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企业

2024-10-14

中国新兴企业(精选12篇)

中国新兴企业 篇1

引 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一定意义上,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政府的严格控制和行业保护之下, 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国有企业垄断状态, 汽车工业结构也长期处于“缺重少轻, 轿车几乎是空白”的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行业市场的逐步开放, 合资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快速发展, 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此期间,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 一大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迅速崛起, 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带来汽车行业的充分市场竞争, 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增长。以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汽车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强劲需求的独到理解力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市场份额得到了逐年的提高。

随着整个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 我国新兴汽车企业也已经步入了创新的新历程, 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如果理性地看待这些发展变化, 我们不难发现, 除了产销数字能够作为与世界汽车产业相比较的最大亮点, 中国汽车产业综合水平与世界汽车产业总体上存在着较大差距。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表明, 后起国家要发展汽车产业, 必须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与体系。因此, 要缩小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稳定中国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 就必须谋求建立一套适应市场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机制。而在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 由于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基本发展动力, 代表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实际水平, 同时, 其创新的体制束缚少、创新动力足、资源获取能力差, 因此, 尤其需要来自各方的支持。在这里, 创新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涉及企业、政府及民众等多个方面, 创新也不仅指技术和产品创新, 还包括市场销售与推广以及政策配套与支持等方面的创新。

1 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新兴汽车企业自上世纪末开始起步, 直至2004年前后才逐步迅速发展, 因此, 学界对其创新机制的研究并不十分全面和深入。综合来看, 在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方面各方基本达成共识, 即创新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汽车技术本身, 还包括管理、组织和市场创新, 有必要树立构建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关于制约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的内外因素

钟易谋认为, 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备、汽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生产与研究的脱节、混乱的市场竞争与人才的短缺是制约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1]。董本云认为, 在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对于汽车领域重大项目研究投入相对分散、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支持不足、现有汽车零部件体系对整车自主开发支撑乏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体系能力弱等问题。制约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建立的最重要因素是汽车企业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 包括企业家的精神, 即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冒险意识等[2]。江童林认为, 中国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尚处于发掘和培育阶段, 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 自主品牌少, 管理经验缺乏, 企业文化缺失等不利因素。引进适用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自立;积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创建学习型组织, 培养团队精神, 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等是培育和提升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

1.2 关于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形成模式

(1) 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模式”。长安汽车创新机制形成模式最大特点是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而非创新主体, 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 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2) 内资驱动型的“奇瑞模式”。奇瑞、吉利等企业在起步阶段没有与跨国公司合资, 没有现成的车型或者成套技术, 所以只有大量地从国有大型汽车企业“挖”人才搞自主研发。它们在提升生产能力和装备能力的同时, 也提升了自己的研发能力。 (3) 无知识产权的“华晨模式”。华晨汽车等有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借助国外力量开发新产品, 但是没有知识产权和控制权, 主要依靠外部资源搞自主创新, 委托国外研发机构设计车型, 然后逐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4]。

1.3 关于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形成路径

李显君等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 建立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框架和分析方法。这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新的竞争范式和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并为我国汽车行业制定突破性创新竞争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5]。关于企业出口能力与技术创新, 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和国际化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影响, 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维持其国际市场竞争力[6]。后续的研究发现, 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使得企业能够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需求, 通过研发投入生产出的新产品有助于扩大对这些新产品的出口[7]。在市场创新方面, 我国新兴汽车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着销售网络上层次混乱, 顾客需求信息尚不健全, 销售人员随意性大以及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8]。

2 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过程在技术与产品创新、市场开发与推广及政策配套与支持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端。厘清其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能够促进创新外部环境的实现, 为新兴汽车企业创新创造更为合理的环境。

2.1 技术与产品创新方面

(1) 核心技术缺失状况得到缓解却没根本改善。一方面, 新兴汽车企业围绕自主攻关汽车核心技术积极开展工作, 使得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得到了较大改观。如, 获得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吉利集团“Z系列AT自动变速器”攻克了从产品设计、开发、实验到制造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已经在吉利轿车上实现批量生产[9]。另一方面, 部分核心技术仍未取得突破, 制约了我国新兴汽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 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 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电解液技术仍被其他国家控制, 动力电池的一致性和成组匹配、动力电池用隔膜等关键材料、驱动电机用功率元件等核心基础器件的开发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动力电池和电机大批量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尚不配套等。 (2) 产品开发能力有所增强但仍需不断提高。一方面, 新兴汽车企业建立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完整开发流程, 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如, 2003年初奇瑞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 使其形成了自主创新、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开发平台, 奇瑞汽车从最初开发低端的风云系列到QQ, 逐步发展到后来中高端系列的东方之子、瑞虎等产品[10]。另一方面, 产品开发过程中自主创新成分不足, 影响了我国新兴汽车企业的产品口碑。如,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产品亮相后常常受到“抄袭”的指责, 此前, 奇瑞与雪佛兰SPARK之争、双环来宝与本田CRV之争, 均为外观设计方面的争议。

2.2 市场开发与推广方面

(1) 品牌建设取得成效但品牌战略水平不高。一方面, 新兴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依靠低端品牌扩大市场, 随着品牌认知不断扩大, 逐步向高端车型拓展, 取得了一定成效。如, 吉利汽车在低端战略实施一段时间后, 于2009年7月推出旗下首个中高端品牌帝豪, 以极富竞争力的价格和高配置冲击着这块曾经被合资品牌牢牢占领的市场。另一方面, 由于以低端产品切入市场赢得占有率的同时, 也使品牌形象与低端产品划上等号, 导致品牌溢价较低。如, 一些新兴汽车企业销量的激增普遍以牺牲利润空间为代价, 其单车利润与合资品牌车型之间存在十几倍的差距, 利润不足最终影响品牌价值, 也不利于企业抵御风险。 (2) 营销渠道有所拓展但手段有待加强。一方面, 为顺应汽车消费的发展趋势, 深耕区域市场, 很多新兴汽车企业对原有的营销渠道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梳理。如, 2012年5月, 吉利汽车对本公司的营销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整, 调整后的营销模式由原先3个子品牌帝豪、全球鹰和英伦汽车营销事业部, 改成了南区、中区与北区营销事业部。另一方面, 多数新兴汽车企业照搬国外企业的服务与营销模式, 拓展市场过于注重价格策略, 缺乏价值竞争、品牌打造、市场创造、网络经营的顶层设计。有些新兴汽车企业没有与售后服务机构建立规范的合作关系, 对其维修点的管理更不到位, 致使厂家对售后服务终端的约束严重不足, 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业绩。

2.3 政策配套与支持方面

(1) 相关政策已有积极影响但总体政策支持仍不足。一方面, 由于政府日渐重视新兴汽车企业的发展, 逐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使新兴汽车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如工信部在今年2月24日发布的 《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 (征求意见稿) 》[11]中, 列入的412款入围车型多数为新兴汽车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 无疑使这些企业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尚不成熟, 改革配套措施尚不完善, 优惠扶持的政策在设计、实施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如, 扶持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采取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不足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为技术创新提供的条款较笼统, 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不多等。 (2) 民众消费支持热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不够。一方面, 由于新兴汽车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安全、外观、质量、配置和技术工艺, 尤其是具有合资品牌难以比拟的价格优势, 民众对其产品的认可程度在逐步提升。如76%的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关注度有较大提升, 七成以上的消费者表示, 如果未来买车, 有可能会购买中国自主品牌。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环境和历史原因, 部分民众受崇洋心理、面子文化影响, 存在对小型车歧视、对国产车和进口车“宽容反差”等现象。如奇瑞A5, 在C-NCAP碰撞试验中, 其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实验的分数达到13.5, 不但是自主品牌的最高分, 而且超过了速腾、雨燕、帕萨特领驭[12], 远远超过雅绅特, 但在多数民众心目中, 国产车的安全性能仍远不如合资品牌的汽车。

3 中国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的增强, 我国在推进新兴汽车企业创新过程中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但在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开发与推广能力等方面尚需改善和提高。

3.1 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

(1) 持续推动核心技术创新。首先, 要从发动机、变速箱、整车集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技术等核心技术入手, 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协同创新, 争取形成合理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其次, 要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 在政府给予一定的财税、金融支持的前提下, 新兴汽车企业要努力将节余的资金投入到R&D上, 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 注重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2) 持续推动产品开发创新。①新兴汽车企业要继续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 在技术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适时开发和推广中高端产品。②新兴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以高科技为先导,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权利保障意识;政府也应坚决打击抄袭模仿的市场投机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 营造有利于创新产品开发的良好外部环境。

3.2 提高市场开发与推广能力

(1) 不断强化自身品牌建设。①要在立足自身进行创新的基础上, 注重广泛引进、吸收和改进世界先进技术成果, 整合国际国内相关资源, 弥补自身发展不足, 紧跟时代前沿, 积极稳妥地推出有知名度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②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品牌, 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加工工艺的提高, 同时培养一批认真负责的一线生产工人。 (2) 不断提升市场营销手段。①企业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和产品特性、评估投资经营风险, 选择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销售渠道模式, 尤其是要树立激励相容的理念, 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的收益。②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形成特色文化、增强对外宣传、强化售后服务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感, 使品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载体。

3.3 强化政策配套与支持力度

(1) 不断强化政府政策支持。①制定更多鼓励新兴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建立对汽车发展后续技术与标准演进相关研究的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逐步在新兴汽车企业推行税收抵扣、税制统一、消费型增值税试点等一系列措施。②加大金融优惠的力度, 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新兴汽车企业的支持, 利用设立自主创新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2) 强化民众引导营造良好外部氛围。①社会各界要宽容对待新兴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 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新兴汽车企业, 让民众全面真实地了解新兴汽车企业的发展水平。②要引导民众理性消费, 一方面新兴汽车企业切实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 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改变民众对其品牌低端化的成见;另一方面, 政府和媒体也要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新兴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 在深入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选择。

摘要: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 促进了新兴汽车企业的快速发展。然而, 创新机制的缺乏制约了新兴汽车企业的持续发展, 核心技术缺失、产品开发能力不强, 品牌战略水平不高、营销手段不强, 政策支持不足、消费支持热度不高, 是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而, 需要通过推动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开发和推广能力以及强化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等方式加快推进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建设。

关键词:新兴汽车企业,创新机制,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钟易谋.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6) :95~97

[2].董本云.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 :2~5

[3].江童林.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提升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0) :54~56

[4].镭射, 谷岩.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J].上海汽车, 2006, (12) :1

[5].李显君, 庞丽.中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突破机制探讨[J].科学学研究, 2008, (1) :110~114

[6].GALENDE J, DE LA FUENTE J M.Internal FactorsDeter-mining a firm s Innovative Behavior[J].Research Pol-icy, 2003, (32) :715~736

[7].FLOR M L, OLTRA M J.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ngFirm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icators:an Applicationto the Spanish Ceramic tile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 2004, (33) :323~336

[8].王重阳.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管理探讨与分析[J].商业经济, 2011, (10) :74~75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2011)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00

[10].胡树华, 汪秀婷, 侯仁勇.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51

[11].唐杰, 杨沿平, 周文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87

[12].装备司.意见征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EB/OL].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475552.html

中国新兴企业 篇2

欧洲有句谚语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的确,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物,是与乡村截然不同的人类生活空间。同乡村相比,城市在所提供的设施、服务、信息,乃至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因如此,抱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不断地涌入城市。数据显示:1800年世界城市总人口数为2930万,仅占世界总人口的3%(吴良镛,1992);而到20世纪末,将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农村人口增长速度2-3倍(UNCHS,1996)。

一方面,21世纪有“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之称,它被称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的漫长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乡村,而未来的世界则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界,大多数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里,城市首次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空间,城市生活也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中的居民对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城市的旅游中心功能需要得到近一步的发挥。

另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在城市研究中引入系统论的思想,逐步认识到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具体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与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方面不断交换的过程。当今城市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趣,集中体现了城市不断增强的开放性。大量涌入城市的旅客在城市中进行观光、娱乐、购物、商务等活动,与城市居民共享城市生活环境、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城市实际上已成为居民与游客“人人共有的城市”。

面对以上这种情况,以前那种只是建几个饭店、搞几个景点、仅仅只考虑到游客利益的城市旅游规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为消除城市旅游规划基本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更好的协调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在编制山东省济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大胆提出了“超旅游”发展规划这种新的城市旅游规划新理念。

