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共11篇)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爱国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抓好、抓落实。
翠竹成林, 景色优美的缙云山;庄严肃穆, 忠烈千秋的烈士墓;欣欣向荣, 朝气蓬勃的新城南, 铸就了梅花的魂, 孕育了梅小的神。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做法是突出一条主线, 狠抓二个建设, 打造三个品牌, 达到四个效果。
一、突出一条主线
坚持以张自忠烈士陵园载体, 以西南大学为依托,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在“北碚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 全面推进五个校园建设和“一校一品”打造, 着力培养人文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 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助, 特色化、和谐化、多样化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生活公园。
二、狠抓二个建设
(一) 狠抓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就是优化、美化校园, 做到润物无声。 (1) 实施绿色校园计划, 让绿色满园, 让爱心满园, 让良好行为习惯种在小孩子的内心深处。每个花园分到班, 实行包干责任制, 全校师生共同维护, 做到处处有红花, 处处有绿草。并根据时代特征和教育特点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 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体现德育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同时做好迎接市绿色学校复查工作。 (2) 实施书香校园计划, 主题是诵读中华民族精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指导思想是校园书声朗, 师生共成长。
(二) 狠抓班级文化建设
(1) 大力实施校园文明风尚引导工程。以“八荣八耻”为标尺, 培养师生道德风尚, 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家庭责任感, 实施校园文明风尚引导工程, 提升校园文明程度。 (2)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文明行为”。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以“讲礼仪、讲卫生、讲爱心”为主要内容, 大力开展“学习礼仪知识, 争做文明公民”、“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3) 设立班徽、班歌等, 打造班队气质。针对各班级的上升, 每期开学, 要求有新面貌, 新气象, 板报、墙报、有新内容, 提出新目标。如有“竹韵中队”、“飞翔中队”等。班班有张将军的故事, 个个以班为荣。
三、打造三个品牌
(一) 坚持以张自忠烈士陵园为载体, 大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着力推进讲故事活动
要求每生至少讲十个以上故事, 有张将军的故事, 有小英雄的故事, 有身边的故事, 有踢梅花毽的故事等, 丰富爱国教育内容形式, 进一步打造学校爱国教育特色, 创建“讲故事”品牌。
着眼于建设高品味、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 着力打造讲故事品牌, 实现“讲故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精品化, 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 成为学校塑魂工程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提升活动的号召力、感染力、影响力。编写出1-6年级的故事集。张自忠“尽忠报国”故事节目参加北碚区中小学“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读讲传大型晚会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二) 以“一校一品梅花毽, 提升素质促发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为载体, 倡导“人人踢梅花毽, 个个有精气神”, “踢好梅花毽, 快乐每一天”, 为校园增添朝气与活力, 扎实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每天一杯奶等健康计划,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锻炼习惯, 创建健康校园, 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活力, 打造梅花毽品牌
(1)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开齐体育、音乐、美术 (书法艺术) 等艺体教育课程, 开足课时,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艺课程的实效性, 充分利用艺体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 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 着力对梅花毽的制、练、演进行研发。梅花毽项目的开展, 是创健康校园的需要,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进一步推进“2+2”项目实验的需要, 要在制度、人员、时空、机制上予以保障, 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确保梅花毽项目实验有序开展, 让每个小学生有踢毽的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才能。同时, 我们加强了师资配备和培养工作。
(三) 坚持以西南大学为依托,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爱国主义注入时代需求, 大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打造科技创新活动品牌
每班每期有活动主题, 实验目标。坚持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抓手, 巩固科技活动水平, 探索科技活动新途径与方法, 为科技特色注入新的内涵, 全面推进学校科技实践活动。同时, 加大科技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我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成果突出, 获得市长提名奖一个, 北碚区创新奖一个, 市级一等奖5项。
四、达到四个效果
(一) 绿树成荫
全面实施绿化工程, 对校园绿地进行整体规划, 更新花木品质,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以办学理念、校训、校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文化长廊等彰显人文校园特色, 强化人文校园标识文化环境建设, 着力培养师生求真、扬善、尚美、务实、高效、创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提升校园人文精神的活力和魅力。强化学校标识文化系统建设, 使校园室内 (外) 标识系统、公共警示 (关怀) 标识系统、形象 (语音) 标识系统等, 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规范化、理性化中充分发挥标识系统的引导作用,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学校处处是绿树红花。春天, 新芽爬满树枝, 充满生机;夏天, 学生在树荫下学习嬉戏, 快乐成长;秋天, 金鱼在荷花池里游弋, 池边是学生的欣赏与赞叹;冬天, 梅花香满校园, 张将军的故事激励每个学子。
(二) 爱国情
学校确立“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的校风, 牢固树立德育为首, 以德治校, 以德育人, 以德修身的理念。坚持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自忠烈士陵园为载体,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工作主旋律, 用“六个结合”巩固德育阵地。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德育课程建设与品行评价改革相结合;学生品德教育与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
学校坚持以张自忠中队为龙头, 引领“继承爱国传统”系列教育, 建立三队七组一室, 做到十个坚持。如:坚持开展读将军事迹书、讲将军故事活动;坚持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和“护墓扫墓”活动;坚持将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中队陈列室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坚持定期举行中队主题队会和“5.16”纪念活动;坚持保持与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的书信往来, 汇报成绩, 聆听指导;坚持每年5月16日隆重颁发“张自忠奖学金”, 为全校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等。
(三) 人校和谐
通过装设伟人像、英雄人物像、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座佑铭、书法、诗词等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 培育校园精神, 注重发挥校园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达到美化和净化新校园的目的, 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校园环境, 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强化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硬实力”的同时, 着力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 这也是人校和谐的关键。教师与学生之间, 与家长之间, 相互支持, 共同培养每个学生。学生热爱学校, 热爱班集体, 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家长、社会支持学校各项工作, 学校家庭, 社会三级教育网络形成。
(四) 师生共进
编写1—6年级《梅花朵朵》校本教材及故事集, 北碚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验研究》圆满结题。编写荣辱观教育活动集、案例集、反思集、论文集共17册 (每套) 。学生获国家市区奖100人次以上, 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专科以上学历94%。校级骨干14名, 镇级骨干10名, 区级骨干11名。13位教师获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优秀班主任等称号。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保持了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北碚区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教育示范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示范小学, 办学效益显著学校等荣誉。2010年被评为北碚区特色学校。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2
一、强化目标管理狠抓工作落实
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伴随着东部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立足规模不断扩大的校情,本着高远的发展定位,站在办优质的学校的战略高度,学校制定了《绿地实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勾画出未来三年(2013-2015年)的发展目标。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经过集体研究,学校、各部门认真制定了和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利用宣传栏和网站将每周工作计划予以公开,接受监督,确保落实,并能及时做好阶段性经验总结。学校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2013年春季原机场小学顺利的整体搬迁到绿地实验学校, 学校小学部正式开学,2013年秋季全面启用,同时筹建工作圆满完成。目前学校布局分区清晰,动静明确,北面为运动区,南面为教学区,两区之间
通过人行天桥连接,教学区又以建筑单位为媒介,围合成庭院式半开放空间布局。科学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计算机房功能齐全,篮球馆、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大型运动场地一应俱全,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班班通系统等综合配套应有尽有,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硬件配套,赢得了市、区、民主党派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二、继承创新并举 推进特色办学
学校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打造学校特色为重点,实施多元发展的战略。在继承并创新的基础上,制定了《绿地实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规划》,让原机场小学的经典诵读特色传统的优势得以弘扬,同时又着力打造社团文化,新星合唱团开启学生艺术之旅,并成为我市首批黄梅戏进课堂实践基地,社团组织学生到三河古镇采风,参加了“世界的绿地”主题演出,其总结汇演在东部新城激情绽放,唱出了东部新城教育的新发展。朗朗的诵读声和悠扬的歌声交相辉映,古典的魅力和现代的学校相宜得彰。
二、重点工作突出学校管理规范
1、党建工作质量高
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今年4月开始,我校积极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迎江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精心组织、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学促教,通过专题学习、开展六个一活动、五比五看、问卷调查和反思自查等形式,加强了干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了学校教育稳定发展和作风转变。学校在10月份成立了党支部,标志着学校的党建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为坚强的组织保障,学校的党员、教职工和学生有了更为温暖的组织关怀。学校“四清”(清房、清卡、清商、清编)工作得到充分的落实;春游、广播操比赛、研修旅行等团队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
2、民生工程效果好
学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支出规范、合理,做到所有的收费和支出都予以公示。积极做好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培训的费用约占公用经费10%。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制度健全,日常管理规范,活动内容丰富。学校的校舍安全和维修常态化,并积极和绿地集团安庆分公司联系,解决校舍安全遗留问题。
3、均衡发展显公平
