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报刊选读(共5篇)
英语报刊选读 篇1
一、引言
《英文报刊选读》是在完成相应的英语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目的在于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报刊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精读、略读和查读等阅读技能。阅读英文报刊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吸收西方语言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英文报刊选读》着重于将语言技能训练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以求把原有的语言基本功转化为真正的工具, 是学生掌握现代英语和提高外刊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英文报刊选读》教学现状
作为英语专业的传统经典课程, 《英文报刊选读》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从教学现状来看, 该门课在实际教学中仍存有诸多问题, 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该门课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 教材陈旧, 缺乏时效性。
目前, 《英文报刊选读》所使用的教材中的选文时间跨度大, 往往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报刊类英语最能充分体现语言的活力与时代感, 任何报刊文章都无法在发表数年后仍具有新闻价值, 因此, 即便是最新版的报刊选读教材, 书中的新闻也已变成旧闻, 失去了时效性这一重要的新闻价值。而对于缺乏时效性的文章, 很难在现实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动积极性, 这是当前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2. 教师教法简单, 缺乏系统性。
虽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被动地、过分依赖于教材的教学方法与英文报刊上文章内容的五花八门、语体的丰富多样和用词的新颖灵活显得极不协调。有的教师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单词讲解、课文翻译和练习解析不能有效解决学生阅读与兴趣之间的矛盾;有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 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渠道, 收集时代感较强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报刊文章进行阅读训练。这一做法,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时事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教材选文时效性差的不足, 但是, 由于资料选择太过随机,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直接导致授课内容过于凌乱, 缺乏系统性, 使学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构架。
3. 学生词汇、语法与思维方式束缚阅读。
首先, 英文报刊上的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新闻体词语、新造词和诸如外来语、俚语、行话等, 这些措词往往严谨又不失诙谐, 精辟而不离本意, 但是学生词汇量有限, 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单词的积累或是功底不深而不知道文章的意思。其次, 英文报刊上的文章在内容的表达和句式的表现上显得变化丰富。尤其是在以美式英语为基础的文章中, 不断出现的从句、语态变化, 以及省略、插入和割裂等现象, 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由于语法知识浅薄不能清晰于解句子结构而对全文的理解产生纰漏或偏差。另外, 东西方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学生在阅读英美报刊时常常试图以固有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国家、社会与事物。这种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使学生在把握文章的主旋律上造成整体和逻辑上的缺失, 没能做到真正体会作者的写作本意。
综上所述, 当前的英文报刊课程, 无论在教师教, 还是在学生学方面, 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难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 为了保证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当前形势下, 必须对该门课进行必要的改革。
三、课程改革举措
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认为《英文报刊选读》的教学改革必须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报刊的独立自主能力。在教改过程中, 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压缩授课时数, 精讲授课内容。
为了给学生减轻负担, 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我们将英美报刊选读课原来一学期54学时的课时数压缩至36学时, 使报刊选读课的总课时减少三分之一。然而, 减轻学生负担并非取消他们的负担, 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教学改革应该在教学时数减少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 在为学生减轻课时数量的负担时需注重增加教学质量的内涵。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中的学习形式, 学习的内容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教师要努力确保每次授课内容精练, 信息充实。教师在精讲授课时, 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阅读指导, 学生熟悉英文报刊文章的一般特点, 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等,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2. 转变教师角色,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有个性的主体, 他们应该通过探索去发现、去建构知识, 并注重各种能力的发挥, 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因此, 在报刊选读课中, 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角色,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注重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探究式、自主式学习能力, 把独立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最终由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 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使其能够独立于教师从事学习。大学生们已具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和独立意识, 这是他们自学的有利条件。本课程的改革使课时数大大减少, 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 使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 改变授课形式,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英文报刊选读》课程改革, 一方面要改变授课形式, 变讲课为讲座, 另一方面, 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 促进教学手段多元化。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册教科书, 教师的工夫体现在对课文的诠释与串讲上, 这种以课本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 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将报刊课变换成讲座形式, 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而且我们根据多种报纸选读课本, 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编写讲稿, 讲座中的例子大多从我们手头最新的英美报刊中选用。另外, 当前各大传统媒体均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站, 各类新闻也以最快的速度不断在互联网更新, 极大丰富了报刊教学所需的资料。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 打破纸质教材一家独大、只读不听不看的局限性。实践证明, 同样的新闻内容, 音频或视频资料更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听觉或视觉冲击,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4. 改进教学方法, 活跃阅读课堂。
课堂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 而语言学习更注重应用。因此, 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在课堂上进行报刊阅读时, 教师应考虑有效的任务型学习方式。比如, 根据报刊的标题、提要、版面、栏目、内容或图片, 设计相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作答、文章复述、情景对话、即兴评述或表演等,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其积极参与的能力及具有创造性的语言学习和迁移的能力, 使课堂成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空间, 从而充分体现出学中用、用中学的实践性的交际功能, 以及和谐的课堂氛围。具体做法上, 教师可提前一周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 要求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学, 每节课开始, 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的问题, 再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可以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 引导学生整理、加工、联想, 进行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学生有话可谈。
四、结语
现代教学理论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 认为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有个性的主体, 他们应该通过探索去发现、去建构知识体系, 并注重各种能力的发挥, 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英文报刊选读》的课程改革使学生对报刊学习保持了积极的心理状态, 增强了自学能力,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教训, 优化本课程的改革方案, 并用理论指导教学改革, 在改革中实践语言学理论, 从而使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更加系统, 教学改革更具科学性和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贾爱兵.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 2001 (6) .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4]李国祥, 张新明.论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J].新华文摘, 1999 (4) .
