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超网络

2024-11-06

信息传播超网络(精选8篇)

信息传播超网络 篇1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实时信息[1]。体育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体育事实信息,体育新闻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各类新闻报道中的一类独立的报道类型[2]。体育新闻传播是人类通过媒介传授体育信息的行为及其过程。[3]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历史演变。1958年9月1日,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体育报纸《体育报》创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广播进行体育活动的播报;1960年起,电视体育新闻慢慢发展起来,1978年4月之后电视体育新闻得以稳固持续发展;1993年12月,上海体育有线频道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体育电视频道开播;20世纪70年代网络新闻传播开始萌芽,自1997年“立芳在线”(新浪网前身)对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的报道后,网络传媒成为我国传媒主流。网络传媒使体育新闻的传播解放了由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迅猛,有其辉煌的一面,同时也暴露着自身的缺陷。

1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

数字化时代是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利用数字化产生的技术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尤其是在我们的传媒领域。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我们的信息得到了最大速度的推广和传播,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各类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4]。

1.1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

1.1.1 实时性

实时性即新闻的即时性。实时报道指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对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一个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报道。它可以是完全的同步报道,例如直播,也可以是稍有时差的及时报道[5]。网络新闻传播在时效性方面得天独厚,能够在第一时间向受众传播最新新闻信息,传统媒介很难与之相比[6]。网络使新闻的“及时性”标准达到一个极致,新闻的及时性从“几小时前”到“几分钟前”再到“几秒钟前”,最终变成“及时、同步”传播。网络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使网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赛况,以几乎同步的速度获得最新信息。网络在及时更新赛事新闻方面,比传统媒体方便得多,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添加或更新信息。

1.1.2 海量性、共享性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信息共享范围广。网络体育新闻的海量性表现为它具有巨大的信息容纳和信息储存能力,可以为新闻上传者提供近似无限的版面和空间,这使得网络能够发布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建立庞大的新闻数据库。各大网络媒体信息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一元的、线性的单向性关系,而是呈现网状的,多元的复杂联系。网络媒体除了对体育新闻进行横向采集之外,还可以进行纵向的存储已有的历史体育新闻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息量呈现几何增长。网络体育新闻的共享性表现为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受众都可以进行信息共享。网络媒体可以将体育新闻中重大新闻报道的相关信息归纳、分类,运用超链接、超文本等方式聚类,建成资料库,便于日后对该新闻的了解和检索。

1.1.3 便捷性

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传播需要经历信息采集,信息筛选以及信息编写的过程才能发布,有较长的时间限制。同时,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也受版面空间的制约,新闻的内容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所谓的有价值、受群众喜爱的内容进行报道,受众选择权很有限。网络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以体育新闻赛事直播为例,同一场比赛可以由不同媒体进行现场赛事直播,全国乃至全球受众可以同时观看。通过网络媒介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了解新闻最新动态的目的,甚至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播报上,公共银屏成为公共资源的另一种体现,受众获取信息更直接、更便捷。人们通过媒介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最新报道,无论是在办公的地方,在家或是在公共场合都能及时得到体育新闻的更新动态。

1.1.4 互动性

在互联网中,网民既发布信息,是信息生产者,也接受信息,是信息消费者。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它改变了过去从体育新闻传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过程,使得传播活动实现双向互动。其一,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可以进行及时交流;其二,网络传播使得受众的主动参与性得到实现,受众者不仅可以对信息及时做出反馈,还可以完成从信息的接收者到信息发布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其三,受众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有些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在进行转播时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利用短息、电话等方式参与有奖问答或互动游戏,增强了互动性,缩短了信息发布者与受众间的距离。不少网络媒体设有公众平台,受众者可以发表评论,阐释自己的观点。

1.1.5 个性化、多元化

网络实现了个性化的传播服务,受众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既可以充当信息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既可以利用网络自由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新闻消息。同时,这种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让身处众多信息包围的环境中解脱出来,排除冗余信息的干扰。网络的“个人化传播”使得新闻的受众从大众到分众到小众,最终直到个人。自己的报纸(My Daily)、自己的节目(My Program)、千奇百怪的新闻组、电子杂志、BBS及其他服务,使得至今网络信息的分散化和个性化成为可能[7]。

1.2 数字化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凡事具有两面性,用辩证的思维看事物才能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是时代的印记,一方面加快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方面又折射出社会文明的滑坡。体育新闻传播的应是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张扬的应是一种人类向自身的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至善至美的人文精神,而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新闻传播却偏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8]。这种不文明表现为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色情化、暴力化、假新闻以及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肆意炒作和广告泛滥等几大类[9]。

1.2.1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内容的过度娱乐化

娱乐化报道已成当今体育新闻报道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网络新闻中尤其明显。体育网站采编者们对体育明星的种种绯闻津津乐道,大量的花边图片、视频在头版显眼的滚动。解说员用词口语化,使用网络词语,个人倾向性明显。比如,在一场比赛中,“逆袭”“duang”等网络用语时常出自解说员之口。受众者根据个人偏好在网络平台上大肆发表自己的观点。谩骂声、怜惜声一片,甚至出现持不同观点的网民形成对立局面,在公众平台对骂。

1.2.2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中的低俗化及“文字暴力”

受众的“猎奇”心理、广告商的经济利益驱动、网络传者的迎合心理,导致体育新闻网络新闻内容选择上出现低俗化趋势。不少体育新闻传播者将新闻的焦点聚集到运动员、教练员身上。将体育赛事细节的报道作为新闻的亮点,例如,在网球比赛中,对运动员扔拍动作以及运动员负面面部表情等细节报道尤为细致,解说词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体育新闻报道中涉及运动员隐私,侧重对运动员感情生活及负面消息的报道,体育明星吸毒、酒驾新闻屡见不鲜。

当前的“文字暴力”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中已经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一场实力悬殊的篮球赛在体育报道中被形容为“屠宰场”,在对体育比赛胜负的描述中“斩杀”“绝杀”“KO”“毁灭”等文字、符号司空见惯,

1.2.3 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

网络体育新闻信息的海量性一方面带来巨大的信息来源,一方面又存在新闻内容不可靠隐患。网络内存无限的特点,使得网络体育新闻具有海量性。这些体育新闻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除部分来自真实的采编之外,有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传播,甚至有时候需要及时转播体育赛事新闻的运行,否则就会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可见,在海量、及时的前提下,网络体育新闻把关的压力巨大。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网络体育新闻也呈现出多角度及过度软化的报道趋势,特别是当一些重大体育赛事举行时,许多受众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某些网站为了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不惜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2 体育新闻传播超数字化内涵及特征

2.1 超数字化的由来

在科技创新围绕服务创新的设计系统中,网络、交互和影像是相辅相成的。影像作为一种最有效地信息和服务方式、以交互性的方式通过网络传播、互动。这三者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基本元素,也是数字传播的主要因素。[10]当前的数字化没有达到三者的协调统一,只是单因素的线性关系。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革新,我们已经完成了互联网2D向3D的转变,在线批量上传图片、裁剪图片,转换格式,选择样式,达到了2D照片转成3D动画的效果。未来媒介核心的变化是“人与内容”到“人与人的关系变化”,人们通过生产或转载内容为纽带和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未来社会,互联网运用三维技术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使用者可以利用键盘、按钮等简易操作进行交互。计算机设备根据使用者的感觉器官、语言或身体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之为超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在这里扮演了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

