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网络信息(共7篇)
药学网络信息 篇1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依赖大量的观摩和实践教学, 如基础医学需要进行大量标本的观察和试验, 正是这一学科和教学的特点, 使得传统医学教育存在着诸多制约:一是高昂的教学成本, 如医学标本制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标本保存上也要求苛刻。二是资源稀缺, 导致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一些珍贵病理标本的稀缺影响到了对特殊病症的研究, 学生因为学习和实习教学时间的限制, 无法接触到足够多的病种, 对医学动态掌握得不及时和深入, 这些都干扰到了教学效果。而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则将传统医学教学造成的鸿沟予以填补。计算机技术支撑的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 大大丰富了高校医学教学的手段。
近年来, 因为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生物医学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 作为基础知识的药学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丰富, 而地域界限和交流障碍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同样也在拉大国与国之间在药学理论上的研究, 药学理论的滞后必然影响到最终的生物医学技术发展。因此如何使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掌握丰富的、实时的信息以掌握学界在药学理论上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成果, 是现代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 在充分利用药学网络信息的同时, 也因为网络信息的两面性而逐渐对教学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需要我们及时加以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药学网络信息在药学理论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1. 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和课程的理论深度
海量的、前沿的药学网络信息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备课质量和课程理论深度, 这是信息技术在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优势所在。当今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直接带来的是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 这一更新是全球范围内的。为及时跟踪当前医学理论的发展动向, 了解理论前沿, 传统的教学条件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而信息的网络化从根本上弥补了这一信息鸿沟, 大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在理论研究上的差距。教师借助网上药学资源检索与网上信息交流, 大大拓展了专业知识面, 提升了理论深度, 从而为向学生提供最新的理论知识打下了基础。
2. 丰富了教学手段
信息网络化在教学中的另一应用就是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软件支持, 将网上下载的教学图片、音响、视频等信息直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一些体现动态的教学, 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展现出来, 而且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媒体教学更具形象性, 教学效果更好。另外,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共享资源, 有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
3. 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网络化一方面促成了信息的可共享性, 另一方面也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条件, 而二者的结合也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训提供了环境。当前生物医学技术飞速发展, 医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 陈旧率也在加快, 而学生课程所学的知识多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深度知识的获取最终需要自学来完成, 而网络信息的共享性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药学网络信息资源在药学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1. 教学中对药学网络信息的利用还存在制约
在我国, 药学理论教学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发展时间不长,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瓶颈。我国有关药学网络教学的课件相对还比较匮乏, 特别是诸如自主学习型课件更是稀少, 从而限制了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此外网上药学实习环境等的不够科学性, 也干扰到了信息网络效果的发挥。
2. 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应旁落
网络及网络信息的两面性决定了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中必然会夹杂一些问题。网络世界充满新奇, 浩瀚的信息资源极易使一些缺乏自制和分辨能力的学生迷失在网络世界里, 甚至一些关于药学理论的介绍描述实际为谬论或伪科学, 进而使一些学生因缺乏辨析能力而导致错误认识, 因此药学理论教学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角色的淡化, 发挥教师具备的信息辨识能力对纠正学生认知偏差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加强高校药学理论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对较为抽象和难懂的药学理论而言, 借助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对提升理论教学效果有着更为明显的意义。然而, 网络信息资源的浩瀚与学生的辨识能力的欠缺, 使得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继续药学理论教学上, 必须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确保信息研究被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石增立、雷宁玉.谈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2) :34~35[1]石增立、雷宁玉.谈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2) :34~35
[2]陈波.信息技术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 200 (15) [2]陈波.信息技术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 200 (15)
[3]郭春红、赵仁永.药学网络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齐鲁药事, 2006[3]郭春红、赵仁永.药学网络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齐鲁药事, 2006
[4]王景文、李淑兰.谈互联网与医学教育[J].医学情报工作, 2004 (1) [4]王景文、李淑兰.谈互联网与医学教育[J].医学情报工作, 2004 (1)
我院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体会 篇2
1 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意义
1.1 药学信息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2]
合理用药是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指在医疗工作中针对适当的患者, 选用适当的药物, 在适当的时间, 采用适当的剂量, 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 使用适当疗程和采用最适当的价格比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1]。在治疗过程中, 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通过医师、药师、护士及患者共同完成。医师开具医嘱, 药师审查医嘱及时准确地调配药品, 护士正确地执行医嘱, 患者依从医嘱正确用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药学信息是连接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的桥梁, 它促进四者之间互相沟通协调, 可以有效地预防用药差错,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产生, 提高药物疗效,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2 药学信息服务提升医疗机构竞争力
据美国医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估计, 美国每年有77万人受到药品不良事件 (ADE) 的伤害, 这主要是对药学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不及时所导致的。较早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美国尚且如此, 可想而知我国面临的形式则更加严峻。药源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中毒、药物禁忌、药物过敏、重复用药等均是药学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向患者提供各种药学信息服务, 充分体现了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医疗质量, 大大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竞争能力。
