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变迁

2024-10-21

现代变迁(精选12篇)

现代变迁 篇1

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尔雅》首篇之一《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国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数目逐年增加,这给孝文化践行带来了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孝文化的认知以及行孝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传播正确孝文化,鼓励切实可行的行孝方式。

一、孝道的内涵以及行孝方式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文化精神渗透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孝文化的内涵在儒家经典《孝经》以及《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中有明确界定。自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以来,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孝道文化。

(一)孝道的内涵

孝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结合本文需要,这里主要梳理了以父母为对象的孝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敬爱双亲;顺从双亲;谏亲以理;事亲以礼;继承志业;使亲无忧;随侍在侧;奉养双亲;爱护自己;为亲留后;葬之以礼;祭祀以礼。

(二)传统行孝方式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一个生产、消费、教育、娱乐以及慎终追远的单位,因此孝文化的外铄性明显,即以孝为主题的社会规范对行孝方式有着相对严格的规定,有着人人都应遵守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珍爱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

二是庆贺父母寿诞。古人五十岁之后开始做寿,四十九岁之前,叫做生日。

三是注意使用尊称。比如用“先”称谓已故的长辈,去世的父亲尊称为先父,去世的母亲尊称为先慈或先妣。

四是注重尊老。古代文献中,老年人一般指五十到七十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人们真心爱护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要把这种爱推及到所有老人的身上。

五是晨省昏定。子女每天要向父母行请安之礼。“省”就是探望,“定”就是要休息。早晨父母醒了,要扶持他们下床,晚上父母睡下,要侍奉他们躺下。这是最根本的孝道礼节。

六是追思祭祀之礼。荀子认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3]。其意思是说对去世的父母长辈,要像生前那样尽孝。

二、现代人的孝道观念以及行孝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转变,传统家庭中父子为主轴的关系正在逐步转变为夫妻主轴的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角色正从“全职老师”转变为“生活保姆”,学校的教育角色越来越重要。亲子关系的变化,带了孝道观念的更新与行孝方式的变化。

(一)现代人的孝道观念

一是孝的对象只局限于父母。在传统社会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又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1]孝道从家庭开始推及,一直扩展到全社会各个阶层,泛孝主义的性质十分明显。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的萎缩,家庭的情感功能突显,现代人对孝道认知也局限在了亲子之间。

二是孝道的情感性明显。传统孝道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权威性地位,孝道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使子女成为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人。现代社会中,亲子感情培养成为孝道的基础之一,行孝越来越讲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及珍惜。

三是行孝是自觉行为。传统社会中行孝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个体行孝行为有着强烈的约束。在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道德外在约束力在下降。行孝作为个体行为,受他人道德评价的机会在减少,因此行孝的自觉性成为行孝的关键点之一。

四是行孝过程中的亲子互动趋于平等。“夫孝,德之本也,道之所由生也”[1],在传统社会中,孝的权威性决定了父母的权威地位,传统孝道也强调了作为子女行孝的义务性。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渗入人心,父母的权威性递减,行孝越来越讲究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是孝道表达方式的个性化。由于传统社会结构的同质化以及社会流动较少,个人被牢固的固化在某一地域,特定地域的民风民俗行为规范被年复一年的传承着,人们行孝方式也被固化起来,行孝的标准化或者说社会化要求明显。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孝经》以及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故事把孝道表达即如何行孝做了权威性的说明,并在潜移默化中限制着人们行孝方式方法的创新。现代社会发展中,人员流动迅速、教育的发达、职业的多样性,给人们行孝提供了多种选择,人们表达孝道的个性化更加突出。

(二)现代人行孝行为

现代人行孝行为与现代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以亲子互动为主要标志成为现代人行孝的主要模式。具体的有如下内容:

一是奉养父母,使其衣食无缺。比如许多青年人到外地打工,工资每月寄回家乡,以孝敬父母。

二是和父母就重大问题及时沟通。现代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已经很强,但面对人生重大问题比如择业、婚恋等重大问题时,都会争取父母的意见。

三是关心父母健康、生活、起居。这种关心,不因地域流动而消失,尤其是现代通讯的发达,为亲子间的实时胡同提供了便利条件,子女随时问候父母的情况较为普遍。

四是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不使父母担忧。社会竞争的激烈,让人们面临这巨大的压力,个人在社会中积极打拼,面对问题努力凭借自身能力解决,是许多人尽孝的选择之一。

五是爱护自己,珍爱生命。这一方面和古代区别不大,人们虽然没有完全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1]的规则,但在工作中、生活中善待自我,热爱生命已经成为共识。

六是努力工作,使得父母以己为荣。现代社会为人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可行的环境,人生选择的多样性,通过自己开拓事业,为父母争光,成为为人子女的追求之一。

三、行孝行为转变的动因

从传统到现代,孝的本质没有变化,即子女对父母的一种态度表达。不同的是,传统中的泛孝主义正在为现代人所提提倡的亲子互动式的孝道观念所替代。

(一)经济发展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行孝方式的影响,首先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家庭生活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家庭的经济功能、情感功能,弱化了家庭的其他功能。再加上现代文化背景下,行孝过程中亲子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非农产业成为社会的主体。对于许多人而言,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使得不同地域的人口流动成为今天的常态,由此传统孝道中“父母在,不远游”[4]劝诫成为了过去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的行孝方式,可能不会像传统社会那样能够做到晨省昏定,而是靠现代通讯设备进行实时的互动,随时关注父母的生活等,再就是通过在外打拼,积累财富,孝敬父母,使父母无忧。

经济发展普及了市场化逻辑,理性的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行孝行为中。在行孝的认知方面,部分现代人对父母及其相关事和物认识了解的经济性考量因素正在增加,比如对父母财产的关注。在行孝的情感方面,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力度大小,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为行孝情感付出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行孝的主动性方面,部分现代人以物质匮乏为由,和父母的情感互动淡漠,行孝主动意愿不够高。

(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自2016年起,我国正式实施“二孩”政策,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社会中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家庭总数较多,因此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对亲子互动行为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孝不是人的先天本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之一。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对子女成年后的行孝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祖辈、父辈的爱集于一身,溺爱子女是一种普遍现象,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自然而然产生。尽管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证明,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但近来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大宝”反对父母生“二宝”的情况,无疑是一种反证。如今,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的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都已成年,向父母行孝也成了一个现实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受传统文化影响,独生子女群体对行孝行为的认同度较高,对孝道概念的接受也没问题。问题在于,由于自我意识的强烈,有一些人把将来赡养父母作为孝顺的体现,有些人把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和自己对父母的孝顺看作一种交换,还有人把行孝行为经济化,即考虑行孝的经济成本,因此在行孝意志不像传统社会中那样意志坚定。从理论的角度看,一个独生子女要面对父母两人,无论是在经济或物质上供养父母,还是和父母的情感沟通方面,其牵涉的精力比较大,全方位的行孝不大现实,因此独生子女的行孝行为中的亲子情感沟通比较突出。

(三)老龄化社会趋势对行孝行为的影响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成。[5]行孝敬老,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群体的经济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行孝过程中物质需要在降低,情感需要在上升。与父母情感沟通,消除孤独感、失去感,成为行孝的重要评价标准。这种情感,体现在节日期间子女能否和父母团聚上,体现在平时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上。面对人口流动的频繁,许多家庭中子女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大部分父母和子女都已经认同这种现实,父母对子女行孝期望已经从子女的“不远游”变成子女一切安好且能进行有效沟通。

此外,老龄人口的健康始终是子女行孝的关注重点。尽管现代卫生医疗条件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年老体衰后健康水平下降是不可否认的趋势。许多老年人,病患缠身,影响生活质量。在现行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下,父母对子女的行孝期望上,主要集中在子女对自己的生活照顾上。当然,这和上文所说的重视情感沟通并不矛盾,当特定主体的老年人遇到健康问题时,要求子女生活照顾的期望就会上升,情感沟通的需要就下降了。

摘要: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孝道本身具有深刻的内涵,且形成了传统形式的行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孝道观念有了更新,在行孝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孝道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推动的。

关键词:孝道,行孝,现代人

参考文献

[1]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12,29,5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5.

[3][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213.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

[5]郭超.今天我们如何行孝[N].光明日报,2015-02-11(8).

现代变迁 篇2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两个阶段。单一银行制曾在美国广泛存在过,但自从1927年2月,《麦克法登法》(McFadden Act)在国会通过之后,单一银行制便被总分行制所取代了。根据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结构发展经历了直线制,职能部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三个阶段。企业管理架构具备下行兼容的特征,即后出现的企业管理架构能兼容之前的企业管理架构。

第一阶段:总行内部按职能分工设置不同的部门,各分行内部也同样根据职能分工设置不同部门,各级分支行内部职能部门只对直属上级负责。各个分行按地理分布设置,形成许多分级管理,业务和核算独立的利润中心。

第二阶段:客户事业部制和产品事业部制阶段。总行内部采用职能部与事业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既有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IT;又有客户事业部如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产品事业部如贸易融资部。该阶段事业部不再依照地理范围进行划分,而是按照客户(公司业务)或产品(个人业务)来进行划分。事业部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张而进行细分,目前由两到三个层级构成。第一个层级分为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第二个层级在公司客户下根据公司规模又细分为中小企业客户,公司客户和机构客户;在个人客户下分为信用卡,按揭贷款和投资服务等。第三个层级主要在公司客户下按照客户所属不同行业分为冶金、能源、房地产等行业。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心态的变迁 篇3

关键词:鸦片战争;现代化;民族心态变迁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此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文明国家。鸦片战争的枪炮击碎了清王朝的梦想,促使了中国的觉醒,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程。中国现代化进程漫长曲折,民族心态的变化更是值得关注。

一、鸦片战争以前,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民族的优越感

清朝中期以前,我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英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现与发明的摇篮》一书中认为:“在现代世界赖以存在的重大发明创造之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可以说直到16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开放、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强大、道德与文化修养最高的国家。正如西波拉在1976年所言,与中国文明相比那时“西方基本上都是乡巴佬的世界,既贫穷又不发达。”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辉煌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强烈优越感。但是,自清朝中期以后,感油然而生,民族国势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长期闭关锁国导致夜郎自大,使得统治者以及被愚化的国民,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利马窦曾描述过他的亲身感受:“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使野蛮人,而且看成使没有理性的动物,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使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使得中国不愿改进和学习,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说的“中国文明近代以前所取得的成就是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要理解中国的衰落,就必须懂得中国早先取得的成就,因为这种成就之大,竟然使得中国的领袖人物对于灾难的降临毫无直觉”,而正当清王朝日益衰落的时候,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迅速崛起。

