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环境(精选10篇)
科技传播环境 篇1
摘要:21世纪以来, 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科技传播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 科技传播更加快捷地传递丰富的科技信息, 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本文拟对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伦理失范现象与问题进行探讨, 分析产生伦理失范与问题的原因, 进而提出应对科技传播伦理失范与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科技传播,伦理失范,对策
1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伦理失范现象与问题
1.1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信息的“失实”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 科技信息传播“失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失实”, 即科技信息的传播者故意编造信息或歪曲事实, 使得科技传播的信息与事实不符;二是“客观方面失实”, 即由于部分传播者缺少必要的科技知识与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使科技信息偏离了事实真相。一些不符合事实的科技信息常会误导受众对真实情况的认知。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 造成科技信息传播“失实”, 既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 海量性等特点有关, 也与传播者等人为因素有关。具体来讲, 其一, 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含量大, 交互性又增加了把关的难度。网络传播源头难以控制, 监管和把关较难。所有民众都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传送文字、图像等信息内容, 其匿名性、自由性强, 加大了对科技传播信息控制的难度;其二, 在网络等新媒体环境下, 有些信息传播者为适应求新、求快的社会节奏, 采用“专家预测”、“权威分析”等形式, 歪解科技信息, 而各类信息的产生、传播过程却不像传统媒体那样, 经过层层审查把关, 信息缺乏严谨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1.2 新媒体环境下部分网络媒体公信力缺乏
近几年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的困扰。而网络媒体由于其匿名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部分网民所利用, 使得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散布虚假信息,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首先, 部分网络新媒体成了传播虚假的科学信息的渠道。“由于现阶段网络缺乏严密的信息监管, 很多似是而非的“科学信息”广泛流传, 给人一种印象—就是经过互联网传播的科技信息真假难分, 难以置信, 其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始终是让人诟病的软肋。”[1]未得到科学验证的信息或是虚假信息经过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传播, 破坏了科学信息的正常传播秩序, 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真实准确的科学信息的获取。
其次, 新媒体在某些情况下被迷信活动利用。在互联网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通过新媒体传播渠道, 采用新技术手段, 通过星座运势、电脑算命等形式以崭新的姿态重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但其本质仍属于迷信活动。可见, 新媒体给这种封建迷信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并为其的生存提供了更广泛的土壤, 实质上依旧还是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欺骗受众。
再次, 有些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的倾向。科技信息传播本应以真实性与科学性为依据, 而网络上传播的有些科技信息, 常会出现一些脱离事实、夸得其词、耸人听闻的标题, 其目的在于吸引人眼球、刺激受众的猎奇心理。如“某某新药时女性的性感妖媚, 男人夜夜狂欢”等。科技信息传播出现煽情化、低俗化等问题, 大大削弱了科学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3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中学术不端、侵权问题加重
在新媒体环境下, 科技信息传播迅速、海量、检索方便等, 这一方面为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方便, 另一方面也为少数人的剽窃、抄袭他人学术论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提供了便利。这种现象如不加以遏制, 必将会给学术界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科学的发展。
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成果, 同体力劳动者一样, 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科学发明国际登记日内瓦条约》中明确规定:科学发现是“对至今没有认识的, 可以证明是正确的物质世界的现象、性质和法规的认识”。[2]维护知识产权, 不仅能够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维护国家利益、提过国际竞争力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 在新媒体环境下, 高度自由的传播行为导致知识侵权现象屡见不鲜。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自1999年至今, 发生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增长了近10倍, 著作权案件, 尤其是近两年的增幅更加大, 包括论文、著作、音乐、影视作品、科学技术专利, 数字化信息等等。
2 新媒体环境下应对科技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策略
2.1 应进一步健全科技传播法律法规
在中国当前逐步进入法制化社会之际,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会对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出针对新媒体特性的传播类法律法规, 对科技传播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 并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秩序和发展方向。同时, 对网站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和指导, 以使科技新闻在网络媒体中能够得到有序传播。
另外, 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科技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脑力劳动的成果, 同体力劳动者一样, 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
2.2 强化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建设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竭动力, 那么从根本上讲, 科技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国家学术机构和相关科研人员应坚持为人类造福原则, 加强学术道德方面的建设。使其能够坚持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不受经济利益等因素操控, 避免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 使科学研究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同时建立科技传播生态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不足并迅速处理, 保障科技传播生态环境有序、健康地发展。
2.3 加强科技传播媒介自治自律
1) 必须坚持客观真实性和公正性的报道原则。客观真实性原则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信息是媒体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坚持传媒真实性的根本依托, 要大力加强传媒的内部机制转换和制度保障, 完善传媒的内部管理, 强化其社会责任。”[3]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之一。在科技传播环境中, 弱势群体话语权的掌握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因此, 科技传播者应该恪守公平正义的道德准则, 密切关注科技传播中资源配置的公正等问题;
2) 科技传播的媒体应准确定位, 坚持受众优先原则。受众接受科技信息, 其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了解知识、愉悦身心。因此, 媒体除了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外, 还应增加报道形式, 转变报道方式, 增加可读性, 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
3) 网络媒体应自觉提升公信力, 承担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应增加科技信息传播的容量,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当前某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提高点击率, 实现商业目标, 不惜大幅渲染一些虚假的或是低俗的东西, 极大地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信息时代, 网络媒体应该要肩负起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坚持文明办网,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4) 增强网民的互动。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互动性强的优势, 提高网民互动的频率。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网络媒体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科技信息的制作、发布和交流。在网络环境中, 人人都拥有自媒体, 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网民既享有科技信息的接收权, 同时也有权制作和发布科技信息。网民可以通过留言、发贴等方式来进行交流, 发表对科技信息的意见和看法。
2.4 增强科技传播的多渠道建设
长期以来, 科学技术信息一直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媒介进行传播, 近年来才开始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行科技信息的传播活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 扩展网络科技信息的传播资源, 扩大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范围。同时, 应拓宽科技信息传播的渠道,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 建立多渠道、深层次的科技传播体系,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公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科技传播活动。另外, 还应充分发挥科技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宣传作用。
2.5 强化科技信息传播人员的职业道德
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心在媒体科技传播中尤为重要。要使传媒促进社会的进步, 道德切不可忽视。科技信息传播人员增加社会责任感,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有不少科技传播网站人员不顾事实真相, 以为追求点击量, 忽略了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网民的自由投稿来获得信息, 这就对检验真实性带来困难。新媒体更应承担起受众“把关人”的角色, 过滤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 保证科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对于从事科技传播的媒介和专业人员来说, 不仅要应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媒介素养, 具备专业的科技传播知识与“辨伪”能力, 防止因自身能力不足所造成科技信息的客观失实。同时还应提高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避免有偿新闻等主观失实。充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将谣言止于传播之前。
2.6 切实提高公众的科技与媒介素养
公众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 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对他们至关需要。政府部门与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科技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 提高受众的科技素养和媒介素养, 形成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正确宏观认识, 了解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本质。”[5]只有公众的, 科技素养与媒介素养提高了, 才能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与接受科技信息的能力, 用科学的态度分辨科技信息的真伪, 也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科技信息与利用科技信息, 从而收到良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5-6.
