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信息技术

2024-10-11

新兴信息技术(精选11篇)

新兴信息技术 篇1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移动学习模式是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移动学习模式,能够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移动学习系统及其学习模式进行初步分析。

一、移动学习系统设置的功能区域

(1)内容播放界面。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借助于这一界面进行,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教师屏幕区域,可以将教师演示的内容清晰展示出来;在教师视频区域,可以将教师讲授的场景展示出来;在设备功能区,学生能够进行直接的操作,根据不同功能键与系统实施互动,或者摘记重难点方面内容。

(2)点播下载界面。在移动学习系统中,学生点击“点播”功能键,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播放所要学习的内容,点击“下载”功能键,可以将这些学习内容下载到自己的学习终端之中。学生在界面中还可以进行所需学习内容的搜索,在相关类别中找到栏目进行全盘搜索,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3)课程教学直播。学生借助于移动学习系统的提示,准确判定各相关内容的授课情况。通过移动授课终端,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教学讲授活动,学生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

(4)自动答疑界面。一般的移动学习系统,都在直播或者点播页面设计有答疑界面。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如有疑问,只要点击界面,就会弹射出问题文本框。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输入进去,移动学习系统就能够自动出现问题答案,还可以借助于答疑中心进行更为全面的答案搜索。

二、对当前几种学习模式的分析

(1)建立于学习工具的模式。运用较为广泛的是基于短信的学习模式,在这一平台上,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实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互动,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其具有输入缓慢与信息量受限等方面的制约。电子邮件方式也是较为有效的学习模式,当前能够进行电子邮件操作的终端越来越多,也为这一模式作用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直播以及点播、下载、自动答疑等方式,也是开展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具有安排灵活、内容丰富、互动方便等方面的优势。

(2)建立于教学资源的模式。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分解出多个学习任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任务组织,进行重点突破,鼓励学生在网络中进行相互合作。也可以将学生按照居住地进行区域划分,对学生进行多种资源的任务布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安排灵活进行学习,通过点播、查询等方式开展学习,将学习成果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教师进行反馈,并在移动学习系统空间或者讨论区进行交流,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提高分析研究能力。

(3)建立于自主合作的模式。在移动学习系统中,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既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师生交流互动,也能够坐在家中,甚至半夜里进行课程的点播学习,自主性较高。同时,移动设备也拉近了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借助于这样的学习设备,学生可以在互动区或者交流区进行学习讨论活动,这发挥了学生集体的智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加了移动学习的成效。

三、初中信息技术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移动学习模式是对教学成效提升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应当得到推广与普及,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⑴教师要科学处理课堂与课外的关系。移动学习模式不仅适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同样适用于课外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在教学全过程发挥移动学习系统的作用,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整个教学进度与成效,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安排,拓展学习时间与空间,以学习目标完成为目的,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有效的移动学习。

⑵教师要科学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发挥移动学习系统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运用这一系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空间交流、讨论区研究等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群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之间的优势互补,让移动学习系统成为学生灵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的便捷平台。

⑶教师要科学处理优化与完善的关系。在开展移动学习模式的探究中,教师一方面要针对教学中分析总结出来的各种不足,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同时还要配合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本土化的改进与提升,如建立多人视频、音频系统,让学生能够不受空间制约,随时随地可以组织研究讨论活动。还可以建立学生学习社区,专门用于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习交互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移动学习模式,是对当前学生学习空间与时间灵活性方面的一种创新,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的重要措施,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注重创新,进一步发挥和体现这一模式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成效方面的积极作用。

新兴信息技术 篇2

公司工会主办

2015年4月30日

● 工作动态

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裴军良载誉归来

今年是国家五年一度的劳模评选年,4月28日上午,2015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工业区轧钢部一轧钢精整工段段长裴军良同志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参加了表彰大会,当日下午载誉归来。并于次日上午受到邯郸市市委、政府、市总工会等有关领导的亲自接见。

裴军良是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工业区轧钢部一轧钢精整工段段长。自1988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曾从事轧钢生产班岗位工、调整工、班长、调度室值班长、副段长、段长职务。2005年荣获“邯郸市劳动模范”、2009年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他在工作中勤奋踏实,勇于钻研,善于创新,已从一名普通的轧钢工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人才,一线优秀的管理者。面对钢铁行业严峻的市场形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工作中,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影响生产环节的的难题进行攻关,学习、研究新工艺技术,解决工艺问题45项,其中有一项建议获得公司“合理化建议特等奖”,并于2012年10月被评为邯郸市“十佳金点子”。为降低工序能耗,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他大胆革新,开发无孔型轧制新工艺,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增加公司效益,他攻坚克难,带领团队开发多个钢材新产品,尤其是Φ6盘螺的开发成功,填补了周边钢厂不能生产的空白。同时,他注重新人培养,为公司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骨干。裴军良同志用行动诠释了一名老轧钢工的自身价值,为公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全体职工学习的楷模。

(文/丁希萍 图/韩涛)

公司工会“五一”期间大力选树表彰一线先进典型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公司工会为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发挥生产建设主力军作用,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解放思想,诚实劳动、岗位建功,激发“比、学、赶、超”内生动力,公司工会积极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在“五一”期间表彰了105名先进生产(工作)者、41名优秀班组长和40个“工人先锋号”。

此次评选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各单位参照先进评选条件,自下而上民主推荐、评选产生。评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重点突出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先进典型,通过大力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新时期的劳模精神,必将在公司范围内形成争先恐后、比学赶帮、学赶先进之风。同时公司工会号召广大职工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锐意进取、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发展中抢机遇,在挑战中保发展,为实现公司年度预算目标做出新贡献。(尹建波)

公司职工在邯郸市荣获 “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殊荣

4月28日上午,在邯郸市召开的庆“五一”暨“邯郸银行杯”首届职工创新成果表彰大会上。公司炼铁部电除尘工段维

修电工吴迪、焦化部炼焦工段煤气大班测温工于礼合分别获得邯郸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炼铁部5号高炉值班室、二铸管部熔炼丁班、新兴能源装备公司LNG槽车整车装备组分别获得邯郸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并参加表彰大会。其中炼铁部5号高炉值班室值班长谢理强还代表105个“工人先锋号”登台领奖。

以上获得“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公司生产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生产建设主力军和先锋作用,履职尽责、勇挑重担、岗位建功,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形象,而且还展示了新兴铸管工人阶级时代先锋楷模的风采。

(丁希萍)

“温海军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近日,在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职工经济技术工作会议上,我公司武安工业区第二铸管部“温海军创新工作室”被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温海军创新工作室” 是股份公司工会为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调动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建的,由武安工业区第二铸管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温海军命名,创作室于2013年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创新工作室”称号。

此次被命名的示范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国范围内共有25个,“温海军创新工作室”是经公司工会、集团工会的逐级推荐申报及中国机冶建材工会的严格评比而命名的。是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委员会为深入推进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引领广大职工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而开展的创建活动。

(文/尹建波 图/韩涛)

炼铁部一季度52项合理化建议力促挖潜增效上台阶

今年以来,炼铁部工会结合生产实际,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1至4月份,被工段和实业部采纳建议共52条,其中技术改造21条,精细管理14条,促进了炼铁部降本增效工作上台阶。

炼铁部工会以推行降本增效、节能降耗为突破口,组织各工段班组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月征集、分析、总结,讲评,奖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的推动了合理化建议的开展和实施。

电尘工段烧结电工班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班组活动,鼓励技术革新,提出了环保、安全、节能、设备方面的各类建议,先后落实了对老烧结区域一次混合电机及线路、二次混合电机、混三皮带电机、混一皮带电机及线路、配料一号皮带电机及线路的改型及改造,对新区机头电除尘气体输送移位、配料除尘的电器安装改造等建议13条,共节约费用20多万元。

