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2024-12-04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精选10篇)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1

摘要:随着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变革的加快, 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将信息技术业务进行外包, 虽然信息技术外包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 然而其蕴含的固有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对银行机构信息科技外包进行分析, 然后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针对其对银行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 提出了银行应对信息技术外包风险可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科技,信息技术,外包模式,应对策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逐渐改变、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也随之趋于白热化, 高质量、低成本的市场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将信息技术进行外包, 不仅能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 还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核心业务中,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集中优势资源, 最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 信息技术外包在给银行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 自身也蕴含了诸多风险, 随着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融合度越来越高, 信息科技风险事件频发。信息科技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银行的稳健运行, 其蕴含的风险甚至能引发银行的系统性安全隐患, 导致银行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转。因而不可忽视银行信息技术外包潜在的和已产生的风险, 应对其进行分析, 并找出应对策略和风险管理办法, 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更好地建设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外包规制。

二、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概念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 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 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 其服务性工作 (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 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 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 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5年2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金融服务外包》, 为金融服务外包监管提供指引。该文件将金融服务外包定义为“受管制实体在持续性的基础上利用第三方来完成一些一般由受管制现在或将来所从事的事务, 而不论该第三方当事人是否为公司集团内的一个附属企业, 或为公司集团外的某一当事人。”可以简单地将外包理解为“使用外部资源完成由内部资源负责的任务”。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即银行以合同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所需的信息技术服务, 同时还伴随着银行的信息技术资产由信息技术供应商管理、运营、支持和维护, 其具体业务包括信息设备的引进和维护、信息技术应用的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的运作和管理等。通过将信息技术外包, 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能保持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三、我国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现状及特征

(一) 我国信息技术外包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银行便开始了经营体制改革, 外包业务正是改革创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站稳脚跟, 就必须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 以此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而自身并不擅长的领域就以外包的方式交给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银行业的信息技术外包主要包括银行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管理, 系统备份、信息备份、设备更新及维护等服务,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 以及数据分析、办公自动化等综合技术业务。随着科技进步和金融发展, 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浪潮的到来, 我国银行业逐渐与世界金融市场接轨,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寻求更高效的管理方案和更先进的发展经验, 因此信息技术外包也逐渐普遍起来。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 各家银行分别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外包服务提供商, 寻求最优信息技术外包模式。虽然我国信息技术外包业务起步较晚, 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因而我国银行凭借着外包企业优质的软硬件环境最大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国内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形式主要为“传统外包服务”, 即外包服务商向银行提供一对一的运营维护外包服务, 其服务形式专注于针对客户银行的个性化服务, 用户和厂商签订固定价格。市场上还有“管理托管式服务”和“效用计算模式”等外包类型, 在未来几年内这3种服务类型将共同存在。

(二) 信息技术外包特征

1. 银行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和精确性要求高。由于银行业务关系到储蓄方和投资方的切身利益, 同时还掌握了双方的信用数据、财务数据、交易数据等重要信息, 因此信息系统需要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同时银行的每一个数字都与金钱挂钩, 即使很小的误差也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信息系统也需要具有相当强的精确性。另外, 由于银行的信息和数据十分重要, 坚决不允许信息被泄露或网络受到攻击, 一旦银行信息泄露将导致银行与客户双方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同时还会使银行的权威性受到质疑, 因此银行信息系统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

2. 银行业对信息技术外包认识不足, 风险管理不到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渐与国际金融业接轨, 在管理模式上有了创新和转变, 而且对于信息技术外包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大部分银行并未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外包, 主要还是因为外包的目的仅限于降低成本, 这样的动因导致国内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局限性较高且模式较单一, 因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对于信息技术外包有全方位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

3. 银行信息系统规模大, 建设成本高, 维护成本高。银行机构庞大, 内部数据错综复杂, 各分支机构业务种类不同, 数据流量大且业务范围广, 因此对于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性要求高, 需要一次性投入高成本才能完成。而后期的维护和支持服务也需要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业务量相当庞大, 因此如果商业银行想要做好信息技术外包, 就需要选择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经验的外包服务商。

4. 银行对新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强烈, 需要能够对市场业务迅速作出调整。外包员工对于自身领域的新信息技术较为熟悉, 却不熟悉银行内部工作流程;银行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对信息技术更新较慢, 但是对于银行业务较为熟悉。因此对于银行提出的新技术、新业务需求, 外包服务提供商应多与银行信息部门人员沟通交流, 以便对银行市场业务需求迅速做出调整, 尽快适应银行新的需求。

四、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可能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技术外包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在得到极大优势的同时必然要面临相应的风险。

(一) 过分依赖服务商可能导致“套牢”

银行将信息技术外包后, 与服务商签订合同, 而服务商在得到外包合同后很可能在合同上和技术上“套牢”银行, 银行在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后如果想替换服务商, 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因此服务商可能利用这种情况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 来获取后续合同和更多的利润, 而银行只能满足外包服务商的额外要求。

因此, 这也关系到银行对外包服务商的监督和激励, 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和激励策略, 外包服务商便不会有足够的动力为银行提供服务, 甚至会产生道德风险和投机风险, 对银行利益造成威胁。

(二) 合同签订出现风险

合同部分是信息外包业务的最关键部分, 银行和外包服务商签订的合同需要科学有效, 合同是否明确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责任以及激励惩罚机制, 直接决定了外包服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能否在合同中科学地划定双方责任、义务和奖惩机制, 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利益以及双方出现冲突时能否有效解决矛盾, 更直接关系到银行能否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合同缺乏灵活性, 将会导致信息技术变革时银行无法应对外包变化, 只能投入更大成本。

(三) 基于社会环境的风险

银行和外包服务商信息不对称能够引起交易风险, 而社会这个宏观环境也是引起外包风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国内信息技术外包业务起步较晚, 对应的市场机制和调节功能并不健全, 相应的法律法规较国外也不够完整, 没有对外包服务商的运作和维护等服务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规章, 因此只能依照一般银行要求去做, 服务的条款也是由银行和外包服务商制定, 因此外包市场的稳定性较差。假如银行发现外包服务商有违规行为而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就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言, 很难给双方一个较为满意的处理办法, 因而导致陷入僵局。

(四) 服务商对于新技术掌握可能不强

提供外包服务的关键是外包服务商强大的技术力量, 外包服务商专业技术是否强大直接决定了外包项目能否保质按时完成, 以及完成的情况是否能够满足银行的要求。虽然银行在挑选外包服务商的时候会专门进行一系列严格的考察和评估, 然而这并不意味外包服务商与银行业务具体结合后一定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一旦因为外包服务商技术力量支撑不足而导致外包项目被迫延迟甚至半途而废, 对银行来说在时间和成本上都是巨大的损失。外包服务商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面:提供必要服务的能力、对当前和未来需求的支持能力、关键人员的技术能力、针对风险的应急措施和反应能力。如果外包服务商的技术人员专业化技术知识和经验欠缺, 会严重影响外包项目的信息化建设, 还会影响该信息技术外包项目对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如果外包服务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将会在后期新技术的开发上跟不上银行的实际需求, 无法为银行提供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最终影响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五) 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银行选择外包服务商是出于信任, 而过分的信任有可能让外包服务商为了自身利益, 利用银行的信任做出损害银行的行为, 这种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如果银行对外包服务商依赖性过强, 便会受制于承包商, 不仅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服务的先进性和灵活性, 转变承包商或推出外包业务关系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五、银行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对于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存在的风险, 首先国内银行应该重视这些可能对自身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 其次应该找出对策积极应对这些风险。

(一) 银行应与外包服务商共同建立应急预案

银行的信息系统部门应与外包服务商制定全面的针对本行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 对外包业务进行全面考虑, 包括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服务中断等后果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如果信息系统外包缺乏全面的应急计划, 将会导致不必要的信息泄露、信誉风险、财务损失等问题, 最终损害银行声誉、威胁客户隐私权, 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需要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确保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有健全的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恢复能力。另外, 应急预案必须包括对外包服务商替换的成本, 如果外包服务商表现欠佳或不符合银行要求, 银行迫不得已需要将其替换甚至取消业务, 然而这样做的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将此成本纳入应急预案中。

(二) 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文化

信息技术外包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是银行对风险的良好掌控和管理, 因此银行要建立全面有序的外包风险管理文化。应确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指导思想, 将信息技术外包风险要素全面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外包风险可能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不能仅将它视为等同于银行的内部控制, 需要推进风险管理, 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检测和控制, 将风险管理和防控作为经营管理的要务, 做到全面统一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范、全程监管信息技术外包过程、培养全员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意识、引进最新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方法措施、努力全面发展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 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21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人才, 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和防控的要素中, 人才是拥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因此外包过程及风险管理过程需要对银行业务、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面都十分精通的复合型人才。银行应该培养银行内部员工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观念, 全面提升各业务条线员工的综合素质, 或招聘选拔一批高学历、有责任感、精通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 最终组建一支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团队。

六、结论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已经成为当代银行发展的一种趋势, 也是银行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其优点十分明显:银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的专业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产生成本优势、专业优势和业务优势, 将有限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 发展自身优势并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由于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处于起步阶段, 银行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外包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外包服务蕴含的风险, 如外包合同签订的风险、信息技术外包文化缺失风险、基于社会环境的风险、外包服务商考察评估不严格的风险等。

国内银行对于风险的管理和防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要遵循银行信息系统外包风险防控的指引原则, 还要制定全面的指导政策, 在外包服务商的评估、考察和选择上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 建立针对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恢复方案, 健全信息技术安全, 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文化, 并通过培养或招聘的形式发展高层次、复合型的信息技术人才, 提高员工素质, 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技术外包管理控制体系, 提高我国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水平, 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我国银行安全、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生萍.从外包商层面探讨银行IT外包的风险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 (11) :5-6.