本书围绕“超旅游”发展规划理念展开,由理论篇和应用篇两部分组成。理论篇主要介绍与“超旅游”发展规划有关的理论知识,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其中第一章“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主要介绍旅游业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功能、旅游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旅游城市的类型、城市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城市旅游系统等内容。第二章“区域旅游规划基本模式”重点介绍“1231”工程模式,即“确立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做好三个发展板块设计、构建一个支持系统”。第三章“城市旅游规划新理念”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区域旅游规划一般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城市旅游规划与之不同之处,引出“超旅游”发展规划理念并加以阐述;2)介绍利益主体理论在“超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3)指出城市旅游规划建设的两个重点:中央游憩区和环城游憩带,此为城市旅游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上)

一、旅游资源的特点

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社会财富,也是我国旅游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曲折的发展历史,其旅游资源自成一体,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特点。

(一)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旅游价值很高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品种多样,类型齐全。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综合旅游资源三个大类、十多个亚类中的全部、近百种细类中的绝大部分,民族地区都有。其中:有的是民族地区所特有,其他地区所没有或很少有的,如登山旅游、岩溶地貌旅游资源、风沙地貌旅游资源、草原风光旅游资源、天然湖泊旅游资源、珍奇稀有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的民风习俗旅游资源等;有的虽然不是民族地区所独有,但民族地区的品种质量和旅游价值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如以黄果树为代表的瀑布旅游资源、以桂林漓江为代表的江河风景旅游资源、以四川卧龙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的特种工艺旅游商品等。

(二)民族特色鲜明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都形成有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绘画雕塑、建筑形式、民族工艺、集市贸易、服饰饮食、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信仰、待客礼仪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这些富有民族情趣、异地情调的景物或活动,都是其他地区不曾有的,形成了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三)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不同地区自然风光的基调完全不同,如西北民族地区以沙漠、戈壁风光和雅丹地貌风光为特色;内蒙古地区以高原、草原牧区风光为特色;地处长白山地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冬季以林海雪原和银色树挂风光、夏季以火山地貌和高山湖泊风光为特色;云贵和广西地区以岩溶地貌风光为特色;海南以热带风光和海滨旅游为特色。

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如民俗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节日活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内容、宗教艺术,与信奉佛教的民族不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与傣族的“泼水节”和壮族的“三月三”时间、形式、内容不同。拉萨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寨楼、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维吾尔族的窖洞式住房和布满葡萄的庭院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建筑格调。各民族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各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新疆的葡萄干和细羊毛,内蒙古的麦饭石和草原蘑,广西合浦的珍珠和花竹帽,云南的大理石和卷烟,贵州的茅台酒和蜡染布,西藏的氆氇和藏羚角等。

不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季节变化特点不同。如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西双版纳、天涯海角、桂林、昆明等地,季节变化不很明显,冬夏基本都可供游人观光;而地处高纬度、高原地区的青藏、内蒙古草原与新疆、长白山的天池等地只能在短暂的夏季开展。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不具有季节性,但各民族的重大节日却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四)构成不理想,组合不协调

整个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之间、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内部各亚类之间,其构成组合都不够均衡,影响旅游资源的价值。

总的来看,民族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全、品种多、内容丰富,而且在全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同种类型。如全国已建立的3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中,绝大多数都在民族地区,各种类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条件最理想的、也都是民族地区。

相比之下,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的地位就显得相形见绌。一是年代不够久远,缺乏“古”字;二是内容不够奇特,缺乏“稀”字;三是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名”字;四是规模一般较小,缺乏“宏”字。总之历史文化价值不太高,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地位不协调。如国务院两次公布的62座历史文化城中,民族地区仅有 7座,占11.7%;两次公布的全国 24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民族地区仅有40处,占16.5%。

在自然旅游资源各亚类和细类的构成中,民族地区的登山活动资源、沙漠戈壁资源、草原风光资源等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但象地貌资源方面的“五岳”名山,佛教、道教圣地名山,风景名山;水体方面的名泉,园林湖泊,海滨海岛;生物资源方面的名贵观赏植物,人工动物园等,数量较少,质量也不很高,不如国内其他地区。而这些,又是最能吸引游客的资源。如全国的十大观赏名花中,民族地区只有一种,即云南的山茶花。

在人文旅游资源各亚类和细类的构成中也有类似情况。民族风格、节日庆典、特种工艺品等方面在全国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但象大型古代工程建筑、古都、大型宗教圣地、园林建筑、古代陵墓、旅游文学、风味佳肴等方面,都缺乏价值很高的资源,不如国内其他地区。

(五)开发难度较大、开发深度不够

中国新兴企业 篇3

在成为排名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以后,我国进出口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的需求,特别是我国现有的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但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其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2009 BCG100新全球挑战者》报告的数据,在来自14个新兴市场国家中的100家上榜公司中,除了中国的36家之外,还有印度20家,巴西14家,墨西哥7家,俄罗斯6家。由此可以看出,在本轮危机中,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境况要大大好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他们更成为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以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金砖四国”为例,其拥有了全球40%左右的人口,约1/6到1/7的全球总 GDP,这个巨大的市场值得全球经济关注。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重要商品定价权、国际制度建设、世界主流意识形态生产等领域声音较弱;现行的一些重要国际协调机制如涉及核扩散、环保、气候等都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创造的,各新兴市场经济体能提供的如国际谈判的议程、规则等公共无形产品十分有限,创新能力较差。因此,采用抱团突进的策略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各自产业结构的弊端暴露无遗。单一经济体俄罗斯便是典型的代表。国际油价一路走低,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西进”遇阻之后,俄罗斯自然把注意力放到了中国,互补性极强的两个国家找到了新的契合点——开拓新的能源市场;而以科技合作为代表,中国的航空航天产品、巴西的支线飞机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双边贸易总量中增加比重,因为巴西需要通过扩大多元化的产品进出口降低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此外,具有高附加值的印度服务业和IT业,也成为新兴市场经济结构互补性强、比较优势明显的典型代表。

可见,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应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彼此的市场中来,从而降低对欧美等传统外需大国的依赖。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印度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巴西有着为数可观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较高;南美和非洲等也蕴藏着尚未开发的市场潜力。可见,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完全可以利用当前的历史条件,通过互相间的贸易合作实现有效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而有助于帮助全球经济进入更均衡稳健的增长通道。

二、 中国与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贸易现状

1. 与俄罗斯

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本国需求,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了条件。过去十年,中俄双边贸易年均增速近30%,2008年在两国贸易中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特大宗商品较2007年明显增多,总贸易额已达5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双向投资更趋活跃,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俄投资已超过去年全年总投资的40%,俄罗斯公司在华投资的积极性也显著增强。但自9月份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呈逐月下滑态势,无论是中国对俄出口还是中国自俄进口均同步下降。这里既有国家市场商品价格回落的因素,也有两国各自内需下降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引发卢布贬值。而人民币则进入升值周期,导致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从而降低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另外,由于卢布已经实现自由兑换,目前中俄边贸中卢布的使用比例要远远高于人民币。对我国企业扩大对俄出口不利。

其次,俄罗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俄罗斯政府已明确表示2009年将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保护本国各重要产业。如汽车进口关税已由25%提高到30%,并采用更为严格的质量技术认证规则,增加认证手续费,进口成本更为增加;另外水泥进口关税提升至10%-15%,还对部分进口食品实行配额管理。

和中国相比,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受到的金融危机影响要大得多。随着国际市场的石油需求锐减,油价大幅回落,俄罗斯经济陷入10年来的首次衰退,2008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5.6%,增速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中国对俄投资类商品出口,如机电产品、钢铁制品和建材产品等将明显下降,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类商品,如纺织服装类商品、食品和家具出口所受的影响则略小。但中俄在能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科技、金融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中的天然气、核能、电力、煤炭等方面双方互补性较大,随着一份价值250亿美元的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和漠河石油运输管道正式开工,中俄贸易已步入合作的快车道。

2.与中东欧地区

2008年,中国与中东欧12国的进出口贸易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0%。从贸易机构来看,中国自中东欧地区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医药品等,对该地区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食品、玩具、家电、工具等,双方贸易互补性较强。

长期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基本上都为中方顺差,且贸易差额占双边贸易额的比例大都超过50%,贸易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中东欧国家产业结构与中国相似,双方出口产品比较雷同,在国际市场上彼此竞争激烈,因此近年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中国与该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缺乏支持性的拳头产品,部分曾经的优势产品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互补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中国出口企业应努力调整对该地区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在品牌、款式、包装和售后服务上下功夫,树立中国名牌产品的形象,改变把价格作为占领市场唯一法宝的一贯作风。特别应针对中东欧国家商品贸易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

3.与南亚

自2003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后,中国与南亚的双边贸易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幅,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08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总体状况较好,大量机电、纺织、化工等产品销往南亚,并购回砂矿、钢铁、棉花等重要资源产品。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去年中印贸易额同比增长了46%左右。

中国与南亚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在经济结构上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较高,可以为南亚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而南亚国家的资源丰富,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原材料供应的问题。而且印度的服务业尤其是软件业发展迅猛,而中国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可以取长补短。

虽受世界经济、政治等众多因素影响,但随着2009年底通往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中尼公路的大规模道路改造工程的完工,中国与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通道变得更加快捷,可以预计,2009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额将达到650亿美元以上,实现进一步增长。

4.与非洲

2008年是非洲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的一年,中国对非洲的实际进口额预计将出现下降;中非贸易不平衡状也将加剧。目前,矿产品占中国从非洲进口额的最重要份额,是近年来拉动中非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由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中国国内对矿产品需求减少,加之矿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将使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但只占中国外贸比重约4%的中非贸易显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一,拥有53个国家,8亿人口的非洲,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比例很大,其中又以轻工、家电、电子等产品需求最大,而这里领域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其二,在全球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中,非洲有17种储藏量具世界首位,这对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的中国来说也十分重要。目前非洲已是中国最大的海外份额石油来源地。中非双方在资源、工业、贸易、市场、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互有需求,可谓优势互补。

5.与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是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球的45%。海合会国家宏观经济较为稳定,国民收入高,购买力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环境条件差,很多产品更迭的需求始终都很旺盛;目前海湾五国已正式批准实施货币统一,这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海湾国家正在致力于各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建设,这些都给双边经贸合作带来了很多机会。另外,中国和海合会国家之间关系友好、政府高层人员往来频繁,也为这种合作提供了更加平稳和广阔的舞台。

三、对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建议

1.做好市场调查

新兴经济体市场并不等同于新市场。新兴经济体市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要符合一定的人口密集度。其次是当地的人要具备相当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如中东市场,十几个国家就拥有约5亿人口,石油储备十分丰富,富有消费者人群占比较大,消费观念超前。

中国企业在准备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之前应该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熟悉该市场的民族宗教信仰和消费习惯。另外还需要着重了解法律制度、外汇政策、外汇银行资金汇入汇出自由度和速度、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以及两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等等。

在选择目标市场之前,对自身产品的定位和该市场的供需潜力的调查也十分必要。以造纸行业为例,2007年广东产的新闻纸刚开始批量进入东盟市场,而今年东盟市场已成为我国新闻纸第二大出口市场,并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另外,越南的打印纸、书写纸、新闻纸的需求已无法得到满足,2008年越南纸进口量上升到100万吨;印度目前造纸企业的平均产能才2万吨左右,超过10万吨的造纸企业很少,人均纸及纸板消费量远不及世界发达国家,但这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的市场需求潜力却十分巨大;在中东,由于该地区缺少造纸产业的原料和水等基础条件,无法投资建造大型造纸工厂,但该地区人口众多,对纸及纸板的需求潜力也十分可观,预计今后这一地区的纸及纸板的净进口量将继续扩大。如果我国企业制订出具有前瞻性的贸易策略,一定能抢占商机,前景广阔。

2.实行差别化贸易策略

在深入研究当地国情、政情、民情、社情和商情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贸易地理方向,形成有层次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摸索创造最有效合作方式。例如,具有资源开发优势的企业,可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合作进行资源开发与生产;高科技企业可考虑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投资生产处于前沿技术的产品,如新型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在纺织、轻工行业中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可考虑投资设厂。通过双边货币互换、成立双边贸易代理结算公司,中国可将汽车等装备的组装与出口市场放到俄罗斯;扩大与印度的家电制造业组装和建材卫生洁具厨具等产品的对外贸易。关键是要利用中国的资金信贷优势、人民币比较坚挺和双边互换的人民币影响力优势、制造业技术领先及熟练工和配套产业链齐全的优势,从各国具体情况来为双边贸易出口量身制订相应的贸易策略。

总之,大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无疑是我国外贸企业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值得出口企业认真思考其对策和方式,稳步推行该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新兴市场承托中国出口希望. [N] 国际商报.2009, 1,16.

