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2024-08-27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精选12篇)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篇1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英语教学中的某些问题, 限制学生思维, 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而多媒体课件以其图形、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多个感官, 既容易解决“动”的问题, 又不改变问题的性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诱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深入的探究力、不懈的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 具有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效果, 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三大弊病。1.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写学生记”的呆板方式;2.重知识的传授, 轻思维能力的培养;3.兼顾学生的共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不重视研究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的全过程, 使学生处于被动地听、消极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知识的状态。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功, 但传统手段下的一些先天性不足, 却仍然难以得到改善。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传统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若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即“讲授法+演示型课件”, 则是比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一。

整节课讲授、启发、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内容一环扣一环, 环环都落实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上, 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重点突出、丰富的感性材料, 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开发智力, 突破教学难点, 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精神。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问题情境, 优化教师的教

1. 直观演示, 动静结合, 启迪思维, 开发智力, 突破难点。

语言的抽象性是英语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 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 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 这样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若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 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 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 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启迪学生思维, 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英语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增设疑问, 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望。

3. 化静为动, 设疑激趣, 强化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 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

教师不断设置目标, 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 这种利用电教媒体, 从变换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 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 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 培养学生爱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优化学生的学

1. 激发兴趣, 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影响这种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 又有学生外部的情境因素;既有智力因素, 也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 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

2. 培养能力, 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 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 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 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 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尽管多媒体课件还不完善, 还有很多不足, 须进一步改进, 但它给我们英语教育的启示是十分清晰的:我们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变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 改变只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通病。在课堂上要给直觉思维以一定的重视,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猜想、发现, 由直观具体到抽象一般, 从感性到理性, 强调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发展的过程, 在改变教法的同时, 还要进行学法指导, 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 要“变英语教学为英语活动的教学”, 要用创新的教与学“真正落实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教学”, 这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光明之路。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篇2

课题组成员对多方面信息材料进行汇总,开展了一次课题研究总结会,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作出如下总结

语文多媒体课件属于新型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使用有价值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方面有所创新,否则缺少实用价值,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语文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巨大的存储能力,存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文字、图像、声音等教学资源来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发散思维。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二、展示文本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按课前预习,课堂授课练习,课后作业、写作等顺序,可归纳为:“文本预习法”、“课堂问题回答法”、“课堂笔记法”、“文本分析法”、“文本练习法”、“略读法”、“精读法”、“作文仿作法”、“作文修改法”、当然还有课外的“读报法”、“演讲法”、等等。方法不单由老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语文知识上,现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学法指导应和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用文字进行具体展示,这样更直观、更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操作。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学法,一步一步理解文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巧用多媒体,激活英语课堂 篇3

【关键词】课件;要求;运用;注意事项;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260-02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郊果。因此,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灵活、便利的教学手段。它打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实物投影等媒介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图像、声音、文字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形成外语教学中所需的最佳课堂环境。

1 高中英语课程整合中课件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精美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并达到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因此,课件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艺术效果等方面除了具有显著的直观性、启发性之外,还应符合下述几个要求:

(1)趣味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究精神。因此,如果课件内容充满趣味性,便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

(2)新颖性。课件的设计要具有新颖性。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很容易吸收新生事物和掌握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课件里新颖的富有时代感的信息、灵活多样的课文教学呈现方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话题内容均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3)针对性。课件的使用要具有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起着导入课文、补充课本材料、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启发学生思维等重要作用,从而改变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合理使用课件,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2 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尝试与应用

由于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信息质量高,画面清晰,声形并茂,知识趣味性浓厚等优势,学生们对此抱有极大的热情。

(1)课件在课文导入中的作用

①教师导入:在教授涉及外国文化,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时,进行背景介绍可以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录像、文字、声音等。例如,上The United Kingdom(高中英语必修5 unit2)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时,可以通过图片或录像,给学生看一些英国的名胜,如泰晤士河、大本钟、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作为导入,还可以通过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组成。这样直观形象的导入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②学生导入:新课标教科书每一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来编排。因此,在每单元授课前,我便安排学生轮流课前搜集相关材料,制成简单的课件向同学介绍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 (高中英语必修2 unit2)前,值日学生综合了奥运会的起源、分类、运动项目等多项内容在课件中进行展示,并就“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我们该为奥运做些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既达到了让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2)课件在语法课中的作用。语法课在过去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种课型,乏味、古板的教师“一言堂”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普遍表现得消极,仅仅能进行简单的替代和模仿等机械操练,而不愿开动脑筋,通过思考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让学生对语法产生兴趣,我通过对教材的加工,尽量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利用课件,有针对性的创造各种语境,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从而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Word 文档的板书作用。我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切换成Word文档进行板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脑打出的文字字体规范、整洁,而教师边说边写的课堂教学节拍与学生同步,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做笔记,这可解决由于幻灯片播放太快使得学生笔记跟不上的弊病。一节课下来,整堂课的笔记保存完整,也有利于最后的语言点小结。

