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2024-08-01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共12篇)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篇1

一、在习题的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让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获得全面发展, 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展示自己。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练习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是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而缺乏人性化的练习会令学生讨厌、烦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 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的设计中就应该体现出来。教师就要适当的改变策略, 变换方式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从而激发学生对练习题的兴趣, 提高积极性, 如低年级可以把练习题变成“找家”、“八戒吃西瓜”、“爬台阶”等, 中年级老师可以把练习变成“把朋友送回家”、“习题超市”等, 高年级可以是“攀高峰”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习题,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让你的课堂充满活力。

二、在习题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应当成为有用的、生动的、生活中的数学。因此使学生学习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感受、发现身边的事物,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一些练习题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系的生活问题, 要让学生尝试着用以前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方法去解决练习题,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中有生活。如:学习了“克”、“千克”、“吨”以后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买东西时或生活中常用的物体, 观察它们的质量单位, 了解像“鸡蛋”、“方便面”等比较小而且轻一些的东西用“克”, 像“面粉”、“大米”等比较的重一些的东西用“千克”, 而像“汽车的重量”、“桥的承重量”等用“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后, 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带领他们一起测量教室地面的周长和窗子的周长。课后再让学生们回家测量自家鸡窝围栏的长度等。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后让学生测量自己或同桌的身高, 测量一步的长度, 测量自己裤子和上衣的长度, 测量水杯的高度等, 以此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巩固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方法。学习了“分数”后, 设计了“数学与交通”的练习题, 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这些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中又有生活的事。

三、在习题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和上课相比, 练习题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即使这样, 练习题还是要继续做的, 练习题能检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怎样, 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动一下脑筋了。我们设计的练习题首先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设计“对称轴”这一课练习题时, 先用课件播放一段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 以及服饰工艺品等让学生欣赏。学生看到后说“哇, 真漂亮”, 学生的乐趣一下就调动起来了, 以致在后面做对称轴的练习题时学生一下就画出了图形的对称轴。还有“镜子中的数学”, 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小镜子, 遇到不会的练习题时, 用镜子照一照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学生们都很乐意这样做, 他们不但玩耍了, 也把练习题做完了。再如学习“快乐旅游”一课时,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旅游的乐趣, 我让三个学生当“小老师”, 再让“小老师”们布置学生们去想办法租最便宜的车, 谁租来最便宜的车就奖励谁坐在前面。学生们都争着、抢着出谋划策, 乐趣十足。这样的数学课, 做练习题让学生嗅出藏在游戏后的“数学味”, 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 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同学都可以作为学生的练习场地与合作伙伴, 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 来到操场上, 来到生活中。这样学生的课堂练习激活了, 也灵活了,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习题的设计中各个学科之间要有联系

常听说数学老师比较呆板固执, 因此数学课堂也是死水一滩, 没有活力。在课改以后提倡学科之间要有联系。上数学课时, 老师要像语文老师一样那样语气温和婉转, 设计的练习题题目要有语文的色彩, 比如“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等;也要有体育课的风采, 比如:“体育中的数学”, 学生在操场上学会了算比赛场次和排列方法。还有配比各种浓度、种子的比例等与科学有关系。在“配菜”这节课里数学与人的品德离不开, 不但学习了如何配菜, 还懂得了节约粮食是美德, 也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分不开的, 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 也懂得了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在习题的设计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说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认识事物也总是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同时, 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 因此说习题的设计更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练习时应有坡度, 有阶梯性, 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就习题内容而言, 可分为基本练习题和提高练习题。基本的练习题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 要带有普遍性, 比如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不进位的乘法) ”, 再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的乘法) ”时, 让学生计算习题时有些学生就根据学过的知识就会计算, 那是因为习题难度适中带有模仿性。而提高的练习题是要针对那些分析能力比较强而且思维敏锐的学生, 比如练习册每节课都有“思维拓展题”, 这些学生就爱做这样的题。这类题富有挑战性, 能给他们带来学习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寄予学生的愿望。我们也要把每一次的作业看成是学生成长的起点。只有通过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的探究, 精心的设计, 辛勤的培育。我们的教学历程中才能百花齐放、人才辈出。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数学习题时我们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数学,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在习题的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差异。

关键词:以人为本,习题设计,数学兴趣,学科联系,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S].2011.

[2]阮龙培.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Z].普陀区教育学院.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教基[2001]17号文件.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篇2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

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让学生动脑,活跃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

1、巧设疑难。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能促进思维的“想象点”,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用脑去探个究竟,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小珊迪》这课时,当学习到“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小珊迪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珊迪回来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小珊迪拿一先令钱很久不见回来,能给“我”送回零钱来吗?

学生①: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肯定先去买食物。

师:为什么?

学生②:因为天气很冷,小珊迪饿极了。

学生③: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可能丢失了,不敢回来了。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可能丢了?

学生④:因为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他转身就跑了,跑得快钱很容易丢失。

学生⑤: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去换零钱时,可能被人抢去了。没有钱了,他不敢回来,所以很久不见他回来。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会被抢去了?

