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高科技产业

2024-10-21

新兴高科技产业(精选12篇)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1

摘要:科技展会被专家们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中国“入世”之後, 会展业诱人的发展前景使得中国内地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着力培育“会展经济”, 会展活动空前活跃, 会展经济发展迅猛。文章从论坛、展览、洽谈三足鼎立的科技展会模式、展会发展的5大问题、科技传播的促进功能等方面讨论了科技展会的重要意义和会展产业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科技展会,会展经济,产业

科学技术类别的展览会 (简称科技展会) , 一般是指以某种科技产业或者科技优势产业为依托, 以展示、交流和交易相关技术以及进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产品销售与合作为主的展览会。自20世纪90年代, 中国的科技展会业就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 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从展览的项目数、规模、总体水平和影响看, 中国已成为亚洲的展览大国, 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展览中心”。但是, 在中国会展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中国科技展会业的许多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1. 政府参与的办展模式

政府在科技展会行业发展中的定位和职能, 众说纷纭, 意见不尽一致。问题关键不在于政府办不办会展, 而在于政府以什么方式办会展, 政府参与运作的程度有多深, 对市场机制的影响有多大。

在国外, 无论是“政府支持型”为主的德国和新加坡, 还是“协会主导”或“市场推动”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政府在科技展会经济的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的政府都通过间接的方式组织本国企业出国展, 以及为在本国举办的展览会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

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 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 将中国会展行业做大做强, 加快产业化进程, 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和资源, 发起、倡导乃至主办某些会议和展览, 只要不导致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 是应当鼓励的;即使市场经济发达, 市场体系完善的国家也没有完全排斥政府对会展活动的参与, 一些世界性会议和展览, 没有政府参与, 根本无法申办。事实证明, 在会展业并未完全市场化的现状下, 借助政府力量运作大规模会展活动, 会增强展会的品牌效应。

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 政府应当逐步淡出会展活动的具体操作, 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 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切实解决好所谓政府管理服务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在目前具体情况下, 或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我国政府在会展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应当是:宏观指导, 政策扶持, 条件提供, 市场培育。

2. 三足鼎立的组织构架

论坛、展览、洽谈三足鼎立的科技展会模式基本成熟, 短期内不会改变。

“展览”, 就是展出引领趋势潮流的、已经成熟的或者已经产业化的技术。运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走进生活, 走进社会;“论坛”主要是通过观点交流的形式, 或探讨一种科学发展的新思想, 或研究当前在中国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洽谈”, 就是经贸交易和投资贸易的洽谈会。在洽谈会中, 除了洽谈比较成熟的商品, 同时对那些已经接近产业化的技术, 可以有条件形成未来生产力的技术进行推介。

参观科技展会的观众主要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 科技人员主要是来看一年中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技术, 而普通市民更喜欢看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与生活有关的内容是普通市民最关心的。同时, 无论是企业、科研人员、普通市民等人员还可以通过参与科技展论坛, 了解新思想以及有关中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动向。可以说, 科技展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体现多层面的功能。

科技展会每年策划都要定一个主线, 科技展会的主题、个性就是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 而内容方面每年都要保证有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展会的目标是让每年科技方面的最新成果, 都能登上科技展会的展台。科技展的创新今后将主要考虑从内容上找突破点, 向专业化展览和专业化论坛方面发展。

3. 科技传播的促进功能

科技展会和其他各种展览会都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科技展会所要宣扬与展现的创新文化精神, 就是通过展会的这些社会功能加以实现的。

(1) 科技前景的展示功能。

科技展会在科技创新和发展前景的展示功能方面, 以每隔数年举行一次的世界综合性博览会体现得最为突出。在新世纪第1年2000年举办了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其中日本馆是以全部纸质结构的大型展厅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眼球。这些纸造的建筑结构材料在使用后可以全部回收利用, 昭示了环保、节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和强大的工程技术水平。到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行世界博览会时, 日本又是以智能机器人、人工气候环境等更为新奇的科技成果告诉人们, 21世纪必将是一个科学技术超速发展的新时代。

(2) 技术进步的推动功能。

工程技术是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科技展会上各种体现科学技术应用的工业产品具有着不断推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功能。这可以从世界著名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不断发展中清楚地看到。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自1948年8月创始以来历时50多年,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以展示机械技术为主要内容, 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展览活动。

(3) 信息交流与传播功能。

我们注意到, 科技展会的重点在于展示和交流技术, 而不是现场直接销售。因此, 科技展会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功能就显得格外突出。例如, 每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博览会”和每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信息、通讯、办公自动化”博览会都是全世界电子和信息产业界人士必到的科技展会。

(4) 科学思想的宣教功能。

2006年2月, 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其目标在于要使全社会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根据《纲要》的规定, 我国要实施“科学教育”“科普共享”“科技传播”“基础设施”等重要工程, 以加快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仔细想来, 实施这些工程实际上都是与科技展会这种形式密不可分的。

(5) 国际合作的平台功能。

科技展会作为国际合作的平台功能更是显而易见的。科博会的展览会正在成为外国跨国企业最新技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走向国际市场的首选窗口之一, 在八届展览会搭建的数十万平米展台上, 先后有12 148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推出其居国内外领先的高技术产品。有2900人次的境内外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500强企业首脑、世界著名金融投资机构高层决策人及共和国部长们到会演讲, 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新经济最前沿的思想理念介绍到中国, 同时将中国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规划、趋势传播到世界。

4. 展会发展的五大问题

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数目占世界第一。在展览主办方多元化的格局中, 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主办的展会大约只占5%~10%, 政府主办的占25%, 商协会主办的占55%, 其他主办约为10%~1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21世纪以来, 全国范围展览企业数以万计, 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异军突起的大量民营企业虽然能独立举办或联名举办展会的还不多, 但对上世纪称霸展界的国营会展企业已形成分吃蛋糕的竞争态势。虽然中国会展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快, 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1) 知名展和品牌展数目少。

多年来, 在我国展览一直作为各级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经济、加大投资、繁荣文化的手段, 致使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政府办展、商会、协会、贸促会协作组展模式, 绝大部分经过时间磨练的知名展和品牌展都是由政府和半官方机构的运作行为打造的。会展企业不具备较多的品牌展览说明我国会展企业的总体实力不足,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高, 未形成会展产业的中坚力量。

(2) 创新能力低。

中国大多数会展企业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挖掘第一桶金的阶段, 遵守游戏规则和适应国际竞争环境方面的能力较差。盲目办展、克隆展会、没有策划理念、缺少办展特色、创新能力极低, 表露出国内会展企业的普遍弱点。中国会展企业市场化、法制化、产业化、国际化方面的进程缓慢, 革新力度不够, 追其根本原因是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未形成普遍风尚, 传统文化中的趋同一致、粗放经营和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影响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3)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会展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差, 在展会上践踏专利、展品侵权、盗版软件、冒牌招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的会展企业虽然也担忧自己的展会被别人克隆办展, 自己的名义被别人盗用冒牌招展, 自己的客户被别人挖走, 自己的客户在展会上发生侵权事件, 但会展企业积极考虑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却很少。特别是那些具有品牌展览会的企业, 很少去注册展会商标, 不聘请常年律师和法律顾问, 不投入精力制定维护品牌的措施, 不投入资金加大品牌增值服务, 不考虑如何经营知识产权, 没有强强联合冲出国门的方略, 这直接影响着中国会展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一个企业首先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 树立了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 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4) 会展人才培养缺失。

国内大多数展览公司规模在20~60人之间, 存在项目过多、工作繁杂、淡旺季不分、人员缺少培训、素质不高的现象;大部分会展企业基本未开展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培养人才方面, 也应树立创新教育观, 改革教育模式, 结合国情和文化特点培养具有新思维的创意型人才, 具有复合型知识的高层次管理型人才。我国会展教育师资不足, 教育与实践脱节, 缺少系统的学科体系, 教材不规范等弊病有待改善。会展企业应积极介入会展教育行列, 与院校接轨, 形成产、学、研的教育模式, 构成多层次化的教育体系, 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坚持短期培训和职业培训的良好结合, 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会展企业人才济济的一天, 也是中国会展业创新体系日臻完善的时日。

(5) 会展体制改革滞后。

由于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展会居多, 市场化的运作体制尚不健全, 会展企业体制创新的题目很少受人关注。加之会展企业一般投资回报率较高, 与其他领域的国营企业相比, 一向被认为是效益好、能赚钱的单位。由于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 认为效益好的企业不需要改制, 企业本身也没有改制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但是, 企业体制和机制的缺陷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际会展界大举进攻中国, 国内会展市场份额缩水, 客户数量减少, 人才储备流失等问题相应显现, 暴露出企业现有体制引发的弊病: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竞争力不强、画地为牢、创新意识差、与国际脱轨, 阻碍了会展企业自身的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出发, 会展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是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

5. 会展产业的未来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引发的重大创新, 将会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也将会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个发展趋势, 必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带来重大影响, 也对会展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未来会展活动必然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1) 发挥全球市场聚集功能。

科技展会活动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市场经济体制焕发活力的时期, 一方面会展在推动全球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经济变革中不遗余力地调动起其特有的市场聚集功能, 成为未来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会展产业所具有的“全球性市场系统”特点, 在促进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个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联通相互独立和分割的市场、整合各国的生产、经济和管理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中, 形成统一的“全球市场融合”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呈现全球性加速发展态势。

中国作为当代世界会展经济中最活跃的区域, 2001-2005年中国会展场馆建设以平均30%的增长速度颇有代表性,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当代会展产业高速发展的态势。未来会展产业将更加迅速发展, 科技展会将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密切相关的节庆、赛事以及各类文化演出等会展活动形式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放量。未来十年内会展产业是一个最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 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产业推进器、企业新的利润区。

