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变迁

2024-08-19

传播与变迁(共8篇)

传播与变迁 篇1

沧海桑田, 物竞天择, 时过境迁中, 人类社会随之诞生并不断变迁。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变迁是多重因素的复合结果, 文明的诞生, 权力的更迭, 科技的发展, 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股合力, 推动人类社会的变迁。对于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各领域的学者各执己见。多伦多学派学者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则认为, 是不同时期的传媒工具, 促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 媒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作为媒介决定论的鼻祖, 伊尼斯以传播媒介为轴心, 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维度, 考察了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伊尼斯把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文明、中世纪与启蒙时代的兴替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技术形态联系在一起, 这一观点与人们惯常的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来解释历史的发展相比, 显得十分独特 (2) 。

作为伊尼斯思想的传承者, 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思想是, 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来看, 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人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内容, 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3) 。

2 语言:人类传播史的钥匙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人类的诞生开启了地球的新纪元, 人类的声音打破了自然界的沉寂, 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一步。在原始社会中, 语言作为人类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传播手段, 成为开启人类传播史的钥匙。因为语言的诞生, 人类得以在互相的交流中明确对方的意图, 语言的逻辑性推动了人类智力的发展, 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逐渐催生出诗歌和乐曲, 语言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让人类产生思想,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的开端。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 一直到文字的出现 (4) 。人类语言虽然完成了人类信息体内化到体外化的突破性进展, 但口语传播存在转瞬即逝、只能依靠人脑储存信息、只能近距离传播等巨大的局限性。伴随不断突破自身局限, 人类创造了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若说语言使人类彻底与动物区隔开来, 那么文字的诞生则促使人类进入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传播克服了口语传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不再依赖容易误传的传说或神话, 而有了确切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 文字传播: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传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陆续问世, 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是古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趋于成熟的标志。回顾我国封建社会, 唐中叶以后的“进奏院状”, 宋代的邸报, 清代的京报, 都是以文字推动了信息的上传下达, 完善了国家权力机构中的传播体制, 成为一种媒介形式而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人们用文字记录历史、记录科学, 以文字为载体的诗书画卷, 使圣贤的思想广为传播, 开卷益智,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史。

文字传播时代虽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但略微高昂的生产和传播成本也容易造成“洛阳纸贵”的传播障碍。我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开启了印刷传播的可能性, 节约了书籍的复制成本, 德国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更加低廉便宜, 真正开启了印刷传播的时代。印刷事业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书籍的造价, 使书本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催生了报业的发展, 使传播从小众走向大众, 开启了大众传播的新纪元。

近代报刊因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诞生于德国, 逐渐从书籍中脱离开来, 成为以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为主的传播媒介, 历经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代、独立报刊时代, 随着社会发展催生了廉价报纸。因廉价报纸的价格低廉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由此到来。如今人们不会在乎1835年第二期《太阳报》记载了哪些新闻, 但是报纸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空前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使信息在社会中流通, 以文化教化受众, 以思想点醒受众, 催生了公共领域的发展, 带动了民间知识的传递, 报纸这种传播工具本身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讯息。

在报纸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在蓬勃的方展中方兴未艾之时, 电子媒介在技术的革新中随之诞生。1838年, 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 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此后, 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 形成了巨大的通信网络。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 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讯手段, 而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 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5) 。电报技术的发明与大量应用提高了人类信息通讯的时效性, 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军事领域, 技术的发展再次推进了社会的变革。

4 电子媒介时代诞生与发展

若说19世纪是电子媒介时代的萌芽时期, 到了20世纪, 电子媒介则真正走向成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影、广播和电视逐渐诞生, 并迅速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 进而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世纪也是传媒发展的划时代时期, 尤其是电视的发展与普及, 彻底颠覆了人类社会漫长发展中形成的既定秩序。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就把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 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 (6) 。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曾经这样描述了电视所带来的宏大的社会景观:“电视的经济力量是惊人的, 它对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如此。从50年代起, 电视由于报道新闻事件而拥有大量观众。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职时, 约有6 000万人看到了他。……1962年, 约翰·格伦的第一次环绕地球轨道飞行吸引了1.35亿人凑近电视观看。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传来时, 纽约市电视观众从该市人口的30%激增到了70%, 而在全国为之默哀的葬礼举行的几分钟里, 观众达到了93%。1969年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 实况转播被发回到地球上时, 有1.25亿人收看了这一广播, 据估计, 由卫星网带给全世界各地的观众有5亿人 (7) 。

在电视出现以前, 从来没有哪种媒介形式可以如同电视一般, 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空前的影响。电视对于受众的吸引力主要源于它的媒介特性, 电视是人类众多感官的延伸, 通过影像、字幕、音声、画面与特效等多方面传递讯息, 给受众以强烈目击感、现场感, 使受众仿佛身临其境。电视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 同时可以提供给受众丰富多彩的娱乐和文化生活。电视的普及使人们每天的媒体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分钟提高到了每天几小时, 而且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学者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 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 的判断, 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 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8) ;同一时期, 美国学者蒂奇诺在研究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芝麻街》对贫富儿童的影响中发现,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电视并没有缩小社会贫富阶级间的知识差距, 反而使“知沟”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更有学者指出, 伴随着电视成长的一代人更容易产生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体依存症, 即“电视人”为被电视的感官刺激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注重感觉而缺少理性与逻辑, “容器人”在电视的影响中内心世界类似于“罐状”的容器, 孤立而封闭。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中提出, 电视打破了儿童与成人的边界, 带走童真的同时也使成人的言行趋于幼稚, 同时电视作为一种环境结构, 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 我们思考、感知、讨论和表现身边的世界时, 不是站在传播媒介之外, 而是处在传播媒介的符号结构之中。 (9)

电视主导世界的几十年中, 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深刻加快了人类社会变革的步伐, 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电视本身首先是一种传播工具, 本身不必然导致“社会之善”, 或者“社会之恶”, 只是由人类发明创造, 并由人类主宰其用途的传播工具。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态特性, 但媒介技术本身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充足的前进动力。

5 互联网媒体的腾飞

人类的智慧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媒工具的更迭也不会因电视媒体的空前辉煌而停下脚步。电视媒体的发展尚未停止, 互联网就从“润物细无声”的科技进步中诞生, 如今已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汹涌的信息量与互联程度的加深, “内爆”使差异消失, 国界消失, 全世界在真正意义上联结成为“地球村”。互联网1.0时代, 是门户网站的全盛时期, 互联网的用户第一次品尝到自主选择媒体信息的喜悦, 而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受众。从门户到搜索引擎, 信息的流通空前透明, 用户从互联网上实现了“想要什么有什么”的媒体夙愿, 但庞杂的海量信息同时对用户充斥着迷惑, 互联网的公信度永远掺杂着真假难辨的质疑。直到2002年非典在中国肆虐, 传统媒体的集体失声意外赋予了互联网媒体渴求已久的社会公信力。互联网媒体本来就拥有信息快速传递、用户自主选择信息、海量信息等天然优势, 加之社会公信力不断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的偏移, 互联网媒体如虎添翼, 真正实现了在传媒史上地位的腾飞。

