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的目标

2024-08-08

科技教育的目标(通用12篇)

科技教育的目标 篇1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性较强, 在发挥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生在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尽快融入社会, 并在企业中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确立是关系到教育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共同实现目标。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占据主体地位, 其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不同, 中等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专注于培养一些中级技术或是管理人才, 也可称为技术员, 而技工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我国在2000年颁布关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文件, 其中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彻底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的发展观念, 培养与现代化经济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 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 改革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应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涵养, 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 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除此之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属于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 其主要培养能够充分适应生产及建设等一系列服务需要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实现全方面发展的技术性人才。另外, 该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并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良好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并重点掌握该专业领域内涉及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技能等。

由此可见, 不同等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大共性, 本质上都要求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且在职业性及实用性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特性。但是, 其在培养规格等方面又存在一定差异性,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不同职业岗位存在的不同要求以及相关性规范等。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要求学校能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为企业输送足够的实用型人才, 提升企业运营效益。

二、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必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教育目标等方面的不同, 前者更加注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而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者自身发展需求和其余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立与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关联性。

(一) 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教育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学习者中间, 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中心, 实现教育行业的综合发展。当代, 很多人本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学习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是对于人类生命和价值关怀在学校教育价值中的最高体现。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必要性之一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注重学习者内心发展需求不仅仅局限在相关职业技术课程是否可以满足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上, 还应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关注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并将之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连接, 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在我国, 大部分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都已经经历一段长期的基础教育阶段, 其身心发展都处在成熟和定性的阶段。在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同过程中, 学习者的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发生变化。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学习者的自身学习状态和规律进行综合考量, 最终得出与学习者发展需求相吻合的教育目的体系。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最终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应与学习者学习规律相吻合, 还应注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并将其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基本来源, 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助力。在众多教育系统中, 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接近的一种类型, 能够对国家综合实力建设产生直接性影响。我国已经正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很多信息技术化产品出现, 需要以创新作为发展灵魂, 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要求劳动者在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现实发展需求, 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需要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深入研究和调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通过大量研究和数据对比, 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的侧重点, 注重学习者在创新能力及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科学培养。

(三) 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专注于培养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 因而职业发展需求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定的依据之一。目前, 针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可知, 在确立职业技术教育目的的过程中, 运用多元化的整合观念十分必要。职业技术教育目标需要实现不同依据的有效复合, 以某个依据为主, 结合其他参照性条件, 完成整合工作, 创新发展模式,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发展。

三、结语

我国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 要求教育行业在创新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地,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阐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等概念, 阐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确立的相关性因素, 希望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崔发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3, 2:5~7

[2]周志刚, 闫智勇, 朱丽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背景与目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9:5~10

[3]鄂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 2015, 10:6~11

[4]岑东莲.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5]乔娜.1996~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文本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段静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科技教育的目标 篇2

总的来看,科学教育育人目标与科学教育内涵的发展是一致的。从最初的注重知识、技能到关注方法与过程,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科学教育育人目标的重心在发生着摇摆和震荡,并不断寻找着平衡与融合,这种平衡与融合集中反映在当代“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发展,也表现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面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科学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随着社会实践和对科学本质的逐渐认识而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反省与进步的过程。这种反思与进步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人们最初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满足人类社会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整个社会崇尚科学知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旗帜。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到现在开始重新思考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基于尊重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其次,表现在从只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物质文明的手段,神化科学,造成信仰危机、拜金主义,到批判科学主义,挖掘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再到提倡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发展过程。

再次,表现在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科学教育,到科学为大众的教育,再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的发展趋势。

最后,表现在科学文化领域,从近现代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霸权,到后现代主义对近现代科学的批判,再到多元科学文化教育的理念。

这些过程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当今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目标取向已经突破了“工具理性”,更加关注科学教育应该体现的人文关怀和改善社会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篇3

当人或动物受到惊吓时,呆若木鸡是恐惧,作鸟兽散是恐慌。惧是一种心理,慌是一种行动;惧是觉醒,慌是着急。一些人会因惧而慌,即刻采取行动;也有的人只惧不慌,因被动而处弱势;更有人不惧不慌,懵然无知、麻木不仁。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无知,越强大越觉得自己渺小,于是他有了敬畏,开始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帮助他人和寻找自我,并忘却自我。这些人都是在“蓦然惊觉”之后立即行动的人。

因惧而慌,但“慌”而有“向”。

于行动而言,方向与目标从来是相关联的,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不可割裂。否则,行动不是失去目标,就是偏离方向。但目标和方向又绝不是同一个概念。

人生不仅要有方向,还要有目标。教育亦然。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把目标当方向,或者说,只有目标而没有方向,又或是,目标不在真正的方向上。受庸俗价值观影响,我们的教育一度失去了方向。当教育围着应试的指挥棒转,考学成了目标,也成了方向。于教育而言,目标不能成为方向。考学应该且只能是孩子们在一定阶段学习的目标,“让每个孩子寻找到自己”才是教育的方向。每一个做教育的人都应该明白,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孩子寻找到自己”, 使人成为人,而不只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只有当教师们都明白了教育的方向,也懂得了教育是一种帮助,正如我们所倡导的“帮教育”,教师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增强自己“帮”的能力,提高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才会主动去探寻作为一名教育人的人生方向,敬畏、关爱、尊重、理解、交流、沟通、温暖、价值、意义等等,这些关于教育和人生的关键词才会进入到教师的视线。这才是教育人“因惧而慌”的状态。

当教育者把握住了人生的方向,他也会找到生活的目标,并且找到成长的路径;当他真正懂得“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自救的过程”,他也会为自己“四十岁后的容颜”负责;明白“成长是一种自救”的教师,一定懂得“自救教师”的前提是自律。这样,一所学校的管理便从制度走向了文化。

当教育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才会明白,课堂应当是一种帮学的状态,知识不是灌输、而是建构的,学习不能代替、而是帮助的;才会明白,“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帮学课堂”的状态。