(3) 成为国际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会展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平台, 在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潮流中, 如鱼得水般地发挥其多功能的市场作用。其廉价、高效的交易方式成为了促成企业内部与外部围绕交易方式的企业管理革命, 催生出适于新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组织模式以及“主题会展”新营销理念。某一地区和区域举办的展会已经失去本地色彩, 会展活动促使全球商品交易体系的升级换代, 带来了新经济时代一场流通领域的“交易方式”革命。会展活动具有极强的世界性产业与市场渗透力, 伴随着会展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广泛的开展, 会展成为各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4)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时代是会展的大发展时代, 一方面会展产业所造就的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新产品、新空间、新理念, 如体验营销、眼球经济、网上会展, 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会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 资本、运作及其经营都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会展经济迅速发展, 在会展资本 (会展项目收购与企业兼并) 、项目、管理技术和人才已经实现全球性流动。世界会展经济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作用下进行更加广泛的资源整合, 会展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大调整, 从而加剧了全球性会展市场的竞争, 促进了全球会展经济的发展。虽然在线会展在某些方面可与传统的实地会展活动产生竞争, 但是, 从总体上看却难以代替实地会展活动, 未来二者的关系更多的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和促进, 在线会展将成为传统会展的补充与延伸。事实上, 实地会展与在线会展并不矛盾, 这也正是全球会展产业在21世纪新经济时代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获得创新力的源泉。

总而言之,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当代科技展会活动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科学技术交流、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将继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编辑孟燕)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2

一、发展现状

(一)基础与优势。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型员工,投入科技经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经由自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先进知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具有处于产业链高端、发展速度快、创新活力强等特点。近年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1.25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的9.1%,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企业11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9%。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约3100亿元。

1.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一是发展速度加快。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十五”末约3000家发展到1.25万家。国家和天津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涌现出赛象科技、红日药业等一批成长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领军企业。二是对经济发展和就业贡献大。2009年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15.6%,但其年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就业人数、利润总额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30.6%、34.3%、31.3%和62.5%。三是优化了民营经济结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97%。

2.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力军。2009年,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2%,比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约1个百分点;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占其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19.5%;科技型中小企业共申请专利6559件,占全市企业申请专利的63.7%。在市科委组织实施的自主创新产业化大项目中,有8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任务,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改造了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引进培育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乃至十亿元的科技型企业。

3.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6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国家级和各类市级科技园区、工业园区;41.3%分布在滨海新区,26.8%分布在市内六区,31.9%分布在其他9个区县。8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我市八大优势产业,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约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47.2%。推动形成了河北创意产业、静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武清自行车产业、南开光电子产业等一批区县特色产业集群。

4.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市人民政府设立了11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工程”,累计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超过4亿元,共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00家。二是出台了一系列对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科技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通过“打包贷款”等政策措施,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支持。三是累计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0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23家和企业孵化器42家。建成并启用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社会创业活跃度不高,创业氛围不浓,群体规模偏小。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市企业法人单位总数、年度新增企业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都远低于京、沪等先进地区。

2.创新领军企业较少,集群化程度不够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92家,占3.1%;其中3亿元以上191家,占1.5%。在国内外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少。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区域专业化产业集群尚处于发育阶段。

3.政策扶持力度较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够强。市、区县两级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偏低,特别是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数量偏少,服务能力较

弱。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亟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滨海新区各功能区和各区县工业园区聚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规模发展到3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45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以上。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到全市的50%,市内六区占20%,其他区县占30%,实现三个层面联动发展。

2.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达到500家,10亿元以上达到100家。基本具备海内外上市条件的企业100家左右。

3.到2015年,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0家,培育科技特派员队伍1000人、创业导师1000人。重点扶持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科技园区50个,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2.4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80%。

4.到2015年,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1.65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5%,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扩大初创期企业规模。采取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完善创业环境等措施,通过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激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支持与国内科研院所、大学、国有企业合作组建企业5个途径,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15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75万家。

1.营造全社会浓厚创业氛围。加强全社会创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和高层次创业与孵化国际论坛等方式,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创业者来津创业发展,实现创业梦想。

2.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加大技改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引入创新要素,对现有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3.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停薪留职、辞职等形式,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

4.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鼓励高校教师携带科研成果创办企业。支持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创办企业。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企业或进行科技中介服务。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5.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平台,支持和帮助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发展事业。加快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6.通过科技合作创办企业。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种合作,选好项目,找准切入点,共同创办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

7.完善孵化体系。依托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促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包括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以及创业导师队伍在内的孵化体系。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天使资金”规模,完善“天使资金”投入和退出机制。

(二)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

台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2015年,3000家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壮大期。

1.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要求和程序,选择符合资助条件的企业,通过实施国家、市、区县联动,以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成长性的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2.发挥园区载体功能。提升国家级、市级科技园区和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等载体的服务功能。针对完成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加快各级园区标准厂房等“加速器”载体设施建设,形成与企业快速成长要求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3.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和企业管理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4.推动产学研合作。遴选高校优秀教师、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培育成为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服务,开展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5.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通过科技项目“打包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利用“金桥之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贷款担保等投融资平台,为进入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融资服务。

(三)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强化政府服务等措施,聚焦各类扶持政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优势,依靠知名品牌占领市场,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500家。

1.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通过加大市级和滨海新区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吸引银行的低息贷款投入,以有偿周转使用等方式,大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掌握领先技术,树立知名品牌,扩大市场规模,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2.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通过新建、引进、重组等多种形式,建设各级企业研发机构1500个。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实验室,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

3.建设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同一产业的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组建20个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4.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通过知识产权抵押、科技担保等措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通过股权改造,吸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资本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贷款贴息、上市补贴等支持方式,鼓励和推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到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其社会融资能力。到2015年,帮助企业解决1500亿元社会融资。

5.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帮助和支持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四)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通过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培育形成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1.65万家以上。

1.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材料、新能源、民用航空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地对聚集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载体服务功能,逐渐形成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用新材料、绿色电池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2.发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航空配套产品和服务、风力发电配套设备、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材料和产品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3.增强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中国科学院天津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国家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增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培育形成生物制药、工业生物、海洋科技、创意产业、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4.提升滨海新区聚集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创新政策体系,聚集更多的国家级研究院所,带动形成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成套装备等一批企业集群。建设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国家高技术成果在滨海新区实现转化,带动形成下一代移动通信、超高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高技术企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组织,会议成员由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区县、功能区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实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市级资金80亿元,滨海新区和各功能区、其他区县120亿元。各区县(不含滨海新区)和功能区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市级和滨海新区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成长期和壮大期企业发展。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吸引商业银行贷款,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加大投入。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任务,逐项落实。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平台,在技术开发、科技政策、投资融资、市场开拓、企业诊断等方面提供便捷的服务,发挥网上企业认定、科技资源整合、统计监测等功能,增强工作透明度,避免政策漏洞,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开展创业培训、企业成长培训和企业上市培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组织赴境外培训考察。成立科技企业家协会,搭建企业成长交流平台。加强中介服务,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提供创新政策、成果转化、创新方法等服务。建设中国创新驿站天津区域站点,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开展国际专利申请及保护、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竞争风险。

(四)建立高效协调工作机制。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抓紧抓好。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指导、督促、检查、服务。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考核范围。

附件:1﹒“十二五”期间财政资金筹集及其支出明细表

2﹒2015年天津市各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测及资金筹集表附件1

“十二五”期间财政资金筹集及其支出明细表

项目 经费总计

一、天使资金

二、政府资助周转资金

三、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四、企业培训、专家评审等服务费

附件2

区县

单位:亿元

备注

滨总计

市级区县经费 经费

新其他区县

市级经费包括市财政资金30亿元,贷款50亿元;滨海新区经费包括滨海新

200 80 120

50 区人民政府30亿元,市开发区、保税

区和滨海高新区共30亿元,塘沽、汉沽、大港共10亿元。滨海新区有关功能区、其他区县的资90 0 90

50

金主要通过无偿资助或股权投入方

式,支持初创期企业,每个项目10万元-60万元,共约支持1.8万家企业。通过资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一般

76 300 每个企业支持100万元-500万元,重

大项目500万元以上。共计支持约3000家企业。

主要用于支持1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家企业实验室、100个孵化器、3 0

0 0 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0个产学研

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和维护费。

包括:支持1000名科技特派员、10001 1 0

0 0

名创业导师、1万名企业人才培训等

服务和培训费,重大项目专家评审费。

2015年天津市各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测及资金筹集表

单位:家,亿元

2015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收销售收预测企500万元

500万元以

入1亿元

销售收入以

入10亿筹集财政资业数量

以下企业

上企业

以上企3亿元业

上企业

元以上

金额度

企业

合计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塘沽 汉沽 大港 市开发区 保税区 滨海高新区 市内六区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其他区县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宁河县 静海县 蓟县

30000 25500 15000

12750

-330 80 60 10 140 40 660 240 400 200 660 180 900 100 60 3 170 25 180 20 200 33 170 16 120 3 1350 650 170 110 230 120 200 110 250 130 240 110 80 20 50 10 90 30 40

400 100 200 50--20 8 5 0 10 2 65 17 60 13 4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00 50 30 8 35 8 30 8 35 8 35 8 10 2 5 2 15 4 5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3

摘要:新兴技术的商业化难题已然成为了当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制约因素,一是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市场发展不成熟,二是产业配套程度不佳,三是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和元器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因此,湖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以第一产业为主,着重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领域,通过第一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二、三产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生产力 生态农业

一、引言

自2009年国家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便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和政治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不少地方政府由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范围和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地求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国家更多优惠政策,往往将其大体等同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夸大了当前高新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陷入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初期就曾出现过的投资驱动、盲目重复建设等误区[1]。这种做法和误区,不仅违背了国家在新时期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及其发展规律,而且严重误导了国家对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状况的准确判断和政策设计,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二、湖南省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