为充实绿地实验学校教师队伍,打造高起点、高品牌的一流学校,区教育局从区属各校调配43名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到绿地实验学校任教。为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模式,组织部分教师到上海嘉定区娄唐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同时和十四中、外国语等学校开展校际教育交流活动。学校积极推进三大关爱工程,即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又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和关怀。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的政策在师生和社会中深入人心,学校标准化软、硬件建设水平达到省颁标准,尤其是音乐室、美术室,在区属学校是首屈一指,各个功能室的设施设备管理到位,固定资产和使用记录都有详细的台账。
4、规范办学促和谐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召开了规范办学专题会议和推进会,切实做好招生、编班、收费、教材征订等工作,并将招生、编班、收费、教材征订予以公示,实现零投诉。学校制定了《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在区教育局2013秋季开学工作检查情况反馈中,我校被评为优秀等次。
5、队伍建设求发展
学校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讨论会,出台了《实验学校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处理规定》和《绿地实验学校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的规定》。安排教师参与市、区培训和外地参观学习多达十余次,推门听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岗位练兵践行了“三环五步”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电子白板的应用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江道平教师获得迎江区“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学校还制定了《教师
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利用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活动,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6、素质教育升内涵
学校通过我的校服我做主活动,倾力打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服饰文化,拱门文化长廊、碧草如茵下的温馨提示牌、图书角让学校亮起来,班级布置评比让学校美起来,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大课间活动、冬季长跑和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让学校动起来,科技馆进校园、六一庆祝活动、课本剧比赛让学校活起来。学校建立了学生成绩监控制度,颁布了《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价实施细则》,完成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洪天锦同学获得了迎江文明好少年的提名奖。
7、安全工作保平安
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完善、措施到位,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坚持推行开学初、放假前、节假日安全提醒和安全告知制度,开展常规检查和全面的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开展消防和地震演练,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春季传染病和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措施到位,食品卫生工作落到了实处,综合治理月活动让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良好。充分发挥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举办《防拐骗》、“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等讲座,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提高未成年人法制意识,增设班级安全员,对安全员进行培训管理,让安全员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安全保垒。
8、信息工作快发展
学校网站已经建成,网站内容不断更新,校园网络已开通,“班班通”设备使用率高,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整合工作效果明显,教师博客建设初显成效,安徽电视台、安徽青年报、安庆电视台天天直播、新闻联播、教育点点透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的办学成果及经验,安庆教育网和区教育信息网的投稿排名稳步上升。
北方风雷:改革重组谱新篇 篇3
追忆风雷历史 艰苦创业结硕果
北方风雷公司位于山西临汾侯马市,始建于1968年,是国家“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组建的三线企业。当时一大批有志于献身国防事业的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农民从四面八方汇聚于侯马,开始了艰苦创业,在失去植被的山凹沟渠和一片瘠薄的土地上,打下公司创业发展的根基。
1971年工厂建设初具规模,同年5月1日炼出了第一炉钢水,7月1日试制成功了第一根54式122榴弹炮炮管。1979年,北方风雷公司首家在国内研制开发了焊接石油钻铤,进入石油钻采装备行业。风雷人根据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条件,采用先进的工频热处理新工艺,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根石油焊接钻铤,钻杆接头、扶正器也相继在风雷诞生,填补了中国石油钻具生产的空白,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石油钻铤的厂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08年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油钻具专业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石油钻铤15 000余支、石油钻杆15 000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大油田,并且远销欧洲、北美、中东、北非、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
1993年石油钻铤国内首家取得美国石油学会API会标使用许可证,2004年石油钻杆取得美国石油学会API会标的使用许可证。
2005年开始,国内外石油钻具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北方风雷公司在这一阶段也快速发展,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37亿元、利润1.4亿元,成为兵器工业集团明星企业。
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石油公司采购钻具数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这个行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进入门槛也较低,2005—2007年短短三年间,生产厂家大幅度增加,2005年不到10家,而2008年接近100家。这种市场和行业的变化造成北方风雷公司生产经营快速下滑,连年亏损,最高年份亏损达到1.7亿元。
除了市场和行业变化外,过度投资带给北方风雷公司的影响也很大。在市场需求旺盛时,风雷公司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先后在太原、秦皇岛、湖南衡阳、河北青县、西安等地投资建厂,企业建成后,甚至有些生产线还没建成,就已经面临了产能的严重过剩。所有国内外投资项目亏损严重,银行贷款债台高筑,资产负债率95%,资金流处于断流临界点,企业处于生死边缘。
和许多老三线企业一样,北方风雷公司紧临大山,离市区较远,企业承担着5 000多名职工及家属的生活保障,甚至职工生活用水、用电、采暖都全部由企业负责。一家三代人全是北方风雷公司职工的比比皆是。如果企业破产,风雷职工将失去生活来源,也会给社会带来负担和不稳定因素。
就在企业发展经营跌入历史低谷的关键时刻,内蒙古一机集团全面贯彻兵器工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从北方风雷工作最突出的矛盾出发,一手抓市场促经营保稳定,一手抓改革推进投资清理整合止住“出血点”,使北方风雷公司走上“止血”脱困向好发展之路。
拓市场抢订单 促经营保稳定
重组后的北方风雷公司班子深知肩负着北方风雷二次创业的责任和使命,将企业的工作重点定位为先求生存,后谋发展,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实现企业扭亏为盈,走出现有困境,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拓市场、抢订单、扩业务,以此稳定职工队伍,解决好当期经营状况。
针对国际、国内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变化,他们将市场梳理划分成国内主流市场、外贸市场、国内二级市场、大客户四大块,依托内蒙古一机集团的行业地位优势,通过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价格机制等手段,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并重新赢得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等主要客户的信任,签订了一批批产品销售合同,重新进入已完全丢失的部分主流市场,使从未进入的产品具备了合格供应商地位;注重大客户开发,通过领导带队定期走访、邀请客户来公司参观考察等措施,为企业石油钻具开拓国内市场、进军欧洲市场、拓宽出口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先后拿到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北京北方车辆集团公司、渤海钻探公司等大客户的多笔千万元以上大订单,为北方风雷公司拓展新的销售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市场营销的龙头地位,要求企业各系统都要为营销系统提供支撑。为此,风雷公司在营销管理上,完善销售运行机制,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加强售后服务,完善合同评价程序,控制合同风险;在全厂树立全员营销理念,要求全厂职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想着自己的工作开展如何有利于最终产品销售,全厂每一位职工都是销售队伍中的一员,所有工作都要为最终促进销售服务、为销售人员提供支持。许多营销人员常年奔波在市场第一线,为抢回每一笔订单,长期在外奔波,有的连孩子生病也顾不上照顾,有的带病坚持工作;通过采取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方式,邀请客户来访参观指导等活动,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确保了外贸业务的持续订单。在保持与老客户继续合作的同时,公司又分别新开发出克罗地亚、伊拉克、文莱、西班牙、哥斯达黎加等多个新客户。在尽力确保传统主流市场和重点客户的同时,公司营销人员还将业务拓展到煤炭等领域,开发了天津泽瑞、山西煤炭物资供应公司等,实现了跨区域销售,使非油田客户的销售额增长了192%。
nlc202309020447
——2012年,共签订合同5.8亿元,同比增长64.6%。千万元以上大额合同1.7亿元,占到所签合同的30%。
——2013年,公司与7家新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为公司后续外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3月,北方风雷公司石油钻铤、钻杆双双入围中石油A类供应商,公司石油钻杆首次进入主流市场,与大庆油田签订了170余万元的石油钻杆合同订单,实现了石油钻杆在主流市场零的突破。
——2014年中石化钻杆成功入围,螺杆钻具在中石油、中石化成功入围,至此,北方风雷钻铤、钻杆、螺杆钻具全部成功入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成为首选供应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两年来,公司合同签订量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生产任务回升,职工工作热情大幅度提高,信心增强。2012年,北方风雷公司接到一笔要求在短期内完成的合同,在减少太原、秦皇岛两条生产线、人员减少210人的情况下,他们用5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当于过去一个季度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扭转了生产经营不利的局面。
抓管理强技术
“止血”脱困筑根基
重组后的领导班子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抓管理强技术,“止血”脱困筑根基。
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向职工讲形势、交任务,让每一位风雷人认识到: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一切都要服从于企业和生存需要,以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公司采取向营销、科研、一线技能人员倾斜政策和对有重大贡献和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职工实行特殊奖励和专项奖励政策,调整薪酬激励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激发骨干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从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和过程管理等环节,对不符合公司实际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严格按照《北方风雷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开展各项工作。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不断研发出高抗疲劳钻铤、新型无磁钻铤、岩屑床清除钻杆,设计和生产出新型冲击器和扭力器,开发出新型螺杆钻具等一系列适合不同油田不同环境使用的新产品。研制的高抗疲劳钻铤,使用寿命延长了20%,解决了塔里木油田恶劣环境打井普通钻具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难题,得到了法国蒂森公司的好评,产品已申请发明专利。研发的新型无磁钻铤,使无磁钻铤具有了高强度、低磁性、高耐磨性的特点,同比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以上,得到了各大油田的认可;研发的抗低温钻铤,确保了高的耐低温性能,完全满足了-60 ℃环境温度的使用要求,成为俄罗斯等国内外高寒地区使用的优良产品。近日,又成功签订沙特阿拉伯的钻具订单,包括多种规格的螺旋钻铤350支,短螺旋钻铤20支,折合人民币1 000余万元;并在中海油钻杆专项招标工作中拔得头筹,中标钻杆10 000米,约1 050支,合同总额1 300万元。随着国际石油采钻市场的活力增强,北方风雷公司还将获得更多的国内国际钻具市场份额。
为提高油田钻井速度,根据中国石油大学提供的设计理论,已设计和生产出新型冲击器和扭力器,并于2013年5月在胜利油田试用,效果良好,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新开发的新型螺杆钻具,发往陕北油田使用,得到了乡宁、陕北市场的认可,使用寿命由改进前的120小时提高到平均170小时以上,为公司螺杆钻具销售市场打开了一条道路。不仅如此,风雷人还紧贴市场提出10项新产品研发项目、26项制造技术研究项目、41项工艺改进与创新项目,并且通过工艺进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工作环境的效果,全年工艺进步降本增效约90万元;仅2013年就申请专利11项,其中1项为发明专利,10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按照精益管理的思想,重新梳理修订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整理北方风雷内部控制手册,全年重新整理下发的管理制度或流程有100余项。
