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报刊

2024-07-03

中英文报刊(共12篇)

中英文报刊 篇1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 是各个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社会工具, 同样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作为新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标题浓缩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被视为读者理想的阅读“向导”, “看报先看题”已成为人们阅读报纸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好的标题言简意赅、短小精悍, 犹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目光四射, 传神达意。读者往往能从标题的内涵中悟出主旨, 从而去阅读那些证明、申说、阐发或衬托标题的内容。因此, 有人说报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标题的竞争, 报刊编辑们也总是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下足工夫, 绞尽脑汁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新闻标题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幽默、形象、活泼, 以达到新闻标题的新闻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效果, 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中英文报刊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 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其新闻报道的结构形式和写法各不相同, 而具有“点睛之效”的标题自然也呈现出迥异的特点。

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不同特色

中英文新闻标题都具有提示或浓缩消息要点的作用, 这是它们的共性, 但对比诸多的中英文标题, 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各有特色。首先, 中文标题多为多层式, 不仅有主标题, 标出新闻中最新最重要的事实, 还附之以引题或称眉题来交代事实背景, 烘托气氛, 并在主标题之下配以副题, 补充主标题之不足。主标题一目了然, 独立成句;引题和副题也各有分工, 前者主虚后者主实。相比之下, 英文标题只是新闻主体的“梗概”, 其形式比中文标题简单, 较多采用单层式, 较少采用引题和副标题。其次, 中文标题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精华内容方面倾向于“全面性”, 着眼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囊括新闻内容, 全文概要尽现于标题。而英文标题在揭示新闻内容方面远没有中文标题那样的深度与广度, 英文标题采用的是“重点化”, 更着力于以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某一点或方面来吸引读者。根据张健在2004年7月8日至7月10日对《人民日报》、《文汇报》、《泰晤士报》、《今日美国》4家报纸所做的抽样比较, 《人民日报》和《文汇报》所使用的两个要素以上的新闻标题比两份英文报纸多, 达到39比7;而《泰晤士报》和《今日美国》的单要素标题要比中文报纸多, 达到28比8。由此可见, 中文标题通常比英文标题包含更多的要素。再者, 英文报刊新闻标题几乎从不以动词开头, 同时为力求报道内容的准确性、语言文字的简洁度和文章结构条理上的清晰感, 即遵循所谓的ABC原则, 英文报纸很少在标题中使用形容词或副词。与之相反, 形容词和副词在中文标题中却频频出现, 中文报刊也常常偏爱使用动词来引出一条标题。此外, 二者还有其他诸如时间表述、编排形式等方面的差异,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 中英文新闻标题各有千秋。

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同化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文报刊不断发展,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整, 其整体编排吸收了诸多西方媒体英文报刊的经验, 其中中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变化尤为显著, 融入诸多新的元素, 并由此形成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同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直白化。从历史上看, 中文报纸的新闻标题,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繁到精, 再到多样化的演变过程。过去出于追求工整对仗的目的, 硬生生添加在新闻标题中的各种各样华而不实的修饰语, 在今天的中文报纸上正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相反, 从不同角度用新闻事实来说明问题的方式被普遍采纳。除了多行式标题外, 中文报刊还经常采用修饰语少、简单明了、在英文标题中常见的单行式标题, 努力使每一个词都实实在在, 有确凿具体的含义。事实上, 具有直白化特点的单行式标题正逐步成为中文报刊编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标题种类之一, 中文标题的这一特点, 在国际新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如今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下, 求短、求浅、求表现形式的新颖力度成为人们对新闻标题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 读者才可能从学习和工作的疲惫和麻痹中被激活, 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重点化。之前, 中国新闻标题一向倾向于“全面性”, 以高度凝练、概括见长, 着眼于尽可能详尽、完整地囊括新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超微型新闻”, 读者只需一览标题, 即知全文概要。而英文标题则相对趋于“重点化”, 只抓一点, 不计其他, 为读者留下充足的阅读空间, 客观上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悬念感, 调动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也增加了标题制作的灵活性。这种“部分事实标题”的独特魅力使之在中国国际新闻等版面上也越来越多地被启用, “重点化”已成为中英文报刊新闻标题的共同特色。

中英文标题趋于同化的原因

新闻的信息传播作用。为顺应商业信息传递的需要, 报刊首先诞生在欧洲大陆, 不论是15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手抄小报, 还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诞生于英国的印刷报纸, 从一开始就注定以信息传递为主要作用。反观中国, 真正意义上近代报纸的出现是在19世纪, 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 报纸自诞生之日起, 就肩负着更大的宣传思想的使命, 直到新中国成立, 报刊依然被视作政府的宣传喉舌, 这自然要求中文报纸新闻标题承载更多的内容, 用引题说明意义几乎成了中文新闻标题制作的一条不成文的准则。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经济生活日益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报刊日益显现出其大众化或大众性的特点。基于这种变化, 中文报刊从业人员的新闻观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转变, 他们重新确立了新闻传递信息的首要任务, 于是一些不必要的意义表述、华而不实的辞藻越来越为新闻编辑所摒弃。中国报刊的新闻标题正充分发挥其信息传播作用, 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迅速锁定自己所需要阅读的新闻, 更快、更准确地获得信息。

时代的客观要求。进入全球化信息时代后, 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随之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们处于信息的包围之中, 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接收越来越“快餐化”。现代中国人几乎很少有人能将一份报纸从头看到尾, 更多的人拿到一份报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标题, 即成为所谓的“标题受众”, 这些读者并不在意新闻标题对仗是否工整、文采是否卓越, 他们看重的是手中的报纸能否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想要的信息。如今, 新闻传播正逐步进入“读题时代”, 新闻标题能否简洁、醒目地抓住读者的视线, 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 传统的面面俱到的多行式标题就显得过于繁琐, 逐渐被摒弃。删繁就简, 以简明扼要、立意新颖、精辟动人的文字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 出色地担当“向导”任务, 使读者一览而知其大概, 然后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新闻内容已成为时代对新闻标题的客观要求。

商业化运作模式的要求。中国在成为世贸组织 (WTO) 成员的同时, 也引入了媒体竞争。商业化运作模式使今天的媒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跃, 也越来越珍贵。为了迎合广大读者的“看书看皮, 看报看题”的快节奏心理,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编辑们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做足了文章, 千方百计地使新闻标题既达意醒目, 又快捷有效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 英文报刊某些标题的优势更加凸显。一方面, 英文报刊的单行式标题制作显然比中国报刊编辑所青睐的对仗式标题制作来得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 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报纸越来越强调标题的信息应有所保留, 只把最富冲击性的内容展示出来, 吸引读者往下读。在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当今媒介竞争中, “事实标题”自然便成为当代中文报刊的新宠。

中英文标题的同化趋势, 自然有英文报刊对中文报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媒介自身内在文化的自我更新的结果, 是其树立全球视野、顺应时代潮流、服务读者、发展自己的结果。事实上, 传统中文标题形式多变、信息量丰富、言简意赅的优势依然在中文报纸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仍是英文所望尘莫及的, 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不可能割舍的。中文标题的西化是中国媒介摒弃狭隘的民族眼光、融入英文新闻标题之长, 而又张扬中文自身特色的勇敢跨越。它所带来的这种新的标题语体方式, 为中华民族文化更畅通无阻地与其他语系进行沟通与交流打开了一条通道, 有了这条通道, 我们的信息、我们的声音会更远更真切地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张健:《报刊英语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2].左克:《标题鉴赏录》,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年版。

[3].彭朝丞:《新闻标题制作》,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年版。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年版。