1.3 药学信息服务促进临床药学深入开展
临床药师定期、定点深入临床, 在参与查房、会诊和抢救危重病过程中, 需随时解答医护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疑难问题。这就要求临床药师掌握全面的药学知识, 提供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服务, 给咨询者以满意答复, 从而体现药学专业人员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升药师的地位, 促进临床药学发展。
1.4 药学信息服务提升医院药学科研力
药学信息服务与药学科研工作息息相关。无论是药学科研的选题与方案设计, 还是药学科研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只有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各种相关药学信息, 才能确保高水平地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从而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水平[3]。
2 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切入点
2.1 开展合理用药咨询服务
在门诊药房和中药房设立合理用药咨询台, 及时解答患者用药疑难, 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物咨询服务。我院2009年全年患者咨询共1829次, 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药师共计25位, 其中5位为临床药师, 7位为中药咨询药师, 全面解决患者, 尤其是中西药同服患者的用药问题。每月对参与用药咨询的药师进行考核点评, 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 确保为患者提供药学信息的准确性。解答医师、护士临床用药治疗提问或提供解答线索有关文献资料, 及时填写《用药咨询记录表》, 内容包括咨询者姓名、科室、联系方式、提出问题时间、咨询问题内容、解答时间、参考资料出处、解答人、记录人等, 并分类整理以便备案查询。
2.2 翻译国外最新医药文献, 了解国际医药动态
翻译并及时发布美国FDA有关药物信息;查找翻译临床治疗疑难或药物相互作用相关最新文献, 为临床治疗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国外依据, 减少不良反应, 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临床治疗需要, 及时为临床科室和临床药师提供相应的外文信息资料。例如我院肿瘤科一位患者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 发生了严重的骨痛, 服用止痛药后治疗效果不佳。而国内未见相关方面的文献报道。我院药学信息专职药师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 (ASCO) 网站查询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强细胞信号传导, 促进组胺释放, 使炎症反应增强, 同时高水平组胺能够增加骨髓腔压力导致疼痛。服用抗组胺药物如阿司咪唑、羟嗪等可明显缓解骨痛。药师立即将此信息反馈到临床, 临床采用此方案治疗后, 患者骨痛明显缓解。
2.3 定期编写药讯, 服务临床
配合临床开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将临床科室向临床药师咨询的问题或反馈的信息在《药讯》中刊登并向临床科室发布, 同时摘录国内外最新医药动态、临床用药进展、引进的新药介绍、国家最新医药政策及一些与临床关系密切的药学信息。药讯一年六期, 内容丰富, 贴近临床, 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资料, 更好服务患者。例如呼吸内科护士在配液工作中遇到头孢匹胺与盐酸氨溴索配伍发生溶液浑浊现象, 及时向呼吸科临床药师咨询。临床药师查阅文献后回复:盐酸氨溴索与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接触后可出现沉淀、浑浊。在pH值大于6.3的溶液中, 会导致氨溴索游离碱沉淀, 不宜与碱性溶液混合。但上述药物的说明书未提及二者之间存在配伍问题。为避免ADR的发生, 临床药师建议:如需联合用药时, 应在静脉输注盐酸氨溴索之前, 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冲管后再输注或间隔给药, 同时将此配伍问题及注意事项写成药讯发至院内各临床科室以保障用药安全。
2.4 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及时收集不良反应
我院2008年初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各临床科室均设一名兼职不良反应联络员, 由其负责收集本科室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 尤其是严重的、群体性的不良反应。制定不良反应上报考核制度, 鼓励全院积极上报不良反应, 全面收集药物安全性的信息。据统计, 2008年1-10月, 我院上报ADR 85份, 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占18.4%, 上报质量明显提高。我院不良反应上报工作荣获2007、2008年度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先进单位称号。
及时下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等, 提供给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及有关领导决策参考,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在"刺五加"事件后, 针对中药注射剂性质不稳定、不良反应多的客观实际,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医院安全, 及时清退我院中成药注射剂, 为保障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2.5 关注大流行性疾病动态情况, 全力做好应对准备
对突发疫情或群体爆发性疾病, 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 及时搜集或翻译国内外相关治疗方案、药品信息、WHO相关疫情发展信息并及时通报, 把所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 为应对疾病爆发做好相关工作。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 翻译整理美国疾病防控中心 (CDC) 发布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治疗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成人、儿童及1岁以下幼儿的方案, 供临床参考。
2.6 合理用药宣传, 普及用药常识
及时搜集与患者密切相关的用药信息发布在宣传栏, 普及用药知识, 了解各类服药最佳时间、老年人及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意识。
3 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体会
3.1 缺乏药学信息服务相关法律规范[4]美、英两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展药学信息服务, 经过逐步发展并制订了药学信息服务标准, 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及时性,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但现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对药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内容尚无具体规定, 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无章可循等,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药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
3.2 缺少药学信息评价方法及质量管理标准
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类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 而药学信息资源数量与日俱增, 突破了时间、地域和学科的界限。面对如此海量的药学信息, 药师应如何判断药学信息的价值及准确性, 确保药学信息的权威性, 并及时提供高质量的药学信息服务?缺少科学的药学信息评价方法, 不利于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
3.3 药师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药学信息服务是药学专业知识密集型的医院药学业务[5]。而传统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只是单纯的收药、发药, 而面临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机遇挑战, 药师应转变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来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药学信息随着新药的出现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药师只靠说明书的有限信息, 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药师需不断学习新知识, 以确保提供药学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4 总结
尽管药学信息服务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但不可否认: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工作重点, 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型医院药学工作管理模式指导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大力开展药学信息服务是药学专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将继续努力, 开拓药学信息服务新时代!