[2]张锐. 实行差别化的新兴市场贸易策略. [N] 国际商报.2009,3,26.

中国新兴企业 篇4

近比利时3D打印公司:“中国智造”带来广阔市场

“中国制造业升级给3D打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广阔市场。”上海玛瑞斯三维打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琴恩说。

诞生于西方的3D打印技术, 现在已越来越多运用到我国医疗、航空航天、汽车、设计等领域。拥有26年历史、总部位于比利时的玛瑞斯公司敏锐地嗅到这一商机, 并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3D打印公司之一。

2014年5月, 玛瑞斯先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 6个月后, 又成立其中国首家分公司。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200多种产品的产量是全球第一。‘中国智造’对品质的要求很高, 激发了企业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琴恩说,

玛瑞斯进入中国市场后, 主要服务于医学及工业领域。目前, 已经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等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有数十家合作伙伴。

对于3D打印企业而言, 知识产权保护是生命线。玛瑞斯曾经非常担心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令我意外的是, 政府部门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这打消了我们的顾虑。”琴恩说。

马瑞斯与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合作, 联合打击盗版;与合作伙伴推荐正版软件, 使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走上正常轨道。

“面对新技术, 欧洲政府要花很长时间论证、评估, 还可能因为风险太大而放弃, 而中国则是边做边修正, 效率很高。我对发展前景充满期待。”琴恩说。

(专家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跨国公司课题组副教授李煜伟:3D打印是满足复杂零部件的制造, 3D打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结合已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3D打印能改善生产工艺, 有助于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

全球快递巨擘:既深耕大都市, 也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

“尽管近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出现一些起起伏伏, 但中国市场仍有旺盛的跨国运输需求, 我们的这一基本判断没有改变。”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说。

虽然, 一些低端制造业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但在华运营30余年的联邦快递, 仍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亚洲枢纽, 并增加在中国的投入, 不仅在上海、广州建立快件运转中心, 还布局二三线城市。

联邦快递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全球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显示, 中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境业务的积极性较高, 有62%的企业认为他们未来5年内会开展跨境业务。而在出口市场选择上, 除传统的欧美市场, 还有印度等新兴市场。

陈嘉良说:“中国当前处于转型期, 尽管传统进出口产品有所减少, 但电子产品等对时间和安全要求高的产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

不久前的“双十一”, 联邦快递十分忙碌。“双十一”是中国境内的购物狂欢, 随着代购、海淘等购物方式的兴起, 跨境消费的比重逐渐提高。从选购物品种类上看, 国外消费者更青睐中国的电子产品, 而中国消费者更青睐国外的奢侈品。

“中国倡导转型升级, 意味着将更加重视高端科技产品和设计研发, 空运和特种运输的需求会增加, 对于从事高端快递业务的联邦快递而言, 这是巨大的机会。”陈嘉良说。

(专家点评) 李煜伟:随着我国放宽外资服务业准入门槛, 越来越多外资进入服务业。像联邦快递等外企加快布局中国, 说明中国运输服务业潜力巨大。

德国机器人制造商:机器人最大应用市场的机遇不可错失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近年迎来 “ 井喷”。目前,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全球机器人四大巨头之一库卡公司, 看准时机, 2012年在上海开设德国以外的首家海外工厂。

记者来到这家现代化的工厂, 2万平方米的厂房宽敞明亮, 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台, 主要用于汽车焊接以及组建等工序。该工厂年生产能力达5000台, 占库卡全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过去我们的客户, 一个厂用几台、几十台机器人, 现在一个订单都是几百台。机器人的用量、适用范围都在扩大。我们的客户不仅有宝马、奔驰等全球知名车企, 也有中国本土企业。”库卡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孔兵说。

专家分析,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 尤其是企业和市场对于产品质量稳定的需求, 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会越来越大。

孔兵说, 机器人是个充满希望的行业, 中国国内也有很多机器人企业发展迅猛。未来, 建设自动化物流、无人车间等是机器人应用的趋势, 市场前景光明。库卡要加强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 并将以中国为立足点, 辐射亚洲。

中国新兴企业 篇5

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

“十一五”期间,中国饮料行业保持快速发展,从产量、利税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我国饮料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批本土品牌逐渐成为或全国、或区域、或品种的主力品牌。到2010年,全国饮料行业已有5个品类、24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称号。

2011年1-12月,我国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11769.229亿元,同比增长33.19%,高于工业平均水平。我国饮料制造业成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整体规模很大,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十二五”期间,我国饮料总产量将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发展,其中包装饮用水仍然占有最大比重,茶饮料、蛋白饮料的发展势头迅猛,比重将有所提高。

由于我国目前的人均饮料消费量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补营养、补餐、增强体能和智能、休闲等饮料的开发会更加凸显饮料市场的未来潜力。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饮料的相关定义及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饮料行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并对中国饮料制造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软饮料、酒精饮料、茶饮料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饮料行业做了产品产量数据分析、原料供应分析、包装分析、营销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饮料行业的投资潜力及未来前景。

中国急需新兴产业振兴规划 篇6

作者为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真正走出困境,进入新一轮又好又快增长,必须依赖于新兴产业崛起,研究出台新兴产业一揽子振兴规划刻不容缓

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快速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意义重大,但仅此是不够的。中国经济真正走出困境,进入新一轮又好又快增长,必须依赖于新兴产业崛起,研究出台新兴产业一揽子振兴规划刻不容缓。

新兴产业发展是战胜经济危机的根本动力。不论从中国还是全球来看,当前面临的都是以生产过剩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危机。列入调整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都或重或轻地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矛盾,早在2006年3月中央政府已就此发出警报,即《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指出,钢铁、汽车等行业“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纺织等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企业关闭破产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实践证明,中央政府的这一分析判断是准确的,而且有预见性。当前这些产能过剩产业调整与振兴的主要功能是稳定经济和就业,控制经济过快下滑趋势,但难以担当全面彻底战胜经济危机重任。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史表明,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是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的创造、拓展和满足新需求的强盛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最终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中国不会例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是中国经济迎来复苏和繁荣周期的必由之路。

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现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根据世界现代产业发展特征,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是,以自主创新,创造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需求,实现产业和消费升级为目标,加速形成两大新兴产业群,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领域有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环境保护、航天航空、海洋、现代农业等;一是文化产业群,主要有动漫业、影视业、音像制品业、传媒业、出版业、书画艺术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工业与建筑设计业、体育健身业等。中国劳动力充沛,就业压力巨大,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以拓展和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城乡新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目标,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劳动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诸如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小商品和传统工艺品制造业、家电手机和汽车维修业、中介咨询业、资源综合利用业、家政业、婚庆服务业、小区物管业、养老护理业等等,这些产业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战略领域。

中国新兴企业 篇7

1 相关研究回顾

1.1 外部技术获取相关研究回顾

以企业组织边界为线,企业获取技术的途径可分为内部研发和外部获取两种[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可能会选择内部研发[2],然而,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也可能会选择从外部获取技术[3]。当然,现代企业很少只采取一种方式获取技术。与只采取一种途径相比,同时采取内外两种途径能为企业绩效提升带来更明显的效果,不同之处在于,有些企业以自主研发为主,而有些企业更多地依赖外部技术。较之内部研发,近些年来,学者们将更多研究焦点放在了外部获取上。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研发资源的全球转移,这为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创造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势技术资源,不论是技术落后的企业,还是技术领先的企业,都将技术寻求的目光投向了企业外部[4]。

企业在寻求外部技术之前,应首先明确自身所需的技术性质[5],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功有所成。企业从外部寻找到了所需的技术,也才只是外部技术获取的序幕。对于志在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获取技术之后的学习和吸收比前期的技术寻求更为关键[6,7]。而企业若想真正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则必须在获取外部技术的同时加大内部研发力度。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研发力度越大,从外部获取的技术越有可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8]。除此之外,企业的技术抱负、技术努力、技术学习方式等也会影响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后的能力提升效果。

1.2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企业若想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技术必须首选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9]。投资模式的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技术转移的难易程度是企业首选应该考虑的因素,同时,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对投资模式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1]。一般来说,研发资源匮乏和研发能力薄弱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寻求外部技术,而有一定研发资源和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倾向于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或分子公司[10]。Dunning和Narula认为[11],海外并购更容易获得当地的技术类战略性资产,而Kuemmerle的研究则发现[12],实力雄厚的企业更倾向于在海外直接建立研发机构,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及环境资源。但是企业在海外新建研发机构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外来者劣势[13],需要嵌入当地的商业网络和知识创新体系[14],才有可能从当地获得技术收益。

2 塔塔并购捷豹路虎中的技术寻求分析

2.1 塔塔汽车公司简介

塔塔集团是印度最大的集团公司,创立于1868年,总部位于印度孟买。塔塔汽车公司(Tata Motors Ltd.,以下简称塔塔)是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1954年,塔塔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合作,生产中型商用车。1999 年,塔塔进入乘用车领域。2004年9月,塔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塔塔收购了韩国第二大卡车制造大宇商用车公司所属的卡车工厂。2005 年,塔塔收购了西班牙Hispano Carrocera公司21%的股份。2006年,塔塔和巴西马可波罗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生产公共汽车,同年,塔塔和泰国Thonburi公司在泰国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皮卡车。2007年,塔塔和菲亚特公司达成协议,塔塔获得了在菲亚特的工厂里生产皮卡车的许可。2008年6月,塔塔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福特汽车旗下捷豹路虎两大品牌业务。塔塔以生产低价车著称,其中最知名的是其自主开发设计的Indica、Indigo和Nano系列产品。

2.2 收购梗概

2007年6月,福特打算出售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2007年12月,塔塔参与竞标,这引来了捷豹在美国的经销商的强烈反对。尽管塔塔没有被经销商看好,却受到了福特公司的青睐。2008 年3月中旬,福特公司确定塔塔为最终交易对象。2008年3月26日,福特与塔塔联合宣布,塔塔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捷豹路虎,交易包含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生产工厂及所有车型的知识产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福特会在不同阶段继续为捷豹和路虎提供动力系统、冲压件及其他车辆配件,此外也会提供汽车环保、生产平台等技术支持。在并购过渡期间,福特汽车信贷公司为捷豹和路虎的经销商及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服务期限最长可达12个月。2008年6 月,塔塔正式接手捷豹路虎。

2.3 技术寻求分析

1)关键零部件技术。塔塔是印度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但其在众多零部件生产方面的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甚至需要外部采购。1986年,塔塔开始生产轻型商用车。1994年,塔塔进入小型车市场,并研发了第一辆轿车———Indica。Indica使用的是塔塔研发的新引擎技术,这是印度第一辆自主研发的轿车。然而,这款汽车的其他关键零部件均是通过外部采购取得,引擎技术也仅能支持Indica这种低价车的生产[15]。塔塔第一次尝试将Indica出口海外时并没有取得太大成功,仅往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出口了3% ~5%的产品[16]。2003年,塔塔研发了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但其结构及材质等决定只能在印度本土销售,并且由于后来几起汽车起火事故,Nano在印度国内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萎缩。2004年,塔塔收购了韩国大宇汽车公司的卡车生产部门,这帮助塔塔开发了一些国际业务,但作为一个乘用车制造商,塔塔在乘用车技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突破才有可能走进国际市场。

福特出售捷豹路虎为塔塔提供了机会。捷豹和路虎掌握着许多世界级领先的核心技术。路虎是全球唯一一家专门生产四轮驱动的汽车企业,掌握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和全能四驱插电柴油混合动力技术。此外,路虎还最先采用了恒时四轮驱动、空气悬挂、四轮盘式制动器、宽幅螺旋弹簧、双气囊V8标准配置、双区空调全地形4 通道ABS、陡坡缓降、电子牵引力控制和全地形反馈等技术或装置。捷豹最著名的是其轻量车身技术。同时,捷豹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后虽然不能直接将捷豹路虎的技术为其所用,但这为塔塔提供了一个和世界先进技术“近距离”进而“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收购捷豹路虎对塔塔的技术水平提升有重要作用。