在职工中开展以“全员参与、全员改善”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产生效益1 284.08余万元。通过一系列具体精益管理活动的开展,公司各项经营指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的改善,降本增效完成850万元。同时,以精益管理为契机,在工艺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能源管理、采购管理、日常企业管理等方面充分挖潜,每年节约费用都在1 000万元左右,公司综合产品制造成本率由104%降低到85%。
按照内蒙古一机集团总体发展思路,风雷公司采取收缩生产战线和减少股权投资借款等措施,清理整合、降低成本、减少亏损、“止血”脱困。停止西安高强度钻杆生产线的建设,镦粗生产线迁至侯马,钻杆生产线不再建设;将西安项目整体转让,盘活资产减少了资金成本;将钻铤订单全部集中在侯马进行,既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有利于提高制造质量;逐步清理对外投资、呆账坏账,拍卖废旧物资等回收资金1 500余万元;将秦皇岛钻铤生产线中冷、热加工设备全部迁回侯马基地,并将土地、厂房、供能设施及其他物资租赁给包头大地石油机械公司,建设出口型抽油杆生产基地。这既利用北方风雷闲置厂房节省了开支,又为北方风雷盘活了资产。
随着企业镦粗线产业链的完善和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顺民意暖人心 持平向好发展
重组后的北方风雷领导班子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紧紧抓住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好稳定、人文关怀和帮扶救助工作,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免除后顾之忧,增强全体干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北方风雷更新了硬件设施,保障离休干部的待遇;对全厂职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对在职女工和退休女工进行特殊体检,对社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相关免费体检。2013年,风雷公司投资26万元,对风雷托儿所进行了改造,使风雷的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对家属区出现的水暖管道、屋顶漏雨问题也进行了及时的修复。公司还投入重金进行环境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以职工文化公园、文化广场为中心的10余处文化娱乐场所;组织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增强员工的身心健康;走访低收入员工家庭、单亲员工家庭和患大病员工家庭45户,发放救济物品和救助款、慰问金等共计21 700元,救助困难员工子女就学4 000元,走访慰问特困和重病员工,为一线员工送茶叶、冰糖、方便面、火腿肠等,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关爱,为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企业科学发展,职工幸福安康”。2013年和2010年相比,北方风雷公司人均薪酬增长了47%,公司决定2014年工资总额增加百分之五,真正做到了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
(责任编辑:罗志荣)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4
今年是我国人民科学家, 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始人, 第一、二届学会理事长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缅怀钱学森先生, 追思他作为新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奠基者, 为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弘扬钱老的科学精神和光辉思想, 本次大会特邀钱学森先生的秘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涂元季将军做题为《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弘扬钱老科学精神》的报告, 并邀请钱老的女儿钱永真及其先生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 邀请了海内外的十位著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 包括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从虚拟工厂到虚拟企业》、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顾基发研究员的《钱学森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工程再到系统科学的历程》等。此外, 大会还安排了7个专题分会场将近80个专题报告, 分别报告各分支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民族企业的代表之一, 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安控科技的卢铭总工程师在会上做了《坚持自主创新, 助力自动化产业的发展》的大会主题报告, 与大会代表分享了安控科技十余年来坚持不断自主创新, 为促进我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此次大会期间, 大会主办方还安排组织了自动化新技术展, 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自动化领域最新研发成果和应用实践成就。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RTU拳头产品及数字化油田、城市燃气和环境在线监测行业解决方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系统的展示和解答, 再一次的展现了安控科技雄厚的技术实力与优秀的品牌文化。
五十年峥嵘岁月, 一代又一代中国自动化人孜孜不倦地为推进中国自动化与信息、智能科学技术事业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 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值此中国自动化学会建会五十周年之际, 大会还为学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一批优秀学会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同时颁发了首届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和第二届中国自动化学会杨嘉墀科技奖。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凌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被授予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的称号。
佤山教育谱新篇 改革创新促发展 篇5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中缅边界中段,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佤族人口占85%左右,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和佤族文化的发祥荟萃之地,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68所、教学点23个,初中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1 949人。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6 175人。
多年来,沧源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按照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振兴高中教育、壮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族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多年来,沧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多方筹措校舍建设配套资金,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国际社会援助的爱德项目、苗圃行动等大好机遇,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一校,成一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理念,面对经济发展滞后、县本级财力单薄的现实困难,沧源县多渠道投入近2 000万元按要求配备了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及学生图书,使所有中小学都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农村远程教育设备,2010年全县中小学实现普及实验教学目标,并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同步抓好学校绿化、美化等附属设施建设,国门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小学等学校已成师生善教乐学的家园。
教育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沧源县先后启动了早餐计划和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实现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城镇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籍学生)全覆盖目标,全县所有在校生每天配发一杯学生奶和一个熟鸡蛋或一个馒头等营养早餐,为农村学校在校学生(含附设学前班儿童)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营养午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晚餐。在国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基础上,沧源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营养改善补助资金、20万元的学校食品安全奖金和60万元学生生活补助金,同时,招聘了122名后勤服务公益性人员,充实到农村校点食堂,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从2006年春季开始,沧源县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兴边富民”工程。目前,“两免一补”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其中,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全覆盖率从2006年的67.4%扩大到100%,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率也从2006年的35%扩大到100%。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每年给普通高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800元的学费,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矛盾。
学校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
围绕“校校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佤山特色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格局,推动沧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抓好规划,集中资金重点打造“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六个勤工俭学基地示范点”,发展鱼、野猪、家猪、竹鼠、土鸡、山羊、旱鸭等养殖业,核桃、蔬菜、橡胶、香蕉、甘蔗等种植业,规范运作、科学种养殖,通过大力推进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有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校造血功能、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3 000多亩,勤工俭学收入累计达300万元。2013年上半年,沧源县又投入资金230万元,支持“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数量不足抓补员,质量不高抓培训”的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培训与管理并重、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实教师数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十五”以来,沧源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教师特岗计划招聘、紧缺人才引进等途径新增教师,优化了队伍结构,缓解了教师紧缺难题。为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沧源县推进研训一体化改革,整合教研室、电教室、教师进修学校的优势资源组建了研训中心,成立的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涵盖初中11个学科、小学9个学科及学前、艺体教育,每年为每个工作室提供不少于2.5万元的专项经费;突出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的主体作用,开展区域连片教研活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更加健全;县级财政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的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各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支出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5%;积极开展好远程教育、“国培”计划、履职晋级、“校本”、“对口”等培训,累计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深入开展教师个人形象好、教师教风好、业务能力好、教学业绩好“四好”评比活动和爱心、耐心、责任心“师德三心”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学期掌握一种教学方法、读一本专著、参加一次专业考试”的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工程,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达1 949人,幼教、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99.32%、99.39%和87.33%。一批作风正、业务精、管理强的校长队伍正在成长。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方面,沧源县确立逐步实现“一校一班、一乡一园”的办园目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统一学前教育组织领导、统一调配教师队伍、统一组织教师培训、统一地方课程开发、统一经费预算、统一配置设施设备、统一跟踪调查和统一考核评价”的学前教育“八统一”工作要求,制定“限定班额、限定入园年龄和限定补助范围”的“三限”规定,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稳步推进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县级财政扶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政策,基本形成了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办园模式并存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机制,村村开办了学前班。4~6岁儿童入园率从2000年的13.04%提高到现在的71.85%,普及程度居临沧市第一。
