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共7篇)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1
计算机和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已经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革, 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与工业社会显著不同的特点。信息技术不仅指计算机技术, 它是一个外延很宽的概念。从技术角度看, 信息技术包括一切有关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控制、存储、显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 都可以叫做信息技术。它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 对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且储存和传递的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
1 信息技术的特征
信息技术较其他技术而言有如下特点:a. 适应性广泛和渗透性极强。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占有量和依赖程度, 是衡量该国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b.高度知识密集。有利于替代和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信息技术增强了人类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大量节省物质资源和能源的同时, 也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弊病随之减少。c.高增值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人类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发信息资源, 而信息资源通过劳动工具、生产者、劳动对象和管理者, 又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d.投资大, 风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和推广应用, 都需要大量投入。在信息技术领域, 技术和制造越来越复杂精密, 难度日益增大, 网络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对研究与开发费用和建设投资特别是初始投资的需要量很大。
2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应从信息管理对象及其构成要素来定义, 因为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及与其相关的信息活动, 它较好地概括了各种定义的核心问题和要素结构, 能够从根本上涵盖信息管理的系统特征、要素特征和过程特征。从系统特征来看, 信息管理是人员、技术设施、信息、环境等构成的一个信息输入输出系统。从信息活动的对象来看, 信息作为处理对象和最终产品, 是信息管理的核心要素, 也是信息管理的管理效率、管理目标是否实现的衡量标准。但从信息活动的主体来看, 信息人员要素是信息管理的关键要素。因为整个信息活动和管理过程都处于人员要素的控制下。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要素有时也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关键要素的作用。
信息管理的过程涵盖了信息活动的全过程:是信息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利用过程, 是任何信息管理活动必然要涉及的过程。因此, 信息管理是信息人员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与开发利用,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信息活动。但是, 这个理解还没有穷尽信息管理这一概念的内涵。因为从信息管理主体来看, “信息人员”过于专业化, 未能反映信息管理的普遍性与社会性。而且“信息活动”这一概念也未反映管理特征与过程。
基于这方面考虑, 信息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社会活动。这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人员、技术、信息3个要素;体现于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计划、控制、协调等。
信息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又涉及许多相关问题。a.观念问题。必须把信息看作是组织的战略性资源, 看作组织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智力财产。信息共享应是组织成员最基本的共识, 如此才能对组织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b.信息管理必须具有明确的规范。包括信息管理的职责规范、权利与义务规范和信息共享规范等。c.信息管理必须把业务活动和信息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组织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在有效的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科学决策。d.必须对信息管理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优化和集成管理。例如, 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系统设计等的集成和优化。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 就体现了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与优化。e.信息管理必须体现信息增值的活动目标。必须把提高信息质量、促进信息交流、实现信息效用作为信息管理的根本宗旨。
摘要: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 对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且储存和传递的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特征主要有适应性广泛和渗透性极强、高度知识密集、高增值性、投资大、风险大等。信息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又涉及许多相关问题, 主要有观念问题、信息管理必须具有明确的规范、信息管理必须把业务活动和信息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必须对信息管理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优化和集成管理、信息管理必须体现信息增值的活动目标。
关键词:科技信息,特征,管理
参考文献
[1]蒋美玲, 张水法.加强科技信息管理刍议[J].科技·人才·市场, 1998, 8.
[2]李炳英.网络科技信息传播与应用的影响效应[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5, 8.
[3]慕泽春, 李沈安.科技信息的加工与管理[J].航海教育研究, 1994, 6.
[4]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7.