学生⑥:因为在那个社会是万恶的社会,是富人的社会,穷人的孩子受人欺负。

我对学生种种大胆的设想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下文。通过设题,跃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巧用插图。课文插图大多数是与文章重点内容相配合的。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配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插图,积极引导学生去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使思维更活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五壮士巍然屹立,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画面情景,想象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我们胜利完成了任务;体会五壮士悲壮动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样借助插图让学生懂得怎样透过外表去想象人物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联系实际。小学语文课文不少蕴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经历,给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在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小珊迪》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人和事与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因而,我引导学生读后留下思维空间;所如小珊迪生活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就不会这样了,因此,我就出了“与小珊迪比童年”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调集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联想,学生的思维就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动口,训练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调动学生读的欲望。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始终把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读,并人人参与读,做到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与读的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要求,有引导地精心指导学生读,既重视量的要求,又重视质的提高。如《狼牙山五壮士》,在讲读到五壮士“壮烈跳崖”时,我先是在激昴壮烈的《英雄赞歌》乐曲中进行范读,调动学生读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多次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悲壮动人的情境,再现五壮士项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2、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动口说话训练,既是日常学生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说话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说话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①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都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意。③充分利用概述,进行复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④看老师或学生的表演,讲述表演的经过,总之只要有学生说的机会,我就让学生说,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自学能力。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把思维跟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大脑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事先设计好让学生自学的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动手划一划,圈一圈,运用“点、划、查、注”等方法,在课文中圈圈、点点、划划等手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拟好自学提纲。

(1)用“――”划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句子,并读读,想想这个句子描写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用“△△△△△”划出来。

(3)爸爸从第一次沉思到第二次沉思,他脸上的表情变化的词语用“===”线划出来。

问题出来了,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划。手脑运用,促进思维。这些自学提纲不但把课文内在的知识挖掘出来,而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思维定向,手脑并用,易于操作,日积月累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引得适当,探得适当对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就高了,从而使学生学得有趣,思维活跃,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就相应地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习情趣 激活创造思维 篇3

一、运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增添情绪色彩

小学数学缺乏应有的情绪色彩,这是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的一面,但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这是数学学科内含的魅力,如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求知欲一次一次地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用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引发出好奇心,进而运用课本内容——“车轮”“钟面”“硬币”,激发出“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求知欲,再逐个地用均衡美、对称美、省料美的解释一次一次地满足这些求知欲,从而把学生引进什么是圆的探索活动中去。最后,我用“圆满”一次总结全课,以鼓励成功,增加美感。

二、运用数学问题本身的魅力,激发求知欲

设疑是数学教学的一大优势。导入新课时设疑,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操作过程中设疑,使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知识的关键点上设疑,使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学生带着疑问下课,更会回味无穷……这真是——巧妙设疑,悬念迭起,一朝解释,茅塞顿开。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若直接告诉学生学习内容,不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巧设过渡题,然后提出问题:“小芳今年8岁,她姐姐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她姐姐今年几岁?”问题一提出,课堂沸腾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3岁,有的说小芳都8岁了,她姐姐肯定不会3岁。我说:“是啊,过了3个生日,按平时的说法,应该是3岁。这就有意思了,妹妹8岁,姐姐3岁,岂不是怪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这样由问题引入新课,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同时为学习闰年的知识做好铺垫。

三、运用教师的语言魅力,调节课堂气氛

数学教具、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数学学科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教师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

有一次,学生面对一道难题,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最终只有两位学生做对,气氛一下子转向沉闷。为了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轻轻举起两指成V字形,俏皮地说:“TWO个。”这种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惹得学生哄堂大笑,接着我在轻松的气氛中将难题作了详细地分解。

再如,在学生把“8分”错答成“8时间”时,下面教师的语言更是妙趣横生:

(幽默地)好的,题目问“要多少时间”,答了“要8时间”,(稍停)那么,如果问“教室有多大”,则答“有48大”,(加快速度)如果问“你有多重”,则答“有52重”,(在笑声中紧接着叙述)如果问“今天中午吃了多少饭”,则答“吃了2饭”(戛然而止)。(在学生“不对!不对”的争辩中继续增趣)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教师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深刻地区分了“量”与“计量”这两个很难用一般方法揭示的概念,相信学生定会牢记于心。

四、巧用“打比方”,使学生轻松过“难关”

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不易理解的难点妨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经验的教师常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如教学简便计算时,常有学生这样做:125—74—76=125—(74—26)。我便画着图打了个比方:我有一块大饼,先吃了一小块,再吃一小块,还剩下多少?这就好比这道题连续相减,如果我把这两小块饼一起吃下去,还剩下多少?这就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最后我总结道:“这叫 ‘连续吃’等于‘一次吃’!”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连续减”等于“一次减”的道理,自然得出正确算式125—74—26=125—(74+26),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五、增加参与成分,使学生产生获取的愉悦感

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时间表明:学生的努力是获得成功的保证,而成功的愉悦感又是维持努力的保证。让学生尽量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上好“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我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的学具,并强调必须自己亲手做。第二天,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及时给予了肯定,首先让学生讲讲做学具时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用指指、摸摸等方法,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这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篇4