2)整车生产及平台技术。除零部件之外,收购捷豹路虎还可以帮助塔塔在整车生产及平台技术方面实现突破。自研发出Indica之后,塔塔对Indica的升级和发展都是基于同一个平台,没有太多改进[17]。塔塔的整车生产技术因为平台技术的落后一直没有太大发展,而塔塔推出的Indica和Nano等低价车本身也缺少技术进步的空间。2005年,塔塔在英国成立了“塔塔汽车欧洲技术中心”(TMETC),同年收购了英国INCAT国际公司,这为塔塔推进Nano汽车项目提供了支持,但是到了2008 年,Nano在Sing-hur的工厂遇到了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停止了生产,塔塔不得不寻求更好的生产平台。塔塔收购捷豹路虎之后,获得了捷豹和路虎所有的生产工厂,这对于整车技术能力不足却缺少生产平台的塔塔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2.4 技术获取分析

塔塔自主生产的轿车与捷豹、路虎相比,在市场定位、产品性能和技术采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塔塔并不能从收购中直接获得推进自主品牌发展的技术。在自身技术水平和并购对象之间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塔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追求行为。而实际上,塔塔获取技术的脚步已经迈开。塔塔的技术获取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印度建立捷豹、路虎的整车组装工厂及零部件生产工厂。整车组装工厂和零部件生产工厂是塔塔获取技术的重要平台。2011年5 月,捷豹路虎位于印度的第一家汽车组装工厂正式运营,这家工厂采取CKD组装模式,工厂设在印度北部第一大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普纳(Pune)。与此同时,捷豹路虎还在印度组建了发动机生产工厂,这家工厂生产的发动机采用了捷豹路虎现有发动机技术。在当前条件下,塔塔还不能实现捷豹路虎整车生产的国产化,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本地对豪华车的需求量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将整车生产技术从英国转移到印度具有一定的难度。

2)联合研发。在收购之初的两年多时间里,塔塔仍然从福特手中为生产捷豹和路虎采购引擎。为了减少对福特的依然,塔塔联合捷豹路虎开展了引擎研发项目。塔塔集团董事长Ratan Tata表示:“我对塔塔和捷豹路虎的融合进展非常乐观,联合研发引擎项目将会选择在英国和印度分别建立引擎生产工厂。”联合研发引擎为塔塔和捷豹路虎以后开展其他技术的联合研发打开了基础,而联合研发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对方研发人才的途径。塔塔通过和捷豹路虎联合研发技术,不但能够获得可应用的技术,而且能够借此机会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3)参与技术改造。塔塔积极参与捷豹和路虎的技术改造。捷豹汽车采用的全铝构架能够显著降低车身重量,是捷豹掌握的重要技术。为了提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增加动力优势,塔塔计划将路虎汽车也改为全铝车身构架。虽然这只是已有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塔塔已经表出现了主人公的姿态。技术改造是塔塔靠近并获取捷豹路虎核心技术的重要途径。前期的技术改造可能只针对车身构架等技术,而随着参与度的加深,塔塔的技术改造及革新会涉及到更核心的技术,这将为塔塔获取捷豹路虎核心技术提供机会。

3 吉利收购沃尔沃中的技术寻求分析

3.1 吉利公司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创建于1986年,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创业。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领域,开始自主研发生产轿车。1998年8月8日,吉利第一辆汽车在临海市下线。2001 年,吉利研发并生产出了JL6360、HQ6360、MR6370、MR7130 四款车型。 自2003 年起,吉利开始开拓海外市场。2005年5月,吉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 年5 月,吉利的CK-1CKD组装项目落户印尼,同年,吉利又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建立了CKD装配基地。2009年3月,吉利收购了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获得了更先进的变速器技术。2014年12月15日,吉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款中高级轿车———吉利博瑞全球发布。吉利的经营目标是“让吉利走遍全世界”,吉利正在通过积极的全球化战略和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向这个目标迈进。

3.2 收购梗概

2008年,福特汽车公司计划出售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2008年底,吉利向福特提交了竞购建议书。2009年10月28 日,福特宣布吉利成为沃尔沃的首选竞购方。2009年12月23日,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2010年3月28日,吉利和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股权收购协议。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标的价格为18 亿美元,加上后续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共需27亿美元。2010年8月2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斯(Lewis Booth)在英国伦敦共同出席交割仪式,吉利汽车完成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和福特达成的交易清单主要包括:100%所有权的沃尔沃品牌;S40、S60、S80、C30、C70、XC60、XC90、V50、V70九个系列产品,这是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P1、P2和P4三个车型平台;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沃尔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 多家销售和服务网点;境外工厂和研发人员。通过此次并购,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并同时获得了应用这些技术的生产平台。

3.3 技术寻求分析

吉利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但中国汽车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决定了仅靠自主研发难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外部获取支持内部自主研发的资源,是中国汽车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吉利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1)变速箱技术。变速箱技术是保障汽车性能及安全的重要技术。2006年3 月,吉利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通过了汽车工业科技进步成果鉴定。2008年,吉利上市的金鹰轿车搭载了4AT自动变速箱,是当时我国唯一一款自主研发的4AT自动变速箱。吉利自主研发的变速箱技术虽在国内自主研发系列中首屈一指,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沃尔沃在变速箱方面掌握着世界领先的技术。2008年1月,沃尔沃推出了一款采用湿式双离合器的power shift变速箱,是变速箱领域的技术突破。吉利并购沃尔沃,可以为变速箱技术研发增加更多资源。

2)汽车安全技术。吉利一直重视汽车安全技术的研发。2008年,吉利研发出了BMBS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技术,这是一种智能化汽车行车安全技术。BMBS集机械、计算机、电子控制与液压控制于一体,能够对行驶中汽车轮胎的胎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吉利汽车将“安全”作为技术研发及创新的重要目标,而要在安全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则需要借助沃尔沃。在世界汽车品牌中,沃尔沃汽车是安全的代名词,VOLVO掌握着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Collision Warning with Full Auto Brake)、城市安全系统(CITY Safety)、行人保护系统等先进技术。收购沃尔沃可以帮助吉利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实现更大发展。

3)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装置是汽车节能环保的重要技术。自2006年起,吉利汽车就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其技术研发的创新目标。2009 年,吉利又推出了熊猫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由于混合动力系统的许多优点,许多汽车公司积极开发混合动力技术,沃尔沃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沃尔沃研发出了一种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可用于插电式柴电混合汽车的生产。吉利并购沃尔沃可以促使双方更好地在混合动力系统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提升技术能力。

3.4 技术获取分析

1)国产化。国产化是众多中国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手段。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汽车的初期也试图通过国产化实现技术转移。2011年年底,沃尔沃在张家口投建了发动机基地主体工程,引入了涡轮增压小排量发动机。合资建厂是实现国产化的途径,吉利先从发动机生产入手,与沃尔沃展开了合作。

2)设立中国区总部。设立中国区总部是吉利走近沃尔沃的重要一步。2011年1月25日,吉利在上海嘉定工业园区成立了沃尔沃中国总部。沃尔沃全球总裁Stefan Jacoby说:“中国总部是全功能的总部,无论是销售制造还是研发,总部有权利来做出最后的判断。”除了中国总部之外,沃尔沃研发中心也将在中国成立,这将为沃尔沃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吉利和沃尔沃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条件。

3)技术转让。2012年3 月,吉利与沃尔沃达成了技术转让协定,“吉利控股旗下品牌将会被允许使用沃尔沃汽车授权的先进技术”。根据吉利与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备忘录,吉利和沃尔沃将共同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同时沃尔沃与吉利汽车将合作开发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技术转让可以推动吉利的自主品牌建设,也为吉利提升技术水平提供了直接支持。

4)设立海外研发中心。2013年9月13日,吉利在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研发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深吉利和沃尔沃的技术合作。

4 塔塔收购捷豹路虎与吉利收购沃尔沃比较分析

4.1 技术寻求对比

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技术寻求比较如表1所示。

两个收购案例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塔塔和吉利同为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汽车企业,且都以生产低价车起家。塔塔专注于印度国内市场,低价车能够适应印度国民的购买能力。吉利在以价格取胜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汽车品质的提升。第二,收购对象均有着突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价值,捷豹生产的跑车世界闻名,路虎是全球著名的越野车生产商,沃尔沃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车”。第三,均从收购中获得了技术资源,捷豹掌握着先进的轻量车身技术及安全技术,路虎掌握着世界领先的四轮驱动技术,沃尔沃掌握着先进的变速箱、发动机及汽车安全技术。第四,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在市场定位和技术水平之间都存在着差距,因此并购方直接利用购得的技术开发自有品牌存在许多困难,这一点对塔塔来说尤为明显。

两个收购案之间主要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吸收能力方面,相对于塔塔来说,吉利更容易从收购中获得技术。吉利在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因此对沃尔沃技术的吸收相对容易。而塔塔和捷豹路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差距,塔塔要想从收购中提升技术水平,需要首先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第二,相对于吉利的国产化策略来说,塔塔的技术获取路径比较间接。在目前的条件下,塔塔没有足够的条件实现国产化。另外,印度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也不支持国产化,而吉利的国产化能够受到国内需求的支持。第三,塔塔的技术获取行动不明显,而吉利表现得相对明显。吉利从技术转让到国产化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技术动机,而塔塔在收购之初致力于将捷豹路虎扭亏为盈,之后才开始了建立组装及零部件工厂等能够进一步靠近技术的行动。

4.2 技术获取评价

从技术及品牌角度讲,塔塔收购捷豹路虎是一次以小吃大的投资行为。收购之后,塔塔并不能直接将捷豹和路虎的技术用于发展自主品牌上。根据资源基础观的观点,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资源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塔塔不能只能通过“拿来主义”的方法获取为捷豹和路虎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塔塔必须具备吸收捷豹的路虎的技术资源的能力,才能够做到“捷豹路虎技术为塔塔所用”。而何时能够培养出这种能力,在此期间如何推动捷豹和路虎的发展,在能力形成以后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技术,在获取技术以后如何做到低价车技术和豪华车技术之间的协调发展,如何提升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些都是塔塔今后会面临的问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则需要考虑自主研发和外部获取之间的相互促进。尽管吉利收购沃尔沃也不被很多人看好,认为其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都不足以保证并购的成功[18],但吉利在自主研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内部研发可以帮助吉利更好地获取外部技术。如何做到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吉利必须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沃尔沃那些在研发、管理、财务、市场等方面的人才是沃尔沃真正的价值所在[19],如何留住这些人才,也是吉利需要面对的问题。吉利的技术进步之路是一个“从工人到技术工人,从技术工人到工程师,从工程师到技术专家”的过程[20],而并购沃尔沃则是吉利从工程师向技术专家迈进的一步。如何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是吉利面临的挑战。

将塔塔和吉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塔塔的跨国收购是一次技术补缺型投资行为,而吉利收购沃尔沃意在实现技术能力强化。塔塔收购捷豹路虎不但可以提升塔塔的国际形象,更可以为其带来巨大的技术收益,但是如何达到这些收购效果,需要塔塔细心经营。吉利收购沃尔沃可以在发动机技术、汽车安全技术、变速箱技术及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等诸多方面获取外部资源,而吉利在这些方面也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因此比较容易从收购中强化这些技术能力。除此之外,并购后各项整合工作的效果也会影响技术获取,如若企业不能妥善地处理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也无法真正获得预期寻求的技术和能力,这一点是塔塔和吉利共同面临的问题。

总体而言,相对于塔塔收购捷豹路虎来说,吉利更容易从收购中获得技术收益,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吉利收购沃尔沃比塔塔收购捷豹路虎更有可能成功,但相对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为吉利成功获取技术增加了砝码。

5 研究结论

发展中国家技术实力薄弱的企业如何获取外部技术一直是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本文以塔塔和吉利为例,研究了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资源寻求及路径选择。塔塔和吉利均为成长于发展中国家的以生产低价车为主的企业,而两个收购案例均是技术实力薄弱的企业收购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针对塔塔收购捷豹路虎,有学者认为,塔塔通过收购捷豹路虎,发展了新产品(Indica等),实现了重大飞跃,而也有学者认为塔塔收购捷豹路虎后需要处理一系列的关系[21],因而要获取技术并非易事。针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学者认为,由于吉利收购DSI变速箱生产厂后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已有技术的国产化上,即便成功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后续的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难度也较大[22],但是也有与此相反的观点认为,吉利并购沃尔沃后,能够直接拥有国际高端品牌和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通过整车和零部件同步研发,能有效提升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高附加值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23]。本文将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塔塔收购捷豹路虎面临着内部吸收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吉利在自主研发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更容易从并购中获得技术收益。然而,不论内部能力强弱,采取合适的获取策略,不急于求成,重视内部学习和吸收,才能保证企业在获得技术的同时也提升了能力。

