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侵权

2024-10-04

网络新闻侵权(共7篇)

网络新闻侵权 篇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自由”一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同。在网络传播中,过度失范的新闻自由往往会造成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对网络舆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状告新闻媒体的官司逐渐增多,新闻传播中的侵权问题不断暴露,网络新闻传播更因问题频发而亟待受到各个方面的规范。

一、新闻侵权概念界定

新闻侵权,指新闻传播活动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人格权或财产权且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和事实。[1]人格权是自然人或法人固有的、有法律确认的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尊严所必须具备的人身权利,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财产权则主要表现在著作权方面。

在网络传播中,新闻侵权即新闻传播主体通过广大新媒体平台向大众传播失实新闻、法律禁止传播的内容或者进行不公正、不客观的新闻评论,违反了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侵害了国家、社会、集体、其他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和事实。

二、网络传播中的侵权现状

(一)网络新闻侵权问题

在网络平台上,人人皆可化为自媒体,对关注的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在微博的运用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一个网络热点的形成,往往是数个大V与千万网友共同推波助澜的结果。在传统媒体新闻发布受到审查限制的情况下,自媒体的新闻爆料更易引发全民关注,而传统媒体也乐于转载网络热点事件用以吸引受众。

诸多网络传播活动难免触及法律底线,致使新闻侵权事件频发。网民往往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用以侵犯他人人格权,而权威媒体作为代表拥有专业素养的一方,常常盲目跟风,成为新闻侵权的帮凶。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新闻传播的无序化与碎片化往往造成新闻侵权问责无门,人民合法权益明显受到侵害却无人理会无法可治的现象。

(二)新闻侵权显著类型

新闻侵权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大显著类型为侵犯他人人格权。以“成都女司机遭暴打”一案为例。2015年5月3日,一段内容为“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发公众热议。众多媒体在未对事件始末进行核实的情况下,盲目跟随网络浪潮,发表转载多篇新闻,矛头直指张某的“路怒症”行为,致使张某在网络上遭受痛骂,个人名誉大大受损。

然而4日下午,成都京江公安分局公布了张某行车记录仪视频,公众舆论发生反转。网民开始对卢某进行“人肉搜索”,揭露其众多隐私信息,卢某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在媒体网友广泛参与中,涉案双方的人格权皆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原本一件普通的违规案件经互联网发酵后开启了一场网络“扒皮式”狂欢。所谓的“新闻自由”在案情几经反转过后变为肆意爆料,而如此明显的新闻侵权行为却在广泛的网民参与影响下不了了之。

新闻侵权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另一显著类型为妨碍司法公正,具体表现在“媒介审判”上。著名的“药家鑫事件”便是媒介审判的典型代表。2010年10月,大学生药家鑫在驾车撞伤少女张妙后杀人灭口,被法院判处死刑。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媒体将民众要求处死药家鑫的言论大肆传播,一方面加剧民众的愤怒情绪,而强烈的民意表达又在另一方面为媒体提供报道材料。此时网络充当了民意汇聚的平台,数千万人同时发声,表达自己的强烈态度,形成不能忽视的舆论修罗场,舆论关注点紧随法院判决,强大舆论声势转化为舆论压力,从而造成了妨碍司法正常审判的影响。

(三)网络新闻侵权产生原因

第一,网络新闻的自身弊端。随着自媒体迅速发展,新闻发布的主动权不再单单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中,多样化网络平台的出现增加了网络新闻的数量、拓宽了其受众面,信息在网络共享过程中难免与公众的权益保护造成冲突。另外,如何在众多碎片化信息中迅速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正逐渐成为网络新闻行业的工作难点。不少媒体因追求快速便捷在未进行核实的情况下贸然转载新闻或者直接抄袭他人新闻内容,侵权新闻层出不穷。由于网络特有的虚拟性与群体效应,网民喜爱采取捕风捉影的方式获取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并在新闻传播与评论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与权利意识,对于新闻侵权这种行为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第二,网络媒体的价值取向。在网络媒体的眼中,新闻的价值间接等于新闻的点击量,为了争取更多网民的点击,其在对网络新闻的选取中更加偏向于趣味性与猎奇感,这导致许多低俗、色情、标题党、虚假新闻充斥公众视野。而且为了提升新闻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发布速度,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内容方面的核实效率也大大降低,从而提升了网络新闻侵权的概率。

第三,网络新闻立法的缺失。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成文的新闻法,在网络新闻方面更是缺乏具体的法律条例。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在从事新闻事业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用以参照以规避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许多民众也缺乏新闻侵权意识,尤其是在面对网络上大范围的新闻侵权事件时,往往选择了忽视,助长新闻侵权的不正之风。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规范建议

面对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侵权现象,笔者有如下几点规范建议。其一,加强网络新闻法制建设。在内容方面,加速制定处理网络失范问题的法律,出台相关惩罚措施,给予权益受损者法律支持;在执行方面,应该尽快组织专门的网络纠察机构,对各种新闻侵权行为进行治理。其二,完善网络新闻监督审查体系。政府加强对新闻传播整体框架的管理与审查;业界对自身严格要求,依法办事,坚持专业的新闻素养与法律素养;公众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提高警觉性,对于失实新闻等侵权新闻进行检举。[2]其三,提升网络新闻传播自律性。这需要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新闻受众等的广泛参与,其在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还要约束自己不去侵犯他人的权益,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媒体的自身弊端、价值取向以及立法的缺失,网络新闻侵权事件不断发生,侵害他人人格权,妨碍司法公正。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舆论环境,网络新闻法制建设迫在眉睫。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侵权,新闻立法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77.