[5]冯海旗等.信息系统管理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9.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2
1. 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日益增多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在不断地增强,这就导致了我国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也必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数据和信息处理量的增加。这是信息时代到来之后工程造价管理出现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2. 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信息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动态性、风险性等特点,在这些特点的作用下,就使得它的管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决定了它在管理和控制上的复杂性。这就是说,在信息化的趋势下要想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掌握大量有效和准确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和控制了充分的有效信息,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同时,工程造价是通过进入市场形成的,换句话说,工程造价形成的必然方向就是进入市场。然而,随着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加强,原始的信息采集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市场化更加的完善,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捕捉和利用。
3. 工程造价管理与有关的各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日趋增加
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必须与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政府机构也要处理大量的不断变化的数据,从而实现信息化,这正是工程造价管理与各方面政府主管部门有效沟通的一个表现,使得他们彼此都实现信息化的飞跃。
二、我国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我国的信息化特点也越来越突出,对于我国工程造价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主要表现出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其中的信息化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以电脑为工具,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逐步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从而在这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打好这场信息战。然而我们要想在这场激烈的信息战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我们在认识到它的市场化形成和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的同时,要了解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我国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变动迅猛,静态的管理难以应对
虽然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但是它的管理方式中却有着一定的弊端,最鲜明的就是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是静态定额的存在。我们知道静态定额的参考价格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这就导致了它的滞后性,从而降低了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很难表现出企业间的差异,也就不利于竞争,很难反映市场的变动,也就不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第二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以上问题的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途径。虽然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但是也正是由于信息化的到来,对管理者和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企业的组织、管理还是协调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挑战在对管理者提出管理思想的压力外,也对它的管理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滞后的数据收集与管理阻碍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进程
及时、准确和充分的反应市场的数据是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所必须掌握的条件,当然历史数据也在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必须要对市场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由此可以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对数据收集系统的要求之高,然而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已经使用了计算机并拥有一定的网络系统,但是数据的收集与管理技术仍然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造价动态控制的需要,滞后的数据收集与管理阻碍着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进程。
3. 不能充分利用收集到的数据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虽然能够利用高效的信息技术来收集和整理数据,但是在很多施工企业,收集到的数据却不能在整个企业中得到充分和恰当的利用,这些资料只能像装饰品一样闲置着,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 数据缺乏通用性
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很多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做数据和报表只是用来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催促和应付监督机构的监督,并没有注意到数据的通用性和兼容性的问题,正是由于数据的不兼容性,导致工程造价中的数据的可信度降低,也就大大降低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时代为了工程造价的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契机,取得工程造价管理的进步与发展。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积极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要逐步树立起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意识,看到新形势和新变化,使自己的思想意识紧跟时代的潮流,并且还要再强化自立自强和公平竞争等的理念,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基础。
(2)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在规范市场这一方面,我们既要注重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对工程造价的单位进行整顿,既要改善他们的行为规范,又要使得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工程造价的质量的好坏不仅仅是依靠设计图纸和说明的,信息对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对信息的掌握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加强全国件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更加丰富和准确的信息,我们才能利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来完善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使其有更好的发展。
(4)建立相应网站并使之发展壮大。在信息时代下,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遇期,建立相应的网站来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如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和材料价格信息网。工程造价信息包括很多的内容,主要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价格调动文件、造价报表、指标等影响工程造价的信息。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实现快速查询和协助分析的功能,使得使用者能比较容易地了解工程造价的信息和利于使用者的分析和决策.
