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共9篇)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1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我国民事立法明确民法具备的六项基本原则,分别是:公平、平等、诚信、自愿、禁止权利滥用、公序良俗。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我国民事立法的基本方针,更规范着我国民事活动行为准则。它是民法本质的集中体现,关系着民事活动的判断准则的确立,与社会行为与司法仲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我们可以从审判准则与行为准则功能、立法准则功能、授权司法机关功能着手分析。
一、审判准则与行为准则功能
一般情况下,民事活动有具体的私法规范来约束当事人的行为,这时,民法基本原则就具备了行为准则功能。而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因此行为规范的准则只有与审判规范准则相同,才能区别于其他的规范准则,而体现出法律强制性的特征。由此可知,法律的审判准则与行为准则具有同一性[1]。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完全改变人们之间的利益结构,诚实原则依然适用于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规范,以实现主体与社会、各主体内部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在科技的推动下,时代与市场经济赋予人们追求金钱、利益、实用的价值观念,激发出每个主体内心潜伏着的支配财务生产与配置的渴望,都把利益最大化作为民事活动的目标[2]。但与此同时,民事主体同样也非常清楚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保证合作的延续,因此,人们通过签订社会契约,履行诚实原则来保护自身财产和权益不受损失。
而科技的弊端也给公序良俗民事原则带来巨大的挑战,比如基因技术的发明与推广冲击着人们伦理道德观念、技术搭便车与垄断发展破坏着公共秩序等。这些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与“人生而自私”的本性相关联。因此发挥行为准则功能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的公序良俗原则,约束社会全体成员,包括那些滥用技术与“搭便车”的人们,有效维护社会公德与公共利益,更保护技术发明者与投资人的个人权益。
二、立法准则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是私法的立法准则,它能克服高科技致使的私法不周延性,当立法者制定新法用来填补因社会进步而遗留的空白时,他所参照的标准依然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它所代表的客观性是规范法官任意仲裁的关键工具,这也是民法基本原则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它是构建法治社会最有意义的东西之一。立法的中心,应该侧重于人民本身,这也是立法者一直想要探求的本质。然后,时代的进步,人们不断向私法秩序发起挑战,立法者因此也总是不断完善立法体系来维护由于高科技技术的演进而被扰乱的社会秩序。民法基本原则的根源是来自然法中提及的公平与善意的理念。史丹木拉曾经提到:诚信守信原则是变化的自然法[3]。我们也不难发现,民法基本原则是对人们道德观念的法制化,其内容主要体现了民事行为的利益关系平衡以及善意公平的理念,这种立法理念,应该在高科技任何发展阶段都能得到贯彻与延续。因此,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立法必须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基本准则,对立法的具体制度规范做出约束与引导。
三、司法活动功能
任何法律都有其漏洞,法律作为协调利益冲突、规范社会关系的制度,补充其漏洞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针对那些待决案件,体现在法官裁判时,取向与一种法律价值与体系的统一见解。然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法律之于社会具有滞后性,这使得切实解决法律纠纷与其的矛盾更加突出。法官因此会使用自有裁量权来填补法律漏洞。但是民事基本原则如果不对其自有裁量权有所限制的话,会造成社会对于法院丧失信任感与安全感,进而破坏法制统一[4]。因此在保留法官自有裁量权的灵活性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这样才可以作为创造性的司法活动准则。还可以通过改革司法体系保持司法独立性、提高法官的法制理念等。
四、结束语
在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下,充分发挥民事基本原则的行为准则功能与审判准则功能、立法功能与司法活动功能,能够有效约束民事主体的行为、维护公德与公众利益、规范社会秩序,填补法律漏洞。作为立法的基本准则,民事准则对于司法审判也具有标准化作用,通过约束法官自由裁量权等手段,来逐步促进法律趋于完善,推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论“民法基本原则”的法源地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6:112-113+116.
[2]于飞.民法基本原则:理论反思与法典表达[J].法学研究,2016,03:89-102.
[3]杨德群.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04:42-47.
[4]陈建国.民法基本原则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04:40-42.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2
一、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政治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档案编纂的成果是档案编纂者意图的体现, 档案编纂者的在编纂选材中始终贯彻这一点。而在中国传统历史上, 为政治服务, 为统治阶级服务又是档案文献编纂者的主要目标, 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历史上, 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是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主要功能, 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总结历史经验、进行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它使得政治信息的传递更快速、更便捷, 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透明。交互性和个人化的特征, 更是在网络环境下政治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凸显出来, 从而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首先, 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是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发挥。政治信息的传递, 让公民能快速、直接、全面的了解政府事务, 在此基础上, 公众既能在他们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自行作出决定, 又能随时随地地监督着政府及政府官员。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的政府及政府官员, 政治事务高度透明, 政府官员甚至通过互联网与民众互动, 有效的体现了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文献编纂在推动现代社会实现政治透明化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 电子政务的作用也是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 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 以用户为中心, 以应用为灵魂, 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1]电子政务是链接社会、公众和政府的桥梁工具, 社会和公众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电子政务平台, 获取相关的信息, 有利于公民的维权、参与和监督, 有利于政府处理事务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近年来, 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政务信息此类档案文献的编纂为社会和公众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好处。早在2005年, 山东省胶南市就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促进全市政治文明建设, 专门下文确定市档案馆为市委、市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 定时在市档案馆建立的网站上, 公布汇编的政务信息。这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的具体实施, 有利于高效开发网络汇编中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经济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档案文献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上, 传统的档案文献直接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者大量的时间被用来搜集和查找相关档案资料, 档案文献的编纂成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编纂者可以针对社会所需提供专项编纂成果为利用者服务, 从而使档案文献产生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网络环境下, 这一编纂利用活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传递经济信息已经成为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经济功能表现。现代网络媒体更注重手机和发布经济信息, “报纸有经济版, 电台有经济台, 电视台有专门的财经节目, 出版社与杂志社印刷发行大量的经济性书籍与杂志, 经济信息成为了现代网络传媒的宠儿。”[2]在网络编纂中, 因互联网信息的互动、公开和免费的特点, 经济信息的利用成本被大大降低, 随着各种档案文献资料中的经济信息在互联网上被公布出来, 编纂人员可以低成本的自由搜索编纂主题的相关资料, 减少编纂者在信息处理方面的重复投资。同时, 由于网络传媒的特点,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中的经济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被快速传递, 体现互动和实时的特性, 利用者也能及时的接收新的信息, 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三、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文化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档案文献编纂是传承人类文化结晶的重要手段, 它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为文化积淀功能、文化结构功能、文化传播增值功能和文化宣传教育功能。网络传媒的发展, 推动了档案文献编纂文化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首先, 选择优秀文化, 发挥文化积淀功能。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中, 大量的记载着我国古代人民的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技术成果和科学理论, 网络环境下, 这些优秀的人类智慧结晶以更新颖的方式被选择并加工, 从而从新的角度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其次, 凸显文化“圈层性”, 发挥文化结构功能。文化在积淀的基础上, “它既可以在总体上形成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 即不同国家形成不同的文化圈;也可以是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形成具有不同‘圈层性’的文化。”[3]网络环境下的档案文献编纂使得文化的“圈层性”凸显, 揭示区域性文化的丰富内涵, 加速文化圈和文化层的形成。再次, 交流有序传播文化, 发挥文化传播增值功能。文化的增值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传播经过整理选择、优化和组织无序、杂乱的档案, 发挥着整体有序的文化财富作用, 并便利其广泛传播、流传千古。最后, 加强学术研究, 发挥文化宣传教育功能。从古至今, 各个朝代都比较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 而档案文献为社会文化教育提供生动教材。档案文献成为研究社会历史与发展的最主要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 档案文献的编纂将纷繁芜杂的档案材料按照一定的专题, 跨区域集中联合汇编, 给教育者提供素材, 给研究者提供专题材料, 能进一步发挥文化宣传教育功能。