二、鸦片战争以后,民族优越感受到沉重打击,转而以欧洲为中心

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中国从一个君临世界的天朝大国变成了一个备受“外来蛮夷欺凌的衰弱民族”,从一个在科学技术上独占鳌头、国人由原来的敌人或远远领先于任何民族的大国,变成了在新兴科技面前无所适从的国家。巨大的落差使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地挫伤,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文化,他们逐渐认识到西方在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出现了“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使“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之西学东渐主张。掀起了一股向外国学习的浪潮。一些鸦片战争先进的知识分子带着沉重的隐患意识从传统文化的封闭体系中挣开一条缝隙,开始重视西方文化,思索鸦片战争中彼强我弱的缘由急于筹思挽救之方,然而,民族自豪感的严重挫伤,使中国士人常处于自尊与自卑的内心冲突中,很难以一个平常心态来对待外来文化,于是出现了对西学又爱又恨、又接受又排斥的现象。时而把洋人神秘化,崇拜西学,主张“全盘西化”,时而深恐“新学至于蔑伦纪,废孔教,而遂不可矣。”

三、新中国的建立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国人又重新找回了民族自豪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长期压抑的民族自尊心再次获得张扬。新中国的成立,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艾恺认为:“没有民族国家,现代化就不会进行的那么快速。”对内,我们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土改,稳定物价,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对封建因素进行彻底扫荡;对外,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新中国的独立外交。通过上述努力,我们在短期内巩固了新生政权,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并提高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国家发展的相对和平的内外环境。这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特别是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人民打败了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帝国主义,这更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空前膨胀,在强烈的主人翁的意识和民族自信心的支配下,广大人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然而,极大的民族自信心与现实落后的反差导致了急于求成的心理,比如“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导致极左思潮。

四、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心态朝着平和的方向发展

现代变迁 篇4

对大众一词的解构是威廉斯有关大众传播论述的逻辑起点。威廉斯对“大众”的概念进行了解构, “实际上没有大众, 有的只是把人看成大众的那种看法”。把真正的大众文化纳入虚假的商业文化之中, 才是问题所在。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大众”的概念,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才一直为人所诟病。威廉斯认为, 我们不应该把传播媒介本身与这些媒介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的用途混淆起来, 媒介是中性的, 关键在于如何去使用。在现代社会, 我们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是不当的。我们传播的目的应该是教育、艺术、传递信息或见解, 其前提是有理性的人和感兴趣的人。但现实是, 传播被用于操纵, 说服大量的人以某种方式去行动、感觉、思考、了解, 其前提正是那种群氓的观念。

传播的内容本身并不是主要目的, 仅仅是为了营造一个获得共识的意识空间和经验分享, 那么我们研究传播更应该注重其传播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意见”, 因为这才是传播的主要内容。其次, 传媒之所以不是大众的传媒是因为传媒大多掌握在政府机构手中, 所以传播的目的和内容受控于媒介的拥有者, 他们掌控了传播的渠道和内容, 所以传播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控制意见和舆论的工具。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大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更多地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民民主意志的觉醒, 使得大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 自我分辨能力也获得发展, 人们会发现越来越难以控制社会的舆论和人们向往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

二、新媒体的表征研究

新媒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 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对我们信息传播科学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1) 媒体自身的特性。即时信息交互:完个性化的信息, 近无限的信息源, 信息传播的速率与真实, 这些使得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适应了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全面液态变化:新媒体各信息之间相互影响, 关系密切。传播核心流动性:突破了以往的核心似传播模式, 传播的起点由点线辐射式变为蛛网式多节点多核心的结构模式。传播过程失控性:传播主体几近无限, 信息几近无限, 渠道多样化, 受众个性化等等因素使得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再难控制信息准入。

(2) 媒体受众的特征。个体特征:当下新媒体的接受者年轻人占较大比重, 呈低龄化趋势, 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 信息敏感度较高, 媒介素养较高。性格冲突:当下网民在网络环境中与现实环境中性格差异大甚至相对立。这是建立在网络传播环境管理权责不明, 缺乏约束的现实情况和当下人们普遍生活压力大, 生活节奏快, 感情压抑得不到释放, 对现实生活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的。因此, 各种不当行为出现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中。

(3) 媒体组织结构的特点。无组织性:现在, 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使得单独的人和组织对社会的传播控制力度缩小。成员复杂性:人人都是传播者, 一群有着共同追求的人无论其身份或个体差异都能组织成为一个虚拟组织达到传播目的。专业性不足:传播者专业素养的缺失, 导致自我对信息内容的甄别能力不够, 因此人云亦云, 成为了许多错误甚至会对人造成伤害的信息的推手。法律不健全:对网络信息的管理规范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 缺乏有力的法律和道德准绳。

(4) 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特点。病毒式传播:信息传播之迅速犹如病毒分裂扩散。利用互联网个体之间的关系网, 采用口碑传播的方式, 像病毒一样蔓延。而且由于网上信息下载保存方便, 想要从互联网上消除已经扩散的传播内容相当困难, 也像病毒一样难以根除。内容为王: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个人话语权重增加, 使得传播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于传播渠道那种谁说话谁对的局面, 而是学习接受者根据自身喜好和判断对自认为感兴趣和相信的信息进行编辑和再次传播。因此, 传播的内容将会成为传播能否达到意义的重要因素。评论比内容本身更重要:在对信息进行传播过程中, 由于互联网的及时信息交互性, 人们往往能及时对内容信息进行反馈, 从而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更多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 大大增加了信息本来的内容量, 因此评论的内容也会成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媒体视野下的大众传播新观

(1) 大众传播的发展新趋势。媒体传播的意义得到实现:互联网终端基数的增加, 地球村的建立将世界融合成一个信息高度交互共享的有机统一整体, 这符合了雷蒙·威廉斯所期望的传播的意义在于达成共识, 新媒体的高受众参与度, 宽广的信息高速道路, 新媒体真正成为了大众媒体。因此, 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 促进人类知识共同和交流的功能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2) 新媒体下影响新型大众传播的阻碍。虽然新媒体下, 传播的形式和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影响现代网络生态的几个重要污染物。虚假低俗失真信息泛滥, 信息爆炸, 人们忽然发现自己拥有表达说话的重量级武器——互联网, 于是开始滥用, 而且由于不负担法律责任所以发生了很多伤害性行为, 媒介传播规则尚未树立, 人们缺少专业知识, 无法控制自己的传播行为, 也很难对其买单。因此,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则制定迫在眉睫, 新传播规则的确定不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 让互联网信息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有利于社会规则的维护。把关人的重建, 随着传播核心的丢失,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缺失, 导致了一系列信息传播问题。作为维护信息健康有效的把关人在传播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如何在如此纷扰繁复的新媒体环境下把握信息传播的安全健康是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否则传播所想要达到的获取共识将会受到阻碍, 并且有可能达成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错误的“共识”反而产生危害。

(3) 新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威廉斯的“理想”不再是理想, 传播权利的大众化使得大众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兴的阶段, 新旧媒体的冲突, 新旧传播理念的冲突, 网络现实文化的冲突, 新旧传播规则的冲突使得我们处于一个激烈变化发展的时代。

摘要:本文阐述了雷蒙·威廉斯的大众传播观, 并将之与当下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产业腾飞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从新媒体的角度去比较其传播观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现代变迁 篇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多种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三是确立版权保护制度;四是脱离了精英文化的羁绊,实现了文化生产的大众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总之,在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媒介在舆论宣传、文化生产、科学普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由于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此阶段的媒介技术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束缚。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完成了产业机械化、电气化改造进程,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媒介产业仍以人力、畜力和半机械为主,大型高速设备尚未普及,总的来说,此阶段的媒介技术体系仍以半机械化为主要特征。

二、现代媒介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50-1984年)

建国后,媒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这一阶段的媒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生产技术更新相对缓慢,且发展不均衡。在技术创新方面,受科技能力、工业发展水平和政治局势等因素的限制,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但仍有局部突破。1956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新闻出版业完成了系统性整合和产能的重新布局,并整体步入半机械化阶段。在国营体制和组织体系下,媒介技术体系得到完善,除了速度和质量方面的提升外,从组稿、编辑、排版到印刷、发行等环节都实现了系统性配套和升级。建国至1984年,媒介生产技术稳步提升,初步形成了现代媒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印刷出版技术体系得以完善,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被广泛应用:(1)印刷技术环节,逐步向自动化、高速度和多色化方向演进,研发出一系列中小型轮转印刷机、多色胶印机等;(2)在完善传统铸字、排版技术基础上,逐步引入照相排字、电子分色等新技术;(3)装订技术方面,陆续研制了自动订书机、精装自动生产线、锁线折页机等印后设备,并解决了自动控制、联机联动等技术难题,因而实现了由半机械化、单机生产向机械化、联动生产线的整体升级。在产能方面,1979年全国印刷量达到2009万令,较建国初期增长了近30倍。其次,相较于近代,现代编辑技术体系趋于系统化、复杂化,一是技术流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编辑工作流扩展到10个环节,且前后衔接愈加紧密;二是出于舆论导向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编辑技术流程的管理,在程序设计上更为严谨、规范,在实践中创造了信息分析、“三审制”、“三校一读”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规则,旨在控制编辑质量;三是针对音像等新型出版物,增设了专门性的技术编辑岗位。此外,80年代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编辑出版标准(GB),涉及范围包括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期刊编排规则、量和单位、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摘编写规则及中国标准书号等。

再次,在造纸技术方面进步不大,但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出版需求。建国时期,大陆造纸业仅有年1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技术、理念和原料等方面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80年代,相对于印刷环节来说,造纸技术与国际水平的整体差距仍然很大。具体而言,在常规产品生产上,已熟练掌握草木纸浆、机器抄造和加工等技术工艺;纸张平滑度、光洁度、透明度、均匀度和强度等方面的控制技术比较弱;实现了部分技术创新,如有机制浆法、表面施胶法、废纸脱墨和废水治理等,但没有实现大面积推广。虽然如此,在产量上增速却很快,1982年已进入全球造纸十强,每年生产的纸张种类接近500种。相对于前一时期,此阶段媒介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但在自动化排版方面严重滞后于西方,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印刷技术改造”项目上,由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实现了28项新产品的技术突破,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数字媒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1985至今)

