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人才

2024-08-03

新兴产业人才(共12篇)

新兴产业人才 篇1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对相关的支持要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的生产要素[1]。要想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全面提升,按照新思路来构建人才战略。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的高依赖性

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必须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开展跨国经营等。而这些都离不开人才供给的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技术含量越高的产业,其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倾向就越明显,人才对其发展的作用也就越重要。

(一)对人才供给规模的依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密集使用知识和技术,而且知识和技术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高素质人才是知识和技术最主要的载体,因此只有当高技术人才保有一定规模的时候,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知识和技术要素才能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很多地区方兴未艾,传统产业并未也没有必要很快退出市场,还占用着一定比例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未来的方向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但是目前两种产业之间的传导机制、叠放机制、联动机制和融合机制的运作基本上还处于学理探讨阶段[2]。即使能够实现耦合发展,两者也毕竟属于不同部门,必然会在人才等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人才资源的稀缺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规模的高依赖度更加突出。

(二)对人才供给结构变动的高敏感度

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价值链等将会处于不断的变换和调整中。而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规律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必须依赖于人才供给结构的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包括人才个体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等,以及人才群体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等。同等数量的人才规模,但由于结构搭配不同,会引起截然不同的人才效果。人才供给结构的优化,包括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所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先进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具有技术密集、高度综合、广泛协作的特点,这些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最重要推动力量,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然要求人才供给结构的高级化;另一方面,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肩负着改造传统产业的任务,在与传统产业的耦合过程中,会为适应具体形势而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因而高级化趋势下的人才结构有时需要适时回调,并且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有其自身的生产函数,要素投入并非可以不计成本的,因此也需要人才结构与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相适应。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现状与问题

目前来看,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史较短,而且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固定资产投资更加直接,其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物质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替代性较高,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贡献度还有待提高。

(一)人才供给不足,总量上供求缺口较大

当前中国的人才供给难以完全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从需求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发展必须依赖人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且按照本行业特点及要求对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等再教育,也必须得提早着手,因此目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规模特别大。从供给角度看,各种因素导致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才市场上可获得的人才数量远远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行业都面临着人才缺口。尤其在一些中西部省份,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方面的支持力度特别大,但是却难以帮企业留住人才,很多省份都是人才的净流出区域。即使在东部省份,高新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运行惯性,使人才的正常流动构成一定阻碍;另一方面,一些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垄断行业也吸收了大量人才。除此之外,信息不对称等摩擦性因素对人才缺口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配置效率较低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有人员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人才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人才群体没有实现最优化配置。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应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是,人才的使用过程中不够灵活、缺乏弹性,人才结构的调整没有做到及时、合理。这样既不能充分发挥单个人能力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整个企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行业内部人才交流机制不完善,企业间人才协作没有形成常态,会导致人才结构的调整缺乏弹性。而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可获得的人才原本就比较稀缺,如得不到有效的优化配置,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三)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教育体系较为滞后

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长期培养力度不够,也还未探索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所依赖的教育体系可分为专业教育、岗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板块。专业教育主要由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来完成。然而,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毕竟周期较长,而且中等专业学校等发展还相对滞后。而且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还没有制度化、常规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还未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还不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资的意识欠缺,岗前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不足。这种状况的改观必须建立在这些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的前提之上。

(四)政策体系不健全,针对性的人才战略规划较少

由于人才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把握,制定并出台系统性的人才政策。2010 年6 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确定了实现这些任务的主要机制和途径,并确定了几项人才工程的规划纲要。紧接着,很多省份也相继发布了各省的人才发展规划。但目前还未出台专门针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问题的特殊性也没有具体反映在现有的人才规划和政策的实施细节中。目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定关系的人才政策的文件主要有: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在重大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暂行办法》,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3]。这些文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针对性相对比较欠缺,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三、制定与实施人才战略规划的原则

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培养、引进、提升人才队伍,应加快制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规划,并加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人才问题是一个相对软性的问题,企业在人才工作中很可能出现消极心态或惰性,因而人才战略规划的制定应注重体现原则性和硬约束力,实施过程也应保持一定的刚性。另一方面,人才制度的具体实施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人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因而不能僵化地执行人才规划,而是应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人才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社会的变动性要高于稳定性,因此人才战略规划也应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会处于价值链和产业关系的持续变动调整过程中,所以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战略规划应将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出一种灵活性。

(二)即时性与持续性相结合

一方面,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连贯的事业,因此人才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充分考虑远期效应,应体现出政策的持续性。然而,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的机遇是稍纵即逝的。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的困扰下,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关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比如,美国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日本将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等新兴行业,英国启动了有关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德国批准了总额为5 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4]。可见,在相同或相近的领域,各国之间的竞争很激烈。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还要考虑即时的竞争效果,坚持即时性和持续性相结合。

(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为贯彻落实人才战略规划,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成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必不可少的。但除了要进行硬约束以外,还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道德情操和社会舆论方面来进行软约束。因为,人才工作的目标,首先需要人才自身去落实。而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思想道德素质,他们对社会准则和公共契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就是思想道德的体现之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人才战略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准则和公共契约,也不例外。再一个需要靠企业去实现。企业道德是公民道德的延伸和法人化。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尊重并善待员工,对他们各取所长,还能够通过一定的微观机制来鼓励人才发挥作用,那么这就是该企业道德的体现之一。因此,为贯彻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规划,需要加强公民道德与企业道德体系建设,将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战略的新思路

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人才战略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高强度人才招聘和培训,而应该有人才战略的新思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突出特点就是价值链条的领先性和高附加值,其发展壮大代表了宏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而,应从价值链重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视阈中来构建和实施人才战略。

(一)通过人才集聚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人力资本规模经济效应阶段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把握好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规律。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5]。然而,人才争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战略的制度化、人才供给的梯队化、人力资本的集中化。目前国家实施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且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应是实现人力资本规模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只有大量人才能自主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并在内部实现优势互补、创新互动的分工格局,才能够使人力资本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高的产业收益。

(二)通过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来吸收知识和技术溢出、提高人才质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品研发周期和技术创新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借助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开发核心技术,是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获取源源不断的技术投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产学研创新联盟还能够促进知识转移成本的降低,使知识溢出和扩散这一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最基础的途径得以最大化实现。目前中国产业界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发活动还严重不足,尤其外商投资企业的研发活动主要在母国进行,由“干中学”带来的人力资本效应较为微弱。因而,政府应通过间接调控,积极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搭建一个合作创新的平台,协调各主体在研究动机、公开时间及成果归属等方面的分歧。

(三)通过构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互动机制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效率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人才供给的规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更需要有人才结构的动态调整来做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最活跃因素,能够极大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而亟需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作为其发展的推动力量。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必然伴随着人才结构高级化过程,因此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6]。所以,应围绕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题调整人才结构,尝试构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监测预警系统,使两者保持动态平衡。2010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高校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除了中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之外,整个终身教育体系都肩负有重要任务。

摘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对相关的支持要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人力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培养和吸收相关人才,优化升级人才结构,建立并不断调整引导、鼓励人才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从价值链重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视阈中来构建和实施人才战略,对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效率和发展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战略,人力资本,人才供给

新兴产业人才 篇2

市党代表、进贤县委书记王敏

王文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的产业兴市战略,不仅指明了南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进贤综合实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

进贤要实现综合实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是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进贤必须坚持工业强县、园区兴县,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平台,培植大企业,打造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形成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双轮驱动、两翼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在提升传统创业传统产业方面,坚持开放攻坚促集聚、技改扩建上水平,强力推进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关键项目,大力培育行业主导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推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烟花鞭炮、文化用品、钢构网架、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等6大传统特色产业升级,加快形成2-3个具有强劲支撑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紧盯省市新兴产业发展大势,全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发展、加快壮大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4大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如何解决新兴技术人才荒 篇3

随着2014下半年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话题热度升温,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变得不确定。

尤其是人才市场正在受到巨大冲击的当下。

牛津大学与德勤公司在11月发布的一项联合研究报告中称,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20年冲击30%的英国劳动力市场。另一项由牛津大学于2013年底进行的研究中称,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20年冲击近半数美国劳动力市场。两项研究认为,低技能劳动力与低技术人才在未来20年所受的影响最大。

另一方面,2014年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正在全面推进,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上述每一个领域都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大量跨产业、跨领域、跨技能的融合,都在挑战着传统人才的技术与能力。