在互联网2.0时代, 技术的发展真正达成了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双向传播。博客、社区、贴吧、空间陆续为大众所追捧, 用户从单纯的受众转而成为信息的生产者, 从而一跃成为传媒工具的主人。百年间的知识分子与革命家追求的“传播权”“知晓权”“媒体接近权”突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了普通用户的手上, 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地位黯然失色。

在互联网3.0时代, 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变迁。随着在线支付和物流的成熟, 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商品的价格空前程度的透明, 线下购物向线上购物的用户迁徙已经无可逆转;随着宽带的发展, 在线视频网站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用户不再死守在电视机前, 忍受漫长的广告, 苦苦寻觅心仪的电视节目, 不再为错过节目时间而懊恼。此时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媒工具, 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成为人类大脑的体外延伸, 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类的基因中,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牢靠地捆绑在了一起。

自2010年起, 微博的喷井式发展更是打开了互联网发展的新纪元。微博的传播方式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中, 用户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与亲友深入互联, 可以与以往无法触及的偶像互动, 可以体验信息的快速流通, 可以参与各式各样新颖的活动……微博的意义也不仅限于此, 一个可以让人们畅所欲言的平台真正赋予了其用户摇旗呐喊的权利。在这个平台上, 公知可以表达思想, 行动者可以集结同伴, 受害者可以呼吁救援, 政府可以与民众对话, 民众可以集结倒逼政策的改变。在微博的蓬勃发展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是无法分割的, 但技术赋权下为个体组织赋权到社会赋权提供了可能, 关键问题已然是个人如何实现自我救赎与赋权。

近年来, 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互联网用户几乎已经完整的迁移到移动互联网, 非传统互联网用户也在社会的洪流中卷入移动互联网之中。APP (Application) , 代表着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时代的区隔。互联网的入口之争由来已久, 从传统的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 从社会化媒体到APP, 不同的入口模式代表着不同时代用户的核心诉求。用户可以筛选符合自身的需求与爱好的APP, 将手机真正打造成一个定制化的媒介平台与生活工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信息与互联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微信的广泛应用, 使信息的随时沟通与分享成为可能, 同时也模糊了私人空间的边界;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交通工具, 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手机地图导航的高度智能化, 使出行路线更加精准;线上支付的便捷, 使用户脱离了现金的束缚;移动端电子商务使购物变得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视频与音乐则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O2O的发展将用户与这个世界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更是人们与世界相连接的钥匙。人们身处在世界中, 却需要使用智能手机与世界深度互联。

6 结语

纵观人类传媒技术发展的史册,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带来的都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呈几何倍数的提升。而社会发展的背后, 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诚然传播工具的更迭深刻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归根究底无论哪种传播工具站在历史舞台上时, 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操控传播。科学技术、传播工具、人类社会、国家机器, 正如环环相扣的锁链,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互相拉动前行。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新闻传播视野中的媒体形态变迁 篇2

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

经历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文本已经成为新闻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商业气息更加明显,固有的新闻价值在逐渐缺失。随着媒体产业的不断变革,数字信息技术的提高,实现了新闻文本向新闻信息资源的转变保留了原有的新闻价值,并且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新闻价值得到更完整的体现。相对于其他信息资源来说,新闻信息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美国学者马丁曾说过“一家报纸的历史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工具,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挖掘,凸显出新闻价值凭证,进而引导公众舆论导向。

从形式特征上来看,新闻信息资源都是不同时期对真实历史标记的保留,能客观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媒体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见证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人民日报社保存的对国家领导人亲笔修改的校样为例,以历史的角度来说,其新闻价值不可估量,同时也为媒体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字化传播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来看,新闻传播是对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真实记录与客观反应,也是对历史事件的鲜活描述,有加强媒体新闻报道功能和提升行业情报的竞争力。新闻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源,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情报动态,具有丰富性、系统性和广泛性。新闻信息的丰富知识价值促使其在媒体资源传播中立于不败之地,公众可以通过媒体传播了解各类时政新闻,吸取大量的知识营养,进而对产生的问题作出判断。因此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公众舆论,改变了其最初价值取向,引导其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价值。同时,新闻信息资源还具有强烈的经济价值,公众通过对新闻动态和时代性的分析,掌握市场行情、经济政策及商品信息,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生产要素和技术的最佳组合,实现产业创造过程中的革新,达到效率与效能的合并。因此,新闻信息资源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价值体系,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挖掘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宽阔的视野,既能帮助公众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也为媒体的数字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传播中不同阶段的媒介形态

1.报刊业的发展

我国的报刊产业逐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下期,以《循环日报》、《昭文新报》、《汇报》等报刊的创刊为临界点,此后,报刊业得到迅速发展。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以宣传改良思想得到重视,对推动变法进程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时期,突出的报刊当属《民报》,该报刊是以政治批判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并首次公开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推动革命的历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而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发挥着引导舆论、启蒙大众思想的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报刊业以政治报刊为主,如《新华日报》、《红色中华》等是推动抗日进程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我党沟通外界的重要窗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作为我党的主要宣传载体,获得大量读者的喜爱,对于新闻事件迅速有效的做出反应,准确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是人民日报的办报特色之一,承担着传达中央信息和新闻动态的重要使命,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报刊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刊物种类及报纸总数急剧增加。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推动了媒体产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电视产业也迅速扩张,传统报刊业应积极改良,把媒体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用為发展目标。

2.电视产业的发展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试播,而后被改为中央电视台,随后各地也纷纷成立了地方性的电视台。中国的电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电视产业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样化;第二、电视逐渐普及开来。各种新闻类、体育类信息得以更广泛的传播,这种集声音与影像于一体的媒体技术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当时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电视新闻传播的实时性也更方便群众了解新闻信息,而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推动了不同媒体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变革。

3.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

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来说,互联网更加主动便捷,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实现新闻信息的双向传输和交流互动。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呈跳跃式进程,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网络新闻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界限,人们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彼此信息交流,并就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展开讨论,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快捷途径。网络信息的传播还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人们可以不受政府和管理机构的限制,随时随地发布新闻信息,起到新闻监督的作用。网民信息及时的更新保证了新闻信息传播的畅通,同时也降低了媒体运营成本,而滚动播出的优势更是克服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劣势。美国丹佛Paragon研究公司对新媒体的一项研究表明,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传统媒体中“抢占”了大量读者的注意力。他们在对400个家庭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6%的人经常到新闻网站看新闻,而且有13%的人因为网上可以读到各种类型的新闻而退掉报纸的订阅。另外还有11%说也要退掉报纸,其原因是网上可以读到一样的新闻。根据美国Pew新闻媒体调查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目前至少每周上网阅读一次新闻,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为五分之一。15%的受访者每天都上网阅读新闻,这一比例是两年前的三倍。互联网提供新闻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已经使得很多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尤其是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网络媒体抢占新闻资源的意识尤为明显,加之网民的微博参与,使传统媒体更是相形见绌。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发展

