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选择方法研究

2024-08-20

新兴技术选择方法研究(精选4篇)

新兴技术选择方法研究 篇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别是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受阻严重。如何摆脱此次危机, 有学者指出, 后危机时代, 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面临着严峻挑战;另一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的兴起又为发展中国家能在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打开缺口、摆脱不利分工地位带来了希望与机遇[1]。因此, 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从而实现结构调整及跨越式发展, 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2010年4月, 我国已经锁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对于发展“哪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基本上达成共识,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受短期利益的追求、官员政绩的表彰等因素影响, 从企业到地方政府, 很多环节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因仍然认识不足, 这难免导致主观能动性不够,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同时, 却在实际上沦为了一句空口号;其次,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最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及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应该是什么, 还不够明晰。因此, 本文将从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开始, 进而深入剖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因, 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这两个关键问题, 最后予以全文总结。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为了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状况, 作者利用“Google Scholar”进行包含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的外文文献进行检索, 结果发现, 国外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用语, 更多的是“新兴产业 (emerging industries) ”、“战略产业 (strategic industries) ”。接着对CNKI中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其中, 篇名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文献近2000篇, 从时间来看绝大多数都是2009年之后发表的。可见, 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名词的使用存在差异, 国外学者主要采用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 国内学者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 且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和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尚无统一定论, 本文仅将他们的代表性观点予以汇总, 具体如表1所示: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国外学者基本都是从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角度分别来进行解释的。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讲的, 而战略产业则是相对于一般产业而言, 它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经济层面, 而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经济支配权、政治话语权、军事主导权的重要砝码;国内学者基本都是从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来解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提出应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 融合了新兴产业的“新兴性”以及战略产业的“战略性”两个特性:“新兴性”主要是以产业创新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 强调科技进步推动下经济系统自组织选择的结果, 具有市场自发的内生性特征;“战略性”主要是以产业关联理论和经济外部性理论为基础, 强调了国家意志下政府进行选择的结果, 具有国家干预的外生性特征。此外,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 新兴性还体现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性、产品具有稳定和良好销售预期的市场需求性、优良的技术经济效益和较高利润的盈利性、发展空间巨大的成长性等方面;战略性还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产业增长潜力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的长远性、与政府政策和未来经济发展重心相一致的导向性、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的动态性这四个方面。

据此, 本文尝试给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符合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走向, 以技术创新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政府扶持为发展的外部动力, 并在科技进步的持续推动下, 一国产业的更替演进和结构转换所形成的具有全新社会形态、全新经济形态、全新技术形态、全新组织形态的新兴产业, 其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影响, 是国家在全球竞争中提升自身科技经济实力战略意图的体现。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因分析

2.1 动因一: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内生增长

人类社会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导致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威胁, 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提升的障碍。21世纪的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对人类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呼声。随着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 人类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有数据表明, 尽管我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取得了进展, 但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 5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提高到8947.6亿元, 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从2874.4亿元提高到5043.1亿元, 增长了75.4%, 环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为3%左右[12]。因此, 不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小, 污染排放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索洛指出, 实际经济增长远大于资本和劳动投入所带来的增长, 这一差额 (索洛余值) 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卢卡斯等提出的新增长理论也表明,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内生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 要实现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变, 最根本的就是进行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生产效率的提升取代生产要素的投入, 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2 动因二:培育新的增长点,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 我国顺利走过了经济起飞的初级阶段, 各项经济总量指标都获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2010年底, 我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不少传统行业盲目扩张, 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多个行业都出现产能过剩, 个别行业甚至高达50%以上。面对传统行业市场饱和、增长滞缓的现象, 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增长, 就必须及时选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这也是产业演进规律的内在要求。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 并且引发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式。有学者指出, 后危机下,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能发挥军民两用高技术优势和能力特长, 优化国家资源配置,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13]。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和成长期, 其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广,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1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有限资源进行引导、配置和优化, 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这对于抑制产能过剩、规避重复建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动因三:抑制虚拟经济泡沫, 回归实体经济

随着经济金融化和财富形态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优化了经济体系内不同主体、不同时期之间的资源分配, 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关注财富的分配而非创造, 导致越来越多的投资行为转化为贪婪的投机心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金融业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不断增加, 由于实业投资吸引力的缺失, 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虚拟经济领域, 涌向金融衍生品市场, 这不但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严重挫伤了生产资本扩张的动力。在我国同样如此, 通过股市和房地产交易达到致富目标的浮躁风气正逐渐高涨, 而勤劳生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则受到了打击[15]。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经济服务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基本立场, 在后危机时代它们均选择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 着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活动和新兴产业领域。这对于抑制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 把投资和创新从金融赌博中拯救出来, 将人力和知识资本重新引入生产领域和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4,16]。