2.2 超数字化内涵

数字化指的是运用博客、微信、微博、手机终端、i Pad、电脑等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多样化,获取信息途径便捷化的一种形态。超数字化即运用高新技术在现有网络媒体基础上实现的3D效果,图像、声音、文字等数据传输改变传统的平面输送为多维立体化传输交互式的系统化程序。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运用该项技术,运用智能选择模式可以实现并完成人机对话,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开启解答模式后,有专业解说员进行一对一讲解,对整个赛事进行分析、解说。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选择随时中断或继续新闻内容的播报。

2.3 超数字化产生动因

2.3.1 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Gibson)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提到“赛博空间”(Cyberspace),从此这个词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吉布森创建的主角凯斯描绘了未来计算机网络把全球的人、机器和信息源连接起来的新型社会与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具有“第六感”信息的获得更为便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它所更新的生物技术、通信、传感与交流方式,都慢慢地将电影变成了现实生活。

交互设计指的是解决技术带来的认知摩擦,把技术化产品变成智能化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产品和使用者行为上的交互过程。[11]目前,交互设计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之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交互式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了人机互动以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学生运用触摸式白板完成声音、图像的移动与切换。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温州二中基本上实现了每个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交互机,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的自主化模式教学。目前,移动互联网可能制造的“服务”和“体验”带来的三大商业模式。即,以i Phone为代表的“产品+服务”或“终端+服务”一体化模式;以微软“software+service”和Google发布的“desktop+AWS”为代表的平台化模式;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增值模式。无论将来模式怎么变化,在网络中,内容的产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内容的关系都因其移动性而变得更加复杂[12]。

2.3.2 市场需求

近期来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方面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体育产业迅速发展起来。2014年10月国家颁发46号文提出“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这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发展前景。作为体育产业中坚支柱产业的体育服务业,体育新闻传播又扮演者重要角色。如何提高体育新闻传播质量的数量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科技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2.3.3 解决数字化体育新闻传播的弊端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可用性和营造更好地社会关系。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同样存在很多弊端。例如,移动设备的不便利性,移动设备屏幕较小,影响浏览效果、价格相对较高、在网络无覆盖的范围存在信息盲点。再者,由于技术难度较低、新闻来源较广,许多假新闻、低俗新闻应接不暇。从保证体育新闻质量,严肃网络环境上讲,仅依靠制定相关法律,提高把关人员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的进步还是得靠技术的进一步更新来弥补前一轮的缺陷。

3 体育新闻传播超数字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通讯发展相互渗透,新型的信息设备层出不穷,计算无所不在已经成为显而易见的趋势[13]。相关数据显示,移动手机用户和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在稳步增加,社会网络的用户在世界范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到2012年用户达到8亿300万,在拥有手机用户中使用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达到18.8%,显示出移动社会网络的潜在用户是个巨大市场。曾拍出的《泰坦尼克号》《终结者》《阿凡达》等3D影视作品的推出,“影像”作为一种基本的大众语言占据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一些视频网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缺少交互性的“广播电视系统”[14]。网络体育新闻传播运用交互设计实现的移动信息传播前景可观。

世新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陈清河表示,当下已是网络云端计算时代,媒体朝去中心化发展,一对多、多对多双向互动成为媒体经营方向,传统媒介需要发挥创意营销及数字媒体平台整合功能,整个营运“思、产、管、销、传、藏、收”七个环节都会改变。

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逐渐呈现出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移、体育新闻传播的跨媒体全球化等发展趋势。现代体育新闻传播路径模式为(见图1):

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将大大缩减了体育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具体表现为:

真实性是体育新闻的根本特征[16]。超数字化交互技术使得体育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更直接,信息来源更真实、贴切。新闻在产生时的自动化处理,通过自成像保留新闻的真实性,无需把关人员二次加工处理。人们需要的视频、信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不受有形屏障的限制,以地面、高大建筑或者空气中的尘埃为依托,投影出我们需要的画面。体育新闻爱好者不必苦苦懊恼于种种因素无法亲临现场观看一场比赛,超数字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体验到现场的真实感。

摘要:现如今,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已普遍被大众接受。文章简要概述了体育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阐释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提出,要解决网络体育新闻存在的问题,最核心的是体育新闻传播引进交互技术缩短体育新闻的产生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减少体育新闻从采、编到播报中间把关人的环节,还原体育新闻的本质,回归体育新闻的真实性,提出了超数字化是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发展趋势的设想,对这一设想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交互设计,超数字化

信息传播超网络 篇2

网络转载是一种重要的使用作品的形式,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但是,这项本来专属作者行使的权利,却由于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到不合法、不适当的限制。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该“解释”超出了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中关于转载仅限于(传统媒介的)报纸、期刊的范围,没有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或许是考虑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其用意或许不坏,但是,它却忘记了司法机关在履行其职能时必须“依法办事”、“维护法制统一”、“不得越权解释”等基本司法原则,而且,网络公司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作者利益为代价。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解释”内容在全球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国家中也难以找出先例。该“解释”实施几年来的后果是,一些网络公司大肆转载有版权作品,却拒绝向权利人支付报酬,而权利人也难以依《著作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解释”必须尽早废除或者改正。为此,我建议将来在制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转载做出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越权解释”予以纠正。具体建议是在“条例”中明确如下内容: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许可其他网站进行转载、摘编;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通过网络转载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发表的作品的网络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二、关于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

针对现实当中一些网络产品的使用单位、个人,明知网络公司或网络经营者所销售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等包含侵权内容,仍执意购买、传播的行为,应当在制订“条例”时,增加要求购买侵权产品者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的规定。具体建议如下:

购买、使用、传播明知包含侵权内容的电子产品、电子数据库的单位、个人,应当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三、关于要求网络公司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

在最近的多起针对网络公司的维权诉讼案件中,权利人取证面临

诸多困难,而网络公司在被起诉后,对有关在网络上的侵权证据进行修改、删除、隐藏等行为多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我建议,在制订有关“条例”时,应当增加要求网络公司或者网络经营者提供有关经营信息的义务的规定。具体建议如下:

权利人可以为诉讼或者申请临时措施目的,申请人民法院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其与诉讼有关的自权利人提出保全证据请求之日起前6个月内的全部经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及提供其他有关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虚假提供有关信息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提供,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冲突 篇3

一、网络传播的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旧有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沟通环境,其克服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局限, 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可以任意双向流动,从而实现传受双方信息的互动。与此同时,网络即时性的特质也使得信息交流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快捷和自由,从而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然而,在网络已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之时,其在初始阶段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却又可能因为自身科技过快的发展而暴露出现阶段普遍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所无法解决的桎梏。曾经理想化的“绝对自由”之剑却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充分注意到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网络传播给人类道德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高度关注。

二、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冲突;

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的冲突。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提到,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1644年约翰·弥尔顿首次提出出版自由以来,无数有识之士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生命。“新闻自由”思想随着工业革命后传播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发展,已经由原先基本的言论与出版自由发展至报刊的自由传阅,并逐渐演化至今天的信息交流自由。

毫无疑问,每个合法公民都享有自由传播的自由且神圣不可侵犯。而当科技发展到真正地将自由传播发挥到极致时,公民个人的自由传播就应该注意自身的自由权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在本就受意识形态和广告商操控而面对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时稍显乏力的主流媒体在有规范的情形下仍然无法独善其身,法律层面依然有所空缺的网络空间所引发的关于自由权利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便更加值得关注。