新兴技术人才缺口严重

在云计算领域,去年IDC就曾预测,至2015年云计算就业机会增长迅速,中国和印度在2015年将产生670万个云计算就业机会。同时,在公有云和私有云IT服务领域将创造1380万个就业机会。在整个软件人才领域,按照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只有407万人,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人才缺口。

在新兴的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人才的缺口更为巨大。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新增440万个与大数据相关的工作岗位,且会有25%的组织设立首席数据官职位。而每一个与大数据有关的IT工作,都将在技术行业外部再创建3个工作岗位,这将再创建将近1300万个新工作岗位。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大数据跨越计算机、数学、业务分析等多种领域,相应的人才非常难以培养。

在物联网领域,到2020年,物联网将可创造出300亿个自动连接的终端,使得物联网规模达到至少300亿个装置,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由于物联网的跨学科、跨产业、跨技术领域幅度更大,使得这一领域的人才更为稀缺。今年杭州某物联网企业开出百万年薪招聘的物联网架构师岗位至今仍虚位以待。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传统银行等纷纷进入互联网金融,导致互联网金融人才奇缺,各大公司相互之间高薪挖人情况频繁出现。

欧美非盈利性组织为人才市场输血

新兴技术及高端技术人才的大量缺口,已经开始制约相关技术领域的进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计算机教授Paul Watson表示,因为缺乏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的人才,仅英国产业每年损失数百万英镑的产值。

欧美国家为此纷纷采取相应行动,为市场输送合适的人才。这方面有不少可贵经验值得国内借鉴。

一个由英国政府资助的公益型组织Tech City技术城市组织,近日推出了“Digital Business Academy”数字商业大学项目。该项目由Tech City与世界一流的数字技术专家合作提供的在线免费课程,包括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以及专门致力于创业教育的Founder Centric机构。

今年以来,Tech City还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出了总数为100万英镑的物联网创业挑战赛,主要为推动英国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积极进入物联网领域。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也为人才匮乏支招,于今年3月宣布投资近百万英镑,在未来8年,每年为英国培养50位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的博士,以缓解英国在高端技术人才方面的压力。

美国也有类似机构积极解决人才匮乏的困境。Square的联合创始人Jim McKelvey创办非盈利性的LaunchCode机构,与数百家科技公司合作,为有志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提供从培训、实习到入职的一条龙服务。

LaunchCode还与美国IT职业在线教育公司PluralSight合作,为学员提供免费的在线技术培训。PluralSight与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业界顶尖专家合作,面向IT工程师和开发员等,提供3000余种、由600名顶尖专家制作的在线职业技术课程。经过一年运营,目前已有115位学员从LaunchCode毕业并顺利就业,有500余人在线接受了技术培训。

国内新兴技术人才教育渐起

在新兴技术人才教育方面,中国尚处于摸索阶段。

在摸石头过河的路上,也有一些机构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慧科教育。

公司创始人方业昌在美国上学期间,有机会陪同来自国内的政府及高校领导走访美国高等教育市场,考察美国对于新兴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对MOCC大型网络公开课留下了深刻印象。

4年前,方业昌回国后即参与了当时信产部的“十二五”人才培养项目,与政府一起思考如何解决新兴技术人才培养的难题。

慧科教育应运而生,并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授权的“工信部移动云计算教育培训中心”独家运营单位。有了国家的支持,慧科教育开始走上了积极推进新兴技术人才教育的道路。

人才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师资力量。

成立3年,慧科教育已经成功聚集超过1000名技术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这其中包括爱立信大数据和数据网络研究部总监刘青焱、原中国万网CEO张向东、百度商业运营产品研发部副总裁郑子斌、原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仁鼎、国家级物联网技术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姚建铨等。

今年5月,前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云计算架构师陈滢博士在担任了3年的兼职教师后,选择全职加入并担任刚刚成立的慧科教育研究院院长。

据陈滢介绍,之所以有一大批技术专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愿意到慧科教育兼职当教师,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教育的信仰与热情,以及对新兴技术人才匮乏的高度关注。

nlc202309042141

成立之初,教材与教学体系开发也是慧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据陈滢介绍,他3年前开始为慧科教育提供云计算教学时,云计算刚刚兴起,没有现成教材,他就把自己的技术实践结合理论,自己编写了一套教材。

如今,慧科教育已经基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前沿课程体系,依托政府、高校及企业资源,自主开发了相关领域专业培养体系、高端课程和人性化的教学平台。

在教学体系方面,慧科教育推出了9大专业方向,包括移动云计算、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互联网营销、交互设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互联网金融等。

慧科教育从诞生一开始就致力于学历教育,把新兴技术人才培养的战线直接推进到了大学校园里。目前,慧科教育与国内上百所高校合作,共建专科、本科及硕士不同层次的专业方向,同时与亚马逊、IBM、百度、联想、华为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在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为高校、企业和政府提供从培养、实习到就业的全程服务。

慧科教育还开创了很多个第一,包括与北航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班、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硕士专业方向、国内首个亚马逊AWS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硕士专业方向等。

除了为企业培养人才外,慧科教育还与政府合作,为政府及地方培养新兴技术人才。2011年,慧科教育与北京民政局合作,定制了“政务信息化硕士班”。2013年,慧科教育与南通市政府合作,在南通滨海园区成立硕士培养基地,由南通市政府提供全额学费,学生毕业后在南通市服务一定期限即可。

人才就业与职业生涯管理也是慧科教育关注重点。陈滢表示,慧科教育注重的是从出口设计入口,即为从人才培养的最终就业目标倒过来设计课程内容。

与“开课吧”配套的“找座儿”网,是慧科教育推出的泛IT人才职业发展管理平台。“找座儿”网除了提供传统招聘服务外,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了5大类23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提高自己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有路可寻的技能培训与岗位匹配指导。

在某种程度上,“找座儿”网改变了用人单位的HR规则,把人才培训、能力成熟度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有望规范劳动力市场。

去年8月,慧科教育又推出了“开课吧”泛IT在线教育平台,通过在线视频等模式,为更广泛的人才提供最新的IT技术职业教育,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O2O教育闭环模式。

当前,中国大学的IT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教师缺乏实战经验,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导致毕业生在进入工作之后还需要再经过职业培训才可胜任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现有IT技术人员,其技能需要快速进化,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因此,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努力,重视新兴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以慧科教育这样的企业为主体,辅助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才能从长久缓解人才掣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难题。

新兴产业人才 篇4

1 相关概念界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技术特征是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中取得重大突破,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未来必将占据领先或核心地位的技术优势。目前我国提倡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和新能源汽车。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相关辅助机构为支撑, 在同一产业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 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 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

人才磁场, 是指人才聚集地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分布形态, 它是随着人才聚集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是在一定人才聚集区域内连续分布并对人才吸引产生持续作用力的矢量场。人才磁场除了对聚集区域外的人才有吸引作用之外, 还可使聚集区域内的人才表现出相应的自身属性, 并使人才的集聚具有规律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磁场, 是指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人才聚集地产生的一种无源有旋的矢量场, 通过场内磁力的作用, 进一步促进人才的涌现和聚集, 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而促进人才的增值。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磁场的特点

2.1 强吸引力和排斥力

人才磁场对场内外人才产生很强的作用力。一方面, 对磁场外部的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相同“极部”存在着强排斥力。在相邻的发展较好的区域, 为了防止人才外流, 各自都在不断地创造优越的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导致竞争加剧, 相互之间产生很强的排斥性, 防止对方从己方内部挖走人才。

2.2 强辐射性

人才磁场的强辐射性影响着磁场内人才的流动和聚集, 改变着人才的结构组合和配置, 同时也对周边区域的人才产生强烈的影响。

2.3 分布的不均衡性

人才磁场内不同的部分作用力强弱不同, 磁场内人才的分布就是最好的体现。在磁力较强的极部, 即磁场内经济、文化、环境处于优势的区域, 人才集中度比较高;而在磁力较弱的中央部分, 即在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处于劣势的区域, 由于各方面条件比较差, 因而人才的吸引力和配置力相比较弱, 所以人才聚集度比较低, 甚至有些区域因缺乏人才无法形成人才聚集。

2.4 明确的方向性

物理学中, 为了便于分析磁场的特性, 用无源也无尾闾的互不交叉的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的流向是从N极到S极。而在人才磁场内, 受磁场力的作用, 人才总是从那些经济发达、环境优越和优秀企业众多的区域流向那些发展条件较差的区域。