一、感悟历史的沧桑,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做深度的思考,培养探究精神

据AIR夫妇所著《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记录,鼓浪屿最繁华灿烂的年代是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至20世纪中叶(抗日战争之前),这百年来呈现了无数的传奇在这个不大的岛上。“这么一个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居然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西班牙、荷兰、丹麦、葡萄牙、奥地利、瑞典、挪威、比利时等国先后设了领事馆。小小的岛上汇聚着带有浓郁故土气息的建筑以及操着各国口音的人。”因此,岛上医院、学校、教堂等等非常多,当年洋人在此繁衍扩建的过程中,给鼓浪屿这个本不着光彩的小渔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课题组的同学通过探究,了解了鼓浪屿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鼓浪屿不仅培养出了100多位知名的音乐家,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1897-1978)以及中国的第一位现代运动教练和体育先驱马约翰。鼓浪屿首创女子教育,培育出了诸如妇产科先驱林巧稚女士和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这样的天才。”随着经济的发展,鼓浪屿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下来。而今市政府把原来厦门最好的中小学、幼儿园还有医院外迁,使得鼓浪屿的教育、医疗水平下降,许多原来的岛民因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不得不迁往岛外,而“只出不进”的政策使得许多原岛民再也回不来,另外又有许多高素质的人群想进又进不来。那些空下来的房子只能出租给外来农民工或者直接空置任其破败,如此这般形成非良性循环发展,全岛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人气不断下降,老房子得不到及时修缮而破损最终倒塌。但鼓浪屿的危机不仅仅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老别墅,而是鼓浪屿原生态人文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过于浓厚的商业文化。那么,鼓浪屿的定位到底什么是最优的,鼓浪屿的文化应如何传承与发展,鼓浪屿还能造就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么,这些都引起课题组的老师及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吸引我们用心地去研究,并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习如何去发现问题,培养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适时引导,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我们老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有关书籍、网络来学习、研究。此时有一点却必须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学生们了解的信息虽然很多,有时甚至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但是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往往比较差。这时,老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依据我们课题研究的主题,对所收集的信息做归类,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2. 在走动中探究语文学习,用心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当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怎么办?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可能扼杀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在调查鼓浪屿的教育变迁时,就很快发现,鼓浪屿曾经很有影响的一些学校,像鹿礁小学、笔山小学等都不复存在了,厦门二中高中部、人民小学也搬迁到五缘湾及东浦路去发展,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是很强的,我就及时引导他们搜集有关材料,并走访曾经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在这里学习过的学生,综合相关信息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些活动,使课题研究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样既培养了他们了解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将课题研究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3.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题的研究分小组进行,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比如,我们本次课题把学生分成三个研究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小组又有更细的分工,像做“调查报告”时,小组同学就以小学、中学及大中专等教育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在各自研究到一定阶段后,他们又相互合作,汇报交流,然后共同完成了《鼓浪屿教育变迁的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活动,逐渐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题研究进行一定时间后,要对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这是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的环节。学生们通过阶段总结,汇报展示,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习评价活动的得失,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做准备。在总结汇报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有时学生在搜集整理自己所探究的话题的资料到一定阶段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而有时教师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成果展示,如到林语堂、舒婷、林巧稚等名人故居前讲述他们的趣闻、轶事;到鹿礁小学处讲述鹿礁小学的发展变迁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从名人、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鼓浪屿不仅有著名的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等,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内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体育先驱马约翰、妇产科先驱林巧稚以及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等等。我们相信, 从这些名人的足迹中, 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 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 如何学会做人, 如何求知, 如何塑造自我, 如何塑造未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 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 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对我们都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通过探究,特别是在阅读大量关于他们的书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从网络中查找资料,访问名人故居,采访其亲朋好友,使学生们犹如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 言谈举止, 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 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四、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应充分挖掘,不要过于内敛,太过含蓄,应该充分展示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走在鼓浪屿的大街小巷,同学们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鼓浪屿,你漫步其间,不经意中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位老者,也许就是具有许多故事的名人呢!还有一事也让同学们惊呼:鼓浪屿人真是太过含蓄了。比如,同学们在探寻拼音和标点之父卢戆章时,许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通往美华海边浴场的一条小路上,那一块块石板上就刻有逗号、句号等标点。等到我们老师提示时,同学们才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路寻找下去,并在不起眼的海边找到了卢戆章的一尊铜像。同行的老师同学都说:这么著名的一个文化名人,就应该在前往美华的小路两边树起几块大幅的介绍文字来介绍卢戆章其人,并让中外游客也深深地感悟一下我们鼓浪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觉得含蓄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讲究高效率的时代,过分的含蓄有时也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而且还会因他人的疏忽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有时直爽一点、直截了当一些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学生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起点

课题活动中,行走在鼓浪屿,学生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走着走着,你的疲劳就不知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鼓浪屿,不经意的美丽,常常震撼着你,而这并不是你刻意去追求得来的;走进鼓浪屿,你去探寻她,一定会被她那耐人寻味的历史韵味所陶醉……所有这些又无不引起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对鼓浪屿今天的教育现状,鼓浪屿的定位,鼓浪屿的旅游发展等等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的质疑问难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不断探究的动力,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与深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5

诸城市龙都中心校邱家庄子小学

于桂梅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密度的知识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像小学阶段近几年在原来的课程不减的情况下,新增加了《英语》、《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学会更多的知识,还要培养各方面能力。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达到上述目的,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活跃地去完成每一个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呢?我觉着应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革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1、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我们应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摆正“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

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很挖学生的闪光点,极力表扬鼓励,把学生善良上进的一面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充满激情的学生他想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时间一长,后进学生也就转化为好学生了。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开始到学生回答质疑、解决问题为终结。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充分备课,将自己的课堂创设为富有情趣的,有激情的课堂。让学生学起来爱学,做起来爱做。像在教“分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五只小猴子争吃一个桃子,小猴子们都怕自己吃得少。要想每只小猴子吃得同样多,不打架,应该怎样分?谁会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收过来了。

4、正确对待学生的“插嘴”

学生的插嘴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教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启不知,这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达尔文曾被称为“没出息的学生”,爱因斯坦曾被老师叫作“笨蛋”,数学大师华罗庚因语文成绩不佳而备受歧视,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数学成绩也考过全班倒