[2]匡敦校.新闻名誉侵权中的新闻报道失实研究——以新闻真实性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5(2):118-123.

试论新闻侵权 篇2

一、新闻侵权的构成

(一) 新闻侵权的表现

要讨论新闻侵权的构成, 首先应该了解新闻侵权的一般表现。新闻侵权的主要表现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侵害名誉权案件的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传播、宣传他人隐私。

隐私指的是个人私生活, 包括个人生活和行为上所不愿公开的一切秘密, 如个人日记、住所、财产情况等。

2. 报道严重失实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严重失实的新闻报道, 应当认定为构成侵权的违法行为。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 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 内容基本真实, 但使用了侮辱语言, 贬低、丑化他人。

侮辱就是用污言秽语去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有的作者在写作中常借所谓群众之口大出侮辱性词语, 其目的主要有二, 一是证实其材料的准确性, 二是以此推脱自己侵权之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只要是侮辱性词语, 无论出于谁口, 均由成文的作者承担侵权责任。

(二) 新闻侵权构成的四大要件

目前, 我国判断新闻侵权的主要依据是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侵害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以下简称《解答》) ,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对于新闻侵权从侵权构成到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所做出的最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解答》对新闻侵权的构成做了如下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侵害的事实、行为人的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也就是说, 要构成侵害名誉权必须具备四大要件:1.受害人确有名誉权被侵害的事实;2.行为人行为违法;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四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 如根据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举证原则, 原告方必须举出名誉权因新闻侵害而受损的确凿事实, 证明作者及新闻单位要么是内容严重失实, 要么具备侮辱、诽谤的内容, 或者未经许可宣扬隐私, 还要说明名誉受损的事实与新闻侵权的违法行为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 最后查明作

二、新闻侵权的解决途径

新闻侵权一旦发生, 依法通过司法诉讼及裁判及时解决是当事人通常所采取的方法, 但也可以通过新闻调解和新闻仲裁来解决。新闻调解是指新闻侵权纠纷发生后, 当事人愿意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的方法, 使纠纷在当事人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获得解决的方式;新闻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自愿把新闻争议提交第三者 (仲裁人) 处理, 由该仲裁人或仲裁机构做出裁决而使新闻侵权纠纷得以解决的方式。

目前, 我国的新闻侵权纠纷相当一部分是经过调解方式处理的, 调解不成的才判决。新闻调解的方式基本划分为:诉内调解和诉外调解两大类。诉内调解包括新闻行政赔偿诉讼调解、民事诉讼调解、刑事诉讼调解和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四种方式;诉外调解包括新闻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民间个人调解和非讼专业调解四种。

为了防止发生侵权问题, 记者在评论中需要把所依据的事实交待清楚 (众所周知的事实除外) , 保持基本事实的准确、客观, 还须将意见与事实分开表述, 不至于使受众把意见误解为事实或者修改事实, 在意见中也不应当夹杂其他事实。在批评性报道中, 其批评只能限于事实和对事实本身的评论上, 而不能伤及被批评者的人格。记者要把握准确报道事实与尊重被报道人这两条标准, 只要评论不改变事物的性质, 即使不可避免地产生些偏差, 也不必害怕与报道对象当堂对质。

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 (电视媒体中是制作) 、编审和发表 (电视媒体中是播出) 过程中, 不但应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还应该提高法律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的策略, 一旦新闻纠纷发生, 才能适时运用新闻侵权中的抗辩手段保护自己。

虽然我国的各类法律法规中对名誉权和人格尊严都有一定的规定, 但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法》, 很多新闻活动还没有统一的严格规范,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没有一个全面的约束, 因此在新闻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新闻侵权案件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权利遭到侵害的事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新闻侵权与诉讼》, 孙旭培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年版。

[2]《民法》, 魏振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

[3]《上海文化艺术报》1992年8月7日。

从法律角度透析新闻侵权 篇3

一、导致新闻侵权的原因

总的来说, 造成新闻侵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采访不踏实, 不够深入全面

只有深入全面地采访, 才能把握事实的真相。要深入探查新闻事件, 采访就不能流于表面, 流于模式化, 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第一线,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多角度地观察、采访, 杜绝肤浅片面。但由于新闻特殊的时效性, 要如何做到既快速又准确深入地报道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的严格考验,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素养和基本功, 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洞察力和敏感性。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进行深入采访, 对于一些事实尚且没有完全把握的新闻, 不应该发表, 以避免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

(二) 报道内容虚假不实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和报道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 灵魂之所在。真实的新闻报道, 其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都必须清楚明白并且真实可靠。然后, 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如有引用也必须准确无误, 并要载明出处, 新闻的观点、认识也必须基于事实基础之上, 客观全面, 切忌主观臆断。有的新闻从业人员, 对于新闻材料的来源不加仔细的验证, 证明其真实性, 就草率地发表;或是对于一些新闻实践中缺失的关键性细节想当然地加以猜测和虚构;或是干脆杜撰虚假新闻, 如果在新闻发表前, 这些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往往就会因为不实报道而引发新闻纠纷。