[5].Bagnall, Nicholas.Newspaper Language, London:Butterworth Heinemann Ltd, 1993

中英文报刊 篇2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

赵活擎

在英语学习中,高三的许多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虽然做了大量的高考模拟练习题,而且学习也很努力,但英语成绩却一直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其实,要学好英语,首先要保证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没有语言的输入就不可能有语言的输出,因而要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水平,夺取高考好成绩,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及进行适当的高考模拟题训练外,还需积极利用与发挥其他英语学习资源如音像、报刊、网络等作用,旨在拓展英语学用渠道,从而增大语言的输入量和语言实践的机会。

《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以“新课标”为指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方面知识,语言纯正地道,文章体裁广泛,并以高考紧密结合,如每期还为学生提供了难度适中的大量的听力、阅读、模拟训练练习等,因而《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无疑为高三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实践和综合语言技能训练的素材。然而如何有效发挥英文报刊的作用,是高三学生能否提高阅读能力,获取良好成绩的关键。

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形式,阅读量越大,阅读经验积累就越丰富,英语的能力就越强。近几年高考英语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选材更趋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由此,阅读在高三的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要提高阅读能力,获取良好的学习成绩,仅靠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具有大信息量、多角度,语言地道纯正,文章难易适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特点,因而是高三学生开展阅读训练及培养阅读能力的理想辅助材料。然而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后,还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筹略,只有这样阅读活动才会变得高效,阅读能力才能得以较快的提高。

(一)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巧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保证。在报刊阅读中,高三学生应结合学习内容与任务,熟练掌握与运用阅读的四种基本方法及六种阅读技巧,旨在提高查找信息、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种阅读方法为:

1、略读——限定时间快速浏览了解全文大意;

2、跳读——带着问题限时阅读、快速获取特定信息;

3、细读——理解文章的难句和生词;

4、精读——理解课文深层的含义。

六种阅读技巧为: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开展自主性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持之以恒的广泛阅读是成功学好英语的一重要因素。《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Senior 3 Edition)文章版面活泼,图文并茂,生活气息浓厚,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难易适中。在第1至第6版的大部分文章中还配有“高考词汇”、“考点看台”及“真题演练”,这能有效加强学生对高考词汇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另外报刊的第8版“酷文解码”栏目所选的文章文字优美流畅,而且还对文章的关键句及对文章行文精妙之处进行归纳与分析等,因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他们开展广泛的自主性学习及形成良好的阅报习惯提供了有利的因素。

英语报刊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所以仅靠课堂上(一般每周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应以课后自主性阅读为主。在阅读中可以结合高三学习任务、个人实际情况及爱好选择喜欢的栏目、篇章、并尽可能开展大量的自主性阅读活动。另外《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Senior 3 Edition)第6版文章列有阅读的字数及建议的阅读时间(每分钟约阅读79-80个词),因而在阅读中,学生可按报刊的建议开展限时阅读,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英语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久的广泛阅读及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将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学习积累文化信息素材,培养跨文化素养。

高三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虽然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但往往因为对作者的意图及观点把握不准确或理解偏差而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其实一篇文章是否能读懂,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所掌握的单词有多少,还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近年来高考英语也逐年加大了文化背景知识及语言综合运用知识的比例,试题也越来越多地渗透着文化知识的要求,因而高三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加强该方面知识的学习,注意收集、积累英文报刊所提供的大量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素材,并通过报刊网站上提供的原声录音材料,去体验真实的语境、感受异域文化的语言魅力,培养跨文化的意识素养。

二、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三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书面表达所占分值比例及其发展趋势来看,其语言写作在高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然而写作是目前中学生最薄弱的,其薄弱的难点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素材的积累。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只有在足量的输入前提下语言的输出才有可能,也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进行,写作才有可能写好。因而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要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紧密结合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语言素材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三学生只要充分利用报刊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并在训练中注意方法和策略,一定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与水平。

1、与阅读相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因此,通过阅读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是加强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学生应通过课上和课后的大量的阅读实践,增加接触地道、纯正的英语文章的机会,并在学习中注意积累实用词汇、优美语句和英语习惯表达方式,体会和领悟作者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习惯,从报刊阅读中不断吸收地道的、符合表达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2、仿写与写作技能训练相结合任何语言的学习需要模仿。高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并具备了用母语谋篇的能力,在此前提下,仿写训练能进一步甚至是大幅度提高写作能力。《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涵盖了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试题的内容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书信等高考命题中常见的文体,对学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而以报刊中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仿写对高三学生有一定的实效性。

三、巩固和扩大词汇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三英语学习的一重点内容。然而许多学生经常抱怨单词难学,词汇难掌握。“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单词,都要学以致用,只有在语言使用中才能深化和巩固词汇知识”。因而持之以恒的广泛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具有大信息量、多角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词汇的最佳阅读材料。因此,高三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坚持大量阅读英文报刊,并在阅报过程中既要注意巩固已学的词汇,也要注意不断收集、积累新词汇,并根据学习需要做好词汇摘录,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英文报刊阅读 篇3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初中学生的英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词汇量达到一定量的积累。英语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规定使用的课本教材,显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利用英文报刊杂志来补充和加强英语教学是必要的。

一、选择适合学情的报刊杂志

首先,所选择的英文报刊杂志应有趣味性。初中生为13-15岁的儿童,因此,所选择的英文报刊杂志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满足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这就要求报刊杂志中的文章生动有趣,文中配有彩色的插图和照片,对学生有吸引力。

其次,所选择的英文报刊杂志应有时代性。所选文章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的事物才有吸引力并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在增长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紧跟时代的步伐。

另外,所选择的英文报刊杂志应有知识性。要求所选文章应涉及丰富的题材,篇幅和难度适中,既可以让基础弱的学生读得懂,找到学习英语的信心、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让词汇量大、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到挑战性并得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阅读内容与教材和中考紧密联系,对教材起到补充和拓展作用并能巩固一些中考词汇的掌握和运用。阅读后,学生的课后习作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所选取的英文报刊杂志应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同学和自身的督促和检查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供阅读的文章后配备对应的阅读练习,便于学生自测和老师的督促检查。另外,英文报刊杂志应组织演讲比赛和写作竞赛,这也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开展英语创作的好抓手。

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最终选取了《21stCentury》

(《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初中版作为阅读课和课外阅读所用材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阅读更多的英文作品和书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在制定计划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对所采用的报刊作充分了解,对自己的现有英语知识和技能充分认识,掌握一定阅读技能并能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在此基础上,制定详尽的、符合班级和个体实际的班级、小组和个人计划。

1.做好制定计划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了解报刊的版面结构。刊登在不同版面的文章内容和题材不同,所使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对何种题材的文章感兴趣,也决定他们对报刊版面文章的阅读顺序。《21stCentury》(《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初中版含有时事频道、青春校园、奇妙世界、乐学地带、测试天地、快乐阅读板块。其中测试天地版面为阅读练习题,其余版面内容呈现不同领域的精彩内容,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阅读需求。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运用和实践,使学生在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扩大词汇量的积累。

另外要明确阅读任务。《21stCentury》(《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初中版为周报,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期报纸的阅读,完成测试天地板块的对应练习,把生词整理到生词库,并摘抄美文、美句。

2.制定切实可行的各个层面的计划。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实际的阅读计划,以周为时间单位,灵活安排报刊阅读时间,个人计划的实施通过自我监督、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监督、教师检查等方式来推进实施。

教师根据班级情况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鼓励组内成员间用英语互动和交流,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分好学习小组后,学习小组制定小组阅读计划。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活动计划和成果展示计划。