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统一化、规模化和有序化。另外,我们知道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一项工程的预算和决算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它的动态控制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立材料价格信息网有利于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材料的规格和价格等相应的可比较参数的情况,对材料的质量等较为详细的信息也能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5)实现信息网、软件间的相互整合。首先,要实现信息网与造价软件的整合,当前市场上的造价软件使用人工录入材料价格的方式,不仅影响了快速报价的进程,而且为及时与市场接轨设置了障碍,不利于企业间的良性竞争。若信息网与造价软件进行整合,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使用者能随时得到想要的材料,既缩短了录入材料价格的时间,又达到了随时更新的目的。其次,信息网与进度控制软件的整合。成本控制是工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只有实现了信息网与进度控制软件的整合,我们才能更加有力的控制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整合之外,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实现更多的软件与信息网的整合,从而方便工程造价的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建立企业各级信息网、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和对造价工程师的重新定位等对策。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运用信息时代带来的先进的技术,来扩充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加快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步伐,追赶工程造价技术发达的国家,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形象出现在世界工程造价管理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曹小琳,韩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建立与控制[J].重庆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7).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3
1 基本情况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现有耕地102.4万亩, 其中旱地55.3万亩, 水田47.1万亩。辖15个镇、办事处, 6个国营农场, 1个原种场和江汉油田。全市主要农作物年种植总面积约187万亩, 需种约560万公斤。其中, 水稻40万亩, 用种量约40万公斤;大豆4万亩, 用种量约40万公斤;小麦36万亩, 用种量约360万公斤;马铃薯等2万亩, 用种量约85万公斤;棉花50万亩, 用种量约20万公斤;油菜55万亩, 用种量约20万公斤,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优质油菜等生产基地。
2011年, 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户) 共398家, 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经营企业4家, 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经营企业8家, 年种子生产面积4500亩以上, 年精加工种子360万公斤。
种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推广普及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然而, 我市保障用种安全, 促进农业丰收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种子管理队伍还十分薄弱, 全市从事种子管理的执法人员只有15人 (其中种子管理局12人, 种子稽查大队3人) , 每人平均服务27个种子企业, 管理服务面积6.8万亩, 远远不能满足种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对种子及技术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潜江市种子管理站成立于1991年, 2009年更名为潜江市种子管理局, 是经潜江市编委批准设立的正科级种子管理机构, 隶属于潜江市农业局, 属独立的全民事业单位法人, 现有人员12人, 均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学历、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其技术和管理优势, 开展网上技术咨询, 运用网络强化对种子监管, 将极大加快种子科技推广步伐, 净化种子市场, 促进潜江种业健康发展, 进而推动全市农业发展。
2 主要做法
为了切实加强我市种子管理, 满足广大农民对种子技术、信息和管理服务需要, 我们实施了“潜江市远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工程。
2.1 成立机构
市级成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中心, 常年配备18名种子方面技术和管理专家坐诊, 开展网上咨询和种子管理服务。专家则从种子管理局、农业执法支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中挑选产生, 组成专家组, 承担种子咨询和管理服务任务。中心主任由农业局副局长兼任, 种子管理局一名副局长负责咨询中心日常工作。咨询服务终端设在基层, 首批在全市15个镇、处和6个管理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或种子经营户中产生, 挑选60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热爱科技的经营门市部作为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站。各站点配备视频电脑, 通过互联网将各基层服务站的农民与市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的专家以视频对话的方式进行对接, 实现种子技术和管理专家对全市种子经营户和农民的全方位、面对面的种子技术、市场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
2.2 配置设备
市级种子科技信息和管理中心配置办公室二间, 网络服务器一台, 电脑三台以及进行视频咨询所需的相关设备;订阅各种科技报纸、期刊;镇、处、场种子科技信息咨询站各配置咨询室及带摄像头的电脑一台, 并连接互联网。
2.3 规范管理
市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工作由市种子管理局、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市种子管理局负责镇、处、场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站的资格审批与管理, 组织专家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会诊、落实与反馈,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镇、处、场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站由市农业局合理布点, 统一授牌;市种子管理局和镇、处、场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负责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站的日常管理, 并接受市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中心的业务指导。