进入80年代中气候,世界媒介技术发展呈现“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趋势,现代高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从而在内涵、形式和运行模式上颠覆了传统媒介产业,进入跨媒体生产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媒介业与计算机、通讯、影视、创意、广告等产业逐渐融合,不仅实现了组织形式上的创新,而且通过自身的数字化改造,满足了受众对即时性、互动性、高品质信息产品的多元需求。

80年代后期,经过王选等人的长期努力,中国迎来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因此告别了“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时代。随后,在激光照排、卫星和网络传版、直接制版等技术上也连续实现了突破,由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环节整合成基于统一数据格式的生产系统;随着现代制造工业水平和科研努能力的迅速提升,大中型高速化、自动化印刷机械逐渐普及,数字印刷技术也开始推向市场,开启了个性化印刷时代。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能够准确描述多类型信息的编辑、排版、页面描述语言及其规范,为编辑技术革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基于“二进制”的能够快速处理各种复杂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的系统软件,推动编辑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而“一体化采编工作流程”则使编辑活动开始由单向向双向、多向交互式转化,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此,传统单一的编辑领域逐渐扩展到编、排、印、发的整体编辑范畴,由单一服务转变为多样化综合服务。

此外,由于网络传输、多媒体、卫星通讯、安全加密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功能强大、丰富的应用软件,能够实现对超量信息的快速、集中化处理,从而推动媒介发行和广告环节的业务信息化;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系统的成熟,使媒介产品营销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营销成本大为降低而效率显著提升;在跨媒体化经营体系下,原本相互独立的业务版块得到系统化整合,依托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采编、排版、复制、营销等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合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具有协同效应的媒介产业链。

现代变迁 篇6

关键词:回族婚俗文化;文化融合;现代化变迁1宁夏银川回族婚俗的形成

随着唐宋时期回族先民在中国的繁衍发展,伊斯兰文化也逐渐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宁夏银川回族婚姻制度研究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的汉族文化逐步形成的。由于东迁的穆斯林特别是士兵,男性居多,定居中国后自然与汉族其他民族通婚。再是明代汉化的政策,实际上鼓励了异族通婚,也加快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次,在以夫权为中心的中国,汉族女子嫁给伊斯兰教自然皈依于伊斯兰教。最后,在宁夏省银川市的伊斯兰教回族人数逐渐上升,嫁给伊斯兰教的女子大部分为汉族,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文化特质也相继渗透在回族的家庭与生活当中。最终,伴随着回族与当地的异族通婚,也形成具有地域差异的婚俗习惯。

2伊斯兰教对回族婚俗的影响

宁夏省银川市的伊斯兰教文化对婚姻的影响则表现在隐性方面,它主要对回族婚姻对象的限制及婚姻观念有深刻影响。宁夏银川的回族婚俗主要是伊斯兰教的规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合二为一,主要程序一般包括:提亲、看家道、相亲、道喜、开脸、娶亲、念尼卡哈、表针线、耍公婆、摆宴席、闹洞房、认火小以及回门等程序。[1]开脸与念尼卡哈是回族传统的婚礼习俗,不仅是回族的婚礼会开脸,如今宁夏省的各个地区其他民族也有这样的习俗。关于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的彩礼,在伊斯兰教中叫作“马尔哈”,是作为男子有能力抚养女子与家庭的象征,也不会将礼金交给女子的父母,而是给女子本人。因此,伊斯兰教中的“聘礼”更有宗教内涵和象征意义。宁夏省银川市的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注意社会道德风尚,注意人类进步,现在基本上没有伊斯兰教提出的那些血亲和近亲的婚姻关系。但在偏僻落后的山区,由于贫困原因所致,仍有个别兄亡弟纳其嫂的情况。[2]

3宁夏汉族传统文化对回族婚俗的影响

宁夏省银川市的回族婚俗文化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当地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表现在外在中的婚礼程序与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婚姻,婚礼程序是六礼:纳彩(男女相识)、问名(生辰八字)、纳吉(订婚)、纳征(聘礼)、请期择(吉日)、迎亲(婚礼)回族婚礼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基本也具备这些程序。近代以來回族的婚姻制度仍然主要以族内婚为主,但是经过明代、清代几百年的发展,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使回族婚嫁过程已经具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特点。回族是全国分布最广,处于散居的民族,意即回族与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仅从地域上说就有着广泛的交往,民族间文化的接触和传播在历史上从未间断。[3]按照文化的特性,当两个民族有文化的接触和文化的传播时,就会发生文化涵化。当代回族与汉族的交往领域在新时期进一步扩大,文化间的交流只会愈加频繁,族际婚姻是必然的社会文化现象。汉文化无疑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回族文化只有与主流文化间积极交流,协调发展才会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进一步发展。

4现代经济文化背景下对回族婚俗的变迁

近20年来宁夏省银川市的改建、扩建、重新规划是最引人注目的,由此导致的回族穆斯林传统定居模式开始变迁。城市回族从相对聚居型模式逐渐走向散居性模式,这种趋势加速了回族穆斯林与都市社会的进一步整合。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回族与各民族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距离愈来愈近,交往愈加频繁。[4]居住格局的变动和社会交往的扩大使回族社会各领域都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包括婚姻制度。

5结语

回族婚俗是关于回族文化表现形式的其中之一,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也是当地居民的道德风尚与宗教观念的反映,其习俗内容与特点是与当地的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回族婚俗也在传统的过程中变迁。政府的结婚登记和国家的法律的有关规定也对宗教传统有着略微的冲击,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宗教仪式简化或淡化的趋势。笔者通过对有关少数民族婚俗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婚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民族语地域差异多样化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参考文献:

[1] 马志荣.西北回族的婚姻习俗[J].西部,2001(7).

[2] 周传斌,马东平.回族婚俗文化论[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4).

[3] 刘伟.宁夏回族历史与文化[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现代变迁 篇7

一、语言变革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1.语言变革使得现代文学语言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从我国整个文学发展历程分析, 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进程都有其各自的显著特点, 文学内容中所反映社会的现实情况也各不相同, 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丰富性。在我国不同文学时期, 其语言都有着不同表达形式和表达技巧。二十世纪初期, 通过”“五四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带动, 文学语言表达手法更加精确和简单, 对文学作品人物描写也更加详细和生动, 这大大体现出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多样性。现代白话文语言表达形式和过去旧时期文言文表达形式相比较, 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是语言的鲜明性、直接性和讽刺性, 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药》等作品都代表了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潮流。“五四运动”时期文学语言特点集中表现出文学语言发展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 这个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很多具有先进思想的革命家和文艺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民族生存的出路, 因此, 大量的先进民主思想进入到国内革命领域, 对文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而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直接推动了文学论坛的变革和艺术思想的深刻变化。“五四运动”所带来的质变早已经蕴藏在文学的变量之中, 在文学领域每一次的爆发都是文学家内心思想的变化和升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国语言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语言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这个时期的语言由文言文向着白话文转变, 这成为了现代文学的产生的重要标志。

2.语言变革对地方语言现代文学形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 地方性语言对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地大物博, 山川、河流将中国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区域, 受各地不同的地形、习俗、文化、习惯等客观因素影响, 再加上过去交通运行不是十分方便快捷、信息交流也不够畅通便捷, 导致不同地区作家写出的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这种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扩大, 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这些影响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产生了深远影响。语言是创作者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文学作品各个人物、细节以及情节全面展示的重要基础。由于受到地域性影响,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鲜明的体现出了地域文化、地方传统习俗以及思想和风土人情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 地域性已经每一个文学作品鲜明个性的展现。随着”“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对文言文的摒弃, 白话文文学作品逐渐向大众普及, 这就为现代文学作品使用标准普通话语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白话文运动背景下的文学时代, 作家的写作风格和语言更加趋向于地方性特征, 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语言已经成为作家展现地方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虽然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展现是建立在标准普通话基础上, 在一些地区所具备的地域性文化以及风俗人情都需要依赖于地方语言进行生动的描写, 只有应用这些语言才能充分的表达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特征, 进一步深化作品的文学思想。例如上世纪中期的华北地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赵树理的《荷花淀》作品中充斥了浓厚河北地域色彩。

二、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势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1.促进了我国现代文学作品更加突出人文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过程中, 各文学流派的主要领军人物都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启发和教育, 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再到后来的鲁迅和蔡元培, 这些“五四运动”中的主要人物都到过国外留学, 在国家生死危难时期, 依然回国发起革命, 推翻了封建统治专治。这些先进的革命群体对民主和人文主义追求更为强烈和高涨, 他们开办报纸, 陈独秀开办了《新青年》报纸, 并在报纸上和梁启超关于变法问题进行论战, 他们提倡使用白话文为主要写作语言, 摒弃文言文的写作手法, 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直接对当时中国文学界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变革, 而语言变革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开端, 语言的变革进程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其中强调宣泄人的情感以及个性发散, 同时对文学人物的塑造更加突出作家的特色和主人公个性。”“五四运动””以后, 随着启蒙思潮对我国现代文学影响深度的不断加剧, 要求从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人文主义, 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学题材形式的创新发展和设计, 人文主义思想为主的文学思潮和写作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个时期文学形式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主, 如鲁迅, 巴金以及茅盾等等文学先辈就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时浪漫主义文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如继鲁迅等人之后涌现出了像郁达夫, 徐志摩等一批以浪漫主义为主的作家。

2.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向着唯物主义形式发展

在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助推之下,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种变革逐渐对现代文学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的创作形式从唯心主义向着唯物主义转变,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各个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人物的中心思想同“五四运动”之前的一批革命家和文学家相对比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五四运动”之前的文学界主张追求内心, 为了艺术而进行艺术创作, 是唯心主义驱动下的产物。而“五四运动”之后, 文学作品注重从社会现实角度出发, 深刻批判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 是唯物主义的体现。同时, “五四运动”后期带来了全新思潮, 一些文学作家由于受到西方思潮影响较为严重, 在现代文学创作形式上虽然依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中一些不正当文化的批判和突破, 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发生了改变。这个时期很多文学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从侧面对现实主义进行批判, 这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鲁迅, 在其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大量事物的描写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3.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写作形式多样化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受到语言变革影响十分深刻。其对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后, 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形式更加多样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手法在不断加工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独特的现代文学体系, 其语言形式发生的改变, 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现代普通话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进程。在现代文学写作体系中, 文学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小说作为现代文学热门发展的文学形式, 逐渐成为文学领域主要的写作形式。此外, 还包含了一些散文、剧本、论述文、戏剧、传记以及诗歌等不同类型。文学作品表现手段呈现多样化发展, 使得现代文学体系不断充实和饱满。从总的发展情况来说, 语言的变革引起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反过来也加快推动了语言变革的进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思想和艺术的结晶, 主要通过书面语言为主要载体表达作者思想, 并且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细节真实再现当时的社会发展历程和写作背景。中国近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从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开始的, “五四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代替了文言文, 促进了语言变革, 而语言的变革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 乃至蓬勃高涨的发展。在“五四运动”过程中, 大量国外先进的思潮进入中国, 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发展和更替, 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基于对语言的高效运用与驾驭, 而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个人思想也会对作品产生过不小的影响。语言的变革为中国现代文学实现跨越式改变做出的积极尝试, 为我国现代文学向前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现实的启示意义。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五四运动”, 提倡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 这场文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也成为我国语言变革的起始点, 对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语言变迁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论述了语言变革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 并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所产生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我国现代文学向前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现实的启示意义, 更好的促进语变革言研究与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语言变革,现代文学,形式,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卫平, 陈广通.宿命的悲剧--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01) .