英语报刊选读 篇2
证据是日益强大:行动,在人口方面,就业增长甚至政治,似乎是在美国的远郊,或“远郊。”,过去的,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谈论这是否是我们想要的方式建立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区。的郊区化国家开始大规模进入汽车,它在1970年代和1960年代加速。之间的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美国最大的100个城市郊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的城市。当人们移动,工作也是如此。
最近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字将威廉王子县,约30英里从华盛顿的中心,全国最大的317个县中第一个就业增长速度之间的2003年和2004年的第一个季度。在威廉王子是就业增长的8%,全国水平的10倍。和威廉王子身后是类似的田纳西州的郊县,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这些天,根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囊团,三分之一的工作半径为10英里之外的中央商业区,和36%的通勤suburb-to-suburb全国。
这种快速分散是创建“一个部落的人不仅不工作在城市,他们不上班或去看电影在城市或城市与城市生活有任何联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写道。他们居住的远郊,他说,“已经打破城市的引力远远超出现在存在于自己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应该问:这个世界是可持续的吗?即使我们想要的吗?另一种选择是什么? “一个巨大的负担”
主任Bruce Katz布鲁金斯学会都市政策项目组,一直领先的学者在郊区化的研究。继续向外扩张曾经在低密度开发负责隔离人们的收入和需要的汽车连接工作场所、住宅、零售、娱乐和公共业务类似于赤字开支,他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那些领域,和将有一个巨大的负担转嫁给纳税人。
“它抵达新下水道的成本和扩展的水和电力和提供新服务的成本,”卡茨说。“事实是,它只是成本less-dense地区提供服务。”
吸收这些成本最初不是由那些搬到新的burbs,而是由纳税人全州和区域性。州政府,通常联邦拨款的帮助下,一直青睐投资新的道路、学校和其他基础设施改善老年社区。
起初,似乎更划算,鉴于挖掘街道密集地区的成本而不是在开放空间建设新的道路和下水道线。但它有大批纳税人补贴的影响不断扩张的郊区,留下的每一层——从市内到衰老的连续环burbs——减少税基与忽视支持改进,变得更加昂贵。第一仗,财富的转移在很多城市在1970年代的心。现在,随着远郊,老郊区的内圈是痛苦。
公民和决策者面临的问题是,这一切都是如此的明显,它鼓励一种紧迫感所需规模的增长计划。
在短期内“事情很好,”大卫·沃尔特斯说架构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和作者的设计:基于设计规划社区。“有新的工作和新的道路。没有任何动力去改变。变化只有当事情变得站不住脚的10年左右。”
如果变化更快,可能在远郊的一个意外后果部落的热情控制政府的减税政策。锅用更少的钱,这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停止资助扩张并鼓励选项允许郊区开发更像公司社区更划算。这意味着一个密集的、更适合步行的零售、住宅和办公室在新的或“改造”的城镇中心。人们接受改变
公民,迫使更多的需要获得就业和经济适用房比决心逃离城市生活,可能会接受选择的机会。在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智能增长,美国联盟倡导控制增长,和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全国只有18%的人说他们想住在郊区远从城市。百分之三十三喜欢近战的burbs,百分之三十三的人想住在城市。
运动领袖之一重新考虑投资扩张,并鼓励更加宜居,连接社区是犹他州。在10月,犹他州州长沃克Olene宣布该州第一19城镇和地区认证为“质量增长的社区。“他们会首选贷款条件和优先级访问国家资金和专业技术,以换取同意进行长期规划。
“我们试图做的是迈出第一步的市县,做计划,思考自己的未来,”约翰·班尼特说犹他州的项目主管质量增长委员会。“我们对他们说的是,我们不会花我们的钱水或下水道或运输,甚至房屋,除非你做了一些规划,地方政府对这些问题。”
所以这是怎么讽刺吗?
英语报刊选读 篇3
[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报刊选读 教学设计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具有国际影响的外语教学途径。它反映了外语教育专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家对外语教育的最新认识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是目前国际上外语中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approach)作为一种注重学用结合的新型教学途径日益深入人心。该教法是在继承交际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一种教学流派。所谓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大纲不仅描述学习者在学习完成之后应该掌握哪些语言知识和发展哪些技能,而且描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操作和执行哪些任务。它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与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这种教学形式让英语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气氛活跃,适用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学,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注重教育成果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人们使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之所以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这一理论有三个主要特点:
1.相对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它更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使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习得任务型教学法测重“学”,是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的教法是由学生的学法来决定,此教法提倡3T教学模式(Text一reconstruction;Tasked一based;Team一work System),趋向于语言的自然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设置一些真实性的场景活动,让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学以致用的愉悦。
2.执行任务和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的技能任务型教学法重视语言的表达,即实际运用能力,而传统形的教学法更注重语法和阅读,在说和写上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任务型教学法更体现出我们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杜绝了听不懂英语,不会用英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想、说、写,创设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pair-work,group work,discussion,survey,role-play,等等。
3.重视形成性评价,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去完成的这种方式,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识,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在全班范围内交流结论,这是学生展示他们集体智慧和讨论结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采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法,不单单注重结果,还要注重任务完成的过程,与传统的单由教师评价的方式相比,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保证评价主体多样化的同时,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使评价有利于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英语报刊文章特点是文章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较长,词汇量大,背景知识多,时效性强。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去捕获,交流相关信息,以及吸取,评价,鉴别观点的能力,而非单纯地扩大词汇量,但根据以往的情况,学生们却往往本末倒置,将学习的中心和重点都放在了后者,以至于他们在查阅所有的生词后,对孤立的句子好像是理解的,但整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则无法抓住要点。因此,在我们教学中,必须重视高级阅读技能的训练,把词汇,句子水平的阅读理解提高到语篇水平的阅读理解,才能避免在阅读中见树不见林,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这种语篇水平的理解具体到报刊文章中应是迅速抓住文章大意,或找出相关信息,了解文章观点,论据,及论证手段,文中提到的其他观点,对你的说服力等等。帮助学生培养起上述能力就是我们设计任务时的重点。
1.新闻报道类文章的任务设计。笔者教学中选择的英语报刊文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闻报道,另一类是特写。由于学生们大多是首次接触英语报刊文章,而新闻报道通常比较短小,用词简单,易理解,因此笔者在学期的前几周都安排的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一般具备五要素,俗称五个W和一个H。另外,新闻报道一般都按倒金字塔(theInverted Pyramid)格式将五要素按内容重要性顺序叙述。针对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笔者给学生设计的任务有:
(1)Recognition and recall of the lead.