原料工段新系统东料仓高达11米,烧结矿入仓时,如果仓位太低,烧结矿就会摔碎,致使返粉率高达50%以上造成很大浪费。针对此问题,原料工段矿焦班职工集思广义提出利用废料制作自动探仓仪建议。即当料位低于4米时,自动探仓仪立即报警。岗位人员关掉闸 5

门,停止走料。高于4米后,报警自动解除,岗位人员打开闸门走料。这项建议有效控制并确保返粉率达到了公司和实业部指标要求。

烧结一工段维修班王全新提出的白灰授粉器技改建议,使收粉器空压风24小时喷吹改为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日可节约空压风用量约10000m³,年节约费用36.5万元。

煤气净化工段铸铁班组职工提出在冷却水池安装潜水泵,将中水引入厂棚,每天可节约新水3吨左右。

建议虽小,作用巨大。像上面例举的这些合理化建议在炼铁部不胜枚举,在这样一个个合理化建议的推动下,实业部攻克并完成了预算指标过程中的各项难题,并形成了“公司就是我的家、我为公司献一策”的长效机制。(解瑞红)

小办法促进大生产

——复合管部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复合管部工会重视调动职工进行“小改小革”的积极性,制定详细制度,充分激发职工提“小建议”、搞“小改革”的工作热情,以小办法促进大生产,提高生产速度、降本增效,不断助力“双超越”。

公司每年都对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集中表彰奖励,实业部工会也在不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但仍有许多普通职工认为合理化建议是“工程师、技术员的事”,与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实业部工会以班组为单位,着力对普通职工提合理化建议进行宣讲、普及工作。工会人员挑选了本部及其他实业部近几年的“小改小革”实例,一一为大家讲解,说明合理化建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心里常想着降低成本的事、常想着提高工作效率的事,每名职工都能发现自己岗位周围可以改进的地方。聚少成多、汇涓成流,就能为实业部创造可观的效益,就能提高自己岗位工作的绩效收益。

通过持续的宣讲和指导,越来越多的职工对“小改小革”活动产生了兴趣。维修工潘亚杰,在去济南玫德参观学习过程中,仔细观察 6

相关岗位操作方式,发现他们的管件组装工序流程具有较高的先进性。由于管件结构和批量不同,我们无法照搬玫德的组装方法,但吸收其部分先进方法,结合我们自身实际情况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组装效率。回到公司后,潘亚杰反复研究,细心琢磨,用了半个月的业余时间,设计了管件组装平台。经实业部同意,加工完成投入使用。经过近两个月的实际使用,管件组装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0%——25%(管件规格大小不同,组装效率也不同),得到一致好评。

生产A班的两名职工在清理废旧设备时,发现部分旧的栏杆、护网等长时间闲置不用,联想到正在进行的现场安全本质化工作要求,向班长建议在生产线上使用护网和护栏。班长向生产主任汇报后,生产主任立即通知设备部门停止刚刚上报的采购计划,对旧护网和护栏进行简单的切割、点焊、油漆后,在全实业部进行使用。此项修旧利废建议,不但为实业部节省了约几千元费用,而且保证了安全整改时间。

图为吸收玫德经验制作的管件组装平台

图为修旧利废制作的护网和护栏

今年以来,职工提出的“小建议”、“小改革”建议逐渐增多,已有十几项取得一定效益。实业部工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工作,进一步增 7

强职工的成就感、荣誉感,鼓励更多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涌现。

(邯齐锦)

第二铸管部召开“五一”表彰大会

4月29日上午,第二铸管部工会在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五一”先进生产工作者表彰大会。实业部领导、各工部主任、工会小组长、实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获邯郸市、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的职工代表和部分职工共计42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实业部部长助理尤庆伟首先宣读了对杨乃良等13名荣获“第二铸管部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职工的表彰通报。随后,实业部领导为获奖的职工颁发了荣誉证书。

实业部工会主席勾伟舵代表实业部领导结合当前形势对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全体职工,特别是工部主任、班组长会后要及时组织本工部、本班组职工学习身边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进一步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以这些劳动模范的事迹来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汇聚起保障和支持第二铸管部迎难而上、改 8

革发展的正能量。

二是希望各工部要对照标杆实业部,制定双超越措施,梳理负面清单,勇于向自身短板“开刀”。实业部各部门紧紧围绕“利润核算、对标分析、挖掘潜力”开展生产经营工作,做好每个节点的利润分析,保证各级部门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利润指标的顺利完成。

三是希望各工部紧紧围绕2015年预算指标配合实业部工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会活动。实业部在年初制定的工会活动预算中将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列为今年工会工作的重点,包括三大工种、6道工序,几乎涵盖了铸管生产的所有岗位。旨在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激发“比、学、赶、超”内在动力。此外,实业部建立了合理化建议奖励机制,鼓励群众性创新创效、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活动,使职工主动提出改进建议,集思广益,创新增效。

四是希望实业部全体职工面对当前不利因素,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困难中谋发展。

最后,勾主席鼓励大家面对困难,要勇于面对,积极努力,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当前需要的是正视困难,盯住年度总目标,不留退路,不气馁,不放弃,创新思维,挑战一切不利

因素。(王坤)

轧钢部举办钳工技术比武选拔赛

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调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轧钢部不断创新职工岗位技术培训模式,采取以赛促培,岗位练兵的方式来促进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

为了提高钳工的岗位技能,4月22至23日,轧钢部举办了钳工电机接联轴器找正技术比武活动,以此来促进轧钢部钳工队伍建设,提高钳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实业部维修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

电机联轴器找正是电动机安装的重要工作之一,找正的目的是在电动机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机器尤其重要。从安装质量角度讲,两轴中心线偏差愈小,对中愈精确,机器的运转情况愈好,使用寿命愈长。

近几年,轧钢部向兄弟单位输出部分钳工,新工又不断进入钳工队伍,还有部分老钳工退休,轧钢部钳工的技术水平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提高钳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迫在眉睫。电机联轴器找正,是轧钢部维修钳工必须人人熟练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因为轧钢部生产线上大型电机近百台,钳工对电机联轴器找正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轧钢部的修理费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是降本增效目标是否能够完成的关键的工作之一。所以,轧钢部从职工最基本的电机联轴器找正技术训练开始,逐步对钳工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

本次钳工电机联轴器找正比赛,是在各工段进行了半年赛前培训训练之后,实业部组织进行的综合比赛。自加热工段、一轧钢工段二轧钢工段等六个工段21名年轻钳工参加了比赛。比武活动为期两天分7场进行,比赛开始前,比武负责人王唯忠详细说明了比武办法和规则,裁判员吴新华、张立明介绍了本次比赛的评分标准。一切工作

准备就绪之后,参赛选手按实业部事先安排比赛的场次进行比赛。比赛时,赛场上选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心投入到比武竞赛中,为了使电机和联轴器达到两轴对中,选手一会儿用用塞尺测量联轴器张口,轴向间隙。一会儿用百分表式千分尺,测量联轴器水平,径向间隙。选手们忙而不乱,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技术娴熟,赛出了素质,赛出了水平。现场的观众一边观看选手比赛,一边为选手加油鼓劲,整个比赛场面热火朝天。

本次比赛,评委对照《电机接手找正评分细则》对选手的比赛结果进行现场评判打分,让选手们比赛之后,当场就知道自己哪个环节技术好达到要求,哪些环节技术还不过硬被扣了分,这种比赛让选手及时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对以后的对这方面的技术学习有的放矢,真正起到比赛促学习的效果。21名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前第一、二、三名,分别被加热工段房仕杰代表队、三轧钢工段孔政代表队、一轧钢工段林有代表队获得。