为了加强管理, 建立和完善了《潜江市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中心职责》、《种子科技信息咨询和管理专家服务制度》、《潜江市种子科技咨询和管理服务站考核办法》等制度。
3 成效
3.1 整合资源, 壮大技术咨询和推广力量, 增强了管理服务功能
全市参加咨询服务人员共138人。其中, 市级专家18人, 镇 (处、场) 120人。市级专家在种子管理局、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农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产生, 镇、处、场咨询服务人员在镇、处、场农技服务中心、种子经营户的受过培训技术人员中产生。种子科技咨询与管理网络的建成, 将种子管理局、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农业技术中心、镇 (处、场)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种子经营户、科技示范户中的技术力量整合在一起, 壮大了技术咨询和推广力量, 增强了管理服务功能。
3.2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开展远程种子管理, 实行
远程管理与现场管理有机结合, 极大地强化了我市种子管理工作
潜江市远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工作开展以来, 利用这一平台, 开展了以下种子管理服务工作:一是宣传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三是加强品种管理, 大力推广主推品种和审定合法品种;四是开展网上办证审核工作, 简化办事程序;五是公布种子案件查处进度和查处结果, 公布种子抽检结果, 发布种子预警;六是接受种子投诉, 收集种子信息反馈, 调解纠纷等。由于我市在种子管理上采取了远程管理与现场管理紧密有机的结合, 极大地提高了种子管理效率和管理的覆盖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年来, 种子案件下降了30%, 种子纠纷下降了35%。
3.3 方便农民, 降低成本, 提高对专家使用效率, 加速科技传播速度
农民到附近咨询站十分方便, 特别是免费咨询, 大大降低了农民获得技术和信息成本。专家通过网上提供服务, 变原来专家只能服务少数农民为向全市农民服务, 既扩大服务面, 又降低服务成本。远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是信息技术和种子管理的完美结合, 使种子管理和科技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使专家的知识在没有边界的网络中能够被更多人共享。
3.4 农民与专家通过网上视频语音直接对话进行咨询效果好
咨询中心要求专家在咨询过程中做到“四性”:一是及时应答, 确保咨询的时效性;二是准确应答, 确保咨询的权威性;三是有针对性应答, 确保咨询的实用性;四是全方位应答, 确保咨询的完整性。2009年4月11日, 高石碑镇小岭7组孙军民的大棚辣椒大量掉花掉蕾, 他怀疑是种子问题, 蔬菜专家胡德风通过视频查看了植株, 发现是病害, 指导农民通风降湿, 用农利灵、速克灵防治, 一星期后通过回访, 掉花掉蕾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5月, 园林镇紫月村3组农民黄兴家的中稻育秧田秧苗大量枯萎白化, 他来到附近的咨询点向市咨询中心的专家反映情况, 专家通过视频对话了解到是施用扫茀特除草剂不当造成的, 同时发现秧苗的根和心叶正常, 不需改种, 并指导农民灌水冲洗一次秧田, 使其保住了秧苗, 减少了损失。
潜江市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在运行期间, 深受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每天咨询200多人次, 且上网咨询的人数在大幅度增加, 日解答问题500多条, 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科技信息咨询中心开通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 同时也促进了科技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据初步测算, 年可咨询20万人次, 科技普及率年可提高10个百分点。
3.5 大量信息汇集到中心, 为种子管理和指导当前农
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使种子管理和农业决策更加及时有效
每天农民通过网站互动平台以及通过咨询, 提供了大量种子方面的信息和第一线生产情况, 这些信息和情况正是我们进行种子管理的线索和依据。对这些信息分类比较, 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问题, 咨询中心迅速将有关情况向种子管理局、农业局、市政府反映, 并提出处理措施。由于掌握信息准确及时, 为科学决策和采取措施赢得了时间。今年3月20日, 通过远程咨询得知, 一种子经营户私下销售未审定的水稻种子, 种子管理执法人员迅速出动, 查封种子2000公斤, 制止了违法行为。今年7月, 我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 农作物受灾面积50万亩, 农作物毁损严重。我们及时在远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平台上开办“农业抗灾恢复生产技术指导”专栏, 对绝收的田块指导农民购买适宜的种子赶种补种, 有效支持和指导了我市的抗灾工作。由于我们行动迅速, 技术指导到位, 把我市今年农业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4 今后工作的思考
4.1 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科技信息咨询中心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但只有社会效益, 自身没有直接经济效益。项目要长期坚持, 必须有稳定的投入。
(2) 对农民提出的问题, 有相当大的比例需要到现场去调查, 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进行正确的指导, 目前急需配备相应的农技110队伍。
(3) 农民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 而专家则受各自专业的限制, 知识覆盖面不够广博, 急需进行知识更新, 拓宽知识面。
4.2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 争取领导和部门重视, 多方筹措资金, 力争将科技信息咨询项目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2) 积极争取农技110项目, 将农技110项目与远程种子科技信息咨询与管理紧密结合, 更好地服务农业。