2.4 动因四:跳出“比较优势陷阱”, 实现技术赶超

林毅夫指出, 一个国家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 一国发展战略必须遵循自身比较优势, 才能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的[17]。而Broadberry认为, 比较优势是由过去的技术变迁路径内生决定并影响着现在的技术创新速度, 一味地发挥比较优势会导致落后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18]。Krugman等人指出, 大多技术是在对既有框架内技术的改进中取得边际进步的, 这主要通过“干中学”模式获得并趋于出现在那些已经建立起技术优势的国家;而少数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需要国家力量的推动, 领先国出于对现状的满意难免短视, 落后国却由于原有基础几乎空白而更倾向于采用最新技术[19]。可见, 由技术变迁所导致的技术决策是实现技术赶超的最主要原因, 当先进国拒绝新技术而落后国接受新技术时, 技术赶超便会发生。因此, 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来说, 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一项占优策略。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领域, 落后国与领先国之间具有更大程度上的机会均等性, 这无疑为后发国家改变弱势分工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3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3.1 资源分配模式选择:市场导向还是政府导向?

从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的非平衡表现进行分类, 产业成长有强制型、自组织型、引导型三种模式。强制型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措施集聚产业成长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自组织型是在没有任何外来干预下的市场自发推动过程, 是社会需求直接引致的结果;引导型则是两者的结合。从更深层次来看, 这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问题[20]。对于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 起始条件往往制约和决定了发展路径。从我国当前国情及市场特征来看,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遵循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即“引导型”模式。这是因为, 市场导向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配套的基础系统, 包括发达的资本市场、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等, 而中国的现实情况却是, 市场完全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几乎都难以满足, 因此这一时期只能暂时靠政府干预来填补这一薄弱环节。

应当注意的是, 政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直接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不具备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且政府的过度干预和直接管理还会压制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政府应当尽量从市场活动中退出, 真正需要政府的是市场失灵领域。吴敬琏指出, 20世纪90年代日本之所以在与美国的信息产业霸权竞争中先获成功却又以失败告终, 原因就在于, 在“赶超”前期, 由于先行国家走过的道路是清楚的, 后进国家的政府拥有相对充分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够恰当地发挥民间力量所不及的“调动资源并按照指定方向加以运用”的能力, 成功的把握就较大;而到后期当面对创新课题、需要探索未知的时候, 政府并不具备信息优势, 它的反应能力、运作效率均不如民间机构, 因而政府干预更容易失败[21]。从这个意义上讲, 随着产业的成长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当从初期的“以政府导向为主”最终过渡为“以市场导向为主”。

3.2 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技术模仿还是自主创新?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基于我国197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表明, 全要素生产率 (TFP)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9.7%, 而资本积累的贡献率则高达70.4%[22]。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成长主要是通过投资并购等外延式模式达到量的扩张, 而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扩张并未实现。魏枫将技术进步路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阶段;创新阶段。他指出, 刚开始当某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 动力系统的稳态点会使得技术进步路径收敛到模仿阶段;而随着前提条件的逐步实现, 技术模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会下降, 自主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显著上升[23]。林勇等运用1978—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转型中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在我国技术模仿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已经开始弱化, 而R&D投入与科教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则有所增强[24]。由此可见, 技术模仿只是暂时的, 当前我国已从技术模仿阶段跨入由模仿向创新过渡的阶段, 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安全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

但张其仔则提出, 技术路径的选择应该因技术特征而异:对于核心技术应采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一般性技术应采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外包的形式;对于辅助性技术应采取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5]。吴照云进一步指出, 应对新兴产业核心技术链环节给予大力扶持;而非核心技术链环节由于是越过导入期而直接进入成长期的, 易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局面, 因而应对其予以适当的引导[26]。因此, 在技术的自主创新过程中, 也要对技术进行有意识的选择, 并区别对待, 以加快实现技术的突破,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3.3 组织结构形态选择:国有大型企业还是民营中小企业?

