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模式(共12篇)
信息传播模式 篇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打电话、发短信,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聊天软件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 是因为通过软件聊天只花费很少的流量费用, 节约了开支;另一方面, 是软件聊天非常方便和快捷, 并且聊天软件功能强大,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有趣、新颖的聊天方式。当前, 在众多聊天App中发展最好, 使用人群最多的就是微信平台了, 微信App经过不断的升级, 从最初简单的语音聊天, 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立体化的沟通平台, 并且成为了当今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提到传播学, 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拉斯韦尔——美国著名传播学家, 他所提出的“5W模式”为传播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谓“5W模式”, 即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模式将传播学的研究分成了五大方面: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以下我们就将微信与传播学结合, 全面分析其传播模式。
1 控制分析——who
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 QQ是人们最为常用的聊天平台, 在此基础上, 腾讯研发了微信App, 因此, 可以说微信平台传承了QQ的一些基本特质。而微信之所以可以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 微信和QQ都是由腾讯研发的, 而在此之前, QQ聊天平台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客户群, 成为了当时人们普遍应用的聊天软件。可以说QQ为微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因而, 很快被大众所接受。此外, 微信的注册方式也非常简便, 不但可以直接通过QQ号、邮箱登录, 也可以手机号码注册, 这也是其迅速推广成功的原因之一。其次, 手机App的主要受众人群是20~29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超前, 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微信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优势, 研发了语言聊天模式, 给年轻人以新鲜感和时尚感, 最终成功虏获了一大批人群。当然, 随着微信的传播, 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加入到了微信的大军中, 足以见得微信的传播模式深得人心。最后, 微信在信息传播模式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人们在最初应用QQ聊天平台时, 目的在于能够与更多的陌生人建立沟通, 在慢慢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社交圈。相反, 微信聊天平台最初将好友设定在了手机通讯录人群, 而这些人群通常都是比较亲密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 因而信息的传播更具亲密度, 在此之后, 微信平台才逐渐扩展到陌生人的层面。
2 内容分析——say what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两个特点:私密性和及时性。所谓私密性是指信息内容只有微信好友彼此知道, 不会被陌生人看到。比如过去的QQ空间发布状态, 所有好友都可以看到评论内容, 而在微信的朋友圈中, 只有彼此是好友才能看到评论内容, 这就增加了发表信息的私密性。及时性就更容易理解了, 只要用户保持微信在线状态, 好友发送的信息就可以立即收到, 并且微信还可以接收QQ离线消息, 避免用户在QQ离线状态没能收到重要信息。此外, 微信在传播方式上也更具多元化。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应该就是语音聊天了, 过去人们通过QQ聊天大都使用文字交流, 而中国的汉语博大精深, 不同的语气可能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 因而, 通过文字交流有时并不能准确理解和感受到彼此的心情。而微信聊天平台最初的亮点就是语音聊天模式, 这种新颖且时尚的沟通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 并且能够直接通过声音了解彼此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文字交流更具优势, 因此, 很快就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3 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
在微信平台不断发展过程中, 其功能也逐渐增多。近年来, 通过微信App的开发和升级, 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微信最强大的功能——语音聊天, 它利用了手机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功能;第二, 录制视频、拍照以及二维码识别利用了手机摄像功能;第三, 通过摇一摇搜索附近的人利用了手机的重力感应器;第四, 手机之所以能够搜索到附近的人是利用了GPS定位功能。微信除了对手机这些基本功能的利用外, 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功能。比如说:当前很多人在购物时喜欢微信支付的方式, 只需要扫描店铺微信的二维码即可直接付款, 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之,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 相信微信还会推出更多功能, 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工具。
4 受众分析——to whom
微信平台根据距离的远近为人们设定了三大沟通范围:熟人交际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这种沟通模式使人们可以根据精力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际圈。首先, 熟人交际圈很好理解, 就是我们日常的好友, 可以是朋友、家人、同事等, 通常而言这些人都是比较熟知和相互了解的, 相比之下, 这个交际圈是属于比较稳定和成熟的。其次, 千米交际圈, 这是由微信App设置的交友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搜索到1 000米范围内的微信用户, 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当自己遇到困难时, 也可以借助附近的人寻求帮助。最后, 陌生人交际圈, 这就是单纯的为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交友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漂流瓶等形式结识到陌生的朋友, 从而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5 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 并且如上述我们提到的, 微信好友大都是亲密度比较高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因而, 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各大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寻找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 微信无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宣传平台, 企业首先建立属于自己的公共微信账号, 之后借助各种活动使更多的用户在微信上关注自己企业的公众号, 企业会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维护该账号, 定期对企业产品进行宣传, 而关注了企业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产品的最新信息, 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产品的传播和宣传。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微信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聊天平台, 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 微信平台更加方便、快捷, 带给人们更多的乐趣,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革。但是,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 手机App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微信平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满足市场和广大客户的需求, 使微信这种新兴传播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皓然.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模式[J].新闻传播, 2014 (6) :65.
[2]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 2012 (7) :71-72.
[3]李阳.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信息传播模式 篇2
(一)思政教育之形式创新
借鉴感官营销模块,充分利用文艺载体,倡导寓教于乐的告知方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政治教育方式。此为思政教育之形式创新。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思政工作中是相得益彰的,体验经济时代要更加强调隐性教育的作用,在教育形式上因时制宜地采取多种载体,倡导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特别是寓教于艺的方式,多管齐下,突出实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利用生动有趣的音乐、诗歌、故事等形式,将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好德、乐德的情感,并使其有所感悟和体验,从而在感官方面有所突破。要特别注重借助多种艺术载体,如绘画、摄影、电影、戏剧、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以构筑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情境中,受教育者在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文艺活动中产生直觉体验,从而得到思想、认识上的启发和教育以及心灵、情感上的陶冶和净化。
(二)思政教育之内容创新
借鉴情感营销模块,精心设计场景活动,依托实际场景引发受教育者内心真切感受,摒除单一的理论学习模式。此为思政教育之内容创新。
实际场景活动是体验产生的载体和基础,正是在活动的亲历中,个体用感官和心灵直接去把握特定的认知对象,生成独特的感受。感受是体验的基本形式和内容,而要产生真切的感受,必须以实际场景活动为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受教育者走出狭小的教育课堂,走入社会大舞台,参与各种活动,从做中学,从动中悟,在活动中坦诚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感受。为了获得深刻的感受,必须对生活资源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系统性的场景化设计,使其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意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领受教育者投入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特定角色的换位模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真、善、美,进而培养起受教育者对事物的敏锐感受力。
(三)思政教育之平台创新
借鉴思考营销模块,引导进行自我反思,将认知习惯内化为自我心智模式,摒除被动接受、走马观花的旧有认知弊端。此为思政教育之平台创新。
自我反思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式,发展精神理解能力。为了真正生成领悟,应倡导受教育者经常反思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并对之采取一种探究状态,敏于并善于体验其中的奥妙。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留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受教育者自我反思。教育者可以通过让受教育者回顾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尤其是其中蕴含着道德、心理、行为冲突的事件,剖析自己做出选择判断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动因,从特定事件的最终结果反馈中评价自己。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要贯穿于个体成长的整个阶段。因此,教育者应该组织受教育者将思想、行为反思中的真切感触记录下来,作为成长的见证。这种反思记录要求受教育者针对学习生活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表现,把自己的感受、思考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对自己心灵反观的记录。
(四)思政教育之路径创新
借鉴行动营销模块,激励个体付诸实践,将主观理念与个人践履深入结合,摒除理论背离实际,知行脱节的痼疾。此为思政教育之路径创新。
为了巩固和发展体验,确保思政教育持续有效,需要继续深化个人践履,引导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自我体验教育,通过回归生活和付诸实践进一步将隐性经验显性化,使在深化体验中获得的情感价值等逐步升华为自我的态度品质以及个性能力等素质。
情感信念等要变成行为并使行为转化为习惯,是在实际的实践情境中,在不断完成各种相关活动中逐步实现的。一次体验由于实践层面的狭隘性,无法上升为行为习惯,因此,应该抓住时机反复体验,在反复体验中,实现认知与行为的真正协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政教育要产生实效,必须反复践履。个体在活动或认知情境中自觉体验、践行某一思想道
德规范的次数越多,所获得的体验就越宽广、越深厚,在这种高度自觉的精神力量支持下,诚心接受教育并寻求进步就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
(五)思政教育之情境创新
借鉴关联营销模块,把握资源创设情境,倡导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摒除为思政而思政、教育游离生活的低效率模式。此为思政教育之情境创新。
教育者要有意识地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截取其中有教育价值的事件,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将其融入个体的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让其真实地体验和感悟到诸如自尊自爱、礼貌待人等生活习惯,并进一步转化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情境资源通常包括自然情境和人文情境。清新舒畅、适用得体的校园景观等自然情境会使受教育者更贴近大自然,从而使其愈发热爱生活,而充满人文气息的生活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文情境,使受教育者享受如沐春风的润泽。无论是自然情境还是人文情境,都是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的生活体验,当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投身现实情境时,会为其中直观生动的内容所感染,由此引发直接的主体体验和意义感受。优美的自然情境以及和谐的人文情境,对受教育者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在对美好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和谐人文情境的切身感悟中,个体才更加体悟到生活的真谛与意义。