摘要:吉利收购沃尔沃与塔塔收购捷豹和路虎是发展中国家汽车企业并购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的典型案例。在技术获取中,吉利采取了比塔塔更直接的途径。相对较小的技术差距和较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吸收能力有助于吉利更有效地获取外部技术,而对于塔塔来说,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各项能力才能有效地通过外部资源支持提升技术水平。

地铁报:中国报业的“新兴媒体” 篇8

地铁报是以地铁作为主体发行通路, 主要面向特定时段 (多为上班高峰时段) 的地铁乘客, 无须付费即可获得的报纸, 该类报纸以刊登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 追求盈利, 以广告收入和活动营销为大部分收入来源。无疑, 地铁报是地铁的延伸。

进入21世纪, 地铁已成为大城市人口稠密区的主要客运交通方式。迄今为止,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完成地铁网络的建设。近年来, 亚洲地铁在世界的排名有所上升。中国是世界上地铁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国家,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沈阳等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总长1740公里, 居世界首位。

历史视角审视之

地铁报在世界。全球首张免费的地铁都市报乃是瑞典的《地铁报》 (Metro) 。1995年年初,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头出现一张免费日报。瑞典地铁国际集团 (Metro Int ernat io nal, 现总部在卢森堡) 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商机, 立即决定利用地铁垄断的有利条件, 将其发展成一份免费的地铁都市报。于是, 世界上第一份旨在为上班族服务、每日出版的免费《地铁报》 (Metro) 于1995年2月13日应运而生。该报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购买通讯社、特稿社的电讯稿及少量自采新闻, 将短小精悍的文章编辑成一份可供速读而成本较低的小报免费向读者提供, 再向广告商承诺一定数量的发行量以获得广告。而对乘客川流不息的地铁系统来说, 要达到广告商要求的发行量并非难事。

《地铁报》很快就占领了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市场, 并在其他3个城市发行当地版。地铁国际集团趁热打铁, 攻城略地, 先后与多个国家的重要地铁城市签订合作协议, 以统一供稿 (地方新闻除外) 的形式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新闻资源的共享。[1]据瑞典地铁国际集团提供的最新数据, 每天全世界有2200万读者阅读该集团旗下15种语言发行的地铁报。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说, 纵观世界报业发展走向, 免费报纸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全球免费报纸总发行量已逾4000万份, 涉及40多个国家。在新媒体如日中天、传统报业每况愈下的大背景下, 现代高速交通工具特别是地铁的出现, 是传统报业一次创新经营机制和发行模式的绝佳机会。

地铁报在中国。2002年4月15日, 中国香港首份地铁报《都市日报》创刊, 系与瑞典的地铁国际合办, 沿用《地铁报》的报头、Logo (标识) 、开本与版式。地铁报在中国, 肇端于香港的《都市日报》。该报周一至周五早上于港铁站免费派发, 运作仅14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

一年后, 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将《I时代报》“改造”成“地铁报”经营。《I时代报》有幸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张地铁报。尔后随着地铁运营线路长度的高速“延长”, 特别是在特大城市、大城市, 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南京、台北、成都、武汉、深圳等地纷纷办起了地铁报, 可谓雨后春笋般发展繁荣。我们的大中国, 11年时间, 惊现18家地铁报。现如今, 中国地铁报家族拥有“18员猛将”, 真乃“人丁兴旺”时期;就发展阶段而言, 处于“正青春”年岁。

聚焦我国地铁报

内容, 与收费报纸不一样。传媒竞合, 内容是金。作为新锐纸媒的地铁报, 面对地铁空间里的大多数———职场人群, 众地铁报祭出“差异化的内容”, 明显有别于其它收费报纸, 以“错位竞争”, 用《东方卫报》副总编辑于洁尘的话来说就是办报“不惜出位”。一些重大的时政新闻, 《东方卫报》会背离新闻主体, 而选用这一事件某个背景故事或细节, 进行内容制作。该报曾用诗歌体裁报道一次火灾。新闻的小切面、小角度、小细节, 是《东方卫报》的第一选择。《城报》新闻板块的设置分为十大块, 分别是微消息、爱地铁、大事情、搜城、商业新闻、看天下、中国新闻、世界新闻、体育和娱乐等, 明显有别于传统报纸。《武汉晨报》在内容选择上有三大原则:第一, 只刊登很重要, 或者与生活紧密相关、对读者有用或有趣的新闻;第二, 同样的新闻, 发掘和读者贴近, 能够传递正能量的一面来进行放大与传播;第三, 在行文风格上, 遵循“说人话, 写短稿”的准则, 即平时怎么说话就怎么写作。

严控发行量事关经营成败。地铁报在经营模式方面, 严控发行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免费的地铁报为什么能够盈利呢?秘诀在于通过对发行地域、发行对象、广告客户的细分, 实现乘法效应。发行量关乎报纸成本, 传统报纸增加发行量, 所获收益约为:广告收入增量+发行收入增量-印刷成本增量。但地铁报增加发行量, 不会带来发行收入增量, 所以在准备提高发行量时, 应保证广告收入增量-印刷成本增量后为正值。正是由于缺少发行收入, 地铁报在发行量上的控制, 应比传统报纸更加严格、更加精准。

为求新突破, 借力新媒体。当下之中国早已步入“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那么, 什么叫做新媒体呢?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所谓新媒体, 主要指微博、微信和客户端。2012年以来, 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身处新媒体环境中的地铁报, 务必借力新媒体发展壮大自己。《东方卫报》、《羊城地铁报》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东方卫报》开发有手机阅报客户端及“地铁寻TA”、APP两款手机应用, 可提供给下载者报纸阅读, 查询线路、在线交友聊天等多项增值服务, 有效地增强了读者与该报的粘合度。与新媒体共舞, 是地铁报一族寻求新突破的不二路径。据笔者了解, 长沙地铁报有望于今年年底亮相, 其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包括筹建地铁报网站、创办地铁APP等新媒体项目。

用多元化解盈利模式单一。为了解决盈利模式单一的痼疾, 地铁报群多方出击实施多元化经营, 顺应“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规则。多元化战略的实招有:品牌活动、构建立体营销模式等。如《地铁第一时间》的地铁报联盟创新精英大赛、《武汉晨报》的书香地铁系列活动, 《城市快报》除和地铁集团联手外, 还与邮局、航空公司、交通集团和公交集团携起手紧密合作, 协同力推地铁报媒的立体营销模式。

挑战和机遇并存

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其它类型的纸媒一样, 地铁报一族亦面临诸多挑战。诚如“媒介军师”喻国明先生所言, 相对于传统收费媒体而言, 地铁报是一种外部依赖度较高、运营模式较为脆弱的媒介形态, 所仰仗的社会生态系统及媒介生态系统内部制约因素较多, 各方博弈平衡的结果作用于报纸的编辑方针, 形成了地铁报独特的风貌与特征。由此生发开去, 笔者认为言挑战、谈短板大概包括如下若干方面:一、相对于同城众媒体, 地铁报是“新手上路”, 已有的都市报、晚报不少已成熟到“领导者品牌”阶段, 如何从中夺食、分一杯羹?不得不直面!二、地铁报属免费快餐, 先别想着挣钱, 能够先赔多少银子应有充分准备。三、广告及活动收入能盖过成本多少?是实施一切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地铁报与地铁集团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此外因影响报纸长远发展;对于地铁报来说, 地铁渠道堪称“生命线”, 务必争取到地铁集团方面的全力扶持。五、地铁报的成长与所在城市的地铁长度正相关, 忌盲目投入。六、新媒体绝对是传媒发展的大方向, 但往这个方向砸钱, 大投入必然带来大收益吗?没准会结赔本赚吆喝之果。

历数众优势、成功者。机遇或曰优势视角审视地铁报。首先, 作为中国报业的“新兴媒体”, 其是一支生力军;第二, 地铁报一族在报业市场中, 充任的是鲇鱼的角色;第三, 从宏观视野看国际新闻界之报业, 西方免费报纸市场业已稳定, 而亚洲还方兴未艾, 属于免费报纸的地铁报, 在中国“正青春”, 所以说总体上中国之地铁报家族, 具一定的发展潜力。

观察现有的18家地铁报, 解码其中的佼佼者。《都市日报》拥有国际背景, 在香港的免费报纸中先声夺人。《I时代报》、《东方卫报》、《深圳都市报》、《羊城地铁报》、《新城快报》、《都市热报》、《地铁第一时间》、《武汉晨报》、《城报》等均表现不错, 探其成功之道, 有内容、版式创新, 和新媒体良性互动, 活动办报, 品牌营销, 党政部门、所在报团全力支持, 所在城市经济发达, 等等因素。

未来路漫漫:唤政策东风

我国的地铁报群欲更上一层楼, 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地铁报是营造书香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推动地铁报一族大发展大繁荣。

地铁报群这股报业新势力会升级至主流报纸吗?回答是不太可能。去年年底, 《武汉晨报》在改版宣言中写道:“武汉是中国美食之地。但提起武汉美食, 人们第一个说出口的, 往往是‘热干面’———它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全新的武汉晨报, 不求成为‘满汉全席’, 但求是百万市民每天早晨手捧的一碗热干面———香喷喷, 热腾腾。方便实惠, 不可或缺。”注意, 这里《武汉晨报》给自己的定位是“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美食之一, 并非市民午餐、晚餐的主食。

再换一个维度分析, 《深圳都市报》发展态势良好, 发行量不愁, 广告增长势头强劲。其东家深圳报业集团考虑是否放手让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因为该报所获得的广告, 有相当部分取自本地广告市场中原属集团其他收费报纸的份额, 这里面有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问题。《羊城地铁报》等同样遭遇类似的尴尬局面。

与传统付费报纸比较, 地铁报对广告的依赖程度更高。幸好内地免费地铁报纸的竞争并不激烈, 原因在于地铁营运部门对最先入驻的地铁报的保护。“特许授权”为此类地铁报的健康发展贴上了一道“护身符”。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如何在新兴企业实现落地 篇9

但企业文化如同空气一样, 来无形去无踪, 很容易流于形式, 造成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 如何解决企业文化落地的问题, 对于新兴企业尤其重要。

本文所指新兴企业, 是在市场化机制下新成立的企业。新兴企业文化如何落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领导者要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执行者和管理者

企业文化, 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把手文化, 对于新兴企业来讲尤其如此。企业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 他在日常工作中的身体力行, 通过会议以及日常活动, 能够积极带动员工心向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要落实好企业文化, 领导者很重要。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执行者和管理者。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 领导者的作风直接影响着整个团队的作风, 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和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习惯、价值观和经营哲学, 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落实的实质性内容。像阿里巴巴马云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始终鼓舞着阿里团队;微软盖茨提出“让每个人桌前拥有一台电脑”, 鼓舞着微软企业不断的创新;苹果的创新, 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落实好企业文化, 首先要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中层领导干部中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新成立企业大多充满朝气、年轻向上,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振奋精神、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建设落实好企业文化成为领导班子的重要目标。在领导干部中落实企业文化一是要提高领导班子和广大中层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深认识理解, 在思想上统一, 在认识上同步;二是要将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融入到平时各项工作实践行为中, 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员工的思想行为。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纲要, 利用班子会组织学习, 交流心得体会, 在群众中起到带头作用。

二、制度建设是新兴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是软实力, 制度是刚性的。一般意义上, 市场化的企业最注重客户需求, 客户至上, “以客户为中心”, 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用户体验已经是企业文化建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足够的关注, 有足够的客户群, 才能使企业不断立于市场竞争的潮头。

新兴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 最需要的是高效, 强有力的执行力, 在企业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 这种氛围的形成, 都需要强而有力的组织制度作为保障与支撑。能否建立一套相应的组织制度, 是企业文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企业里面, 一个科学理念的提出、形成与产生效能, 有赖于先进的组织制度与管理机制, 来执行与推进。这样, 通过组织管理的强大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避免一阵风, 做到长久持续地落实。比如说, “零缺陷”的质量理念一经提出, 组织就要出台一个在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及奖惩激励等方面, 与这一理念紧密相连的保障机制, 并实施与执行。如此, 才能有效地使得该质量理念, 深入员工的内心, 成为行为指南。