(一)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个产业之所以被称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首先应该是新兴产业,然后再是具备战略性产业的特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体现现代科技创新的方向,其产品科技含量要高、附加值要大、市场需求量要大,同时,它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具备较长的产业链[2]。良好的国内市场前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各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在此大发展条件下,湖南省针对其产业发展也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使得湖南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电子信息、新兴材料等领域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二)核心技术的支撑欠缺

目前,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几乎都有“软肋”,核心技术的支撑都有所欠缺。尽管企业对于新兴产业在市场上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都是值得称道的,产业投资的热情也很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普遍存在着“中国制造”路径依赖,企业对“中国制造”的强烈依赖性和对战略性技术探索和研发所持有的不积极态度,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是極为不利的。

(三)新兴技术难于商业化

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基于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难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湖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一是大规模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二是产业支撑程度不佳;三是新兴技术关键原材料对国内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四)产业政策有待优化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湖南省产业政策主要作用于创新的供给侧,对需求侧的激励政策非常缺少。更为严重的是,湖南省企业也因而丧失了其创新能力,反过来当开始使用时又再次形成了对外来系统的技术依赖,因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有基础但产业层次偏低

湖南省委政府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实施科教兴湘战略,积极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2008—2013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与新材料为重点发展领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载体,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总投资额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较少,与其他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和问题。由于湖南省人口基数较大且分布不均,县、乡以下地区人口较为分散,要将此战略彻底实施还有一定难度。

(二)有优势但产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有效地推动了湖南省经济持续快速有力增长:区域布局日趋完善,使得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增强;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加速了骨干企业的涌现;重点领域集群发展,利用其竞争心理增强了优势企业之间的强势较量;随着科技财力投入的增长,创新能力也逐步增强。然而,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贡献却进入了“滞留期”,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也感到较为乏力,其次由于湖南省高新产业发展战略贯彻较不彻底,致使融资渠道不畅,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仍有待加强。

(三)有技术但产业转化率不够

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生产、科学、研究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尤为薄弱,重大科技成果外流。其次,面对国内外竞争,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科技在湖南省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但近年来,湖南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人才浪费严重,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匮乏。

四、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升建议

发展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与本省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一个方面要结合湖南省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计划,另一个方面也需考虑高新产业占湖南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与相关地区的总量比较[3]。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湖南省以生态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促进领导高层化,为实现科技管理专业化,湖南省需制订一个统一、有效的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其次,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持鼓励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并进一步克服科研机构分散、低水平重复、缺乏相互合作的现象以及改善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向。

(二)增加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为推动湖南省高新产业发展,政府应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对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尽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国内和社会闲散资金来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农业也能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由此解决由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创造条件,培育、吸引人才

发展高新产业,必须实施湖南省企业创新杰出人才计划,引导企业以高薪或股份等多种形式吸引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彻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吸纳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促进高素质人才的流动。

(四)创造条件,培育、吸引人才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开发和利用二次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田被强制作为一个收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使得农业资源能够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促进生态农业现代化也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湖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抉择。

五、结语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能源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湖南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忠泰.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科技技术产业差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127—131

[2]谭中明.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企业经济,2012(02):172—175

[3]汪云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亲市场”编制[J].开放导报,2015(03):89—9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项目编号:13C216)阶段性成果〕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4

1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内涵

迈克尔·波特将新兴产业界定为重新塑形或新建立的产业, 是科技创新、顾客新的需求、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因社会和经济上的变化而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是服务具备有开创新事业的机会[2]。海洋新兴产业的提出亦然。所谓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为依托, 依靠高科技投入, 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对其他区域的经济具有推动作用的产业。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提出较早是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该会议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同年9月, 总理温家宝明确阐述了要将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和传感网技术、空间与海洋探索以及生命科学等五个方面的产业作为重点开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新兴产业便是根据中央规划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的海洋探索中提出来。海洋新兴产业一共有七种, 分别是: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深海技术以及海洋服务业。海洋科学技术是海洋产业的第一生产力, 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因此海洋科技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

2.1 市场机制涵义

市场机制是指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上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机制组成。它是指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 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是市场机制的各种要素以及作用机理。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也是经济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2.2 市场机制在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亚当·斯密曾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 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3]。引文中“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市场机制, 而在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美国硅谷的发展是在市场主导下自发形成的, 其发展突飞猛进, 成为当今高新科技产业的象征, 发展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反观那些依靠政府制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而形成的园区, 很多则是发展日渐僵化。由此说明, 海洋产业的发展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关键。

2.2.1 市场机制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区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性比较强的生产要素由于受到市场利益的导向而流向价格更高的区域, 从而形成资金和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地区, 进而会形成一个规模产业, 引发规模效应。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该地区有雄厚的资金进行海洋新兴产业技术研发, 以高科技为依托, 深化地区之间的分工, 提高分工的水平和劳动效率, 实现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根据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在同等条件下, 行业规模大的区域的行业效率比小规模行业的效率要高, 扩大行业规模能使该区域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 导致某行业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地点发展, 从而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同理, 海洋新兴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在某种程度上可促使交易成本降低, 进一步深化分工地区的分工程度。

2.2.2 有效的市场竞争是海洋新兴产业高水平协调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经济高水平的协调发展, 而不是低水平的公平发展”[4]。市场机制运行的机理就是竞争。竞争是残酷的, 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然而它却是使得海洋新兴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通过竞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因而, 可以说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是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

2.2.3 市场机制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 各种资源通过参与市场交换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 按照市场价格信号反映的供求比例流向最有利的部门和地区, 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各项资源要素的最佳组合, 在市场机制自动配置组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海洋新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2.3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曾说“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5]。由此可见, 所谓市场失灵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出现无法有效配置商品与劳务的情况。然而, 被誉为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的萨缪尔森则指出, 市场失灵还包括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经济增长等市场机制自身解决不了的宏观经济问题。同理,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市场的, 同样置身于市场之中, 那么海洋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 就必定免不了受到市场的干扰, 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2.4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市场失灵的表现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是市场风险以及技术储备不高。

2.4.1 市场风险导致的市场失灵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主权以及内水面积,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 拥有6 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 其中所蕴含的海滨旅游、石油资源、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所说的海洋新兴产业都包括了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海洋装备、深海技术等领域。“据介绍, 当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现代服务业逐渐形成规模, 发展势头强劲。深海工程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现在其发展规模还比较小, 不足海洋生产总值的2%”[6]。这些数据说明了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需求规模是比较小的, 这是一个新兴行业, 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 其发展的产业链配套条件也是不成熟的, 没有固定的商业经营模式, 市场的成长很慢, 预期的经济效益难以预测, 所以虽然拥有先天自然资源优势, 然而因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 一般的投资者不太愿意涉足, 由此难以吸引市场资金。

2.4.2 技术储备不高导致的市场失灵

所谓技术储备不高导致的市场失灵其本质上是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我国区域海洋产业的发展总体势头是向上的, 许多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 然而对于海洋新兴产业而言, 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的特点是:创新活跃但技术不成熟, 一项投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技术发展路线充满不确定性, 主要原因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市场机制的不成熟。海洋新兴产业的技术选择以及产业的发展应该依靠市场机制, 由市场来选择海洋新兴产业的技术方向, 但是由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的体制、机制发展不完善, 没有及时为此类产业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对于海洋产业的真正、准确的信息把握不准确, 因而难以在技术上走在前端。其次是理论基础研究薄弱。由于我国的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晚, 因而对于海洋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 对其产业选择条件、发展的定位、评价的标准等等的研究相对较少, 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也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机制分析

3.1 政府机制涵义

“政府机制是指有目的地通过制度安排形成的政府内部主体之间、政府与外部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7]。即政府为了对全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采取行政法令手段来确立和宣传政府的主要价值观念以及制定并推行发展目标, 从而建立、调整社会结构, 制定以及实施社会运行规则。其主要特点是相对独立性、稳定性以及双向互动性。正如萨缪尔森说所说“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 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 它没有良心, 也不会思考, 没有什么顾忌, 所以, 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8]。政府机制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宏观调节, 政府“守夜人”的角色是不变的。同理, 对于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而言也一样,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市场机制和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推动, 然而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 因此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还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引导、有效监管,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2 政府机制在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2.1 区域规划与系统区域政策的制定

建立完善的政府机制首先可使政府从宏观的层面上制定政策, 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经济区进行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长远策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产业布局等, 有助于海洋新兴产业在区内协调发展, 进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其次, 政府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引导作用, 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必要时做适当的干预。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在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扶持下发展, 包括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技术研发、产业链各环节配套和相关评定标准、制度以及政策的统筹规划, 如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规划、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与其相应条件的创造等, 发展海洋装备还要注意其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标准、检测体系统筹规划等。

3.2.2 协调海洋新兴产业区域内的产业合理分工

目前, 我国发展较好的区域海洋经济有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此外, 还有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发展带、上海浦东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这些区域构成了我国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然而在区域竞争上, 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内便有两个以上的等级以及发展规模都差不多的城市为了各自地区的发展相互竞争激烈, 互不相让, 普遍存在着“能争第一, 就绝不做第二, 而且还会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地争第一”的心态。由于这些经济区内的城市行政级别相当, 互不存在隶属关系, 难以协调, 因而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过程中便会出现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地位千篇一律, 没有结合切身实际的情况;更有甚者是要素流动受限, 互设壁垒, 以致在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方面各自为阵, 重复建设严重。为了解决这些情况, 需要更高一级的政府管理部门出面协调, 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规划, 配套发展, 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 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统筹规划, 形成合力, 发挥整体效益。

3.2.3 提供公共物品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在市场机制能够较好地在物品生产以及供应方面发挥有效配置的前提下, 政府应该谨守“守夜人”的角色, 不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行过多干预;但是当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 尤其是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及供给上无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时, 政府机制应该起到一定的宏观调节作用, 通过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以及配套设施, 优化海洋新兴产业经济区内产业发展环境;反之, 如果没有了政府机制的调节作用, 只依靠市场机制, 则很难完成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路通则财通”,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完善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 政府机制则是实现基础设施的畅通性、提高整个经济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加速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3.3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失灵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失灵, 是指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没有充分运用政府机制, 在提供公共物品时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以及滥用, 导致了公共支出超支, 效率大大地降低,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不灵, 政府作出的决策效率低下, 不能改善经济效率, 个人在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中得不到满足的现象。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适当的人时, 政府失灵就产生了”[9]。