网络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传播产生了冲击,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逐步加快了自身的革新进程,将触角深入到了网络多媒体领域。

1.新闻信息采编流程的转变

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要求媒体播报必须具有即时性,网络的即时性是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技术的支持使得一线记者和新闻编辑能够实现互动,通过网络采编与手机信息的链接,可以实现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传送,记者在新闻报道现场就可以将新闻事件通过技术手段发至网站编辑,实现新闻报道的同步更新,该种新闻信息发布渠道打破了传统报纸发布的局限性。

手机网络的扩张推动了媒介融合的发展,通过手机报的订阅,人们可以随时了解相关新闻资讯,相较于手机来说,计算机携带不方便,两种媒体的结合更加方便人们了解新闻信息。与此同时,二者的融合也催生了公众新闻发布者的角色,广大公众可以通过手机平台随时发布身边的新闻信息,并为公众提供完整的视频素材,促进新闻信息的及时快速传播。

2.新闻信息的多媒体拓展

传统报纸媒体的新闻信息发布由于受印刷成本和篇幅的限制,内容往往被压缩在采编后台,造成了信息资源传达的不完整,其文字为主的形式及固定的版面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需求,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在网络中阅读新闻信息。媒体的变化决定新闻信息传播形态的转变,因此,传统媒体要积极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在战略层面加强媒体间的合作,促进数字信息化的转型,发挥传统媒体新闻创作的优势,借助网络先进功能扩大影响,吸引潜在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播媒体可以通过短信进行信息采集,与广播听众以及网络之间进行新闻信息订阅,实现全方位的融合趋势。

3.新闻选择的网络化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选择更加多样化,从新闻选择层面看不同媒体的报道,即时性和重要性被放在了首位,而新闻的完整性也不再为人所关注。受众选择媒体,媒体选择信息,于是众多的零散新闻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网站新闻版面的首页。在媒体效仿的时代,这样的头条也被大肆宣传,成为电视媒体的主打,报纸媒体的大篇幅新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传统新闻的严密性、深度挖掘和逻辑思维被忽略了,一些看似庸俗的花边新闻被网站宣传成重点,而重要的新闻事件却被一掠而过。媒体融合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新闻信息的发布也更加关注受众的兴趣和新闻事件的贴近性及重要性。报纸媒体作为我党成立时期的重要宣传工具,因此常常被认为是传统的,带有严肃色彩的媒介传播平台,所以报纸媒体的版面和头条通常也多被重大新闻事件和党内政策所占据,地方性的党报也是如此。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工具,其发展还不够完善,信息发布者呈多元化趋势,对新闻的敏感度远不如传统的报纸媒体,因此加强二者的结合,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重要新闻的漏报,引领人们对重大新闻及话题的关注。

4.新闻事件的交互性增强

传统媒体通过信件或者电话等形式与读者实现互动,在网络扩张的今天,信息的互动更加便捷,報纸网站也担负起议程设置的重任。很多重大新闻事件作为单独的新闻内容经过报纸发布后并不能引起人们的社会关注,而一旦通过网络途径发散扩展后,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站实现议程设置,以社区的形式表现出来,热点新闻通过互动交流一方面促进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受众的新闻阅读兴趣,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同时彰显媒体传播的价值属性。

媒体形态虽然在不断地变化和整合,但是新闻信息作为人们重要的信息资源需求会长久存在,变化的只是形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理解受众的不同需求,针对媒体发展制作相应的新闻作品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进而推动新闻传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认识媒体特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采编队伍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则是新闻报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龚德才.中国新闻事业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毕娟.预见性新闻:媒体“内容为王”时代的绝对优势竞争力[J].西昌学院学报,2005(04).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J].现代传播,2000,(6):19.

[7]符福渊.《“互联网之父”并不富有》,载《环球时报》2000年10月31日.

| 作者单位:沁阳市第十三中学

论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变迁 篇3

一、传统的民歌传承、传播方式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的创作者和创作的年月一般是不确定的,就算是有确定的作者和确切的创作时间,那么这种创作本身也是自发的,无特定意识的,与专业音乐作曲家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民歌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又历经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集体筛选、加工和润色,因此它又成为了一首集体创作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民歌中的精品,它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最深刻的情感体验。

民歌的创作主要是一种即兴、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流传方式也主要采用的是口耳相传的方式。民间歌曲的创作者多半未经过专门的音乐训练。因此,他们传承民歌的主要方式就是直接演唱,唱者教一句,听者就学一句,在反复的演唱中使得歌曲得以传承下去,通常的情况是长辈教给晚辈。

民歌的教唱许多时候并不是专门进行的,它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传授给了下一辈,比如,母亲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常常会哼唱摇篮曲,她并没有刻意地传授给孩子这些歌曲,但是孩子伴着歌声睡着的同时,这些优美的旋律也潜移默化地印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里。再比如,集体的劳作中,人们常常要演唱劳动号子,伴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动,人们也就自然学会了这些歌调。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民歌的研习是一种很正式的行为,比如我国的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女儿出嫁必要演唱哭嫁歌曲,哭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爹娘、哭姐妹,骂媒人等等,土家族人视哭嫁歌唱得好坏、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女子是否贤德,因此哭嫁歌的学习就是当地女孩儿的必修课,女孩子从十一二岁起就随母亲或亲属学唱哭嫁歌,这种学习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因为如果学不好,等出嫁那天就会被人笑话,甚至会被人认为是不够贤德的女子。

一首优秀的民歌从在一个地方产生和流传,到流布到许多地区,被各地区人们广为传唱,其间经历了一个传播的过程。造成民歌传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过去,主要有这样一些因素:

1、人口的迁移

历史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驻军、经商,民族间的通婚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造成人口的迁移,人们在迁移的过程中即把民歌带到了迁徙的目的地,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间民歌的传播。

例如在美洲地区,1 5、1 6世纪.随着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西方殖民者便开始了他们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并把许多非洲黑人贩卖到这里当奴隶,黑人的到来使得非洲的黑人民歌也随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并成为了美洲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许多白人作为早期的垦荒者也先后移民到美洲.由此又带来了欧洲的白人民歌,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流传着许多英国、法国民歌,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则传唱着很多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民歌。在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从1 6世纪以来也受到葡萄牙、西班牙人的殖民入侵,因此这些地区的民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些殖民国家。伴随着这种音乐的传播,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白人歌曲又与当地的土著歌曲<在美洲还包括黑人歌曲)相互融和,形成了具有混合性特征的新的民歌风格和类型。例如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有一种“马里阿契”歌曲,它的伴奏乐器都来自西欧(小提琴、吉他、小号和大吉他),但是旋律又具有墨西哥本土音乐的韵味;在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则形成了一种叫做“克隆宗”的民间歌谣,它是葡萄牙民歌与当地土著民歌相融和的产物。