影像价值与人文关怀的冲突。一般而言,新闻价值越高,传播价值就越大。而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网络上的自媒体,新闻价值永远存在于新闻的即时性上。新闻价值在受发生时间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如趣味性、猎奇性、接近性等所影响。在自媒体时代,许多传统媒介,甚至传媒巨头的新闻都会在网上转发当事网友上传的如图片、描述性文字等进行报道。例如3.1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后续的诸多报道和群众的猜测均是由微博客以图文形式发出。同时,在灾难性事件中,为了突出新闻价值,传者通常选取遇难者的遗体、伤者的惨状或是幸存者的哀痛场景来拍摄,这样的影像新闻报道,尽管视觉冲击力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所获得的效果也许也能更加真切和深刻,但同时也淡漠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伤者的保护和鼓励以及对家属的抚慰。在影像、新闻价值突出时,人文关怀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每天被潮水般的信息所包围而疲于应付,根本无暇分辨信息的真伪,对日复一日的有悖新闻伦理的血腥或是暴力内容就更加麻木了。这使得更加注重人权却缺乏伦理支撑的今天更加扼要解决影像价值与人文关怀这之间的冲突。

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知情权又称了解权或知悉权,从广义上讲,是指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而隐私则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1)简单来说,知情权在于公开信息,隐私权在于保护信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自媒体时代相对较为突出的冲突。

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政府和雇主的侵权行为。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职能部门,它们在公民信息的收集、公开和使用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职权。在他们收集个人信息时,有很多情况下这些部门所索求的信息大于必要的信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其次,在政府与一些非营利组织合作后,或多或少会难以控制这些组织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从而使个人信息的权益人受到侵害。人们日常担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把数据出售给不负责任的供应商的可能;数据采集者不可信和不谨慎的可能;数据重组会生成有关个人详细的、组合的形象的可能;不准确的信息传播到其他文件后难以纠正的可能。(2)

尊重个人隐私的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应尽量避免媒体报道的结果对个人隐私的侵害;另一个则是应尽量避免媒体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伤害。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在涉及到此类报道和发布素材时,应该有前瞻性的提前做好准备或是延后再行发布,我们称之为“放弃之美德”和“延迟之美德”。

三、应对伦理冲突的可行之策

目前我国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迫切要求对新的信息环境下的传播行为做出伦理上的规范。我国要跟上世界传播技术发展的潮流, 保证网络信息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进行网络信息传播伦理建设是当务之急。

行业的自律和个人的自律在这一特殊的传播途径中显得格外重要, 也成为构建网络伦理道德的基础。网络生活首先是人面对机器独自生活, 它应该是使自我能够自主地建构自身的生活, 即自我生活, 但网络自我生活需要一种自我伦理。自我伦理应该遵守两个基本原则, 其一为自我伦理的目标原则———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 其二为自我伦理的实践原则———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网络自我伦理实践就是一种自我调适。这就“要求要求网络主体以一种审慎的明智选择以增进自我在虚拟生活中的自我选择控制能力。”(3)在网络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的前提下,网络行为主体必须注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借助自主的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做到“慎独”与“慎微”,真正实现“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创造自己”。

除了在人的方面需要有所改善之外,制定切实有效的网络信息传播伦理规范,及加快建设网络空间法律法规建设需要并驾齐驱。个人自律的道德准绳维系的是一个人从事网络传播活动时所要具备的条件的上线,而制定规范,立法,则是在修筑網络传播中的底线。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及网络传播应用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业内自律的成功经验, 建立专门的制定伦理规范并监督其实施的相关组织, 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与适应技术发展的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规范, 使其朝着组织化和目标化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空间的自由传播的浪潮已显得不可阻挡。面对更加方便的科学技术,选择退缩或是绕道都只能是历史的倒退。唯有正确合理的使用技术,将技术的先进性发挥到极致,并将技术在用于通信传播的同时也可将其运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调和和管理伦理冲突的运用上。在技术、法律、用户三者都能够顺应技术的发展和需要而积极适应和采用,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信息空间,才能防微杜渐,将潜在的或是已有苗头的伦理冲突扼杀。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研究 篇4

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2]。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 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3]。网络信息的传播, 在给世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变得更加容易, 互联网在提供开放信息环境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也在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如何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 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信息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5]。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 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1 交互性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是一种由媒体向大众的“单向传播”, 网络传播相对传统媒介传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交互性[6], 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受众之间可以直接交流, 其地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的受众随时可以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的传播者反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受众。

1.2 跨时空传播

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它不受时间、地点、版面、频道、国界或气候的影响。传统媒介会受到时间、地域和物理空间的限制, 而网络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到哪里, 网络上的信息就会快速地传递到哪里。网络传播使信息在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使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的眼光和境界。

1.3 多媒体传播

虽然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形式一样, 都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不同的是网络传播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符号, 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同时通过链接, 还可以在各种符号之间跳转。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可选择的多维信息, 融合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传播特点,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对受众的适应性。

1.4 虚拟性传播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信息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化的符号, 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国家和社会、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世界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匿名制或虚拟身份表现自我或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网民发言容易无所顾忌, 一些不负责的言论导致网上侵权事件频发。

1.5 传播人员的广泛性[7]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方便、快捷, 网民在扮演网络信息使用者的同时往往也扮演着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角色, 网民队伍的大小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者队伍的大小。网络信息传播成本低廉促使我国互联网使用者逐渐向各层次居民扩散。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 网民层次的不断延伸, 网络信息传播人员更加广泛。

2 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

2.1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异同[8]

由世界各地的网民通过因特网组成的网络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模式, 它满足了构成一个社会的必要条件, 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社会分工、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网络经济蓬勃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 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民, 没有国界之分, 没有地域之分。网络社会成员的参与无需物质身体到场, 以言论和行为表明自身的存在。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心理倾向组成虚拟社区、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社区活动。网络社会是一个自治社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有其自身的脆弱性, 黑客攻击、网络故障、法规限制等都可能引起网络社会大面积的瘫痪或消失。

网络社会尽管异于现实社会, 却始终是现实社会的别样表达和延伸。首先,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来看, 网民不能脱离现实的人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消失, 不再参与社会活动, 相对应的网民也就停止了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网络社会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活动规律。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的活动, 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人的活动的客观反应。因此网民的活动规律依赖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规律。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宽泛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多种多样, 基本反应了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获取信息、学习和知识浏览、论坛、娱乐、网上金融、网上购物和商务活动等。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无论是速度、范围、深度还是影响面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九成以上的网民通过网络社会来了解新闻、信息和热点。近年来, 不少社会热点都是先从网络社会中传播开。如南丹煤矿事故、孙志刚事件等;还有一些事件本身就是网络社会的产物, 如“芙蓉姐姐”事件。

2.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文字或图形等形式抽象即为传播模式。Lasswell (1948) [9]的口语化过程模式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模式, 该模式用“谁、说了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和取得什么效果”来说明的信息传播过程。Lasswell的传播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Shannon和Weaver (1949) [10]提出了网络传播的通信模式, 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并用熵和冗余来说明有效传播。Shannon和Weaver的网络传播通信模式如图2所示。

社会环境、个人认知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但以上两个模式都未揭示传播的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快捷、便利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 网络信息传播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 可以是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 呈网状分布。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等进行概括, 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11], 如图3所示。

网络传播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 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 没有边际, 也就无所谓覆盖面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不管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 只要上了网, 他就是中心, 可以自由地发布传递信息, 可以自由地检索、储存相加工信息。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为一体, 它赋予了传播者相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 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发布信息, 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 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

2.3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

个体与组织是互联网上最为直观的活动单位,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12]。

个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来自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利用互联网络交流信息是个体信息传播的主要动力。个体为满足自身信息掌控的需要, 通过网络检索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络服务的不断加深, 人们对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所需信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互联网的快捷的优势, 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这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是交互性。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通过网络提供的多种服务功能可以表达观点、提出倡议和参加讨论等。通过互动社区对某一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新闻网站就某件新闻给出自己的评论, 甚至建立自己的博客, 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些均反映了个体的一种信息表达的愿望和动力。