(三) 非故意地泄露公民的隐私

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 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的个人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一章第二条将隐私权列入其中, 表明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 受到法律保护。由于隐私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所以, 公民的隐私应该受到尊重, 不得随意披露。而对于公众人物 (明星与社会知名人士等) 的隐私权问题, 因为社会的关注程度高, 他们从社会公共资源中获得利益, 也对社会造成比普通人更大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言行活动有的已经超出个人范围, 属于社会公共生活的范围, 而他们的隐私权相对普通人范围较窄, 受法律保护的时空相对而言要小。对于在公开的场所, 除了公众人物郑重声明, 不允许报道的内容, 其他讲话、谈话、言论, 新闻界都可以公开采访报道。而与社会利益不相关的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则不应该随意报道。有的记者专门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 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有的记者在报道犯罪过程中, 缺乏尊重受害妇女, 其受害过程描述得过于详细, 无异于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造成了对受害者的精神打击, 因而引起新闻侵权纠纷。

(四) 主观故意损毁公民的名誉

名誉是社会对公民或组织的品行、思想、道德、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人的名誉是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凡败坏他人的名誉, 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 都是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有的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 出于种种原因会故意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名誉造成损害。例如某记者在一篇名为《如此女人》的报道中将一名女工描写为“见利忘义”, 为了罪犯的“财色引诱”便“离家出走”成了他的“情妇”。然而根据法庭调查, 该名女工未婚, 在旅行中认识罪犯, 偶有联系, 并且她积极提供线索帮助公安机关破案, 但在报道中却被主观臆断为“罪犯的情妇”, 这对其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发布这篇报道的媒体因为审查失职, 未能核对事实,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 评论不当, 过度表扬或贬低

新闻批评是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媒体对于社会生活中有违背法律、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和事, 有公之于众并进行批评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舆论, 对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在对新闻进行批评、评论时, 要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恰当, 不过分贬低或过度表扬, 掌握好评论的尺度。有的新闻工作者陷入了一个认识的误区, 认为批评报道对象就容易造成侵权, 引发纠纷, 那么表扬被采访对象总不会造成侵权了。但新闻报道褒扬过度, 脱离了事实基础, 同样也会造成新闻侵权。比如一篇报道夸电影演员李某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因主演电视剧《湘山之恋》中的男1号”得过“飞天奖”, “还自费到国外某某著名高校学习表演”等……其实, 这些并不是该演员的真实经历, 都是记者自己虚构猜测的。报道发表之后, 引起了该演员的亲朋好友的误会, 有的认为该演员“炒作自己”, 甚至有的评价她“厚颜无耻”等等, 对其精神造成严重的损害。于是该演员将撰写报道的记者和发表的媒体、转载的媒体一并告上了法庭, 媒体败诉。

(六) 编辑审查核实失职

编辑在新闻发表之前对其内容进行把关, 对事件的真实性有审查核实的责任。如果编辑审查把关不严, 经验或者常识不足, 对于具有破绽和疑点的新闻或明显夸大其词、主观臆断、虚构猜测的新闻不予核实, 就很容易引发新闻侵权, 对报道对象和媒体自身造成严重的损害。如, 某电视台记者随警察到酒店查禁卖淫女, 由于没有严格核实被拍摄对象, 错把一个正当住宿的女青年拍到镜头里, 并在电视台播放, 对女青年的名誉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电视台也被女青年起诉, 要求赔礼道歉并恢复其名誉, 赔偿精神损失。

二、新闻侵权的主要表现

(一) 侵害名誉权

侵害名誉权是新闻侵权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名誉权是我国法律保障的一项重要人格权利。在现代社会, 名誉作为公民人格的重要内容, 社会各界普遍都很重视, 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一方面, 新闻侵害名誉权事件频发;另一方面, 随着法制的健全, 法律意识的加强, 当名誉被侵害时, 更多的公民和法人开始诉诸于法律, 维护自己的权利。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虚构或捏造报道内容, 诽谤他人。《艺人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著名歌星某某接受本刊采访》的报道, 提及“以一曲民歌名噪大陆的某位歌舞团领导”、“不知心怀何意但却明显险恶”地“向在座各位愤愤宣告了一个大胆的谣言:唐某得了艾滋病了。”该文内容涉及对某某歌星的名誉权侵害, 她认为该报道纯属捏造, 遂起诉《艺人周刊》及作者。经过法院审查, 某某歌星胜诉。在这起案件中, 虚假新闻内容是引起诉讼并导致败诉的主要原因。

2.采访片面武断, 仅依靠他人片面之词, 未向报道对象核实, 导致报道的重要事实失实。《民主与法制》杂志刊登了记者沈涯夫、牟春霖的文章《二十年“疯女”之谜》, 称:杜融 (文中化名为杜勇) 为了达到从武汉调回上海的目的, 采取欺骗、毒打手段, 诱逼妻子狄振智 (文中化名田珍珠) 装疯, 并先后多次将田送进精神病院, 致使田戴了20年“疯女”帽子。根据这篇报道, 杜融起诉沈、牟二记者侵权。经审理,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判决沈、牟两人。这起侵权案件的发生, 就是由于两位记者采访时不够全面, 没有多角度地观察、核实, 采写的报道主要事实失实, 极大地损害了被报道对象的名誉。

