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政治理念(共4篇)
报刊政治理念 篇1
近代的中国报刊, 既有政党报纸, 也有纯商业报刊, 而胡政之要办的《大公报》则开辟出一条新的办报思路。胡政之在1943年曾经对自己的办报理念做过阐述:“自从我们接办了《大公报》以后, 替中国报界辟了一条新路径。我们的报纸与政治有联系, 尤其是抗战一起, 我们的报纸和国家的命运几乎联系在一块。但我们仍把报纸当营业做, 并没有和实际政治发生分外联系。我们的最高目的, 是要使报纸有政治意识, 而不参加实际政治。要当营业做, 而不是大家混饭吃就了事, 要使报纸真能代表国民说话。” (1) 我们从文中可看出, 胡政之要办的报纸是站在国家立场、公众立场上的论政报纸。
从旧《大公报》时期到《国闻周报》创立, 再到接手新《大公报》, 胡政之都是以国家利益、国民利益为出发点, 通过报刊舆论积极参与政治。北洋军阀时期, 胡政之面对军阀混战、国家凋零, 积极为国家复兴提出建议, 写出《无意义之兵争》、《社会与政治》、《时局痛言》、《诚意政治》等文章。巴黎和会期间, 胡政之亲自前往巴黎, 关注和会事态, 揭露帝国主义勾结欺压我国的情况, 痛斥帝国主义践踏我国主权, 写出如《巴黎专电》、《巴黎专函》、《和平会议之光景》、《和平会议决定山东问题实纪》等文章。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 胡政之对其密切关注, 写出《法律上之“五卅”事件观》、《“五卅”案交涉与干本问题》、《“五卅”案之外交形势》等文章, 在舆论上声援我国人民的斗争, 并为外交上对英抗争出谋划策。
胡政之办报力图代表国家与公众, 所以在政治倾向方面, 胡政之办报始终试图秉承中立立场。胡政之接手旧《大公报》时曾说:“报纸者天下之公器, 非一人一党所而私。吾人业新闻者, 当竭其智力, 为公共谋福利。” (2) 我们知道, 旧《大公报》是受王致隆经济资助的, 但胡政之始终坚持中立的立场, 并未成为某一派系的宣传员, 其褒贬人物、评论时局, 是基于国家大局与国民立场的, 例如《各方面之时局形势与人物》、《中国政治之趋势》、《民生》、《天灾与人祸》等文章。正如胡政之自己也说过, “他 (王致隆) 对我极尊重, 到我们接办后, 他从不加以干涉。” (3) 后来胡政之、张季鸾、吴鼎昌复办《大公报》, 明确提出了“四不方针”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 新记《大公报》以此作为行动指南。
在对待国共关系上, 胡政之的《大公报》亦显中立。虽然《大公报》对待共产党有过错误的言论与倾向:大革命后期产生一些“清共”和“分共”文章;30年代为围剿出谋划策;解放战争时期不理解共产主义而态度偏激。但《大公报》对共产党的帮助也不在少数:不服从国民党对共产党“共匪”的称呼;派范长江沿长征路线跟踪采访红军, 写成《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 揭露了蒋介石的“围剿”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去西北探访八路军, 写成《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派曹谷冰去苏联客观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而对于国民党, 也是毫不避讳批评其政府腐败和不公正, 而且发表过《呜呼领袖欲之罪恶》、《蒋介石之人生观》, 批评汪精卫与蒋介石。解放战争时期, 《大公报》对待两者也是都直言批评的。虽然对待共产党发表过《质中共》、《可耻的长春之战》等文章, 但对待国民党也发表过《莫失尽人心》、《何必防闲学生运动》等文章。
可以看出, 《大公报》对待共产党、国民党方面, 始终试图自处中立。胡政之在1947年的时候也提到:“在党治之下, 全国各大报均趋统一, 变成青一色, 在当局看来惟有本报是个例外, 不肯听话。许多不利于本报的宣传都由是产生, 于是我们便陷于孤立而危险的境地。” (4) 抗战胜利后, 胡政之向国民政府公开申请了20万美元公价外汇, 被指责为收受其补贴;而参加国民党“国大”制宪会议, 被指责为亲蒋行为。根据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中特此进行说明:当时购买美国印刷机只能用外汇, 所以去申请公价外汇;而胡政之去参加制宪会议, 也是为了争取和谈时间延长而与蒋介石所做的妥协。李侠文这样说过:“说为了报馆, 他去‘跳火坑’, 到时他去签个字报个到就回来, 大家报纸照编, 不要受他影响。” (1)
可以看出, 胡政之与《大公报》始终试图坚守当年的“本报同人之旨趣”:“各党系皆中国之人, 吾人既不党, 故原则上等视各党, 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 此外无成见, 无背景。” (2) 其坚持的始终是对政治与时局进行尽可能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摘要:近年来, 报界巨擘胡政之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胡政之的报刊政治理念则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胡政之文集》与《回忆胡政之》等最新研究资料, 对胡政之的办报政治理念进行再一次探究, 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胡政之,《大公报》,报刊政治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瑾, 胡玫.胡政之文集 (上) [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瑾, 胡玫.胡政之文集 (下) [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胡玫, 王瑾.回忆胡政之[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4]张清华, 张晓峰.胡政之社评探析[J].新闻知识, 2008 (8) .