数第一。有的孩子思维活跃,却看来贪玩、不听话、违背常规逻辑,甚至“迟钝木讷”。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潜力和天份,而不是扼杀和毁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知识既可以掌握在教师手里,也可以掌握在学生手里,教师不是知识的“独裁者”。我们应该给自己重新定位。我们不可以否认,教学中许多精彩的片段、灵感曾来自于学生;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见地的活生生的个体,应该让他们有机会站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他们应该受到他们的老师尊重的权利,它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要以爱赢得爱

爱是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源泉。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爱学生,还要知道怎样去爱学生,更要知道怎样去赢得学生的爱。我们都知道: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那么怎样去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要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

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

2、树立平等的教学观

平等是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表现在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善于制怒、一视同仁等方面。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实现师生良好合作,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要主动地、活泼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3、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使自

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篇6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在探究与交流阶段若学生缺乏兴趣,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材中《搭支架》一课的教学实例,探讨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案例描述

(一)、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要求每组学生于课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包括胶水、旧报纸等。

(二)、在课堂上布置探究性任务,即运用所准备的材料搭建一座高塔。指导学生进行讨论:①如何让搭建的支架稳定性更强并且有较好的承受力?②如何采用最少的材料搭建高塔,并保证结构的稳固性?③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并根据讨论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开始搭建支架。

(1)每组的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建议确定搭建方案,在确定搭建高塔的形状后画出草图,然后组织组员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分工协作进行搭建。

(2)在所有小组搭建完成后,对每一组搭建的高塔进行测量,并且检验高塔的承受能力,通过放作业本的多少来判断其承载力。之后要求学生填写教材中的相关实验记录。

(3)每一个小组委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搭建的高塔,并通过示范让其他学生了解高塔的承受力。

小组1:我们组搭建的是圆锥形状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6厘米,不能承受1本作业本。

示范:无法承受1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个高塔,它的底部为长方形,采用四根圆柱纸棒搭建塔身,一共有四个侧面,其中相对的两个侧面为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也为长方形,塔顶粘贴有长方形的纸段。

小组2:我们组搭建的是三角形立体柱形状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8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个高塔,它的形状为三角立体形,整体呈现为三角形立体柱,底部和顶部均为三角形,一侧有三个长方形片状,采用内外两层重叠搭建塔身,并且外层底部使用三片支撑叶进行支撑。

小组3:我们组搭建的是立体长方体形状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9厘米,不能承受1本作业本。

示范:无法承受1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个高塔,它的形状是长方体形,底部是一个长方形,采用四根圆柱纸棒粘贴在长方形的四角上,在圆纸棒下端粘贴有长方形纸片,并且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的内侧粘贴圆纸棒。

小组4:我们组搭建的也是立体长方体形状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3厘米,可以承受4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4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个高塔,它的形状是长方体形,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采用四根圆纸棒,其中相对的两根纸棒采用较短的纸棒连接起来。而两根较短的纸棒又采用更短的圆纸棒连接起来。塔顶贴上长方形纸片,并将四根纸棒粘贴在长方体的四个角上。

小组5:我们组搭建的是立体三角形的高塔,它的高度为25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个高塔,它的形状是立体三角形,底部为一个三角形,在塔身的从下至上的三分之一处,采用短纸棒围成一圈,并且粘贴牢固,在塔顶也粘贴三根纸棒,这样从上至下就有三个三角形,塔身有三個长方形侧面。

小组6:我们组搭建的也是立体三角形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8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5本作业本。

小组7:我们组搭建的也是立体三角形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9厘米,可以承受3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3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发现小组6与小组5制作的高塔形状形似,只是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小组5使用三根结实的圆纸棒来搭建塔身,而小组6使用的圆纸棒比较粗且不够结实,而小组7所使用的纸棒为扁形的。

小组8:我们组搭建的是立体三角形的高塔,它的高度为19厘米,可以承受15本作业本。

示范:可以最多承受15本作业本。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发现他们使用的搭建材料均为圆纸棒,而塔底与塔顶均为三角形,有六个侧面,每一侧面都为三角形。

(四)、小组讨论

各小组根据各自展示与观察的结果,将其他组的高塔与本组的进行对比,讨论:①如何让搭建的支架稳定性更好且支架更加牢固?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材料,搭建高塔的稳固性更高?③根据讨论的结果对本组的高塔进行改进,并且结合其他小组的建议进行改建,以提高支架的承受力。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只要加上一个圆纸棒构成三角形,就可以增加高塔的承受力。

生2:在搭建中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最好。

生3:采用圆棒的承受力与片状材料的更大。

生4:三角形的结构最为稳固,承受力也最好。

生5:我认为在第二小组中增加一个圆纸棒,可以让高塔的稳固性更好。

生6:我认为第二小组高塔的底部本身是一个三角形,但是侧叶不够稳定,可以在侧叶处设置一个三角形支架,以增加稳固性。

生7:我认为三角形支架所用的材料最少,也比长方形支架更加稳固。

生8:第8组的高塔承受力最强,也最为稳固,这是因为它整体都是三角形支架,我们在改建时也可以加入三角形支架,以增加高塔的稳固性。

生9:我们小组3的高塔只需要在顶部和底部加上一个圆纸棒,构成三角形支架,就可以让高塔变得稳固,以承载重物。

生10:我们给小组4提一个建议,只需要在长方形侧面各加一个圆纸棒,构成三角形支架,就可以增加稳固性。

……(各组学生踊跃参与到讨论中。)