3 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尽管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体现出它极大的优越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多媒体外语教学不能完全代替外语教学。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者是“音乐欣赏课”。而是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策划,备好每一堂课,体现课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切忌只将多媒体课件变成电子教材,教师仅充当放映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课件这个展示平台,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来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3)课件的设计不在于课堂的容量是否加大,而在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件制作的重点要放在知识的关联与延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上,而不是放在机械训练的量上,不是放在材料的简单堆砌与罗列上。

(4)多媒体课件的呈现要简明扼要,不要喧宾夺主。有的课件展示的界面装饰内容过于绚丽多彩,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图片或动画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没有真正学进去。

总之,中学英语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活化教材,激活英语课堂,让生活自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善用多媒体 激活诗歌教学 篇4

●运用多媒体活化意境

诗歌的美主要表现于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 而这些又集中体现于意象和意境之中。所以, 对意象和意境的欣赏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这一方面将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 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埋地运用, 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即培养学生感悟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中, 教者首先用声图并茂的媒体范读素材, 把学生引入了诗文的意境中。在揭示课题, 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进行作者及背景简介后, 即切入朗读与理解。教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诗, 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画面内容, 在朗读中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其中蕴含的情感, 启发学生如何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这样学生始终处于意境的体味和情感意境的朗诵表达上, 学习兴趣强烈, 施教者也深深地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最后, 师生进入教学高潮, 欲与诗人情境交融, 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泊船瓜洲》, 真切地体验到诗歌的意境美。

●适时呈现声响画面

如教学《泊船瓜洲》中, 在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时, 教者在朗读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领会“绿”的意境。教师让学生展开联想, 各抒己见, 待学生们有了初步感知和各自的想象后, 老师才呈现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画面并配以美妙的音乐。许多学生顿感豁然开朗, 有的学生为自己想象能与老师展示的画面意境相吻合而兴奋不已, 成功的甜美写在脸上。音乐、朗读、旁白等在内的声响和包括图片、动画在内的画面, 向学生呈现,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但如果呈现时机不适, 像放电影一样地给学生以五彩缤纷的画面, 从过去老师的满堂讲, 演变成如今教师的满堂“放”, 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看, 机械地回答。如此换汤不换药, 只不过使学生在饱眼福、耳福, 而实际并无多大收获。自主学习, 亲身体验, 重在思维的过程的教学思想在诗歌电教课中同样不可忽视。要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联想、想象, 在“瓜熟”时呈现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声响画面, 才能“蒂落”而水到渠成。当然, 教学媒体的呈现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灵活呈现, 其标准在于“适时”, 切合时机。电教媒体只是个“媒体”, 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使用中如何达到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朗读水平,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才是目的, 切不可喧宾夺主!

●适时切换屏幕内容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篇5

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几种用电教媒体上作文课的方法,把它们归纳为几种作文课类型:看写作文课、听写作文课、说写作文课、读写作文课、评改作文课等。下面就它们的特点及具体操作作简要介绍。

一、看写作文课。就是让学生先观察人物、景物等图画,然后作文叙说。其教学程序为:①打出观察的对象(或放录相),根据对象,确定作文目标;②指导学生观察,记录;③口头交流观察的结果;④写作作文。这种作文课型的好处是:图片或录相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给学生新鲜感和美感,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形象化的写作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强烈的写作欲望,从而能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写作任务。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柑桔时,就通过多媒体,分步展示观察对象——柑桔树,柑桔的形状、颜色。在引导学生观察柑桔形状时,屏幕上就显示了柑桔的特写镜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柑桔的形状上,然后用空屏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柑桔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有利于克服学生观察的随意性。

