21日:《“心态培育”, 执政者的一道考题》;4月28日:《以包容心对待社会中“异质思维”》;5月5日:《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5月19日:《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5月26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

这五篇评论再次彰显了无产阶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舆论的包容态度和党执政为民的最高宗旨, 是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网络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三、完善人民报刊的途径:“报刊的有机运动”

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 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观点。他认为:“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 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5]“只有在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阻碍、独立自主地各向一面发展并各成一行的条件下, 真正‘好的’人民报刊, 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6]马克思上述论述强调了几层意思:

(一) 人民报刊的完善是一个有机运动的过程, 主要通过自律而不是他律来实现。

因为马克思在一系列论文中历来坚决反对用新闻检查制度来强行约束报纸。

(二) 某一具体报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全部事实 (全局) , 也难于提供完全符合事实的观点。

但它们只要反映好某一局部, 那么, 把所有的人民报刊从各自侧面、专业分工领域所进行的报道和分析综合起来, 就能获得关于全局的报道和更加合理的分析。

(三) 报刊有机运动的核心在于:

尊重新闻规律、忠于事实、忠于人民。只要报刊忠于人民利益, 能够按照报刊各自的专业分工专注地、深入地调查研究新闻事实, 采、写、编等各部门各敬其业, 就能做到“有机地运动”。必须允许报刊在这种有机运动中纠正自己的偏差, 这就得用包容的态度来看待报刊在某一时报道分析某一事出现的问题。

(四) 马克思的报刊有机运动观点, 对当下保持传媒生态平衡的观点也很有启示。

我们都明白传媒环境不可能做到绝对净化, 而且即使做到了, 也不利于公众增强抵御“病毒”的免疫能力。后来, 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 提出“种牛痘”的方法, 并在延安办起了《参考消息》, 允许《参考消息》适当转载外媒、敌人媒体不利于革命事业的言论和消息, 这是一大创举。

今天, 网络舆论事件一波接着一波,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议题的重要设置平台和交集点之一, 成为官方媒体的有力补充和辅助。虽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如一些事实有出入、观点偏激、片面、甚至有“水军”、“五毛党”恶意操纵舆论等等) , 但其主流是好的, 与我们党强调关注民生和社会管理、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致的。可以说, 传播合法内容的网媒与我国所有其他合法媒体一样, 都是人民报刊的有机组成部分。重温马克思关于“人民报刊”和“报刊的有机运动”的论述, 对我们正确对待和引导网络舆论, 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1[1]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87页, 人民出版社1956年

2[2]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M], 《饮冰室合集》第4册, 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

3[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8页, 人民出版社1995年

4[4]列宁:《我们的当前任务》[M], 《列宁全集》第4卷166页, 人民出版社1984年

5[5]马克思:《摩塞尔记者的辩护》[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11页, 人民出版社1956年

报刊媒体 篇11

江西出版集团进军体育期刊事业始于1993年, 最早创办的《足球俱乐部》杂志一度成为该领域发行量最大的足球杂志。江西出版集团目前已拥有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四本体育健身类杂志, 初步形成了体育领域期刊小集群。到2010年, 江西省拥有自己出版或主办的各类报纸、杂志、学报、期刊等超过400种, 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刊物开设了体育类专栏或是副刊;体育类专门的报刊、杂志有近10种。近年, 江西出版集团也在努力尝试改革与创新, 不断开发和自主创办体育类期刊, 向读者提供各类体育资讯, 搭建媒体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平台, 引领体育消费。

2、江西目前在办的主要体育媒体

2.1、江西体育频道-江西TV66

江西CSPN与国内外多家媒体建立的合作关系, 已形成较为全面和具有较高权威的传播媒介平台, 是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之一的直播频道。江西体育频道直播节目以CSPN为主, 其主要内容包括:《嗨客体育》、《天下球》、《菲菲带我飞》、《魅力体育》、《神州话体育》、《绿茵集结号》、《艾尚体育》等, 充分的将体育、生活、娱乐、时尚等信息四位一体相融合, 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类人群的收视与娱乐需求。

2.2、江西体育媒体的一颗新星, 克莱博 (CLUB) 体育文化传媒中心

克莱博 (CLUB) 体育文化传媒中心, 成立于2005年初, 是一家集体育与文化媒体出版与经营的综合性媒体中心, 目前拥有多种体育休闲类期刊, 并建设有自己的综合类网站, 拥有多种自创的体育休闲类期刊。该中心还自主开发了一系列体育文化类图书与影音教材、教辅读物等, 实现了多元化的媒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平台。

2.2.1、《足球俱乐部》杂志。

于1993年5月18日创刊, 主要是报道和展现国内外足球风云, 同时还展现了国内足坛热点与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足球俱乐部》杂志在中国体育期刊领域独树一帜, 靠良好的创意策划和极强的可读性占有了一定的阅读市场, 是全国唯一一份连续两届获得“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的足球杂志。

2.2.2、《篮球俱乐部》杂志于2005年正式创刊, 并被评为“中国

新锐媒体100强”, 主要以报道美国NBA精彩赛事为主、追踪顶级球星和篮坛热点的新兴时尚刊物。

2.2.3、《全明星》杂志。

该杂志创刊于2004年1月8日, 目前是国内唯一一本完全以人为本的体育类志, 在体育期刊领域独树一帜, 受到广大的赞同。该杂志重在宣传体育竞技场上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同时也结合体育与家庭、生活、感情的共同热点, 拉近了体育与读者的距离。

2.2.4、《网球俱乐部》杂志。

网球是时尚的运动, 已成为职业网坛以及业余爱好者崇尚运动潮流的先锋, 也是一种精神需求, 自从2004年奥运会及2006年温网女双夺冠, 网球运动在中国持续升温, 网球的市场前景日渐广阔, 很好的顺应了现在市场的需要。

2.2.5、《第一健身俱乐部》杂志。

是一本时尚健身杂志, 围绕健身, 关注时尚生活, 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2007年正式创刊, 集经典、新潮、传统三位一体。

2.3、江西中体传媒有限公司

江西中体传媒有限公司是江西探索集团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中体传媒旗下两大平台:中国体育设施网和中国拓展网, 是迄今为止在行业内信息最全、商业数据库储存量最大、并同时拥有会展和传统杂志的行业EC和信息平台。中体传媒有限公司立足于体育产业, 为企业提供互相交流的公平竞争平台, 做企业的忠实“传道者”, 为推动体育事业在国内的发展而努力, 为促进体育产业的知识, 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而奋斗, 为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产业接班人而探索不止。

2.4、南昌东睿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2008年, 该公司与江西省体育局高尔夫协会, 创办了大型高端资讯DM杂志《商道高尔夫》媒体, 定位发展成为业界具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期刊杂志, 也是目前江西市场上准许公开唯一的高尔夫媒体杂志, 真正实现让高尔夫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舞蹈!

2.5、《运动汇》手机报

由江西克莱博体育文化传媒中心和江西文明网江西手机台共同主办的《运动汇》手机报近日正式开通。这是江西省第一份专注体育、传播体育文化的手机报纸, 它立足于克莱博体育文化传媒中心旗下的5本体育期刊和1本电子期刊的强大内容资源和专业编辑力量, 有力的推动了体育新闻媒体的全面发展。、

3、结语

江西的体育类报刊媒体事业发展还有一定优势, 但相比较发达城市来说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江西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走向繁荣昌盛, 相信江西的体育类报刊媒体事业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也会不断提高, 也为江西体育事业的发展赶超国内其他城市起到很好的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匡淑平, 虞重干.上海近代体育报刊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08) :143-147.

上一篇:电解工艺下一篇:城市开放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