3.报道内容基本属实, 但在报道中含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 对他人的名誉构成诽谤。如武汉女作家池某在某杂志上发表自传性质的回忆文章, 其中写到她在上课时因在课堂上传纸条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的往事, 不仅指责老师“不懂文学”, 而且说:“我永远直呼其名:陈某或狗。”老师陈某根据这篇文章起诉该作家, 法院判决池某对陈某的名誉权造成侵害, 陈某胜诉。

(二) 侵害隐私权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应该受到新闻记者的重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隐私权问题的不重视, 使隐私权成为仅次于名誉权的最容易受到新闻侵害的人格权利。

新闻侵害隐私权, 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披露他人隐私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新闻报道的原则是向受众传达受众所需要知情的真实信息, 但是, 并非所有受众想要知情的信息都能够报道, 例如涉及公民的隐私信息的内容。对于公民隐私的新闻报道, 越是客观真实全面, 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

新闻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形式主要为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事务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中, 有可能会了解到采访对象或其他人的一些隐私信息, 采访对象同意披露这些信息并不就意味着同意在报道中提及, 而有可能是作为事件情况的额外说明和辅助证据。新闻工作者未取得对象的同意就擅自公开发表这些信息, 通常有三种原因:一是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人的隐私信息, 不能随意披露;二是新闻工作者想当然地以为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等于同意这些信息被公开发表;三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或以为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 就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

基于按照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不受侵害这一基本原则之上, 同时还需要兼顾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在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权和公众知情权高于某些个人 (如公众人物) 隐私时, 或者是取得采访对象的同意的条件下, 公布个人隐私应被认定为不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 侵害肖像权

在新闻活动中, 公民的肖像权是经常被损害的一项民事权利。造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的要素, 一是未取得本人的许可,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这两个要素同时具备时, 就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普通的新闻报道通常并不涉及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假如需要新闻拍摄的图片、影像中的每个人的许可才能发布新闻报道, 而每个没有征得本人同意就被拍摄的公民都要求他们的肖像权得到维护, 那么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也无法播出。因此, 一般的新闻报道并不在法律上构成侵害肖像权, 但不合理地使用肖像, 就有可能构成对公民肖像权的侵害。

1.没有取得本人的许可便以非法手段获得并使用其肖像。有的肖像并不适合被发表在新闻报道中, 例如通过非法授权获得的他人私生活的画面、影像。

2.随意丑化歪曲并使用他人肖像。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图片、影像, 对他人的肖像进行了故意改变、丑化、侮辱等, 即使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 也已经造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害。

3.出于与新闻宣传无关的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打着新闻报道的旗号而实际上是在做广告的行为日渐增多, 特别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的情况下, 这时候对肖像权的侵害行为就更难避免。如《上海画报》曾发表《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为题的图文, 报道了进口化妆品在上海的销售情况, 其中一幅照片涉及原告陈雯小姐肖像。法院查明, 上述这组图文已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证实, 属于新闻宣传。原告认为上海画报社是出于营利的目的擅自使用其肖像, 但并没能提供确凿证据。法院认为, 公民的肖像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该图片虽涉及原告的形象, 但并不构成侵权。法院判决主要依据的一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青春与美丽的诱惑》一文属“新闻宣传”作品的认定, 二是原告未能提供该文“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的证据。但是若仔细阅读该文, 要定义为新闻却很勉强。因为文章的开头就是五条化妆品的介绍词, 文中也难以见到相关的新闻要素。因此, 这样的图文在法院判决后引起法律界和新闻界的广泛争议。

(四) 侵害姓名权

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公民的姓名应该得到尊重, 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不被侵犯。

新闻报道中, 无论报道的是人或者事件, 都涉及到人的姓名, 公民的姓名权被侵害的事件常常发生:一是盗用或者冒用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署名, 即充当新闻作者;二是盗用或冒用他人姓名或名称充当新闻的来源。未取得本人的同意便随意盗用冒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称作为作者署名或充当新闻来源, 这是构成新闻对公民姓名权或名称权的侵害的事实依据。此外, 还有干涉他人的姓名权。如一篇报道中提及一位叫李陈晓月的美籍华人, 《天津早报》在发表时想当然将“李”字去掉而变成了“陈晓月”, 这里显然构成了对李陈晓月女士姓名权的侵害。

三、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一) 常规方法

1.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造成新闻侵权, 往往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政治素养、业务水平不够, 对可能造成侵权的内容不够警惕, 或是新闻工作者从主观上故意为之。所以, 必须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具体而言, 新闻媒体应该严格执行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的规定, 实行新闻编采人员准入制, 只有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获得了上岗证, 才能被允许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同时, 根据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定期地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培训, 加强思想业务上的学习, 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

2.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水平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切事物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采编工作也是一样, 必须加强对法律的学习, 强化法律意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知道哪些行为应该或者不应该做, 在哪些情况下新闻应当或者不应当发表。同时, 随着我国完善法制建设的进程加快, 新闻工作者更应该要加强学习与新闻有关的法律法规, 以确保新闻工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 具体做法

1.要保持良好的主观愿望, 改进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无论是舆论监督或者正面报道, 都应保持善意, 同时反省自身, 这样即使出现轻微的侵权, 受害人也比较容易谅解。