[2]谢圣婷1, 2.流动的生命意识---试论林徽因诗歌的“时间”意象及其成因[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9) .

[3]刘丽霞, 赵婉莉.《辅仁文苑》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01) .

[4]洪亮.“民族主义文艺”与“三民主义文艺”之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16 (01) .

[5]哈迎飞, 周忠昊.论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文学经典教育--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建设为中心[J].高教探索.2015 (12) .

现代变迁 篇8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模式

居住空间模式是指大量具有相同属性的住宅建筑聚集所呈现出的一种空间特征,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在空间中的分布形态、住宅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居住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我国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变迁从1840年后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阶段:建国后至上世纪九十年带末。第三阶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住宅商品化至今。居住空间模式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从传统社封建会的封闭式的居住空间模式到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的逐步开敞,面向街市,再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时代的再次分区封闭到当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模式多样化的面貌,无不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而存在的。

一、中国传统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居住空间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与自然交融的传统乡镇居住景观模式和封建统治下的城市居住景观模式,这两种形态也并非泾渭分明,它们都受到政治体制与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体制是隶属于传统文化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交织演变出别具特色的居住景观。

古代中国由于崇尚礼制、孝道,重视家庭,在乡镇发展了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的居住分布模式,宗族长老建立并维持着本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的祠堂分布于聚落之中,住宅一般以多重院落的形式聚拢在他们所属的祠堂周围,形成团块,这种以院落为单元的集村式的空间布局在今天很多地方都还有遗存。

我国传统城市居住形态大体则分为两类,一类为皇城,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图从政治军事要求出发而建立的城市,布局较为规整,对居住区有专门的规划。商周出现了最早的居住区“里”,居住区内基本上按职业、阶层组织来划分,并不十分强调等级礼制与方位尊卑等礼制秩序,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另一类是由于经济发展由“市”不断扩建而成的城市,布局有一定自发性。特别是宋代,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民间社会日益活跃,里坊作为一种法定社区被逐渐颓废,坊墙被逐渐拆除。(但直至今日,在上海、天津、武汉等地的地名中,还大量保留着里弄、里巷这一类的称呼。)北宋晚年,东京汴梁产生了按街巷、分地段组织城市居民生活的街市制。大小坊巷和院落均可直接面街开门,居住建筑与商业建筑混杂布局,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由经济发展而自发形成的城市,其住宅一般都在城市内部沿街道、河流布置,商住混合,前店后宅或是下店上宅,这种居住空间模式的形成是与传统小农经济相伴相生的小规模家庭企业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发展的结果相适应的。

二、在西方理论指引下的近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变迁与探索

(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被强行输入。20世纪初至40年代新建了一批根据西方住宅建筑样式建造的花园洋房,这些住宅由于既考虑到日照、朝向、通风并配有厨房和简单的卫生设备,又代表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受到到晚清的遗老、民国的官绅的青睐,他们一般选择居住在这样的新式住宅里。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青岛、武汉等地的民国公馆区官邸别墅群等,这些别墅群以独立院落为居住空间单元有机分布在较为封闭的居住区内。在空间组合上,以景观整体性为主体,住宅建筑围绕景观组织规划,争取最佳的居住和观景效果。2

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也开始接触到西方新兴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国内他们积极宣传欧美的市政改革和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呼吁以“分散主义”为原则进行田园城市建设;模仿西方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建立独立的住宅区;对城市私人房屋规划从位置、高度、材料等方面加以限制;关注城市的社会功能,主张发展公共娱乐功能空间;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不安,统治者即便有心却也无力去实现这些乌托邦式的构想。1从好的方面看,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并未过早走上机械主义的规划道路,保留了传统城市的活力与生机。上流社会的居住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城市底层人民的居住面貌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二)建国后至上世纪九十年带末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受工业化大生产与集体主义思潮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我国借鉴了以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单位大院式”的住宅小区模式,住宅作为基本物资按计划分配,一般企事业单位、机关都有自己的居住区,居住区内配有浴室、食堂、小卖部等基础设施。这一时期住宅建筑层数低而密度高,同一居住区内建筑样式单一,按行或列排列。这种空间组合形式表现出一种统一性和次序感,缺点是过于单调,缺少变化。住宅建筑单位面积较小、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但经常是几户人家共用厨卫等设施。土地的集体所有与长期小农经济的影响,居民都会利用楼前屋后的土地进行生产种植,在有限的土地上架鸡笼,开田垄……,这种居住空间模式的特点是对外相对封闭,对内较为开放,居住与工作地点临近,上下班交通较为方便,社区内邻里关系较密切,既能够提供互助也便于集体成员互相监督,这些“单位大院”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个以大集体为中心相对独立的单元。这样的居住空间模式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同时也与集体主义思潮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三、当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模式呈现的特点

20纪90年代后,中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化浪潮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1998年7月1日国家正式取消实物分房,宣告了住宅商品化时代的到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模式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1、旧有的居住区逐渐衰落,新建住宅向市郊不断蔓延,新旧居住模式并存,城市居住规模不断扩大。较为显著的是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开始逐渐分离,由开发商投资新建的新式居住小区在城市中纷纷涌现,并与工作区相对隔离开,随着城市化与居住区建设热潮的进一步发展,主城区的土地已经不堪庞大人口的负荷,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居住空间不断向城郊延伸。另外,社会关系的变革使传统大家庭逐步解体,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许多新型居住模式如SOHO、青年公寓、老年公寓等相继出现。新建的居住区一般规模较大,重视基础设施的配套设置,对于景观营造也较为用心,同一居住区内建筑样式注重统一并有所区别变化,住宅建筑的排列一般呈现组团形式并与地形紧密联系。旧有的街区式的居住模式在老城区仍有部分保留。

就像美国经济学家Barry Naughton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中指出的那样,当前的中国是一个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与市场等混杂在一起的经济体。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农业和手工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大量农民失去和土地的联系成为廉价的城市雇佣工,众多的家庭小企业也在跨国公司林立的城市缝隙中求取生存。因此,与复杂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居住空间模式的新旧杂芜也就不足为奇了。

2、按经济地位来划分居住区域,居住区的封闭性越来越明显。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分异性”增强而“共生性”变弱。住宅不仅仅是人们栖身的场所,它还包含了居住者对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往对象和生活方式的主动或是被动的选择。不同社会群体,由于受到不同的结构性条件的制约,选择了不同的居住区域,在生活指标和居住环境近似的社区中,聚居人群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也大体相当。

如果说旧有的“单位大院式”的居住空间模式是将人群按职业进行了划分,今天的商品化的住宅区则将聚居的人群按收入来进行划分。在当今的中国城市,人们按收入和阶层来聚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居住区的封闭性也进一步增强,标价较高的小区占据了公共资源较好的地段,这些居住小区一般都设有门禁,将自己占用的公共空间的资源禁锢起来,贫困人群被逐渐排挤到城市中心以外的环境相对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段居住,对公共空间资源占用的不平等,是当今社会的矛盾之一。

3、居住区设计受外来文化影响日趋多元化,本土化居住空间设计开始被重视。

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扩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于居住的要求从住宅建筑单体质量扩展到整个居住环境的质量,开发商投其所好,开始营建具有不同地域美感的居住景观。欧式洋房与中国古典建筑都成为新建小区住宅样式争相效仿的对象,传统园林空间的布景手法也被借鉴到居住区的设计中。

21世纪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地方特征的丧失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在居住设计上重新考量本土标准,如2007年王澍设计的钱江时代垂直院宅,将传统江南院子横切一刀,将它立起来之后,变成两层院子,家家都有前庭后院,每个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企图在现代化都市中重现江南小院的生活。2008年马岩松曾做过的题为北京未来胡同设计的项目,在不改变传统居住空间模式的基础上对传统四合院进行改建,既增加了卫生设施又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形态特点。

在各国,如何保护延续城市居住区的历史文脉都是一个难题,新旧文化力量对垒相持不下,结果往往是由政府出资来保护旧城,维护旧的居住空间模式,发津贴补助愿意继续居住在老城旧宅中的居民,如意大利的罗马,我国的苏州、丽江等城市,并继续在旧城周围发展新的市镇,产生新的居住空间模式。

结语

纵观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变迁,体现出多种力量的博弈,如人与自然、专政与民主、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等。城市居住空间模式必然受制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地域性特征差异逐渐减弱并呈现全球化趋势,社会制度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居住景观模式,当专政的控制力较强时,居住空间就呈现出几何分区明确,对外封闭,民居住宅建筑形制单一等景观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居住空间模式则又会呈现出向复杂有机形态的布局发展的趋势,边界也会较为变得较为开敞,住宅建筑风格呈现多样化等特点,另外,本土文化会不断受到新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外来文化形态的挑战,并日趋兼容。未来的理想的居住空间模式应该更为人性化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刚.明国时期中国新型市政学者的城市规划思想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9)

现代变迁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厦门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总体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以前属于第一阶段, 该阶段中,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尚不完整, 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缺少必要的法律手段和公众参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公众与专家都越来越关注历史风貌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从而修订了有关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法律。由此, 对厦门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进入到第二阶段。

1.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第一阶段

厦门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在2000年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如对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的保护和改造。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措施以及公众参与, 所以整体的保护观念及保护手法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 比较保守, 强调修旧如旧的保护。

1.1 以集美学村为例

为让珍贵的近代建筑遗产之一嘉庚风格建筑得以永续流传, 厦门市启动了集美学村风貌建筑保护工作。保护方案确定了保护整体框架, 即一带八组若干点, 即允许对保护对象进行必要修缮和加固, 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 即“修旧如旧”原则;确定了特殊保护、重点保护、一般保护三级保护对象, 及相应保护措施。基础采用施工较简单的扩大基础法和平板筏基法进行加固, 加固屋顶支撑结构, 修整屋面, 修缮门窗等。整体的外观修复偏重对历史工艺的模仿, 整体保护手法偏单一。