通过举办此次技术比武活动,展示了钳工风采,传承了钳工技术,达到了“参与、交流、竞技、提高”的目的,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选手表示将把比赛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去,更好的为生产服务,为轧钢部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轧钢部随后将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轧钢部工会将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学技能、练本领的氛围,激励更多的职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尽快成为公司的高级能人才。(赵晓英)

抓好三室建设

促三室管理提升

进入2015年以来,后线一工部认真落实公司工会、第三铸管部工会各项工作要求,始终把三室建设管理工作作为工段工会的重点工作。在三室建设管理工作中,一工部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各班组、岗位逐级入手,把提升三室各项管理工作作为抓好工段工会基础工作的切入点,把强化班组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夯实工段工会基础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通过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段工会对各班组三室管

理工作提出进一步规定,要求各操作室、交接班室等做到保持日常室

内的卫生清洁干净,认真做好班组民主管理记录。把三室建设工作真正纳入到日常交接班工作中,不断扎实三室管理工作。尤其四月份以来,工段工会对需要整修的三室,进行了总体规划与安排,本着为班组办好事、办实事,能节约工作原则,积极为三室建设创造条件,制作了职工安全亲情展板、班前安全宣誓展板,工部领导全部上阵带领班组职工,利用工作间隙和职工休班的时间,从屋子吊顶、墙面粉刷、室内装饰饰物上,工段积极发动各班组职工出主意,想办法自己亲手动手制作,共同建设美化自己的三室。对三室内破损的座椅板凳,工段自己找废料,自己焊接制作,不仅为实业部节约大量的费用,而且通过职工的亲自参与,使三室建设工作有了全新的改变,扎实的工作基础得到了实业部工会的大力支持,三室建设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与标准化迈进。(刘明浩)

运输部维修工段工会立足“三抓”扎实做好防汛工作

随着雨季汛期的到来,运输部维修工段工会根据工段工作实际,在铁路线路检修、机车、铁水车和汽车车辆维护保养任务重的情况下,工段工会分担工段工作困难,按照运输部《关于做好2015年运输部防洪防汛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合理组织休班职工,对区域内所有的防洪设备实施进行清理,立足“三抓”,扎实做

好今年汛期各项安全工作。

一抓料物储备,严加防范,充实防汛物质储备。对潜水泵、编织袋、防洪沙、塑料布、铁锹等防汛物质进行检查和补充,现已全部落实到位保障了防汛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隐患排查,根据运输部要求,对牵引线、油库西侧、9道排水沟两旁杂物以及沟低长年积攒下来的污垢进行彻底清理。并对大车间南门排水沟进行掀盖板清理,将存在的各种隐患及时消除。

三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工段采取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及时处理汛期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加大责任考核力度,确保整个汛期到来期间,铁路运输作业的安全畅通。(刘艳胜)● 和谐创建

排忧解难为职工 大病救助见真情

公司工会始终把关心困难职工,为困难职工分忧解难放在首位,为让每名职工充分享受到公司的关怀,轻装上阵全身心工作,公司工会在开展职工互助保险基金活动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展了工会会员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使职工家庭遇到各种意外灾害或患有疑难疾病的职工充分感受到工会的一份温暖。

工会会员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是公司职工继职工互助基金会保险之外的又一有效屏障,多一份保障,多一分安心;是一项维护、保障职工利益,促进和谐的好事、大事。通过开展工会会员重大疾病医疗互助和职工互助基金会保险活动,达到发扬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光荣传统,缓解职工因病住院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的目的。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工会坚持做好参加活动职工的后续跟踪服务,做到及时受理,及时申报、审批等手续。2015年一季度公司工会向享受职工互助基金保险各类险种的38人发放救助款67346元,19人次发放大病医疗互助救助款14万元,6人发放了6000元的日常困难救助款。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职工因生病住院造成的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工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也对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丁希萍)● 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

提高质量

从我做起

降本增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承载着企业的发展与兴衰。面对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修建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关于降本增效工作的文件精神,确保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目标的实现,切实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实业部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降本增效、提高质量、从我做起”活动。

一、修旧利费。2015年4月,修建部搅拌站对沙仓震动器修旧利费。搅拌站两个沙仓振动器损坏,将整个机子全部拆开之后里边线路断了,重新接线,更换密封圈,共消耗三个人工费用,用时半天修好。如今已经安装在设备上正常运行,此次修旧利费共节约2000元。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节约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将不再是一个小数目。

二、积极开展“我为企业降本增效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动员广大员工广泛参与成本管控,鼓励员工人人参与技术革新,为深化“降本增效”活动开拓思路,奠定基础。

三、认真开展节能降耗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切实增强节能意识。在生产各个环节中切实注重细节,把降本增效工作变成全员的自觉行为和良好风尚,养成从点滴节约和在生产过程中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14,营造有利于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围。

四、通过落实制度、强化降本增效措施的落实。在生产管理上,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方式、修旧利废、节能技改等多种措施,努力把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通过每周的的能源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通过每周的设备检查,对损坏设备及时有效的维护。检查设备日常的点巡检,合理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分解指标、细化个人工作量,提高工作劳效。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生产管控能力。

降本增效不是一个口号,我们要从小处入手,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油、每一张纸。(吴玉兴)● 文体之窗

公司工会举办迎“五一”职工拔河比赛

为活跃广大职工文化生活,全面增强职工体质,凝聚企业向心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公司工会于4月26日在公司体育馆广场举办了2015年迎“五一”职工拔河比赛。比赛有17个单位组织的16支男队、17支女队共350余名职工报名参赛。

此次拔河比赛分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两个项目,采取抽签分组、三局两胜淘汰赛制。当日下午14:00,比赛分别在广场A、B、C、D四个场地同时开赛。赛场上哨声一响,各代表队参赛队员们卯足了劲,奋力拼搏,大家都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紧紧抓住拔河绳,咬牙坚持,奋勇争先,比赛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赛场上持久对抗的精彩场面不断涌现,赛场边加油、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比拼,最终获得公司工会2015年迎“五一”职工拔河比赛男子团体冠亚军的分别是:轧钢部、炼铁部;炼钢部、动控部分获女子团体第一、二名;一铸管部、三铸管部并列男子团体季军;一铸管部、机关并列女子团体第三名。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职工们的体魄,更充分展示了新兴铸管广大职工坚韧不屈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企业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吴际)

公司机关工会组织庆“五一”表彰暨会员趣味活动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丰富机关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机关广大会员渡过一个祥和愉快的节日,缓解工作压力,公司机关工会精心策划了庆“五一”活动方案。在各部室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下,于4月27日晚机关各部室近380名员工在体育馆内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国际劳动节,成

功举办了庆“五一”表彰暨会员趣味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由机关工会主席丁希萍宣读了表彰通报,并为部分先进代表颁发了奖品,本次共表彰了55名先进职工。接下来举行了一系列的趣味活动,共设置了四项集体项目,分别有摸石过河、传球投篮、企鹅漫步、趣味接力比赛。各部室工会都派出了精兵强将参加各项比赛,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摸石过河比赛率先开始,各部室之间的竞争是互不相让,各个参赛选手都是有备而来,身手不凡,以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去奋勇争先,欢声、笑声、喝彩声充盈着整个活动现场。接下来就是传球投篮、企鹅漫步、趣味接力比赛,各个代表队的选手们都精神抖擞,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场外的观众们更是热情高涨、呐喊助威。随着比赛的深入进行,加油声此起彼伏,高潮一浪胜过一浪。比赛自始至终紧张激烈,公平、公正,大家情绪高,劲头足,既舒展了筋骨,又愉悦了身心,更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工作与生活和谐并进”的良好氛围。整个比赛场地始终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最后,各项比赛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缓解了广大职工的工作压力,又为大