2.5 循环流动性

在人才磁场内, 受政策干预的影响, 人才磁场由原来的半封闭系统转变为一个循环的闭合系统。即在人才磁场内, 人才总是希望自己流动到更具发展空间的区域。一般来说, 地区经济越发达, 环境越优越, 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因而, 受磁场引力的作用, 人才总是先从那些不发达的区域流出;当经济发达区域的人才趋于饱和时, 人才竞争加剧, 待遇有所下降, 环境并不是初期那么良好, 加之人才流出较多的区域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企业、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 这一个推力和这一个吸引力的综合作用使人才聚集过剩的区域内的人才开始向这些条件改善的区域流入, 这就出现了人才的循环流动。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磁场效应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聚集是形成相应人才磁场效应的前提条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受一些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影响, 它将经历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这样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 会引发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聚集, 必然有不同阶段的特征, 但总体上由此产生的人才磁场效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从而得出:聚集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磁场效应。如图2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演进路径图。

3.1 引力效应和强化效应

处于种子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本还未形成产业集群, 由于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 能引领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政府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来全方位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正因为强大的政府主导力, 一些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被吸引进来, 这是人才磁场最初的引力效应的最直接的体现。

同时, 人才聚集具有“强化效应”的特征, 这也是人才磁场的本质特征, 即当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 政府通过加大资金和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引导相关企业、机构聚集, 合理地进行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雏形。虽然一些企业只是地理上的空间集聚, 但很好地强化了人才磁场效应。当人才不断集聚直到达到一定规模, 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共同在集聚地逐渐形成一个个对人才有特殊引力的磁场, 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向这个区域集聚, 导致人才集聚度越来越高,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样既有利于人才自身效应的充分发挥, 同时, 人才集聚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能够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聚集的“强化效应”使其进入了人才聚集———人才成长———人才聚集良性互动的发展系统。

3.2 辐射效应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集群式发展的成长期后, 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入由市场主导的成熟期, 此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有机系统的集群网络, 集群内的各种配套功能已经非常完善, 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完全由市场主导, 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果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 对外形成了一种网络性的整体优势, 由此在人才磁场内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有机系统集群网络产生了网络状的人才辐射效应, 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3.2.1 协作效应

在人才磁场内, 团队的协作效应很重要。知识创造是一个“集体过程”, 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必须与其他专业化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才能产生创新结果[3]。人才要素的异质性 (即不同性质的人才要素功能各异) 导致了他们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4]。而在人才磁场内, 随着人才大量的聚集, 则可以实现知识技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替代和积累, 使整个区域的创造力在规模上无限扩张、在动态上加速增长, 进而推动收益递增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 人才磁场内, 人才与人才之间通过相互协作, 彼此交换各自的专有性知识, 从而生成新的知识集合体, 有利于团队及自身的成长。

3.2.2 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相比而言, 隐性知识的传递比较难[5], 因为它的个人专属性较强, 很难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传播和交流。而在人才磁场内, 磁场的循环流动性加速了人才的内部流动和频繁接触, 为隐性知识的溢出创造了条件, 形成了知识溢出效应[6], 大大提高了隐性知识的易得性, 有力地促进了人才成长, 并使得隐性知识的积累超越了单一企业的边界。

3.2.3 创新和学习效应

创新和学习效应是知识溢出效应的联动效应。人才与人才之间在协作过程中显性知识的共享与隐性知识的碰撞将产生更多创新的火花, 促使人才以更快的速度成长[7]。知识溢出是隐性知识的显现和交流, 这些知识只能通过面对面的过程领悟, 由于人才个体的学习能力有差异, 获得这些知识的概率就比显性知识要小得多, 也不具备广泛特征;再加上人才个体本身对知识的掌握就有差异, 这样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创新表现, 形成创新效应。同时, 伴随着人才之间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人才之间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 由此催生的积极创新和相互学习的氛围对人才成长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3.2.4 信息共享效应

人才磁场内存在大量既无源头也无尾闾的闭合的“磁力线”, 为磁场内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提供了各种渠道, 这就克服了时间和空间障碍, 有利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增加信任, 有利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这就使得人才磁场的信息共享效应成为了现实;同时, 由于信息和知识的快速循环传递, 降低了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交易成本。王缉慈等认为, 在产业集群区域中发生着两组效应, 其一是邻近效应, 由于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及面对面的接触, 促使信息和知识快速流通, 降低了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交易成本;其二是社会化效应, 使企业形成了集体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并共担风险[9]。

3.2.5 激励效应

受人才磁场吸引力的影响, 使得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或者领先的人才成为其他人才追逐和学习的榜样, 成为促进人才成长的积极推动力;其次, 受磁场斥力的影响, 人才聚集在某一区域内, 由于受“私心”这一人的本性的影响, 人才之间或多或少在知识和情感方面有所保留, 同时受“好胜心”的作用, 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 这就使得磁场内人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Dalum认为, 产业集群中人才的联系更加紧密, 人才与人才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10]。但其与一般意义上的竞争有所不同的是, 人才磁场内人才之间竞争的前提不是彼此之间完全的相互排斥, 而是相互吸引和相互合作, 无论是向榜样学习还是相互竞争, 这其中都夹杂着人才之间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和渗透这一过程, 由此催生的积极创新和相互学习的氛围对人才成长同样具有激励作用[11]。

3.3 闭合系统的循环效应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从而在产业集群区域形成了人才资源的聚集。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个阶段的逐步发展演进, 人才资源聚集规模不断扩大, 人才磁场开始逐步形成, 人才磁场效应开始显现。首先, 表现明显的是人才磁场的引力效应和强化效应。在这个阶段, 人才聚集系统主要体现的是量变;其次是人才磁场的辐射效应, 这一阶段人才聚集系统开始发生质变。通过上述两个磁场效应, 磁场内聚集的人才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加之集群企业对人才结构合理地配置、筛选、整合和运作, 人才聚集更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人才磁场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产生明显的1+1>2的内生人才优势, 最终促进集群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人才磁场特点和效应的阐述, 不难看出, 区域人才聚集的程度及其聚集效应的发挥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乃至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 为了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聚集效应, 应不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磁场的吸引力, 扩大人才磁场的辐射效应, 克服人才磁场的不稳定因素, 保障磁场的持续作用力等。

(1) 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环境是增强人才磁场引力的前提条件。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不同产业集群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产业集群吸引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要增强人才磁场的引力, 必须营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市政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生活环境, 从而为人才聚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 发展优势产业以及培育主导特色产业是扩大人才磁场辐射效应的的基本保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人才的来源问题, 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 更应从产业入手。在产业的选择上, 应主要发展优势产业、培育主导特色产业, 因为在一个偌大的产业链中, 这些优势产业、主导特色产业才是关键作用的一环, 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决定着产业链条的长度和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大力培养和发展这些产业, 不仅可以拉长产业链条,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而且能够凭借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人才磁场的辐射效应, 加速人才资源的聚集, 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磁石”。

(3) 克服人才磁场的不稳定因素是保障磁场持续作用力的强有力手段。人才聚集之所以会产生负效应, 是由于集群内管理不当、竞争不当、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技能不全面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导致的, 因此, 为了克服负效应, 应从根源上消除这些隐患因素。政府应通过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 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与新兴产业配套的新专业, 长期培养新技术人才、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管理人才, 以满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短期内, 应建立培训机制, 开设技能培训班, 定期对人才进行培训, 提高和完善其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业务能力。同时, 高科技企业应在企业内部营造适合新技术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 实现专业人才的持续培养, 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需要。

(4) 避免人才聚集的过度“倾斜”是实现人才聚集效应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如果一个区域人才数量充足, 而另一个区域人才匮乏, 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就无法实现互补, 人才匮乏的区域就无法形成人才聚集, 因此必须实现人才合理流动, 避免人才分布和聚集的过度“倾斜”而导致不同区域人才聚集规模和效应的差距过度扩大。为此政府应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宽松政策, 清除人才自由流动中的障碍, 打破人才身份的地域界限, 使人才流动通畅有序。