摘要:目的 介绍医院如何开展药学信息服务工作。方法 结合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例, 总结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的切入点。结果 药师可通过药物咨询、专业文献翻译、药讯、不良反应监测等形式开展工作。结论 通过上述形式开展药学信息服务受到好评。
关键词:药师,药学信息,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赖琪.药学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J].中国执业药师, 2008, 5 (7) :26-30.
[2]岡正义.医药品情报[M].东京:药业时报社, 1990.239一240.
[3]朱全刚, 胡晋红.药学信息在药学科研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 6 (1) :60-62.
[4]张欢之.国外药师药学信息服务的标准与质量管理[J].中国药师, 2006, 6 (7) :409-410.
我院药学信息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 篇3
1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建设落后时代, 药学信息不能更新
药学信息服务是所有涉及药学信息的活动[1], 药品入库验收所提供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调查的结果是我院信息系统对已录入药名时无法更改, 如不规范的药品名称“安定”、缩写符号D-co等还依然存在, 医师开处方时还缺少药品说明书, 更谈不上处方自动监测系统 (PASS) 。
1.2 电子处方设计不规范
按《处方管理办法》药师要做到“四查十对”, 其中查对临床诊断用药合理性, 但现行的处方缺少临床诊断项。单张处方超过5种, 系统无法干预。
1.3 药剂科网站未建立, 新药介绍等信息不能及时宣传
新药介绍、合理用药等用药信息未能及时宣传, 偶尔在《医院简报》上介绍, 目前还只是用药前医护人员电话咨询, 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如左卡尼汀注射液说明书上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注射, 而医师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后出现黑色物质影响用药安全。如有系统的新药介绍就可以避免类似现象发生。
1.4 医院处方集有待完善和修订
加强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培训考核。医疗机构应根据《中国国家处方集》并结合医院用药实际, 组织编写本单位的处方集, 指导本单位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我院的处方集还是以前的版本, 应该尽早修订和完善, 更加符合实际用药。
1.5 药学咨询工作过于简单, 复杂问题又难于解答
如今患者比较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如哺乳期妇女关注哺乳期选用滴眼液的安全性、说明书的MAO抑制剂有多少等此类问题。药师回答简单或者回答不完善, 无法解决患者的疑虑。
1.6 服药指导有欠缺
处方中的每天3次或2次, 药师在服药交待时告之三餐饭后和早、晚服用, 未能真正理解每天3次的时间是每8小时1次, 不同的药物都有其特殊的服治方法, 如同样是每天1次, 有的早上空腹前和睡前1次等区别。如来氟米特片说明书上明确睡前服用, 有些降压药强调早上服用1次, 这些都要求医师在处方上能标明或在服用交待时给予提醒, 以保证用药有效。如有一患者用强力霉素的第2天, 上肢出现红、热、痒等过敏反应, 但药师未能给以事前提示。有光敏反应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等, 服用后0.5h后再出门, 并注意防晒, 咨询药师要学会整理和归类, 遇到类似的现象可提示患者。
2对策
药师在处方评价时会面临一卡多人使用的情况, 不能真正反映个体用药, 因此医师在处方中应提示一卡一用。时代的呼唤要求药师应以患者为中心, 基层医院也应该有临床药师和咨询药师, 对公众实施药学信息服务, 加强药师的服务意识,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该给予及时回答。
总之, 药学信息服务不仅在制度上应成立药剂科药学信息资料室, 配备必要的资料和信息网络, 而且有专职人员负责维护和更新, 建设学科的局域网络[3], 尽早在网络系统中嵌入合理用药系统。药师要勤于学习, 参与常见病用药指南的继续教育, 切实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真正履行药师的职责。
关键词:药学,信息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清方, 颜青, 刘高峰, 等.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药学网络信息 篇4
1 社区药学从业人员结构调研
自从药品零售面向社会开放后, 药品经营企业增长迅速, 2000~2008年期间, 年均递增19.2%, 增长速度不仅快于全球医药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也快于我国GNP的增长速度。据统计, 目前南通市 (包括农村) 药品零售企业约2 100多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买药难、买药贵的问题, 但是对照卫生部《关于申办零售药店基本要求和条件》的规定, 专业药学人员则严重匮乏。调查显示, 南通市药学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资格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只占总人数的30%, 许多非药学专业者甚至是初中学历水平以下或者不具备医学背景的人员从事着药品经营与药品调剂工作, 此外, 卫生室、个体诊所中多数也没有专职的药品调剂、养护、管理人员, 往往是集医生、护士、药事管理于一身。目前, 社区药店的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能胜任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社区药学服务。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由于药学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薄弱, 使药品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不仅阻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只有对社区药学从业人员进行药学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 才能全面提升社区药学服务质量, 确保社区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 社区药学从业人员培训网络建立的重要性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各级卫生院校已成为社会医药卫生人员培养的摇篮, 高职学校参与社会培训来促进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已渐成趋势, 这也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 利用学校和社会教学资源, 为社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区医药卫生服务人员显得尤为必要。但以往对于药学从业人员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补课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岗位培训等几种方式[4], 由于培训内容只注重职业道德或者专业培训等某一方面, 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也很难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因此, 构建系统化培训网络对提高社区药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极其重要。