再比如,我国的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交界处,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民系。客家先民主要由从西晋以来因战乱等原因从北向南迁移的汉族移民组成,客家人迁移的历史十分漫长,从西晋开始,到明清时期形成稳定的民系,先后经历了千余年时间。客家先民来自我国北方的不同区域(主要是中原地区),其迁移路线由北至南,大致经历了豫、鄂、皖、苏、浙、赣,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伴随着移民的过程,音乐文化的传播也在悄然地进行:一方面,客家人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到所经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把沿途所经之地的音乐带到了今天的聚居地,因此,在客家民歌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北方民歌的风韵,与此同时,由于客家人长期地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如畲族)相融和,并且受到南方地理环境、方言语音的影响,因此又在发展过程中容纳了南方音乐的风格特点,由此形成一个既南且北的混合性特征的独特客家音乐风格。

2、民间歌手的传唱

民间歌手原先泛指所有民间演唱民歌的歌手,在这里我们特指那些以民歌演唱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对于民歌的传播,他们尤其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人们对于他们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中国有叫“唱小曲的”、西方有叫“游吟歌手”、“恋歌诗人”、“名歌手”的等等。这些民间歌手多半没有留下姓名,他们总是云游四方,在各地表演、演唱,伴随着他们的音乐活动,民歌也得以流传各地。

例如在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就有一大批游吟歌手,历史上写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著名诗人荷马,相传就是一位游吟歌手。游吟歌手们到处漂泊流浪,走到哪里就把歌声带到哪里,无形当中就形成了民歌的传播,特别是他们对于欧洲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进行了整合,使得这些音乐文化得以在欧洲各地流传,对欧洲文化的统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游吟歌手依然还存在。在南美洲的古巴,游吟歌曲是当地十分重要的歌曲体裁,而这些歌曲就是游吟歌手手持吉他,环游全岛四处卖唱时所演唱的。在我国,民间歌手的队伍开始壮大始于明清时期,因为明清时期是各类小曲、小调盛行的时期,在酒楼、茶馆等公共场所,许多艺人操着琵琶、三弦等伴奏乐器到处卖唱,跟随着他们的足迹,一些小曲、小调也得以广泛地传播,例如像现在流布各地的《茉莉花》、《孟姜女》、《剪剪花》等“时调”就与民间艺人的演唱是分不开的。

而且,由于民间歌手以演唱为职业,民歌的演唱于是成为了一种商业性行为,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演唱受到听众的欢迎,艺人们就会对歌曲的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和润色,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更加完美,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民歌的艺术水准,促进了民歌的发展。因此,职业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也往往是民歌中艺术化程度最高、表现手法最细腻多样的一类。

二、新时期条件下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

历经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进入2 0世纪以来,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可以说,在“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即使远隔千万公里,却感觉近在咫尺。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也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巨变,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的口耳相传的单一传播模式被打破,各类新的传播模式得到确立,并使得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首先,伴随着音乐知识的普及以及乐谱印刷技术的进步,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得以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学校教育或民间演唱等方式传承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许多传统民歌的流失。而且,由于乐谱具有可复制性和易保存性,这也方便了人们对于民歌的记忆和学习。其次,伴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发展,民歌获得了更加广泛、快捷的流传。在各类传播媒介中,电视媒介对于民歌的传播尤其体现出了一些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征,它集视、听为一体,具有具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因此,电视媒介对于民歌传播的介入势必会极大地扩展民歌的流传广度,提高民歌的传播速度。例如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就在民歌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以来陆续开办了《民歌?中国》等民歌专题节目,使得人们在熟悉这些歌曲的同时又增长了见识,深化了对歌曲的理解。2 00 4年春节期间,央视还推出了国内第一次民歌电视大赛——“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2006年5月,央视又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增设了原生态民歌演唱组。大赛的参赛选手,歌曲及演唱方法都来自民间,并以原生态民歌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传统风格,通过这次大赛使得全国观众了解到了祖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它们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谓是民歌艺术的一场盛会。应该说,在传统民歌日渐被人们淡忘的年代,央视的行为无疑对于拯救,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与此同时,民歌也在电视的传播中,具有了更多的舞台化、视听化的特点,更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再者,磁带、录像、CD等音乐载体的问世及普及使得民歌的演唱和表演获得了直接的记录,具有准确的“还原性”和反复聆听、欣赏的可能性。应该说以电视、广播、CD等媒介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传播方式,它具有能够有组织、大规模复制并迅速传播音乐信息的大众传播特性,并且能够更为精确、直观地“还原”呈现给观众。

另外,随着社会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一些专业音乐工作者、作曲家也参与到民歌的传播队伍中来,他们到各地搜集、整理民歌,并对收集来的民歌进行加工、改编,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由此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使得许多传统民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比如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他和另一位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从2 0世纪初年开始到匈牙利各地以及罗马尼亚等地大量地搜集民间歌曲,并出版了多本民歌集,同时他还改编了许多民歌,例如《稀克郡民歌三首》、《匈牙利民歌二十首》、《三首齐克地区的匈牙利民歌》。面对这些丰赢多彩、优美动人的民歌,巴托克曾激动地说,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职,正是在他饱含热情的工作中为匈牙利民歌的流传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巴托克一样为民歌的整理、搜集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还可以举出我国人民非常熟悉的、被誉为“西北民歌之父”的著名音乐家王洛宾,他不是西北人.然而十几年来他却一直扎根于大西北,到各处采集民歌并对这些民歌进行改编、润色,经由他编创完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等等民歌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王洛宾的民歌编创之路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一个专业音乐工作者对于民歌艺术的热爱,同时他也为传统民歌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洛宾称自己为“传歌人”,他觉得自己不过是把这些民歌中的金子挖掘出来,然后让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确,正是由于有了像王洛宾这样的“伯乐”,许多优秀的民歌才得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在新时期条件下,许多“巴托克”、“王洛宾”式的音乐家们为传统民歌的传播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三、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

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模式,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类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旋律,调式、歌词、结构等等。而造成各种变化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

1,因人而起的变化

传统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即兴创作,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曲谱来演唱的,所以同一首民歌由不同的歌手来演唱,则会因为个人嗓音条件、歌唱技巧、音乐感觉等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面貌。所以,当我们去民间采风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虽然很多歌手都演唱,但是却各具韵味,有的时候甚至差异还很大。