在现实世界里, 对事务价值的不同认定, 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这将导致认知失调, 也即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 必然要通过在网络中的积极参与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并获得承认。一些网络写手, 在现实世界默默无闻, 在网络世界确是声名显赫。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 但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 其本身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网民在网络中的社会活动, 很多情况下体现为群体活动。“从众心理”在网络社会中依然有显著的作用。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动力的个体心理因素之一。 组织的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源自政治的经济效益, 以及文化传播的需求。

信息社会技术的进步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为公民, 尤其为普通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行政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 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物的了解日渐增多, 对“效率”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 民主行政成为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为这一行政范式的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而廉价的途径, 为公民参政、议政, 更广泛地实现民主权益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 电子政务客观上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动力。

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 缩短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 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盖进来, 这样就把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 真正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合作。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日趋成熟, 电子商务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电子商务的发展, 以及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会成为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强劲的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 为任何个人、组织和社团在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宣泄情绪等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各种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空间是自由的, 包容的, 人们通过专门网站和搜索引擎来浏览、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BBS、电子邮件和聊天室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资源来休闲娱乐。个人、组织和社团对文化传播上的需求是组织信息传播的动力之一。

3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概况

3.1 国内

在我国, 社会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及网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促使一批国内学者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问题, 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有些专家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对网络信息领域的行为控制, 以调整国家、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CP (网络内容提供商) 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专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的外来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应对机制, 还有的对网络“人肉搜索”所造成的侵犯隐私权进行法律上的探讨。

总体来说,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管理非常重视, 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还是比较粗放, 针对网络一些新的特点而出台的措施都处于探索阶段, 招致争议也很多。法律也未形成体系, 漏洞很多, 缺乏操作性, 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完善。对于如何大力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调控的同时如何保障网络自身匿名、自由、开放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3.2 国外

从国外的目前管理经验来看,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需要统筹运用立法、行政、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首先, 立法是管理的基础, 发达国家政府看似很少对网络实施监管, 而事实上已利用法律对网上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其次, 行政是各国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比较常见的包括内容分级制、内容审查制、网站注册制、税收优惠制等。而行业自律则是互联网管理的必要补充, 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技术支持则是互联网管理的保障。

国外的学者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消极影响进行管理研究的同时, 更多的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这种关注, 既体现在研究角度的选取上, 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诸多影响;也体现在管控思路的导向上, 着重网络管理与个人自由与隐私的恰当平衡。

但在网络信息传播理论与实践过程当中, 东西方国家的观察视角不同, 遵从原则也不同。西方国家强调最大限度的尊重公民的网络信息传播权, 更多的依靠个人对自身网络行为的调控, 国家尽量少的进行干预, 管控措施更多的体现在后果管理方面。而东方国家 (特别是亚洲国家, 包括日本) , 在面对问题频出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 更强调事前的防范管理。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制度的等各种具体措施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人进行调控。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调控理念的不同, 从根本上说, 还是源自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即“人本主义”中以“人的价值”为本位, 还是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沿袭问题。

4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

言论自由是网络世界最宝贵的要素之一, 言论自由同时也是民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但不是唯一要素, 在相同层次上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的保持、公正审判的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可侵犯等, 这些要素经常会相互碰撞和冲突, 彼此间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才能保障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而平衡和协调的结果必然造成了任何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言论自由也不例外。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和处置研究就需要有效地对互联网内容即网络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在此有一个平衡问题, 限制过度, 就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减少个人的自由, 这与网络的“天性”相违背;而限制和规范过弱, 则要牺牲社会的利益, 使网络空间失序。本文探讨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管理。

4.1 开发管理技术

互联网具有多种媒体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 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 在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同时, 也给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挑战。互联网具有多向性、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 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来自各个不同的节点, 各节点相互独立, 信息传播不必经过或返回任何中心点, 增加了使用者绕路

以规避内容管制的能力, 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 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来获取信息。

同时, 网络信息传播也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匿名传播的特色, 是促成网络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也给不适宜内容的管制带来困难。它不但使管制部门无法确认不适宜内容的真正作者和传播者, 也给管制中的调查取证造成障碍, 使不适宜内容的责任者逃避制裁。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正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失去应有的功能, 需要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对技术上的革新和保护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浙江省针对网络的匿名特点推出“实名制”上网, 在实践中引起众多非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 要求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软件。对工信部的此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最难于管理的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 目前尚无可以自行识别BBS上是否刊登了不良信息的工具, 因此不断开发应对网上问题的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4.2 管理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世界各国也都在探索之中。国外的经验主要有:对网上内容进行分级和过滤、对执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等。

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可缺少, 政府可以对网络内容的传播进行限制性审查, 可以控制上网, 可以引导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人们的道德伦理建设等。

通过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结合各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如通过硬性的法制管理, 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进行处罚, 惩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者, 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者, 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等。而在软性控制方面, 提倡网络文明,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对网络信息实现有效管理。

4.3 法律

法律与道德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法律通过规范、引导、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 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

健全完善动态的法制是网络健康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网络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映射与体现, 它的发展与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法治发展与完善程度的体现。前面已经提到, 网络世界也是一个社会。大体上来说, 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角是政府、网站及网民。在网络社会中, 只有严密健全的网络法律, 对政府、网站及网民三者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 对该三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 才能实现秩序井然的网络世界。

因此, 发展与完善网络法律至关重要。然而法律有自己的缺陷, 在规制网络社会方面与规制现实社会一样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 还有一些网络问题是法制难以解决的, 这时就需要道德来做为补充。提高网民整体素质,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自律意识, 政府在培育和引导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5 结束语

目前,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经验, 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以多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但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更加容易, 如何消除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和特征, 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处置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传播,传播模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富金.法眼透视网络舆论[EB/OL].东方法眼, 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701/20070126161441.htm, 2007-01-26/2009-09-15.

[2]吴风.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R].现代传播, 2001 (3) .

[3]程洁, 张健.网络传播学[M].浙江: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13.

[4]王振新, 吴新年.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新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情报, 2007, 27 (1) :47-51.

[5]佘绍敏.传播学概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0.

[6]吕杰, 张波, 袁浩川主编.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4.

[7]邱均平, 苏金燕, 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53 (5) :38-40.

[8]黄立坚.虚拟世界现实和谐——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探幽[N].消费导报, 2009-06-23.

[9]沃纳.赛拂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10]吴晓伟, 胡纬华, 吕继红.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 2009, 1:102-104, 114.