报刊政治理念 篇2
一、整合广电内容, 实现双赢发展
广电报刊要生存, 必须与传统的一般报刊区别开来, 为读者提供后者所缺的内容, 让读者获得独特的价值体验。这种差异性鲜明的内容与价值在哪里?应该在广电集团的内容中, 在观众和听众的兴趣中。广电集团频率频道众多, 每天都有数十档栏目播出近百个小时的内容, 类型丰富, 有新闻、娱乐、实用资讯等, 这其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转化到报刊中使用。电视、广播的受众, 是广电报刊的直接受众或潜在受众。因此, 要发挥广电报刊的优势——带“电”作业, 开好广电信息的“专卖店”, 整合内部资源, 扬长避短, 优化运作;同时, 深度挖掘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 进行有效的再传播, 实现双赢。
首先, 在内容生产上, 广电报刊要计划先行。能够吸引受众的报刊内容, 不外乎新闻、娱乐、故事和实用资讯这几大类, 这些内容, 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乎都包罗了, 可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 并根据报刊传播规律, 重新编写适合刊登的图文。当然,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有自己的规律和流程, 广电报刊要把广电领域的文章做深做透, 还应该根据广电节目的生产和读者需求来安排报刊的内容。随着电视频道和节目的增多, 受众选择的余地也空前增大, 这就更需要广电报刊刊登正在播出和即将播出的影视剧等节目的详实介绍和专家评论, 引导受众有选择地收看。报刊还可以做更加宽泛的文化娱乐新闻, 如影视剧拍摄最新进展、影视剧首映仪式、影视明星的新闻, 以及新闻、娱乐、时尚、休闲、健身等多方面短快新活的信息。当然, 这得需要根据影视剧的拍摄和播出规律来安排。此外, 电视台的记者和主持人利用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报刊上撰写文章, 让受众了解节目背后的故事, 电视明星的平凡生活, 可使受众获取在电视上难以获知的背景信息。
广电报刊的受众多是平民百姓, 因此, 广电报刊要凸显平民文化、市民文化的特色。广电报刊在加大影视娱乐资讯报道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东方文化周刊》可以看出, 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打好“影视牌”是广电报刊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
在功能上, 广电报刊可与广播电视相得益彰。与广播电视相比, 报刊在内容上更加详细, 更有深度, 也方便保存, 但在信息传播速度上处于劣势。如果广电报刊不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对传播的信息进行高度的梳理和深度的挖掘, 读者就没有兴趣一周一次等你传播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
广电报刊还要大胆突破原有定位, 依托集团节目资源, “变脸”为综合性的报纸。比如, 开辟热点聚焦类专栏专版, 将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读者关注的重大新闻、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专题故事等转化为文字形式, 或者进行追踪报道、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广电报刊往深度用力, 以“深一层”的优势弥补“慢一拍”的弱势。这种台报联手, 使得信息的表现形态更加多元, 传播效果产生叠加效应。
报刊和广播电视在利用各自的途径和手段进行分众传播的基础上, 还可通过互动实现聚合传播, 这不仅使传播的覆盖面更为广阔, 而且双方的紧密合作可以形成更强大的舆论场, 会大大增强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可以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得到印证, 电视节目让人赏心悦目, 杂志销量也是居高不下。
二、整合报刊网络, 实施传播联动
在节目市场和报刊市场竞争都日益开放和激烈的状况下, 一个省域内的广电集团报刊, 面临着固守本地市场与拓展区域市场的矛盾。守在本省, 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 “蛋糕”就那么大, 资源、发行量、广告总额都相对有限, 自给自足、割据一方的封闭经营模式, 难免山穷水尽, 难以为继。江苏广电集团的报刊, 既有地方性通俗化的广播电视报, 也有《视听界》、《广告大观》这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 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东方文化周刊》。因此, 既要依托, 又不能依赖本集团的广播电视资源, 要根据报刊定位拓展区域市场。
资源共享与整合, 必须突破地域限制, 突破行政区域的阻隔, 构建战略联盟。当然, 仅靠一家广电集团一厢情愿的热情, 难以做到。美国《电视指南》的成功, 正是它在市场经济十分充分的土壤上实施了资源整合经营。我国目前的广电报刊业界, 如若仍是相互割据、相互内耗, 做大做强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省级广电报刊应该放下身架, 与省域内的各地市广播电视局台联合起来。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很丰富, 观众一方面握着遥控器不停换台, 一方面又在感叹不知道该看什么, 这里面隐藏着观众对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信息的强烈需求, 关键在于, 传统省级广播电视报那种以央视和省级广电为主的节目预告和剧情简介的形式, 是否还适合当前地市观众的需求。如能以省级报为纽带, 全省的广播电视报整合成一份综合性的报纸, 各地方版对各地市的民俗文化、新闻、资讯和娱乐信息进行分类和组合, 然后在全省范围内传播, 或是一条竞合共赢之路。美国的《电视指南》发行量达二三千万份, 其实它并不是一个版本, 而是由众多的国内地方版组成的, 各地方版的内容既统一又独立。《视听界》杂志每年组织省内地市广电系统的领导和记者编辑参加业务研修班, 邀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和一线高手来授课, 大家认为这种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样的联动, 扩大了广电报刊的影响力。