(5) 合理实现人才互补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整体实力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人才聚集规模的平衡, 合理实现人才互补, 就必须对经济较好的区域实施一些转移政策, 提高人才进入的门槛, 防止人才过度涌入, 避免出现1+1<2的负效应, 例如, 对于高技能型人才, 可以尽量给于优惠和照顾, 放宽进入集群的限制, 而对低技能甚至没有多少技能的人才加强管制和限制;对经济较差的区域实施优惠政策, 降低对各类人才的门槛, 保障人才顺利进入, 保障人才的供给。这样, 就可以防止经济实力强的优势区域内人才聚集过度膨胀, 而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内人才聚集过度衰弱, 实现区域之间的人才互补, 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聚集效应。

(6) 保障人才的后续补充是永葆产业集群生命力的关键环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 为了保持并提升人才聚集效应, 政府应在现有人才集聚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校企联合、校地“联姻”等方法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努力提高最低薪酬待遇标准, 抬升薪酬待遇水平;进一步加大集群内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条件。通过这些措施, 吸引更多人才流入, 为增强人才聚集效应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摘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而产业集群为人才聚集提供了平台, 研究人才聚集效应有助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从“人才磁场”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引力效应进行理论诠释, 认为应从强化产业集群人才磁场吸引力、扩大人才磁场辐射效应、保障人才磁场持续作用力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磁场,磁场效应

参考文献

[1]张洪潮, 牛冲槐.人才聚集现象与聚集效应质量互变系统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11) :53-56

[2]胡蓓.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23

[3]F BELUSSI, L PILOTTI.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llective learning in Italian[J].LPS.Miemo, 2001 (4) :63-74

[4]朱杏珍.浅论人才集聚机制[J].商业研究, 2002 (8) :65-67

[5]施琴芬, 吴祖麒.知识管理下的隐性知识[J].中国软科学, 2003 (8) :96-102

[6]蔡宁, 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 2004 (4) :107

[7]赵祥宇, 姜宇.产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集聚[J].技术经济, 2003 (2) :22-23

[8]牛冲槐.人才聚集中利益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6) :171-176

[9]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0]B DALUM.North jutland:A technology district in radio-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M].Brussels:Fast Dossier:Continental Europ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ommunity Cohesion, 1993

[11]牛冲槐.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 2006 (4) :118-123

新兴产业创业项目 篇5

新兴产业创业项目十:病饮食服务公司

地址适宜选择在大中型医院附近,针对各种病人群体的不一样状况,分别开列菜单。经营上应格外重视灶间卫生,不能像一般餐厅和送餐公司那么简单。前期应针对病人不一样的病症制定出合理的食谱,顾客上门时要问清病人的症状,身体条件,心理状态,便于更好地服务;病人的订餐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初期投入主要是房租,购买灶具等费用,约2万元左右。

明年布局“新兴产业” 篇6

政策力推新兴产业

今年新兴产业类股无疑大放异彩。今年来表现较好的基金,多少都得益于对新兴行业投资机会的挖掘。以今年表现突出的华商动态阿尔法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在电子、信息技术业的配置保持在20%左右,得益于新兴产业相关板块的优异表现,截至12月6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2.47%,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前列,成为2010年度混基“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新兴行业被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支持,亦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将逐步出台,对于这个领域的政策扶持将是空前的。消息人士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在明年“两会”前公布,这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子规划”。 华商动态阿尔法基金经理梁永强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将面临发展主引擎的切换,从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转移,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周期性股票的估值上限将长期存在,相应的机会也可能会弱于新兴产业和医药消费类板块。基于此,基金未来的投资方向仍然将围绕新兴产业和医药消费,寻找成长空间更加确定的中小市值公司进行投资。” 银河基金股票投资总监钱睿南在谈到新兴产业时表示。“不否认新兴产业板块目前有炒作概念,但是随着‘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展开,创新产业作为中坚力量的价值将会逐步得到展现。” 钱睿南认为,在政策和产业层面,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政府规划明确规定,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3%分别提高至8%和15%。从中观产业层面来讲,产业的发展和兴起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产业政策的刺激和有效需求的拉动”。 他进一步指出:“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目前中小板特别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偏高的估值和部分公司业绩低于预期是目前其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从估值理论来看,高增长的公司必然能够享受高估值。随着优质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募投项目逐渐达产,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逐步兑现后,市场对新兴产业不全面的认识会得到一定的修正。”

主题基金盛行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只以此为主题的新基金也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比如中海环保新能源,华宝兴业新兴产业基金,以及银河创新成长基金。精选个股成为它们共同的投资策略。

中海环保新能源主要聚焦于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除重点关注环保行业、新能源行业外,还将挖掘非环保行业中具有潜力的环保优势行业、环保改善行业、环保潜力行业等。

新兴产业人才 篇7

关键词:江苏,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典型相关分析

1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1.1文献综述

在推进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人才发挥着什么作用、科技人才与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何种内在关系这一问题,既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加强区域经济管理、提高决策质量的重大实践问题。

科技人才在推动一国或某一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些学者对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做了或理论或实证的研究。王伟光(2000)阐述和分析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史丹、李晓斌(2004)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科研经费投入、企业制度及企业规模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2]。祝福云、陈晓墩、刘敏(2006)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投入因素(包括R&D经费和科技人力资源等)影响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3]。周勇、王国顺、周湘(2006)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区域科技人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4]。李智博(2005)在运用AHP方法测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贡献率[5]。炎方(2000)认为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6]。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1) 科技人才。

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其包含了文化知识或职业技能两方面的资格条件。

(2) 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发展速度、高附加值等典型特征的产业。因研究需要,本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新兴产业的代表。

(3) 典型相关分析。

是研究2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其目的是识别并量化2组变量之间的联系,将2组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转化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另一组变量线性组合的相关关系分析。

2江苏科技人才分布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分析

2.1科技人才分布的区域特征

江苏科技人才分布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从科技人才数量上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有量存在明显差距。70%以上的科技人才集中于苏南地区,而苏北地区人才缺乏。江苏科技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呈南、中、北梯度分布状,而且在质量上也由南到北逐步递减的梯度分布,苏北地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人员比例仅为24.2%,不

及苏南的1/2。

2.2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江苏13个省辖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类结果显示:各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地域密切相关。第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科技进步状况基本一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进的第4类(苏州)和较先进的第1类(南京、无锡)在科技进步得分上排名前3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的第3类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科技进步综合得分较低。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多维聚集倾向。这主要表现在空间聚集、产业聚集和向大中型企业集聚等方面。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区域位置和人文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位优势突出,科研能力强,研究基础好;同时,这些地区还具有较好的研究氛围和文化条件,容易吸引优秀人才。第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整体经济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苏州、无锡、南京三市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前3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处于前列。

3江苏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发展典型相关分析的实证研究

3.1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的科技人才区域分布指标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反映高等教育投入和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反映技能人才的存量)、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反映技能人才的实际利用量)、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反映高层次人才状况);所选取的新兴产业发展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每10万人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等。

依据所选定的指标,本文主要采用199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7年截面数据进行典型相关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在搜集时间序列原始数据时,采用通常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时滞为1年,即采用当年的高科产业产出的变量对应前一年科技人才变量。

通过纵向的相关分析,揭示江苏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发展各项指标间典型相关关系;通过横向截面数据分析,可揭示江苏各地区科技人才的存量与利用对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纵向分析侧重于相关关系发展的连续性,横向分析侧重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3.2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SAS软件的CANCORR(典型相关分析)过程完成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指标的2组变量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计算2组变量的非标准化与标准化的典型系数,然后对其进行典型冗余分析,研究原始变量由典型变量预测的效果[7,8,9,10];最后依据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对科技人才与新兴产业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出科技人才的每一项指标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兴产业、影响新兴产业的哪一项指标。

假设X(1)=(Xundefined,Xundefined,…,Xundefined),X(2)=(Xundefined,Xundefined,…,Xundefined),是2个相互关联的随机向量,分别在2组变量中选取若干代表性综合变量Ui、Vi,使得每个综合变量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即:

Ui=aundefinedxundefined+aundefinedxundefined+…a(i)pxundefined=a(i)′x(1)

Vi=bundefinedxundefined+bundefinedxundefined+…b(i)qxundefined=b(i)′x(2)