[2]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0.
[3]丁诚, 张阳德, 等.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3195.
[4]郑保章.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文化“缺席”中国科技传播 篇2
同一道题在中美两国得到的不同“待遇”,其背后是两国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上的差异。在中国,奥数教师们只教给学生如何计算出最后的答案“33”,并且算得越快越好;而美国的教师则会引导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发现3和5之间没有奇数,5和9之间有1个奇数,9和15之间有2个奇数等等,最后推导出答案,同时培养勤于思考的意识。如果从这个现象出发继续深究,我们还会发现,两国教师在方法和思想上的差异,甚至能反映出两国学界对文化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的理解。
这不免让我想起1985年随中国科协领导出访欧洲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中国工人的勤劳在欧洲颇为有名,而荷兰人也因为勤劳而被誉为“欧洲的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位于荷兰海牙的中国大使馆里,我看到一名当地工人正在用水泥和石子铺路。他不仅把路修得非常平整,而且用石子摆出各种好看的图案,尽管并没有人要求他做这后一项工作。使馆的科技参赞告诉我,荷兰工人不仅技术出众,文化素质也非常高。这名工人受到的教育,使他倾向于通过将技术与文化完美地结合,为别人带来愉悦。因此,他自愿付出额外劳动铺一条有花纹的路。
类似的对待科技的态度,也反映在英国的小学技术课当中。这门课程不仅要教给孩子们有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方法,也将技术设计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的理念加入到课程之中。比如说,设计桥梁不仅要考虑力学上的合理,还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选择材料、决定外观,使这座新建的桥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免显得过于突兀。在这种将技术与文化融为一炉的训练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磨练了意志品质和文化修养。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通常没有这样的技术课程,直到高中才会开设“通用技术课”。大部分技术工人是在初中毕业之后,通过职业高中或中专培训的。义务教育阶段技术教育,特别是将技术与文化融合这一方面教育的缺乏,使中国的大部分技术工人不具备像荷兰和英国工人那样的文化修养。
可以说,中国的科技传播工作在很多时候往往缺乏“文化”这一课。这或许可以归因于我们倾向于把“科学”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科学,而将社会科学排除在外。但事实上,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找到原因。将“两科”严格分开,缺乏“大科学”的观念不仅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也无助于解决很多社会问题。
2003年,我曾与中国农学会所邀请的专家一道,前往北京市平谷区做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平谷区以大桃种植闻名,农业专家们在那里教授的课程,自然也围绕大桃种植技术展开。课程结束后我与他们探讨:能否在授课时讲述一些科学文化的内容,比如从化学农药对人体的危害说起,让果农们真正意识到有机农业的伟大;或者,如何让果农把桃文化融入到果品生产之中。农业专家们告诉我,他们无法提供这样的课程,因为这些内容超出了他们的教育背景。这一番有些尴尬的谈话,正是文化“缺席”科技传播的真实反映。
或者说,在传播科技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讲知识和实用技能,而忽略与它相关的文化内涵。但长此以往,科技传播也会面临瓶颈。因为,缺少了文化这个科技传播的“骨架”,技术不正当使用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现在看来已经日益明显。
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科技传播新思维 篇3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并以一种迅猛的势头改变着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向, 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这一时代被称为“新媒体融合时代”。在新媒体融合时代里, 技术和内容将成为同等重要的两大部分, 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进入媒体传播的业态当中, 以数据丰富庞大、端口四通八达为科技传播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同时强调媒体的内容优势, 在平台、渠道和经营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
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出版设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只有顺应时代需求, 在设计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才可以在新媒体融合时代开拓出一条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道路。
1 新媒体融合时代的阅读特征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 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处于忙碌的生活状态当中, 时间即是效率、金钱、生命, 快节奏的生活和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得人们身心疲惫, 很少有人能够花时间安静内心,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性阅读。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膨胀终日充斥着生活空间, 人们渐渐习惯了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实用、有趣、新奇、浅显、直观的内容。因此, 新媒体融合时代的阅读方式迅速形成, 并具有明显的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
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之一:阅读习惯发生改变, 从逐字阅读变为浏览阅读。
传统报刊阅读是一种逐字阅读的方式, 阅读速度较慢, 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读者必须要适应抽象的文字逻辑表达方式。新兴媒体一旦出现, 声像动画等多媒体平台广泛发展, 互联网信息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具有全球同步的时效特征。因此, 在信息时代成长的人们, 更习惯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 并更多依赖声像图片等进行阅读辅助, 导致阅读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之二:阅读内容发生变化, 从知识性阅读变为娱乐性阅读。
传统报刊的主要特点是以传播者为主导地位, 重视报刊内容的知识含量, 因此传统阅读是一种知识性的阅读。在互联网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 所有的阅读都以受众为主导地位, 人们追求感官愉悦、新鲜刺激、时尚潮流等阅读享受, 阅读内容沦为娱乐性质的一次性消费。
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之三:阅读场所发生变化, 从固定场所空间走向互联网空间。
传统阅读场所通常在报刊馆、书斋、书房、室内外场所, 这些阅读场所具有固定性。一旦进入互联网空间, 阅读场所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空间在每一个页面的端口都有无数的链接, 人们可以同时浏览多个网页, 可以同时吸收多种相关信息和系列信息, 可以点开无数网络链接, 互联网空间的多维性导致了阅读方式的不固定。
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之四:阅读文字的内涵发生变化, 从实际意义变为信息符号。
传统报刊阅读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 要求作者和信息传播者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润色功底, 在传达知识性内容的同时, 报刊也要拥有一定的文笔和文风。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 浏览式的快餐型阅读强调文字的信息符号特征, 信息符号只需要传达直观、浅显、醒目的功能, 而语言文字的审美、内涵、深刻意义等都不需要展现出来。