3 社区药学从业人员培训网络构建方案
社区药学从业人员的系统化培训机制的建立是在对社区药品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开展专业调研认证、明确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完成的, 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研究确定药品零售企业法人代表、质量负责人、药品销售人员等岗位 (群) 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研究确定各岗位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根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研究确定社区药学从业人员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明确专业技能项目、要求、考核途径。涉及的内容包括:岗位标准的制订, 编写相关教材, 录制远程教学片 (包括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理学、药理法规、用药指导等课程) , 制订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人机对话试题库等。其设计思路见图1。
多元化培训网络体系, 以社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实现教、学、管、评一体化的培训网络, 以数字化、信息化的网络设备为平台, 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技能培养、改革教学与评价方法等, 营造职业氛围,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网络, 为培养合格的社区药学人才奠定基础。根据社区药学人员基本情况确定技能培训内容和方法并实施培训, 尽快构建药品供应网, 保证药品质量;采取多种教育与培训方式, 提高社区药学从业人员素质、增加药学从业人员数量, 从而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保证社区民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尽早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总之, 社区药学从业人员系统化培训网络是建立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基础上, 把社区服务理念贯穿于培训过程中, 在形成政府-学校-社区 (包括农村) 三级培训管理网络的同时, 分别从培训的课程目标设置、教材编写、校企合作型实训基地建设、教师结构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制订、人机对话建立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改革, 形成完整的多元化培训网络体系, 为培养社区合格的药学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平台, 实现可持续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从而有利于社区药品从业人员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提高, 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区,药学从业人员,系统化培训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忠壮.关于上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发展的调研[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1) :1~7.
[2]付咏丽.我国农村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与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 2006 (8) :570~572.
[3]王琼, 柳港生, 巫庆珍.基层医院药剂人员的状况与教育对策[J].海峡药学, 2005, 17 (1) :131.
[4]社区药学人员基本技能岗位培训和考核方法初探[J].中国药房, 2008 (13) :126~127.
药学网络信息 篇5
药学服务模式在本质上是要求医师和药师为药物需求者提供一整套的咨询建议和治疗方案,在治疗和护理等方面提升服务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药物需求者会要求获得更多更真实而全面的信息而药师也需要在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和分享方面进行更多的工作以确保能够为药物需求者提供愈加令人满意的信息[1]。可见,药学服务模式对药物信息需求在客观、主观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影响。
1.1 药学服务模式拓宽了药物信息的覆盖范围
药物信息的覆盖范围一方面体现了药物提供者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提供者是否具备现代服务意识,也就是从药物信息的覆盖范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其提供者是否真正站在药物需求者的角度来思考药物信息的应有内容。直到90年代末,多数药物为药物需求者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使用说明书、用药指南、过量中毒之后的急救措施等内容,而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公众对药物服务有更多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关于所用药物的信息,加之市场监管措施的完善,药物提供者逐渐增加了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配药禁忌、用药剂量及方法、药物过敏表现及过敏记录等方面的信息[2]。近年来,药物信息还覆盖了饮食等日常活动与用药的相互作用、药品的价格、药物的专利等信息。可见,药物服务模式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药物信息的覆盖范围也逐渐全面。
1.2 提高了药物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代药物由于其功能的不断更新,其药理及使用专业性越来越高,这对于药物需求者来讲就需要所获取信息的在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可读性等方面具备切实的可靠性。所以,近年来社会对具备疗养、保健、护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药师或者医师有了更多的需求,因为这类人员可以为药物需求者(比如进行医疗美容的客户)提供准确而权威的药物信息,这就使得药物需求者所获得的信息更加具备可靠性和指导意义[3]。