二、听写作文课。就是让学生先听有关的音乐、歌曲、故事、新闻等材料,然后作文。其教学程序:①利用录音放读有关材料,根据听的内容确定作文目标;②指导学生边听边想边记;③运用联想、想象丰富听的内容;④交流听的内容;⑤重听几次,然后作文。由于录音声情并茂,给作文创设了特定情境,所以此种作文课型不仅能把听、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开拓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八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惟妙惟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

1较充实。

另外,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如风雨声、鸟鸣声、马嘶牛吼声、汽车声、打谷场上的欢笑声、城镇早市的喧闹声„„通过某些特定场合的录音,进行想象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说写作文课。就是让学生先谈某个话题,然后作文。其教学程序:①确立话题及作文目标;②学生写发言提纲;③小组互说;④找几个典型上讲台发言,现场录音;⑤播放现场录音、讨论;⑥学生整理发言作文。这类作文课能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四、读写作文课。

就是先让学生阅读某篇文章,然后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其教学程序:①打出一篇文章,让学生当堂阅读,确定作文目标;②根据作文目标提出思考题,让学生阅读思考;③交流读的结果;④教师指导,写作阅读笔记或读后感。

五、评改作文课。就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互相评改一篇作文。其操作程序:①打出本次作文评改的内容、方法、统一的批改符号等;②教师做示范,边讲边具体批改一篇作文;③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④教师小结评改。实践证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此,当堂的反馈评改能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多媒体的优势恰恰能让教师很好地进行反馈评改。我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这样既可以使全班学生从优等生的作文中得到借鉴,还可以使学生们从差生的作文中发现问题,引以为戒,及时改正,提高评改能力。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以上五种课型,通过有趣、生动、形象的图片、图像、录音、资料等为学生再现了作文的情境,学生迸发出强烈的写作欲望,在这种情景中作文,是一种美的享受。

借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篇6

形象直观生趣味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融合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先播放一首声情并茂描绘春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这首旋律与春浑然一体的歌曲后,谈谈这季节的特点及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引入课题,然后把收集的春景图“盼春——绘春(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赞春”按顺序以ppt形式播放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学习,便轻松徜徉于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春天,感受到作者把大自然写足了、写透了、写活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常常能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这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更易建立表象,生成趣味性,更是为了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再现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运用声形兼备的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进一个形象世界,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刻。《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但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对杭州的风景只是在书本上了解一二,对实景不大熟悉,如果只用语言分析,学生的兴趣也不会很浓,即使背下来,也体味不到西湖春景的美丽。教学这首诗时,我先播放一段西湖春天的风光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西湖早春的美景之中,并从中感受到西湖绵绵的春意和无限的春光,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的游览路线。这样一来,学生便随着杭州西湖的图片与诗人一同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赏莺歌燕舞,醉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最后引导学生随着画面一起朗读并背诵全诗。这样的教学,既使陌生的杭州西湖变得形象直观,又像亲临游览一遍,更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把握。

丰富资源拓思路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们语文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这样,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形成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既让学生拓宽视野,也让他们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教完《智取生辰纲》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吴用等的“智”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要求他们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立马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及时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一期内容丰富、别出心裁设计的“水浒群英传”板报就出来了。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能使同学们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多媒体课件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让学生通过各种灵通方便的交互界面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交互评改作文,充分提高习作水平。而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网络及时发现学生习作问题并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

巧用多媒体激活化学教学 篇7

一、巧用多媒体, 在声、光、色彩的刺激中激活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点就是能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多感官受到刺激,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 感悟、体验知识, 这样逐渐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学习情感, 使之自觉地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多次良性循环的有效训练, 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产生, 化学教学活动有声有色, 课堂表达方式充盈而丰富。