科技传播新思维特征之五:人类的阅读目的发生变化, 从学习欣赏变为猎奇宣泄。
在传统的阅读时代里, 人们阅读报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性内容, 或是以欣赏的心态陶冶情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快节奏的生活使阅读成为刺激神经的宣泄方式, 人们不停地寻找阅读刺激, 以达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由此可见, 新媒体融合时代出现的阅读特征不利于传统报刊的发展, 然而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 因为无论阅读方式和阅读载体发生怎样惊人的改变, 阅读的根基——文本和内容仍然包含明显的传统元素。也就是说, 文字信息内容的存在, 必然要给传统阅读方式保留一片发展空间, 形式和渠道如同新酒瓶, 新款酒瓶淘汰旧款酒瓶, 改变的只是酒瓶, 酒的质量也许会受到影响, 但酒的本质并不会改变。
2 传统报刊出版设计的弱点
事实证明,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 报刊市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萎缩现象, 反倒以一种强韧的劲头与互联网、手机平台、电子书等进行激烈竞争。新业态融合之下的商业出版日益发达繁荣, 而传统保守的出版方式却逐渐暴露出弱点和不足, 在竞争市场上被攻击得毫无还手之力。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纸质报刊的时候, 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内容, 还有报刊本身的形式和设计。符合消费者要求的纸质报刊仍然有广阔的市场。由此可见, 纸质报刊还有发展潜力, 阻碍报刊发展的并不是内容问题, 而是形式和设计问题。同时, 在传统保守的报刊平面设计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
第一, 落后的二维平面的固定模式设计。在传统阅读方式下, 人们过于重视报刊的内容和知识性, 因此对二维平面设计的排斥并不明显。新媒体融合时代的读者习惯了三维立体和影像空间, 阅读思维都是立体性跳跃性的, 二维平面的固定设计显得死板乏味, 让消费者提不起购买兴趣。
第二, 报刊平面设计理念陈旧。传统的报刊平面设计理念过度强调设计和包装, 造成了报刊的其它要素严重脱节。消费者可能会被报刊平面设计吸引, 但如果其它要素仍然陈腐毫无新意, 容易引起消费者反感。如同让古板守旧的老者穿一件充满时尚元素的外衣, 这件华丽外衣与内衣、裤子、鞋子、身体互相排斥, 无法做到浑然天成。
第三, 呆板的图文平面设计。传统的报刊设计除了文字以外, 也有图片报道。图文设计排版实行整齐、规范、合乎比例的统一标准, 造成图片缺乏动感和活力, 形成一种死气沉沉的静止粘贴效果。同时, 图片性质和内容强调客观性、真实性、说明性, 摄影作品占绝大多数, 很少考虑娱乐和审美功能。对于新媒体融合时代的读者来说, 报刊上照片缺少趣味性, 远不如网络高清彩色图片具有吸引力。
第四, 报刊平面设计传达错位的情绪信息。从报刊平面设计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 时代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变革, 但报刊设计所传达的情绪信息几乎没有改变, 仍然与百年前的报刊差别不大。所谓的情绪信息主要指读者在购买报刊时所带有的某种情绪, 并以这种情绪为线索, 寻找符合情绪的报刊。报刊的平面设计可以传达出某些情绪信息, 纸张质地、颜色、字体都能表达出特定的情绪。在传统的报刊设计当中, 情绪信息单一而又模糊, 简单地向读者传达一条信息:这是一张报纸, 里面有知识。新媒体融合时代的读者对情绪信息要求较高, 追求多样化、清晰化、感官化的情绪信息, 其中还掺杂时尚、偶像、品牌等复杂情绪。
3 报刊出版设计的科技传播新模式
针对传统报刊平面设计的弱点和缺陷, 新媒体融合时代的纸质报刊设计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 报刊形态学和多元传播结构等创新型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报刊平面设计具体的创新模式有以下3 方面理论依据:
第一, 具有生命特征的整体综合设计。报刊设计由一些具体的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如字体、插图、色彩等都投射出一定的情绪, 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感觉。因此报刊设计必然要考虑到生命特征的整体性, 不能将其分散割裂, 将信息的视、听、触、嗅、味五感活性化的宇宙, 它把内脏的特质映在书的设计过程当中。正因为如此, “报刊形态学”的新型设计理念借用多重构造学说, 强调报刊设计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一份报纸包含形、神、意等多重内涵结构, 从信息图文组合到感官情绪效果的产生, 报刊具有由表及里的整体美感和综合意味, 应该在设计当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第二, 多维度的时空立体设计。报刊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 不仅占有空间, 而且占有三维甚至多维空间, 因此在报刊设计过程中, 不能只关注二维平面设计。另外, 报刊的阅读产生时间流, 文字、句子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时间顺序和维度。那么, 字体、字距、留白、插图的编排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阅读感觉和情绪, 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流畅度。在报刊设计中运用“多元传播结构”, 侧重强调报刊设计的立体性和空间性, 从二维平面设计结构转向横向、纵向、多向位的漫反射式结构。针对立体空间的容器特点, 综合考虑报刊设计的空间占有、纸张质地、排版效果等因素, 使读者能够在其中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
第三, 报刊平面设计应注重文化情趣和韵味。纸质报刊的平面创新设计越来越具有艺术性和典藏性的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凸显文化底蕴和信息。报刊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产物, 而文化审美情趣是纸质报刊的灵魂所在。报刊的设计可以完整地传达出设计者的品位、学识、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等, 纸质报刊的物质载体与文化精神密不可分。
报刊平面设计的创新在具体技术性操作上,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设计方面, 要尽可能弱化文字报刊的抽象特征。传统出版方式的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 通过文字描述、符号记录等传达信息内容。这种形式往往比较抽象, 阅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对报刊文字词语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深刻理解、剖析、思考和逻辑联系。在报刊设计创新方面, 文字内容本身的抽象特征无法改变, 但可以通过设计进行弱化, 比如利用图文相配的设计, 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 在设计方面, 弱化报刊阅读思维的逻辑束缚性。如今的读者由于长期在互联网上养成的跳跃多页面的浏览习惯, 阅读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越来越差, 形成了跳跃、间断、暂时、拼接、杂乱等阅读思维。纸质报刊在阅读上有一种较为固定的阅读规律。报刊设计必须弱化这种固定的束缚, 以适应跳跃间断式的阅读思维。
再次, 在设计方面, 增强感官刺激, 强化娱乐性和时尚性。快节奏生活给人们造成身体和心理压力, 麻木、疲惫、精神脆弱、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因此, 如今的读者在阅读时很少关注知识内容, 因为一切知识都可以在互联网搜索平台上轻易获取。所以刺激性阅读是最为迫切的需求, 希望能通过阅读刺激眼球、大脑和神经。因此, 在报刊的色、香、味、触等感官印象上应该加强设计, 使报刊设计更具有娱乐和时尚元素。
最后, 因为人们习惯于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阅读, 倾向于浏览搜索简明浅显、新奇时尚的标题。因此报刊要将强化标题处理, 使其传达出最直白明确的信息内容, 相当于一种文字符号, 在文字日益符号化的环境下, 读者只要看到此类符号, 脑海中便会浮现与此相关的信息内容。
参考文献
[1]沈珉.报刊设计之理论篇:玲珑可塑的宇宙[J].包装世界, 2005 (5) :77.
[2]李长春.报刊设计形态构造的探究[J].包装工程, 2005 (3) :171.
[3]宋艳华.论中国当代报刊形态设计的新理念[J].聊城大学学报, 2008 (2) :105.
[4]林武.印刷业“变脸”:纸数媒体正融合[J].印刷技术, 2010 (5) .