3.4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失灵的表现

3.4.1 海洋新兴产业区内经济联系受行政壁垒阻碍

在国家层面上, 海洋新兴产业区内相互之间不设关税,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由国家统一制定, 要素的流动理应是方便快捷无阻的。然而事实却不然, 受地方政府的影响, 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本区域的经济利益而运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 出现了许多不利于总体经济发展中市场分割的行政行为和政策, 如产业同构、基础设施各自为政、滥用优惠政策等。比如“较成熟的区域合作体长三角就有江、浙、沪3条省界、16条市界, 它们之间的行政壁垒己经成为长三角未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10]。各经济区内的地方政府设置行政收费、商品在本地销售许可等多种贸易壁垒, 阻碍企业跨区域发展。

3.4.2 政府机制中相应的社会公平目标没有实现

政府机制本质就是政府制定政策对行业经济发展实行一定的行政干预, 政府干预的目标包括了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以及注重社会公平。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政府可利用行政手段以及资源再配置、收入再分配等手段来调节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区域贫富差距。然而, 从目前来看,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势头很好, 除了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好之外, 国家的政策支持相对而言也较多;相比之下, 环北部湾的发展相对逊色, 其与相对发达地区仍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这不可谓不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3.4.3 低效的政府政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其涉及的面很广, 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但由于这种信息分散在无数的微观个体行为者之中, 政府很难全面掌握, 加之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分析处理的难度, 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 出现政府失灵。政府制定所谓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政府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也并非完全理性、完全符合公共利益, 如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本部门利益而出台的非公益性政策、地方保护主义等,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往往借社会公共利益之名行政府机构私利之实, 从而导致政府失灵。

4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分析

4.1 组织机制涵义

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所谓组织机制, 主要是指独立于政府以及市场之外的行业协会以及高校等。这些组织可以弥补市场以及政府机制发挥不了的作用, 它们不仅起到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 还可以起到强化海洋新兴产业经济区内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的作用, 是沟通政府以及市场的桥梁。

4.2 企业协调机制

企业协调主要是指依靠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进行协调。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虽然现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之间出现的问题随之增加, 此时便需要行业协会来引导、协调企业的发展。首先, 行业协会具有组织职能, 依据共同制定的章程对各个企业起到组织以及管理的作用;此外, 行业协会还可规范市场行为、调配市场资源以及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从而达到共同维护经济权益的目的。其次, 行业协会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 作为行业的代表, 它能利用自己的强大实力协调好各种关系, 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 提高行业效率。再次, 行业协会还具有服务职能, 能够通过为会员提供各种市场信息、法律咨询, 举行产品信息以及展销, 进行业务培训等服务提高行业的发展水平。最后, 行业协会具有监管职能, 可根据本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本行业发展的法规, 这些法规在各企业中起到了监管作用。

5 结论

大国崛起, 崛起于海洋。正如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大事变迁, 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其海上权力优胜者, 其国力常占优势”[11]。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 为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 海洋科学技术是海洋第一生产力,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繁荣兴旺的重要支持;另一方面,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机制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规律作用为主导, 政府在此机制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则是利用政策法规, 如优惠税收、支持产业发展等政策扶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但不宜过多干预。社会组织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中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市场和政府都有失灵之时, 那么, 此时便需要第三方作为一个中介桥梁去化解市场以及政府所处的尴尬之地, 帮助两者重新建立发展关系。随着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发展机制会越来越完善, 从而更有利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 (2012-03-13) [2012-06-15].http://www.soa.gov.cn/soa/Index.htm

[2]M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M].New York:Te Free Press, 1990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27

[4]周鹏, 潘嗥.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模式管窥[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9) :67

[5]曼昆.经济学原理 (上册)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9:10

[6]付毅飞.海洋产业:谁谋划深远谁引领蓝色经济[N].科技日报, 2010-03-12 (5)

[7]沈荣华.政府机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3:11

[8]萨缪尔森.经济学 (上册) [M].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3:81

[9]P A SAMUELSON, W E NORDHAUS.Eeonomies[M].13th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9:769

[10]金太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 (5) :54-57

新兴产业创业项目 篇5

在生活小区租用一个30平方米以上的门面房,月租金约2500元,购买灶具,炊具等物品需5000元左右,初期投入2万元左右即可开张。社区小厨房跟普通餐馆不一样,它主要针对某一社区的居民,供给一些家常菜品;另外,可由顾客供给原材料,小厨房帮着加工,加工费用按客人供给的材料多少计算,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服务质量。

生活区租30平方米门面房,月租金约2500元,购买灶具,炊具物品需5000元左右,初期投入2万元左右开张。社区厨房普通餐馆样,主要针社区居民,供给家常菜品;外,顾客供给原材料,厨房帮加工,加工费按客供给材料多少计算,重要要保证服务质量。

展望全球九大新兴科技等 篇6

一、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是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例如把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传感性,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尽管该工作尚处初级阶段,但却是生物学调控领域中重要的进展。

二、通用翻译

通用翻译在商业和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BM沃森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科学家高玉清设计的系统,能帮助医生同患者交流,也能发展成适于其他语言的互译系统。高玉清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用于笔记本电脑的中英文翻译软件,最近又开发出了适用于PDA的版本。

三、纳米导线

纳米导线是一种又长又细的导线,通常直径只有人头发丝的万分之一,是制造大多数纳米器件和装置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人员可以调控直径5纳米至几百纳米之间的纳米线,而调控的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目前的难题是制成纳米线和其他系统组件之间的电子连件。全世界至少有100个研究小组正集中力量来解决上述问题。

四、拜埃斯氏技术

斯坦福大学副教授克洛应用拜埃斯氏统计学开发的多个程序,不仅能解决诸如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还可揭示长期存在的计算学难题,以及按照对真实世界不完整了解来做出预测。科学家们认为,拜埃斯氏机器学习将是下一波软件开发工具。

五、T射线

人类目前只采用电磁波谱中的很少一部分。现在,研究人员正研究利用电磁波谱的另外一部分:万亿赫兹辐射或称T射线。T射线有可能改变诸如机场安全和医学成像等领域的现状。目前,日本照相机制造商尼康公司已研发出自己的T射线扫描仪。

六、核糖核酸干扰分子疗法

心脏病、肝炎、癌症和艾滋病等大都是人类基因变异或病毒细菌入侵造成的。如果能发现一种简单的技术,随意关闭某些特殊基因,从理论上讲就可治愈这些疾病。生物化学家汤玛斯·塔斯奇尔可能在人体内找到了这种开关——核糖核酸干扰分子(RNAi)。据预测,RNAi疗法可能要3~4年才能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七、大电网的控制

大电网因其规模大,大量电流运送的失控,可能在几秒钟内发生。瑞士ABB公司电子系统部执行副总裁瑞坦兹,正在研究建立灵巧的电力网控制室,以实现在整个北美大陆能每秒若干次地跟踪电流活动。瑞坦兹小组已制成一种控制系统,并准备进行安装。

八、微射流光纤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和从事商业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必须再加快互联网传输信息的速度。美国伊利诺大学物理学家罗杰斯已制成原型微射流光纤,可大大加快从电子邮件到计算机软件的超快速递送,这种装置正在朗讯公司试验。

九、个人基因组学

每个人的基因组中约有30亿个碱基对,即30亿个DNA“字符”。但医生若想检验每个患者的30亿个碱基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科学家正采用一种捷径:即重点研究个体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在几年时间内,预测患者药物反应的基因筛选可能会变得极为普通。

上半年亚洲并购数额达1180亿美元

据预测,亚洲区今年上半年的收购合并活动规模将达11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而收购合并交易宗数也将提高56%至2676宗。

自今年以来,日本是亚洲收购合并最多的国家,截至6月6日,日本今年的收购合并交易宗数达到1074宗,收购合并活动规模达523亿美元。

以交易宗数计算,中国排在日本之后,收购并购交易宗数达到454宗,活动规模达179亿美元。

马来西亚今年的收合并购交易宗数达283宗,活动规模达31亿美元;香港的收购合并交易宗数达259宗,活动规模达102亿美元;新加坡的收购合并交易宗数则为227宗,排在香港之后,活动规模达57亿美元,活跃的商业领域包括房地产及交通与物流业。

产业证券化在亚洲迅速扩大

房地产证券化过去4年里在亚洲迅速扩大,已挂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数量达37家,其市值在2001年仅有16亿美元,目前已飙升至260亿美元。日本高收益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出现爆炸性增长,是带动本区域此业务快速成长的主力。

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增长,4年之内便可达到甚至超越澳洲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花了34年才取得的成绩。若中国和印度加入,发展速度更会如滚雪球一般。目前,澳洲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市值为510亿美元,占国内证券市场8%。

虽然中国一直以来都不鼓励私人企业投资房地产信托,认为风险很高,但随着政府认识到房地产投资信托可带来的提高透明度、加强企业管理等好处,已经逐渐地改变了立场。

而在印度,政府也已放宽条例,允许外国企业在建筑工程上进行完全的直接投资,同时也在考虑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

商业伦理:从自律到规章

在欧洲债券交易风波和日本违规事件之后,花旗集团正在对员工进行责任感教育,并专门设立热线电话,供员工举报可疑问题。

对这些举措,可能有人表示怀疑:曾是大丑闻主角的安然公司就有伦理规范,但董事会却完全凌驾于规范之上。

过去,伦理规范只是一种自律工具,现在却几乎成了一种必需,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定,就要求企业制定商业行为和伦理规范并公开展示,而且规范的涉及面很广。在英国,富时指数100强企业中,超过90家企业具有伦理规范。