1.2 第一阶段保护观念特征

(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厦门一直没有出台与历史建筑保护有关的明确的法律依据, 直到1999年12月形成了《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法规研究》。

(2) 施工技术较为单一

建筑加固措施单一, 应综合应用多种方法, 从而保证历史建筑能够更安全地被使用。而对于有些不存在安全问题的结构, 则应该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3) 过分强调“修旧如旧”

对历史建筑“真实性”反映不够不仅在于它很难完全恢复建筑的原样, 还因为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来讲, 这种方式违背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原则。因为“重建必然掺杂很多人对历史的主观判断, 现代人对历史工艺模仿也不能保证完全准确, 会影响下一代人对历史的解读, 对当代人也会产生误导”。

(4) 公众参与度不够

2000年以前, 公众参与过程缺乏开放性, 公民缺乏参与渠道, 唯有通过上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 低层次的参与者多于高层次的, 导致参与效果不佳。

2.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第二阶段

2000年以后, 厦门市出台一系列法律措施对近现代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整体保护手法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本文以鼓浪屿为例, 来讨论2000年以后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变迁。

2.1 以鼓浪屿历史建筑保护为例

在2000年1月13日,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布了《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从而为保护历史风貌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施规范。条例中将历史风貌建筑分为重点和一般保护这两种类别:其中重点保护这一类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只允许进行功能的适当改变, 严禁做不可恢复性改造;而一般保护类别的历史风貌建筑, 需要严格控制外观, 允许内部改造。

当前鼓浪屿近代洋楼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方式针对不同等级和保存状况的历史建筑定出主以下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原样保护型, 这一类型几乎完整保留建筑原貌, 只是更新内部功能;二是室内装饰型, 这种类型主要对建筑内部做可恢复装饰, 不允许对建筑其他部分做大改动;三是内部改造型, 这种类型只保留建筑外观, 对内部的利用十分灵活, 适用于外观有特色或内部损坏严重的建筑。

(1) 原样保护型:“海天堂构”洋楼建筑群

“海天堂构”建筑群 (图1) 位于福建路40号, 由五幢洋楼组成, 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黃念忆在20世纪30年代建造。然而在文革后, “海天堂构”的内部空间被多户居民随意分割, 其外观由于长期风吹雨淋且缺乏维护而受到破坏。

2005年9月, “海天堂构”建筑群中的三栋别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 内部功能从居住变成了历史风貌建筑展览馆以及南音和木偶表演馆, 在开发新功能的同时还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海天堂构”建筑群还拆掉了本不属于原来建筑的部分, 恢复了原来的布局形式。部分破损的部分应用了新的材料, 修补的部分与原有建筑有明显区别, 这也强调了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

(2) 内部装饰型:西林别墅

西林别墅 (图2) 位于永春路73号, 约建成于1928年, 在60年代初就被改造为如今有名的郑成功纪念馆。

在2004年底, 西林别墅又一次进行了大的修复和改造。建筑的外墙没有改造, 而是仅仅做了保护性修复, 保留原来建筑外观的真实性。但其内部根据郑成功纪念馆的功能需要, 改动了部分平面布局, 且做了较大的装饰性改造。这些建筑内部的改造基本上都是符合“可逆性”原则, 必要时可以恢复原样。

(3) 内部改造型:李家庄洋楼

李家庄 (图3) 位于漳州路38号, 是一栋私人别墅。原建筑为砖混结构, 木楼板, 屋顶为木结构, 建筑共两层, 前后砖拱外廊。但该建筑破损严重, 墙体剥落、梁柱腐蚀、屋顶漏雨、门窗破损, 而且楼板间有大量白蚁, 造成楼板与屋顶结构被严重腐蚀。这样的建筑已经失去了承载力, 随时可能坍塌。

于是在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期间进行了改造, 保留建筑外观并进行修缮, 建筑内部拆除并重建。建筑的功能从私人别墅改为了家庭旅馆, 设计了新的平面布局, 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而庭院的附属建筑使用了现代材料来进行翻建, 与原有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旧协调相处反而更加突出了老建筑材料的质感与浓厚的历史感。

2.2 第二阶段保护观念特征

(1) 法律依据更加明确

在2000年以后, 有关历史建筑的制度和法规已经相对健全, 使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可控范围之内。

(2) 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更加明确

鼓浪屿的历史风貌建筑已经被定义为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 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

(3) 更好地找到开发与保护的结合点

我们可以在保护历史建筑且不破坏其外观的前提下, 改变内部功能, 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

(4) 注重真实性表达

对于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改造来说, 表达原有建筑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威尼斯宪章》中所提到的:“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 并且要看得出是当代的东西。”

(5) 结合新技术, 遵循“可逆性”原则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手法更加完善, 当我们无法判断这些保护措施是否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时候, 应该采用尽可能的少干预加固措施, 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3. 对当下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思考

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完善许多,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以鼓浪屿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给鼓浪屿带来了大量商机, 也增加了其历史建筑的商业价值, 这也造成了大规模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2014年3月, 厦门市政府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提出“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诉求的历史条件, 是城市设计工作的挑战, 更是朝向市民城市营造的过程。在这样的经济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碰撞下, 笔者对当今厦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提出三点意见。

3.1 避免旅游过度开发, 强调社区营造

以鼓浪屿为例, 由于其过于强调对旅游和商业模式的开发, 导致目前鼓浪屿的历史建筑改造过于商业化, 以至于原始的建筑风貌都被商业表皮所遮挡。这些改造分布于鼓浪屿大部分区域, 不仅新的功能相对单一, 而且打乱了原有的区域形态与生活节奏, 使得原来以生活为目的的社区模式逐渐走向衰败。现在, 鼓浪屿的不宜居问题日益突出, 生活服务配套缺乏, 历史建筑“空心化”明显, 亟须在维持风景旅游发展的同时, 注重社区的建设与功能的调整, 若是能朝向深度的文化旅游发展而不是大众旅游, 才能避免破坏。

3.2 梳理历史建筑的产权并合理利用

厦门多处近代洋楼因战乱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产权不清, 致使建筑荒废损坏而无人或无权对建筑进行有效的维修与合理的利用。还有的历史建筑有多人和多户共同使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为满足需求往往会对建筑进行改造和增加分割。若政府进行保护, 首当其冲就是产权问题, 产权往往变更繁复, 稍有不慎, 就会陷入被动。

3.3 注重整体环境保护, 兼顾单体改造

在当前的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实践中, 人们出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往往都偏重于单体建筑的改造, 而对传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做的较少。历史建筑是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 可能一棵古树、一幢建筑、一条街区就伴随着一个历史事件, 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所以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也尤为重要。

4. 结语

相比第一阶段相对单一的保护观念, 第二阶段在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控制中, 运用了更多的保护手法和保护策略。更加注重历史风貌建筑本身及其周边环境, 注重传统格局和空间特色, 保持其城市的肌理、场所构成, 体现其所在地段内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在未来的发展当中, 应更加注重从市民的角度出发, 重视集体的记忆, 肯定活的保存, 在共同缔造的过程中建立起市民的城市。

摘要:厦门近现代遗留了众多历史建筑, 对其保护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对集美学村的保护以及第二阶段对鼓浪屿的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保护阶段的对比与思考, 对厦门当下历史建筑保护提出新的观念。

关键词:厦门,历史建筑保护,变迁,鼓浪屿

参考文献

[1].王绍森.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10月

[2].王绍森.透视“建筑学”——建筑艺术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0

[3].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吴瑞炳, 林荫新, 钟哲.鼓浪屿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5].王唯山.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 2002, 26.

[6].梁航琳, 杨昌鸣, 梁亮, 杨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 9 (3) .

现代变迁 篇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11月17日19时32分,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至此,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综合解读】

一、对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几点认识

1.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 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自然科学的创始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 成为数学发展中的转折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特征:反映出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一次对物质运动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2) 突破:

①19世纪到20世纪初, 科学技术长足发展,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特征:科学发展并和技术相结合,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3) 飞跃: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 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特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相互促进。科技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

2.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 社会对科学进步的需求。这包括经济与生产技术方面的需求, 国际竞争、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 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 使用新能源, 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2) 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 社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的发展,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的科学人才, 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科学研究的条件。

(4) 整个社会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造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5) 建立了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 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以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6) 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实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 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保障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 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7) 科学的精神。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科技应用不当和科技自身的局限, 科技发展也会对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 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对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几点认识

1.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1) 社会主义制度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 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3) 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努力。

(4)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5)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比较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

(1)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敌视中国, 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 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际上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期, 我国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 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

(1) 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形成强烈的冲击, 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传入。

(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在一些通商口岸的兴起, 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

(3) 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 冲击着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 清朝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导致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特点

(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程度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 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

(4)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 同时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5)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 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3.历史影响

(1)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 客观上促使近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3) 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又便于融合西方文明的积极成分。

四、现代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生活的巨变

1.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努力探索。

(3)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的影响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顺利实施。

(4) 党和国家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国民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5) 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2.表现

(1) 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3.启示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和“计划”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 努力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

(3) 继续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科技,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4) 积极抢抓机遇, 大胆迎接挑战, 与世界接轨, 努力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五、17世纪初到20世纪初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上的进步推动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 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 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 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 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 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 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 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 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完成后, 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 真实反映现实生活, 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20小题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1.1998年对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 恢复高考制度 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 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原创) 2.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 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两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中国成为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成功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

D.近现代以来拥有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改编) 3.20世纪50、60年代, 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主要是为了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原创) 4.阅读下边框内的文字材料, 其最有可能是针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法新社文章引用专家观点:对于中国下一步运用定点对接技术而言意义重大……

英国《卫报》称:中国“正把建筑热潮搬到太空上去”。

A.“东方红Ⅰ号”发射成功

B.“天宫一号”的发射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成功发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

(原创) 5.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 “两弹一星”的研制

①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 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④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原创) 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 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学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原创) 7.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这三大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原创) 8.1962年, 《寂静的春天》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 书中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大自然在反抗”等, 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 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如今, 书中的警告一一出现, 这再次证明

A.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B.只有靠科技征服灾难

C.预言的准确表明作者的聪慧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改编) 9.阅读下面《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对上述材料信息的解读, 正确的是

①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②蒸汽机的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④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促成上述科学成果诞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改编) 10.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a处对应的历史时代, 石油是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