[5]徐金佳.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新态势——互动出版[J].北方文学, 2012 (8) .
[6]张焘.产品设计与视觉形态[J].美术观察, 2008 (9) .
[7]袁曼玲.当代电子报刊与纸质报刊设计的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3) .
[8]欧新菊.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感[J].集宁师专学报, 2005 (2) .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4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对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多方面的基础功能。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将与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一起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领域都不断有新成果、新技术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既给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使科技传播具有了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作为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科技传播的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科技传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科技传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报道被广泛了解和接受,也缩短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从理论阶段应用到生产领域的时间,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第二,科技传播承担着科普责任,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推动了人们观念的更新。科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科学观也应该随之有所发展,科学观如果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科学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将遇到阻碍。第三,科技传播传递大量的科技信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已成为一项专门工作。基于此,北京市科委确定了把“推进科学技术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从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出发,以提升全体市民科学素质为核心,使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的素质提升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于是,科技传播工作的开展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等到处可见科技传播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受益”正成为这项科技工作的落脚点,“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科技传播环境 篇5
1报纸传播媒介
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书刊、杂志等其他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的出版物的典型代表。报业的工作流程大体是: 采写、修改、传送、编辑、审定、排版、印刷和发行。其中各个环节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均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例如,记者的采访工作由于微型盒带式录音机,长记录时间的数码录音机和摄录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所谓 “电子新闻采集” ( ENG) ;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实用软件的不断丰富使编辑记者在写作和修改过程实现了 “以机代笔”,编辑部采用的网络自动化办公使得文字编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传播内容方面, 为了体现文字类传媒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进行抽象和概括因而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特点,新闻记者对于新出现的新闻线索,往往要在采访前对相关背景材料作充分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 ( 受众) 尚不知晓或不太清楚的事件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充分了解该新闻信息的全部内容。这一工作若按手工操作办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极易损坏一些珍贵资料。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电脑新闻资料库得到极大丰富,为记者、编辑等传播工作者的资料查询提供了很大方便。在稿件的异地传送方式上,从前的邮政信函已被Fax ( 传真) 和E - mail ( 电子邮件) 所代替, 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有许多蓬勃发展的电子刊物每日每时向世界各地传递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科技进步给出版界带来的种种变革使越来越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面活泼、印刷精美的作品不断充实和繁荣出版市场,也给出版物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电视传播媒介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获得更多的观众 ( 受众) ? 如何利用现有频率资源更有效地传播更多的信息? 这些都成为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技术进步。举例来说,电视双伴音技术是对同一电视节目配有两种不同语言的伴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收看电视的问题。利用字幕技术和电视画面合成技术改善残疾人的收视条件,我们看到的情形是: 播出电视新闻节目时,在荧屏的一角安排一个小画面,由另一位主持人用哑语 “播音”,帮助聋哑人了解新闻内容。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可以增加有效信息的传输量。高清晰度电视以16 ∶ 9的宽屏幕加上其一千多行的扫描线,使它的一帧画面信息含有量比普通电视画面一帧的含有量高出很多,据日本NHK的专家测算,这一高出比率大约是5倍。另外,图文电视广播技术利用全电视信号中的场逆程时间传送数据信号,在不影响正常节目的同时,充分传输了其他有效信息。图文电视技术具有速度快、费用低、接入简单等优点,在我国的各地电视台中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典型业务是传送股票证券行情。随着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用图文电视数据广播开展远程教育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3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介
目前,国际互联网开始兴起。它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触角迅速伸向各个领域。由于它能传递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和活动 影像5种人类信息形式,很快便成为公认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连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似乎使世界的范围逐渐缩小, “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互联网的特点: 一是范围广、时滞短和交互性。二是使信息朝着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分散的两个极端快速发展。前者指的是随着不断加入与更新,网上各门类、各形式的信息总量逐渐扩张。后者指的是具有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日益突出,每个人都可在网上接收和发布信息,即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可以发生更迭。三是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包容性使它成了其他传播媒介的载体,网上报纸、网上刊物、网上转播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也即优点,加上科技进步带来的上网手段的不断增多,如除计算机外,还可通过机顶盒和符合WAP的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使用者的行列,“网民”的队伍日趋壮大。互联网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传播媒介造成很大冲击,由此也产生了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将要消亡”之说。但从技术上说,互联网目前仍主要以电话线路为接入方式,其宽带和传输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传送活动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网站受服务器性能的限制,同时接受多方访问的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尽管互联网 “神通广大”,但完全取代其他传播媒介至少在较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把它称作 “第四媒体”,无论是从传播媒体总的数量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时间先后的排行来说,都还是比较准确的。
科技传播环境 篇6
1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现如今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 对于我国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先进的科技能够促使我国社会转型升级, 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社会和群众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好奇心理, 又能展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还能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科技新闻传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闻工作, 需要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 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
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发现传播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明确改进工作方向, 对新闻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群众, 群众接受程度的好坏是传播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 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 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 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1]。
2 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维度
2.1 传播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 从最早的报纸, 到电视, 再到互联网, 每一种传播方式都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 这几种传播方式仍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科技新闻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引起群众的更多关注, 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能够满足这一目的, 其能够灵活展示科技新闻信息, 能够让观众理解, 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2.2 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传播, 这样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科技的特点和价值, 有利于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科技信息, 把科技转化为产品进行生产, 时间效率大幅提升。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其要准确、及时地公开, 例如在“玉兔号”月球车着陆过程中, 通过电视直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 受众的需求被极大满足。