2.坚持真实, 依法报道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 许多新闻侵权往往就是因为不真实, 胡编乱造。因此,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不仅需要讲究事件的真实性, 还需要事件细节的真实性。同时, 也要切记, 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 也要注意不能侵害采访对象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3.事实为准, 文风朴实

叙述事实, 客观评价, 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更是舆论监督铁的纪律。职业记者的报道“第一是事实, 第二是事实, 第三还是事实;第一是叙述, 第二是叙述, 第三还是叙述。”新闻报道, 事实才是首位的, 评论则是第二位的。新闻记者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 但不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夹带私人情绪, 否则, 便会导致新闻侵权的出现。

4.公平客观, 不妄下结论

追求公正客观的评论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任何人都无权对任何公民和事件随心所欲地妄下判断, 新闻媒体不是法院, 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真相而非裁决, 只要以事实说话, 相信受众对人和事会有与事实相符的判断。相反, 如果妄下判断, 就会误导受众, 也可能会导致侵权。

5.审稿从严, 不偏听偏信

新闻媒体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审稿制度。审稿制度是预防新闻侵权的最后把关。在可能的情况下, 新闻的采访、编辑和审稿都要力争全面地听取他人 (或有关部门单位) 的不同声音, 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

(三) 走出“真实即正确”的误区

1.不能将信息源的真实可靠等同于新闻事实的真实可靠

新闻侵权案件一旦发生, 新闻媒体和采编人员往往仅凭对信息提供者的采访笔记或通讯员来稿存档的原件, 作为所谓的真凭实据。其实, 这些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以“有人提供”作为不失实的依据, 而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去识别他人提供的事实。特别是在涉及批评揭露的报道中作为反衬的事实材料, 除权威部门提供的意见和材料外, 如法院的判决书、政府质检、工商、物价等部门依法行政所出具的书面结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有义务有责任对未经核实的材料予以多方核实。坚持“与当事人见面”的原则, 最好能取得相关的书证、物证等材料, 以确保这些证据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2.并不是新闻报道属实就不涉及侵权

“只要报道真实, 官司打到哪里都不怕。”这恰恰说明是不懂法的一种表现。新闻报道属实, 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涉及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文章基本内容真实, 个别情节不够准确, 个别词句不够妥当, 但没有侮辱他人人格或泄露他人隐私的内容, 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换句话说, 如果新闻报道中有侮辱他人人格或随意披露公民隐私的内容, 即使报道基本属实, 也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的侵害。

3.不能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真实就以为对事实的评论不会构成侵权

有许多新闻侵权的纠纷并不是因为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假的, 而是因为新闻中对事件或人的评论与结论失当。新闻同样要对言论负责, 要防止因为言论不当而造成侵权纠纷。如, 不能把某人举报不实一概说成是“诬陷”;不能把欺骗行为写成是“诈骗”;不能把一作品与另一作品的个别情节相似说成是“抄袭”等等。为此, 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 编采人员要认真审查核实, 还要强化法律意识, 警惕言论的不当。

新闻侵权的形态与防范 篇4

所谓新闻侵权, 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 通过新闻传播媒介, 在新闻采访、制作、刊播过程中, 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 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 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新闻侵权形态主要包括:

侵害名誉权。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权利。名誉权内容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名誉利益支配权。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在:①新闻报道内容失实。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作者未经认真调查核实或道听途说, 导致报道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②新闻报道评论不当。有的稿件, 尤其是批评、揭露性稿件, 由于激动或愤懑, 语言偏激, 分寸掌握不当, 出现丑化他人形象的字眼, 因而构成侵权等。

侵害肖像权。肖像权, 是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所享有的权利。肖像权的内容包括制作专有权、使用专有权、许可使用权和利益维护权。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在:①未经本人同意, 使用他人肖像做广告, 进行商业宣传;②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失真、变形的肖像;③利用新闻报道恶意丑化、侮辱他人肖像;④报道中肖像所配文字说明失实;⑤肖像与报道内容配置错误或不当等。

侵害隐私权。隐私权, 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自主进行支配的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侵害隐私权主要表现在:①在传播内容中未经本人同意公布、宣扬他人隐私, 如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状况;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私人日记、信函;生活习惯;出生秘密等。②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私生活区域。

侵害姓名权 (名称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和姓名使用权。新闻侵害姓名权主要表现在:①未得到他人允许而将他人姓名刊登在报纸等媒体上 (除有关法律豁免的除外) ;②应正确使用他人姓名而不按他人要求正确使用。

侵害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作品享有的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新闻侵犯著作权主要表现在:①在新闻报道中擅自发布他人讲话的内容或未经发表的作品, 侵犯他人的作品发表权;②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不注明出处, 侵犯他人的署名权;③未经他人同意随意删改他人作品的内容, 甚至破坏原作品的完整性等。