(2)Recognition and recall of the 5Ws and 1H.
(3)Recognition or recall of sequence.
(4)Recognition or recall of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由于新闻报道一般是内容重要性,并不是按时间或因果等常见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的,因此这样的任务有助于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理解所读消息。
毕竟课时有限,笔者无法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这些任务的检查,笔者便利用中午学生午餐休息时间让学生来办公室上今日美国或中国日报的网站,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浏览一则消息,然后把这则消息中的5个W和一个H复述出来。通过这样一对一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特点和阅读要点及策略。
另外,笔者还按照学号在每次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做口头时事新闻报道。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学生首先进行时事新闻阅读,然后总结出重要的新闻要素,最后通过口头表达进行输出。
2.对于特写类的报刊文章,笔者采取了教师示范和生生互动的方法,在教师示范和生生互动中分别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特写与新闻报道不同,后者注重报道的全面性,而前者则侧重现实生活中某个典型而精彩的片断,另外,特写的目的不是或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事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力求去激起读者的兴趣,故其文笔要比新闻报道来得更高深、讲究,表现手段则更灵活、多样。因此,特写的特点是有深度,有趣味,有观点,有风格。为了帮助学生们进行这类文章的阅读,笔者在教师示范环节是这样操作的:
在pre-reading阶段,笔者给学生们的任务是相关背景资料的查询,如Between the Shrine and Hard Rocks一文,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去查询有关靖国神社,小泉纯一郎的外交,政治观点,日本民众对首相参拜神社的观点,中国,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对日本首相参拜神社的反映。通过事先的查询,学生们对这些问题都有了些认识,从而课堂上给学生们进行背景讲解时,学生们不仅理解得快而且还能作些补充,兴趣也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了。
在while-reading阶段,笔者给学生们设计的任务除了在前述新闻报道中使用到的还有:
(1)归纳文章的主题,并找出支持主题的细节,及作者进行叙述,展开或论述的方法。
(2)推断出其他与文章观点相悖的观点,及学生们自己对这一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理由。
(3)利用自己已具备的相关的知识,及从作者论证或叙述的逻辑等方面,判断作者观点的正确性,客观性,适当性,可取性。
①识别特写中所使用的有效的写作手段,及其作用。
②识别特写的风格。
③预测特写中所涉及现象的发展趋势。
为完成上述任务,笔者根据任务的难易不同,分别组织discussion,debate,pair-work,或group work来完成。
在生生互动活动中,笔者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组织课堂教学,4~5位学生为一组,每个小班五组,每小组负责一篇文章,分两次课授完。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备课充分,都要求使用课件;(2)课堂活动的内容应与本篇的话题和语言点相关;(3)小组的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但对课堂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老师则不做过细的要求,以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小组的学生通过协商确定具体上课内容和形式,然后对任务进行分工,分别负责相应的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以便使他们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合作,他们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特长,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笔者首先给学生进行示范,这在前文已讨论过了。在学生的备课过程中,笔者也介入其中,主要是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督促学生坚持使用目的语。授课结后,笔者让学生之间先进行互评,讨论每组的值得借鉴的方面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并进行评分。然后,笔者在全班进行讨论或总结时,给予必要的反馈,主要是对学生的表现和取得的结果表示欣赏和满意,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完善的建议。
从课程结束后的调查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组织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活跃思维及培养团队精神等。
另外,笔者也充分考虑到学生词汇量不够,而且对特定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理解也存在问题,因此笔者在加强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没有忽略词汇的学习,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给学生设计任务的:由于选读文章每两个篇章就涉及一个专题,笔者首先会让学生自己在两篇文章中总结一些与文章所涉及专题相关的一些词汇和表达;再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其他手段收集一些与该专题相关的表达。然后,由笔者来进行汇总,挑选,印发给学生作为资料保存。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到每个专题的时候,都能主动、积极、有效地掌握与该专题相关的常用词汇。
从期末给学生做的调查中可知,有93%的学生比较认可在英美报刊选读中采取任务教学法,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用结合,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交流能力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较好地解决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不愿开口实践等问题。同时,该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搜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当前,任务型教法已经全面铺开,相信广大教师必将在实践中完善,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9):17-20.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日语报刊选读课教学模式革新 篇4
一、教学实践
笔者在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以本校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在日语报刊选读课中实施了多媒体实践教学, 具体来说就是从教学材料的选取、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都有所应用。经一个学期的试用,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从教材选材、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答疑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三方面来介绍。
1. 教材选材