1.3 加快了药物信息的更新速度
随着药物产品自身的优化、药物使用者知识的更新以及监管制度要求药物提供者提供最新的信息,药物信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药物信息更新速度的提高不仅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药物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也使得药物使用者能够得到更加正确的指导,从而使得药物应有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1.4 更加突出药物信息的易用性
近年来,由于药物市场化的不断提高,很多药物生产商会利用各种手段去“忽悠”公众,把本来很普通的药物弄得神乎其神,而其提供的信息也不清晰,让药物需求者十分反感。对此,公众对信息的简单和易用性有着愈发强烈的需求,通过公众自发抵制那些“神秘”的药物,药学服务模式再次发挥作用——监管者、医师(药师)在客观上要求药物生产者将药物信息简单化,尽量使药物信息易被公众所理解。
2 新药学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的主要利用方式
2.1 信息查询
在新药物服务模式下,无论使用者是否主动获取信息,药物的基本信息及其获取途径都会向其提供。而如果使用者需要获得全面的信息或者是最新的信息,可以通过开放的通道查询。这就是药物服务模式的现代内涵[4]。不过,就算很多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开放的,在信息量大、繁杂而快速更新的今天,使用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阅读和理解。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新药物服务模式就会在检索的结构和标准等方面降低其专业性,从而为药物信息使用者提供简单而明了的药物信息,在药物信息的结构性、系统链接、基础知识及论坛交流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5]。
经过总结和归类,当前可以为公众提供药物信息查询的服务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药物使用论著,这主要是针对新药物而言。药物生产商和经营者会将此类药物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公众,以此来增强其药物的科学性。不过此类信息往往由于其过于“规范”而让一般信息需求者难以理解,因此对此类信息的简化(但不能扭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第二,药物教育类的信息。对于公众来讲,药物信息中含有的专门术语(尤其是那些从外语音译过来的术语)往往会让其难以理解。而在新药物服务模式下,医师或者药师会将这些专门术语进行解释或者转换成中文环境下的相应名词,这对于信息需求者的教育意义十分重要,使得公众通过自身的查询即可获取并理解药物相关信息。
2.2 及时审讯警示
我国有一句俗语叫做“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每一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毒理,如果药物毒理发生变化或者使用方法不当中毒都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在新药物服务模式下,医师、药师以及使用者都应该利用药物信息来对危害做出及时的审讯并做出事先或者快速的警示。用于及时审讯警示的药物信息主要包括药物易致敏性、副作用、药物适应证、药物配伍、特殊人群用药指南以及药物禁忌证等类型。
3 新药物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管理的现状及趋势
就当前情况而言,药物信息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难以区分,无论是信息管理的网络化、以人为本,还是查询信息与警示信息并重、专业深入与继承整合都已经得到明显的发展,但又远远不够,这些管理特征必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发展。所以说,现状及趋势,趋势即现状。
3.1 药物信息管理的网络化
药物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及药学信息都逐渐被药师和患者所重视,而在网络的推动下,这些信息不再仅仅放在生产商的文件柜中,药物生产者、监管者及药物研究机构、药学研究单位、药物使用者都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制作、获取和分享信息。不过,当前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更多地还处于自发阶段,未来它会朝着由第三方提供管理服务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
3.2 查询信息与警示信息并重
虽然当前药物信息管理的网络趋势已经很明显,但是多数药物使用者仍然仅仅通过医师或者药师获取信息,而对于自身是否需要某种药物、何时开始需要这类警示信息,普通人是难以知晓的。因此,当前的药物信息注重查询而轻视警示的现状是需要改变的,而将这两种信息加以整合,使得公众可以同时获知药物的信息及自身对药物的需求状况,这对于公众的健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3.3 专业深入与继承整合并行
简单地说,药物信息的整合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当前,已经有很多药物生产者和用药机构在重视药物信息的整合,这一方面有助于药师及其他临床工作者获取充分的药物信息以保证其用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药师或者医师通过整合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消化从而替身自身的用药素养。不过,这种集成还有待继续发展,因为受局部信息的封闭性以及某些机构受利益驱动的保守态度的影响,一些信息仍然不能全部流出或者部分失真,而这正是未来药物信息集成所要突破的障碍。
新药学服务模式,医师、药师以及药物需求者三者各自的角色和行为关系都在发生这积极变化,随着这种变化的逐步显化,我国医药领域的资源尤其是其中的药物信息资源会逐渐丰富、趋真和集成,这对于我国医药业的发展将具备重要推动作用,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大大提高公众所接受医药服务的质量,从而改善我国居民的卫生健康。
摘要:首先分析了药学服务模式对于药物信息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拓宽药物信息覆盖范围、提升药物信息可靠性等方面。接着, 分析了药物信息的主要利用方式 (信息查询、信息及时审讯警示) 、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药学服务模式,药物信息,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邬锦雯.论信息的开发利用[J].情报学报, 2009, 28 (3) :349.
[2]唐镜波.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及药学信息[J].中国药学杂志, 2008, 33 (10) :624.
[3]薛苏东, 张茜, 钱晓萍.Access在开发医院个性化药学信息管理软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6 (36) :151-153.
[4]冷萍, 孙伟, 李冬梅, 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药杂志, 2010, 28 (4) :310-318.