[2]黄珽.我国银行服务外包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 2010 (34) :363.

[3]胡浩青.商业银行金融外包服务对策与展望[J].中国金融电脑, 2010 (10) :13-15.

[4]张磊.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J].金融电子化, 2012 (9) :52-54.

[5]张雪东.美国银行业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借鉴[J].南方金融, 2012 (12) :54-58.

[6]朱高洁.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商业银行为例[J].求实, 2011 (A02) :100-101.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2

银行业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服务纳入监管评估

基本条件

一、申请将外包服务纳入监管评估的外包服务商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软件开发服务类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含)以上,其他企业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1000万元(含)以上,注册成立时间3年(含)以上;

(二)具有良好的股权治理结构,并能有效控制外包服务中的国别风险;

(三)公司治理良好,近三年财务经营状况良好;(四)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科技外包服务3年(含)以上,且至少为3家(含)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五)社会声誉良好,近两年内未发生因管理失责引发的达到《银行业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中两起(含)以上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无违规行为和重大案件发生;

(六)具有健全的组织架构、有效的风险治理架构和专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团队,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审计工作;

(七)具备与所承担服务范围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服务管 理体系,具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质量、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运行维护等管理体系和资质认证;

(八)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和设施、环境,满足外包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承担外包服务的场地应当设置在中国境内;

(九)银行类机构的信息科技监管评级最近连续两年为2级(含)以上;

(十)银行业科技外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优先。

二、除以上条件外,申请机房运营类外包服务纳入监管评估的外包服务商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机房应具有自有产权或长期租赁机房场地5年(含)以上且剩余租赁期限不低于4年(含),机房出租方应为其所出租机房的所有权人,房屋所有权权属清晰、完整且不存在法律争议,不存在将机房关键基础设施的运维服务转包或分包的情况;

(二)所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他机构的基础设施间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

(三)机房及基础设施具有根据服务功能划分的独立区域、差异性访问控制策略和设施;

(四)互为备份的不同通信运营商线路经由不同路由节点接入机房;

(五)高低压供配电系统、应急发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机房专用空调等基础设施设计具有冗余备份,且为不间断运 行;

(六)具有专业检测机构对机房的防雷接地、消防等基础设施安全检测报告或安全资质证明;

(七)监控系统较完善,具有对机房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能力,并可审计追溯;

(八)机房满足银监会《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要求。

三、申请应用系统托管类外包服务纳入监管评估的外包服务商,除满足第一条、第二条

(二)至

(八)项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房具有自有产权或长期租赁机房场地5年(含)以上;

(二)对重要信息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依法取得许可使用权且许可使用期限不少于外包服务期;

(三)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设备满足应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需要;

(四)具备自主研发及运维能力,配备与服务相适应的研发管理、运维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客服队伍;

(五)所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设施、系统物理隔离;对所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设施、系统和数据具有明确、清晰的边界,至少满足相互之间逻辑分离的要求;

(六)对客户信息等敏感数据的访问、使用、销毁具备有 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自身数据的访问和控制能力;

(七)具备较完善的系统用户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满足最小授权的原则,保障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八)具有集中监控的电子化管理平台,能够满足对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网络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可追溯要求,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九)具备有效的防病毒、防入侵和防攻击措施,能够定期开展病毒检查、恶意代码检测、漏洞扫描和渗透性测试等安全活动,及时发现系统脆弱性;

(十)具备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应急预案覆盖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等重要应急场景,并定期评审、演练和更新;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3

1 IT外包关系的主体

IT外包关系的主体是指在IT外包中取得一定权力、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这里指将信息技术外包出去的企业(外包方)和提供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企业(承包方)。

1.1 IT外包方

IT外包方是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是关系中的主要需求方,它在IT外包关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IT外包方必须根据组织战略综合考虑组织当前的和未来的信息技术需求,评价目前自己信息化现状是否满足组织对信息技术的需要,以及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企业需求,然后再考虑是否外包以及找谁外包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决策的重要因素[1~2],企业规模越大用于企业IT建设的财力越丰富,在议价中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另外,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多次投资建设的累积过程[3],企业信息系统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使用信息系统或技术的范围、层次和深度不同,因此企业的IT成长阶段直接影响着企业下一步的信息技术需求,从而影响着企业IT外包关系。

1.2 IT承包方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角色,IT承包方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的决策及其实施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在IT外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IT外包服务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业务以及其综合实力如何,对IT外包关系特别重要。企业规模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企业实力强,在关系中的议价能力就强。不同的承包方可以提供从IT维护、IT咨询、软件定制到系统集成等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对IT外包关系的形成、维系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

2 IT外包关系的客体

IT外包关系的客体是指参加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享受权力、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标的,它具体指外包企业外包的是什么,即外包的对象或者外包的项目。

2.1 IT外包对象

很多学者的IT外包定义中明确了IT外包的范围,即外包的对象或者项目。如Lee JN认为IT外包是将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资产、人员和活动委托给一个或多个外部提供商来完成执行,它包括下面的任何一种类型或其多种形式的组合:系统规划、应用分析和设计、应用开发、运营和维护、系统集成、数据中心实施、通信管理和维护、软件、硬件产品、设备管理、最终用户支持等[4] ;Reyes G等人认为IT外包意味着与组织内IT相关的物理资源和人力资源要由组织以外专门的供应服务商来提供或管理[5]。

2.2 IT外包对象分类

IT外包项目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的IT外包项目如IT基础设施的外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外包,高层次的IT外包项目如战略的开发与支持、信息系统的协同应用 [6~8]。

IT外包项目的层次对于外包方的战略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越高层次的IT外包项目对外包方的战略影响越大。比较被认可的分类方式是Kevin基于IT外包项目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将信息技术外包对象分为设备管理、系统管理、业务流程/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

3 IT外包关系的环境

企业与其外部客观的经营条件、经济组织及其他经营因素之间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影响企业成败但又不在企业所能全部控制的外部因素就构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9]。首先,承包方与外包方分别处于自己特定的行业(产业)环境之内,其次产业环境和位于其内部的各个企业均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3.1 IT外包关系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战略管理PEST分析,一个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

(1)政治环境。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上升,中国在未来应该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专业的信息服务企业发挥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2)经济环境。经济的发展对外包方和承包方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包方企业使用信息技术,还是承包方企业发展信息技术,都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技术投资,这需要企业有相当的实力,而良好的经濟环境为信息技术投资提供了基础。

(3)社会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的日渐显著,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社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外包方企业的高层管理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外包。在这种大的社会认可的环境下,企业采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外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外,社会教育促进了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并为承包方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这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外包行业的发展。当人们把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外包方企业的信息技术外包与专业的信息技术承包方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

(4)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可以帮助外包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自身绩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企业信息技术实施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0],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包方企业会将其信息技术外包给专业的承包方企业,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承包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3.2 IT外包关系的行业环境

根据波特(Po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1)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其核心竞争力上而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产业也正在高速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如东软、联想、用友、金蝶、大唐、中星微电子、浪潮等各类大型软件服务企业层出不穷。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使得企业外包方越来越多、IT外包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IT外包服务业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参与竞争,从而激励着行业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承包方和外包方的出现促进了IT外包关系的形成。

(2)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将其需要巨额投资的信息技术外包是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大量的小型企业可以轻松地加入其中,这样不但会引起行业竞争的加剧,还会引来诸如人才等各种资源的抢夺。在相对激烈的竞争下,信息技术服务商需要主动出击寻找业务机会,从而增加承包方为外包企业服务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形成。

(3)购买商与供应商之间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外包关系中,外包方是购买商而承包方是供应商。双方讨价还价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价格和服务质量。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看双方的相对实力,如果供应商是知名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服务专业优良、资金雄厚、人才优秀,承包方为了得到优质服务其讨价还价能力就弱;如果外包方规模大、实力强,而承包方并不是实力雄厚的知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承包商为了得到该业务,其讨价还价能力就弱。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承包方和外包方之间由于讨价还价能力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技术外包关系。