四、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网络传媒的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其“获取档案信息、交流服务信息”[4]的方式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纂者必须重新定位提供的方式和手段, 创新服务形式, 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水平。随着网络的普及, 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渴求快捷有效地使用档案文献信息的需求, 编纂机构要想解决这种不适应的状况, 必须转变观念, 创新服务方式。即要从服务思想上、服务内容上、服务范围上、服务方法上、服务工具上进行创新。首先, 服务思想的转变。网络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利用者更注重个性的表达, 他们更关注自身利益的维护, 因此, 转变服务思想, 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当前提供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利用者服务的重点。其次, 服务范围的拓展。网络环境下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 使得利用者能对全世界范围文献资源和历史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综合地利用, 档案编纂成果通过网络可以被利用者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再次, 服务方法的改进。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内容局限于本馆藏基础, 其成果信息服务方法单一, 更多的关注利用者的检索需求。网络环境下, 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与利用者的信息需求具有交互性, 利用者的需求是编纂工作的导向, 利用者满意是服务的目标。最后, 服务工具的创新。网络环境下, 档案文献编纂者通过网站、网页、论坛、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博客、QQ等新型交流工具, 来解决利用者的查询和信息服务等利用需求。
网络传媒的发展, 极大地冲击和影响着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 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都出现了新的方式, 档案文献编纂者要积极主动地去转变思想, 开拓创新, 适应这种冲击, 做出相应改变。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 在新传媒环境下传统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功能进一步发挥问题, 着重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档案文献编纂,功能
参考文献
[1]谭必勇.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共建[J].档案与建设.2003 (07) .第9页
[2]刘秉琪.网络经济功能的思考[J].发展.2004 (06) .第50页
[3]丁华东.档案文献编纂的文化功能及其发挥[J].档案学通讯.2001 (05) .第18页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思品 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其它途径所不能代替的。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利用教材内涵德育思想指导学生行动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及德育意识、德育情感的培养。
三、德育思想在问题情境中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展示教学目标,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效、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地灌输德育意识。
例如,讲到“天下父母心”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录音播放儿子给父亲的一封信,设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观地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境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播放后有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展望未来发展,加强德育功能的发挥
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矛盾与丑恶现象也随之迸发,我们要正确估计、科学思考、合理引导,体现国家意志和符合社会要求,教育青少年学生认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用高远的视角、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思维来认识社会、设计人生。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德育原则,注重情理法并用,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渗透措施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为品德教师,我们也应该以自身为榜样,积极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德育典范。
【参考文献】
[1]陈家林.谈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1.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4
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安富亮
人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人。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代育人环境的创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宜人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校园环境是育人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学校除了知识育人、服务育人外,还要加强环境育人。要优化育人环境,应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校园环境,发挥其育人功能。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中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布置与建设,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校园环境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可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是指校内的各种设施、空间布局和规划设置等。软环境是指校园内的文化氛围、文明状况、人与物的和谐、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优化校园环境,既要加强硬环境建设,也要重视软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硬环境建设。必须精心布置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用优美的校园熏陶每一位学生,创建花园式学校。校园的规划要合理、谐调,讲求科学布局,创设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的每一处空间的作用。设置相应的宣传栏、读报窗、艺术园地、学习园地、表扬栏、竞赛栏、图书角、卫生评比栏等。净化校容校貌,设置绿化带,保证绿化面积。统一校服,指定校歌,佩带校徽。让学生在文明、纪律、卫生、美感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壁报、雕塑、图书馆、荣誉室、团队活动室等形式和专用场所,精心设置育人环境,渲染育人气氛,将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利用校园广播、局域网、形成网络校园。及时传播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实现人机互动学习,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扩大师生学习视野。多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和锻炼机会,积极开展活动,让校园活起来,突出校园新亮点,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提高师生在校生活的质量。
必须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种设施所营造的育人功能。让文化氛围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校园中的教师、学生是人的因素,校舍及各
种硬件环境设施是物的因素,要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创造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要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要主动用校园文化行为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教师形象,影响教育学生,自觉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通过师德建设,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校园生活轻松愉快,人文化的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文化环境建设的成功与否。学校要通过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环境建设,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开展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课余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二、指导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家庭教育是对中小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向家庭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优化家庭身教示范。面对现代独生子女多的特点,要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要努力创造一个民主、文明、和谐、充满生气与乐观的家庭环境,使家庭生活充满阳光、温馨、安宁、恬静。让孩子在友爱、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要求家长要注意生活作风,要在子女中享有崇高的威信。父母的威信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家长要在各方面为子女作出榜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求要统一,绝不能各自为政。家长还应学习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讲究教育艺术,做到科学育人。
三、优化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育人功能
“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关心和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下一代负责。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宣传部门、共青团、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文艺、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部门,要保证各种读物和精神文化产品坚持教育性强、格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5
1 诚信原则的内容和特征
在现代民法中, 关于诚信原则的定义, 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法国学者肖尔梅叶认为, 诚信原则与罗马法上一般的恶意抗辩同出一源, 是一个意思。这种解释尽管被同诚信原则的起源问题联系起来, 并得到部分人的承认, 但难以使我国许多学者及笔者在内的司法人员接受。我们知道, 一般的恶意抗辩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出现虚假、受欺诈等情势时, 有权就此而成立的法律关系提出变更或撤销, 这种抗辩权是受害当事人的特权, 可由其自由选择是否行使;而诚信原则是具有强制力的一般性条款, 可由法院主动适用, 当事人不得预先约定, 因此, 诚信原则的精神与一般恶意抗辩有质的差异。
台湾学者史尚宽从司法程序的角度对诚信原则加以分析, 认为一切法律关系只有根据它们的具体情况, 按照正义衡平的原则进行调整, 方可达到它们具体的社会公正。法律关系之内容及实现的方法, 根据当事人之间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异, 法律、合同当事人很难一一预见, 从而加以规定或制订, 所以, 一方当事人有可能基于自利而利用这些漏洞, 牺牲他方利益以实现己方利益, 此种情况下, 决断案情不应是形式的或机械的, 而应从正义衡平原则出发, 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审定这种关系, 这就是诚信原则的要求。一句话, 史尚宽把诚信原则看作是掌握在法官手中的衡平法。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与史尚宽的观点基本一致, 诚信原则虽然起源于债法, 但其适用范围远远高于债法, 应作为法律之普通原则来适用。