家提供了一个“健康生活

快乐工作”的平台,使员工之间的友谊更深、更浓,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机关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进了大家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展现了机关员工的风采,也增添了节日气氛,为今后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文/王丽霞、丁希萍 图/余志勇、韩涛)● 劳动者之歌

立足岗位 尽职尽责

——轧钢部优秀班组长张立

“我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为车间和班组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离明星还差得远呢。”张立获得过很多荣誉,每当大家笑称他是“明星班长”时,他总这样说。这个看上去憨厚老实的班长到底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呢? 岗位技术好,是兄弟们眼里的“故障克星”

高线车间投产五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结合班组实际,克服技术关、人员关,全力推行模拟法人机制管理,严细管理,务实创新,在兄弟班组中起到带头作用,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前矛,受到了实业部、工段的好评。

在实业部落实降本增效工作中,张立从生产实际着手,对三轧盘

螺工艺优化改进,他积极参与开发12盘圆、HRB400E品种钢开发,对生产6、8、10规格盘螺提速工艺进行改进。尤其是在对10盘螺提速试验中,成品速度由先前的43米/秒提至46米/秒,实验期间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电机共振区温升快,钢材性能的难保证等,他积极参与解决疑难问题,献计献策,成功提速后,每小时可多生产6吨钢,每天可增产144吨,到此,他仍不满足,继续坚持攻坚克难,挖掘生产潜力,最终使成品提速到50米/秒速度进行生产,设备稳定运行,当班产量达到824.7吨,突破班产800吨大关,创造投产以来最高纪录。

进取意识强,是职工队伍的“战斗先锋”

面对当前钢铁行业严峻形势,他通过狠抓管理来提升效益。他注重班组基础管理,坚持每天召开班前会,将当班的工作任务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每班要组织班后会,将当班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工作好在什么地方,差在哪里,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摆出来,与班组职工一起想办法,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查找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措施。例如:针对钢材在切头剪是否可以剪的更短,是否可以减少一个切头、切尾一个看似小问题上,班组内进行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并在生产中进行试验优化,经过试验根据坯料情况对切头、切尾进行优化设计,重新变更参数和剪切顺序,使废品率降到最低,成材率得到最大化,这样成材率可以提高0.1%,年降低成本50余万元。

自从当班长以来,针对班组新员工专业技能不强的问题,他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主动配合班组开展岗位练兵,传授技能,教育安全常识,补强班组的安全短板,引导班组职工齐心协力保安全。他还在班中开展节能降耗知识竞赛,引导职工认清当前形势,节约成本,将“降本增效”理念贯彻落实到班组日常学习和工作之中。此外,他还带领班组职工积极参与公司及实业部组织的各项学习和活动,并在2014年股份公司工会组织的轧钢工技术比武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待人心肠热,是同事心中的“勤劳大哥”

在工作中,他最能体现任劳任怨,不记得失的特点。下班时,他总是要到车间各个岗位检查一下才放心回家,这么多年他一直保持早到晚走的习惯,班组职工都说:“只要立哥在,我们就特别放心。”

在同事眼里,张立吃得苦、耐得烦,但是对于家庭、对于孩子,张立的心中却藏着深深的亏欠。年幼的孩子总是用一双期盼的眼睛等待他能早早下班,带着他去逛逛,一起做游戏。可是张立知道作为一名班长,他应该带头奉献,虽然牺牲了个人与家人的时间,但是能为班组做更多的事,他觉得值得。

个人素质优,是班组管理的“顶梁支柱”

工作中,他积极协助实业部领导做好班组的管理工作,对日常工作中发现同事安全思想松懈他及时提醒,互控协作;对职工心中的一些“疙瘩”,他能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引导,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他所在班组的同事经常说:“张立去做职工的工作,职工都容易接受些。”他对班组职工存在的困难,真心实意地予以帮助,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及时向工段反映,并献计献策,寻求解决。(李俊)

新兴传媒?信息传播?媒体应用 篇3

主持人语: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视频讲话指出:“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通信、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改变,其庞大的数据规模和存储量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行业格局。同样,伴随互联网而产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手段,无疑会对今天的传媒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深刻影响传媒行业的新走向。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大数据已然成为创新、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机遇?是挑战?这取决于传统行业对新的媒体产业格局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能提出适合自身的改革策略和营销模式,这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传播的精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及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将是新闻媒体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关键所在。本期“新媒体研究”立足新媒体、大数据传播环境,内容涉及微信平台推广、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新闻业务的转变及新闻生产报道和分享传播。栏目基于新闻传播学视角,分析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理论和新闻实践,旨在为变革中的新闻传播和媒体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以促使传统行业在新传播格局下积极转变和应对,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和数据应用的效果最大化。

新兴信息技术 篇4

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发的航空并行CFD计算平台, 进行标准明星并行评估计算。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亚、跨、超和高超音速的气动力学计算和一些特殊气体动力学问题如直升机旋翼、导弹发射、座舱弹射、投弹、机动和气动弹性等。

项目前景

传统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主要依赖理论研究估算、设计师的经验以及大量的风洞试验结果, 风洞试验是主要设计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航空空气动力学的革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计算流体力学将以突破对黏流流场物理现象的模拟能力为重点, 尤其是精确预测流动分离点和转捩过程以及湍流流动。

随着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巨大成功, 我国科技人员对空气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 常规的计算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复杂的大型飞行器设计所带来的巨大需求。

预期效果

北京北龙超级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中心的优质高性能计算平台, 为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提供计算资源及应用软件开发的相关服务。市场需求巨大, 市场前景广阔。

2PSGSEIS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成像系统

项目概况

进入21世纪后,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 人们对地震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勘探开始进入以往被认为禁区的复杂地表区域, 如山地、黄土塬以及冻土带。在该类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最大问题是静校正问题, 常规的方法难以解决。

PSGSEIS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成像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震数据成像的质量, 从而提高解释精度和准确度, 并显著提高井位部署成功率, 这使其对常规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替代性。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均依赖国外进口软件, 计算规模及速度均受很大限制, 急需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平台。PSGSEIS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成像系统将成为该领域的创新型应用产品, 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应用水平提升提供支持。

技术创新性

地震数据深度偏移的速度建模技术、成像中的并行技术、地震数据处理软件流程设计。

市场前景

广州新兴技术峰会专题 篇5

嘉宾致辞

谢学宁:

《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有一个TR35,广州也有一个TR35,我们希望跟《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合作,以后在广州的TR35能否成为MIT的TR35,获得吸引PE、VC的国际影响力,让广州的珠江TR35进入国际的TR35,这是我们希望做的事情。

胡春力:

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把靠科技而不是靠资源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提出了创新发展战略这样一个概念。因此,中国的科技发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春天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科技创新的环境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可以说是质的变化的背景下。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机制的问题,组织的问题,政府的作用既不越位,又不缺位的问题将越发重要。

贾森·庞廷:

新兴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传统互联网,电力服务平台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智能手机和3G移动通讯协议的逐步普及, 消息推送、移动支付、地理位置服务等最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 相应的为供电单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的新型电力信息化服务的产物。

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的建立, 其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平台的建立, 使得公司服务社会、服务用户的意识得以更好的宣传推广, 使更多的人对公司有更深入的认识, 进而促进公司供电业务组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 是顺应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需求, 开辟网上及移动营业厅, 利用网络的便利、快捷和互动性特征, 为辖区用户提供相应的电力服务。