目标教育的魅力 篇4

目标教育是指个人、组织及其内部在一定时间内应达到的状态, 即努力奋斗的方向和要达到的具体指标而进行的教育手段。正如高尔基所说,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 对社会就越有益”。没有目标就没有力量, 没有目标就没有集体的团结与合作。

1 当前职专生目标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 大部分职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心态浮躁、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的问题。对他们开展目标教育, 帮助其设定学习目标, 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风气,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其健康成长。

2 如何全方位加强职专生目标教育 (目标教育的措施)

2.1 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确立

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可行的学习目标。但要注意, 所设定的总目标要远些, 既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要具有挑战性。具体目标合理可行是根本, 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 且能在具体情景中为一系列近景性动机所激励。

2.2 专业兴趣的目标教育

专业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专院校应该在新生入学后积极开展专业讲座或座谈会, 阐明学科特点、专业学习目标任务以及本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 在专业兴趣培养方面做好引导工作, 借助兴趣作用促使学生将专业学习转化为自身需求, 从而培养强烈的内在学习目标。

2.3 就业的目标教育

当前, 大部分职专学生没有学习目标, 而且普遍缺乏学习动力, 文化知识结构失衡, 社会适应能力弱化。现阶段, 各专业就业难以程度不同, 职专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采取不同的目标教育, 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市场供需情况, 为其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引导其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提高目标教育的效果。

2.4 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

设定个体目标时, 要兼顾总体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将每个学生视为个体目标, 根据其个性特点开展目标定位教育, 集个体之所长来达成总体目标。比如, 开展争创校先进班级、省先进集体等活动, 使每位学生清楚自我价值, 感到个人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样大家在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 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这种结合,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更能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 目标教育的实验个案

目标教育是否能起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呢?对此, 笔者针对班内的现状作了一个实验。

班内因为午休时宿舍纪律不好而被扣了分。班内大多数女孩子, 正当爱叽叽喳喳的年龄, 她们早已听惯了传统的教条主义, 单纯几句“要维持好宿舍纪律, 不准乱说话”是不够的。并且近来班里悄然出现了一种懒惰的情绪, 并且在不断蔓延。笔者想起了学校发给教师学习的《教育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中的一个案例———《看老师如何吻一头猪》。案例中, 一群孩子为了让老师兑现其吻一头猪的诺言, 自觉互相监督, 积极改进课堂纪律,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他们为了共同目标而去自觉的学习, 这给了我很大启示。同时, 我也想到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教育以及专业兴趣的目标教育, 如果把这几种方法都运用到实验中, 效果也许会更好。

笔者首先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大家是为了什么而来学校的?”异口同声道:“学习!”笔者不禁愕然, 我们的学生, 被当前的教育方式禁锢住了思维阿!“是这样的吗?其实, 你们是为了学好一种技能或考上大学而来啊。”他们有些赧然, 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你们向往大学生活吗?”他们一个个都兴奋地大喊:“向往!”他们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让笔者甚是疼惜, 他们一样有着同样的梦想。而我们的学生若想跨入高等学府, 付出的努力甚至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还要多得多!笔者给他们讲述了我的大学生活, 象牙塔内的学习、课外活动激起了他们无限的神往。

接着, 笔者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兴趣的目标教育。“要想考上大学, 需要大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死学是不行的, 要有兴趣”, 笔者对他们讲了些我们的专业的发展前景、市场需要, 继而进行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结合教育方法。

“要想升入大学, 需要大家在学习上多多努力, 这一点, 咱们班做得还不错, 但同时也要知道, 良好的班风对学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班风好了, 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就浓了, 实现你们梦想的机率就越大。而若反之, 会使你们无法专心攻读。良好的班风, 不仅仅是指学习上有好的风气, 同时也得在卫生纪律各方面都要有较好的风气。”他们点头称是。随之, 话题继而转入了宿舍纪律方面:“宿舍纪律很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其集体意识。如果纪律不好, 这就意味着本该午休的时间里, 宿舍内并不安静。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大家的休息。检查纪律的目的, 不是为了挑剔大家, 而是为了帮大家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所以, 保持好纪律, 其实是为了你们自己。”他们若有所思, 沉思了一会儿, 慢慢地仰起了脸看着我, 笔者可以看到反思写在了他们脸上。“良好班风的形成, 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小小的一只蚂蚁不起眼, 但它们作为一个集体时, 却常常会出人意料地做些‘大事’!大家知道蚂蚁是怎样穿过火堆的吗?”茫然的眼神看着笔者, “它们紧紧抱作一团滚过火堆!尽管有一些做出了牺牲, 可它的同伴们却存活下来, 它的种族得以延续下去。这正像我们班集体, 有的同学‘牺牲’了自己爱说话的个性, 为其他同学着想, 为大家创造良好的氛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也具有蚂蚁的献身精神啊……”同学们不禁笑了, 会心地笑了, 相信在这会心的微笑中他们已经知道怎样去处理宿舍纪律方面的弊病了。笔者知道, 学生们已经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了, 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笔者问他们:“有没有信心改掉这些小毛病?”“有!”回答得不甚整齐。“有没有?”笔者再次鼓励他们, “有———!”这次, 非常响亮整齐。笔者笑了, 他们也笑了, 因为自省、自信而笑了。《教育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中有“呵护童真”的案例, 尽管他们已是高中生, 可是笔者从他们不好意思的笑容中还是看到了“童真”, 这些孩子太可爱了!“这点小困难, 一点儿也不可怕, 只要大家心里装着咱们整个班集体, 再加上自己的毅力, 一定会克服。正如学习一样, 一定要敢于面对困难, 勇于克服。就像田震的《铿锵玫瑰》中所唱‘追逐梦想总是千转百回, 无怨无悔从容面对!’”笔者适时打开了录音机, 优美的旋律抓住了大家的心。听着高亢的曲调, 他们也不禁融入了歌曲创造出的意境里, 跟着轻声哼唱起来。“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曲终, 意却未尽。

自此后, 班里的纪律及学习氛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这说明目标教育还是很有效的。当然, 良好学习氛围的建构, 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是目标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今的职专生是一群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时代青年, 因此, 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目标教育,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这样会使学风得到很大改善。运用目标教育, 启发学生主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 自觉学习和维护好班级荣誉, 如此,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目标教育的同时, 结合其他方法, 比如给学生以自信, 运用好教育机智, 用一颗宽容的心和豁达的态度来面对学生, 和他们平等交流等, 这样, 对我们职业学院学生的教育将会更加有效。

摘要:本文从职专生目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着手, 结合实践教育过程深入探究全方位开展职专生目标教育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目标教育,措施,实验个案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09.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08.