我国大陆著名法学家梁慧星认为, 诚信原则就其本质而言, 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1) 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 旨在谋求当事人双方间的利益平衡。
(2) 诚信原则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该原则虽说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 但在被立法者规定为民法典的一个法律条文之后, 已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规则, 而成为一项法律规范。
(3) 诚信原则的实质在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它所涵盖的范围极大, 远远超过其他一般原则, 是给法官的白纸委托状。立法者正是通过这种白纸委托状, 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使之能够应付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于我国法律中诚信原则的规定, 徐国栋作了表述: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 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 诚信原则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 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发展。三方利益平衡是这一原则实现的结果, 当事人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法官根据公平正义进行创造性的司法活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本文赞同徐国栋观点。当代民法中之诚信原则应当包含两层含义, 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前者是对当事人进行民商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的要求, 对当事人进行民商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后者是对法官自由裁权的授予, 法官运用这一“特权”, 能动性地开展司法活动。
根据上述学者从各个侧面对诚信原则进行的描述和较有深度的揭示, 可概括出诚信原则的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道德规范的属性。二是具有衡平的属性。三是具有强制力的属性。诚信原则作为民法中的一般性规定, 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 因而法官援用其裁判案件时, 自然具有与具体法律条文等同的基本特征——法律强制力。
2 诚信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信用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拥有良好的诚信资源的市场经济才是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而目前在民事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的状况却不容乐观。近几年来股市中的“亿安高科”、“郑百文”等事件以及企业之间形成的庞大的三角债关系层出不穷;“假冒伪劣”已成为社会公害;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日益严重;财务失真,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比较普遍;工程建筑领域招投标弄虚作假、“豆腐渣”工程不断出现。这样一些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向我们发出警示:重树“诚信原则”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判例:甲建筑公司与乙水泥厂签订了水泥批量供应合同。双方约定水泥厂全年供应平价水泥1000吨, 分四批用火车发运, 运费和货款每过半年必须结清。春节一过, 水泥厂就向建筑公司发送了300吨水泥。但到了3月份, 市场上水泥供不应求, 水泥价格不断上涨, 水泥厂就先满足议价水泥的客户供应, 停止向甲建筑公司供应水泥。甲公司曾多次去人去电催货未果。建筑公司因未获水泥被迫停工待料, 出于无奈, 向市场购买高价水泥410吨, 平均每吨多花100多元。10月过后, 水泥开始滞销。水泥厂又开始向甲建筑公司发运水泥, 11月初发运200吨, 11月底, 发运250吨。到此时为止, 建筑公司实际共收到水泥1160吨, 已大大超过了生产需要, 而建筑公司的库容能力仅有400吨, 建筑公司连忙电告水泥厂:“停止发货, 去人协商”。建筑公司提出, 鉴于目前已不再需要水泥, 如果再将其余的250吨水泥发来, 只能给国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故要求解除未履行的合同。而水泥厂不同意, 他们认为, 既然双方已经签约, 就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建筑公司说, 我们急需水泥时, 你们不给, 现在不需要了, 硬要发货, 由此产生的后果你们自负。在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 水泥厂由于产品积压很严重, 在12月初又向建筑公司发运250吨水泥。建筑公司无处堆放, 只好堆放在火车站, 刚好遇上雨季, 水泥损失严重。
甲建筑公司对水泥厂强行发货、嫁祸于人的做法非常不满, 因此拒付货款。乙水泥厂以建筑公司不执行合同为由向法院起诉;甲建筑公司以水泥厂不恰当履行合同为由提出反诉, 要求水泥厂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并负担赔偿建筑公司为购买高价水泥而多花的钱。
法院审理认为, 水泥厂在建筑公司依约请求其履行合同时本有履约能力, 但为了自己获取暴利, 将平价水泥转为议价出售, 拒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发货义务, 使甲建筑公司停工待料, 造成损失。而在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时, 明知对方难于受领, 却强行发货, 给国家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显然是违反协作履行精神的不诚实、不守信用的违法行为。依据民法公平、诚信原则判决水泥厂败诉。
由此可见, 在现代民法及经济法中, 诚信原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事人之间显失公平的约定, 可用诚信原则去变更或消除;立法机关立法时所未预见情势 (案件) , 可用诚信原则拾遗补阙, 做出妥当的裁判, 使法律和裁判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诚信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如下作用:
2.1 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
“正义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就在于对合法契约加以维护”, 为交易的弱方提供特别的法律保护, 不仅是人们的企盼, 更是法律的责任。诚信原则恰恰是这一责任的承担者, 意在谋求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指导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 兼顾双方的利益, 使各自的行为符合于诚实商人标准, 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 追求利益最大化。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 无论任何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均应依诚实信用为之。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 一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经济合同法第5、6条规定, 订立和履行经济合同, 就要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之原则, 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可见, 凡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悖于诚信原则者, 均构成违法。
2.2 均衡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 重新分配风险
这一功能的本质在于体现诚信原则的公平正义性。将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则合为一体, 从而同时具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之双重功能, 使法律获得更大的弹性;进一步讲, “它能够协调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社会关系的无限性的矛盾, 法律的相对稳定与社会生活的变动不居性的矛盾, 法律的正义性与法律的具体规定在某些情况下适用的非正义的矛盾”, 法官本着公平正义及良知最大限度地行使自由裁量权, 及时排除当事人违法的意思自治, 直接调整和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3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交往中有利地保护本国人利益
诚信原则富有弹性, 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 在国与国的市场经济交往中, 诚信原则以它内容不确定的弹性突出地保护本国人的利益。
2.4 有效弥补法律漏洞
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市场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立法者未能预见的情形时有出现, 为了应付新情况, 解决具体案件, 法官必须依据诚信原则创设法条或解释现成的极为抽象的法条。另外, 现行法律虽有具体规定, 而适用该具体规定所获结果违反社会公正时, 法院可不适用该具体规定, 而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换言之, 明知现行规定属于恶法, 其适用结果将违背法律正义, 却借口维护法律安定性而仍适用, 致当事人遭受不公正待遇, 势必有违法律之本意, 应援用诚信原则创设善法, 此系诚信原则在造法上的功能。
3 诚实信用原则的注意事项
诚信原则虽然被奉为“帝王条款”或霸王条款, 但不是万能条款, 下列情形不得使用:
(1) 现行法律有明确具体规定, 而适用诚信原则与适用该具体规定均能得到同一结果时, 应适用具体法律规定而不适用诚信原则。这是因为, 一是具体规定法官易于掌握, 便于操作, 不必再探求立法者的意图;二是不致于降低法律条文的权威性。
(2) 适用诚信原则与适用判例得出同一结论时, 则应适用判例, 而不得适用诚信原则 (如得出相反结论, 则适用诚信原则) 。这是因为判例是法律原则的具体化, 依判例为之, 简便明了, 其价值判断过程清楚, 既维护了判例的权威, 又可以省去许多无谓的推论和研究。
(3) 某一案件, 虽无具体法律规定适用, 但可依类推适用等补充方法予以补充时, 应依类推适用等方法补充法律漏洞, 不得适用诚信原则。因为在这一情形下, 不依类推适用等方法补充法律漏洞而直接援用法律原则, 法学上解释称为“法律的软化”。禁止“法律的软化”同样是维护法律的权威, 况且在具体案件上, 过多地适用基本原则, 难免有恣意解释法律或滥用原则之嫌。
摘要:诚信原则是市场伦理道德在民法上的反映, 它一方面要求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必须具备诚实善良, 守信不欺和公平合理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状态, 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诚实信用原则, 求它被广泛的市场主体所重视, 从而使每一个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永久的位置。
关键词:诚实信用,市场经济,原则
参考文献
[1]江平等.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2.
[2]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3]史尚宽.债法总论[M].台湾:台湾荣泰印书馆, 1978.
[4]张新宝.民事活动基本原则[M].北京:法律出版社.
[5]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北京:法学研究, 1994, (2) .
[6]王利明.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6
关键词: 幼儿园 墙面环境创设 教育功能
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这样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可想而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园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儿童日常生活场所。生动、直观的环境必然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可见,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活动室的墙饰创设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特点,适合幼儿需要,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让墙壁创设发挥其应有作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呢?《纲要》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要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在主题系列活动中,要注重研究开发各种教育因素的功能,积极创设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主题教育环境,让墙饰真正对幼儿学习和发展发挥有效作用,以提高保教质量。“好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我认为发挥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创设墙面环境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于每个具体活动中,以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环境。墙面装饰要富有特色,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在环境中。在孩子参与的探索型活动中,我们就孩子生成的内容展开讨论,如从“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延伸到“我们住在哪个小区?”然后到“我能为小区做什么?”让每个小朋友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每个孩子的不同理想。让孩子在其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劳等各方面发展。