从2008年“普九”通过省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核,“两基”顺利通过国检以来,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97.56%、95.43%提高到现在的99.27%、99.3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37.58%、91.29%提高到现在的99.16%、98.07%,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按照“扩容、提质、创特”的发展思路,强势推进高中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9.2%提高到现在的55.32%,高考上线率实现了100%的突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2000年的25.22%提高到现在的93.02%;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3.1年提高到现在的7.6年;每年核拨50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7.2万元用于外聘教师工资补助,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路子不断拓宽,打造了舞蹈、旅游等凸显佤文化特色的骨干专业,加强汽车修理等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县职教中心成功挂牌旅游职业学校并评估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特色教育进一步凸显
为贯彻落实县委“文化名县、旅游富县”战略,立足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抓特色办学。沧源县成立了“佤山韵”教育工作室,将佤文化元素渗透到艺体教育活动中,以建设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和欢乐校园“三园”为目标,大力开展让每位学生“学写一手好字、基本掌握一种绘画技能、爱好一项体育运动和能初步演奏一种乐器”的艺体教育“四个一”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才艺展演晚会,构建了“生生有项目、班班有专攻、校校有特色”的艺体教育大格局。组建了佤山原生态文艺队、佤族原生态民歌合唱队、佤山乐队等学生艺术团队,编创的《敲起小木鼓》《山鹰飞翔》两套佤族韵律操在全县中小学推广,《佤山,我可爱的家乡》《山中少年》《奏响欢乐的节拍》《阿佤民言》等歌曲被选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敲起小木鼓》在全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群舞《佤山彩谣》获云南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沧源县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先进单位”。
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打造平台,投资320万元建成了沧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班洪乡、勐来乡,糯良乡和勐省镇的少年宫相继建成使用。全县建成了岩帅镇烈士陵园、勐董镇革命烈士陵园、班洪抗英纪念碑、班老抗英纪念碑、沧源崖画、县档案馆、勐省中学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班洪抗英纪念碑和沧源崖画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加强民族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佤语教学培训,坚持在县民族小学开展双语双文教学活动,以民族特色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扎实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好以基本的文明卫生习惯、基本的礼仪礼节、基本的应急避险能力为内容的“三基本”教育活动和以目标具体化、活动主题化、评价情景化为内容的“德育三化”活动,切实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桥头堡建设服务,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已吸引2 000多名缅甸籍学生入境就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近10年来,沧源县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和《沧源县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教工作的通知》,建立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服务制度和激励机制,每年派出数名城镇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对成绩显著的支教教师进行表彰。积极推进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等制度的综合改革,县、乡、村组各级各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管理层级大为减少,管理体制明显理顺,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有力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教育宣传成效明显
沧源始终把教育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投入资金建设了中心机房,创办了“沧源教育网”,丰富各栏目版块,累计上传各类教育文章6 000余篇,为信息交流、文件运转、工作推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沧全市教育系统内首家成立教育宣传中心,并于2011年3月率先开办辐射全县干部职工和部分市县领导的沧源教育资讯(手机版),现已编发309期,共上传5 000余条信息,使沧源教育的内部交流不断加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 000多条教育信息被县级以上媒体采用,营造了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改革重组求发展 开拓创新谱新篇 篇6
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付天祝
集团在“走国际化路,创民族品牌”的方针指导下,凭借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国际化的管理水准,在北京、天津、广东等地,成功管理着旗下70多家酒店,超过2万间客房,发展成为旗下拥有众多酒店的品牌企业。集团的发展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中国二三类城市中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为使本土品牌在强手如林的酒店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首旅建国为“建国”品牌确定了“四加五减”的定位,就是避开高端市场中国际品牌的锋芒,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国际品牌酒店不易进入的层面做到更高、更好。
北京贵宾楼饭店董事、总经理王福和
在首旅集团的领导下,贵宾楼因地制宜,利用自身条件推出客房国际化、餐饮本土化两大卖点,加上不断创新的个性化服务,打造了贵宾楼精品豪华的酒店品牌。为给宾客提供更为周到和个性化的服务,推出“做高端和精端市场”的市场定位方向,展现贵宾楼“贵宾”待客的服务水准,率先提出“服务经理”概念并已实施了近9年。金融危机对我们有影响,但我们还要坚持作民族精品酒店的信念,抓紧时机升级改造,提升作高端市场的硬件,打造北京最好的酒店,迎接经济复苏。
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汤庆顺
在首旅大家庭中,东来顺立足“老字号”文化品牌,我们的主营业务以“东来顺品牌经营”为核心,积极开发清真餐饮和零售两个市场,努力实现连锁店、连锁加工厂、连锁供应商三联体系,做大、做强直营餐饮、连锁加盟、物流配送和食品深加工四大业务板块。在餐饮主业基础上,已开发了自有品牌成品、半成品零售业务,销售网点已覆盖到全国各地4000多个零售商超。集团目前的目标是将东来顺打造成为“中国清真第一品牌”。
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和平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整合,实际通过首旅集团的整合对首汽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集团拥有营运车辆1万多部、汽车销售服务店10余家、分布全国中心城市的直营汽车租赁分公司6家及经营网点近50个、连锁加油站近20座。
我们是多业态的集团,对于不同人群,都要能使大家同心同德,为客人服务好,在已形成整合的产业链的每个节点上,如何把规模做大,把服务的内涵作细,如何使服务延伸,这就是作为服务行业在强化服务质量上应该研究的问题。
我们提出要有百纳海川的胸怀境界,与多方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这就要改变老国企的一些观念和意识。对于体制的运作机制,作为经理、法人是能够改变的,所以在大原则前提下要灵活运用,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北京建国饭店总经理马驷
建国饭店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饭店,实际上算是老国企,从1982年起,合资期十六年就结束了,现在是酒店的第27年。我们有许多老国企的特点,饭店成立之初的员工还挺多,主人翁意识强,对饭店很忠诚,已形成了一种文化或习惯,这是优点。但缺点是对新事物的接受不是很适应,容易满足。这就需要领导既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重视他们的历史贡献,也要启发他们,让员工知道在竞争中不能固步自封,满足现状,要使建国饭店企业文化在企业不断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北京新燕莎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祖国丹
燕莎商城在稳定提升的基础上,成功开拓奥特莱斯业态经营和多家新店开发,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贵友大厦在主题百货和社区商业发展上进行了成功探索,形成了品牌价值提升的新亮点,并为企业快速发展积累了经验;新燕莎MALL完成了集团主业在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领域从无到有和持续向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并已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业态互补,规模化是现在的优势。按照新燕莎集团五年战略规划的发展目标,集团将扩大旗下高档百货店、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时尚百货店、社区百货(社区购物中心)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的连锁网络,并通过创新发展模式,降低发展风险提高经营效益,把新燕莎集团打造成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企业和国际同行业知名的民族企业品牌。
金源新燕莎MALL傅跃红总经理
新燕莎MALL以打造都市生活MALL为目标,完成了集团主业在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领域从无到有和持续向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与燕莎商城商品错位,以销售中档商品为主,已开业5年了。这些年,我们以家庭为主举办了许多文化启迪类的活动,比如军品展,儿童节演出和比赛,摄影展,书画展等,带动消费者参与,仅去年就搞了200多场活动,受到消费者喜爱和欢迎。我们还在努力做好中华老字号这篇文章,与老字号协会合作,现在张一元,瑞蚨祥等都进入了我们的商场。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7
一、健全家委会组织, 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 只有家校有机结合, 形成教育合力, 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而家长委员会是构架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桥梁, 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 不断地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 共享社会上的经验, 对动员、组织协调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 促进家校间的信息互通,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整合。
1. 健全机构, 形成体制
学校家委会通过家长报名—班级推荐—学校审核三个环节, 分别建立了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学校家委会三级组织, 其中学校家委会人数已经达到50多人。通过家委会这一途径, 将思想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真正关心孩子教育成长的不同层次的家长代表请进学校。家长们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 参与学校制度的修订与执行, 参与学校活动的落实与支持。学校通过征集各位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形成方案, 提交学校, 由学校有关部门及时答复并落实。
2. 住校办公, 规范运行
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家委会办公室”, 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守则》, 设家委会主任1名, 副主任2名, 秘书长1名。家委会班子成员定期列席参加学校校务会议, 有效参与学校的督导工作。学校还配备了专门的接待室, 收纳家长们的不同意见并及时反馈, 促使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3. 配套活动, 保障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的联系, 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 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我校实行了家长接待日和家长访谈制度, 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困惑。每学期学校组织家长委员会发放调查问卷, 针对学校提出的方针政策, 通过家委会向家长们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学校还在校门口设置了“阳光信箱”, 鼓励家长和社会中积极谏言。除此之外, 学校还通过定期的家长电话咨询让家长提出对教师的师风师德的意见和建议, 规范教师的行为, 有效地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 拓宽家校教育渠道
1. 开放课堂