在战略产业领域, 国有经济通常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主要有:第一, 战略产业通常关系国计民生并具有外部性, 同时也承载了政府主观上打造国际大企业的期望, 因而财政资源和信贷资金供给及外资规制必然侧重于这些产业;第二, 战略产业通常因其自身较高的资金、技术要求而很难吸引大规模私有资本, 而公有制企业部门的资本密集程度则要比私人企业部门高的多 (1) , 因此政府直接投资便义不容辞。然而, 随着垄断性产业逐渐向竞争性产业转变, 战略性竞争产业中的国有资本比重将随之下降, 一些国家独资或控股企业逐步向国有参股企业转变, 甚至完全转变为民营企业[27]。实证研究表明,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商品产业化最广泛的基础, 例如欧盟中小企业研发成果是大企业的3—5倍, 日本科研经费的80%都是由民间企业负担[28]。

对此, Aghion和Howitt则认为, 在公平合理的竞争市场中, 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中小企业确实具有极强的技术创新动力;但是在政府干预起重要作用的经济体系中, 创新反而更有可能集中在大企业当中[29]。邓可斌和丁重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其按规模进行分组检验, 结果发现, 由于政府对国有大企业的制度倾斜, 我国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垄断企业手中, 但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不足, 其更倾向于通过高价及较低质量获得收益, 创新更多地体现为技术效率的改进而非真正的“创造性破坏” (2) ;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薄弱、市场地位有限, 因而具有更大的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来扩大市场份额, 但问题在于它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投入[30]。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应当以一批基础实力强、技术水平高、人员储备足的国有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 通过集聚以产业配套、添补产业链空白为主的中小民营企业, 形成领军企业和跟进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31]。所以, 企业组织形态选择上,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导向作用, 并同时减少对大企业已有的低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更为广泛的基础性力量。

3.4 地区产业类型选择:产业趋同还是产业差别?

一个地区能否正确地选择适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 这对该地区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 进而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范围中的竞争地位。Freeman和Perez认为, 战略产业或主导产业的选择, 必须考虑该产业的技术经济范式, 以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不同产业的技术基础[32]。Trajtenberg则认为, 每个国家应充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尤其是那些具有潜力、对国民生产有重大意义且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发展的产业[33]。Kremer认为, 要根据产业的竞争状况来确定区域的产业选择, 因为拥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其生命力也会更持久,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更大[34]。谢伏瞻提出, 各个地区应该以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出发点,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新兴产业, 既要考虑技术创新、产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问题, 也要考虑当地资源环境和消费市场认可度, 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35]。从国内外学者观点可以看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因地制宜, 既要适合市场需要, 又要符合国情需要。但是, 当前我国战略性产业选择, 从区域自身角度看, 产业选择不够成熟, 从区域之间角度看, 产业选择过度趋同 (3) 。以西部省份为例, “十二五”期间, 西部省份拟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存在产业趋同现象, 如表2。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西部各省省委《建议》和规划《纲要》整理。

对此, 学者研究提出, 需要从技术经济层面设计建立模型, 实施科学选择评价、比较分析, 择优弃劣;需要从政策对策层面完善若干机制, 即搞好顶层设计, 优化立体资源配置, 完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市场作用, 改革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确立辩证思维, 建立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创新管理体制, 健全支持与调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实施鼓励与限制相配套的政策调控机制[36]。因此, 我国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发展时, 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征、水平及各个产业的现实状况, 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 这样才能避免战略性产业过度趋同、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实现因地制宜,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反映了科技进步和产业演进的方向, 另一方面是国家战略意图的体现, 它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国家政府的扶持”双轨力量作用下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 它根基于“不断进步的技术”同时又依赖于“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4)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破解我国当前资源约束、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动力, 也是后危机时代走出困境和提升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为此, 需要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 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在创新激励、配套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 且很多状况也只是“初露端倪”, 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时难以明晰。限于篇幅及自身能力, 笔者仅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内涵、动因等有关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粗线条地描绘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的轮廓。拙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 为理论和实践部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并期盼引出更有价值的见地。

新兴技术选择方法研究 篇2

关键词:模糊积分,三角模糊数,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大、知识技术密集、能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机遇, 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各地方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特点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由于每个地区在地方基础条件的差异, 不可能适应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优先发展与自身优势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衡阳作为湖南省老工业城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打造衡阳产业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内部繁荣与外部和谐角度促进衡阳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综合效益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了关键性的课题。本文以衡阳市为例基于模糊积分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问题, 对引导政府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模糊积分相关概念