但是,企业往往存在“规范疲劳”现象。它们一般会制定行为规范,发送给员工,然后就将它抛到脑后。在英国具有伦理规范的顶尖企业中,有一半没有对所有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7

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光电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落,这些产业为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该地区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科技人才和产业发展经验。目前广东省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根据广东省省情科学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这些新兴产业培育为未来五年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对于广东省经济建设全局意义重大。

1 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回顾

1.1 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历史沿革

上个世纪80年代,为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以及提高产业附加值,台湾地区开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迄今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

(1)产业萌芽期。

从1973年到1983年,台湾当局发现以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为代表的高耗能产业不适合在台湾地区长期发展,必须以更少的资源消耗为目标,转入发展低能耗型高科技产业。当时台湾当局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台科技会议”,确定以“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大、耗用能源少”为目标寻找技术突破口,最终选定了以能源、材料、信息、自动化、生物、光电、食品和疾病防治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准备积极推进高科技产业。1980年后,台湾当局根据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潜力大、污染程度低、技术密集度高等指标,决定同时发展机械工业和电子信息业,至此共敲定十项高科技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事件是台湾地区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开设“新竹科学园”以支撑本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产业发展期。

从1984年到1995年,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这一时期,“代工模式”让台湾地区的电信制造业直接跳过设计和研发阶段,一大批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被引入。这一模式使得电脑制造业和电子元器件产业迅速成为台湾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初具规模的计算机零件和整机组装业迅速提高了新产业的技术水平。

1991年台湾当局出台一项与提高民生和产业水平紧密相关的“六年计划”,这项计划提出要“提高国民所得、厚植产业潜力、均衡区域发展、提升生活品质”,预计投资8.23万亿元新台币激活民间投资,增加台湾地区的需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由此进入一轮高速增长时期。

(3)产业转型期。

1996年至今,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进入转型调整期,前期典型的代工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与其相关的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半导体产业和彩色显示产业演变为台湾地区最核心的两大高科技产业。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开始进入有选择性的转型发展阶段。

在此同时,台湾当局对新产业规划并没有停止。2000年台湾当局开始推行“两兆双星核心优势产业计划”,决定在继续推进半导体和彩色影像显示两项产业的同时,重点促成“数位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包括计算机动漫产业、游戏软件产业和网络服务等内容)和“生物科技产业”成为未来的明星产业;2003年台湾当局又出台了“纳米科技计划”。至此,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转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朝着优势明显和技术前瞻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1.2 台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自从80年代发展高科技产业以来,台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逐年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明显,高科技产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1986年台湾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整个地区工业比重的24%,1996年已经提升到37.7%,而且依靠高科技产业,台湾地区在1999年大地震之年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5.67%,排名全球第六[2]。

以台湾地区龙头产业的IC业为例,1990年该产业产值为20亿元新台币,1995年达到720亿元新台币,2000年则猛增到5 273亿元新台币,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5%;IC业中的设计业居全球第二,制造业居全球第四,代工制造和封装居全球第一。在2000年台湾当局推行“两兆双星”计划后,2004年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总产值为1.14万亿元新台币,而根据“台湾工研院”IEKITIS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台湾地区的IC产业产值达新台币1.768万亿元,较2009年大幅增长41.5%。

2 台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先进经验

我国台湾地区在近30年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先进经验均值得国内其他各省市地区借鉴。

2.1 制定周密的科技规划和产业规划支撑高科技产业发展

从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制定了多项“科技发展计划”和“高科技产业政策”推动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3],其部分相关“产业规划”如表1所示。

从以上的“规划”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呈“关键技术+科技园区+产业化方案”的发展路径,在这些产业布局规划指导下,台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有了更明朗的发展方向。

2.2 以低碳、低能耗为目标发展高科技产业

1973年,第一次全球性能源危机爆发;隔年,世界经济开始陷入衰退,当时台湾地区也受到波及,台湾当局决定开始以低碳和低能耗为目标布局高科技产业。而在1980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出现时,台湾当局的“经设会”提出经济建设要以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能源密度低、污染低为原则,符合这些原则的产业将可以享受低息融资、研发投资抵扣税等优惠政策的奖励。此后,半导体工业、信息产业等低碳产业成为台湾地区的主流产业[4],低碳发展成为台湾地区产业界的共识。

2.3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作用

在1980年设立“新竹工业园区”后,台湾当局相继又建成了“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南港软件园区”、“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和“高雄软件科技园区”等多个高新技术科技园区。依靠这些科技园区,台湾当局先是吸收了大量的地区外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管理人才,又依托这些工业园区出台刺激本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税收、创新创业等政策,还通过当局的园区管理部门与企业的联结关系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产业集群的集聚作用显著放大了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的效益。

以“新竹工业园”为例,其GDP占整个台湾地区的10%,整个台湾地区的IC设计基本来自该园区。依靠“新竹工业园”,我国台湾地区成为全世界第四大半导体工业制造者,仅次于美国、日本和韩国。

2.4 利用研究机构支持高科技产业成果转化

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腾飞与其科技咨询决策机构、研发机构和情报服务等研究机构所提供的科技决策关系重大。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例,它的任务是接受台湾当局相关管理部门委托开展研究开发,辅导相关企业进行研发,针对关键的技术和产品给出客观评估报告等,通过开发新的核心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将优秀技术推广到民间,实现高端技术的快速孵化。

2.5 注重储备大量创新型高端人才

为发展台湾地区高端产业,台湾当局从80年代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储备了数十万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在重返台湾地区后为本地区输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在高新园区工作的人员将硅谷等地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精神移植到本地区,直接充当起台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力军。

当时台湾地区的“青辅会”制定了“辅导青年创业办法”,为海外归来的创业人员提供许多政策优惠,对回台湾地区的学生增加工资和津贴,在台湾当局公立大学任职的海归人员除了享有一般员工的薪酬外还有其他研究补助及津贴。“工业技术研究院”每年还从大学吸收新人,在集中培训后将人力资源和产业技术一同转入民间。

3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与挑战

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看,广东省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台湾地区当时有众多相似之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是广东省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广东省委在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广东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认清当前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意义重大。

3.1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优势

首先,广东省在科技投入增长的带动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产出成效明显,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据统计,2010年广东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34万人年,是“十一五”期初的2.8倍;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800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3.2倍。

其次,全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成果突出。2010年广东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9家,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49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84家。广东在国内首创“三部两院一省”的产学研模式,“累计已有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教授在广东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值8 000多亿元,新增利税1 200多亿元,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7.4万人。

同时,在高技术产出方面,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2.09万亿元,出口交货值1.38万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2.0倍和2.3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5.2%和17.8%,总量规模保持全国第一[5]。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科技和财政等管理部门就如何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具体支持措施,除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由省财政集中投入220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外,还将通过完善财政支持方案、大力发展创投基金以及优先保障土地供给等方式,多部门、多形式地形成合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活力。

与台湾地区刚开始发展高科技产业时相比,广东省的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研究实力要相对有利得多,再加上目前国内促内需所形成的巨大市场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使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优势较为明显。

3.2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挑战

在看到以上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广东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以及可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挑战的因素。

首先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在各个领域所掌握的自主创新技术总量还相对较少,核心关键技术自给率不高,缺乏一些能够使产业在关键点出现突破的技术和设备研发能力,将有可能导致产业下游应用面临较大的升级压力,产业附加值难以提升。

同时,虽然广东省在IT领域拥有例如华为、中兴等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但是在其他产业领域仍缺乏能起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很多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示范效应和集群效应。

另外,广东省创新资源环境仍然有待提高。创新人才的缺乏、标准的缺失,以及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与各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将有可能成为制约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以及技术成果快速孵化的较大障碍。

在这些方面,广东更要吸取台湾地区当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验,尽可能缩小与国内其他省份甚至是发达国家的距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4 发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建议

广东省选择率先突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三大产业,同时将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作为潜力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力争五年内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2.5万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对各个领域的新兴产业进行科学布局。以下给出若干建议:

(1)注重各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的布局。

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与该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情况关系最为密切,只有攻克关键技术分支才能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在产业发展之初应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创新研发以及科技奖励等方式确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早日出现实质性突破,把好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脉络。

(2)注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布局。

发展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完全抛弃,相反,对于一些地方的优势产业更应该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对其进行转型升级,按照新产业的新要求、新特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得传统产业附加值提升,并且成为新兴产业的能量补充,为发展新兴产业起到支撑作用。

(3)注重市场化机制的布局。

新兴产业必然伴随新的市场机制的出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灵活的市场机制将会为其迅速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例如加大对创业和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上更多资金以市场化的形式投入到科研中,形成政府引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兴产业的前端研发起到合力促进的作用。

(4)注重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布局。

产业链上某项技术或产品的优劣程度会对链上其他节点的技术或产品产生影响,某项技术瓶颈势必成为制约该产业链水平提升的短板,上中下游各环节的产品质量也同理,因此要通过建立产业链上各参与者良性竞争的机制,以同步研发的形式提升整个产业链水平,再对产业集群合理布局,发挥其集聚效益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腾飞。

(5)注重创新型高端人才的布局。

人才是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端人才更是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核心因素,能否在发展新兴产业初期储备大量高端人才是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广东省要继续推行“重金引才”和“以才引才”的政策,为高效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树立标杆。

5 结语

本文从我国台湾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模式入手,对台湾地区近30年来的科技政策、产业集群以及研发力量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结合当前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若干条对广东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以期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台湾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011

[2]朱毅.台湾地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及其启示[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5(3):12-15

[3]蔡荣海.台湾科技管理体系与措施[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4):29-33

[4]孙震.台湾产业转型经验对大陆的启示[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9(4):56-59

[5]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数据公报[EB/OL].(2011-08-25)http://www.gdstats.gov.cn/