4 IT外包关系解析

4.1 IT外包关系类型划分

IT外包关系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研究角度不同,研究内容存在很多差异,关于IT外包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分类,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基于IT外包关系的主体和IT外包关系的客体两个方面来思考IT外包关系类型划分维度。关系质量是反映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而作为外包对象,IT外包项目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直接影响外包主体双方的关系[11~12]。所以,本文根据IT外包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和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外包项目层次)两个维度的高低将IT外包关系划分为:普通市场关系、普通伙伴关系、战略市场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如图1所示)。

4.2 IT外包关系各类型特点

(1)普通市场关系的特点。普通市场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低、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低的IT外包关系。在普通市场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低层次的设备管理和系统管理,是战术层次的合作,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低,沟通的效率与效用低,相互信任程度低。双方签订的合约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刚性合约。

(2)普通伙伴关系的特点。普通伙伴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高、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低的IT外包关系。在普通伙伴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低层次的设备管理和系统管理,是战术层次的合作,但是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高,沟通的效率与效用高,相互信任程度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刚性合约。

(3)战略市场关系的特点。战略市场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低、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高的IT外包关系。在战略市场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高层次的业务流程或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是战略层次的合作,但是由于项目难度增加、业务内容不确定性增加,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并不高,此时沟通的效率与效用还比较低,相互信任程度也不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是具有一定柔性的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未达到预期要求的惩罚措施。

(4)战略伙伴关系的特点。战略伙伴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高、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高的IT外包关系。在战略伙伴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高层次的业务流程或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是战略层次的合作,虽然项目难度和业务内容不确定性增加,但是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高,沟通的效率与效用高,相互信任程度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是具有柔性的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權利和义务,以及利益共享的激励性措施和风险分担的方式。

5 IT外包关系构成要素模型构建

基于前文对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客体和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环境三大要素的详细分析,构建了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构成要素模型。

从图2可知,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影响是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大环境,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承包方和外包方又受到自己所处的行业的竞争者、替代品、新加入者、供应商、购买商等行业环境的影响;外包方的企业规模与企业信息系统成长阶段、承包方的企业规模和业务服务类型等四个要素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外包项目的层次和双方之间的关系质量,从而影响着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类型及其演化。

参考文献:

[1] Damanpour R.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and innovation:Developing and testing multiple contingency models[J].Manage- ment Science,1996,42(5):693-716.

[2] McGowan M K,Madey G R.The Influ- ence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Orga- nizational Learning Factors on the Extent of EDI Implementation in U.S. Firms [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1998,11(3):17-27.

[3] 于宝君.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及演 化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 院,2008.

[4] Lee JN,Huynh M Q,Chi W K,Pi S M. The Evolution of Outsourcing Research: What is the Next Issue? [C].Hawaii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 ences,2000.

[5] Reyes G.et al.Information System Out- sourcing Reasons in the Largest SpanishFi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 mation Management,2005,25(2): 117-136.

[6] 田安意.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 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

[7] Kevin J .D.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6.

[8] 孫剑斌,李盈盈.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 较分析[J].商业时代,2008,(31):85-86.

[9] 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58.

[10] 余翠玲,毕新华,于宝君.信息技术吸纳能力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2):1880-1884.

[11] Nam K.,Rajagopalan S.,Rao H.R. Chaudhury. A two-level investig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outsourcing 1996:36-44.

[12] Kern T,Willcocks L . P.The Relation-ship Advantage:Information Technolo-gies,Sourcing,and Manage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企业IT外包关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2BS21)和吉林财经大学项目“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演进机理研究”(10XQ10) 作者简介:段伟花(1978-),女,河南内黄人,讲师,博士,从事信息技术外包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4

1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简述

信息科技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行为。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服务,即在适当的价和一定的信息科技服务水平基础上,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商,由其提供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科技服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常利用信息科技外包来使自己银行的信息科技服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已经成为银行业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信息科技外包可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金融机构的管理和信誉得到极大提高;

2)有利于信息科技的整体建设成本的降低;

3)对科技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促进IT技术的不断改进;

5)有利于新产品的创新和业绩的提高;

6)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对其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信息科技外包在银行业中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越来越突出,加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科技外包风险成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中不可忽视的风险。

2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所面临的风险

2.1 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与外包服务不匹配的风险

银行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如果没有经过慎密的整体考察、评估,就随随便便选择一个外包商,这就会留下外包项目和该银行业务想要发展的战略发生不匹配的隐患,就会对银行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因为一旦外包出去,就算是银行发现该风险隐患,要是选择终止合同就必须支付给服务商一大笔费用作为赔偿,而且如果再想跟原来的服务商重新建立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就必须支付比以前更高的费用才能达成,所以说,外包与银行业务发展不匹配的战略风险对银行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2 外包服务商提供服务无法达到标准的风险

外包商在提供服务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一旦不能及时解决就会给银行业带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包服务商的服务水平受其人力、物力以及整体实力的影响而不能达到合同标准的服务水平;二是,外包服务商没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水平,这将直接导致客户不满足银行的整体服务标准;三是,有些服务商会在接手后所做的事情根本没有按照银行的要求去做,或者做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甚至是对银行的信誉造成巨大损失的不法行为等引起的风险;四是,服务商在遇到问题时由于技术问题或者维护问题而引发的一些事故,致使银行系统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造成银行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而使办事效率低下,这对银行的声誉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2.3 选择外包商的风险

该风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银行在选择外包商时没有经过充分考察、评估,以及对他们服务水平、技术水平、财力水平等都没有整体进行评估,而是单纯的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特点,根本没有将IT外包的整体服务水平考虑进去,最后选择了服务水平质量不高的外包服务商。

外包商服务水平以及质量控制水平直接受其整体实力水平的影响,这对银行的顺利运行带来巨大隐患,而且这种风险会随着外包服务的进行而越来越大。

2.4 制定外包合同的风险

银行在和外包商签订合作合同时,必须经过全面的科学考察,不能只是将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重点,而其它的就不关心,如果没有经过全面、科学的考虑,银行将会在遇到意外或问题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为这种片面的评估,将会使服务商的服务水平、服务标准以及在将会发生故障时得不到最好的服务。而这也就是我国目前大多银行在外包合同执行期间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服务商不能很好的执行服务,甚至有些技术根本就不能过关,对日常的检查也是不能按时执行,这些现象的发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银行的服务水平降低,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会对银行的利益造成极大的伤害。

2.5 重要信息遭到泄露的风险

因外包服务商受其整体综合实力不高的影响,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致使有些工作人员在向银行提供服务时,把银行内部一些非常重要的机密信息泄露出去,给银行的声誉和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潜在风险,即重要信息遭到泄露的风险。由于这种风险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不很难有效控制,因此相对而言其有较高的发生概率。

2.6 知识产权的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包服务中开发技术的专利;二是版权的归属问题;三是源代码的归属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银行在和外包服务商签订协议时没有法律规定的,而且如果合同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规定或者是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些问题都会给以后的合作过程带来很大的纠纷。

3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外包风险管理机制

要求银行高管在制定对外包政策和外包风险管理机制时必须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一是银行必须根据自己的整体战略和发展要求而跟外包商制定政策,其中制定外包政策的基础就是银行的整体战略。因为银行的整体战略计划对机构的资质或对外包政策起着决定作用;

二是要重视外包业务的风险意识,切实做到尽职尽责,对外包风险管理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还要在自己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中将外包服务纳入进来,在选择外包商时必须设定符合自己的考核评估标准,还要对外包商进行很长时间的考察,对所面对的外包风险可以制定出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

3.2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

银行跟外包商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而且银行对外部市场的服务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包商服务表现的影响,所以说,银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外包商将会对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银行必须明确自己业务进行外包的目的是什么,因此,银行要从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出发,再有针对性的对外包服务商进行综合评估,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外包服务商;第二,银行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要有自己的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估体系,对外包服务商的人力、财力以及从事该行业的经验、发展的稳定性、处理类似事情的案例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其中评价和选择服务商的关键是外包服务商的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不能一味的只考虑低廉的价格,因为这样会使自己得到低质的服务。

3.3 严格保守非常机密的信息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外包服务商签订合同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除了签订双方合作合同外,还要再额外签订一份具有商业保密协议的保密合同,如对双方合作有关的十分重要的信息内容、以及重要机密信息的获得方式、外包商所必须遵守的保密义务、以及双方保密的时间段和任何一方违反保密协议的处罚条款等都要在合同中详细说明,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重要机密遭受外包服务商的泄露;二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银行要特别重视对信息保密管理的监督,特别是对与银行直接联系的外包服务商相关人员的监督,比如,必须对那些进入银行重要场所的外包服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身份核对,并有专人的陪同进行等。

3.4 严格审核外包服务合同条款

信息科技外包合同的制定必须详细严格,比如合作双方合作内容的范围、需要服务的方式以及外包商的服务质量等都要详细具体的在合同中明确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将合同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防有纰漏的地方出现,特别注意针对合作双方有关的权力与义务要详细的写明,而且对合作达到的一些技术成果的专利、产权的归属问题等都必须在项目开发合同中明确规定好,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项目成果对第三方的责任承担充分说明清楚,这样就会避免在合作过程中项目可能会带来的一些法律风险。

3.5 合理确定外包服务的范围

银行在选择外包商时,先要从自身的整体情况出发,将信息科技外包可能会对自身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分类,这样在选择外包商时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出合理的外包服务范围。重要的是,银行必须将涉及的机密信息以及本机构的核心技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对于那些不属内部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以经过慎重评估后酌情外包。

4 结论

随着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外包的快速发展,银行高管必须面对目前的挑战和机遇,制定出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使银行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13]5号.