例如, 在第一节化学课上, 紧扣化学中“变化”这一核心内容, 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四大发明的图片解说, 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 《人与自然》中生物变化的多个镜头, 城市建设中的日新月异等资料, 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 使学生对“变化”这一核心有了充分的认识, 学生学习化学就有了潜在的吸引力, 兴趣油然而生, 为化学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化学课中许多微观知识, 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 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的重组性, 使学生清晰地观看到分子和原子的直观图形, 正确认识分子结构, 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因此, 多媒体在激活化学教学方面, 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巧用多媒体, 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激活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学生能成为“网虫”, 这与网络有很深的联系。因为网络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 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 每个章节间知识点相对独立性较强, 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 (如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笪建水县青云中学孙芳为有机化合物知识, 而初中化学课本上涉及的内容少) , 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 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慢慢减退, 最后感到索然无味。在化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 让学生真正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多注意剪辑资料, 取其精华, 及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活灵活现的世界里开阔眼界, 学习知识, 真正感悟“知识就是力量”。如在学习稀有气体时, 及时播放城市里闪烁的霓虹灯, 在色彩斑斓中找到灯光发出不同色彩的原因。又如在学习金属的保护时, 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 引申出金属锈蚀的条件, 如何防止金属生锈等问题, 使学生充分认识保护金属的重要。让学生在灵活的教学中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三、巧用多媒体, 在探索与分析中激活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我国是文明古国, 有很多值得后人称道的骄人成就。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多媒体全方位展示我国在能源、材料、医药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观看化学家在探究活动中的严谨和艰辛,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学习作风。当然, 要真正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教学中除了不断丰富教学经验, 同时, 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学新思想, 探索教学新方法,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挖掘学生的个性优势,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 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 等待我们去唤醒他。”对于计算机运用熟练的学生, 要放心大胆让他们操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运用多媒体技术, 激活数学教学 篇8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通过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创设引起学生思维的情景, 把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 就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 我先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大家展示某地一日气温T (℃) 随时间t (h) 变化的情况, 让同学们从图中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 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随着时间的增加, 在时间段0时到4时内, 气温不断下降;4时到16时内, 气温不断上升, 16时到24时内, 气温不断下降, 从而引入本课的课题。通过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 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然后我通过多媒体电脑设计、演示动画 (1) 函数y=x+1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 (2) 函数y=-x+1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

由初中知识过渡到今天要学的知识, 对初中知识进行深化, 激起学生新的认知冲突,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我通过多媒体电脑设计、演示动画 (3) 函数y=2x2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 从而画出图像, 设置启发式问题, 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动态图像变化分析:

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

指出在y轴的右侧部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 (x1, y1) , (x2, y2) , 当x1<x2时, y1, y2的大小关系如何?是不是在定义域内任取两个点都有这个规律呢?

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

反过来, 如果y=f (x) 在 (0, +∞) 上是增函数, 我们能不能得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呢?类似的分析图象在y轴的左侧部分。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 实现“形”到“数”的转换, 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篇9

●●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缺乏直观性、形象性, 抽象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比较多,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 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 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 使枯燥乏味的政治道理变得形象生动,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引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 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在教《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 我运用Flash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片和四川地震中学生有组织逃离成功的视频材料, 把难懂的道理通俗化, 不用老师点拨, 学生都热烈讨论、发表看法,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 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

●●利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增强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 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 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 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视频资料, 可增强教学效果。如, 在讲“环境问题的危害”时, 我直接用课件播放沙尘暴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录像资料, 不用老师反复说教点拨, 学生就已经认识到了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以及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 我出示一张活动投影片:森林被砍光后, 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只有一个个树桩 (真实照片) , 一只小鸟飞来, 无处安家, 小鸟发出悲鸣:“我的家在哪里?”教师用语言引导:乱砍滥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小鸟无处安家, 无处觅食, 正濒临灭绝的困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 从食物链角度出发来看, 人类是否也会失去家园呢?这样简单明了又富有启发性的发问, 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提高学习效率。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课堂进行预设

叶澜教授说:“不去认真预设, 那是不负责的;不善适时生成, 那就不够优秀。”多媒体教学中, 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都是课前准备好的, 需要预设, 但不能滥用, 要适度考虑学生的变化, 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更多的要给学生感悟、体验、鉴别、探究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问题, 教师应围绕课堂中生成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做些应变的处理或即兴发挥。例如我在讲“成功需自信”这部分内容时,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活跃课堂气氛, 使心灵的美丽之花得到尽情绽放, 我没有运用多媒体展示某个同学的优点, 而是选择了一个小游戏:我先准备了一些彩色卡纸, 把黄色做成了一个个椭圆的花蕊, 粉色的做成了一个个花瓣, 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然后开始“欣赏我自己”活动, 每个学生在花蕊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花瓣上记下自己的优点, 然后把这朵鲜花在组内展示。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面前展现一个自信的自我。这样,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增强自信心, 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所以, 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 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机配合、相得益彰。