先介绍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的一些基本概念。

定义1:设g是从£到[0, 1]映射, 若g满足:

(1) 有界性:g () =0, g (X) =1;

(2) 单调性:对任意的A, B∈£, 若A≤B, 则g (A) ≤g (B) ;

(3) 连续性:对任意的Ai∈£, 且{Ai}是单调的, 有lim g (Ai) =g (lim Ai) , 则称g是£上的模糊测度。

定义2:若模糊测度g满足以下性质:

若A∩B=£, 则g (A∪B) =g (A) +g (B) +λg (A) g (B) 。其中λ∈ (1, ∞) , λ≠0, 则称g为λ模糊测度, 记作gλ。

若Xm={x1, x2…xm}为有限集合且各变量xi的模糊密度为g (xi) , 则gλ可表示为:

其中λ值可由下式确定

模糊积分是定义在模糊测度基础之上的一种非线性函数。目前, 有多种模糊积分形式, 如sugeno积分, choquet积分等。本文采用choquet积分:

其中, f (xi) 为第i个指标标准化后的评价值, 且f (x1) ≥f (x2) ≥…≥f (xn) , g (Xi) 表示指标集合Xi的重要程度, f与g的模糊积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值。

3 基于模糊积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

3.1 评价矩阵规范化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中, 政府需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发展优势,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出最具有优势、最有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对象。于是, 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m个评价指标来对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 往往政府所获取信息既有定性也有定量的。

3.1.1 定性指标处理

(1) 就定性指标, 其信息一般用模糊性语言来评价, 如很好, 好, 差等语言, 而不便用精确的数字来表示。于是, 运用三角模糊数 (a, b, c) 来量化, 如表1所示。

(2) 根据下面公式将三角模糊数量化。

3.1.2 定量指标处理

对于定量信息首先须消去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先利用

进行标准化, 这里, Aij表示第j个候选新兴产业在第i个评价指标下的评价值, max (Aij) 表示就第i个评价指标来说, 最大评价值。

3.1.3 然后运用比重变换法将评价指标标准化

经过上述步骤, 得到标准化的评价矩阵R= (rij) m×n。

3.2 模糊密度g (xi) 的确定

通过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权来确定模糊密度g (xi) 。先求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 熵是物资系统状态的一个函数, 是系统无序状态的度量。

3.3 λ值的确定

由 (2) 式求λ值, 并由 (1) 式计算gλ。

3.4 计算各候选企业的choquet积分

利用 (3) 式计算各候选产业的choquet积分, 并根据积分值的大小对候选业进行排序, 从中挑选出最理想的, 需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4 实证分析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应遵照客观性、可行性、系统性等原则。在评价指标选取过程中尽量用规范化的定量方法分析指标的经济涵义, 尽量采取有数据支持的指标, 对缺乏数据或数据来源定性的评价指标采用三角模糊来表示, 尽量将指标精简化。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实力、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带动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给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基本思路, 以期全面地反映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状态。

4.2 评价矩阵构建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只考虑产业基础实力、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带动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环境等较大差异的因素, 其中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用语言变量来评价描述, 产业基础实力用产业产值 (2013年上半年数据) 来表示、产业带动力用就业吸纳系数 (等于固定资产与劳动力投入之比) 来表示、产业创新能力用专利发明数 (单位:件) 来表示、通过调查和专家评价, 以及通过查询《衡阳统计年鉴》和衡阳统计信息网, 给出了各候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评价指标下的评价值。

对照表1将定性指标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的评价信息用三角模糊数表示, 并利用 (4) 和 (6) 得到结果如下:

利用 (5) 和 (6) 将定量指标标准化:

4.3 确定模糊密度g (xi)

由上文确定模糊密度g (xi) :

4.4 计算各候选产业的模糊积分值

然后利用⑵式求得λ=0.00238, 并运用⑴计算g的λ模糊测度。从而对各候选新兴产业利用⑶式计算模糊积分。以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首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各属性评价值进行排序:0.236≥0.197≥0.186≥0.161≥0.137, 求得电子信息产业的choquet积分值为0.06774, 同理可求得文化创意产业, 新材料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的choquet积分值分别为:0.03549, 0.041025, 0.036252, 0.041543, 0.029743, 0.029798, 0.018526。根据choquet积分值的大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排序: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

5 结论

本文运用了choquet积分对衡阳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实证分析该模型是实用的。但优选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三角模糊数的确定。同时, 若考虑更多指标, 如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 结果将更有说服力。根据评价结果, 按照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衡阳市政府应围绕一区两园,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白沙电子信息产业园、特高压输变电基地、松木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园、衡阳生物产业园, 着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加快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挖掘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充分利用衡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以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历史文化名人为支撑, 以南岳衡山、岣嵝峰等自然景观为依托,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产业、生物质能、新一代核能, 突出打造新能源产业。同时, 也要着力培育和发展以金融、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乔芳丽, 杨军.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 :62-63.