三、關注和重视阅读过程

1.精讲经典文章。在每周的阅读文章中挑选一到两篇进行精讲,精讲的文章一般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新发行的动漫影片介绍、国内外歌手的新歌或新专辑介绍、体育明星的介绍等。这些文章的话题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因此,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上课前,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文章有关的音视频材料,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精心备课。例如,初二版第43期第一版介绍了即将新映的电影“The Little Price”,教师在网络上下载了该片的新片预告片,并请读过该书的同学在班级进行故事概述,让学生对这部影片有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展示同名原著中第一章开头的两幅图片,让学生猜测“我”画的是什么,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很难猜出“被蟒蛇吞下肚子里的大象”。当揭秘两幅画所表达的真实内容,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地对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再来阅读报刊上的文章,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会自觉地、专注地投入阅读,去探索“我”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将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阅读课的任务就能轻松地完成。另外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产品。上完这节阅读课后,学生的胃口被调动起来,大多数的学生会去看这部英文电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同学会去阅读英文原著。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鼓励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并在小组及班级内进行交流,并且可以在英语活动中采用电影配音、原文朗诵等形式来为学生搭建展示运用英语的平台,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报刊阅读就从课堂的阅读课延伸到课堂外,由一篇文章延伸到原著的阅读和原版电影的观看,由文本延伸到音频、视频。

2.重视阅读细节。对于课后阅读文章,学生自己记录阅读时间,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认真完成课后阅读题目。并在阅读过程中查阅一定量的生词,对于这些词的读音、词性、搭配及例句做好笔记,并整理到生词库中。在阅读过程中摘抄美文、美句,提高鉴赏力。这个过程使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扩大了词汇量,并能对所查阅的生词达到识记和初步运用。

四、采用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

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适当的评价手段起督促作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鼓励和推动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自控力;合适的评价方式使自觉、优秀的孩子得到表扬,使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得到督促和鼓励。同时,也让所有的同学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计划完成情况每周要在学习小组内呈现,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加以记录。检查的方法采用自评和组内互评的方式,小组之间采用组间互评。通过多方面的、多手段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能够反思自己在學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并能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阅读任务结束后,学习小组推出组内优秀生词库、优秀读书笔记、优秀读后感,并在班内进行展览,然后班级内评出优胜奖并加以鼓励和表扬。同时鼓励学生励学生用英文创作并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指导和帮助学生创办英文小报。班级内用壁报和海报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对英语的喜爱由衷而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反馈和反思

1.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计划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允许学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可执行的计划。在分配学习小组成员时,也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力求做到既能发挥各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2.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一度过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所幸的是,笔者即时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调整,鼓励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英语的美,在创作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美。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大胆向英文报刊和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各级英语活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多名学生在全国及省市英语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中及电视大赛等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

3.在报刊阅读的教学中,笔者也有过纠结矛盾的心理:课外阅读是否会挤占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从而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几年的实践证明,由于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在考试中,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可见,课外阅读补充和拓展了学生的课内知识、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也更坚定了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课外阅读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英文报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篇4

模糊语言的产生

从20世纪60年代起, 西方新闻写作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精确新闻学, 提倡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 以求更为准确地描述新闻事实。然而在新闻实践中, 世界万物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仅仅依靠精确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复杂的自然界和社会是不可能的, 因此, 作为精确语言相对立的一种写作语言———模糊语言便应运而生了。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家查得 (L.A.Zadeh) 发表了题为《模糊集》 (Fuzzy Sets) 的论文, 首次把“模糊”的概念引入数学领域。到了20世纪70年代, 这一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方面, 又从社会科学发展并运用到了语言学, 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 如模糊数学、模糊心理学、模糊逻辑学、模糊修辞学、模糊语言学, 等等。

模糊词语的分类

名词性模糊词。英语和汉语中的模糊性名词主要包括范畴词、时间词和颜色词。范畴词的模糊性是由于外延边界不清, 如“bird”, 这个词不是指具体的一种鸟, 而是代表“鸟”这个范畴;时间词的模糊性是因为它们的意义很难确定, 如“morning (早上) , noon (中午) , afternoon (下午) , evening (晚上) , night (夜晚) ”和季节词;颜色词的模糊性也是由外延外界不清导致的, 尽管科学家可以用仪器测量出不同颜色的波长, 但对普通人来说有时很难确定用哪种颜色词指示相近的颜色。此外还有一些抽象名称, 如“love (爱) , hatred (恨) , freedom (自由) , democracy (民主) , human rights (人权) ”等, 由于国家、民族、年龄、性别和知识水平的不同, 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其语义是颇为模糊的。

动词性模糊词。相当数量的动词也具有模糊性特征。如英语中的情态动词may和might (也许, 表示推测) , 模糊施事动词tend to (倾向于) , 感官动词look (看起来) 和sound (听起来) 用于试探性地发表意见, 话语缓和, 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同时给自己的话留有余地。汉语中还有一些表示将来动作的词如“将会”、“计划”、“努力”等也具有模糊性。

形容词性模糊词。模糊性形容词的存在更加普遍, 如“high/low (高/低) , big/small (大/小) , deep/shallow (深/浅) , good/bad (好/坏) , rich/poor (富/贫) ”这些形容词所表述的意思没有确定范围, 可视情况作上下移动, 所表达的是相对概念, 而且不同的人对这些词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副词性模糊词。英语中的副词性模糊词有“about, approximately, probably, almost, basically, somewhat”等表示程度的词。汉语中也不乏类似现象, 如“尽快”、“或许”、“大概”、“说不定”、“基本上”、“几乎”等。

数词性模糊词。数字代表的是精确, 数词的语义可以说极为精确, 但在英语中大量的数词却可以表达模糊的语义, 如“tens of (数十) , dozens of (几十) , hundreds of (几百) ”等均为带有模糊性质的数词, 泛指“多”的含义。

模糊语言在中英文报刊中的作用

不论在中文报刊还是英文报刊中, 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而且对新闻报道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关于模糊语言在中英文报刊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探析, 例如:

(1) 昨日中午11时50分许, 东城区东直门来福士广场一名六旬老人坠亡。事发后短时间内, 微博出现4万余条讨论, 多名网友传“枪击”和“外国人身亡”。警方“平安北京”微博下午5时许辟谣称, 死者从店内五层电动滚梯处自行跳下, 已排除刑事案件嫌疑。 (《新京报》2011年2月19日)

(2) 受埃及和突尼斯骚乱的影响, 北非和中东多个国家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 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尊重人权和结束腐败, 解决物价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缺乏政治参与等问题。一些地方的示威者和军警发生暴力冲突, 造成人员伤亡。 (《大河报》2011年2月19日)

(3) 据新华社电逾百名大陆台商协会会长7日在台湾《旺报》头版刊登篇幅长达多半页的声明, 呼吁尽快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 (《大河报》2010年6月8日)

(4)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 希望埃及过渡政府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情况下制定未来路线。他呼吁埃及实现透明、有序、和平的政权过渡, 并举行自由、公正、可信的选举。 (《南方周末》2011年2月12日)

(5) 这大概就是面对食品不安全, 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会有天塌下来之感的根本。 (《南方周末》2011年2月17日)

(6) 京石二通道设计方案已获得市规划委批复, 并将于近期开工。据介绍, 京石二通道道路工程北起京良路, 向西南穿越房山至市界, 与河北段道路接顺, 房山区境内规划长度51.2公里。该工程由首发集团负责施工建设, 计划于2013年5月底竣工通车。 (《北京青年报》2011年2月21日)