目前, 各省的广电报刊大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这与广电报刊仍然固守地方特色甚至集团面貌不无关系。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 省级广电报刊应该跨地区有针对性地联合起来, 为本地受众全方位提供国内外的有关信息。《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围绕没有疆界和门户的广播电视新媒体新技术, 连续多年成功组织全国性的技术发展论坛, 吸引了国家广电总局、省内外广电界、国内外广播电视技术企业、外媒人士的参加, 打出了一定的影响。
广电报刊还可考虑与民营传媒公司联姻, 双方资源优势互补。民营传媒公司受政策限制, 缺乏宣传和推广阵地, 广电报刊可以抓住这一资源充实自己的版面。
实现跨地域横向联合, 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构筑区域协作网络、战略联盟, 在这个平台上资源共享。这样, 既提高报刊的内容质量, 又节省成本, 有助于提升广电报刊的传播集群效益。
三、搭建互动平台, 实现互动营销
如今, 受众的信息需求出现了差异化、细分化、专业化倾向, 即所谓的受众“碎片化”, 那种“你看你的, 我登我的”报刊经营时代已经过去。精确营销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提供到位的产品和服务。广电报刊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在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上下功夫, 多重开发资源, 为受众提供多种形态的产品。这就要求报刊进行系列化开发,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满足不同阶层受众的需要。如《东方文化周刊》就可以在娱乐、综艺、影视等方面作延伸开发。
为了增强广电报刊的影响力, 报刊还应该搭建一个读者、广告商、广播电视台互动的平台, 实现报刊、读者及广告商的良性互动。
1. 与读者互动。
开展读者问卷调查, 召开读者座谈会, 开展与广电相关的征文等活动, 拉近报刊与读者的距离, 引发读者的共鸣, 使报刊更加具有亲和力。
2. 与广告主的互动。
向部分影响力较强的广告商约稿, 内容可以是广告拍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广告背后的故事等, 这些对读者颇有吸引力。更进一步, 可通过某一主题, 报刊把读者与广告主共同组织在一起进行互动。
3. 与广播电视台的互动。
报刊政治理念 篇3
一、“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
“物流”, 于1915年率先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奇·萧所提出。当时, 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货物积压, 大批企业出现产品滞销。阿奇·萧提出用“物流”手段解决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商品存储和配送问题。之后, “物流”概念不断演化升级, 二次世界大战, 为“物流”的发展创造了一次巨大的机遇, 当时, 美国军方为解决武器运输、粮食弹药的转移和配送问题, 从整体上对战时物资的采购和配送进行规划布置, 并在战争后勤过程中广泛应用。实践证明, 采用物流手段的采购和配送, 达到了战时物资的快速、准时、连续补给。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物流在民用物资采购和配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 日本物流业迅速发展, 将物流行为扩展到包括产品保管、运输、包装、装卸等全过程, 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纽带, 赋予了“物流”概念新的内涵和功能, 为商品转移提供了稳定、畅通的渠道。
“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市场化改革以后, 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不仅扩大了物流规模, 而且涵盖了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活动, 将传统物流单纯地将物实实体从供应者推向需求者, 扩展到物理和信息运动的结合、实体转移和价值增值的结合。这时, “物流”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 为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空间转移、价值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在物流转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链, 为企业产品的价值增值提供了基础, 因而成为各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二、物流在报刊发行过程中的应用
报刊发行, 是报刊这一“纸质实体”从印刷厂向读者 (报刊亭) 转移的过程。报刊发行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能实现报刊的空间转移, 将报刊留在印刷厂或报刊社, 就只能成为废报。因此, 必须将报刊准确无误地及时投递到报刊订户手中。但是, 作为纸质体的报刊, 不仅占据一定的空间, 而且其本身也是有重量的, 这一特征决定现代电讯手段 (如电报、电话、电子邮箱等) 无法在报刊纸质实体的转移过程中发挥其功能。事实上, 报刊发行不仅仅是纸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过程, 其中还包含着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将报刊精准、及时地投递到订户手中。这是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 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发行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 有必要借鉴现代物流的手段, 引入“发行物流”概念, 改进报刊的发行效率。所谓“发行物流”, 是为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 在科学调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尽可能低成本地完成报刊的运输、批发和投递过程。类似于普通商品物流过程, 报刊发行物流发挥了双重功能:一方面, 为报刊的空间转移、价值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在物流转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流渠道资源, 为扩大报刊发行量、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创造了条件。