为了确保典型变量的唯一性,只考虑方差为1的X(1)、X(2)的线性函数a(i)′x(1)与b(i)′x(2),求使得它们相关系数达到最大的这一组。若存在常向量a(1)、b(1),在D(a(i)′x(1))=D(b(i)′x(2))=1的条件下,使得ρ(a(1)′x(1),b(1)′x(2))达到最大,则称a(1)′x(1)、b(1)′x(2)是X(1)、X(2)的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求出第1对典型相关变量后,可以类似地求出各对之间互不相关的第2对、第3对等典型相关变量。这些典型相关变量就反映了X(1)、X(2)之间的线性相关情况。

3.3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3.3.1 基础指标测算

所采用指标及原始数据:X1、X2、X3、X4分别表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Y1、Y2、Y3分别表示专利申请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原始数据略)。

3.3.2 相关系数计算及检验

采用SAS软件的CANCORR过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运行结果表明,科技人才指标与新兴产业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见表1)。

进一步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第1个典型相关是显著的;第1对典型变量(U、V)的特征根为925.016 2,占了99.91%的信息。因此,取第1对典型变量为分析依据即可。对2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Pillai's 检验值略超过0.05之外(受样本数量限制),其余检验值均远小于0.05,接受不相关的零假设,即可以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

3.3.3 标准化典型系数计算与典型变量求解

表2给出的是第1组变量及第2组变量分别相应于上面3个特征根的3个典型变量的标准化典型系数,由此可求得:

科技人才第1典型变量为:

人才1=-0.0567X1+0.0936X2+0.1616X3+0.8074X4

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为:

产业1=-0.1844Y1+0.7691Y2+0.3822Y3

可见,反映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因素为X4(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Y2(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

3.3.4 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表3是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矩阵,运算结果表明,科技人才的第1典型变量人才1与X1、X2、X3、X4均呈高度相关;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产业1与Y1、Y2、Y3相关性也较强。由于第1对典型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导致科技人才的4个变量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呈高度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的3个变量则与科技人才第1典型变量也呈高度相关。

典型相关系数与典型系数可以有不同的符号。如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X1的相关系数为正数(0.9653),而X1的典型系数为负值;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Y1的相关系数为正数(0.9482),而Y1的典型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符号相反的情况,称X1与Y1互为抑制变量。

3.3.5 典型冗余分析

根据典型冗余分析结果,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典型变量产业1解释的比例为95.22%,而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典型变量人才1解释的比例为95.95%,第2、3典型变量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3.3.6 多重相关分析

由多重相关分析可知(见表4),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X1、X2、X3、X4均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对X4的预测能力超过98%;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Y1、Y2、Y3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对Y2的预测能力超过99%。第1典型变量的特征值远大于第2典型变量的特征值(925.0162>0.8257),反映了第1典型变量与第2典型变量的重要程度的不同,人才1的总贡献要大于人才2,对高新技术产业做出主要贡献的是高等学校毕业生。

3.4截面数据分析

3.4.1 基础指标及原始数据

选取2007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人才指标分别是X1:科技活动人员(万人);X2:R&D人员(万人);X3: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X4: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员(万人);X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万人)。高新技术产业指标分别是Y1: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亿元);Y2: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Y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销售收入比重(%);Y4:每10万人专利授权数(件/10万人);Y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原始数据略)。

3.4.2 相关系数计算及检验

运用SAS典型相关分析系统,得出运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除X5(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与Y1-Y5的相互关系相对较弱外,反映科技人才的其余4个指标X1-X4与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5个指标Y1-Y5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后面3对典型变量都是不显著的,只有第1、第2典型相关是显著的。同时前2对典型变量(U、V)的累积特征根已经占了总量97.83%的信息。因此取第1、第2对典型变量为分析依据即可。同样,对2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Wilks检验、Pillais检验、Hotelling检验、Roys检验,结果表明,其概率值均小于0.05,故接受不相关的零假设,适合做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

3.4.3 标准化典型系数计算与典型变量求解

进一步运算可以得出第1组变量相应于上面2个特征根的2个典型变量人才1、人才2及第2组变量相应于上面2个特征根的2个典型变量产业1、产业2的标准化典型系数,据此可得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第1、第2典型标准化变量的表达式:

人才1=3.8197X1-1.9500X2-1.4135X3+0.2794X4+0.1715X5

产业1=4.1778Y1+0.5055Y2-1.3600Y3+0.1221Y4-2.4623Y5

人才2=2.7737X1-1.9223X2-3.3304X3+1.0129X4+1.5797X5

产业2=1.2558Y1+1.2689Y2-3.1337Y3-0.0148Y4+0.4944Y5

这表明,在影响人才1的第1组变量中,X1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3.8197;在影响产业1第2组变量中,Y1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4.1778;其次是Y5,载荷达到了2.4623。产业1主要代表了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和产值情况,这说明在体现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和产值方面,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具有显著影响。

在影响人才2的第1组变量中,X3的影响最为显著,载荷达到了3.3304;在影响产业2第2组变量中,Y3的作用最为显著,载荷达到了3.1337,这说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对江苏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映科技人才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X1、X2、X3、X4、X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2、0.8745、0.7645、0.6929、0.6300,均为正数;结合人才1表达式可知,X2、X3是抑制变量。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与变量Y1、Y2、Y3、Y4、Y5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1、0.8451、0.8037、0.8494、0.8012,也均为正数;结合产业1表达式可知,Y3、Y5是抑制变量。

3.4.4 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与上文(3.3.4)相似,原始变量与典型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的第1典型变量人才1与X1、X2均呈高度相关,与X3、X4、X5也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第1典型变量产业1与Y1、Y2、Y3、Y4、Y5相关系数也较高。

3.4.5 典型冗余分析

由典型冗余分析可知,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2典型变量产业1解释的累积比例为65.11%,而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标准方差被对方第1、2典型变量人才1解释的累积比例为83.74%,第3、4、5典型变量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4个典型变量的累积比例分别为79.94%、90.40%。

3.4.6 多重相关分析

通过2组变量的多重平方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反映科技人才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X1、X2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X3的预测能力次之,对X4、X5的预测能力较差,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对Y1-Y5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进一步分析:科技人才情况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强相关,这一点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结论是一致的;在对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活动人员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R&D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见表6)。

3.5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的交叉对比分析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得知,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就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因素的前提下,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与高新技术产值的偏相关系数为0.668,概率p值为0.02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显著相关,表明就整体而言,对江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对大学生的培养。

通过截面数据典型相关分析得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对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的前提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和研发人员数与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908、0.878,概率p值为0.002、0.000、0.000,在显著性水平0.05水平下显著相关,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偏相关分析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4结 语

江苏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1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46)。需注意的是,本文对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指标选取存在一些局限,科技人才投入变量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指标采取1年的时滞期没有严格的理论根据;但总的来说,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科技人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偏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对比分析的结论,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光.技术创新障碍:一种产业组织学的方法[J].学习与探索,2000(3):32-37.

[2]史丹,李晓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32-39.

[3]祝福云,陈晓墩,刘敏.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投入、机制与环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1):121-125.

[4]周勇,王国顺,周湘.科技人力资本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3):50-55.

[5]李智博,沈宝宇,叶威.中国高技术产业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05(10):69-72.

[6]炎方.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资源开发[J].华东科技,2000(6):38-39.

[7]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8]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新兴产业人才 篇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人才开发

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 不仅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 也是创新产业人才发展理论工作的需要。目前, 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 在某些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 但多数研究没有系统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人才现状、人才发展环境及政府政策等要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 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多从区域角度定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 定量研究较少;二是定量研究对微观层面针对人才个体的研究相对薄弱, 对于人才的重点需求领域, 该领域具有哪些高端人才无从知晓;三是多是基于灰色理论的预测研究, 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借助网络化工具, 针对高端人才知识物化特征的相关研究鲜有涉及。当前大数据环境下, 针对以上不足, 本研究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开发展开研究, 为辽宁产业层面人才发展和建设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

1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分析的研究思路

1.1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现状分析

由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辽宁省的分类不同, 分析国外与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照关系, 为国内外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 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量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领域人才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结构等方面对当前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现状进行分析。

1.2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分析

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需求领域的人才基本现状和人才需求结构两方面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进而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在领域、数量、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2.1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多维分析框架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可以转化为区域知识网络中薄弱或缺失知识节点的计算和判别。基于此, 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内涵,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知识物化的特征, 构建人才需求及开发分析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分别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2 研究流程及工具开发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流程主要包括: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重点领域高端人才搜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四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可视化工具开发上, 主要针对基于提高连接准确性的相关系数计算和可视化技术匹配两个方面提出改进的算法。