●●采用多媒体技术, 联系实际生活,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如在“珍惜受教育权利, 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插入了一段影片《上学路上》, 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 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 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 并联系自己实际找到解决中学生要履行哪些受教育的义务, 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课后我常常反思:假如我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整节课进行空口说教, 效果又会怎样呢?教学目的能达到吗?通过这样的反思我逐渐认识到, 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并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

巧用多媒体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10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 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 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 而且减少疲劳.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 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 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 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 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 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 所以,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 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 从而愿学、乐学, 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运用电教媒体, 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激发联想, 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由多种图形组成的卡通人物奥特曼, 由奥特曼提出问题并导入新课:“同学们, 你们看, 我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呢? 哪个部位是长方形, 哪个部位是正方形? 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呢? ”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之中. 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 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此外, 多媒体计算机巧妙地利用它特有的鲜艳色彩、移动的画面、科学的设计、合理的排版, 还能把新授后的巩固练习设计成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 如:与智慧猫竞赛、射击游戏、画面拼图……这些比较适合单个练习;游迷宫、太空一游、游动物园……这些又比较适合整个练习过程的贯穿总之, 让学生在看看、玩玩、想想中轻松地完成练习, 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巧用多媒体, 活跃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时我先仿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让同学们想一想:能否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马上在计算机上忙起来, 在画板上画出了一个梯形, 大多数同学很快找到了小窍门, 又复制了一个与它完全一样的梯形. 经过同学们不断地旋转平移, 终于将两个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转化成了学生过去学习的知识, 实现了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 高等于梯形的高,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当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之后, 我又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在一个梯形上想办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讨论操作, 利用电脑剪刀、画板等功能, 让学生在电脑上自行操作. 经过学生的努力, 出现了三种情况:

1. 把梯形转化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 这个大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 这个三角形的高则是梯形的高,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同样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 把梯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学生把这个梯形从中间横切开, 再通过四个角作垂线, 通过旋转平移, 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高则是梯形高的一半,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同样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3. 把梯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 学生把这个梯形从中间横切开, 平移下来, 拼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高则是梯形高的一半,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样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自如. 在经过多次剪切拼组后, 把一个梯形也能转化成同学们学过的图形, 同样也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信息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 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 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产生的源头. 让学生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比较、自主搜寻的能力, 学生可以学在其中、得在其中、练在其中、乐在其中, 从而激发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减缓思辨难度, 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 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形象化, 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 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简化学生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 刺激学生感官, 引起学生注意, 帮助学生审题, 启迪学生思维. 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 这一点尤其明显.

如教学“角的度量”时, 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 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 但在教学时, 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 若教师到每名学生的桌前示范, 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 如果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 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 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 以及对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 对量角、画角等就掌握得比较快, 记得比较牢. 通过这样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 既知其所以然, 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使难点不再难懂, 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多媒体激活英语教学 篇11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迅速的发展,使得化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被普遍使用,而这种教育方式的直观性以及趣味性是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本比不上的。充分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调动起来,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将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一一突破,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更容易吸收知识。

多媒体与化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是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的声音和图像可以刺激到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课堂里不但使得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

1 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的功能

1.1 使得课堂的信息大量增加

化学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还会有一些前后联系的反应过程。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师在这个时候要详细地讲解这样的反应过程,课堂时间就被板书和讲解大量地占用了。因为时间的有限,教师也只能对重要的过程进行板书并详解,那些次要的反应过程也只是通过教师的口述和书上的图示进行了解的。在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以后,这个问题就不算是问题了。教师在课前可以把重要的反应过程的流程图做成图片,也可以补充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内容,这样便使课堂信息得以增加。

1.2 将静态转变为动态,使内容更加形象具体

化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化学反应的过程相当繁琐,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教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对此费尽心思,但学生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慢慢的学生开始回避、害怕学习化学,更谈不上对化学产生兴趣。在化学的学习过程里让学生最头疼的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像是糖酵解从循环一直到转录,学生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传统教学知识是嘴加上黑板和粉笔,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多媒体可以对微观的世界进行模拟,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方便学生的理解。

1.3 使得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包含文字、声音、图形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一体的技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化学教学的质量为前提,同时也是教学环境改善的重点。多媒体充分具备了影像结合这一特质,随着光和影的不断变化,甚至只是张静态的图片,学生都可以维持相对比较高的兴奋点,从而教学的效果也出奇得好。因为教学内容较生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和学习化学,营造出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这样激发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更加符合对当代的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