(3) 加大对专家的培训力度, 塑造一支专业精、知识全、实践经验丰富、战斗力强、老百姓信得过的专家队伍。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1]。虽然我国计算机管理水平一般, 起步较晚, 尤其是科研管理系统部分稍显不足, 但近几年信息管理行业发展速度相当快, 出现了很多通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国外, 教育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教学科研管理系统也应用广泛。在当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 (这里也包括标准的电话线路网络) , 各种信息的交流、共享基本上完全依靠网络, 世界各地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学习。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 科研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对于高校而言, 为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 有效地管理科技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管理的平台, 是实现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它能使科研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如今, 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已对学校的科研信息实行了网络化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应社会需求产生的一门学科, 其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1基于.Net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功能
该系统平台是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 运用现代的信息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和手段构建的, 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技术上的成熟性, 更加符合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需求, 并且更加专业化和实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为:①科技项目服务。收集高校科技项目源, 并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 加强科技成果的交流和沟通;② 产学研服务。举办专业的科技成果展, 逐步建立各级各类科技专家数据库;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有科技公共信息网站基础设施, 重点建立平台窗口导航网站, 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2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基于.Net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主要研究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MIS) 的相关实现技术和理论。根据MIS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信息技术, 构建本科技信息管理平台,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 最终使平台投入使用, 具体经过了“理论— 实践—理论”等环节, 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1) 认真研究国内外本行业研究成果, 学习已取得成果的成熟技术, 并结合当前高校的科研情况, 以及现存的科研管理机构情况、科研管理方式等, 为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
(2) 根据高校目前的情况构建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 并对模块功能进行详细划分。
(3) 与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整理调研数据, 书写需求分析, 建立数据库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然后对后台管理系统及项目内部各独立功能模块进行开发, 其中独立模块包括项目管理和论文管理模块等。
(4) 开发完成后, 首先进行测试, 利用多种测试方法, 查找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及时进行改善和修正, 最终投入使用。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系统总体结构
3.1模块层次图
模块层次图是用来描述该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含模块的上下级关系, 也包含兄弟模块之间的数据衔接传递问题。若模块层次图清晰、明了, 则可以根据该图粗略估算系统尺寸。模块层次图可以直接反映工作中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明确指出各模块之间的参数传递及返回值说明。
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模块图、用户要求以及为完善系统而添加的一些功能, 可以得到系统的模块层次图。 系统主要实现系统授权、系统查询、系统日志及系统维护模块。科技信息管理平台模块图如图2-图6所示。
其中, 系统授权模块针对不同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 普通用户只能查询现有科研项目、上传本人科研项目及论文信息;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科研参与者的个人信息, 以及所有科研项目的上传审核、用户授权与统计查询工作。
查询模块可以完成所有科研项目的查询工作, 包括通过作者、项目名称、研究方向等多种条件的精确查找和模糊查询。
系统日志模块主要用于记录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登录时间及所做操作, 以提高对系统维护和安全工作的保障能力。
系统维护模块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角色维护, 表示操作本系统人员可以按角色分为不同的权限, 主要包含角色增加、删除和修改;②人员维护, 包括对操作本系统用户的增加、删除、管理员维护等工作;③部门维护, 主要针对使用本科研系统参与科研工作、申报科研项目和撰写科研论文的部门, 包含部门增加、删除、修改等几部分。
3.2系统数据传输
业务层根据系统业务需要, 实现系统操作中的数据校验、查询优化、提高查询效率等, 包括用户输入数据获取、 数据合法性校验、数据保存语句生成、查询语句生成四部分。实现过程是通过浏览器表单输入数据, 系统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数据, 然后根据业务需要, 校验数据是否合法, 所谓合法即是否满足系统的完整性等要求。校验完成后将结果返回浏览器, 若用户输入数据正确, 则调用数据层保存数据, 同时也将结果返回到用户界面, 生成查询语句。
数据层的功能是在构建数据库后, 实现对数据库中各种数据的操作, 并屏蔽其它数据库对本库中数据的影响。 主要包括数据库连接、数据保存、数据查询、SQL语句分析执行4个部分。数据库连接过程比较简单, 即系统根据不同的参数, 连接相应不同的数据库;数据保存, 即将新增加及更新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查询, 即根据代码中给定的查询条件, 从数据库已有数据中查询出用户指定的数据内容;SQL语句分析执行, 即执行指定的SQL语句, 并根据执行语句不同, 返回不同的执行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恒頔.基于.NET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2]吴红刚.大学科研管理平台建设[J].硅谷, 2012 (5) :177-178.