认清了新闻侵权的各种形态, 关键是如何防范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新闻工作者要知法守法,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舆论监督, 这既是出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 也是保障新闻业正常、合法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单位应当对新加入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 将《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 以及涉及人身权、著作权的司法解释作为重点内容。要不定期地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学习新出台、新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 注意法律知识的更新, 使他们在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同时, 还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新闻工作者应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严谨规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新闻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要严格执行行业有关管理规定, 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不得为单纯追求名利和个人、单位的利益而编造新闻, 或者任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 或擅自公开、散布他人的隐私。新闻工作者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 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过程中应实事求是, 做到不猎奇、不媚俗,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新闻事件, 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要认真核对每一个细节, 涉及的人或单位都要采访, 报道时尽可能采用采访对象的原话或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涉及他人名誉问题的采访, 应尽量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以便核对事实。要防止采用“青天式”手法, 只顾自己出气, 影响了客观对待批评对象。要防止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时, 未作任何调查就进行所谓的合理想象, 增加想象的情节, 增添想当然注解。更要防止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吸引眼球”, 而不惜编造假新闻的行为。

善于获取权威消息。交代新闻来源既是显示新闻依据、提高新闻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进行法律防范和正当防卫的有效举措之一。一般来讲构成权威消息来源时, 媒体不承担责任, 而是由相应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责任。所以, 新闻媒体要善于从可靠的渠道获得权威消息, 用权威消息来源来对抗对于其侵权责任的追究。

正确把握语言分寸。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通过舆论监督伸张正义, 首先要熟知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新闻职业方面的有关规定, 做到叙述平实, 不夸大事实、不添枝加叶、不妄加评断, 而这一切均是通过文字的控制和表达, 语言文字的规范尤为关键。所以新闻工作者用语要非常谨慎, 要多用事实说话, 少用评价性、结论性的话, 尽量避免使用渲染性、描写性的词汇以及结论式的判断语, 坚决不用侮辱性的、有损他人人格的词语;要对整个监督稿件的逻辑性和语言文字上的逻辑性进行把关, 注意前后时间、事态发展、同一方多个被采访人的语言是否矛盾;要注意严格使用法律、技术等专业术语, 准确使用字词语汇, 消除不符合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的用语, 以免降低媒体影响力, 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谨慎使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尚属空白。新闻工作者在公共场合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 不存在“偷拍偷录”的侵权行为, 可以免责;但是在私人场所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 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 否则即为侵权行为。所以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公开场合进行采访, 对人们在车站、列车、广场等公开场合的行为进行报道, 对向公众开放的空间进行拍照。但对隐性采访, 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格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 只有对那些严重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的, 又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收集材料的, 而且如果暴露记者身份就难以反映真相的, 才能使用隐性采访。在暗访中, 新闻工作者不应装扮成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违法犯罪的“嫌疑人员”、改变其固有自然性别角色的人员。新闻工作者应以观察者或是一般性的第三者身份介入, 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 更不能干涉事件的发展、影响事件的进程 (制止犯罪除外) , 不能有制造新闻的嫌疑, 以免影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重点核实批评稿件。批评性稿件和揭露性稿件涉及某个人或某群体、某单位、某地区的名誉, 稿件中的大小事实乃至细微的情节都要完全真实, 议论要客观, 观点要正确。要分清错误的性质、程度, 掌握批评的分寸。批评性稿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闻侵权, 引发新闻官司, 因此, 对这类稿件要重视调查核实, 彻底查清并听取有关方面包括当事人的意见, 以保证批评不出纰漏, 准确无误。

及时更正错误报道。新闻作为“易碎品”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及时更正是防止新闻诉讼的有效途径。法律赋予了媒体改正的权利, 只有不改正的才构成侵权, 改正了就不侵权, 而且也容易得到被侵权人的谅解。所以媒体不能以老大自居, 不能漠视群众的权益, 不能对群众投诉不理不睬, 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避免矛盾升级、事态扩大。

注意收集保存证据。新闻工作者要学会自我保护, 增强证据意识。证据是诉讼之王, 案件的审理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有效的证据, 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侵权诉讼, 新闻媒体应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请被采访对象对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做出书面认可, 并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归档保存。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新闻法》, 在新闻报道方面还没有可供新闻媒体及新闻作者遵循的一整套规则,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对新闻报道采访、写作、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规范, 并着力强化法务部门的职能, 使其承担起建立、完善新闻媒体日常法制管理与法制监督的任务, 以减少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璇:《新闻侵权的防范》, 《青年记者》, 2008 (12) 。

[2].赵海霞:《新闻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的分析》, 《法制与社会》, 2009 (6) 。

网络新闻侵权 篇5

1.1 新闻侵权的概念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介发表的作品或播出的内容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违法行为, 即新闻侵权报道。

1.2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的必要性

德宏州的报纸出现新闻侵权在全国是较早的一家, 曾有过沉痛的教训, 事情发生在1987年。

1987年9月3日, 德宏州某报刊登了盈江县一位通讯员的来稿, 标题是:《旧袋装冰水———节资;冰水损健康——缺德》。文中说:“最近, 盈江县商业局服务公司冰棒室回收冰水袋, 重新装上冰水卖, 谓之曰:‘节约投资’。对于这种做法, 卫生部门不但不检查、禁止, 反而说是‘节资’的好办法……”就是这么一篇不起眼的短文, 给报社闯下了大祸, 盈江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经调查核实, 盈江县确实有收购丢弃的塑料袋再次装饮料出售的单位, 但并不是该服务公司冰棒室所为。报社不加以核实就刊登了这条消息, 不仅侵害了该冰棒室的名誉权, 同时给该冰棒室造成了经济损失。法院最后判决报社赔偿该冰棒室1700多元。之后, 虽然德宏的新闻媒体没有再“吃新闻官司”, 但新闻媒体侵权现象依然存在。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隐藏着的新闻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2.1 侵害了名誉权。