B.a处对应的历史时代,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

C.b处对应的历史时代, 煤炭作为新能源开始应用

D.b处对应的历史时代, 电话等新的通讯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创) 1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等11项国际大奖。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改编) 12.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 评论道“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 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 其影响还要重大, 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齐推翻。”材料中“旧科学的概念”是指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

(原创) 1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第100年牛顿出生, 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18世纪的“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是指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改编) 14.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 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改编) 15.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 (知识界) 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

D.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原创) 16.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改编) 17.在某一历史时期, 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 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卜赛女郎等“非凡”人物。据此判断, 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 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原创) 18.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梵·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原创) 19.某校举办了一次文化沙龙活动, 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赏析”等。为配合这项活动, 学校还安排放映了电影《巴黎圣母院》。根据这些信息, 请判断这次活动的主题是

A.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创作风格

B.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历程

C.启蒙运动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D.现实主义大师及其艺术成就

(改编) 20.《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 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 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 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首映当天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最具有准确预测未来的功能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60分。第21题18分, 第22题12分, 第23题15分, 第24题15分。

(改编) 21.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 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现代化启动。……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材料三 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 这一现象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 根据所学知识, 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原因。 (3分) 并据此分析评价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2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世界科技中心的变化。 (3分) 并简析影响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 (4分)

(原创) 22.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重大科技成果有六万多项, 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美国、欧洲的一些航天专家和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摘编自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必修三

材料三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 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获“感动中国特别奖”。

《感动中国》给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 国为重, 家为轻;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披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评委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 副总设计师37岁, 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 为达到“精确变轨, 绕月飞行, 首飞成功, 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 他们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 集思广益开拓进取, 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支高度团结的队伍, 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 11月7日,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 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概括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6分)

(2) 根据材料三, 概述我国取得辉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6分)

(改编) 23. (15分) 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 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 妇女为就业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 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了各种职业所必需的才能。妇女参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 女权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大百科·女权运动》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 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统计:

请回答:

(1) 工业革命为什么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分)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说明工业革命是怎样逐步促进妇女解放的。 (4分)

(2) 据材料二、三, 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 (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分)

(原创) 24. (15分)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 甲组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3分)

(2) 乙组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4分)

(3) 丙组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 被称为“发明大王”。据说为了研制灯丝材料, 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 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 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 再将碳丝装进灯泡……终于成功了。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 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 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依据这一材料, 请你帮助丙组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4分)

(4) 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0分)

1.C 2.D 3.C 4.B 5.B 6.C 7.B 8.D 9.B 10.D 11.B 12.B 13.B 14.D 15.C 16.B 17.C 18.A 19.A 20.D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1) 现象:16世纪前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

(2) (1) 原因: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立法保护发明创造, 成立科技组织, 奖励科技人才。影响:政府重视有利于科技发展。

(3) 变化:世界科技中心16世纪前在中国, 工业革命后在英国, 二战后在美国。

共同因素:科技进步 (工业革命) 的推动;拥有相对发达的经济;政局相对稳定;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22. (1) 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世界领先;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原因:国家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科学工作者的爱国和奉献精神, 刻苦钻研, 不畏艰难, 科技创新。

23. (1) 原因:机器生产的出现和推广逐步解决了男女工人的体力差异问题。“解放”:使妇女从走出家庭, 获得工作权, 到获得受教育权, 再到逐步获得政治权利, 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2) 妇女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平等;参政议政。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3) 人性解放;政治民主;社会开放。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4. (1)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 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 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 执著的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学习的精神等。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时势变迁与现代人的古典诗词入史 篇11

大约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思想界的这个“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说此前的80年代是新启蒙的时代,强调打破封闭的国门、向世界看齐,那么90年代中期以后,则宣告了向中国文化传统回归的时代开始了。新儒学吃香,国学热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受到质疑,似乎中国现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乃至社会动荡,应当由新文化运动承担责任,而中国新诗达不到唐诗宋词的水平,又是胡适们搞的白话文运动惹的祸。循着这样的退回传统文化本位的思路,学术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许多问题进行了重新评价,有的可以说是陡然逆转的。像王富仁说的,在晚清文学与“五四”文学的关系上,一些学者认为依照晚清文学发展的自然趋势,中国文学会走向新生,因而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姿态是有问题的;鲁迅对晚清谴责小说的评价是不公正的,茅盾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批评也是过于武断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反对者林纾之间,我们对林纾抱有更多的同情,在“学衡派”与胡适们的冲突问题上,又有人认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学衡派”反而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而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则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产物,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句话,形势的发展似乎要通过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激进变革,把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拉回到中国固有传统的道路上去,按中国传统自然发展的思路和标准来重新审视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化变革和文学新变。

这样的时势变化,在上个世纪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以想象。它的要害,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放弃了从前的激进主义思维模式,不再把革命的那一套简单地搬用到和平建设的时代,即所谓“告别革命”,开始强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强调中国本位的立场。这,对外是为了抗衡西方话语霸权,对内是为了凝聚人心,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过以“改革”的旗帜取代“继续革命”的理论。并不是否定革命的历史,只是对革命历史进行了新的解释,并替革命的意义表达找到了一种能被现在民众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一般性地强调它代表了历史进步的趋势,认为它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体现民族的利益,而不再过分地渲染它的阶级对立的内容了。对革命的历史和意义进行这种新的解释,显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它的一个结果,就是使建立在革命合法性基础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遭遇了重大的挑战,开始要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的革命进行新的辩护。

挑战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把现代作家创作的古典诗词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理由是这些古诗词是现代人写的,虽然采取了古典的形式,但表达的却是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看起来是有道理的,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怎么可能不表现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呢?随便找一下,即可发现许多现代作家在创作现代的文学作品时,也常常写一些古典诗词,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这列举起来将会是一串长长的名单。我们在研究这些作家时,也时常引用他们的一些古典诗词来证明其作为现代人的理想和怀抱。写古典诗词最具影响力的是一些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都写得一手好诗词,而尤以毛泽东的成就为杰出。毛泽东以其诗人才能,气吞山河。雄视古今,写出了一个共产党领袖的阔大胸怀和非凡气势。虽然这些现代的诗人,都说过青年人不宜学写古体诗词,他们当然更不会主张要把这些今人写的古体诗词纳入现代文学史,但今天的学者似乎有理由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它们写进现代文学史。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已经发文章提出了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应该入史的问题,重要的学术会议上有德高望重的学者不断呼吁要把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纳入现代文学史,国家社科基金批准了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研究项目,如果反对古典诗词入史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者一辈的学者还在世,他们一定会惊讶于世事逆转的迅速,真可谓世事难料也。

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能不能研究?当然要研究。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能不能入史?我认为要慎重。中国现代文学是从语言形式到思想情感内容都革新了的文学,它与中国古代文学是不同的,两者各有自己的标准,不能互相错用。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是相对于整个古代文学而言的。它不是一个朝代的文学,而是相对于古代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它的根本点是现代性。这个现代性,不仅要表现在思想情感内容上,也必然地要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形式上。语言形式,不是纯粹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古典的形式是会限制现代人的思想情感表达的,它不能完全表达现代诗所能表达的内容,或者即使表达了,也难以达到现代诗所表达的那种效果。至于表达的艺术水平,也许现代诗比不上唐诗宋词,但那是两种标准,不能混为一谈。现代诗要完善,要提高艺术表现力,要吸收唐诗宋词的艺术营养,但不可能回到唐诗宋词的道路上去了。这是由现代普遍应用的白话语言所决定的,也是现代生活内容所决定的。现代人可以写古典诗词,但古典诗词的形式不能全面充分地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更确切地说,它不能取代现代诗的地位,代替现代诗来表达现代人所要表达的东西。

我们还应该看到,现代人写古典诗词,一般是写来明志的或用来唱和的,并没有发表的打算。这些诗人有很好的古典文学底子,当情动于中难以自抑时,按他们熟练掌握的那一套格律写出诗来,带有一点自娱或娱人的意味。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被古典的形式规范过的,是现代人的情感,但又符合古典的形式,因而不免带上了格律所铸成的类型化的色彩,与现代人所要求的彻底的个性化有了距离。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年轻人学写古体诗词。

主张把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写入文学史,本是出于一种好心,为的是拓展现代文学的学科领域,或者是为了倡导一种多元格局的文学史观,来保证现代人的多元的价值选择,这背后显然存在着一种基于历史经验教训而追求民主自由的良好意愿。但这些学人似乎太专注于他们要为其争取历史权利的这些现代的古典诗词本身了。似乎只要把这些古典诗词纳入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就做到了多元融合,实现了价值平等的理想,可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那就是即使把这些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纳入了现代文学史,那又怎么了?我不得不坦率地说破,那也仅仅是展现这种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死亡之旅,与这些学人坚持多元价值、为这些古典诗词争取平等地位的初衷相去太远了!原因很简单,新文学发生期的一些作家大多都能写古典诗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登上文坛的一些作家也有一些能写古典诗词,如果要把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纳入现代文学史,主要涉及的是这一批人。他们以后的作家呢?绝大多数都不会写古典诗词了,越往后会写的人越少,虽然不能说此后不再有会写古典诗词的诗人了,有个别专门的人才或许仍能写一手很漂亮的古典诗词,但那肯定是极个别的人,对整个文坛已经不会产生任何真正的影响了,而绝大多数的人,哪怕文化水平很高,是再不可能写中规中矩的古典诗词的。所以你要把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写进现代文学史,也只能写到上个世纪中叶登上文坛的那一代,再往后你想写也写不成,再想为古典诗词争取平等的地位,也无能为力了。这不是展现古典诗词这一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死亡又是什么?如果这样,再怎么坚持要把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纳入现代文学史,又有多大的意义?

时势是难以抗拒的。不过时势有它自己的规定性,如果我们利用而没有把握准确,虽然出于好心,到后来也可能事与愿违的。一代自有一代的文学,古典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辉煌的高峰,作为一种文体,它的退出当下文学史视野是一个历史的选择,本无遗憾,也不影响这种体裁在文学史上仍然活着。

现代变迁 篇12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 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 “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 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故事对当代有两点重要的启示:第一, 不要说爱情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崔护根本没有给时间考验爱情的机会, 而是让“桃花姑娘”在苦等、哭等中走向灭亡。反观当今中国社会的恋爱怪状, 其实是爱情价值观的退步。今天的人们应该主动把握和珍惜有缘之爱。第二, 目前陕西省对桃溪堡等历史文化名人遗迹景点的深度开发还远未达到。游客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是为了证实美好爱情的存在, 不是缘于内心的空虚。他们在具体物象中要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1]少年时的我多次在不同的地方读到此首唐诗, 只觉琅琅上口, 想必此诗不是出自风流倜傥的杜牧之手, 就是风华绝代的李白之作!查阅史料, 才了解到原来这首《题都城南庄》的作者写此诗时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曾经落第的柔弱书生。这是怎样一首诗?诗人当时怀有怎样的感情?诗中那位面如桃花的女子又是谁呢?诗文又呈现了怎样的文化意象呢?