乍一看, 以上6例中的模糊表述并不十分精确:例 (1) 中出现的主要是名词性模糊词和数词性模糊词, 名词性模糊词主要以时间词为主, 如“昨日中午11时50分许”、“短时间内”、“下午5时许”表示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或时间段。数词性模糊词“六旬”意为60 (多) 岁, “4万余”、“多名”都表示数量的不确定。例 (2) 中的名词性模糊为抽象名词的模糊, 如对“政治改革”“人权”“腐败”“政治参与”的概念的理解会由于国家、民族、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数词性模糊词“多个”表示不同国别, “一些”表示示威者的来源并不止一个地方。例 (3) 中的数词性模糊词“逾百名”意为“一百多名”, “多半页”是针对《旺报》的页面大小而言。“尽快”属于副词性模糊词, 要求办事效率尽可能要达到最高。例 (4) 中的形容词性模糊词“透明、有序、和平的”、“自由、公正、可信的”表达的都是相对的概念。例 (5) 中“大概”是副词性模糊词, 表示推测之意。例 (6) 中“近期”“5月底”为名词性模糊词, “计划”属于动词性模糊词。然而, 这些模糊表述却更加客观, 更加科学, 更加接近事实本身。罗素曾说“认为模糊知识是虚假的, 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 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 (1) , 道理就在于此。

上面6个例子是模糊语言在中文报刊中的运用, 同样, 在英文报刊中, 模糊语言也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

(7) London——Scottish police said on Tuesday they had arrested a foreign national under anti-terrorism power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botched suicide bombing in Stockholm last December. (China Daily, Mar.8, 2010)

译文:伦敦——苏格兰警方周二声称他们行使反恐怖主义权力逮捕了一名外侨, 此人与去年12月发生在斯德哥尔摩拙劣的自杀性爆炸事件有关。

此例中“Tuesday (星期二) ”、“terrorism (恐怖主义) ”、“las December (去年12月) ”都是名词性模糊词, 其中“Tuesday (星期二) ”和“last December (去年12月) ”是时间词, 而“terrorism (恐怖主义) ”是抽象名词, 具有模糊语义。

(8) As some netizens suspected the attack was related to the case, other anonymous netizens thought the attack might not have any connection to the case because Chen’s family had canceled its contract with Zhang. (China Daily, Dec.17, 2010)

译文:一些网友质疑 (律师张凯) 街头遇袭与 (“李刚门”) 事件有关, 而另一些匿名网友推测这两件事也许没有任何关联, 因为陈 (小凤) 全家已经解除了与张 (凯) 的合约。

此例是网友关于律师张凯街头遇袭事件的看法, 其中“suspected (怀疑) ”“might (也许) ”是动词性模糊词, 表明网友对此事件原因的主观猜测。

(9) Ten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grew up reading the famous writer Zheng Yuanjie’s fairytale stories about Pipilu, a naughty but kind-hearted boy, and his little sister Luxixi. (Twenty-first Century, Feb.16, 2011)

译文: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淘气又热心的皮皮鲁和他的妹妹鲁西西的故事伴随着数千万中国人的成长。

此例中“Tens of millions of (数千万) ”属于数词性模糊词, 表示成长过程中阅读过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的中国人多得不计其数。

(10) The violent clashes between Libya's security forces and protesters this week, which has killed almost 100 people and injured dozens more since last Tuesday, looks a lot like the rumblings of another Arab revolt. (Time, Feb.19, 2011)

译文:利比亚安全部队和抗议者之间的暴力冲突从上周二一直延续到这周, 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 数十人受伤, 这俨然又一起阿拉伯反叛运动。

此例中“violent (暴力引起的) ”是形容词性模糊词, “clashes (冲突) ”“this week (这星期) ”“last Tuesday (上周二) ”是名词性模糊词, “injure (伤害) ”“look (看起来) ”是动词性模糊词, “almost 100 (近百名) ”“dozens (几十个) ”是数词性模糊词, “a lot (非常, 表示程度) ”是副词性模糊词。可见, 这一个例子中就出现了五类模糊词。虽然表面上叙述模糊, 但仔细斟酌之后, 发现为了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可信, 这些模糊词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语言是传播一个国家文化的工具, 语言特点的不同, 造成了不同民族处理、描述现实的方式和用词的不同。然而在模糊语言的运用方面, 中英文报刊却惊人的相似。大量的例子证明模糊语言运用于新闻报道并非偶然, 而是必然。因为模糊是语言的属性, 因而也是报刊新闻语言的属性。其次, 人类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报刊语言本身也要求和允许某种模糊性的存在, 因为模糊语言的运用符合新闻报道的特性, 是新闻语言要求的简洁性所决定的, 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活泼。此外, 使用模糊词语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读者看新闻只是想对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总之, “模糊”不等于“含糊”, “准确”不等于“精确”, 无论是模糊语言还是精确语言, 其目的都是为了“准确”。 (2) 因此, 在中英文报刊的新闻报道中, 模糊语言只要得到合理的运用, 不但不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反而会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模糊语言的概念以及模糊词语的分类, 其次举例说明模糊语言在中英文报刊中的普遍性, 最后论证说明模糊语言的正确运用非但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还会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中英文报刊,模糊语言,普遍性

参考文献

[1].陈治安:《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外国语》, 1996 (5) 。

[2].丁言仁:《英语新闻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江莘荑:《新闻英语写作与范文导读》,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王蕾:《新闻英语》,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吴奇志:《浅谈词的模糊性——兼谈对其修辞功能的研究》, 《外语与文化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一辑。

中英文报刊 篇5

报刊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有效备课、有效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和有效合作四方面论述如何有效使用报纸,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作 者:王沈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中学,哈尔滨,150321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27(9) 分类号:H319.4 关键词:有效使用   英文报刊   阅读能力  

★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用学生造句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小论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鼓励学生的经典句子,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 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成才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大班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文报刊阅读能力 篇6

常用的报刊阅读方法有通读和细读两种。通读是为了弄懂大意。首先,阅读开头的段落,这介绍性的材料将会使我们熟悉作者将要讨论的主题思想。报刊阅读中标题的阅读尤为重要。然后阅读下面各段的第一句话,这些句子可以使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再阅读最后一段。这一段帮助我们对所覆盖的材料作一概括。我们要注意作者用来加以强调的一切:标题、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以及章节后面的问题。这种阅读应进行得很快,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段落大意或文章中心思想上。慢速的读者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个别生词上,这样必然会影响我们对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但在一般情况下,三两个生词是不会影响我们对全篇阅读材料的理解。由于报刊阅读量大,浏览性的快读是报刊阅读的常用手段。

所谓细读是为了掌握具体内容,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全性质的精读;二是对快读的深加工。英文报刊杂志中有些富有哲理的文章,文章短,意义深,要全面地细读全篇。学生阅读时宛如与圣人在对话,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对快读深加工的第二遍阅读的速度取决于我们从对该材料的预读中所获得 的信息和指导。例如,我们往往能够根据段落的第一句话或者主题句来判断该段落的重要性。若该段落看起来是重要的,那就要仔细地阅读;若根据我们第一次的阅读,这个段落似乎不太重要,那么就可以略读,但不要完全跳过它。

此外,我们的英文报刊阅读方法是否适合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是很重要的。在有些报刊里不少部分用主题标出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把这些标题作为理解内容的指南。报刊中章节后一般不设问题,使得这种阅读不同于平时的阅读理解。指导学生进行报刊阅读时,要努力使所读材料与我们已知原有关该标题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是新材料吗?它与我们原先想的有关该主题的思想有所不同吗?当我们继续阅读时自问这些简单的问题:为何(why)?什么(what)?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怎样(how)?这种方法可帮助我们全神贯注于阅读上,因为当我们问这些问题时,我们作为一名读者正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我曾经指导学生读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President Obama Will Fly To Beijing. 这是一个典型的标题新闻,这里涵盖了who, what, where等一系列问题。整篇新闻讲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乘飞机到北京访问。

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报刊阅读时,还有一种方法容易被教师忽视。报刊中的时文和富有哲理的短文教师都可不失时机地用来进行听力的训练。