而更有甚者,同一个歌手在不同的时间演唱同一首民歌也会因为嗓音状态、情绪心境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对于民间歌手来讲,歌曲的演唱效果完全取决于他的生理和心理处于一个什么状态。由于没有乐谱的限定,因此民歌的演唱常常是非常即兴的,歌唱者随时可以对歌曲进行改编和加工,而不像专业艺术歌曲那样,必须严格地按照歌谱的提示来演唱。

2、因地而起的变化

民歌从一个地区流传到另一个地区,其内容和形式常常会因为地方语言、风俗、人们的审美趣味等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例如我国民歌中各类流传广泛的时调小曲,它们流经一地便受到该地的语言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异,并由此形成新的“子体”,这些“子体”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母体的某些因素(例如旋律框架、结构、唱词等),另一方面又增添了许多地方风格因素(如方言的运用、地方性旋法的运用等),时调在各地的流传变异具体地体现出了不同地域的地理、文化环境对于民歌形态及风格变迁的影响。再比如,美洲地区流传替许多黑人民歌,这些民歌是伴随着1 5、1 6世纪的黑奴交易而带入美洲的,到了美洲以后,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又与美洲的土著民歌——印地安人民歌以及从欧洲移民到美洲来的白人民歌相交融,由此演变出新的风格,从而不同于原生地非洲大陆的黑人民歌。

3、因时代不同而引起的变化

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各类艺术发展的状况也会引起民歌艺术形式的变化。

首先,民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民歌的题材内容常常会带上时代的印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民歌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迁,民歌常常就是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的缩影。例如十九、二十世纪,在各类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统治和侵略、殖民的战争中,许多经历了战斗的国家都涌现出了大量反映战斗生活、鼓舞战斗士气、歌颂革命领袖、诉说人民疾苦的民间歌曲,例如捷克的《骑兵们》、《请你们等待吧,好姑娘》;俄罗斯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伊拉克的《统一战线》;阿拉伯的《我们是战斗的信号》;我国的《盼红军》、《八月桂花遍地香》、《打开米脂城》、《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等等。

这些歌曲多半采用的是旧曲填新词的方式,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曲调来演唱鲜活的时代内容。例如我国人民特别熟悉的《东方红》,最早其曲调为流传在晋西北的民歌《芝麻油》,并且是一首地道的情歌,歌词为“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咳哟,我的那个三哥哥。”1 9 3 8年抗日战争中,作曲家安波等人为它填上新词,变为《白马调》:“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咳哟,打日本呀顾不上。”1 9 4 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又给它填上了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词,取名为《东方红》,并从此传遍了全中国。各类革命历史民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于民歌题材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不同时代下其他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状况也会对民歌的变化产生影响。例如在拉美国家,1 6世纪以来,随着一些民间舞蹈的盛行使得民歌的音乐风格也受到了影响,许多民歌进入舞蹈后体现出强烈的舞蹈节奏韵律,并形成相当数量的舞歌,例如委内瑞拉的霍罗波、阿根廷的探戈、秘鲁的圆舞曲歌曲等等。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由于受到迅猛发展的专业音乐的影响,民歌的艺术形态也日趋规范化,特别是专业音乐所带来的记谱法的普及,使得许多民歌能够有所定谱,与此同时,民歌的形态格局也越来越规整,稳定,原先许多即兴的成分逐渐削弱。

再比如,我国自从宋、元以来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对民歌产生了许多的影响,民歌开始从艺术形式更为复杂的说唱和戏曲音乐中借鉴一些旋律及音乐表现手法,以丰富自身的表现力。例如河北西北部张家口一带的小调就受到当地民间小戏“二人台”的影响,在演唱时加入了笛子、扬琴、四胡、四块瓦、响板等乐器伴奏,而且在唱法上还吸收了戏曲中的“二音”演唱方法(即声音极高的假声唱法),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再比如下面这首流传在河北南皮的《茉莉花》,其结束句中的拖腔则吸收了山东吕剧“四平腔”的音乐旋律:

谱例1河北南皮《茉莉花》结束句: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民歌的传承、传播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不可否认,新的民歌传承、传播方式一方面在促进民歌更广、更大范围传播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民歌许多质朴纯真、充满原始生命活力的东西。然而,与此同时,民歌也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力。笔者认为,任何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和传播的行为都是值得提倡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有些民歌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一部分民歌我们应该及时地加以整理,保护和记录,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艺术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那些真正优秀的民歌是能够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就像我国的《茉莉花》、朝鲜的《阿里郎》、英国的《绿袖子》、印尼的《星星索》等等民歌中的精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再过几个百年,它们依然会是人们喜爱的歌曲,依然会在音乐的长河里流淌向前。

总之,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因此一首民歌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人、因地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播和变迁特点又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相信对民歌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传承、传播特点,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民歌的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歌艺术、发展民歌艺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民歌长期以来一直是深受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民间艺术,由于传统民歌大多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因此一首民歌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人、因地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传播媒介和生活方式等等的改变,传统民歌的传播和变迁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本文中,笔者站在世界民歌的大视野中,试图梳理民歌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传承、传播特点,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民歌的变化情况,以期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歌艺术、发展民歌艺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歌,传承,传播,变迁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传播与变迁 篇4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介,变迁,新闻编辑能力,构建

新闻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是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必然趋势, 了解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 有助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使主流媒体的形式更加丰富, 消息传播的方式也有所增加, 新闻信息庞乱而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为了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了解新闻传播媒介的变迁, 不断构建新闻编辑的能力势在必行。

1 新闻传播媒介的变迁

1.1 报纸

在近代以来的主要新闻媒介中, 报纸的历史最为悠久。报纸主要是通过刊出新闻和时事评论来向受众传播信息, 因此它是一种视觉媒介传播物。报纸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 它的主要优势在于保存性强、具有选择性、适合传达深度信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报纸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由于它的制作程序复杂, 使某些信息缺乏了一定的时效性;由于通过文字传播, 不利于扩大读者的范围, 感染力也无法达到音像传播那样的水平。但是由于报纸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 是受众群体最熟悉的传播媒介, 在当前的受众群体中依然非常普及, 所以人们仍然不能忽视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1.2 广播

广播是利用声音向受众群体传播新闻的媒介手段。广播的兴起使其成为继报纸之后, 最为广泛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因为其相对口头化的传播形式, 使其不如文字传播深刻。但广播利用声音传播新闻的特点, 使其传播的新闻更具真实性;听众通过想象和推理, 就能身临其境, 使其更具感染力, 更易于受众接受。

1.3 电视

近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这一新闻传播媒介应运而生。与报纸这一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相比, 它的受众面更加广泛, 受众更加乐于接受, 当前, 它在所有传播媒介中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电视把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有效结合, 因此它比报纸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在新闻媒体传播的过程中, 使受众群体可以想象得到在现场的感觉, 新闻的可靠性也进一步被强化。但是因为电视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容易被保存记录, 使其对受众群体的导向性有所缺乏。