[2]刘颖.银行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浅析.中国金融电脑,2012(4).

[3]陶良华.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探究.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2).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5

关键词:外包 信息技术 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09-0216-01

当前,大多的企业战略都会选择信息化建设,其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银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业务运作形式是必然的趋势所定。所以,研究银行信息技术的外包风险是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义。

1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定义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以下简称为TT外包)是指银行与IT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 一般情况下,银行的IT工作人员与资产是由IT服务商进行管理,且IT服务商要提供给银行部分/全部的IT功能。IT外包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非常重要且必段的手段,其优势表现在:IT外包的实行可让银行最大限度的运用IT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专业技能、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来取得业务、成本、专业的优势。

2 分析国内银行IT外包存在的风险

2.1 没有将IT外包风险确实并入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

现在,国内大部分银行的系统风险管理水平还非常初浅,有明显的漏洞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文化与理念。粗放式经营思想普遍存在:重视营销却轻视管理;重视外部却轻视内部;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全行风险管理战略未细化,全体股东风险偏好不清楚。具体的风险系统管理方面,IT外包风险还未被纳入银行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而是过度夸大了信用风险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的地位。对银行方面信用风险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忽视的IT的外包风险,甚至忽视了IT外包风险的潜在威胁,只是一味的去强调信用风险的重要及必要性。就在这样各部门只是局部重视IT外包风险的管理和预防时,是没有办法将风险管理归入至总体的框架中,由此在未来则可能会在IT外包风险后出现无法掌控的局面,而重视的是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会让银行在市场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2.2 IT外包风险组织架构的不完善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来说,未有创建首席信息官(CIO)的管理体制(由董事会领导),无法真实的建立起由CIO负责的全行IT外包风险的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只是将信用风险、IT外包风险(包含IT外包风险在内)、市场风险全部归入至首席风险官(CRO)来独立管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IT的外包风险会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会把三种风险混合至一起发生渗透与串联。正因如此,如果风险一旦发生起来,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风险管理专家队伍系统分析和管理风险,长此以往将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分散管理的事态。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角度出发是暂时没有办法对IT外包项目经验以及风险经理机制进行系统的建立和推行的改革。风险经理指的是系统风险管理各项政策的终点站,是全行风险、建设内控体制的组成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沟通、交流、合作,让IT外包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的配置比最终实现合理。

2.3 不能很好地对 IT外包进行全流程控制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6

(一) 被调查银行对外包的认识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是指银行以固定的价格在一定的IT服务水平基础上, 以合同的方式委托IT服务商 (以下简称服务商) 向银行提供所需的部分或全部IT功能的一种信息服务。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将信息科技外包作为提高信息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外包可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以下优势:

1.帮助提高银行的管理和服务效率;

2.节约信息科技建设和运维成本;

3.缓解科技部门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压力;

4.快速接触最新技术, 降低IT技术遭淘汰的风险;

5.加快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推出, 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 我省辖内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的开展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 我省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和维护、主机设备维护、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的维护、运营机房等基础设施、部分业务运维 (如贷记卡业务、网银) 以及其他外围业务系统等。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外包服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的外包以桌面维护和设备维护为主。由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业务系统大多由总行统一开发维护, 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也由总行集中管理, 分行仅负责辖内特色业务和部分外围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维护, 其外包内容以桌面和设备维护外包为主,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的维修维护。特点是工作量大、技术含量较低, 通过外包可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第二类是与主机相关的核心设备维保, 包括小型机、存储阵列、核心交换机等。特点是备件成本高、专业化程度较高, 需要原厂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而通过外包可节省成本, 提高系统维护质量。第三类是自助终端设备的维保, 包括ATM机、自助查询机及POS机等。这类设备在大机构中数量多, 分布广, 需要有专门的公司对其运行进行检测和维护以降低维护成本。除此之外, 部分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也将部分非核心业务系统外包, 如中行浙江省分行将客户关系管理、影像系统、IP语音网建设和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外包给专业技术公司, 再如深发展外包部分外围系统的支付系统、验印系统等。

2.辖内中小法人银行新业务发展和灾备建设对外包依赖较大。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和省农信联社由于自身技术力量有限, 外包服务偏向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包括贷记卡业务系统、灾备建设、主机设备维护和网银系统等。其中贷记卡业务外包的比例最高, 在开展贷记卡业务的7家中小机构中, 除省农信联社之外的6家机构贷记卡系统都采用外包, 而且外包服务商都是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灾备建设外包分为两类, 一类是灾备建设咨询外包, 包括省农信联社、温州银行、台州商业银行3家机构;另一类是灾备中心机房外包, 包括省农信联社、嘉兴商行、湖州商行3家。目前没有机构对灾备中心进行整体外包。网银业务一般都由外包公司开发, 金融机构自己维护, 只有1家城商行计划将网银系统整体外包。另外, 主机核心设备维保技术要求较高, 多数机构也是将其外包给专业公司。与大型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小机构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维护外包的比例很低, 大多数都由自己的科技人员完成。

3.发展成熟的外包服务商对银行开展外包有重要的影响。调查中发现, 中小银行开展贷记卡业务基本选择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建立, 而且外包服务商都选择了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中国银联控股子公司, 于2003年1月成立, 是中国第一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资质认证的第三方处理机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 总部设在上海。由于该公司具有政府背景, 其母公司中国银联作为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 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枢纽和核心地位, 因此选择银联数据作为外包服务商可以获得安全可靠的服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并非银行不愿意外包, 而是可选范围有限。如果国内能建立起一个成熟规范、竞争充分的外包市场, 存在多个背景雄厚、信誉良好、技术过硬、规范化运作的公司, 如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惠普、IBM等, 大多数中小银行都将愿意通过外包迅速接触并进入新市场, 缩小与大银行之间的差距。

二、信息科技外包的风险点

(一) 外包与银行业务发展不匹配的战略风险。如果商业银行未能对外包内容进行总体的评估与考量, 盲目将业务整体外包给服务商, 就会造成外包项目与机构业务发展战略不匹配, 反而对自身的业务发展不利。一旦银行意识到该风险隐患, 无论是选择中途退出或者到期终止外包合同, 都要支付很大的战略退出成本;在重新建立信息系统和外包服务体系时可能需要支付比原来更高的费用, 而且必然存在外包服务短期脱节的问题, 处理不当会使银行在财务、信誉、运作和潜在客户资源等方面蒙受极大的损失。

(二) 外包服务商无法提供所需服务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外包服务商承接服务过程中的具体行为, 包括服务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发生变化而无力提供外包合同原先规定的服务水平;提供的服务质量低劣导致与客户的交互过程不符合银行整体服务标准;从事不符合银行要求、损害银行利益的不当行为及信用恶化等因素所引起的一系列风险。还有因外包服务商技术问题或维护问题引发事故, 使银行设备或系统遭受损失, 或由于服务不到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对银行业务及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

(三) 选择外包服务商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源于银行选择服务商之前未能很好地评估其人员、技术及财务状况, 缺少关于综合服务水平的全面考评, 片面地考虑局部优势, 而忽略了IT外包的总体服务水平, 致使最终选择了低劣的服务商。外包服务商的不足会使外包在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方面失去控制, 进而导致银行在运行管理上的严重失控。这种风险会通过外包服务自身的连续性在后期得到放大。

(四) 外包合同制定与执行的风险。在外包合同的制定过程中, 若银行在合同中只是关注于技术细节, 而没有全面地考虑服务商的综合状况以及银行业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未详细明确必须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详细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发生故障时的服务级别及响应时间等, 那么银行将在发生变化或意外故障时处于被动地位。目前金融机构在外包合同执行期间, 很少执行服务提供商财务状况以及支持IT外包业务的技术和关键人员的监督审计制度, 忽视了必要的日常检查, 有些甚至将监管的责任移交给服务提供商, 这势必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