把以上的两种方法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两种形式相比,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 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 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 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 大学生的词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从用途上看,泛读的实用性最广,即英文报刊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很重的分量。在实际生活里80% ~90%的阅读都是泛读,也就是说,英文报刊阅读会影响学生的人生。只有具有较强责任心的、适应实际需要的泛读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具有阅读能力,新课标把这一点放在了特出的地位。泛读是一种快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略过无关信息,筛选有关信息,利用标题、段落、主题句和关键词语,辨认要点,迅速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我在教学中常把它作为工作之重,我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上升得快。如今,我个人的专业也从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得到提升。

利用英文报刊,辅助课堂教学 篇7

一、英文报刊的特点

近年来, 我国自行出版的英语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如:《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21世纪报》 (21st Century) 、《学生双语报》 (Student Times) 、《英语周报》 (English Weekly) 、《英语世界》 (The World of English) 等。英文报刊不仅知识覆盖面广, 语言地道生动, 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适宜不同水平的学生阅读。一般说来, 英文报刊具有以下特点。

(一) 形式多样, 题材广泛。

既有严肃的新闻评论, 也有轻松幽默的笑话。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商业、娱乐、体育、科学、文化生活、人物观点等各个方面。所蕴涵的大量信息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其语言知识,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

(二) 内容新颖, 时效性强。

英语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其内容势必符合现代生活节奏, 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突出阅读话题, 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 文字浅显, 通俗实用。

《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就设有“习作共赏”、“高考链接”、“你说我说”、“我当小记者”等专栏, 不仅语言鲜活, 图文并茂, 而且介绍学习方法, 交流学习经验, 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英文报刊辅助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 英文报刊是现行教材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NSEFC教材, 尽管它以模块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和纯正的语言, 但是每学期只有两本书, 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说真是沧海一粟, 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阅读需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除英语教材以外, 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英文报刊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对现行教材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 英文报刊符合高考选材需要。

近几年高考阅读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 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英语报刊本身内容丰富, 形式独特, 图文并茂, 语言地道真实, 栏目设置巧妙, 紧跟时代, 贴近生活。

(三) 英文报刊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在效果上有质的不同。”学生长期面对形式单一的阅读理解题势必兴趣索然, 他们希望通过一种轻松愉快、活泼新颖的阅读形式去猎取更多的信息, 去接触和学习各类题材、体裁的英语文章。当英文报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 学生对报刊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 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 情绪高涨地发挥潜能, 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充分利用报刊进行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 开放性不强。因此, 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 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 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 读起来很不地道, 针对以上的问题, 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 坚持做好摘记。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 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 经常诵读, 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 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自行阅读, 积累词汇。

(二) 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 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 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 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 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 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 帖在教室后面, 以作鼓励。

(三) 坚持写读后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阅读文章列写纲要或读后感, 巩固阅读成果, 内容不宜长, 80—120字即可。也可通过报纸广交笔友, 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树立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自信心, 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态度。

四、利用报刊进行阅读训练

高考阅读理解的选材和命题决定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 在选材方面非常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 通过故事、报道、议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现象, 多角度展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逐渐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 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命题上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又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 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工发展信息的能力和合理表述信息的能力。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和思路充分体现了新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主要核心, 阅读能力的培养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近年来, 高考阅读理解的要求与难度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和阅读速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21世纪报·中学生版》为我们标注了每篇文章的建议阅读时间, 我就要求学生进行限时阅读, 提高阅读的速度。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指着逐字逐句地阅读;遇到生词马上停下查词典;不懂时又回头再读一遍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 不利于对课文整体篇章的理解, 也不利于利用构词法知识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的锻炼。我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应以意群为单位, 把领会文章的篇章结构作为第一阅读目的, 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 越过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 抓住每段的中心句, 注重每句的关键词, 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 学生普遍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英文报刊阅读教学浅探 篇8

1. 时新性

英文报刊的内容和语言都比较鲜活。因此, 它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的同时, 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大量新鲜的语言。英文报刊的文章紧跟时代步伐, 学生容易接受;运用了较新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语言形式, 是学生在课本中接触不到的。因此, 英文报刊阅读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广泛性

英文报刊的内容含量大, 文章体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传播知识。文章当中有较为严肃的新闻, 也有幽默轻松的故事等。文章的主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 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点相契合, 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趣味性

综合考虑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英文报刊图文并茂, 与现实生活相贴近, 版面设计活泼,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 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 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民俗风情等能够多角度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英文报刊的欲望, 使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英文报刊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形成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以“语言输入”作为前提, 数量众多的真实、有效的语言输入是语言教学的关键。阅读是语言输入的办法之一, 英文报刊阅读则是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英文报刊阅读作为英语阅读的补充形式, 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 使其自身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具有价值的学习方式。

2. 形成真实的语言学习形式

英文报刊阅读的真实性体现在:文章信息具有真实性, 文章语言具有地道性, 阅读行为本身具有真实性。报刊阅读不是为了获取某个问题的答案而进行, 而是为了获取信息, 具有连续性。因此, 教学中通常把报刊文章作为载体, 进行情境和活动设置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同时, 报刊文章的引入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 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

三、英文报刊阅读教学方法

1. 策略指导, 培养阅读习惯

教师应就英文报刊阅读在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更正学生不当的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有效切实的阅读策略有寻读、略读、猜测词义等。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应当对阅读策略的内容进行解释, 让学生明白其中含义。其次, 挑选文章进行详尽分析, 并通过反复练习, 让学生学会使用阅读策略。在训练阅读策略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 指导学生形成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文字表达上的默读习惯, 便于学生更好地去把握文章的内涵;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抓住核心词, 养成整句阅读的习惯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并形成良好有效的阅读习惯, 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2.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分段”教学策略

阅读的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自下而上模式, 也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 它通过逐一分析文章的文字、语句以及语法关系来把握整体;自上而下模式, 需要教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教材中的文章推理, 后确立假说, 进而探索文章以不断地修正假说, 帮助学生积极地开动大脑思考, 主动阅读课本文章。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 在不同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因此, 采用混合教学, 能够取二者之长, 使得英文报刊阅读教学富有成效。

在教学策略上, 教学过程中的次序安排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是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三分段”教学策略指的是阅读教学中展开的读前活动、阅读活动以及读后活动。比如, 在讲解某篇文章的时候, 首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与阅读材料相关信息的了解, 预测文章会涉及的内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接着, 教师安排阅读任务, 训练学生阅读技能, 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大意理解与细节阅读。最后, 进行文章讲解, 同时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 将文章内容与自身经历、观点等相联系, 进行角色扮演、采访、文章大意复述等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通过英文报刊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章文化背景解说

在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应该增加文化背景的解说, 打破学生阅读目标只是局限于词、句等语言知识层面的状况,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进行文章语篇的把握, 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四、结语

高校英文报刊教学研究述评 篇9

1 高校英文报刊教学研究的相关论述

本文对高校英文报刊教学的综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校英文报刊的教与学, 主要涉及报刊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概括了已有研究所倡导的英文报刊教学的选材, 包括选材应达到的标准。第三部归纳了英文报刊的应用对学生的写作、口语等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影响。

1.1 高校英文报刊的教与学

在相关高校英文报刊教学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者对报刊英语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同时提出阅读英文报刊的有效阅读方法。