现代企业教育的理想目标 篇5

知识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与工业经济时期的传统企业有了很大的差别,它不再是依赖于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进行发展、扩张了,企业对无形资产的依赖不断增加。特别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文化、高新技术、经营技法、科学管理、商标、信誉、用户关系等在内的信息等,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必备能力和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并在企业成长中被认为“是赋予并表现企业个性的资源”,为企业所独有,是企业的一种个性。这种个性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期的自我积累的过程;而企业中的教育培训活动是信息资源增值、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由培训而带来的员工在知识、技能、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增长和改善等等,都属于企业个性培养,即自我积累的范畴。

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合经常表现为企业成员的知识特性。知识是一种活的能动的资源,它会能动地刺激企业去扩张,去发现和利用那些未知的、未被利用的资源。企业成员的知识,不仅会随着经营活动的进行自动蓄积起来,还可能由企业成员有意识地去探求、去学习,而后者正是企业内教育培训所欲达到的理想境界,是学习型企业建立的基矗因此,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理想目标和境界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或准确地说是在企业中建立起学习的体系。

建立知识经济下现代企业的学习体系,将会促使传统的企业教育培训向着现代企业教育培训转变。现代企业教育培训会有许多较前者改变或发展的方面。

1.从边缘走向战略中心——企业教育培训的地位与作用。从边缘走向战略中心,企业教育培训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增强。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前期的基本经济资源还是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而后期直至将来则是知识。知识正在成为唯一的生产要素。创造财富的中心活动将既不是把资本用于生产,也不是劳动,而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也就是说,知识成为了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能更快、更广地吸收、传播、挖掘、应用知识,很好地运作知识资源。就象资本家善于将资本用于生产一样,要善于把知识运用于生产。企业教育培训最基本的职能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它原本是企业知识体系的主要支撑,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企业的发展中日益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教育培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它日益成为企业各项活动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强适应性与灵活性的重要法宝。现代企业教育培训正从原来的边缘地位走向企业的战略中心。

2.以学习促进生产力——功能与作用的改变。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地位的极大提高,是因为它的功能和作用有了很大变化。传统企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而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则成为企业传播、创新与应用知识的唯一或重要手段;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与训练成为其工作的重心。

在现代企业中,价值由“生产力”和“技术创新”来创造。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靠的是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知识在这里的含义改变了。在新含义下,知识是一种效用,是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手段。是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知识正被用于系统创新。总之,现代社会的现代企业,知识再也不是仅指一般性的学科的知识,而是指知识的具体应用、知识已焕发出了效能,即知识转化成了知识力、知识生产力。因此,教育培训仅仅是传递知识已远远不够,它必须在知识的生产、创新与应用中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知识的应用上,教育培训必须通过工作重心的调整与自身的创新,发挥重要而核心的作用。即使是在知识传递方面,也必须做的更快、更广、更好,为知识的生产、创新、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矗以学习促进生产力,是对现代教育培训与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最好概括。

3.由个人到团队、到组织——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功能的扩展。企业生产力的提高、技术创新的加速,都要求知识被系统地应用。这意味着知识的传播、生产、创新与应用的对象与范围,由过去的以个人为核心向着以团队、组织为核心转变。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功能的发挥,也不再仅仅是提高个人的知识力与学习能力,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小组、团队、组织的知识力与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在员工之间、在团队中、组织中的传播、增值与应用,使整个企业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将由大量不断变化的小型组织完成其工作,分散的团队将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各种企业活动,教育培训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指导企业各类人员学会或加强团队学习或项目管理,帮助人们在团队中树立信心和提到技能,以有利于创新、个人发展和提高业绩。教育培训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日益深广,其影响力已很难被忽视。

4.由强制到促进、到帮助——现代企业教育培训职能的改变。现代企业教育培训职能的另一点改变是:由过去以强制性为主转变为以促进企业员工学习为主,即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者、给予者转变为鼓励员工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美国的培训专家汤姆·W·戈特的一段话很好地阐明了这一观点:“培训的职能是促进学习。它通过精心的安排来帮助个人发现、确认并获得某些重要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另一培训专家克里斯汉·泰姆尼也认为:“广义上,培训可以理解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中心环节。狭义上讲,培训即为提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介入行为。培训即帮助人们学习。”

5.由教育

到学习——现代企业教育培训重心的转移。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职能是帮助和促进学习。教育培训的重心转到了学习,转到了促进企业员工实现终生学习。因此,现代企业的最优教育与培训是促使员工认识到学习可以发展个人能力并对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自发自愿地学习并乐在其中。先进的教育培训机构将把学习扩展到和员工个人自身意志、自尊的提高,自我发展、潜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即,好的教育培训和企业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要单纯地发展能力和获得技能,也应有益于生活中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培训不仅仅是一些课程,而应是贯穿一生的学习、改进和发展,教育培训应着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与机会的提供,以培养员工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有效地支持各种培养员工终生学习习惯的行为。