1 平台建设必要性分析

随着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 公司原有互联网门户已不能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 融合传统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电子服务门户已成为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必要性如下:

1.1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遵循国资委相关规定与要求, 加强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力度, 努力提升集团的信息化与网络应用水平。

1.2作为国家电网的下属企业, 七台河应当紧跟总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步伐, 保持与上级单位网络形象的统一, 并能够有效的与上级单位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换与信息连通。

1.3为了更好的适应集团发展战略, 建立一个面向所有用户的网络公众平台, 是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仅是信息化条件下时代需求, 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1.4构建一个能够全面展示企业面貌, 传播企业文化,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网络公众平台, 也是公司进行服务品牌建设的重要领域。

1.5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域性与便捷性, 运用最新技术手段, 结合公司自身特点, 通过人性化向导与引导, 为用户提供具有常规性、针对性与创新性的网络服务, 是提升公司服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工作。

1.6建立一个全方位展示公司业务, 并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公司服务推广的网络平台, 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提供助力。

2 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

2.1 基础条件分析

电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前全国大部分电力公司、电业局完成了用电营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近年来, 智能抄表系统的逐步普及, 智能电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相应的为供电单位的信息化电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电子商务应用分析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数据交换系统, 以其高效、便利的应用特征, 网上支付等新兴生活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并采用。截至2011年6月, 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5.6%、31.6%和31.0%, 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7.6%, 11.7%和7.8%, 在经历了2009-2010年快速增长之后, 商务类应用迎来了一段较为平缓的发展期[1]。随着在线支付等互联网应用的逐步发展和普及, 相应的为供电单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分析

2.3.1 庞大的用户基数:

目前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国家和区域皆已纷纷跨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蓬勃酝酿态势已经十分明显, 截至2010年12月, 手机用户即将突破9亿, 其中手机网民达3.03亿, 2010年, 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 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2]。随着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成熟和普及, 互联网企业的移动化转型,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在未来2年内出现质的飞跃, 成为具有实质意义的重量级产业。

2.3.2 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2009年3G网络正式商用后。基础运营商、传统互联网巨头、终端厂商, 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相关产业主体都积极拓展业务市场, 快速布局市场发展战略, 经过两年的高速发展, 3G用户呈爆发性增长态势, 移动终端风靡全国。3G快速发展的两年周期中几个关键词尤为突出:

2.3.3 移动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企业的竞争手段。人们更多的选择的移动互联网进行资讯获取、购物、预订酒店机票、导航、游戏等, 原来必须在家庭、办公室上网的局限性被打破, 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必将在未来的时光里深刻的影响每一个人, 影响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2.3.4 电力服务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平台基于传统互联网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 为辖区用户提供多渠道、内容丰富的电力服务内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 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 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平台将进一步突出服务型定位, 居民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智能手机客户端完成电费电量余额查询、缴费记录查询、业务办理登记、故障保修登记、业务办理查询、服务咨询、投诉建议等服务操作。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电力服务。

3 平台建设规划

3.1 平台定位规划

电力服务平台是一项重要战略性资产, 是创造财富、提升价值、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平台。平台的建立, 是在功能的基础之上, 以提升公司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促进公司管理与服务为主要目的, 以形象塑造、电子服务等在线活动为特征, 是公司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企业转型、支撑企业战略和创新的关键指标。

3.1.1平台将网络基本特性与公司活动相融合, 将信息化应用与公司活动相集成, 将公司内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创新, 搭建起公司实现全局性发展战略的窗口、渠道和平台。

3.1.2平台不仅是信息发布的平台, 更是业务开展的平台, 平台汇集公司各类电子服务, 为公司内部、上下游企业、社会各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有利于促进内部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对公司信息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升公司服务能力及市场创新能力。

3.1.3构筑高效的建设运营管理体系, 不断创新, 保障平台的稳定运行, 为公司基于互联网研发新业务与新服务提供基础, 引入平台运营理念,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保障平台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3.2 平台用户群体规划

3.2.1 主管单位:

实时公布最新动态消息以及最新发展数据, 以供上级主管单位详细了解本单位的发展状况与管理情况。

3.2.2 消费者:

面向企业用户与家庭用户, 发布各类通知公告, 提供各种相关服务, 方便辖区广大企业与民众通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了解最新动态, 进行购电、查询、投诉、建议等自助式操作。

3.2.3 同业者:

提供各类资讯, 方便同业者了解本公司经营状况及服务内容, 促进兄弟公司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3.2.4 传媒者:

发布企业最新综合动态和服务内容, 促进公司服务品牌的建立和推广。

4 平台建设优势分析

平台基于传统互联网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 为辖区用户提供多渠道、内容丰富的电力服务内容, 进一步突出服务型定位。即将构建的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在技术应用与服务上具有如下优势与特点:

4.1 整合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拓宽服务用户的领域范围:

移动互联网目前发展趋势相当迅猛, 用户数量激增, 传统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信息化服务需求, 因此, 此次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将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核心, 并同步通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为辖区内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提供电力服务, 既拓宽了服务的范围, 同时也拓宽了服务的渠道, 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4.2 以互联网为基础数据中心, 同步开展双网服务:

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将构建在互联网中, 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与维护。无论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还是传统互联网, 最终与用户的交互数据都将反馈到互联网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处理完毕后, 将自动根据数据来源, 实时反馈给互联网用户或移动互联网用户。

4.3 登录用户移动设备桌面, 用户使用方便快捷:

最终建成的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不仅能够在互联网站中进行购电等操作, 同时将在移动互联网中发布用户可自行下载的客户端程序, 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 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软件中心下载七台河电力服务移动客户端, 将会自动安装到用户的移动设备桌面,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登录平台, 来完成查询、缴费等操作,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解决购电等系列问题。

4.4 实时的信息推送, 更好的服务用户:

构建了移动客户端的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能够实时的对用户进行各类信息推送, 例如, 当电量余额不足时, 将通过信息推送提醒用户, 同时, 各类通知、公告也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向用户推送, 同时, 在互联网站平台中也会通过公告信息向用户告知。

4.5 建立更好的互动交流机制:

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将引入更好的用户互动交流机制, 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行与辖区用户的互动交流,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电话、上门等交流, 让用户更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向公司反馈问题或提交建议, 有助于公司工作的开展。

4.6 完善的用户数据管理中心:

建成后的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 不仅是对外宣传、服务的门户平台, 同时, 也是公司对电力用户进行完善的用户数据统计与管理中心, 用户的数据将在此平台进行统一的登记与管理, 有助于公司用户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5 结束语

一个优秀的信息服务平台, 不仅反映在前期的规划与建设上, 同时, 也体现在后期的运营管理上, 为此, 在七台河电力服务平台构建完毕后, 我们也将设置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 将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运营、维护和管理, 打造一个在电力服务行业中具有先进代表作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这将是我们的长期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年7月19日.