(五) 信息泄密的风险。信息泄密风险是指由于外包服务商不具有完备的守法体系与内控能力, 在为银行提供服务时, 有意或无意地将银行内部信息和商业机密泄露, 从而使银行面临潜在的风险。这类风险涉及面很广, 发生概率较大。无论是低层次的桌面计算机维护外包, 还是高层次的业务系统整体外包, 都有可能发生客户信息、银行经营数据泄密的风险, 其中客户信息等个人隐私一旦泄漏将导致严重的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在被调查的机构中, 大多数机构都对数据信息泄密问题非常敏感和谨慎, 这说明了这类风险存在的广泛性。

(六) 过度依赖外包服务商导致系统失控的风险。如果信息科技外包的范围过大、层次过深, 会导致银行对外包商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银行自身的科技人员会慢慢丧失了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 从而导致外包商成为技术强势的一方。银行对于业务需求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由或取得外包服务商的同意, 在服务要求和成本控制上无法对外包服务商形成有效约束。长此以往, 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就会降低, 从而削弱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服务商反而成为银行整体发展的障碍。

(七) 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外包服务商未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应急措施, 未能严格按照银行的要求提供连续服务, 从而使银行蒙受损失。这种风险一般在某些不可抗力的、外包服务商破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情况下, 需要银行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就予以考虑。

(八) 知识产权风险。对于项目开发之类的外包, 外包服务商所开发技术的专利、版权的归属问题、源代码的归属等通常是由银行与外包厂商双方协议达成而非法律规定, 如果合同条款规定不当或者细则不明确, 都有可能在后期带来纠纷。

三、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一) 建立全面的外包政策和外包风险管理机制。银行高管层应对制定外包政策和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负责。首先银行的业务外包策略必须与其总体战略相匹配, 总体战略是制定外包策略的基础, 而外包是在总体战略安排下的具体战略举措。银行的总体战略不仅决定了机构的自制或外包决策, 而且还影响外包内容、外包模式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其次要切实履行外包业务风险管理的责任, 不能将风险管理的责任进行外包。银行应建立适当的外包风险管理机制, 设定必要的批准程序, 将外包服务商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 对外包商设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 并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活动, 针对外包风险制定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 合理确定外包服务的范围。银行应根据信息科技对自身的重要性和风险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级, 并依据分级结果合理确定科技外包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对于属于核心业务能力的信息技术, 银行应掌握在自己手里, 避免外包导致的系统失控;对于非核心业务的信息技术, 银行可酌情考虑外包。可参照美国J.P.摩根银行的三层信息技术构架理论对信息技术分层, 第一层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基础设施和其他专用机具;第二层主要由应用软件和人机接口组成;第三层主要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策略规划、应用系统集成和现有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行的外包管理即参照这个理论, 只外包第一层和部分第二层的技术内容, 第三层技术内容属于机构的核心业务能力, 完全由自己实现。中小银行没有实力完全开发核心业务系统, 对于核心业务系统一般都采用合作外包的方式, 开发完成后应逐步过渡到自己维护。

(三)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银行和外包服务商间实际上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外包服务商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对外部市场的服务水平, 因此选择合适的服务商对银行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外包业务的目的是获取资源还是降低成本, 然后根据目的确定相应的选择依据。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潜在的外包服务商, 从经验、能力、技术、资本、信誉、对金融行业的熟悉程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已有的类似案例等多方面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考核, 其中外包服务商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是评价和选择服务商的关键, 一味追求服务价格的低廉极可能会带来低质的外包服务。

(四) 严格管理外包服务合同条款的制定。信息科技外包合同应就项目实施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水平达成一致, 并充分考虑合同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尤其要明确责任与义务的划分。对于项目开发的合同, 需明确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同时对项目成果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承担予以说明, 避免项目带来的法律风险。

(五) 强化对外包服务商的管理。由于外包服务商比银行拥有更多关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等信息, 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另外合作双方理念和文化的差异、无效的沟通机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外包的失败。因此, 强化对外包过程的管理非常必要。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部门或组织, 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解决外包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防止意外的发生;二是通过细化外包合同条款、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管理控制手段, 强化对外包过程的监督, 减少外包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三要建立有效的审计和后评价机制, 定期对服务商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并予以公布, 根据工作量的增减及时调整外包标准的和服务要求。

(六) 严格保护敏感的信息。一是与服务商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 对保密信息内容、保密信息提供与保护、服务商保密义务、保密期限和违约条款等进行约定, 以防止服务商对银行敏感信息的泄露;二是加强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保密管理, 加强对服务商技术人员的监督, 如服务商员工进出银行营业场所的管理, 包括身份认证、陪同等。

(七) 加强外包的应急管理机制。银行对外包服务的各种意外情形, 应建立必要的应急措施 (包括灾害恢复计划及备份设施的定期测试计划) , 尤其是对以下情况设计必要的应急规划:外包商发生破产、遇到不可抗力无法完成外包事务、外包商在内部技术或者骨干人员方面的变动等影响外包合同履行等。

四、监管政策建议

目前, 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业务快速发展, 但银行在外包风险管理方面刚刚起步, 缺乏统一的标准,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国内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服务规范、技术水平、管理实施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外包服务纠纷也时有发生。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部门, 非常有必要在信息科技外包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引导外包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对上述各项外包风险防范措施予以规范外, 其他外包服务监管的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 明确管理层责任, 确立风险控制原则。明确要求银行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不能转嫁给外包公司, 并要求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建立整体的外包策略和政策, 在选择外包商、外包服务采购、合同制定、运行监督管理、服务评价和审计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进行有效管理。

(二) 明确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定义和范围。外包服务的范围是监管制度关注的焦点, 也是规范的难点。外包服务的范围原则上仅限于非核心金融服务, 这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先明确规定允许金融机构进行外包的服务, 然后对于其他事务的外包则通过特别的批准程序。在列举范围上, 建议通过分类和列举结合起来。

(三) 对选择外包商提出原则性要求。外包商选择是关系到外包服务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 因此监管政策应该就选择合格外包商的流程和机制提出原则性要求。另外, 银监会在规范和引导外包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 如对外包服务公司制定准入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7

知识流程外包 (简称KPO) 是围绕业务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事务, 将通过广泛利用数据库以及信息资源获取的信息, 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 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 作为决策的借鉴。其主要服务内容有: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等。

近年来, 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日益强调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服务。无疑, 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在为政府决策和产业战略制定等战略情报服务方面作用重大, 在市场信息服务和企业竞争情报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与企业结合不紧密、需求识别粗泛、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知识流程外包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企业对信息服务尤其是知识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企业需要的知识服务业务激增, 而服务外包模式又为企业寻求知识服务资源提供了新的方式。这些都对科技情报服务的业务拓展、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给科技情报服务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 思考如何发展与创新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情报服务面临的机遇

政府、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外包, 尤其重视具有知识特性和专家技能特性的服务, 将之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9年9月23日, 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 将数据处理等不涉及秘密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服务外包的兴起给科技情报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如用户群由面向政府、行业扩展到面向企业等。具体来讲, 科技情报服务在KPO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1.1 企业对知识服务的渴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随着竞争的激烈, 企业不仅仅希望获取信息或知识, 更希望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关键知识。由于职业工作的需求、知识积累与更新的需要以及方案的解决, 往往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 大大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知识结构, 因此, 他们迫切希望有专门的机构能够针对其所承担的具体业务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保障, 开拓综合性强、能够满足其多方面、系统化的知识需求的综合化知识服务业务。因此, 企业迫切需要这样一种服务: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需要, 将知识融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更加直接而快捷地帮助其解决问题。

1.2 企业对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追求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情报和科技战略方面的高层次研究支持。科技创新需要对科技方面的情报进行监测、跟踪、分析, 对情报信息进行搜集、分析、综合, 以满足企业对科技情报日益增长和更高标准的需求。

2 科技情报所开展KPO的可行性分析

科技情报所可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积累, 积极承接外包领域中的业务, 开展综合性的信息采集、信息研究等多层次、全方位信息服务, 如跟踪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 研究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产业动向和高新科技的进展。

2.1 企业KPO业务需求与科技情报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经超出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 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竞争扩展到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竞争方式也更多地表现为创新竞争和速度竞争。从KPO角度来讲, 企业能够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整合产业链, 提升其价值。如考虑将产业链中的部分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专业资源和优势来为自己服务, 全力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新的产业链。具体来说, 在产业链整合中, 企业可选择外包出去的知识流程包括:产业价值链研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市场调研、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分析等。而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分析、产业市场调研和企业竞争情报正是科技情报机构的重要业务和优势领域。

2.2 科技情报所开展KPO的条件和优势

1) 地位优势。科技情报所是政府机构, 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信息服务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在长期的科技服务中形成了很强的公信力。