2.3 传播规模
电视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 当受众的规模足够多时, 新闻传播的价值就会增加, 如果受众范围较小, 即使科技新闻的价值很高, 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新闻的规模也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2]。
2.4 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
科技新闻传播要想获得最佳的效果, 除了要满足以上条件之外, 还应当保证科技本身具有较大的传播价值, 如果科技新闻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观众会失去观看的欲望, 因此, 在选择科技新闻的内容时, 要选择推广价值更高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 着重选择那些观众还不了解的科技成果, 这样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让新闻传播的效果提高。
3 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措施
3.1 增强新闻通俗性, 用好科技背景知识
许多科技内容对普通群众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要想让普通群众了解科技新闻的内涵, 要适当降低科技新闻在内容方面的难度, 通过采用平实的表达手法, 使其更加平易近人。例如, 可以在进入正题之前阐述一下新闻的背景, 增强科技新闻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让观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 又不能失去科技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这样, 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较大的差异, 科技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探索出来的新知识、新原理, 即使是该专业的人员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所以, 在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将这些新闻简单化处理, 将其与观众的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 某个科技原理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新闻内容就应当以群众常见的药物进行举例, 阐述副作用降低的程度, 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 从而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 将深奥的科技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
观众在观看电视科技新闻时, 会将自身的背景知识当作是理解新闻内容的主要依据, 如果新闻的内容超过了观众的背景范畴, 观众的接受效果就会降低,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新闻传播者要将深奥的科技简单化,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 阐述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动画等方式来降低科技知识的理解难度, 并联系人们生活中的经验, 尽量让每一位观众能够看懂[3]。
3.3 新闻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从事一线新闻工作的人员是新闻的主要制作者, 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质量, 当这些人员对需要播报的科技知识不甚了解时, 科技新闻的水平就会降低, 而在现实情况中这种问题较为常见, 许多科技新闻编辑者都属于“门外汉”,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 其自身对科技内容都不了解, 则很难顺利制作出高水平的科技新闻。所以, 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科技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做到术业有专攻, 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做好功课, 才能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观看体验。
3.4 用好角度, 激发观众兴趣
科技新闻的切入点不同, 其带来的新闻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为此, 在制作新闻时, 需要找准切入点, 选择观众更能够接受的角度, 不断进行创新, 例如, 名著《红楼梦》在医学人员眼中是一本医学宝典, 在建筑者眼中是一部古代建筑著作。科技新闻也是如此, 找准角度能够让科技新闻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只有当新闻报道与读者自身经历和生活相似或相近的时候才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 增加传播效果。因此, 深入理解科技新闻素材, 选好角度, 尽量将报道与大多数受众的角度契合的报道, 才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4 结论
总之, 现如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新闻的数量也在增加, 观众在观看科技新闻时, 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只有降低新闻的理解难度, 提高新闻的价值和趣味性, 才能让观众乐于观看。相关从业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编辑新闻时选择更好的角度, 提高新闻的整体价值,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让科技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要: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正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普通民众对于科技发展也非常关注和热衷, 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传播方式也加大了对科技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希望能够为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闻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鼎鼎.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6) :33-5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研究 篇7
1 从读者、听众、观众到网民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 受众又称信宿或受者, 是指传播过程或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 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1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2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今天的受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听众或观众, 网民更会主动地选择信息、发布信息, 甚至会参与创造信息。在网络媒体中, 大众传播领域的读者、听众、观众已经转换成了网络的使用者——“网民”。
在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下, 网络时代带给网民前所未有的传播体验和传播自由、权利。与此同时, 网民在网络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性。
网民的“主动参与”。弗兰克·毕奥卡“简约效应”理论中描述了“主动型受众”的五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选择性。主动型受众在媒介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第二个特征是实用性。主动型受众运用媒介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第三个特征是意图性, 即有目的地使用媒介内容。第四个特征是参与性。受众主动参与、思考和使用媒介。第五个特征是主动型受众具有不受外界影响的特征, 即不容易被媒介说服。3进入了网络时代, 网民主动性集中体现在运用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先进搜索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注意、查找科技信息、以及有选择性接收和自我消化, 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 适时地参与科技信息的发布和评论。
网民的“传受一体”。在网络传播中, 网民往往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自由地进行角色转换或更替。一个人发布信息时是传播者, 而在接收信息时又成为受者。在网络环境下, 尤其是网络的双向互动性, 网民都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科技信息, 并将科技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在网络上创造性地传播给其他网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网民“接受—理解 (创造) —传播”科技信息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传播的“科技信息”是一种未经过验证的信息, 其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包括网民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和再创造的成分。网民的“主动参与”和“传受一体”在改变网民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特点
从传统的科学普及到现代的网络科技传播, 网民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科技传播活动中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这种参与和传播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传播的便利时, 对于如何把握好这种传播的权利和自由时则欠缺思考和规范, 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科技信息。
2.1 传播内容上:对科技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网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关注、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 如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公众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的极大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对科技事件的关注度提高。但在网络上,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态度更多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健康问题的担忧, 对科技问题的恐慌。另一方面是科学猎奇心理, 热衷传播神秘现象、“超科学”、伪科学等。这些直接显示了我国公众对科技知识存在着诸多的误解,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失衡”。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片面性”。网民使用网络媒体对于科技信息的理解和传播往往过于单一、片面。网络媒体上的科技信息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层层筛选, 不少信息甚至是对科学知识的断章取义和捕风捉影。网民通过网络查找到的信息本身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等问题。科技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 每一个网民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对科技信息的理解, 这种理解本身与科技知识的原貌是有差异的。此外, 网络上不乏网民自己创造的科技信息, 如网民以个人的经验未做任何实验研究当作科学结论发布;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评论, 以个人所获知的有限的科技信息驳斥科学结论。
2.2 传播过程中:存在情绪的扩张和科技信息的失真
网民由分散的群体、个人组成, 其科学素养参差不齐。网民不够理性的参与和互动, 使得他们对于科技信息的接受、理解, 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发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情绪的宣泄和扩张, 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失真和畸变, 经验与科学的混淆。这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 在传播过程中, 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焦虑”、“担忧”、“埋怨”和“恐慌”等情绪更加不利于网民正确的理解科技信息, 进而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