[11]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信息研究与网络广告传播分析 篇5

对于信息的传播有几个层面的观照。首先,从技术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其基本原理是:信源(广告主)---发射器(网络和网络形式的广告)---接收器(人体的感觉器官)---信宿(分析、记忆、加工和存储),包括噪音,即施控者(网络环境、网站环境),外部干扰。不仅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信息传播效果,而且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以及传播技巧等,也影响信息的接受程度。其次,从语义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指研究信息交流中被传输的符号怎样准确地运载欲表达的意义的理论。任何载体所发出的讯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即广告主如何通过网络形式的广告把要传递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网民。最后,从效用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收到后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信源发出信息后,对不同的接受者其价值是不同的;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其价值也会不同。即网络广告的信息需要网民根据自己的经验结构去解读。

1、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和要素系统。

信息的传播依赖物质,信息的贮存也只有借助与物质才能实现。网络媒介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没有网络媒介,信息无法对网民进行传播。但是,信息所要表征的不是它的网络物质载体的属性,而是被反映物的属性,即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传递企业或产品的信息;信息需要以网络这个物质为载体,以文字符号、颜色符号和图象符号来表现。符号是信息的感性袒露和外在表征,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这些符号是表达特定广告信息的方式或形构,网络媒介或网络技术手段是传播或负载这些符号的物质实体,而网络广告信息则是广告主与网民通过符号和网络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

对于同一个广告信息,广告主可以用各种符号来表现。另一方面,信息是由要素组成的,这里我们讲一下网络广告信息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符号系统。网络广告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组成的表达特定广告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传者――广告主传出广告讯息,并不意味着网民就一定收到广告讯息;网民收到广告讯息不能保证翻译成广告主要表达的那种信息。一致来自相同等级的符号和经验系统,有利于广告主与网民达成一致的意见,避免信息传递的偏离。网络广告是一组文字、颜色、符号、图象的组合,企业的网络广告所传递的信息一般包括企业名称、网站和文字说明。

2.信息的编码与译码以及传播效果

信息传播超网络 篇6

Web1.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基于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网络出版在经历了文本数字化、远程检索与阅读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实验阶段之后,开始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所谓“大媒体”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从事网络出版业务的网站:第一是传统出版单位把网络出版作为自己的补充手段使用,也可称之为传统出版社上网。第二是专门从事互联网出版的网站,涉及网络、音乐、游戏等,其出版内容是专为网络出版制作的。第三是综合性网站开辟网络出版类栏目,如网络期刊、电子书专栏等。

在Web1.0时代,网络出版在出版模式、商业模式、内容组织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就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而言,由于Web1.0技术上的限制,尽管通过网络,出版机构可以相对更迅捷地获得受众的信息反馈,但这一时期的出版信息传播模式依然遵循着从传播者到受众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受众并不能有效地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

Web2.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

Web2.0不仅是网络传播技术的一次革新,更是互联传播理论的升级——其核心价值观如“个性化”“参与性”和“自组织”等都对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范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受众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因素,开始有效地影响或参与到出版传播的各个环节。首先,个体成为出版内容的重要生产者。其次,Web2.0模式更加注重传播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再次,Web2.0模式强调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注重个性化服务的出版方式将成为出版业的主流。

Web3.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各类出版信息传播模式的无缝融合

如果说Web2.0解决了一个个性解放的问题,那么Web3.0就解决了信息社会机制的问题。Web3.0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能更好地体现用户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二是通过个人与机构之间平滑无缝的相互转化,让用户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参与获得更为真实的生命体验,传统的互联网虚拟社区与社会性社区之间的差别将趋于消失。3.0时代的出版,是在一个完全与社会性对接的网络场合中,放手让用户主动参与、深度体验、创造内容并进行在线互动协作,各种出版形式可以实现无缝融合。

Web3.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建构及分析

Web3.0时代网络出版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机构出版与个人出版的无缝对接。

1. Web3.0时代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方式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出版的网络化出版;一类是以网络出版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加工选择的传播方式,即机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一类是以个人信息生产为中心在网络出版机构平台上进行的出版传播,称之为个人网络出版。这三种不同的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共性在于均是通过其他网络媒介进行出版活动的大众传播行为,既具有传统大众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又具有互联网多元传播的互动性,而差异性则体现在各自的传播方式上。

2.Web3.0时代三种类型的网络出版传播模式及分析

通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解析以及三种类型的网络出版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各类型的传播模式图示如下。

(1)传统出版的网络化出版传播模式见图1、图2和图3。

传统的图书出版业是最基本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整个信息传播活动是以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机构为中心进行的,出版机构负责市场调查、选题策划、寻找合适的作者、协助作者完成信息编码、编辑出版、销售、收集反馈信息等,一个作品的出版就意味着一个信息传播周期的结束。

当传统出版过程网络化之后,其信息传播将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式。第一种即传统出版在网络上的数字化,就是单纯地把传统出版物电子化后上传到网络,供读者有偿或免费下载阅读。第二种是对传统出版物进行多媒体化、碎片化处理,将内容或分散或整体出售给各类不同的网络平台。第三种,遵循传统出版运行模式,但只在网络上进行出版。这一种出版物的形式因不受纸质媒介的限制,在视觉与听觉冲击力上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第四种,依然以出版机构的市场调查、选题策划、寻找合适的作者、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出版活动为中心,首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免费出版,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反应后,再进行纸质出版或是网络出版与纸质出版同时进行。

(2)机构网络出版传播模式见图4和图5。

以网络出版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加工选择的出版方式同样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网络出版机构与传统出版机构合作,由传统出版机构将作品的部分授权给网络出版机构进行网上信息传播。第二种是以网络出版机构的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网站维护、网站推广、网站受众分析等一系列网络出版活动为中心,以网络出版平台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方式。比较典型有各类文学原创网站、名人博客和认证博客等。

网络出版中个人出版的传播模式见图6和图7。

个人出版是历史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出版行为,网络出版中的个人出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十分私人化的出版,通过博客、日志、微博、论坛等,可以理解为个人发表在公共媒介上的私人写作。第二种是在网络出版机构策划下,依据其设置实行写作。以原创文学网站的个人出版为例,个人要想在网站进行文学创作出版,首先就必须依据其对文学的分类进行写作,其次要依据其设置的关键词标识自己的出版物,以保证自己的作品能被受众搜索到。

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转变与网络出版发展趋势

从Web1.0到Web3.0,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转变,都基于一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在信息传播的参与度上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制作与传播部门越来越与个人信息传播相结合,出版业与其他传媒的媒介行业一样,进入“用户中心”时代,并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网络出版内容生产与社交相结合

随着当前大数据传播、便携式终端、各类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出版内容的生产,将与社交紧密结合。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是当前网络应用最主要的内容,除了各类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几乎所有网络的所有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社会化媒体的属性——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微博、LBS等等,甚至电子商务,都是社会化媒体应用。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在消费传媒机构生产内容时,更主要的是在带强烈的个人色彩的网络群体交往中产生内容。这些通过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与产生的内容成为了数字化时代连结人们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些内容,很多是碎片化的,但社会化媒体通过其特有的传播机制,可以将很多具有意义的内容筛选并即刻在公共媒体上显现出来。因此,将出版内容生产与社会交相结合,是网络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出版机构将由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

随着“用户中心”趋势的加强,出版机构将由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无论是个人在具有强烈Web3.0特色的网络空间进行个人创作,还是在各类社会化媒体上进行信息的消费、生产与传播,社交及社会关系都是其存在与产生的基础。而事实上,“社交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也是包括传统出版、网络出版及一切其他媒体生产存在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个人在出版过程与出版事件中的参与的深度化,出版机构将由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出版机构在网络媒体上的呈现方式将是一个集机构出版与个人出版、信息生产与社会交往于一体的Web3.0网站。

(作者单位系福建人民出版社)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 篇7

互联网领域里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与获得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情况越来越便利, 而且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为了调整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赋予著作权人及邻接权人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以控制手段,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二项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著作权人、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一项专有权利即信息网络传播。①

通说认为, 我国著作权法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直接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第8条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及录音制品条约》 (WPPT) 第10条、第14条的规定。但是若将这些规定同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二项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我国《著作权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涵盖的行为范围仅仅与WCT第8条后半段即“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 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所涵盖的行为范围相同, 而并非是WCT第8条的直接移植。