2.自主性原则
墙面环境从内容来源、主题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的材料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教师与幼儿关系是合作伙伴,孩子参与教师设计的内容,教师应不干预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伙伴,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等,使幼儿产生活动愿望。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教育过程。只有当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才适当介入,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性。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因此,教师不能硬性要求幼儿按照条条框框去做,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完全失去自我,而应充分尊重、信任幼儿,把幼儿当做独立个体来看,以此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参与活动,寻求乐趣,获得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在墙面环境创设方面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并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都极为重要的信息:“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
3.参与性原则
我们通过“参与式主题”的形式召开家长会,家长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探索型主题开展的看法和见解,并主动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我们的墙面环境装饰顿时丰富多彩。如探索型主题“有趣的糖果”中,让孩子和家长找糖果—买糖果—带糖果,把孩子带的各种形状和颜色包装的糖果布置到墙面,同时请每位家长参与和孩子做一颗糖果,家长们别出心裁运用不同的材料为孩子做了一颗颗形象逼真的棒棒糖、水果糖、椰子糖等。我们则利用废旧材料,如泡沫和蛋糕外面的包装纸,包成一颗颗小糖果用线把它们穿起来扎在可乐瓶做的花篮上,最后悬挂在教室的灯上,教室里成了糖的世界,真真假假的糖果让人目不暇接。开展这样的活动是教师、家长、孩子互相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我班还把家长会开展过程的照片展出,作为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的很好教具。“上面有我爸爸!”“还有我妈妈!”孩子们看到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欢呼雀跃,教师乘机进行教育:“爸爸和妈妈正在讨论问题呢,小朋友玩的玩具会不会收拾?你们吃饭是不是不挑食?”这种方式幼儿容易接受,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参与积极性。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强调“美化、绿化、净化”,而是强调教师和幼儿共同互动的结晶。使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影响,像海绵吸水一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工作规程.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7
1民法的产生
民法是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孕育、反复演化最终形成的法律体系,对比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公法来讲,民法属于社会道德和成员意志的真实而普遍的体现,这就造成了民法中存在大量的习惯法因素,由于习惯法来源于传统、风俗和规范,因此蕴含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等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价值趋向。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作为习惯法的衍生法,诚实信用原则被全面地融入到民法的精髓之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实际要求是在社会活动中诚实守信,避免在自身利益追求时造成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损害。有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础,现代化和规范化的民法才有产生的可能,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的民事法典,无论从大陆还是海洋法律体系,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确立就是民法产生的必要前提与条件。
2诚实信用原则在传统社会和道德中的价值
中华民族有千年的文明和历史,传统的道德和社会伦理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统治者用诚信来约束被统治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而维护其专制下的统治。诚实信用原则在传统社会社会中无处不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采用“明刑弼教”的策略,将刑罚和教化作为治国的手段,教化处于主导地位,希望通过教化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进而做到对封建道德为维护。刑罚相对于教化处于辅从地位,对违反传统社会和封建道德进行无情的打击。朱元璋曾经借用朱熹的学说来教化臣民:“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这无疑包含了朴素的诚实信用原则。传统社会诚实信用原则是社会和道德的基础,对于每一位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调整和规范的作用,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道德的核心内容,目的是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达到对传统社会问题发展的保证作用。诚实信用原则在传统社会中不仅规范着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而且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规范社会成员内心活动的作用。对于传统道德来讲诚实信用原则深远意义在于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有助于社会形成成员间文明、和谐交往的空间,更好地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共同构成平衡的关系,在确保自身利益和价值不受侵犯的同时,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和价值。
3民事行为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体现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在没有民法进行民事行为规范时,人与人的活动就已经达成了诚实信用的基础,并形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在获得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成为习惯和道德的重要内涵。有了诚实信用作为基础人与人的交往和民事行为就找到了平台,商业交易、日常交往就有了基本保障,城市和社会得以发展,民法的产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及时的民法体系已经建立,各类民法无不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诚实信用原则。例如我国《合同法》将民事行为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套明确的原则作出规定,特别是在合同终止后还明确了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要履行通知、保密、帮助等后契约异物,着无疑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再次明确。由此可以看出,民事活动中不单单在行为中要体系诚实信用原则,而且要在之后也要服从于诚实信用原则,这既是民事行为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实际表现,同时也是确保双方利益和诉求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民事行为的种类和方式正在增加,民法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但是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社会成员从事民事行为普遍认同并且遵守的价值准则,真实地在民事行为中得到执行和尊重。
4诚实信用原则对民法体系的价值
诚实信用原则是稳定和维护民法体系的根本工具,现实生活中,法律条文是有限地,而社会问题却是无穷的。社会生活中各种法律现象层出不穷,而法律的更新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一般性规定而存在,起着解释、评价法律的功能,更极大地弥补了法律的漏洞与不足,当前社会将诚实信用原则写进法律,一方面是对于传统道德中精华的弘扬;另一方面,也肯定了“诚实信用”这一精神规范人们的言行、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诚实信用原则相比于其他的法律规定,例如平等原则,更贴近生活,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对于广大的普通群众而言,诚实信用原则即使没有法律的规定,也是行为的准则、言行的标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我们,自幼的诚信教育已使得这项原则扎根于我们的内心,如谁有违,必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所以,“诚实信用”在没有法律依据时已是一个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道德要求,在有了法律依据、有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之后,其作用可谓“更上一层楼”了。诚实信用原则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赖,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诚信原则还为不少民法规范提供了正当性依据,且具有补充性功能,是法律吸收最低限度道德要求的产物。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我们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力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共同满足。
5结语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8