三、教学反思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篇7

一、创设情境, 巧妙地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巧妙地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历史情境主要有两种:一是虚拟的情境, 即与历史史实不符的假想情境。例如, 在讲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时,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虚拟的情境:项羽提出破釜沉舟的策略后, 他手下的将士持不同的见解, 有的认为他自断后路, 不懂兵法, 有的认为他很高明, 假如你是当时项羽手下的一名将士, 你会持哪种观点?为什么?这就是虚拟的情境。另一种是真实的情境, 即教师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或与历史有联系的现实问题创设出的情境。如, 在讲清朝封建经济衰落时, 提供给学生自己平时收集到的清朝每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一文铜钱,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枚铜钱的材质、大小、重量有何不同, 分析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再如, 学汉末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史实时, 我们可以提出, 在今天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那么人口有益于西部开发的流动趋向是什么方向?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略) (1) 如果你是新兴封建地主, 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有什么? (2) 如果你是奴隶主旧贵族, 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3) 如果你是农民, 你对法令有何看法? (4) 法令中有一条内容, 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这条法令应该是什么?

讲到“秦王扫六合”内容时, 教师提问“假如你是一位古人, 你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还是喜欢生活在统一的秦朝”, 教师创设这个情境,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起他们的积极参与。只有有了历史情境, 才能拉近学生的生活与历史的距离, 才能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联想和创新的冲动, 学生才能积极投身于历史学习的氛围之中。

二、教师要放权给学生, 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 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 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 让学生放开说, 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 学生自然就会兴奋, 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 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 个体才能得到发展。例如, 在讲到对武则天的评价时,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她的功与过, 以至于学生发表意见时, 产生激烈的争论, 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无字碑本来有字, 经过千百年来风雨的洗刷才变成无字碑”;再如, 对秦始皇的评价, 先让学生查阅、搜集资料, 把课堂让给他们, 对秦始皇功与过产生激烈的辩论。这样学生不但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 而且思维得到发展, 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多设置问题, 通过“问题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

疑为思之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的先声。有了问题, 学生才会思考, 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1.在历史教学中, 对历史进行假设更是大量的、经常的。比如, 在讲述洋务运动时, 教师常常对学生这样假设:“假如你是李鸿章, 你会怎样筹办洋务运动?”以此加深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并获得对古人的“同情的理解”。再如, 在讲“戊戌变法”一课时, 教师创设问题“如果没有袁世凯向顽固派告密事件, 变法会失败吗?”以此加深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再如, 在讲授德意志统一时, 教师常常这样提问:“假设你是俾斯麦, 在萨多瓦战役后, 你是继续进攻奥地利, 置之死地;还是见好就收, 另有所图?”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当时德意志统一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并认识俾斯麦高超的外交艺术和高远的战略眼光。大量假设的问题, 更能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 进而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而加深的历史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2.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设计的问题, 一定要体现学生能够独立、积极思考, 同时富有合作、探究的价值, 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标准答案。例如, 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与战”一内容时, 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匈奴、卫青、霍去病以及昭君出塞的资料, 做好上课投入、交流准备。在课上小组交流、展示、汇报的基础上, 进而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 西汉对匈奴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出塞的和亲有什么不同?” (3) 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设计的问题, 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 同时可以使学生进行思维发散, 对问题掌握的比较深刻。

总之, 课堂上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素质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 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那么,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本文作者论述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篇8

一、针对教材内容, 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 大多是文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写人叙事真挚感人, 绘景状物生动逼真, 阐述观点精辟独到。如果教师沿袭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滔滔不绝地讲解, 学生被动地接受, 往往收效甚微。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不迷信教材, 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并带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 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我在讲《马说》一文时, 便让学生对“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这个观点发表看法:是先有伯乐, 还是先有千里马?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并且千里马有机会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后, 才会有伯乐的发现。如果千里马从来没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 谁又能说见过千里马呢?可见, 应是“先有千里马, 然后有伯乐”。

除了对教材的有所质疑, 还可进行大胆评价,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对苏轼命运的评点, 《论语》一文中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作者对生命的看法等等。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欣赏神来之笔, 也要让学生体会美中不足, 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在讨论中思考, 解开思维的“死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重要的, 但应鼓

励他们在有独到见解的基础上主动与人交流, 捕捉更多的信息, 补充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 完善自己的思维。这样做, 尤其会使一些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受益匪浅。在学习《都市精灵》一文时, 学生对“树上乌鸦成为一景”这一特点想不明白, 我就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模式改革 (激趣明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反馈拓展) 进行引导, 让他们在“先学”的环节中首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小组合作”时展开热烈的讨论, 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闹市中因动物越来越少使得枝头孤独的乌鸦也能成为一景, 这是我们的悲哀。这样, 通过讨论消除了学生的疑惑。

三、利用电教, 激发情感, 激活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 欢快的情绪, 能使他们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容易形成新的联想。”在教学中,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 可更好地激发情感, 使其愉快学文, 惬意赏美, 感悟生情。在讲述《晏子使楚》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对晏子及其故事有更多的了解, 我精选阅读材料, 又精心设计了相关的投影图片, 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古人, 领略晏子政治家的风范。学生从观赏中, 听读中, 真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 尤其是语言表达的魅力, 思想得到了一次提升。在此基础上, 纷纷推出自己喜欢的诸子人物及其作品, 使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激活学生思维 演绎灵动课堂 篇9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课堂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要彼此信任、默契, 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微笑而耐心的倾听, 往往能闪现出学生独到的见解。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中“蚁国英雄”的片断时, 当老师出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 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时, 学生是这样理解的:

生:这句话是比喻句, 是把“顺着风势的火舌”比作了“一根红色的项链”。 (教师好像意犹未尽, 仍然侧身、微笑地等待着……)

生:项链是宝贵的, “蚁国”在突围时所表现的舍我其谁的精神, 比项链更宝贵。

生:如果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就像“一根红色的项链”, 那么图上已经突围的蚁团, 不正是镶嵌在这根项链上的黑珍珠、黑钻石吗? (同学们都鼓起了掌)

我不禁为这些学生精彩的表达暗自叫好。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再给学生一分钟, 或者为学生送上你期待的目光, 抑或侧身附耳……学生的许多独特的见解或许就会涌动。

二、在心灵的碰撞中, 演绎生成的精彩

语文课堂是最富魅力、最富激情的, “她”充满着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 “她”是一种无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意境界。

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中, 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利用棉絮动手制作庐山的云雾, 并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学惊喜伴之而来, 我与学生的交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画面上的云雾除了像课文中所描述的, 还像什么呢?

生:程立做的云雾像一根根玉带, 还像一只只轻盈敏捷的蜻蜓!也像我们音乐书上的五线谱呢!那旁边飘的缕缕云朵, 不就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吗?

生:我看我做的“弥漫山谷的云雾”也像一艘即将启动的航船, 又像一床大大的、白白的、软软的棉被。

生:……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师生间的交流在和谐、信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教师彼此的交流才能融洽、共鸣、舒展乃至“交锋”。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 焕发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韵味。

三、在闲暇的空间中, 孕育生成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说:“闲暇出智慧。”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 还有以扬代抑的“黄金原则”的运用, 是用褒扬赞美取代斥责批评, 这是最具“人情味和凝聚力”的, 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也就不会因为错误而尴尬, 也不会因善意的批评而失意。

如在执教《黄鹤楼送别》的过程中, 学生朗读“岸上杨柳依依, 江上沙鸥点点”时, 很多男生都情不自禁地学起了沙鸥的叫声, 我没有指责学生不守课堂纪律, 而是和学生默默地沉浸在这美好的境界中了, 学生很多感想让人心动:

生:杨柳, 你们依依相拥, 而李白和孟浩然却要分别, 你们是多么幸福呀!

生:点点的沙鸥你可知道, 正是你的离愁别绪的叫声, 李白才吟出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呀!谢谢你, 沙鸥!

生:点点沙鸥、依依杨柳、一江春水、江风白帆、蓝天白云, 这动人的场景怎么不使人顿生愁绪呀!

语文课堂应该是身心自由, 心境开阔, 充满了师生的互动, 在这样的境界中, 师生的交流变得通畅而自由, 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充分地激发, 在闲暇的空间中孕育更多的创造和更富魅力的智慧。

四、在另类的场景中, 尝试生成的延续

课堂中, 或许会发生许多和教学无关的而又很鲜活的东西, 面对这种活生生的生成性素材, 或许稍纵即逝, 但是我们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智慧的心, 大胆地捕捉这些鲜活的事例, 在生成的课堂上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用心激活学生的休克思维 篇10

首先, 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心理氛围能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数学,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尝试创造, 从而自主地获得学习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培养他们学好这门学科的自信心。并且要求教师要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给他们以最大限度的宽容,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其次,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爱因斯坦说过:“引导学生喜爱数学, 对数学形成稳定而深刻的兴趣, 可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获得所谓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的形成, 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原有的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努力:

1. 联系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内容时, 我这样问学生:如果老师有15个练习本, 今天打算把它们送给班里过生日的3位同学做礼物, 应该怎样分最好?在学生了解了“平均分配”是一种等量分的概念后, 我接着又问:如果老师要把这15个练习本作为奖品, 奖给我们班在期中考试中进步最大的3位同学, 又该怎样分才合理?根据学生的反馈我继续引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平均分配的, 比如果汁饮料中的水、糖和果汁的量, 以及盖房子和水泥时, 水、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例, 都是不一样的。并使他们明确:不同的分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 就能让他们感受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2.打造一个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 通过质疑去发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研讨去解决问题;以及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激发情趣, 从而掌握学习的程序与方法的一种学习。

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训练的:

1.引导主动参与,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抓住问题的基本特征, 从问题的各种联系和角度中进行考察, 从而全面、客观地看问题。比如在教学《圆柱体特征》时, 我先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我用准备好的模具引出生活中如电线杆、铅笔、电池等一些圆柱形的物体。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对“电线杆两头不一般粗、铅笔的头是尖的、电池的上头有电极, 它们还算不算圆柱?”等一系列情况的激烈辩论, 实现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特征”这一教学目标。

2. 鼓励具体操作,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如果说观察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初步表象的话, 那么动手操作则为最终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知。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通过现场数币的方式, 知道10个1分的可以换一个1角的, 10个1角的可以换一个1元的, 先掌握元和角、角和分之间的换算。然后拓展到学会正确兑换钱币、模拟购物, 最后让学生自主性地掌握元和分、2角和1元, 以及5角和1元之间的正确换算。