三、报刊发行与物流相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为有效提高报刊发行的效率、降低报刊发行成本, 必须以现代物流管理的制度、方法和原则, 规范报刊发行行为,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首先,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整合和业务互补:一方面, 报刊社通过与现代物流企业的结合, 可以吸收现代物流的成功做法, 提高报刊发行效率, 规范报刊发行行为, 从而提高报刊发行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提高报刊业的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 传统邮政发行方式所奠定的强大报刊发行网络体系, 将报刊发行的网络末梢延向城乡的各个角落, 物流企业与之结合、为其服务, 必然为自身带来更多的业务。同时, 还可以在报刊发行过程中, 利用报刊媒体的宣传优势, 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客户, 从而为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其次,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形成强势的发行和配送网络体系, 改善服务质量。物流公司在与报刊社合作的过程中, 可以同时提供快件投递、信件投放、票务代理、餐饮配送、礼仪鲜花、图书代销等配套服务, 在综合的业务服务中获得较高的收益。这种综合性的服务, 也为报刊社实现低成本发行创造了条件:报刊社能够获得物流公司所提供的低价格物流服务, 在分销细节上节约成本、提高收益。与此同时, 报刊社还可以通过与现代物流网络的结合, 迅速占领市场, 扩大报刊发行量, 获得超额的利润。读者也可以在这种一体化综合服务中, 获得更多、更实惠的优质服务。
再次,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的结合, 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报刊社通过与现代物流企业的结合, 降低了发行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最终必然提高报刊发行的总量。伴随着报刊发行量的扩大, 报刊社的广告经营能力也随之提高。同时, 报刊发行与现代物流业的结合, 必然为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前所未有的机遇, 推动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两者的结合, 为各自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抵御境外实力的挑战等,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现代物流扩大报刊发行的对策
首先, 要针对报刊发行目的, 发挥现代物流的作用。准确、及时地实现报刊的配送, 是报刊发行的首要任务。因此, 现代物流要为报刊发行构建一个渠道畅通、成本低廉的发行渠道, 其中, 关键要做好网络末梢的发行工作:组建一个责任心强、速度快捷的零售配送、投递队伍, 并组建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报刊社也要改变观念:不要将物流配送渠道视为自身的专利, 要将物流渠道视为“高速公路”, 自身只是“借道”行驶的汽车, 在这条“高速公路”上, “奔驰”着不同的“汽车”, 承载着多家报刊的发行任务。这样, 就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达到“以渠道养渠道”的目的, 为报刊发行提高稳定的渠道保障。
其次, 要利用现代物流手段, 将单一的“报刊发行”转变为多元的“物流配送”, 完成由“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转变。长期以来, 报刊社被定位为事业单位, 报刊发行主要是作为一项社会事业, 而不是经济活动, 也就缺乏经营意识。在市场化条件下, 我们要把报刊发行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这时的报刊发行, 不再是简单的报刊投递, 更是包括物流配送、产品开发、广告收集、家政服务、信息加工等诸多活动在内的一项综合产业。
再次, 要利用报刊发行的网络体系, 结合现代物流优势, 开展各项综合业务。笔者认为, 在现代物流的支持下, 当前的报刊发行, 主要可以拓展三个方面的业务, 一是投入插页广告, 开展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 分摊报刊发行成本;二是开展废旧报刊回收业务, 在报纸回收中赚取适当的利润, 提高报刊发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开展日常用品的配送业务, 如送牛奶、送水、槟榔, 以及其他日用小商品等。此外, 还可以开拓家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其他业务。这样, 既可以方便群众, 降低报刊发行成本, 也可以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吴锋.报刊发行:新领地、新技术、新规则[J].新闻战线, 2007 (1) :18-22
[2]张小川.物流学:系统、网络和物流链[N].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 :1-4
[3]孙维和.日本旧报成了香悖悖[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8-7-4
报刊政治理念 篇4