[摘要] 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更进一步加快了其全球化的进程,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格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对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颠覆性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成熟,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对立统一中,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关键词]市场经济全球化文化生态主流文化市场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关系,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更进一步加快了其全球化的进程,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格局。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特别强调文化生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的存在依赖于它的文化价值;并且,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它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尽管有最为机灵巧妙的智力技艺。如果离开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深入思考。”[1]其实,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度的,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然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它对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成熟,我国文化生态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快了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步伐,也加快了中国文化向世界文化融合的步伐,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或全球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鲜明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由于地理的阻隔,文化区间辽阔,中华文化的自我生存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但养成了文化的封闭性格和自尊自大的文化心理。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并不十分主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或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然而,全球化浪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进入全球化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船坚炮利的英帝国主义强行纳入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包括费正清在内的许多学者都有认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以其发达的文化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建构了一个世界体系。这个体系与西方文明处于同一轴心上,甚至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为发达,但长期的封闭使这个文化衰败了,最终摧毁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之中。中国文化一开始便以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被迫纳入了世界文化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所不愿见到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才真正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开始探索一条以苏联为模本的社会
主义文化道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与实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才主动地、深入地加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世界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这是当代中国全球化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则构成了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基本战略。有意思的是,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也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经济过程的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正在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纳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这一过程的产物,也是这一过程的推动者。中国曾经是这一进程的反对者和逃避者,现在却变成了这一体系的成员国。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把自身纳入了全球化经济体系,它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跃而成为全球市场经济秩序的拥护者和参与者。这一变化过程一方面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已逐步加入浩浩荡荡的全球化进程。对WTO规则的共同遵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之间的重新定位,二者由相互对立而趋于合作和统一。如果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强行把中国文化纳入到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如果说1949年的新中国是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上以抗拒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的话,那么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文化自觉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进一步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也推动了观念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说,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文化的传播、融合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贯穿着某种文化理念和文化法则,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动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类文化的积累、增值和传播。每一民族的文化观念也会随着自己的物质产品的全球化而走向世界。反过来,随着经济交往的全球化,其它民族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进入到中国市场,逐渐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和世界文化的民族化的对立和统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中国入世的成功,中国经济已纳入到全球化的轨道,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和全球文化的中国化也日益深化,中国与世界也走向了更深层次的融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是中国的世界,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是最佳描述。
二、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它的建立,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同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效率优先、务实求新、优胜劣汰,它具有鲜明的全球性、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在市场经济面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群体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以宗法等级伦理为价值标准的、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有学者认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等平均、求是务实、豁
达乐观、以道制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但是,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首先,传统的重义轻利、以道制欲的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利益优先、等价交换的原则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的利益优先原则面前,传统的重义轻利、以道制欲的思想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中庸的思想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效率原则不相适应。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妄自尊大与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开放性和竞争性也不适应。此外,传统文化的伦理中心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传统的节俭反奢原则与市场经济的消费需要、传统的人治与现代法治、传统的等级贵贱原则与现代平等原则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道德滑坡、文化失范现象日益加剧,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成为显著的特征。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民族国家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以摆脱 “欧美一体化”的文化命运,又不得不向自己的文化传统屈服,企望以民族传统来对抗“全球化”,以寻求自己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合法身份,这种矛盾的心态便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现象。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生态中,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的共生构成了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全球化指各种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流动和高效配置,人类活动以及文化效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互动、整合和协同。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有: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生态共生化和全球文化整合化。其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依托和支持、相互表征和对应的。不同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会加剧文化的新陈代谢与优胜劣汰,引发某些狭隘民族主义思潮和文化霸权主义行为,其结果必然是在对立中走向统一,经过冲突达到整合,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实现全球人类认同化,即地球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提高和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良性互动的增加。
全球文化整合化带来了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但人类文化的正常发展确需要多样性的传统与智慧。正如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即形形色色的基因、物种、生物群落,才能达到生物平衡一样,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赖以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人类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经验和智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基因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化”和向何方向“化”都直接涉及到中华民族甚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前途和命运。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实事求是”等文化价值观对现代生活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仍然是我们建构现代新文化的基础和活水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们对抗文化“同质化”的锐利武器。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因比较而存在的,也只有把中华文化放在全球化中进行比较才能显示其特色。因此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就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其他文化交流。当然,文化的民族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新的民族特色,有些因素凸现出来,有些因素逐渐淡化乃至消失。应当创造条件促成新的特