1.4 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其大容量、超文本、互动性及高速度的特点也日益显现, 这些特点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运用, 使新闻传播更加便捷, 更加多样化, 更加个性化, 更加全球化、更加自由化。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使受众群体更加灵活地选择传播的信息, 也不易被新闻传播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所支配。除此之外, 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过去的新闻信息被复原再现成为了可能, 同时新闻传播的可靠性、感染性也再次被强化。

1.5 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这一新闻传播媒介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之一。它的传播更加快速, 及时性也有所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闻传播媒介从传统的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以及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手机微博等, 使新传播的媒介逐渐多样化。多样化的传播媒介给新闻传播带来无限优势的同时也伴随这一定的弊端, 为了给新闻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丰富的新闻传播媒介, 应该趋利避害,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媒介的优势, 最终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2 新闻编辑能力建构的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下,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与受众群体结构等都发生的一定变化, 网络、手机微博移动电视等新型新闻传播媒介以其全方位、快捷化等优势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新闻媒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 增强专业技能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新闻编辑每天都会面对庞大的信息量, 他们需要确认稿件信息的真实性, 检查新闻内容的逻辑性, 思考栏目和新闻内容的融合度等。面对信息处理难度的增加, 他们只有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例如:除了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把握之外, 还要把新闻的格式、标题、配图等方面做好, 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自己的新闻编辑能力, 最终真正满足新闻传播发展的需要。此外, 增强专业技能的过程中, 要培养自己的编辑创新意识, 通过对各类素材创造性的运用, 把自己独特的想法灌入编辑工作中, 使新闻内容更深刻, 从而满足受众群体的多种需要, 也增强新闻传播的作用。

2.2 增强资源整合能力

从庞大的信息中挖掘新闻是新闻编辑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传播面对的信息量很大, 信息被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同时也需要和受众之间进行互动。这就对其挖掘新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新闻编辑只有增强自己资源整合的能力即对不同媒体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 对一些无价值的信息进行删除, 对一些内容比较浅显的稿件进行深化, 对一些没有逻辑的信息进行重现加工等, 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 同时也更有价值。

2.3 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新闻编辑面对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 例如时事政治、军事法律、科学技术、古代文学等, 有的新闻稿件可能会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面对新闻稿件中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 新闻编辑必须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平时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 或者通过微博、微信、电子报等新的新闻传播媒介,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增强自己的新闻敏锐性, 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 加强自己对新闻的审核能力。

2.4 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对各项工作积极主动, 拥有高度的责任心, 具备较强的专业态度, 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 增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在选题策划的时候坚持正确的宣传方向, 发挥积极的影响力。

3 结语

新闻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与传播媒介的影响, 其中创新传播媒介已成为当今时代传媒变局的主旋律。在新媒体不断崛起的今天, 人们需要了解媒体传播的方式, 促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 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同时, 加强构建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 促进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使其更好地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最终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璐.传媒文化变迁与新闻编辑知识和能力的优化[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12) .

传播与变迁 篇5

信息传递观主导时期:政府驾驭和控制媒体, 以期塑造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信息传递观认为, 信息的运动处在一个基于一般传播学意义的过程中, 即强调“信息在空间内的传布, 以社会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为基础, 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 (1) 。其核心理念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性和目的性。该理论最初运用于政治传播领域, 突出政治传播中政党和政府的主体地位, 即政党和政府为了实现某种意图, 试图通过媒介影响甚至控制信息的接收者, 以产生对自身有利的效果。从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段时期的政府从信息传播的源头便着力通过渗透了自身价值观的媒介信息干扰公众的思维, 从而影响其对政府的评判。这段时期按政府干预媒体新闻报道的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前, “泛政治化”思维主导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适应阶级斗争和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党和政府控制下的新闻媒体“专事宣传”, 媒体的其他功能基本处于隐退状态。这段时期, 党和政府对认为有损自身和社会主义形象的信息的公开报道施加重重阻力, 即便被报道, 也是负面新闻正面化, 报喜不报忧, 爱吹不爱批, 企图掩盖真相, 甚至编造新闻、制造假新闻。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处理上, 即新闻报道要在遵循“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原则下开展, 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 (2) 因此, 灾害事件的受害者往往被一笔带过。如在1976年《人民日报》关于河北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中, 24万多人的生命被“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句话轻轻带过, 而在之后的相关报道中, 24万人的死亡悲剧化成了“饱满的革命热情” (3) 。

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段时期, 随着“泛政治化”思维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新闻报道基本符合新闻本质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但在“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指导下, 作为党和政府“喉舌”和“工具”的媒体通常只限于报道正面新闻, 政府“压新闻”现象时有发生。在对非典事件的前期报道中便体现了这一思维:2003年2月中旬到4月初, 先是南方媒体大面积辟谣, 紧随其后的是全国媒体集体失语。由于人们无法从主流媒体上获知有关非典的充分信息, 电子媒介和谣传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由此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 社会恐慌加剧。媒体的“沉默”也加快了非典的传播速度, 最终使一种地区性传染病迅速蔓延至全国甚至成为世界性传染病, 以致丧失了最佳的治疗和控制期, 最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国际国内形象。

仪式传播观主导时期:政府“善待善用善管”媒体, 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中构建自身形象

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里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传播, 提出传播的“仪式观” (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 , 这一观点的提出打开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 也为构建政府舆论形象开启了新思路。

凯里认为“传播”一词与“分享” (sharing) 、“参与” (participation) 、“联合” (association) 、“团体” (fellowship) 及“拥有共同信仰” (the%possession%of%a%common%faith) 这一类词有关。 (4) 传播仪式观“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 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强调文化的共享, 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 相对于传递观强调信息传播的“工具性、因果关系和单向流动”以及“信息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上的延伸”, 仪式观强调的是人们对观念和信息潜移默化认同的长期过程, 它并不突出信息的发布以及发布者的主体性, 而是类似于宗教仪式, 注重祷告者、圣歌及典礼, 是相对无时效和无变化的观念和信息的共享, 涉及社会在时间维度的维系。 (5) 在他看来, 仪式观才是传播的真正起源与最高境界。

传播仪式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不是传受关系, 而是平等的参与者, 他们共同建构仪式, 其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仪式发起者希望的秩序或实现对仪式发起者的认同;二是重视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 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 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 通过巩固现有的共同价值, 以达到预设的传播效果。根据这一观点, 仪式发起者往往将一条信息浓缩为熟知的符号或标准的口号, 并通过公式化的情节、单一的语言风格以及不断重复来表达。在政治领域, 这种表达无处不在。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中的“和谐”便是一个文化色彩浓重的符号, 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实践中, 新闻媒体 (尤其是主流媒体) 在新闻报道中频繁表达“和谐”、“和谐社会”等普世价值, 特别是将领导人的言行置于一个可信的信息背景下来激发人们对这一符号的想象, 因为“对于未曾经历的事件, 人们所能拥有的唯一感受就是这一事件在他心中的幻象所带来的感受” (6) 。于是, 政治世界的新闻便具备了受众情感和价值观基础, 也就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 政府的形象由此更加丰满。