3. 强化一题多解,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加之希望尽快完成作业的惰性心理在作祟, 从而较少使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解决问题。针对这种现象, 在应用题的训练中, 我总是尽可能地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解题。比如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头有35个, 脚有94只, 求笼中鸡兔各有几只?我让学生先假设这个笼子中都是鸡, 那么一共应有35×2=70 (条) 腿, 比原有数字多了94-70=24 (条) 腿, 每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条腿, 所以一共有24÷2=12只兔子, 有35-12=23只鸡。然后再从“假设笼子里有35只全是兔子”的另一种的思路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寻找质疑冲突,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质疑是学生主动参与一种表现方式, 是开启逆向思维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人为地制造一些“冲突”, 激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例如, 我在教学《除数是二、三位的除法》的最后, 我设计了一道开放题: () ÷ () =134……29。因为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顺向思考方法的知识基础, 所以对逆向思维都跃跃欲试, 又因为这题的答案可以有许多种, 因此就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多样性与批判性。再比如,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 有这样一道题:一共有16支球队, 要进行单场淘汰制比赛, 最后取一个冠军要进行几场比赛?我先让学生理解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一支球队, 学生有的就顺向进行推导, 数出所要进行的比赛的场次。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单场淘汰制的概念进行逆向思考:进行一场比赛就淘汰一个球队, 冠军只有一个, 要淘汰15支球队, 所以就要进行15场比赛。并以此类推到有20支、50支甚至更多偶数的球队参加的单场淘汰制比赛的场次。最后再次引导他们通过验证, 如果参赛的球队为奇数, 是否也适用这种方法进行推理, 从而验证结论。

如果说人在生理上的休克在经过医学手段的救助后可以恢复正常机能的话, 那么学生在思维上的休克则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激活。以上就是我在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休克思维方面探讨出来的几种方法。随着数学新课改的日趋推进和社会的日渐和谐, 我在教学探索方面的探讨也将不断深入, 我的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激活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篇11

出版著作有《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并与北师大物理系教授刘大禾合作开发素质教育学具——化学元素性质检索卡(已获专利并批量生产)。参与主编并撰写教法、学法、考法等各类教学辅导书一百余册。已出版教学录音、录像带50余盒。2003年起参与撰写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材,并主编了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上、下》(高教出版社),于2004年被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评为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资源”。

我从事化学教学已有38年,在化学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尤为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常规实验与创新实验相结合,教师启发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思考相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先后进行了有关化学教育的“教法”、“考法”和“学法”等教学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热衷于探索、研究、实践、创新的我,又在61岁时(2002年)欣然接受学校的委托与聘任,把握新的契机,转型为北京师大二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负责人,至此开始了新的征程——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完善。

只有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把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中,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飞跃。

——魏平

最真切的感受是自主。从选题、聘请导师、制定计划、选择采访专家、联系并制定采访提纲、整理资料,到完成一份上万字的结题报告。经历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我真切体验到了自主发展的过程。

——胡冬妍

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分工协作是一门科学,它使我们的团队充满活力。

——刘 飞

这是我们北京师大二附中2002年~2008年,4000多名学生经历13轮(每届高一、高二实施两轮)的研究性学习后,记录下的真切体验。看着学生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回首这6年的教学征程,我愿意把其中的收获与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在科学认识中,开展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在正确认识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经过6年多从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我深切认识到,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这门必修课程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教材乃至教学内容要求。这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真正体现新课程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真正“赋权于学校、教师”,为学校、教师创设了一个参与课程开发、建设的平台。

在学习、探索与实践中,我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我过去几十年在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外活动中,所提倡指导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的小课题研究类似。它是学生、教师共同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围绕一个具体问题(课题、项目),收集信息、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验(实践)、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各学科课程教材中,就不乏各类研究性学习的学科类课题。

2.在教学行进中积极探索

研究性学习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新课程,在实施、管理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为了在全校更加切实有效而又严格规范地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师生双主体共同支持、协调管理”的校级管理模式。随后,我又在高一各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代表,建立了以课题组长、课代表为核心的“学生与教研室之间的支持、管理、协调系统”,由学生和班主任、指导教师一起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协调工作,教研室、学生处直接参与,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交流协调会议。

为了确保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自主性,我提出了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研究”、“项目组合”、“主题活动”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模式。具体包括:选题、开题——实践、研究——结题、展示三个阶段。

几年来,我除了每天通过研究性学习专用网络及时了解全校研究进程外,每天中午还是我和各班课代表、课题组长或项目负责人乃至个别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时间,为的是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回应。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从2002年至今的7届13轮,共计 156个班次,1356 个课题组学习活动的全程支持、管理与监控。

二、在探索实践中,谋求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1.创编校本课程,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我校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始终坚持“激活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宗旨,体现“特色明显、规范有效、重在过程、自主发展”的原则。学校大胆实践,围绕走进研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本校学生研究个案20例)、研究性学习评价等四个主要问题,自主编写了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试用本,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参与编写并主持进行了两次修订,使之逐渐趋于完善。

由于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在许多课题(项目)的专业知识上,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教师的专业范畴,学校组建了导师组,提倡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还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特色。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公共教育资源及中科院、各相关大学的教授、院士、实验室作为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育资源。通过广泛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也提升了我校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项目)研究的质量。

2.以“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发展新课程

我崇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比如在选题、开题阶段,这是研究的准备与关键时期,我除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组织各类互动式讲座,参观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学科教师展示指导研究方向……)之外,从面(年级、班)到点(个别课题、项目组)更关注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准确定位、运用恰当的关键词将其转化为课题、制定方案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研究。