SoHI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于2005年开始确立并持续多年施行的教育理念。SoHI是Student oriented(因材施教),Humanistic(以人为本)和Innovative(开拓创新)的英文缩略词。因材施教是指外语教学以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层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克隆”,不生搬硬套母体一本学校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做到教材适用。以人为本是指坚持人文主义(Humanism)的教育理念,学生接受教育是其满足其个人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以此做到教材好用。开拓创新是在做好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出一套立足“三本”学生层次,同时达到本科教学目标要求和具有独立学院应用性特点的课程改革建设思路,做到教材教学的适用性、好用性和应用性。
二、课程目标建设
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以下简称《大纲》)指出:“外国报刊选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纸和杂志的能力。通过熟悉英美报纸、杂志文章的一般特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和文体修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王雪梅和戴炜栋[2]指出:“报刊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报刊语言知识、交际技巧、阅读策略等,因此阅读材料应包括各种知识,除语音、语法、词汇、篇章、语体等语言内容之外,还应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学等文化内容,同时应涉及预测、搜读、速度、寻读等阅读技巧。”由以上纲要结合SoHI教学理念,我认为,独立学院报刊选读课程的目标建设应该体现以下三点:1.立足学生层次,以增进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为基本出发点。2.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其世界性的信息视野,并落实本科生应有的通识教育。3.以人文主义为归依,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建设
SoHI教学理念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即《大纲》指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此外,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是基于构建主义,在语言学习方面,学习者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个人构建,以及个人的学习过程。推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构筑个人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学生应该构建自己的学习空间[3]。根据此理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题,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者,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协助者和合作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以及语言层次比“一本”、“二本”院校为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增进学生词汇量和对难点的解读上,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收效比较好。但是,在对新闻意义的理解和知识的延伸上,构建主义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开阔视野,提高英语思辨能力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用以下课堂案例阐明以构建主义为主的综合教学法的运用。
《时代》(Time)杂志的《进化论之争》(Evolution Wars)一文探讨的是人类起源的终极问题,对于开阔学生知识和视野,提高英语批判性思辨能力大有裨益。我将教学环节大概分为三个层次:1.词汇语法难点讲授;2.相关背景介绍;3.相关论题讨论和观点展示。其中,第一层次的教学以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予以阐明,使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一个粗略的构建,而且对于“三本”层次的学生来说,读懂此类文章仍需要老师的协助。但应该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法也必须进行互动式提问,方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落实到课堂活动:教师就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对某些个别关键词汇,向学生提出同义改写(paraphrase)的要求,如此一来,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思想表达能力。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背景介绍,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在建构主义中尤为重要。建构主义认为,文章的意义是学习者把已有的信息、知识、情感、经验及文化带到文字中,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的知识,往往并非文章自身固有的[4]。在英美报刊文章选读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影响,通过背景介绍激活学生先前储备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建构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落实到《进化论之争》一课,可以结合“正反”两方面背景调动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正方”的比如,生物学中的Darwinism(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的定义和例子,“反方”的比如《圣经》中的Creationism(神创论、创造论)的介绍,与课文中Intelligent Design(智能设计理论)的源与流的辨析便十分清楚了。如果片面地介绍某一种理论或立场,不考虑其现实影响,不仅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不利于第三层次的意义构建和个性化教学。