6.由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到强调能力的培养与行为的改进和保持。这是现代企业教育培训所强化的职能。现代企业强调知识的应用效果,期望运用系统的知识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推行和贯彻最优和最好的实践程序、实践方法。这使得加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培训的需求更加强烈与更为普遍。教育培训必须将发展与探索企业员工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有效方法、环境的创设等方面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即将原有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延伸至在工作场所中、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使得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运用在工作中,成为改变员工行为、提高工作业绩的实际武器。教育培训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将在能力输出的基础上发展。企业将会通过检验企业员工在培训之前、期间和之后的能力的变化,即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通过新思想、新市尝成本、客户反馈等指标来衡量商业行为的改进。也就是说,教育培训越来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商业效益直接相关。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能力的评估会对其取得的实践经验、实践经历有一个全面的能力证明,而基于能力提高的教育培训,将会与他们的需求和以往的经验更密切相关,使学习更有趣味,更易于进行。

7.从传统技能到更高的适应性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教育培训注重发展企业员工的适应能力。现代企业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的,因此,企业及企业员工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要具备较强的灵活与适应能力,就必须首先具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企业教育培训开展了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来解决企业员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现在则在努力探索提高人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应变性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今后,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将会重点强调更高的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将合作、适应能力作为第四大技能置于传统的技术、交际和概括能力之上,进一步发展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潜力。

8.从灌输到自我指导式学习。强调能力培养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培训方法,而采用自我指导式学习。企业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过工作经验和学习经历,因此,非正式的自我指导式学习更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更好地鼓励他们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达到学习目的。在过去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由教师或培训者决定,较少能够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化要求,缺少针对性。自我指导式学习是学习者为自己做出决定的过程:学习者开始自己的学习,分析自己的需求,设定目标,确定资源,决定学习方法并评价其结果。

开展自我指导式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且,它还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激励员工的学习动机,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员工在自己的学习上、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上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使学习、追求自我发展成为发自他们自己内心的一种真实与迫切的愿望。这才是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最高与理想境界。

9.更加重视和采用广泛的、新的教育、培训、学习的方法、技术和策略。正如阿拉斯泰·瑞莱特所认为的那样:“培训正从传统的灌输转变为一种一旦人们有兴趣就能学到知识的形式。”③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复杂多变,客观上要求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培训的技术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另一方面,通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育培训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教育、培训、学习的新方法、新策略也层出不穷,这些都为更加广泛地采用新的教育、培训、学习的方法、技术和策略奠定了基储提供了条件,并反过来成为促进教育培训改革的有生力量。

从技术的角度看,今天,高技术使人们与数据、信息和先进的教育体系空前地密切相关。不论人们相距多少时区和距离,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交流的潜力也在随之提高。远程学习、通讯、面授等教育培训方式已经应用得越来越普及,特别是通过位于不同时区的计算机体验高度交互的虚拟现实的技术应用,为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开展开拓了极其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目前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中,采用电子邮件、在线帮助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视像设备开展培训已是十分普及,有关的相应技术与方法也日益成熟。特别是开办虚拟大学、虚拟学校也已成为发展势头迅猛的潮流。

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篇6

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维度,即效果、效率、效益的结合,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说,只有以育人为目标的课堂才有高效。换言之,我们的教学只有始终以育人为终极目标,才能走上追求高效的正途。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无不提醒我们,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承担育人的责任。教师要为国家、为民族、为未来教书育人。

有人说,“知识分子”的界定不应该以写了多少本书、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来评判,而应该看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仍然是一个顺从和妥协的书呆子,这样的人断不会成为引领社会变革进步的先锋。一个充斥着书呆子的民族,它的前途可以想象。有人抱怨,现在有些大学生在思想素质方面还不如农民工,一个个都像是书呆子,脑子里缺少谋略,精神上缺少骨骼,对于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还没有农民工见多识广。作为教育者,耳闻这样的议论,我们不能不警醒,不能不反思,不能不痛悔我们潜心于知识的系统、欣喜于学生高分的浅薄行为。

记得在一次中考质量分析会上,有位校长说“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这位校长所说的“成绩”大概是指升学成绩。我想,如果只求升学成绩,“过不了明天”的不只是我们的校长、学校,更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个教育者应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不能仅以自己的一时得失考虑教学行为,要均衡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要重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着想,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考虑今天的教学行为。

据说,孔子听《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觉得《韶》乐尽善尽美——有一种和平的思想;听《舞》乐觉得尽美不尽善——有鼓动战争的思想。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在音乐课上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独到的感悟,但我们老师上音乐课要有这样教化的思想、渗透的意识。长期坚持,以期促进学生成长为阳光的人、开朗的人、乐观的人、追求精神愉悦的人。

有位诺贝尔奖得主说,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对他后来的成就最重要。从中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兴趣、方法与习惯比知识更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合理的学习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关乎学生的一生,意义大于知识的获取。在以育人为目标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一生需要掌握和受用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争辩探究;比如,交流时的尊重他人,展示时的自信大方……

老师,请以育人为目标设计课堂,实施教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科技教育的目标 篇7

目前很多学生缺乏理想与目标, 到初中后, 大多数已看不到希望以前即使像大兴综合中学这样一所质量比较高的农村初中, 中考的升学率也仅在30~40%, 有60~70%的学生要回乡务农或异地就业。这些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对从事农业生产或就业缺乏思想准备。如果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角度, 来设计未来, 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更好一些。

大兴综合中学所设计、开展的发展目标教育, 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 确立一生的长远目标和初中阶段的发展目标, 并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主动发展的教育活动。这种发展目标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又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因此, 学校抓住学生的发展目标尤其是阶段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 把其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如果把学生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 那么德育的首要地位、学生主体性的调动等就都可以落到实处。学生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 就能以此形成发展的内驱力、形成学习意识, 这就可以从根本处着手解决工作当中的一些困惑。

一、学生“发展目标”的设计

几年的实践中, 学校把学生的发展目标分为“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目标”3个层次。

“长远目标”即人生理想, 是一种意象上的目标, 只作一般意义的引导。

学生的“阶段发展目标”, 主要是初中后的目标, 就是学生在学完初中后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这是所说的“发展目标教育”的核心, 也是初中教育的重要依据。