学校定期开放课堂, 让家长能随时推门听课, 真正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 请家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意见, 促进教师及时反思与改进。既拉近了家长、教师、孩子之间心灵的距离, 也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环境。
2. 开放讲台
让家长走上讲台是我校家校教育独具特色的一景, 小讲台彰显大社会。学校根据家长报名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家长授课, 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课堂生动精彩, 几次来到学校和老师商讨课程资源, 精心备课, 有的家长还带着自己的同伴一起协助进行, 他们的精彩授课, 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家长课堂的内容包罗万象:交通知识、消防安全、电脑常识、用火知识、用电知识、种子的生长、青少年与犯罪、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等等。开放的讲台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视野。
3. 开放活动
学校始终坚持“推倒一面墙, 迎接八面风”的原则, 由家长委员会多方积极协调,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基地, 让教育变成一泓活水。例如, 走进荣成市敬老院, 与那里的高龄老人共迎传统端午佳节, 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快乐;走进农田和果园, 享受采摘的乐趣;走进超市, 做超市收银员和售货员;走上街道, 做义务清洁工;步入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体验大学生活, 等等。这样的开放活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家庭的资源优势, 进一步加强了家校间的沟通交流, 也为学生的成长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让孩子们真正地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同时, 这些丰富多彩的实地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和思考, 很多同学的活动心得都相继发表在《当代小学生》《齐鲁少年报》上。
4. 开放心灵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家校连心卡”、设置“暖心阁”、建立QQ群、飞信组等多种有效的形式, 让家长及时观察了解每一位孩子在家的表现、思想的变化。同时, 学校设置了“暖心阁”心理健康活动室, 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为需要心理辅导的孩子排忧解难。学校还成立了“1+1爱心社团”, 由具有一定水平的家长担任社长, 组织其他爱心家长, 采用手拉手的形式互相帮助, 给予困难孩子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让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三、家校互动形式, 携手共育幼苗
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活动, 更多地平等对话, 更多陶冶美感, 更多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 这才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我校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多体验成长的幸福,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力量, 组织了许多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 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我校的幸福快乐。
1. 同台竞技, 心心相约
学校定期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亲子朗诵会”, 还有跳绳、踢毽、母子背球, 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共享美好的校园生活。同时,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快乐的不仅是孩子, 家长们也仿佛又重新回到学生时代, 其乐融融。
2. 主题聊天, 不设围墙
近年来, 家校主题聊天成为世纪小学家委会建设的一种新形式。学校充分开拓网络空间的潜能, 开展网上论坛活动。尤其是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辟了《焦点透视》栏目, 针对教育教学的现象和问题开展网上大讨论, 参与者可以是学生、教师, 也可以是家长。这个栏目不仅打开了一扇交流的窗户, 也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构筑了一座教育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3. 评价激励, 共创精彩
为了使广大家长能够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我校的家校共建工作当中, 学校每年都对广大家长委员和家长进行“优秀家长委员”和“优秀家长”的评比, 表彰和奖励每一年表现突出、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设出谋划策、教育有方的家长, 促使我校的家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实现评比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学校制定了自下而上的推荐评比机制, 定期在家长委员会成员中开展“争当优秀家长”和“优秀家长志愿者”的活动。同时, 通过多种形式对优秀家长进行鼓励和表彰, 通过校园网、公示栏、表彰大会等予以表扬。这样, 既能给家长以引导, 又能给家长以激励, 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参加到家长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既实现了心的交流, 也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远离平庸, 走向卓越。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8
近期, 省内与会议相关的各项决议和举措陆续出台, 在省内迅速形成了关心职业教育发展、共谋职业教育未来的良好局面和积极氛围。为了更好地了解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总结经验成就, 剖析存在问题, 勾画发展蓝图, 本刊记者应邀对黑龙江省教育厅分管职业教育的副厅级巡视员王淑云同志进行了专访, 现将采访情况综述如下。
职业教育跨越发展阶段性成果十分显著
记者:请问目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王淑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科学谋划,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强化措施, 积极促进职教事业快速发展。
截止2014年, 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494所 (含技工学校) , 国家中职示范校25所、重点校75所。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总数3.5万人, 其中专任教师2.5万人;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42所 (高职36所) , 其中国家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7所, 省级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9所, 一般高职院校26所。专任教师总数为1.06万人,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62.04%。专任教师中有一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4046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41.32%。全日制在校生17.86万人, 毕业生51740人, 一次就业率95.46%, 年终就业率达到96.30%, 高出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5.9个百分点。应届毕业生选择在本省市就业人数占60.63%, 就业于300人以上规模单位占21.16%, 就业于50人-300人规模单位占30.46%, 就业于50人以下规模单位占29.78%。2014年,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面向第一产业有30个, 面向第二产业的有185个, 面向第三产业的有152个, 专业结构与我省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格局基本形成。目前, 全省共有高职专业大类19个, 专业点1533个, 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3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717个, 校外实习基地4633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8门, 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进入全国高职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评选十强省。目前, 我省有黑龙江工程学院、东方学院等9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成为立项建设和培育单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黑龙江省是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地区, 也是全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省, 黑龙江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王淑云:十一五以来,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制定“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改革创新, 突破发展瓶颈,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的职业教育,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坚持服务地方经社会发展,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取得了飞速发展和阶段性成果。
第一, 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 黑龙江省把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列为全省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逐年增加职教投入, 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在实训基地建设上, 建设完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34个,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717个, 校外实习基地4633个。一些专业实训基地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 2005年以来, 依托国家和省、市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对全省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培训, 截至目前, 52%的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获得新一轮专业培训。高职院校中, 有一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17%, 双师素质教师占58.32%;三是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上, 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积极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四是在整体办学水平提升上, 黑龙江省现有国家中职示范校25所、重点校7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7所、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2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黑龙江省已进入全国高职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评选十强省行列。
第二, 结合现代化大农业的经济特点, 重视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一是在基础能力建设上, 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使用中央、省和市 (县) 财政配套资金1.8亿, 共建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实训基地261个, 使黑龙江省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拥有量从不足30%提高到近70%;二是在创新服务“三农”培训模式上, 根据农村发展需要, 深化供产销一条龙、就业兼升学等“六种服务”模式, 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五培训”工程。2005年以来, 培养致富带头人350余名, 培养培训初、高中回乡人员102万人次, 推广农村实用技术300余项, 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近12万人,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三是在优化专业布局上, 结合现代农业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综合体系的变化, 不断拓展专业布局, 有效对接了新农村建设需要。目前, 黑龙江省43所高职院校中, 有涉农类院校7所, 含涉农专业院校18所, 开设涉农类专业52种, 专业点147个。据国家职教所统计, 2013年, 黑龙江省中职涉农类毕业生占全国中职同类毕业生总数的22% (全国平均9%) , 居全国之首;四是在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上, 自2012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立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来, 通过开展涉农类院校招生考试改革等方式, 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新途径, 启动实施了试验区试点县、集团化办学试点、涉农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试点等10个项目建设, 并取得初步进展。其中, 确定了首批9个试验区试点县、10个重点培育县和7个培育县, 有3个试点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
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记者: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请您谈一谈黑龙江在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上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效果如何?