3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研究

3.1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分析

根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与国际上该产业的对比分析, 从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角度, 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结构图谱、科技优势图谱、科技合作图谱等可视化图谱, 找出辽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依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距和不足, 绘制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图谱, 分析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 通过集群定位技术, 对各关键子领域进行优先指数排序, 确定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 识别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需求岗位。

3.2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备选对象研究

以申请发明专利或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个人,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搜索对象。在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重点领域的基础上, 从技术个人分布、技术优势领域, 技术合作等维度, 对主要技术个人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 清晰的把握主流高端人才的总体科技水平, 作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遴选对象。

3.3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机制研究

从人才的科技能力、引进可行性和其它因素三个方面, 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遴选指标体系。其中, 科技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科技优势、科技合作、科技依赖、科技获奖等体现科技实力和能力的指标。可行性指标主要包括人才籍贯、人才经历、近年工作稳定度等体现人才引进可行性的指标。其它因素指标主要包括配偶子女、身体素质、社会荣誉等指标。通过综合筛选, 最终确定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遴选对象。

4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建设

4.1 辽宁与典型国家及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才开发战略, 选择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地区开展人才开发战略分析, 在进一步总结、提炼辽宁已有人才开发战略基础上, 对各地区人才开发战略进行比较, 分析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可资借鉴的经验。

4.2“引领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引领型”人才主要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引领型”人才战略实现了人才开发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提出构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体系总体思想的基础上, 基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角度, 从竞争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和人文关怀等方面, 提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路径, 为相关决策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思路和手段。

4.3“维护型”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体系设计

“维护型”人才的开发重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根本, 其人才开发立足操作层面, 侧重于保障型措施, 拟从观念与政策、人才发展路径、教育培训、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 提出人才开发路径及保障措施, 实现人才有效开发。

参考文献

[1]林忠, 王晓莉.大连软件产业人才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9, (11) .

[2]康宇航.基于可视化的三阶段技术跟踪模型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2) .

[3]周杰.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及开发[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 2014.

[4]童汝根.人力资本导向的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思路[J].理论导刊, 2011, (1) .84-87.

新兴产业人才 篇9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培养对策,广东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是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以及对一个国家 (地区) 的根本竞争力、经济安全、发展目标、政治地位有重大影响的战略产业的结合, 其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具有依附技术、面向未来、带动性强的特征, 它可以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 向节约型、低碳绿色、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转换。

1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走过了西方国家产业发展历程的早、中期阶段, 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和现代化初级阶段。当前, 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 绿色能源科技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浪潮引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也给广东抢占发展先机带来新的挑战, 同时又为广东创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发展的机遇。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格局变革的环境下, 广东必须抓住机遇,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近年来, 广东开始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中的第7条, 专门阐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广东未来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心。按照“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广东省确定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 (LED)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八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浪潮中, 已经开始发挥“先导”和“主导”作用, 并逐步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1.1 部分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以广东近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为例, 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总产值约5000亿元, 占全国的1/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量约占全国的40%, 居全国首位;半导体照明 (LED) 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占全国的50%, 产值和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1.2 在关键领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

广东省在新能源汽车、LED、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三大领域, 共申请专利1800多项, 取得突破性技术50多项, 掌握了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

1.3 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广东省尤其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国内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例如, 广州成为全国信息、软件、生物、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圳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产业基地;珠海成为全国生物医药、软件、家用电器、石油化工、游艇、打印耗材、装备制造等等产业基地;深圳、佛山等地成为太阳能光伏产业聚集地。

1.4 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广东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例如, 中兴、华为、广晟、TCL、彩虹、金发科技、风华高科、晶科电子、比亚迪、达安基因等企业已发展成我国电子信息、改性塑料、电子元器件、大功率LED芯片、电动汽车、分子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广药集团、三九医药、联邦制药等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骨干企业。中山明阳电器成为国内风电领域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

2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为广东经济发展描绘出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随着“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加速转型, 广东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了从增量粗放扩张向存量结构调整提升的转变。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对人才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需要强大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支持。

人才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这既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造, 也需要大量能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下称高技能人才) 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枢纽, 只有通过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操作, 先进的科研成果才能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无论是企业的创新发明, 还是产品升级、产业转型, 都是基于技能型人才的智慧和劳动基础上的, 他们在生产一线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是其它类型的高级人才无法替代的。广东省已有的220万高技能人才, 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但随着产业发展进程, 毫无疑问, 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必将不断增加。

2.1 高技能人才数量需求分析

“十一五”期末, 广东省拥有高技能人才总数为220万, 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15.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达到400万 (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8%) , 当前缺口180万。按照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近两年广东省7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每年招生23万, 3年可培养69万, 尚有111万的缺口。以广州、深圳、珠海三地为例, 广州在未来5年内技能人才缺口年均5万, 其中高新技术、汽车和船舶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五年广州技能人才最紧缺的产业。仅南海新光源产业基地, 今后5年内就至少需要1万名新光源产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技能人才状况的调查显示, 截至2013年, 深圳高技能人才40.6万人, 随着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将有30万人的高技能人才缺口。2009年底, 珠海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约7.1万人, 到2015年, 高技能人才要达到9.9万人, 缺口2.8万人。其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广东虽然培育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但是其中有很多来自广东省外, 在广东发展的根植性不强。随着珠三角生产、生活成本的提高, 内地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推进, 这些外省高技能人才回流内地家乡城市的趋势将越发明显, 也势必会对广东人才供给造成影响。因此, 总体来说, 广东高技能人才数量紧缺问题将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2 高技能人才结构需求分析

未来几年, 广东将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 创新型优秀尖端人才和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根据广东重点产业定位,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大致可分为三类:

2.2.1 信息类人才。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率先突破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物联网、软件与集成电路、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关键元器件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熟练掌握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解决关键技术及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需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理论, 能绘制电子设备及信息工程相关图纸, 编制技术指导与施工文件, 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对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设备进行检测与调试, 熟悉光纤、微波、卫星通信设备、宽带等通信网络, 能进行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服务, 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设计和程序编写。

2.2.2 现代高端制造业人才。

广东重点发展的LED、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需要强有力的高新技术的支撑。与此同时, 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一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操作性难题, 这些一线从业人员必须是一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集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2.2.3 生物医药类人才。

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作为广东省战略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 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 广东生物医药发展重点是创新药物、现代中药、新型疫苗、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和生物育种等。这一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不但需要具备生物医药专业理论知识, 了解本行业的前沿技术, 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高技能人才质量需求分析

2.3.1 职业素养。

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体现为思想品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三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包括忠诚、敬业、守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和团队精神等。专业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其中知识素质要求是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前沿技术和理论、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素质要求是能熟练操作设备, 能从事高技术岗位的智能型操作, 能诊断和消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能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等。

2.3.2 实践操作能力。

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需要将大量的科技成果物化为新产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中, 必须有技术人员的参与, 特别是具有高超技能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他们往往发挥着科研人员难以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将行业领域内成熟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并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能力和横向扩展能力。

2.3.3 创新性思维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体现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出现和利用, 其发展离不开相关从业人员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而创新能力的获得, 既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又与个体的创新性思维紧密相关。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有首创性、前瞻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创新性思维能力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在高技能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中要求将创新性、主动性放在首位。

3高等职业教育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能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的供给来源主要有三方面:省外人才流入、企业自身培养和职业院校培养。其中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性与主导性作用。广东现有76所高职院校, 涉及专业上百个, 在校生规模达到48万。“十一五”期间, 广东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75万高技能人才。《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要推进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建设一批省级、区域性和特色性示范名校, 优化专业结构, 打造精品专业, 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建设省级综合性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职业性、社会性特征相吻合。也正因为如此, 高职院校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4 高职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作为珠江口西岸地区唯一省属高等职业院校,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下面就以该校为例, 介绍高职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