2) 资源优势。在信息资源拥有和数据库建设方面, 科技情报所拥有政府公用信息资源、专业数据服务商资源、地方特色资源。

3) 信息服务优势。科技情报所长期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熟悉当地的情况和地方信息的需求。

4) 人才储备优势。科技情报所拥有较强的人才储备, 拥有一支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数字化以及情报分析研究等科技情报工作的人才队伍, 具有众多经验丰富的情报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即文献资料的检索查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跟踪比较能力、预测评估能力。

5) 情报网络优势。科技情报所有覆盖全国各地的科技情报协作网络体系, 能够方便地开展跨区域合作。

2.3 面向KPO的科技情报服务业务内容深化

在现有业务内容的基础上, 为更好地开展KPO服务, 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科技情报服务需要着重考虑扩大情报研究、信息检索、知识产权服务等业务。

1) 情报研究。科技情报所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动向和科技进展, 并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掌握信息搜集、整合、分析等重要信息技术, 长期承担规划咨询研究工作。因此, 科技情报所可以承接企业情报研究这一业务。企业情报研究范围很广, 涉及数据收集、整合及管理, 数据分析和挖掘, 特定行业、产业的市场调研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全套的情报研究服务, 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管理内外部数据资源,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情报方案, 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2) 信息检索。科技情报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包括长期积累的知识资源、专门的数据库、政府和相关部门统计资料、公开的调查和报告、公开媒体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等;拥有专业的信息检索人员和丰富的信息检索经验、能力。基于此, 科技情报所能为企业提供全面、可靠、准确的信息检索服务, 如法律信息检索、行业信息检索、产业信息检索、投资分析信息检索等。

3) 知识产权服务。随着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步完善。依托专业知识产权数据库, 科技情报机构可致力于实施专利调研、专利检索、协助申请等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

3 KPO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创新的思路

3.1 理念的转变

科技情报服务应充分依托行业信息服务的整体优势, 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 面向政府、企业等提供公益性、增值性的全方位信息服务。科技情报服务应转变“公益性”理念, 变“被动”为“主动”;在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也需要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外包业务, 提供面向企业和市场的“有偿”服务。作为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在进人服务外包市场时, 面对未知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对手等, 会产生诸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目标市场的调研、市场能力的提升等问题。企业迫切需要得到情报服务, 以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技术创新和市场经营等活动。从战略层面上看, 科技情报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基础、人才基础以及情报研究的优势, 积极介入到这一市场中。

3.2 业务拓展, 特色培育

从业务层面上来看, 科技情报服务需要拓展现有的业务领域, 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培育特色业务, 如开展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经营的咨询和情报服务等。具体来说, 针对企业和市场的咨询和情报服务主要包括: (1) 竞争情报研究, 包括商业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等, 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分析、各种专题研究, 让企业实时把握竞争环境的变化, 增强核心竞争力; (2) 专利分析, 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知识产权分析,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并有效防止陷人知识产权纠纷中; (4) 咨询服务, 如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培训、项目评估论证、格式审查、编制和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成全部标准申报材料的咨询服务; (5) 公益情报研究, 这是政府提升企业情报力的一个着力点, 它以提供理念层、产业面、技术点等共性使企业掌握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新动态。

4 结语

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是我国科技情报服务业的发展大势。科技情报服务业的主业是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把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中心任务明确定位于提供知识, 并围绕中心任务从提供信息向提供知识转移, 由此可见, 科技情报机构必将成为知识流程业务接包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郑彦宁, 宋振峰.我国科技情报行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情报学报, 2010 (10) :790-795.

[2]陈峰.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带给竞争情报界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2 (10) :22-25.

[3]胡昌平, 向菲.面向自主创新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推进[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 :57-62.

[4]张鲜兰, 刘仲徽.中小企业与公益性科技情报机构竞争情报协作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 2010 (6) :60-62, 129.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8

单位: %

一、研究方法

(一)空间集聚测度方法

综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产业集聚测度指标如表2所示。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比较分析,考虑地理单元因素、产业空间分布差异可比性因素等,结合本文搜集整理的数据,选择区位熵指数( LG) 和空间基尼系数( Gi) 衡量黑龙江省科技创新的集聚程度。

(二)空间相关性指标

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地理距离相近地区的市场经济运作活动、科技研发与交通往来,相比地理距离较远地区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目前测度空间相关性的指标,通常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Global Moran’s I指数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Local Moran’s I指数。Global Moran’s I指数是衡量各个区域间的整体的空间差异程度和空间关联的分析方法,其来源于统计学的Pearson相关系数,将互相关系数推广到自相关系数,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推广到空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最后采用加权函数代替滞后函数,将一维空间自相关系数推广到二维空间自相关系数,即可得到Global Moran’s I指数。Global Moran’s I指数的实质是标准化的空间自协方差。局域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指数是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相似或相异的观测值聚集的指标。它可以度量某地区与其周围地区存在的空间差异程度和以及显著性,它可以理解为Global Moran’s I的分解。Global Moran’s I指数和Local Moran’s I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Yi表示第i单元空间观测值,n为空间单元数, Wij为空间权重矩阵。两项指标取值范围为( - 1,1) ,当其大于0时,表明各地区某经济变量为空间正相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 当其小于0时,表明各地区间某经济变量为空间负相关,存在空间排斥现象; 当其等于0时,表明各区域间经济变量与区位分布相独立。Global Moran’s I指数与Local Moran’s I指数的换算关系为:

(三)空间计量模型

综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考虑空间因素的知识溢出效果模型主要包括两种空间计量形式( Anselin, 1996) ,一种是空间滞后模型 ( SLM) ,该模型反映了各变量在一地区是否存在扩散现象( 溢出效应) ; 另一种是空间误差模型( SEM) ,该模型反应了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之中的空间依赖作用,用以衡量邻近地区由于因变量的误差扰动对本地区观察值的影响程度。SLM空间计量模型的形式如公式( 1) 所示,SEM空间计量模型的形式如公式( 2) 所示:

公式( 1) 中,y为因变量,X为外生解释变量,Wy为空间滞后因变量,ρ 为空间回归系数,用于衡量地理溢出程度,β 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ε 为随机误差向量; ε 为随机误差向量。公式( 2) 中 λ 为空间误差系数,用于衡量样本观察值的空间依赖作用,μ 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参数 β 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

目前研究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的影响与溢出效果, 主要利用Griliches - Jaffe提出的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标准知识生产函数,函数基本形式为:

公式( 3) 中Q代表科技创新产出,A代表常数项, R&D为科技创新的经费或人力资本投入,S代表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经济社会变量,ε 为随机误差项,i为观测单元,t为时间。本文考虑到数据的获取性与可得性,将以公式( 3) 中各项变量分别定义为黑龙江省主要城市R&D经费投入K、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人员投入L、黑龙江省科技创新的外部知识溢出变量S。在具体实证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对以上公式两边取对数,构建双对数模型,即

考虑空间影响因素,根据公式( 1) 和公式( 2) ,将空间影响因素纳入到公式( 4) 中,则可得SLM方程与SEM模型分别为公式( 5) 和公式( 6)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研究对象为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和2个地区, 根据目前相关文献研究经验,一般采用专利申请数量作为科技创新能力衡量指标,但由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与数据量纲的一致性,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产值替代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衡量研究对象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的评价指标,R&D经费支出以及R&D人员投入作为衡量研究对象地区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的评价指标。本文数据来源于 《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科技统计网、黑龙江科技信息网等。部分年份数据缺省值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全。本文空间统计分析与空间制图采用Arcgis软件,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分析采用Geoda软件。

三、实证分析

(一)空间集聚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区位熵指数( LG) 、空间基尼系数( Gi) 计算公式,黑龙江省主要城市2003—2010年科技创新两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如表3、图2所示。其中区位熵指数( LG) 大于1的城市以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为主,表明这些地区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人均科技创新创新效率相对显著,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除2007年外,其他年份LG指数均高于1,LG指数平均值为2. 159,位居全省第一位。空间基尼系数 ( Gi) 在2003— 2007年始终保持在0. 08水平上下浮动,但从2008开始, Gi系数显著上升,始终保持在大于0. 1水平浮动,Gi系数平均值约为0. 1,表明全省科技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距,但从数据上来看,差距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综合以上两项指数的测算结果,黑龙江省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呈现一定的局部集聚性,并且这种地理集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空间相关性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全域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数计算公式,本文在计算过程中空间权重矩阵采用“K - Nearest Neighbor”法,通过Geoda软件,计算2002—2011年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和2个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的Moran’s I值与局域空间自相关指标的Moran’I值,以及它们的显著性检验值如表4、图3所示。