2.3 传播效果:形成“网络舆论”
陈力丹把舆论定义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舆论的存在。4
网络时代, 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 网民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网民可以根据网络搜索到的科技信息, 将对某一个科技问题的看法发表到BBS、BLOG或个人主页上, 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科技问题, 形成强大的群体舆论。当网络舆论强大到一定程度, 传统媒体捕捉到这一信息, 通过新闻报道形成传统媒体的舆论。网络舆论与媒体舆论两股舆论之流相互影响。
网络舆论的形成显示出“漩涡”式特点。网民可以围绕某个焦点科技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问题发表看法、意见, 其它网民接收信息, 发表反馈意见, 网民间的双向互动犹如一个漩涡将越来越多的网民吸引到漩涡中,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群体意见, 产生舆论, 影响社会管理决策。网民这种“不受限制”的意见发表, 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但这种舆论的科学性则是难以保证的。
“镍铬烤瓷牙事件”中, 网民以“人民需要真相”在天涯社区发帖“应当禁止镍铬烤瓷牙的使用”, 引来跟帖无数, 迅速在各大网站中流传。网友在网络上组建讨论群, 并且质疑相关部门和国内医学研究。在巨大的恐惧下, 不少公众将口中的烤瓷牙拔掉。在我国安装过镍铬烤瓷牙的庞大人群中最终引来了一场争论和恐慌。
在这起事件中, 网民得出“镍铬烤瓷牙导致肾病, 应当禁止使用”这一结论的依据就是网民自己安装镍铬烤瓷牙后出现的不良状况和在网络上查找到的一份来自美国的病例报告。而这种结论的科学性则不得而知。
3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局限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 如生命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资源危机等, 网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导致对科学信息的误解甚至讹传, 引起恐慌。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态度。而受众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力直接受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的限制。“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 (P.D.Hurd) 在1958年提出, 用来表示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理解。目前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Miller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 科学素养包括: (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 (即科学本质) 的理解; (2) 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 (即科学知识) 的理解; (3) 对科技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中国科协组织的多次公众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量表主要是根据Miller的三维模型编制的。
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较低。通过中国科协多次对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显示, 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逐年提高, 但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3.2 科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 过去很长一段是时间, 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仅为少数人掌握的专业领域, 广大公众很难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但科学知识仍然是掌握在科学家手中, 大部分受众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有限。而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获知的科技信息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真假难辨。科技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性。科学技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对于科技问题的认识也将随着时间而不断深入。在科技问题的真相浮出水面之前, 难以定论。科技进步除了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科学的应用同样也可能危及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失控。科学本身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并非十全十美, 有些科技信息在目前情况甚至不适宜公开传播。而大部分网民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和评论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到这些。
3.3 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信息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发布的科技信息是未经筛选、完全按照自我的理解编排信息, 发表意见。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使得网民各种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流入传播过程中, 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也是优劣并存。受众网络舆论的质量难以把握。
此外, 网民发出的舆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抢先一步形成并壮大, 在公众中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往往依靠新闻报道的“后发制人”以正视听, 媒体意见形成的滞后性使得媒体舆论的影响力由此受到削弱和制约。不当的网络舆论将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因此, 加强对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须加强舆论引导, 以抵消其负面影响。
4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接受与交流。科技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普功能、经济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其中, 科技传播的舆论功能是通过科技新闻传播来实现的。5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和不足, 使得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需要大众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因其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在引导网民“科技信息”传播中应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以下思考。
4.1 网络媒体要加强“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媒体具有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人们认知变化的能力, 在公众头脑中建立起突出的事务或形象。网络环境下, 虽然网民具有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性, 可以自由的选择、查找信息, 但并不意味着网民不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 但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信息“守门员”的作用只是减少, 而不是消失。实际上, 网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 依然受到网络媒体编辑等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以头版头条、本报评论等显性的形式出现, 但却以其它方式存在。网络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选择和发布信息, 网络媒体编辑在选择转载传统媒体等新闻报道中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目前, 对于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尚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但网络媒体不能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受到挑战, 就放弃其“议程设置”的功能。
4.2 传统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功能
传统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网民的“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本文仅就网民“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以下舆论引导策略:
坚持舆论形成的科学性。科学的本质是严谨、求实, 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6如要对受众的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就必须保证舆论本身形成的科学性。这种意见形成过程的科学性比公开发布的意见本身甚至更为重要。
科学的态度、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要对网络受众进行舆论引导, 仅凭“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模糊报道”等传统运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科技传播舆论的形成必须坚持科技信息的正确、准确、和全面, 维护科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在科学的态度基础上形成舆论, 方能在进行合理、正确的舆论引导的同时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发挥传统媒体科技信息优势。科学家及科技媒体从业者手中掌握着较多的科技知识。而科技新闻记者往往掌握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一线的科学家信息。科技记者要凭借其较高的科学素养、较丰富的科学知识, 掌握全面而准确的科技信息, 形成对科技问题的科学认识。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 需要根据网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缺乏而导致错误舆论的形成, 媒体就应该尽量填补缺失信息, 让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打消网民的偏见和非理性的认识。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来源、渠道有问题, 则应指出其局限性, 并告之正确的信息渠道。如果是网民对科技问题认知的不够准确, 媒体需把正确的科学结论传达给网民。如果是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目前并没有最终结论, 则应让网民秉承科学的态度对待未知的科技知识。
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 重视网民的反馈。科学传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技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到安全、健康, 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网络上被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的疑问, 往往是由于网民本身的信息缺乏而引起。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此外, 网民对提出的科技问题往往具有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求媒体密切关注网民对科技信息的反馈。在网络上, 获得网民的反馈要比传统媒体简单便捷的多。及时了解网民的反馈, 对于进行舆论引导, 提高科技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现有的传播机制下, 媒体往往被迫应对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 媒体的舆论形成滞后于网络舆论。这对于科技传播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媒体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提早介入, 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 也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要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对舆论进行引导, 就必须发挥媒体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发现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收集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关注网民的动态, 避免科技信息的误解及带来的潜在危害。尤其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媒体时代, 更应该关注网民,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斯蒂芬·李特约翰,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力丹, 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达荣, 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7]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8]栾永玉.关于科技新闻的传播场理论的思考.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9]黄时进.科学传播发展中受众的主体性转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 .