4.1 依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调整专业结构体系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在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也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广东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 科学地进行人才预测, 加大专业改革调整力度, 按照产业技术领域内的岗位群整合设立专业群, 以特定就业岗位的需求设立专业方向, 并向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确保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从而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1985年, 1996年开始创办普通高职专业, 2003年由成人高校转制为综合性普通高职院校。2008年, 由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归省教育厅主管, 学院主校区位于广东珠海。同年, 该校由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归省教育厅主管。现有40个专业 (含专业方向51个) , 涉及电子信息、制造、建筑、财经、公共事业、旅游、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传媒等9个高职教育门类。学校围绕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依据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思路和珠海市“三高一特”产业布局, 按照“专业对接产业, 依托行业企业,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发展思路, 紧密对接珠海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家用电器、石油化工、游艇、打印耗材、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 , 适时调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结构, 重点打造软件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优势专业, 重点打造汽车整形技术、数控技术、电子商务、产品造型设计、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6个特色专业, 重点增设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等新专业, 全面对接珠海市横琴新区、航空产业园和珠海港区等园区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上述9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 带动其他专业 (群) 的建设, 形成品牌和特色, 着力打造适应性和竞争力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

4.2 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的综合, 其选择对所培养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意义重大。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培养怎样的高技能人才”和“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问题, 包括了目标体系、内容方式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下, 针对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不同, 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确立了由“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两支培养队伍、“学院与企业”两个培养阵地, 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探索实践, 基于“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创新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软件技术专业构建了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阵地、培养载体与组织形式的改革, 带动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项目实战经验等方面的培养。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借鉴德国先进的汽车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 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育人主体双元、基地建设双元、教学师资双元、课程建设双元、教学评价双元、学生身份双元, 将学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 “校企双主体”培养汽车整形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并逐步完善“三段递进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专家共同遵循知识的认知规律及学生的成长规律, 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形成规律, 参照企业内员工培训方式 (岗位新手—岗位成手—岗位能手) , 将学生的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 (职业认知期—职业成长期—职业成熟期) ;校企双方根据三个培养阶段的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共同研讨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 ;三模块课程按不同的学时比例由校企教师共同在校内外“教学企业”及实训基地以工学交替的方式组织实施, 从而完成对学生“三段递进式”工学交替的培养过程。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 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尤其要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 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2

[2]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

[3]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市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

[4]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2

新兴产业人才 篇10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变化最快, 创新性最强, 涉及技术领域最多, 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对前沿技术掌握较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及对某一领域有系统了解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普遍需要;层次高、应用能力强、具有一线经验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呈上升趋势;辅助专业人才需要越来越多。总的说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需求的重点是素质全面的产业领军人才、国际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1]

2 当前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更为紧密地结合行业特点, 但目前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下面从高校和企业两方面分析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1 从高校自身看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1.1 学科学习主动性较差

学科学习主动性较差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仅满足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且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也不会主动地查找相关知识疑点的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来解决;学生不会主动了解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 缺乏对本专业独到的见解;学生不会主动寻找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机会,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这是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1.2 实践能力较低

现在大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践能力较低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比较差;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即运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2.2 从社会角度看信息技术人才存在的问题

2.2.1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人才的一种重要素质, 也是人才的一种才智。在与企业内外接触中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激烈社会竞争中最为需要的人才。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 不仅可以避免组织内外矛盾的发生、工作误会的产生, 还能够促成谈判的成功。良好的沟通能力, 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 是个人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表征, 也是和谐共事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 信息技术人才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2.2 团队协作精神有待加强

团队协作精神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 也是企业选拔人才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是团队整体项目。作为企业中的一员, 需要发扬全方向的协作精神, 强化团队意识, 养成合作习惯。

2.2.3 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

专业知识素养是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专业知识素养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宽广;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深度;知识应用能力强, 所掌握知识的融合度高。专业知识素养高, 有助于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提升。从企业用人来看, 当前信息技术人才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融合度不足。

3 开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局面的思路

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入主要是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源, 因而如何解决能够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问题, 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头等问题。

3.1 增设新专业

一方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组全球信息产业, 高校只有把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与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 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多、应用范围广, 高校现有的、单一的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需要。为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高校需要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以及自身办学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增设新专业来培养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3.2 调整思路, 促进教学改革

3.2.1 调整专业培养计划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合时代和产业发展, 需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同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 在专业培养计划方面进行大胆探索。1需要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原则, 及时修订专业培养计划, 使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机整体;2根据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 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 需要体现出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教育改革思想;3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等方式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注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学科竞赛,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4因材施教, 采用分层次培养和开设强化班, 促进个性发展,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 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2.2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

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 将学科研究成果与教学相融合, 重点建设专业主要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同时注重创建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构建学科专业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加强课程设置国际化,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课程, 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教材建设本着“选”、“编”结合的原则, 注重教材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2.3 提 升 实 验 室 和 教 学 资 源建设

提升实验室的建设要本着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原则。它是提升基础课实验室的规模, 逐步成为现代化的、规范的、开放的、科学的实验教学基地;建设一流的专业课教学实验中心;将传统的专业教学实验室改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实验室或开放式的新型实验室;将现有的实验中心建成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乃至全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大型学科实验平台的共享及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学资源的提升着重以平台建设为核心, 同时体现实用性、优质性和开放共享的特色, 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包括进一步加强图书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资源, 建设数字资源中心;促进教学参考资源平台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重点推进视频教学资源库、仿真虚拟实验课程的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建设国际课程共享教室。

3.2.4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3]:理念创新原则, 以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建立;功能全面性原则, 应包含监控内容、监控标准、监控机构和监控方法等内容;导向性原则, 体现出规范中有导向, 导向过程中又形成新规范;全程性原则, 能实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 事中进行实施过程的监控, 事后进行整改和反馈过程的监控;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当符合本校实际和体现学科或专业的特点;激励性原则, 有奖有罚;反馈原则, 以适当的方式反馈教学过程的信息。

3.3 优化学科专业

高校需按照“依托传统专业、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兴专业、适度外延专业类别、协调发展、加强建设”[4]的原则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按照“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的原则, 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和整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为依托,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的, 合理增设新的学科专业;探索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或停办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专业;结合本校的特点建设校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3.4 优化师资结构

师资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专业负责人;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打造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科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省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侯军岐.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 2013 (23) :225-227.

[2]王镭.教材要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摘要) [J].中国物资, 1989.

[3]白菲等.浅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EB/OL].h t t p://w w w.l u n w e n t i a n x i a.c o m/p r o d u c t.free.10028350.1/, 2010.

战略新兴产业掘金路 篇11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在此,专门对七大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行如下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在《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目前,《“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认为,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今年五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已不是第一次从国务院会议高度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早在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而在今年5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研究部署推进信息化发展、保障信息安全工作,其中重点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包括加快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实现行政村宽带普遍服务。加快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重点研发下一代互联网关键芯片、设备、软件和系统,推动产业化。

电信广电专家、前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侯自强认为,信息技术之所以频频受到国家战略的关注和重视,是因为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柱作用。“无论是智能电网的建设、还是生物新药的合成,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他指出,“在所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宽带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正紧锣密鼓地抓紧调研,研究起草“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预计下半年提交国务院,9月对外公布。而按照工信部制定的“宽带建设”目标,计划到2015年,城市宽带速率将达到20M,农村的宽带速率将提升到4M,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家庭达到100兆。此外在推进加快普及光纤入户工作中,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曾明确提出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电信建设。

生物产业

产业体系构建加快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对于生物产业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据悉,继战略新兴产业总规划通过后,生物产业分项“十二五”规划近期也将下发,“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产值预计将翻番。而根据此前科技部已印发的《生物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几大领域,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已逐渐成熟,而另外三大领域也正在快速兴起。

其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提到的生物资源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主要是指:未来将主要支持研发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气、生物制氢等生物能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和专用设备,以工业和城市生活废弃物为原料,建立生物能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示范。

而在生物制药方面,包括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都将获重点支持。未来对于创新类疫苗、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药物等创新类制药领域的扶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上述领域未来将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府扶持基金和技术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随着生物科技水平提高和医疗支付能力提高,生物制药行业有望获得高速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工业的新增长点。”

在生物农业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的重点则包括以种业为代表的生物育种等。据了解,此前国务院已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未来将鼓励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对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大型种业公司兼并重组。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到期,未来将有大量种业公司因无法重新获得申请资格将被强制退出。到2015年,整个行业企业数量将缩减为现在的1/4~1/3,种子行业将迎来加速整合时期。

高端装备制造

五大领域充满机会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其实,相对其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相关发展思路已经较早明确。

5月初,工信部已经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表示,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从2010年的约1.6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以上。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从8%提高到15%。

“在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要强化和提升工业基础能力;二是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三个创新的有机结合;三是必须重视市场培育,加强与用户行业的结合。”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