[6]刘蒙.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82

[7]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粤府[2011]87)[EB/OL].(2011-07-20)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107/t20110727_194436.html

[8]林思达,王立军,严新根.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导向”的产业升级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5):74-79

[9]张秀贵,朱斌,林晓强.我国台湾省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问题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1-103

[10]钟荣丙.在绿色经济浪潮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0):31

[11]施蕴函,朱斌,方金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深度对接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5):67-71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8

文献综述

在国外,关于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范畴,与新兴产业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大多围绕其相关内容展开。在银行金融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方面,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银行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Stulz、Alessandra、Stoneman、Luigi、Fabio和Alessandro等,通过对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研发等技术创新活动;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利于创新,如Weinstein和Yafeh、Morck和Nakamura等,他们认为银行遵循稳健经营原则,将导致那些创新程度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在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方面,Kortum、Lerner、Hall、Kaplan和Stomberg、 Casamatta、Keuschning等均认为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少数学者认为风险投资和创新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使技术创新受到一定负面影响。在资本市场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新兴产业的发展, 归根结底依赖于技术创新,而从国外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来看,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与产业发展所处的科技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有关系。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金融、市场金融等理论研究的诞生,以及科技与金融结合实务的发展,诞生了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范畴。

在国内外学者对科技与金融相关研究以及科技与金融结合实务发展的基础上,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近几年才逐渐引起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重视。目前,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赵昌文和房汉延等对科技金融的理解。随后,国内学者游达明和朱桂菊、 李兴伟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对科技金融创新模式、路径等进行了研究,丰富了科技金融相关理论成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方面,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研究,对于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相对当前处于快速发展势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理论研究仍比较匮乏和滞后。

综上所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科技金融也正是当前科技、金融、产业等融合发展的产物。国内外学者在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结论,都对研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尽管目前科技金融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但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空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科技金融内涵分析

科技金融的产生及类型。在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与科技、产业发生交互作用,并不断融合。在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高度融合的基本范式下,科技金融诞生,从内涵和外延上来说,科技金融的范畴更加复杂和系统,更具创新性,包括了与技术创新发生交互作用(即能够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资本形态、要素及其组合。以逐利性质为依据,科技金融可以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以技术创新的公共价值和资本的保值为目的,如科技财政投入、科技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首购、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政府创新基金等各种政策性、制度性金融安排。市场科技金融主要以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以及资本增值为目的,主要包括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债券、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等)。当然,在实际中二者经常组合或联合,进而形成科技金融的第3种形态,即混合型科技金融,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并通过不同模式运作。

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是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交互作用和融合的过程,更加系统复杂,且更具创新性。正如Carlota Prez关于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一样,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在新技术领域产生高度融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从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也可以称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存在一种耦合互动关系。这种融合互动关系基于技术创新和科技金融,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二者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3点:

价值创造和实现方面。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建立在科技金融资本之上,离不开公共科技金融的支持以及市场科技金融的滋养;而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生产效率和科技产业是科技金融,尤其是市场型科技金融资本获取高回报的引擎,科技金融成长与市场空间拓展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

风险分担和分散方面。技术创新借助不同类型的科技金融实现风险分散,尤其是在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培育阶段,在资本逐利过程中,科技金融同样可以通过不同参与主体、资本类型在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交叉组合,实现风险分担与分散。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推动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重驱动的两翼。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设计

依据科技金融的内涵,在各种资本形态(财政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组合与交互作用,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支持路径。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质导致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主体还是公共科技金融,尤其是在产业研发期和成果转化期。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安排的政策引导作用、制度创新的利益驱动作用, 使各种社会资本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通过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及其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使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发期、成果转化期、市场导入期、产业化期)、不同科技成果形式(知识产权、创新团队、自主创新产品)和不同的科技金融产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债券、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实现交叉和互动,形成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立体化和开放式的科技金融支持网络和路径(如图2所示)。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交叉型、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关键要做好资金供给、政策安排、制度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5个方面的工作:

资金供给。相对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好,银行、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等资金较多,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引导。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关键,不仅包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各种科技金融政策措施, 还包括与科技金融服务配套的产业规划、中介服务、交易市场等政策措施。

制度创新。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保障。由于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市场培育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因此,要想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风险与利益的权衡成为影响市场科技金融资本主体决策的首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包括投资模式、退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分散机制等。如政府、银行、保险公司、 担保公司、创投公司、基金公司等,必须创新现有金融制度,才可能通过多样化的组合模式和投资方式,完成科技金融转型,驱动其投资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前移和多样化。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由政府引导,联合有关中介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孵化器、行业协会、 各种金融主体等成立网络,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和纽带,提供科技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综合性服务,包括资金供求信息、信用评级、无形资产评估、风险评估、技术咨询及交易、资本市场上市服务、担保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与科技金融主体之间的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交互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规律性使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必须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是在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融合与交互作用下,商业模式有了创新空间。广东省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等联合推广的“EMC+供应链+ 金融”的商业模式,就是在探索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过程中的产物。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必须充分调动相关的科技金融主体,结合科技金融的内涵与外延,围绕产业特征和发展阶段,通过资本要素的互动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金融生态。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内各省市做法以及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以及科技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金融资源和有关政策,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如图3所示),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科技金融体系、混合科技金融体系和市场科技金融体系。

公共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又可分为政策性科技金融、财政性科技金融,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以及市场导入阶段。政策性科技金融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即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政府采购、首购政策,完善和细化采购目录、制度、准入条件等;全面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增值税减免等。 财政性科技金融,主要包括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科技投入(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创新工程等)、 产业专项资金(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国家及地方政府创新资金)以及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府应当加强创投引导基金的建设,通过示范效应、引导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介入。

混合科技金融体系。主要指属于公共科技金融的资本形态与属于市场科技金融的资本形态通过参股、投资、贷款等方式, 形成的一种以市场运作为前提、以政府引导为保障、以科技金融演进为根本的科技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政策性引导牵引和市场利益的驱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除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期和市场导入期的支持外,不断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实现科技金融路径的演进与循环。具体形式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一般创投基金以及科技银行等。

市场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各种科技金融资本形态和要素,可以分为直接科技金融体系和间接科技金融体系。直接科技金融体系主要指多层次资本市场, 包括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及其他场外交易市场。除了主板、中小板上市及再融资项目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外, 还要加快新三板扩容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转板体制改革与机制设计。间接性科技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金融资本主体,通过自身组织结构、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组建科技银行、科技支行或科技担保公司, 专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及有关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或担保, 如上海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合资组建的浦发硅谷银行;2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产业链融资服务;3专门设计针对科技创新的融资和保险产品,如上海、 杭州等地的“科灵通”、“投贷宝”,研发团队人身险、研发技术损失险等;4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9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为目的, 其代表产业为新能源、纳米技术、电动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等。这是转变各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 尽管我国在过去30多年进行了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 这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无法持续, 必须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政府启动了跨越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 大力支持新兴产业, 加大对战略性技术的投入。如深圳市计划将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5年达到6500亿元的规模。武汉市计划6年将15种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提高到6000亿元。各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 对其发展高度重视。

虽然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薄弱, 尽管理论界对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是,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弱, 许多产业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从外国引进;基础配套政策有一定的缺陷,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的机制并不健全,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各级政府大力投入资金进行新兴产业的发展, 但是和世界各国相比, 我国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上依旧存在差距, 我国缺乏健全的融资体系, 专业化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基金缺乏, 几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有限,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

二、发展科技金融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要积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展基于科技金融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既有科技的特征, 也具有金融的属性, 其重点在于科技和金融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提升的空间;金融市场的繁荣, 资金对科技发展的支持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基础。科技和金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源泉, 资金支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 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 探究科技金融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对于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基于科技金融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1.政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体系

在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科技、政策和资金投入, 因此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统筹协调作用, 整合当前的科技和金融资源, 在财政税收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帮助科技引导资金, 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 初步形成具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帮助社会资金向科技金融方向转移。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科技银行, 促进科技银行考核体系的创新, 实现科技银行和科技企业间的共赢。政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对促进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科技金融具有专业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科技和金融的专业优势对相关项目进行甄别, 在长期的科技金融支持下, 高投资回报率的创新项目可以帮助成功率的提高, 资金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资源浪费的情况得到缓解。产业化利润的形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科技金融的趋利性帮助科技创新快速向产业转化, 大大提高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并且还可以激活当下的科技创新存量和创新活力, 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3.增加资金供给, 规范新兴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金融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 如果其不能够有效利用并形成有效供给, 就会变成热钱, 涌入到某个国家, 对其经济的发展造成隐患。我国要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引导, 规范金融市场。在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下, 必须对高回报的金融资产进行有效控制, 避免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 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专业性强、素质较高的金融管理团队, 规范金融市场的行为, 打击各种金融投机行为, 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从而能够增加真正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总结

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就必须要合理把握科技创新和资本积聚之间的关系, 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配置。大力强调科技创新或单独重视金融支持都无法最大限度的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两者相互促进, 通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并通过科技创新的发展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样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相互协调和配合, 才能帮助我国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并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娜.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8) :94-97.