为了理解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确切含义, 对WCT和WPPT两个条约的有关的谈判历史首先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②众所周知, 《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的最基本的国际公约, 但是《伯尔尼公约》最近一次修订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电视节目主要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送, 但遇到山区或建筑物密集的区域, 无线信号的接收质量不高时, 就通过有线电视系统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通过电缆传送给用户。换言之, 在当时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转播”无线节目, 而不在于直接播放节目。因此《伯尔尼公约》虽有“广播权”的规定但是该“广播权”只规范“以有线方式转播广播的作品”的行为, 而不规范“以有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作用, 不仅仅转播无线节目, 而更主要的是直接播放节目,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有线传播媒介即网络得到了迅速普及。为了使著作权人能够控制“以有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 协调各国在“有线系统”等新技术出现后在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立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WCT) 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及录音制品条约》 (WPPT) 两个条约。因为WCT和WPPT这两个条约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网络环境下的对著作权及邻接权的保护问题, 所以通常被称为“因特网条约”。③

无论是WCT第8条还是WPPT第1O条、第14条, 都属于所谓的“伞形解决方案”, 即各国有义务授予权利人一项或多项专有权, 至于授予的权利的法律性质则取决于各国国内法的规定, 各国对此有充分的选择权。我国为了履行“伞形解决方案”的要求, 在《著作权法》中专门针对作品、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在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行为规定了第十条第 (十二) 项、第三十八条第 (六) 项和第四十二条, 即信息网络传播权, 但是该权利与WCT第8条所规定的“一般传播权”并不完全相同, 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二项、第三十八条第六项、第四十二条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可以看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控制的行为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信息网络传播权针对的是一种提供行为, 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要有实际的传输结果的发生, 只要有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 使公众有可能获得, 就满足了这里的要求。④

第二,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按需式、交互式的信息传播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复制权、演绎权有相同之处, 他们都属于著作财产权, 但是他们之间更有着明显的界限, 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向公众传播权的范畴, 因而不能将他们互相混淆。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 指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有两大类, 一类是著作权人, 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另一类是邻接权人, 也即作品的传播者, 但是只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

(一) 著作权人

著作权人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最主要的主体。由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定目的来看, 是为了适应按需式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对著作权人利益的影响, 而赋予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在信息网络中的按需式传播行为予以控制的专有权利。因此, 凡是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在通过数字化进入网络环境后, 著作权人就自然地享有了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 表演者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第六项的规定, 表演者有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表演、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表演者, 是指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 属于邻接权人。赋予表演者信息网络传播权, 目的是为了鼓励传播作品, 而承认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并保护他们在传播作品时应得的利益。

(三) 录音录像制作者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 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 包括录音制作者和录像制作者。其中录音制作者是指录音制品的首次制作人, 录像制作者是指录像制品的首次制作人。录音制作者、录像制作者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赋予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目的, 也是为了鼓励作品的传播, 尊重他们在作品传播过程中的劳动, 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而赋予他们以专有权。

需要注意的是, 他人虽然获得了表演者许可, 但是在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表演时, 还应获得所表演的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许可。同样虽已经过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 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录音录像制品, 也应获得相关作品的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许可。否则可能侵犯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

科学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作品都具有社会性, 每个后来人的作品都是在前人的作品基础上创作的, 因此在其作品创作完成后也应为社会上的他人所利用, 这样就能使新作品源源不断地产生, 进而促进文化科学的繁荣。因此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 可以平衡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防止因著作权人的过度垄断, 而妨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以控制自己享有权利的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行为的专有权利, 作为一种著作财产权, 其也是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合理使用以及法定许可。

(一)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的一项制度,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 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 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但必须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情形”。为此《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基础上, 对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做出了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 (一)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 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 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 在合理范围内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五)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己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 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 (六) 不以营利为目的, 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 (七) 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八) 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 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 应当是己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 或者其存储格式己经过时, 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

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以对著作权人的权利予以限制来平衡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的, 若运用不当就会对著作权人的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 因此需要对相关使用行为进行严格的判断, 而判断的标准主要是《伯尔尼公约》所确立的“三步检验法”同时可以参考美国版权法中的“四要素主义”。《伯尔尼公约》判断合理使用的“三步检验法”即: (l) 只适用于特定情形, (2) 不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 (3) 不能不合理损害作品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美国的“四要素主义”即: (l) 使用的目的和性质, 包括使用是否具有商业性质, (2) 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性质, (3) 使用的数量占整个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比例, (4) 使用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潜在的市场或价值的影响。

(二) 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 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他人己经发表的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一样, 旨在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避免权利人对作品使用的过度垄断而妨碍作品广泛而迅速地传播。法定许可是同授权许可相对而言的, 授权许可是由著作权人或其代理人授权他人使用作品, 是著作权人在意思自治下的授权, 而法定许可是一种“法定”的授权, 是由法律推定著作权人在该情况下可能同意他人使用其作品, 因而由法律直接授予的许可。法定许可限制了著作权人的意志自由, 但著作权人仍享有获得报酬权。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两种法定许可的情形, 即 (1) 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 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 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 为扶助贫困, 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己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起30日内, 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起30日内, 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 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 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著作人的作品后, 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著作权人的作品, 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间的报酬。依照前款规定提供作品的, 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作者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受到上述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限制。

五、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只是参照WCT第8条后半部分以及WPPT第10条、第14条, 其所控制的行为只限于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的交互式传播行为, 对于以有线方式进行的非交互式传播行为, 权利人是无法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予以控制的。同时, 结合我国著作权法对广播权的规定可以看出, 广播权的覆盖范围仅限于以无线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对广播的作品以有线方式传播或转播的行为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行为。因此广播权也无法覆盖通过有线方式对作品进行非交互式传播的行为。而且实践中也出现了通过有线的方式对作品进行非交互式、非按需式的传播的司法案例, 由于广播权明显不能适用于这种非交互式的行为, 法院最后只好运用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权利人予以保护。这样做虽然保护了著作权人, 但这是对法律的错误理解。国家版权局已经意识到了该问题, 国家版权局在2012年7月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第二稿) 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说明》中, 已经建议取消广播权, 代之以一项新的专有权利即播放权, 使播放权不仅覆盖原来的广播权所规范的行为, 而且还可以覆盖到对作品以有线方式进行的非交互式传播行为。同时赋予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作者一项对录音制品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非交互式传播以获得报酬权。这样法院就不必借助信息网络传播权, 来保护著作权人在有线非交互式传播作品的利益, 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就只适用于交互式传播行为, 这也会完全符合法律对其所做的定义。因此可以预见到, 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后, 著作权人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与播放权对以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和非交互式的行为予以完全的控制, 而不会再出现“法律漏洞”。

参考文献

[1]郭寿康, 万勇.信息网络传播权评介[J].电子知识产权, 2006, (10) .

[2]董炳和.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J].中国版权, 2010, (3) .

[3]王迁.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兼评“成功多媒体诉时越公司案”一审判决[J].法律适用, 2008, (12) .

[4]万勇.论中国著作权法的信息网络传播权[J].中国版权, 2008, (1) .

[5]王迁.论在网吧等局域网范围内传播作品的法律性质——兼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与“放映权”及“复制权”的区别[J].中国版权, 2009, (2) .

[6]朱理.试论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限制和例外[J].中国版权, 2008, (6) .

[7]王迁.我国<著作权法>中“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9) .

[8]王迁.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多维解读[J].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0, (3) .

[9]万勇.<著作权法>传播权修改建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2) .