胡樱 (2012) 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英文报刊的资源优势,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提倡的具体做法包括:1) 备课根据课文主题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阅读篇章;2) 适当精讲部分报刊文章并进行课堂讨论;3) 课堂外组织读报活动。吴宾凤 (2013) 讨论了开设报刊选读课的意义及现状, 认为在英文报刊选读课上应用合作学习和对比阅读法, 能迅速解决词汇困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辩证思维能力。张莹等 (2013) 将阅读方法分为三类:时事新闻的阅读方法、社会文化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以及消遣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并对标题导语阅读法、精读法及拓展法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姜媛 (2014) 认为, 鉴于英文报刊的题材广、信息多, 内容新、活泼有趣等特点, 阅读英文报刊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指出教师应当利用英文报刊的资源优势, 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并养成默读习惯, 同时熟练掌握略读及寻读等速读技巧。

以上研究多从报刊的特点及报刊教学的现状入手, 提出了具体的英文报刊的教与学的方法。但多为对报刊教学的方法的概括, 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

1.2 英文报刊教学的选材

关于英文报刊的选材的研究讨论主要包括21世纪英文报刊作为大学英语泛读教材的实用性及英文报刊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研究者们均认为《21世纪英文报刊》适合作为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资料。关于报刊材料的选择, 主要包括资料的题材、难度、长度及趣味性。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21世纪英文报刊》作为阅读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高苏 (2008) 通过定量分析, 认为《21世纪英文报刊》适合作为大学英语泛读教材;通过定性分析, 得出21世纪英文报刊作为大学英语泛读教材是有效的。该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校英语泛读教学中使用《21世纪英文报刊》相比于传统的教材,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方面更为有效。周国翠 (2013) 基于克拉申输入理论以及斯万的输出理论, 以《21世纪英文报刊》为教学资源, 通过课堂教学并设计课堂及课外活动, 将英语报刊融入教学。李燕 (2012) 对陕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师生共计22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现学生普遍阅读能力低且课外阅读实践不多且材料匮乏。该研究以《21世纪英文报刊》为例证明了英文报刊阅读具有鲜活, 新颖及有利于扩展词汇等优越性。

关于英文报刊教学具体内容的选择原则, 赵喆 (2010) 提出英文报刊教学应注重材料的选择, 认为对于精读的文章, 篇幅宜短, 难度不易过高, 选取精炼生动的文章。此外, 材料需要尽量多元化, 文体尽可能多样化。对于泛读的文章, 文章的篇幅可酌情加长, 并对生僻单词进行标注。胡蓉 (2012) 认为英文报刊的选择一定要涵盖各方面内容, 注意英文报刊与现有教材的巧妙融合。此外还需在通过探索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适当长度的文章。卢梅 (2014) 采用教材加《21世纪英文报》为教学材料, 在课程导读课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 结果表明, 学生感兴趣的版面依次为:文化版面63.9%;焦点版面55.6%;事业版面53.9%;校园版面38.3%等。张方 (2014) 讨论了获取英文报刊材料的途径, 认为授课老师应以教材为基础, 再加以报刊为辅并通过网络获取报刊阅读材料。

以上研究提出了选择英文报刊材料的具体做法, 为英文报刊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看和依据。不过关于题材、难度、及长度的确定, 需视学生群体的实际水平而定。

1.3 英文报刊的应用对学生能力及习惯的培养

相关英文报刊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及习惯培养的研究数量不多, 主要讨论问题包括英文报刊的应用对学生的口语、写作及阅读以及学习习惯的影响。孙淑君 (2011) 基于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等理论, 利用21世纪英文报刊作为教学材料, 探讨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该研究运用课堂教学、课堂口语活动设计和课外活动将报刊阅读英语教学融入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赵欣 (2013) 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倡导通过阅读英文报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时其主要任课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指导, 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卢梅 (2014) 认为英文报刊阅读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2 结语

本文从英文报刊的教与学、报刊教学的选材及报刊在教学上的应用对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影响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内近10年以来关于英文报刊阅读教学的研究。整体来看, 《21世纪英文报刊》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较多, 研究者在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一致认为该报刊适合作为报刊教学材料并对提高学生英语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理想的效果, 并基于此提出了英文报刊教与学的方法。关于报刊的选材方面对宏观应遵循的原则多有论述, 对于具体的可操作的原则仍需进一步深入的实证性研究。

摘要:该文回顾了我国近10年来我国高校英文报刊教学研究, 从英文报刊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报刊教学的选材原则以及英文报刊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 旨在呈现英文报刊在高校英语教学的应用的发展和现状。该综述对在此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英文报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篇10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其中,英文报刊易于获取,价格适中,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我们的辅助教学工具,以期能够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一、发挥报刊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必须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而英文报刊以其特有的优势刚好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弥补这一遗憾。

首先,时效性强。报刊能够保持一定的更新速度,保证阅读材料与生活紧密贴合。材料还经常与课文保持一致。比如学到袁隆平时,就会读到《Great Agricultural Scientist-Yuan Longping》。其次,报刊配有图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当然,报刊地道的语言也使学生很感兴趣。此外,报刊价格相对便宜,学生也接受得了。

二、充分利用报刊,指导阅读策略

新课标在八年级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具有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

我们订阅的《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的文章均属于英语语言国家原汁原味的真实性材料,使用这种材料进行阅读训练可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阅读能力,但学生正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对道地英语表达不熟悉或对国外传统文化不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首先,做好课前活动的准备。要想成功上好一节报刊阅读课,必须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可以提前让学生熟悉手头报纸的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这样,课堂上学生就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先有成就感,继而产生上课的兴趣。

其次,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可以有区别的进行指导。比如,材料篇幅较短,概述性表述占据较大比例。阅读新闻报道时,应注意标题、时间顺序和当事人的评论等。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主要线索。通过反复锻炼,学生逐渐能够抛开阅读时遇到的一些阻碍从而能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叙述思路,从而“从内而外”地理解全文。掌握新闻的基本词汇,能够结合skimming,scaningand generalizing等一系列阅读技巧快速捕捉细节信息,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大意。阅读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这类文章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学生们较为生疏,应当教会学生:首先找到各个段落的主题句,着重分析文章的层次及辑关系。

当然,有时可以变化阅读模式。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重点词汇,让学生预测故事的线索,可以提前告诉他们新闻标题,或者提供相应的图片信息,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动静结合,在快乐参与的过程中完成阅读任务。阅读是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胡春洞指出:就外语教学总体而言,中国的外语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技能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带动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所以,让学生乐于阅读就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他们更加愿意去阅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

三、利用报刊特色,进行大量阅读

近几年来,高考阅读理解材料上涉及方方面面,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地更加紧密。题目设置上来看,一方面注重考察学生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又侧重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为了更好的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利用报刊时效性,话题性强的特点,能够轻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报刊中,每期都有美文欣赏。这种文章,语言地道,又能触及人的心灵,很适合朗读。通过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语言的魅力。也可以把美文变成完型填空,填完校对答案后再进行诵读。通过朗读,学生也记住了原汁原味的英语句型。

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许国璋教授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给你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要进行大量阅读必须以大量的词汇掌握为基础。英语报刊是丰富的当代英语语言资料库,一些新的词汇往往最早出现在报刊。如:SRAS,AIDS,rip off(宰客),risk one’s fortune in business(下海),Wall Street(美国金融界),job-hop(跳槽)等等。对于这么时尚的词语,学生非常乐意去记。对于报道他们喜爱的明星的有关词汇,他们更加主动出击。紧跟时代步伐的文章阅读,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与时俱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期待能读到新资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能力。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阅读又是扩大和巩固词汇量的最佳办法。

当然,阅读训练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用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讲解带领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实践中,更加主动阅读英语,享受英语文章的精华,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做好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获取高分的关键。但由于其是对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法等问题的深度考察,学生在遇到此类题型时往往无法得心应手。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英文报刊,学习兴趣,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中英文报刊 篇11

【关键词】英文体育报刊;词语解析;特点;作用

【作者单位】张允蚌,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谭贡霞,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