王淑云:黑龙江省在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果。请让我从三个方面做以介绍。
第一, 积极推进八个职业教育关键领域改革重点项目。围绕落实国家、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黑龙江省共设计了22个重大项目, 其中有8个是职业教育项目。一是在统筹设计上, 项目设计紧扣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同时跟进项目实施与科研配合推进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960万元的配套经费, 真正做到了导向明确、措施有力、运行有序, 效果明显。二是在优化专业结构上, 紧紧围绕“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的实施, 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 先后新增了物联网技术、现代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等30余个急需紧缺的新兴专业, 停办了语言类、法律类等就业不理想的123个专业点。截止目前, 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面向第一产业的有30个, 面向第二产业的有185个, 面向第三产业的有152个, 形成了专业结构与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格局。三是在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上, 以2013年为例, 全省高职院校开展各级各类技术培训5800余次, 累计为国家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培养了6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推广先进应用技术429项, 为行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386项。
第二, 探索构建以招生改革为突破口、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在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上, 整体谋划黑龙江省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 从着力打通、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入手, 研究制订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多种形式招生,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探索涉农类高职本科、中高职五年制贯通制培养和中职优秀毕业生保送制度, 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 先后出台了《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办法》。二是在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上, 制定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目录》, 编制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 “三校生”单独招生, 建立了中高职人才系统培养通道。以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为契机, 出台了《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以涉农专业为突破口, 进行了“2+3”中职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 初步构建起“十个衔接”的贯通培养模式。三是在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上, 黑龙江省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 形成了行业、企业办学、集团化办学等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全省以高职院校为龙头, 建设职业教育集团15个, 惠及中、高职及本科在校生143万人, 覆盖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667个, 为我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和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9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 交通和自然条件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占优势。甘肃也是传统的农业省份, 发展农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风沙、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且频繁。全省发展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 财政收入总量小, 人均财力在全国排名一直靠后;支出需求多、缺口大, 县级财力困难, 赤字严重, 财源建设后劲不足。在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面临诸多困难的条件下, 甘肃各级财政部门不怨天尤人,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财政方针政策, 积极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政策, 谋划增加财源建设、保障经费供应的新路子, 为政府财力支出保障当好参谋助手;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坚持依法治税, 强化收入征管, 科学生财聚财, 做大做优“蛋糕”, 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袋子”, 增收节支, 为政府当好管家里手;为全省企业、医疗、社会保障、农村等各项改革保驾护航, 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解决民生问题做好财力保障工作。
一、财税改革深入推进, 财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1980—1984年, 甘肃实行“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求平衡;各项财政支出不再由中央各部门对口下达, 均由“块块”统筹安排, 调剂余缺;包干比例和补助数额由一年一定改为五年不变。与此同时, 进行了两步利改税。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 把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改为征收所得税和调节税, 结束了税务机构只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的历史。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 又对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建立起了多税种、多环节征收的复合税制体系, 初步适应了我省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需要。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 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这一体制的显著特点是由过去按企业隶属关系改为以税种来划分各级财政收入。甘肃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 相应地对地县实行了新的包干体制。
从1988-1993年, 中央对地方财政包干办法进行改进, 甘肃开始实行“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 即“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缴 (或定额补助) 、一定五年不变”, 给各地以更大的自主权。1994年1月1日起, 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根据中央财政体制的调整, 我省结合实际, 从1994年1月1日起对地县也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新税制改革也拉开大幕, 税种由32个减少到18个, 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形成了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 税制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 中央对地方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996年, 甘肃采取对地县实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1997年, 又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同时引入了激励机制, 用“标准收入”代替了原来的“标准财力”, 调整了对“标准财政供养人口与实际供养人口”的差额奖励比例, 增加了考核的税种和支出因素。同时, 省政府对各地 (州、市) 实行了以“三保一挂”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激励机制, 变拨款为借款, 变补助为奖励, 财政收入增长、职工工资发放、财政收支平衡三项指标完成情况与奖励挂钩。
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明确了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权责利关系。分税制改革以来, 具体划分了省本级与市 (州) (以前为“地州”, 下同) 之间的收入, 基本明确了省级与各市 (州) 的财权和事权, 并根据体制运行效果不断调整地市的财权, 使基层政府自有财力水平与其行使事权的能力不断得到优化组合,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调控能力、保发工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完善了公共收入体系。经过不断改革完善, 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趋于规范, 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省级和各市 (州) 之间, 市 (州) 与县 (市、区) 之间形成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体系, 各收各的税, 各过各的日子, 财责自负, 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三是建立起了政府间财力调节体系, 特别是随着中央对省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省级财政对市 (州) 一级的转移支付力度相应加大, 各测算指标体系基本趋于公平合理, 充分发挥了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平衡区域间财力差距、缓解县级财政困难、激励市县政府增收节支、保障各项改革事业顺利进行的积极作用, 随着财政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 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渐突现。
二、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 全省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既是政府履行职能, 保持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也是财政活动的基础。改革三十年来, 甘肃财政紧紧围绕这一基础, 结合财政改革实践,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健康发展, 财政实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一) 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 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三十年来, 伴随着全国财政收入分配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甘肃财政也结合实际, 对省以下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1994年以来,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利益分配关系, 为微观经济运行创造了一个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稳定了财政分配关系, 调动了各级财政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逐步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持续推进财税改革, 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 全省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 收入水平不断跨越新台阶。
(二) 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0.5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91.56亿元, 增长了18.1倍, 年均增长10.3%, 是甘肃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最稳定的时期。全省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75.1亿元, 增长了46.2倍, 年均增长13.7% (见图1) 。
(三) 不断调整完善财政收入政策, 优化了财政收入结构。
三十年来, 尤其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以来, 甘肃财政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各种财税收入政策, 支持和引导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促进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快速增长, 优化了财政收入结构, 稳定了税源。
(四) 不断加强税收征管, 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十年来, 随着财税体制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税收征管工作也不断与时俱进, 依托科技、信息和网络等手段, 创新管理模式, 优化征管手段, 改进征管方式, 坚持依法治税, 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 同时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监缴稽查力度, 确保应收尽收, 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三、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地方财政平衡情况明显改善
回顾和总结甘肃财政事业3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 在预算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一) 保工资发放, 保障社会稳定。发工资、保吃饭, 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保工资发放对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来讲不是问题, 而对于甘肃这样经济落后的省份, 却是解决民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很落后, 全省86个县, 一半以上的县是贫困县, 到2007年还有43个贫困县。有的县基本没有工业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又差, 财政收入少, 财力保障能力非常薄弱, 为了保障正常运转, 县财政经常是“寅吃卯粮”, “拆东墙补西墙”, “凑齐了吃饭钱, 没了办事钱”。财政困难的时候, 有些县的财政局长一年中有近半年时间为工资发放“化缘筹钱”。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支持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 在中央转移支付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从2003年开始, 各地自1994年开始长期拖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14个市 (州) 和86个县 (市、区) 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规定的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并逐步清理偿还了大量以前年度的拖欠职工工资, 省级和大部分市县还增发了部分地方性津补贴, 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这对甘肃财政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二) 逐年消化了财政赤字, 减轻市、县财政的赤字负担。甘肃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 长期处于赤字财政的困扰之中。由于财力薄弱, 事权和财权不能完全统一, 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各项预算内的刚性支出, 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和正常的公用经费, 县级财政亦步亦趋地通过举债等方式, 暂时解决了困难, 但形成了历年的财政赤字挂账累积, 到2000年一般预算累计赤字达到30.58亿元。从2001年起, 全省各地财政赤字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 分别消化累计赤字额704万元、2038万元、1.61亿元、2.85亿元、5.15亿元和5.23亿元。
(三)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刚性支出, 基本满足了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 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近年来, 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 出台一系列为民办实事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多数都要求财政部门保证资金供应, 在财力增长缓慢的情况下, 财政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确保了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到位。