第三层次的论题讨论和展示是英美报刊选读构建主义教学的关键部分。讨论必须构建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不能凭空而论,尤其不能认为某事是理所当然的(take for granted)。比如在我给学生开出的讨论题目“为什么美国会出现神创论进中学课堂的现象?”时,不少学生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构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里面并没有宗教的成分,生物学中达尔文进化论学说被认为是不可置疑的权威。但当学生们探讨两张表格后就会发现其原因所在,原来在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有超过90%的人是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而通过民意调查发现,美国人之中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人口比例和信仰宗教神创论的比例达到等量齐观的40%。通过对背景知识的深层次发掘,学生首先加深了英美新闻文化的理解,开阔了个人的全球视野,更能从讨论中构建个性化的新知识,增强英语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另一方面,SoHI的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可以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得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展示(Presentation)借助电脑PowerPoint幻灯片的基本手段,让学生展示和探讨相关话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报刊选读的课堂展示中,我一般以“批判性比较法”为基调,不限定内容,不限定结论,让学生发挥个性化学习的长处,巩固相关语言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比较法”具体落实到《进化论之争》,两组学生通过摆立场,一组赞成进化论,另一组支持神创论,均去寻找各自理论支持,自圆其说。通过实践,我发现针锋相对的思辨展示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手段建设
基于SoHI教学理念的英美报刊选读教学手段主要以课本结合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为主,辅以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NBLT (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NBLT是利用计算机连接局域网或全球网,然后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信息或网络的交互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相对于CALL来说,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NBLT这种教学模式也与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符合[5]。在素材的选择上,我坚持三个标准:时新性、经典性和教育性。NBLT教学可以弥补课本文章滞后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新闻都值得关注而且有趣味,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典性和教育性,而在选材方面也不能走课本的另一个极端,即不注重政治经济类新闻,反而追求娱乐和体育新闻。在我给学生布置的自主题材课堂展示中,两个班共56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表现出对时事、科技新闻的浓厚兴趣,比如维基解密创始人Assange的被捕和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4手机的优缺点,等等,令我坚信选材三大标准是可取的。
五、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报刊选读的课程建设主要涉及三大方面。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强调基础、开阔视野、培养思辨。然后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模式,强调教学的三个层次,词汇语法讲解、背景信息拓展及课堂讨论展示。最后,在教学手段建设上,坚持课本和计算机网络两手抓,突出选材的时新性、经典性和教育性。
参考文献
[1]高等学习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雪梅, 戴炜栋.从网络环境角度整合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8) :13-18.
[3]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9) :345-350.
[4]何克抗.建构主义用信息技术革新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R].香港教学技能与教学技术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