[3]邓敏, 徐方.科研管理系统与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创业, 2010 (12) :93-94.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5
随着世界卫生发展的潮流, 生命科学在世纪之交已经成为引领自然科学发展的主流, 医疗卫生科研项目、卫生科研人员数量日益飞速增长, 卫生科技科学化、效能化管理日显突要。卫生科技管理涉及拟订医学科技发展规划;组织促导重大医学科技攻关, 指导医学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通过卫生科技管理又延伸到卫生科技人才培养规划, 组织开展医学教育, 开展政府医疗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援助及智力引进等工作。
当前卫生科研管理面临着工作环节多、头绪多;卫生科研项目专业性强, 数量多, 涉及医学领域又相互交叉, 在管理中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效果也不尽理想。近年来, 随着服务应用引领建设的电子政府概念的深入, 卫生科技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 在传统的工作基础上减少了大量的纸质文档, 效率上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各种类型卫生科技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 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 各科研管理环节信息管理分别独立设置, 没有优化整合;卫生科技项目信息难以进行快速的查询和统计;对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缺乏严谨周密的信息化动态管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信息传递不畅;科技人才信息交流较难实现沟通和共享等等。实现卫生科技管理的“资源共享、优化整合”, 需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实效、能够贯通整个卫生科技项目周期的信息管理平台, 是解决当前现状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2 影响卫生科技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因素
影响卫生科技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因素:
(1) 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的结合极其困难。由于相对专业, 业务流程十分繁琐, 医疗信息化本身的复杂程度非一般的其他行业所能比拟。
(2) 投资不足。信息化需求的动因少来自于单位自身。医疗行业信息化推进最早的动因就是政府政策拉动, 在目前, 医疗卫生单位虽然是非赢利性机构, 但在当前的体制下都有赢利的压力, 更加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购买新设备、修大楼等改善硬件环境上去, 没有一定的投资和利润保障很难促进。
(3) 技术水平不高。绝大部分软件开发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无法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需求, 会造成项目实施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4) 恶性市场竞争。因为应用简单、技术水平低等造成行业壁垒低, 行业进入和退出成本低, 行业从业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造成恶性竞争, 影响行业发展。
3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3.1 设计思路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 使卫生科技工作得到高效运行, 资源合理配置, 科技成果迅速产出, 成果的运用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平台立足于科研课题卫生类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为切入点, 项目生命周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范围, 项目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则能保持科研项目管理处于高效状态。作为卫生科技管理机构可以在科研筛选与评价、科研研发过程监管、科研验收鉴定、科研转化应用推广等具体的实施环节为出发点, 实现卫生科技项目的变更、质量、进度、成本、风险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移植性, 可以适应各级地方、单位使用, 并且易于其它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相互配合使用。
3.2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开发环境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基于B/S (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网络结构模式, WEB浏览器是卫生科研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主要的应用软件, 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用户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浏览器 (Browser) , 即可实现对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项目的使用。平台功能实现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 由WEB服务器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B/S结构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 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 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 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这种模式最大程度上为卫生科技信息管理提供了灵活性、扩展性等实现低成本技术支持。
4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以“资源共享、优化整合”为目标, 将卫生科研管理各环节的辅助系统, 进行优化整合, 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 内设多个子系统辅助的模式统一对卫生科技进行综合管理。平台内子系统共享同一个数据库资源, 依照项目周期性特点设计数据库数据模型, 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需求, 不断筛选、优化数据库的数据。平台作为基本框架具备良好的功能扩展性, 可以下设以下几个子系统, 同样也可根据发展需求, 增设修改其他的子系统。
4.1 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子系统
立项是项目研究的基础, 立项质量的高低影响到项目的完成质量。立项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声誉。该子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科研项目上报窗口, 系统集成涵盖了项目申报过程的各主要流程环节, 包括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管理单位网上审核、项目专家网上评审、项目立项等。
4.2 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动态管理子系统
卫生科研项目进度管理, 因项目数量庞大、研发人员众多、项目来源广泛、项目研发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等原因, 一直是卫生科技管理中较有难度的工作。动态管理子系统将科研项目运用数据库多字段、多表查询方案对项目进行系统分类, 设立于项目承担单位、主研人信息交互功能, 对其研究过程实时动态的督导, 当超过研究规定期限项目, 自动弹出,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适当的措施。
4.3 成果与专利管理子系统
及时发布已完成和通过鉴定以及获奖的科研项目和卫生科技专利, 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及开发情况和开发前景。该子系统支持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面对面交流, 实现卫生科技成果信息检索,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提高投入产出效能, 为科技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形成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切入点。