在新闻报道中, 经常涉及具体的事物和人物, 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记者对这些事物和人物的报道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实, 从而会给被报道者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也存在记者故意歪曲事实, 诽谤和侮辱被采访者的可能。再一方面, 还存在由于报道中个别用语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侵权。

1.2.2 是侵害了隐私权。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最容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 私闯民宅。这主要表现为记者在未经被采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进入非公共场所, 私闯民宅是侵犯被采访者隐私权最典型的行为。这种行为除了构成民事侵权外, 如果情节严重, 还构成犯罪。因此, 记者在进入被采访者的生活环境时, 应取得被采访者的同意。 (2) 窃听或偷拍他人的谈话或行为。当被采访者拒绝采访时, 或者为了得到公开采访时难以得到的信息时, 有的就选择了窃听或偷拍他人谈话 (行为) 的方式, 包括在房间里安装窃听器、摄像头等。如果把属于当事人的隐私公开了, 尽管没有失实, 但也还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 德宏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新闻侵权的原因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为什么存在新闻侵权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德宏州经济不发达, 信息不灵通

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民族自治洲, 不同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相适应, 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一些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老百姓, 长期信息闭塞, 信息不灵通, 思想观念落后, 必然给新闻侵权创造了条件。

2.2 新闻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德宏新闻媒体、记者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新闻侵权问题不仅是因为法律自身的欠缺, 笔者认为, 更主要应归结于新闻媒体及记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 新闻媒体为追求实效性, 在报道中常常因为抢新闻, 盲目追求“快”, 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另一方面, 在新闻报道时, 法律依据使用不当, 妄加评论以致造成新闻侵权。同时, 记者的法制观念淡薄, 对一些敏感的法律用语概念模糊, 易造成侵权。

3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的措施

随着德宏州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人格尊严在不断增强, 防止新闻侵权已成为德宏新闻媒体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避免新闻侵权, 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德宏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州内居住着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舆论氛围。

3.2 要学会公正评论

要摆正位置, 谦虚谨慎。新闻媒体是舆论机关, 不是权力机关。新闻媒体时提供传播信息的工具, 本身不能发号施令。新闻工作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 也不能越俎代庖充当“执法人”、“救世主”。写批评报道要客观公正, 不偏离法律轨道。写批评报道一定都要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切不可粗心大意, 把道听途说写进文章中, 褒贬不当, 用词不准, 也会引起诉讼纠纷。

3.3 要正确行使特权

要深入调查, 事实就是, 正确行使特权。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事实准确是避免新闻诉讼的关键。新闻工作者采写稿件一定要深入调查, 养成不到现场不写, 不核准事实不发稿的作风。不歪曲事实;对于所采写事实, 还要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 与法相悖者统统舍除。

4 结束语

总之, 新闻媒体和记者要从树立法制观念的高度来领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 防止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 更好地担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

摘要:新闻侵权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新闻侵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本文就德宏当地新闻媒体行业结合新闻法体系对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并针对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侵权,措施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法新论[M].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2]刘斌, 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1日出版.

[3]李矗.法制新闻报道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云南广播电视局内部刊物.云岭声屏[J].2007 (2) .

[5]广东电视台内部刊物.南方电视学刊[J].2006 (2) .

浅析新时期新闻侵权的特点 篇6

一、目前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是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

新闻侵权可分为新闻侵犯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姓名权等。根据图1可以看出, 随机搜集的2000年~2014年间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案例比重最大, 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有39个案例涉及新闻侵犯名誉权;其次是隐私权, 5个案例中涉及新闻侵犯隐私权。所以由图1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 当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名誉权和隐私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另一方面也说明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是目前最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

二、目前新闻侵权案例媒体胜少败多, 引发媒体从业人员对新闻侵权的关注和研究

在新闻官司和纠纷中, 新闻侵权案的结果可以分为五类:媒体胜诉;媒体败诉;无后续结果;和解放弃或由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图2, 随机搜集的2000年~2014年间50个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媒体败诉比例为48%, 将近一半以上的案例是媒体败诉。在新闻侵权案例中, 媒体胜少败多。从而引发了愈来愈多的新闻从业人员对媒体新闻侵权的思考和对媒体维权的探索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是常因新闻侵权, 而官司缠身南方都市报的法律顾问梁香禄以及肖曼丽, 周贵明的著作《我为南都打官司》。细致的呈现了《南方都市报》这张年轻报纸的锐利与血气的背后对新闻侵权问题认真的思考和探究。

三、反舆论监督之风升级, 新闻侵权面临沦落为挡箭牌的危险

根据图2, 可以看出报道对象对媒体的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的案例比例占到了10%, 高于和平放弃的比例。而具体到这些案例的内容, 我们发现主要是涉及报道对象反对媒体的舆论监督而引发的纠纷, 在这些案例中, 往往一些个人和组织被媒体批评之后, 如果他们不是公权机关, 就与公权机关相勾连, 由公权机关出面, 如果他们是公权机关, 就直接动用公权力, 以所谓“诽谤”“受贿”“泄密”“敲诈勒索”“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等新闻侵权罪名, 跳过民事诉讼而对媒体记者采取拘传、刑拘、通缉、逮捕等刑事措施, 由此可见社会反舆论监督之风正在升级, 由民事诉讼上升至刑事威胁, 从而也使新闻侵权面临着沦落为挡箭牌的危险。