[10]张建华主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11]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信息传播超网络 篇8

摘要:由于网络社区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已经合为一体,所以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管对象扩大到所有参与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网民,因此管理过程必须依靠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体现“草根”特点。文章从网民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社区的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以及信息传播源与信息内容的控制。

关键词:网络社区;信息传播;信息过滤;草根

传播与控制是一对矛盾,有着结构性的联系,但都不能独立存在。传播控制一般有4种方式:(1)传播者的自律与控制;(2)社会政治系统的制约;(3)经济对传播的制约;(4)传播的社会责任。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无中心和用户驱动的“网际网络”。从传播实践上看,任何人可以进入网络自由获取和传递信息,网络的游戏规则是信息的自由流动,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特点。网民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绕开监控设置来获取信息。加上匿名和身份虚拟,传播主体多元化和隐蔽性,使得监控难度相当大。这些特点导致权威机构很难对互联网实施严格控制。网络社区是互联网的缩影,比互联网范围虽然小一些,但信息传播与监管的矛盾表现尤为集中,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控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难题。

由于网络社区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已经合为一体,所以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监管对象扩大到所有参与网络社区信息传播的网民,因此管理过程必须依靠广大网民的参与和努力,体现“草根”特点。为此,笔者从网民的角度,探讨网络社区的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以及信息传播源与信息内容的控制。

一、信息文化伦理的约束和自律

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必须自律;作为个性传播必须有度;作为个人自由追求必须节制;作为言论利器必须谨慎。信息既是流动于网络空间中的资源,也是连接网络内外的关键环节。合理地制造、拥有、传播和使用信息的权利即信息权利,具体而言,网络中的信息权利主要包括信息访问权、信息产权、信息自由权、信息自主权、信息平等权、隐私权、信息安全权等,信息权利是连接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信息伦理具有命令、调节、认识、教育、激励功能。通过道德评价、社会舆论、榜样感化等规范和纠正人们的信息行为,使之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使信息活动中各种关系变得和谐。防止虚拟空间的“蛮荒化”,除了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外,更需要网民对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建立起清醒的认识和大力塑造网络伦理道德。

既要保护信息传播自由的权利,又要重视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道德限制,必须为道德限制确立合理的上限和下限,形成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合理的伦理限度。信息传播自由的权利,只能在这一伦理限度内行使。事实上,法律总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因此,在确立对于信息传播自由的法律限制时,也必须参照信息传播自由的伦理限度。

著名的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计算机伦理10戒:(1)不应当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不应当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应当偷窥别人的文件;(4)不应当用计算机进行偷盗;(5)不应当用计算机作伪证;(6)不应当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7)不应当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不应当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应当考虑到你所编制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应当用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斯皮内洛和泰万尼在《网络伦理学文献汇编》一书中,勾勒了一个涵盖信息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框架:(1)因特网的伦理价值与概念框架;(2)网络管制:言论自由与内容控制;(3)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4)网络空间的隐私权;(5)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6)职业伦理与行为守则。

段伟文提出了一个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体系,包括5条伦理原则:(1)无害(nonmaleficence)原则;(2)行善(beneficence)原则;(3)公正(justice)原则;(4)自主(autonomy)原则;(5)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原则。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die Diskuisethik)论证了通过商谈建构群体伦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就使得商谈成为网络社区的伦理建构原则。伦理商谈机制又包括伦理意见表达机制、伦理对话机制、伦理抉择机制。

网络社区是松散的“联合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草根性的联系,理论上每个社区成员都保留有自主权。其伦理构建只能是基于群体共识之上的一种自治过程,其基本模式是开放性的:初始公共认同感一群体间初级公共范式一特定环境内在危机一群体新的认同感一形成新伦理范式……要实现网络社区的和谐,必须有一种权力机制,包括伦理指南机制(基本伦理规则)、伦理商谈机制和伦理执行机制(集体行动和技术手段对应排斥的言行进行责罚)。

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具有弱强制性,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网络社区是基于个人主体的“自我”意愿和个人自觉建立的,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网络主体的自律上。有很多网络社区没有把关人,例如国内典型的掘客网站:至酷掘客、中国掘客、窝窝网等,没有网络编辑,所有文章都是由网民上传的,并把信息筛选的权利交给网民,网民评论投票,得票高的信息排名靠前,这样筛选出来的一般都是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是网络社区的一种自组织和自律。艾瑞咨询公司《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就中国网络社区在职管理人员的统计显示(N=149.4),无专职人员/兼职/业余时间管理的社区占22%,1个管理人员的占14%,2~4人管理的占36%。

“自律”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伦理学的用语,在他眼中,自律是指自己制定出道德规律又要求自己遵守,即“人为自己立法”,其本质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为了获得信息传播的最大自由度,强调“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自律”的义务。自由和自律并非水火不容,它们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孪生兄弟,个人自由的本质是自律,只要个人自由是现实合理的和正当的,就必定是自律的,而不是放任的或随意的。自律并不是否定法律和他律在控制网络传播失范中的作用,也不是否定网络自由。建立网络自律原则是保障网络自由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原则,是为了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健全的网络自律机制可以弥补法律在虚拟空间的缺憾。

为推动互联网界文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2006年4月9日北京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TOM网、中华网、百度网、北青网、中国搜索网、西陆网、西祠胡同网、雅虎网、和讯网、大旗网等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坚持自我约束,实施行业自律,文明办网”的倡议。在usenet的讨论群中即有一些共通的行为规范,在IRC系统里也发展出一些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比方说在谈政治的场所大开黄腔或恶意攻击他人、大力吹捧某厂产品而被发现是该厂的salesman等等情况,可能引起网友们的反

感或版主的裁决。200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设立了年度“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表彰在实施互联网自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从业单位或个人。博客公约和博客实名制的提出,成为博客自我完善的第一步。2007年,在互联网协会和Coogle举办的首届互联网世纪论坛上,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对搜狐IT表示,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国人的诚信问题。胡启恒认为有限的实名制是未来互联网的方向,“互联网的治理不光是政府的事情,需要每个人自发的维护,需要自下而上自发自律”。2007年,国外媒体发表分析文章称,网络社区自律是Web2.0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信息传播源的监控

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呈现无序与有序并存状态。作为多主体的网络信息源复杂适应系统,在其自组织过程控制中,管理的最佳方式必然是有序性与无序性彼此适当的结合。有序性是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规则性、重复性和相互的因果关联性,而无序性则表现为不稳定性、不规则性、随机性和彼此间的相互独立性。提出“复杂性范式”的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在系统论的范围内提出过“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原则来补充“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以避免把整体性原则绝对化,其意为系统中应该容许存在一定的无序性以保证组成单元发挥其创造性的自由度。,也就是说,有用信息表达或渗透在这种无序、复杂信息层中,信息的汲取要靠用户去分析和感悟。有序性用以保证整体的协调性,因此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使网络信息源在传播过程中的整体有序,即。首先要对信息的源头——传播者进行控制。“接受信息的形式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信息本身的价值以及发布信息的个人或组织的合法正当性”。

就传播者信息发布的动机而言,网络社区中不管是强联系还是弱联系,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互惠利他机制,即向网络成员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求回报。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施惠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远期更大的利益;生物学的“群体选择论”则解释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认为这是寻求共同生活和被认同的需要,同时获得社区中的信任和地位。但在边界不十分确定的网络社区中,如果没有类似评分系统的监测机制,利他主义是驱动网络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信息交流的唯一解释。健康的互惠利他机制有助于网络社区的成长,也有利于社区成员相互配合,加强对信息传播源的控制。