学校把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确定为:A普通高中 (—普通大学) , B职业高中 (—高职) , C中职 (—就业或初中—回乡) 就业3种。这样的目标指向具体, 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也很强。

“近期发展目标”是指为了实现阶段发展目标而设定的每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发展目标, 包括3个维度, 即品行、学业和专长目标。品行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学业目标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和跟跑3个具体层次。而专长则是指学生在文化课学习、音体美等专项素质及专业成长方面的目标。

二、“发展目标”工作的实施

几年来, 学校以“发展目标教育”来设计、规划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使学生的“发展目标”确实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起点、依据和归宿。

1. 教师的培训工作。

首先是要求教师确立关注学生发展、紧抓发展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看待学生要看他的发展目标, 研究学生要研究他的发展目标, 搞学情分析要分析他的发展目标。管理学生要管理他的发展目标, 促进学生要促进他的发展目标。这是搞发展目标教育的大前提, 几年来学校正是在这种认识下充分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 练就了一批发展目标教育的精英。

2. 开展“发展目标教育”的德育工作。

(1) 做“发展目标”的形成教育。学生“发展目标”的形成是进行发展目标教育的最主要的工作。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 然后才是具体的促进工作。几年来学校已形成了说服引导、教师沟通、家长培训、目标教育形成的校本课程等一套系统的学生“目标形成教育”办法, 保证学生在初一的一、两个月以后就确立初步的意向性目标,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调整目标, 到初三时就确定明确的“阶段目标”, 到初四时以阶段目标而进行分流。同时注重营建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 营建有利于确立目标的氛围。

(2) 进行“发展目标教育”下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结合学生的近期目标中的品行目标, 设计班级的管理工作。班级设有学生目标情况一览表, 以提示学生牢记自己的目标;以发展目标为主题开展班级的班会、团活、各种庆祝活动以及家长会;以发展目标来进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日常规范的落实工作。这样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3) 建立学生“发展目标评价”的专项材料。包括学生目标卡片、目标达成情况表等, 将每个学期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设定情况、近期目标的达成情况,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情况等系列材料装订在一起, 4个学年累计就会形成学生发展的一个清晰的轨迹。同时学校把它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主体内容, 使其作用更加真实。

3.“发展目标教育”的教学工作。

(1) 以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分层, 使分层对学生更有导向和鼓励作用。到初三后的分流已成为学生的自觉与自愿, 这也成为学校近几年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2) 以发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目标的具体情况而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是做好学期的整体设计, 侧重学情分析, 以此设计各类目标学生的目标达成的基本措施, 设计各类学生应达到的学业的基本标准等;其次做好单元和课时的设计, 使目标、内容和方法都适合不同学生的具体需要。

(3) 使课堂教学适合于各类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校重点要求教师做好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对各类学生学习常规的要求与培养;二是要求教师练就分类指导的操作技术;三是对学生学习教材的标准等做不同的要求。

(4) 改革学业评价, 学校把原来的记分册改为“学生目标评价册”。这个册子上有学生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的学业目标, 近期的学业目标又细化为态度方法习惯目标、学习成绩目标和跟跑目标几个维度。在每个维度目标的后面都有目标达成的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内容。这样的“目标评价册”都要求学生自己全程参与。

4. 调整办学模式, 使办学适合于学生的目标发展。

近些年来学校创建综合中学, 大力兴办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学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加大初中的职业渗透和职业指导, 另一方面在校内开设职业高中班, 开设当地农村实用的种植、养殖等专业。目前已有6个职业高中班, 学生已达到280人, 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局面。

5. 以教育科研工作, 促进“发展目标教育”的开展。

几年以来学校借助教育科研来规范“发展目标教育”工作。首先, 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 明确了“发展目标教育”研究的具体内容、目标、措施和方法, 并已确立为省级课题, 进行系统的研究试验。还将发展目标教育的课题分解为5个方面的二十几条具体的子课题, 老师和领导每个学期根据自己的情况, 选择确定子课题进行研究。其次, 学校对教师进行全面跟踪和指导, 使科研的过程成为发展目标落实的有力过程。

三、发展目标工作的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的实施操作, “发展目标教育”已初见成效, 形成了学校的综合办学的特色, “综合中学”已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样板学校。近几年在各校生源渐减的情况下, 学校的学生数、班级数都在逐年增长, 职高、初中的规模都在扩大, 并且流失生明显减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也明显改变, 课改最为基本的要求得到了很自然的落实。

责任人格:责任教育的目标 篇8

一责任教育的兴起

责任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共识。20世纪70年代, 美国提出“责任公民”概念, 其内涵主要是指每个公民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责任, 具有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在德国, 《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日本也不例外, 其《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 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爱好真理和正义, 尊重个人价值, 注重劳动和责任, 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这些国家都将“责任”这一素质视为国民教育的目标。

在中国, 责任教育首先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胡卫在199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中, 将“学会负责”作为总结报告的题目。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考察, 指出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突出表现在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 而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从而提出以“学会负责”作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宗秋荣在1998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一文, 该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中中国家庭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 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三个“学会”, 即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负责。并且指出, 之所以强调学会负责, 是因为我们孩子责任感的匮竭。

随后, 责任教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5年9月19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4周年、第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论责任》, 文中把责任作为道德的基本元素, 指出“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都以责任为基础, 为前提”。

2011年11月, 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 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责任与责任人格

研究责任教育, 首要的问题是要清楚何谓责任。在对责任的研究中, 中国学界对责任的概念使用与界定并不一致。经常使用的概念除“责任”一词外, 还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观”“责任感”“责任心”等相近的概念和词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因侧重研究的维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 如哲学、伦理学多使用“责任”, 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多使用“责任心”“责任感”, 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使用“责任意识”“责任观”。

1. 责任的界定

“责任”是一个现代词汇,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没有“责任”一词。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责任”一词有三重含义: (1) 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2) 分内应做之事; (3) 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 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这一解释侧重外在规定性, 强调责任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与约束。学者多以此为基础来理解, 使得从外在规定性的角度认识责任一度成为主流。