信息传播模式 篇3
关键词: SMCR传播模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56-03
我国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育传播活动,笔者以SMCR传播模式为视角,从信源、信息、通道、接受者等因素对现有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旨在提出可行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策略。
一、SMCR传播模式
1.SMCR传播模式的内涵
SMCR(Source Message Channel Receiver)传播模式是1960年贝罗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SMCR传播模式认为传播过程是由信息、信源、通道、接受者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传播过程的每一个要素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1]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SMCR传播模式中,对信源和接受者的研究要考虑到传播技巧、态度、知识、社会背景、文化等因素;对信息的研究要考虑到要素、结构、内容、处理、符号等因素;对通道的研究要考虑到人的视、听、触、嗅、味等感觉。
2.SMCR模式对教育传播的影响
SMCR传播模式现在常用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它明确而形象地告诉我们,为了提高教育传播的效果,必须研究和考察各方面的因素。要想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效果,需要考虑到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培训者、受训教师、培训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体等要素,基于SMCR传播模式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 能够使我们以更清晰的视角和更微观的层次去解析各个要素,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和技巧。
二、在SMCR传播模式下解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的要素
根据SMCR传播模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过程同样包含信源、信息、通道、接受者四个要素。
1.信源
信源是传播过程中的发起者。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层次可以将信源分为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
从宏观层次来讲,教育行政机构推广教育体制改革,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章中提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总体高度上强调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指导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的开展。
从中观层次来讲,学校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视和投入也影响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笔者从师范类院校和中小学校来分析,师范类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师范类院校的信息素养培训主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也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的开展。中小学校的领导对信息素养的关注,会影响到教师入职教育、职后教育中校本培训的开设效果,以及学校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和资源配置等因素。
从微观层次来讲,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都是培训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教学经验以及对培训知识的掌握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采用了分层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模式。分层培训即受培训教师在接受培训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培训下一批受培训的教师;网络培训模式中受训教师之间会有学习经验的交流和分享。这些过程都直接影响着培训过程中知识的传播。
2.信息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的信息即培训内容。根据SMCR传播模式,培训内容要尽可能包含语言、文字、图像与动画等形式,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和培训教师也要在不同程度上对培训内容进行处理,即对培训内容的标准、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培训内容的顺序等进行环节进行安排,以此来保证培训内容的有效传播。
3.通道
根据SMCR传播模式,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过程中采用视听等感官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培训内容的传播,对培训知识的安排也要考虑到不同的知识通过哪种通道更容易被受训者所接受,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4.接受者
中小学教师作为培训过程中的接受者,他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对培训内容所持的态度、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接受的传播技巧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效果的高低。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三、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的要素提出建议
根据SMCR传播模式分析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之后,笔者将针对各个要素提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可行性建议。
1.针对教育行政部门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鼓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信息意识。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信息技术设施投资的力度,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城乡教育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给教师提供提升信息能力的环境和资源支持。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学校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鼓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工作,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2.针对师范类院校
师范类院校作为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大本营,应该在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未雨绸缪,做好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第一,师范类院校应主动制定信息技术培养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注重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为在校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提升信息素养的环境和机会。第二,应适量延长在校师范生去中小学校实习的时间,使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中小学校的研究性课题等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培养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endprint
3.针对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是中小学教师的聚集地,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意识引导和培训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第一,学校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应实行信息化,即落实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内容、策略等进行改革,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2]第二,中小学校应重视并完善校本培训,采用分层分级的培训模式,可以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再由他们主持校本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带动老年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第三,中小学校应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师资培训模式,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交流环境。如:基于网络的知识管理系统,使教师能够通过BBS等平台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等进行提问和交流,为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受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技术环境。[3]第四,中小学校应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考核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4.针对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作为培训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其先前知识背景、对培训内容的解析、对培训工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第一,培训教师可以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骨干教师、优秀年轻教师中选择,以便于有效率地开展分层培训。第二,培训教师应该关注新教育政策,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实践不断提高信息意识。第三,培训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培训内容以及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此来加深对培训知识的理解程度。第四,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经常反思总结,根据受训者的问题,及时改进培训内容,使培训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受训教师的教学工作。
5.针对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担任着信源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第一,中小学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能主动认识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第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培训后,要将培训内容运用在教学工作中,以自身实践来促进自身信息能力的提升。第三,中小学教师在培训和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总结沟通交流,以便快速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分享实践经验。
6.针对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直接决定着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开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需考虑到受训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不一致”,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教育和培训项目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的存在。[4]第二,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应注重解决受训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有90%以上的教师在接受培训时,都希望培训内容能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问题的解决。培训内容应有助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第三,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应关注受训教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四个层次,在培训过程中按层次培训,分层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层次越高的教师,在培训中应更重视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锻炼。
7.针对传播通道
根据SMCR传播理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内容采用试听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因此,需要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在加强和完善信息技术硬件资源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开发各种网络培训模式以及网络电子资源,建构终身学习的环境,使受训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杨改学.三种传播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4):14-17.
[2]宋德如.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问题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2):75-80.