药学网络信息 篇6
一、设计新理念
构建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思想, 为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实践能力提供新途径。有研究表明, 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可分两类:第一类辅助课程讲授和第二类面向协作活动的研究型。这两种教学平台, 最大的差异是前者支持知识的系统传授, 而后者则支持学生以问题、项目或案例为中心的协作探究[1]。鉴于高职药学化学基础类课程门数多、内容杂, 教学平台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其特点, 本着为药学专业知识和后续课程做基础的思想, 以整合优化其课程为主要目的, 设计构建一种新的网络教学平台, 即以第一类网络教学平台为主, 同时以第二类教学平台为辅, 加入各类互动版块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二、构建方法
(一) 化学基础类课程的整合
高职药学专业有多门化学基础类课程。课程之间交叉重叠、严重分化, 前后知识缺乏连贯, 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 因此整合相关课程十分必要。各课程的基础相关性为:无机是各课程的基础;分析是前者的补充、应用和提高;有机是生化的基础。因此, 将分析化学及仪器分析融入无机化学中, 删减重复内容, 减少部分理论性太强的内容, 突出重点, 如删除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标准加入法等过于艰深的内容[2], 为后续药物分析、药物检验等课程服务。将生化的内容放到有机化学中, 跨科式整合, 突出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分类、结构、命名、性质、反应等知识, 为中药化学、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 对各课程实验内容进行调整, 将验证性实验放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 着重增加技能训练的实验, 增加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研究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等,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内容加以完善。
(二) 基于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基于问题式学习) 教学模式网络平台的构建, 完善数字化资源库
整合课程内容的同时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以板块的形式将所有化学知识放在资源库里, 设计药学案例引出内容, 教学手段以PBL为主, 使学生感到化学每一部分知识都与药学是相关的, 有探究化学的欲望, 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平台上采用虚拟课堂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教师教学中负责创设有效问题情景, 解答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 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板块和学习方式 (自助式、讨论式等)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向教师提问, 或与同学一起协商、合作。
(三) 数字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搭建
在网络平台上, 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病案讨论、答疑辅导、在线自测等, 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评价者和管理者可随时参与教学, 解惑答疑, 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
三、结语
在药学专业的2011级、2012级班级中随机各选取一个小班进行教学实践, 从期中和期末化学类课程考试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实验报告评价等多方面比较教学效果, 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及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来看, 教师反馈良好, 学生认可我们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 喜欢运用平台进行自学或辅助教学, 使用化学基础类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学生该门课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可见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及课程整合极大增强了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不仅如此, 实验内容也同样紧贴专业, 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了重要有机物 (含糖、蛋白质) 的性质后, 学生还自主设计了实验鉴别几组常见化合物。
该平台能很好地弥补传统课堂上重讲解、少实践, 只模拟、不实战的教学不足。在平台虚拟教室里通过在线、离线化学基础类整合课程、教学交互、病案讨论、答疑辅导、在线自测等, 使“接受式学习”变为“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积极全面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体验感悟知识, 在不断探索中提升能力。网络平台教学不受时空限制, 为学生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学习,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 化学基础类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 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将专业知识提前渗透, 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明确学习目的, 又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同时也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芳, 韩玮娜, 韦柳娅.基于网络的医药院校化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理念及搭建[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9 (26) :38-39.
药学网络信息 篇7
1、信息检索的分类
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IR) 是指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 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我们通常指的是该过程的后半部分, 即信息的查找。信息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1.1 手工检索
手工检索主要是以纸质材料为载体。手工检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资料型的, 所用载体有辞典 (如:《中药大辞典》) 、药典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百科全书、手册、大全等;另一类是检索型的, 如目录 (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索引 (如:《中国科技期刊中医药文献索引》) 、文摘 (如:《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品检验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 、《国际药物文摘》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简称IPA) ) 、综述等。
1.2 计算机检索
计算机检索是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电信号、光信号传输信息的检索方法。包括数据库检索和计算机网络检索。其中, 计算机网络检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检索方式, 是指通过远程通讯方式进行计算机信息交换与数据库存取的方式检索信息, 可分为三种:一是目录型检索, 即提供按类别编排的因特网站目录的分类目录浏览检索;二是搜索引擎检索, 即提供关键词查询网站及网页信息的关键词查询检索, 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 如:Yahoo!中国、Google、百度、搜狗、新浪等搜索引擎, 可以查询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信息, 只要输入所要查询的关键词就行了,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三是混合型检索, 兼有分目录型检索和搜索引擎检索两种方式, 既可以浏览分类目录了解某个领域范围的信息, 又可以直接输入关键词查找特定信息[1]。