色的形成。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必须大力提倡民族文化自觉,这种民族文化自觉的本质就在于与现代的共生共荣。要让青年一代看到自己的根之所在,并且自觉地维护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自觉地用民族文化的乳汁哺育后代,把优秀民族文化之美充分地展示给他们,使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热爱之情、自豪之感。我们坚信,随着全球生产力共同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思想文化的极大提高,全球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有可能本质上趋同,但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则会是永久的多元。
三、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
主流文化又称官方文化,它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市场文化是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以利益原则为中心的、面向大众的、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一种文化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主流文化和市场文化不约而同地受到全球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并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主体形态。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表达自己国家意志、利益的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权威性是这一文化形态的主要特征。在今日中国,“主旋律”是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形式。[3]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弘扬革命传统、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本特征。近年来的“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思想、“五个一”工程的文化文艺作品以及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课题等等,都集中体现了“主旋律”的文化取向,表现了国家正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价值观。它通过各种传媒,适时地传向四面八方,阶段性地造成了浩大的声势,从而给全国人民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
市场文化是全球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中的极为活跃的一支文化主力军。市场文化有巨大的解构力、浸染力和吞噬力。它以中性的面目出现,没有自己坚持的固定立场,只有在市场规律支配下的利益原则。它使日常生活变得亲切而真实,无论有什么趣味和爱好的人,都有可以从文化市场上找到自己喜爱的读物和音像制品。市场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形中解构了“一体化”的文化格局,它分散了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分专注的热情,使“一体化”的文化霸权在无意中被分解。[4]市场文化于是成为官方文化的有益的补充形式。但市场文化只是虚拟的现实,它所有的搞笑、悲情和刺激,都与人们的现实生存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与大众联系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金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是市场文化的至高无上的选择。在我国,港台韩日流行歌曲、卡拉OK、美国大片、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闲适小品,甚至电视剧(如《渴望》、《还珠格格》„„)等等都是市场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们构成了百姓日常休闲的生活内容。当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市场文化良莠不齐,一些不健康的淫秽书刊、黄色音像制品也在文化市场上流行猖獗,严重污染了我国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既相互限制又相互依存。一方面,市场文化打破了主流文化“一枝独秀”的文化格局,成为官方文化的必要的补充形式;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官方意识形态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市场文化的冲击,主流文化在制约市场文化的负面效应的同时也与其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经济时代,虽然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充满了高度的警觉,但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一元化相比,这一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政府也提倡文化的“多元化”。这样,它为其它文化生态的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意识形态依据。但这并不是说非意识形态的市场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就不存在矛盾和冲突。事实上,在利益至上的市场面前,主流文化对革命历史文化的开发(如红色经典的再度流行),或对当下典型人物的宣传(如焦裕禄、徐虎、李国安等),对反腐倡廉的倡导(如《生死抉择》、《黑洞》等影视片),尽管以市场文化的形式包装,都表达了主流文化改变“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世风的努力。针对市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不合理要求,对那些非法的淫秽制品、黄色书刊,主流文化采取的也是坚决制止的文化策略。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初建阶段,人们对金钱的攫取欲望和世俗生活的享乐期待,几乎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当我们的明星在高唱主旋律,眼含泪花的背后,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他们毫不掩饰的高额出场费。从市场文化的视野看,在利益的驱动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被纳入市场的潜在可能性。这一文化策略甚至把“红色经典”和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重新包装,使之成为市场的兴奋点。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红太阳颂》作为“革命歌曲”专辑,它所宣扬的革命传统和革命情怀,并不完全适于今天文化大众的需要。但是,经过屠洪刚、孙国庆、李玲玉、范琳琳等今日歌星的“时代改造”,使这些当年让几代人眼含热泪的歌曲,变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品,它的发行量已超过了数百万。中央电视台每年吸引了数亿观众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主流文化与市场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之一,传统与现代,主旋律与流行音乐,官方与民间文化在这里达到了最优的组合。
在主流文化和市场文化的边缘,我们还可以见到精致的精英文化,它仍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品格和对主流文化、市场文化的批判精神,但它的地位却由中心走向了边缘。还有日渐衰微少数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文化,尽管它们的前景并不乐观,它们却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市场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甚至西方文化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多元化格局。针对这一文化生态格局,未来中国文化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一种全球化文化生态战略,即把文化的各种形态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现代政府的文化政策的重要策略目的是:“1.保护‘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的生存权;2.促进某一种被认为可育的(desirable)物种的广泛生长;3.抑制某些过渡繁衍、危害其它物种生存的物种;4.用干预和调节的手段,维持生态的结构平衡和良性竞争。”[5]与之对应,政府干预文化的四种策略就是保护策略、促进策略、抑制策略、调节策略。在现阶段,我们在继续坚持主流文化的同时,应对市场文化进行有效抑制,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进行适当的保护,对精英文化、学院文化实行促进政策,对大众文化、前卫艺术和西方文化则采用调节的策略,以达到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综合平衡。
注释:
高科技环境下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发挥论文 篇9
1.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动力机
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 技术进步的过程可以分为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发明第一次实用化或商业化, 技术扩散则是新技术的推广与广泛应用。Merton, R.K 和Schwartz, N.L从市场结构的角度, 对决定企业技术创新的变量作了全面的概括:①市场竞争程度。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的竞争程度成正比;②企业规模。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未来的施展空间, 因此企业的规模越大, 技术创新所开辟的潜在市场空间则越大;③垄断力量。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 对市场的控制力则越强, 从而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就越长。可见,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企业都缺乏竞争的足够动力, 前者使企业很难保有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收益, 后者使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只有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最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1)
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追逐利润。这其中又可再细化分两股推动力量。一是企业自身追逐超额利润的盈利性投资, 也被称为“利润激励”, 企业试图通过率先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或开发新产品、新资源等, 获取市场超额利润;二是外部其他企业竞争威胁的策略性投资, 如果一个企业发现其竞争对手正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那么它会感到自身的竞争地位受到威胁, 为了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防止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企业会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又被称为“竞争威胁”。 (2) 熊彼特曾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形象地比喻为来自胡萝卜 (超额利润) 的吸引, 和鞭子 (市场竞争) 的驱赶。但是无论是利润激励还是竞争威胁都取决于企业当前的市场地位, 因为创新后的市场结构将取决于谁胜谁负。显然, 利润激励或竞争威胁越强、创新的整体激励就越强。但是研究文献表明, 对于企业来说, 竞争威胁都大于利润激励。
至于企业的R&D投入水平, 除了对手施加的竞争威胁是重要因素以外, 还决定于R&D成本是契约性的、还是非契约性的。在契约性的R&D成本下, 企业投入的R&D支出变成了一种沉淀成本, 那么企业选择R&D的投入水平应当使其获得的潜在收益期望值等于投入的边际成本。而增强了的竞争威胁将降低企业期望利润, 因此企业的R&D投入水平将下降。而非契约成本的情况则不同, 这时的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受到产业约束的个体。竞争威胁增加的情况下, 它做出的反应将是加大R&D投入。
可见, 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最有利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动力来自追逐超额利润或保持现有市场份额水平。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不仅取决于市场竞争的程度, 而且取决于研发投入的方式。