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 改革开放前, 甘肃财政支出结构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财政支出范围基本覆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 特别是八十年代, 甘肃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党的十四大以来,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甘肃省企业改革全面推进。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 甘肃财政对支出保障范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制定了“有保有压”的方针, 支出结构向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转变。
(二) 有力支持企业改制, 安置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甘肃省企业改制从1996年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实质性的产权制度改革阶段。在财政有力的支持下, 我省已基本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376”攻坚计划, 90%的大型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下划市 (州) 管理的中小企业95%完成改制;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66户国有企业已破产终结, 70%以上的职工实现再就业。粮食、流通、农垦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 并进入实质性阶段;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进展顺利, 截止2007年底, 已移交机构190多个。
(三) 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1990—2005年, 甘肃省经济建设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8.40%上升至10.54%;文教卫生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则由22.91%上升至23.33%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 相关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 支出结构向保障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 甘肃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等本质特征,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 向困难地区、基层和弱势群体倾斜, 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重点是加大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 农村教育“三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逐年增加, 从1990年的5.8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2.78亿元 (见图2) , 2007年财政用于农林水事业的支出达到84.74亿元。另一方面, 着力于减轻农民负担, 从2005年起已全面停征农业税, 并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力度, 2007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达到9亿多元。
五、改进财政管理模式, 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财政收支运行日趋规范
(一) 进行以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为导向的财政收入管理的改革, 其内容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收支两条线、所得税收入分享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从1995年起, 在税收返还制度之外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中央转移支付的政策、内容和数额, 结合我省财政收入情况, 省级财政每年增加安排一部分资金, 用于平衡各市 (州) 财力, 重点解决一些财政困难县的收支矛盾。1995年, 甘肃省人大颁布了《甘肃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 将应纳入财政预算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六项标准”, 狠抓“三项清理”, 推行“两个分离”, 有效地控制了预算外资金收缴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规范了预算外资金的收缴、使用和监督管理。中央从2002年起, 打破按企业隶属关系和税目划分所得税的办法, 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甘肃也调整了所得税分享办法, 将新增财力更多地向基层倾斜, 有效调动了基层政府增收的积极性, 有力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的矛盾。
(二) 大力推进财政支出制度改革, 提高了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内容包括部门预算管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部门预算是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科学分配财政资金, 依法加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甘肃省从2001年开始试编部门预算, 当年向省人大报送了五个省级部门的预算草案, 2003年重点报送单位增加到15个。目前, 省级部门已全部实行了部门预算管理, 有条件的市 (州) 也在积极尝试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到2005年, 我省财政部门把省直部门及其所属二级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开始于1998年, 当年制定并发布了《甘肃省省级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近年来又相继制定印发了《甘肃省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办法。政府采购制度对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监督、杜绝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把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作为一项财政基础性工作来抓, 其内容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 修改和完善计划经济时期参照原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类别和层次重新划分, 使预算收支科目更加科学、合理、透明和细化, 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财政收支改革的要求。
(三) 会计队伍不断扩大, 财务管理和监督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十分重视夯实会计工作基础, 扎实推进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 依法实施会计类行政审批, 注重对财会队伍的建设和财会专业人员的资格认定、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和监督, 建立起了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财会人才队伍, 全省会计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7年末, 累计审批会计师事务所117家、分所4家、代理记账机构36家。到2008年9月, 全省具有会计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资格的人数达到6074人, 比2003年度增加3493人。不断发展壮大的专业会计队伍已经成为满足会计工作岗位要求、提高我省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行业监督的基础和中坚力量。
六、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 促进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为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改革开放之初, 甘肃财政就通过拨付各种政策性补贴、增加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投入等政策来保证有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援助。为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越制度,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三十年来, 全省财政不断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加大对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益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 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 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增多, 社会矛盾增多, 为了配合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妥善解决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全省各级财政多方筹资, 保障下岗职工和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 稳定了社会大局。
(一) 落实“科教兴省”战略, 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
甘肃大部分县 (市) 的教育设施落后, 失学儿童比例高, 教师队伍不稳定, 这直接与县级财政困难、教育投入不足有关。按照全国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省政府制定的“科教兴省”战略, 甘肃在财力增长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改变教育设施落后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90、1995、2000、2005四个年度中, 甘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6.0亿元、13.2亿元、27.6亿元、67.5亿元, 2005年与1990相比, 教育经费增加了61.5亿元, 增长了10.25倍。
(二) 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 不断改善医疗设施条件, 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财政不断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 1990、1995、2000、2005四个年度中, 甘肃财政预算内医疗卫生经费 (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和公费医疗经费三项合计) 支出分别为:2.5亿元、4.9亿元、8.1亿元、17.8亿元, 2005年与1990相比, 医疗卫生经费增加了15.3亿元, 增长了6.12倍。投入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甘肃公共卫生医疗条件, 基本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
(三) 增加对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和社会稳定。
甘肃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 1998、2000、2003、2006四个年度中 (1998年以前年度的“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不统一) , 甘肃财政预算内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为:1.9亿元、13.6亿元、37.1亿元、42.5亿元, 2006年与1998年相比,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加了40.6亿元, 增长了21.4倍。投入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甘肃社会保障从不完善到完善, 从单一的社会救助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七、扩大对外交流, 为地方企业和项目“牵线搭桥”, 为甘肃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外贷 (赠) 款资金
借用国外贷款是甘肃省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甘肃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甘肃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官方贷款机构在引进贷 (赠) 款、技术援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为甘肃省在世界范围内聚集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甘肃省借用国外贷款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迅速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国外优惠贷款, 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 为解决重点项目、中小型企业资金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4年, 甘肃省第一个世行贷款项目“甘肃电视大学项目”实施, 标志着甘肃省国外贷款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1990年以来, 先后利用西班牙政府混和贷款、澳大利亚政府混和贷款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共约8600万美元, 建成了全省县以上城市程控电话, 铺设了省内二级干线光缆, 建设了省电信信息数字微波通讯工程和兰州电信枢纽工程, 改变了甘肃省通讯落后的状况。1995年, 实施了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 对庆阳马莲河流域治理, 改善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1996年,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5亿美元, 兴建了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极大地改变了我省河西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997年, 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77亿日元, 实施了兰州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一时期,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被誉为“陇上都江堰”的“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跨流域引水大型自流灌溉工程。截至2007年底, 甘肃累计签约利用国外贷款项目133个, 协议金额约合23.74亿美元, 约折合人民币173.3亿元。项目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能源、通讯、生态环保、城建、文教卫生、扶贫等领域, 覆盖全省14个市 (州) , 86个县 (市、区) 。其中:世行贷款项目29个, 协议金额7.55亿美元;亚行贷款项目4个, 协议金额6.57亿美元;农发基金项目1个, 协议金额0.3亿美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98个, 协议金额9.62亿美元。从2001到2007年共争取国外赠款项目26个, 赠款金额约61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4.58亿元。通过牵线搭桥, 筛选项目, 引进发展资金, 尽可能地利用国外贷款的各种优惠条件, 学习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和技术, 为甘肃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解决人畜饮水、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坚持依法理财, 加强财政监督
(一) 不断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为依法理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规矩不成方圆, 财政法规制度是做好财政基础工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依法理财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甘肃各级财政部门十分重视财政法制建设, 特别是从2001年机构改革省财政厅成立财政内部法规起草和监督的专门机构以来, 财政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省财政厅提出有关财税方面的地方立法项目建议, 并根据省人民政府委托, 负责起草财税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草案等工作。起草制定财政法律法规面广量大, 主要包括:综合类、预算管理类、税收类、国库管理类、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类、行政政法财务管理类、教科文财务管理类、经济建设财务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农业财务管理类、企业财务管理类、债务管理类、会计管理类和财政法制监督类等。通过地方财政立法和完善规章制度, 使我省的预算管理、财政收支、国有资产权益、会计和财政监督等财政业务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财政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 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增强, 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的水平明显提高。