实践、研究阶段。我既关注在教师指导下方案的实施、参与程度、信息、资料搜集、实验、数据、处理与运用情况以及困难,更要在学生遇到障碍、信心不足时帮他们查找问题,解决症结,还要强调坚持“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结题、展示阶段。我们既关注研究成果、表达与展示方式、效果,不同课题组同学及其他参评者对研究全过程的认定,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个人(课题组)所得到的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做中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3.在探索创新中,获取研学的阶段性进展

(1)构建自主、多元、和谐、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在多年的化学教育、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中,我逐渐确立了主体性的学生观。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研究性学习中,作为主体性的学生,是能够发挥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是能自我设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能否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为他们搭建平台,“激活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正是基于这种教育观,我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自主、多元、和谐、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把学习评价与展示学生学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机地结合,成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发展的有效措施。

(2)自主开发、完善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为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更是新课程的课程管理与实施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全面实施新课程作准备,也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大量纸质材料的发放与回收,自2005年起,只具有计算机初步使用技能的我,和我校信息技术组教研组长罗明勇老师合作,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独立自主开发了具有独立服务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与监控的网络化管理平台。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至今,通过我们的网络管理平台,从课题申报、开题、研究实施、结题展示评价全过程,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实时地进行交流、汇报、评价与监控、管理,在多次对外交流、展示中,获得一致的好评。我们的管理平台和校园网链接后,我们的研究进程、研究成果可以对外开放,和全国各兄弟学校、教研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在2008年完成了独立自主的全面的课程管理网络化平台,为新课程的创新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教学的变革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6年来,从一名单一学科的任课教师,转换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者、管理者,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新课程中的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中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勇于实践的品质;向自己的同行学习,以解决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关于教师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1.努力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转换为积极的开发、建设者;二是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2.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要从“一桶水”转变为“长流水”,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汲取新信息,从而常用常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从“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要博学多才,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获取敏感的尖端信息。

3.要掌握较为系统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确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指导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

4.要构建新型的指导模式。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可以采用“亲身参与共同学习”、“同步研究,协同共进”、“紧密联系,双向反馈”的民主参与式的指导模式。

与名师互动

问: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有所转变。首先,根据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应该从被动的执行者而转变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与建设者;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需要的是对教育教学有研究、有造诣的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再次,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确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过程的分享者、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问: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应该从何做起?

答:把自己当作学生。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窗,即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生,即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是要消除教师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并非要解除教师固有的角色行为,而是要做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

接纳学生说“不”。这个“不”字内涵丰富,包括不实、不是、不确、不虞、不羁、不敬、不逊等,也就是对教材、教师、权威进行质疑。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相异的见解论断,悖谬的强辩夺理,教师首先应该欣然接纳,然后再与学生对话、探讨、解惑,达到求同存异乃至共存、共识。

形成对学生的由衷地赞赏和尊重。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与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的善意。工作中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要尊重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要尊重有严重缺点、缺陷的学生,要尊重在公开场合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特别要尊重被孤立、被拒绝的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激活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 篇12

如何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问的勇气、学会提问、自觉善问, 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呢?

一、创设有效氛围, 帮学生鼓起问的勇气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由疑引发好奇心, 由好奇引发需要, 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 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有问题意识的心理基础——提问的勇气。课堂上, 学生往往羞于质疑, 耻于生疑, 造成不敢问、不爱问的心理障碍。为此,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问,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 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 一起探索、研究。教学中, 教师要把“爱”请进课堂, 伴着“耐心、细心、童心”, 赏识每一个学生, 及时肯定敢于提问的学生。鼓励学生提问, 哪怕是说错了, 也要给予真诚的谅解和鼓励, 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感觉, 让“情感教学”之花在课堂中绽放。这样, 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 而且增加了提问的勇气。只要经常这样做, 学生怕问的心理障碍就会逐步消除。

二、设计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掌握问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总是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 我在新授阶段安排了使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活动, 让三位学生分别到三个口袋摸完球后, 教师针对摸球的三种不同结果提问:“他们三次分别摸到什么球?”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正浓, 抢着回答, 教师趁势提出:“看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小组讨论后说:为什么有人每次都能摸出红球?为什么有人一个红球也摸不到?为什么有人既摸出了红球, 又摸出了黄球?我很想知道, 这三个口袋里到底各装了什么颜色的球?学生主动地根据出现的各种摸球现象进行推想, 直到我揭开谜底, 验证学生的推想。就这样,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开始摸球活动, 随之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 又主动展开推理, 化解疑问。学生的学习思考性变深了, 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了。在新课结束后, 又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从而来激励学生再次深入思考, 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

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 是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作为教师, 应该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 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三、引导质疑探索, 促学生养成自觉善问的习惯

南宋理学家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乐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说明正积极参与新知学习, 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 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 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

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进程中, 思维始终处于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要使学生善于提问, 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 并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 准许学生有疑就问, 就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插话、提问, 不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个性的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例如,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安排学生进行分铅笔活动。让学生把10枝铅笔先按每人2枝去分, 再按每人3枝、4枝……去分。从开始的“没有剩余”, “到有剩余”, 学生经历了一次发现问题的过程, 有的学生提问:怎么刚才正好分完, 现在不能全部分完?多出来的部分怎么办?这时, 我引导学生把分铅笔的情况按“正好分完”和“还有剩余”分成两种情况, 填在表格里, 再配合阅读课本, 使学生感受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会出现“没有剩余”和“有剩余”两种情况。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疑问, 进而在对比中找到答案并完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 切实体会到“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研究和探索的机会, 不断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课改培训下一篇:植被护坡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