新兴信息技术 篇7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变化最快, 创新性最强, 涉及技术领域最多, 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对前沿技术掌握较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及对某一领域有系统了解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普遍需要;层次高、应用能力强、具有一线经验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呈上升趋势;辅助专业人才需要越来越多。总的说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的重点是素质全面的产业领军人才、国际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1]

2 当前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更为紧密地结合行业特点, 但目前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下面从高校和企业两方面分析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1 从高校自身看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1.1 学科学习主动性较差

学科学习主动性较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仅满足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且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也不会主动地查找相关知识疑点的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来解决;学生不会主动了解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 缺乏对本专业独到的见解;学生不会主动寻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机会,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这是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1.2 实践能力较低

现在大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践能力较低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比较差;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即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2.2 从社会角度看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2.1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人才的一种重要素质, 也是人才的一种才智。在与企业内外接触中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激烈社会竞争中最为需要的人才。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 不仅可以避免组织内外矛盾的发生、工作误会的产生, 还能够促成谈判的成功。良好的沟通能力, 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 是个人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表征, 也是和谐共事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 信息技术人才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2.2 团队协作精神有待加强

团队协作精神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 也是企业选拔人才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是团队整体项目。作为企业中的一员, 需要发扬全方向的协作精神, 强化团队意识, 养成合作习惯。

2.2.3 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

专业知识素养是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宽广;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深度;知识应用能力强, 所掌握知识的融合度高。专业知识素养高, 有助于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提升。从企业用人来看, 当前信息技术人才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融合度不足。

3 开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局面的思路

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入主要是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源, 因而如何解决能够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问题, 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头等问题。

3.1 增设新专业

一方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组全球信息产业, 高校只有把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与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多、应用范围广, 高校现有的、单一的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需要。为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高校需要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以及自身办学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增设新专业来培养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3.2 调整思路, 促进教学改革

3.2.1 调整专业培养计划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合时代和产业发展, 需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同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 在专业培养计划方面进行大胆探索。1需要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原则, 及时修订专业培养计划, 使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机整体;2根据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 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 需要体现出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教育改革思想;3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等方式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注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学科竞赛,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4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次培养和开设强化班, 促进个性发展,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 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2.2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 将学科研究成果与教学相融合, 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同时注重创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构建学科专业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加强课程设置国际化,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课程, 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教材建设本着“选”、“编”结合的原则, 注重教材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2.3 提 升 实 验 室 和 教 学 资 源建设

提升实验室的建设要本着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它是提升基础课实验室的规模, 逐步成为现代化的、规范的、开放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基地;建设一流的专业课教学实验中心;将传统的专业教学实验室改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验室或开放式的新型实验室;将现有的实验中心建成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乃至全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大型学科实验平台的共享及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学资源的提升着重以平台建设为核心, 同时体现实用性、优质性和开放共享的特色, 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进一步加强图书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资源, 建设数字资源中心;促进教学参考资源平台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重点推进视频教学资源库、仿真虚拟实验课程的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建设国际课程共享教室。

3.2.4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3]:理念创新原则, 以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建立;功能全面性原则, 应包含监控内容、监控标准、监控机构和监控方法等内容;导向性原则, 体现出规范中有导向, 导向过程中又形成新规范;全程性原则, 能实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 事中进行实施过程的监控, 事后进行整改和反馈过程的监控;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符合本校实际和体现学科或专业的特点;激励性原则, 有奖有罚;反馈原则, 以适当的方式反馈教学过程的信息。

3.3 优化学科专业

高校需按照“依托传统专业、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兴专业、适度外延专业类别、协调发展、加强建设”[4]的原则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按照“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的原则, 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和整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为依托,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的, 合理增设新的学科专业;探索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或停办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专业;结合本校的特点建设校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3.4 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专业负责人;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打造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科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省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侯军岐.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 2013 (23) :225-227.

[2]王镭.教材要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摘要) [J].中国物资, 1989.

[3]白菲等.浅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EB/OL].h t t p://w w w.l u n w e n t i a n x i a.c o m/p r o d u c t.free.10028350.1/, 2010.

新兴信息技术 篇8

如果能够把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融合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就能在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 挖掘传统文化内在的教育价值,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就能培养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又有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淡漠甚至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 2005年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 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 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据悉, “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宣布制度是在认识到无形遗产在人类历史上所占价值和保存必要性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实行的制度。此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宣布无形遗产名单。

通过这篇报道可知, 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传统文化, 那么其将与我们渐行渐远。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 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 并得到了国际认同, 这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 作为一名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在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导向, 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2014年开首, 民进上海市委在上海两会上提交了一份题为《在本市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上海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 逐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案认为, 在中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培育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增强文化自信心, 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且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这也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

虽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实践事例较多, 但找不到多少可用于该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而且关于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设计, 可借鉴的学习资料较少, 也没有关于此类问题的系统研究及阐述。每一条新路都是经过不断探索尝试走出来的, 这也给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二、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中国梦。冯骥才先生说:“我们在呼唤着民族的复兴, 我觉得文化的复兴首当其冲。”要实现最伟大的中国梦, 首先就要复兴中国文化, 而要复兴中国文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要了解她、亲近她。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请进学科教学的课堂, 才能使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她, 使传承和发扬成为可能。

三、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 学的探究条件和目标

1.探究的条件

首先, 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其次, 我们可以利用身边历史遗迹所挖掘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学科教学实践提供珍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个角落发挥育人功能, 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感染学生学知、明礼。比如, 学校可以精心摘选经典古训来装点教室, 为学生营设一种墨香盈袖的环境, 诠释国学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代圣贤的精神引领。另外, 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很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能结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把相关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热爱教育科研, 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变化, 善于反思。

2.探究的目标

首先, 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可以让学生感受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增强文化积淀,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陶冶性情, 以达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的目标。

其次, 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传统文化渗透在本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思考研究, 改善教学行为, 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 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

四、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 学的实施方法

1.利用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境引入, 激发学生热爱和发扬国学经典

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巧妙的导入, 如同桥梁, 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路标, 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一个好的开头, 会把学生的思维深深吸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创设一个集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一体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 使学习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 在《Photoshop水墨画中国风》这一节课中, 教师在教学引入时播放央视“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动画视频, 以让人惊叹的绝美无比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滤镜的兴趣。

2.通过设置课堂实践任务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并参与制作相关作品

实例1:《声音的获取与处理》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讲音频的采集与加工, 音频采集部分学生很容易掌握, 难点是音频信息的合成部分。通过分析可做如下教学设计:

首先是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一段教师自己制作的带有古典音乐背景的诗歌朗诵, 尽量做得完美一点, 让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优美。教师要预先准备多首古典音乐及诗歌, 以避免课堂上上网寻找各种背景音乐而浪费时间。

其次是课堂实践任务的安排, 主要有以下环节: (1) 播放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己做的音频文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制作音频文件的软件界面, 导入中国古典音乐背景, 请大家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朗诵, 并用大屏幕展示操作过程。朗诵完成后试听音乐, 然后对合成的音频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及调整, 最后保存。 (3) 教师提供素材, 学生自己录制。 (4) 上传文件, 供大家互相评价交流。 (5) 让学生推荐3件优秀的作品, 教师把它们挂到学校的网站上。这样学生有成就感, 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的亮点就在于在课堂实践任务中融入了中国古典音乐及诗歌, 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感悟诗情, 陶冶心灵, 升华情感, 从而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教学目的。

实例2:《用PS蒙版制作中国风海报》

在这节课中, 教师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某一小点为主题, 通过制作中国风海报的任务, 让学生得到充分浸染、熏陶, 在传统的中国风下也可以很时尚,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 我们也不能为达到某个目标而牵强地设置实践任务, 这需要我们对每一堂课的内容做详细分析, 客观地认识和研究教材,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想办法, 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适宜的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任务。

3.通过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无处不在”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几个主题活动是让学生以某一主题制作电子杂志、网站作品。在布置这些活动时, 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制作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或主题的作品。

主题活动一:制作以“融入经典感受古人意境”为主题的诗歌赏析美文杂志, 领会经典意义, 明白做人的道理, 于无形中修身立德。

主题活动二:制作“南京—六朝古都”为主题的网站来展示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南京历史文化及历史古迹, 有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兴信息技术 篇9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1967 年明尼苏达大学的Gordon教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专业。我国大学的MIS专业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此后国内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专业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都陆续设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1980 年,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首办“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将该专业作为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此后各理工科大学纷纷建立MIS专业。由于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MIS专业被命名为“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管)专业,并制定了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参考标准,信管专业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