笔者曾从物象与寓意之间的角度对长安桃溪堡“文化意象”进行分析[2], 本文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长安桃溪堡的旅游文化变迁, 探索其现代启示。

二、实地考察与文献解读

诗中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桃溪堡。桃溪堡在古之樊川, 樊川本是西汉开国元勋樊哙的封地, 并因此而得名。桃溪堡在樊川川道里, 北倚少陵原;前临河, 河为“八水绕长安”之一水, 夹樊川而立;东为少陵原;西为神禾原。樊川之南, 就是“太乙近天都”雄峻之终南山。唐代樊川有八大寺院 (兴教寺、观音寺、兴国寺、洪福寺、华严寺、禅经寺、牛头寺、法幢寺) , 闻名遐迩 (见表1) 。如今, 牛头寺等依然伫立于此。洪福寺、法幢寺等不存, 观音寺2008年开始重建。

桃溪堡周边寺院林立。樊川八大寺之首的兴教寺, 有玄奘和他两个弟子 (窥基、圆测) 的舍利塔, 距桃溪堡不足2公里。1953年, 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桃溪堡距东晋道安寺、唐观音寺等都不足2公里。

桃溪堡周边人文环境丰富优美。桃溪堡距杜公祠仅不足4公里, 距传说中的杜甫、杜牧故居则更近, 杜甫诗说“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3]。唐代人们常说“城南韦杜、离天尺五”, 唐时樊川杜曲一带是文人墨客居住或达官贵人安家治宅的风水宝地。

2008年深秋的一天下午, 笔者怀着一种对诗境的向往之情, 专程到西安南郊长安区, 车行樊川, 寻找桃溪堡。去之前, 我兜里揣着一本《唐诗三百首》, 反复默诵着《题都城南庄》的诗句。诗的前两句“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描述了两个一见钟情的男女互相倾慕但却欲言又止的美好情景;后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又传递给读者物是人非、怅然若失的遗憾之情。心中有爱未能说出口, 待到红颜不再, 爱却已成伤痛。

我站在桃溪堡的土地上, 浮想联翩。1200年前唐代某一个清明节, 博陵人崔护赴长安应考, 结果还未出, 一个人到都城南樊川游玩散心, 见到一所一亩大的庄园, 花木丛生, 静得像没有人。他口渴, 敲门很久, 才有一女子从门缝中窃看, 然后问:“谁呀?”崔护如实报上自己的姓名, 并结结巴巴地解释说:“鄙人游春一人行来, 因酒后口渴, 想向姑娘讨点水喝。”女子返回屋里, 端出一大碗水来, 开门放了靠椅, 让崔护坐下喝水。而她自己则靠着小桃树的横枝痴痴站立。女子看到面前俊朗高大、眉目清秀的崔护, 似乎对其产生爱慕情意, 遂暗送秋波。崔护看着眼前这位姿态妩媚、灿若桃花、美艳无比的妙龄女子, 顿时也春心荡漾, 用话来挑逗她, 她害羞不敢回答, 只对眼前这个陌生人凝视了好久。一男一女, 眉目传情, 心中都对对方生出无限爱意, 都暗地倾心意欲托付终身。但崔护只是从外地赴长安应考的书生, 人生地不熟, 天色将晚, 崔护欲爱不能, 也只能起身告辞。桃花姑娘也不便挽留, 送郎到门口, 似有无限深情地回身进去, 崔护也边走边回视。等到第二年他再度应试长安, 又是一个清明时日, 崔护忽然想起那一面桃红柳绿, 对“桃花姑娘”的爱恋之情如波涛汹涌的渭河之水早已无法克制, 不能自已。于是他就鼓起勇气径直去樊川寻找梦中的心爱之人, 然而, 只见那个村落, 那座老屋, 门墙依旧, 而门已关锁, 一切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于是他怅然而叹, 在左门扇上题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崔护到他处做官, 这一水之缘, 竟成永别。曾经偶遇的两人擦肩而过, 人生直线再未相交。

观当时那个年代, 当时那种历史地理条件, 男女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 但也令人生出无限的怅惘, 郎才女貌又情投意合, 好一对才子佳人的悲剧啊!

后来这则“人面桃花”故事记录在唐朝人孟的《本事诗·情感》里。

博陵崔护, 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 举进士下第。清明日, 独游都城南, 得居人庄。一亩之宫, 而花木丛萃, 寂若无人。叩门久之, 有女子自门隙窥之, 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 曰:“寻春独行, 酒渴求饮。”女入, 以杯水至, 开门设床, 命坐, 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而意属殊厚, 妖姿媚态, 绰有馀妍。崔以言挑之, 不对, 目注者久之。崔辞去, 送至门, 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 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 忽思之, 情不可抑, 径往寻之, 门墙如故, 而已锁扃之, 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 偶至都城南, 复往寻之, 闻其中有哭声, 扣门问之, 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怛, 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 未适人, 自去年以来, 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 及归, 见左扉有字, 读之, 入门而病, 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 此女所以不嫁者, 将求君子以托吾身, 今不幸而殒, 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 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 枕其股, 哭而祝曰:“某在斯, 某在斯。”须臾开目, 半日复活。老父大喜, 遂以女归之。[4]

这篇唐人的记录表达了强烈而细腻的感情, 尤其文末一句“某在斯, 某在斯”, 情之浓、心之痛, 震撼人心, 令人几欲落泪。崔护那日分别, 二人又怎能想到, 这一别, 竟是永别!笔者在实地考察时推测, 这份记事, 尽管与真实情节有所出入, 但是作为文献解读, 还是想复现了书生当时的复杂心理过程和细节。

三、宋代至今的旅游文化变迁

自宋迄今, 这则诗文历代为人们传颂, 并且衍生了重要的旅游文化变迁。

(一) 宋代-清

宋代《太平广记》“卷第六十三·女仙八·崔书生”又一次收录和转载了这则唐朝故事。北宋柳永读到那段历史, 则借用了这个成语写成《满朝欢》里的名句:“人面桃花, 未知何处, 但掩朱扉悄悄”。

宋、金、元时期, 以桃花姑娘为题材的作品, 比如宋官本杂剧段数有《崔护六么》、《崔护逍遥乐》 (见周密《武林旧事》) , 戏文有《崔护觅水》 (见《宦门子弟错立身》) , 话本有《崔护觅水》 (见罗烨《醉翁谈录》) , 诸宫调有《崔护渴浆》 (见《董解元西厢记》) , 元杂剧有白朴和尚仲贤的同名杂剧《崔护渴浆》 (见钟嗣成《录鬼簿》) , 等等, 今不得见[5]。

到明代出现三态:金怀玉的传奇《崔护记》、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瞿佑的《渭塘奇遇记》和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崔护记》夤缘扩张本事, 演绎封建伦理道德;《桃花人面》严守本事规模, 赞美纯洁真挚的爱情;《渭塘奇遇记》和《金明池》继承本事内核, 肯定人性中自然的情欲。可谓一源而三流, 一花而三态, 从中可见明代理学及其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6]。

明清时期, 这种人面桃花热亦未消歇, 仅传奇就有《题门记》、《登楼记》、金怀玉之《桃花记》、王澹之《双合记》、杨之炯之《玉柞记》等几种;杂剧也有凌初之《颠倒因缘》、舒位之《人面桃花》。以上这些剧本均已失传 (仅个别剧本存有残曲) 。流传下来的, 只有明代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和清代曹锡赫的杂剧《桃花吟》, 以及无名氏的华剧《金碗钗》。

就明清时期此类题材的戏曲创作而言, 则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谨守《本事诗》规模, 情节简单, 重点突出, 注重人物心理刻画, 但有单薄之嫌;一是增添人物事件, 内容繁复, 排场热闲, 但却愈来愈远离人面桃花故事的重心, 甚至喧宾夺主[7]。明、清之时, 关中颓废, 这里是地方文人墨客、达官贵戚把酒赏春游览和吟诗作乐的好地方。

清代朱枫游桃溪村写下诗文《游杜曲李氏桃溪村》:“高下悬崖寺, 萦纡乱水滩。疏钟云共远, 积雪暮增寒。二寸鱼偏美, 三蕉酒自宽。川原饶野色, 带月倚门看。”从朱枫的诗文看, 虽然没有写人面桃花之事, 但可以肯定他写的确实是现在的桃溪堡, 为什么说他当时写的是桃溪村而不是桃溪堡呢?这是因为在此以前还没有建“城墙”, 而以此诗可以为桃溪堡划分出建堡的年代。朱枫是浙江杭州人, 清贡生, 1751—1761年在关中停留十年, 有诗文传世。另外, 修建桃溪堡城墙、城门楼、城河、民宅及引终南山七十二峪之大峪口河水到桃溪堡长达10公里的人工渠 (当地人称官渠) 和沿途建造的水碾磨房。修建这一切,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关于这一点可能有更重要的文史价值。

(二) 民国-近现代

近现代以来, 文人骚客努力地将《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及有关的故事情节改编为《人面桃花》歌曲、评剧、京剧、昆曲、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如果翻开中国音乐史, 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上海的女歌手黎明晖就以《人面桃花》等流行歌曲风行黄浦江畔。

抗日战争时期, 欧阳予倩先生应广西桂剧改进会会长马君武博士的邀请, 带着夫人刘润秋、女儿欧阳敬如, 从当时被称为孤岛的上海来到桂林, 从事桂剧改革。后来, 马君武去广西大学当校长, 桂剧改进会会长的职务由欧阳老师接任, 他对桂剧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导演的桂剧《人面桃花》则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名篇[8]。

1956年10月, 中国文联特地安排周作人等到各地参观学习访问。他“在西安的桃溪堡村, 一边走一边与农民交谈, 询问生产、生活情况, 兴趣很浓”。他告诉随行的佟韦:“听说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如今这里生产好了, 百姓安居乐业, 是我未曾料到的”[9]。当时之所以选中桃溪堡作为参观地, 一来当然是因为该村的农业发展较好一些, 可以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二则由于桃溪堡是一个极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子, 而且, 桃溪堡所在的樊川一带, 景致优美。