近年来, 对责任的研究越来越向内在规定性深化, 并展开为人的知、情、意、行的多层面考察与整合。如陈芬认为:“责任如果没有被责任主体意识到, 那么它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从个体发生的角度分析, 责任感在每个人身上都要经过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具有自律性的责任感的人, 能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行为, 他从内心里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 自己是自己的主体, 那种曾似乎压抑人、束缚人的外在力量, 反而成为主体尽职尽责的巨大推动力。”从他律与自律两个层面分析责任, 并强调后者的重要意义。

宋晔更加明确地突出责任的内在性:“责任在今天, 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 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自愿行为, 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要求的积极‘响应’, 所以‘有责任感’就是能够且随时准备做出‘响应’的一种稳定素质, 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虽然在诸多情况下表现为对外在要求的响应, 但是这种响应成为一种自觉时, 它就不是强制的, 而是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 这种自觉是顺应了人的共生性, 或者说是人共生性的自然要求及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她还从人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来理解责任的内涵, 认为:“责任不仅是一种意识, 也是一种理性和行动。”

综上所述, 对责任含义的界定有两个路向:一是从外在规定性的层面, 核心主张是认为责任是对人的约束与规定;二是从自我规定性的视角, 侧重探究人的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责任概念的多义性一方面说明责任内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为其整合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况志华、叶浩生在对中西方学界对责任及其纷繁的近似概念分析、概括后, 提出“责任概念的整合”, 全面地指出了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主观体验”“情感体验会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经过整合, 责任的内涵完整地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2. 责任人格的内涵

从字面理解, 责任人格即是具有责任品性的人格。人格即自我的统一性, 体现为知情意行的统一, 个体存在与意义的统一, 实践与交往的统一。责任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品性, 既包含外界条件对主体的客观要求, 又体现为主体对这种要求的理解、认识、感受并最终转化成行动。责任人格即是个体在实践中, 通过对责任的意识与感受, 表现为自觉履行责任的态度与行动, 并不断在实践中建构自我认同。责任人格的提出, 也意味着对我们而言, 更加重要的不是社会对公民提出什么样的责任, 而是这些责任从何而来, 以及怎样为我们所接受、内化和自觉履行。

责任人格是责任教育的目标。“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三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责任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就没有责任。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完全依赖主体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主体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动性 (或者一种积极状态) 。一个负责任的行为, 它既是主体自觉自愿做出的, 也是主体主动选择后的结果。

责任的主体一定具有独立人格, 如果是主体, 但人格不独立, 也不会有责任。外在的要求, 只有被主体认识到, 才能在主体意识中形成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这种具体的规定, 为主体所体认, 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责任, 只有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做到。主体之所以能够承担责任, 是由于其具有独立的人格。

主体性对于责任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责任人格培育中, 我们应当让学生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参与到社会情境中, 与其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判断与选择并感受、体验与领悟其中的责任。

2.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主体的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存在。实践是责任的来源与目的。责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 其目的是明确人的交往尺度而达到自由。责任与实践相伴而生, 在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中, 人们只有履行责任,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其中的个体才能发展。

遵循实践性原则, 责任人格的培育必须更多地将学生置入社会交往中,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与外在世界的密切关联, 关注自己周围生活情境中责任的具体性、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而避免空洞、单调的理论说教。

3. 层递性原则

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动态过程, 责任人格因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意志的磨砺而呈现不同的水平和程度。同情是责任的初始状态, 它是因生命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而自然生发的。与具体的领域或职业相对应的责任是程度较高的责任。它清楚地意识到外在限制性, 克服自身欲求而遵守角色规范。当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等一切自身之外的存在一致时, 他不再会感到自己责任行为的限制、约束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 就达到责任与自由的统一, 这是具有高度理性与自觉后的境界。

遵循层递性原则, 在责任人格的培育中, 就不能不顾对象而千篇一律。对小学生, 其责任要求不能成人化、理想化。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培养其生命责任、家庭责任外, 还需侧重培育其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与全球责任。总之, 对责任人格的培育要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摘要:责任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更是明确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市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本文基于责任概念的丰富内涵, 提出“责任人格”概念并初步探索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责任人格,责任教育,人格培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编.教育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62

[2]胡卫.学会负责——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选择目标[J].教育研究, 1994 (2)

[3]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J].教育研究, 1998 (8) :54~59

[4]陈芬.论责任及责任感的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1)

[5]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6]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3~14

[7]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8]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0

科技教育的目标 篇9

一、教育必须是自然的

自然是指天然而非人为。教育的自然性是指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人为的教育活动应该基于人的自然成长过程, 而一个社会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活动, 因此教育必须保持其自然性。一般说来, 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同步的, 而人的能力发展是建立在经验认知与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的。例如, 处于学龄前的小孩, 其主要的学习任务是经验认知。经验认知是知识认知的基础与前提, 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然而, 学生家长, 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识到经验认知的重要性, 在孩子没有“玩够” (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认知) 的情况下就早早地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 让他们提前进入知识认知阶段, 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如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等。应该说, 年龄越小的孩子, 其经验认知需求越大, 玩得应该越多, 但现在学龄前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玩的时间、内容与方式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家长或者教师在意识到这种缺陷时, 运用“情境教育”等教育方式来弥补, 试图加强学生的经验体验或经验回忆, 但这不可能替代儿童真实的经验认知。

教育的自然性要求我们要改变对教育的过分要求, 还原教育的本真面貌, 要从人的发展的本质来要求教育并规范教育。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必须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育, 用人的长远发展的眼光来规划课程, 用发展的眼光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改革教学方式的勇气, 从尊重学生与发展学生的角度考虑并改变教育教学方式,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并形成个性特长。