在当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中, 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思路集中体现在建设“透明”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姿态方面:一、重视发展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2003年起, 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渐在全国“遍地开花”, 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而有效的主渠道信息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新闻发言人的共识和工作目标。 (7) 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的实施。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首次从法律制度上对公民的知情权作出明确规定, 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该条例与此前相继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应急预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规定一道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框架。三、此外, 领导人的亲民形象、在涉及民族问题上对民族主义的强调、对草根力量的重视和大力扶持新媒体等也渗透了仪式传播理念, 从传播效果看, 贯彻这一理念不仅实现了公众的利益, 同时也为塑造良好舆论形象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思路, 达到了非零和共赢效果。

结论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媒体重要性的日益凸显, 政府从不顾公众的信息需求通过驾驭和控制媒体来提升形象, 转变为“善待善用善管”媒体,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并以积极姿态公开信息, 这一变迁反映出政治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即对社会利益追求的最大化是舆论形象达到最优化的基础和前提, 其中涵盖了传播学关于信息传递和仪式传播的思想, 即政府由片面强调达成目的转为对追求良好舆论形象的方法和过程的重视, 表明政府的执政理念已日臻成熟。

摘要:构建政府舆论形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它涉及政府、媒介和公众等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本文运用传播学关于信息传递和仪式传播的观点, 从政府应对媒体方式的视角, 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优化自身舆论形象上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勾勒和分析。

关键词:政府舆论形象,信息传递,仪式传播,变迁

注释

1 陈力丹:《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 《国际新闻界》, 2008 (8) 。

2 孙发友:《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变化分析》, 《现代传播》, 2001

3 (2) 。

4 (3) 雷颐:《当年唐山地震的报道》, 《山东人大工作》, 2008 (6) 。

5 (4) (5) 詹姆斯·W·凯里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 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

6 李普曼著, 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篇6

1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的、动态的传播媒介, 它所代表的是每天发生的新事物和事件, 新媒体的本质也不断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新闻和媒体, 所以当我们想要分析新媒体的含义时就必须先了解其内涵和延伸, 在学术界的专业人士对于其解释也是各不相同, 百家争鸣。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是郭庆光教授对于新媒体的理解, 在他看来, 我们现在谈论的新媒介指的是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而如今出现的新媒体形式, 不仅包括以上这些, 同时还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还有一些专家将新媒体定义为信息共享和传播平台的互联网;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其具有互动性和复合性的数字媒体。

所以, 由不同的视角和出发点的研究者对新媒体的定义和解读就产生了差异和不同。

2 当前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他们之间更加平等, 两者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 有助于新闻信息以最好的状态传递给大众。另外一点是过去的新闻传播的主线是单一的, 如今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出非线性的多方向传播。因此, 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地交替, 新闻接受者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他们逐渐拥有话语权。而且, 虽然现在新媒体已经占据主要地位, 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3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接受与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

3.1 两个主体的本位发生了变化

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就是所谓的本位, 传播者是根据各方给予利益的高低来选择传播什么类型的新闻信息。在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是主导者,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中, 新闻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以前传播者的主导地位得到改变, 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他们之间不再有高低地位之分, 使得两者共同构成新闻传播的主体。

3.2 二者在新闻传播中两个端点的位置发生了转移

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特点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 它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 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它的信息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 其新闻传播的方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原来在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线性单线传播改变为如今非线性、多向性的传播过程。同时,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朝向更加平等的地位进行发展, 它们之间的角色交换越来越频繁, 使得人们更加喜欢如今的新媒体形式。另外, 现今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新媒体形式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利器, 人们逐渐厌烦传统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 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更加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其使得新闻传播中的接受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看来, 伴随着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 以及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愈发成熟, 在未来, 新闻接受者将称为新闻活动新的主导者。

3.3 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 传统新闻传播的大众媒介还是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优势。比如, 近些年来, 随着新闻信息传播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 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在经过长期的发展, 其已经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化传播形式等。不过由于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新闻传播受到了较大的阻力。有些大型的企业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先进的技术, 得到与许多媒体机构合作的机会, 通过他们对企业的宣传, 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从而有利于其企业的发展。

4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

随着新闻主体的改变, 人们对于新闻与信息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分越来越不清晰, 给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处理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正是因为人们对于新闻和信息之间的难以区分, 为个体新闻、小众新闻和社区化新闻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做了铺垫。

4.2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启示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媒体方式和手段的监督和控制, 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以规范新媒体下人们的行为, 为人们提供法律的保护和保障, 从而保证新闻媒体行业稳定地发展。虽然, 如今新闻媒体的传播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 但是其整体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 政府应该从以下两点做起, 首先, 就是要加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的总体认识, 提高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大众对于新闻传播保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另外, 政府需要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和暴力行为等进行法律约束和制裁, 以杜绝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维护新闻传播行业的稳定和社会环境的稳定。而且政府应该利用行政手段, 积极引导人们对于新闻和媒介的传播进行讨论, 进而使得其整体得到改进和提高, 为维持新闻传播整个行业的稳定做出努力和贡献。

5 结论

随着新闻传播行业的传播媒介和方式的巨大改革和变迁,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此期间, 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会发生位置互换的情况, 使得传播主体受到影响, 由此也会给新闻传播过程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不过, 新媒体也具有包容性这一重要优势, 其巨大地包容能力会使这种情况被传播者很好地解决和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静.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 2013 (78) :12-13.

[2]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J].武汉大学, 2013 (54) :33-34.

[3]韦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J]今传媒, 2013, 13 (11) :119-124.

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研究 篇7

1 数字与传媒介质融合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技术不仅造成了信息、通信、媒介等相关企业之间出现了融合, 而且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企业也在不断的融合, 越来越多的新媒介产生, 形成了当前出版传播的新局面[1]。数字技术造成新媒介的融合, 使得在文字、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的传播中均以二进制的方式进行编码才能够传播。因此通过二进制编码技术可以使得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失真, 另数字系统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媒体信息。

其实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媒介之间出现相互融合的现象, 这不表明媒介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少, 而是新数字环境下新媒介产生的速度更加快, 出版传播的媒介更加多。例如,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字摄录机、数字照相机、个人数字助理、数字录音笔、电子书、MD播放器、扫描仪、3G手机、PS2以及数字投影和XBOX游戏机等, 这些均可成为传播的媒介[2]。

2 编辑出版工作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自从出版行业中运用了数字技术, 使得传统的纸质图书在编辑、组稿、发行美编等环节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对整个过程中的数字技术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2.1 编辑