四、新闻侵权延伸到新媒体, 既能造成严重的新闻侵权, 也能挽救其后果

在搜集的50例新闻官司、纠纷案例中, 虽然新闻侵权产生的主要媒介平台依旧是报纸, 但也已经涉及了网络新媒体。从2000年以来, 新闻侵权逐渐延伸到网络新媒体中。例如, 笔者搜集的50例新闻侵权案件中, 是从2006年开始涉及网络新闻侵权, 案例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遭富士康天价索赔, 一些网站随后将本报的标题加上了“血汗工厂”“黑幕”等字眼, 从而构成了新闻侵犯富士康名誉权的事实, 所幸的是, 富士康和报社达成了和解后未对相关网络进行追究。而就网络新媒体新闻的生产和传播特质来说, 网络新闻侵权的损失更为巨大,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这一点, 当新闻侵权产生时, 网络成为受害者维权过程中利用的重要平台, 及时地用网络进行维权, 或许可以把即将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五、新闻寻租有所抬头, 成为新闻侵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闻寻租是指媒介组织机构利用掌握的新闻报道权利, 为自身谋取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个典型是媒介机构被商业组织收买, 为了这些商业组织进行变相的“有偿新闻”;还有一种情况是“封口费”即媒体采访到商业机密的一些不利新闻后, 商业机构通过给予媒介机构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要求信息的不发布。例如, 2013年的“陈永州事件”。而陈永州事件是因新闻寻租, 即记者收受贿赂, 做有偿新闻来抹黑中联重科而造成新闻侵权典型案例。也因其先喊冤又被揭穿的丑行为新闻业蒙羞, 成为中国新闻史难以忽略的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2]梁香禄, 肖曼丽, 周贵明.我为南都打官司[N].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08-01.

网络新闻侵权 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 人民的法制意识也不断增强, 不少人开始借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 我国涉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尤其是在最年来新闻官司涉及面来越广, 涉及问题越来越深的形势下,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要正确处理新闻自由和法制的关系, 平衡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的关系, 从而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处理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区分是对公共事务的监督还是对私人事务的监督, 这也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前提

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按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前提;同时, 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根本保证。有了以上两个基本条款,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监督行为变有了法律依据, 但我们应注意, 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前提, 即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所谓社会公共事务就是指涉及社会多数人利益的事务, 指大家普遍关注的事务;而与社会公共利益没有联系或者联系不大的事务则可以认定为私人事务。如果认定监督者所监督的是社会公共事务, 则法律应该给予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更多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此时法律的天平应向他们倾斜;如果监督者所监督的是私人事务, 则另当别论[4]。”

2 要注意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不同, 在追求新闻事实的同时注意搜集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的保障, 新闻失实不仅影响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权威, 使读者、观众失去对新闻媒体原有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 新闻失实严重侵害了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的知情权, 以及新闻当事人的权利[5]。”以2000年泉州记者暗访引发的案子为例, 《海峡都市报》的记者采用暗访手法调查了泉州一酒店提供色情服务一事, 并发表文章, 之后《海峡都市报》被该酒店以侵犯了其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尽管记者对暗访的全程进行了录音, 最终还是被法庭认定在文章中引用未经核实的消息源的话, 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录音必须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本案中记者获取的新闻信息虽然是真实的, 但由于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认定的差异, 不被法庭所承认, 最终败诉。

3 要明确报道的对象是谁, 注意保护普通人的隐私权

根据我国《宪法》第41条第1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突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在上述情况下, 新闻媒体在合理范围内对其进行报道, 基本上不会侵权其相关权益。另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来说, 由于对他们的了解和监督更多,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隐私性的事项, 但对于公众人物则不再是隐私。例如常见的新闻媒体炒作电影等不涉及侵权问题。除此之外, 我们应注意保护被报道人员的个人隐私。隐私, 就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意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2010年“郭德纲徒弟殴打记者”就是记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侵犯他人隐私的一个典型案例。2010年8月1日, 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记者周广甫在采访郭德纲别墅侵占公用绿地一事时被郭德纲弟子殴打, 尽管记者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进行采访, 但《每日文娱播报》的记者在小区保安制止的情况下擅自闯入他人的住所, 并在没有获得主人许可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拍摄, 这本身就是对公民住宅的侵犯。

“新闻侵权是新闻言论自由权与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民事权利相互冲突产生的问题[6]。”如何做到充分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问题不仅需要媒介组织和个人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 也需要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尤其是我国目前关于新闻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 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 建国以来, 我国还未出台一部正式的新闻法。笔者希望未来的新闻法能在新闻自由的界定、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使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更有法可依。

摘要: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 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近年来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 使得新闻媒体常常成为被告,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发挥自身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 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侵权,新闻事实

参考文献

[1]路鹃.试论新闻媒体侵权现象及其法律预防.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 (8) .

[2]吕庆闯.新闻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11 (2) .

[3]孙一奇.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法理分析.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07 (3) .

[4]蒋伟.法律应如何保护舆论监督——由陆俊新闻官司所想到的.新闻前哨, 2000 (2) .

[5]吕庆闯.新闻侵权责任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位论文, 2011 (9) .

上一篇:辉光放电下一篇:德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