(二) 规范依法行政的手段和方法, 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 认真组织开展了财政审批制度的清理规范工作, 为规范审批行为, 明确审批责任, 健全监督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对预算外和各类“非税收入”, 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基本管理原则, 积极推行罚缴分离、票款分离等办法, 加强收费票据和执收执罚单位银行账户及财务收支管理, 促进了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 对资金申请、立项、拨付、使用等环节, 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监控, 减少了损失浪费,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 建立和健全财政内部监督机构和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 (州) 都成立了专门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各级财政部门通过积极探索财政监督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 构建科学有效的财政收支运行机制, 强化了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 提高了财政收支运行的质量, 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有效地减少在财政管理领域的非法减免税、截留上级预算收入、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现象和私设“小金库”等突出问题, 维护了正常的财经秩序。
(四) 认真贯彻《会计法》, 严肃财经纪律, 堵塞各种财经违法违纪漏洞。
近年来认真开展《会计法》检查, 省级共派出l4个检查组分赴101个省级单位和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共查出违纪资金8.83亿元, 对84个单位做出行政处罚, 维护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 促进财务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提高了财政监督质量和综合效果。
九、加强财政部门工作作风建设, 提高财政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净化财政干部的思想意识, 构建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甘肃财政系统高度重视并积极抓好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自觉运用创新和深化改革的方式方法, 坚持“教育是基础, 制度是保障, 监督是关键, 改革是动力”的原则和方针, 全面推进财政系统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一是加强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教育和作风建设, 不断提高财政系统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要求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认真学习并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和通知精神, 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从思想上、作风上抓好反腐拒变的工作。二是健全财政管理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针对容易发生腐败和违法违规案件的部门和环节, 认真查找漏洞,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反腐拒变的宣传、学习和警示教育。组织开展了大量生动鲜活、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 使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形式不断创新, 效果不断增强。
(二) 注重对财政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是更新培训理念, 坚持方法式、活动式、快乐式、主动式、能力式、团队式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注重培训和教育的效果, 节约培训时间和费用, 提高干部培训和教育的质量。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的制度建设, 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2006—2010年全省财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一系列制度办法, 使我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规范。三是丰富培训内容, 实现以业务知识培训为重点, 以岗位技能培训为突破口, 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 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三) 全面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 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科技教育改革谱新篇 篇10
关键词:师幼关系,自由平等,尊重,信任,师德
何谓“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 是一种心理上的关系。传统的师幼关系主要表现为教与被教、指导与被指导、批评与被批评、安排与被安排、照顾与被照顾的的关系, 毫无平等对话可言。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师幼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 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 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良好的师幼关系则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利于幼儿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 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随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们深刻的意识到, 幼儿教育呼唤现代优质的师幼关系, 迫切需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赖感。”那么如何创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呢?
一、创设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3—6岁的幼儿是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也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时期, 他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并为了验证这个所谓的真理, 会用行动证明给成人看。首要的一点是要求成人们给予足够的尊重。《成长的秘密》中的每位幼儿就是在一个遵守原则的前提下, 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大李老师创办的“巴学园”和她的教育理念——耐心、原则和方法——深深影响着我。她尊重孩子的意志, 陪女孩辰辰一起等南德, 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时, 她又耐心帮助孩子们建构原则, 做错事情一定要认错, 绝不漫无边际地放纵。老师所给予孩子的并非一个“爱”字就可以诠释, 给孩子相对的自由, 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无完人, 孰能无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们要给予幼儿犯错误的权利。面对成天闯祸的孩子, 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 甚至体罚, 那么幼儿会越来越害怕教师, 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进而与教师对立。例如小明就不喜欢自己班级的黄老师, 原因是中午午睡时哭得厉害, 被黄老师领进卫生间“教训”了一下, 从此小明就开始讨厌这个黄老师了, 他甚至想要去没有黄老师的幼儿园上学。可见, 教师对幼儿所犯错误处理不当会对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引导幼儿知错就改。
幼儿在幼儿园期间, 经常与教师朝夕相处, 如果能在一日生活、教育活动中的任何环节, 得到教师的欣赏、鼓励, 哪怕是教师甜甜的一笑、轻轻的一摸、热情的一抱, 都会给幼儿产生巨大的安慰和影响。而自信、有成就感的幼儿也必然会把教师视作可信赖的人。这样, 在自由平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下, 我们无论是作为带班教师、专职讲课教师还是保教老师, 都会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
二、创新理念, 因人施教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并且是新鲜的。幼儿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打比方说, 每个孩子都是各不相同的原材料, 需要老师精心地塑造成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没有统一的教材, 它需要根据幼儿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因人师教。因此, 教师应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 勇于突破现状, 在内容上创新, 在形式上和手段上创新, 做创新型教师。
为了让幼儿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直观、快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 给幼儿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 或者用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 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浓厚的教学氛围……要想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就应该时时刻刻、随时随地给孩子们一个“新”的体验。
三、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打人教会打人, 骂人教会骂人”。幼儿期是模仿的敏感期, 教师的一个语言、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成为孩子们效仿的对象。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往往比课堂教育作用更大,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 他们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 幼儿园教师身教重于言教, 用积极的态度、恰当的语言、良好的举止来面对幼儿, 绝不能带着情绪去上班, 以身作则很重要。
《礼记》上有两句话, “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我们幼儿教育的目标不仅要让幼儿健康地成长, 更要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积极的、乐观的、全面的发展。而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 让我们努力用行动去建构新型师幼关系, 让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07) .
开拓创新谋发展 素质教育谱新篇 篇11
【关键词】 创新 科学发展 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秉承“立足农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以 “创一流教风、创一流学风、创一流管理、创一流质量”为目标,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的思想。
一、加强基础建设,规范办学,科学发展,奠定素质教育之根基
加强学校硬件改造,美化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这些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形象,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形象所蕴含的“精、气、神”,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园环境优美,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学校各处色调统一协调,极具现代气息,花园中美丽的“春晓亭” 如明珠镶嵌其中,别致的“勤之石”、“龟石”让花园灵气充盈,给人以愉悦、遐想和无限的启迪,优美和谐的操场特色文化墙等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彰显出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了和谐的人居、教育教学环境,落实了素质教育之要求。
二、“狠”抓落实,紧跟课改步伐,走创新之路,扬起素质教育之帆
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构建了一个开放、民主、科学和不断发展与持续创新的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
积极构建校本特色学校,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课程绩效和办学绩效,走校本课程兴校之路。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开卷有益》、《趣味理化》、《辉煌古镇》、《语文创新阅读》等系列校本课程,极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学校通过艺术课﹑园艺课﹑养殖课﹑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立足农村,真正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切实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地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德育特色,学以致用,精细管理,塑造素质教育之魂
确立学校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下大力气抓好德育工作,推进“四精”、“五育”、“六结合”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水平。
“四精”即:一是领导组织精干。二是计划精炼。三是活动组织精心。四是总结评比精细。对每一次活动皆组织、有计划、有布置、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真抓实干,提高实效性。
“五育”即一是抓好纪律安全教育;二是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全校推行德育导师制;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四是实行隐性教育,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五是开展帮扶教育,关注弱势群体,搞好服务育人。
“六结合”即坚持直接教育与熏陶教育相结合,持久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关注教师生健康和谐的生活,绽放素质教育之花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建设高雅文明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广播、橱窗墙报等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良好文化氛圍。通过广泛宣传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
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安全教育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坚持举办各种丰富校园生活的文化文艺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大赛”“舞蹈比赛”“合唱比赛”“文化长廊手抄报”“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 “拔河比赛”“篮球赛”“乒乓赛”“青春风采大赛”“获奖作品展演” “阳光体育”“阅读月”等活动,开拓了视野,展示了才华,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推进了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艺术团建设,展现素质教育成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学校舞蹈艺术队,合唱队,书法兴趣班。每周定期训练,几年下来已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涌现了一批活跃于校园的文艺人才。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颇多,已成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和展现素质教育的窗口。
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在全社会的重视下,通过持续的投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定能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中国的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第2A期。
[2]《班主任》杂志 2009年第8、10、11、12期 ,2010 年第1、2、3、4期。
[3]《素质教育的呼唤》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审评新华出版社2001年3月版。
[4]《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2010年 4月
[5]《中国教师报》2009年8月—2010年 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