三、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途径

企业的凝聚力大小对企业的效率、利益、长远发展以及企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凝聚力成正比相互促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文化建设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首先, 充分发挥形象标识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的物质体现, 企业文化要外化于物, 就能产生文化吸引, 体现文化感召力。好的企业文化能够通过企业标识、企业形象展示、展厅等多种途径来体现文化感召力。例如在文化用具如铅笔、尺子、记事本或小礼品等细微处, 印上统一标识;在办公地点的醒目处, 将我们的企业理念标示出来;在具体的工作管理中, 配上与企业文化理念相关的目标解释等等。企业标识还可以通过广告到达每个消费者心中, 深入到职工心目中。这些小细节, 虽然细微但是配合好宣贯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 可以对员起到心理暗示作用, 从而在员工心理上形成团队归属感, 使员工产生一种自豪感, 发自肺腑地以企业为荣, 热爱企业, 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工作。

其次, 培育先进典型, 通过模范的带头作用以及榜样力量在企业形成正能量, 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去执行企业的文化理念。大庆油田塑造了王进喜的“铁人”形象, 大力传播企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最终不仅对自身企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在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四、宣贯培训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是否真正落地, 集中体现为企业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是否改变。从根本上说, 这些改变, 除了一般的宣传, 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企业除了采取一般的培训、征文、演讲、网络、黑板报等宣传与推广方式之外, 有时还要借助外力, 实施军训、拓展训练等强制性的改造, 由外自内, 内外结合地去对员工进行价值观教育, 使员工能够认同企业价值观, 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 通过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 来以文化人。

要着力营造良好、宽松的人才环境。倡导包容与分享, 用伟大的事业来凝聚职工, 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职工, 用适当的物质待遇来吸引职工, 努力营造有利于职工成长和创业的工作环境, 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营造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 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中国新兴企业 篇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制定了《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 其集聚的要点都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 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动力。由此, 把发展重点转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 促进新兴产业技术、功能的提升与应用范围的拓展, 带动经济发展, 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横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两大领域和已经延伸至多个工业领域的建材工业, 在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严重滞后的结构失衡面前, 在资源、能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约束不断加剧的发展环境面前, 在高端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精品严重短缺面前,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行业进步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此, 特制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

一、充分认识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是解决结构失衡和促进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我国建材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战略, 实现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迈进, 不仅要致力创新提升建材传统产业的功能与质量, 延长产业链, 拓展应用领域, 增加附加值, 更要加快推进建材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功能、拓展领域, 形成规模, 成为未来建材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实现建材工业发展的“两翼齐飞”。

当前建材行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 传统产业中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多数产业已经产能过剩。当然传统产业还要以新的方式发展与提升, 但市场空间容量有限, 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性和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决定了其发展的局限性。虽然传统产业中一些不是最终产品且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性与可变性的产品可能转向新兴产业, 但总体上讲, 建材传统产业不能再象以前那样高速发展了。而代表未来市场增量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能够带动整个建材行业发展, 具有先导性、支柱性、可持续的建材新兴产业总体上发展步履艰难、速度缓慢, 目前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建材新兴产业只占建材行业总量的10%。

新兴产业客观上具备资源效能的优势, 有现实和潜在的市场应用空间, 是未来建材工业发展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解决行业结构失衡问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要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建材高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能否形成规模要视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实现环境友好要由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左右;建材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否持续提升要看建材新兴产业能否蓬勃兴起。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 只有开拓创新, 持续不断的开拓创新, 才是一个企业、行业, 乃至一个国家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源泉, 才有发展壮大的根基。

因此, 创新思维, 改变发展方式, 开拓发展领域,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 是中国建材工业改变结构失衡、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是建材工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能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建材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 包含建筑材料及制品,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非金属矿物及制品三大领域, 具有自身跨度大, 领域宽且多数产品不是最终产品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 材料行业更是具有功能提升的潜力和向其他领域延伸的潜力, 具有替代性强、多次复合创新价值的特征。

伴随着科技进步, 以及应用领域与范围的不断扩大, 部分技术含量高的建材传统产业正朝着技术提升与功能改变的方向转变, 其中一部分已经并将有更多的产品转向新兴产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 以及环保、通信、卫星、电子科技、国防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出现, 一些建材新兴产业和产品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材行业发展新兴产业既有客观的物质基础条件, 也有行业属性的优先条件, 并与诸多新兴产业领域有着天然的联系, 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只有加快发展新兴建材, 增加其在建材行业总量中的比重, 才能摆脱完全依赖资源、能源和牺牲环保的传统发展模式与格局。因此, 发展建材新兴产业是建材工业真正实现资源、能源节约效益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必然选择。

(三)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是更好地发挥建材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地位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发展高科技产业, 走低能耗、低排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社会进步追求的共同目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是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象征。如果建材行业进入新兴产业领域份额有限, 则说明虽然建材行业有着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 但由于主观努力不足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更加追求房屋的舒适、安全、美观、保温、隔音, 更加追求节能环保的新标准新需求面前, 如果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不能紧跟时代, 服务百姓, 则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 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须, 也是缓解建材行业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压力大状况的必须, 是提高建材工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与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发展的必须。

因此, 加快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 是巩固和发展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世界发达国家的建材工业发展趋势

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建材工业发展状况看, 建材工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为三个特征:一是有优势的传统材料随着建筑结构的回归其用量增加、发展较快;二是一些传统建材创新提升、加快更新换代;三是多功能的新型材料的发展步伐加快。

(一) 建筑结构变化使有优势的传统材料发展加快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一些发达国家主要建筑结构回归到以石材结构和木材结构为主体的建筑结构, 进而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向其倾斜。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日等国, 木结构建筑几乎占了民用建筑结构的50%以上;在北美, 木结构建筑甚至占了民用住宅的80%以上。同时, 发达国家不仅许多古代或过去遗留下来的建筑是石材结构, 而且当代建筑又沿用原有的石材结构并又有艺术风格创新, 如典型代表罗马城既有许多古代城堡又有不少现代著名石材建筑。当然, 石材和木材结构的回归, 主要是由其自然资源优势、环境保护意识、经济发达程度、人们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给我国建材工业发展的启示是, 要立足资源优势, 以应用为先导, 因地制宜, 节能环保, 不断创新。

(二) 创新提升促进了传统建筑材料加快更新换代

不断追求创新提升、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例如发展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可以说全世界材料中除了水以外, 使用量最大的是混凝土。目前, 我国工程建设最常用的是C30、C40的混凝土, 使用C60和C80的就很少, 更不用说C100以上的了,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一些发达国家研究较多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 称为功能性混凝土材料 (ECC) , 能使混凝土材料的韧性高于普通混凝土的上百倍, 使功能、性能、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带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极大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再如研究生产高档烧结材料, 主要包括烧结墙体材料形成多功能的新型材料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人们在追求更好更舒适居住条件的同时, 也更加注重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绿色的追求, 这就给建筑材料尤其是墙体和装饰材料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因此, 发达国家在烧结墙体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不仅提高了新型烧结墙体材料本身的质量, 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 实现了低碳绿色发展, 形成了建筑材料的功能多元合一, 提高了建筑水平和居住生活质量。给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做则做精, 创新无止境, 发展永远在路上。

(三) 加快研发多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多功能新型材料

一些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建材的功能提升和对新材料、新领域的拓展方面, 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新品种胶凝材料。例如将CO2转换为胶凝材料等。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水泥行业已研发出新型水泥产品, 其中部分产品在适宜条件下, 将有可能替代一定比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发展结构自保温复合墙体材料成为主流。复合墙体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效能合一的特点, 结构自保温对改善墙体性能、改善室内空间环境以及建筑节能等具有良好效能。结构自保温复合墙体材料已经成为建筑墙体材料发展的主导产品。三是发展各种新型功能材料。近年来一些国家迅速发展无机功能新材料, 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特殊性质的新型材料, 如半导体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等新材料, 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 具有重要的应用空间。四是发展生物质建筑材料及秸秆建筑材料。一些国家凭借这类建筑材料资源充足、再生性强、遍布性好、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特征, 加快了研发和市场应用。五是加快发展先进的新兴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 不仅提升了功能, 扩大了应用领域, 而且增加了附加值, 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启示是:提升建筑材料功能性能和开发新兴产业并举, 旨在创新中提升, 在创新中拓展新产品和应用领域, 落脚点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三、我国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种类多、规模小、发展慢, 尚未形成主导的有规模的支撑产业

我国建材工业共有32个分行业, 产品有80余类1400多个品种, 各个分行业都程度不同地包含有一些新兴产业, 其中后期发展起来的、随着技术与功能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新兴产业的新型功能玻璃、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墙体材料等, 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规模都不大、产业化进程缓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 其中建材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3大类7小类约150个品种, 2012年产值近4000亿元, 占建材行业总量的10%。既不是建材新兴产业的全部, 还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与建材新兴产业种类多、规模小、发展慢相对应, 对新兴产业本质属性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与工作力度都存在差距, 致使我国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以及发展的主导产品等都还不够明确, 技术创新攻坚的领域和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既不清晰又力量不集中, 影响了整体发展。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分别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分类目录, 在一定程度上从宏观层面明确了建材工业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的范围和发展的领域, 但认识的深度、工作的力度都还不够, 必须进一步从理论到实际的结合上明确定义、分类和发展的重点。

(二) 科技研发资源相对分散, 研发体制不完全适应行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政府机构改革和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 有效地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加速了科研院所进入市场,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但与此同时, 行业科研院所转制后也变为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考量的对象, 服务对象也由以行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主要服务于本企业或本集团公司。由于缺乏行业性的纽带和联手, 在研发资源分割的条件下, 使得行业整体性的、规模较大的、需要各方协调的重大专项技术创新与突破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之以服务中小型企业发展为重点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健全, 使得中小型企业缺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引领, 严重制约了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已实现工程化或产业化的新材料、新技术, 如风电叶片、光伏玻璃等, 本来已经迈开了发展步子, 但由于缺乏再创新, 导致低水平同质化发展, 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发展陷入瓶颈。

(三) 缺乏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的扶持和政策倾斜, 靠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难以做成大事

与传统建材发展的历程相比, 传统建材一些重点产业的重要项目都得到过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新兴建材发展某种意义上难度更大, 但获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包括一些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 (电子基板玻璃、碳纤维等) ,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但所需投资巨大, 高达数亿甚至几十亿、上百亿元, 若缺少国家扶持和有效的政策机制,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投入, 步履维艰。而众多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 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获得国家科技专项支持可能更少, 技术创新多数处于跟随和模仿的阶段, 难以创造自主品牌。在科技人才方面, 由于建材新兴产业的企业大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员工收入待遇不高, 难以引进高端人才, 甚至建材院校的毕业生进入新兴产业企业的比例也在降低, 严重制约了建材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 新产品推广应用存在诸多障碍, 产品开发与建筑设计标准和应用规范时常发生碰撞

长期以来, 由于行业分割, 一些建材新产品研发和生产与应用推广存在脱节, 制约了发展。建材产品主要应用在建筑业, 一方面建材新型材料的技术创新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发展的新需求还不够紧贴, 另一方面由于建材新型产品的设计应用的主导权在建筑业, 对新型材料的应用缺乏实践, 更多地出于对应用风险的顾虑, 由此很多新型建筑材料与现有的工程设计标准与应用规范规程发生碰撞, 应用受限, 进而影响了新型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

建材新兴产业的其他应用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同时, 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化尚有较大差距, 一些实验室成果由于缺乏进一步的投入与研发, 难以实现产业化。企业化的科研院所开发的技术, 更多地只能用于自身现有产业的发展而非能服务于其他企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建材新兴产业的定义及主要领域

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发[2012]28号) 中, 将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主要领域包括:节能环保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共七大类。

确定建材新兴产业的原则, 既要在国家所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框定范围内拓展延伸, 又要结合行业实际加以提炼。建材新兴产业的定义与范围确立如下:

(一) 建材新兴产业定义

建材新兴产业是指在未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以国际国内当代的最新技术为载体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市场需求大、成长性好的、对建材行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物质资源消耗少、低碳无污染, 开发潜能大的建材新兴产业。包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已经涵盖的建材新兴产业;建材工业三大领域中已经形成的新兴产业或原有产品经过创新提升后性能、功能改变产生新的效能, 能够延伸与扩展到其他领域且具有带动作用的功能新型的产业;建材传统产业中经融入新技术与智能技术后, 使用范围和使用价值扩展与提升, 具有替代功能的新型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对国家经济、科技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新工艺、新装备及共性关键技术和能够填补空白开拓新的领域的新兴产业。

建材新兴产业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或特点:一是技术在国际国内领先并已基本成熟, 已经超出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功能和作用, 代表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是产品高端、质量优良、功能稳定, 且有提升扩展功能的潜力, 具有带动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三是资源能源消耗低、效率高, 具有高附加值, 低碳绿色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能带动本产业和相关产业、相关领域的兴起, 能够提升建材整体产业结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

(二) 建材新兴产业主要领域

建材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既包括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材产业与产品, 包括符合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方向、能够提升建材行业整体水平、发展前景好、填补空白、有别于原有材料、替代功能强, 带动其他产业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建材新兴产业, 也包括已有的传统建材产业融入新技术形成新功能的各种新型材料等。

从建材工业的行业属性看, 新兴产业其主要的领域是建材新材料, 即以新为标志, 或是过去没有的, 或由于原料配置、化学成分变化、工艺设计与产品功能变化, 使传统材料转变为新兴产业并具有建材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建材行业已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 高纯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包括特种环氧树脂等基体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也包括采用新技术 (工艺、装备) , 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有了特殊用途的低排放的特种水泥、新型高效节能保温材料、TCO玻璃以及各种超白超薄等特种玻璃, 特种陶瓷等材料。

建材新兴产业还包括填补空白的和具有替代功能的, 资源高效利用且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产品, 包括节能低碳型和减排有显著效果的新型装备与配套产品, 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的环保技术、装备和材料等。

建材新兴产业确定为七大领域:

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服务于国家重要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建设、环境、道路交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粘接材料 (基体) 和纤维状、粒状或其他形状的增强材料, 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复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等。包括满足未来重大工程建设、海洋工程和严酷条件下使用的水泥基复合特种材料;新型的高承载半柔性交通路面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新能源汽车、环境工程和武器装备等领域, 满足轻质高强、耐腐、隔热耐烧蚀、隐身等特定功能的尖端技术要求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

既包括新开发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又有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功能提升形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包括先进陶瓷, 主要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纺织、化工、机械、汽车行业的新装备新材料;人工晶体中激光、非线性光学和红外等晶体材料, 主要用于导弹、电子对抗、潜艇通讯、激光武器等配套装备的材料;信息显示基板玻璃等各种特种新型玻璃;特种新型高性能玻纤及制品等。

3.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 主要包括应用于下述领域的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硅材料、高性能陶瓷基板、石墨负极等电子材料;汽车与交通领域的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轻工领域超细活性专用功能填料;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防火保温材料等。

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主要指服务于建材行业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技术装备和高效能高效率的节能环保材料与产品, 重点是围绕建材各产业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提升设备、改进设施所需要的产品和装备, 特别是用于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排放的新技术、新装备。同时, 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能动扩展延伸至其他工业领域。着重开发并形成具有新型功能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具有新型功能的燃料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具有新型功能的垃圾、污泥、有害物体、循环利用技术设备;具有新型功能的净化空气、大幅度降低粉尘和有害粉、气、物的先进装备技术。

5. 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围绕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转型升级, 发展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高端、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能耗低、环保型的装备产业。包括具有顶端技术和新型功能的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新装备;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主要传统产业提升功能和改变用途后的高端技术装备;纳米材料装备、特种晶体、非金属矿开采及加工装备;为各类新兴产业发展与提升更新和配套的各种高端的智能化装备;高效烟气除尘、脱硝、利废无害化处置等高效率的装备等。

6.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

主要包括各种工程建筑和城乡居民居住用的轻质高强和多功能合一的新型墙体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装饰材料, 在原有承担建筑承重、隔断、围护等功能基础上形成的轻质高强、节能保温、低碳绿色、多功能多元合一的新型建筑材料, 其生产、制造和施工符合节能环保和提高施工劳动生产率要求, 尤其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使用寿命、舒适健康为宗旨, 具有耐用、节能、环保、防水、防火、隔音、隔热与保温抗震等多功能合一或相互可融合效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作为重点。

7. 传统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业领域的建材新兴产业:

所谓传统建材是与新型材料、新兴产业相对而言的, 很多的传统建材产品通过原料配置改变或化学成分的改变, 工艺改进等使原有材料有了新的功能或原有功能有了明显提升, 由此用途和应用领域得以改变成为了新兴产业。目前主要包括LOW-E玻璃、超白超厚超薄玻璃、陶瓷薄板、C40以上预拌混凝土、高性能专用混凝土、工程预制件等玻璃、陶瓷、水泥及水泥制品传统产业经过提升功能或精加工、复合和多次复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

上述七大领域都各有发展优势, 从建材行业的属性看目前发展潜能大的是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兴产业,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其配套的装饰装修材料产业, 它们是未来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重点;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则覆盖着所有的建材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具有巨大空间, 理所当然也是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当然, 建材新兴产业是动态的、变化的, 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相互替代。

五、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 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 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为主线, 全面启动与实施《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着眼于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的主要支撑;着眼于增加建材新兴产业在建材行业总量中的比重, 从总体上提高建材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的新目标;着眼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解决行业结构失衡问题;着眼于加快开发新兴产业和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中国建材行业在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 不仅建材传统产业在创新提升中得到新的发展, 而且使新兴产业成为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的一支强师劲旅, 使中国建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但不减弱, 反而有新的发展和贡献, 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翼齐飞”, 加快推进由建材大国变为建材工业强国的进程。

(二) 建材新兴产业总体发展目标

1. 以七大领域作为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主导产业:

建材新兴产业与所有的事物一样是动态变化的。随着自身的科技进步和与其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与进步, 总体上发展是无止境的。不仅现有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而且未来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更是不可估量。就现阶段来说, 以七大领域作为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行业发展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中, 在科技创新和突破瓶颈的攻关中, 优先发展新兴产业, 做到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品清晰、技术支撑可靠、政策保障优先。建材新兴产业的总体增长速度要高于建材传统产业, 形成有持久力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一定的高增长、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集群。

2. 着力增加新兴产业在建材行业中的比重:

到2020年, 建材新兴产业在创新技术、拓展发展领域、提升附加值、产业规模诸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拓展,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建材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0%左右。到2030年, 增加值比重达到60-70%左右, 使建材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大幅度降低, 总体环境达标, 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大幅度的提高。

3. 新兴产业主要的技术装备实现创新升级:

到2020年, 部分尖端新兴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届时的世界领先水平, 占半数以上新兴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届时世界先进水平。到2030年, 占半数以上的建材新兴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届时世界领先水平, 成为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0-30%。

4. 率先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环保指标的全面达标:

资源能源利用率到2020年在2013年行业先进指标基础上再分别提高20%和25%以上。到2020年, 新兴产业企业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到2030年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指标达到届时的世界同类产业的先进水平。

5.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到2020年新兴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13年行业先进指标基础上提高30%以上。到2030年达到届时世界同类产业的先进水平。

(三) 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驱动, 着力开发与提升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海洋工程、智能电网建设等高端市场所需的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与拓展超高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形成规模。特别要强化对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着力组织顶端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瓶颈技术的攻关。坚持新兴复合材料多功能、复合化、制品化、技术高端化和附加值高的发展原则。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 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要增加自主知识产权, 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和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着重组织加强关键制备技术的研发与攻关, 以减少关键配套材料进口为创新发展的重点;把加强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特种新型玻璃、新型无机高性能纤维等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材料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重点, 加快新型功能材料和各种结构材料应用领域的开发, 形成产品质量提升和推广应用同步的发展新格局。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把提升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探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提升非金属矿高端制品的加工制造装备技术作为发展壮大非金属矿及高端制品业的关键环节;把提升与增加非金属矿物基节能防火材料、非金属矿物填充材料、功能性无机涂敷材料、生态环保材料、新能源材料作为发展与提升的重点, 以形成地勘、采选、精加工与贸易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把拓展找矿视野, 增加优质、功能性矿种及增加资源储量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把加强非金属矿及高端制品业的技术研发作为发展的重点;把增加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非金属矿专用设备的大型化和高效能、提升精加工技术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技术装备创新的主要目标;把提升膨润土、高岭土、硅灰石、长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属矿的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提升共伴生矿物的回收再利用技术, 作为创新技术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目的。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建材各产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围绕资源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 同时向其他行业延伸与扩展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重点围绕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材有关产业燃煤窑炉技术提升, 加快现有的耗能设备和排放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换代;重点提升与突破以低氮燃烧技术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细颗粒烟尘减排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通道分室燃烧器及全氧燃烧技术装备的提升并实现产业化;重点开发处置城市垃圾, 建筑垃圾, 污泥有毒、有害物体的技术装备, 高效率脱硫脱硝、细颗粒烟粉尘减排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发展对现有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能耗控制和排放控制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步伐, 加快全行业节能减排指标达标, 进而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是围绕整个建材行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目标, 瞄准世界建材产业一流技术装备创新研发高端顶端技术, 打造使用寿命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高、环保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比肩的先进建材装备加工制造产业。要加大基础理论的研究, 拔高建材主要产业技术装备研发的起点;围绕建材各产业转型升级与超越引领的目标, 重点开发两个“二代”的先进技术装备, 开发各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新技术、新装备, 开发各新兴产业功能性能改变与用途改变所需要的新装备、新技术, 把挑战世界领先水平、突破技术瓶颈和提高制造精度作为组织攻关的重点。总体发展原则是向功能型、复合型、节能环保方向提升, 向新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智能化、高效率方面发展和提升。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安全耐久、节能环保、低碳绿色、施工便利的新型多功能墙体材料。坚持技术含量高、产品新型、质量好、节能环保低碳绿色和舒适的原则;坚持产品性能优异、功能多元且复合功能强的原则;坚持制品化、部品部件产业化与组合组装的发展原则;坚持美观、适用、安全、无污染的发展原则。

传统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业领域的建材新兴产业:很多建材传统产业具有不是最终产品的特征, 它们既有传统材料的功能性能, 又有发展成为新兴产业的潜能, 经过与其他材料复合或自身技术水平提升到一定层次后可以改变功能和用途, 以至延伸到其他工业领域。为此, 要坚持创新提升的发展原则, 使有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功能的传统建材, 充分发挥潜能和效能;要坚持打破行业界线, 使其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的发展原则。对目前已经由传统建材产品扩展用途并已经转向其他领域的, 要继续提升技术, 继续扩大应用领域。要把有特种功能的已经超出原有用途的各种特种水泥、功能新型的节能技术玻璃和已经转向电子、通讯领域的特殊功能技术玻璃、新型的有特种功能并已转向国防和军工领域的新型陶瓷等产业, 继续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四) 建材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品

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

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坚持以大比强度、高减重效率、强抗热载能力、低成本、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发展导向, 形成批量生产和规模化, 加大对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增强体和环氧、双马、聚酰亚胺等多功能聚合物基体的研发力度, 并加快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长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能源、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研发和扩大应用“碳-氮”化物复合陶瓷、自增强碳化物陶瓷 (包括自增强氮化物、硼化物陶瓷等) 、纤维增强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陶瓷、氟化物等高性能结构型陶瓷材料;化学及物理敏感性多元复合陶瓷传感器、压电复合陶瓷、热电复合陶瓷、包括集导电、蓄热等于一体的太阳能域陶瓷等功能型复合陶瓷。

水泥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适应海洋工程、西部严酷环境条件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多层次纤维、聚合物改性高强、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地聚合物、磷酸盐等新型特种水泥复合材料及制品。还包括优质沥青改性等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的路面材料、耐候建筑材料。

高性能纤维材料:重点发展高档碳纤维、芳纶纤维、R和S级高强、高模玻璃纤维, 重点发展和提升低介电玻璃纤维, 高硅氧、石英、硼纤维, 碳化硅纤维, 连续玄武岩纤维和及其他高性能纤维产品。