因为《日语报刊选读》课程具有信息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 而目前市面上的报刊选读教材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 所以笔者在教材选材方面以课本为本, 同时也及时从日本四大报纸和中国的《人民日报》日文版、《北京周报》日文版等新闻网站上选取难度适宜且时效性强的文章进行讲解。因为这门课每周只有2学时, 包括期末考试一共36课时, 所以笔者将授课内容分为国际关系、政治、经贸、教育、娱乐等13个主题来授课。提前一周将论述本周内发生事件的文章归纳到一起, 仔细过目, 筛选出能反映日本社会的新动向和新事物等的文章。每周的上课讲义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社论。社论代表着各大报社的观点, 最能反映日本、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最新动态, 此外社论的语言简练, 通俗易懂且观点明确, 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观点。所以每次上课前都从中国和日本的几大报纸中选出一篇代表性的社论, 准备好后提前发给学生, 以便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 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有助于学生了解日本社会、气象、风土人情等重要内容。且时事中涉及的内容广泛、趣味性强, 有效地利用这些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听说能力。所以每次上课前都下载和日本能力考试1级难度相适应的NHK新闻, 并在课堂上播放。
2.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课堂教学活动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
(1) 每讲一个主题前, 提前一周让学生先在课外用互联网查询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 准备PPT, 然后在课堂上学生先就PPT内容发表10~15分钟, 其余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
(2) 教师首先就该主题设置导入问题, 例如在讲企业文化这一主题时就文章的导入设置了如下问题:
(1) これからの進路について、皆さんはどう考えていますか。
(2) 皆さんは、どんな会社がいい会社だと思っていますか。
(3) 日系企業はどんな人を採用しますか。
(4) 日系企業は欧米企業、民間企業に比べてどんな特徴がありますか。
(5) 日系企業の面接ではどんなことが重視されていますか。
通过导入问题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接着讲解从网络上下载的与该主题相关的最新新闻报道,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就某个时事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讲解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教师会总结归纳中文中的一些新词新语、表达的地道日语翻译介绍给学生, 加强对新词汇和表达的学习。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长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会给学生分析, 以此夯实日语基础。
(3) 最后播放5分钟左右的NHK视频新闻, 让学生看完新闻后自己总结新闻的主要内容, 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外, 教师也会就视频新闻中出现的新单词介绍给学生, 加强日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3. 课后答疑及课后作业的布置
因为我校日语专业的报刊选读课属于专业选修课, 每周只上一次课, 所以学生较难有时间去找老师面对面地请教或讨论问题, 但如果学生使用E-MAIL或QQ等方式向教师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则比传统的方式要快捷的多, 为此课后答疑采取了网络交流的方式, 学生可将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结构复杂或因缺乏背景知识而较难理解的长句发给教师, 或者是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共同讨论。为此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还要熟悉时事, 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 这样才能圆满回答学生的提问。课后作业也是每个月布置一次, 要求学生就该月内发生的某个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写成读后感, 以E-mail的方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 并通过E-mail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此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后作业存入信箱, 供日后分析。这种无纸作业可以将学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教学, 以此达到教学相长。
二、教学效果
为了对《日语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个确切的了解, 笔者在2010年1月对35名日语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学生总数为35人, 回收问卷35份。问卷部分的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
6.你感到从报刊选读课中收获怎样?
A.很有收获B.有一定的收获C.不确定D.没有收获
7.你所得的收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A.词汇量和表达B.阅读理解力C.分析思考力D.知识面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
1.报刊选读课的课堂活动总体满意度较高。课堂活动中的五个环节经调查结果表明, 选择满意度为很好和好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0%以上。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与该课程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知识能力兼顾、实用性强等有很大的关联。
2.学生从报刊选读课中收获颇多。从第6题的调查结果看, 学生在课程中获益匪浅。第6题的结果显示, 选择很有收获和有一定收获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4.2%。且学生收获最多的几个方面依次为分析思考力、知识面、词汇量和表达、阅读理解力。由此反映出学生在该课程中收获最大的地方在于分析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同时也反映了该课程兼顾知识传授、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这样三位一体的作用。
总之,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报刊选读课的总体反映是积极和肯定的, 该课程现行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由此也说明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收效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生普遍反应所选材料中部分句子结构复杂、长句多, 由此给阅读理解带来了障碍。所以在大二和大三的精读课中应该加强长句结构方面的学习, 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这样学习起报刊选读课上的文章才能游刃有余。
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历从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在教学方略的研究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为此还需要和更多的同行共同分析商榷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月新.试论日本报刊选读课的教材选编及教学特点[J].时代文学 (下半期) , 2008 (8) .
[2]严秩伦王征.浅谈报刊选读课的教学特点[J].江苏外语研究, 1999 (2) .
[3]李绍宠.外国报刊选读课因特网辅助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1 (7) .
[4]朱翠娥.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日语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3) .