英语是主要的世界通行语言之一,各种英文报刊是世界阅读人数最多的报刊种类之一。英文体育报刊中有很多具有专属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另类独特,不但没有打乱英文报刊的报道内容,反而因其独具联想的特点给报道增添了趣味性、可读性,成为英文报刊的特色之一。

一、英文体育报刊整体用语特征

英文词汇没有中文词句内涵丰富,很多词意需要结合句中其他单词才能表达,这使得很多英文单词个体独立表意不强。读者在了解体育信息时,需要领悟其在句中表达的相关信息。这些语句的使用让体育报道在内涵上有了很大的延展性,让比赛过程的叙述不再枯燥,形成了对体育竞技的生动描述。英文体育报刊中使用的这些词汇,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大量缩略词汇广泛使用。英文报刊对内容要求严格,为了在有限的版面内传递大量信息,故用词简练精辟。各种缩略词汇成为一些事物名称的专用词,其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为首字母缩略词,这种词汇以两个或多个单词开头字母进行组合,便于缩短行文、凝练语言,如IOC(国际奥委会)、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等;其二是取词语开头两个字母进行合成,这类词多用于代替比赛项目,如AT(Athletics,田径)、GY(Gymnastics,体操);其三是体育用语将单词首尾字母去掉缩写成词,如Bull vs Lakers,其中“vs”源自versus,champ(冠军)去掉了“ion”。

第二,专业体育术语的大量使用。英文体育报刊在报道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体育术语。体育爱好者读到这些技术语言时会产生莫名的亲切感,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以英文体育报刊在排球报道中使用的体育术语为例:SGL (一次), DBL (二次),ROTN (转体), AT (田径),VB (排球)。这些专业词汇的大量使用,更凸显该篇排球报道的专业性。

第三,数词和名称词的大量运用。体育新闻中丰富的数据信息需要以数词形式在新闻中使用,这样会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同时,一些专属词汇借助词语多义的特点在报道中经常出现,如会借用人名、地名、物品名称来代表某种相关的体育含义。例如体育比赛中的KO表示获胜、奥林匹克Olympic指体育赛事等。这些词汇在原有词义基础上被运用到体育中,表现了新的含义,成为体育报刊中新语境的体现。

第四,俚语、俗称的使用。英文体育报刊除了有英式的严谨特色,还有着浓浓的英式幽默。这种表现形式的运用,使英文体育报刊活泼生动,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表现力。在英文体育报道中很多世俗俚语被巧妙运用,这就使一些读者难以触及的体育赛事变得更贴近群众生活。俚语本是社会底层流行的一种语言,英文体育报刊对俚语的使用使专业的报道变得通俗易懂,更易被大众接受。比如在欧洲杯曼联击败阿森纳这场比赛的报道中:“Manchester United beat Arsenal pants off in the first leg of European Cup.”其中“Beat the pants off”就是俚语,意思是取得大胜,羞辱了对手。这种英式幽默贴近生活,对两支传统强队之间的恩怨进行了调侃,增强了报道效果。再如调侃状态低迷上不了赛场的足球运动员时用“benchwarmer”(坐冷板凳的人)、“clear the final hurdle”(越过最后一道跨栏)、“jump on the gun”(抢跑)等表达,极大调动了读者兴趣。

第五,体育撰稿人即兴创造新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思想理念不断更新,一些新的词汇不断产生。在潮流媒体传播过程中,这些新鲜词汇总是最早见诸报端,一旦被人熟知,就会被大众认可。在很多赛场上,英文体育报刊撰稿人会被赛场气氛感染,即兴创造新词。这些词极具个性,有现场气息,多数在特定文章段落中出现,这些词的含义需要对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揣摩才能明白。如“Forget rugby, here comes drugby.”“rugby”和“drug”分别指橄榄球和违禁品,根据两种含义,作者即兴杜撰出“drugby”,暗示橄榄球运动员服用了兴奋剂。这种生造的新词十分符合媒体需求,读者也能从文章内容中读懂词语含义。在现代体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兴体育种类不断出现,随之产生许多新鲜词汇,如bungee jumping(蹦极跳)、 High altitude gliding(高空滑翔)、 hydro speeding(快速漂流)、 To confirm (闯关)、 aerobics(有氧运动)等。这些新鲜词汇融入了新兴体育特征,具有时代特色。同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直接音译成词,也是新词的来源,如Taijiquan(太极拳)、gossip(八卦)、sumo(相扑)、 Tae Kwon doe(跆拳道)等。这些词语词意模糊,但在体育比赛中更符合实际。因赛场信息变化和信息及时传播的需要,记者往往在无法预测比赛结果的情况下进行赛事报道。本着科学求实的职业操守,这些有着模糊印记的词汇在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英文体育报刊的报道特色。

二、英文体育报刊句型用语特点

英语体育报刊的句型活泼生动、独具魅力。一些句子大量出现省略成分,成为有模糊语意的短句。这种句式多在标题中出现,比如,“One for the Liverpool”这个标题的意思是利物浦队先胜一局。按照句式特点,这个短句应有系动词来衬托表达。记者在这里将系动词省略不用,同样能将整个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在标题“Go awards or go home”中,为了引发读者对体育事件的思考,记者在标题中使用祈使句,以暗喻形式激励球队取得好成绩,对比赛起到警示点睛的作用。对于一些体育比赛过程的精彩描述,定语从句往往在表述中出现,其作用是让读者能更全面领悟相关信息。如介绍棒球在美国历史和个人纪录中的片段:“However, just as baseball game did not begin as a wholly US enterprise, it did not end the 20th century as one either. Baseball’s all-time home-run champion is a man named Sadaharu Oh, who hit 868 during a legendary career in baseball-mad Japan. The national team of Cuba overpowered the Baltimore Orioles of the US major leagues 12-6 in a 1999 exhibition game.”在这段话中,作者介绍棒球历史时提到美国霸主地位已经遭到冲击,优势不再,以此向读者传递棒球势力在世界各地崛起的事实。

nlc202309030528

三、特定词汇对英文体育报刊的作用

英文虽然缺少精准的表意,但它含蓄和灵活运用的特点适合新闻媒体使用。一些体育新闻信息如果采用直白表述会显得生硬,缺乏艺术美感,效果并不好;以模糊语言进行讲述,更能引起读者兴趣。在英文体育报刊中,这种模糊词意有着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1.符合新闻报道讲究简洁实效的特性

报刊作为时事新闻载体,注重报道的简洁快速。这也是体育新闻记者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所追求的效果。由于各种体育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比较突然,体育记者并不能完全知道其中原委,为了迅速编发新闻稿件,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往往以一些模糊语言来表述事件,让读者或观众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事件大概。

2015年6月引起世界体坛震荡的国际足联丑闻事件就是一例:A bribery scandal led to two senior FIFA executives being suspended - Bin Hammam and Vice-president Jack Warner.President Blatter denied FIFA was in crisis and rejected suggestions that the vote for the 2022 World Cup - controversially awarded to the oil-rich Gulf state of Qatar - should be held again amid mounting allegations of bribery involving the bid.其中文翻译:一场贿选丑闻导致国际足联两位高官——亚足联主席哈曼及国际足联副主席沃纳被停职。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否认国际足联已陷入危机……在这则英文体育报道中,“bribery”意思是贿赂,“bribery”与 “scandal”衔接体现出贿选的作用。“scandal”这个词是指违反道德、让人震惊的事情,与“scandal”相关的短语有public scandal(众所周知的丑事),sex scandal(桃色、性丑闻),从而映射出国际足联贿选丑闻带给世界体坛的严重冲击。