[2]陈世权.模糊决策分析[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0.

[3]范军涛, 张铁柱.一种研究生免试推荐中入学成绩的评价方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6, (5) :115-118.

新兴技术选择方法研究 篇3

1 研究述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下一个崭新课题。近年来, 我国学者进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理论包括概念、内涵, 国外经验的借鉴以及发展所需备的条件和对策。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的研究多是从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选择研究中延伸出来, 主要方法有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理论和Walt Whitman Rtstow的产业关联度理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的直接研究中, 贺正楚等从“产业全局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动态性”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武瑞杰从科技贡献率、区域需求和规模增长优势、空间集聚和产业关联效应、低碳效果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选择指标体系, 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进行了实证分析。樊茗玥结合波特钻石理论, 构建以产业资源潜力、产业联动效应、产业需求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模型, 并对江苏省镇江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总的来看, 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选择研究相对匮乏, 研究主要思路来源于主导产业理论, 尚未形成规范的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国际产业研究机构常用的评价产业发展前景的EAP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以期为国家或地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依据。

2 基于EAP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

2.1 基于EAP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指标体系构建

EAP产业发展前景评价体系是指从产业发展环境 (E) 、能力 (A) 、绩效 (P) 三大方面综合评价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三大方面进行了细分, 详见表1, 以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细致可行。

(1) 产业环境评价 (Environment)

产业环境是指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扶持政策和需求状况, 其中自然环境因素接近通常说的“硬环境”;其他三个因素与通常说的“软环境”比较类似。

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评价主要考量战略性性产业在本地区自然所赋予的基本条件, 评价指标包括资源禀赋程度和交通基础设施。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评价是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法制、科技、文化等宏观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这里主要评价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资本供给、行业诚信, 其中人才供给由相关专业毕业生占当地毕业生数量比重反映;资本供给反映的是新兴产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行业诚信状况反映的是当地新兴产业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程度。

3) 扶持政策。扶持政策评价是考量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给予的税收、投融资的扶持力度, 通过比较本地区与同类地区在政策数量上的比较反映。

4) 需求状况。预测新兴产业未来市场需求状况, 采用筱原基准中的需求收入弹性。

(2) 产业能力评价 (Ability)

产业能力评价反映产业发展的内在能力状况, 包括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引领能力、协同能力和避险能力。

1) 创新能力。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科研经费、人员投入以及科研绩效。其中科研经费包括新兴产业科技人员人均科研经费支出、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科研人员衡量指标为每万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员数量;科研绩效衡量指标为新兴产业科技发明专利拥有数、科研课题数占全国新兴产业科研课题数比重。

2) 引领能力。战略新兴产业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的初创阶段, 其培育和发展方向是未来的主导产业, 参照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兼顾产业发展潜力, 以赫希曼基准选择产业感应度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

3) 协同能力。战略新型产业的成熟发展需要产业链的高度协同, 产业集群是产业链内各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因此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协同程度。这里采用区位商法考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协同能力。区位商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第i个产业, j为第j个地区, 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个产业的产出指标;则是该j区的总产值;是第i个行业在全国的总产值;是全国各行业的总产值。当LQij>时, 则表示i产业在j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当LQij<1时, 则表示i产业在j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水平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当LQij=1时, 则表示i产业在j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4) 避险能力。大多数战略新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 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此避险能力指的是新兴产业抵御未来风险的抗压程度, 从产业整体风险、产品市场风险两方面衡量。其中产业整体风险主要衡量原材料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产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出现、替代产品的出现和产业内部竞争的综合不确定性;产品市场风险包括价格和市场销量两方面, 主要从产品市场有效市场容量、生产成本市场价格比、消费需求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市场需求对各种社会信息的敏感性来衡量风险。

(3) 产业绩效评价 (Performance)