为了监控信息源,必须记录传播者的个人信息。根据资历,网络社区成员可以划分为:参观者/游客——在社区中无长期标识;新人-—-需要学习技巧和被引入社区生活的新成员;常客__一乐于参加社区生活的固定成员;领导—-一志愿者、签约人、维持社区正常的工作人员;前辈——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资深常客和领导。为了既监控这些传播者的行为,又保护他们的隐私安全,可以把个人资料分成系统级、本人级、公共级。系统级个人资料是由社区后台统计记录和用户注册存储的全部用户数据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也包含了后两种级别的资料内容);本人级个人资料就是社区成员可以看到的他自己的信息,如名字、密码、个人数据、爱好、帐户信息等等;公共级个人资料是其他社区成员可以看到的关于每个成员的信息。对于不同的社区成员则登记不同的个人信息。如西祠胡同网站根据注册时提交的身份真实程度,站方对网民进行了分层,他们的权利随身份真实程度的上升而增加,《西祠胡同站规》规定,只有注册网友级别以上,站方掌握了真实有效的身份资料的网民才可以担任版主。使得版主的行为有了很大的限制,因为站方掌握的真实资料可能会使对违规版主的惩罚转移到现实社会中,这比封杀ID等惩罚的威慑力大得多,所以站方没有了版主利用权力“胡作非为”的担忧。

中国正在探讨和尝试在网络上实行有限实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当一个用户在网站上注册帐号时,需要提交身份证或必要的证件信息和真实姓名等,而在前台,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名字。像有些成员比较固定,交互活动比较密切的网络社区,实名制已不是约束。2005年,水木清华成为高校BBS向实名制平台转变的典型,它的个别论坛推出实名制。国内现有的校园SNS一般都是封闭式注册,提倡实名制,只对大学生开放。比如,只有拥有@XXX.edu.cn的学校邮箱或是在指定的大学IP地址范围内上网才能注册账号。此外,各个网站还鼓励用户上传真实照片,填写真实姓名、所在院校、性别、年龄等信息。网站开发有个性的blog、方便的交友功能、论坛群等等,每个用户在校园SNS上都有自己的档案和个人页面。2006年8月,各大中文社区都开始对论坛首席斑竹、斑竹、分区管理员、分区主管、站长实施实名认证。

博客有域名(BBS的用户则没有独立的域名,只有注册后的有),为它的用户提供了用于识别和定位个体身份在互联网上独立存在的标识。博客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个人网站型博客,即博客者自己购买空间和域名,拥有独立站点和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域名;一种是注册型博客,即博客者在博客托管网站注册后,拥有一个二级域名,二级域名是网络上让别人识别和访问自己的工具。前者可能发展成群体博客,进而成为小型的网络社区;后者则一经注册就成为网络社区的成员。博客的相对集中稳定性、网络角色的识别趋势、个人身份定位等特性和网络实名的本质是相通的,博客实际上已经成为网民在网络实名化之前的过渡模式。

互联网之父的温顿·瑟夫认为,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设计了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使互联网的真实源地址认证成为可能。但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的人是不是本人则无法通过网络来限制,还有实名信息的安全问题。

无论网络传播发生了多大变化,网络信息传播总是需要人来把关的,人是网络的主宰,他们既决定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决定着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如果从占有话语权的优势来看,网络社区最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人有两类身份:一是预设的技术优势者,如论坛版主或有更高权限的管理者;二是传播过程中竞争机制造就的社群成员,如有威望的高级别网友。这些信息采集者、编辑者、把关人、特邀组织者是重要的信息源角色,具有中介影响的价值功能。目前还有一种角色叫“网络推手”,他们左右大众的心理,炒作热门话题,将促销、把关和内容生产这三项功能融为一体,在人们纷纷关注网络社区的商业功用时,推手的价值开始变现。因此针对此类传播源的监控尤为关键。

三、信息内容的过滤

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需求经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当传统的媒体信息不足时,人们对网络传播的“大量”信息抱以希望;当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需求时,又渴望用经济的方式获得最有价值的“少

量”信息。现在博客中很多留言都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如机票代购、二手手机广告、色情视频等,这些留言有的是网络机器人所为,所以灌注量大。有的博客处于睡眠状态,无人管理和更新,所以造成广告信息长期留存。也有的博客人气少,为了制造有人来过迹象,博客主舍不得删除它们。还有些是专门为广告发布而制造的博客,以创建博客空间的形式占用资源,并为该博客地址设置较为诱人的搜索关键词,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这些关键词时,被检索结果吸引而点击,但实际的博客内容与关键词却毫无关系,这样的垃圾博客也能由机器人完成。另外一些垃圾博客则照搬别人的内容,剪贴别人的文章。博客垃圾和垃圾博客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垃圾邮件。美国的一些博客网站采用要求博客留言者和博客空间申请人进行身份验证,并通过登陆时要求用户输入随机出现的数字符号等方式来阻止机器人登陆,这种方式会带来用户的操作麻烦,对机器人的阻止作用也未见评估。

除了法规道德的约束外,对信息内容的过滤首先应该依赖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在接受到信息后,会对这部分信息予以加工,进行再传播和再扩散。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或“大喇叭”。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个人利益统一、同化到整个组织中,这样才能使得意见领袖在摄入信息时,消除错误、歪曲式的理解。公正的意见领袖也可展示中立的立场,即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由受众自己去比较和判断。

据新华社2007年11月20日电,由于2006年11月搜狐网下属的一个论坛上,上海一位幼儿园园长被网民指名道姓辱骂,而搜狐网没有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时删除相关帖子,园长因此将搜狐互联网公司告上法庭。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日前判定搜狐网侵犯名誉权,赔偿精神抚慰金2000元,立即删除相关帖子,并在论坛上发布赔礼道歉声明。因此网站管理者可以自己充当意见领袖,负责任地筛选信息予以发布,同时,也从技术上控制传播过程。

网民喜欢加入那些有大量新鲜并且正确信息的讨论版,相反,信息数量较少且更新较慢的讨论版人气指数往往较低。网民也不希望自己的社区被某些发表不当内容的人破坏,所以可以发动网友进行网络社区信息内容的管理,可以辅以积分等奖励。

为了避免与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的权利相抵触,多数西方国家并不采用规范网络内容的方法,而是依赖信息技术,采用过滤软件和网络内容分级系统,将网络信息分级,再与过滤模板比较,以决定是否过滤。1996年起用的“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将网络信息分成性、暴力、语言和裸体镜头4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O到4个等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o。PICS不阻断网络内容,而是控制适合使用者观看的内容层级,既维系了网络言论自由和多元化价值,又控制了有害信息的传播。

借鉴网摘推荐的实现方法可以通过“价值度”来对信息进行过滤:(1)事先将各种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分别收集到信息内容特征库和用户行为特征库中,并为每一种特征设定相应权值和程度值参数;(2)实时采集用户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特征数据;(3)到信息内容特征库和用户行为特征库中查找对应该特征的权值和程度值参数,计算出采集数据的价值度,保存到信息价值记录文件中;(4)将信息价值记录文件中的所有记录排序,过滤掉价值度低于事先确定阈值的信息记录;(5)对价值度高于阈值的信息记录的内容进行推荐处理。

在进行网络社区信息的更新维护时,可运用相似度分析,判断原创转载,根据创新度分析、反馈度分析剔除雷同信息,根据聚合词分析、主题词频统计分析判断讨论主题,设立分类目录,进行群体管理。为了降低内容审查成本,信息过滤系统成为中国Web2.0网站必备功能,信息过滤技术也将获得高速发展。

四、结语

上一篇:企业管理管理会计下一篇:无机发泡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