[2]陈秋莹.科技与金融融合问题研究——基于合肥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产业经济学[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10

关键词:江苏,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典型相关分析

1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1.1文献综述

在推进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人才发挥着什么作用、科技人才与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何种内在关系这一问题,既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加强区域经济管理、提高决策质量的重大实践问题。

科技人才在推动一国或某一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些学者对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做了或理论或实证的研究。王伟光(2000)阐述和分析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史丹、李晓斌(2004)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科研经费投入、企业制度及企业规模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2]。祝福云、陈晓墩、刘敏(2006)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投入因素(包括R&D经费和科技人力资源等)影响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3]。周勇、王国顺、周湘(2006)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区域科技人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4]。李智博(2005)在运用AHP方法测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贡献率[5]。炎方(2000)认为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6]。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 科技人才。

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其包含了文化知识或职业技能两方面的资格条件。

(2) 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发展速度、高附加值等典型特征的产业。因研究需要,本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新兴产业的代表。

(3) 典型相关分析。

是研究2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目的是识别并量化2组变量之间的联系,将2组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转化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另一组变量线性组合的相关关系分析。

2江苏科技人才分布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分析

2.1科技人才分布的区域特征

江苏科技人才分布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从科技人才数量上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存在明显差距。70%以上的科技人才集中于苏南地区,而苏北地区人才缺乏。江苏科技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呈南、中、北梯度分布状,而且在质量上也由南到北逐步递减的梯度分布,苏北地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比例仅为24.2%,不

及苏南的1/2。

2.2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江苏13个省辖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类结果显示:各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地域密切相关。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科技进步状况基本一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进的第4类(苏州)和较先进的第1类(南京、无锡)在科技进步得分上排名前3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的第3类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科技进步综合得分较低。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多维聚集倾向。这主要表现在空间聚集、产业聚集和向大中型企业集聚等方面。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区域位置和人文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位优势突出,科研能力强,研究基础好;同时,这些地区还具有较好的研究氛围和文化条件,容易吸引优秀人才。第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整体经济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苏州、无锡、南京三市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前3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处于前列。

3江苏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发展典型相关分析的实证研究

3.1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的科技人才区域分布指标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反映高等教育投入和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反映技能人才的存量)、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反映技能人才的实际利用量)、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反映高层次人才状况);所选取的新兴产业发展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每10万人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等。

依据所选定的指标,本文主要采用199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7年截面数据进行典型相关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在搜集时间序列原始数据时,采用通常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时滞为1年,即采用当年的高科产业产出的变量对应前一年科技人才变量。

通过纵向的相关分析,揭示江苏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间典型相关关系;通过横向截面数据分析,可揭示江苏各地区科技人才的存量与利用对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纵向分析侧重于相关关系发展的连续性,横向分析侧重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3.2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SAS软件的CANCORR(典型相关分析)过程完成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指标的2组变量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计算2组变量的非标准化与标准化的典型系数,然后对其进行典型冗余分析,研究原始变量由典型变量预测的效果[7,8,9,10];最后依据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对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出科技人才的每一项指标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兴产业、影响新兴产业的哪一项指标。

假设X(1)=(Xundefined,Xundefined,…,Xundefined),X(2)=(Xundefined,Xundefined,…,Xundefined),是2个相互关联的随机向量,分别在2组变量中选取若干代表性综合变量Ui、Vi,使得每个综合变量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即:

Ui=aundefinedxundefined+aundefinedxundefined+…a(i)pxundefined=a(i)′x(1)

Vi=bundefinedxundefined+bundefinedxundefined+…b(i)qxundefined=b(i)′x(2)

为了确保典型变量的唯一性,只考虑方差为1的X(1)、X(2)的线性函数a(i)′x(1)与b(i)′x(2),求使得它们相关系数达到最大的这一组。若存在常向量a(1)、b(1),在D(a(i)′x(1))=D(b(i)′x(2))=1的条件下,使得ρ(a(1)′x(1),b(1)′x(2))达到最大,则称a(1)′x(1)、b(1)′x(2)是X(1)、X(2)的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求出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后,可以类似地求出各对之间互不相关的第2对、第3对等典型相关变量。这些典型相关变量就反映了X(1)、X(2)之间的线性相关情况。

3.3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3.3.1 基础指标测算

所采用指标及原始数据:X1、X2、X3、X4分别表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Y1、Y2、Y3分别表示专利申请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原始数据略)。

3.3.2 相关系数计算及检验

采用SAS软件的CANCORR过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运行结果表明,科技人才指标与新兴产业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见表1)。

进一步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第1个典型相关是显著的;第1对典型变量(U、V)的特征根为925.016 2,占了99.91%的信息。因此,取第1对典型变量为分析依据即可。对2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Pillai's 检验值略超过0.05之外(受样本数量限制),其余检验值均远小于0.05,接受不相关的零假设,即可以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

3.3.3 标准化典型系数计算与典型变量求解

表2给出的是第1组变量及第2组变量分别相应于上面3个特征根的3个典型变量的标准化典型系数,由此可求得:

科技人才第1典型变量为:

人才1=-0.0567X1+0.0936X2+0.1616X3+0.8074X4

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为:

产业1=-0.1844Y1+0.7691Y2+0.3822Y3

可见,反映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因素为X4(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Y2(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

3.3.4 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表3是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矩阵,运算结果表明,科技人才的第1典型变量人才1与X1、X2、X3、X4均呈高度相关;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产业1与Y1、Y2、Y3相关性也较强。由于第1对典型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导致科技人才的4个变量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呈高度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的3个变量则与科技人才第1典型变量也呈高度相关。

典型相关系数与典型系数可以有不同的符号。如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X1的相关系数为正数(0.9653),而X1的典型系数为负值;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Y1的相关系数为正数(0.9482),而Y1的典型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符号相反的情况,称X1与Y1互为抑制变量。

3.3.5 典型冗余分析

根据典型冗余分析结果,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典型变量产业1解释的比例为95.22%,而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典型变量人才1解释的比例为95.95%,第2、3典型变量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3.3.6 多重相关分析

由多重相关分析可知(见表4),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X1、X2、X3、X4均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对X4的预测能力超过98%;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Y1、Y2、Y3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对Y2的预测能力超过99%。第1典型变量的特征值远大于第2典型变量的特征值(925.0162>0.8257),反映了第1典型变量与第2典型变量的重要程度的不同,人才1的总贡献要大于人才2,对高新技术产业做出主要贡献的是高等学校毕业生。

3.4截面数据分析

3.4.1 基础指标及原始数据

选取200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人才指标分别是X1:科技活动人员(万人);X2:R&D人员(万人);X3: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X4: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员(万人);X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高新技术产业指标分别是Y1: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亿元);Y2: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Y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销售收入比重(%);Y4:每10万人专利授权数(件/10万人);Y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原始数据略)。

3.4.2 相关系数计算及检验

运用SAS典型相关分析系统,得出运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除X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与Y1-Y5的相互关系相对较弱外,反映科技人才的其余4个指标X1-X4与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5个指标Y1-Y5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后面3对典型变量都是不显著的,只有第1、第2典型相关是显著的。同时前2对典型变量(U、V)的累积特征根已经占了总量97.83%的信息。因此取第1、第2对典型变量为分析依据即可。同样,对2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Wilks检验、Pillais检验、Hotelling检验、Roys检验,结果表明,其概率值均小于0.05,故接受不相关的零假设,适合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

3.4.3 标准化典型系数计算与典型变量求解

进一步运算可以得出第1组变量相应于上面2个特征根的2个典型变量人才1、人才2及第2组变量相应于上面2个特征根的2个典型变量产业1、产业2的标准化典型系数,据此可得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第1、第2典型标准化变量的表达式:

人才1=3.8197X1-1.9500X2-1.4135X3+0.2794X4+0.1715X5

产业1=4.1778Y1+0.5055Y2-1.3600Y3+0.1221Y4-2.4623Y5

人才2=2.7737X1-1.9223X2-3.3304X3+1.0129X4+1.5797X5

产业2=1.2558Y1+1.2689Y2-3.1337Y3-0.0148Y4+0.4944Y5

这表明,在影响人才1的第1组变量中,X1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3.8197;在影响产业1第2组变量中,Y1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4.1778;其次是Y5,载荷达到了2.4623。产业1主要代表了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和产值情况,这说明在体现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和产值方面,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具有显著影响。

在影响人才2的第1组变量中,X3的影响最为显著,载荷达到了3.3304;在影响产业2第2组变量中,Y3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了3.1337,这说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对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映科技人才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X1、X2、X3、X4、X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2、0.8745、0.7645、0.6929、0.6300,均为正数;结合人才1表达式可知,X2、X3是抑制变量。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Y1、Y2、Y3、Y4、Y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1、0.8451、0.8037、0.8494、0.8012,也均为正数;结合产业1表达式可知,Y3、Y5是抑制变量。

3.4.4 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与上文(3.3.4)相似,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的第1典型变量人才1与X1、X2均呈高度相关,与X3、X4、X5也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产业1与Y1、Y2、Y3、Y4、Y5相关系数也较高。

3.4.5 典型冗余分析

由典型冗余分析可知,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2典型变量产业1解释的累积比例为65.11%,而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2典型变量人才1解释的累积比例为83.74%,第3、4、5典型变量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4个典型变量的累积比例分别为79.94%、90.40%。

3.4.6 多重相关分析

通过2组变量的多重平方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X1、X2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X3的预测能力次之,对X4、X5的预测能力较差,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Y1-Y5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进一步分析:科技人才情况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强相关,这一点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结论是一致的;在对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活动人员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R&D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见表6)。

3.5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的交叉对比分析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得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就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因素的前提下,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与高新技术产值的偏相关系数为0.668,概率p值为0.02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显著相关,表明就整体而言,对江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对大学生的培养。

通过截面数据典型相关分析得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对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的前提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和研发人员数与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908、0.878,概率p值为0.002、0.000、0.000,在显著性水平0.05水平下显著相关,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偏相关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4结 语

江苏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1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46)。需注意的是,本文对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指标选取存在一些局限,科技人才投入变量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指标采取1年的时滞期没有严格的理论根据;但总的来说,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偏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对比分析的结论,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光.技术创新障碍:一种产业组织学的方法[J].学习与探索,2000(3):32-37.

[2]史丹,李晓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32-39.

[3]祝福云,陈晓墩,刘敏.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投入、机制与环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1):121-125.

[4]周勇,王国顺,周湘.科技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3):50-55.

[5]李智博,沈宝宇,叶威.中国高技术产业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5(10):69-72.

[6]炎方.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资源开发[J].华东科技,2000(6):38-39.