1)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衡量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本回报情况, 投资产值比衡量的是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成本带来的产业产值大小, 投资利润率反映了投资成本带来的净利润率, 投资产值比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

2)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衡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市场地位, 当年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国相关产值比重指标和近五年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率指标能反映出战略新兴产业市场份额静态、动态变化程度。

3) 产业贡献。产业贡献反映战略新兴产业的经济社会环境贡献。单位耗能产值率和单位三废排放产值率衡量战略新兴产业对环境的贡献程度, 就业增长率衡量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2.2 基于EAP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方法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指标 (如表1) , 包括三大类, 四个层级, 共33个指标, 数量较多, 且既有定性又有定量指标, 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和选择。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指标权重反映了评价指标对于总评价目标贡献率的大小。目前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方法比较多, 但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颖性与前瞻性, 尚未有可参考依据, 采用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 (AHP) 能较好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值的获取与处理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对于定量指标值的获取, 通过地区统计年鉴和相关的科技统计年鉴计算获得;对于定性指标值, 采用Delphi法, 选取本地区行业内专家学者进行评价, 通过统计整理获得。

2)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值的处理

在对定性与定量指标数据初步获取之后, 鉴于各个指标所代表的物流含义不同, 因此存在着量纲上的差异。这种异量纲性是影响对事物整体评价的主要因素。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本文采用的无量纲化方法为线性插值法。

(3) 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确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值无量纲化的基础上, 采用关联矩阵法来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评价值。

3 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3.1 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青岛市已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等主导产业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期间, 贯彻国家和山东省“转结构、调方式”的战略部署下, 青岛市在稳定“存量”即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 全力提升“增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 青岛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将超过2192亿元, 较2010年增长11.6%, 实现增加值约550亿元, 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其中青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 占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90亿元, 约占新兴产业产值的五分之一, 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均达到90亿元, 总体来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发展水平不一。而战略新兴产业的前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 且风险高。因此, 要想真正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发展, 有必要对青岛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才能有主有次、集中力量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2 基于EAP的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1) 指标权重确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和Delphi法确定。调查问卷采用Likert式7点量尺打分法, 按照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的层级关系, 依次将上下级相关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列出并打分。通过青岛市高级人才专家库, 选取在青岛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 通过E-mail、电话、当面咨询等形式, 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打分计算。本次问卷共发放50份, 回收43份。将每一项的得分加和后再求平均值, 即为该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得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如表1。

(2) 指标评价值的确立

为能客观评价青岛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针对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不同特性, 采用不同的指标获取途径。定性指标获取和权重确定方式一样, 采用Likert式7点量尺打分法通过专家咨询获取。定量指标评价值通过《2011青岛市统计年鉴》、《2011山东省科技统计年鉴》和《2007年山东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整理获得, 鉴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尚未有精确的统计口径, 本课题依托统计年鉴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础, 经过专家适当调整获得。

通过专家调查和统计年鉴, 获得的青岛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量纲各异, 指标性质不一, 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将所有评价指标转化为1-10之间的数据, 无量纲值越大说明该指标得分越好。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青岛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值如表1所示。

在对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权重和指标值确定后, 采用关联矩阵法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 结果如表1所示。评价结果显示,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分分别为, 节能环保6.199、新一代信息技术9.069、生物7.202、高端装备制造7.227、新能源5.939、新材料6.018、新能源汽车1.445, 排名顺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因此, 青岛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发展方面, 应结合本地产业基础, 有主有次, 分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 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 争取将其发展为青岛市未来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 争取将其发展为青岛市的优势产业;引导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争取将其发展成为青岛市的先导产业。

4 结论

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选择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必须结合当地产业基础, 选择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 切忌盲目跟从。从产业发展环境、能力和绩效三大方面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能比较全面的反映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对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 评价结果与青岛现有产业发展基本吻合, 为青岛市有选择、有重点、有层次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PEREZ C.The Double Bubble at the Tum of the Century:Technological Roots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V01.33, No.4, pp.779-805

[2]GOURINCHAS, REY.From World Banker to World Venture Capitalist:US External Adjustment and Exorbitant Privilege.NBER Working Paper No.11653.August, 2005

[3]贺正楚,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论坛, 2011 (5) :10-14

[4]樊茗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21) :121-123

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概述 篇4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 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 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 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 世纪80 年代到20 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 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 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上一篇:擂台机器人下一篇:路灯设施的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