二、教育必须是自主的

自主是指自己做主, 不受他人支配。教育的自主是指受教育者力图不过分地依赖教育者施加的强势影响而保持其学习目标、学习过 程与学习方法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往往更适合学生自己学习。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习活动必须是自主行为而不是强制性行为。自主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心智活动达到高效率的“运转”。根 据信息加工理论, 人的认知过程是感受信息、登记信息、加工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过程, 只有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 参与信息加工的“各部门”才会高效运转。因此, 高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

教育自主性要改革教育行政方式, 减少行政方式对学校形成的条框制约, 并将其转化到调动学校自主规划与自主发展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上来。教育自主性要改革教育业务指导部门的服务方式, 减少各种业务性检查与评比, 实现学校自身需求对接业务部门指导的需要。教育自主性要让教师教学自主与发展自主, 减少对教师的强制性培养, 强化对教师的激励, 鼓励教师自主分析自身的发展条件,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自主选择适合的受训内容和方式。教育自主性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愿景与人生规划, 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影响与指导下, 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地给予确立与调整。教育自主性要求社会、家长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功利性影响, 使学校能够实现规划自主与发展自主。

三、教育应该是自由的

自由是指个体的行为不受约束和限制。教育的自由是指教育过程的思想自由、教育研究的学术自由和学生学习课程的选择自由。当 然, 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团体和社会的利益, 自由应该是建立在基本秩序和基础规范之上的。

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使得教育必须提供学生对学习课程或内容的自由选择权。目前,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 学校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极少甚至没有, 形成了“千校一面”、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特长的局面。这不仅阻碍了学生按其自身特长或兴趣来发展自己, 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一方面, 学校培养出大量高学历的学生, 另一方面, 社会上很多行业或单位难觅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 学生拥有充足的选择是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与多元化人才队伍的必备条件。

教育的自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自由的, 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自由的。自由的思想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学校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逐步地探索解决方案, 缩小问题 (解决方案) 的可能范围。为了让学生的思想不至于“走远”而“浪费时间”, 教师事先给学生划定范围或勾画思维禁区, 这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自由还包括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的自由, 避免行政对学术的过度干预。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教育不能复制前人的经验, 因为我们不可能找到与前人教育成功所经历的相同教育情境。因此, 教师活动必须具有创新性, 而创新的前提就是教育方法与学术思想的自由。大学与中小学的行政化倾向无疑妨碍了学校教育的自由性。学 校管理需要行政, 但学校管理的行政化、衙门化倾向对学术力量的培育、学术氛围的创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 篇10

一、内容的达成性

内容的达成性是指所选择的内容有助于实现某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旦确定, 就在一定程度上为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了方向。由于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既有自身纵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又有各领域之间横向的联系性和整合性, 因而教师要按一定比例、一定顺序对各领域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使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为活动目标服务。

一般来说, 一个较高层次的活动目标要通过多个具体活动内容协同达成, 而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则可能达成多个目标。因此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师可通过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实现多个活动目标。比如, 在“玩球”这一活动中, 可锻炼幼儿身体和发展动作 (身体发展目标) ;可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心智发展目标) , 还可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社会性目标) 。但切忌无节制地罗列不相关的目标, 否则就会使每一个活动目标都难以充分达成。同样, 一个层次活动目标的达成, 需要对多个活动内容系统地优化整合。比如, 让小班幼儿认识“春天”这一活动目标, 可通过“春风” (诗歌活动) 、“春天来了” (科学活动) 、“花儿好看我不摘” (社会活动) 、“草地上的鲜花” (绘画活动) 、“春天在那里?” (歌唱活动) 等活动来协同达成。

二、目标的可操作性

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确定的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 避免笼统过大。活动目标不明确具体就可能致使活动内容杂乱无序, 难以实现预设和生成目标。比如, 在以“认识兔子”为内容的活动中, 教师A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增加幼儿对兔子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对兔子的感情。教师B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能描述出兔子的外形特征, 说出兔子喜欢吃的食物; (2) 在轮流喂兔子、触摸兔子时, 能做到轻摸, 不使兔子受到惊吓。

显而易见, 教师A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且目标过于笼统, 所以难以据此设计有效的活动, 致使活动目标难以实现。而教师B以幼儿在活动中应达到的具体行为来确定活动目标, 既具体又有可操作性。教师B据此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和环节, 以达成活动目标。

三、目标表述的简约性

目标表述的简约性是指教师在表述目标时要简明清晰, 避免与活动过程和方法混淆。有些教师在表述活动目标时, 常把实施活动的过程及所使用的方法、形式与目标一并加以表述, 难以明确活动所要真正实现的目标。比如, 教师C将活动目标表述为“通过小鸟找家游戏, 练习四散跑”, 显然这是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方法和形式是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的工具, 而不是目标本身。所以在确定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目标的实现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个要素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使之各行其责、各为所用。

四、目标表述的统一性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篇11

一、培养目标重心的变化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大目标,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育。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也都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

科学素质有四个核心因素,即:其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其二,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其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四,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科学素质的培育是教育的整体行为和系统工程,它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并在这一观念和目标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以使教育在整体上实现素质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科学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科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理解科学的具体目标。

理解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科学的理解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科学对象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区别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是科学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科学的划界标准是意在把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其划界标准显示了科学与非科学或反科学,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成为科学判断的重要依据。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是使由观察和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语言系统或命题系统。命题是否有意义确立了一种界限,凡是能够最终诉诸经验的、被经验所证实的命题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逻辑经验主义用这一标准把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之后,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证伪替代了证实。可检验性是科学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是科学。但是,单单具备这个条件还不能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仅仅是在于其具有经验上的可检验性,还在于科学形成了内在一致的逻辑上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社会历史学派倒是更加看重后者。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就曾提出,有无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前科学的划界标准。范式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在它尚未形成共同的范式之前,它并不是科学的,而只有形成统一范式之后,方由前科学发展成为科学。库恩的范式,其核心就是科学理论。由此可见,科学作为对自然界的现象——本质结构的反映,其知识系统具有经验知识——理论的结构,而科学判据则具有经验——理论的二元结构。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理解科学的首要条件。