4.4 人力资源子系统
建立一个动态的专家数据库, 按专家的专业、职称分组管理, 随时更新。每个授权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查阅有关专家资料, 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科研合作需要的专家, 并通过网络联系, 洽谈相关问题。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通过终端窗口上传自己的相关资料, 经过网络管理员认可后存入专家数据库。
4.5 科技信息交互子系统
设立一个动态的空间, 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自由方便地发表意见和建议, 讨论与科技项目有关的问题, 提出科研攻关建议和设想。通过这个子系统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人员和专家可以方便地互相交流与学习, 并能够整合大家的意见, 以便提出联合科研攻关项目。
4.6 设备资源子系统
主要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验室设备进行统计, 建立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名称、产地、性能、所在科室以及共享收费等信息, 实现系统实验设计设备资源共享。
5 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5.1 信息安全
卫生科技网络平台在应用过程中, 各子系统的使用、各种数据、信息的公开等大部分要面对社会各种人群, 为让平台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保证平台可连续的正常运行, 在通过应用对数据库访问身份验证, 用户分级授权, 数据加密等措施的同时, 还需要着手建立一套卫生科技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规范, 通过日常规范化管理, 从而来保障平台不受到破坏, 避免系统数据的恶意更改、泄露, 系统的正常、连续运行, 服务的不间断性。
5.2 提高管理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
在开发运用初期, 将计算机操作与科研管理工作者、科研人员结合起来是具有一定的熟悉过程。熟练掌握运用后, 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因此, 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熟练地掌握、规范地运用计算机, 是平台开发、运用、管理的重要一环。
6 结语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 篇6
1 对科技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及意义
1.1 新时代科技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管理手段都在发生变化, 科技管理发展趋势是更新观念, 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发展信息化管理模式。
1.2 科技管理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开发和共享科技信息资源, 实现科学研究、管理流程、管理方式、信息交流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交流的效率和水平。科技信息是科研管理决策、科研计划制定的有利依据。农业信息化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农业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农业现代化的载体, 可以形象而及时地传播各类实用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 从而对于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在信息时代, 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 表现为农业经济以手工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转变过程[1]。信息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信息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整体风貌, 关系到能否为领导决策推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系到信息技术的发挥, 关系到信息技术能否应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那么系统的科技管理工作, 是依靠科技信息技术重要的保障, 信息技术是科技管理决策、制定科研计划的依据。当今, 科研管理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具有延续性的事务和业务信息, 需要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传输或反馈给相关部门。只是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 而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仅仅是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统, 只能是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 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而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工作系统是一套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 不管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多么参差不齐, 只要统一业务流程标准, 系统就会如高水平的人员在进行管理, 其整体管理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2 农业科技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
2.1 科技管理需求科技信息的支撑, 科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是科技信息化的需求内容和服务形式, 彼此相辅相成。
2.2 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申报立项、检查验收、鉴定查新、资料档案、论文汇编方面都离不开科技信息支持。
2.3 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电子政务、媒体宣传报道、学术交流与合作、院、县共建等也都离不开科技信息支撑。
3 农业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功能
3.1 科技管理信息化立足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结合, 融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3.2 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现代信息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 传统的农业科研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应用逐步被取代, 以往的纸质文件资料逐步被电子文件储存所代替, 由于纸质文件资料和电子文件资料的性质不同, 电子文件资料有特殊的管理要求和原则, 必须配置相应的设备, 对分散的文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加工, 将原来的实体资料变成电子信息资料储存和利用, 使传统的管理方式过渡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2], 从而使科研人员从繁杂的事物处理中解脱出来, 提高管理效率。
4 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管理能力的对策
4.1 树立科学发展观, 抓住有利时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谐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服务质量和经济实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人才队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时代的竞争, 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农业科研管理的主体对象是人才, 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科研管理的内容、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管理手段也逐步更新, 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4.3 培养一支理念先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队伍,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构建人才管理体系, 增强掌握信息和接收、分析能力, 推进管理方式创新, 建立健全一支保证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队伍。