2.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创新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和创新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升级, 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物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 私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国际经验表明, 在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投资中非政府部门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足40%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近50%, 许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3)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政府也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并要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建设我国目前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促进形成私营部门与公共科研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 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有效合作、优势互补, 本研究报告将对此进行实证分析。第二部分将描述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第三部分将分析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局限性;第四部分将对政府营造良好科技投入环境、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二、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6年, 农业部科教司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联合对全国29个省 (市区) 的187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5)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 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已成为重要的力量。
1.创办自主研发机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到2005年底, 187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样本龙头企业中, 拥有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有124家, 占样本量的67%, 与科研单位、 大学联合设置的有47家, 占25%;两者合计达到92%。它表明建设自己的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普遍选择, 促进了科研市场的竞争性。
进一步地, 龙头企业研发队伍在不断壮大。2003年, 龙头企业研发人员占企业总职工人数的比例平均为2.99%, 2005年上升到3.17%;2003年, 研发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人员比例是2.39%、6.74%, 2005年, 依次提高到2.85%、7.51%。
以江苏省为例, 全省28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成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全省14个企业的研发机构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 其中10家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且大多数企业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建设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队伍, 从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者核心技术的研发。
2.自我筹资开展科技创新、增加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
几乎所有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来自企业的自筹资金, 政府投入仅占很小的部分。18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构成中企业自筹资金投入占94%, 政府补助投资经费仅占4%, 其他占2%。
并且, 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快速上升。2003年187家样本龙头企业的平均技术创新经费是1396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1%;到2005年, 科技创新经费上升至2456万元, 占营业收入的1.87%。其中, 1/3以上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与2003年相比, 增长了24.1%。同时, 近1/4企业的研发人员比例大于10%, 比2003年增长43.3%。
如从事畜禽屠宰加工及肉制品加工的江苏省长寿集团, 产品45%出口海外。近年来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2005年与2003年相比, 研发经费总投入几乎翻了一番, 达到2600万元以上,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超过了5%;研发机构的人员构成明显改善。与2003年相比, 博士生实现零的突破, 达到3人;硕士生从1人增加到5人;大学生从21人增加到62人。又如以生产“宁夏红”系列枸杞果酒为主的宁夏香山酒业 (集团) 有限公司, 2005年研发资金的投入达到460万元, 比2003年增加了60%以上;大学以上的研发人员有22人, 比2003年增长了近70%。
3.自主创新获得 (核心) 新技术、新产品,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
企业在科技创新战略选择上, 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领先技术创新战略”, 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新技术。187家样本企业中, 有61%的龙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77.5%的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形式以新产品自主创新为主, 占63.4%。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 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由2003年的70项增加到2004年86项、再到2005年的140项;已有74家样本企业掌握了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占样本企业总量的40%;还有71家企业掌握了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占样本企业的38%。
以河南省11家国家级样本龙头企业为例,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集中在新产品创新上, 占70%;有5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有4家企业承担或参与了国家重大研发项目。
4.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
龙头企业与专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 除了前面提到的与科研部门共创研发机构外, 更为普遍的是以课题、项目为纽带, 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性技术创新为主体;而研究机构以本专业的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原发知识性科技创新为主体;两者结合, 既提升了龙头企业创新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层次, 又促进了研究机构科研资源的有效使用、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增强了研究机构的市场意识, 实现了科研资源的优势互补和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
以湖北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为例, 企业获取新技术的途径, 主要是与科研机构或大学联合开发 (7家) 和自主研发 (6家) ;只有个别企业采取购买国内新技术 (2家)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1家) 的方式。又如据青海省农牧厅的调查, 全省规模企业中有45%的企业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技术研究创新活动。
5.科研、开发与产业化融为一体,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步伐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技术进步已经取代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成为拉动企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企业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加重视科技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龙头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最突出特点是科研立项以应用型为主、强调实用性。187家样本企业中, 有92.5%的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需求。因此, 围绕企业主产品开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一旦研制成功, 则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以应用、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的扩张, 也明显加快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有利于改变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
18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企业科技创新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20%以上的企业有91家, 占样本企业的近一半;企业新产品或新技术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10~20%的企业有50家, 占 26.7%, 两项合计占样本企业总量的75%以上 (表1) 。
6.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
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与农民生产者的内在联系, 它肩负着引导基地生产的重任, 这也是保证龙头企业自身利益所在。对于那些产品与原料质量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 他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也延伸到农业生产领域, 直接带动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如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提高乳制品质量, 公司每年投资数百万进行奶源基地建设, 提高原料质量, 2006年建成了中国乳品行业首家绿色食品乳品生产基地, 分布在黑龙江省27个市县、56个农场, 奶牛规模达到31万头。
三、我国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局限性
1.龙头企业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狭隘性
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与农产品加工、销售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是从企业主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新品种的开发入手, 围绕利润最大化、扩大产品市场份额而进行, 从而存在技术创新相对单一性、有偏性等问题, 企业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等, 它不大可能在基础性研究、甚至应用基础性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而21世纪农业科技创新日益呈现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化、综合化、学科交叉化趋势。