[10]黄时进.受众信息素质: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基石.传播学研究, 2007 (4) .
[11]胡晓梅.科学传播与网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8 (1) .
浅析科技新闻的传播 篇8
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发展
一、科技新闻的特点与功能
科技新闻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介绍科技成果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并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类新闻的作用是让大众了解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 让大众真正理解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含义。第二类是科学人物类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介绍科技工作者的事迹, 宣传人物的模范精神。科学人物类新闻的作用是让大众了解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经历, 传递最先进的科学思想, 宣传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类是科技政策类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宣传国家的科学政策, 法规, 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与法律效用。该类科技新闻的目的是创造科技政策的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让大众对科技政策有着快速而准确的理解, 便于科技政策真正的落实。
科技新闻具有科学性、知识性与规范性的特点。科学性是指科技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我国随之加强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科技新闻的传播为了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性是指科技新闻的作者应具有相应的科技知识储备量, 不真正了解所报道的科技内容, 没有相当的科技知识储备,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 甚至会阻碍大众对所报道科学知识的理解。规范性是指每一个科学的领域都有相应的科学术语, 科技新闻应该用正确的术语来描述所报道的科技内容, 这也是科技新闻与其他类型新闻区别比较大的一个特征。
科技新闻有着特殊的功能性, 即教育功能与引导功能。教育功能的重点之一是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其目的是让大众了解到最新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引导功能是指科技新闻应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如果将错误的科学观点传播给大众, 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应该重视科技新闻的导向功能, 让科技新闻传播从正面的方向引导大众运用正确的科技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二、科技新闻传播的现状
在新闻传播行业中, 大多数新闻稿件的作者出身于文科专业缺少相应的科技知识修养, 整体的科技素质较低。从全面来看, 科普人才更显得匮乏。由于科技新闻的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错误科技新闻的传播不可避免, 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时俱进, 用科学的、先进的、简单的、规范的、通俗的、甚至是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科技新闻。
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 经常会用到非常抽象的专业术语, 由于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现今的科学知识与理念很难快速有效的推广。
当前, 新闻传播的媒介种类繁多, 如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等等, 但在这些媒介中没有一个大众认知度高的科技新闻传播平台。只有在某些影响力很强的事件发生时, 这些媒介才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尽管有一些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的报纸或网站, 但是浏览的用户数量很少, 不能进行有影响力的科技新闻推广。
三、促进科技新闻传播的方法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多学习与报道相关的科技背景知识, 丰富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科技产品或项目, 让科技新闻的传播正面引导大众, 使大众正确的理解科技新闻的内容。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在选材方面多进行考虑, 考虑那些大众关心或者感兴趣的科技新闻。在科技新闻的写作中, 注意多增加一些文学方面的内容, 以增加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同时要增加科技新闻相关的背景与相关技术, 使读者对该科技新闻的纵向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 涉及海下潜艇的科技新闻, 读者会联想到最初的潜艇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如何。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对科技新闻的起源, 过程以及发展, 进行详细地描述, 这些内容尽量用贴近生活的语言, 这样可以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对专业术语应当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在此之前, 新闻工作者要向与相关的行业专家咨询, 行业专家将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复杂问题。只有做过这样的工作, 才能使新闻工作者所采写的科技新闻体现出:科技第一领先, 内容更加充实, 形式既丰富多彩又通俗易懂。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为大众建造科技新闻的场景, 让大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闻工作者再通过生动的手段与大众化的语言色彩, 唤起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 使其愉快的阅读, 使更多的人更有兴趣地接触科技新闻。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技新闻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科技新闻传播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但是与其他类型的新闻传播相比, 发展非常滞后。科技新闻传播的发展不仅依靠多种科技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发现科技新闻传播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文章在着重分析了我国科技新闻的现状后, 给出了相应的促进科技新闻传播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 使得更多的人关注科技新闻的传播, 使科技新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8 (1) :52-55[1]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8 (1) :52-55
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论纲 篇9
关键词:科技术语,语域,传播,认知语义
中图分类号:H030;H083;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6.002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are basic units which inherit and represent scientific knowledge. Cognition semantics is basic motivation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 register communication.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register, communication, cognitive semantics
科学技术需要交流、能够共享、可以沟通的充要条件是科技术语的存在。加快推进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大力加强以科技术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术语学研究。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术语学著作——《现代术语学引论》[1]问世之后,术语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在形式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在功能研究方面,也有诸如刘青《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该书有较为丰富的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但不限于该方面成果)[2]、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3]等代表性成果。此外,喻薇《功能和认知视角下术语的跨语域使用——以“期望值”为例》[4]也直接从功能等视角探究术语语域渗透。喻薇的论文指出,“期望值”作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术语,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映射到其他领域,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语义扩大,功能增多,从科技术语变为现代汉语一般用语。
现在看来,相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讨论:术语在更大的科学技术语域内向其他分支领域的扩散,非科技语域的语词向科技语域的渗透,科技术语的共时传播移译等问题。简言之,术语的功能研究尚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研究。
这里,从“语域”等相关术语的简单界定、科技术语的认知语义框架、科技术语语域传播的基本动因、科技术语语域传播的基本模式等方面概论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
一相关术语的简单界定
科技术语在科技前沿和科学传播(科普)等方面都不可替代。科技术语是口头和书面上在科学技术领域使用的专门词语。一般认为,“专门性”是科技术语的特有属性之一,即科技术语主要是在本领域使用,是本专门领域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交际和认知的工具,也是承载相应领域知识的基本单元。
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提升,科技术语也可以,甚至必然会渗透传播到其他领域——这是科技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科技术语在不同领域之间的传播渗透,即可称为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
“语域”(registers)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里德(Reid)于1956年提出用来描述语言运用变体的。韩礼德(Halliday)1975年出版的《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把语域看作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联系的意义结构。这样,不同语域之间的区别不再被认为仅仅是形式上的区别,而是意义上的区别。前者是由后者决定的。