注:* 、**分别表示通过 10% 、5% 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表4可知,2002年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值相对较低,表明空间相关性相对较弱, 且未通过5% 显著性检验。而2003—2011年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的平均值为0. 1045, P - value通过了5% 显著性检验。因此,2003年以后,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尤为明显, 尤其是2011年,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值达到了0. 1162,实现了2003年以来的显著上升。

2002—2011年黑龙江省13个市( 地) 以高新技术产值衡量的科技创新产出的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域Moran’s I指数曲线的变化,除2002年Moran’s I指数为负值,且仅通过10%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未通过5%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之外,2003年开始Moran’s I指数显著上升, 虽然此后经历了小幅下降,但2004—2010年,Moran’I指数均保持在0. 1水平稳定波动,且均通过了5% 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尤其是2011年,Moran’I指数实现了显著的上升反弹,表明空间自相关性更为明显。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的空间相关性不断提高,即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投入、 产出将会对相邻城市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

图3是2003年、2006年、2009年、2011年黑龙江省13个市( 地) 科技创新的Moran’sⅠ散点图,图中横轴代表该观测单元的科技创新产出,纵轴代表周边观测单元的科技创新产出。第一象限( HH) 表示高—高的正空间自相关,代表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多,周边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也较多; 第二象限( LH) 表示低—高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代表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少,而周边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多; 第三象限( LL) 表示低—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代表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少,周边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也较少; 第四象限 ( HL) 表示高—低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代表观测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多,而周边观测单元的科技创新产出较少。

如图3、表5所示,2003年、2006年、2009年、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城市科技创新的Moran’s I散点分布极为相似,除2003年,齐齐哈尔市科技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由第二象限变动至第一象限外,其他3个年份各象限的分布地区均相同。即第一象限( HH) ,表示以大庆与哈尔滨不仅各自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相对较强,同时对周边地区也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使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也较多,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 第二象限( LH) ,表示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三个地区尽管靠近科技创新产出较强的地区,但由于缺乏吸纳科技创新扩散或溢出效应的能力, 各自暂未受到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科技创新产出较少; 第三象限( LL) ,表示鸡西、伊春、鹤岗、大兴安岭、黑河、 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地区的科技创新产出相对较少, 同时相邻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对薄弱,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正向互动影响效应。

(三)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验证,本文选择滞后5期模型估计效果最好,同时又根据本文整理的空间计量数据时间范围2003年至2010年,本文选择2008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和2个地区的横截面数据为例衡量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果,具体经典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 SLM) 、空间误差模型( SEM) 回归结果如表6、表7所示。

注: ( ) 内为统计检验值概率;* 、**、***分别表示在 10% 、 5% 、1% 显著水平下显著。

注: ( ) 内为统计检验值概率;* 、**、***分别表示在 10% 、 5% 、1% 显著水平下显著。

由表6和表7可知,SLM模型和SEM模型与经典OLS模型相比,各项指标检验值均具有显著性,2010年三种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与2008年相比,均小幅上升,但SLM模型与SEM模型的拟合优度R2的绝对值略高于经典OLS模型的拟合优度,此外,SLM模型和SEM模型的空间相关系数都为正,且都通过了1%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黑龙江省11个地级市和2个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衡量的科技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性的空间正相关效应。而经典OLS模型由于未考虑空间相关性,其回归结果中各项指标的解释能力明显弱于SLM模型和SEM模型。进一步比较SLM模型与SEM模型,SLM模型2010年和2008年的拟合优度R2均略高于SEM模型。此外, 2010年和2008年SLM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 AIC) 和施瓦茨准则( SC) 分别小于SLM模型相应指标值,因此SLM模型是上述三个模型中的最优回归模型。

根据以上空间计量模型拟合结果,验证了黑龙江省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且空间滞后模型( SLM) 能够很好地解释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空间影响性。根据表6和表7测算结果,SLM模型中,科技创新R&D资本投入和科技创新人员投入均通过了1% 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2010年科技创新R&D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值明显高于2008年的系数值,这表明科技创新R&D资本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呈现上升趋势,R&D资本投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2010年科技创新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值明显小于2008年的系数值,这表明科技创新人员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科技创新人员投入的重要性日益减弱,因此SLM模型更强调R&D资本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贡献作用,由此可知,黑龙江省主要城市和地区应积极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正确引导社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与流通,积极拓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融资方式,鼓励不同行业资金融合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资金结构,逐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筹集的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力,刘春生,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报告(2012—2013):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竞争力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王晓红.中国服务外包:跨越发展与整体提升[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信息科技外包论文 篇9

1 ITO的定义

外包的英文本意是外部资源利用,是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内部资源而言的。Prahalad等[1]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文,首次对“外包( Outsourcing) ”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

在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国内外就有不少学者提出过外包的定义,在这些定义中,基于客户视角研究最多,基于社会分工与资源利用视角次之,基于服务商视角最少。信息技术外包(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 最早由Grover等[2]在1996 年提出,目前已经成为外包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ITO早期狭义的概念集中于微观某一功能、要素和环节,后期广义概念则上升为宏观战略、资源利用、核心竞争力等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明显早于国内学者,但国内学者综合前人和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给出的概念诠释往往更具体和深入。

国内外学者对ITO的描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实质内涵大同小异,多以资源利用视角出发,以整合、利用外部最适合的信息科技专业化资源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改进方式、提高效率、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为目的。ITO主体一般包括一个客户( 委托方) 和一个服务商( 受托方) ,对于大型ITO项目也可能涉及多个客户和多个服务商。

在ITO的2 个交易主体中,客户行业属性一般是固定的,服务商的主业总体上也是明确的,即以IT技术为主,但服务商为更好地得到客户认可,往往对客户所属行业也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些甚至非常专业。如果我们给某一行业ITO定义,一般在ITO定义基础上赋予行业属性,便可得到该行业ITO定义。在我国,从可查阅资料来看,银行业主管部门对其所在行业ITO进行了定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业外包及ITO进行了明确定义,根据中国银监发[2010] 44 号文, “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根据中国银监发[2013] 5 号文,“信息科技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行为,包含项目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形式。”

综合国内外ITO的定义,比照中国银监会的定义,可将地质信息技术外包(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GITO) 定义为: GITO是指地质单位( 地质主管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单位) 为专注于地质核心业务,而将地质信息的采集、传送、存储、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IT系统、IT设备、IT运行环境、IT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全部或部分委托服务提供商完成的行为。在GITO过程中,地质单位一般以合同的方式,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委托服务商向其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功能。

2 ITO的分类

关于外包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从大的方面,一般将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其中,信息技术外包重点考虑技术和效率问题,业务流程外包重点考虑业务流程优化问题,知识流程外包重点考虑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创新问题。对于上述划分,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如刘星[3]认为在某种程度上3 种外包互相包含,没有明确界限。本文认为三者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就地质企业来看,3种外包形式还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制度要求上也不属于同一范畴,所以本文仅就普通的ITO进行相关研究。

ITO分类研究是ITO研究的基础,对于进一步开展ITO模式研究、ITO绩效研究、ITO评估与评价研究、ITO治理及管控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关于ITO的分类,学术界还没有公认权威的分法,一般研究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一些分法,如表1 所示。

在上述外包中,得到认可度较高,研究最多、引用最多的是前4 类。在按外包程度划分为整体外包和部分外包时,业界有一个默许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IT职能的80% 或更多外包给服务商为整体外包,少于80% 为部分外包。按外包关系对ITO分类,最早由Klepper等[4]于1995 年提出,其将ITO划分为市场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和伙伴关系型外包,并于1999 年在上述分类基础上增加内包一类。从国内实践来看,IT内包越来越得到一些客户的重视,因其在外包的同时增加了外包质量的可控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按外包载体划分,是基于IT的属性将ITO划分场地租用外包、设备租用外包、系统租用外包、人员租赁外包,其中系统租用最为普遍,其次是设备租用,场地租用和人员租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按外包价值分类方法由Loh等[5]提出,普遍受到学界关注,其被引用次数也较多,该种分法体现了我们选择外包的本意,即控制成本,使成本最小化、提高服务质量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依托信息技术创建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获得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

近年来,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托管外包和非托管外包、驻场外包和非驻场外包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重视,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4 年7 月出台了旨在加强银行业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风险管理制度,对非驻场集中式外包的认定、管理和风险防范进行了明确要求。

3 ITO的主要研究成果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ITO研究体现 “四多四少”,即对微观层面ITO某一方面和相关要素研究较多,对ITO治理层面、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研究较少; 对客户和服务商某一方的研究较多,对双方交易合作关系研究较少; 基于客户对服务商研究较多,对客户一方研究较少; 对风险和评价研究较多,对外包模式和决策机制研究较少。整理相关文献,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如表2 所示。