[3]杨晓莉.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建构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4]杜卓明.陕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信息传播模式 篇4
关键词:微信,社交方式变革,信息传播
本文基于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 结合微信自身功能升级、广告推广和传播特性, 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四个主要方面探讨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一、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2011年底你会惊奇地发现, 在街道旁、校园中、地铁上、公交车里, 身边的很多人都开始对着手机讲短信, 通过一种能够语音聊天的手机应用客户端来随时随地传情达意。没错, 这款风靡的应用软件就是微信。
想要深入了解微信, 就不得不提Kik。Kik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 它跨越了运营商壁垒、硬软件壁垒和社交网络壁垒, 使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成为新的社交平台。虽然它不能发照片, 也不能发附件, 但在2010年10月19日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 t后, 它就在短短的15天内拥有了百万用户, 其受欢迎程度让不少手机应用望尘莫及。
国内最早出现的类似Kik应用的是语聊软件———米聊, 它在国内市场最早发布公测客户端, 其新颖的沟通模式也使它一开始就受到了用户热捧。随后盛大网络等SNS运营商闻风而动, 2011年1月21日, 腾讯正式推出基于QQ用户的微信, 这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1]在实际操作中, 微信仅收取流量费, 从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来看, 微信通过互联网的后台运行每小时只需要2.4K流量。“讲短信”、免费、无距离限制……这些功能无疑具有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在这场语聊工具大战中, 飞聊、口信、翼聊、个聊等类似产品纷纷亮相, 最终微信强势取代米聊, 成为新霸主。
微信可以说是介于手机QQ和微博之间的第三种社交关系, 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社交生活方式。在累计经过40余个版本升级后, 微信自身形成了一个三维沟通矩阵:X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Y坐标是手机通讯录、智能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Z坐标是LBS定位、漂流瓶, 摇一摇, 二维码识别。纵横交错立体化的社交链, 覆盖了工作、生活的多层次需求面, 并且在这个三维空间里, 各沟通链条完全交叉、各平台互通共享, 这是其他任何IM工具都无法比拟的。
“今天, 你微信了么?”正如其广告语所言, 微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透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看微信传播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的“5W模式”, 即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 hat e ffe ct。他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楚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这也促使大众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这一思路的形成。[2]
下面将重点通过前四个领域来研究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一) Who———控制分析
微信传播典型地体现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微信是基于QQ平台的应用软件, 因而在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中, 传受双方的关系特点传承了QQ平台的特质。
首先, 传播主体即用户群体更加精确。微信主要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 手机QQ用户是其主力军。智能手机用户和手机QQ用户的庞大, 使微信在推广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同比增长17.5%, 其中, 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 渗透率达53.4%。在不同品牌的移动IM即时通讯中, 手机QQ占据99.5%的市场份额。[3]另外, 米聊等语聊软件需用户注册帐号, 微信相比而言则更为便捷, QQ号与微博、微信、邮箱、音乐等等应用相关联, 手机QQ用户可直接用QQ号码登录, 可谓是“一号通天下”。
其次, 传播主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出于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要, 支持多种应用的软件的智能手机在学生、白领等高学历的群体中颇受欢迎。在对北上广深四地智能手机3G网民的相关调查发现, 20-29岁这一年龄段成为最主流的手机网民群体, 学历大多在大学本科以上。[4]对于微信这种IM领域的“新星”, 学生群体和上班族等时尚人群更容易接受和推广。用户最初玩儿微信在与于其“新”和“奇”, 语音对讲这种时尚联系模式在年轻人中备受追捧, 而微信抓年轻人心理推出的其他娱乐功能更是进一步俘虏了这一群体。
再次, 信息传受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腾讯的用户资源拥有很强的感性意识和情感黏性, 在这种传播模式中, 传受双方的关系更为亲近和密切。在社交模式上, 用户最初喜欢QQ是希望借助此平台“和陌生人说话”, 当失去新鲜性之后才扩展到熟人层面形成稳定的社交圈;而微信恰好相反, 它最初从已相对稳定的熟人群体出发“和亲近人说话”, 然后再逐渐扩展到陌生人层面。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类似于电话联系的语音对话, 从用户的心理和习惯来讲, 使用语音进行聊天的传受双方关系会更为亲密, 在精确化的交际圈里, 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 这也就决定了双方通过媒介传递与反馈信息内容的特殊性。
(二) Say what———内容分析
微信传播内容具有私密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由于传者和受众的特殊关系, 微信信息交流内容也更为私密。在微博上, 粉丝可以看到所关注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 而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 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 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另外, 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功能, 其内容发布具有即时性, 只要用户在线, 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 而且微信还支持QQ离线消息的接收, 在讯息传达上比较迅捷。
微信传播方式还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文字聊天原有的障碍在于, 传受双方在聊天中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的“表情”, 不能准确了解到对话者的心情和语气,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早在很久之前, 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对讲机”功能。如果要发语音短信, 需要拨打服务代码加上对方电话号码, 用户在听到语音提示后说出需传达的内容, 最终以提示短信的形式到达讯息的接收者手机, 接收者则需要回拨相关代码来听取讯息内容。这种繁琐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造成了沟通障碍, 而在当时通讯条件下讯息能否顺畅到达也难以保证。微信主打语音聊天, 点对点的语音交流类似于现场直播, 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 能够更好地把握传受双方的心理, 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来讲更有优势。经过近45个版本的升级后, 今天的微信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来传播信息, 在iphone等高端智能手机上还可以直接视频通话,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微信引领了3G时代信息传播的潮流。
(三) Which channel———媒介分析
可以预见的是, 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媒体在未来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而未来的信息传播媒介也将会是多媒体平台的优化集成, 就目前而言, 微信的信息传播媒介正是这一方向的有益探索。
3G时代智能手机得到迅速普及, 现在智能手机的推广已经从中高端市场转向了低端市场。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微信的语音对讲对应的是麦克风和扬声器, 二维码和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 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 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器, 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定位。[5]相关数据表明, Symbian、Android和Ios三大系统目前占据95%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6]微信现在拥有多个版本的客户端, 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多种手机系统的全覆盖。
除对手机基本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外, 微信同时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微信相继推出了二维码、LBS定位等功能, 其中二维码是身份认同, 在摄像头前扫描即可辨别用户身份信息, 而LBS定位功能则可以用来找朋友。另外, 微信的系统插件已经打通了手机通讯录, QQ通讯录、QQ邮箱, QQ微博等产品, 表现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平台型产品的潜质。优势平台的集聚共享, 基本上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讯工具都囊括在内, 因此微信可以说是这些通讯工具的“集大成者”, 其优势不言而喻。
(四) To whom———受众分析
如果按远近亲疏来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归类的话, 那么虚拟社交模式中可以通过实距将社交圈归为近距离, 中距离和远距离三类。微信通过实现三个断面的全面覆盖, 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精确化地分配社交精力。
近距离———熟人交际圈。微信最初的受众是熟人, 即QQ好友。基于QQ好友已经相对成熟的社交关系, 传受双方在微信沟通中感情黏性进一步增强, 由此形成稳定、成熟、联系最为频繁的熟人交际圈, 而微信广告也恰恰利用了用户之间的这种“口碑传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中距离———千米交际圈。微信设计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 在用户所在位置1000米范围内的微信用户都能看到。它为用户提供了附近人的头像、昵称、签名及距离, 让微信走近用户生活, 以便用户之间产生进一步联系, 也方便结识身边的朋友, 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或者推广工作业务。举一个国外的例子来讲, “应召女郎”已经通过用微信来拓展业务, 在酒店里只需要打开自己的微信, 将资料备注说明, 有需要服务者则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搭讪。
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二维码、LBS定位、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将微信的社交圈由熟人推向陌生人。同时, 微信整合了腾讯微博功能, 与微博用户实现了对接,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入微博平台, 享受微博用户的待遇。
可以说, 在这三大交际圈中, 微信信息的受众分层十分明显, 信息传播者可以在未来的沟通中更加精确化地有针对性地分配社交精力, 确定传播内容。
三、结语
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代表了未来社交平台发展的走向。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推广, 便携式媒体这片市场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方式变革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1]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17297.htm.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9-60.[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9-60.