高性能膜材料:重点发展复合针刺毡覆膜滤料等玻璃纤维滤料等。

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

特种新型玻璃:是指平板玻璃技术提升和功能、用途改变转向新兴产业的各种特种玻璃及相关制品。重点发展与提升电子信息显示玻璃 (高世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 。加快发展高纯石英玻璃及制品等。积极发展高铝高强盖板玻璃、铝硅酸盐高强玻璃、长波红外玻璃、无铅低温封接玻璃、激光玻璃、微晶玻璃等各种多功能新型玻璃。

先进陶瓷: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疗、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急需的结构、功能陶瓷材料。重点突破陶瓷粉体及前驱体制备、烧结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以氮化硅、碳化碳、氧化锆等为主的高温结构陶瓷以及新型无铅压电陶瓷、透波陶瓷、过滤陶瓷等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

人工晶体:创新与提升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激光晶体和非线性晶体、水晶等人工晶体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高品质人造金刚石、4-6英寸的LED半导体照明用蓝宝石晶体衬底、新型闪烁晶体等高附加值产品。重点突破Si C、Ga N、c BN等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晶体生长、器件制作等关键技术, 形成配套并批量生产。

3.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领域及发展的主导矿种: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节能领域、环保领域、新材料领域。发展的主导矿种目前主要包括石墨、膨润土、高岭土、滑石、硅质原料、石灰岩、硅藻土、石膏、蛭石、珍珠岩、萤石、耐火粘土、碳酸钙、硅灰石、长石、玄武岩、石材等高品位且附加值相对高的矿种。

非金属矿开采技术和回收利用技术:提升和突破的重点主要是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技术和共伴生矿物的有效回收再利用技术;延伸矿产品产业链, 物尽其用, 提高矿物利用率。

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提升的重点主要包括超细粉磨、精细分级、精选提纯、脱水、煅烧、除铁、矿物高纯化、表面改性/改型、插层、复合、纳米材料制备等深加工技术, 优化功能, 提升精度, 提高资源利用率。

非金属矿专用装备:重点发展非金属矿装备大型化生产线 (成套) , 围绕高效、高精度、节能环保装备, 提升与发展新一代超细粉碎与分级设备、干燥设备、煅烧设备、粉体表面改性设备、除铁设备等功能新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装备系列。

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

建材节能技术装备:重点开发高效燃料替代技术, 节能型低排放工业窑炉, 能源高效转换、高效传输装备技术, 传热节能装备技术、高效换热设备技术、余能余热再利用装备技术、能源管控系统、DCS过程控制系统、智能系统控制技术等。

建材环保技术装备:重点研究和突破依靠窑炉自身功能有效脱硝、脱硫, 从根本上治理污染、降低排放的技术装备。重点提升与发展脱硝技术装备、脱硫技术装备、袋式除尘器、先进电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二氧化碳收集及利用或贮存技术装备, 有机废气VOC控制装置, 废气中重金属减排装置, 废弃物发酵、热解、焚烧等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先进技术装备。

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是推广与提高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 玻璃熔窑热回收及废气余热发电, 非金属矿产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与回收, 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废渣、化工废渣、再生资源、城市垃圾、污泥等综合利用及秸杆等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等, 充分发挥各种废弃物的效能, 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实现环境保护为发展的重点。

5. 新型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建材制造成套设备:重点研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富氧和分级燃烧减排NOX技术, 低能耗、无害化、环境友好型熟料烧成技术, 无球化高效节能料床粉磨技术;开发高端成套设备技术及具有低环境负荷、智能控制、设备状态远程监控与诊断等功能的高端水泥成套设备;研发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新型熔窑结构优化及负压澄清技术、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等高端成套设备;发展浮法和溢流下拉法高世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LOW-E玻璃、TCO玻璃、浮法高铝高强盖板玻璃、浮法铝硅酸盐高强玻璃、超白压延薄玻璃及其化学钢化与增透镀膜等高端特种玻璃高端成套设备, 小于0.5mm超薄浮法玻璃制造成套装备等;研发各类新兴产业所需的高端、节能减排、劳动生产率高的新型装备;提升建筑卫生陶瓷生产高端成套设备, 特别要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特种陶瓷装备;提升与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高端成套设备;开发高档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加工装备等。

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重点发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加工、装配生产线及具有加工工艺参数自动检测、控制、优化功能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加工生产线。

6.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

板材类:重点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板材, 提升并加快发展高档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石膏空心条板、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真空挤出成型纤维水泥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集料混凝土配筋墙板、轻集料混凝土多孔墙板、石膏刨花板、木质板材等。积极推广石膏板复合内墙板、GRC复合无机芯材外墙板、金属面无机芯材绝热夹芯板、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GRC岩棉外墙挂板等新型墙体材料。

砌块类:重点发展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砌块, 重点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多孔保温砌块、烧结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装饰混凝土空心砌块, 以及发展石膏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复合无机保温砌块等。

新型房屋类:住宅部品 (包括建筑材料、制品、产品、零配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新型整体房屋构件及集成组装产品。

7. 传统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业领域的建材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技术已经成熟并具有推广价值的传统建材转化的新兴建材。

玻璃领域:重点发展LOW-E玻璃、SUN-E玻璃、TCO玻璃、超白玻璃、自洁净玻璃、电致变色玻璃、超薄超厚浮法玻璃等。

陶瓷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多功能特种陶瓷, 高档薄型化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及先进制造技术等。

水泥领域:积极发展硫铝酸盐、碳酸盐水泥等非普通硅酸盐特种水泥等。

六、加快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 统一规划, 明确目标, 着力实施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结合建材行业的实际, 要把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兴产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 非金属矿及制品业新兴产业、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和传统建材提升功能延伸领域的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及其发展的主导产品, 作为发展的重点。对明确的发展领域和主导产品, 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引导地方政府、有关企业集团和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 围绕发展重点突出技术创新和组织瓶颈攻关, 有效解决建材新兴产业规模小、种类散、缺乏领军企业和形不成规模经营的问题。从编制建材工业发展规划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 从制定争取扶持政策到重点研发项目的确定, 都要把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十二五”后两年和“十三五”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中要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实际举措。

(二)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解决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提高全行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认识, 将其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举行业之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 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帮助解决建材新兴产业发展倾斜政策不足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并致力疏通产用衔接不畅问题。一是争取将建材新兴产业重大创新项目和重大专项列入国家风险补偿计划, 获得国家风险资金支持;二是努力争取将建材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列入国家专项计划, 获得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向政府有关部门争取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开发建材新兴产业的有关开发基金、固定资产投资、税率方面获得优惠;四是对建材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争取获得国家后补偿支持和奖励;五是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高科技新产品与市场应用相衔接的政策, 促进建材新兴产业产品的推广应用。

(三) 集合行业力量, 组成行业科技攻关联盟, 形成行业攻坚合力

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运用市场机制将行业的力量有机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各方的优势, 组成行业科技攻关联盟, 解决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缺乏组织协调、研发力量分散、人才资源不足、瓶颈难以攻克的问题。一是各级行业协会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 在充分征求、听取广大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意见的基础上, 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 组织行业科技创新与共性瓶颈问题攻关联盟, 对共性技术瓶颈问题进行攻关, 对关键技术进行联手攻坚;二是成立行业建材新材料分会, 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鼓励发展的产品目录, 引导新兴产业科学发展;三是要积极发挥建材科教委和有关专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 组织相关专家组成专门小组参与建材新兴产业的研发, 为新兴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四是发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组织调集集团内的资源, 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使他们成为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和主力军;五是建材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是创新研发的主要承担者, 要发挥他们在协调科研力量、建立各级各类建材新兴产业研发中心、组织好重点项目和产品的创新研发中的主体作用;六是要加大建材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培养, 在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建材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事业。

境外机构成中国债市新兴力量 篇11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央行多次在各场合表示,将通过各方面努力,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方面推出措施,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债券市场的放开,特别是便利境外机构投资内地债券市场、放松境外机构进入内地交易门坎,是配合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从市场发展来看,自2013年以来,随着QFII、RQFII等主要渠道的放开,境外机构逐步成为了投资内地证券市场的新兴力量,对内地债券市场的影响初步显现。

境外机构主要通过三类管道参与内地银行间市场,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管道,比如2010年推出的“三类机构”(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银行),以及2011年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目前上述三项管道的投资额度已有较大幅度放开,其中三类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市场的额度完全取消,QFII可获批额度达1500亿美元,RQFII可获批额度达9700亿元。截至2015年6月底,共有245家包括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行、境外保险机构、RQFII和QFII等在内的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市场,债券持仓总量为5898亿元。

尽管从存量上看,境外机构持仓规模占全市场债券存量的2.5%,比重较小,但随着境外投资管道不断拓宽、人民币资产在全球配置的重要性提升,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净买入规模和占比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一些境外机构集中投资的月份和时段,内地债券市场出现了交易规模大幅增加情况,对内地债市的边际影响不断提升。

现阶段境外机构持有资产主要以高等级利率债产品为主,同时收益率较为吸引的中票、短融等持有量也在增加。截至2015年6月,境外机构持有的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两者合计占总持有量的83%。另外,持有中票、短融等品种持有占比达到11%,说明境外机构在注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综合考虑资产收益率的因素,良好的信用债产品逐步成为境外机构的投资标的。

不过我们要看到,从2003年QFII放开至今,境外机构参与内地债券市场已超过十年时间。但境外机构对债券市场的投资比重仍然较低,主要有几个因素制约其投资规模。

首先,境外机构参与内地债券市场取决于获取人民币管道是否通畅。目前境外人民币存款资金池不到2万亿元。作为债券资产配置的资金来源,境外人民币资产池规模较小,境外机构获取人民币资金管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

其次,内地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同质性较高,令国际投资者难以对投资风险作出有效判断。另外,中国债市发展时间较短,基本未经历过违约事件,市场难以对违约事件作出有效反应。

再者,从宏观环境上看,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是影响境外资金持续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2014年以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连续多次降准及降息导致整体收益水平下降较快。近期内地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人民币汇价波幅明显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括债券在内的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因此,如何保持稳定收益率,持续吸引境外资金投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过程面临的考验。

目前在顺应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对境外机构的放开幅度已不断加快。除了QFII、RQFII、三类境外机构等管道外,今年5月及7月间央行又连续推出新政,对三类境外机构投资额度、备案等手续做了相应简化,获准的交易品种也从现券交易扩大至回购;远期、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品种,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内地债券市场,提升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比例。

参考美国、日本等历史经验,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成功不仅需要该国强大的经济规模与国际贸易量,更需要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的支撑。其中,债券市场的放开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债券市场,非本土的国际投资者持有量超过四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共同基金、个人投资者均为美国债券的主要持有人。另外,由于境外机构对流动性管理、对冲的需求相对较大,他们的参与对提高中国债券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完善债券市场基准利率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推动债券市场的逐步放开,增加国际机构的参与比例将是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方向。

中国新兴企业 篇12

1、互联网公司新设立其金融业务线;

2、从事传统金融业的公司将其销售渠道扩展至线上平台;

3、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对网上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于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2013年全年中国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金额达到8.9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此外,一家专注于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知名网站于2014年6月发布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4》显示,2013年中国P2P市场的交易金额猛增至1 100亿元,较2012年相比增长了10倍。

地方政府将互联网金融行业视为向更广阔的金融改革迈进的一步,因此宣布了一系列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2014年8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力图从行政、财务和法律等方面支持该行业的发展。上海市将通过简化登记手续、以专项财税优惠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以鼓励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成立。在2014年3月,深圳市也公布了类似的指导意见以促进该市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意识到在互联网金融中一些诸如P2P借贷之类的细分行业中存在相对较高的违约风险及道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正在计划制定实施相应的规定去规范该行业的发展,以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此外,金融改革所将带来的新的市场、服务、产品等都将进一步扩大互联网金融业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该行业的服务范围将被扩展至包括利率自由化以及未来将出现的资产支持型证券的销售渠道。

作为中国租赁市场的新兴需求来源,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中国办公楼租赁市场上表现愈加活跃。该行业增长的租赁需求令地处不同区域的办公楼细分市场受益。一些公司将包括销售和管理等的具有前端办公室功能的部门租赁在位于市中心的甲级办公楼中,而将信息技术及其他后台服务职能的部门租赁在位于租金较低的非中央商务区或产业园区内。另外,许多新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选择将信息技术的职能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仅需要在位于市中心的高品质办公楼内租赁其前端办公室。

上一篇:DSP+单片机下一篇:考场作文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