注:根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得出,统计时间为2015年10月26日

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ITO风险研究最多。这一方面因为风险事件的客观存在及其危害性,另一方面是关于风险研究的理论较为成熟。按照风险识别、检测、评估及管控的一般逻辑,对ITO风险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关于ITO风险评估研究,尤其是定量评估研究,这也是受ITO风险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确定的。在这一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基于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的研究,AHP在ITO领域的研究应用不仅在理论方面研究较多,在实务领域的应用也较为成熟,如我国银行业机构在开展ITO风险评估大都采用此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如丛国栋[26]在 《IT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中对ITO风险形成机制、控制策略和监控措施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ITO风险评估、评价进行了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TCT) 对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模糊粗糙集和模糊群决策的风险评价群决策方法; 为提高评价的鲁棒性、可靠性,降低评价和决策风险,研究了在分类错误可变情况下的ITO风险评价问题,并提出了变精度模糊粗糙群决策方法; 为解决ITO控制策略存在机理不清晰、针对性不够的问题,按照策略组合逻辑对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

业界除了关心ITO风险之外,关心最多的必然是ITO质量和绩效问题,这也是ITO绩效研究较多的合理解释。关于ITO绩效研究,主要是研究在ITO要素发生变化情况下如何影响ITO绩效,并通过调整和改变相关要素来达到控制绩效的目标。贾树辉等[34]以商业银行为例,从ITO模式、ITO管控和ITO关系3 个切入点展开分析,研究形成了ITO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形成了整体模型和研究假设;进一步的,通过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重点考察了外包模式、外包管控和外包关系对绩效的影响,并对绩效管控给出了建议。

知识转移是ITO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ITO过程中产生创新成果并具有增值机会时,双方如何分享知识产权及所产生的价值是关键。王琦[35]在 《IT外包项目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多案例研究———基于IT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视角》一文中,从ITO服务供应商的视角,就如何提升ITO项目中从客户方到ITO服务商的知识转移效果,如何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效率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把ITO服务商的团队特征、客户方特征、外包控制机制以及双方互动关系等因素纳入整合的框架中,以成功的知识转移为导向,构建了一个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ITO项目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卢新元[32]在《IT外包服务中的知识转移风险研究》 一书中,按照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流程,构建了SRTAF知识转移风险评估模型,并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风险要素,并借助不同的模型,就知识转移中风险规避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外包决策研究方面,很多研究者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外包决策的选择,如王建军等[36]提出了基于借助层次分析法和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相结合的外包决策模型; 王永庆[12]提出采用AHP决策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IT外包商进行选择; 索玮岚[37]提出了多因素关联分析方法来选择外包商。

对ITO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理论界的研究不多,但在银行业实施外包之前必然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因此在银行实际操作中有所涉及,但目前上升到理论的不多。戎志刚[8]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构建了ITO模式的动态选择概念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结合到行业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银行业,其次是电子政务和电信行业,在其他行业研究较少,尤其是地质行业至今无人问津。ITO在银行业的研究源于3 个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银行业ITO比较普遍,规模较大,影响深远; 二是银行业在ITO过程中机会、风险并存,在给银行业快速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失败的案例教训促使银行业加大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三是银行业主管部门就加强这一问题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推动这一行业健康发展,并有组织地通过课题评审,鼓励银行机构开展对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银行业机构研究基本涵盖上述全部7 个领域,并且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此外,关于ITO治理与管控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中虽有所涉及,但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很少,尤其是关于ITO治理架构、ITO管控模式、ITO制度体系设计及ITO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

4 现有研究成果对GITO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经过对部分GITO失败案例的梳理,可得出目前GITO发展中主要存在2 个方面问题: 一是GITO管理不到位。诸如选择什么样的ITO模式、如何管理ITO活动、如何防范ITO风险、如何做好ITO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没有规范的参考,导致整个GITO的发展在盲目、无序中前行。二是GITO发展环境不健全。一方面我们大的经济、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GITO健康发展的因素,随意违约、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为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也未出台相关政策,未就GITO的市场发展进行培育、疏导和规范,GITO健康发展的监管环境急需建立。

针对GIT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现有ITO研究的内容来看,有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需要结合地质行业的特点加以改进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研究GITO的关键问题在于4 个方面:

一是GITO模式选择问题。开展GITO模式研究,首先要研究分析地质行业特性和两个外包主体,并根据外包主体要素、外包交易行为和交易标的建立有效的机制,通过分析相关要素,构建相关指标和模型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外包模式。从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公认的自由外包、租赁外包、战略联盟、关联外包、自控公司和内包6 种模式来看,如果地质企业要主动适应其中的一种,则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适应性改制,地质行业主管部门也要从宏观改革层面上加强引导,通过改革创造条件,推动这一模式健康发展。

二是GITO质效评价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质量和效益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GITO很难得到健康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 个阶段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要形成合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此项工作,要借助全社会力量加强研究和探索与实践。

三是GITO风险评估问题。不断出现的ITO失败案例和不断上升的经济损失规模说明ITO风险管控的重要,GITO风险评价研究的关键是评级要素的分析和评价指标的提炼,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选择。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以借鉴,但针对地质行业的研究仍没有学者涉及,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针对地质行业特性的ITO质效评价研究。

四是GITO治理管控问题。地质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规范和引导GITO健康发展的短期、中长期规划,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托行政力量加强管理和引导。地质企业也要从公司治理角度规范自身对ITO风险管控行为。当然,GITO治理管控方式、方法,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以及企业如何加强ITO治理,乃至地质主管部门监管政策如何传导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除解决好上述4 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外,有4 点启示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客户和外包服务商协同来解决:

启示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关于GITO的法律法规依然处于空白,甚至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来看,还找不到相关制度甚至是条款,因此制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地质行业主管部门可学习和借鉴银行监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的经验,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GITO相关单位和企业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适合地质行业外包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启示二,外包环境体系规范非常重要。要从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才环境来入手,建立适合GITO健康发展的环境体系。就法律环境而言,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外包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机制,为营造良好的外包良性竞争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就信用环境而言,要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多层次的信用环境建设,借助社会监督压力,实现外包市场健康发展。就市场环境而言,监管部门应以促进外包发展为目标,打破行业垄断,扶持中小外包服务提供商,建立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评价机制,通过规范外包服务提供商市场的有序运作、减少市场中的不合理垄断因素,显著降低中小客户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就政策环境而言,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支持,促进中小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壮大发展,丰富外包市场以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范围,通过提供相应的专项基金以支持外包基地在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方面的建设,并间接达到对中小客户ITO风险防范的目的。就人才环境而言,不仅全社会要重视相关人才,加大人才培养,企业也应制定人才培训目标,为外包市场构筑良好的人才支撑,鼓励引进国外业务外包管理高端人才的同时积极吸取学习相关先进技术,提供高质量外包服务的同时实现ITO的标准化风险管理; 也可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为我国中小客户ITO市场储备专业人才,为完善外包市场竞争环境奠定人才基础。

启示三,外包服务市场培育需长期努力。由于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性较强,需要地质、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技术,企业进入门槛高、成长难度大,从目前国内市场看,掌握信息技术,熟悉地质行业知识的企业和人才非常短缺。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制定长远规划并积极培育这一市场,对地质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政策扶持、税收和利率优惠、技术和业务指导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同时要科学谋划,建立明确的市场培育机制,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来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要发挥科研院所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作用,通过产学研机制推动地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启示四,标准规范制定需共同推进。科学合理的GITO标准规范对明确GITO交易双方职责、规范交易双方行,以及评判双方是否履职或违约、评定GITO质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乃至评定双方纠风均非常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重要的举措之一。目前在地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还是空白,也未见提上议事日程。制定GITO标准规范是一个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借助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力量来共同完成,任务非常艰巨。

摘要:按照外包、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地质信息技术外包(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GITO)这一逻辑,在梳理现有ITO概念研究成果基础上给出GITO的概念;比较11类ITO分类研究情况,分析7个方面ITO主要研究成果,为GITO的研究内容给出4点建议和3个方面的启示。

外包信息 篇10

9月23日, 我国最大的专业软件培训机构——中软国际卓越培训中心 (天津) 在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运营, 这是在环渤海"世界办公室"启动的首个项目。该中心将用三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华北地区培训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企业欢迎的服务外包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天津大学软件学院2006级学生成为进驻实训的首批学员。

今年年底该中心将完成1500人的培训, 到2010年, 预计和50所大专院校合作, 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

重庆打造国内顶级数据专用“高速路”

近日, 重庆市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12条目前国内最大带宽 (155M) 的国际专用数据通道, 将从北部新区和西永软件园直达国际通信关口局, 重庆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将因此如虎添翼。

据悉, 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将于今年12月正式开工。建成后, 该市信息产业投资发展硬环境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本地国际通信出口可靠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将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国际生物医药外包服务大会聚焦杭州下沙

上一篇:催化铁耦合下一篇:地铁车辆段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