[3][4][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3][4][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
促销信息如何有效传播 篇5
引言:促销是终端销售常用的一种销售手段,尤其是在年末,各种促销模式不一而足,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但对商家来说,不管采用的是那种促销模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促销信息的传播,怎样才能及时且有效地将促销信息传播出去,达到促销的根本目的呢?正是本文要关注的话题。
6月6日,在出差的一个晚上,顺便到当地的一家著名商场逛了一下,发现商场里的杰克琼斯专柜正在进行5折的促销活动,通常来说,平时不打折的品牌一下子打了五折,店内的客流量应该会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统计了一下,活动现场人流量与平时没有太大区别。显然,促销是做了,但商家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不但浪费人力财力,还打击下次促销活动的信心。
众所周知,商家进行促销活动,最大目的就是吸引顾客,提高销量。问题出在哪?通过了解,发现问题就出在就出在促销信息的传达上。就杰克琼斯此次的活动来说,作为杰克琼斯的固定老客户,如果不是顺便到了利群商场,是根本不知道杰克琼斯在搞促销。
做促销,因为筹备促销时所做的工作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尤其是促销信息不能有效传播的话,顾客压根不知道你在促销,商家又怎么达到促销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门店在促销活动时只是简单在店内做出折扣牌的通知,这样的形式让商家的促销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才能有效传播促销信息,让促销做到最好呢?对于门店促销活动传播分为两个方面:店中店(专柜)促销和单体店促销。
一、店中店促销如何传播
1、利用好会员信息
会员信息分为:专柜会员信息与所在商场会员信息
会员制在现在已经成为商家经营的常规模式,但很多商家的会员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我发现除了美容院行业在促销时完全发挥了会员效果外,其它行业的门店并没有完全利用好会员带来的赢利模式,尤其是服装类门店,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会习惯性的忽略会员群体,恰恰被忽略掉的却是最容易提升营业额的最确定性群体。
专柜经营的促销一般分为跟商场同步促销与单个专柜个别申请促销,切记,在做促销计划时,一定要利用好所在商场的整体会员信息,可以跟商场的相关部门申请调用适合自己经营类别的目标群体,可以采用以商场名义告知或以专柜名义将促销信息告知,通过此类群体的促销信息传播,可以快速有效的带来量的提升。
[例]D品牌是一家服装门店,位于岛城一家百货商场,受总部要求进行折扣促销活动,因为所在的百货商场是一家高级百货,日均客流量比较固定,为了有效传播促销信息,与所在商场进行了会员信息交流,挑选出了适合自己品牌年龄群体,并以商场方的名义通过短信、E-mail、对筛选出的会员进行本专柜促销活动告知,促销活动当天,客流如织,销售火爆,完全达到了促销目的。
2、做好立体式传播告知
除了店内的促销卡告知,要尽可能利用所在商场的各种渠道进行促销告知,例如商场POP、相关通道的X展架展示、收银台的DM放置等,最大限度的发挥促销传播力度,增大关注度与人流量。
[例]艾夫服饰位于万达商场精品街区内,在做促销活动时,与别的商家一样同样是在店内摆了折扣卡,但促销活动期间跟平日人流量一点区别也没有,在分析了原因后,我们与物业方协商,在四个主通道口安放了艾夫店面促销活动的X展架,将促销DM放在物业服务柜台供人拿取;同时为了增大影响力,我们特意与街区内箱包类、美甲化妆品类店面达成了促销联谊,即将促销信息精致小展架的形式摆放在其店内,并且印制了一批15元的代金券,由联谊商户发给在他们店内消费的顾客,以增强诱惑办;这几个措施一实行,艾夫店内销量迅速提升,促销活动圆满完成。
3、做好网络推广
店中店因为自身传播因素所局限,可采用网络推广的方式来进行促销信息传播,一般的城市都会有城市门户网站社区,可以选择人气最旺、或行业相对性较大的论坛进行信息传播,可快速有效的达到低成本传播。
[例]法国诗黛(化名)化妆品在进行促销法动时,除了常规的卖场内气氛营造,专门将促销活动信息在当地的新闻门户网站传播,利用跟贴、后置签名(即将促销活动信息放至签名后,)等形式进行传播;同时第三方身份在论坛内发布品牌的促销活动,以吸引目标群体关注,主题为“今天去佳世客,看见诗黛打折了”、“诗黛搞8折活动,亲们有谁去了?”等不同内容的炒做贴子,迅速引燃了网络上的爱美女性,中午与晚上两个下班后的时间段,成交量火爆,主办方预期目标达到。
二、单体店铺促销如何传播
单体店铺的促销传播形式与店中店的形式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因为所受限制不同,单体店的操作方法要更加灵活一些,促销活动传播预热要控制在两天至一周内,可通过巡游、DM发放、事件炒作、会员折扣与网络炒作等形式进行。
单体门店在促销传播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促销砝码很关键
与商场内的专柜品牌不一样,单体店铺很多是不具备高知名度的品牌,所以促销活动的制定要落实是否具有诱人的砝码,有的促销活动目的是通过某个产品的促销来带动店内的整体销量,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促销产品与畅销产品的关连销售,以提升客单价。
2、做足商圈气氛
促销活动除了常规的顾客交流,还必须做好所在商圈的气氛,制造活动在商圈的影响力,以最大化的吸引客流到门店内。
[例]牛牛儿童玩具大世界为了提升人气,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返现促销活动,为了制造活动影响力,除了在周边社区、商圈内发放传单,活动当天,在其店面所在商圈的步行街上,现场排出了十种大型电动玩具的巡游,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整个步行街都被吸引住了,无数个孩子拉着家长进了这家门店,配合促销政策,销量自然不在话下。
通讯——传播信息与情感 篇6
消息的内容简洁单一,通讯则详细丰富。从选材上看,消息重事件,主要是对整个事件的报道,很少或者偶尔有一些细节;而通讯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要展现事件的全貌,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没有细节就没有好的通讯。此外,通讯以人物通讯居多,即表现人物的较多,重在描写某人在某事件中的表现,以展示时代的精神风貌。比如《三个太阳》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是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关注的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是一则消息,那么只需将这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经过交代清楚即可;但作为一篇通讯,作者选取了杨利伟出征时的一个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以此独特的视角来对这件事进行报道。
从结构方面来看,消息一般有程式化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而通讯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模式,结构灵活,类似记叙文或者散文,纵式、横式、递进式都可以,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如《三个太阳》这篇通讯,题目直接取自女画家创作的南极壁画,全文还有四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小标题,结构上形成并列,富有特色。《“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报道,并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相关内容,有序而又灵活地将航天员出征的整个场面描写得生动详细。
从语言方面来将消息和通讯进行比较,二者就有更明显的区别了。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只要以简洁的语言文字客观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即可,所以消息的语言是简明客观的。而通讯容量大、取材广,需要对人、事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因此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均可以;也可采用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这样,可以使通讯更富于感染力和生动性。因此,相对消息而言,通讯不仅传播了信息,更传播了情感,传播了正能量和社会舆论导向等。例如,《三个太阳》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南极,又传播了南极考察队员忘我的献身精神。《“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则通过对杨利伟出征时的场面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宇航员坚毅的性格和英勇的气概,更是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崛起。
信息传播模式 篇7
早在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 的概念,后被译成“创业教育”。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上指出: “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创新创业人才并非天生,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狭义的定义就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总之,创业教育是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开创事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的教育。
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拉斯韦尔程式”的传播过程模式,即俗称的“5W”模式。具体如下:
谁( Who) →说了什么(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 →对谁( To Whom) →产生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 。
创业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与创业相关的理论、技能的传播过程,这与拉斯韦尔“5W”的信息传播模式紧密契合,并一一对应,即教师将创业相关内容通过课堂、网络等渠道向学生传播,学生接受这些讯息后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反应。下文主要从“5W”中构成传播的五要素入手,探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及其对当今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创业教育传播者: 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专业性