[5]李妲莉.日本語CAIソフトと日本語学習について21世紀を迎える日本学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C].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报刊选读 篇5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持续高增长 2.生物乙醇热 3.冷静的看法 4.上涨 5.通货紧缩 6.提出措施 7.对策,措施 8.明细,详细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利上げ 2.供給量を拡大する 3.生産コスト 4.補助金 5.生き返る 6.消費者物価指数 7.出荷 8.インフレ
四、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因中国政府将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的目标定在 3%,所以现在的增长率已接近这 个目标的 2 倍。
2.很多市场相关人士通过消费物价上升幅度不断扩大这一事实,预计中国在近期将 再次上调利率。
3.很显然,即使中国上调了利率,生物乙醇热也不会因此而终止,因传染病而死去 的猪也不会复活。
4.通过消费物价的详细情况看来看,仅靠单纯的提高利率,不能期望中国的通货膨 胀会在短期内结束。
5.只是,这样的措施从长远来看,可能有抑制猪肉价格的成效,但不能期望在短期 内收到效果。
6.其背景是:因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能源价格上升使得生产成本加大,此外还有中 国因为国内消费急剧增长导致大量进口原料矿石和金属。
7.美国政府 2 日以中国用补助金形式非法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向联合国提起诉讼。8.为防止在四川地震受灾地区的猪肉价格上涨,在 5 月 12 日地震发生后,中国商 务部决定投放 5480 吨国家储备冷冻猪肉。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やり方によっては、引越し費用を抑えることもできます。
2.いくらインド IT 大手とはいえ、規模では米系企業に敵うものではない。3.植物を原料とする「バイオエタノール」が、ガソリンに混合する代替燃料とし て注目を集めています。
4.インフレを抑制するとともに、安定した高成長の維持に力をいれる。
5.中国の 7 月の消費者物価指数は 1997 年 2 月以来の高い伸びとなりました。6.市場の状況は、3 月からは改善しているものの、危機が収束するにはなお時間 がかかる。
7.追い出すのもかわいそうな気がします。
第二課 地域全体で取り組みを/レジ袋有料化
一、次の言葉を読んで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超出 2 成 2.实行收费 3.回收再利用 4.公平交易委员会 5.禁止垄断法 6.战后初期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 7.私人包 8.停止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小売業者 2.計画を立てる 3.協定を締結する/結ぶ 4.定年退職 5.目に付く 6.異議を唱える 7.不安が消える 8.半減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只是关于塑料袋收费,赞成意见占46%远远超过反对意见的 29%,大家对塑料袋 收费的理解逐步深入。
2.四月份实施的改正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规定:具有一定规模的零售商有义务汇 报其制定的塑料袋削减目标和行动,塑料袋收费的行动正在展开。
3.大型超市集团佳世実决定:一月份京都店开始实行塑料袋收费,一个 5 日元。4.虽然本县尚未有实行塑料袋收费的店铺,但随着这两家大型超市——虽说只是个 别店开始收费,不远的将来我县也将会实行要用塑料袋就得付费。
5.虽然很多人认识到提倡节约能源,减尐使用塑料袋,收费是很有效的,但是收费 制之所以进行的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是因为有些零售商担心如果实行收费,顾 実就会跑到不收费的店铺去。
6.美国玉米的需求 96-97 看样子会很稳定,但是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担心美 国产冬小麦遭受寒冷和洪水的灾害,预计对玉米的需求会突然增加。
7.为了建立富有效率的回收系统使之顺利地发挥作用,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明确 规定了所有人的作用。
8.冰岛的经济对进口的依存度很高,人们担心石油价格高企引发通货膨胀。9.正如图表 11 所示:预计这种维修更新费用在将来特定时期将会大幅上涨。
10.通过轮椅舞蹈,希望人们多尐加深一下对残疾人的理解。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初めて株売買をする際にこんなことに注意してほしい。2.日本政府はますます強硬路線に傾いているようにみえる。
3.物価の上昇が相次ぐロシアで、なんとトヨタ自動車はこの 3 月末、ある車種 を値下げに踏み切った。
4.市街地の被害が尐なかったとはいえ、観光や商業も打撃を受け、本当に大変だ と思う。
5.知っていながら、知らないふりをしている。
6.必要の資金は、最初約 5,200 億円の予定が、最終的に 1 兆 550 億円に膨れ上 がった。
7.この会社の株を買おうとしたら、その倒産が起こった。
8.受付の人に尋ねたところ、そんな名前の社員はいないとのことだった。
第三課 高齢化世界一/尐子化を止めるしかない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消息,音信,信息 2.支持,保证,根据 3.无障碍 4.弯曲,曲线 5.看护 6.冲击 7.养老金 8.正式职员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福祉 2.速報 3.陥る 4.国勢調査 5.割合 6.繰り返し 7.陰り 8.白書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老龄化比率从 2000 年上次人口普查起,上升了 3.7 个百分点,可以说其呈现出 的是一条急剧变化的曲线。
2.前不久发表的 06 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中指出,如果就这样仸其发展的话,2015 年这一比率将会升至 26%。
3.这些问题被反复提及,对此必须深刻认识。
4.但是措施整体带来的冲击力很弱,财源方面的支持也不够。5.并没有对社会传递一个缓解尐子化的强烈信息。
6.内阁府今年秋天将以营造工作育儿两不误的工作环境为题召开专项讨论会,届 时经营者和劳动者都将就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7.如果尐子老龄化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在社会保障方面除非是减尐支出或增加负 担,否则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
8.在厚生劳动省进行的民意调查中,18~34 岁的未婚者中 95%的人回答说想要小 孩,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结婚和生子、育子的渴望与社会现实相背离。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緊急地震速報は、平成19年10月1日9時から一般の皆様への提供を開始しま した。