对科学过程的理解展开了三个维度,首先知识是个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其二,这个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必然的成功之路,没有程式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三,通过科学史案例的教学可为学生“再现”从科研选题开始的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理解科学的过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科学方法有两类: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方法(原则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是来自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是能力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自然界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自然界的总体理解。自然界是个整体,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被认识的。自然的齐一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整体性,不从整体上来理解自然,或者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整体性观点,就达不到对自然的真正认识。自然科学是一个整体,限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和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才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由于各分支学科都是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因此,它们所提供的自然图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要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真正理解,就要培育整体的自然观,而科学教育的综合课会承担起这一使命。

科学教育的目标构成了科学素质培养的核心,而且有着更加具体的内容,这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范式的转变

科学教育目标的实施导致了教育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理解科学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其二是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代科学教育是指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体系。从科学和技术的整体出发,理解科学,认识各分支学科。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类理解科学的角度有了转变。西方科学是现代科学的楷模,它不仅带来了科学认识的宏大成就,更以其贯穿的方法、精神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类。古希腊以来,西方科学鲜明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是从局部出发,寻求对局部的详细、精确的认识,并期待在充分认识局部的基础上形成对整体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带来了西方科学研究的精确性和严密性,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是,随着20世纪人们对复杂性客体的研究,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出来。

随着系统科学的建立,系统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随之确立起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在更广阔空间——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大系统来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从系统角度来看科学,注重的角度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分析的思维方式相比,整体的思维方式更具有辩证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人们理解科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科学的静态结构到关注科学认识的过程。

自然科学确立以来,科学观问题的研究经历了静态结构观——动态发展观——合理进步观的变化过程。从培根以来,一直到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科学活动的“已完成的产品”从事静态的分析。逻辑经验主义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科学给予静态的描述,并以归纳法为基本方法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出了说明。在这样一幅科学的图景中,科学知识一经证实即成为真理,知识是真理的集合,知识因积累而变得丰富,科学犹如支流汇成江河,是以连续的方式、积累的模式进步的。在科学观的核心问题由科学知识的静态结构转向科学知识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波普尔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第一个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为科学观的研究指出了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的新方向。波普尔的工作,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正如图尔敏(S.Toulmin)所指出的,“什么时候真正以发展的态度对待不断变化的科学理论组织问题,什么时候哲学探索就有某种新方向。这一步,将迫使人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看待一切关于科学的理论结构和命题系统问题。在这种新关系中,自然科学不再是静态的形式结构,而是具有某种标准思想程序或动向的理性事业。”对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结构的理解构成了科学静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考察科学的演变和进步则构成了科学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科学来说都是必需的。科学的静态研究通过结构从形式上描绘出科学的某些重要特征,而科学的动态研究则从其结构关系的变化上展现出科学演变的某些规律性。

科技教育的目标 篇12

关键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学习目标

一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23名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至今, 是否有明确的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学习目标”的调查中, “有目标但不能按时完成”的占48.4%, “没有太明确的目标, 学好一样是一样”的占25.1%, “没有目标的占1.3%”。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会形成障碍, 两者不能统一, 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不利。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你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 回答“不太合理, 需改进”的占58.8%, 已超过一半。原因是“专业技能课安排的课时太少, 自主练习技能的时间不够”。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学校以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当前, 学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 能在社会文艺团体、中小学校及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管理工作, 以及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希望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学生, 以适应现今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学生如果只专不全会限制未来的发展, 毕业时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为拓展学生的素质和知识面, 学校增开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 如艺术管理、艺术概论、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等。

2. 学生认为既专又全很难做到

学校希望学生能全面发展, 但学生却觉得要做到“既专又全”很难。因为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要花费大量时间, 并且必须持之以恒。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 课时量又大。学生们光是在主修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就很紧张, 更别说再加上声乐、舞蹈和其他一两门的器乐练习了。

目前, 学生们对课程设置不满意, 一是认为开设了太多与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 如体育课、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但这些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科目, 无法更改;二是认为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安排太少, 希望学校增加课时安排。这个问题, 解决上有一定困难。因为每个学校配备的音乐技能教师人数不多, 而技能一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讲, 专业技能课是一周一次, 如果让每个学生每周加一节技能课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引进多一倍的技能教师或在校的技能教师劳动强度加大一倍, 这无论是从薪资待遇还是从劳动强度考虑, 都是不现实的。

三看法与建议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学习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有以下建议:

1. 学校可以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改进课程设置

音乐课程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它包括授课内容、课时计划以及各课程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门音乐课程的安排,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 (如年龄、专业等) 其心理依据也不同。课程设置是思维模式的体现, 其科学与否, 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才能更好地被他们所接受。

2. 在自选课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据了解, 目前学校开设的自选课程都是提前设置好后再让学生选择的, 而非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做的设置。虽然这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也可以展现学校的教学特色, 但未必都是学生喜欢的。加上学生认为选修课不是主课以及一些教师上课不用心等情况, 选修课远达不到该有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 对于选修课应该先调查再开设, 并且加入学生们一致认为比较欠缺的专业技能课程。

3. 以“高带低、强带弱”的教学形式增加技能课程

针对学生们认为技能类课程太少的情况, 笔者认为, 可以尝试以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以技能较强的学生带技能较弱的学生这种方式, 这既可以不用增加教师的劳动强度或学校的薪酬负担, 又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心理期望, 还可以提升部分学生的教学水平。

建立最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 将有相对联系又有实效的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精心选择学生能够受益的知识技能, 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优化课程设置, 使学校的教学目标能够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一致。

音乐教育, 包含着音乐和教育两个方面。有人强调音乐为主体, 学生在音乐中接受教育;有人认为教育是主体, 在教育中掌握音乐。不论如何, 事实上,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二者不是对立的, 而是互补的。二者的全面结合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内涵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公路测量工作下一篇:亲子阅读现状研究分析