教师就是传播者,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任务。目前,大多数在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专职辅导员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相关资质。教师本身既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更没有直接的创业经验,只能凭借自己的阅历和理解,想当然的“纸上谈兵”或直接照本宣科。作为传播者的教师本身只能收集加工零碎、松散、毫无逻辑章法的创业知识,加工后再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和质量较低。因此,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专业性,鼓励教师经过系统学习、培训来获得相关资质,将就业指导方面的资质作为教授课程的硬性条件。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创业成功学生参与创业课程设计,开办创业讲座等,将更直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二、创业教育内容: 高校应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内容指创业教育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与创业相关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课程是大学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介,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任何教育活动离开课程都是空话,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结构的科学性对于创业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只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部分章节内容,并无完整、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部分高校甚至还可能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或学分规划冲突等原因而取消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创业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单从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内容多局限于书本上关于创业的笼统介绍,这些课程内容会告诉学生什么是创业、创业类型、创业要素以及创业者个人素质等。但这些内容缺少一个从笼统介绍到具体细节、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绝不仅是教学生怎样去创办一个企业,而应该是一个涵盖创业意识、创业品德、创业能力的教育过程,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方面、综合性系统学习。
三、创业教育渠道: 高校应注重创业教育的多样性
创业教育渠道是创业教育内容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传授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有效,但显得相对单调,且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比较大,渠道单一。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应积极开发第二课堂,将校园创业模拟、竞赛、社会实践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校园创业、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主见、远见、沟通交流、意志品质以及时间管理等能力,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另外,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牢牢抓住网络这一阵地的主动权,通过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进行积极引导。创业名人讲座,创业相关毕业设计等形式也是创业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
四、创业教育接受者: 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是创业教育的接受者,也就是受众,他们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对象和目标。高校创业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提高与改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成为真正的思考者与创造者,不能把教师想象中的一些东西强加给学生,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创业教育,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为人本的创业教育方式。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应开展多层次,内容和形式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业讲座、座谈、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园、职业规划大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潜能才能被充分挖掘。总之,创业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注重发展学生的健康、健全、完整、统一的人格。
五、创业教育效果: 高校应注重创业教育的连贯性
创业教育效果是指,创业教育到达受众学生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不能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或几次讲座就能达到效果,应该贯穿于学生从大一入校到大四毕业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教育重点和方式,有差别地安排和检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包含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际操作四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高校的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委、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创业教育形成一个综合的、完整的且不断循环和发展的系统。
信息传播模式 篇8
关键词:社会化购物网站,信息传播,传播模式
当前社会处于新媒体环境之中, 网上各种信息较为泛滥, 使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搜索成本不断上升, 同时大量消费者都更愿意向身边其他人询问网上购物的意见。由于上述现象的产生, 社会化购物的服务模式开始真正形成。社会化购物服务普遍都是以“用户创造内容”众包模式以及社会化网络平台作为基础。该服务形式能够改变过去用户在购物过程中使用的传统方式。与传统媒体相较, 该网站在传播方面更具其自身特色。
1社会化购物网站类型与定义
1.1社会化购物网站定义
在大多数情况下, 可以将社会化购物网站看作为社会化网络与在线购物的结合体。当前我国的社会化购物网站主要是以使用者求购、评价、展示以及上传作为基础, 形成的一种全新平台。使用者通过社交关系, 对商品展开分享、评论以及推荐行为, 这样不仅能够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还能够降低购物搜索成本, 同时获得自己心仪的商品。社会化购物网站相较于传统电子商务网站来说, 更加注重用户自身创造的各种内容, 并且还能够采用分享、评价以及评级的方式推荐商品。用户的体验与参与, 还能够将社会化购物网站延展到其他不同的地方。例如, 用户可以将商品信息通过复制, 转载到QQ空间、豆瓣以及微博内。这样其他网民也能够了解商品, 并展开推荐与评论。
1.2社会化购物网站的类型
当社交购物服务逐渐崛起以后, 我国大量网站都开始在自身客户端内加入各项不同的相关功能, 设计得到具备独特性的社区, 较为典型的范例即为“淘江湖”。还有少量社会化网络也逐渐加入了部分电子商务应具备的特征, 例如新浪微博推出的“微跳蚤”。
当前存在的社会化购物网站普遍都是以用户购物体验作为主要内容, 采用将社会化平台进行整理的方式, 分享与上传和购物有关的各项内容, 进而建立得到对应的购物社区。 综上所述, 我国社会化购物网站普遍可以划分为下述种类: 购物兴趣分析、购物搜索、设计导购媒体以及设计购物分享社区。
2社会化购物网站的信息传播模式分析
2.1信息特征
社会化购物网站主要是以Web 2.0技术为根本, 属于新媒体中的一种。相较于普通电子商务来说, 社会化购物网站内部具备大量社会化方面的性质。网络社会化普遍是由大量网友通过选择得到最好的内容, 因此, 社会化购物网站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存在下述特征。
第一, 数字化。使用者能够采用上传、转载以及复制等操作, 完成信息的多次低成本传播, 同时对应信息没有任何损害。第二, 简单化。不论是商品介绍信息、求购信息还是评价信息, 普遍都以上传以及创造的方式形成, 同时使用文字的方式相对更加简易。第三, 图片化。根据图文比例能够知道, 图片是核心。在网络上的所有商品推荐信息都会附有相关图片。第四, 体验式信息。各个使用者分享的相关信息都是以购物体验作为基础, 同时体验式信息能够帮助大量用户得到更多购买方面的帮助。
2.2信息传播动机
在人际传播过程内, 普遍都将Web 2.0作为核心。而社会化购物网站普遍是以Web 2.0为根本, 并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 但实质上还是属于一种人际传播。在该网络之中, 部分虚拟社交关系都是以真实社交环境作为基础。而口碑传播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
口碑传播是接收者和传播者以组织机构、品牌、服务以及产品作为媒介, 展开的一种无商业信息沟通行为。社会化购物网站之中的口碑传播普遍是由购买者自己使用以后, 影响其他用户购买选择的一种行为。在相关网站内, 用户展开口碑传播的动机主要包括三种, 即他人涉入、自我涉入以及产品涉入。对应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以后普遍会存在紧张感, 而因为该情绪不能在产品使用中得到消除, 消费者就会通过社交网络向其他人诉说与推荐。采用网购方式的消费者, 由于不能在消费前体验商品, 所以社会化购物网站用户将通过图片以及文字的方式向他人推荐与分享自己较为愉悦的购物经验。以上述两种动机作为基础, 传递信息能够充分达到增强社交关系、达到社会认同的根本目的。同时网站还可以设计得到激励机制, 提升用户传播相关信息的欲望, 进而促进在网站之中交流。
2.3虚拟口碑传播
虚拟口碑又可以称之为网络口碑, 其更为注重信息的传递过程必须通过互联网。由于互联网的产生, 消费者可以针对部分固定商品展开分享与推荐, 由此就产生了虚拟口碑。 口碑传播主要是以虚拟口碑作为主体来进行, 而对应的传播方式则是不断分享。因为在网络环境内, 各个使用者之间的社交网络都是以现实环境中的社交网络作为基础, 所以其本身附有的真实性, 能进一步增强口碑传播的效果。并且这种虚拟传播还能够直接使用在实际生活内, 逐渐加大传播的具体范围。在虚拟传播过程中, 应注重以下问题。
根据博雅公司的调查能够知道, 网络内大约九成的网民都是受剩下一成网民的引导。因此, 博雅公司将上述一成网民称之为“e”见领袖。“e”见领袖的观念与态度往往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偏向,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 必须时刻把握住“e” 见领袖的动向。
从社会化购物网站的角度来说, “e”见领袖被可以看作为一种商品选择工具。针对另一角度而言, 传播、转发和共享都属于基于用户主体自身喜好对信息筛选的重要过程。在分享或发表信息的过程中, 用户会选择较为有趣的部分进行传播。在美丽说网站之中, 大量使用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关注相应的购物达人, 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能够发现“e” 见领袖在大多数网站内, 普遍都作为一种个性化信息筛选工具。该网站还能够与SNS社交网站连接, 进而让用户在购物网站上取得的各项商品信息直接传递到社交网站内部,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则是开心网。在开心网内部, 各个商品信息都是以好友的形式展开过滤, 而过滤的根本标准则是价值判断与自身爱好。