2.米国では 21 歳未満の酒の購入は禁じられている。3.通常、ある製品が在庫不足に陥る理由は 3 つある。4.物価が上昇を続けている。
5.現場は緩い右カーブで、信号機のある見通しの良い交差点です。6.吸着したものを分解するため何回も繰り返し使用できる。7.夏に入り、全国で食中毒の被害が相次いでいます。
8.このような歴史的背景を持つインターネットが教育の現場に導入されたとき に,どのようなインパクトを持つ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のでしょうか
第四課 知財立国への道陹し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专利厅 2.堆积如山 3.竞争对手 4.著作权 5.技术力量 6.律师 7.脑力劳动 8.钻石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知恵 2.後ろ向き 3.画期的 4.特許権 5.模倣品 6.見务り 7.知的 8.特許を出願する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首先想称赞一下企业、大学的研究者以及民间发明家。
2.在申请专利的发明中,经过审查取得专利权的一年只有 11 万件。
3.这在当时是一种划时代的尝试:将报纸上的内容每天在网页上更新,并向读者免
费提供。
4.一些日本企业的相关人员十分愤怒:“中国企业专利部的工作就是偷看日本专利 厅的主页,将公开的专利情报弄到手”。
5.因而,日本企业虽然花掉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研究经费,申请了更多的专利,但 是却停留于提高不了利润的“发明贫乏”状态。
6.希望今后努力想办法将得来不易的宝贵的知识产权变成效益。
7.NHK,三菱电机公开了共同研发的防止盗版摄影用的“电子透”技术,这项技术 主要用来防止从电影院的屏幕上非法录像而制成的盗版软件的外流。
8.特许厅决定在 19 日之前,对专利与商标的权利的使用费以及更新费下调一定幅 度。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21世紀の日本は、頭脳や技術力で食べていけるのだろうか。2.国内だけで特許を出願し、海外での出願を怠る日本企業も依然多い 3.实際の審査には 1 件当たり半日から 1 日しか時間はかからない。4.音楽や映画、アニメなどの著作権も課題が山積だ。
5.日本の特許制度は、出願者以外が同様の技術を研究開発する重複を避けるため、出願から 18 カ月が経過した時点で特許内容の公開を義務づけている。6.2001 年の世界の主な国々における国民一人当たりのトマトの年間消費量はど れぐらいですか。
7.どんなに高ろうと、どうしても手に入れたいんだ。8.知的財産立国に向けての法律や制度の整備は進んできた。
第五課 輸入米輸出 日本の在庫が食料不足を補う、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同意,达成协议 2.讨论,探讨 3.色调,倾向 4.出口限制 5.保护 6.使具有义务 7.适合,适宜 8.局势,情况,事态 9.动向,趋势,变迁 10.对应,调和,适应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食料不足 2.援助 3.国際情勢 4.ケース 5.深刻
6.価格高騰 7.供給 8.阻む 9.在庫 10.措置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在世界性的食物缺乏以及粮价爆涨情况下,因为大米过剩而苦恼的日本,好像要 将从国外大量进口并保存的大米再向国外出口。
2.接受这一提议,政府讨论首先向大米严重不足的菲律宾提供 20 万吨。3.日本为了保护国内农户的利益,对大米征收前所未有的 778%高关税,阻止国外 大米的进口。
4.在亚洲和中南美洲有些国家人们因为买不到米而发生了**。
5.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印度这些需求不断增长的国家,自然会产生粮食不足现 象将持续的看法。
6.为了协商应对世界性的粮食不足和粮食价格高涨而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由世界 粮油组织主办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结束了。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在发布会上说“如果粮食价格高涨、原油 价格在现在的水平上高位运行,那么一些国家在应对粮食不足的同时稳定经济是 不可能的。”同时他还指出这些国家需要恰当的政策和国际社会的援助。
8.亚洲主食—大米的价格暴涨了 1 倍,农户普遍惜售,再加上禁止出口的政策,世 界大米市场的交易量减尐了 1/3。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日本は WTO のルールの変更に向け、本格的に交渉に入るべきである。2.昨年秋までの 13 年間に、日本は合計 832 万トンの外国米を輸入した。3.日本のコメ輸入は、国際情勢に適合していない。
4.今、食糧の世界的な価格高騰が起こっており、とくに食料不足に悩む途上国で は問題が深刻だ。
5.中国の食糧価格の安定を図る一連の措置は、国際社会の高い評価を得ている。6.今回の交渉がまとまることによって、日本農業にとってどのようなメリットが あるのか教えて頂きたい。
第六課 食料自給率アップを急げーー小麦価格の高騰
一、次の言葉を読んで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主要原因 2.桶装方便面 3.生物燃料 4.提高,上升 5.包装袋,塑料袋6.售价 7.追加,添加 8.激活,提高活力 9.确保食物稳定 10.不可缺尐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地球温暖化 2.発展途上国 3.高値 4.試算 5.耕作放棄地 6.五分の三 7.助成金 8.輸入に頼る 9.食糧危機 10.新興国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随着小麦价格的暴涨,面包、面食及桶装方便面的等的价格今后也会一一上涨。2.此次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小麦生产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因为干旱引起小麦减 产。
3.在大约四十年的时间里,一方面大米的消费量减尐了五分之二,另一方面原材料 主要依靠进口的色拉油等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二倍。
4.现在,单纯依靠国产,即使日本传统饮食业也很难维持。
5.这个时期小麦价格的暴涨可视为向粮食进口大国——日本所敲响的警钟。6.要提高自给率,必须提高国内农业的活力,此外还需要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饮食生 活,促进他们对粮食危机和大米饮食的理解等。
7.从你输入的年龄及月工资可以估算出退休互助年金的大体数目。8.地球变暖导致的最大的问题是用水不足及食物缺乏。
9.石油危机之后,资源缺乏的日本积极为了能源的供应稳定,积极推进能源材料的 多样化。
10.在世界经济持续好转的形势下,亚州新兴国家与其他地区相比保持了高速增长。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検討中の五百億ドルはこれに上乗せするものです。2.人間の活動に伴って発生するゴミは多くなってきた。3.日本自動車企業が相次いで新車発表会を開いている。4.日本は現在もエネルギー資源の 96%を輸入に頼っています。5.注意せねばならないのは平均株価は 290 円を割り込んだ。6.タクシー運転者の年収、10 年ぶりに 10%増加した。7.台風 15 号は明日の夕方四国地方に上陸すると予想される。