信管专业是IT与经济管理融合的交叉性专业,专业的发展需要紧跟IT技术的演变以及催生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新兴IT技术(如Web2.0、移动互联网、社会化网络、云计算与物联网等)及应用(如移动商务、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分析等)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运用互联网思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新兴IT技术的发展催生许多新兴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如大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移动商务和移动应用开发等人才十分紧缺。信管专业必然需要紧跟IT技术变化产生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行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信管人才。

2 现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大学信管专业的建立已有30 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信管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认同感不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体系更新慢,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由于信管专业是IT与管理高度融合专业,IT类课程在信管专业中占有较高比重,而IT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新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动态更新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加入最新技术类课程,更新相关课程内容十分必要。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缓慢,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理论教学严重落后产业界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相关课程不能及时,培养的人才素质与行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就业困难。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足,教学效果不好

信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特别强调实践训练,而目前多数高校的信管类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创新和实践训练重视不够,实验、实训、案例和实习等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好,学生的实践训练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

2.3 教师知识结构更新慢,难以适应教学需要,师资力量不足

信管专业的管理与IT交叉融合的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IT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十分困难,很难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同时大部分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造成课程教学严重滞后有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或者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因此,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

2.4 专业定位不清晰,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从信管专业的生源来看,90% 以上的学生为调剂生源,专业认知度不高,导致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等的学生比例较大。另外,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定位比较笼统、不明确,学生对信管专业对应的就业行业和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不清楚,导致学习专业知识把握不住关键,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

3 新兴IT技术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3.1 培养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新兴IT技术发展以及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变革的趋势,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化人文素质、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管理科学方法和IT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论功底,侧重在大数据信息管理和新兴IT技术背景下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较强的创新性精神和数据管理能力。信管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非盈利组织等从事数据驱动的信息分析和管理工作,以及新兴IT环境下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3.2 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需要重点围绕大数据信息管理和新兴IT技术背景下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构建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IT驱动的企业业务流程、创新创业导向的信息服务等四个大类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以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为核心的课程类,包括数据挖掘概论、移动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基础、R语言编程、SAS数据统计与分析、Python语言与大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等,此类课程多为新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适应行业的大数据驱动商业运作的人才需求。课程除了要讲授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外,重点要引导学生掌握从商业决策的视角分析大数据处理的结果和作用,具备应用数据驱动商业运作的能力。

以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为核心的课程类,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移动应用开发等,此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特别应加强移动平台应用开发能力的训练。课程教学主要采用项目导向的方式,以一个开发项目贯穿课程学习过程,同时与软件开发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软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

以IT驱动的企业业务流程为核心的课程类,包括ERP原理与应用、物流与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IT与组织、电子商务等,此类课程应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突出实践。通过理论讲授、课程的仿真实验与实训、企业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认知,了解IT在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中的作用,形成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和信息管理的能力。

以创新创业导向的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课程类,包括ERP沙盘模拟创业实训、IT与商业模式、管理决策模拟、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与检索、IT项目管理等,通过案例教学、企业实训、现场教学等让学生切身体验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和运作,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基于IT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IT的战略规划和管理创新能力。

除了核心专业课程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举办各类IT技术讲座和论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3 教学内容优化和质量的控制

构建面向新兴IT技术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层次细化,还应进一步明确每门课程的详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要求等。对相关课程的内容、结构、实践环节等进行整体优化,加强创新性和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强调课程间的相关性,删减陈旧的知识内容,补充新知识,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和课程边界不明确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形成以新兴IT技术导向的专业特色,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最新的IT专业知识,练就能够适应行业需要的真本领。

另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建立课程内容定期动态更新的机制、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专业评价机制、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和企业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评价机制,保证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4 结语

信管专业是IT与管理高度融合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专业,专业建设受IT技术发展变迁影响甚大。新兴IT技术所引发的商业应用上的重大变化为信管专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信管专业应该顺势而为,紧跟IT技术的变迁,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大数据分析与治理),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师资结构等,满足技术引发的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如大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剧增),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信管专业。

摘要: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T技术正在推动着传统产业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并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的支持,信管专业作为与IT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必然要紧跟新兴IT技术的演变和产业发展需求。本文从信管专业的发展演变、专业特点和新兴IT技术发展背景分析入手,阐述了现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兴IT技术背景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新兴IT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士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新兴果树蓝莓丰产栽培技术 篇10

1. 严格选择园址 根据蓝莓喜酸性土、喜湿忌涝的特性,应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块建园:排水良好、无遮挡、背风向阳的平地或缓坡地、山地南坡,灌溉方便,土质为砂质壤土,且疏松、肥力高、通透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5%(以12%~15%最好)、pH值为4.5~5.5,且能避晚霜。

2. 细致整地起垄 蓝莓树寿命长,栽植前应细致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深翻40厘米,拣出石块后耙平。按南北方向起垄,垄面高30厘米、宽0.6~0.8米,行距(邻垄中心间距)1.6~2.0米,沿垄纵向中线挖穴,株距0.5~1.0米,穴长、宽各40~50厘米,深40厘米。

3. 注重园土改良 园土pH值大于5.5时,用硫磺粉混加有机物进行改良,在栽植前穴改:按每立方米土掺硫磺粉0.6千克,并混加等体积酸性草木灰或其他有机物,如松针、松材锯末、腐殖土、麦糠、稻壳等,拌匀后填入定植穴。园土pH值小于4.5时,采用加入适量石灰的方式进行穴改。

4. 合理选择品种 根据当地冷温量(0~7.2℃积温),结合栽培目的(鲜食、加工),选择适宜的蓝莓品种。东北寒冷地区可选美登、北蓝、北陆、埃里奥特等抗寒品种;河北北部、西北地区可选北蓝、蓝丰等较抗寒品种;山东、安徽、苏北等地可选埃里奥特、蓝丰、北陆、布里吉塔等;上海、浙江等南方地区可选奥尼尔、夏普蓝等。

5. 科学定植苗木 蓝莓栽植分春栽、秋栽,春栽于土壤化冻后树体萌芽前进行,秋栽于落叶后10月中旬进行。定植时,先去除营养钵,苗木放入穴内后舒展根系,再埋土、提苗、踩实,定植深度以根颈处与垄面持平为宜,围好树盘,灌透定根水,次日再补浇1次,以提高成活率,对下沉或倾斜苗及时扶正、培土。树盘覆膜可提高地温、促生新根。定植后两周内,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60%左右。

6. 合理配置授粉树 配置一定比例的授粉树,可以使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显著提高。北高丛品系(如蓝丰、埃里奥特、布里吉塔等)宜栽2个以上品种,南高丛(如奥尼尔、夏普蓝等)和兔眼品系一定要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宜选择丰产性强、花粉多、果实口感良好,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或略早的品种,配置比例一般为5∶1,在园内均匀分布。

7. 加强幼树期管理 蓝莓树根系细,无根毛,分布浅,要注重养树。生长初期,在测土及叶片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施肥量。正常生长要求土壤全氮含量为0.1%~0.2%,含量低时株施硫酸铵500~100克,含量高时株施磷酸二氢钾500~100克。7月底前追肥以腐熟有机肥混加氮肥为主,8月以后以磷钾肥为主,在距离树体20厘米处穴施后覆土灌水。蓝莓需水较多,土表见干时要及时灌水,最好用含盐量小于0.1%的水库、河流地表水,采用滴灌,既节水又省工,且能保证树体生长正常需求。此外,还应清耕除草,园内遇积水时及时排涝。