计算机检索一般数据完备、检索手段先进、检索快速, 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目前很多手工检索正向计算机检索转换, 而且发展非常迅速。《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品检验文摘》、《分析化学文摘》除印刷版外, 还提供光盘数据库, 其中《中国药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还提供网络数据库。
2、信息检索的方法
信息检索的方法很多, 应根据检索要求, 设备条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检索方法:
2.1 常规法
常规法就是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 因这些方法常被使用, 故又称"常规法"。常规法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1.1 顺查法
顺查法市按时间由远及近检索信息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需掌握已知课题所涉及的信息资料产生的时间, 故需从最初年代开始, 逐期、逐年由远而近查找, 顺查法的差全率较高。
2.1.2 倒查法
倒查法是从时间上由近而远进行追溯性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它与顺查法正相反, 利用检索工具, 由近及远逐年、逐卷进行查找, 直到查到所需要的信息质量为止。
2.1.3 抽查法
抽查法是按课题研究的需要, 抽查一定时期、一定内容的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 它对于研究某一历史阶段的课题非常重要。
2.2 直接查找法
直接查找法是由药学人员直接阅读原始文献并从中获得所需文献的方法。不少药学人员习惯利用该方法从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或其他类型的原始文献中直接查找最新的文献资料。其优点是所获得的资料比较直接, 可深入了解文献内容实质, 并对是否合乎需要做出立即判断。不过, 在当前文献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及发表分散的情况下, 单凭这种方法根本无法做到全、快、准地查获所需资料。因此, 只能作为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一种辅助方法。
2.3 引文追溯法
这是一种较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它主要以论文著者在文章后所出附的参考文献 (Reference Literature) 为基础进行追溯查找。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大文献来源。当然, 利用该法进行追溯查找也能获得一些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但所查得的文献不够全面, 而且往前追溯年代越远, 所查获的文献就越陈旧, 故一般是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备的情况下作为查找文献的辅助方法来利用。采用引文追溯法查找文献应重视对综述 (Reviews) 与专著 (Monography) 后所附参考文献的利用。因此这种参考文献的针对性比较强, 数量也比较多
2.4 浏览法
因为各种检索工具加工和报道时会产生时滞问题, 为获得最新的信息, 应直接浏览相关专业期刊及其他出版物上的目次及原始论文。现如今, 随着个人电脑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各种网络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常用的网络数据库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等。其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 structure简称CNKI网址:http://www.cnki.net/) 的一部分, 是由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网上检索系统。CNKI在使用方面非常的便捷,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收录国内7565多种学术期刊, 1915年至今的文献, 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医药卫生科技等10个领域, 有168个专题数据库。包括药学方面经常检索的文献:《中国药学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新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国药事》、《中国药房》、《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等, 全文文献总量2800多万篇, 可以检索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正式出版的各种学术期刊。CNKI中心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 各镜像站点通过互联网或卫星传送数据可实现每日更新, 专辑光盘每月更新。题录摘要可免费检索, 通过注册成为会员, 充值后可以检索、下载、阅读文献。CNKI检索的方式也很多, 可以通过输入文献的标题、作者的名字、出版社、关键词、书刊号IS-BN、引文等字段自由组合检索, 非常的方便。由于网上的许多信息资源并非永久保存, 往往稍纵即逝, 网上浏览显得更加重要, 会有未曾预料的结果。
3、药学计算机信息检索
3.1 药学计算机信息检索产生的背景
3.1.1 文献数量急剧增长
在现今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 是社会活动, 科技活动, 乃至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要素。近30年来出现的科技成果, 其数据超过了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两千多年的总和。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形式, 文献信息的种类和数量爆炸性地增长, 使人应接不暇。
3.1.2 文献发布异常分散
由于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 使各学科间交叉渗透现象日益突出, 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发展繁衍。据统计【2】, 一个传统学科应用的技术50%是从别的学科来的, 一个新兴学科应用的技术70%~80%是从外学科来的, 由此造成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和渗透, 同一专业的文献往往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刊物上。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还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查找所需要的情报, 就会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3.1.3 文献寿命明显缩短
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发现、发明、创造和革新。反映在科技文献上就是文献的使用时间在缩短, 旧的文献很快就失去时效而被新的文献所替代。一般认为, 80%~90%的文献的有效周期只有5年。
面对以上现实, 如何提高人们准确而迅速地识别、搜集、处理、吸收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数据传输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的出现和发展为信息的自动存储和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所以这些外部条件和信息检索本身的发展要求相结合, 导致了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3.2 计算机检索的发展过程
从50年代初计算机首次进行情报即时检索试验, 到如今的多元化全面发展, 计算机信息检索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3.2.1 脱机检索阶段 (1954~1964)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期, 计算机信息检索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几乎没有实用系统, 有的也只有内部的实验性或半实验性系统, 而且只能脱机检索。1954年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研制的情报检索系统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最初尝试到了20世纪50年代未和60年代初, 计算机文献处理与信息检索进入了实用化的脱机批处理检索方式阶段。随后, 一些检索刊物出版机构陆续采用计算机处理数量庞大的记录, 同时机读索引 (或文摘) 磁带作为副产品问世。这些机读磁带很快应用于为用户提供定题服务和回溯检索服务。到20世纪60年代未, 市场上流通的数据库已有50~100种。批式检索 (batch searching) 是这一时期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方式。