朱永生更为明确地定义了“语域”:“语域这个抽象概念指在特定语境中一组语义模式(semantic patterns)的组合,以用来表达语义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结构。通俗地说,语域是讲话者根据语境的变化而选用的语言变体。语域与语境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语域反映语境,语境决定语域。”[5]
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不尽相同,李葆嘉指出,言语系统还存在纵向应用功能的分领域,专指社会不同应用领域所造成的“社会方言”,即植根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专门领域的言语表现[6]。
以上诸家对“语域”的看法有很多相同之处:都很重视语义;都十分重视功能;都关注专门应用领域。简言之,语域是不同专门应用领域的系统的言语表现。与之相对应,术语是特定专门应用领域(语域)的系统的言语表现的基本单元。
科技术语也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的基本单元,是在不同领域间及同领域内不同分支领域之间进行传播的符号单元。“传播是人类的一种话语实践方式,传播借助话语建构社会,包括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同时又改变着社会。”[7]34“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7]35科技术语语域传播,也是一种科技话语实践方式。传播过程中,借助科技术语这一符号单元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科技交流、沟通、共享、发展。
全面探究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应以全面、系统地认知科技术语为前提。而要全面、系统地认知科技术语,对它们进行分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本身也契合于科学的内涵。科技术语分类的结果是形成相应的认知语义框架。
二科技术语的认知语义框架
科技术语的总量很大,可以分门别类,划分科技术语的基本类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分析科技术语的语义认知框架、建构中文科技术语多层级语义场。
在结构形式上,科技术语可分为单音节形式、双音节形式和多音节形式。单音节形式如“熵”“功”“数”等。双音节形式如“向量”“压强”“涡流”等。多音节形式如“参考系”“等离子态”等。双音节形式和多音节形式又可分为偏正型(如“植食动物”“素数”)、联合型(如“开关”“解析”)、动宾型(如“解构”)、动补型(如“吸附”)、主谓型(如“生态平衡”)。
以语义关联方式为分类依据,可分为:语义组合(如“电流”“有机物”)、语义缩合(如“生化”)、语义融合(如“磁感应强度”)、语义糅合(如“条件反射”)。“电流”是“电”和“流”的语义直接组合而成;“生化”是“生物”和“化学”的语义的节缩与组合;“磁感应强度”不妨说是“磁感应”和“感应强度”套叠融通而成,其中的“感应”是重要“融合点”;“条件反射”是因为有了条件才发生反射的因果语义关系的糅合。
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修辞格术语(如“磁力线”“黄金分割”)、非修辞格术语;根据语体适用情况又可分为学名和俗名。从发生类型的角度看,术语包括借用型(如“DNA”)和新造型(如“电子对撞机”)。就术语的接受类型而言,包括共识型术语(如“折射”)、非共识型术语(如“外星人”“野人”)、反共识型术语(如“永动机”)。最后,从功用类型上看,术语包括核心术语(学科专业领域里基本的、常用的术语)和外围术语(学科专业领域里除了核心术语之外的其他术语)。“表达方式”“发生类型”“接受类型”“功用类型”的核心要义可概括为“语用”这个关键词,即“语用”可看作以上分类的主要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术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的总体认知框架视角在理论上主要是从以下这两部经典文献的相关内容受到启发的:查尔斯·威廉·莫里斯(Charles William Morris)的《符号理论基础》(Fou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关于符号的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语用(pragmatic)三个维度[8];朱德熙《语法讲义》在讨论主谓结构时提出“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9]95。
三认知语义:科技术语语域传播的基本动因
语义是术语的内核,认知语义及其变异是科技术语语域渗透的重要动因。认知语义(或曰“联想语义”)以概念意义为基础,包括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
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的《语义学》(Semantics)给出了我们这里所说的“认知语义”的逻辑内涵[10]。例如“白热”,在物理学中的基本义:“物体受热达到发白光的状态。当温度升高到1200~1500℃时,物体所发射的可见光中除波长较长的红、黄色光外,还有较多波长较短的绿、蓝等色光,因此呈现耀眼的白光。处于白热状态的物体,当温度降低时,将由白热转为红热。”[11]该术语含有“剧烈”这一认知语义义素,可传播至体育及其他领域,指竞争十分激烈。认知语义具有动态性、变异性、主体性,促推科技术语向多个语域交叉渗透。
“动态”和“变异”呈现开放格局。“动”和“变”促成“传”。动态特征首先表现为科技术语认知语义的历时发展演变。例如“能量”这一术语,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之后等时期意义即有一定的变化。再比如科技术语可以有学名和俗称、可以修改、可以简称或缩略等。例如 “小苏打”即为“碳酸氢钠”的俗称。这些变异更多的是认知语义的发展变化,“变”与“传”(传播)相伴相生,“变”可为前提与结果,“传”为过程。
就性质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认知语义体现的是一种语义“活性”,这种“活性”为传播提供某种“动能”,这种“活性”越强,其向外渗透的能力就越强,传播范围就越广。
此外,就层次而言,认知语义是术语语义的“外围”,相对于其核心意义,认知语义更易于渗出。
最后,就传播而言,其关键因素是人的能动性,术语传播毕竟是一种人为的非自然状态的传播,而术语认知语义的主体性正与此契合。
认知语义是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的内部动因。除了内部动因,科技术语语域传播还有其外部动因,比如科技发展、主体的创新思维、语境等。但总体上看,相对于外部动因而言,认知语义这一内部动因是科技术语语域传播的基本动因。
四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模式
基于认知语义的科技术语语域传播有其特定模式。
首先,术语在更大的科学技术语域内向其他分支领域的扩散。比如自然科学术语function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语域的渗透即属此列,该术语起先在数学中使用,后来引入语言学。这里摘录陈望道先生的一段文字作为引证。“function这个字,你是从常译作‘职务。它在科学上很有一点历史。它先走进了自然科学,代表随着别个变量而变的一个变量,普通译作‘函数,有时也译作‘应变数。随后它又走进了社会科学,表示互为因果的一种交互关系。这已经有很多文化人类学家译作‘功能。我曾经看见吴文藻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说这个字走进社会科学的历史颇清楚,现在节录在下面:自十九世纪末叶以来,自然科学方法论之因果概念,亦经一大转变,此转变与功能概念之发生有很重要的关系。” [12]陈望道先生所说的“字”,今天一般认为是“词”。
其次,由科技语域向非科技语域的渗透。比如非科技语域中特定术语的适用。例如“近亲繁殖”“系统工程”“升华”等都在非科技语域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科技术语在文艺审美、报刊媒介、公文事务、日常会话等语域中有一定的分布,有的使用频率还很高,甚至成了热词,比如“系统工程”“放电”等。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术语向非科技语域的传播有其语用环境,需得体适用。
再次,非科技语域的语词向科技语域的渗透,形成术语。比如修辞造语,即以特定修辞方式把日常用语“打造”成新的科技术语。例如“分子伴娘”“蝴蝶效应”“杠杆原理”“温室效应”“黄金分割”等,其中的“分子”“蝴蝶”“杠杆”“温室”“黄金”本为日常语域的语词,因其有一定的联想语义(认知语义),通过比喻(隐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机制运作,形成了“本色当行”的正式的科技术语。需要说明的是,动态认知语义(联想语义)的存在是术语修辞造语的重要动因。
最后,科技术语的共时传播移译。由于认知语境和话语风格等因素的不同,同一个科技术语可能在不同地域区域有不同的移译。例如,software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即存在着不同的翻译,大陆地区译为“软件”,台湾地区译为“软体”。
五结语
系统研究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由于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的重要动因是认知语义,所以相关研究有助于术语理想认知模型(ICM)建设。在实践上,系统研究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可助推科技术语规范化建设;有利于科学传播,有助于人们走近科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技创新思维品质;亦有益于词典(特别是专科词典)的编纂,可以使词典等工具书的编纂更具科学性。一言以蔽之,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有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升,有助于科技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亦有助于科技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 刘青.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 喻薇.功能和认知视角下术语的跨语域使用——以“期望值”为例[J].中国科技术语,2013 (6):10-14.
[5] 朱永生.关于语域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1987(4):24-28.
[6] 李葆嘉.论言语的语层性、语域性和语体性[J].语文研究,2003(14):11-16.
[7] 王本朝,杜积西.传播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4.
[8] Morres C W. Fou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8.
[9]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 利奇.语义学[M]. 李瑞华,王彤福,杨自俭,等,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9-23.
[11] 大辞海编委会.大辞海·数理化力学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88.
《科技传播》杂志论文投稿须知 篇10
《科技传播》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708;国内统一刊号:CN11-5820/N) 。《科技传播》坚持研究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注重文章的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从科技传播政策、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多个层面关注科技转播领域。本刊栏目主要有:本期关注、科技要闻、特别报道、学会动态、论文推介、科技传播、理论研究、基础科学、应用技术, 信息科技、院士风采、图书推荐、科普新知等。
《科技传播》是关注科技传播与社会协调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广大知识群体的高级论坛, 是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以及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相互沟通的桥梁, 同时也是从事科技史、传播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科技传播教育等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学术阵地, 本刊的发行对象主要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职工, 以及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本刊为半月刊, 每月10日和25日出版, 大16开, 每期定价18元, 全年征订432元, 订阅请与杂志社联系。常年征集科技传播、理论研究、基础科学、应用技术, 信息科技等相关科技文章, 欢迎您向我刊投稿。
【格式要求】
1、正文以前部分
论文题目:为便于检索, 标题须精准、切合内容, 字数不多于17个字符。
作者姓名:作者署名不超过5个, 须与作者信息一一对应, 可用上角标作具体标明。
作者信息:作者工作单位、所属省市名称、邮政编码须完整准确。
摘要:须包括研究背景、材料方法、主要结论或研究成果, 字数约150字-200字。
关键词:须简练、准确, 数目3-5个, 分号间隔。
2、正文
内容须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角度客观、表述准确 (切勿涉及单位机密或其他相关信息) ;正文须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另文中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中所附表格为三线表、图片格式均为jpg, 公式必须准确无误。
号、作者、文题或专著名称、刊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科技传播环境】推荐阅读: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05-14
传播科技07-24
公众科技传播06-19
科技传播与普及05-09
农业科技传播05-10
信息与传播科技05-30
科技文化传播09-08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05-19
传播科技的现状与发展10-13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