3社会化购物网站信息传播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1社会化购物网站信息传播问题
虽然当前社会化购物发展正处于迅猛状态, 不过中国现有社会化购物大环境不够成熟。同时, 中国消费者并没有构建积极、优质的购物观念。大多用户分享自身消费商品信息的意愿不足, 尤其是涉及用户隐私的商品, 如医药商品等。 此外, 存在很多商家冒充消费者发布商品信息的现象, 导致社会化购物平台渐渐向广告平台的方向发展。
针对上诉现状问题, 一方面社会化购物平台需要实现差异性发展, 经由社会文化、产业体验或鼓励性行为促使用户产生分享行为。另一方面网站需要强化用户分辨与监管行为, 最大限度规避商家假冒消费者分享商品信息的现象发生。譬如消费平台与淘宝网结合的美丽说具有黄钻买家认证和特别认证, 将优质分享者标注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非正常用户的分享行为。
3.2社会化购物网站信息传播发展趋势
当前各个社会化购物网站的各项信息传播, 普遍都还是以社交图谱内一个枝节向外延伸。但以相同兴趣作为基础的关系, 依旧会对消费者购买欲望产生较大影响。在社交图谱之中兴趣相同的人能够向其他人呈递更多相关商品的详细信息, 同时用户还能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 进而了解更多与其相关的新鲜资讯, 进而获得能够满足自身喜好的商品。 若两用户间实际消费商品的共同次数越多, 表示两者的兴趣吻合度就处于较高水平, 那么相互间的购物行为就会产生较大相互影响。
在不久的将来, 社会化购物网站将逐渐发展成为以兴趣图谱作为核心的大面积购物平台。从社会化购物网站的角度来说, 商品信息能够利用网络以及人际关系得到更为迅速的传播, 但其实质上还是属于传播层面, 并没有发生改变。换句话说, 信息传播的根本依旧是人际关系。同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 影响其他人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商品信息也能够通过这种兴趣群组的方式呈递到各个有需要的消费者面前。
4结语
在未来环境中, 社会化购物网站将逐渐向以兴趣图谱为基础的购物平台发展。虽然这样能够让商品信息以人际交往作为媒介, 传播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但其实质上还是属于被动式传播层面。换句话说, 不论形式怎样转换, 都需要以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因此,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还是应挖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周鹏程.e见领袖:网络传播新力量[J].国际公关, 2012 (1) :29-30.
[2]李黎, 杨国强.互联网上的新入口[J].IT经理世界, 2011 (9) :69.
[3]作者不详, 从沃尔玛收购Kosmix看社会化购物[J].江苏商论, 2011 (16) :16-21.
信息传播模式 篇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 我国的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等问题, 让我国面临的一些相应社会问题也随之转型。物质文化的不断满足,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 自身的素质也随之提高, 公共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这种背景下, 微公益信息传播应运而生。微公益信息传播在推动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公益传播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结合当下时代发展背景, 在互联网兴起的新媒体背景下, 微公益信息的传播如何能够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以及促进公民道德构建、社会文化发展等问题, 这就需要微公益信息传播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发挥出其内在的传播实力和深远影响力。
二、微公益概述
微公益是基于WEB2.0为核心信息技术应用, 以大众作为微公益信息传播的主体, 依靠大众的自我组织宣传微公益理念、开展微公益活动, 最终以大众为受益对象的公益模式。微公益是一种新兴的公益模式, 它的产生以及发展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根本, 是新媒体背景下的公益传播模式。
在我国, 公益事业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产生都是以官方为背景的公益组织兴办。官方支持的公益组织在社会稳定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结构转型, 这种公益事业显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公众服务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以及WEB2.0技术的应用, 网络时代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新媒介。新媒体背景下, 微公益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及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等优点, 迅猛地发展起来。
三、微公益信息的传播
微公益信息是微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信息, 它主张广大人民群众将微薄之力凝聚成社会公益的大力量, 号召每个人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 倡导全民公益。微公益信息旨在对微公益行为和活动进行宣传、号召、参与以及推广响应。
微公益信息的传播主要以WEB2.0技术为媒介平台, 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 向公众发布有关公共利益的新闻, 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其中, 共同推广和响应。微公益信息传播主体以社会公益为目标, 激发全民的公益意识, 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投入到公益活动当中,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发展。
四、新媒体背景下微公益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一) WEB2.0是微公益信息传播实现的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微公益信息的传播, 所谓的“新”主要体现在WEB2.0这种新型的互联网技术。WEB2.0是从WEB1.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以XML、AJAX技术以及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为理论基础, 在一些交互技术或应用的支持下, 能够分享信息资源, 表达用户个性化思想的新兴网络技术。WEB2.0技术的应用, 为微公益信息传播提供了载体, 公众在WEB2.0网络空间内, 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和观点。同时, WEB2.0的开放化、透明化等特征, 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减少信息壁垒, 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化, 也保证了微公益信息传播的必要基础。
(二) 微公益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看, 我国微公益信息传播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主要问题有信息把关不足, 缺乏公信力;“线上”和“线下”结合不够, 实际行动转化力不足;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这三个主要问题是制约微公益信息传播的主要障碍, 也是阻碍我国微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何解决, 是实现微公益事业发展的关键。
(三) 新媒体背景下微公益信息传播模式的实现
基于WEB2.0的微公益信息传播需要以WEB2.0为基础, 通过网络空间用户来实现微公益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在WEB2.0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 微公益组织以WEB2.0技术手段为基础构建全开放式信息互动平台, 将网路空间的用户联结起来, 实现信息的传播。
WEB2.0的微公益信息具体传播过程为:微公益组织和网络意见领袖对用户和项目提供咨询和支持性服务→微公益潜在受助者自主地发布微公益需求信息→微公益捐助者可以在微公益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微公益捐助→微公益网络互动平台上的公众根据爱好发起微公益项目, 帮助受助者→微公益组织和网络意见领袖根据相关受助者信息进行资源处理, 帮助相关受助者。
在我国, 微公益信息传播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确保微公益信息传播的发展, 进行微公益组织活动时, 推行网络实名制, 可以有效防止用户散布谣言、制造恐慌等一系列网络犯罪, 增强信息传播的公信力。其次,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WEB2.0网络互动平台的自律, 对发表的言论进行审查。微公益信息的传播是以WEB2.0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为基础的, 平台本身加强言论审核, 屏蔽或是删除一些反动言论, 净化言论氛围, 这对于微公益健康的、向上的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最后, 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 加强微公益信息传播的规范性, 避免微公益信息的负面影响, 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尽最大可能地确保微公益信息的健康向上。
五、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 让微公益在新媒体背景下,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微公益信息在传播过程当中, 对于公益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微公益信息传播, 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确保微公益信息健康向上, 这对于公益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媒体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 其在传播公益信息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加之WEB2.0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 微公益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的微公益信息传播模式为探究对象, 分析了微公益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并针对微公益信息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期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微公益信息传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微公益,WEB2.0,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守婷.微公益时代:公益与网络的联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1 (02) :121-125.