8. 采用有机物覆盖 有机物覆盖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方式。覆盖物可以是松针、锯末、麦糠、稻壳、碎作物秸秆等,顺垄覆盖10~15厘米厚,随有机物腐烂分解及时添加,以抑制杂草、促生菌根、增加有机质含量、保墒,酷暑季节降低地温,冬季保护根系,确保高产稳产。

9. 科学整形修剪 幼树:疏除基部水平枝、过密枝、病弱枝、枯枝和花芽,扩冠增枝促根。成年树:控高、疏枝改善光照条件,去除防寒土后春剪1次,7月中旬前夏剪1次。春剪时,根据品种和树势确定负载量,剪去多余的花芽,去除细弱枝、病残枝、过密枝及根蘖枝,适当短截旺枝;夏剪时,留5~8个主枝规范树形,对个别强旺枝短截促发分枝,对6年生以上的衰弱果枝短截更新,以利通风透光,促进灌丛健壮生长,增加产量。

10. 做好结果期管理 重点是搞好辅助授粉、疏花与追肥。花期在果园中心按1.5亩1箱蜂的比例放入蜂箱,利用蜜蜂提高授粉率和坐果质量。同时在花期进行疏花,去除生长位置过低的结果枝,花序过多的结果枝疏除长势弱及过密的花穗,以保留2~4个为宜;每个花穗去除过密、过小、过晚的花朵,保留花朵数在10个以下。开花前施促花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三元复合肥为辅,按每株1千克有机肥、200克复合肥的量施入;5月下旬施壮果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株施3千克,在树两侧30厘米处开沟施入;落叶后施1次腐熟有机肥,施肥量依树体大小确定,每株需1.5~2.0千克,在距树盘30~40厘米处穴施。土表见干时及时灌水。

11. 适时防病治虫 蓝莓主要虫害有金龟子、果蝇、蛴螬、刺蛾、介壳虫等,可用黑光灯诱杀和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溃疡病、僵果病、枯萎病、根腐病等,生长季喷施内吸性杀菌剂如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预防。休眠期进行清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12. 分期分批采收 露地草莓早熟、晚熟品种于夏至至秋分陆续成熟。采收前两周内减少灌水,以免影响果实含糖量或产生裂果。提前清洗、消毒、晾干采收工具。蓝莓同一品种、同一植株乃至同一枝组果实成熟期均不一致,每周采收1次,约持续4周。供鲜食的蓝莓最好人工采摘,选择果面变深蓝色、果蒂基本变蓝的果实采摘,注意保留果粉以提高商品性。采收后按大小分级,特级果果径大于18毫米,一级果果径15~17毫米,二级果果径12~14毫米,果径小于11毫米的级外果不适宜鲜食,可作为加工原料。分级后装箱置入0.5~1.5℃的冷库储藏、待销。

13. 越冬埋土防寒 寒冷地区防寒工作在土壤封冻前进行,蓝莓灌丛一般采用顺行压平覆土方式防寒。在根茎南侧培10厘米高的土枕,顺行将灌丛压弯在土枕上,再在灌丛上培土厚15厘米,以确保植株安全越冬。翌年土壤化冻后至萌芽前,去除防寒土,进入正常果园管理。

新兴信息技术 篇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对当前经济、社会、国家安全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又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唐山市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重要引擎,也是唐山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在全市范围内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1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2]。为更好的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唐山市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增强信息沟通,促进各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将各主体有机地协调和组织起来,进行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3]。同时,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还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整合知识、技术、信息、市场等各方面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信息服务平台以“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宗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发展软环境的改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促进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2 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与唐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相一致。平台构建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由专业的科研团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布政策法律、市场需求、生产资源、产品信息等[5],为唐山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帮助唐山市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策略,为企事业单位及时提供技术、市场等信息,帮助企事业单位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3 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

结合唐山市信息技术发展的实情,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的特性,提出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具体见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四部分构成:管理层、资源层、平台层和用户层。

3.1 管理层

我国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3种: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合作型。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唐山市选择政府主导型,即信息服务平台由各级政府负责管理。由唐山市政府出资搭建平台,政府委托平台开发商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及维护工作,向平台开发商支付平台开发及维护费用。维护信息服务竞争秩序,监管信息服务效果,直接参与公共信息服务。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以鼓励产业内企业应用信息服务平台,并根据企业对服务的使用情况定期向企业收取平台使用费。

3.2 资源层

资源层由数字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组成。数字资源主要是指容量庞大的数据库,主要收录国内外尤其是国际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大量的科技立项、发明专利、科技文献,收录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法令,收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产品生产状况和市场状况,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专家子数据库。技术资源是指服务平台赖以支撑的各项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人力资源是指平台开发商、平台运营商等管理团队及由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

3.3 平台层

平台层由信息资源加工平台和信息资源提供平台共同构成。

信息资源提供平台主要的工作是收集信息,通过传统媒体信息、热线电话、门户网站、电子邮件、专家网上咨询等方式进行。传统媒体信息服务主要是指报纸、公共宣传手册、电视、广播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这类载体来获取信息服务的比重在逐渐减少。门户网站是指建立专门网站,涵盖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也是目前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热线电话、电子邮件服务平台是指借助于电信网和互联网开展服务,倾向于人工互动咨询服务,实时响应性较好。移动服务平台是指以移动设备为终端的公共信息服务,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是高度互动的媒介,建立手机短信平台。专家网上咨询是指通过论坛、博客、音频、视频等网络互动方式,实现与国内外专家之间的咨询与交流。

信息资源加工平台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发布。网站自动编辑是指从网上自动获取特定信息,管理员可以预先设定网站列表,对列表中的地址进行自动监控,系统会自动获取内容进行更新,写入数据库中,然后自动把信息在网站上公布。网站访问统计系统是指对访问网站的用户的信息进行自动处理,记录访问者的IP地址,以图表的形式向管理员提供统计信息。

3.4 用户层

用户层主要是企业。企业为平台层提供信息,为资源层提供资源,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数据共享,同时根据得到的服务缴纳信息使用费。各企业分布于各区、县,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当某些企业资源闲置,而某些企业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就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门户网站了解资源情况,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生产企业间资源共享。同时在服务平台内构建智能数据交换平台,在企业间实现数据共享[6]。

4 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参与主体及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平台的参与主体涉及唐山市各级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参与平台的管理,并从平台汲取信息作为制定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高校和科研机构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平台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价;企业为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同时从平台接受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

根据唐山市的实际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府出资和企业缴费共同保证其运行。在平台筹建阶段由政府出资建立,平台投入运行后,企业从平台获取信息,缴纳一定的信息使用费。

5 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唐山市政府采用项目招标形式建立,唐山市政府出资委托平台开发商进行平台的开发及维护工作,唐山市政府维护信息服务竞争秩序,监管信息服务效果。企业向平台提供信息和资源,获取信息时缴纳使用费以维护平台的日常运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各组成部分遵循“项目招标—组成科研管理团队—构建平台—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发布产业发展信息”的模式展开运行。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管理层、资源层、平台层和用户层构成,参与主体涉及唐山市各级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行,有助于唐山市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策略,有助于唐山市企业了解市场信息、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也有助于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摘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唐山市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对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探讨了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参与主体、服务模式、构成和运行。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唐山市政府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方向,也有助于唐山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8):155-157.

[2]黄庆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政策演进与个案例证[J].改革,2011(9):39-47.

[3]李世珊.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J].商业时代,2011(15):119-120.

[4]胡昌平,张敏.欧盟支持行业创新的信息服务平台实践及其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7(12):188-191.

[5]王清晓.基于知识协同的中小企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42-243.

上一篇:培训效果保障下一篇:中美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