8.海外市場に順調に進出するために製造力に加えて,技術力などの強化が急務に なってきた。
第七課 『プロ意識』こそ人材育成の基本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启发,暗示 2.修业,学习3.25 年 4.手把手教,认真教导 5.业余 6.装腔作势 7.精神作用 8.空腹,饥饿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グローバル化 2.浮き沈み 3.育成 4.ロジック 5.生半可な知識 6.招く 7.ライバル 8.忍耐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在盛衰起伏的法国料理店中,始终走在最前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之所以能 保持前列,可能是因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强烈的专业意识。
2.所谓的专业精神是什么,我的观点是:“如果领取薪酬就是专业人员。很专业地 去工作也是理所当然”。
3.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即:“要是凭此工作领取薪酬的话就就是专业人员。应该专 业地去工作,如果做不到就辞职”。
4.无论在哪个领域,凭工作领取薪酬都是不容易的。如果马马虎虎,不专业的话是 做不好工作的。
5.日本人在真正的专业领域之所以不能成功,究其理由我认为就是,在根本上存在 “假装专业”的意识。
6.在培养人才上老师所能做到的并不多,关键的问题是其本人的内心思想能够发生 多尐改变。
7.现在也有大约 100~400 的人来参加放映会,年龄层不一。8.对他来说,那一瞬间是他在变幻莫测的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五、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僕は料理人を育成する料理学校には講師としてよく招かれる。
2.ライバルとの競争を勝ち抜くためには、自分自身のプロ意識を高めるしかない。3.たとえば僕の大好きなサッカーでも、本当に成功した日本人プレーヤーは数え るほどだ。
4.アンケートの結果を踏まえて、検討した。
5.現金が一万円しかないので、カードを使うしかない。
6.お実様がご指定された URL(アドレス)は、存在しません。お手数ですがURL をご確認のうえ、再度ご入力していただけますよう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第八課 環境より販売増優先の結果か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社会地位,身份 2.受到评价,遭到评价 3.成长的证据(象征)
4.有魅力,有吸引力 5.推迟,推后 6.左右市场,统治市场害车 8.诀窍,技巧 9.经合组织 10.相称,相对应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見栄え 2.市場を支配する 3.急ブレーキ 4.経済復興 5.無視 6.印象を受ける7.目立つ 8.見合う 9.エネルギー 10.長期低迷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如果这是事实,可以认为急速增长的富裕阶层不是喜欢小型车,而是更喜爱排气 量大的大型车。
2.因为国土广阔,所以在美国没有车就没法生活,当时大型车(的出现)扩大了(人 们)生活的范围。
3.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以社会地位→行驶性能外观→耗油量→减尐 CO2 的排放的 顺序发生改变,并且积累了与此相对应的高水平的技术。
4.中国的汽车产业刚刚进入重组整合阶段,如何把从外资那里学到的技术变成自身 的优势,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5.在发展中国家,有时过度追求优先发展经济而常常使环境保护工作滞后。6.8 家主要汽车厂家 28 日发表的 2 月份国内汽车销售量显示:由于汽油价格暴涨等 等因素,销售市场低迷,丰田汽车,日产汽车、铃木汽车等 5 家公司销量均低于 去年的同期水平。
7.北京 1998 年秋天遭受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主要原因就是汽车尾气排放。8.在对汽油价格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如果超过现有的价格水平就考虑转让汽车的 人数达到了 49%。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无公 7.1.中国の場合は米国タイプか日欧タイプかと考えると、現在は米国に似た動きが 目立つ。
2.自動車の発展段階は、その国の経済力をかなり正確に反映している。3.大都市の大気汚染は、誰が見ても否定できないところに来ている。
4.それに比べると、中国市場の流れは尐なくとも 10 年以上は遅れている、と考 えざるを得ない。
5.現在、中国の自動車保有台数はおよそ 3800 万台以上となっています。6.近年のアジアの都市における大気汚染の主要因の一つは、自動車の保有台数の 増加であるという指摘があります。のが特徴だ。
第九課
対日食品輸出の停止広がる 中国、検査強化が影響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北京奥运会 2.检疫局 3.日本贸易振兴机会 4.正在探索 5.拒绝检查 6.同期比 7.停止 8.恐怕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メーカー 2.日系企業 3.輸入量 4.システム 5.警鐘を鳴らす 6.アメリカ向けの販売 7.輸出停止に伴う 8.現地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因中国产饺子中毒事件的影响,停止对日出口食品在中国呈现扩大化的态势。2.三月上旬山东省检疫局发表了加强食品出口的检查直至十月底的方针,(日本贸 易振兴机会青岛事务所)担心“食品出口的停止会长期化”。
3.只是某水产生产厂家透露:“检疫局来电话说请不要要求出口检查”。
4.当地的日资出口厂家中有人认为:“可能当局面临北京奥运会,对食品的安全比 较敏感,想暂时控制一下出口”。
5.随着出口的停止,日本贸易振兴机会青岛事务所指出:“我们担心一部分日资企 业会发生运转资金不足而退出中国市场”,对支撑日本饮食生活的在华食品生产 系统面临危机敲响了警钟。
6.今后,预计人民币会继续升值,贸易顺差趋势不会改变。
7.对以前的中国贸易的印象就是以为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为主。
8.要生产出在国外有竞争力的汽车,光组建组装工厂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技术熟 练的工人以及必须在汽车厂家周围集中主要配件的供应商。
9.即使是 2005 年超过服装成为出口数量最多的产品——电脑及电脑配件,其另一 面是导致半导体元件和液晶显示屏的大量进口。
10.中国拉动世界贸易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同美国的贸易赤字日益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将持续恶化。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経済産業省の役割を子ども向けに分かりやすく解説したいです。
2.2004 年第 3 四半期の食品の販売額は累計で昨年同期比 16.2%の増となった。3.日本経済は全体として深刻な労働力不足に直面するおそれがある。4.結婚を控えているので、安定した企業へ転職したい。5.この国の経済は悪化しつつある。
6.東京株式市場の動きを見逃さないでほしい。