[7]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8]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明年布局“新兴产业” 篇11

政策力推新兴产业

今年新兴产业类股无疑大放异彩。今年来表现较好的基金,多少都得益于对新兴行业投资机会的挖掘。以今年表现突出的华商动态阿尔法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在电子、信息技术业的配置保持在20%左右,得益于新兴产业相关板块的优异表现,截至12月6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2.47%,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前列,成为2010年度混基“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新兴行业被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支持,亦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将逐步出台,对于这个领域的政策扶持将是空前的。消息人士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在明年“两会”前公布,这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子规划”。 华商动态阿尔法基金经理梁永强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将面临发展主引擎的切换,从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转移,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周期性股票的估值上限将长期存在,相应的机会也可能会弱于新兴产业和医药消费类板块。基于此,基金未来的投资方向仍然将围绕新兴产业和医药消费,寻找成长空间更加确定的中小市值公司进行投资。” 银河基金股票投资总监钱睿南在谈到新兴产业时表示。“不否认新兴产业板块目前有炒作概念,但是随着‘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展开,创新产业作为中坚力量的价值将会逐步得到展现。” 钱睿南认为,在政策和产业层面,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政府规划明确规定,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3%分别提高至8%和15%。从中观产业层面来讲,产业的发展和兴起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产业政策的刺激和有效需求的拉动”。 他进一步指出:“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目前中小板特别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偏高的估值和部分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是目前其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从估值理论来看,高增长的公司必然能够享受高估值。随着优质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募投项目逐渐达产,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逐步兑现后,市场对新兴产业不全面的认识会得到一定的修正。”

主题基金盛行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只以此为主题的新基金也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比如中海环保新能源,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以及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精选个股成为它们共同的投资策略。

中海环保新能源主要聚焦于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除重点关注环保行业、新能源行业外,还将挖掘非环保行业中具有潜力的环保优势行业、环保改善行业、环保潜力行业等。

新兴高科技产业 篇12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创办的、以发展科技产业为目标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它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七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这使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本文从民营科技企业的角度,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2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分析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在经济发展领域,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战略选择,并确定了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参与并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这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1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占领未来经济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技术、资本、行业上的资源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大,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抢占未来竞争优势,纷纷进行新兴产业的决策储备、科技储备和人才储备,以期掌握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占领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面对这两股强大的竞争压力,民营科技企业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2.2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

一是政府已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第26条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采取了放宽准入门槛,同享公共资源,参与政策制定,支持民企创新,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型业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民企融资等十大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贯彻相关政策的执行,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人才和制度政策,如广东省为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设立了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资金。2011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入220亿元,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给予支持,其中投入30亿元支持核心技术攻关。这是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战略行动。

二是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的灵活发展机制。民营科技企业具有清晰的产权,拥有独立支配全部财产的权利和高度灵活的经营决策权、用人选择权、内部分配权,能随时根据市场的竞争环节,灵活应变,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企业由于受到外部强大的市场压力和自身利益的激励,能产生很强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从而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通过应用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2.3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劣势

一是企业自身起点较低。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技术型人才自愿组成的,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在人事及经营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操作程序,很多决策只是凭自身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加上企业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多,低水平的重复投资比较普遍,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缺乏长远规划和长期目标,这直接导致企业营运程序的非正常波动。

二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自主创新的动力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0.4%,而国际企业界的实践经验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时,企业的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时,企业仅能够基本维持;研发经费如果不到销售收入的1%,企业则难以生存。当前,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不足,很大程度上使企业的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受阻,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导致民营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三是融资渠道不通畅。民营科技企业的单体实力往往较弱,承受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从银行方面看,由于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银行机构主要服务于国有经济体,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缺乏获得银行借款所需的绿色通道,整个金融体系缺乏面向民营科技企业的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银行机构不管是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不能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需求。

四是国际型高端人才短缺。因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理念、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自身的条件限制,无法吸引和留住国际型高端人才。由于缺乏高端人才,导致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未能与国际接轨。

2.4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具有明显的战略性、前瞻性、风险性,需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宏观引导,加强扶持和培育,以关键技术的攻关为主要着力点,迅速推动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环节国产化和产业化,掌握发展主动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有序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相继地出台“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一系列文件。这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宽广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产业关联性,通过发展一种产业或研发一系列新技术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使更多领域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为技术创新和市场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契机。首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聚集一批创新性人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2010年中关村海归人才累计超过1.5万人,创办民营科技企业逾5000家。北京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达1.5万亿元,所创造的企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的五分之一。

其次,国家提出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七大重点领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这几大领域的研发启动得比较早,技术相对成熟,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这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它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一起为民营科技企业进军新兴产业构建了发展平台。如江苏省是当今世界发展光伏产业生产设备的重要基地,有光伏生产骨干企业300多家,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实际产量已占全国的60%以上,占全球的15%左右。

从中国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刚起步发展,在技术创新、发展条件、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很多技术路线、工艺都在探索当中,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蕴涵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忍耐长时间的亏损,这一点是现阶段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未能兼顾到的,也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3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推动和市场配置机制两种模式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是科技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者,科研经费的重要提供者及科研活力的主要引导者,能够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经过充分论证无误,且条件成熟(例如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具备可持续研发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可以集中全社会力量,组织多个部门、多个企业协作,实施大规模财政资金支持,迅速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进而使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产业链条的形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从研发到成果的转换,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变。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自主调节、自由选择、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决定的发展方向健康成长。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一是充分解读政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了解规划和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保障机制及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应用好有利的相关政策措施,争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充分调查、分析市场及社会需求,准确定位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选择发展空间广、市场潜力大并对社会环境友好的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效益、低资源占用、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作为攻克发展对象,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构建技术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进行风险评估,集中力量,培育核心技术,参与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三是建立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可行的投入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相应的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民营科技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公共平台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整合资源,利用民间雄厚的资本,形成向科研、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投入的重要力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性、成长性和规模化提供保障。

4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产业链的建设、配套设施的完善、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市场环境的培育等都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市场等多方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因而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通过上述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分析,现提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4.1 转变观念,有效发展

民营科技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迎接新一轮市场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观念,向改革创新需要发展的动力、优势、资源和空间,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经济的手段,破除约束自身发展的障碍。目前,要大胆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加快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等,通过一系列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创造优势、扩大发展空间,提高挖掘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企业品牌、建立企业文化、增强综合实力,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变局中,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构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力求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4.2 建立健全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能极大地发挥企业的效能,促进企业实现长期目标。民营科技企业可以从以下途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是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总结。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认真审视自己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不断总结、完善、修正和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二是借鉴学习同行同业的先进经验。企业可以围绕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同行同业先进的管理新理念,追求管理创新,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将所学到的、借到的科学管理理念、方法来统一企业员工的认识,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合乎自身企业发展前进的要求,主动参与管理、配合支持管理。三是循序渐进,贯彻执行。管理制度设计者要根据管理的系统工程进行设计,不能想当然的让制度缺少和出现空隙;管理者要从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管理制度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如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做到现代企业管理中责、权、利的有效结合。

4.3 创新发展新模式

创新发展模式对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要建立企业的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圳华为公司是这方面发展的典范,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全公司有80000名员工,有40000人在进行科技研究,一年研发投入总量占100多亿,正是这种完善的研发机制保持了华为公司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要寻求新型的合作模式,通过与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搭建新兴产业的合作平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最大化的协同效应。

一是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产学研合作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凸出,呈现出政府作用趋强化、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形态多元化的特点。促进了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企业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分别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人力、设备共同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也可以组建研发实体,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经营。通过以资金、技术为纽带,把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结合成利益的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风险分担和各方的利益分配,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可行之路。例如广东省在新一代网络与通讯产业建立了两个政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在广东省科技厅牵头下,整合了广东境内新一代网络与通讯骨干企业,如华为、中兴、德赛、通宇、同洲等,以及国内在网络通讯领域的权威高校和研究机构,如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中国网通研究院、中国电信广州电信研究院等,成立了移动信息终端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和下一代通信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强强联合,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抢占产业技术桥头堡。

二是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模式。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为了达到开拓市场、共享资料、攻克共性关键技术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合作协议而形成的优势互补、优势相长、风险共担、分工协作、生产要素水平式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解决单个企业不能解决的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难题,使技术创新水平高而资金不足的企业与与资金充裕但缺乏技术的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或者是企业间技术的相互作用,使得企业间优势相长,这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捷径,并促进战略联盟的各个企业共同发展。例如由广东多家民营科技企业合作投资的国内第一条“低温多晶硅TFT AMOLED显示屏产业化”项目,取得20多项美国专利,形成了独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

4.4 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除了直接或间接引进外资之外,自己的资本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升级、持续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融资途径是内部融资。内部融资需要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好政府所给予的资金扶持政策;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商品贸易、投资消费以及日常经营等各个环节保护好自己的商誉;多渠道、多途径地协调、建立好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信贷、担保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融资政策和项目,如上下游企业联保贷款、应收帐款贷款等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获得担保公司的持续担保,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寻找出路。

4.5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拓、发展越来越需要国际合作,这是一种既联合又竞争的发展格局,是共享研究资源及科研成果,培育国际高端人才、开拓国际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民营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跨国企业间的人员互派交流、学习,或借助科技管理部门、国际科技组织的协调作用,利用专家库引擎,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共同研究领域、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技术产品,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41-45

[2]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65-70

[3]易开刚.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与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5):43-49

[4]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新契机.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www.nbcb.com.cn/zxqyzq/sczx/xykx/01/13361.shtml

[5]单东.民营科技企业应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EN/OL].杭州日报网络版,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1-11/07/content_1165385.htm

[6]李葳,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联盟网络化合作模式[J].学习与探索,2011(3):179-181

[7]张志刚.企业产业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决策咨询,2011(1):31-33

[8]赵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科技成果纵横,2010(1):4-6

[9]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7):47-60

上一篇:自助服务下一篇:服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