[2]陈恒.对“微公益”要支持也要监管[N].光明日报, 2012-9-26 (02) .
信息传播模式 篇10
1.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 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 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 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 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 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 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 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 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 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 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 从就业政策的层面, 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
杨伟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 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 首先, 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 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 机构的投入力度大, 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 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 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 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 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
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 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 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 在机构设置, 经费投入, 人员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 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 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 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 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 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 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 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 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 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 从已有的成果看,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
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 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 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 各种社会关系、媒体, 实习、社会实践, 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 余彬和潘烈认为, 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 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 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 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 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 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 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 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 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 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 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0]。
2.2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 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 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 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 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 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 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 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一些问题, 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 并给出了对策, 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 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 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 她认为, 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 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 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 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 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 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 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 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 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 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 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 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
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 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 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 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 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 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8]。在不断的研究中, 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 但是, 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 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 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 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 因此, 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 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 对于高校而言, 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原有的就业信息发布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 因此, 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 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 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 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 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 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 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对于大学生而言, 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 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 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 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 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发布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 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 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 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 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 盲目就业。因此, 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 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 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 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 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弹幕视频的传播模式 篇11
关键词:传播模式;弹幕视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20-01
在传播媒介形态的融合与演变的进程中,新媒体理所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兼具旧媒体的已有特性,并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呈现出适应需要的新特质。①弹幕视频网站展示出其媒介形态的复合性,正是这种复合性,决定了对于弹幕视频传播模式的描述必须有多层次的体现。
弹幕视频传播模式的核心是基于时间线的多元互动传播。视频的时间线是基于弹幕视频开展传播活动的载体。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弹幕视频的观看者,不仅扮演着视频信息受众的角色,同时也是视频内容的评论者。弹幕视频继承了传统的网络视频的特点,可以进行链接分享,通过裂变式的传播来辐射其他受众②。它也会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它向受众传达着大量的信息。有别于传统的网络视频,弹幕视频的观看者可以即时进行评论,并且随着视频流的播放,这些文字、图片、表情能在同一时间被其他人看到,传统视频网站中以评论跟帖的形式表现出来信息,被以碎片化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精确的附着在视频时间轴相应的时间点上。
把基于时间线的弹幕传播视作行进中的动态传播,原视频内容随着传播活动的行进在不断的丰富与叠加。受众可以根据视频的传播内容进行即时的信息与意见的反馈,这种反馈以评论跟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弹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呈现出的信息形式形成新的“递增”,并且不断形成新的信息与意见的交往。
弹幕视频的传播模式其实是滚动变化的,它是基于时间线交互传播与信源延伸的叠加。视频内容会随着弹幕的不断增加而被赋予新的意义,而弹幕的内容始终围绕视频本体展开,本质上是对原视频内容的再解读,并且通过抽象化的表达,赋予全新的符号意义。这样一种复合的、多层次的传播模式,让弹幕视频突破了传统视频的传播模式,它是一种对核心信源的用户生产内容(UGC)的体现,在多中心的传播场域中发生内容的变化和转移。弹幕视频传播的不仅仅是一种多级的信息裂变传播,更是一种基于时间线呈现碎片形态内容的互动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把关行为突破了传统媒体中“单向多重”的筛选机制,形成了“双向多次”的筛选与过滤的模式。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变得模糊,同一个人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者。③弹幕视频网站的用户既可以是 “上传者”,也可以是 “观看者”。弹幕视频信息的传者和受者同时扮演起“把关人”的角色,对弹幕进行过滤与筛选。弹幕之所以可以被最终呈现在视频观看者的屏幕上,是因为弹幕信息的某些特征得到了观看者的认可。弹幕视频网站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有其独特的准入机制与过滤机制,这些机制协同用户完成了对弹幕信息的“把关” 与筛选。用户通过不同屏蔽条件,为自己订做出符合自我喜好的“我的弹幕”。
此外,弹幕视频网站中弹幕与原视频同步呈现,其信源是多样和变化的。弹幕视频主要可以分为“核心信源”和“递增信源”。“核心信源”是指未附着受众信息的原视频,这类视频是由原视频本身传递给受众,由受众加工的原始信息。核心信源所传递的信息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受众发表的弹幕经过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接收者也构成了④信源,这种信源被视作“递增信源”,可以说弹幕就是“递增信源”。 “递增信源”能够为原视频不断注入新信息,并且不断更新和扩大。具体来说受众发布弹幕时,是对原视频或者弹幕内容即时反馈的过程。以时间轴为线,在不同的时间点原视频附着着受众或是针对原视频本身发表的评论,或是发布游离于视频内容本身的闲聊弹幕,或是围绕其他受众发布的弹幕内容进行反馈,使递增信源处于更新扩大状态。受众发布的弹幕内容因其功能多样、语言独特、形式多样和二次加工等特征,一定程度上成为原视频的补充。
需要指出的是递增信源可能成为受众所接收的主要信源。因为对不同的受众而言,其关注点的侧重不同,加之弹幕内容丰富繁杂,具有一定可看性和吸引力,弹幕本身就可能成为受众的关注点。尤其是对于只是为了看弹幕而来的受众来说,弹幕本身才是内容。
因为弹幕视频网站设置了“开启/关闭弹幕”的功能,所以对于弹幕视频的接收者来说,核心信源与递增信源是一种分离或者交织的状态。对于选择关闭弹幕的受众来说,其对视频的反馈和互动只能以跟帖或者分享的形式进行,这种延迟反馈对于观看原视频本身不构成影响 ,因此关闭弹幕后受众所接收的主要是“核心信源”的信息。对于选择开启弹幕的受众来说,原视频和弹幕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受众既接收核心信源,也接收递增信源。这两种信源都能为受众传递信息,成为受众评论的对象。这时受众对递增信源和核心信源的接收和反馈是同步进行的,是实时的动态过程。
注释:
①江含雪.传播学视区域中的弹幕视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②江含雪.传播学视区域中的弹幕视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③黄楠.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 2012.