2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2.1 对学生心情有所调节,开阔学生的视野

利用课前的时间,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教学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可以对下节化学课的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的心情进行适当的调节,并为马上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也可以展示一些关于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例如碱金属重要化合物,在上这堂课之前可以放映怎样去制作油条。首先是发面,也就是将加了水的酵母与面粉搅拌并进行揉合,然后将揉好的面切成约一厘米宽的条形,将两个条形上下对叠好后扭转并拉长,放入油锅中炸,这样一根冒着香气的油条就出锅了。多鼓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对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这样学生会感觉到其实化学和自己的生活距离很近。

化学具有的实用价值很多,可以去尝试展示一些在化学这个领域中的知识。比如在胶体这节课就可以去展示有关“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适当地去关注化学前沿的科技成果和最新的动态,这样不但可以让对化学产生兴趣,扩充知识量,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2 将难点简单化

在化学教学中总是会有一些说不清楚的问题,利用传统媒体的挂图以及模型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将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分析呈现出来。比如说“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这节课中有关于电子云的问题,虽然可以直接用图片进行解释,也可以运用模型进行教学,但是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图片因为完全静止,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电子运动是有规律的,模型只会让学生以为电子是几何体。为了整堂课更加形象生动,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电子绕核转的动画,让学生对于电子的运动产生深刻的理解。

2.3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或者是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和化学相关联的趣味内容,像是漫画或是幽默的故事,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得以休整,使得学生整堂课都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

2.4 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便利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让教师教得方便,学生学得方便,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解释表达教学的内容。对于那些图表比较多的章节,知识点也会比较混淆。无论是教师讲还是进行板书,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学生学习出来的结果也差强人意。但是可以利用多媒体做一个课件,将整个章节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会很好。

3 对于教师的要求

3.1 对多媒体的材料进行完善

课件整体的设计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对象等要素,进行规划并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使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3.2 精心组织教学

多媒体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然而一模一样的课程由不一样的教师上课,教学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基本功成正比,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教学的方式,从而有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时要积极地查阅资料,对于每部分的讲解都要倒背如流。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对于新鲜知识的学习激情,使得多媒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3.3 注重课堂优化

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习创造出和谐的环境,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讲课的时候,必须要做到“教”和“学”之间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全身都是积极的状态。不但是培养学生怎样去掌握知识,更是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学生反馈回来的东西,结合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将这个学科进展的程度以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启发。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使多媒体充分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用多媒体将现代和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出它们各自的优势,最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温玉福.巧用多媒体优化中学化学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2):69-69.

[2]刘艳华.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4):108-109.

[3]庞存胜.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0(9):165,167.

[4]孙亚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管理学家,2009(10):113.

[5]邹美莲.多媒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33):176-177.

[6]才红.网络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0,37(8):219.

巧用电教媒体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篇12

一、巧用电教媒体, 导入新课

借景诱导、激情激兴, 不但可以用于语文教学中, 创景激情也成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变课文中的情景为“我情我景”, 唤起学生的语言热情,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交际功能。图片激情, 具体形象生动;音乐激情, 旋律优美, 陶冶情操;想象激情, 拓展思维, 启发遐想;对比激情, 切换场景, 巧设悬念, 令人身临其境。

二、巧用电教媒体, 组合投影、录像和录音,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

利用电教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可以达到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效果。只需将鼠标一按, 既可进行总结、归纳、拓展, 又有助于优化板书, 加大密度,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

三、巧用电教媒体, 综合训练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及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发现, 可用投影仪将学生们自己写下的见解、习作等, 显示在屏幕上, 锻炼写;上阅读课时, 播放朗读录音, 丰富朗读技巧, 锻炼朗读;培养语感, 同步锻炼听力;配上连线题、填空题、选择题、讨论题等, 锻炼口语。

四、巧用电教媒体, 开启创造思维, 培养良好素质

“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 借助多媒体所提供的形象的图片, 可以把所学话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并设计一些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课题, 深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思维境界、引导发散性思维, 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训练,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

五、巧用电教媒体, 切忌将电教课变成娱乐课

英语课堂教学应坚持紧扣教材, 适当拓展延伸。运用音频、视频、投影, 是为教学服务, 不是为了娱乐。不要将多媒体课变成看动画片的娱乐课, 要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难点, 防止电教变“电灌”。

上一篇:动态电路下一篇:语文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