《创业史》作者柳青1952-1967年在长安时候写下一首诗:“少陵原下古车马, 桃溪堡外树枝花。戎装高桂硝烟散, 曲江池畔笑晚霞。黄发垂髫陶子事, 霓裳羽衣堪浮夸。你我一笑煮黄酒, 千年风流指下滑。”诗中那种尽数少陵原下往事, 笑谈千年风流的气概迄今多次读来令人十分感动。

时光再回到20世纪60年代春的某一天。我国著名的大戏剧家田汉游览关中长安桃溪堡, 适逢春雨霏霏, 霪雨丝丝, 一位少女身依银锄避雨屋檐下。一种唐诗中独有的意境映入眼帘, 他触景生情, 诗兴大发, 脱口而出:“这是现代的桃小春吧!”并欣然赋诗:“犹忆倚锄人似玉, 一天风雨过樊川……”

陕西已故画家方济众先生生前所画“偶过桃溪堡”, (1963年3月) 画面优美, 在当代书画市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9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 陈蝶衣词、姚敏曲的《人面桃花》伴随着我国台湾女星邓丽君北进大陆, 曾经被打进冷宫称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的“邓丽君歌声”迅速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被禁锢了几十年之后的桃溪堡平常人家突然发现, 原来我们这片黄土地上还曾发生过如此动人心弦和凄厉委婉的爱情故事。

20世纪90年代之后, 格非写出了《人面桃花》——这部被誉为他的先锋文学转向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 展现了他在新世纪历史文化语境下对革命、性、乌托邦的新思考。《人面桃花》以悬疑解疑的结构方式、错位的爱情叙述和乌托邦理念, 阐述了格非对人类内在精神的可贵追寻以及追寻所具有的精神高度、困惑与局限[10]。《人面桃花》是一次“带着先锋向传统的回归”, 在充满诗意的唯美中,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温婉细腻的背后, 呈现的是一种历史与生命无尽纠缠与胶着的状态, 是格非有意识或无意识历史哲学和历史诗学的体现[11]。正如书名所具有的那股浓浓的诗意一样, 《人面桃花》是一部如诗的作品。它具有诗的跳跃、诗的清幽、诗的神秘、诗的哀愁。它以诗的笔致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人性以及人类梦想的思考, 召唤我们去追寻、重拾那些曾经拥有却正在逝去的梦想[12]。格非更多地得益于古典文学的滋养, 在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人面桃花》以一种别致的方式回望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 如同一个桃花女子的人生浮梦, 隐喻一个世界大同的乌托邦梦想的缘起缘灭, 回荡着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恒久怅惘, 可称得上是“当代作家逼近经典的有效标志”。

桃溪堡这个普通的村子, 已经和历史上经久不息的爱情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都市人盘点桃溪堡为“陕西七大爱情传说”胜地之一[13]。到1990年代, 台湾一电影机构到此采景, 选中此地, 完成了《桃花姑娘》、《人面桃花》、《王宝钏》等一度风靡华人世界的电影作品。西安金麒麟旅游服务公司和桃溪堡村合作, 合股在桃溪堡南面投资修建了一个占地数十亩的桃花园。桃园里面依照“题都城南庄”之意境, 修筑了茅庵草舍, 小桥流水, 还修有桃花姑娘的坟冢, 桃李掩映, 景色别致。

华阴市老腔艺术保护中心2001年成立后, 经典的情景老腔剧目就有《人面桃花》。几个关中老汉和妇女, 几把板胡、几条板凳、几只唢呐、几个简单的道具, 用皮影做配乐, 在他们的嘶喊声中歇斯底里地诠释着黄土地上的千年桃花爱情。

(三) 小结

今天“人面桃花”这个成语和唐诗《题都城南庄》妇孺皆知, 为国人所传诵。寓意不论怎么变, 怎么加工和诠释, 我们都需要在这些历经王朝更迭而嬗变的文本里反思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个不变的物象本源。

四、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故事的现代启示

第一, 不要说爱情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而是崔护根本没有给时间考验爱情的机会, 是让“桃花姑娘”在苦等、哭等中走向灭亡。反观当今中国社会的恋爱怪状, 其实是爱情价值观的退步。今天的人们自由恋爱期间应该主动把握和珍惜有缘之爱。

在那个通讯完全不发达的年代, 女方没有留下男方的一点儿线索, 男方甚至也没有给女方一个承诺。何况在封建社会, 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未结婚时是父为女纲, 结了婚便是夫为妻纲。“桃花姑娘”是被动的, 是无奈的。也许在刚分别一两个月时还在坚守, 等着崔护上门提亲, 四个月、五个月, 七个月、八个月, 思念之情未减, 但心却愈冷了, 也许等不到崔护上门便要遂父愿匆匆嫁人;也许等到心灰意冷, 随家人迁至他处, 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或者“桃花姑娘”在违背父亲的意愿中, 苦苦地等待一见钟情的初恋书生, 情不能自已, 不到一年, 竟香消玉殒!这是何等的绝望!

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一则报道:张国荣曾与梅艳芳约定, 等他们都到四十岁时, 她未嫁, 他未娶, 他们就在一起。但是哥哥在2003年4月1日坠楼, 巨星陨落, 梅艳芳在同年12月30日肺功能衰竭病逝。那年, 她刚好40岁。时间不等人, 你未娶我未嫁时, 干什么去了?到头来是追悔莫及。

俗话说缘分是天注定, 前世几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重拾爱的机会稍纵即逝, 悄悄溜走, 可悲, 可叹!今生二人将缘分耗尽, 如两条平行线般背道而驰, 渐行渐远。现如今, 在这个提倡自由恋爱的时代, 人面桃花的爱情寓意也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自由便是脱离“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当众人在寻访桃溪堡桃花园时, 想必也一定是带着对美好恋情的向往之情去的, 有樊川桃花园假托的桃花姑娘的坟冢上多情青年给她墓碑前赠送的桃花为证。希望多情的男子们在追逐爱情的道路上要把握机会, 纵然代表爱情娇滴滴的桃花渐渐被热情似火但有些艳俗的玫瑰代替, 纵然人们的思想没有千百年前古人单纯, 但是相信还是可以从万花丛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朵。如果不紧紧抓住上天赏赐的缘分, 那只能像崔护那样, 空悲切, 抱着回忆过着缺失的余下岁月, 并且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可挽回的悲剧!

崔护与“桃花姑娘”的恋情从古至今如此让人向往, 如此纯洁, 他二人有一个很美好的开始, 但是也只有一个开始, 后期却预示着一个悲剧的结束。长安桃溪堡的古代爱情故事纵然凄美, 还是以纯粹的自由爱情为主线的, 然而在当今社会自由的爱情似乎都沦为“配菜”, 人们往往颂扬和渴望古典的爱情。当今社会, 恋爱是自由了, 婚姻是自由了, 但充斥了太多的欲望、学历、金钱、社会地位等因素。近日在全国各台热播的各类相亲节目中, 总能看到女方把各种各样的物质因素作为婚姻爱情的生活考量, 主持人、男、女三方唇枪舌战, 总离不开一个现实问题。其中一档节目中出现这样常见的一幕:女方提问环节开始, 第一句话竟都是问男方:“有房么?有车么?”众所周知, 现代“好男人”四大标准:“有房有车, 父母双亡”。可笑么?可悲!某女嘉宾甚至大言不惭地发表:“宁愿坐在宝马里哭, 也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拜金言论。诚然, 这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恋爱现状, 其实应该叫“怪状”!拿今天的爱情怪状和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来对比, 当今社会的恋爱观是不是退步了呢?!这一点值得学术界深思。

第二, 目前陕西省对桃溪堡等历史文化名人遗迹点的深度开发还远未达到。今之游客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是为了证实美好爱情的存在, 不是内心的空虚。他们在具体物象中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

游客为什么要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他们寻找的到底是什么?考察的当日, 我在桃溪堡苦苦寻觅着, 秋日的斜阳残照着关中大地, 南边的终南山倒映在河中。农民们延续着千年的农作传统, 正在深耕土地, 晒上个把月, 准备深秋种小麦。

整个桃溪堡围上青砖寨墙, 大约有八九米高, 厚度足有两三米, 像城墙一样, 将桃溪堡村紧紧地包在里面, 让人觉得很神秘。桃溪堡周边的长安区农村, 陆续盖了很多新房, 典型的关中地区农村水泥房, 红砖砌就, 顶部水泥板, 有些散乱。现该村一百来户、三四百口人,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去西安或者别的大城市打工, 有些就在长安区打工, 白天工作, 晚上回家。桃溪堡作为一个唐代遗留至今的千年古村落, 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记忆, 是盛唐历史的再现。然而, 今日穿行其中, 明显感觉整个村子对旅游社区参与能力还是不强。对此, 陕西的一些新闻媒体以记者调查、群众意见等方式进行报道, 还采访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专家, 让大家一起为陕西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开发献计献策。所以岳红记疾呼应该扩大对陕西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进行深度报道[14]。桃溪堡北侧有一段小小的残存的黄土夯实过的城墙, 看上去只是一点点并不规整的土垛而已, 带着鲜明的被常年的西北风雨侵蚀过的痕迹。2011年长安拟计划投资2亿元重修人面桃花苑, 相信不久的将来桃溪堡及周边的旅游开发会有更大改进。

现在那些位于长安中路旅游带上拍完影视之后留下的孤零景观, 竟然成为外地游客游览樊川风景、凭吊一个不知名桃花女子的景点。当然, 桃花园也是西安市民一日游或者周末环城游憩带上一个采摘踏青的好去处。

今之游客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是为了证实美好爱情的存在, 不是内心的空虚。从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人们旅游应是属于社会交往层次, 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 向社会寻求的需求。社会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 当人们在人类社会中找寻不到慰藉内心的事物时便转向自然社会。这不是空虚, 而是希望从自然社会中寻求能与心灵达到共鸣的事物。心中有爱, 从而去桃溪堡寻找曾经的美好爱情, 是对自己的内心的安抚。

很遗憾, 我没有在桃溪堡找到一位如梦中所见、穿着红衣、掩门而笑、招呼我喝水看花的漂亮姑娘!生命是人面桃花的烂漫, 还是杳如黄鹤的惆怅?踏访归来, 再读此诗, 读着读着, 心中不免积郁一种惆怅, 但心底却萌生出一种对书生、桃花姑娘一见钟情的相信与期待。

上一篇:稳压器安全阀下一篇:医院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