187家样本龙头企业中, 参与农作物或畜禽育种、新种养殖技术等的研制、信息化技术开发等创新活动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问卷显示, 绝大多数企业不关心“生产原料的创新”, 他们主要关注企业加工产品的创新和加工产品工艺的创新;因为从理性出发, 大多数涉及生产原料的创新, 大部分属于知识性技术, 如农产品的栽培技术、禽畜产品的养殖技术等, 具有公共物品性、难以转化为私人物品, 企业没有动力开展此方面的创新活动;而涉及育种、繁育等技术, 虽然具有私人物品性, 但是科研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高, 企业没有能力或即使有能力也不愿涉足。因此, 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龙头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弱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 对研发投入的数量和规模、以及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成为自主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由于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大多数处在企业成长的初期, 受制于企业的规模和经营实力, 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很低。样本企业中, 达到国际科技企业标准 (6) 的只有8家, 不足样本总量的5%。如黑龙江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调研发现, 全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一般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以下。
从技术力量看, 尽管这几年龙头企业研发人员队伍建设明显呈优化态势, 但是从绝对实力看, 技术力量明显不足, 缺少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如前面提到的, 2005年, 187家样本企业研发人员构成中博士的比例不足3%, 硕士以上的比例刚刚超过10%。由于缺乏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 直接影响科研创新活动的水平。龙头企业没有成为同行业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的主体, 只有个别大型龙头企业参与进来。虽然大多数国家级龙头企业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但是它们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企业主产品的生产新工艺或生产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水平大多数是处在国内领先地位和国内先进, 仅只有40%的样本企业拥有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因此, 龙头企业总体自主创新的能力仍然较弱,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限。
此外, 再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宏观层面看, 早在2000年,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就达到了21070亿元, 占整个工业产值的24.6%, 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4万家, 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超过万家, 平均每个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产值达3918万元, 比1995年翻了一番, 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7) 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 80%处于世界70~80年代的水平, 15%居90年代水平, 只有5%左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发达国家深加工 (二次以上加工) 农产品占80%, 而我国只有20%左右。⑨因此, 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的现状, 进一步影响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而国家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足, 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积极性。
四、有效发挥政府在提升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引导作用
1.目标瞄准: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向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
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作用、局限性的初步分析显示, 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第一原动力,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来自利润激励和竞争威胁, 尤其是后者。那些经营实力强、产业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直接参与了国家的重大研发项目, 并推动了整个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因此,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培育行业的领军企业群, 有效发挥行业中领军型龙头企业的“鲶鱼效应”, 将有助于加快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推进行业中的领军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型企业将是提升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作用的重要一环, 建议对龙头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信贷等优惠获得的资金应当严格规定其使用用途, 全部投入到科技创新中。
2.完善竞争机制:促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有效分工与合作
无论是对国外经验、还是国内实践的大量实证研究都表明, 政府有必要促进建立起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效分工与合作的科技创新体制。而50%以上的样本企业反映, 与科研单位、高校公共部门的合作不够, 近50%的样本企业甚至认为公共部门的科研与市场需求相脱离。
政府在对农业公共科技投资的分配中应当引入市场机制, 科研课题同时面向公共和私人部门, 采取招标竞争的方式分配科研项目。鼓励公共部门与企业联手合作、开展产学研创新活动, 将公共部门科研整体实力强、科研手段、设备先进, 私人部门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开发能力强的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优化配置, 推进研究与开发、推广等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内在有效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此外, 在国家技术工程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中, 应当鼓励企业的平等参与, 并根据农产品本身的特点和本行业的发展状况, 对于特殊行业、特定产品, 适度降低国家级中心的准入门槛, 创造机会提升大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的创新水平。
3.政策措施:改善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
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财税、金融政策和各项服务。在税收政策上, 一是调整现行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税率, 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和初加工相同的销项税税率,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二是考虑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农产品出口又面临国外绿色壁垒冲击等因素, 将现行的退税率统一提高到17%, 真正实现农产品出口零税率, 与国际惯例接轨, 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在资本市场上, 一是不断扩大农业上市公司的规模,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来快速提升涉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充分利用“二板”市场发展农业高科技企业, 借鉴国外经验, 积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 让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改变目前企业科技创新主要依靠自筹和国家计划贷款的局面。 (8) 在提供技术中介服务方面, 政府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定期举办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 建立高技术的市场转让机制, 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4.法制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关键的问题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 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戒制度, 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使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也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摘要:国际经验表明,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物化, 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 私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的经验也表明, 市场化导向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推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始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本文以2006年农业部科教司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联合对全国29个省 (市区) 的187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抽样调查为例, 描述了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探讨了现阶段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本作用, 初步分析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 对政府如何营造良好科技投入环境, 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促进形成私营部门与公共科研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 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有效合作、优势互补, 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政府作用
注释
1 自陈佳贵, 黄速建等:《企业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年。
2 J.毕斯等“策略性R&D与创新”,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3 J.毕斯等“策略性R&D与创新”, 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年。
4 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
5 样本量占国家级龙头企业的32.2%, 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样本的分布是以种植业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和直接从事种植业的企业为91家, 占48.7%;以畜牧业为原料的企业63家, 占33.7%;水产和林特产业30家, 占16.0%;其它类型企业27家, 占14.4%。本文引用的有关数据除特殊注明外, 均来自此抽样调查。
6 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大于3%、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大于10%、和创新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大于50%。参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2006年。
7 农业部“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中国农业网, 200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