④江含雪.传播学视区域中的弹幕视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作者简介:胡达闻(1992-),男,汉族,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
信息传播模式 篇12
随着互联网在传媒业的广为渗透, 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传播形势发生剧烈变化以及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特征对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 我们认为新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需要体现如下方面。
1.1 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需突出实践性
新闻信息传播教育需要突出实践性。一般认为, 突出新闻教育实践性就是让学生多采访、多写作、多拍摄。新闻传播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是新闻传播教学的本质要求。新闻的实践性及实践教学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
第一, 新闻实践性特征要求新闻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来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视频编辑与制作等课程都需要有明确的实训载体, 让学生广泛参与新闻实践, 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
第二, 突出新闻实践性, 除了让学生更多参与新闻信息的采、写、编、评、摄外, 突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性特征, 则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现状、关注当下热点话题、关注涉及到百姓和受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议题。新闻报道的实践性价值在于关注民生。[2]很难想象, 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了解社会问题、不了解国情民情, 怎么可能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 怎么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新闻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第三, 新闻实践性特征还表现在必须把新闻实践中产生的新东西引入到新闻教学中[3]。在当前, 传媒行业发生巨大变革, 与传统的传播模式相比, 无论是传播理念, 还是传播技巧、传播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于实现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性特征来讲, 传媒行业在实践中的新做法产生的新内容应该及时渗透到课程授课过程, 这样才可以使教学跟上实际行业的需求, 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理论, 不至于导致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脱节。
基于上述对新闻实践性特征的理解, 我们要求学生从入校开始, 就要坚持收听、收看国内外热点新闻, 关注国情、民情和社情,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学院为学生搭建吉利青年报、吉利广播台、吉利学院官网等全媒体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新闻业务能力;开设特色课程, 如重大新闻报道、听看选评新闻等,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搭建自媒体平台, 让学生完成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策划与报道, 以工作身份参与校内不同类型的媒体实践, 其他核心课程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基础等课程也结合各自的授课目标, 设置合理可行的课程训练项目, 以项目为训练载体, 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
1.2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突出复合型
在新闻实践中, 我们发现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人士本身并不是新闻专业毕业的, 他们往往具有中文、法律、经济、科技等不同专业背景。媒体同行也经常表达他们对于复合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的渴求。所谓复合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是指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外, 还具备另外一个学科的专业背景, 如新闻+法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等。
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符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但当前在我国如何通过合理
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行之有效、低成本、易操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是摆在新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从2009年对新闻学专业进行调整, 改为“1.5+2.5”[4], 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 开设通识类课程, 后两年半实行新闻专业教学。但因为新闻信息工作者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的哪些知识是由未来所在岗位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这种课程体系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的需要, 也是值得推敲的。
针对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我们认为可以以媒体为师, 在重大新闻及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报道任务, 组织学习学习报道中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知识, 通过这样一种实战的方法来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1]。总之, 是通过让学生完成报道的模式来带动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例如通过让学生完成广州亚运会的报道来学习体育赛事的相关知识和亚运会的相关背景, 而这种做法效果较好, 不但促进了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也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1.3 做好岗位分析, 教育目标突出定向性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 做好岗位分析, 根据岗位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落实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才培养基点是对未来学生就业所面对的岗位及岗位群做岗位能力分析, 在此基础上明确授课内容及方式。基于对用人单位和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的广泛调研发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 媒介融合对全媒体人才的要求愈加迫切。[5]随着新闻信息生产流程的改变,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 (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进行策划与组合, 并发表在同一数字生产平台上。这样的工作内容就要求传媒业从业人员对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不同类型的新闻制作都有所了解, 理解它们在呈现理念上的差异[5], 并学会这些新闻的基本制作技巧。
依据对岗位分析的结论, 我们认为, 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与价值判断力, 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 及时捕捉、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掌握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媒体的新经验、新做法, 具有信息获取、加工与传播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渠道, 检索采集各类信息资源, 并能根据用户需求, 完成新闻信息的分类统计、数据信息的整合加工等,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内容服务;掌握多媒体传播技术, 适应新闻信息产品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初步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信息编辑和写作的能力;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 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 熟悉各类新媒体产品应用, 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完成各类新闻产品的制作。基于培养目标的设定, 我们开设了相应的系列课程。
2 对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构建体现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我们针对传统新闻教育与实际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 重新思考和界定了新闻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特征, 针对未来学生就业的岗位群, 搭建了实用够用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注重培养行业需要的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应以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 强化实践能力训练为主导, 突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 压缩、减少纯理论课程, 加大实践、实训课程比重。我们构建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模块:通用基础课、专业核心实践课和综合实践课。三个模块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并无严格的界限, 均把突出职业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该课程体系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 夯实理论基础, 开设突出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的创新课程。在整合传统高校新闻学理论课的基础上, 开设了听看选评新闻和重大新闻报道等系列创新课程。这些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洞察社会的能力作为重点, 把媒体实践中创造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 使新闻教育与时代合拍, 融新闻职业素质教育、职业能力教育为一体, 有效突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
第二,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开设以适应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类课程。信息素质教育是终生学习能力的教育, 据此, 课程体系中增设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信息编辑与策划综合实训等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熟练运用与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主要是各类软件的使用) , 掌握完成信息的采集、检索、分类、加工、存储、管理、传输、产品开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 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 开设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多媒体采编系列课程。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 需要大批一专多能的跨媒体、全能型人才, 为适应这一需求, 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图像、图形处理软件、新闻摄影、视频编辑与制作、多媒体包装与设计等课程。通过多媒体系列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技术和发展现状, 同时掌握图片综合处理、网页设计、视频软件应用及视频编辑制作等媒介融合技术。
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体现综合化, 以项目推动学生能力训练。
如设立报网综合实践课, 通过指导学生实际办报、办网, 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加深对融合性媒体产品的认知与理解;设置电视节目制作综合实践课, 按照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指导学生实际制作新闻类作品、教育类作品、影视艺术类作品、艺术设计类作品等;设置新媒体综合实践课, 借助校媒移动app应用平台, 指导学生完成手机媒体产品的信息编辑与制作, 以及产品定向目标的市场推广, 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手机媒体产品的认知与理解, 同时建构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
这一课程体系, 既保留了原有传统新闻教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又根据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知识结构的新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 增加了一系列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的课程, 从而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 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领域。
2.2 转变教学模式, 实行能力目标项目化,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合理的教学内容的支撑外, 同样需要良好适宜的教学方法。传统满堂灌式课堂之所以一直为人所诟病, 主要在于主体表达的缺失, 而这种缺失的前提也正在于对于课堂主体的忽视或错判。如果我们确定我们的教学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一种鲜活灵动的、有着敏捷思维与善变的头脑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与相对完善的人格的产品, 而不是一架被动装满着书本知识的机器, 那么, 上述问题的答案就不言自明:课堂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而这种主体性实现的方式正在于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堂将会变得生动鲜活, 富有生命。
能力目标项目化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广为各大职业院校认可和使用。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注重推行能力目标项目化,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以训练项目和任务为载体, 以不同的类型媒体为发布平台, 提高学生的职业上岗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不同类型报道任务的完成和小组之间的竞争,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岗能力。例如在“两会”集中授课期间, 我们利用“两会”召开的良好时机, 组织学生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记者会及相关专题做系列报道。在其他不同类型的重大事件中, 相应的课程也会根据具体课程的授课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训项目, 最后通过不同报纸、网络、视频网站、微信等不同发布平台予以发布。
经过对课程体系及授课模式多年的摸索、改进与完善以及配套实训基地的搭建, 吉利学院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也已日渐成熟。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媒体行业所需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通过各种媒体形式的实训和演练,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报道, 强调国情教育,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学生的新闻敏感性以及新闻策划、报道能力也获得很大提升。实践证明,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人才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传媒业的广为渗透, 当下的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与此同时, 传媒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但不管时代和环境发生怎样的巨变,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人才, 却是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实际教学实践为例, 从应用型新闻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课程体系重建、授课方式改革等方面, 探索培养适合时代和行业需要的新闻信息传播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新闻信息传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对落实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的探索——{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7) .
[2]余育章.浅析新闻报道的实践性与深入性.http://www.docin.com/p-142649481.html.
[3]王海燕.以“两会”为训练平台落实新闻教育实践性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4) .
[4]周春霞.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基于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五年毕业生的调查[J].新闻世界, 2012 (10) :201-204.
[5]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R/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5/1851772.html.该论文是教育部课题“我国文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的子课题“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报告的一部分.
[6]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C].
[7]蔡雯, 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由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J].新闻记者, 2010, 9.
[8]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9]张庆胜.新闻改革实践对新闻教育事业的促进[J].当代传播, 2009 (4) .
[10]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J].新闻战线.2006 (3) .
[11]孙凤毅.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OL].中国记者, 2009 (9) .http://news.sina.com.cn/m/2010-09-15/1427211077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