4.4 借助多媒体技术,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是体现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展示一个单位风貌的窗口。因此, 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 科技档案管理要体现出它最大价值, 发挥出它最大的技术效用和社会效益, 充分体现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科技档案管理借 助多媒体技术, 使归档资料格式 统一, 纸张统一, 字体统一, 避免了手写体、笔的色迹不统一, 格式 也会有差别, 纸张虽能保证统一, 但不能保 证它的规整。统一打印的档案资料字迹清晰、规整、便于借阅、查找, 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其次, 在档案管理中, 自主探索实践, 利用多媒体技术打印卷皮, 充分体现办公自动化。根据卷皮的大小、固有的格式设计打印格式。根据卷皮题目内容、起止年月、类别及案卷号等所在卷皮的位置, 进行细致调整, 使打印的内容正好在所在卷皮的位置。这样卷皮上没有手写字, 为整个案卷又添了色彩, 保证了科技档案的直观、归整、美观, 为档案利用效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4.5 充分发挥信息学科和特色专业优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在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及农业信息分析技术三个基础学科上开展应用研究;二是在生物质能源、农业信息媒体制作与传播方式等方面, 开展综合研究;三是加强农业工程集成创新, 扩展业务范围, 增强服务功能和自身发展能力;四是进一步整合资源, 推进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 建立规范高效的科技文献采集、加工、存储、服务管理体系, 牢固站领省级农业信息服务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冯树军.2007年中国农业信息化调查与分析报告[].http://www.bsw.gov.cn/showNews.jsp?NewsID=112370.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篇7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 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 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 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 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 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 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 社会力量的发挥, 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 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 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 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 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 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 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 人才活力难以激发, 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 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 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从其核心内容来讲, 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 整合创新资源, 形成创新价值链, 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 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 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 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 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 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 规范科研机构体系, 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 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 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 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 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 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 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 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 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 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 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 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 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 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 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 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 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 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 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 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 注重发挥社会力量, 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 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 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 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6
[3]欧启忠 魏文展 李向红: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及其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科技信息的特征与管理】推荐阅读:
信息与传播科技05-30
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05-29
信息科技监控管理办法08-2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11-05
科技情报信息管理办法11-14
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08-30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06-25
公司信息化科技专员管理制度11-02
科技信息技术的探讨论文10-22
科技创新科技信息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