据分析,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仅从国内看,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指出,高端装备制造业会朝着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海陆空和智能装备等5大领域都充满机会,其中航空装备和卫星应用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首要发展产业,未来5年机会更大些。

据悉,围绕我国卫星产业化的加速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在组织实施专项支持性工作,重点支持北斗兼容导航位置服务等板块。对于入选项目,国家将适当安排研发补助资金,补助资金原则上40%补贴研制单位,60%补贴应用单位。

新能源

政策力挺光伏产业

根据《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新能源产业未来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其中,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备受关注,此前多项政策已经明确表示要鼓励太阳能屋顶项目,并在补贴上予以倾斜。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刺激光伏产业发展,逆变器行业或从中受益。

今年以来,新能源领域政策利好信号频发。4月,《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草案出台,明确鼓励各类法人以及个人投资分布式发电,采取自发自用、多余电力上网、全部上网三种方式解决并网问题,这也标志着民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有望全面放开,以促进市场增长和电力消纳。

5月初,《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讨论稿已经下发,并有望在明年初开始实施,这将保证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具有充足、乐观的国内市场。

此后,国家再次发出支持分布式光伏屋顶项目的明确信号。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

事实上,今年以来,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审批量均在放大。业内人士称,下半年国家在继续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预计将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大力支持民间投资的“自给式”光伏发电系统。这将有利于2012年国内光伏安装量的提升,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光伏产业的发展困境。

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能源领域实施细则,预计6月底出台。

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鼓励太阳能屋顶项目、发展分布式能源是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分布式发电与并网管理办法》和《并网管理办法》有望陆续定稿发布,在补贴上有望向太阳能屋顶项目倾斜,这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太阳能应用市场,今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超预期的概率较大,而逆变器行业将直接受益。

新材料

夯实现代产业基石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新材料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年均25%的增长态势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等新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从大的产业链条看,新材料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新材料产业的上游产业大多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产业。作为现代产业的基础,新材料产业的下游产业几乎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新材料工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利于其他新兴战略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报告认为,随着信息、生物等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材料的高技术化,新材料产业将蓬勃发展。当今世界上各种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已超过4000多亿元,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拥有更大的市场,新材料产业成为21世纪初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因此,对一个快速发展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行业而言,如何从长远的角度把握发展脉搏,防止企业一哄而上,产能过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并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这些新材料集中在特种金属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肥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六大新材料。据统计,目前两市共有新材料概念上市公司98家。

新能源汽车

关键零部件发展提速

在试点城市取消新能源汽车购车限制,中央、地方都给予财政补贴的多重利好之下,提升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版图的重中之重。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作为新能源汽车中必备的储能设备,动力电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为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以及新型铅酸动力电池。

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提出了高要求,高性能的先进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逐渐发展起来,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高容量的铅酸动力电池备受关注。

“高性能动力电池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如是说。他认为,提升我国动力电池的产业技术水平,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可以与电池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企业需求相结合,解决我国电池生产的技术瓶颈和工艺问题。

新兴产业人才 篇12

十八大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规范的林区发展, 是科学、系统、综合、可持续和统筹协调的, 这需要我国林区高校立足科学研究, 规范、适应并且适度超前地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培养大批专门人才, 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我国林区高校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林区高校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要积极投身于国家战略, 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因而其培养模式、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备受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高校所有的学科, 要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注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等措施, 把人才培养与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强化林区高校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功能,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新兴战略产业与林区资源的紧密联系, 决定了我国林区在新一轮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中明确指出:抓住机遇,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积极投身于国家战略,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 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教育工作, 尤其是高等院校, 承担了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的任务。教育部为此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同志指出, 本次设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多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 认真调研产业发展趋势, 结合各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充分论证由各校主动申报的。从批准的140个新专业点来看, 工学占绝大多数, 有128个专业点;理学有9个专业点;另有3个专业点是社科类专业。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基本围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核能技术,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新能源汽车等;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以上可以看出: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农业和医药产业等行业, 直接与我国林区和林业资源发生紧密联系。值得重点关注的是,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和对林区资源的深度研发认识, 人类对林区和森林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 森林资源在沙漠化防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吸纳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科学、新物种基因培养、新食品物种培育、自然地学、人文地学、灾害防治等方面, 将不断出现新的突破。

三、我国主要林区资源的“蕴藏量”和承载力, 决定区域经济发展, 是制定我国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国策”的考量因素

(一) 东北林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以中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全区共有森林面积6.8亿亩, 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7%。木材蓄积量达32亿立方米, 占全国木材总蓄积量的1/3。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6, 主要生态环境带为长白山林区, 位于吉林省东部, 已围绕天池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面积约19万多公顷, 是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地区。

(二) 西南林区由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和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组成, 这里山脚和山顶高差悬殊, 气候也随着高度变化, 呈现“一山有四季”, 树的种类特别多。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在这片天然林区, 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山、水、林和高原海子, 还形成了极其壮观、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 南方林区是秦岭、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这里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植物生长条件良好, 树木种类很多, 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 还有我国特有的竹木。林区南部, 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宝库, 经济林木更是丰富多彩。

四、人力资源决定产业发展, 高等院校是人才集散地, 应统筹兼顾地作好林区人才培养和人才制胜战略规划

从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出发, 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为龙头, 四十余所农业大学、农学院为补充的林业高校体系。专业涵盖了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经营、森林保护学、植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生命科学、林业经济管理几乎全球林业与林业科学相关的所有学科, 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战略, 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专业、学科, 必将在未来的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中, 发挥主力军作用和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清楚: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 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 涉及到高等教育改革的许多方面, 人才战略的配套尚需一个过程;而林区与林业的发展如何尽快实现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实现同步和整合, 已经迫在眉睫。就上述七大林业高校而言, 主要应该承担对高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还有大批的林区急需的基础的、操作与管理并重的人才, 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强的操作性的技术骨干力量, 这关系到林区人才战略安全, 必须要林区高校自身来培养, 这样才能实现“拉得出、靠得住、留得下、干得了”的人才培养预期。

我国林区除了木材资源外, 灌木、资源草本、药材、菌类、动物等林下资源极为丰富, 堪称“生物基因库”。林区的高等院校, 除了发挥传统优势, 继续作好育林造林、营林抚育、森林管护、木材加工等专业外, 还要因势利导研究林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食品工业、野生 (特种) 动物养殖、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技术、森林蔬菜、木本粮食等专业的设置和与这些专业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专业的设置。

五、新兴战略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相互助推, 林区高等院校要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和作好学科融合交叉, 形成新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

(一) 林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主要应该立足为林区服务本身来设计并“量身定制”, 以人才为根本, 以学科为基础, 以科研为支撑, 形成有效的平台和创新机制, 需要从改革林区人才培训的招生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 要充分利用国家已经出台的对到林区工作的人才政策, 发挥政策杠杆优势, 吸引优秀人才到林区工作, 为林区的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服务;在人才“双向选择”的政策框架下, 必须制定到林区工作、大学毕业生当“林业工人”的特殊优惠政策。

(三) 林区高校, 尤其是二本院校、农林院校、职业技术学院, 要立足基础专业, 加快为林区服务的专业设置转型, 研究、设计、逐渐推出一批适合林区建设一线需求的交叉学科、互补专业;要在充分研究和调整专业设置比例的情况下, 有针对性地为林区“点对点”地培养和输送人才。

(四) 努力创新、领先突破。要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新兴学科、新兴专业。从林业院校设置“生态旅游”专业的成功实践上, 研究设置“森林食品”、“森林蔬菜”、“木本粮食”、“森林疗养”等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粮农组织、国际休闲产业的区域发展相关联的项目的可行性。

(五) 密切关注国际变化, 深度研究有关国家重返亚太地区战略所带来的军事、经济、食品、环境等政策调整变化;为确保林区主要战略资源, 在新一轮国际战略竞争中重要作用的有效储备、抢先发展和积极应对, 做好全方位、宽领域的综合人力资源准备。

(六) 加强林区与外界在高端信息资源的沟通联系和高度融合。林区高等院校、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人力资源配置要在国家职部门的统筹管理下进行积极稳妥的资源整合。我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 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积极的探索, 同时也启迪我们:各个层面的涉林资源, 都需要这样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加快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N].经济日报, 2010-09-02 (16) .

[2]刘欢.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4) .

上一篇:高校资金创新管理研究下一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