第十課 現地化遅れている日本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落后,滞后 2.市场占有率 3.母公司 4.交易比率5.外包 6.纳入旗下 7.集中,作为焦点 8.经理,管理者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東アジア 2.欧米企業 3.ミクロデータ 4.プロジェクト 5.人事管理 6.インタビュー調査を行うシ 7.シェア 8.最高経営責仸者(CEO)
四、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東アジアに進出する日本企業は、いわゆる「現地化」に関して欧米企業に後れ をとっている。
2.日本企業の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戦略は国際的にはどのように評価できるのか。3.この取扱説明書をよく読んだ上で、ご使用ください。
4.東アジアに展開する日米企業を比較したところ、販売先の比率にほとんど差は なかった。
5.中国企業の海外資源会社の買収が増えている。
6.中国政府は衣料品など繊維製品の輸出抑制策緩和を発表した。
7.中国インターネット情報センター(CNNIC)は 24 日、6 月末時点の中国国内 のネット利用者が 1 年前に比べ、56.2%増の 2 億 5300 万人となり、米国を抜 いて世界 1 位になったと発表した。
8.それによって生じたスクラップの多くがアジアへ輸出されていることも統計 から裏付けられる。
五、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与欧美国家相比,收益率相形见绌也是这个原因,特别在采购及人事等方面,日 本企业需要重新构建战略。
2.项目的一个重要支柱就在于企业如何执行销售和采购战略。
3.运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与汽车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日本汽车厂商主要从 日资零部件厂商哪里采购,而从中国当地及其他国家的采购很尐。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四天创下最高价。
5.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UNCTAD)6 日,在 2008 年版的信息经济报告中发表了 发达国家的手机普及率 08 年也超过 1 人 1 台的预测。
6.美国微软公司(MS)2 月 1 日向美国雅虎提出了收购的建议。7.数码相机的世界市场 2007 年突破 1 亿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8.中国石油业的大公司——中国石油化工公司(Sinopec),以开始研究收购以俄罗 斯地区的事务为中心的英石油公司 Imperial·Energy。
第十一課 温暖化防止 背水の陣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背水之战 2.整块岩石;(团结得)坚如磐石 3.发展中国家 4.节省能源 5.上限 6.基金,资金7.市场的兴旺 8.商业机会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三分の一 2.温室効果 3.仲介 4.経済成長に伴う 5.団結を阻む 6.計画を立てる 7.削減目標を達成する 8.背水の陣を臨む
四、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超过
1.宮沢賢治作「グスコーブドリの伝記」は、二酸化炭素による温室効果の知識を 下敶きにした童話として知られる。
2.さすがの賢治も、ここまでは想像しなかっただろう。
3.環境問題として、温暖化防止の取り組みは世界に広がりつつあるが、各国は一 枚岩ではない。
4.05 年は逆に 90 年比 7.8%増と目標は遠ざかってしまった。5.2007 年のネット広告費、雑誌広告を上回る。
6.北京五輪の開会式が開かれた 8 日に、北京市内の登記所に婚姻届を出したカッ プルは約 1 万 5500 組に達した。
7.人民元の対ドルレートの下落傾向が続いている。
8.2001 年に北京での五輪開催が決まってからの 7 年間で、煙を出す工場は北京 市内からほとんど姿を消した。
五、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在海外度暑假的出国潮在 9 日迎来了顶峰,出国的家庭和情侣等挤满了成田机场 的候机大厅。
2.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在全世界销售业务用的超小型个人电脑。
3.对福田康夫首相执笔的头版报道的评价里「满足」占 25.9%,比上次增加了 4.8 个百分点。
4.美国产牛肉问题引发了从 5 月上旬开始的韩国的反政府示威。5.日朝双方继续对话,希望能得到积极的成果。
6.7 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于去年同月相比上升了 6.3%,增长率比 6 月下降 了 0.8 个百分比。
第十二課 家計と企業両輪に配慮を
一、次の言葉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桶;石油桶 2.住宅ローン 3.物价狂涨 4.中小企业 5.交易的最高价 6.春斗 7.延期偿还 8.加速,加快
二、次の言葉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高止まり 2.卸価格 3.先物相場 4.便乗値上げ 5.人件費
6.石油ショック 7.否めない 8.資金繰り 9.小売価格 10.リットル
四、次の文を中国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面临年前年后回老家探亲及冬天取暖季节的到来,很多消费者感到日子难过吧。2.纽约原油期货市场十一月下旬原油价格达到了 1 桶 99 美元关口,按照这种上涨 势头,即将突破 1 桶 100 美元大关。
3.据民间信用调查公司的调查,在县内破产的企业中,因以原油为首的原材料价格 上涨及利息增加致使资金周转恶化而陷入破产的企业比较突出。
4.于一九七三年的第一次石油相比,现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发生因 趁机涨价导致的“疯狂物价”的可能性很小。
5.企业在无法实现适当转嫁的情况下业绩低迷,加之员工工资的增加和个人消费的 不振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给经济各个方面带来很大影响。
6.只有兼顾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方面,使之相辅相成才能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7.为了削减这种手续费用,要求使援助手续协调化、合理化的呼声很高。8.最近从这个国家的鳗鱼及鳗鱼制品中,检测出被认为会致癌的成分。
五、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してください。
1.大学は出たものの、就職難で仕事が見つからない。
2.アジア諸国は、互いに助け合うべきであり、争い合うべきではない。3.品質は抜群で、安心してもらいたい。
4.原油、ガソリンの値段が最高値を更新し、他の商品相場の上昇に拍車を掛けた。5.自分でやってこそはじめてその難しさがわかる。6.景気は秋あたりには回復に向かうだろうという。
【英语报刊选读】推荐阅读:
商务英语报刊选读答案10-08
韩国报刊选读课教学10-09
英语报刊教学08-14
英语报刊特点论文09-16
小学英语报刊阅读06-26
报刊英语研究论文07-14
高中英语报刊阅读11-07
英语教学与报刊阅读09-02
报刊阅读辅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