3.2.2 联机检索阶段 (1965~1972)
人们在6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试验, 到70年代, 随着几项重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使得信息检索从脱机批处理阶段进入联机检索阶段。通过通讯线路, 若干个用户可同时直接和主机以"对话"方式进行检索。在这一时期, 比较有代表性的检索系统有: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建立的DIALOG系统,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MEDLARS系统。由于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通过电话线路联接, 因而, 联机检索受到地区的限制。
3.2.3 国际联机检索的发展与普及阶段 (1973年至今)
这一时期, 由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 以及卫星通讯技术和光纤通讯技术的实用化, 出现了TYMNET和TERNET等通信网络, 这给联机发展提供了低价快速的传输线路, 使得计算机信息检索能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进入国际联机检索阶段。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 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系统相继开始对外服务。联机检索技术的发展普及, 使更多地区的用户能够直接进行联机检索, 大大方便与加速了世界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利用。
3.2.4 光盘检索系统的出现 (1985年至今)
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光盘技术的大量应用而出现的在微机上应用的检索系统。它只需要一台微机, 一个驱动器, 一张CD-ROM盘即可运行。其使用方便, 存贮量大, 不受检索时间, 通信费用, 打印篇数的严格限制而深受读者欢迎。在药学领域有《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的检索管理系统 (简称CA-JR) , 分为医药、卫生、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等的9个专辑, 提供期刊检索、专项检索和全文检索三种功能[3]。光盘检索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内容更加丰富, 服务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光盘检索与联机检索互相补充又各有缺点。
3.2.5 网络化检索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20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时代, Internet和World Wide Web使信息存贮、检索和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nternet实现了全球通讯和资源共享。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为信息的传输、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更好的网络环境。因特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 由于网上资源丰富, 更新快捷, 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在因特网中常用的药学网站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http://www.sda.gov.cn/) , 在国家局的网站上还有所有直属单位和地方药监局的链接。因特网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建的知识网络系统, 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是人们花费最少的时间和费用就可以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该类图书馆与网络数据库一样一般需要收费, 并下载各自不同的软件, 才可以查阅图书。较大型的网络图书馆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和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等【4】。网络信息的查找和检索, 已远远超出了信息检索领域, 在社会各界都广泛应用。
4、药学信息检索中计算机检索与手工信息检索的关系
目前药学信息检索的主要手段是的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借助于计算机设备, 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检索;而手工检索多以书本式或卡片式检索工具为主, 。
4.1 计算机检索的特点
4.1.1 查找速度快、反馈及时
联机检索系统的主机采有分时技术, 对用户而言, 感觉到是独自使用, 检索中等待时间很短, 系统对用户指令响应以秒计算, 网络检索时, 用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 WEB服务器可以在几秒内将数据库传输到用户的浏览器, 用户可随意浏览光盘检索, 快捷方便, 数据更新迅速。
4.1.2 检索途径多样
一般的印刷检索工具只有分类、主题和作者途径。而计算机检索, 在系统设计时, 可以根据用户要求, 制定各种途径。
4.1.3 组配灵活方便
计算机检索采用灵活的逻辑运算, 种类检索词之间可以灵活地组配, 特别适合检索比较复杂的课题。有时检索系统还支词间关系检索及词的片段进行相似性检索。各检索词之间, 以及与其他检索要求之间的各种组配方法, 可随意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和控制检出文献量。
4.1.4 内容新颖、实时性强
联机检索系统中, 大部分数据库更新周期为数周, 有的更新周期往往只有数十分钟, 甚至更短。而光盘数据库的更新也要大大快于传统印刷物。
4.1.5 使用方便、功能完善
联机系统常用成熟的辅助功能以及联机帮助, 指导用户所需信息iq盘检索系统一般使用菜单驱动方式, 使用便捷网络检索中, 用户通过WEB浏览器, 通过点击链接或输入检索提问式, 就可以利用WEB搜索程序, 快速查找网络信息。
4.1.6 检索结果输出形式多样
计算机检索系统, 不论是联机系统、光盘检索系统或网络检索系统, 检索程序一般都设计了良好的输出功能, 可以实现打印、拷盘等多种保存方式。
4.2 手工检索的特点
尽管计算机检索有方方面面的优越性, 但目前计算机检索还是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检索。手工检索主要有以下特点:
4.2.1 手工检索方法是计算机检索方法的基础。计算机贮存的文档, 其编制原则起源于手工检索工具刊, 进行手工检索能熟练掌握各项标引规则, 有利于提高计算检索的质量。
4.2.2 手工检索能了解各类检索刊物的收录范围、专业覆盖面、特点和编制要点, 可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目前计算机的综合检索工具, 并不能查全某些专题的内容。而药学领域中有很多专题, 并非所有专题都有专题数据库, 因此, 手工检索仍不失为较好的检索手段, 专题的检索工具刊可与综合检索工具刊 (或数据库) 相互补充使用, 以免漏检, 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
4.2.3 手工检索的检索时间和检索范围不受限制, 且费用低廉。
5、小结
在药学信息检索实践中, 为了更快更方便地检索到我们所需的信息, 最好的方法是以计算机信息检索为主和手工信息检索为辅,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
摘要:介绍信息检索产生的背景以及信息检索的分类和方法, 分析计算机信息检索在药学应用方面迅速发展的原因, 比较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的关系, 得出药学信息检索最快速、最合理的方法是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和手工检索为辅,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检索,药学
参考文献
[1]Ricardo Baeza-Yates, BerthierRibeiro-Neto, 等.《现代信息检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5.26
[2]周晓兰, 等.《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2008.57
[3]穆丽红, 陈晓毅.《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2008, 70
【药学网络信息】推荐阅读:
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09-30
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08-12
药学信息的评价与利用10-22
药学服务信息的重要性论文11-10
药学与临床药学论文12-01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与临床药学01-05
门诊药学07-21
药学营销10-14
药学咨询01-17
药学人员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