2.模糊词意能尊重事实,增加可信度

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快速,无法预知的新闻事件,往往令新闻工作者很难对整个突发事件有清晰明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应发扬职业精神,以客观角度报道事件,在不能提供准确数据的前提下,借助模糊词语来描绘事件的发生以及发展状态。这种不明真相前提下采用的模糊词汇,不但不会影响新闻报道效果,反而更能增加新闻可信度。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美国《时代周刊》对这一体育突发事件进行报道: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nnounced that le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oston marathon serial bomb attack, saying it is "potential terrorist activities may survey".On Monday (April 15) of the attack has killed three people and injured more than 100. Several of 17 seriously injured were amputation……在这则体育报道中,记者对袭击目的定性并不清楚,以潜在恐怖活动之名进行报道;对伤者数量进行说明,提供了相应数据,使报道内容并没有出现人为定性。在没有警方权威调查结果前使用这样的报道方式是尊重事实的体现。

综上所述,英文体育报刊的内容表达从实际出发,以减少词语及各种句式的穿插使用,将英文体育报刊内容塑造得生动多彩,严谨与活泼恰到好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应将表达体育信息的语言进行精练和模糊处理,增强英文体育报刊的专业性与可读性。

[1]陈冬纯. 选择就是意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J]. 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9.

[2]马建国. 英文报刊导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0-30.

[3]王瑶. 谈谈模糊语言在东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应用[J]. 新闻记者,2000(10):78-80.

[4]张健. 报刊英语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46-560.

中英文报刊 篇12

1 开设英文报刊阅读课程的必要性

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来看, 英文报刊教学能极大满足非英语国家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需要。

1.1 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支撑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是输入假设。克拉申认为, 理想的输入应该具备几个特点:1) 可理解性。目前国内有专门针对在校学生英语学习而编排的英文报刊, 如果以此为输入材料的话, 适当借助工具书, 则材料基本都是可理解的。2) 既有趣又有关联。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 英文报刊文章一般都比较轻松, 趣味性比较强。并且英文报刊文章通常反应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同时也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等, 因此, 对于学习者而言, 就具备了有趣而又关联的特点。3) 非语法程序安排。英文报刊的编排需要根据报刊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 而不是单纯为了教学而编排, 因此, 各类题材、各种内容、不同难度的文章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期报刊中, 显然, 报刊文章不可能按语法程序安排。4)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英文报刊有的是日报, 有的为周报, 并且每期报刊都有若干个版面, 因此无论从纵向时间轴的更新率, 还是横向同期版面内容而言, 都能为学习者提供积极丰富的输入素材。[2]

1.2 英语报刊的特点使其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

资讯时效性强。报刊文章由于其新闻性中对“新”的追求, 通常都是反映当前各个领域中“最新”的事件、资讯或信息。

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英文报刊内容丰富, 文章通常融知识性、娱乐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比课本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语言地道且富有时代感。英文报刊, 如果是英语国家本土的报纸, 其地道性自毋庸赘言;如果是非英语国家创办的报纸, 通常情况下, 必须有英语母语的专家对其进行语言审校。

2 英文报刊促进英语综合能力

目前, 国内主要将英文报刊应用于英语阅读的教学之中。但实际上, 一旦根据学生的英语层次选定一份英文报刊用于教学, 如果应用得当, 对于学生的帮助绝不仅仅是提升阅读能力。

2.1 词汇能力

词汇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和交际功能实现的前提,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词汇, 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能力, 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活动。

英文报刊能为学生提供常规教材难以企及的真实的、自然的、地道的、新颖的、趣味性强的语言素材。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有可能帮助学生促进词汇学习, 扩大词汇量, 增强词汇能力。

2.2 阅读能力

阅读能够促使学生灵活地思考, 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培养他们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及周密性。[3]

通过英文报刊,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体裁、不同难度的文章, 对学生进行句子阅读、篇章阅读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长期坚持利用英文报刊大量练习英语泛读, 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2.3 写作能力

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 “说”和“写”属于表达性技能。学生通过从词汇到组句, 到成篇的写作训练, 能提高写作能力, 从而通过“写”的表达, 从而实现其通过外语进行交际的目的。[4]

教师在分析报刊英语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 可以要求学生参考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赏析和模仿报刊文章, 尝试撰写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一句话新闻、短消息、英语新闻等。

2.4 翻译能力

由于当今信息科技手段发达, 信息传播非常迅速, 英文报刊中的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很快在国内会有相应的中文报道, 反之, 部分国内重大新闻发生后, 部分英文报刊也会选择有国际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这为学生检验自己新闻翻译的准确性的佐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5 听力能力

听力和阅读分属不同的语言输入模式, 既互有不同又相互补充, 如果能把阅读输入与听力输入有机结合, 就能扩大有限的语言环境的利用效率, 提高使用效果。[5]

英文报刊教学便是这种有机结合的一个完美范例。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文章, 能了解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由于现在新闻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立体化, 同一新闻或许以类似的内容在音频媒体或视频媒体中反复出现。在收听或收看的同时, 学生即能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与已储存的信息建立联系, 从而降低听力理解难度, 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6 口语能力

通过英文报刊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句子等, 同时也培养了语感。教师可以通过将电视、电台节目形式引入英文报刊教学之中, 设置“新闻播报”、“记者连线”、“热点新闻辩论”等任务, 结合新闻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模仿主持人、记者、嘉宾等以英语为工作语言来锻炼口语能力。

3 合理设计英文报刊阅读教学过程, 发挥英文报刊最大作用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英语学习规律, 教师可选定程度合适的英文报刊为课内主要教材, 设计“学做一体”的主题式教学环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 做了如下设计:1) 认识英文报刊;2) 英文报刊语言特色;3) 利用英文报刊学词汇;4) 利用英文报刊练阅读;5) 利用英文报刊练写作;6) 利用英文报刊练翻译;7) 利用英文报刊练听力;8) 利用英文报刊练口语;9) 再看英文报;10) 自己动手做做看。

4 采用科学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确定上述十项学习主题之后, 教师需要针对每一主题精心考虑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俗话说:听会忘记, 看能记住, 做才学会。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英文报刊学习的技巧, 就必须采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和倡导的“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依据这一原则, 本人采用“每周一份报, 每周一主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安排:

第一步:教师讲解:教师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要点等进行讲解。

第二步:语言学习:学生运用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巧, 以泛读的方式了解当期报刊的主要内容, 并对报刊进行英语语言学习。

第三步:主题学习: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 教师根据教学主题, 结合当期英文报刊的具体内容, 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版面进行针对性学习。要求学生将上一环节中能体现主题的学习成果内容进行提炼, 形成小组的报告。通过这一环节,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第四步:任务汇报:每组同学派一位代表, 将本组根据对应版面所学会的知识、方法、技巧等向全班同学汇报和分享。这一部分能适当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评价总结:教师对每一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肯定并推广正确的知识、方法和技巧, 纠正理解有偏差的, 补充学生分析总结有遗漏但比较重要的。

5 结束语

英文报刊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 为英语课堂提供“活”的教材, 是连接课堂与现实社会的桥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利用英文报刊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技巧, 并最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同时, 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学会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 还能学会一整套如何充分利用英文报刊提高自身英语各项能力的技巧。这些, 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场中保持英语水平的持续提升。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英文报刊文章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且新颖、语言生动且富有时代感。利用英文报刊, 经过教师的合理教学设计,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能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文报刊,教学设计,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曾亚平.论英文报刊的语言特色及阅读技巧[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6) :73-75.

[2]霍丽蓉.论英文报刊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1) :313-314.

[3]宋强勋.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72-73.

[4]蔡专林.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 2009 (4) :89-92.

上一篇:强化语言积累下一篇:“工作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