在编辑过程中,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 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图书编辑手段和编辑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 对于书籍的选题规划环节, 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相关题目的选择、信息收集、信息整理等, 从而构建出整体选题的构建和设想。当编辑人员对图书的选题进行决策和策划时, 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可以了解到自己所选题目的最新出版图书的信息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 也可以了解到读者热点或社会需求, 这不仅大量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最重要的是图书将会更有深度和宽度, 更具有阅读意义。

2.2 组稿

对于组稿过程, 编辑可以利用网络传输与电子文档来对稿件进行处理, 对于审稿环节, 编辑人员可以利用高效的文字校对软件或在线审稿来对文字进行处理, 再者可以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字的稿件压缩到一张光盘或一张芯片上, 以实现编稿、审稿数字化, 利用高效的文字校对软件对文字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校对人员的工作量, 还能提高校对的速度和质量, 在线审稿指的是专业的校对网站对外提高的校对服务, 但这种模式在国外比较流行, 目前国内还尚未普及, 不过以后朝着这方面进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3 美编

对于美编环节, 该环节已慢慢普及数字技术来对图书的板式和封面进行设计, 各种板式、图片、素材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将效果呈现在设计上, 美编人员的设计、创意和思想都可以在电脑上呈现和修改, 不仅可以减少美编人员的工作环节和工作量, 还丰富了美编人员的设计、素材以及灵感, 并提高了美编效率和设计精美度。数字技术在编辑出版中进行运用使得排版、校对、美编等工作内容更加精简, 在效率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数字环境下传播出版的变迁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它正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出版传播方式。造成了目前出版社在出版内容的传递、编辑、排版以及销售上均应用了数字技术。出版社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 可以极大限度的简化出版流程, 从而缩短出版社的出版时间。数字技术在出版传播中的应用, 逐渐以动态的视频传播代替了静态的文字传播, 加之近年来不同的传播媒介兴起[3]。数字技术在各个文化传媒的介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造成了出版传播的载体多样化, 为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媒介。

出版传播的历史变迁与数字技术分离不开, 由于数字技术仍然在快速的发展之中, 那么新媒介会逐渐出现, 而且媒介之间的融合必将继续。虽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方式, 但是被应用于市场产业生产中却仍然不足。所以在数字环境下, 出版传播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有瓶颈, 而如何突破市场产业的瓶颈, 将数字技术应用推广, 将成为今后一个长远的研究目标。

4 结论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出版传播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纸板的文字传播逐渐变为了数字化出版形态的传播。本文根据数字技术的发展造成媒介融合、编辑出版、传播趋势等变迁进行研究, 深刻的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于出版传播变迁的影响。主要提供给更多的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认识错误的人们提供借鉴, 从而实现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正确认识目标[4]。

参考文献

[1]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采集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 3:19-22.

[2]肖东红.浅谈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经济发展[J].出版广角, 2013, 6:70-71.

[3]王传臣.数字出版业和传统业共生模式的供应链建模与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 2013.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篇8

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是由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所共同构成的, 而由于所处的环节不同, 传播者和接受者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新闻活动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发生了相对的变化, 进而引起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而对于新闻人来说, 进行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现象的研究, 从而掌握新闻活动的发展方向, 才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产业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新媒体指的就是具有数字化、多项互动性、分众化和个性化等多种特征的媒体形态, 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在新媒体出现之前, 以电视、报刊和广播为代表的媒体形态被称之为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传播者、接受者和新闻信息而构成, 彼此之间有着较强的独立性, 并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稳定。但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得新闻传播主体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一) 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关系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 新闻传媒活动具有典型的事业特征, 所以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分属于传播过程的两端, 很少进行角色的互换。[1]所以, 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有着明显分立的对应关系。但是,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分别经过了朦胧和对应的发展阶段。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彻底到来, 过去传播方式和效果遭到了变革, 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单向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和接受, 进而使得新闻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 随着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间的界限模糊, 二者逐渐拥有了一体化的关系。

(二) 当前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发展现状

从当前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发展现状来看, 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关系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首先, 在过去, 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的传播时, 会根据利益集团和自身需要来进行传播的新闻信息的选择, 因而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传播者与接受者有着平等的地位, 进而加深了二者的互动, 从而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其次, 现今的新闻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多向传播特点。[2]所以, 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进行了频繁的变换, 新闻传授者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多, 并逐渐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再者,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 传统的媒介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 占据着有利的地位。但是, 个人新闻者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也逐渐成了一种常态。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媒体开始向新媒体转移, 从而使新闻传播主体变得多样化。另外,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现在的新闻接受者具有更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进而表现出了更加主动和目的化的接受行为。所以, 新闻传媒的经营情况逐渐受到了新闻接受者的影响。因此, 新闻媒体只有认真进行受众需求的研究, 才能进行媒介发展方向的把握。

三、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引发的思考

(一)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

新闻主体的变迁, 使得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媒工作者和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变得越来越小, 从而为个体新闻、小众新闻和社区化新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与信息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所有具有新闻五要素的消息都被称之为新闻, 进而使整体新闻质量遭到了降低。

(二) 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启示

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为个人新闻者追求理想提供了条件, 同时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但是, 现今作为传播主体的受众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重复性强和客观性差等特点, 从而导致了整体新闻质量的降低。因此, 为了保证新闻传媒能够稳定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媒介的管理, 并完善新媒体传播的管理制度, 进而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另外, 虽然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变迁, 但是新闻传播的整体格局并没有改变。而在当前的情况下, 由于人人都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 所以,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素质教育和法律宣传, 进而维持媒体竞争市场的秩序。一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从而提高受众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进而使受众对社会传播环境和新闻的社会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 政府要进行新闻传播行为的规范, 避免新闻传播中过多的网络暴力事件、虚假新闻的出现。再者, 政府要利用行政手段和市场对新闻媒体力量的内在利益进行调整, 进而引导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媒介发起、变革、讨论中来, 进而推动新闻传播新媒体竞争秩序的构建。

四、结论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是必然的, 也必将会为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 政府应该关注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情况, 从而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 进而完善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规范建设。而这样一来, 新闻传媒活动才能在政府积极的引导下进行稳定的发展。因此,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问题进行的研究, 有利于促进新闻传媒活动的稳定发展。

摘要:近年来, 数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也频繁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而新媒体时代的莅临, 使得新闻传媒方式发生了改变, 进而引发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在新媒体的时代, 过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接受者开始逐渐向着传播主体的方向发展, 进而使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变迁问题进行了研究, 进而对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

参考文献

[1]王卉蕾.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及其影响初探[J].科技传播, 2014, 24 (01) :48-49.

[2]毛淑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与特点[J].新闻传媒, 2014, 06 (01) :98.

[3]梅琼林, 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媒, 2012, 10 (01) :10-13.

[4]任晓宝, 李维龙.浅谈新媒体冲击下行业类报纸发展之策[J].新闻知识, 2011 (3) .

上一篇:项目范围下一篇:建材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